安康地区论文十篇

2024-09-13

安康地区论文 篇1

华南虎为中国虎亚种之一,在历史上很长时期广泛生存于我国境内。汉水上游的安康地区一直是华南虎的重要活动区域之一。

史载,夏商之交,汉水上游出现了巴族建立的巴国。巴国巴人崇尚白虎,以白虎为图腾。史载,“(巴人祖先)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以猛虎作为本氏族的图腾对象,显然与巴人在当时、当地所处的生态、生息环境有关,由此推知殷商时代包括安康在内的秦巴山区必然有猛虎生存和活动。巴人崇拜白虎习俗不仅见诸史籍,也已被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所证实。1974年出土于安康月河流域的两件虎钮錞和1986年在今安康紫阳县白马石新石器遗址中出土的虎纹戈,便是巴人图腾的见证。

战国秦汉时期,川北陕南华南虎数量很多、分布很广,虎患甚烈,史载“秦昭襄王时,有一白虎,常从群虎数游秦、蜀、巴、汉之境,伤害千余人”。因此,秦昭王不得不重金招募境内善猎者板楯蛮夷进行捕虎。另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巴国境内板楯蛮夷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自战国末直至西汉初年都是以猎虎为生,勇猛异常,汉初还曾追随刘邦平定三秦,因功勋卓著,受到封赏。

唐代安康华南虎也十分活跃。唐传奇中《集异记》有篇目讲述唐穆宗金、商、均、房一带的老虎,云:“于金商均房四郡之间捕鸷兽,虎之首帅在西城郡(今安康)。”传奇虽有神话内容,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唐代汉水流域一带老虎较多,而猛虎金州尤甚的状况[1]。

北宋时期,地处秦巴山区的金州“庐舍弊陋,市肆没落”,连客居诗人陈师道也感慨“实不如秦楚下县”。他在《忘归亭记》中还对当地老虎猖獗的状况进行记载,说“山林四塞,……悍蛇鸷兽(猛虎),卒出杀人……”老虎害人,足见老虎之猖獗、虎患之严重。南宋时期,安康所属的京西路从内地变成了宋金酣战的前线,人烟凋敝,老虎也经常出没。史载,绍兴甲子(1144)“宋总管杨从义晓行饶峰关,有虎突出,从者皆散去。义独跃马而前,一矢殪之”。杨从义射虎一事,不仅见诸史籍,而且有碑石为证,如现存于城固县文化馆的南宋乾道五年《杨从义墓志》碑有载。此外,南宋金州不仅有老虎出没,而且也时常有老虎伤人事件发生,宋人洪迈记载:金州(今陕西安康)、洋州(今陕西洋县)之间,“驿路萧条,但每十里一置。饶风铺(今陕西石泉县西北)驿卒送文书,已逼暮,值虎从傍来,有攫噬意……明日,回至昨晚处,复相遇虎竟为所食”。这不仅是一只典型的拦路虎,而且是一只食人猛虎。

明代安康华南虎非常活跃,虎患尤甚。明前期的成化年间郑福就任金州知州,时州城西七里沟(今安康市江北三桥)附近有猛虎时常出没,交通阻断,于是“郑公集众翦荆辟野……寻猎人李广辈杀五虎以献,害泯焉”。从地方官招募猎人一次射杀五只猛虎的战果来看,安康虎灾确实非同一般。到了明中叶,安康北部秦岭山中老虎数量依然庞大。伍余福《莘野纂闻》记述了两商人在终南山中迷路最后获救的传奇经历。故事虽然有虚构、夸张的成分,但明代秦岭山区十分活跃的老虎,应是小说家创作的重要素材来源。另外,嘉靖《陕西通志》也说“虎出南北山中”,可知明中期秦巴山区老虎的确很多。时至明后期,遭遇万历十一年(1583)特大洪水袭击之后,当地虎患更为严重,老虎吃人事件时有发生,如万历四十四年(1616)任兴安州知州的许尔忠感叹“虎豹歹噬,小民捐生于爪牙之”便是例证。再如明代汉阴厅境内党孝汝虎口夺父的事例,充分反映了当地虎患严重,已威胁到当地人的日常安全。

清代安康地区华南虎的分布地区和数量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经历了明清之际长期兵燹和严重的灾荒瘟疫,安康地区人口剧减、土地大量荒芜,因此,清初该区发生了历史时期以来的最为酷烈的一次虎患,老虎之多,遍布之广,危害之重,前所未有。史料中常用“忽有虎白日噬人”、“(生童)半饱虎腹”、“魑魅虎豹白昼群起”等语言来描述虎患之惨烈。如果分地区来看,清初的虎患状况就更加明确了。如州城北部琉璃河一带,“有虎矫,矫白昼噬人,行旅阻绝”。老虎白天吃人,威胁过往商旅的安全,本郡吏目鲁仁埰撰《驱虎文》以告并亲率行伍驱赶之。再如州西的汉阴厅、石泉县境内均有虎出没。史载,康熙年间汉阴厅“军民野处,虎豹充斥”、“虎蹄狼迹交于满山,鹿径豕窝遍于深谷”。与汉阴厅相邻的石泉县虎患也很严重,县城被虎豹包围,人称“三里城垣环虎豹”[2]。此外,州南紫阳县,人称其“在石林水汭、虎貙交迹之乡”,说明老虎之多。老虎不仅经常出没,并时有老虎伤人事件发生,即“兴属惟紫阳多崇山峻岭,……且虎、鹿、熊、豕,兽食人”,更惨烈的虎患记载便是康熙五十二年东明里尚其志殒命虎口。平利县在遭遇康熙洪水后,民逃地荒,时人感叹“今平利虎噬为祟”,老虎吃人已成祸害,足见老虎出入之骄横。另外,州城东部地区的洵阳、白河等地清初虎资源也很丰富,虎患记载也很多。如雍正《洵阳县志》记载洵阳县的物产中有“虎”,说明当地有虎。白河县自明成化十二年建县以来,商贾辐辏,俗称“小武汉”,然“遭明季之乱,人烟稀少,草木茂盛,半皆虎狼之薮”,“民与虎豹同居,豺鹿同游”。清初虎患之酷烈可见一斑。

在经历了清初最为严重的虎患之后,进入清中期,兴安府所辖平利县、白河县、安康县、汉阴厅、宁陕厅的虎患仍多,但石泉、洵阳、紫阳等县的华南虎数量呈现下降趋势,虎患日渐减少。石泉县,道光《石泉县志·田赋志·物产》云“(石邑)禽兽:鸥鹭、鸳鸯、虎豹、麋鹿、熊罴,旧志有之,今开垦既遍,亦不尽有”,道出了老虎等禽兽的萎缩。洵阳县,老虎资源已经枯竭,虎患亦少,据载,“虎产,近各山乡已尽童,亦鲜虎暴矣……曩尝欲购虎骨,迟之不获”。紫阳县东三十六峰清初“木石巉岩,中多虎豹”,道光年间则“紫境山林乾隆末年尽已开垦,群兽远迹,石骨崚嶒,向之森然蔚秀者今已见其濯濯矣”。由于山林的开垦,大型猛兽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因此,老虎资源日渐减少。

清末至民国时期,随着人口滋长和土地开垦的扩大,华南虎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和恶化,虎的数量已经很少,虎患基本绝迹,但直至民国时期安康地区有虎活动是可以肯定的。查阅光绪年间安康各厅县地方志,仅《白河县志》、《砖坪厅志》物产中载有“虎”、而《平利县乡土志》、《洵阳县志》物产中未载“虎”。再查民国方志,《续修石泉县志》、《镇坪县乡土志》、《紫阳县志》物产中均未载“虎”。对此,有学者对虎无载的情况作出以下三种推测:当地有虎却没有记载;当地确实无虎故没有记载;当地有虎但虎数量不多或对人畜无大碍所以不载。无论是哪一种可能, 我们基本可以判断, 当地无虎或至少虎已经不多所以资料才没有记载。民国时期华南虎最后一次出现是在1927年, 刘伯承由川入陕时, 曾在本县毛坝关路遇一只华南虎, 此后则未见记载。可见清末至民国时期, 安康地区的华南虎已经十分稀少, 虎迹难寻, 虎患基本绝迹。建国后, 在党的领导下, 秦巴山区人民掀起了发展生产的热潮, 境内川道、丘陵、高山地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垦殖, 加之解放后大规模的捕猎和打虎运动, 安康地区自从1952年在平利县捕杀一只华南虎后, 历史上曾是虎类重要活动区域的安康地区再也没有有关虎的目击报道, 华南虎已经在该地区完全绝迹。

二、安康地区华南虎变迁原因探讨

自战国时代开始的历代打虎活动对安康地区华南虎的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查诸史籍, 自战国秦汉一直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该区的打虎运动不绝于史。分析史料, 该区的打虎活动包括政府组织的官方打虎和民间的狩猎活动两类。官方打虎活动往往出现在虎患严重的战国、明代以及清初, 政府通常募集猎户或招募勇士来捕杀猛虎, 而且每次战果都比较丰硕, 如秦昭襄王时杀死群虎、成化年间杀死七里沟五虎以及康熙年间的多次杀虎收获, 这些大规模的杀虎行动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当地华南虎数量下降和分布地区缩小。然而, 比起连绵不断的民间猎虎行动, 官府打虎只是沧海一粟[3]。因安康所处的秦巴山地林莽丛生、溪流纵横, 虎、鹿、熊、猿、麂、狍、野鸡、斑鸠等野生珍禽众多, 因此, 在农业生产不甚发达的古代, 该区自然成为民间打猎的理想场所。史料中多有当地生产活动和风俗的记载, 如东汉班固云:“汉中 (时安康隶属于汉中) , 楚分也。水耕火耨, 民食鱼稻, 以渔猎伐山为业。”可见战国秦汉时期汉中、安康地区既有农业生产, 也有渔猎活动。隋唐之际, 该区“多事田猎”。北宋金州, “其俗至今尤多猎山伐木”。清代“刀耕火种, 兼猎兽类以为食”、“猎山伐木”。从这些记载来看, 从战国直到新中国成立后, 安康地区一直存在民间打猎活动。再加之老虎身体的各个器官, 如虎骨、虎掌、虎皮、虎胆等都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欣赏价值, 得之则获利不菲, 因此, 民间猎杀老虎的兴致一直不减。打猎使老虎数量减少、伐山使森林资源减少, 正是由于历代官方打虎和民间猎杀, 才使安康地区的华南虎等野生动物资源日渐枯竭。

明清大规模的流民垦殖给安康地区的生态资源带来了空前严重的破坏, 使得该区华南虎遭遇最致命的打击, 从此华南虎基本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由于元末明初的战乱, 明前期金州人口锐减、田土荒芜, 为了抚治战乱, 自朱元璋开始, 明统治者都采用移民措施开发秦巴山区。明成化年间, 大量荆襄“流民”进入陕南地区。流民进入以后, 除了进行农业耕种外, 还从事挖煤、采金、烧炭、造纸、制茶等手工业, 而这些产业的发展大多依托于深山老林, 因此, 从成化年间开始的流民垦殖使秦巴山区自然面貌受到较大冲击, 平原土地被开垦殆尽, 浅山区的开发业已展开, 汉水川道附近的山地自然植被受到了较严重的破坏。到了清中叶, 当更大规模的移民开发高潮掀起之后, 安康地区的森林植被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砍伐破坏, 华南虎的生存环境完全丧失, 华南虎基本绝迹。

参考文献

[1]安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康县志[M].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9.

[2]李厚之.安康历代名人录[M].三秦出版社, 2011.

安康地区论文 篇2

西北地区大风区如新建铁路兰州—乌鲁木齐第二双线新疆境内的百里、三十里、烟墩、达坂城四大风区, 最大风速达60 m/s, 风季风力普遍在8级~13级, 远远超过铁道部铁建设[2006]113号文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 (预) 算编制办法对风沙地区施工增加费的计算规定:“指在内蒙古及西北地区的非固定沙漠地区施工时, 月平均风力在四级以上的风沙季节, 进行室外建筑安装工程时, 由于受风沙影响应增加的费用, 本项费用按下列算法计列:室外建筑安装工程的定额工天×编制期综合工费单价×3%。”目前, 国内铁路工程还没有统一的大风区风沙地区施工增加费计费标准。本文通过对新建铁路兰州—乌鲁木齐第二双线新疆境内百里风区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提出大风区风沙地区施工增加费费率测算的方法, 希望为国内类似项目制定大风区的风沙地区施工增加费计费标准提供一些思路。

2沿线大风区概况

新建铁路兰州—乌鲁木齐第二双线正线全长1 776 km, 其中新疆境内线路长度710 km, 建成后将是亚欧大陆桥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通过新疆境内百里、三十里、烟墩、达坂城四大风区, 风区长度共计580 km, 占新疆段线路总长的64.8%。大风区内自然条件恶劣, 人烟稀少, 多为戈壁, 风速高, 风期长, 起风速度快, 尤其是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是内陆风力最为强劲的地区之一。大风曾多次造成既有兰新、南疆铁路翻车、停轮, 给铁路运输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

根据既有资料, 新疆铁路沿线大风地区主要有风速高、风期长、季节性强、变化速度快的特点。

风速高:据现场实测, 百里风区最大风速达60 m/s, 新疆铁路风区是全世界铁路内陆大风风速最高的地区。百里风区风速分布以十三间房附近为最大, 东西两端递减。

风期长:上述主要风口一年中的大风天数也相当高, 大于8级风的大风天数基本上都超过100 d, 大于12级的概率约在10%~15%。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 大风天数增加十分明显。据2002年~2007年乌局大风监测资料统计, 兰新线百里风区大风天数约131 d, 兰新线三十里风口地区大风天数约121 d。

季节性强:每年冬春交替季节大风最为集中, 占全年大风天数的30%以上, 风速也最大。秋冬交替季节大风天气也较多, 但最大风速小于冬春交替季节。由于近年地球环境变化的因素, 夏季大风有增多的趋势。

风向稳定:风区大风主要受寒潮天气影响, 因素单一, 加之区域辽阔平坦, 每次大风所经路线较为固定, 主风向主要在NW0°~NW40°范围内。

起风速度快:风区大风天气起风速度约在15 min~40 min内风速可由0 m/s~5 m/s迅速增加到19 m/s~20 m/s以上。以2008年4月17日开始的一场大风为例, 十三间房西测风点风速从22:37~22:54由0.8 m/s迅速增加到了19.1 m/s, 只用了17 min;铁泉西2测风点风速从1.2 m/s增加到20 m/s只用了15 min, 其后用了不到1.5 h风速便达到了32.7 m/s (12级) 以上。风区起风速度之快实属罕见, 大风突如其来, 具有较强的破坏性。

3计算依据

在风区中建设铁路项目, 大风对施工中的人工和机械的效率影响非常大, 风沙地区施工增加费费率已经远超过铁建设[2006]113号文规定的基本费率。以气象部门和路局调度所统计的近几年来风区风力和持续时间为基础资料, 结合铁道部工管中心编写的《客运专线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附录A中主要工程施工进度综合参考指标, 对百里风区施工路基、桥梁等工程劳动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各级风力对劳动效率的影响测算见表1。

4风区气象资料

根据新疆境内沿线新设的大风观测站原始数据进行整理, 得到计算风沙地区施工增加费费率所要的气象资料, 百里风区气象资料统计见表2。

5计算说明

根据百里风区统计的气象资料, 风沙地区施工增加费费率的计算可以有两个方案:

安康地区论文 篇3

关键词:生态体育旅游;安康地区;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106-02

一、生态体育旅游的概念

生态体育旅游是旅游中层次较高的一种旅游种类,通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是以参加或观赏各类健身娱乐、体育竞技、体育交流等为主要目的,以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为取向,所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体育效益和经济效益,又能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体育旅游活动[1]。

二、安康地区发展生态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

1.地域和山水资源。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地缘和区位优势独特,在省际之间,处于川、陕、鄂、渝四省市的结合部,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垂直地域性气候明显。安康市有着十分丰富的户外游憩环境,水域面积39861公顷,林地1858496公顷,森林覆盖率62.5%,森林覆盖率及覆盖面积均居陕西省第一位,生态环境十分良好。安康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有汉江、中华太极城、瀛湖、香溪洞、天柱山、巴山秋池、子午栈道、龙王山、文峰塔、吕河千里荷塘等风景区。其中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4个,3A级风景名胜区10个。

2.交通状况。安康市交通便利,途经安康市的有起于湖北省十堰市终于甘肃省天水市的十天高速公路,以及由陕西省省会西安市通往安康市的西康高速公路,还有途经安康市的316和210国道。铁路线更为发达,以安康站为核心的安康铁路枢纽处在包(头)柳(州)通道与沪汉蓉大通道的交会处。市内有阳安、襄渝,西康三条电气化铁路:阳安线从阳平关至安康,襄渝线从襄樊至重庆,西康线从西安至安康。这三条铁路是我国中南、华北、西南、西北铁路交通之间重要的联络线路,是连接西北、华北、华中与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每天有列车分别可达北京、上海、郑州、西安、成都、重庆、武汉、福州、青岛等大城市。随着我国高铁网络建设的发展,安康地区的高铁线路建设已经在论证之中,有望在近几年实现高铁网点的投建。安康机场正在迁建之中,2016年新建的4C标准的新机场将投入使用,届时安康地区的交通将更加的方便。

3.地域文化。安康市地域文化是一种具有连续性、文脉深远、高度复合、兼收并蓄的文化,具有很强的杂合性和包容性。安康市举办的文化节有安康龙舟节、紫阳富硒茶文化节、汉阴油菜花节、平利茶文化节、岚皋旅游文化节、安康盆景展、旬阳农民文化节等。其中安康龙舟节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十大魅力节庆。

优越的地域条件、丰富的山水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深厚的汉水文化底蕴是安康地区发展生态体育旅游的巨大优势。

(二)劣势分析(Weaknesses)。

1.市场知名度不高。尽管安康地区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但是安康的生态体育旅游发展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生态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生态体育旅游的营销模式缺乏创新,体育管理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合作开发不足,生态体育旅游这种新形势的高层次的旅游种类宣传推广力度不够。此外,景区知名度不够高,市场影响力不够明显,其品牌优势不够突出。

2.经济发展落后,体育赛事平台不足。安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陕西省排名靠后,经济水平偏低,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和机遇收到经济发展水平的较大限制,缺少大型体育赛事这样一个平台,自然会影响安康地区生态体育旅游的发展。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1.市场潜力。我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高质量的生活需求不断增大。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大大增强,参与旅游活动的经济基础和精神需求都有所增强。而生态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种类,在世界各地迅速兴起,势必会影响人们参与旅游的消费方式的改变。目前生态体育旅游在云南、广西等知名度较高的生态旅游地区发展较快,这样就会带动生态体育旅游在安康地区的发展。

2.政府支持。安康市近年来对旅游开发的投入不断加大,安康市政府在2010年提出把安康市建设成为中国山水生态休闲度假胜地和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安康市旅游局对安康市旅游发展进行了总体的规划,大力支持各大景区的建设和开发。例如:安康市旅游局在2010年进行了紫阳真人宫城市公园景区建设、白河县红石河生态旅游开发、镇坪县“自然国心”鸡心岭景区建设、旬阳县太极城旅游区建设、紫阳县汉江洞河水上风景区建设、宁陕县天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等六项旅游建设的招商引资,总投资达14.75亿元。

(四)威胁分析(Threats)。

1.空间竞争激烈。近年来,与安康市同处陕南地区的汉中、商洛等地生态体育旅游发展迅速,靠近秦岭北麓的西安市目前也在着力发展生态体育旅游。相对于周边的地区,安康市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不具备明显优势。此外,省内类似的生态旅游资源较多,尤其同处陕南地区的汉中、商洛等地的生态体育旅游在国内已经具有一定的的知名度,对在安康地区发展生态体育旅游威胁较大。

2.生态环境影响。大型体育赛事的承办在有些方面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生态体育旅游的发展对安康市局部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态保护对新型旅游种类发展的制约。安康市在2011年发布了“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体育旅游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的承办大型体育赛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规划者运用智慧提前防治。

3.地质条件影响。安康市地理环境复杂,全市地质灾害隐患量大面广。全市行政区域面积为23391平方千米,境内山高、沟深、坡陡、地薄、断裂构造发育,易滑坡地层分布广泛,地质环境脆弱。加之特殊的地质地貌和汛期极端天气因素,人为建设活动日趋频繁,导致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频发、多发,是全省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对生态体育旅游发展存在一定威胁。

三、结论

(一)安康地区发展生态体育旅游能活跃安康市的旅游市场,拓展安康市的旅游种类。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山水资源,浓厚的地域文化,政府部门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对在安康市生态体育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和文化基础。

(二)市场知名度不高,经济发展落后,体育赛事平台不足等客观条件是安康地区发展生态体育旅游的劣势。激烈的空间竞争,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带来的影响,以及安康市自身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安康地区发展生态体育旅游存在一定的制约。

参考文献:

[1]刘凤云.生态体育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1).

[2]孟铁鑫. 国内体育旅游研究综述[J].体育科学研究,2006(3).

[3]廖金琳.对福建土楼生态体育旅游的开发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5).

作者简介:郭西魁,男,汉族,中共党员,安康学院体育系讲师,硕士研究生。

《北极地区南极地区》导学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会在两极地图上辨别方向

2、了解两极地区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3、了解两极地区丰富的淡水资源、矿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

4、了解两极地区是科学研究的宝地以及我国对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增强南极地区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资源

2、两极地区方向判断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地图册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读图法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播放图片导入新课

探究活动

一、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

(一)读图2-29,找出北极地区的位置及重要的地理单元

1、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冰洋被北美洲、欧洲和亚洲三大洲包围。

(出示图片,学生指出北极地区附近的大洋、大洲并在图中判断方位)

(二)读图2-31,找出南极地区的位置及重要的地理单元

2、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南极洲被太平洋、大西洋与印度洋所包围,与南美洲、大洋洲、非洲隔海相望。

(出示图片、让学生指出南极洲附近的大洲和大洋、判读方位)

问:一个建筑师想设计一个房子,不论那个窗户都朝北开,他应该把房子建在哪儿?

探究活动

二、两极地区的气候

生读课本P60-61,讨论完成下列各题

1、南极地区以冰原气候为主,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原因:两极地区所处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海拔高,表面被冰雪覆盖,反射了部分阳光。

2、南极地区较北极地区气温低。

原因: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陆地吸热快,放热快,温度低。

3、两极地区有大量浮冰,给船只带来巨大威胁,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引起冰盖融化,造成

海平面上升,给人口稠密海拔较低地区带来巨大灾难。(南极冰盖消融,全球海平面升高60M)

(出示材料P60,分条讲述极地气候,归纳特征。

指名完成导学案,并讲解“太阳高度角”、“南极冰盖消融”)

探究活动

三、两极地区的资源

生读课本P60、6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南极地区有企鹅、磷虾,北极地区有北极熊、北极狐,两极地区都有的动物是海豹、海象,总体来讲,两极地区动物种类多,数量大。

2、植物:南极大陆有800多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淡水藻类。

3、矿产:南极洲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查尔斯王子山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矿床,大陆架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4、淡水:冰川被称为“固体水库”,地球上68%的淡水资源以冰雪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出示图片:南极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图)

探究活动

四、极地科学考察

学生阅读P64材料

读图2-

29、2-31,在图中找出阿蒙森—斯科特站,长城站,中山站,黄河站 学生讨论:

1、为什么我国在南极建考察站都选择在2月份?

2、假若要组织一支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请你设计一条从中国上海出发,到南极中山站的海上航行路线。

了解保护两极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控制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有两大因素,那就是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即空气和海水在赤道带加热之后,分别从高空和海洋表面流向两极,在那里冷却之后,再从地表和洋底流回到赤道。也就是说,整个地球就像是一个热动力机,热源在赤道,冷原则在两极。两极对人类之重要由此就可见一斑了,因为它们掌握着全球气候变化的钥匙。

七、课堂小结

八、板书设计

安康地区论文 篇5

一、榆林市金融支农现状分析

榆林地区地处陕西的最北端,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 凭借其丰富资源优势, 迅速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2011年, 榆林市实现生产总值2292.26亿元, 同比增长15%, 其中一次产业增加值111.91亿元, 增长了六个百分点;二次产业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629.66亿元和550.68亿元, 速度保持双位数增长。农民纯收入为6520元, 较陕西省平均水平高出1520元。

1. 涉农存贷款规模

榆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农村金融规模发展迅速, 1990年榆林市农业存款仅0.53亿元, 2009年已达89.22万元, 农业存款占比二十余年间增加了3个百分点, 但整体偏低, 2009年农业存款占比为8%。贷款方面1990年农业贷款1.5亿元, 2009年已增至172.5亿元, 农业贷款比重增幅较大, 从1990年的10%提高到2009年25%。值得注意的是榆林地区农业贷款的规模一直大于其农业存款规模, 长期以来学界的资金外流现象是否在榆林地区并不存在, 反而是农村地区能够大量吸引外部资金?首先是与国家战略向西部转移有关, 长期以来对欠发达地区经济支持力度巨大, 其次是榆林地区资金规模十分巨大, 近年来榆林市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加大对农业, 尤其是现代特色农业的支持力度。根据资料显示, 2010年末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2966笔, 贷款余额达22.46亿元, 对养殖、种植、农产品购销、农资供应等各个领域的资金需求给予满足, 区域资金积聚以及对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重视使得农村的贷款远远高出其农业存款。

为了进一步分析榆林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 借鉴戈登史密斯的金融相关比率, 以农业存贷款总额/农业GDP这一农村金融相关比率来分析榆林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这一指标的计算结果显示, 榆林1990年农村金融相关比率为1.36, 2009年为6.38, 根据戈登史密斯金融发展水平的有关论断, 榆林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早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达到工业化初期的金融发展水平, 但事实并非如此, 榆林地处陕西北部, 资源开发之前一直依赖于传统农业, 受自然环境影响, 传统农业的发展的速度十分缓慢, 农户人均纯收入一直偏低, 因此农村金融相关比率偏高也能反映出农业资金投入效率偏低, 也就是农业投入资金规模大, 但是农业产值产出偏低, 导致农村金融相关比率指标出现“伪高”现象。这一点可以从其资金运用效率进一步分析。

2. 金融机构运行效率分析

金融机构借贷资金效率可以贷存比和单位农业资本产出两个指标来加以衡量。贷存比指标由农业存款与农业贷款的比值衡量, 单位农业资本产出等于农业产值与农业贷款额的比值。对1990-2009年榆林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和单位农业资本产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显示, 榆林地区金融机构农业存贷款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1998年之前每四年出现一次下降变动, 1999-2008年存贷比持续下降。与陕西平均水平相比, 除个别年份外, 榆林金融机构农业存贷比均高出陕西平均水平, 而且除了1994年, 农业贷款远远超过农业存款, 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榆林地区长期以来并不存在农村地区资金外流的现象, 而且金融机构涉农贷存比虽然不断下降, 但是对涉农贷款的投入增加速度远高出其存款增加速度。为了分析涉农贷款投放的效益, 进一步分析单位农业资本产出的情况。具体如表2所示。

根据表2显示, 1994-1998年期间榆林地区单位农业资本产出远远高于陕西平均水平, 但1990-1993和1999-20009年期间榆林地区单位农业资本产出低于陕西平均水平, 而且发展趋势来看, 不论是陕西整体还是榆林地区, 单位农业资本产出都在不断下降, 甚至2009年榆林单位资本农业产出小于1。虽然榆林近年来对农业, 尤其是特色农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十分巨大, 但受制于当地自然条件制约, 资金投入效益不断下降, 而且效益极低。农业投入效益低今后可能会制约农业资本的积聚效应的出现。

二、榆林金融支农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1. 涉农金融机构脱农现象明显

尽管数据显示涉农贷款余额占比呈现出上升现象, 但从信贷投向来看, 涉农金融机构脱农现象逐渐显现, 国家对涉农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比重作出限制, 但农业投入的低效益使得农村金融并不愿意涉猎其内。尽管农村金融市场不断开放, 已经形成了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并存的态势, 但是业务互不交叉, 目标客户并不一致导致了多层次、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并未形成, 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的农村金融市场商业化的倾向日益明显, 脱农现象日益增加。

2. 农村合作金融一家独大, 农村金融体系效率低

截止2011年12月末, 榆林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数为331个, 占涉农金融机构总数的67.55%, 从业人员达到3015人, 占涉农金融机构总数的63.11%。从存贷款余额来看, 存贷款截止2011年12月末,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498.37亿元, 占涉农金融机构总量的53.89%, 各项贷款余额占涉农金融机构的比重均过半, 农村金融机构一家独大, 不仅不利于农村金融主体信贷需求渠道窄, 而且也不利于自身经营效率的提高, 这应该也是农村金融支农效率低下的原因所在。

3. 农村金融发展动力不足

首先财政政策支农缺乏稳定的增长机制, 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投入的补贴和优惠力度较大, 但是对农村金融机构, 尤其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控制缺位, 地方政府投入力度不足, 导致农村金融机构将资金逐渐转移到利润更高的城市资金需求及建设资金需求, 使得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投放金额虽然增加, 但是将资金的使用范围主要局限于种植业领域, 忽略农村经济主体对非农产业资金需求愈强烈的现实, 进一步加剧了农村资金效率低的局面。

三、资源富集地区金融支农策略选择

1. 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引导金融机构开创基于农村金融需求的一揽子金融产品, 改革现行信贷产品的期限结构, 简化信贷手续, 通过开展信用工程和允许土地、房屋、生物质资产等进行抵押担保, 信用担保和创新抵押担保产品降低农村信贷风险, 吸引金融机构服务于农村。

2. 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采用多种方式, 低成本接入现代化支付系统, 逐步拓展支付清算网络在农村的覆盖范围, 加快农村支付网络建设, 推广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 为农村提供安全、高效的资金清算服务。

3. 构建多层次有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

通过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榆林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组建与发展, 以拓宽农村融资渠道, 形成多层次, 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 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特别是种粮大户、产业大户和农村中小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需求, 改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一家独大的局面, 提高农村金融效率。

参考文献

[1]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分析[J].财经研究, 2006 (4) :22-29

[2]王新志, 赵洪茜.构建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9 (2) :56-61

[3]杨胜刚, 朱红.中部塌陷、金融弱化与中部崛起的金融支持[J].经济研究.2007 (5) :35-37

[4]安翔.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J].经济问题.2005 (10) :55-59

安康地区论文 篇6

关键词: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互动关系

民间体育是指非官方的在民众中开展的体育活动, 它不一定具有世代相传和延续的特点, 可以在某一时期出现, 又可能在某一时期消失。按照“民间”是指民众中间、非官方, 存在于广大中、下层民众中的几个定义来理解, 那么“民间体育”就包括了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 甚至包括外来的西方体育[1]。康巴地区是指包括西藏昌都、四川甘孜、青海玉树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康巴地区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在世代的演变和传承中形成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康巴文化。康巴地区的民间民俗文化构成了康巴文化的主要成分, 康巴民间体育资源是指在康巴地区民间流传和推广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 它具有康巴地区的特有的内涵, 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游人到此参观游览。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人们对旅游这一休闲娱乐方式变得不再是奢望和梦想, 在游历完全国知名景点后, 把游历的足迹瞄准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地区。康巴地区因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路线, 康巴地区俗有“摄影爱好者的天堂”。随着交通日益方便, 人们出行不再受阻, 不久的将来康巴地区也将失去吸引游客旅游的自然条件因素, 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应该不断挖掘具有民族特色的资源, 通过与本地区旅游相互促进和发展的方式, 在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得到发展的同时, 本地方的旅游业得到发展, 地方经济也取得效益。

1 研究方法和对象

1.1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推理法对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1.2 研究对象

据资料显示, 康巴地区境内主要有藏族、彝族、羌族、回族、纳西族等诸多少数民族。康巴地区涵盖了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的一部分、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西藏昌都地区、青海玉树州和云南迪庆州等地区, 是中国第二大藏区。从各民族人口数来看, 康巴地区少数民族主要以藏族、彝族为主。千百年来, 康巴地区各族群众在不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伟大历史继承中, 创造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 众多的民间民俗体育项目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体系, 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宝库。

2 结果与分析

2.1 康巴地区各个民族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分类

在康巴地区长期流传着许多具有浓郁民族风格或地方特色的、深受游人所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在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 有表现生产的、生活的, 有反映宗教、祭祀活动和军事武技的, 如藏族的转经轮、庙会、马上的藏戏, 羌族的舞麻龙、跳盔甲;纳西族的东巴跳等等;有表现民俗风情习俗的, 也有满足民族群众文化娱乐的, 内容十分丰富, 如藏族赛牦牛、晒佛;回族的武术等等 (如表1) 。根据康巴地区传统体育的内容及活动性质, 可将这些民族体育划分为竞技类、游戏类、舞蹈类、表演类、节会类和养生类等六大类型。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种类齐全、数量丰富, 为建设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旅游市场奠定了基础。从资源分布来看, 康巴地区各个民族的民间民俗体育资源集中在甘孜州的川藏线上, 从泸定、康定、川藏线连线上, 呈线形分布, 较集中, 且资源组合状况良好, 特色鲜明, 有利于综合开发, 实施“以泸定或康定地区为突破口, 采取重点开发, 以点促线, 以线带面”的战略思想。

2.2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开发现状

2.2.1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不被外人所知, 面临濒临失传的威胁

在商品经济社会, 没有利益价值的产品是很难在市场上立足。康巴地区民间体育在挖掘和开发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体系, 同时具有民族特色的项目开发的力度不够, 人们对某些项目了解仅限于图片和宣传图片, 亲眼目睹项目风采的机会较少, 这就给民间项目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力。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项目跟大多数的传统体育项目一样, 因为在一定范围内被本地人所认识和接受, 受到他们的喜爱。但因为受到先进生活方式特别是体育项目的冲击, 使得民间民俗项目受到频临失传的威胁。

2.2.2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展现形式单一, 宣传力度不够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跟大多数的传统体育资源一样, 因为在一定范围内被本地人所认识和接受, 受到他们的喜爱。这些民间民俗体育项目成为一定民族或是特定地区的人们参加锻炼、表达某种思想内涵的方式, 使得这些展现的方式只能是在节日、纪念日或是某种庆祝活动时的展示活动。

3 结论与建议

3.1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开发现状存在较多弊端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跟大多数的传统体育资源一样, 因为在一定范围内被本地人所认识和接受, 受到他们的喜爱。但因为受到先进生活方式特别是体育项目的冲击, 使得民间民俗资源受到频临失传的威胁。同时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展现形式单一, 宣传力度不够。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因为在一定范围内被本地人所认识和接受, 受到他们的喜爱。这些民间民俗体育资源成为一定民族或是特定地区的人们参加锻炼、表达某种思想内涵的方式, 使得这些展现的方式只能是在节日、纪念日或是某种庆祝活动时的展示活动。

3.2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与本地区旅游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有机整合。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作为本地方文化内涵的结晶, 是人们生活、生产劳动的结果。作为该地区的特色应该通过旅游业这种渠道得到推广和传播, 同时本地区旅游也应该通过这一结合得到发展。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通过旅游景点的宣传、加上节目表演、旅游产品、旅游活动等等方式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这些项目中来, 使体育项目和本地区旅游都得到提升。

3.3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开发与本地区旅游互动关系的途径

3.3.1 转变观念, 努力挖掘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旅游资源

康巴地区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转变现有的靠自然条件吸引游客的营销模式, 使旅游管理部门和投资商充分认识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巨大价值, 充分认识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深挖资源。对现已开发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对未使用或未发现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挖掘。一方面, 不能抛开民族内涵资源优势去寻找其他的所谓特色, 另一方面, 不能只着眼于现有的资源, 要科学地、事实求是地对民族体育旅游资源进行评估筛选, 真正弄清其潜在价值并推断出它的发展前景, 然后设计出多层次、高质量的民族体育旅游产品。开拓市场, 加大对民间民俗体育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力度, 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全方位宣传, 吸引更多旅游者前来参观游览。最后还应注意重视人才, 筹措资金, 保障安全等方面的内容[2]。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只有转变现有的依靠自然条件吸引游客的营销模式, 以川藏线为基准线, 以泸定或康定地区为突破口, 采取重点开发, 各个突破, 以点促线, 以线带面的战略思想, 充分挖掘和整理康巴地区现有民间民俗体育旅游资源, 与本地区旅游互相作用, 协调发展促进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和本地区旅游经济的共同发展。

3.3.2 通过动静结合的展示, 加大对康巴地区其民间民俗体育资源的宣传

在康巴文化的发源地甘孜州建立康巴地区民间民俗文化陈列馆, 馆内的资源凝聚了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相关“视频”和“物品”的精华。在陈列馆内, 利用民间民俗体育进行动静结合的展示:如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项目的“3D”放映室, 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展现出活态的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运动场景;或是将民间民俗体育的器具进行静态展示;或是进行真实的表演, 与游客互动, 让游客参与其中感受其中的乐趣;或是将康巴地区丰富的民间民俗体育项目通过制作成各种式样的旅游商品, 向游客进行推销, 可取得直接经济效益。这些措施可达到使康巴地区的民间民俗体育项目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向人们展示康巴文化的内涵, 更能促进本地方经济的发展的目的。

3.3.3 结合康巴地区本土资源开发民间民俗体育旅游产品

有效利用康巴地区的本土资源促销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旅游产品。包括在已建立的民俗村寨中举行民间民俗体育的展示活动, 它可与各个少数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建筑、民族礼仪等一起进行集中的展示, 让游客在参与娱乐中领悟到康巴地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另外与自然风光结合, 利用康巴地区天然的民俗村寨举行民族体育表演活动。旅游者在游览完自然风光后, 可参与到民间民俗体育活动中, 自然风光和民族体育得到完美结合, 达到娱乐身心的目的;附带型民族体育旅游产品, 附带型的民间民俗体育旅游产品是指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在与其他旅游产品的组合中所占的地位较弱, 起附带性的作用。如导游在讲解的过程中, 掺入民族体育活动的知识, 或者是组织游客进行民族体育活动表演, 均是一种可资利用的开发方式。

3.3.4 康巴地区民间体育资源建立“挖掘—包装--宣传—促销”产业链

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 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 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有着内涵的复杂性, 供求关系与价值的传递性, 起迄点的一致性和路径选择的效率性四个显著特性。康巴地区的民间体育建立“挖掘—包装--宣传—促销”产业链, 包括首先成立康巴地区民间体育的挖掘和整理机构;其次, 康巴地区民间体育与当地旅游业相结合进行包装和宣传, 达到促销的目的;最后,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在“挖掘—包装--宣传—促销”产业链的基础上建立“品牌”, 让其走出康巴地区这一区域环境, 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 实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伟大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也论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概念及其关系——兼与涂传飞、陈红新等商榷[J].体育学刊, 2008, 15 (9) :101-104.

[2]陆元兆.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综合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 2006, 42 (3) :65-71.

[3]张冰松.康巴藏族体育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2 (9) :108-110.

[4]杨志强, 孙德朝.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及其路径选择——以四川甘孜、阿坝、凉山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138-141.

安康地区论文 篇7

“公共品”, 亦即每个个人消费这种物品都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 其效用具有完全不可分割性, 只能作为一个整体在一组消费者之间共同消费或使用。

在公共品的基础上, 国际公共品在范围上作了规定, 即关注国家之间的, 超越政治统治、文化束缚的, 是一种原则上能使不同地区的许多国家的人口乃至世界所有人口受益的公共品。既然它是公共产品概念在国际范围内的引申和拓展, 所以也必然具有公共品的基本特性, 即受益的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

东亚地区属于国际社会中一个以地缘因素为主要因素而划分出的地区化的范围。在全球化的浪潮下, 其公共安全、政治经济合作、公海能源开发等系列问题都成为了国际关注热点, 这些热点无一不涉及“国际公共品”的影响效力。国际公共品的提供者的特点同样适用于东亚地区公共品的提供者。更详细一步说, 即东亚地区的公共品需要依靠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等主权国家, “六方会谈”、“东亚领导人系列高峰会谈”等综合性论坛, “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等安全、能源、经济合作方面的契约。

关税互利的经济政策是一项对各国建设都有利的国际公共品。有欧盟一体化作为参考和榜样, 东亚地区经济和贸易的合作无疑是引发世界期待东亚各国进一步合作和走向一体化的重要一环。进入新世纪后, 东盟+3中区域内贸易比重由2000年的37.3%上升至2006年38.4%, 2001年中国与东亚地区的贸易2673亿美元, 2006年升至8156亿美元。同时, 东亚国家和地区特别积极推进双边和多边的FTA/EPA建设。以东盟+3为中心的东亚国家建立的FTA/EPA明显增加, 到2007年已建立9个。日本已经缔结FTA/EPA有6个中5个是东亚国家, 韩国建立的FTA有5个, 东亚国家有2个。中国和东盟计划2010年建成FTA。

能源合作是当代环保意识强烈的背景下一项意义丰富的公共品。虽然能源和科技的合作尚处于一种初生、不完善的状态, 成型的合作机制也没有建立, 但是, 既然地区经济基础已然发展到这样一种乐观和积极的状态, 那么依据历史经验来看, 能源、科技、文化乃至政治的合作就是逐渐发展到时机成熟的产物了。而这些领域的合作机制便是国际公共品提供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或促进因素。

二、东亚地区国际公共品提供中的限制因素和促进因素

(一) 公共品发展的限制因素

1. 搭便车效应与成本的分担

公共品不论由谁来提供, 花费的成本的价值都是一样的, 各个国家所受到的收益也都相同。地区内的每个国家都有不付出成本而享受公共品的驱动力, 也就是说, 搭便车效应在国际公共品的提供中, 会表现得更加明显。于是, 公共品的提供也就不可以寄希望于让所有国家平均分担成本, 而是有责任的国家共同后退一步, 允许个别道德水平低下或科技经济实力不足的国家搭乘这趟便车。

对东亚地区独特的实力分配而言, 担当了上述“有责任”的主要国家角色的是地区性大国中国, 和地区性强国日本。作为强国的日本为了地区公共品的提供作出了财政和技术上的贡献。当然, 日本对东亚地区作出贡献的原始考虑更多为了最大化自身利益, 因为日本资源相对匮乏, 其资源的提供必然要依靠邻国的供给, 为了原料采集和输出的顺利, 减低绝对成本, 日本有动力帮助这些国家相关技术和运输工业的发展。日本旺盛的需求导致了自然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开放性经济, 并进一步促进了东亚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出现了彼此互动的格局。这一经济上双赢的态势有日本的巨大贡献。日本在实现了自己发展的初始目的同时也顺带提供了促发东亚经济飞跃的公共品:广泛市场, 优势互补的健康机制。

国力迅速上升的中国正在以全新的角色现身世界舞台, 它越来越注重在其所处的地区中的责任, 在地区范围甚至全球范围提供使许多人都能受益的国际“公共品”。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构想即是出于公共安全为目的公共品的号召, 而中国自身内部奉行的“和谐社会”是为地区公共品———公共安全———所作出贡献的内部基础, 对两个“和谐”的遵守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表现。

2. 地区无政府状态导致合作的效率低下

从一国国内政治体制而言, 独裁专制代表着非民主, 却也意味着高效;民主代表了大多是公民利益的满足, 达成协议的过程却是低效的, 也隐含着公民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对他们有益的决定的危险。上升到地区政治决策的时候, 因为各主权国家平等, 没有凌驾于国家行为体之上的机构, 因而, 地区的决策可以看作是一个个主权国直接民主的过程。民主政治所带来的低效和公共危害性这两个弊端便必然存在于国际决策过程中。

3. 各主权国家在地区化与全球化之间的博弈

关于地区化还是全球化的讨论已经很广泛。两个国际化融合的过程彼此促进, 也可能彼此牵掣, 对于主权国家都产生巨大吸引力, 什么情况选择和谁合作, 也引得一些主权国家在利益得失之间衡量, 在地区化于全球化之间博弈。

全球参与的组织由于历史积淀丰富, 涉及国家众多, 矛盾问题彼此迥异。因此, 全球性国际组织考虑的矛盾更具有全面性, 而且它们对于组织外的国家有插手干涉的冲动, 也有主动向外扩张吸纳的力量。相比之下, “地区化过程”因为涉及的国家数量少, 问题更有共同性, 因此, 他们考虑问题的全面性欠缺而细节性深入。对于地区外的国家的问题没有过多兴趣。

于是, 当一国在“地区化”的公共品决策中感受不到太多利润的情况下, 而恰好有个全球性组织也在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那么有两种可能会发生:一是这个全球性组织出于“主动向外扩张吸纳”的目的为吸纳新成员而对该国提出优惠政策, 于是在净收益增大的诱惑下, 转而投入全球化的组织中;二是已经参与了全球性组织的国家为了“插手干涉问题国家”而作出提供某项公共品的决定, 其行为已箭在弦上, 势在必行, 那么该国完全可以舒服地搭全球组织的便车, 放手不管, 静享利益。

(二) 东亚公共品发展的促进因素

1. 传统的顾及后世的思想是发展的长期动因

亚洲文化圈可以宽泛的看作是中国孔孟思想的传统文化圈, 而孔孟文化中非常看重对子孙后代做出积累, “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传承着东亚文化圈亘古的可持续发展、为后世打算的思想。“恤民”、“惠民”、“富民”的主张为了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的目的, 也是自古被亚洲人民奉行的仁治政策, 可见, 东亚人民有一种内生的对于公共环境、公共社会安全的天然追求。

于是, 东亚人民乐于为了环境的持续、政治社会的安全而达成一致的公共决定。对于为了环境问题的讨论更容易做出彼此让步, 更容易形成合作。中日“破冰”之年的合作就是最好的例子。尽管历史给中国遗留下诸多创伤, 日本也恐惧于“中国威胁论”的谣言, 尽管两国在经济发展、贸易往来中总将矛头互指, 但是出于彼此共同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 责任感和对后世的考量最终超越了历史矛盾隔阂的力量, 将中日两国关系拉近一步, 也将东亚地区公共品合作进程拉近一步。

此外, 为了地区安全, 东亚各个国家也能摒弃历史仇恨, 并坐在同一张谈判桌前, 就核问题、金融危机带来的不稳定危险而进行讨论。中国在其中积极扮演着调解人的角色, 倡导的六方会谈机制, 使朝鲜和美国坐在谈判桌前, 朝着和平方向努力。“六方会谈”可谓是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维持世界安全的“公共品”。

2. 均势理论催生东亚地区多种合作方式

同样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下六合”的均势思想在东亚公共品提供的形式上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势力均衡”, 有利于利益的平均分配, 而不同范围之内的“均势”也导致了不同的“平均值”。于是, 东亚各国在历史的摸索中, 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均势范围。

首先是东盟的成立, 其次是“10+1”———“东盟十国+中国或者日本或者韩国”的机制, 后来又普遍乐意采取“10+3”———“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的机制, 最后是东北亚范围内今年的“3”———“中国、日本和韩国”会谈机制。

这是适应于不同历史时代要求的尝试, 随着全球化和地区化日趋深入, 涉及更多国家的会谈机制将更有吸引力和执行力, 同时也更适应广泛合作、优势互补的发展要求, 这也有助于理解“10+6”得以产生的原因。另外, “四轮驱动”的模式 (3) 也正在启示着东亚国家合作机制, 上述四种方式共同发挥其作用, 发扬各自的关注细节的优势, 将细节问题更细化, 同时也对大的机制构成监督、验证和检查的作用。

机制的健康与成熟本身就是一种国际公平, 同时, 建立在机制基础上所产生的具体合作将带来具体的收益。

三、结论

东亚地区公共品的提供过程有着国际公共品提供的普遍问题, 严重的搭便车效应, 缺乏强制力和监管机构。但地缘政治的特殊性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处于优势地位的中国和日本两国也适当地发挥了“家长主义”的作用, 且东亚各国的优势差异比较明显, 进行合作的优势互补的意义较大。这些正是东亚地理资源对于公共品提供的特殊优势因素。共同的文化传统也使得东亚对事务有共同的追求。

此外, 已有的合作机制正健康的发挥着功能, 而且有趋势将出现包含范围更广的合作机制, 已有的机制却不会因此退出历史舞台, 反而仍蓬勃发展, 发挥各自优势。总之, 范围全面的、细节具体的, 区域的、次区域的, 经济贸易互利的、能源资源保护的各种机制将共同为东亚的经济政治繁荣做出贡献。东亚作为欧盟之后最吸引世界眼球的地区, 将进一步为地区化的公共品的建设做出努力, 实现对现世和后世的长远利益。

摘要:在地区化和全球化日益加速的情况下, 东亚地区的公共品发展为地区地缘政治的稳固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 各主权国积极提供公共品的背后, 仍有着不利于公共品发展的负面干扰, 存在严重的搭便车效应、缺乏强制力和监管机构问题;同时, 也有共同的传统文化、地理资源等促进不同利益群体携手合作的内因, 促进着东北亚地区的合作与发展。

关键词:国际公共品,地缘政治,东亚文化,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戴晓芙, 郭定平.东亚发展模式与区域合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52-68.

[2]周军.浅析国际关系民主化[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8) .

[3]门洪华.东亚秩序建构:一项研究议程[J].当代亚太, 2008, (5) .

安康地区论文 篇8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认识

中图分类号:F127.8;F3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7.094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的重点,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发展农村经济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实现社会稳定的必要举措。在新形势下,农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长期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得到了改善,农村经济也成为了深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环。同时,加强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不仅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这个举措为建设农村经济服务体系带来的新思路。

1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含义

农业信息化的实质就是把信息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生活管理的过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的沟通方式带来了巨变,这种变化也适用于农业领域。作为信息化的一部分,农业信息化更多的是把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通过技术手段和终端提供给需求方,实现了农业市场信息的及时流通。当然,实现全面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所要涉及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如通讯、微电子、物流等领域,所以,农业信息化建设虽然在本质上盘活了整个农村经济,特别是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但是从层次上看是对农村经济进行的一次变革,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历史意义。

2 农业信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研究

2.1 农业信息化建设体现十八大精神的重要途径

新时期,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重大战略部署,体现了国家发展经济的新思路,特别是对于农业发展而言,信息化第一次从国家层面与农业发展高度融合[1]。這一决定是符合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纵观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总结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长期面临的瓶颈,预示着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已经开始依托强大的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的大发展。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的信息缺乏,是本地区农业的优势一直没有得到发挥,信息缺乏也一度成为脱贫的最大障碍。从国家层面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对长期存在的发展劣势进行的深入变革,打破信息流通的不畅性,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2.2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农业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在我国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本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模式,现代化水平是普遍不高的,同时在农民业务素质及农业知识获取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这本身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进行。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内容在于农业发展更多依赖于现代工业技术及其他相关管理方法,不仅如此,在农业信息的驱动下,全体农业发展参与者已经不但是农民这一传统范畴,相应地,在现代农业要求下,农业参与者更多是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人群,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是高度契合的。当然,要实现这一观念的转变,相关的农业知识宣讲与政策的落地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农业取代传统农业,称谓的转变只是一个表象,其内涵实质在于在农业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逐步淘汰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发展市场化、信息化的农业经济。现代农业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与传统农业单一的发展模式不同,现代农业与工业与市场是紧密相连的,这就意味着现代农业的发展都是遵守市场规则的,所以,市场信息的流畅性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在现代农业欠发达地区,通过一系列改革,市场信息的流通性仍然处于低水平,那么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也就不高。

总之,现代农业不但是农业技术的普遍推广及运用,更重要的是使农业能够参与到市场中来,无论是市场信息还是技术信息,都会影响本地区农业发展的规模。另外,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民族特殊性,农业信息化会可能更加复杂一些,现代农业,信息化和技术既是推动其发展的引擎,也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无疑,结合到中国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现状,完全实现农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有显而易见的,当然,这些地区也有者自己独有的发展机遇。现代农业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健康的农业发展生态,它的要求是符合地区实际和农业发展规律。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和形态有可能会和其他地区不太一致,因为注入了本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发展特殊农业,能够拓展现代农业的外延。

2.3 农业信息化能够带来农民增收

长期以来,农业问题中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这势必会降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从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可以看出,农业生产与国家的盛衰有密切的关系,在过去,农业生产也主要仰仗着天气的好坏,看天吃饭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显著问题,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农业耕种技能培训,人们的家庭收入只依赖于农田的耕种,非常单一,同时风险也非常高。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中央不断加大对农业问题的关注和投入,大部分地区农业发展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模式,并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但在广大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是非常滞后的,带来的突出问题就是农民收入微薄,无法支撑起持续性的农业产出[2]。

前文提到的农业信息的闭塞是引起农民收入微薄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民族的多年来的特性,所采取的农业形式与内地相比是有所差别的,这就需要一套符合当地特色的农业特色才能支撑起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较为薄弱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信息的闭塞,加之偏远地区往往路途遥远,本地的特色产品无法及时外销,外面的产品也无法销往本地,使本地区的需求信息无法及时与外界形成沟通,无法有效组织农业生产。农业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冲破市场信息滞后的瓶颈,实现信息互通,为农民增收带来迅捷的市场信息。

2.4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举措

城乡发展,是有差距的,在曾经一段时间,这种差距甚至是在不断扩大的,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倾斜在发展的早期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城市内部的信息流通带来大发展时期,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带来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社会现象,农村人口也在这次人口迁移中开始减少,那么从长远看来,农村人口减少及意味着农村劳动力也在向城市转移,慢慢地,留在农村的往往就是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不良后果。农民工现象,甚至是90后农民工也是这个现象的延续,大城市的就业机会肯定会强过农村,究其原因就是信息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也是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原因。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在打破信息壁垒的同时,对城乡二元结构的修正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让偏远地区的农村生产力得到再一次解放,盘活整个农业生产的活力,增强农业信息服务的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缩小与城市发展的差距,使外出务工的生产力能够回家创业工作,这将是一次劳务的回流,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

2.5 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技术的进步

农业信息化建设,在于把先进的农业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之中,让技能信息管理信息能够充分在的在农业生产领域进行流通。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受到地域的限制和专业农业专家的缺乏,没有能在当地实现创造性的农业生产,这就导致了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在长时间内农业建设并没有取得长时间的突破,特别是在农业人才的引进方面,该类地区一直没有优势,不少涉农专业的毕业生往往不愿深入到特殊农业产区进行科研工作,专业人才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了影响了基于该地区的农业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提供诸多服务,如产区农业基本概况,相关领域技术、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与仓促、农业就业等各方面的信息,能够為需求方提供各种有用的信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的产品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与最快时间覆盖到目标人群,特别是在一些新技术的应用上,不少地区能够成为最佳的测试平台,为本地区布局相应的科研项目提供支持。

3 关于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地域、历史、人文等因素的差异,导致了农业发展水平要落后于城市周边地区,这也是脱贫的难点之一。特别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特殊农业或者农业旅游经济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信息化建设中,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就需要充分调动不同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1 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明确信息化建设战略目标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水平发展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是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那么在强调共同富裕的大目标下,进行信息化建设是极其必要的。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本身的实际情况,需要实现自己的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的合理化流通是实现此类地区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盘活农村经济,促进生产要素的流通,把信息技术引入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最终才能实现地区脱贫,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3]。

3.2 完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布局,打通最后一公里

农业信息化需要依托于基础布局,以农村电商经济为例,农村市场的消费力和农业产品供应之前的需求矛盾是决定农村电商规模的最终指标。事实证明,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农业信息化建设为农村电商经济提供了一系列的契机。路网的改善,降低了商品运输的效率,仓储和物流板块的加强以及回溯机制的建立,能为健康安全的产品提供一个质量监测系统。此外,农村信息发布平台的上线并运用,使农业供给侧得到了更为精确的市场,更有利于安排农业生产。

3.3 提升农业生产参与者的素质

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就是农业参与者专业素质较高,在目前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并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要求,所以,首先组织涉农专家深入基层,了解当地的农业概况,根据当地情况发展特色农业。其次,组织学习最新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深入农村企业,提高和完善农产品加工、储存知识;同时,对于一些畜牧区的企业,强调动物疾病防控意识,提高防控的能力。

3.4 依托当地,建立农业信息大数据库

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也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都会有自己的特殊优势,在环境保护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农业资源,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需要依托强大的农业信息大数据的支持,通过合理调度,健全信息资源建设,保障农业信息化能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欢.农业经营主体分化视角下农机作业服务的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6.

[2]丁亮.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3]王云娣.政府农业信息网站影响力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基于各省政府农业信息网站的实证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5(16):102-109.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篇9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

“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塔里木河”的特写图片感悟,描述西北地区的地形、河流。

小结: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形成“三山夹两盆”的格局。河流多为内流河。在塔里木盆地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和塔克拉玛干这两个特写是为了证明什么?(干旱)探究:西北地区为什么这样干旱?

教师: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干旱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分析?(海陆位置、季风、降水)

电脑出示风蚀地貌图片──风蚀蘑菇和风蚀城堡,过度: 西北地区总体来讲降水较少,但在内部也有一些差异。结合12页降水图及自然景观图,分析植被由东向西是怎样变化的?(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二、高寒的青藏地区

过度:与西北地区的干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青藏地区,我们来认识一下青藏地区。

1.看13页图,感悟?(高 寒)

2.过度:别看青藏地区又高又寒,但青藏地区自然资源相当丰富。你了解吗? 14页活动2

1.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拉萨因晴天多、阳光灿烂,被称为“日光城” 同学们对此有什么疑问吗?

友情提示:青藏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空气透明度好,太阳光线穿过时,热量耗损少,到达地面的热量多,所以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拉萨也因此成为“日光城”

2.青藏地区水资源丰富,是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疑问?本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降水少,为什么水资源丰富,并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友情提示:青藏地区虽然降水少,但因气温低,蒸发少,日积月累,高山上便形成了厚厚的冰雪。冰雪融水就成了江河的主要水源。

3.除此以外,青藏地区地热资源丰富,羊八井有我国最大的地热蒸汽田,已建成地热发电站。

三、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过度:我们知道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说出我国四大牧区,同时牧区,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1.读15页“主要牧区”图,说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藏牧区有什么不同之处。各有什么牲畜品种?(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细毛羊,青藏牧区──牦牛、藏绵羊)2.农业区:

西北气候干旱,大部分地区以畜牧业区为主,但也有部分灌溉农业区例如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等

教师:这些地区是如何进行灌溉的?

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有黄河经过,是用黄河水进行灌溉的,河西走廊附近有祁连山、高山冰雪融水可以灌溉。

而在青藏地区的河谷地带,海拔较低,降水较多,气候比较温暖,土质肥沃,日照充足,可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在哪两大河谷——藏南谷地和湟水谷地 拓展延伸:

1.牧区有一种传统民居──蒙古包,易安装、搬运、拆卸,想一想,这种民居与自然条件及生活方式有什么关系? 2.你知道新疆哈密瓜特别甜的原因是什么?

安康地区论文 篇10

甘无法使用文字等工具去记录﹑肃保存他们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省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所创造

裕肃

的各种文化。如今生活中所表

固裕南现的传统文化的痕迹, 一般都

族固是靠行动﹑语言传播和继承而

地族来的。在生活环境日新月异发

区自展的今天, 裕固族传统文化的

校县治生命力就显得相对脆弱, 那么,

本马怎样才能继承和发扬裕固族地课蹄区那些濒临消失的优秀传统文程校民族学化呢?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在多年对祁连山区少数的樊调查与研究中, 笔者认为:让乡开年土教材成为乡土知识与民族文发林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是一条行利祁之有效的途径。

用翠一、让校本课程回归裕固

花民族生活的本身

利用优秀的校本教材, 把裕固族地区的传统文化知识以各种灵活的形式传输给学生, 成为国家课程的补充教材, 让

学生保持对乡土教材的热情, 唤醒学生对乡土教材的文化自觉。通过回归民族生活的校本课程《诗韵祁连》 (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 张掖市第九届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 把裕固族人民的传统劳动如织褐子、赶毡、打酥油、剪羊毛、捻线、扎帐篷的劳动技能等写进了这部乡土教材中, 这样, 校本课程开发不仅站在了一个地方性知识的表征方面, 而且让它回到了裕固民族生活的本身, 我们的教育为民族的传统生活提供了文化的滋养。

二、让裕固民族的文化传承与文化交融共存

裕固族地区校本教材的开发利用, 在强调文化传承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文化交融。在乡土教材的开发使用中一定要考虑到裕固族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要涉及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内容。通过群众集体所传承的乡土文化﹐教给学生本民族发展的历史、地理、传统文化等, 对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探究, 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有帮助的。

传统的乡土文化, 也许没有文献或古物那样能够经久保存﹐但是﹐它的生命力也是不可低估的。例如, 裕固族地区的一些故事或谚语, 已经非常古老﹐但是﹐直到今天﹐它还能够以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形式活在人民口头上, 存在和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至于一些古老的风俗习惯, 经久不衰地流传在人民中间﹐就更不用说了。自然﹐这种靠口头世代传承下来的故事或歌谣, 风俗或习惯﹐在形态上或内容上多少不免会有些局限。学生的“乡土知识”将只局限于本地, 这对他们建立有关整体的中华民族的乡土知识是不利的。所以, 强调传承与融合, 让传统的民族文化生存﹐让外来文化融入当地文化, 成为我们现代乡土文化教育的一部分。

三、用其他民族的文字记载裕固族的传统文化

近年来, 以乡土教材为依托, 传承乡土知识和地方传统文化已逐渐成为裕固社会的共识。民族教育者认为, 不能让孩子成为乡土“文化边缘人”。所以, 努力把那些能反映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容编入地方教材中, 让学生配合国家课程来学习是裕固族地区开发利用校本教材的一种途径和方法。如近年来相继出版的以裕固族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传统文化为内容的乡土教材《裕固家园》、以历代歌咏祁连山区以及周边地区的古诗为内容的乡土教材《诗韵祁连》以及《裕固族民间故事》、《裕固族谚语集》、《裕固族文学作品选》、《尧乎尔民族千年史》等, 这些用汉语出版的著作, 出版使用以来, 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喜爱。例如获得全国少数民族小说创作一等奖的小说《红女人》、《天山祭》, 就是传统文化与革命传说相得益彰, 相互影响而创作的结晶。再从历史的往事看﹐过去那些使用藏、汉、蒙等文字进行文化记载的各民族学者﹐在他们的书面著述之外﹐民间仍然在口头上产生和传播着许多逸闻趣事﹑笑话和品评人物的韵语﹐这些作品将宣传热爱生活环境与弘扬地方文化特色相结合, 展现裕固民族对自然和家园的生活态度, 找到了裕固文化的“根”。

四、对裕固族地区多元文化的整合教育

上一篇: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下一篇:空调扇的选购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