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本质与发展十篇

2024-07-21

设计的本质与发展 篇1

关键词:热引燃理论,本质安全,高频交流电源,理想电压源

1 引言

本质安全(以下简称本安)电源主要应用于煤矿、石油等含有爆炸性混合物的环境。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煤矿条件的改善,监控、通信、自动控制等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设备的大量应用,要求本安型电源的输出功率越来越大,工作性能更加可靠[1]。而传统的本安直流电源的输出功率一般不超过20W,本安电路的功率就必然受到极大的限制,使得本安电路的应用也仅限于部分功率很低的弱点系统,如机电设备的控制通信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系统优化的要求[2]。提高本安系统功率的唯一办法就是要限制电路转换的放电能量。本文根据放电火花的热引燃理论,在符合国家标准GB3836.4要求的前提下[3],阐述了本质安全性电路采用高频交流供电的可行性。

电路的火花放电是由于电路在运行过程当中的触点开闭或绝缘损坏造成的短路而引起的,是一种时间极短的过度过程,是引爆可燃性气体的有效能源。实验表明,0.28mj的能量足可以点燃8.5%的甲烷-空气混合气体。根据я.в.捷里维奇和н.н.谢苗诺夫提出的热理论的物理模型,可燃气体的爆炸过程可描述如下:放电火花首先将临近放电点的那一层混合气体点燃,并使之加热到足以进行高速反应的温度,形成的最小燃烧容积,即最初的焰芯。初始焰芯是球形的,焰芯的半径(临界半径)可确定为观察到扩展和衰减的外焰增长速度开始出现差别时相应的半径。对于8.5%的甲烷—空气混合气体,火焰的临界半径为0.1厘米,形成初始焰芯的时间为140-150微秒,这个时间几乎是不变的。而在形成焰芯的过程中,始终要从外部获取能量,如果放电的能量不足以形成临界焰芯,则放电就只能将爆炸危险混合气体局部引燃[4]。因此,提高本安系统功率的唯一办法就是要限制电路转换的放电能量。

2 提高安全火花系统功率的途径

在安全火花系统中,保证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就是要限制电路的电流和电压,从而将电路转换释放的能量限制在安全值以下,因此使安全火花系统功率受到限制。

可燃性气体的最小引燃能量可以用下式表示:

式中Amin——电路切接时的最小引燃能量

T——放电持续时间

ξ——安全系数

最小引燃能量也就是电路的安全火花功率。从式(1)可以得出结论:减小放电持续时间是提高安全火花系统功率的有效途径。减小放电持续时间可以从两个方面实现:应用高频交流供电方式,缩短电路切换的放电时间;在电路中采用安全可靠的装置,快速切断负载。

1-E=12V;2-E=24V;3-E=36V;4-E=48V;5-E=70V

图1的试验曲线是采用20%氢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缩短放电时间t,由出现P=103-的爆炸或然率获得的[5]。

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放电时间缩短以后,电源电压、电流都可以得到很大提升,从而使得安全火花电源容量大大提高。

3 高频交流供电方式的探讨

从热引燃理论可以看出:从电路放电到形成初始焰芯大概需要100微秒的时间,如果在这个时间内迅速减小火花的能量,就可以避免焰芯的扩散,从而避免爆炸的危险。

在直流电源供电的情况下,安全火花电路切换的放电时间为10-3S—10-7S,这个数值远远大于初始焰芯形成的时间。交流电流的幅值随时间的变化做正弦规律的变化,在过零时有使火花放电停止的趋势,频率越高,这种趋势的作用越明显。因而在交流供电情况下,影响电路切换放电时间的主要因素是频率。50HZ工频电流的周期要比电路切换的放电时间高出几十倍,因此在工频电流供电情况下的放电效果和直流电路并无明显区别。当频率为10KHZ时,周期T=100µS,和初始焰芯形成时间相当,当电路发生切换的同时,电流幅值向零电流变化,可迅速减小电路释放的能量。因此采用合适频率的交流电源就可以自然缩短电路切换的放电时间,并由保护装置在一个周期内迅速切断负载,从而提高安全火花系统功率。

4 高频安全火花电源的电路形式

高频安全火花电源负载的特殊性,决定了电源本身的复杂性[6]。高频安全火花电源应具有稳定的频率和尽可能小的谐波和失真,在电网电压波动和负载变化的情况下,仍能稳定可靠地工作。

4.1 系统原理框图

系统采用的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主回路采用移相控制P W M变换器(Z V S—P W M Converter),由于变换器工作于零电压开关条件下,大大减小了开关器件的损耗,有利于提高开关频率,减小变换器和滤波器的体积与重量。控制电路采用电压电流双环结构,通过改变逆变电路中两桥臂功率管驱动信号的移相角大小来调节输出电压,可极大地改善系统动态性能指标及精度[7]。

工作原理如下:交流电经过电源滤波、整流滤波后变为直流电压,经变换器转变为近似方波的高频交流电压。谐振滤波网络为LC串并联网络,将高频方波转换为高频正弦波电压,经高频变压器输出。LC谐振滤波网络具有很强的电源和负载的调节能力,当输入电压和负载发生扰动时,恒定输出电压的幅值和频率;速断保护电路为保护环节,当负载侧切换发生火花时,由本环节切断输出电压,停止向负载提供能量。

4.2 主电路的双谐振逆变器拓扑结构

4.2.1 主电路结构

系统主电路如图3所示,交流工频电压经整流滤波后得到直流电压Vi,经VT1~VT4变换为方波电压。由L1C1、L2C2构成的双谐振滤波网络具有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优点,对高次谐波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对负载的变化也有很强的调节能力,非常适合本安电路的供电要求。电路的工作情况分8个模式,主要工作波形如图4所示(VT1、VT2之间和VT3、VT4之间导通都有一个死区延迟时间)。

4.2.2 串并联谐振滤波网络的设计

图5为串并联谐振网络的等效变换电路。对于本安电源而言,其特性应接近理想电压源。当负载发生较大变动时,输出电压不发生变化;当负载由满载变为空载时,输出电流为零。

图5中:ZS串联支路的等效电抗;ZP为并联支路的等效电抗;RL为等效负载。

其中:ZS=j XL1-XC1(2)

当谐振网络工作于谐振状态时,有XL1=XC1,XL2=XC2,谐振频率f1、f2为:

当f1、f2的频率为逆变器工作频率时,ZS=0,ZP=∞。此时,V&O=V&AB,输出电压与负载的大小无关,空载时输出电流为零,本安电源的状态为理想电压源。

5 输出电压特性的测试结果

在输入电压范围内(85V~265V),进行最大、最小以及127、220伏两个电压等级条件下,系统在满载和开路状态时,各环节的输出电压的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因此本系统具有良好的电压调整特性和负载调整特性,且同时能够适应两电压等级下电网波动75%~115%的范围内系统正常工作的要求。

6 结束语

本文详细阐述了可燃性气体的热引燃理论,并从减小电路切换时间的角度,论述了本质安全电路采用高频交流供电的可行性,并提供了电路的具体形式。通过采用高频交流供电的方式可提高安全火花系统的功率,减小滤波元件的数值和体积,更符合本质安全的要求,是提高本质安全电源的功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崔保春,王聪,戴颖等.提高本质安全电源功率及电源火花电路的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1):77-80.

[2]商立群,贾文胜,施围.提高本质安全电感电路功率的方法[J].工矿自动化,2003(6):20-21.

[3]国家标准起草小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836.4 eqv IEC 60079-11:1999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S]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4]B.C.柯拉夫钦克.安全火花电路[M].张丙军译.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1.29-63.

[5]章良海,宋雅亭,刘小周.安全火花原理及应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4.122-123.

[6]张燕美,李维坚.本质安全电路设计[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

设计的本质与发展 篇2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加快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党的十七大及时提出, 要引导消费结构升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为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大局角度而作出的重要举措。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 除经济增长指标外, 各种衡量人与社会发展的指标如社会发展指标、教育发展指标、社会公平与稳定指标和环境指标等日益得到运用, 但反映很多与消费相关的矛盾尤其是消费结构失衡的问题也不断增加。究其原因, 多年来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我国在经济发展上一直注重的是经济数量和相关比例的扩大, 经济发展的思路往往是局部片面和短期的, 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始终未能得到落实。具体表现在, 消费结构合理化问题未能得到全面重视。因此, 当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进行观察时, 我们可以回归到消费结构的本质层面, 重新思考我国居民一直以来存在的消费结构失衡问题及其对当前倡导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1 消费结构的本质及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

马克思认为, 消费和谐对于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满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消费结构是否合理和和谐直接关系到消费的效果、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以及社会文明与发展。

1.1 正确认识消费结构的本质内涵

一般认为, 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消费对象的比例关系及其协调程度。消费对象的比例关系主要体现的是数量, 指的各种消费对象的实物量和价值量的统一。而消费对象的相关关系及其协调程度反映的是消费结构的本质, 主要包括消费品本身的质量、各种消费品在生活消费中的相互协调状况、消费环境状况以及消费者本人享受各种消费品的能力即消费能力等方面。

本文认为, 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仅研究消费结构中的数量和比例关系是不够的, 要能够重视分析消费结构的丰富内涵。一方面, 消费结构的数量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方面, 而经济增长本身固有缺陷使之不能考虑到居民生活的质量和可持续问题, 而且居民个人消费结构及其变化是个人消费需求层次升级的反映。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理论表明,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居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 居民的消费品质和消费能力也要求得以不断提升。另一方面, 作为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重要标志的消费结构, 其内涵在本质上具有普遍意义。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科学家都认为, 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 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经济增长的成果要能够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平等和公正的分配, 并得以安全、可靠和协调地进入终端消费过程, 最终体现着经济社会的和谐。一个国家居民良好的消费状况和生活品质, 不仅取决于这个国家社会的均衡发展, 同时也反过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

因此,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消费结构在本质内涵上已经不再局限于讨论满足人们的个人生存需要, 而应该更多地是通过分析全社会消费品质量的提升、生活消费领域的产品结构调整、消费环境的改善以及居民消费能力的培养等状况, 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以更好地满足人们享受和发展的需要, 提高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 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由此看出, 消费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目标取向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最终都是以人为本。

1.2 消费结构本质内涵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

当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断上升, 社会消费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消费层次由以吃、穿为主的低需求向住、行、旅游、文娱、健康、医疗保健、教育等高需求层次转移。在商品消费过程中, 新的消费领域得到不断开辟, 消费内容和形式日益增多, 居民消费选择性逐步增强, 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1.2.1 居民消费品质的提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性内容

消费品质量和居民消费品味的提高不仅意味着消费形式的多样化, 更重要地是, 在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 要求消费品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和所带来的消费效用的最大化, 因而能够促使企业更多地增加健康安全型、绿色环保型、节能型、高科技型、经济适用型产品的供给, 促进潜在消费需求的实现和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1.2.2 合理、健康的消费模式有助于明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

如果生活消费领域中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平衡得到重视, 既避免消费不足, 又防止消费过度, 真正实现“生存消费保证、享受消费适度、发展消费引导”的科学消费方式, 那么新的消费生长和增长点就能够得以培养, 产品结构能够不断得以调整和改善, 从而明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

1.2.3 消费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创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外部氛围, 从而加快转变的步伐

随着吃穿用等生存型消费的基本满足, 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向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升级, 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消费环境。消费环境的改善能够解决消费的外部约束问题, 拉动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 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铺设外部条件。

1.2.4 消费能力的提高是消费结构升级的前提条件, 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基础

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中明确提出了消费力概念:所谓消费力, 是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条件, 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 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 一种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把消费力的发展看作生产力的发展, 把发展消费能力和发展消费资料看作发展生产力的途径, 把消费能力的发展看作个人才能的发展。经济社会越是发展, 消费力的这一意义就越是凸显。

可以说, 消费结构的本质内涵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内容, 通过培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新的消费热点和支撑点, 促使消费结构从不合理状况向合理状况转化, 以经济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为基调,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2 消费结构失衡问题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实践表明, 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消费需求的扩张不仅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新机遇, 而且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新动力。然而, 从对消费结构的本质分析中不难发现, 我国消费结构一直存在着失衡现象。

2.1 消费品质量隐患危害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目标

经济发展方式要得到根本转变, 核心目标在于发展要能够以人为本。然而, 一直以来, 在消费品市场上, 关系消费者的食品、医药、住房等问题屡见不鲜, 安全问题常常成为社会焦点和消费者投诉热点, 伪劣的食品、药品、化妆品、电器以及毒大米、毒辣椒等层出不穷, 消费者的基本安全权几乎无法得到保障。同时, 关于消费服务的质量问题也相当突出。近年来, 传统的商业服务部门提高服务质量的步伐较慢, 服务态度恶劣、强行买卖、捆绑销售的现象经常可见, 甚至故意欺骗、刁难消费者。这些问题如不认真对待和解决, 不仅损害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无法实现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提升和消费需求的扩大, 而且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妨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无法实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目标, 严重阻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

2.2 消费方式的非理性干扰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趋向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认为, 不只生产是起点, 消费也可以成为起点。有消费才有生产, 消费为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了动机和目的。以此为基点, 作为消费领域核心内容的消费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产的产品类型和资源的分配去向。然而, 在现实的消费方式上, 常常出现以“消费不当”为主体的非理性问题。 (1) 消费出现“重型化”和偏向性。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 我国大多数居民偏重于远期消费, 即期的消费能力过多地集中在教育、医疗和住房上面, 出现了消费的“重型化”问题。 (2) 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的比重不合理。实物消费比重较高, 服务消费比重较低。而且各自内部的结构也不合理, 在实物消费构成中, 食物消费的比重偏高, 居住消费的比重偏低;在服务消费构成中, 教育娱乐文化服务消费比重虽然高于其他服务类别, 但是相对于实物的比重仍然较低。 (3) 奢侈型、攀比型和高能耗型的消费品比重过大, 而健康文明和节能的消费比重却相对较小。在农村, 许多地方存在着婚丧大办酒席、人情消费、迷信活动、赌博之风盛行等畸形消费, 不仅冲抵了本来就很低的消费能量, 而且败坏了应有的良风优俗;在城镇, 则存在衣食、交通、通讯、购房、美容、饲养宠物等方面的攀比消费, 过度的奢侈消费使人们进入一个物化的生活方式之中, 不仅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而且还会造成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另外公款消费, 以及吸毒、行贿等违法消费, 则产生并放大了消费对社会、环境、道德伦理及政治的消极甚至毒化作用。对不健康的消费观念及行为的泛滥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显然, 这些消费方面的非理性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容易导致经济发展的非均衡, 增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度, 模糊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

2.3 消费环境落后减缓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和效果, 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居民素质如身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技能素质和政治素质等的提高和改善, 而这些都需要由消费提供基础和条件。目前居民消费环境中存在的种种不和谐因素, 不仅压抑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 制约消费活动的扩大, 同时也妨碍着公平竞争、自由交易的市场秩序, 减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

2.3.1 消费法制政策环境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税收政策等还不够完善, 维护各方利益的有效约束机制不健全, 缺乏对消费行为的监督制约以及对健康文明消费方式的保护和鼓励。在具体执行法律法规时力度还不够, 假冒伪劣商品和劣质服务充斥于市, 出现利用不正当手段谋取非法利益的现象, 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并且, 现行的消费政策也存在一些过时的或不利于消费的规定, 对消费需求的有效增长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2.3.2 自然环境恶化

由于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以及环境保护方面技术的落后和投入的不足, 导致我国的自然资源日趋减少, 生态灾害频发, 森林覆盖面积大大减少, 大面积植被受损, 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 物种减少。对人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2.3.3 基础设施环境落后

目前我们国家电力、交通的紧张状况已经严重阻碍了城乡居民的消费。这一状况在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很多地方农村公路晴通雨阻, 抗灾能力低, 路况差。即使在城市里, 基础设施也不尽完善, 很多城市一遇大雨就会路面积水, 甚至形成内涝,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

2.3.4 市场环境不尽人意

不法厂商在市场经济趋利性的作用下, 以多种方式推销假冒伪劣商品和服务, 比如以价格欺诈方式蒙骗消费者, 或对某种商品低价限量供应, 而提高其他商品的价格;或虚构原价误导消费者。或以“积分返利”吸引回头客, 但不如实标示积分办法、返利时限, 等等。另外流通领域除了存在部门和地方封锁割据、行政性垄断、人为阻碍商品流通之外, 消费信贷也有待发展完善, 很多居民对消费信贷的强烈愿望难以实现。

2.3.5 消费意识不理想

受传统的文化和习俗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居民在消费心理上一直处于保守的状态, 而且因为近期全球经济不景气, 居民未来所获收入预期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使得未来的消费信心大为受挫, 即期消费倾向相应弱化, 储蓄意愿增强, 不利于消费环境的培育。

2.4 居民消费能力不足弱化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通过劳动者来实现的, 劳动者是推动经济增长同时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消费是生产的牵引力, 并指导和牵引着生产向更高的消费阶段发展。因此, 劳动者消费能力的大小对改善其素质, 提高劳动生产率,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4.1 居民收入增幅偏小

从目前来看, 一方面,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提高不快, 中低收入者的即期收入增长缓慢, 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制约了其即期消费能力, 同时对未来预期收入的不确定影响了远期消费能力, 因而导致有效购买能力不足。另一方面, 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 加上本国内需不足, 大多数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境, 导致职工收入不稳定, 制约了消费需求的增长, 引致新一轮困境, 造成西方经济学所说的“贫困的恶性循环”。

2.4.2 消费信贷受约束

目前我国的消费信贷仅占银行贷款总额的15%, 很不适应居民消费结构提升的客观需要。一方面, 银行信贷的片面扩张导致不少行业如房产业、汽车工业出现产能和产品双过剩的局面;另一方面, 自我积累的消费模式无法实现不断提升的消费结构需求, 居民往往是存款容易贷款难, 为了实现消费升级目标只好多储蓄、少消费。

此外, 在未来预期不稳定的情况下, 居民的经济安全感降低, 即使收入总额提高, 居民也不敢增加即期消费。所谓“改革不到家, 挣钱也不花”, 反映居民消费心里上主要存在失业、养老、医疗、子女教育和住房支出等方面的担忧。而行业垄断、商业欺诈、信用缺失、地区封锁、假冒伪劣、信息障碍、服务质量差、消费门槛高、配套设施不全等, 也使得收入赋予的消费需求支付能力得不到充分实现, 那些有能力消费的居民难以消费或不敢消费。

3 结论与对策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 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先要解决“好”的问题, 着眼点是“好”中求“快”, 不能仅注重数量扩张, 应把重心放在提高质量上。要重视调整结构、促进协调发展, 通过消费结构优化, 切实改善民生, 更好地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3.1 提升消费品质,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目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要落实在经济发展的“质”上, 这样才能提高我国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更加全面反映社会进步的程度。一方面, 应该重新审视我国的产品安全管理制度, 通过立法引导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加强对商品的检测, 特别是对热点消费品如食品的安全、商品房质量等的检测, 认真评估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行政监督管理, 保护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 要加强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监管, 严厉打击伪劣假冒商品的贩卖活动, 继续深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对地方保护主义也要加强监督和惩处。在精神文化领域, 要加大“扫黄打非”的力度, 特别要加强对网吧的治理整顿, 打击并取缔黄色网站。与此同时, 要鼓励企业利用科学技术, 进行自主创新, 发展环保产业。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更多安全、节能和环保的消费品, 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目标。

3.2 改变消费者的非理性消费方式, 明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 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消费方式为:“理性消费、节约资源、美好生活”。要改变消费者非理性和不当的消费行为, 重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平衡, 加强消费教育和引导, 抓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风气建设。 (1) 提倡理性消费, 科学生活, 要用先进文化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通过宣讲、示范和参观等方式, 倡导文明的、合理的和科学的消费, 引导消费者自觉抵制腐朽文化和错误消费思想、消费误区, 形成健康消费文化的社会舆论与心理。 (2) 进行广泛的绿色消费宣传和社会责任教育。督促消费者选择无毒无害、清洁安全、循环利用和健康环保的绿色产品, 扩大绿色消费。要利用时机督促消费者行为自律, 增强社会责任感, 改变不利于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消费行为、方式和习惯, 自觉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3) 正确处理好消费和节约的关系。一方面要以人为本。积极更新消费理念。扩大消费需求, 提升消费层次, 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提倡勤俭节约, 从每一个人做起, 每一个家庭做起。在生活领域实行节水、节电、节煤、节油、节粮、节耕等, 以使全社会构建起人人节约、家家节约的良好氛围, 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成为建设节约型经济的中坚力量。

3.3 培育和谐的消费环境,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

在我国的经济转型中, 要通过体制和制度创新, 培育和谐的消费环境,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置于生产和消费的突出位置, 加快形成经济发展的速度、效益和质量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 (1) 加强消费环境立法, 完善产业、资源、价格、市场监管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比如, 可以将环境立法与经济政策相结合, 对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加以控制, 通过设置环境污染税, 引导环境污染者自行选择经济上最有利的方法负担并控制污染的成本。 (2) 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和加快小城镇建设, 注重消费升级的统筹谋划, 重点是增加城市道路、地铁、高架轻轨等交通设施投资, 加快水、电、路和通讯条件改造, 为大型家用电器和电讯工具进入家庭提供便利条件;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强消费管理, 保证商品和服务的质量, 健全消费信息系统。 (3) 加大对具体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严惩以不正当手段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使不法者接受的惩罚成本高于获得的非法利益, 以唤醒不法者的消费道德和良知, 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卫生、公平公正的消费氛围。另外, 要积极引导消费观念, 通过教育和宣传鼓励消费者改变传统保守的消费习俗, 为消费环境的培育创造理想的意识气氛。

3.4 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增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

当前, 政府应加快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 逐步完善住房、医疗、失业和养老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确保大多数居民的消费能力, 提高居民对未来生活的乐观心理预期, 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动力支持。 (1) 加强收入分配领域的法制建设, 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变“人治”为“法治”。要加大打击力度, 从重处罚和惩处非法暴富, 提高违法犯罪行为受罚的概率, 使各种违法成本远远大于其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心理上的收益。 (2) 通过制度创新, 让低收入阶层人群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要加快发展社会组织, 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功能, 如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非营利性基金和群众互助性组织等, 通过社区、群体、同事之间的互助, 解决由于突发事件造成的暂时困难, 缓解社会矛盾。同时要坚决打破垄断, 消除不正当竞争。对少数特殊的垄断行业, 应通过征收资源税、补偿税等措施将其超额利润收归国家所有, 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3) 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扶持力度, 解决低收入人群的增收问题。要逐步提高低保标准, 解决下岗工人和失地失房居民等生活困难户的生活问题, 使孤老病残, 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 生活有保障, 并把最低工资标准落实到位, 保证低收入人群收入稳定增加, 逐步提高他们的自救能力。 (4) 逐步完善个人消费信贷机制, 使居民由传统的远期储蓄倾向变为即期的消费热情。银行要积极主动地进行信贷体制创新, 增进信用度, 减少贷款手续, 降低交易成本, 完善服务, 扩大消费信贷在银行信贷总额中的占有比例。

摘要:消费结构特别是消费结构的本质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通过讨论消费结构中的本质的内涵, 从多方面反映出消费结构失衡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抑制作用, 促使消费结构从不合理状况向合理状况转化, 提出要不断调整消费趋向, 培育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新的消费热点和支撑点, 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关键词:消费结构,消费环境,消费能力,经济发展方式

参考文献

[1].洪银兴, 夏江.马克思《资本论》选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贾永翠, 吴蕙亭.消费结构升级与经济持续增长[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4, (12) :92~94

[3].马成文, 张志平.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效应分析[J].财贸研究, 2007, (4) :6~11

[4].李丹霞, 韦苇.消费结构升级对环境的作用机制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84~86

[5].吴风庆.消费结构演变过程量变与质变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 2001, (4) :36~38

[6].任兴洲.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EB/OL].中天网, 2005-04-15

设计的起源与本质 篇3

关键词 设计本质 需求 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设计是什么?从某一种定义上来说,设计可以说是把头脑中的一种计划、规划、设想以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人类活动过程。在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史中,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改造世界,让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存,而最基础的创造活动是造物,设计便是这样一个过程。笔者认为对于设计的定义,应该从设计的本质着手,从何而来,所为何事,去知何处,才能把握设计的真谛。

1设计的本质

设计主要解决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其中最本质的是人性与物性的关系。设计是从人性出发,利用甚至规范物性,使得物为人用,物适其用,物尽其用。在数字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也只有遵循人与物的关系,设计才能真正的做到有的放矢。

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为人即是便于人的使用,以人为本;造物即是以创新为本的创造与制造,也就是创造性地劳动。因此设计就必须为人民服务,找到人们真正的需求,以人的根本需求为出发点指导设计、衡量设计、评价设计,从而满足人类整体性需求的尺度,才是有价值的设计。

“所谓需求,主要指人对某种事物的渴求和欲望,人的需求如同人的生命过程一样,处在一种不断的新生与变动之中。”

“需求是发明之母”是一句至理名言。正是由于需求,原始人类打凿了第一把石斧;人们才设计了第一架飞机;人类才拥有了第一台电脑,随着电脑的出现,人们不知不觉的进人了科技时代、信息时代。高科技的诞生使人类的设计能在月球上软着陆,甚至可以克隆出人类自我,也可以生产出能毁灭全人类的现代化武器,但对人们生活中的真正需求却无暇顾及,人们在享受舒适、便捷的同时,在生活中也深深地感到一丝茫然和不知所措。因此,寻找人们在新时代背景下新的需求,是设计的第一步。

当然人类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是发展变化的。心理学家亚比拉罕;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一、意动需求;二、认知、理解需求以及审美需求。并把意动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排布成金字塔形: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人们从最低级的需求开始,向上发展到高级的需求,但这种发展不是完全按照次序,也不是只有在低层次需求得到百分之百满足之后才会出现高层次的需求。

设计的本质就是分析人的需求并为之设计。

2设计的本质特征

2.1设计是生活方式的设计

正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的渴望与需求,人类才开始了设计,开始了镌刻在石头上的人类文化。从木器到陶器,从青铜器到铁器,从机器到电器,各个特定时期的造物过程说明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在这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生活用品必将会在之后一段时间里在不能够满足他们越来越多的需要,因此人类就会产生一种再制造的欲望,并开始實现自己的目标,可见设计是为改变生活方式的设计。正如人类由席地坐向垂足而坐的生活方式的转变,正是古代家具发展演变的真实写照。因此为生活方式的设计可以说是设计的本质写照,对生活方式的需求更好的促进了设计的发展。当前为生活方式的设计就是在人类盲目的向大自然索取资源造成的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的状态下寻求一种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

2.2设计的市场需求

设计也是积极入世的,设计与市场有着天然的联系,设计师通过有目的地进行艺术性的创造活动,生产出一种具有社会应用价值的方案或产品样式。设计因此成为决定产品质量和样式的关键,市场及市场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设计的一个重要基础和衡量设计成功与否的尺度。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更多的考虑市场的需求。在现代社会中设计形成了“概念设计—设计表现—设计实施—市场反馈—再设计……”循环往复的系列化体系,因而设计既有对市场需求的适应,又有对市场需求的引导作用,这就是设计与市场的不解之缘。

2.3设计在本质上是属于未来的

优秀的设计是立足于现实基础上的面向未来的设计,是对现实和现有产品的一种超越,设计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理想型的东西。从这一点来说未来的设计是不可预测的,但其确有一定的发展趋势,面向未来的设计应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绿色设计:正如《为真实世界的设计》中所说“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有限资源的使用问题,应该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和它的有限资源服务”;人性化设计;高科技设计等。

3中国文化中的设计本质

在中华五千年的设计文化中,也有对设计的本质的探究。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设计文化中的器一直追随着更高层次的道。“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傲”。所讲的就是无的时候就要审视很微小的需求,然而当有的时候就需要考虑事物发展的方向,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作为设计师,设计一件产品之前,要仔细观察用户或者是消费者的需求,当该产品已经存在于市场上,那就要好好分析产品的发展方向,及时做出改进以便适应新的用户需求。

总之,设计的本质就是观其妙之后的创造,观其傲之后的改进,是对人类需求的真实把握。

闲暇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4

闲暇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

何谓闲暇?这个问题原本不是个问题.但倘若深究,也有一些可说的话.有些研究者,将其归人经济基础,有些认为属于上层建筑领域.这种划分属于误解,也可以说有些概念混淆.闲暇无非是空闲时间,是存在的.客观条件,是个客观“容器”.

作 者:沈爱民  作者单位: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北京,100863 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年,卷(期):2004 20(6) 分类号:N0 关键词: 

设计的本质与发展 篇5

据这样一种情况的存在,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销售促进的本质及发展趋势进行一番探讨,以利于企业在运用这样一种促销工具时,能够抓住其本质,顺应其发展趋势,从而更好的为企业传播相关信息、获得市场份额、赢得销售量、提升品牌资产等做出贡献。

1 促销的本质

营销中的促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中的促销指狭义的促销,即销售促进(sales promotion),而不是指包含广告、人员推销、公共关系和销售促进在一起的广义促销。销售促进也称营业推广,有时会被商家简单的称之为促销活动。销售促进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商家以某种实惠、利益或机会作为短期诱因,诱导和鼓励消费者达成购买行为的促销活动。销售促进作为一种企业竞争性工具,在我国其投入费用总额已超过了广告投入费用总额。销售促进的例子几乎随处可见:购买IBM电脑可以免费获得VISTA的正版软件和电脑锁等;订购全年的《英语周报》可以免费获得一箱牛奶;买12包方便面可以得到一个塑料饭盒。

对促销的本质进行分析,首先是要对销售促进的功能进行分析,在以往的分析中得到销售促进是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的工具,具有渠道管理功能,运用恰当不但可以赢得销售量和市场份额,还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等等。但对促销本质进行研究的时候,不能仅停留在功能的层面上,而是要进一步深挖促销的本质,企业的本质是向顾客提供价值,并通过这一过程实现自身价值。企业的经营能力本质就是向特定顾客提供价值的能力。促销(销售促进)作为一种经营手段也在参与价值的提供。促销已成为向顾客提供价值的一种独特方式。

2 促销的发展趋势

通过促销为顾客创造价值,其本质就是:通过促销品向顾客提供促销价值,从而提高企业为顾客提供的让渡价值。根据促销的本质,笔者引用一则案例,可以发现促销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始终离不开促销的本质。某期《销售与市场》刊出案例,1把卖9元的高价位牙刷,用“购牙刷送折叠伞”促销,销售量大增。消费者在自己心里会算帐:折叠伞零售价10元一把,消费者认为9元买一把伞也值,何况还有好牙刷,利益是明摆着的。而经营者自己算帐是:折叠伞从厂家大量定购,进价只有4元,除去牙刷成本还有赢利。笔者进行分析是,这其实是牙刷的经营者在调动制伞行业与自身行业竞争,是牙刷经营者在挤占伞行业的利润。本案例使大家看到了销售促进的新的发展趋势,即经营者在通过促销调动另外一个行业参与自身行业的竞争。产品的经营者通过促销品订购将促销品所在行业的一部分利润纳入到自身行业的利润中。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行业在挤占另一个行业的利润,一个经营者在调动另外一个行业参与自身行业的竞争。这些案例在老百姓生活中逐步出现,如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业务经常使用的一种促销方式就是“预存有礼”,存200元送自行车或者MP3等等。仔细分析这些促销活动,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移动在调动自行车行业、电子行业参与到自身行业的竞争,并挤占他们相当一部分利润。

3 销售促进的发展趋势前景分析

现今商家销售促进活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仅在原来促销活动的范围内解决是行不通的,在原有的促销活动范围内进行促销活动的修补,无异于“拆了东墙补西墙”,销售促进活动竞争在原来的行业中亦演亦烈,甚至在某些行业形成了一场无硝烟的“战争”。要想突破原有的围墙,只有突破原有的行业限制,促销活动不再是简单的降价、赠券、折扣、返现等。而是要调动其他行业参与到自身行业的竞争,挤占其他行业的利润。这种发展趋势并没有偏离原有促销的本质,甚至运用这种模式能够为顾客提供更大的让渡价值。同时读者也应注意,笔者在这里研究的销售促进新的发展趋势并不同于以往简单的“赠品”。在现实的企业销售竞争中,已有很多企业在使用这种新的销售促进模式,只是在理论界还缺少对这种发展趋势的系统理论研究。这种新的销售促进发展趋势前景如何,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分析。

(1)这种新的发展趋势符合了销售促进本质的需求。

销售促进的本质就是为顾客创造更大的价值。文章前面的案例中,牙刷经营者挤占伞行业的利润,对挤占的利润细分研究,能够发现在这里面牙刷经营者获得了伞行业的一部分利润,另外有一部分利润做为顾客价值让渡给消费者,消费者的价值增大,使得他们对此次销售促进活动充满热情,从而经营者的销量大增。

(2)这种新的发展趋势能够比较好地解决促销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经营者在选择销售促进活动时考虑运用新的发展模式,能够比较有效地减弱“程式化”效应,消除或者部分消除“麻木效应”,在使用新的销售促进方式时,经营者不但调动了自身的积极性,也使消费者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在调动积极性这个过程中,需要经营者在活动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选择与其他一般销售促进方式不同的促销方式,能够有效的消弱“程式化”效应,在积极性调动的过程中,双方的“麻木”效应也减弱甚至消除了。运用新的促销方式,能够有效的消弱消费者的“疑价、疑质”效应。在销售促进新的发展趋势之下,消费者往往认为促销品的价值就足以抵消他们为购买产品而付出的价值,因此他们对产品自身价格和质量的怀疑逐渐减弱。

(3)这种新的发展趋势为销售促进活动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当原有行业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经营者的利润已经非常微薄或者为零的情况下,如果经营者考虑进入别的行业,无疑是要付出更多的投资,这样的一种投资方式也是前途不明的。有没有一种不需要重新投资而使原来行业产品利润增加的方式呢?经营者就想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去挤占其他行业的利润,通过与另外行业的经营者进行谈判,以低于另外行业的零售价进购一批产品,将这批产品与自身产品进行搭售,在价格制定的方面充分考虑两种产品甚至是更多种产品的价格,综合定价,在这个过程中经营者可以获得进购产品的成本优势,从成本优势中获得利润,从成本优势中让渡给顾客更多的价值。

4 销售促进新的发展趋势下促销产品的选择

在这样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下,企业经营者会怎样选择促销品呢?或者说企业经营者会考虑去挤占那个行业的利润会比较有效呢?这又是一个值得大家深刻思考的问题。这里笔者就自身的体会和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1)文化产品将会越来越多。

例如:动感地带在南昌策划的“存话费送黄阅演唱会门票”,中国移动花钱请来著名歌星黄阅,开办演唱会,消费者只需缴清原欠话费的前提下再预存100元就可以获得黄阅演唱会门票一张。文化产品是体验产品,体验产品的特点是边际成本越来越低,随着看演唱会人数的增加,花费在每个消费者身上的成本就会越来越低,这将是未来销售促进活动的一个发展方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购买产品赠送文化产品的现象会逐渐增多。因此体育、演出、旅游、保健、培训等文化产品在销售促进活动将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意义。

(2)情感化产品将占据重要的位置。

这项产品一般与文化产品密切相关,但又区别于文化产品,情感化产品一般是指能够容纳和激起使用者的情感,并为之带去回忆,愉悦和感动,从而满足人们情感需要的产品。发生在1853年6月的一个例子可能是最早的情感化产品销售促进活动,美国有个卖帽子的经销商由于帽子行业不景气,就突发奇想构思了一场买帽子免费拍照片的活动,结果使销售量大增。当时的美国拍照还不普及,拍照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人们有了照片就可以向别人展示自身,还可以留作将来回忆。这是一次发生在早期美国的销售促进活动,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家仍可以感受到这种情感产品作为促销产品的重要性。

(3)实用产品最受普通消费者欢迎。

这项促销活动的前提就是要使消费者购买产品得到赠品后觉得物超所值。文章前面案例中“购牙刷送折叠伞”就因为消费者觉得他们得到的赠品和购买到的产品超过了他们预期的价值。又如中国移动的促销活动“预存200话费送自行车或MP3”,由于自行车和MP3都是很实用的东西,而且消费者单独去购买这些产品的时候有时会超过200元,何况还有200元手机话费,因此每次有这种促销活动的时候,中国移动的门口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这种实用产品还包括地灯、电子量压器、体重器等等。因此经营者在选择促销品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对消费者的实用性。

(4)网络、电子产品很受年轻人喜爱。

这部分产品一般带有时尚性、趣味性、新鲜感。时尚、趣味、新鲜在这个时代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是一种正在生长的顾客价值。例如:营养快线曾使用的一种销售促进活动就是在购买饮料后可以进行10分钟的网络游戏,许多人买一瓶不够,买两瓶,三瓶甚至是更多。又例如喜之郎奶茶开启后,瓶底有一串号码,在上网登陆QQ后用此串号码就可以获得时尚QQ秀一套。电子产品包括手机、MP3、MP4、U盘、游戏机等等都是很受年轻人欢迎的销售赠品。

5 结束语

在激烈的产品竞争市场上,大部分企业都会采用销售促进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到处可见,经营者促销的目的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总的来说销售促进应当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资产,这就要求商家在赢得销售量和市场份额之前要注意企业产品的定位、企业产品形象的传播以及和顾客关系的建立等方面。要求经营者深刻把握促销的本质,在销售促进新的发展趋势下适时创新,使企业在产品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本文的不足之处没有对联合促销进行分析,没有将其与销售促进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另由于笔者自身知识的限制,对促销的发展趋势研究还过于偏狭,将在以后的研究中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第1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小威廉·D.罗佩特·尤金尼.E.麦卡锡·基础营销学(学生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张欣瑞.企业常用促销手段评析[J].改革与战略,2005,(10).

[4]刘旋.从心理账户理论分析商场销售促进[J].经济论坛,2007,(20).

[5]甘江英.浅谈销售的本质与创新[J].科技广场,2007(8).

设计的本质与发展 篇6

从人类的历史进程来看,无论是从古代到现代,还是从东方到西方,教育活动都具有各自独特的发展特征。从大历史的视野来看待教育管理,对于发掘其中的发展本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教育活动暗含了作为理念的“教”因素与作为行动的“管”因素,有教有管,有管也有教。中外的教育发展史却给我们带来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一直以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自华夏进入文明时代,有嫘祖养蚕丝以教民纺织、神农遍尝百草以传医术、仓颉造字以教民书写的传说,推动了中国进入开化时代。教育不只是纯粹的教书育人,还包括各种从教育活动的计划制定到实施管理的活动。

从宏观的教育管理来看,中国教育一直延循着公共教育与私人教育共同发展的轨迹。夏商周三代有庠校序的官方教育场所,再加上民间自主创办的私塾,形成当时比较完备的社会教育体系。汉朝以后,国家开办的学校日益完善,诸如太学、辟雍、州学、郡县学、九门学、国学等。唐代开元十一年(733)“许百姓任立私学,其欲寄州县受业者亦听”。明初出现了社学,“社学自洪武八年(1375)延师以教民间弟子……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送入读书”。私学的形式日益多元化,出现了乡校、家塾、冬学等类型。清朝时出现蒙学,以教冲龄童子。中国的书院则是高等学府的一种类型,著名的有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等。这些都需要国家教育制度的安排。

从微观的教学管理来看,比如孔子早年以儒授业,34 年后始以“礼、乐、射、书、数、御”等六艺教弟子,“盖弟子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么多的学生又该如何进行教育与管理呢?品学兼优的学生,如颜渊等人,怎样受到师傅孔子的传道授业呢?还有对于一些史书未曾载名的顽劣学生,孔子如何行使师傅权力?

自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以来,中国传统教育经历了一个大一统时期,那就是国家的教育行政、学校的教育管理以及教师的教学管理进入了一个与中央集权文化相适应的统合阶段,历代都以儒家经典为主要的教育思想及原则乃至教学的基本内容,学、思、辩、行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构成了古代教学的完整过程,鼓励学生“格物、致良知”上升到“修齐治平”,但是,由于过分强调师尊,行政、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陷于混同状态。无法辨识何处是“教”,何处是“管”。

在西方,教育渊源大致可以分为古巴比伦教育、古埃及教育、古印度教育、古希伯来教育和古希腊教育等体系。古巴比伦教育经历了苏美尔和巴比伦两个时期。古埃及教育分为宫廷教育、僧侣教育、职官教育与文士教育。古印度教育经历了原始的哈巴拉文化时期和鼓吹种姓的婆罗门时期及佛教教育三个阶段。古希伯来教育在波斯帝国灭亡前后被分为两大时期,都以家庭教育和宗教生活为主要内容。古希腊人在西方最早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校教育系统,并形成了丰富的教育理论,历经荷马时代、古风时代和希腊化时代。

西方教育贯穿于基督文化当中,它是以修道为特征的宗教教育,教学内容从早期的读、书、数、算等逐步发展成为“七艺”,即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法、修辞、辩证法,此外还有培养贵族的宫廷教育和培养骑士的骑士教育。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意义在于把不同的人培养为具有治国才能的公民。柏拉图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亚里士多德则被黑格尔称为人类的精神导师。教育应当公平地让所有人享受。到了古罗马时代,西塞罗提出了通过恰当方法人人都可以教育培养的理念。[1]他还最早提出班级授课思想,主张教师多表扬少惩罚。教育是改造社会和建设国家的重要手段,并对人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还要在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下实现政治社会化与培养社会人才两大目标之间的协调与均衡。然而,这种贵族教育是封闭的、等级化的,多数平民仍难涉足。

直至14 世纪到17 世纪,欧洲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向封建主义和天主教神学体系发动了文艺复兴运动,人们开始倡导以人性解放为内容的人文主义教育。到了宗教改革时期,则出现了新教育运动。捷克17 世纪著名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总结了西方四千余年来丰富的教育实践,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理论。西方传统教育强调公平、自由与个性,对国家培养完整人格意义上的公民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当时西方的教育活动依附于政治,乃至于宗教,这导致在教育活动中无法区分“教”与“管”的界限。

放眼古今中外教育发展,各有自身独特的理念。然而,它们却都是侧重教育理念的哲思而在教育实践方面却短于办法与途径,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在行动与理念之间的脱节,不利于教育的发展。随着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教育亟须通过变革、创新与转型来实现自身的发展。教育本身与管理实践密切相关,教育本身不能排斥“教育”与“管理”因素,或者说是为了实现教育的价值理念而采取有效的管理安排。这说明教育发展存在一定的规律。

二、教育发展的“教”“管”分合本质规律

从中外教育演变史来看,教育思想与管理实践之间界限模糊还是清晰,对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无国界,有的是经验总结。教育本身与人的社会化之间有重合部分,比如培养国家治理人才与社会公民,然而教育的内涵又不局限于此。教育的要归教育,管理的要归管理。两者分分合合。

1.教育发展的逻辑起点:“教”“管”混合

教育中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即“教”与“管”,在古典教育时期仍然处于一种原始的混沌状态。无论管理活动,还是教育活动,它们都是年代久远的的人类实践活动。尽管人们把教育和管理有意识地区别开来,教育与管理之间的联系却总给人藕断丝连的感觉。当代,教育的现代化过程事实上恰好是“教”与“管”之间从古代的统合到现代的分离的历史转变过程。教育是纯粹的教学活动还是复合的管理活动,目前还找不到合理与恰当的理由与论据。

传统教育学在教育与管理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分界线,往往是理念的教育观较多,而行动上的管理实践较少。这样会导致一个矛盾:即便是教育再良善,但是无法实践,也使教育陷入困境。首先,传统教育的各类教育主体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难以形成一个有效衔接的系统。其次,传统教育的活动视野仍难以超脱知识的范围,这使得教育滑向了违背人性的“填鸭式”窠巢。最后,传统教育的管理手段是有限的。“教”“管”不分是传统教育的缺陷与不足,自然催生出教育管理的产生与兴起。

2.教育发展的演变特征:“教”“管”分离

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教”与“管”的因素被分离开来是一种历史必然。教育思想家与实践家们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是:如何让良善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传统教育仅依靠纯粹的教育理念还无法达成目标。19 世纪以来,管理学的诞生为教育发展带来了契机,通过管理的途径实现了教育理念的行动目标,使得“教”“管”分离。这样,教育学跳出了哲学范畴,依靠管理学理论基础逐步向教育科学演化。从管理逻辑学的角度来看,管理之于教育管理,是大前提与小前提的关系。[2]在管理的视角下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各类社会因素对教育的发展具有激励或制约的双重作用。教育的独特性决定了教育管理产生与兴起的的根本原因。

教育管理学就是研究在何种社会积极条件下,需要采用何种方法能够激发教育中的激励因素,并调整制约因素,实现教育的公平正义目标。教育管理的效果评估取决于其所发挥社会效益的大小。教育管理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学科。“教”“管”两大因素在教育活动中分离,构成了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

教育管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在宏观上,教育管理(其实是国家与社会的教育行政[3])是与之密切相关的国民教育体系结构;在中观上教育管理是指作为教育活动的社会组织的学校中的各种管理[4];在微观上,教育管理就是教学管理。教育的管理功能包括了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方面。教育管理并不是孤零零的由计划到组织到人事到领导到控制的单一过程,而恰是这样的一个循环过程,在教育实施过程中通过控制形成新计划又会引发新的管理过程。这给教育发展带来的影响有:第一,在功能上来看,教育可以解决好“教”与“管”之间的职能分工问题,发挥教育学与管理学各自的学科优势;第二,在效果上来看,“教”的因素发挥着价值导向作用,“管”的因素在起到行动实践效果,教育既是理念的又是行动的。

教育管理随着管理学的发展而进步,经历了古典时期到人本时期、从科层管理到权变管理再到系统管理、从协调管理到冲突管理再从控制管理到激励管理、从封闭式教育到开放式教育的转变历程。教育发展的“教”“管”分离,在促进教育科学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教”“管”之间互动的矛盾问题。“教”如何限制“管”,防范教育管理同化为行政管理,已然成为教育管理从教育学中分离出来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这是因为在中微观角度来看学校与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市场化与人格化特征,如果任凭教育管理滑向行政管理,就会导致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组织管理出现行政化问题。

教育学的学科发展目标决定了教育的创新、变革与转型的产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从落后教育到先进教育,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教育的发展须遵循一个促使自身发展与演进的本质规律:一是理念亟需向行动转化,二是管理因素日益明显,直至教育管理从教育中分离出来。这是教育发展规律的一个方面。

3.教育发展的发展规律:“教”“管”分合

天下大势,分分合合。教育管理中的“教”“管”元素亦是如此。必须明确在教育活动中教育管理的“管理”因素,才能发现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律。从历史进程来看,教育中的“教”“管”因素分分合合,是受到一定的本质规律支配与主导的。这个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律需要通过辨证的眼光来审视:一方面,教育发展先是“教”与“管”的相互分离,后是二者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教育发展取决于“教”的因素与“管”的因素之间的矛盾互动,以确保“教”的因素能够正确引导“管”的因素而“管”的因素能有效实现“教”的因素。

1996 年澳大利亚两位学者埃弗斯和拉科姆斯基根据教育管理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首次提出了管理理论与教育管理理论合流的主张,倡导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以便人们既能从管理角度又能从教育角度来思考教育问题。[2]教育问题本身不能通过纯粹的行政手段来得到疏导与解决;在宏观上教育管理会退化为行政管理,在中观上学校管理则变成机关管理,在微观上教学管理则容易“应试化”。因此,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律还有一层要义,即教育管理不可偏废教育因素在整个实践活动中的价值导向作用。这使得教育发展在经历“教”“管”相互分离之后又进入到理性的“教”“管”有机融合阶段,而“教”“管”之间的分合程度事实上还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方向与层次。

三、结论与思考

回顾中外教育史,教育与管理之间存在着“分合”之势:从古代的混同到现代的统合。教育与管理活动都产生于人类社会诞生之后,历史渊源绵长。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管理活动早已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育活动作为社会文明传承延续的重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教育活动的顺利展开离不开管理活动的鼎力支持。人类的教育及其管理活动是相伴而生的,它们之间经历了一个由原始的混合状态到近代的相对独立的关系,又演化到现代的相互依存的具有专门学科对象性的复杂过程。[2]

传统教育的价值导向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但是囿于现实中各类难题与困境,却退化为限制人性的工具。原因在于教育本身中其实涵育着管理实践,忽略这一本质规律,就会导致在教育组织、活动范围及实施方式上的不足与缺陷。16 世纪后叶,利玛窦、罗明坚等天主教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传播西方文化,也未能唤醒沉睡已久的中国传统教育思维。仅仅数百年,昔日的泱泱中华被西方文明远远地甩在后面。二战以后,欧美列强频繁推行教育与管理改革,全面对国民教育体系进行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然而,中国当下的教育由于唯科学主义的影响和盲目的功利心驱使,本质在于个人价值实现的教育逐步被退化为目光极其狭隘与短浅的应试教育,除了成绩之外再看不到其他东西,整个教育由此发生异化。这暗示着教育发展中应存在着一定的本质规律,利用好这个本质规律可以发展、变革与创新教育。

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本身出现了学校行政化、应试教育化、填鸭式教育、知识文凭化等“教”“管”脱节的现实问题,这些都需要在正确认识与把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教”“管”分合本质规律的基础上去思考顺畅“教”“管”互动来得到合理的解决。透过现象看本质。教育发展本来就是一个逻辑联系紧密,上下承接的历史进程。如果只从其中某一个发展问题着手,则会就着现象来思考解决途径与办法,陷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发展困境,而且还会事倍功半。反之,如何顺应其中的本质规律来考虑教育发展,或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律具有辩证性的内涵:教育的各种原则与理念指引着其中的管理实践有序发展;与此同时,管理实践则必然要确保教育的理念与原则的有效实现。一方面,要求通过对“教”“管”因素之间的分离来催生教育管理,另一方面,还要求“教”的因素对“管”的因素发挥极为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这个本质规律体现于教育发展历程中的“教”“管”分合过程。而且,教育发展是一个历史进程,其间需要正起到关键作用的创新、变革与转型活动,这要求教育与管理之间不断碰撞与冲击。

参考文献

[1]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赭宏启.中国教育评论(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刘淑兰.教育行政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设计的本质与发展 篇7

近年来, 随着化学工业的日趋大型化、复杂化、连续化与自动化, 在不断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由于其传统工艺技术落后, 增加了事故和环境污染风险, 如2005年吉林石化发生的特大爆炸火灾事故。传统的安全设计方法侧重于添加一些被动的、主动的安全设施或者程序措施, 但这些只能控制危险, 并不能消除或减少它, 起到的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效果。1977年12月, Kletz提出了本质安全化设计的理念, 它不仅可以消除或减少危险, 从根源上预防了事故的发生, 而且由于淘汰了不必要的安全设施, 使得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都得到了大幅地下降。尽管如此, 由于缺乏一套简单而又系统的策略来有效使用本质安全化设计等原因, 使得其实际应用并不普遍[1]。

化工过程的设计初期, 过程变化的自由度大, 实施本质安全化设计的机会多, 到了设计后期, 由于很多过程变量已经确定, 再做修改则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成本太高。故本质安全化设计主要应在设计初期进行[2,3]。

国内外近年来对本质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本质安全评价指数上, 就如何实施本质安全的研究甚少[4]。本文旨在提出一种设计初期化工过程本质安全化设计的策略。

2危险和风险

美国化学工程协会的化工过程安全中心对危险的定义为:具有造成人员伤亡、环境破坏、财产减损的潜能的物理或化学特性。显然, 危险是物质或其储存、使用条件的所固有的, 因而, 也可称为固有危险。如物质所具有的可燃性、毒性;高温高压的操作条件;物质聚合、分解能放出大量的热量等[5,6,7]。

风险则是指由于危险而引起的人员伤亡、环境破坏、财产减损的可能性。一般可把风险表示为不希望发生事件的发生概率与其后果的严重程度的乘积[7]。

可以认为, 危险是风险的前提, 是事故发生的根源, 彻底杜绝事故的发生, 就需要从消除或降低危险做起, 这就是本质安全化设计的精髓。

1995年, 东北大学的陈宝智教授提出的“两类危险源论”中的第一类危险源指的就是生产过程中存在的, 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也就是所谓的危险。据此, 把危险分为两类, 即危险物质与危险能量。

3设计初期本质安全化设计策略

本文建立的在设计初期进行本质安全化设计的策略主要包括危险辨识、危险评价、本质安全化设计三部分, 下面分别进行详细叙述。

3.1危险辨识

Edwards和Lawrence于1993年提出了一列共计16个影响本质安全的参数, 1996年Heikkila又添加了3个。可以认为, 这19个参数是不同类型的危险。但其中有8个参数不做考虑, 分析如下[8,9]:

(1) 产率与储量相关, 因为较高的产率需要的反应器尺寸小, 物料循环比例低, 相应的装置内储量低, 已经考虑了储量, 故在此不考虑产率;

(2) 新相生成与废弃物的危险性已经被物质的危险属性 (如化学相关性、可燃性等) 所考虑, 在此也不再考虑;

(3) 粘度在此也是一个无意义的参数, 因为粘度大而引起的反应器内的热点效应可以通过反应热来考虑;

(4) 催化剂所考虑的是自身的危险特性以及其催化性能, 前者可通过物质的危险特性考虑, 后者则可通过产率 (如前述, 在本文中用储量) 以及反应热考虑, 故催化剂在本文中不做为一个独立的危险类型来考虑;

(5) 因为本文是设计初期对化工过程进行本质安全化研究, 而此时是没有设备类型与工艺结构的相关信息的, 也没有反应动力学信息, 故反应速率、设备类型及工艺结构也不在考虑之列。

对剩余的11种类型的危险进行危险物质与危险能量的分类, 如表1所示。

设计初期, 在对化工过程进行本质安全化设计之前, 必须进行危险辨识。为了后续的本质安全化设计更有针对性, 本文提出的危险辨识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对化工过程中的危险物质进行辨识, 包括反应物、溶剂、催化剂、中间产物、产品、副产品、废弃物等, 辨识它们的可燃性、爆炸性、腐蚀性、毒性、化学相关性。其中可燃性通过闪点辨识, 再通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6进行火灾危险性分类;爆炸性通过爆炸极限进行辨识;毒性通过大鼠经口半数致死剂量LD50进行辨识, 再通过《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进行分类;化学相关性指的是它们自身或者与周边物质是否会发生的一些不希望发生的反应, 如遇水反应、自聚反应等[8]。

(2) 识别化工过程的主、副反应, 辨识其中的危险能量:储量、物质相态、温度、压力、主、副反应热等。如此即可辨识出在设计初期所了解的信息背景下的所有危险。

3.2危险评价

根据GB50160-2006, GB5044-1985, Heikkila提出的ISI (inherent safety index) 法[8], 以及付燕平提出的化工工艺设备本质安全程度评价模型[10]中对各参数区间的划分, 结合i-safe专家系统法[9]中认为对单一参数赋分大于1的均可视为危险, 本文提出如下的快速危险评价法, 如表2所示。如果辨识出的危险符合表2中的不可接受的危险条件, 则认为它不可接受, 必须采取本质安全化设计;可接受时, 可以选择性地采取本质安全化设计。

3.3本质安全化设计

3.3.1 本质安全化设计原则与等级

1978年, Kletz提出了本质安全化的基本原则, 即强化、替代、缓和、限制影响和简化。其中强化又分为消除与最小化。不同原则所能达到的本质安全化效果不同, 不同原则可应用的危险类型也不一。一般本质安全化设计分为三个等级, 即消除危险、减少危险与距离防护[4,6,7,8,9,10,11,12,13,14]。

注:爆炸危险度= (爆炸上限-爆炸下限) /爆炸下限

消除危险:这是最完美的本质安全化设计, 包括消除、替代, 如消除危险物质, 用一个不危险的物质代替危险的物质等等。当然在消除危险的同时不能引进新的危险。

减少危险:在不能消除危险的情况下减少危险, 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 减少危险又分为减少危险事件的后果与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减少后果的策略包括强化、替代、缓和, 如减少物质的储量, 缓和过程的操作条件等;减少概率的策略主要是简化, 即强化了设备本身, 消除了添加的安全防护设施, 从而简化了化工过程, 也就减少了人失误和多米诺效应的发生。这在设计初期还未涉及到设备设计的情况下是不需要考虑的。

距离防护:即通过足够的安全距离或者设备自身做为危险源与人或其它装置之间的屏障, 即限制影响。显然距离防护是在布局设计时考虑, 在设计初期尚不能进行。

3.3.2 本质安全化设计模型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在设计初期进行本质安全化设计时, 一般只能使用消除、最小化、替代和缓和等四个本质安全原则。通过相关文献的理解[1,4,7,9], 总结归纳出四个原则下一些典型的本质安全化措施, 做为本策略中进行本质安全化设计的模型, 如表3所示。

4本质安全化设计

针对本文中可以辨识出的11种危险, 可以应用的本质安全化原则不一, 本质安全化模型也不同, 具体如表4中所示。通过表4可以对各危险类型进行快捷地有针对性的本质安全化设计。

在不同的危险上可能会产生相同的本质安全化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同时消除或减少多种危险, 应重点使用。当然, 在采取这些措施的同时, 也会产生一些新的危险, 需引起重视, 并按照上述步骤进一步提出本质安全化设计措施[12,13,14]。本策略只是从安全角度的考虑, 故各项措施在实际使用还需考虑经济与技术可行性[4]。

5实例应用

硝化反应是第二大最危险反应, 仅次于聚合反应。本文中以甲苯硝化制硝基甲苯的间歇工艺为例用上述本质安全化设计策略进行本质安全化设计。工艺的具体信息如表5所示[4,5,12]。危险辨识、危险评价及本质安全化设计过程如表6所示。

6结论

设计本质的重新定位 篇8

本书作者原研哉为世界著名的平面设计师,他的设计概念涵盖广阔范围内的不同学科,而且根植于日本文化,并因此名声大振。对设计通感的理解,是原研哉设计哲学的重要内容,他调动全身的感官感受一个设计项目的灵魂,考虑产品使用者在接触产品时全身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设计的体验以级数倍增。他说:“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设计不仅是为产品提供外观的可能,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对品质细节的无限追求。”而本书单从书名来看,就很好的阐述了他对设计的基本观点,即:设计的最终成果和新意;设计过程中的思维方式。

对于原研哉来说,寻找设计的意义就在于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出发。设计就是生活中我们不经意用到的小道具,是我们下意识的生活习惯。原研哉说:“优良的设计是有企图和计划性地编辑资讯,抓住事物本质,将各种资讯有系统地构筑起来,再以美观、合理的外形将构筑好的资讯表现出来。”在他看来,设计本身应该构成一种反思,在使用过程中体现其伦理学的意义;再设计不简单地是废旧物品简单的重新组装,它应该是人们在体验和思考生活过程中的一种互动。在书中,原研哉强调发掘日常生活中的设计灵感和思路,倡导用全新的角度去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用这样的思维做出的设计也给予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无限可能。这样的设计也是超越了实用技术层面的,它将为我们的生活和空间开辟一片广阔的天空。

书中以书籍作为设计对象,阐述作者对设计意识的重组和反思。他坦言现在是信息时代,媒介多种多样,书籍早已不是传播媒介的主角,我们需要将书籍从担当的实际任务中解放出来,回复到它物质角度充满魅力的本来面目。

意识的本质教学设计 篇9

《意识的本质》教学设计

北京市日坛中学

任会波 教材分析

本课是必修四《生活和哲学》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题的内容。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明白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以及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本框开始学习“意识”。学好本课将有助于学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并对下一框意识的作用打下扎实基础。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和自然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但由于本节课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究。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识记并理解意识的本质;运用所学原理,分析论证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过程方法目标:

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牢固树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思想观点,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信仰。教学重难点

意识的本质的三个体现 这是由于:本知识点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讲需要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是本门课程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正确认识意识的本质对于以后学习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立足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取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运用能力。

讨论法:针对某些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解决问题。讲授法:通过教师对教材有逻辑的分析,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这节课指导学生的学法主要采取:体验式学习、交流合作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导入新课部分 展示学生小诗词: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什么是意识?没有意识世界将会怎么样?

(这样设计激发学生讨论兴趣,很快可以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讲解新课部分

首先,展示一则材料:《人类进化史》

学生通过讨论,并结合材料发表看法,教师给予总结,并详细讲述知识点

从而掌握: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板书)

(这样设计,视频的运用,直观易于理解抽象的知识,便于学生把握,合作讨论,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接下来,过渡到意识的第二个特征的学习——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首先展示鹦鹉学舌和醉酒男对骂,被一脚踩死的的一图片,并设问探究:这个醉酒男犯了什么错误?

在此基础上思考:动物会骂人吗?

教师结合材料进行总结,引导学生理解----1.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板书)

进一步举生活实例来讲解引入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 并结合书本引导学生体会到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板书)

(这里新闻图片激发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材料的多维运用丰富知识面,教师的讲解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系统把握)

下面,我们将进入最后一目内容的学习----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板书)首先,展示两幅漫画:《画鬼如何取材》《每个人心目中的上帝》

并设问问题探究:上帝的形象和鬼的形象都是怎么来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有针对讲解补充。

最后,时间交给学生,通过阅读书本,并结合北京地铁路线示意图,自主学习意识的第三个本质,并邀请个别学生扮演教师角色讲解知识点

1、人脑是生成意识的厂房和机器

2、客观存在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稍作补充。

(这样设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自主建构知识,把握内涵,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接下来呢是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根据只是结构巩固知识。

科学发展观本质 篇10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它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第一,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社会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规律,是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有机体的基本规律的具体体现,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基本规律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正是依据这一规律,提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四位一体”理念,就是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基本规律的集中反映,即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均衡全面发展。

第二,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社会主义社会是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必须把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是促进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创造人人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深刻表明,科学发展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社会全面进步,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得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同样,只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个人能力和素质全面提高,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向前发展。

第三,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和谐稳定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协调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妥善解决人民利益矛盾。只有如此,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科学发展观正确反映和揭示了现代化建设的这一规律,指出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序。只有保持稳定,才能达到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和稳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前提和必然要求。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确保稳定,才能抓住和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确保稳定,才能化解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第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珍惜、节约资源,善待和保护环境,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的,是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继新世纪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上一篇:三极管放大电路研究下一篇:中国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