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十篇

2024-05-25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 篇1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图样确切显示了机械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的专业学科。学好这门课程,能够表达了人们的设计思想,培养了学生绘图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机械制图》教材内容与实际教学分配

2.1 调整教材内容与之更符合教学需要

2.1.1 删减文本中重复内容

删减与同时开设的《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交叉重复的内容以及较难较深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表面粗糙度符号、尺寸公差与配合符号、形状和位置公差符号的含义和标注方法、轴测图章节中正二等测内容、点、线、面章节中换面法、线面相交、面面相交内容;基本体章节中圆环的投影内容;截交和相贯章节中圆柱偏交相贯内容等。

2.1.2 适当调节章节顺序

教材的章节顺序不是必须固定不变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授课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的前后顺序作出适度的调整。比如我在上完绪论课之后,不一定非接着讲制图的基本规定,而可以接着讲正投影及三视图的基本概念。因为学生刚接触这门课的时候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如果讲制图的基本规定的话,内容都比较枯燥。死记硬背一些国家标准,学生很可能就失去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如果准备几张具有明显形状、位置特征的组合体图样,并配以实物,在介绍了图样知识及作用的基础上让学生由图样找实物,或由实物找图样,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和跃跃欲试的求知心理,这时再让学生立即进入制图原理的学习,不仅能够保持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同时也能让学生对此重点章节印象深刻,打下牢固的基础。

2.2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2.1 加强学生对相关文化课的补习,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要想学好制图课,必须具备几何学的基础,比如在讲授平面几何作图之前,先熟悉几何中的特殊四边形及圆形的性质、圆的公切线特点等基本知识;在讲基本几何体投影之前,首先讲了数学中的长方体、圆、圆柱、圆锥等几何体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制图课的难度降低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制图的兴趣。

2.2.2 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驾驭课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和听课,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多媒体教学中。例如,在讲“三投影面体系”时,应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形象地展示三投影面的展开,‘三视图的形成。也让学生自己进行演示,教师从旁指导。然后和同学进行交流,可激发学生参与多媒体教学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也让传统的课堂教学更生动,从而得到更好的补充和完善。

2.2.3 穿插教学实习是学好《机械制图》的保障

机械专业的模块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教学实习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理解和消化机械制图知识。在车工、钳工的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图样中的内容加以消化吸收,使零件的结构形状、加工尺寸、技术要求等进一步确认。同时,在实习的过程中还可以把图与实物进行对照,学生的读图能力也会大大的提高。

2.3 多种教学法相结合

2.3.1 直观性教学法

直观教学包括实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理论和复杂空间视图,变成形象、具体、易掌握的内容,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记得牢,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立体感受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实物教学是在制图教学中学会运用模型、实物、挂图等直观而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运用投影规律认识实物与图形之间的关系,使投影要素在学生头脑中得到清晰的印象,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3.2 立体转平面教学法

立体转平面教学法是要培养学生的空间与平面的实际体验转换的能力,必须从具体形象思维入手。利用橡皮泥进行模型制作和实际训练,找到空间与平面相互转换的形体,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模型制作实际训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制图教学中,让学生根据三视图用橡皮泥进行基本形体和各种模型的制作,并且借助模型制作进行正确的补图补线,有些图线能直接按投影规律补画,而有的图线却不那么容易直接补画其投影,还必须根据已知的不完整的视图想象出其立体的形状。

3 总结

总之,综上所述,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顺利掌握《机械制图》课程的内容,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越学越轻松,越学越有兴趣。

摘要:本文探讨的是一门关于绘制和阅读机械同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专业的技术基础课。通过教材内容与实际教学分配,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绘图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突出课程与专业、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成就一批具有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机械制图,理论与实践,激发兴趣,多种教学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宋华丽.高职高专《机械制图》教材改革探析.高校教育研究,2008,(7).

[2]程荣庭.技工学校《机械制图》教材改革刍议.科研处,2008,(10).

[3]李伟.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初探.考试周刊,2008,(47).

[4]谢丽君.谈《机械制图》的兴趣教学.教育现代化,2006,(6).

[5]俞兰.谈提高学生《机械制图》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科学时代,2009,(3).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 篇2

一、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1.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运用直观教学,在教学中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和模型,以利于学生直接感知,增强立体观感,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进行现场教学,带领学生到工厂企业参观,观看设计人员制图过程、制造车间参照图纸制造零件的流程,在轰隆隆的机器声中让同学们思想上有一种冲击力。

(3)阐述学科衍生与连接,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比如从介绍简单的螺钉、螺帽到复杂的机器,甚至是航天卫星的制造,都离不开机械制图这门基础课程,给学生灌输一种科学责任。

2. 实现多样化教学方法

机械类课程通常都晦涩难懂、单调乏味,如果教师再照本宣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肯定大打折扣,这样势必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避免单一的教学方法,实现多样化教学,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1)“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

对于大学生来说,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简单的知识复制更重要。因此,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能力。通过设立问题,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解决问题,最后再让学生总结所学重点难点,逐渐掌握知识要点,加深认识和理解。

(2)“直观”式启发教学

机械制图课程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图物之间的转化还原能力,通过让学生在实验室、工厂企业中直观地接触大量的实物模型,动手拆装课本中常见的机械装置,使学生把真实的物体慢慢在头脑中转化为抽象的形状信息,甚至使抽象的零件形状能在头脑中进行转动,从而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零件的图形特点的能力。

(3)“双边”教学法

所谓“双边”教学法,即打破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参与讲课,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新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设计出以课程重点和难点为突破口的教学提纲,学生根据提纲进行设计,组织讲稿并上台试讲。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意识。

3. 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设备被普遍引入到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先进设备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多媒体教学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1)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多样性图表

由于过去采用传统的黑板教学,教师在黑板上画图,费时费力,并且保存时间很短,多媒体设备的出现,使课堂教学有了多样化选择:形式多样的零件图、装配图可以大量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种类繁多的彩色图片展示零件,也可以极大丰富学生的视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多媒体设备操作上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也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更清晰地观测到教学图形的细节和变化。

(2)增加图样数量信息,提高学生识图能力

在过去没有多媒体的时代,两节课大概只能展示1~2幅图样。现在由于应用多媒体设备,学生在两节课里看到的图样可以是几十幅,并且这些图样不管是色彩效果还是灯光效果都很清晰。学生接收的信息量大了,知识体系自然就丰富,对以后独立识图有很大帮助。

(3)新颖准确、直观真实的画法展示

过去在黑板上展示的挂图不够清晰,很难展示一些画图的细节,并且展示的图样都是静态的、完成后的,至于是如何画的,学生却看不到,即使在课堂上现场展示如何画图,由于教师在画图时身体的遮挡也使展示很困难,但是现在利用多媒体设备动画播放功能,就可以轻松地展示图形的绘制过程,并提示一些细小部位绘制时的注意事项等。

(4)多媒体教学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多媒体教学固然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但同时也会衍生出其他问题。一方面很多学生只关注课件,不再注重课本学习,忽略了课本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由于多媒体课件集教学知识点、图片、作图步骤于一体,教学条理清楚、目标明确、观点正确,很容易使教师成为课件的播放器,限制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熟悉和理解已有课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引导,加强对知识点的重组和归纳,进行教学难易点的合理设置,才可在多媒体教学时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4. 加强动手能力培养,强化实践创新精神(1)锻炼尺规绘图技能、强化绘图技巧

虽然运用计算机制图是当前的主要制图方式,但作为入门者来说,学生通过掌握尺规绘图培养基础能力更为重要。通过尺规绘图可以掌握绘图技巧,更好地理解绘图中的各项国家标准;同时,运用尺规绘图可以反映绘图中容易忽视的一些细节,比如虚线相交的处理、尺寸的标注等。

(2)安排学生上机操作绘图软件,提高计算机绘图能力

AUTOCAD软件是当今应用较为广泛的绘图软件,计算机绘图凸显出快速性、准确性、保存方便等特点。此外,社会对计算机绘图高级人才的需求也非常迫切。因此,教师要对机械制图课程进行科学设置,安排合理有效的上机辅导,使学生掌握一种或多种绘图软件的操作,不断提高学生计算机绘图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对他们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5.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1)建立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进取心的前提。在课堂上教师要首先做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这样学生就可以无拘无束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和发表见解;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运用积极的语言,让学生感觉到尊重、自信,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去学习。

(2)科学辅导、细致解答,挖掘学生学习潜力

学生对课后习题的正确解答是学好本课程的关键,因此教师的讲解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课堂讲解时,个别学生会出现“掉队”现象,如部分习题理解不了,或者不得绘图要领,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找出学生不理解的原因,然后积极引导,教授科学的学习方法。

总之,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教师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强化学生对绘图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此外,教师要不断提高,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取长补短,以灵活生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能力和绘制图样的效果。

二、取得的成效

经过几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我们对近几年的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从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机械制图技能,并能在毕业工作后迅速适应机械制图岗位要求。当然机械制图的教学改革和其它任何一门学科一样,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的教学改革还有一定局限性,还需要广大教师以及学生共同努力。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该文章的发表能引起同行的关注,启发更多的师生去探索和创新,共同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机械制图人才。

摘要: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专业、近机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学生以及教学条件、教学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在变化中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摆在各位教师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关键词:机械制图,自主探究,创新教学

参考文献

[1]元莉萍.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教学方法创新途径[J].教法研究,2007,7

[2]靳军丽.提高课堂效率,突破制图难关[J].科技文汇,2007,2

机械制图课程分层教学初探 篇3

针对如何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 “学得进、留得住、能成才”的问题,笔者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我国教育方针提出:要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层教学法就是在班级团体中针对生源特点和文化基础、学习能力的差异,分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法遵循“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倡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切合自身特点的教育和发展,达到“分层施教、层层提高”的教学目的。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

1.学生分层,制定教学目标

学生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前提。学生分层的目的在于了解并划定每一位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以便教师在教学时做到“有的放矢”。笔者的做法是:通过问卷调查、小组座谈、个别谈话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技能、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情况并加以分析诊断,将全班学生按基础知识的厚薄、认知能力的高低和学习习惯的优劣依次分为A、B、C三个层次,并将各层次学生按一定比例配合成立学习小组,建立个人进步档案。与此同时让学生充分理解:分层只是一种动态的教学管理方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各人所处的层次会随着各自学习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合理升降。按照每一位学生实际学习的可能性进行分层,让每一位学生随时都处于一个充满活力和积极进取的发展变化之中,从而获得最优化的发展,避免由此给学生带来骄傲自满或消极悲观的不良情绪,使之在教学中能主动配合老师的施教活动。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教学目标分层对各层次的学生能起到较好的定位作用。而分层教学目标定位得是否准确,又是分层教学能否达到预定目标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确定分层教学目标的原则应是在保持与教学大纲总体要求一致的前提下,突出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每一位学生的求知需要。

机械制图是研究机械图样的图示原理、看图和画图方法及有关标准的课程,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很强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识图和作图的能力。笔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如下的目标要求:A层次的学生以熟练运用基本知识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为主,重点放在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造性发挥上,着重培养其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勇于奋进的探索激情;对B层次的学生则以基本知识的熟练运用和适度拓展为主,把看图与画图能力作为重点,培养其学会学习、乐于从绘图过程中体验成功,养成科学严谨、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并鼓励他们争取成为A层次的学生;对C层次的学生以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降低理论知识的要求,充分运用实际教学模型,侧重读图能力,注意消除其对制图的恐惧心理和畏难情绪,培养其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努力将其发展成为B层次的学生。

2.分层备课和授课

分层备课是保证分层教学实施的基础。备课时要因人而异地设计教学环节,做到扬长避短、分类指导。具体是:在透彻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制定不同深度、不同广度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起点,并把教学内容分为有梯度的几个模块:第一层属形象记忆内容,保证C层学生“吃得了”;第二层是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保证B层学生“吃得好”;第三层是熟练掌握和运用的内容,保证A层学生“吃得饱”。特别要设置好帮助C层次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和发展A层次学生潜能的有效方案,确保各层次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分层递进。

如“组合体视图”是机械制图课中的重点,是发挥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关键内容。其中的“补视图、补缺线”又是难点内容。笔者在教学中首先对全体学生介绍解题思路、方法和步骤,并作解题示范,然后对C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记住解题步骤,至于是否需要进一步理解则要根据他们的实际能力循序渐进;对B层次的学生要求能理解作图的原理并能按步骤熟练作图;对于A层次的学生,则要求在掌握熟练作图的基础上,思考第三视图是否有多解的可能,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这样,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学有所进,共同发展。

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中心环节。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三合”(导入新课、集体讲授、集中归纳)与“三分”(分类自学、分类指导、分类练习)的教学策略,并合理地把握教学过程的“分”与“合”的时机与节奏。在“三合”环节中,主要面对B层次的学生,适当兼顾A、C层次的学生;在“三分”环节中则重点关注A、C层次的学生;课堂内重点放在“三合”,课堂外侧重考虑“三分”。对C层次的学生,采取“低起步,补台阶”的方法;对B层次的学生,采用“慢变化,多练习”的方式;而对于A层次的学生,则进行“拓思维,促能力”的办法。“三分三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没有被打乱,还能较好地解决各层次间的动静配合。整个教学过程注意强化目标意识,课前提出目标,课中和课后要及时检查目标达成情况,做好及时调整和完善,为后续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机械制图第一章是学习和掌握后续各章节的基础和前提。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和作图基本操作技能,知识的迁移目标是掌握图面合理的布置及正确的作图步骤。教学中,笔者发现:A层次的学生在听完课后通过作业就很容易达到教学要求,B层的学生经过课堂集体讲评也能达到教学目标,而C层次的学生则需要手把手地加以辅导才能基本达到教学目标。由此可见,及时检查落实、调整完善目标达成情况不容忽视。

3.作业分层与辅导

布置作业是检查教学质量及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手段。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质和量的作业。笔者通常将作业分为基础类、巩固类和提高类三种,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完成相应层次的作业。由于设置的作业具有层次性,确保了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相适应,学生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完成学习任务,对知识的学习由记忆现成的规则和结论,转移到主动探索上来,从亲历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发现的快乐,并在成功创新的体验中建立起学习制图的信心。

如:学习“画组合体三视图”一课时,笔者在讲解结束后,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相应分发各种结构异同、复杂程度不等的实物模型,要求学生采用独立思考或是小组讨论等形式画出物体的三视图,同时提示形体的表达方法不是唯一的,启发学生在不违背主视图选择原则的前提下,还可以考虑从几个方面选择主视方向,画出不同主视方向同一物体的三视图,并鼓励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挑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良好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生作业时,注重巡视过程,注重个别辅导和问题的“反馈”环节,发现共性问题及时“合”起来集体讲解。结果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按一个主视方向正确画出物体的三视图,还有不少同学画出了同一个物体不同主视方向的三视图,而且许多低层次的同学都挑选高层次的模型来画。

在课外辅导答疑时,对C、B、A各层次的学生分别采取“扶、引、放”的方法,对C层次学生多启发、多鼓励,“扶”着他们顺着教师的思路逐步找到正确答案,让其在获得成功的同时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对B层次的学生,则督促他们独立思考,“引”着他们学会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要时教师给予一定的启发;对A层次的学生,“放”开他们大胆质疑,勇于解疑,敢于发问。

4.分层测试与评价

分层测试是衡量分层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由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不一致,若采用统一的试题,容易使优等生因得高分而骄傲自满,学困生则因分数低而自尊心受到伤害,所以,测试的标准就应该有层次区别。笔者的做法是:在同一份试卷中编排有基础题、提高题和综合题三部分,对三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选择同档次或高档次的题目。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的记分方法。

既是分层教学,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总评价也应该是多层次、多元化的。评价要强调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不同的角度去分层评价,只要达到分层的教学目标就给予合格成绩。要本着学生得到发展这个目的去评价,更要注重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不单以考试成绩论成败。

经过测评检查,对已达到分层越级条件或达不到原来层次标准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合理的层次升降调整,并对其制定出新一轮的学习目标。

三、效果与体会

分层教学使教师再不能“一个教案用到底,一个教法讲到底”,同时由于学生的思维活跃,提出的问题千差万别,需要教师课前“做足功课”,课堂上要具备很好的驾驭能力。

分层教学师生互动机会增加,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这种亲和因素的作用可以促进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分层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尝试精神,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善于学习”,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学得进、留得住、能成才”的问题。

电大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辅导 篇4

李志香: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中午好,欢迎参加今天中午的机械制图文本答疑活动。

期末考试时间

2009-2010学第二学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期末考试定于2010年7月9日至12日进行。机械制图这门课考试时间为2010年7月10日14:00-15:30,初步定的是这样。

课程各章节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考核知识点

1.制图的基本规范及规则

2.尺寸注法

3.几何作图的作图基本原理及方法

4.平面图形的画法

5.绘图技能

考核要求

1.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中图幅、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基本规定。

2.了解制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掌握常用绘图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3.掌握线段等分、圆周等分、斜度、锥度、圆弧连接的画法;

4.掌握带有尺寸标注的圆弧连接平面图形的手工绘图;

5.掌握AutoCAD的基本操作和平面图形的绘制

第二章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考核知识点

1.投影法的概念及投影法的分类

2.物体的三面投影图

3.立体上的点、直线、平面在三投影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4.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图

5.基本体的投影

6.轴测投影

7.用AutoCAD绘制基本立体的实体模型及其投影 考核要求

1.使学生了解投影法的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正投影法的投影原理、投影特性及在第一角投影的三面投影图的投影规律、作图方法及其规定;了解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图。

2.掌握各种基本体的形成、投影及其表面取点的方法,为组合体打下基础;

3.了解轴测投影的形成、画法及应用,熟悉轴测投影的特点,掌握徒手绘制正等测轴测草图的基本技法;

4.较熟练地运用CAD绘制基本立体的实体模型和观察手段,并自动生成标准或辅助的二维投影轮廓图,为正确而迅速绘制复杂体的三维实体模型和投影图打下基础。第三章 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读法及尺寸注法

考核知识点

1.组合体的组成形式及分析法

2.截切体的投影

3.相贯体的投影

4.复杂组合体的画图

5.组合体的读图

6.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7.组合体的正等测轴测图

8.用AutoCAD绘制组合体实体模型及其投影

考核要求

1.使学生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掌握各种表面邻接关系的画法;

2.熟练掌握各种基本体被截切的基本形式、截交线的基本形状及求截交线投影的方法;

3.掌握正交圆柱相交的基本形式和相贯线的变化趋势,熟练运用简化或近似画法绘制相贯线的投影,较快地绘制相交立体的投影;

4.学会运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进行组合体的画图、读图和尺寸标注。做到投影正确、尺寸标注正确、完整、清晰。进一步提高空间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和构型能力;

5.掌握绘制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

6.理解截切体和相交体是布尔运算的交、并、差集合运算的具体应用,学会并掌握用AutoCAD绘制组合体实体模型和二维投影轮廓图和标注尺寸;

第四章 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考核知识点

1.视图

2.剖视图

3.断面图

4.局部放大图

5.常用简化画法

6.图样基本表示法的综合应用

7.第三角投影简介

8.用AutoCAD绘制视图、剖视图、断面图

考核要求

1.掌握基本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的画法、规定标注和各种表示法的应用范围。

2.学会运用常用的简化画法及标注。

3.了解第三角投影的画法

4.掌握用用AutoCAD绘制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的方法、步骤

第五章 零件图与零件

考核知识点

1.零件上的常见的标准结构的画法及尺寸注法

2.零件表达方案的视图选择 3.零件的技术要求

4.读零件图

5.常用标准件和与其相关的标准结构

6.用AutoCAD绘制零件图

考核要求

1.了解零件与机器、零件图与装配图之间的关系;

2.掌握零件上标准功能结构、标准工艺结构的画法、尺寸注法;

3.了解常用标准件与一般零件的不同,掌握常用标准件的规定标记及图示特点;

4.掌握直齿圆柱齿轮零件图的画法

5.掌握零件图阅读,掌握零件图的表达方法及技术要求的给定,能比较熟练地查阅有关手册。;

6.学会用建块的方法绘制标准件、和表面粗糙度代号,以提高用CAD绘图效率;学会用AutoCAD绘制零件及零件图的全过程。

第六章 装配图

考核知识点

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3.常见的合理装配结构

4.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及画图

5.装配图的尺寸

6.装配图的零件序号、明细栏和技术要求

7.读装配图

8.用AutoCAD绘制装配图

考核要求

1.掌握装配图的一般画法、规定画法、特殊画法、标准件及齿轮等的装配画法和阅读;

2.掌握绘制和阅读简单装配图的方法步骤,能够从简单的装配图上拆画零件图;

3.掌握用CAD绘制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的方法步骤。

梁柳青: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天津电大老师前来参加交互活动。

李志香:欢迎梁老师.梁老师是机械制图这门课的主讲老师,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向梁老师咨询。

梁柳青:平时李老师为大家回答各种问题,谢谢李老师!

梁柳青:李老师:是几点考试?方便的话帮着查一下。李志香:看到了吗梁老师?

梁柳青:看到了,谢谢李教师,可把这样的贴子置顶大家看起来方便。

李志香:刚试了下,好像我没有这样的权限,不能把本帖置顶,不好意思了。梁柳青:版主一般有,可问一下电大在线技术支持。李志香:已经置顶了,找到这个功能了。

李超:现在有些机械制图很难,有些尺寸掌握不清楚,螺纹导成是什么?有点不清楚。请指教 李志香:导程(L):同一条螺旋线上的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叫导程。导程和线数的关系为:L=np。n为线数,p为螺距。单线螺纹的导程等于螺距。梁柳青:请见教材163页图5-7所示内容。

胡敬佩:各位老师:中午好!梁柳青:胡老师好!

胡敬佩:我是重庆电大教师胡敬佩。梁柳青:老朋友和老同行。

李志香:欢迎胡老师。胡老师中午好,每次活动您都到的比较早,热烈欢迎了!

高晓琴:我是四川电大数控专业的专业责任教师高晓琴。李志香:欢迎高老师。大家有什么疑问,欢迎随时提问。梁柳青:高老师好!我是天津电大梁柳青。

胡敬佩:本期期末考试题型与上期比,没有变化?

李志香:这次期末考试与上期比,基本没有变化,还是五个大题。期末考试题型:

(一)在视图中标出直线AB、平面P和平面Q的三个投影,并判断它们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易,填空题)

(二)完成图形的正面投影或水平投影图。(较易)

(三)二求三(已知物体两视图,求其他视图)。(较易)

(四)将物体的主视图取全剖视图,补画左视图并取半剖视。(较难)

(五)阅读盘零件图并完成下列问题(较难)

1.在指定位置画出右视图(尺寸从图中量取,不注尺寸,不画虚线)。

2.填空: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上偏差、下偏差。

3.指出该零件直径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

基本是上面5类题目,所以大家要一个类型题一个类型题的练习。梁柳青:标注尺寸,表面粗糙度题型。

高晓琴:本期的期末考题有无重大的变化,有没有复习题。

李志香:题型没有大变化。复习题参考在线学习上09年11月份的期末复习指导1和2,还有形考作业册。这两部分习题基本把所有题型都包括了。尤其是期末复习指导1和2,希望老师能让同学把这两大类题目掌握。

高晓琴:谢谢李老师,已后还要多请教李老师。

李志香:不客气。互相学习了。一个目的,就是为同学们服务好,让同学把这门课学好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高晓琴:同学们觉得机械制图的作业有点多,能不能精减一些? 李志香:这个问题我会跟天津电大的梁老师沟通下。高晓琴:谢谢李老师。

梁柳青:习题中打*的题选作,以掌握大纲内容为主。

张雅珍:各位老师好!李志香:欢迎张老师,张老师中午好!张雅珍:李老师好!辛苦了。

李志香:不辛苦.我觉的各位负责该课程的老师更辛苦,要面向学生,是真正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徐荣:李老师,今年具体的考试时间确定了吗?

李志香:徐老师好。可能还没出来,我一会去确认下,如果出来了,我会及时通知大家的。

高晓琴:现在网上有了作业讲评,这太好了,这更便于同学们网上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谢谢李教师。

李志香:刚上传的,这是天津电大梁老师的心血,在这谢谢梁老师了.不过各位老师也要监督同学们,不要有了讲评,学生就不愿自主学习了!

梁柳青:李老师说得好,答案仅供参考,但解题的过程和方法同学们还是要先独立思考后再实践。

张雅珍:梁老师说的对。

胡敬佩:这门课程终结性考试总是及格率较差。

梁柳青:重庆电大的情况请介绍一下,主要问题在那方面。李志香:是的,要找下原因,争取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梁柳青:为各电大提供上学期机械制图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见附件1。李志香:各位老师可以参考上学期的考试题型,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加强练习。高晓琴:谢谢梁教师。

梁柳青:不客气,是扫描的。希望对大家有用。用AutoCAD画作业2中第6题第1小题l三维建模图示,图示过程供参考。

李志香:各位老师、同学,大家辛苦了,谢谢大家的积极参入。本次的答疑活动即将结束,大家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跟我联系。再见!梁柳青:再见!

浅谈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体会 篇5

一、一年之际在于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某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能体现出蕴含的哲理, 开学的第一课是师生之间第一次相互认识, 即使是连任某班级课程的教师, 师生之间已经很熟悉, 但总有第一次的认识, 在本学期的第一课是在上好上学期的开学第一课为基础, 相信在开学第二课稍加强调, 仍会取得良好的成绩。依我个人之见真正的开学第一课并非是单一地讲解本课程的绪论部分, 而应包括以下内容:

1. 自我介绍。

俗话说:“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每个学生都有取得优异成绩的愿望, 同样每个老师又都有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希望, 为了使彼此都能达到理想。知己知彼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想完全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性格、原有的知识基础等至少需要两周甚至更长时间。为了达到知己知彼的前提, 教师可以通过班主任或学生沟通了解之外, 而开学第一课教师应该系统地自我介绍, 并非草率地介绍姓名和联系方式。回顾以前的教学经验或阅读成功教师的案例, 可以得出结论:让学生能接受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其前提是学生首先要能接受教师包括其教师的性格、喜好等。概括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2. 专业及课程介绍、绪论知识的讲解和学习方法的介绍。

在开学第一课时, 教师除对本人介绍之外还应对本专业的发展由来和就业前景适当地加以介绍, 更重要的是介绍机械制图这门专业基础课, 对近期学习其他专业课, 及以后工作的重要意义, 同时体现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以外, 更重要让学生树立认真的学习态度。

3. 本课程的考核标准。

如果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看作是教师与学生玩游戏的话, 那么考核标准就可以称为“游戏规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为了公平公正, 并有详细的记录, 建议教师对每个班级的点名表要求三张为最佳, 个人认为一个完善的游戏规则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应占期末评定总成绩的70%。

(2) 平时成绩占期末评定总成绩的30%。

其中平时成绩又可以分为以下内容:课堂表现占期末总成绩的20% (一张点名表记录出勤情况占总成绩的5%, 一张点名表记录课堂回答问题的表现占总成绩的15%) , 其“游戏规则”可定为:以课堂积极思考踊跃举手回答且回答完全正确记为两个对号, 若回答并非完全正确或不正确记一个对号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课堂不举手回答若老师提问回答正确记一个对号, 若仍回答不正确记记两个错号, 课堂不认真听讲教师提醒后认识错误并改正记一个错号, 若不能认识错误或顶撞老师扰乱课堂秩序有逃避教育倾向的平时成绩记零分。

(3) 课后表现占期末评定总成绩5%。该成绩记录在第三张点名单上, 所谓课后表现就是为了公平作业成绩杜绝作业抄袭现象。每过一段时间教师会抽查部分学生, 其名单和抽查知识内容让课代表提前一天通知到本人, 比如练习册第几页到多少页或课本某部分的概念背诵及知识点理解的检查。这项“游戏活动”前期教师要准备3~5本空的练习册, 请抽查到的学生到办公室现场作出并解释, 对于没有练习册的课程教师可以是作业现场完成并作出解释, 待检查后教师应在班级及时给予评价, 对于掌握较好的记一等功对于掌握一般记半对半错, 对于掌握情况较差的记一个错号, 并要后两种情况下次抽查时积极主动补上。

(4) 作业情况占总成绩的5%, 其完成情况应在教师工作手册上有详细的记录。

二、完善的课堂教学过程和环节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而对于单一的某门课程的教学过程, 又是整个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教学实践每门课程的教育过程应有以下教育环节组成。

1. 课堂点名, 并应将详细的记录在点名表上, 作为评价课堂表现的一部分。

2. 课堂检查与复习, 可以对上次课程知识的巩固和

对下次课程的引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也是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 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作为教师最大的忌讳就是布置过检查任务后不去认真检查, 教师的再三食言, 其效果不如不去布置。

3. 新课讲解, 根据机械制图课程的性质, 其教学过

程应尽量地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 课堂上应多用原有的教学模型、让学生用橡皮泥提前做好的或采用多媒体教学, 从而减轻学生课堂空间想象的压力, 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知识性。

4. 学生课堂总结, 待教师讲授完新知识后找学生及

时地对该课程所讲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 并且让多个学生相互补充完整, 该过程是对本次教学效果检验的重要手段, 从而既达到了检验学生, 又实现了重要知识强调的效果。

5. 作业的讲解。

作业的讲评是学生纠正错误的良好时机, 教师应尽量地采用“原始材料”的直观教学, 所谓原始材料就是教师可以通过数码相机将学生的作业拍照后制成课件, 投影到多媒体上进行分析讲解。

6. 课后辅导与检查。

现在的社会科技是飞速发展的, 青年学生对新的知识与科技充满了无限的好奇, 并有较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对于老一套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存在诸多的缺点。结合机械制图该门课程, 对学生要求具有空间抽象思维的能力, 形象的直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除要达到上述两部分内容外, 还应该注重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实施, 如其一教师通过课前的精心准备制作出符合学生接受和理解规律的课件, 有利于对空间抽象模型的展现, 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其二学生利用橡皮泥“生产”出各种各样的模型, 要通过模型的“生产”和制作过程, 有利于学生对图的理解和绘画;其三数码相机的合理利用。

摘要:图样是交流传递技术信息、思想的媒介和工具, 是工程界通用的技术语言。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生产第一线的现代技能型人才, 必须学会掌握这种语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开学第一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环节等内容进行了阐述。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 篇6

一、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所存问题

(一) 上课的课时减少, 内容不变

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很早就被列入技工学校的必修课程中, 在20世纪90年代是分成上下两个学期来学习的, 而近几年技工学校则是尽可能地减少机械制图的课时, 更加强调专业的具体实践活动, 所以理论课程的时间就变得更少了。但是机械制图课程的内容比较多, 减少课时必然会增加教学的难度, 而且学生的学习状况也都不是一样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 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在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一般会选择挂图或者是实体模型加上板书的形式来教学, 这些方式必然会存在不少弊端。如果教师想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就需要大量地画图, 而且就算是选择多媒体等方式也很难让学生更加生动地理解截交线和相贯线等内容,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会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来画图, 当然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所以上课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另外,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办法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 这样就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降低。

(三) 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

机械制图本就是一门基础课程, 一般在一年级就开设了, 但是这门课程的专业性很强, 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内容比较抽象, 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觉得难以理解, 进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一些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 只是简单地进行讲解, 缺乏足够的生动性,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逐渐降低。

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方法

(一) 创新传统的教学观念

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机械图纸的能力和绘制图样的能力, 所以本门课程必然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备的课程。在具体学习本门课程的过程中, 学生最常出现的问题是, 无法建立起实物和图样之间的一种必然的联系, 这样就会出现学生看到实物无法联想到图样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针对这个问题, 更加重视实体空间几何关系的分析, 就是让学生建立起实物到图样再到实物的过程, 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绘画和练习过程, 对出现的规律进行总结, 让学生对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概念方法掌握得更加牢固, 这样就会让教学效果变得更好。

(二) 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广泛使用, 传统的粉笔和黑板的形式就需要进行改变。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密度高、信息广泛和课件容量大、内容更加生动和直观的优点, 这样会使教学效果变得更好。另外, 可以利用网络, 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为载体, 推进微课和精品课的建设, 打破师生之间的时空界限,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来有选择地学习微课内容, 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 使教学变得更加直观

技工学校想要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效果, 必须变抽象的教学方式为直观的教学方式。学校应该大力支持建设专门的模型组, 这个专门的模型组还需要机械制图模型室, 然后再投入足够的资金来购入一些必要的教学模具, 另外也需要建设一个更加直观的模型体, 比如多椎体和多桩体。这些模型的构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那些比较抽象的问题, 而且也可以为直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所建设成功的机械制图模型室, 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正投影法原理等其他的投影规律, 还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理解基本体和叠加体等方面的内容。有了这些辅助的学习手段,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

总之, 机械制图课程对于技工学校的机械类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门很熟悉的课程, 因为这门课程是他们的必修课, 也是基础课程, 它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中还有一些不足, 如何改变目前这些不足, 是我们首要攻克和研究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需要对教学的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和创新, 这样才能够为培养更加专业的人才提供坚实的保障。

摘要:在技工学校的机械类专业中, 机械制图是一门必修课, 是所有相关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础技术课程, 它对于学生的整体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在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想要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 培养素质更高的人才, 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探索。

关键词: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探索

参考文献

[1]李萍, 李维军, 高兴军.基于“卓越计划”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大学教育, 2016 (7) :147-148.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 篇7

本文拟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教学方法的改革及成绩考核方式的改革等几个方面对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

机械图样是设计和制造机械的重要技术文件, 是交流技术思想的一种工程语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机械制造业正在向高、精、尖不断发展, 因此对学生的绘图、读图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机械专业的教师都知道,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Auto CAD计算机绘图》三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都是围绕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传统的教学计划是分别进行三门课程的教学, 人为地阻断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机械制图》教学中因为学生还没学习过测量和公差的相关知识, 对零件图中尺寸的标注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公差配合与测量》课程学习后, 学生又无法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机械图样的识读中去, 特别是《Auto CAD》课程只学习软件功能与使用, 与机械图样脱节。学生即便学会用软件中的各种单一功能, 也不知道在绘制图样时如何灵活运用, 不具备使用计算机绘制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 将三门课程加以整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图样进行技术交流的综合能力。具体整合方法如下:

1.1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重点学习《机械制图》中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轴测图的画法、组合体视图、图样的基本表示法以及零件图的基本知识, 重点培养学生空间立体感以及读图的能力。简化几何作图、点线面之间相对位置、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以及装配图等内容。

1.2 将《机械制图》课程与《Auto CAD》课程结合起来, 从传统的手工绘图逐步过渡到计算机绘图。传统的手工绘图虽然能够检验学生的绘图基本功, 但效率比较低, 随着科技的发展, 计算机绘图已经基本代替了手工绘图, 所以要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地绘制零件图的能力, 这样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

1.3 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穿插到《机械制图》课程中学习。学习零件图时, 需要用到《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中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公差配合等相关知识, 可以将这部分内容抽出来结合零件图分块讲解。根据实体模型或零件, 在学习三视图的同时可学习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 将图样和实物联系起来, 既培养了学生的基本测量技能, 为机械加工实训奠定了基础, 又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强调自主学习, 突出实践性

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要求学生在课前要完成一定的准备工作, 课堂上, 教师只对课程要求的知识进行归纳, 着重进行重点、难点的讲解, 强调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案的制定。

我校就比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例如, 每堂课前教师都会给学生准备任务导学单, 导学单给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课前需要完成的准备工作以及课堂上师生共同完成的重难点知识。学生课前需要完成的准备工作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 主要是通过阅读教材、上网查资料等途径获得。课堂上由师生共同完成的重难点知识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团结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以后, 学生的自学能力明显提高了, 并且很多学生都能将自己融入到团队中去, 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2 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目前在课改中主要用到两种教学方法, 一种是任务驱动法, 一种是项目教学法, 这两种方法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师生互动的学习模式。由于设计“任务”比设计“项目”要容易的多, 并且“任务”更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所以对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中职学生来说, 任务驱动教学法更适合他们。

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 把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巧妙地隐含在若干个任务之中, 以完成具体任务为线索, 力求以任务为驱动, 以实例为先导, 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对任务的分析、讨论, 明确任务所涉及的知识中哪些是学过的, 哪些是未学过的, 在老师的指导下, 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 从而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一般为设计和提出任务——分解和分析任务——学习知识——完成任务。如《机械制图》中“画组合体视图”一节, 轴承座的组合体视图画法就是一个大任务, 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这一大任务分解成五个小任务, 即底板、支撑板、加强肋板、圆筒、凸台五个部分, 这五个部分的独立三视图由学生完成, 然后引导学生研究主视图的选择, 根据五个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最后完成轴承座的视图并作出评价。

3 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检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考核方法能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与素质的发展起到激励作用。《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 既有理论讲授又有绘图实践, 因此单纯的一张试卷不能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应该将课程的考核方法分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约占总成绩的60%, 主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主要包括:学习态度10%, 习题集作业10%, 手工绘图大作业20%, 计算机绘图上机及上机作业等20%。

考试成绩约占总成绩的40%。考试形式:闭卷、开卷。主要考查:表达方法的基本概念、表达方法的应用、标准件的画法、尺寸标注、零件图的识读等。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 开展优秀作业展评活动, 放手让学生自评、互评, 通过评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且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勤奋上进的职业素质。

结束语

《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教学方法的改革及考核方式的改革符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更新教育理念, 强调教学效果, 运用新技术手段, 从而建立一套适应新形势的教学体系, 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空间几何问题的分析和图解能力。长期以来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因循守旧、模式落后、手段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问题, 导致无法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进行了探讨。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邵娟琴《.机械制图》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策略[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4:62-65.

[2]张瑞华, 楚焱芳“.任务.项目”模式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0, 24 (1) :55-57.

[3]焦建国《.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实践与探索, 2010, 5:145-146.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 篇8

《机械制图》是高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及相近专业必须开设的基础理论课之一,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其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好“设计师”,将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位置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安排作业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兴趣,达到掌握技能、技巧的目的。

1.教学要有创新的理念

《机械制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正确使用绘图仪器画图的方法,能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绘制和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例如:在机械图样的绘制中,离不开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在零件图、装配图的识读中,能读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的标注,能正确理解公差的意义,对于读懂图样、分析装配关系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机械制图》和《Auto CAD绘图》这三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都是围绕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按照以往的教学计划,职业学校分别进行三门课程的教学,人为地阻断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例如:《机械制图》教学中因为学生还没学习过测量和公差的相关知识,对零件图中尺寸的标注无法理解和掌握;《Auto CAD绘图》课程只学习软件功能与使用,教学与机械图样脱节,学生既便学会用软件中的各种功能,但不知在绘制图样中如何灵活使用,不具备使用计算机绘制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将两门原本相对独立进行教学的课程进行整合,在一门课程中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和操作技能训练,那么以上由于原有学科体系而形成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从而有效培养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利用机械图样进行技术交流的综合能力。

2.教学要有创设的情境

《机械制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整体优化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有必要的取舍,重组知识体系,符合中级技能培训“必须、够用”的原则,不求大而全,防止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具体的做法是:对原有《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改革,简化投影法、三视图及点线面的理论内容,重点培养学生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从传统手工制图、徒手绘制草图逐步过渡到计算机绘图,对学生进行制图技能的三重训练。从学习各种基本几何体的投影开始,到各种机件、常用零件的图样表示,始终将测量的基本技能训练贯穿进去,同时学习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掌握基本测量技能,将抽象的图样与手中可测量的模型、零件实物联系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基本测量技能,为机械加工实训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空间想象力。在学习机械零件图时,因为要用到表面粗糙度符号、形状公差及位置公差符号,就同时讲解表面粗糙度、形状公差及位置公差的意义、符号及标注方法,在学习装配图时,因为装配图中要用到配合尺寸,就讲尺寸配合的意义及标注方法,在学习机械制图的同时学习有关公差配合的知识,目的是学以致用,实用性很强,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较高,掌握和记忆也较好。

3.预期目标法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3.1目标的选择确定。教学目标的选择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教师在选择确定目标时,要注意所选对象能涵盖某一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并考虑到能为大多数学生的能力所接受。选择的对象可以是一次课或一个阶段的学习时间可以完成的。第二,选择的目标要尽量贴合实际。如尽量选择机器部件中的零件作为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意识到学有所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习目标的直观和现实,亦能帮助相当一部分学生克服学习理论的畏难心理,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愉快接受新知识的学习,主动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目标在教学中的实现过程。预期目标法的特点,“以用促学”。教师在授课前首先提供学习目标,刺激学生产生学习欲望,每次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完成表达方案或表达方案的一部分。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应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探索预定目标的表达方案的实现过程,在课堂上展开广泛地讨论,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完成新知识点的学习和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新旧知识的密切联系并得以切实地掌握其实际应用。所有的学习探索过程都围绕预定目标的表达进行,完成了预定目标的表达方案,也就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 篇9

摘要:针对目前制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及实践。该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以培养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高等院校的制图课程改革也有一定的推动示范作用。

关键词:校企协同;机械制图;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6-0111-02

一、校企协同育人背景

2012年11月中国高等教育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第十二条指出:“推进协同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原则,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通过政策和项目引导,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实用性、职业性的项目作为该培训项目课程的教学载体。项目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从单项到综合循序渐进。”通过学习文件精神,我们认识到建立科教结合、校企合作等育人新机制,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创新能力教育,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研究热点和重要课题。

工程制图课程是理工科院校必修的技术基础课,课程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两大部分,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尤其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学生动手能力、工程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在工程制图的教学改革中,以机械制图为试点,在优化课程内容体系的同时,积极推广并实施校企协同、科教协同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尽早进入课题、接触工程实际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表达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现状

21世纪以来,各高校在制图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使得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工程应用能力仍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面对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具有实用型、创新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究其原因,在教学中还存在如下不足:

1.制图教师缺少工程实践经验,不利于学生创新力的培养。我们常说“名师出高徒”。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者,自身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现代的设计思想。长期以来,由于制图教师担任的教学任务繁重,教师自身参与的工程项目少,缺乏工程实践的机会,教学过程中缺少创新思维训练的素材,只能将制图本身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缺乏实践训练的机会,因而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

2.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随着三维实体建模、虚拟功能等现代高科技手段的运用,让模型的构造组合变得非常简单,原来理论教学中的相贯线截交线的求解等难点问题变得非常直观,画法几何中点线面的求解问题也变得无用武之地,在这种少学时的新常态下,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应削枝强干,减少画法几何理论课时而增加实践环节,精选和更新有利于学生绘图能力、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和知识,尽量做到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3.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节、实验条件落后、不利于创新实验的开展。制图课程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两大部分,实验教学主要对机械零件和部件进行测绘。目前由于实验手段及实验设备的缺乏,测绘环节往往被简化,测绘实验的模型大多为教学模型或虚拟模型,与工程实际的零部件有较大差距,使得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学生在绘图过程中,经常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如何在理论知识中合理地嵌入实践环节,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创新能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机械制图》课程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依托本学院的国家级实验中心以及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我们在如何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地构建协同育人教学模式上,坚持与企业、科研紧密联系的路线,以工程项目、工程零部件为载体,就制图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进行了如下探索与实践。

1.在理论教学方面,校企协同,共建“教学课堂”。(1)校企协同,共建校园开放式教学资源云平台。我院与东莞市力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校园开放式教学资源云平台,平台包括自测系统、互动平台、课件制作等。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学习教师发布到学习端的学习资源,通过详细的学习引导和后台的视频动画资源,预习或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可以自我测试,让老师知道学生的薄弱环节,并实施“翻转课堂”。这些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2)聘请企业科研人员走进“教学课堂”,以弥补校内教师工程实践方面的不足。我院跟区内的多家企业联合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跟他们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制图理论课程最后会安排一次企业科研人员走进“教学课堂”,他们将企业最新技术及前沿发展带到学校使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对接,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企业最新的技术和热点,开拓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企业人员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项目和教学案例,结合工程实际问题参与课程教学及设计指导,以弥补校内教师在工程实践方面的不足。比如在零件图、装配图的表达内容上将从企业人员的角度,结合机器和零件的制造、装配和加工方法、检验方法、装配结构、工艺结构等方面来讲解工程图形应该怎么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3)项目驱动,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企业提供与教师进一步开发合作的机会,从而提高老师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并以这些项目为载体,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充实、丰富、更新教学内容,掌握更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创新思维训练的素材,并融入教学的全过程,逐步完善以实际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近年来,制图教师以来自跟企业合作开发的甘蔗联合种植机、收割机、插秧机等真实项目作为载体,根据难易程度设置成单元项目、课程项目等模块融入到工程制图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接触工程图的训练,接触到更多的机械零件和工程实际知识,加强理论跟实际的联系,更好地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在实践教学方面,校企协同,开创“实践课堂”。(1)校企协同,带领学生走进企业。依托学校周边的工厂及实践教学基地,带学生到厂里进行参观学习及参与生产实际两个环节。通过参观,可以熟悉产品制造的流程、零部件加工工艺、产品装配工序工艺、产品质检与试验等生产实际过程,弥补尚未开设机械制造基础和工艺课程而导致在零件图装配图表达中的不足;通过参与拆装实验、产品设计等企业生产技术活动,让学生通过经历真实的情景和过程,加强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校企协同,共建实验课堂。通过课程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开发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在零部件的测绘中采用企业提供的真实零部件取代练习用模型,同时聘请企业人员参与指导,将学生的设计图纸跟工厂的生产图纸进行对比,指出其与生产实际的不足之处,提高其实际绘图表达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项目,拓展创新课堂。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各类创新实践项目有助于学生提前接触工程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团队,以老带新申请各种创新类项目,参加各类创新比赛,走进“创新课堂”。可以将教师的科研项目及企业实际案例结合技能竞赛要求进行设计,聘请部分企业老师参与技能竞赛指导,建设创新团队。通过参与并体验真实的工作项目训练,把工程制图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本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3D大赛、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等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4)校企协同,引入面向设计的图学教学。传统的教学课程体系中,工程图学、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之间缺乏协调,各门课程往往成为一个个孤岛。学生学了制图理论后,没有相应的实践机会,工程制图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进一步的表现与提升,因此要通过课程改革,在综合提高阶段引入面向设计的图学教学。具体做法是把一部分制图实验课程内容放到大学二年级,结合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让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参与产品设计过程,进行产品零部件测绘与拆装实习。

四、结语

针对目前制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我们通过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及实践。在学校及企业的有力支持下,从校内教学到校外实践,从真实的工程零件到生产图纸,从拆装实验到产品实际生产过程,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到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让学生尽早接触工程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大赛及参与教师项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其他高等院校的制图课程改革也有一定的推动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 篇10

“机械制图”是工科类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的行业标准,掌握绘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因而,本课程既重理论又强调实践,高职院校的特点又要求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便适应时代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更好更快地服务于企业。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设计和绘图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所谓“教学”,实质是“教”与“学”相结合的过程,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一直是倍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机械制图”课的教学方法作了如下研究和探索。

2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积极主动地学习。本课程的内容比较抽象又很严谨,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很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觉到枯燥、知识点难懂,从而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学的首要问题。

2.1 强调重要性,上好第一次课

根据教学经验,学生大多对新课程的第一堂课满怀期望,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因此,教师应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上好第一次课,正确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影响很大。为此,在上第一次课时,应着重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达到的能力目标,使之对今后的学习有较清晰的认识。为了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先给学生介绍“机械制图”的应用领域,介绍一些当前企事业单位对该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信息,其实学生们都渴望老师多给他们介绍行业情况,他们最关心的就是今后的就业问题。这样,学生了解了所学知识的用途,知道了其重要性,也就鼓舞了他们今后就业的信心,这无疑为其后续的学习增加了动力。

2.2 注重教学互动,调动课堂气氛

教学过程应该是“教”与“学”相互促进的过程,如果仅凭教师的讲解,没有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学习就显得被动,缺乏积极性,学习效果较差。通过恰当的师生互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其注意力,启发他们的思维,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机械制图”课的特点,本人通过精心设计一些问题提问,启发他们自主思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此外,适当选些章节,提前让学生预习,课堂上找学生来讲解,或是让学生来总结归纳章节的主要知识点和绘图、读图的技巧,较好的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很好地激发了学习热情。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也要注意为学生营造轻松而又不失严肃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愉快地学到知识,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2.3 精讲多练,培养学习兴趣

本课程作为一门技术基础课,内容丰富,但根据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和培养计划,本课程的课时偏少。教师必须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科学安排授课内容,突出重点,解析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绘图和读图能力。为此,本人在授课过程中,将讲解和练习相结合,边讲边练,精讲多练,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具体化,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通过练习,让学生独立思考和总结作图的方法和技巧,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逐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此外,还适当布置一些实物绘图作业,例如,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综合应用剖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表达实物的内外部结构,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同时要求学生在保证制图质量的同时,也要加快速度,提高绘图效率,在学习中就加强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便于他们以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做得更好。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效果显著,学生对自己的作业、绘制的图样都充满了成就感,增强了学好本课程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学习兴趣很浓。

3 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多样化

历年来,机械制图课的教学手段多种多样,传统的教学手段如采用挂图辅助教学,利用模型进行实物教学等,均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现代教学技术不断发展,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改革,如今,多媒体已成为辅助教学的常用手段。本课程内容比较抽象、枯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会极大地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所学知识,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1 直观教学法

大部分学生在初学机械制图这门课时,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学习困难较大。直观教学就是在制图教学中运用挂图、模型、实物等教具,把难理解的抽象理论和复杂视图,变得形象、具体、直观,便于理解。例如:在讲授“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时,让学生先看一些简单、典型的基本形体,如长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再对照这些形体,熟悉其对应的视图,实现从空间到平面的思维转换,将复杂视图分解成简单图形,为识读和绘制组合体视图打下良好基础。对一些结构较复杂的形体,如表面有孔、键槽,或是具有各式各样的内部结构,若单凭想象绘制视图对初学者难度较大。此时,运用模型辅助教学,使内容直观形象,降低了学习难度。直观教学还包括语言直观。在制图教学中,教师如果用生动的语言讲解,形象地描述,能够给学生带来感性知识形成表象和想象的直观作用,有时利用学生熟悉的实例来引进概念,也能收到良好的领会效果。比如讲授“投影”概念时,利用物体在太阳光或灯光照射下,物体影子的形成这个学生所熟知的自然现象导出投影的基本原理,使学生对“投影”的概念理解得更深、记忆得更牢。通过直观教学,学生更容易理解投影规律,联系实物与图形,培养了空间想象能力,提高了读图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3.2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机械制图”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图形,课堂教学涉及大量的图形绘制。传统的教学手段是粉笔、黑板配合教具模型、挂图等工具,这些只能静态地显示或画出三维和二维图形,不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另外,一律采用在黑板上画图,速度慢,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同时模型不能适时更换,很难与教材相配套,学生的感性认识较弱。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的发展,使得多媒体教学成为制图课广泛采用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资料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更丰富、表达更形象生动。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采用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及动画制作软件制作出教学内容素材和动画,将逼真的三维立体图与抽象的二维图形相对照,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辅助课堂教学,使抽象的视图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优化了教学过程,解决了课时少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节省了教师课堂板书的时间,增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在讲解“三视图的形成”内容时,用动画的形式将三视图的“形成”及“展开”过程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既节约了板书时间,又使学生容易理解,还增强了其学习兴趣,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不过,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时,也应避免一些误区。多媒体课件仅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不能完全依赖于电子课件,而忽略板书、实物、模型等其它教学形式和环节,教师的讲解仍非常重要,只有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和综合能力

要使学生学好制图课程还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完零件图的内容后,安排一次实物测绘课,增强学生对实际零件的结构形状、工艺结构的认识,合理选择零件图表达方案,画出草图,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以及绘图的技能。

4 总结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在“机械制图”课的教学过程中,要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相互尊重、合作、互动的课堂学习氛围;合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上是笔者在多次制图课程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尚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改进。

摘要:文中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并分析了“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读图和绘图的能力。

上一篇:经济原理下一篇:等效平衡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