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新闻十篇

2024-07-28

中国电视新闻 篇1

1 受众的概念

“较早的传播学者以传播方面为出发点 , 陆续提出了“枪弹论”和“有限效果论”等观点。其中“枪单论”又叫靶子论 , 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 , 他是一种具有很大能量的理论 , 代表人物有罗杰森等。他把受众看成被动的接收者 , 无理由的接收媒介给予的任何消息 , 但缺陷是传播效果绝对化 , 把传播效果进行夸张的渲染 , 具有不真实性”。[1]

受众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接收信息的人 , 包括报纸杂志的读者、电台的收听者、电影电视的群众以及网络、手机的用户等。该理论作为开端的同时 , 也是一个极端的表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针对国内的战争动员和针对敌人的心里宣传战给了普通人和传播学者同样深刻的印象。同时 , 由于战后大众传媒的蓬勃发展 , 这期间人们对大众媒介威力的评价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 出现了“传者中心论”。

从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 随着广播这一新媒体的出现 , 人们对广告功能与效果的认识 , 从“无所不能”到“有所不能”的深入 , 传播学理论也经历了从“枪弹论”到“有限效果论”的过程。

“80年代以后 , 大众传播学的探索在我国新闻基础信息的学习中形成新的风向标 , 为新时期中国新闻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 传统新闻观念也受到抨击 , “受众”一词和“传播者”、“信息源”、“传播渠道”等名词越来越被新闻理论界使用 , 这开始标志着我国的新闻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2]

2 受众的分类

“根据人口统计的方法 , 受众群体更深层次可以按照性别、年龄、职业、地区、教育等级等再分类成不同的低一层次群体。”

根据接触的传播媒体不同 , 可简单地划分为杂志报刊的读者、电台收听者、电影电视的观看者。不过 , 这三类受众并非是截然分开的 , 而是彼此交叉的 , 同一个受众个体 , 可以既是报刊杂志的读者 , 同时又是听众、观众。

根据接触新闻媒体的次数多少 , 可分为稳定受众和不稳定受众 , 而作为90后的我们对于新闻的接触则要属于稳定的 , 主要原因在于不断的文化积累需要新鲜血液的加入才能促成我们不断成长 ;另外根据受众不同的需求 , 可分为一般受众和特殊受众 , 一般受众指

进行正常新闻信息接收的人群 , 如学生等 , 而特殊受众是某些特殊新闻接收者 , 如聋哑人 , 而我国现阶段对于特殊受众的照顾还不是很全面 , 希望在未来电视新闻发展的更高阶段会对特殊人群有全面的关注 , 并把他们拉近一般受众的信息圈内。

3 受众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关于受众的权利问题 , 它在不同的时间受众表现出了不同追求 , 显现出了不同的语言性质和合适范围。

根据有关法律条款和学术研究 , 我们认为受众主要的权利有一下几种。

选择权 :这是受众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 , 可以自主选择要接收和消化的信息或商品 , 有利于社会融合 , 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

知情权 :受众有认识和了解有关方面真实状况的权利。“对于大众传播来说 , 受众有权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告诉和通知大众传播媒介认识到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怎么样获得真实的新闻消息 , 有权力在第一时间获得政府单位、行政机关等的有关公众消息和国内国外每天所发生的比较重大事件或有重大影响的事件。”通俗说 , 我们有权知道最近发生的一切真实的事情。

表达权 :也称告知权。每个公民都有表达自己生活现状的权利 , 而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中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监督权 :这也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一项权利。它是指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运行和传播者的宣传途径等有监督的权利 , 避免我们自身的权益遭到破坏。这项权利保全了受众受到单方面强买强卖的情况 , 让受众与大众传播存在互相牵制的关系。

隐私权 :又叫免知权。它是指受众享有个人独处 , 对个人与公众利益、公众事务无关的私生活进行保密、不受新闻媒介打扰和干涉 , 以及个人的名誉和利益不受损害的权利 , 保护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义务 :受众的义务就是受众应做的分内事 , 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 遵守对权利的必要限制之义务 , 帮助、促使传媒承担其应该承担地责任 , 以及抵制不良的文化传播和违法盗版的事情发生。这是对大众传播行驶监督权的必要表现 , 一但发现媒体有做出危害社会或个人的事情 , 要提出反对 , 不能置之不理。

4 受众观的演变

自从大众传播学成为一门科学以来 , 众多学者一直在研究和讨论什么才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中心。早期的传播学者从宣传的角度出发 , 把受众看作是被动的信息的接受者。随着研究的发展 , 传播学者们发现受众并不是单纯的、被动的接受者。真正实现从传者中心论到受众中心论的转变是在20世纪60年代。受众中心论的研究者认为 , 受众是传播的主动者 , 媒介是被动者。使用与满足理论是针对受众“使用”媒介以“满足”自身需求而言的。

受众观的一直在演变 , 我国近代报纸发展的早期 , 报人办报的主要目的是宣传西学 , 开启国人心智 , 鼓吹维新变法 , 受众处于从属地位解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 新闻媒体完全被收为国有资产 , 并改造为党的宣传工具。“20世纪70年代 , 新闻发展出现的重要后果之一就是新闻媒介逐渐向本位回归。”20世纪80年代, “真、简洁、快速、灵活”成为以后电视新闻发展的方向。在20世纪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的80年代中、后期 , 以往那种一般化的报道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要 , 深度报道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崛起。1982年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首都新闻学会调查组共同发起的北京地区读者、观众、听众调查 , 是我国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受众调查。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的建成 , 说明我国对受众的研究有了专业的机构。20世纪的最后20年是中国新闻媒介发生重大变革的阶段。第一是理念的改革 , 从认识到新闻是一门专门学科 , 认识到新闻事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开始 , 到学习西方传播学的理念后开始探索新闻这一专业科学。中国新闻媒介越来越重视受众、贴近受众 , 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脚步的飞速发展, 电视新闻界的观念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电视新闻节目的受众在21世纪的大传媒环境中,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受众的变化给新闻节目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受众分析

参考文献

[1]邓江虹.从受众心理看新闻报道的改进[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 6:14-19.

中国电视新闻 篇2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起步较晚, 始于20世纪80年代, 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 新闻评论的话语不断转变。

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话语转变已走过的历程

(一) 从“三话”到“用事实说话”

电视新闻评论是从1980年开始的, 这一年, 央视开办了《观察与思考》栏目, 以播音员单一图像播报的形式播发评论, 评论的内容大多是僵硬的“三话” (大话、套话、空话) , 虽然后期运用了电视专题片的手法, 但话语方式没有改变, 依然是大篇幅的说教。到了20世纪90年代, 《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栏目陆续开播, 评论话语有了巨大转变, 那就是“用事实说话”, 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剖析, 引出评论。这一时期的新闻评论话语特点是以事实为主, 以评论为辅。

(二) 从“平面”到“立体”

随着电视评论节目的实践、发展, 电视媒体人感受到电视评论节目的话语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文本意义上的表达, 更要发挥电视的特点, 画面、文稿、图文字幕、主持人以及节目的设置、编排等都是话语表达的重要元素。2008年, 央视经过一段时间策划后, 又一档新闻评论栏目《新闻1+1》推出, 改变了过去平面化的话语方式, 主持人与新闻观察员直面对话, 事理与道理、解释与揭示, 阐述与论证得到有机结合, 达到了评论话语立体化的效果。

(三) 从“单一”到“多元”

当下, 全媒体时代来临, 传统电视新闻评论受到了又一次冲击, 靠单一的独家视角、单一的线性表达结构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 2010年, 浙江卫视适时地推出《新闻深一度》, 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表达的渠道从电视延伸到网络微博, 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的话语转变。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话语转变已走过的历程是一个通过新闻评论实践不断摸索、创新的过程。政治体制的改革、观念的转变、思维的进步、技术的革新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电视评论节目话语的转变。

三、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话语转变趋势分析

(一) 策划与选题

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话语主要是指围绕特定传播语境制作形成的特定文本所实施的传播实践。[1]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有其特有的表述方式, 每一个话语内容, 从前期的策划、选题的把握到节目的形态以及实现声画有机结合, 都直接对话语的表达产生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表达出其所要表达的意图, 思维方式是核心。例如, 2013年6月21日, 《新闻1+1》及时地制作评论节目《安全首先来自“信任”》, 节目中电话采访了包括赞同转基因进口的农业部负责人、发表《转基因大豆与肿瘤密切相关》报告的王小语和事件相关人, 并且更多地采访了百姓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 对网络调查数据结果也进行公布, 全方位地将各方观点呈现在观众面前, 利与弊、赞同与反对一目了然。尽管如今关于转基因的争议依然存在, 但《新闻1+1》这篇评论成为当时其他媒体发表观点的范本。

一个完美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形成, 制作人员首先应当做好前期策划环节, 以选择何种方式顺利实现话语的表达, 进而达到传播的目的。最近几年,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策划理念, 策划决定了话语是否能够充分表达。此外, 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发展的过程中, 实现和完成编导策划, 就是加强主流话语、行使话语, 以及强化节目在市场占有率的过程。

(二) 转变结构框架

现阶段, 为了实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话语的转变, 要求制作人应当转变节目的叙事框架。例如, 《焦点访谈》主要是以“三段论”模式为主, 把重心放在事实上, 评论较轻。伴随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 “三段论”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应当转变“三段论”评论模式, 实现评论的多段式, 突出节目的亮点, 调整和优化节目, 从而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2]例如, 《新闻1+1》主要是采用多段式的播放模式, 将评论的观点渗透到整个节目中, 围绕中心事件, 将节目从横向和纵向深入, 使新闻事实与评论的观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进而使节目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三) 语态变化

通过某种方式对新闻事实进行加工, 即新闻语态。新闻语态的变化, 是将声音、文字、图像有机结合在一起, 从而实现叙事方式的转变, 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来说, 语态是其表达的主要方式之一, 使新闻信息与语言有机结合在一起, 达到节目形式、节目内容以及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密切统一, 进而提高节目的传播效率。

新闻语态的发展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变化, 2009年, 央视进行了改革, 从此以后,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种类逐渐增多, 话题范围也越来越广, 表达方式实现了多样化。如果从评论语态方面进行分析, 主持人在节目中, 融入个性化色彩, 即评论话语的个性化, 评论内容具有思辨性, 话语表达多样化, 评论话语态度的平和化、真诚化等等, 使观众感觉更加亲切、真实。[3]

四、结论

通过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话语转变已走过的历程, 话语转变趋势, 我们可以看出,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发展, 评论话语发挥重要作用, 话语内容与形式只有适应社会的发展, 才能获得观众的接受和认可。伴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在新型媒体的推动下, 电视新闻评论的话语转变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摘要: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作为一种重要的电视节目形态, 一直受到各级政府重视, 同时也得到观众的高度关注。伴随着时代发展,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话语也在转变, 认识、了解其转变过程, 对今后节目话语的把握具有指导、借鉴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话语转变已走过的历程和转变趋势的分析, 为促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创新、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话语,转变

参考文献

[1]张民巍.传播策划与新闻话语权实现方式初探——以央视个案节目为例[J].当代电视, 2011 (12) :69-70.

[2]徐舫州, 张伟敏, 邓敏敏.浅谈话语阐释叙事立言——管窥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两种表意方式[J].现代传播, 2014, 7 (5) :67-69.

中国电视新闻的“关键词” 篇3

新闻立台

从中国开始有电视新闻节目到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开播,再从1993年《东方时空》面世到今年的央视改版,我们隐约可以看到中国电视新闻立台的几个阶段。《新闻联播》刚刚开播时,它更多代表了电视新闻的意义存在,在新闻改革领域上一度没有太多作为,被人称为报纸和广播的“传声筒”。正是不满足于这种现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央视作了很多努力,尤其是当中央政府把重大时政的发布时间从20点提前至19点时,《新闻联播》迎来了黄金时代。

如果单纯看人员规模和节目数量,电视台里面的文艺成分要远远大于新闻成分。但是,这并不妨碍电视台强调新闻立台,即便新闻节目的投入产出比远远低于文艺节目,电视台都会不惜一切地报道新闻,因为这是媒体的社会责任。

中国电视界的制播分离已经讨论了很多年,不论这种讨论涉及了多少敏感问题,有一点一直是明确的,就是没有人会提出让新闻节目参加制播分离,如果电视台只留下一种节目自办,那肯定就是新闻节目。这就是新闻立台。

当一个社会的贫富差别过大,就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经济学会有一些测量指数和观察方法。同样道理,当电视界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时,我们也需要调整。比如,当娱乐节目和电视剧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们的新闻节目就会受到挤压,甚至有人会提出新闻娱乐化的口号。虽然我们不能完全用节目数量和时长来标定两极差别,但是,仍然有一些分寸可以把握。比如,当电视剧中人物场景的奢华程度与我们的新闻报道相去甚远时,我们还会说新闻节目在粉饰太平吗?或者当我们的电视节目中虚拟成分远远超出了真实成分,我们能说这就是文化消费主义的正常状态吗?

改变语态

从专业的角度看,新中国电视新闻历程中发生的最显著变化之一就是语态的改变,也就是变得越来越有人性,通俗说,就是越来越会讲人话了。这其实也是中国新闻界的一个整体趋势,不同的是,这一点在电视新闻领域表现得更加突出。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电视新闻一直跟在老大哥报纸新闻和广播新闻的后面亦步亦趋,那么,它会成为今天的这个样子吗?实际上,这可能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新兴的媒介通常依靠独辟蹊径来超越旧媒介。今天的网络也是如此。

如果把新中国的电视新闻分成两个部分,可能更容易看清楚。前半部分的发展可以说极其缓慢,从无到有,更多地呈现出新闻电影的色彩,没有独立的语言系统。而后半部分可谓突飞猛进,我们至今仍然会为中央电视台当时创办《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的状态而激动,那的确可以称之为电视新闻语态的革命。因为当央视的《新闻联播》节目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新华体”特征,突破就是不可避免的。所幸,那时的电视界尤其是央视聚集了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近卫军,他们是改革的主观因素。与此同时,中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无疑也是中国新闻变革的热土。

电视新闻语态的变化肯定不只是给我们带来电视化的画面,包括直播和至今仍然流行于城市电视屏幕的民生新闻都给我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当然会承认,仅仅有语态的改变远远不够,不过,可能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电视新闻的语态变革似乎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它和中国最近30年电视的超常发展速度有关,也和中国这些年的政治民主进程密切相关。

画面统治

近些年的重大新闻事件报道凸显了电视新闻的特殊影响,这就是画面统治。我们比较熟悉的是文字统治时代。广播和电视都不能携带出境,只有报刊可以做到这一点,所以,在卫星时代之前,广播和电视更多地呈现出全国性媒介和区域性媒介的特征。而随着卫星和网络的到来,仿佛所有的文字都可以转化为画面,报刊反而变成内陆性的媒介。广播和电视飘洋过海,覆盖全世界,这个时候,画面成为信息传播的第一元素,它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文字,我们从黑纸白字的时代跳跃到了眼见为实的时代。

近些年发生在中国的重大新闻事件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带有强烈的国际性。过去,我们十分强调内外有别,外宣和内宣差别非常大,所谓家丑不能外扬。现在,我们逐渐发现,国内事件国际化的趋势在明显加强。一方面,这说明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国力在增强;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的传播正在纳入世界传播大格局,国际传播和国内传播越来越难以区分,国际传播正在对国内传播施加某种压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多少国家愿意承认文化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这其中当然就包括媒介全球化。在网络改变媒介领空的时代,媒介主权成为敏感问题。作为一个大国,中国显然需要和国家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于是,我们看到了中国正在打造对外传播的航空母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对外宣传观念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过去,我们是把中国的事情介绍给国外,希望世界了解中国。而今,我们会发现中国已经融入了世界,我们需要在世界传播格局中思考中国的传播。这是不同的概念。

在国际传播中,有两点特别引人注意,一是意识形态;二是画面统治。甚至这两点还可以合并同类项变成一点,我们可以称之为画面意识形态。过去,西方依靠通讯社的文字电讯一统天下。如今,这种情况似乎正在悄悄被广播公司和网络的画面镜头所取代。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谁掌握了画面,谁就掌握了报道的主动权。不夸张地说,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画面至上的时代,从文字时代到读图时代,再到今天的画面和镜头时代,我们的话语权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画面和镜头。

以往说到电视画面的时候,常常是从电视专业的角度来看。因此,电视画面和解说词的关系就成为一种老调重弹,文字和画面孰重孰轻长期争论不休。今天,显然需要从更高的思维角度来把握这个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要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待电视画面,把它作为一个战略问题来思考,不是简单的从战术上去考虑,甚至可以提升到国家形象的高度来看。不是简单的增加政治画面,而是应该从画面政治的角度来树立电视思维。过去,很多人担心网络会取代电视媒介,今天看,这种担心显得为时过早。因为网络威胁最大的是报刊,而不是电视。为什么?因为至今为止,网络最发达的部分是文字,并且网络未来充满诱惑前景的视频部分恰恰是有可能和电视兼容的,也就是说,今后我们不一定是在电视机的小盒子里看电视,我们有可能在任何地方看电视,或者说是看电视画面和视频。说了很长时间的视觉传播时代终于到来了,它和我们的通常理解多少可能有点不同。

11 中国电视新闻竞争报告 篇4

(四)发稿: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谢耘耕 周红丰

单位: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研究员、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研究生 地址:上海市南京西路651号 邮编:2000

412. 午间新闻—-央视一家独秀

根据央视-索福瑞的数据分析,午间时段(12:00-13:00)总收视人群比较稳定,周一到周六平均有18%的观众群体收看电视,周日有21%的观众收看电视,而且在这一时段新闻节目是观众的第一选择(占34%),这表明午间新闻还是有充分的观众规模保证的。就全国市场而言,央视几个频道的午间新闻尤其是《新闻三十分》是这个市场的老大,占有绝对优势。(附图4:各主要上星频道午间新闻收视情况)

各主要上星频道午间新闻收视情况(2004/01/01—2004/11/30)

《新闻30分》1995年4月3日开播,是中央台最早实行经费包干、人员大量招聘等改革措施的栏目。雄厚的资金支持,巨大的媒体权威,再加上灵活的运行机制,使栏目很快成长,成为融化午间收视冰点,改变观众收视习惯的王牌栏目。

央视国际频道《中国新闻》午间版,时间整整一个小时,是央视国际频道内的一档重要时段的节目,除了承载对一些重要时事的追踪报道外,还想强化跨媒体的理念、强化对港澳台地区新闻传播,而且很重视新闻的时效性,在节目中大量采用电话连线以及视频连线的方式,对一些当天发生的新闻事件做即时报道。上半年央视还对《中国新闻》进行了改版:一是加强了跨媒体的衔接,让观众更广泛的了解到其它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观点;二是突出焦点新闻,在节目中设置了头条新闻板块,重点对当天最值得关注的新闻事件重点投入笔墨;第三个开设了港澳台新闻的板块,强化节目外宣的功能;第四个是增加综合性新闻节目里新闻即时点评的成分。省级台大多都在午间时段开办了新闻栏目,如山东台的《正午时光》、江苏卫视有《正午播报》、江西卫视有《午间新闻》、福建台有《午间新闻》节目。但是目前大多数省级卫视还没有清晰认识到午间这一时段新闻节目的价值,午间新闻节目水平参差不齐,收视率和所占市场份额很不均匀,各台午间新闻的主要内容:上午时政要闻、外省及本省地市新闻、各类服务信息。从构成上看,栏目基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少数几条的上午新闻。新闻信息纷杂,有时政报道,有社会事件,有商业信息。再就是视点组合,对一种现象,一个事件进行曾经流行过的组合式报道,背景、过程、分析三要素聚合,如果是具有冲击力的选题,可以为本次播出攫取不少眼球。可惜经常是泡面式的报道,拖沓、乏味,还有不少省级电视台的午间新闻是录播节目。可见,省级卫视的午间新闻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省级卫视的午间新闻依然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大有文章可做。

城市台由于覆盖面积小,新闻资源相对较少,城市台在新闻的权威性上一向无法和省级台抗衡,更不用说中央电视台,加之整体实力比较弱,城市台的午间新闻都不是很强。如成都电视台经济资讯服务频道《每日报道•午间新闻》节目,每天中午12:00准时播出,总长度17分钟。以每天上午成都的动态新闻及当天凌晨和前日夜间的消息为主要内容,还包括全国性的体育、娱乐新闻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城际特快”。值得一提的是《每日报道•午间新闻》以“说”的方式播报新闻,具有较强的可视性。虽然目前城市台午间新闻的特色和优势没有显现出来,但是城市台自办频道所拥有的地域性、都市性、接近性以及便于与市民交流沟通,并有更多机会让观众直接参与节目制作等诸多特色都是中央台一套(或其他专业频道)以及各省上星台所不可替代的,城市台的午间新闻市场潜力也是不可小觑的。

中国电视新闻 篇5

1 我国电视新闻类节目面临的现状分析

1.1 电视新闻类节目播出比重有增无减

新闻节目作为实现媒体喉舌功能和支撑电视收视的主要节目类型,是电视媒体影响力、号召力和权威性的重要体现,因此,在电视节目市场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一个电视台要想取得好的发展,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其就必须有吸引观众的新闻节目。目前,虽然我国电视新闻节目有娱乐化倾向,但是由于观众对新闻节目需求有增无减,加强新闻节目的创新以及报道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各个地区的新闻节目在整个市场中的播出比重持续增加。

1.2 电视新闻类节目的报道内容与方式日趋多元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也日趋多元化,不仅对一些国内国际新闻有需求,对一些身边的民生新闻更是极为关注,这就使得目前我国新闻类节目的报道内容极为多元,不只是限制在单一的内容上。同时,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新闻类节目的播放方式也更加多元,使得观众对新闻类节目的报道方式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化,不希望在报道新闻时,总是采用说教式的报道方式,而是要创新报道方式。

1.3 电视媒体新闻节目受到新媒体的冲击

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闻资讯都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来进行传播,由于网络等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好、交互性强、不受时空限制等多方面优点,使得越来越多的观众都倾向于通过新媒体来获取新闻信息,这就给传统的电视新闻类节目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因此,如何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取得更好的发展,是我国每一个新闻类节目都需要面临的难题与挑战。

2 我国电视新闻类节目的发展趋势分析

2.1 新闻性节目走向专门化

在以往,很多的广播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获取更多的观众,往往在新闻节目报道中以最大观众面为诉求对象,希望通过覆盖更多的观众来赢取更多观众收看自身的节目。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这使得观众不再仅仅关注一些大众新闻,而是更多的关注与自身密切相关或者自身极为感兴趣的新闻。观众的进一步细分,使得电视台节目的“卖点”主要体现在针对性与特殊性上,使得新闻节目更加专门化,以满足更加小众的需求。例如,太原广播电视台就针对太原市民推出了《太原新闻》,以专门满足太原市民对太原新闻的需求。

2.2 新闻类节目的专业化标准提升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容易,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观众,不仅关注信息的数量,更关注信息的质量,希望可以获取更加专业化的新闻信息。因此,电视新闻专业化标准的不断提升将是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之一。现阶段,电视新闻专业化标准提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闻客观真实性。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观众获取信息渠道非常多,这也导致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虚假新闻,因此,为了使观众可以获取到真实客观的信息,电视新闻节目应该坚持报道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二是节目制作的精制程度。节目是否精制,是否好看,都直接影响了观众对节目的印象,尤其是观众对视觉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精制的节目制作不只属于电影制作,新闻节目制作也应该要向这方面发展。

2.3 地区性新闻日趋重要

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电视新闻节目的不断发展,其中有关地区性的新闻节目会不断增加,这就反映了观众对自身地区新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对自身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注也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中也越来越多地报道本地区的新闻。由于本地区新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加具有深度,更生动活泼,也更受群众喜爱,因此,地区性新闻的不断增加也是我国电视新闻类节目的发展趋势之一。

摘要: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电视新闻节目无论在节目质量还是在节目数量上都取得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电视新闻类节目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电视台的发展。本文就我国电视新闻类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一些探讨,并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措施。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现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耿博超.新闻类节目的现状及分析[J].才智,2010(34).

[2]冯颂.中国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之我见[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中国电视新闻 篇6

20世纪末, 中国大陆有偿新闻风气泛滥, 虚假报道和低俗化新闻屡见不鲜, 舆论监督的缺失和新闻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等职业道德问题也令社会各界担忧。为了整顿新闻工作风气, 重塑新闻行业形象, 1991年, 中国记协制订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1994年、1997年、2009年又连续进行了三次修订。该准则强调要“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重申“为人民服务”是中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在学术界, 新闻专业主义理论成为焦点。中国新闻界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论述包括几个要点:

第一, 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理念, 一是客观性新闻学, 二是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性。

第二, 专业主义强调新闻从业者与新闻工作的普适性。这种普适性是一种意识形态, 是与市场导向的新闻机构和作为宣传工具的媒体相区别的、以公众服务和公众利益为第一要务;它还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模式, 是与市场控制和政治控制相抗衡的、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专业社区控制模式。[1]

第三, 新闻从业人员应恪守职业伦理道德, 并作为对自身的一种自觉地规范和约束。同时, 业界围绕新闻专业主义的范围, 构建了新闻自由、客观公正、社会责任等话语模式。

第四, 新闻专业主义认为“客观性原则、自由与责任的观念、服务公众的意识以及自律与他律的原则”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几个关键性内容”。[2]

被称为“中国电视普利策奖”的中国电视新闻奖, 从1988年正式开始评奖至今, 其坚持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标准在全国其他各种奖项中无疑是最高的, 也最能体现不同时代背景的新闻报道特色。

二、“正面报道”样本的特点与选取

本文所指的正面报道主要是从价值倾向上来分析的。一般认为, “正面报道”有这样几个特点:从题材选择上, 集中在社会的积极部分或光明一面;从报道出发点和落脚点看, 倡导某种现象或观念, 立足保持社会道德水平和社会秩序等方面;从报道基调上, 是提倡和鼓励的。[3]这种特点符合国内新闻媒体“党和政府喉舌”的功能定位。因此, 正面报道在电视新闻中占据主导地位, 并且在中国电视新闻奖中也处于绝对优势。本文的样本筛选主要基于以下依据:

时间上, 选取1988~2006年。理由是:跨越两个世纪的19年, 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因此, 研究这些表现重大变革的新闻 (包括影视资料) 有深远意义。同时, 19年的时间长短较为合适, 有利于全面、深刻地反映一个时期电视消息发展的状况。而起点和截止选择是因为:1988年是中国电视新闻奖评选的开端;截止的2006年在评选中取消了长消息和短消息之分, 且对评奖做了多方面的改动:开始两个年度评选一次;取消长消息、短消息的划分, 统称消息;获奖名额大幅度减少; (1) 消息节目的时间也超过了以前的最高限制4分钟, 并将系列 (连续) 报道与消息结合等方面。

体裁上, 选择电视新闻“消息类”作为对象, 主要是因为, 电视消息在电视新闻节目以及整个电视节目中, 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迅速、简要、客观地报道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 以时效快、篇幅短、题材广、内容新等特点在电视荧屏上占有十分显赫的地位。[4]电视消息是各类电视节目的龙头和骨干, 是电视台公信力、影响力的主要体现。

通过上述限定, 1988~2006年这19年间, 中国电视新闻奖中消息类题材共有187篇报道, 其中正面报道多达122条, 高居第一, 占总报道数量的65.24%。

三、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分析电视新闻奖正面报道的中国特色

中国电视新闻奖的正面报道主要分为三类:一为正面事情正面报道;二为正面事情正面宣传;三为反面事情正面报道。从专业角度上来说, 只有正面事情正面报道是从新闻与传播规律出发的, 而后两类都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一) 正面事情正面报道

在众多的获奖作品中, 正面事情正面报道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例如, 1988年度的《锲而不舍, 绿我中华——中央领导参加植树》;1994年的《我国预报天体相撞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天安门广场竖起“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牌》;1995年度的《检查团来了!走了!》《肖老汉不上访了》;1996年度的《王义夫带病参赛夺得银牌》《车祸无情人有情》;1998年度的《农机下乡了》;1999年度的《遭遇县里说情人》;2000年度的《林蛙不归路》;2003年度的《人工林里来了野生鹿》;2005~2006年度的《胡锦涛在延安与老区人民共度除夕共迎春》《刘翔12秒88打破尘封13年110米栏世界纪录》等。新闻专业主义强调正面报道同样要求客观、真实及公正地阐释, 要求我们报道新闻时向观众真实地呈现所有内容。1995年度的《肖老汉不上访了》就较好地体现了客观性。首先, 记者既采访了“告状”的肖老汉, 也采访了“被告”的村支书, 让他们各自诉说自己的观点;然后, 再请仲裁的县委书记、相关部门发表意见;最后, 征询当事人的看法。在整个采访过程中, 记者的定位准确而清晰:公正、客观的第三者身份。作出判断和结论的不是当事的哪一方, 更不是记者, 而是权威部门或人士, 他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合情合理、令人信服。黎明洁教授指出:“所谓客观的中介者在此指的是对新闻事实作非个人化的表达, 以不偏不倚的旁观者身份出现的记者形象。按职业理念来说, 非个人化是规范的做法, 因此, 中介者身份也可以说是新闻职业者的身份。”[5]

(二) 正面事情正面宣传

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既是宣传党的大政方针的需要, 也是时代的需要。因此, 政治宣传的重要性与获奖的可能性呈现出某种必然的联系。[6]1995年, 江苏电视台获奖长消息《扶贫状元华西村》, 若按照新闻本身的规律来讲,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而华西村又是所有农村的典范, 华西村通过资金扶助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帮扶方式在20世纪90年代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 在报道中宣传的影子过于明显。例如, 文中有一句:“华西村生产发展了, 生活富裕了, 他们没有忘记国家、集体, 也没有忘记左邻右舍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一句并不是当事人的直接或间接引语, 而是记者在报道中强加进去的合理想象。1996年, 中央电视台获奖作品《江总书记重访永常村》中也有一段“江泽民的一席话, 成为永常村群众奋起扶贫攻坚, 发誓摆脱贫困的强大动力……他们难以忘记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他们也在思索如何把山村建设得更美好, 来报答党中央和江泽民总书记的亲切关怀”等。新闻真实性要求, 新闻中涉及的人物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 必须是当事人所述。而上述几件作品中, 无论是江泽民书记、王义夫、村民还是女教师心理活动的描写, 显然都是记者的合理想象, 带有明显的宣传味。[7]获奖作品中的合理想象大都与媒体承载的宣传任务有关, 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新闻真实性的核心环节。

(三) 反面事情正面报道

在样本中, 反面题材正面报道的共有27个, 涉及天灾人祸。例如, 《“有困难找政府”》 (1989年) 、《女教师遭洪水遇险子弟兵奋力相救》 (1998年) 、《庐山三叠泉突发山洪干警急救被困游客》 (2001年) 、《洪水冲出的警民情》 (2002年) 、《总理带灾区孩子上课》 (2002年) 、《在千钧一发的时刻》 (2003年) 等。从标题上就可以看出, 此类获奖作品的主角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活跃在一线救助灾民的军警, 反而看不到具体灾情和灾民情况, 报道及画面中只有形势一片大好的光景。在政治力量的支配下, 新闻从业者首要遵循的价值取向是“喉舌”而非“专业”。[8]这种外力对媒体的要求与新闻专业主义大相径庭, 由此产生矛盾、冲突在所难免。

四、正面报道的传播效果

新闻专业主义要求, 必须把新闻与社会责任作为其最高境界。但是, 今天的新闻专业从根本上讲是不具备纯粹性的。因为政治与媒介共生互存, 媒介拥有监督政治权力的同时也受到政治权力的制约。在我国,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在长期的新闻宣传实践中, 我国各级媒体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 正面报道也因此占了很大的比重, 为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服务大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 在实践中, 这种不符合新闻专业主义的做法使得新闻的公信力越来越低, 往往遇到上述正面事情过度宣传和反面事情正面报道重复的尴尬情况。虽然我们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但不代表我们要因此扭曲新闻、违背规律。记者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去选择新闻事实和寻找报道角度, 往往只看到了事实有利于其主观传播目的的一面, 却忽视了事实中与其传播目的背离的一面。记者主观随意地在新闻中表现出了倾向性, 违反了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 结果使新闻报道丧失了信誉。

正面事情如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和受众的需要来选择和报道, 传播效果也会如正面事情一样积极、活泼。但是正面事情若从宣传角度去解析、阐释, 不管其初衷如何, “正面报道等于宣传”的传播结果不是传播者愿意看到的。对于受众来讲, 无论是什么样的正面宣传, 他们关注的完全不在于稿件安排的位置有多么突出, 篇幅有多么长, 字号有多么大, 而在于这些内容能否勾起他们阅读的欲望、能否引起他们的兴趣。在现今的政治体制下,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新闻的人性化、真实化表达, 在新闻实践和评奖过程中避免发生传播效果与传播愿望相违背的情况。

摘要:新闻媒介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长期以来是国家进行政治宣传的工具。中国电视新闻奖作为政府电视新闻的最高奖项, 在业界具有最高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本文立足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与方法, 以中国电视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分析正面报道的传播效果, 将学理性与应用性统一起来, 从而探究正面报道专业性的特点与不足。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正面报道,中国电视新闻奖,消息类

参考文献

[1]李岩.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大陆的实践与变异[J].当代传播, 2011 (1) :57.

[2]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29.

[3]中国新闻年鉴杂志社.中国新闻年鉴6 (1991)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157-159.

[4]邱一江.新闻专业主义视域下中国电视新闻奖获奖舆论监督作品研究[J].暨南学报, 2013 (9) :33.

[5]黎明洁.新闻写作与新闻叙述:视角·主体·结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40.

[6]钟丹丹.全球背景下中西传媒的价值取向比较——兼谈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的比较[J].成都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6 (1) :83.

[7]蔡德强, 乐中伟.“合理想象”与电视新闻的真实性[J].现代视听, 2010 (S1) :96.

电视新闻与电视新闻专题的差异性 篇7

1. 电视新闻、电视新闻专题概述

我们需要对电视新闻和电视新闻专题做一个合适的定义, 电视新闻是指某一时间段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公众比较关心的事情, 以浅度报道为主, 将事件的基本情况以简单明了的形式迅速告知公众。电视新闻专题是指具有特定的新闻取向, 以深度报道为主, 综合运用各种电视报道手段, 按照周期、专栏播出的新闻节目类型。

2. 电视新闻、电视新闻专题的共性

2.1 二者所反映的都是新闻, 即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公众比较关心的事物, 对时效性的要求较高。

实时性是新闻亘古不变的追求, 它的新鲜度从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在业界的地位。都具有真实性, 都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 而不是凭空捏造的, 要求事物真实, 情感真实以及本质真实。

2.2 二者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

为了提高自己在电视业界的知名度和口碑, 在报道题材的选取上可以说是匠心独运。

近年来出现的“民生新闻”之所以在电视业界具有不错的影响力, 这和它们符合民众心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民生新闻真实反映了民生内容, 站在平民的角度上看问题, 代表了民主的价值取向。电视新闻的节目主持人也会在新闻结束时做出间断的评论, 给予公众一些合理的建议。

2.3 都具有互动性

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 为新闻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者在报道形式上都做出了改变, 利用短信平台、网络平台、热线电话等手段增强了节目的互动性, 打破了传统传播学中信息的单项流动性, 极大地吸引了公众参与的热情度。

3. 电视新闻与电视新闻专题的差异性

由于电视新闻和电视新闻专题的差异性, 电视新闻和电视新闻专题才能共存于新闻媒体这个天地中, 拥有自己忠实的观众。

3.1 电视新闻的最大特点是它简单明了,

用最简短的语言来传播最大的信息量, 来实现自己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一系列优势, 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 揭示浅层次问题。相反, 电视新闻专题的特点在于它的“专”, 它报道的内容不就单纯的事件而报道事件, 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 着重于事物的延伸, 透过问题看本质, 直到挖掘出它的内幕, 彰显自己的深度。湖南经济电视台都市频道的新闻节目《都市—时间》是一个很不错的栏目, 其主要反映突发事件和市民生活, 即“突发事、烦心事、新鲜事”, 就事论事, 不会掺杂主持人以及评论员的观点, 从而满足公众对信息量的强烈需求。对于中央电视台和黑龙江电视台共同打造的新闻电视专题栏目《新华视点》, 主要报道突发事件, 社会热点, 关注国内外重大新闻, 它的栏目宗旨是“快速反应, 深层报道, 体现见识”, 通过节目的观看, 观众不仅了解了新闻, 更重要的是了解了新闻背后深层次的东西, 而且提供了一种批判思维和事态预期, 获得了较深层次的东西, 看到了事情的本质。

3.2 电视新闻具有普遍性, 内容, 形式表现真实鲜活,

着重于向社会反映短时间内发生的与公众息息相关的事件, 将其真实地表达出来, 实时性很强, 手段更符合电视的规律, 更多的是展现客观事实, 很少参与报道者的立场、观点和出发点。而电视新闻专题具有特殊性, 用其特殊性来反映某一类事物的普遍性, 相当于对电视新闻的一个提炼。电视新闻专题一般采用专稿和专题报道的形式, 内容、形式比较稳定, 每一个周期会选择具有一个代表性的内容进行专题报道, 对事实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对于《都市—时间》来说, 一些与社会治安相关的非常规事件或者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都会成为它每天必不可少的内容。例如:车祸、盗窃案、诈骗案等, 还包括阶梯电价, 汽油价格调整等。但是, 对于《新华视点》, 它会择选一些特殊的新闻题材, 对其进行剖析, 直击事情的要害, 有力表达报道员和评论员的观点,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3 时效性差异较大。新闻节目的叙事都追求时效性,

传播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 新闻的进行时代得到强化, 公众置于强烈变化的动态之中, 作为电视新闻, 由于不需要经过精雕细琢和过多的修饰处理, 能随时让公众了解事态的发展, 了解新闻事件的进展。然而对于电视新闻专题, 往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酝酿, 特别是一个优秀的选题, 确定和实施需要的时间更长。例如一些调查型的新闻专题节目, 记者在事件发生后或者获得线索后, 需要前往现场取证和深入挖掘, 才能得到新闻背后的新闻。这样, 它的时效性就远远不如电视新闻了。

4. 结语

电视新闻和电视新闻专题拥有共性, 也有差异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二者相互借鉴, 共同发展, 联系更加紧密, 特点也更加突出。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性, 才使公众各取所需, 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 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玉兰.民生新闻发展与理论阐释[J].当代传播.2008 (4) :78-79

电视新闻故事化:在叙事中讲新闻 篇8

【关键词】新闻故事化 叙事技巧 新闻真实性

一、故事化是电视新闻发展的必然趋势

“电视新闻故事化”最早是美国CBS《60分钟》提出的,艾美奖对《60分钟》的评价是“用简单而有效方式深入了故事的核心进入了人物内心, 编排自由富有活力,开创了一种新的节目样式”。

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说:“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时间中的情节和细节,突显时间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用故事化的手法写新闻时, 应努力挖掘新闻事实中具有人性、人情的因素,描述人的生存境遇, 捕捉生动传神的生活细节, 展现人性的真善美,把情感因素融入理性思索。①

电视语言有强烈的现场感、参与性和冲击力,在叙事上是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因此,讲故事是电视独有的特长,电视新闻故事化可以充分体现电视语言的魅力。尤其是微博的出现,让“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成为新闻最简单的传播方式,微博的碎片化传播使得传播权利,从单纯的记者传播权到每个网友都有传播权,在这种情况下,电视如何抓住观众呢?这是作为媒体人需要首先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央视走基层系列报道,就非常巧妙的运用到了新闻故事化的手法,在每一个报道中讲一个故事。在《孟宏伟 牛羊卖出来的“传奇”》(走基层 我这十年系列之一)的报道中,编导巧用悬念,采取不断设问的方式讲故事,在主要人物出场之前,编导用了三个段落做铺垫、设置悬念,而孟宏伟趴在床上出场,让观众有些吃惊,紧跟的解说解释了情况,原来他是高位截瘫的,而后运用不断的设问推进情节:

孟宏伟是怎样发布信息,寻找客户的?

他的手指不能动,怎么打字?

孟宏伟有一个原则就是见面交易,那他是如何做到的?

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和追问,介绍了孟宏伟的情况,并且引出孟宏伟的弟弟孟伟强。十年间,孟宏伟用网络实现了人生价值。在这个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和典型环境的展现中,表现了网络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这一主题。

二、新闻故事化的误区与注意事项

“在故事化的处理当中,尤其是部分地方媒体,缺乏调查、恶意编造故事、刻意设定故事情节或篡改新闻事件发展过程,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从而使民生新闻媚俗化、娱乐化甚至是真实性的问题大量存在”②。

2011年6月,河北省石家庄电视台第三频道《情感密码》栏目播出一期《我给儿子当孙子》的节目,片中的不孝子许峰,激怒了观众。并一度人肉搜索里面的儿子和儿媳,甚至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最后事实证明他们只是收了节目制作方微薄的费用,而最后该节目以及承包节目的制作公司都被停牌,甚至石家庄第三频道也被迫停播一个月进行整顿。被过分故事化的电视民生新闻正在失去民生新闻应有的本色,同时也使新闻的真实性缺失,过分故事化也只是单方面追求收视率而忘记了民生新闻的根本宣传宗旨③。这些事件都证明新闻真实性对一个新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新闻缺乏真实性,那么这个栏目必将走向灭亡。

“优秀的新闻作品,它是各方面均达优化、各项要素堪称完善的综合反映,作为要素之一的新闻来源是不可或缺的。交代新闻源也是一般新闻的起码要求,是取得受众信任的重要条件之一,它有助于受众对新闻机构的监督,避免记者、编辑道听途说主观臆断,以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他是新闻真实性的重要依据。”④

三、故事化与媒介娱乐化的勾连关系

媒介娱乐化最初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随之成为一种时尚,表现为报纸、电视、电台上的娱乐节目所占比重越来越多,而相对应的严肃的新闻节目受到冷遇和挤压,媒介为了迎合受众的口味而进行娱乐化的包装,以至于整个电视行业或者媒介偏向于娱乐化。作为民主交流的社会平台的大众媒介就在娱乐化的浪潮中失去了自己应有的责任⑤。然而这种媒介的娱乐化使得电视工作者选择了故事化的方式,用巧妙的叙事方式来解构新闻,不再局限于五个W的原则。

自从《快乐大本营》和《超级女声》开播以来,中国的娱乐节目、游戏节目和真人秀节目接踵而至,从现在的中国电视市场来看,娱乐节目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电视的娱乐化慢慢侵蚀着中国的电视市场。2010年1月15日,江苏卫视制作的一档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非诚勿扰》,和2012年7月13日正式在浙江卫视播出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再一次袭击了中国的电视行业,使得灭灯和转椅成为当下中国电视的两种形态。而这两种形态在其他娱乐节目中也可见端倪。

“在娱乐化的冲击下, 人们对一些严肃的事情也习惯从娱乐的角度去看, 对于一些深刻的事情也不再作过多的思考”。⑥随着这种泛娱乐化现象的泛滥,电视中的娱乐比重越来越大,同时对于新闻的袭击也接踵而至,因此民生类的新闻更受观众的青睐。民生新闻从一个小的切入点,讲述一个小故事,但从故事中得到的真理确实耐人寻味的。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运用戏剧性的手法说新闻,“仅仅开播3个月,就跻身尼尔森全国卫视晚间收视前50名,5个月后,前30名;9个月后,前20名;11个月后,前10名。”⑦

结语

电视新闻的故事化跟媒介环境的娱乐化是分不开的。在媒介娱乐化的冲击下,在新媒体环境的压力下,电视新闻作为一种严肃题材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利用自身独特的电视语言优势,展现电视不同于其他媒介的优势。然而这种故事化的讲述方式必须以保证新闻真实性为前提,片面强调新闻的曲折和离奇进而故弄玄虚,只能致使新闻失真,以至于新闻连最基本的最吸引人的元素也失去了。

参考文献

①王君,《故事化——新闻写作的一种思路》,《新闻导刊》,2005(5):38

②冯维军、周晓晖,《采编过程要全程维护新闻真实性》,《理论观察》,2007(5):185

③张旭东,《民生新闻八大热点》,《新闻传播》,2008(2):12

④马飞,《真实性要求交代新闻源》,《记者摇篮》,2006(6):43

⑤李良荣,《娱乐化、本土化——美国新闻传媒的两大潮流》[J].《新闻记者》,2001(3)

⑥武锦华,《电视霸权:应该引起警惕的影像状况》,http://www.mecu.lorg/

2005-5-21

⑦朱虹、胡正荣:《中国电视名牌栏目》,红旗出版社,2010:38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研究生)

中国电视新闻 篇9

仿真假面能成真吗?

【副标题】

《流言终结者》将播出谍中谍之完美伪装的假面诡计 【口播】

在即将播出的本期《流言终结者》节目中、亚当和杰米将通过真人假面试验为您揭开电影谍中谍、利用高仿真假面头套从而实现身份盗窃的经典桥段。试验结果证明、这是一项“可能完成的任务”。【配音】

电影《谍中谍》一直以来被广大影迷奉为谍战题材的经典之作。在这部影片中、最引人入胜的是主人公“伊森”利用高仿真硅胶面具实现身份盗窃、从而圆满完成任务。而“流言终结者”亚当和杰米、本次揭秘任务就是检验高仿真头套面具能否起到“混淆视听”的特殊作用。

本次揭秘任务分为前期准备和实战检验两个阶段。首先、两人来到SPFX特效面具工作室、让设计师根据自己的要求分别为彼此制作了硅胶高仿真头套面具。但除却面貌衣着的相似之外、为了达到惟妙惟肖的“欺骗”效果、两人还必须学习彼此的举止言谈。为此、节目组还专门聘请了传奇表演教练特里、麦戈文。

随着前期准备工作的陆续结束、真正的实战检验也随之而来。亚当和杰米共进行了三轮的真人试验,首先、节目组邀请了几位对他们二人“认识却不熟悉”的志愿者,通过一项“伪装任务”来检验彼此的扮演效果。虽然志愿者们被逼真的假面头套差点蒙骗、但“流言”还是止于亚当和杰米各自不同的声音辨识特点。

不甘于此的亚当和杰米、又开始了下一项试验、“无声测试”。节目组为此邀请了对二人更加熟悉的工作人员来参与本轮的试验。在“亚当”和“杰米”没有发出任何声音的情况下、测试者们的注意力大都被这项“激光灯瞄准”的伪装任务所分散,但随着测试者的接触距离不断缩小、其中的端倪还是被他们发现。

【同期声】

(电视台大楼安保人员):“差一点就被骗了、但你的声音还是出卖了你、假亚当”

最后一轮的试验、亚当和杰米把测试者换成了对他们非常熟悉的卡莉和格兰特。【同期声】

(好友,格兰特):“我敢肯定、我一眼就能辨认、因为我和亚当认识了十二年”

(好友,卡莉):“我也是、我们已经有九年的交情了”

中国电视新闻 篇10

《新闻调查》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与其调查性报道的指导理论、专业细致的运作机制、多方位的策划是分不开的。同时, 作为一档电视新闻节目, 其中所体现的独特的电视采访特色同样为其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多年来, 《新闻调查》一直在引领当今中国电视新闻采访的潮流。作为一档深度报道专题类节目, 《新闻调查》不仅继承了传统新闻采访的要义, 同时开创了新时期电视新闻采访的新局面。

一、采访形态:对话式采访———体现采访的互动性、参与性

《新闻调查》在采访的表现形式上突破以往的传统操作, 采用了面对面对话式的采访方式, 在对话中调查问题、启发思考。

1、独特的话语机制为观众提供了思考空间

传统的新闻采访一般是记者提问、受访对象回答, 很少形成交流, 且往往囿于时间限制而浅尝辄止。《新闻调查》给了记者充分的话语权和时间。在实际采访中, 记者层层剥笋, 将步步追问的方式发展为一种独特的话语流和话语机制。这种独特的话语语境通过对话式采访来实现, 即记者在采编新闻时, 采用“一问一答”的对话式手法进行报道, 一连串的问答既是一次次的对话交锋, 也是一次次的情感互动, 简短而真实。“记者不但可以通过简单地采访完成对事件的叙述, 还可以用机智的对话完成对事件的调查和引证, 更可以用尖锐的提问深入事件更深的层面, 还可以用平等, 真诚的交流进入调查对象的内心世界” (2) 。

在2008年9月20日播出的《残奥瞬间》中, 观众看到, 当记者柴静得知残疾人运动员侯斌在点燃北京残奥会40米高空的主火炬时, 右手骨中居然还安着一块钢板, 非常惊讶, 忍不住想看看他的手。

柴静:侯斌, 我就特别想看看你的手, 行吗?

侯斌:哪边?

柴静:我看看, 就突起的这一块。

侯斌:对。

柴静:其实这里面是刚装的钢板。

侯斌:有四个螺丝在里面。所以说我每次爬之前的时候, 我就要在房间里面用热水把它 (手) 烫得时间长一点, 就烫个20分钟, 这个小臼就特别不好去揉, 烫开了, 然后我再活动活动。

记者:你这么往上一下一下地用劲, 手是什么感觉?

侯斌:刺骨刺骨的疼。

就是这样的一问一答, 情感互动, 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最真实的侯斌, 同时也通过简单的对话完成了对事件的叙述。

2007年1月9日的《艺校学生陪酒事件调查》节目中, 柴静与桂林舞蹈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郭桂生的经典采访片段则很好地体现了对话式采访中观点碰撞的过程———

记者:学校为什么要收这部分钱呢?

郭桂生:学校, 说老实话, 很大程度也是要靠一些演出的一些收入, 这种演出的收入包括学生补交学费这一块来维持, 所以我们很看中演出这一块。

记者:它对你们来说现在有多重要?

郭桂生:重要的是市场, 如果说这个市场不好的话可能就会影响到学校的办学了。

记者:郭校长, 您觉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郭桂生:让学生成才, 学到本领。

记者:那为什么我今天听到最多的就是挣钱?

郭桂生:也没有的……那也不是, 这个是一个……也是一个环节, 也是一个环节。

从心理学上来说, 被采访者一般都有自我保护的一面, 又有想表现自我的一面。在实际采访中, 只要引导得当, 让其自我表现一面占上风, 那么他就会非常情愿地积极配合, 有时甚至会丢掉最后一点戒备、撤掉最后一道防线。针锋相对、观点碰撞、你来我往、迂回有序, 这就是冲撞的结果———留下更多的思考、更多的感动, 而不是拘泥于事件本身。在采访中, 记者所提的问题不能仅仅让受访者用“是”、“不是”、“好”、“不好”等简单的话语回答, 而应该激发他们畅快地尽可能多地说出内心的感受和受众感兴趣的话题, 同时善于出“难”题, 提出独特、尖锐的、出乎被采访者意料又很刺激、很有兴趣的问题, 使被采访者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状态。被采访者的思考同时吸引了观众的思考, 以此带动观众的参与精神, 使整个过程蕴含着极大的参与性。

2、采用反映镜头与镜头副语言制造互动来往

反映镜头是“以正在采访的记者画面存在, 多以中近景的记者正面或侧面图象为主体的画面, 它的特征是记者的面部朝向采访对象, 从而建立起一种对应的关系, 此外也以采访主题相关的素材画面存在, 例如采访环境中的门牌标识、建筑、机器、道路等;也可以是采访现场中与采访对象的语言密切相关的, 如相应的照片、文字资料、空镜头等” (3) 。

富有深意的中央公馆、体现着权力腐败的粮神庙、悲凉的落日和古井———《新闻调查》中的采访画面很重视运用这类镜头———充分发挥了蒙太奇的关联性, 在被采访者叙述事件或情感流露时, 调用意味深长的画面予以升华。这样, 既丰富了采访的语言信息, 建立了解释、交流、说明、补充等辅助关系, 又不妨碍主体内容的表述, 建立起一种对应关系, 加强采访画面的交流感。

在电视新闻中, 镜头意味着一切, 代表了坐在荧屏前的观众。新闻采访中, 记者在与采访对象进行言语交锋的同时, 还很注意用自己的副语言与采访对象、荧屏前的观众进行交流。他们“在谈话过程中自然流露出来的体态和面部表情, 很多时候并不是出于无心的偶然活动, 而是具有口头才能表达出来的特殊情感意义” (4) 。

柴静在多次采访时都体现了这个特点。在权力腐败的贪官面前, 她愤而摇头;在孤单无援的老人、孩子身边, 她无声叹气;在社会暗箱操作的黑幕面前, 她不解、难过;在正义勇敢的真情中, 她喜而微笑。在《新闻调查》的记者们眼中, 有很多方式可以表达采访者的本意———内心的各种感受可以通过表情语态、身体姿态来表现。他们力求采访与记者的有声语言相呼应、与采访对象的话语内容相配合, 营造采访中的信息场。

二、采访纬度:创造性思维———体现采访的纵深性

1、打破传统:积极使用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 “是电视记者采访的思维方式之一, 从否定的倾向去发现事物的本质, 它在电视采访中的运用, 不但改变了采访问卷单一的定势局面, 而且为更加真实客观、深刻全面、生动活泼的采访报道, 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5) 。这也是常常能使记者采访报道出“奇之极、新之极”的独家新闻的“秘方”。

《新闻调查》的记者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 开辟出新闻采访的捷径, 他们能让人看到别人难以看到的东西, 使问题的症结显得通透、晓畅。2008年10月18日《农民工律师》中, 记者不是按照以往的顺序思维直接介绍几位知名的农民工律师, 而是一开场先叙述农民工的生存状态。节目通过几位农民工代表和农民工法律工作者的的叙述多侧面地展现了农民工维权的必要性和复杂程度。采访过程角度不断变换, 逐层深入。此外, 《新闻调查》的记者还善于按事物发展的规律, 由近到远、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连续发问, 推动采访步步深化。不断变换角度的提问不但为采访对象打开了思路, 也有利于层层剥笋, 发掘问题的实质, 《沉浮亚细亚》、《藏羚羊之死》、《小官大贪》、《特大野生动物走私案》等节目都体现了这一点。

逆向思维的使用, 打破了传统思维程序, 将问题倒置。记者思路的创新、角度的变换在资讯时代里为各家新闻媒体创新思路的开拓起到了很好的铺垫、启示作用。

2、全方位, 多角度:综合运用发散思维与全感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对新闻事件追本溯源, 在时间和空间上加以拓展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 运用对比、解释等方法多角度地补充信息” (6) 。就一个问题展开多角度的思索是《新闻调查》采访思维的另一特色。采访过程也是一个讲求思辨的过程, 讲求符合思维规律。传统新闻报道模式往往简单、片面、肤浅、就事论事, 这种单线条式的线性思维容易使复杂事物简单化。而生活中的事物往往是一因多果或一果多因的, 复杂的事物要求记者的思考也是多维的。《新闻调查》主张将问题的原因多元化。2006年4月26日《一只猫的非正常死亡》中, 记者通过网络追寻残害生物的各个当事人, 透过几位当事人复杂的内心活动, 反映出深刻的社会问题———他们或者因为社会的不公借以发泄, 或者因为心理的阴影而误入歧途, 或者由于一些不良引诱而走错路, 以此唤起公众对事件背后其他问题的深刻思考。

在进行发散思维的同时, 记者也运用了全感思维, 即将采访中的各种要素融合为一个场, 将观察、情感、准备融为一体, 全身心投入, 周密地调动各种综合表现因素以此增加报道的感染力。

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是通过电波传送载有信息的图像、文字、色彩、声音供观众收看、收听的。电视各种符号信息的综合传播, 视听结合、声形并茂。在采访中, 记者正是抓住了电视传播的这一独特优势, 不仅仅只是用声音来传递信息, 还用图像、情感来表达新闻的内涵。细节的捕捉、富有深意的镜头体现、记者的感情流露……通过全感思维对新闻事件完成主题提炼, 将众多的材料元素以合理的逻辑加以排列, 使新闻更富有味道和寓意。

3、彰显独特:大胆启用个性思维

对于电视调查性报道来说, 出镜记者的表现尤为重要。他们既是调查行为的主体, 也是一个节目的结构元素, 是调查行为的实施者、调查过程的表现者、栏目的外化标志和品牌形象, 同时也是《新闻调查》最具调查个性和优势的语汇。对此, 《新闻调查》对栏目记者提出了“个性化”的要求。

个性思维的鼓励和运用能给予记者充分的自由和发挥自我能力的空间, 使采访不拘泥于任何条条框框, 从而达到一般采访难以达到的效果。《新闻调查》的各位记者都有其个性特点。长江的老练、王志的质疑、杨春的感性、柴静的调查精神, 记者们用自己独特的采访风格使栏目呈现出缤纷多彩的格调与味道。

三、采访方式:记者型主持人+调查式采访+故事化推进

1、全力打造记者型主持人

众所周知, 在节目播出过程中, 主持人若以“人格化”、“对象化”的传播方式向观众传达节目内容, 就很容易让人忘却屏幕的存在而融入其中。在节目中, 主持人就像一条链子, 将琐碎零散的信息符号有序而整齐地连接在一起, 从而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任《新闻调查》制片人张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他们的实践说明“好的节目跟记者的发挥很有关系, ‘人没有变, 节目却变化了’” (7) 。栏目确立了“记者中心制”, 记者属于独立型主持人, 也称为“记者型主持人”。他们参与整个新闻事件报道的策划、采访、主持与后期制作, 他们独立、立体、完整地介入和把握整个新闻报道的发展脉络。在采访中, 他们既抓住新闻事件的本质, 又及时地捕捉观众的中心“视点”, 表现出出色的语言组织能力和直接交流的“个性化”。

这种记者型主持人的采访使《新闻调查》带有一定的权威性, 他们有一种整体意识, 能够打破以往记者、编导、主持人“兵分三路”的无序性。“三位一体”的创新组合包括报道策划案头准备、现场报道的临场发挥和参与节目后期的编辑制作, 这就要求记者统筹考虑所要完成的节目必需具备的诸多因素, 分析起来, 具体体现在对新闻事件的现场采访、调查报道、节目主持等方面。正是由于“记者型主持人”特色的整体发挥, 使采访和播出看上去完整而且连贯。

2、调查式采访展现采访全过程

过程即内容, 调查的过程构成了《新闻调查》的整体骨架。事实上, 《新闻调查》的本质就是一档以记者的调查为主要方式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 栏目的第一理念就是“调查理性”, 调查人在不断地求索过程中形成强烈的调查理念, 并且将这个过程展示在观众面前。不仅如此, 《新闻调查》栏目还强调记者调查是对一个“新闻事件”进行调查的过程, 而不是这个新闻事件本身, 记者调查“采访的时态是现在进行时, 节目展示给观众的永远是对‘正在发生的历史’和‘新闻背后的新闻’的调查、采写过程” (8) 。在这种采访中, 《新闻调查》突破了以往调查性报道的内涵和外延, 强调记者跟踪记录和剖析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在一定程度上让观众“全程参与”发掘隐藏真实的过程, 这不仅加强了调查报道的深度, 也提升了观众的关注度。

在调查过程中, 栏目还开创了一种新的语态———悬疑语态。采访时, 记者采用调查的方法层层推进, 强调在讲述“典型故事”时设计悬念。在他们眼中, “质疑是调查记者的生存方式”, 力求做到采访的过程就是悬念提出、悬念求证、悬念解决的过程。

3、故事化叙述引人入胜

《新闻调查》每期节目的采访过程几乎都是用一个故事来带动的, 这反映了当今新闻报道的趋势———“故事化”。在栏目中, 采访的过程并不是平铺直叙、打开天窗说亮话, 而是不断地用一个“诱子”来激发观众的收看动机, 再告知采访目的, 从而进一步展开调查, 用插叙、倒叙等叙述方式将问题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采访形式上, 为了表现出新特点, 强调新闻事件的过程性, 包括跟踪事件发生的过程、记者发现问题的方式以及介入事件的整个过程, 栏目很注重对证据的挖掘和展示。这种调查采用全景式分析, 注重展示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及相关背景。在当今的新闻播报中, “讲故事”就是将新闻事实事件化细节化, 其意义在于使新闻丰富、生动, 同时通过充分而细致的调查将节目引向深入, 从而达到厚重和深刻的思想层次。

四、采访目的:现场采访评述增加新闻含金量, 化浮躁为宁静

在当今越来越多的新闻节目中, 观众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真正的高手是能用报道把大面积的浮躁化为宁静的。以具体节目来讲, 一部有震撼力的片子看完之后往往会让你不愿意说话, 而去回味、去思索, 收回远去的思绪。在采访中, 评论是现场采访的一种重要话语形态, 无论是在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之前的引导性评论, 还是在采访中、采访后的概括总结性评论, 都是记者对新闻观点的叙述, 是记者对新闻深度把握的体现。

《新闻调查》的采访过程很注意评述环节。虽然他们也在追求“让过程说话”, 将调查类节目比作一个会议记录, 强调不会渗有太多记录员的观点, 但它依旧会在节目中表现自己的倾向。这种观点是隐性但富有内涵的, 记者在力求把重要的事实告诉观众的同时, 也让观点隐藏在节目中, 采编人员通过把观点和材料有机地结合, 使“论证过程事件化”, 折射出一种理性的光芒, 体现出大时代的背景, 从而做到观点提出让观众自己去判断, 而不是教观众怎么做。

每期节目中, 虽然记者附有的评论都不长, 但都触及新闻焦点的核心。今天的受众强调和渴求着新闻的深度报道, 希望记者能在传播活动中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在2007年4月23日《中央公寓的秘密》这期节目中, 柴静在夜色的中央公寓前说道:“不要以为这些黑暗中的空房间没有生命, 每过一个夜晚, 它的价格都在自动向上攀升……将来有一天, 那些真正从别人手中接下房子住进去的人, 可能很少会有人意识到, 他们不仅仅是在为房子买单, 也是在为某种权力买单。”这种节目能让观众融入其中, 看出自己想看出的东西, 得出自己想得出的结论, 让观众用自己的思想对新闻事实作出判断, 假若每一个观众都能带着理性思维去看节目, 其结果必然能化浮躁为宁静。

《新闻调查》继承了传统新闻学的采访要义, 同时又创新性地结合这些优势开创并发展了新时期的电视新闻采访。在采访形态、采访维度、采访方式和采访目的等方面都有突破创新。作为一档深度报道专题类新闻节目, 《新闻调查》已走过了自己的十年风雨成长路, 如今的《新闻调查》, 在电视新闻采访的领域上拥有着重要的领航式地位, 为当今电视新闻采访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模板与示范。

摘要:央视品牌栏目《新闻调查》在采访形态、采访纬度、采访方式和采访目的等方面都有所创新。本文以《新闻调查》为实例, 对如何创新电视新闻采访作了初步探析。

关键词:《新闻调查》,电视新闻采访,创新

参考文献

[1]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 [M].三联书店, 2003, 第223页[1]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 [M].三联书店, 2003, 第223页

[2]惠东坡:《〈新闻调查〉的成功要素》, [J]《.传媒观察》2003-09, 第48页[2]惠东坡:《〈新闻调查〉的成功要素》, [J]《.传媒观察》2003-09, 第48页

[3]李俊良:《妙在缝中插针——谈谈反应镜头》, [J]《.新闻大学》2006-10, 第23页[3]李俊良:《妙在缝中插针——谈谈反应镜头》, [J]《.新闻大学》2006-10, 第23页

[4]孟旭舒:《新闻采访中记者的话语形态》, [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01, 第161页[4]孟旭舒:《新闻采访中记者的话语形态》, [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01, 第161页

[5]王忠国:《关于电视采访中的逆向思维》, [J]《.记者摇篮》1999-04, 第38页[5]王忠国:《关于电视采访中的逆向思维》, [J]《.记者摇篮》1999-04, 第38页

[6]徐勋风:《开辟新天地——发散思维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 [J]《.传媒观察》1999-06, 第31页[6]徐勋风:《开辟新天地——发散思维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 [J]《.传媒观察》1999-06, 第31页

[7]张志安:《目标: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访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制片人张洁》, [J]《.传媒观察》2005-01, 第23页[7]张志安:《目标: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访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制片人张洁》, [J]《.传媒观察》2005-01, 第23页

上一篇:世博会后续利用论文下一篇:陕西城乡居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