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中理解数学概念四篇

2024-09-13

在体验中理解数学概念 篇1

【片段一】

师:冰狐的体重一般不超过200克, 松鼠猴只比我们的手掌大一些, 它的体重一般只有100多克。

师:有个小朋友叫小马虎, 他逛动物园的时候把动物的体重记录下来。 (没有单位) 你觉得他记录的怎么样啊?

生:没有单位。

师:真是个小马虎, 那我们一起帮他补上吧。一只小白鼠大约重20 (克) , 一只小兔大约重2 (千克) , 一头河马大约重3000 (千克) 。

师:一起把3000千克读一读, 还有更重的呢。一头大象重5000千克, 一头鲸鱼重72000千克。计量这些物体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 你觉得怎么样啊? (很麻烦) 怎样能够更加简便地来记录啊? (吨)

【赏析】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 教师先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千克和克, 再让学生通过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 体验到计量比较大的物体的重量用千克比较麻烦, 从而引出“吨”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不仅激发了学生原有的知识表象, 还让学生在原有知识表象的基础上, 通过列举更多更重的动物的重量, 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计量比较大的物体的重量时用“千克”比较麻烦, 而应该用“吨”。

【片段二】

师:我们班的大力士在哪里?采访一下, 你觉得10千克大米怎么样?

生:不算太重。

师:真不愧是大力士。我们有请大力士到前面来。这1袋大米重10千克, 两袋这样的大米重多少千克? (20千克) 大力士, 你能把它抱起来吗?20千克你觉得怎么样?

生:比刚才的10千克大米要重。

师:好, 你等着。3袋这样的大米重多少千克? (30千克) 大力士, 你还行吗?30千克你觉得怎么样啊?

生:太重了

【赏析】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 教师让班上的大力士去搬10千克、20千克、30千克的大米, 并谈谈自己每搬一次的感受, 让学生体验比较重的物体是搬不动的。从这个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出两点:一是让学生充分体验。当大力士觉得20千克大米比10千克大米要重的时候, 教师没有停, 而是再加一袋, 直到让大力士搬不动为止。这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 力气虽然大, 但是30千克还是很重的, 以至于班上的大力士也搬不动。二是注意对学生进行类推方法的指导。在让大力士搬之前, 让学生计算出2袋、3袋大米的重量。从后面的教学片段, 我们可以知道, 这个类推方法的指导, 其实就是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

【片段三】

小组活动要求:

(1) 按组号每人抱一次, 搬离地面坚持2秒, 谈谈自己的感受。

(2) 独立填写表格, 并算一算多少个这样的物体是1吨, 并把结果在小组里交流。活动分6小组进行。第一小组是一颗重1千克的大白菜;第二小组是重25千克的大米;第三小组是重10千克的水;第四小组是重5千克的旺旺大礼包;第五、六小组是大约重30千克的同学。

学生活动后交流, 并适时板书。板书如下:

【赏析】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 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有两次体验:一是让学生体验不同大小物体的重量;二是通过类推的方法, 在体验一个物体重量的基础上, 计算并体会1吨有多少个这样的物体。在这样的体验过程中, 学生能充分感受1吨是一个比较重的重量单位, 而且能初步体验到1吨到底有多重。当教师把1吨有多重的大量事例写在黑板上时, 无形之中就让学生建立了1吨有多重的表象, 而且这个表象在头脑中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这对于学生了解1吨有多重是很有帮助的。

【片段四】

观察图片, 进一步感知1吨有多重。

(1) 每头牛重500千克, 2头这样的牛重1吨。

(2) 每袋水泥重50千克, 20袋这样的水泥重1吨。

(3) 每桶油重200千克, 5桶这样的油重1吨。

(4) 每头猪重100千克, 10头这样的猪重1吨。

(5) (课件演示) 儿童游泳池能放水500千克, 2个这样的游泳池能放水1吨。

(6) 一个普通水龙头正常流水1个半小时, 大约能流1吨水。

(7) 洗一辆车大约用200千克水, 洗5辆这样的车大约用水1吨。

【赏析】

在这个片段中, 教师通过看一看, 说一说生活中1吨重的物体,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1吨在生活中到底有多重。数学应联系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不断的列举, 让学生牢牢地产生1吨有多重的表象。这对学生建立1吨的概念是非常有帮助的。

【反思】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要求有三点:一是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二是明确这个概念和另一概念的关系;三是能正确运用概念。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获得数学概念, 以达到以上的基本要求呢?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尤其是在学生获得数学概念的同时, 注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体验。

我们都知道, 小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有两种: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概念同化, 就是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概念来理解新概念。比如上述片段一, 教师先让学生回顾“千克和克”的概念, 再通过“较麻烦”的体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吨”的概念。通过不断的列举和体验, 揭示出“吨”是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时用的重量单位。学生之所以能初步了解“吨”是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时用的重量单位, 是因为在概念同化的过程中, 教师不断让学生体验计量的“不方便”, 激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吨”的概念。概念形成是通过大量的事例, 感知并形成一定的表象, 再通过抽象概括, 才能实现的。

当然, 只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是远远不够的, 也达不到概念教学的基本要求。在理解的同时, 我们还应该通过不断的体验, 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它。比如在上述片段中, 教师是让学生先通过计算得出1000千克, 然后告诉学生1000千克就是1吨。在体验1000千克的同时, 让学生理解并体会1吨。这不仅让学生很好地分清了千克和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更让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理解了千克和吨的概念, 这就使学生在思想和方法上有了一个提升。

在自我体验中建构数学概念 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A-

0070-02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传统教学比较注重概念的形式,却忽视其实质和实际背景,忽视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忽视推理及其所具有的数学创造性。在概念教学时,笔者尝试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让学生在体验中建构概念。体验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产生的,一个数学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究和猜测的,以及结果是如何应用的。

【片段一】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

师:老师是1个人,1个人往这儿一站,可以用“1”来表示,看看周围哪些物体也可以用“1”来表示?

生1:1条红领巾。

生2:1本书。

生3:1栋楼房。

师:谁可以超越一下,有不同的想法?

……

生4:1个团体。

师:这个同学的思路很开阔,老师对他的这个1很感兴趣。

师:小小的“1”真是无所不能啊!这个1是我们一年级时认识的1吗?那我们给这个1加个“”号,表示一个整体。

师:把3个苹果看作单位“1”(图片出示),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三个苹果一眼就能看成一个整体?(导入了画圈表示)

师:一旦把3个苹果看成单位‘1’,就不能把6个苹果看成‘1’了,应当看成几?

生:2个“1”。

……

师:4,5,6……这里的“1”好像是一个单位,数学上把这样的“1”叫做单位“1”。

师:满几个单位“1”,即是几;不满“1”,可以用分数表示。

……

【赏析】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和理性思考,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动脑、动手,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体验学习的一种方式。对于单位“1”这一概念,我们似乎从没有深入地思索过,只是把它当作教材中的规定,然后又照本宣科地强加给学生,告诉学生“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为什么叫单位“1”而不叫整体“1”?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感受到只有执教教师不断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用这种不懈的探究精神,才让我们一起分享了别具一格的单位“1”。学生在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分数”的概念的建构过程。

【片段二】《规律的规律》

142857×1=

142857×2=

142857×3=

142857×4=

142857×5=

142857×6=

师:用计算器计算并小组交流,有什么发现?

生:都是142857依次乘自然数,结果也是这几个数字组成的数。

生:结果越来越大。

生:结果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1开头是142857,2开头就是285714,这些数的排列顺序不变。

师:这就是有趣的“走马灯数”,如果142857继续乘7呢,又会怎样呢?(给学生稍许的思考)算算看。

生:142857×7=999999

师:还有规律吗?

生:没有。

师:看来“规律的王国也是有国界的”。

师:如果再算下去呢?

生:应该没有规律了。

师:我们试一试吧。

生计算器计算后汇报:

142857×8=1142856

142857×9=1285713

142857×10=1428570

142857×11=1571427

142857×12=1714284

……

师:小组里交流一下有没有规律。

生:有规律,最高位都是1,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相对应的积少1。

师:谁能解释得更清楚一些?

生:142857×8=142857×(7+1)=999999+142857=1142856

师:其实就是运用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

生:乘法分配律。

……

【赏析】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课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找规律”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用已学知识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用计算器计算并小组交流,有什么发现?”一语激起千层浪,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后,自由发言、主动联想,每个学生都经历了观察、猜测、验证和推理的数学活动。教师在“如果142857继续乘7,又会怎样呢”的追问中,更为学生之前的认知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至此,教师并没有停止对学生的引导,而是用“如果再算下去呢”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规律,在交流过程中体验了“乘法分配律”的优点和概念的建构过程。

【片段三】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字母表示数》

师:一个小小的字母竟然有这么广泛的应用,让我们一起去找找身边的字母表示数吧!

(出示:5本书的图,下面是式子5a)

师:从这幅图中,你知道5a表示的是什么吗?

生:5a表示的是5本书的总价。

师:a表示的是什么?

生:一本书的价钱。

师:5a还能表示什么?

生:5本书的重量。

生:5本书的厚度。

师:你觉得生活中还有哪些数量可以用5a来表示?

生:5a可以表示5千克苹果的价钱。

生:5a可以表示5行树的棵数。

……

【赏析】“字母表示数”由于比较抽象,特别是生活中所见到的大部分是字母的缩写形式,而不是数学上的“字母表示”。学生学起来感到吃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这些知识之后,组织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模型,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感性认识。课堂中让学生在理解了字母表示数的特点和优点后,“让我们一起去找找身边的字母表示数吧”,帮助学生重回生活中寻找身边的“字母表示数”,使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你觉得生活中还有哪些数量可以用5a来表示?”使学生能从多个角度来表达5a所代表的5本书的意义,更能从生活中寻找5a所表示的意义,从本质上理解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数学概念”的建构是借助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更是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的“建模”,是从具体、感性的认识逐步过渡到抽象、理性认识的必然。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引导学生在自我体验中有效建构,形成丰富多样、个性化的教学理念。

在朗读中理解感悟体验 篇3

韩 秀 琴

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起举足轻重的地位,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对文本更好的理解、感悟、体验,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朗读教学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学段:创设情境,理解诗文

根据大纲要求1、2年级的学生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那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犹如置身于情境之中,做文本的主人,学生快乐的跟着朗读,教师再声情并茂范读,由浅近的古诗,这样做,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例如学第三册的古诗两首《赠刘景文》中,就是这样做的。

第二学段:注重范读,感悟文本 三、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可以自己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但感情不够充沛,我便将所学文章制成课件,特别是散文,例如第五册中《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我将其春、夏、秋、冬的美景,做成风光片,配上优美的音乐,教师在配乐声中,为学生范读课文,感受散文的抒情,及文章本身的意境美,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更激发起他们跃跃欲读的兴趣,这样我便让学生绘声绘色的仿读,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领悟文章的大意,做到以读学文,以诵赏文的目的。

第三学段:讲究方法,体验情感

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能够通过朗读基本了解文章的主旨,所以,教师在范读,和学生自读的过程中,讲究朗读方法,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字正腔圆;

2、确定基调;

3、理出层次;

4、读出抑扬顿挫,例如在学习古诗时,教师首先范读,特别在范读时要抓住押韵的字、节奏、语调等,这样才能让学生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对诗文有更好的情感体验。

例如,李白《朝发白帝城》开头两句是交代感情,没有突出变化,宜用中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读时应用慢速,这样才能把诗文所要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来。

理解数学概念的有效路径 篇4

一、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数学概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教学数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教学,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是非常有用的,数学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让学生有兴趣去学习数学。对于抽象的概念,教师同样可以利用生活实际例子来解释。例如,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内容时,比较“1”和“2”的大小,教师可以举生活中的例子。教师在课前拿三颗糖,摆在桌面上,左边放一个,右边放两个。问问学生“你们要那一边的呢,为什么呢?”接着引入数学概念。学生不知不觉中,便了解了数大小的比较,记忆也会更加牢固。采用联系实际教学,还有个好处,就是学生在实际生活时,回想起数学所学内容,巩固所学。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周围的事物进行教学,引出数学概念。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概念”内容时,首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的方式来实验,接着给每个小组发放四根轻木棍,接着让学生将它们钉成长方形,接着教师给学生们演示,把它向其中一头拉斜,让学生看看拉斜后是什么形状。将数学概念融入实际生活中,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便很容易理解了。

二、经历概念发生过程,感受数学概念

牛顿说过:“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在学习过程中,探索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数学概念的产生,绝大多数都是前人一步一步探索出来,要让学生能够容易地理解数学概念,就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取不同的方法。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的事物,作为素材让学生自己探索概念。例如在教学“认识角”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可以发给学生三角板,两把直尺,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角的概念。通过自主实验,模拟发现概念的过程,让学生对于概念理解更加透彻。教师也可以联系前后知识,利用前后知识存在的联系来解释新概念,例如在教学“乘法”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顾加法,“加法和乘法有些像,你们能自己试着了解乘法吗?”接着再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入乘法的学习。通过引入概念发生过程,让学生能够真正弄懂概念,将抽象的内容转化为自己头脑中形象具体的内容。

三、借助生活经验,理解数学概念

学生对于与生活有关的内容是很感兴趣的,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生活中的事物他们了解不多,老师提出来,他们会很感兴趣的。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特征”时,教师可以问问学生:“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事物是三角形的吗?知道为什么吗?”先让学生陷入思考之中,如果学生思考不出来,就给他们一些提示:“你们会骑车吗?”如果有的话,老师可以鼓励后再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过自行车吗?知道自行车上有三角结构吗?”“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你们骑车需要什么呢?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接着再让学生自己想,还有哪些是三角形结构的,学生们苦思冥想,答案肯定丰富多彩,教师可以对想得多的学生加以鼓励。接着可以设计问题给学生:“你们能证明三角形的稳定性吗?”设计一些有些难度的问题也可以提高学生思维高度。从生活中取材,在教学中加入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的内容,能让他们爱上学习,了解数学的价值所在。

四、利用直观教学,深化数学概念

小学生年龄过小,认知水平较低,所以有些概念没有下准确的定义,防止学生理解过于困难。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又要理解这些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直观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概念内容。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要发挥好自身的作用,对于概念定义不准确的,要结合学生认知,来加以解释。例如在教学“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看看课桌、课本。举一些1米的例子,接着让学生们都站起来,看看同桌有多高,进一步直观地了解1米的长度,教师同样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测量1米究竟有多长。通过直观教学,让学生利用具体可见的事物,来理解概念,利用直尺测量也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操作的能力,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小学教学中,有少部分概念是难以理解的,但是通过具体事例还是很容易说明的,教师可以利用直观教学,让学生在脑海中自己构建一个概念,当然要正确,数学是具有科学性的。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实践中,慢慢理解概念。

总之,教师要重视概念的教学,利用实际生活中所包含的数学内容来教导学生或者带着学生一起探究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复杂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简单。教学方法很多,但是要遵循科学性,教师要让学生在正确的基础上,较为容易地理解新概念,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上一篇:反应机制下一篇:国内基础油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