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水平论文六篇

2024-09-11

篮球水平论文 篇1

1 提升搞下篮球队训练竞赛水平的探讨

1.1 重视训练竞赛信息源的采集工作

获得训练竞赛的来源是训练竞赛信息源。专家们认为, 在情报源中, 最为重要的是比赛、录像、视频、录音这些信息, 其次才是网络和数据库, 然后分别是人际关系、体育咨询公司等、学术论文、科技刊物, 广播、电台、报刊、文件、档案、图书、实物。由此可见信息源的采集工作对高校篮球队的重要性, 因此高校篮球队应该高度重视。通过对训练竞赛信息源的分析和研究, 高校篮球队可以了解对手的技战术特点和训练竞赛以及备战状态, 制定完善的计划, 对自己的球队进行训练和指导。其中高校篮球队的重点是搜集公开信息源, 主要包括篮球比赛、学术论文、报刊、数据库、文件、广播、电台、录像、视频、网络、档案。通过搜集的这些公开信息源, 教练团队可以更好地观看对手比赛, 与对手比赛, 同时拍摄视频等了解对手的习惯、战术等信息, 这也是搜集对手信息最准确、最快速、采用较普遍的方式。其次我们也可以派出人员观看对手及其潜在对手的的比赛, 记录并拍摄下来, 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将比赛录像按进攻、防守、攻守转换、篮板球等进行剪辑归类, 同时利用篮球软件对对手各种阵容指标进行分析, 从而获得更精确的数据, 方便我们更好地研究以及采取更好的应对策略。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篮球员技术特点信息、篮球数据库、篮球比赛信息、篮球新闻报道、篮球录像机视频、篮球技战术发展等, 收集的训练竞赛信息越全面, 对其分析得越透彻, 将更能提升本队的训练水平, 更好地备战, 迎接对手的挑战。

1.2 研究竞赛情报收集内容, 优化训练竞赛方案

对对手情报资料的搜集, 对自己球队情报信息的搜集和对竞争环境资料的搜集是竞赛情报所要收集的内容。通过环境资料, 教练员和队员要清楚地了解篮球规则、竞赛办法、裁判因素、社会支持、比赛地点与比赛时间等地理因素, 这是开展训练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明确了训练形成和计划, 球队进攻战术的训练要针对对方防守战术特点设计演练。例如:对方经常用哪些防守方式:人盯人防守、区域联防、紧逼防守;在人盯人防守中, 防守人员是如何进行协防的, 如何防守中锋;在发生掩护时怎么去防守, 如何防传切、如何防守球队员, 如何防中锋, 如何进行补防等。同样, 本队防守战术的选择和训练也应根据对方进攻战术的特点制定, 对对方的每一个战术要想出应对的方法, 并且要多加练习、模拟, 这样在比赛场上时才能更好地进行防守、攻击等一些列动作。对于队员进攻和防守技术的训练也应基于适应攻防战术的原则出发, 既能攻破对方的防守又能限制对手的进攻, 教练员应研究和了解对方教练员的习惯和所采用战术的特点, 对方队员的基本情况及技术特点和双方比赛中这些信息, 对这些信息进行透彻得分析能帮助提升教练员临场指挥的合理性以及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应对。此外, 在训练过程中要将这些信息与队员进行积极讨论交流, 在心理上给予队员以帮助与支持。模拟比赛是非常关键的, 有些人认为我都听懂了和理解力, 在场上时肯定能更好的应对,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在比赛场那种激烈的情况下,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都会变弱。因此经常进行模拟, 可以锻炼队员的心理能力、对战术意图的判断领悟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团地配合能力。

2 熟练掌握情报信息的加工与处理, 提升教练团队训练执教水平

搜集到的信息资料一定要对其进行加工处理, 使之升值成为篮球情报, 这个过程是团队能否成功非常关键的一步。搜集到的信息资料, 我们可以利用电脑和视频软件相结合技术统计进行分析, 从而制定对应的方案, 布置对应的攻防战术, 教练团队应学习研究篮球分析软件的使用方法, 将比赛中个人与团体进攻、防守、攻守转换等各种情况分类剪辑, 再用电脑编辑机对视频进行编辑与合成, 包括对手球员个人技术特点、全队战术特点、攻防路线等, 最后形成声像报告指导训练内容选择及战术布置的针对性。很多高校教练员虽然有非常高的学历水平, 但是他们更多擅长的是理论知识, 缺乏高水平的运动以及丰富的执教经验。通过让他们加强对分析软件的研究与运用,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他们缺乏实战经验这方面的能力, 同时丰富自身的业务知识提升分析能力。训练期间教练员将声像报告以图文的形式做成书面报告分发给每一个队员, 然后指导队员进行相应的训练, 使每一个队员明确训练的内容及训练的计划, 为全面科学的准备比赛提供了基础。一种特速传递情报的方法是口头报告, 这种方法一般在时间紧迫和情报简单时采用, 在比赛的临场指挥中用的比较多。例如, 发现对方战术和阵容发生变化时, 或者对我方不利时, 可以采取场边通知队员暂停、换人、重新布置等方法。教练员在深入研究分析声像报告和书面报告基础上应该理清重点信息, 在临场指挥方面积极运用口头报告, 准确的向本队球员提供技战术信息支持。

结束语

当今世界是一个高科技革命时代, 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信息来进行的, 高校篮球队训练竞赛也要跟紧时代的脚步前行。“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重视篮球情报的采集和分析是高校篮球对训练竞赛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分析研究竞赛情报, 可以将篮球运动上升到现代科技文化的层次, 指导高校篮球运动对从辩证法的角度重新认识篮球运动基础理论中规律性的东西。目前高校篮球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技战术训练针对性比较弱, 训练计划比较模糊, 教练员理论丰富但是缺乏实战经验等问题, 篮球情报信息的采集以研究为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 使篮球竞赛进入更高, 推动了高校世界篮球运动当代化的发展进程。

摘要:在高校中, 篮球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项运动。但是由于很多原因, 高校篮球水平比较有限, 一般的竞赛活动也都是学生爱好者组织的。因此需要专业人士给予意见来提高高校篮球训练竞赛水平。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逻辑推理法四种方法, 从重视训练竞赛信息源的采集工作;研究竞赛情报收集内容, 优化训练竞赛方案;熟练掌握情报信息的加工与处理, 提升教练团队训练执教水平这三个方面, 探讨如何提升高校篮球队训练竞赛水平, 力求为提高高校篮球训练竞赛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篮球,竞赛情报,训练,提升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广, 杨明, 叶毅.提高CUBA单位时间内训练质量的探索.四川体育科学, 2004, 4.

[2]周权.我国篮球竞赛情报获取及应用影响决策研究.北京体育大学, 2010.

篮球水平论文 篇2

1 高水平篮球运动训练周期制定的理论依据

运动员的机体对训练负荷会产生生物适应现象, 从而使机体的能力不断提高。它包括训练、比赛、恢复三个阶段周期性的运动。与运动员竞技状态形成、保持、消失三个阶段相对应的分别是组织准备期、比赛期和恢复期的训练, 这一循环可以称为训练的一个大周期。随着现代高水平篮球训练年度中比赛期长, 出现多个高峰的特征, 职业运动员不仅要承受俱乐部整个赛季的比赛, 还要参加其他各种性质的比赛, 如全运会、奥运会等。现代运动训练更重视将训练过程视为机能性运动系统。系统机能的提高和发展主要以生物科学的理论为依据, 即运动员身体器官对训练负荷产生适应性。每个运动项目在生物学理论的指导下, 根据自身项目的特点制订出发展速度和完善技术的、长期的训练大纲, 并在不同的大、中、小训练周期中确定阶段重点发展目标和训练负荷。所以, 根据近年来运动训练学发展的趋势看, 篮球运动训练尤其是高水平训练中尤为注重通过生物学适应过程控制运动员有机体的生物学改造。适应性的生物学规律是高水平篮球运动训练周期安排的主要理论依据。

2 高水平篮球运动训练周期制定的现实依据

篮球训练年度周期划分目前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重大比赛日程、社会与生活节奏、季节气候条件、竞技状态的形成等等。年度周期的划分要科学、合理, 在这些因素中必须找出支配划分的本质依据。教学过程与这些因素的关系包含: (1) 重大比赛日程——这是运动员实现目标的具体时间, 围绕它进行训练, 但它不是运动员有机体生物学改造的必然反映。 (2) 季节气候条件——训练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它属于外部的制约条件, 高水平篮球的训练因为其训练基本上在室内进行, 所以季节气候条件基本上是可以不予考虑。 (3) 社会与生活节奏——随着高水平职业联赛市场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其训练和竞赛也必须融合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中, 所以对业余运动员来说, 它是安排训练过程的重要依据之一。 (4) 竞技状态的形成——这才应该是划分年度周期的本质依据。因为比赛所表现出来的成绩是竞技状态的体现根据竞技状态形成、发展的规律安排训练过程, 使其最佳状态与重大比赛日程相吻合, 正是篮球运动训练中教练员与运动员所期望的。综上所述, 篮球运动训练年度周期划分的主要依据应建立在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年度重大比赛日程基础之上。

3 篮球运动训练周期的时间构成和应用范畴

掌握各种周期的时间构成及其应用范畴, 对于篮球教练员在训练计划的制定实施, 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运动训练学专家田麦久教授对不同类型的训练周期及时间构成的描述, 运动周期的类型见表1。

根据高水平篮球运动项目的特点及各训练任务和内容的不同, 运动队也时常把年度训练计划划分为单周期 (全年训练按一个完整的大周期组织实施, 称单周期安排, 包括一个准备期、一个比赛期和一个恢复期) 、双周期 (全年训练按两个完整的大周期组织实施, 称双周期计划。包含两个准备期、两个比赛期和两个过渡期) 、多周期 (按三个以上训练周期组织全年训练的过程计划) 。

4 高水平篮球运动训练的周期特征

4.1 高水平篮球运动训练的多年周期特征

在进行多年训练周期安排时, 要求教练员有很强的战略眼光, 要从总体上、长远发展上宏观地规划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实践证明多年训练周期对于全年训练周期、大周期及中周期等训练具有指导性意义, 它是对未来较长时间的训练活动做出的框架性的、方向性的预测, 是球队发展的长远计划, 是制定全年计划的依据。

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一般是指经过多年的系统科学训练经历并参加过省、市级大型运动会中篮球比赛的成年运动员。一般对他们进行特定的全过程多年训练周期多为2~4年。这类计划是当前优秀运动队的教练员主要制定的多年训练计划, 它是多年训练的具体阶段 (如基础训练阶段、全面提高阶段、最高水平阶段、保持阶段) 的吻合, 同时也是围绕一些重大的比赛 (如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亚运会、全运会) 进行制定的, 高水平运动队在在参加奥运会或全运会之间的4年区间性多年计划的各阶段 (年度) 任务及负荷动态变化各有侧重, 并相互衔接。

多年周期在实践中通常划分为阶段进行, 基础训练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熟练基本技术, 形成战术体系, 增加技术难度, 负荷强度, 提高一般与专项所需的身体素质, 培养战术意识和心理素质。运动负荷上在加量的基础上, 增加强度, 增加专项身体训练比重、技术难度, 同时要注意发展耐力和力量。专项提高阶段:主要任务是提高技术难度与训练强度, 巩固个人特长, 提高对抗和应变能力, 提高专项素质。保持一定的负荷量, 增强度, 达到高峰。最佳竞技状态阶段:主要任务, 进一步提高专项能力, 各种能力达到最高水平, 积累比赛经验, 取得比赛的好成绩。保持高水平运动负荷与提高负荷量, 训练与比赛密切结合, 使技战术、心理素质、精神状态达到最高水平。三个阶段中应参加一定的比赛量, 以赛代练。基础阶段主要参加每年联赛、邀请赛、表演赛、适应性比赛, 进入专项提高阶段, 除参加每年联赛、对抗赛、争霸赛、全国锦标赛, 及可能参加的国际比赛。

4.2 高水平篮球运动训练的大周期特征

高水平篮球运动训练的大周期特征周期中的三个时期 (准备时期、比赛时期或称基本期、休整时期或称过渡时期) 。

准备期:具有决定意义的训练期, 在全年训练中起至关重要作用, 比赛期的竞技状态取决于准备时期的训练效果, 它分为以下三个训练阶段。

第一阶段:一般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根据比赛任务和本队具体情况, 进行全面身体训练, 全面发展运动员的运动素质, 提高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发展专项所需要的一切基础, 以便为技术、战术训练和比赛打下基础, 提高保证。在篮球技术、战术训练中, 着重学习和改进基本技术, 同时进行基础战术配合, 如快攻中二打一、三攻二、策应、传切、掩护等。

在进行全面身体训练时可交替采用田径、体操、使用器械的练习手段, 发展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弹跳素质。

在进行篮球基本技术和战术训练时, 要尽可能与基础战术结合起来, 在改进技术的同时掌握基本战术, 并逐渐加大难度和运动量。

要安排理论知识学习, 如技战术分析, 比赛知识、生理、心理、解剖、规则等。这一阶段的训练内容安排上主要以综合性为主, 使身体、技术、战术相结合进行。

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基本形成竞技状态, 具有篮球专项化特征, 在逐渐加大运动量的前提下, 进行改进和提高实战技术和战术训练。在此基础上确定本队的基本攻守战术, 练习内容要尽量接近比赛条件。训练时有分组和个别训练内容, 调节心理状态, 克服心理障碍和提高心理能力, 可安排一些比赛, 以激发竞技状态。

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在近似比赛的条件下, 加强对抗, 进行全队攻守战术训练, 注意形成和发展全队战斗风格, 使队员有良好的竞技状态, 迎战性投入正式比赛, 在内容上以单一为主, 一个人或集体对抗为练习, 然后进行主要战术配合练习。这一段的训练强度应该是准备期三个当中最大的, 身体训练以专项素质为主, 即加大技术、战术训练难度和强度, 使队员在对抗的条件下提高技术、战术水平。

比赛期:又称比赛基本时期, 这是一处比赛性的训练期, 这一时期要做好思想工作, 赛前心理训练和每场比赛的策略分析研究, 促使全队保持旺盛而稳定的战斗激情。训练中应根据在比赛中发现的问题, 对手的特点, 以提高战术质量为主, 进行针对性训练。要严格生活制度和纪律, 保证充裕的休息时间, 有充沛的体力迎接每一场比赛。

竞赛期负荷总量开始明显减少、稳定, 强度增到最高点, 一般经过7~10场比赛就能为主要的比赛形成较高的竞技状态。

过渡期 (休整期) :经过比赛期的高强度比赛和训练后, 运动员身体疲劳。这一时期是训练和比赛后的短休整和总结间, 要消除疲劳, 积蓄力量, 为转入下一新周期训练创造良好身体条件, 一切训练活动都是恢复和调整性的。

4.3 高水平篮球运动周训练周期特征

周训练计划是以一周作为一个小周期来安排的训练, 它是根据阶段训练任务、内容和负荷安排训练的, 是保证阶段、年度计划实施的最基本环节。在周期训练计划中, 训练内容应交替安排, 运动负荷要大、中、小相结合。

周训练是将阶段训练计划中训练任务具体化, 落实到该阶段每周计划中。训练周与课的搭配在考虑大、中、小负荷搭配的同时, 还要考虑运动素质及动作技能的转移并力求通过合理搭配提高队员训练积极性和训练兴趣。同一阶段内的训练周采用的专项练习不宜经常的大变动, 这不利于该阶段训练任务的完成。不同的训练形式, 负荷后恢复时间也不一同, 在设计周训练计划结构时, 对不同负荷后所必需的恢复时间予以考虑。不同的训练内容, 对运动员的机体状态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在神经系统处于适度兴奋的状态下, 学习掌握技战术;在体力充沛时, 发展力量、弹跳力、速度素质;在略感疲劳的情况下, 提高速度耐力和培养顽强拼搏的精神。

4.4 高水平篮球运动训练的日周期特征

训练过程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我们称日周期, 是各训练过程计划实行的基础保证, 是教练员从事训练工作和实现其意图的依据和具体实施, 无论是多年训练计划还是周计划, 都是通过每一次训练课来予以贯彻和实施。

高水平运动队在对每次训练课的手段和方法上要有难度。选择相应的准备活动和辅助练习, 定出各种手段和方法的量及强度, 选择适宜、必要的训练组织形式和教法, 对不同位置 (中锋、后卫、前锋等) 的队员, 在手段上应区别对待。

根据篮球运动集体对抗规律的特点, 既要重视集体成队训练, 也应该重视局部性个人的训练安排。课中选择手段与方法, 既有个人及集体技术练习, 也有战术及比赛内容, 采取的练习程序是个人—小组—全队, 先个人技术, 后队、组的战术练习。采用辅助性的、非主要的练习手段, 例如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效果要能达到具有调节训练过程。为适应篮球比赛的强度起伏性变化, 应呈波浪型的训练课的负荷, 并有恢复手段。

5 结语

5.1 遵循运动训练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篮球运动训练是一个系统的、统一的教育过程, 在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 不论所包含的时间大小, 无论是多年训练过程, 还是周、课的训练过程, 都应是连续发生和不断进行的。运动员在每一特定时刻都是其前一时刻状态的延续, 又是后一时刻的先行;一段时间训练间断都会引起运动员竞技能力状况相应的变化。在每一个连续的运动训练过程中, 合理制定周期, 在周期中的训练任务、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负荷都有自己的特点, 制定周期必须符合运动训练过程本身发展规律。

5.2 有效调控周期训练力保运动员竞技状态

运动训练作为社会化的活动, 受着各种因素和方面的影响。在各周期训练计划的实施中, 适宜的变更是必要的。训练的直接作用首先反映在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变化上, 每一时刻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即时状态, 状态水平受社会、训练因素、训练条件场地、气候环境等影响, 也受运动员个人生物节奏影响, 在多变的内外环境前, 必须对于行为的对象及其变化施以有效的控制, 以保证训练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海滨.我国体能类项目奥运成绩特征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 2011.

[2]张霖.中国男子篮球职业队年度训练计划的制定[J].体育科学研究, 2007, 11 (4) :56-57.

篮球水平论文 篇3

关键词:篮球运动;裁判员;公正性;尺度;准确性

历史发展和进步与否,需要人们评判。社会的正常、安全运转,需要专门机构的管理与协调。篮球运动亦如此。在充满激情、错综复杂、全面直接对抗的情况下,需要一支严肃认真、公正准确、积极稳定、素质优良的裁判队伍。因此,篮球裁判员在篮球运动发展中扮演着特殊而又十分重要的角色。

一、篮球裁判员在篮球运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篮球裁判员在篮球运动发展中的地位

(1)比赛的组织者和判断者。篮球竞赛包括编排、场地、器材、仲裁、名次排列等多项工作,由于这项工作均与篮球规则相关连,都少不了篮球裁判员的参与。对一场篮球比赛而言,篮球裁判员更是具体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从赛前准备、比赛的开始到比赛的结束,必须在裁判员的引导、管理和评判下进行,所以篮球裁判员又是比赛的判断者。

(2)规则的执行者和维护者。篮球规则是篮球比赛的行为规范和技术标准。裁判员应按照规则和国际篮联世界技术委员会确定的国际篮联对规则的官方解释来指导比赛,从而来评定运动员(队)成绩、胜负和名次。裁判员、记录台人员或技术代表都无权同意改变规则。因此,裁判员是篮球规则的坚决执行者和维护者,并且要严格地精确地维护规则的精神和规定。裁判员在比赛场的一切行为必须以确保比赛顺利进行,保证比赛双方充分发挥竞技水平,并创造精彩流畅的比赛过程为目的。

2.篮球裁判员在篮球运动发展中的作用

(1)树正禁悍,维护竞赛的公平性。篮球场上裁判员自身的素质及评判标准对一场球赛来说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比赛公正公平开展的一个良好精神窗口的体现。篮球裁判员是在篮球规则与裁判法指导下,依据公正、公平、合理、科学、严肃认真、积极稳定的原则,秉公执法,尤其是在较为激烈的篮球比赛中,裁判员守望判罚直接影响到球队技、战术的实施,队员及观众的情绪,失去观赏价值的影响更为重要。所以裁判公正的判罚对比赛显的极为重要。为了比赛能够公平、正常进行,裁判员被赋予维护和诠释竞赛规则的职责。

(2)评判功过,促进篮球运动平稳发展。篮球裁判员对篮球竞赛规则的使用修改起宣传执行规范推广作用,篮球竞赛规则是根据比赛的需要以及与篮球运动有关的外在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而制定和修改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使其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更具魅力,让观众得到更美的享受,并体现保护积极进取、团结合作、公平竞赛的篮球运动精神。为了保证篮球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国际篮联及其技术委员会通常每四年对规则进行一次修改、增订,以便使篮球规则更加合理、完善。篮球裁判员是接受规则、理解规则、执行规则的先行者,临场时裁判员的每一个判罚,也就是对新规则的精神与篮球法规的最好宣传与公示。同时,裁判员在临场实践中还可发现规则的不足之处并予以反馈,以引起国际篮联或技术委员会的注意,对篮球运动的发展可以起到参谋、助手作用。

二、篮球裁判员的水平和能力对比赛的影响

篮球裁判员的水平和能力主要体现在执法过程中的公正性、执法的尺度、执法的准确性。

1.公正性

公正性是裁判工作的核心。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到秉公执裁施行维护篮球比赛的公平竞争秩序,主持比赛中的公道,代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他们手中的裁决权是大赛组委会赋予的,行使的既不是个人的权力,也不是团体的权力。这种权力有时很大很重要,不只是关系某一场比赛的胜负,在某些重要场次甚至决定一名运动员或一个队的巨大精神和物质利益,肯定或否定许多人的劳动成果,甚至对一个国家的荣誉产生很大影响,牵动成千上万人的情感。由于竞技体育具有公开性、公众参与性,加之现代新闻传播技术的先进、快捷,透明度很高,裁判的临场裁决有公信性和敏感性,执法不公造成的影响,不是仅限于某个人、某个家庭或某个团体,而会产生很大范围的社会影响。如裁判员针对“裁判员担负的是比赛裁决职责,代表比赛的公平和正义”。所以实际上裁判员是依据规则的条文与精神,接受比赛组委会的委托,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内心确信来执法比赛。与其说裁判在代表比赛的公平和正义,不如说裁判在表现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2.尺度

尺度是比赛的命脉。要把好临场制裁的尺度,每一个裁判员应该精通FIBA的篮球规则规内的一条规则,特别是很好的学习和执行33条接触:一般原则14点和47条裁判员:职责和权力相关条款。并通晓每并在临场不同的情况下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业是格外重要的。规则是裁判员临场判罚的唯一依据,一名优秀的裁判员不仅要学习新规则的条文,还要领会新规则的精神和实质。高水平的裁判员,除了公正外,就是“尺度”掌握得当。高水平裁判制裁时,既不是硬搬规则,也不是只察现象,而是针对出现的动作和行为作时间、地点、距离、速度、性质、影响、结果等综合的思考和判断,并作出适宜的宣判和处理。这样宣判才符合规则的精神。

随着新的篮球规则的实施裁判员应该灵活运用新规则,贯彻其精神和意图,并及时总结当前执行新规则的情况,了解临场判罚尺度的新动向,进而调整自己的判罚尺度,提高判罚水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和国际篮联制裁尺度保持高度一致。

3.准确性

准确性,是裁判工作的关键之一。只有宣判准确无误,才能体现和落实公正,把握尺度恰到好处。临场判罚的准确是建立在对裁判法和判罚尺度上,着就要求裁判员必须精通裁判法,在临场时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执行力、灵活掌握判罚的尺度从容的应对比赛中每次犯规或为例做出判断。如果在比赛中,裁判员的错判、漏判或反判都能扭曲比赛的结果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削减自身威信。因此,提高裁判水平,从业务上来讲,就是要在“准确”二字下功夫。对于裁判员来说,就是主观的宣判要与客观的比赛实际相一致。就就是罚不妄加、赏不虚给,而且尺度稳定,始终如一。

总之,篮球运动同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也是遵循了一种继承、延续和改革、创新的规律。篮球规则的修改既多又快,平均每隔四年修改一次,这反应了篮球运动发展的迅速和广泛。现代篮球比赛竞争日趋激烈,对于一个裁判员来说,必须通晓每一条规则并善于在不同的条件下灵活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裁判员必须掌握与规则相关的知识点、观点,才能对规则作出正确的解释。裁判员决不是比赛的主体,但是却是比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裁判员在比赛当中的所作所为会直接影响到比赛的激烈程度、队员的发挥、观众的情绪,所以作为一名裁判员应当时刻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什么,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该具备一个专业裁判员应该有的水平,不仅仅是停留在“吹不吹”、“怎么判”上。裁判员作为篮球运动的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与篮球运动相伴相存,与篮球运动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裁判员应该从思想方面、专业能力方面、心理素质方面和身体素质等方面不断完善与提高自己,既往开来、与时俱进,才能不断适应与推动现代篮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伟民.影响篮球裁判员执裁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1).

[2] 张振,石玮绮.影响篮球裁判临场心理稳定的内外因素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4).

水平三《快乐的篮球》说课稿 篇4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以“健康第一,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体育课程新标准”为依据,以团结协作、竞争欢乐为主题,以游戏练习为主线,选用“一材多用”、“大容量、高密度、小强度”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快乐的“玩耍”中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课授课的对象是小学五年级(水平三)的学生。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运球,并穿插球感练习,是在小学水平二所学过的篮球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教材,其主要目的是改进和提高学生的控球技术,行的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具有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篮球课教学法显得较枯燥无味,率,尤其是女生。率。

三、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约束能力差;(2)模仿能力强;一定的自觉性,独立完成动作的能力,厚的兴趣,平时都能积极地投身到篮球活动之中。

四、教学目标:

通过原地及行进间拍球游戏活动,活动的兴趣。

学生能根据不同节奏进行拍球练习,提高学生控球能力,发展身体协调性。能积极、主动参与游戏,感受拍球时的快乐,培养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篮球拍球的部位变化教学难点:运球技术控球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整队、师生问好

2、导入:猜谜语:一个大西瓜,十人拼命抢,看见对方框,拼命往里装

3、玩球游戏:a、学生自己玩球b、双手体前拨动球c、单、双手上抛球、接球d、颈部环绕球e、腰部环绕交接球f、木头人游戏教法:

1、教师用猜谜语进行导入;

2、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玩球游戏;

3、请动作灵活的学生表演;

4、观察有创新动作的学生出来示范;

5、一起跟随学生练习;

6、进行简单评价。学法:

1、学生用听老师的谜语,并能回答;

2、跟随教师进行球操的练习。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传统的会使大部分学生失去学习乐趣,从而影响学习的主动性和效他们的年龄特征是:(3)好奇性强。此阶段的学生情绪及心理素质不稳定,但有并能直接对事物进行评价。大部分学生对篮球有着浓 能懂得原地及行进间拍球的不同点,对抗的情况下进1)依赖性强、自我提高学生对篮球

发展学生灵活性和协调性。篮球运动是在快速、激烈、本课设计了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3、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各种耍球游戏;

4、学生自愿出来表演耍球动作;

5、进行木头人的游戏;

6、听取评价。

(二)基本部分:(1)、原地拍球:动作要求:用手指、指根按拍球,肘关节随球上下屈伸,动作柔各,按压明显,有节奏地拍球。

a、看手势练习

b、两人一组看谁拍的好,拍球比多。教法:

1、引导学生各种原地拍球练习,有高、低拍;快慢拍;左、右手交替拍;

2、进行半蹲和全蹲、坐地拍球及单腿跪拍球;

3、教师用手和哨指来提示学生来如何进行拍球;

4、在规定的时间内两人一组进行拍球比好比多;

5、教师评价。学法:

1、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各种原地拍球习;

2、能根据教师手及哨子的提示进行练习;

3、在教师规定的时间(2)、行进间拍球:a、红绿灯

b、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c、行进间拍球比赛教法:

1、请学生在原地拍球的基础上进行行进间走和跑的拍球练习,体验动作;

2、带领学生试做游戏,引导学生游戏中练习行进间运球技术,再引导学生体验不同跑速的运球方法;

3、组织各小组进行比赛

4、进行总结评价学法:

1、学生在原地拍球的基础上进行行进间的走和跑的拍球练习,并体验动作要领;

2、尝试把所学的动作用于游戏中,能与游戏相结合;

3、进行比赛

4、认真听取评价。

(三)结束部分:

1、带领学生做放松游戏;

2、总结本课学生学习的情况;

3、表扬和鼓励有进步的学生。器材:每人一个篮球和标志物。练习密度预测:32~ 内进行拍球比多练习。

35%,平均心率:115

篮球水平论文 篇5

一、针对学生身心特点, 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许多教师深有体会, 在以往的职高体育教学组织中, 大部分人的思维定式停留于大纲要求这一层面, 整个教学活动都按照固有的模式程序逐步进行, 基本上没有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的研究调整中作出改变。新课程改革开展已有一段时间, 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作为职高体育教师, 一定要走出传统思维的定式, 在组织与实施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教学实际状况调整组合, 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比如,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以前, 最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就是进行调查了解, 它的范围主要为学生的体育知识掌握情况、体育技能训练状态, 同时还应当了解学生对体育教学工作的一些建议, 有了这样的资料作为基础依据, 才能够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对教学内容的前后调整、完善、补充更具针对性。笔者在职高篮球教学前, 专门针对学校三百多名学生开展了调查了解, 发现只有35%左右的学生在初中或初中以前阶段系统地学习过篮球, 对此, 笔者在教学设计中, 专门进行了调整, 让教学训练活动与学生的身心特点吻合度更高, 对学生进行弹跳训练、柔韧度训练的过程中, 教学进度体现差异性, 教学要求实现差别化。

二、针对教学改革要求, 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开展职高体育教学活动的立足点应当是使学生在增强体质、锻炼身体这一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掌握和了解体育常识, 同时增强创新能力, 学会创造性学习。教师最终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自己独立自主地学。笔者在教学中, 结合篮球教学的特点, 对学生强化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 要求学生在课前的预习中, 搜集与篮球运动相关的各种背景资料, 获得更多的教学背景资料, 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其次, 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 不断领悟总结。例如, 在运球、传球、投篮动作训练之中, 笔者在向学生进行了示范后, 侧重于让学生感悟动作的要领在哪里, 让学生从单纯的技能模仿向思维感悟、全面提高发展。最后, 笔者还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训练, 以两三人为一组, 相互研究动作训练的要点, 指出训练的不足之处, 并且开展合作训练, 提升训练成效。

三、针对素质培养目标, 提升团结互助水平

篮球运动对于团结合作这一要求更高, 光靠一个人的努力是无法获得较为圆满的成绩的, 只有大家团结起来, 构成一个团结合作的整体, 才能够取得训练或比赛的优异成绩。篮球运动的这一特征, 对学生加强团结协作教育提供了较好的契机。一方面, 笔者在训练中用对抗赛的形式, 让学生增强团结合作意识, 让学生分为若干组, 两组之间进行对抗赛, 在对抗赛的过程中, 提高学生对篮球运用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以及对简单攻防战术的策划、设计能力, 学生在训练或者竞赛中都能够配合团队的其他成员, 发起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增强。另一方面, 笔者还要求学生实现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共享,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团结合作的巨大作用, 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后搜集体育卫生方面的知识, 在班级进行交流, 学生在交流中发现, 依靠集体的力量所获得的体育保健知识非常丰富, 充分意识到团队合作的良好作用。

四、针对动力不足现状, 多措激发学习动力

学生在体育学习与锻炼过程中, 往往受到体力消耗过大、训练过程乏味等因素的影响, 降低学习积极性, 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因此, 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鼓励, 让学生增强学习动力。一方面, 教师在职高体育教学中, 一定要坚持正面评价为主, 尤其是对于部分文化成绩相对滞后的学生, 完全可以利用体育教学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鼓励, 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让他们感受到教师表扬的快乐, 成功的幸福。另一方面, 教师还可以运用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可以将一些枯燥乏味的训练内容设计成分小组竞赛的形式, 让学生在竞赛这样一种氛围中学习训练, 提高体育训练效果。

篮球水平论文 篇6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进入第十六届CUBA四大赛区比赛的113支代表队的主教练为研究对象。该研究共发放了113份正式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5份。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该文研究需要,作者分别在国家体育总局篮管中心、中国知网和厦门理工学院图书馆等单位查阅、收集整理了篮球教练员的相关文献资料60余篇,研读专著两部,为该论文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 专家访谈法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对国内篮球教学、教练员培训和管理方面的专家进行了访谈,就调查问卷的编制和论文的编写等问题广泛听取了专家们的建议和意见。

1.2.3 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的编制过程先是收集和阅读有关高校篮球教练员方面的资料,归纳出篮球教练员的结构特征,编制出调查问卷。编制出初稿后根据国内的相关专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调查问卷定稿后向教练员发放问卷;随后向部分教练员重发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向部分专家发放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

1.2.4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回收的问卷以及访谈的结果进行了科学整理,分析了篮球教练员的结构特征,总结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1.2.5 数理统计法

该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科学整理,统计分析获得了大量真实有效的数据,应用计算机软件使数据结果得到量化,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 结果与分析

2 . 1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篮球教练员的性别情况

从表1中可知,95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篮球教练员中,男性61位,占总人数的64.2%;女性34位,占总人数的35.8%。篮球教练员的性别呈现男性居多,女性较少的局面。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和篮球运动的特点有关:篮球运动属于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更为适合男性参加。从近几年CUBA参赛队伍的性别分组来看,男子组的参赛队伍远多于女子组。通常情况下,男性篮球教练员的运动技能水平略胜一筹,还为了便于管理队伍,男队更偏向于选择男性教练员,所以就会出现男性教练员多于女性教练员的情况。

2 . 2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篮球教练员的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是指某一社会群体各年龄段人数的比例关系,教练员年龄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一年龄段群体的创造力[3]。从表2中可知,在95位教练员中,20~29岁有4位,占总人数的4.2%;30~39岁有32位,占总人数的33.7%;40~49岁有38位,占总人数的40%;50~59岁有20位,占总人数的21.1%;60岁以上仅有1位,占总人数的1%。

可以清晰地看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篮球教练员以中年教练员为主。这说明,CUBA比较重视教练员的资历和经验。在竞技体育比赛中,往往会出现一名主教练前一年带队成绩优异,而这一年成绩不理想就“下课”的局面,或者是常年成绩鲜有起色而“下课”。竞技体育的竞争使得教练员若想在联赛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具备更高的执教水平和能力,而带队经验的匮乏也使得年轻教练难在高水平运动队长久执教。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研究,高校竞技体育教练员带队出成绩的最佳年龄段是在40~50岁之间。在这一时期,人的心智都比较成熟,表现出健康、成熟、稳定、有担待能力和奉献的愿望, 诸多因素都能够帮 助教练员走向职业 的巅峰。而年龄在30~39岁之间的教练员约占总人数的33.7%,反映出了教练群体中有较为丰厚的青年教练储备,能够为高水平篮球队教练队伍提供新生力量。

2 . 3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篮球教练员的学历结构

表3中可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篮球教练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有57位,占总人数的60%;本科学历者有35位,占总人数的36.9%;大专学历者有3位,占总人数的3.1%。同比之下,中国CBA教练员有近70%也都获得了学士学位,有的甚至也获得了硕士学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历层次正在逐步提高[4]。这表明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篮球教练员的学历层次比较高,理论水准相对较高。

教练员的受教育程度能够反映出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和知识面的宽度, 同时也能预示其训 练和科研的潜力。但从 某种程度上而言,受教育程度不能决定一个教练的执教水平,但是篮球教练的高学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随着执教工作的不断深入,高学历的教练员一定能够充分发挥出色的学习能力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在研究中发现,带队成绩优异的教练员往往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但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而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教练员,往往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战经验,很大程度上不会将理论知识合理运用到实战中去。因此,要加强教练之间的交流,在选拔教练时要看重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都丰富的教练员。

2 . 4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篮球教练员的运动经历

篮球运动作为一门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目,教练员自身的技术水平对运动技能的传授有重要的影响。教练员的运动经历也能使自身对训练和比赛的负荷、技战术运用和心理素质要求等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正确地指导运动训练。运动经历对教练员培养执教理念和能力、树立执教事业心和熟悉运动员生活都有重要的意义。

由表4可知,95位教练中,毕业于体育院校者有86位,占总人数的90.5%;从国家队退役的运动员有1人,占总人数的1%;从省级运动队退役的有5人,占总人数的5.3%;其它有3人,占总人数的3.2%。说明了绝大部分教练员的大赛经验还很欠缺,这也是制约当前高校篮球训练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篮球教练员的自身运动经历层次低、实战经验欠缺,再加上运动队训练时间短和承担其它教学任务,那就会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成为优秀的教练。由于体育院校培养出来的篮球专项毕业生主要侧重于篮球教学,其培养目标和理念、运动经历、训练强度、实战水平和对抗水平等和专业队运动训练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由体育教师兼任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篮球队教练员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训练水平低下等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部分高校还是忽视校园竞技体育工作的,对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引入限制较多。据笔者10余年的篮球专业运动队执教中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在役的国家队和省队运动员中大部分 都是本科毕业或在 读的, 极少数硕士毕业。然而,目前绝大部分高校招聘体育教师要求最低要有硕士学历,而这无形中为引进优秀的教练员设置了制度障碍。

2 . 5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篮球教练员的职称结构

教练员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其职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社会对其专业能力的认可程度,也是其能力的外在展现。该研究所调查的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篮球教练员的结构特征,故参考高校的职称划分,将教练员的职称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等。从表5可知,具有助教职称的教练员有15位,占总人数的15.8%;具有讲师职称的教练员有23位,占总人数的24.2%;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练员有39,占总人数的41.1%;具有教授职称的教练员有18位,占总人数的18.9%。这表明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篮球教练员的职称层次比较 高。

2 . 6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篮球教练员的执教年限

从表6中可知,95位教练中,执教年限1年以内的有2位,占总人数的2.1%;1~5年的有33位,占总人数的34.7%;6~10年的有46位,占总人数的48.4%;10年以上执教年限的有14位,占总人数的14.8%。有关资料表明,教练员的职业生涯从一开始执教到成长为优秀的教练员,一般要经过准备期、适应期、提高期和稳定发展期四个阶段,大概需要经历12~14年。从表6中可知,教练员的执教年限在10年以下的约占85.2%,说明绝大部分教练员的执教年限比较短,甚至还有首次执教的教练员。

2 . 7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篮球教练员的执教经历

优秀的篮球教练员从事篮球训练工作,不是仅靠基本的业务能力就能胜任的,更是要依赖于丰富的执教经验。教练员的成长主要靠不断的大量实践(训练和比赛)中锻炼出来的[5]。篮球教练员的执教经历是反映一个教练员能力的重要指标。丰富和高水平的执教经历能够帮助教练对高水平运动队各方面的合理掌控,而且还能够帮助教练员更好地总结训练和比赛,以提高运动成绩。如现任北卡男篮教练Roy Williams在执教初期,以助理教练员的身份辅佐传奇教练迪恩·斯密斯10年,他在后来的自传中坦称,这段经历的耳濡目染对他后来的执教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6]。

该研究中,将教练员在担任高校篮球教练员之前的执教经历分为省一线队、省二线队、省少年队、市少年队和无执教经历等。从表7中可以看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篮球教练员在执教高校篮球队之前,仅有7位教练员具有省级专业队执教经历,80%的教练员都没有执教过较专业的篮球运动队,大部分教练都是在进入高校后才开始教练生涯的,而其它12位教练员多是执教一些工厂企业或基层单位的篮球队,严重缺乏执教经验。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受篮球运动特点的制约和出于运动队管理的方便,高校高水平运动篮球教练员主要以男性为主;教练员的年龄以中年为主,有较为丰厚的青年教练储备。

(2)教练员的学历和职称都比较高,其理论水准和科研能力相对较高,但应用到实战中去的能力较差。

(3)绝大多数 教练员毕 业于体育 院校,缺乏专业 队的运动 经历。教练员的执教年限相对较短,大多还处于教练生涯发展的适应期,还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绝大部分教练员在进入高校执教前都没有执教经历,只有极个别教练员具有专业队执教经历。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导致教练员专业化程度比较低。

3.2 建议

(1)高校应该为教练员间的交流和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可以请一些省专业队甚至国家队的教练为校队教练进行讲座或辅导,也可以把校队的教练送到一些实力强的省专业队学习,这样才能快速扩大现有教练员的视野、优化执教理念和提高执教能力。

(2)在遴选高水平运动队教练时,首先应看重教练员的实战能力和专业运动队经历,还需要考虑教练员须具有较高的学历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两方面的素质都能兼备,那么对提高运动队的训练水平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在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日常训练中,要增加和其它队伍进行实战对抗赛的频率,提高教练员的比赛执教场数,以提高教练员的临场执教能力。

(4)高校要为高水平竞技体育教练员人才的引入开辟绿色通道,适当降低学历门槛,加大资金投入,以便吸引更多专业队出身的教练员加入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

摘要:教练员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其结构特征对选拔教练员和提高教练员执教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95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篮球教练员的性别情况、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运动经历、职称结构、执教年限和执教经历等特征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现有篮球教练员的优势和劣势,为高校选拔优秀篮球教练员和提高篮球教练员的执教水平提供了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上一篇:一拖一空调系统下一篇:领导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