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的电商十篇

2024-09-13

电商的电商 篇1

传统的电商多基于PC终端接入, 而微信是移动互联的新宠, 它比PC更便捷, 覆盖率更高,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移动互联的接入用户大有全民覆盖的趋势, 强大的用户群体让微信做电商具有了绝对的先发优势。与传统的电商服务相比, 微信多了四大能力, 即微信帐号登录、微信支付购买、微信通知互动、基于SNS的消费者主动传播分享。我们要思考和探索, 在电商与微信支付之间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的闭环, 使这四大能力为商业活动在移动端闭环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微信登录的能力, 可以让电商平台不需要有自己的帐号体系。通过多种方式登录微信, 如Html5的网页登录、APP的一键登录等, 用微信支付直接完成购买, 购买成功后, 还可在微信朋友圈传播分享。有统计数据显示, 目前朋友圈分享传播累计超10亿次, 每天用户上传图片超过1亿。朋友圈的社交分享对二次消费的强作用力也得到了一致认可。

微信支付带来的闭环体验, 也已经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了不少成功案例。如小米与微信合作销售小米手机3, 11月28日微信开放售卖当天, 仅9分55秒钟, 15万台小米手机3就被抢购一空, 开放预约6天时间, 有超过2000万人到达微信专场页面, 193.8万人成功预约。而大众点评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和微信支付, 从找精品优惠到用微信支付, 公众号通知, 朋友圈的分享, 整个闭环已全部打通。接入微信支付后, 移动电商收入增长了20%。

微信在用户第一次支付后, 会推荐用户关注这个服务号, 这样就可以贯穿后续的整个通知体系, 这样就能够帮助商家去触达、沟通以及通知目标用户, 这是电商特别需要的, 而且每进来一个消费者, 都会像一滴水一样, 存在于这个水池里面。只要服务能力提供得好, 水池里的水会不断增加, 每一个消费者资源都在这里保存起来了。微信公众帐号像一个CRM, 微信为服务号提供的一些自定义菜单功能, 包括人工客服等, 等同于形成了一个基于微信的呼叫中心体系。传统的PC互联网时代, 当用户完成整个购买过程后, 会不断地登录网站, 查看这个商品的流程到达哪个阶段。现在, 所有的通知流程都会在微信公众帐号内完成。

消费者加入微信服务号后, 微信支付登录、购买、后期的通知互动以及消费者主动传播分享等一整套全新的解决方案, 为消费者带来了良好的闭环体验。每个购买过的消费者, 都会被纳入服务号的后台统计数据中。

微信正在同众多合作伙伴共同探讨更多的“微信+电商”的合作模式, 如移动互联购销下用户的购买习惯, 该如何去变化, 如何去提供用户最想要的服务等, 希望以用户的体验为基准, 在不破坏任何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去做商业化的改造, 同时探索服务和价值间的平衡。目前, 微信卖场还隐藏在微信“我的银行卡”的选项中, 并没有放置在更显眼的位置。这主要是不想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微信卖场也将在升级为商城后对频道做进一步细分。这就意味着微信电商的第一阶段尝试告一段落, 以产品扩张、品类扩张的第二阶段摸索已经开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微信应用场景的开发将有更多机会。我们致力于探讨新的发展方向, 因为每一个点的突破, 都可能是对以往传统模式的改变, 而且带来的价值难以估量。

二、微观微信电商

微信是一个精准的信息平台, 注定了信息越精准, 电商的成单率就越高。跟大家分享一个微观微信的成功案例:一位通过微信卖南京板鸭的创业者。他们公司做的事情非常简单, 第一是拉用户;第二是通过电商来变现。先说拉用户。该公司用了很多办法:比如建立了很多南京本地的吃喝玩乐用户微信群。为了吸引眼球, 他们采取的就是美女策略, 直接在陌陌等各类聊天工具上看哪个南京姑娘的粉丝数最多, 然后把该姑娘挖过来工作。当群建到一定规模以后, 就号召粉丝关注其公共账户。由于南京的特产是板鸭, 而板鸭是南京人几乎每顿饭必吃的食品 (据调查, 全中国每年1/3的鸭子都被南京人吃掉) , 所以卖板鸭就成为了该公司的一个自然选择。随着粉丝数的增加, 该公司也在增加其他适合南京市民的电商品类。板鸭案例, 只有在南京人的社区中才成立。如果是换了外地人, 板鸭的信息就可能被认为是垃圾信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微信的低门槛帮助更多做小生意的人更好的完成创业, 目前已经有了很多很朴实的成功案例:比如学校门口的大妈利用微信卖煎饼;水果摊老板不需要店面, 利用微信卖水果;实体店利用微信兼做网店等等。相信您的身边也一定不乏在做微信电商的朋友、好友, 每天在朋友圈分享各种美食美衣乃至生活用品等等。当客户细分和精准到一定程度以后, 微信广告就不是广告, 而是信息。而发展客户也不需要像电商那样大海捞针式的买用户, 而是重点发展忠诚客户。微信不仅在改变电商的格局, 也在改变服务业的格局。

微观微信电商有很多优势:最直接的就是相当于省去了短信群发费。有营业额过千万的淘宝商家算过, 一年光短信群发费, 用微信就可以省掉十几二十万;第二, 信息可能被分享到朋友圈或者群对话;第三是由于强制提醒推送, 微信用户对推送商品链接的阅读率、打开率和购买率都比较高。

电商的电商 篇2

我们第一个问题就是, 在各位专家眼里, 充满信心发展的电商行业在新媒体时代, 其发展还有哪些瓶颈?

孙雷:什么是电商?这个范畴很广, 是说电子商务网站, 还是说电子商务系统, 还是说技术解决方案, 我的理解, 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体系, 同时也包括物流和支付。现在是全面电商的时代, 企业应该重新思考自己的经营战略如何与互联网时代特色相结合, 包括商业模式的变化, 这是社会深刻变革中的一部分。新的商务体系对原传统渠道有了一定的改造, 比如说餐饮本是体验式的消费, 当餐饮企业应用了微信这样的工具, 便可以更好地进行客户关系管理, 这也是一种电子商务的模式。

目前核心问题是运作电商的人才匮乏。在新媒体时代, 电商是互联网领域不断创新的一个行业, 需要不断学习。此外还有一个瓶颈那就是垄断性的寡头竞争。

潘亮:目前电商可以说已经成为人们主流消费习惯的第一选择了。无论是汽车、房子还是大宗消费品, 几乎都可以找到电商的销售渠道。电商也成为了让消费者了解企业的一个途径。对实创集团来说, 一直是把品牌传播跟互联网传播相互结合的。我们现在投放了新的宣传片, 也都是结合我们电子商务的渠道, 配合营销, 然后把客户的关注点集中在线上, 再去实现所谓电商的运营。

电商的瓶颈我认为是“注意力”。不管是哪种渠道,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今企业传播渠道看似多了, 实际上受关注反而更少了, 因为人的注意力分散了。比如我们今年聚焦在交通台的广告投放, 利用的是人们生活碎片化的时间, 但不受新媒体的干扰, 而且会使品牌的知名度更高。

王赋:如果谈到电商发展瓶颈, 那就是和实体渠道的竞争。实体渠道的底牌在于体验, 那种体验, 线上的电商技术再发展可能也做不到。而线上更多的是后台的运营能力, 仓储物流能力, 最关键的是价格。但是现在所谓O2O的出现, 可能就是在解决这个问题, 电商已经渗透到用线上的技术去解决线下的体验问题, 这个瓶颈看似在不久将来也是能实现的。

然后是体验的瓶颈, 电商最大问题是无法获得实体渠道切身的体验, 而且对产品质量、售后服务, 因为无法直接接触导致的不信赖, 这是目前最大的瓶颈。

林晓峰:零售业电商化是行业发展的趋势, 电商快速蚕食着传统零售固有市场, 先后改变了图书、3C数码、服装鞋帽、百货、酒类等业态的销售形式;目前电商发展由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逐步覆盖二三四线城市, 物流配送网络发达且覆盖可触达的地区, 都是电商发展较快的区域。随着互联网 (包括移动互联网) 的发展, 电商人群基数也在同步增大、消费能力持续增长, 年龄段趋于均衡分布。

电商其实是专业化产品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 赢在体系而非单纯的价格促销。线上、线下结合, 提升服务、盈利多元化, 电商必须尽快向传统企业学习, 回归商业本源——盈利的可能。既要有电商理念又要有懂传统行业运营人才, 比如网酒网所在的葡萄酒行业, 我们既有葡萄酒行业专家在酒品质环节的把关, 在和酒庄合作源头采购的同时, 又推出葡萄酒主题深度旅游项目, 同时借助分布于全国各地的体验店会所, 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线下体验服务, 这些都是传统葡萄酒行业发展成熟的领域, 我们是通过新媒体互联网电商平台进行了产业的垂直整合。

张小平:电商这个行业, 我归纳有几个特点:首先外表光鲜。大家都觉得很热闹, 其实电商们内心特别复杂的, 因为要不断烧钱拼规模, 但盈利遥遥无期;其次是步伐坚定。它一定要往前走, 你不走就要立马死掉。

在新媒体时代, 它的瓶颈在哪儿呢?主要是面临的受众更小众、更个性、更专业。这些大的电商面对移动互联网的消费者, 有点像大象踩蚂蚁似的, 蚂蚁特别小, 踩不着特别着急。

谈到瓶颈, 我觉得人才、资金其实都是不缺的, 关键是缺对移动互联消费者思维的了解, 很细微的需求。很多所谓的用户体验, 可能是完全站在商户的角度考虑, 其实很多电商可能根本不了解手机后面的那些人在干什么, 在想什么, 他们对移动用户的习惯、心理等都缺乏了解。

曹志新: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会遇到瓶颈, 各位给出的观点如人才瓶颈、体验瓶颈、注意力瓶颈等都很中肯, 希望对电商界的发展有所启发。

另外今天关于电商的讨论, 我们受孙总启发, 把电商概念聚焦为“借助互联网实现交易”的定位, 其他的诸如按照支付发生情况、商务活动内容、使用网络类型的内容不在本次沙龙讨论之中。所以我们在“借助互联网实现交易”的框架下按照交易对象, 电商可以分为四种类型:B2C (企业与消费者) 、B2B (企业与企业) 、C2C (消费者与消费者) 、B2G (企业与政府) 。大家对电商的分类及其理解又是怎样的呢?

潘亮:我对C2B还有一种理解, 是客户评价或者是选择商家引导消费的方式。比如阿里的评价体系, 像大众点评, 由消费者去引导未来的消费趋势, 这样去选择商家。

张小平:移动电商时代, 大的趋势一定是消费者去定制产品, 这是大方向。像豆瓣有很多兴趣小组, 兴趣爱好相同的一帮人对某一个产品可能各方面的要求是差不多的, 比如生产手机, 可以提出五个具体的要求, 比如适合律师或者媒体人用的手机。

孙雷:很重要的一个分类方式要搞清楚, 是品牌自己做电商去卖自己的产品, 还是经营一个平台, 让大家去做产品。大家说B2B, B2C, 比如像凡客, 其实是做品牌电商, 小米就是卖自己的产品, 可以放到天猫上去, 也可以放到京东上去。淘宝天猫就是平台型电商, 给系统提供平台服务。此外还有是提供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电商, 这就不是我们谈论的主题了。电商物流和支付在电商体系中也非常关键。

王赋:我比较同意孙总的分类方法, 打个比方, B2C就是一个商场, 就像新光天地, 太平洋百货。而这三种分类又可以比喻为商场、专卖店、广交会, 这三个东西。

关于电商的分类, 我的观点就是三类。一类是卖场式的, 就是超市, 无非是网上超市, 比如在京东, 所有东西都在上面能买到, 它的公关是专注于你是一个卖场, 就像沃尔玛。第二类是专卖店式的, 像凡客和小米, 线下专卖店, 专卖店公关一定是聚焦自己商品的差异价格, 那是真正的消费平台。就像格力会说“核心科技”, 就像凡客会说“我是凡客”, 聚焦核心价值, 不会说我是最低价的, 不会说这些, 这是公关的方向。第三类是B2B, 就像大的广交会一样, 商家和商家在里面见面, 公关更多是在他们的坊间去做, 买卖双方碰面。

潘亮:我们一直是做B2C的, 刚才王总提到聚焦差异化, 我非常认同。作为B2C的企业在电商领域的公关方式, 以客户需求为最终引导, 如何抓住差异化和品牌度, 应该是B2C企业最需要的。作为传统企业的电商, 品牌公关如何找到差异化, 我们也非常希望得到大家更有针对性的想法。

林晓峰:我大学毕业到现在做了十几年电商, 之前我在卓越网, 前几年我在凡客诚品, 现在我在网酒网 (乐视控股集团旗下葡萄酒电商平台) 。B2B, B2C这些说法是前几年的说法, 我认为现在B2B, B2C已经开始重叠了。电商的价值在于把中间的产业链环节给缩短了, 是面向企业的, 还是面向个人的, 其实已经模糊了。这个行业已经扁平化了, 如何给用户提供最高性价比的商品和超预期的服务, 是电商给用户带来的核心价值。第二, 公关方式我认为分两个层面:一个是行业传播。举个例子, 行业传播的时候, 我说我是葡萄酒领域的垂直生态整合, 我会讲酒庄, 会讲种植基地, 会讲会所, 会讲培训, 会讲全产业链;但是对终端消费者用户的公关传播就很聚焦了, 你买高端葡萄酒可以到我这儿买, 我的产品是最全的、且性价比是最高的, 公关传播内容和方式是不一样的。

孙雷:品类有品类的打法, 品牌有品牌的打法。刚才谈到品类的差异, 品类没有差异, 只有品类定义的问题, 高中低档。比如网酒网就有定位, 高端红酒。而凡客的差异是在品牌, 核心差异就是价格低, 这些都是物理属性, 我们可以讨论差异在哪里。每个品牌都不一样, 面对的人群, 定位全是不一样的, 我们很难一概而论, 但是品类的差异很清楚。

张小平:电商营销推广主要还是要价格低、渠道快, 除了这些最基本的要素以外, 决定用户消费的要素还有好的体验、好的服务, 还有就是好的平台——觉得你可靠可信赖我就在你这儿买。在价格和渠道上, 尤其是价格, 同质化竞争太厉害了, 但是渠道上可以多着力。比如京东在“双十一”期间, 广告宣传主打的就是一个“快”字, 效果特别好, 让京东在诸多电商中脱颖而出。至于体验、服务、品牌等要素, 那是漫长、艰辛的工作, 需要持续去做。

曹志新:坊间有一种说法, 没有马云就没有阿里巴巴, 没有雷军就没有小米, 没有陈鸥就没有聚美优品, 新兴创业家的形象似乎引领了一个电商企业“拼老总”的时代。现在老总的名气能够迅速的使自己创业的互联网名气得到提升。那么, 企业领袖对电商企业包装的作用是什么?这是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林晓峰:不是所有的电商都是拼老板, 电商行业有很多成功企业, 但“拼老板”的也只是那些已经在各自行业领域已经有一定积累和影响力的企业, 但同时我认为“拼老总”, 更多的是拼实力、拼产品、拼服务。为什么拼老板?这也是公关传播策略的需要, 通过CEO去传播企业的这些核心价值理念, 更有说服力, 更容易聚焦一些。

张小平:优秀的企业创始人或CEO品牌, 企业创始人, 能带来什么好处?第一, 它能够带来更好的交易机会。比如, 同样两个实力差不多的企业, 在同样情况下, 如果它的老总是任正非, 那客户肯定更愿意交给任总所领导的企业, 这就是良好的企业创始人品牌带来的直接的交易机会。第二是降低交易成本。雷军卖小米, 交易成本会更低, 他说一句话就把东西卖出去了, 而别人可能口水费尽也未必将东西卖出去, 因为雷军有良好而独特的个人品牌, 对企业品牌提升及产品销售, 直接起到促进作用。第三, 良好的CEO品牌是企业危机的防洪堤。比如, 同样两个企业如果出现了危机, 但这个企业的创始人是柳传志, 他有着几十年积累的个人品牌, 被誉为“中国企业教父”, 大家潜意识里可能就会手下留情、嘴上留德, 尽量不往负面传播。

王赋:我觉得其实不止是电商企业, 现在任何企业都进入“拼老总”的时代了, 传统企业也一样。我举一个最近很火的例子, 褚时建和柳传志其实都是传统企业。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 褚时建为了卖一个橙子, 把自己奋斗的故事抛出来。为什么做品牌要这样做?本质上就是将品牌拟人化, 让品牌成为一个“人”。在传统时代, 人的面目比较模糊, 但是在新媒体时代, 微博和微信上, 不管是耐克还是可口可乐, 加V之后就变成人的形象了, 就开始以一个人的言语状态进行传播, 甚至赋予了鲜明的性格特点。这是微媒体时代最大的特征, 品牌都人格化了。既然人格化了, 代表这个品牌最直接的人往往就是领导人, 就像褚时建、柳传志、马云、马化腾等等, 这是很自然的, 这一定是一种趋势。

潘亮:一个企业要有核心人物, 有信仰, 而信仰也是从人来的。从单一企业来讲, 本身就是龙头, 这个企业成为行业的聚焦品牌的时候, 自然而然就出来了。再放大一圈, 现在再谈互联网思维, 其实说的不单单是互联网, 而是拥有这种思维能力的领军人物, 他们瞬间可以改变格局, 不是几十倍的增长, 而是翻天覆地的增长。

孙雷: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 企业领袖的个人包装尤为重要。比如品类的, 没有太多直接接触的机会, 如果没有马云, 大家对淘宝和阿里巴巴, 不会有那么鲜明的印象。互联网行业, 个人品牌的打造对于这个整个品牌的运作是蛮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不做其实就很吃亏, 别人做了就会有特色。回过头来也是“双刃剑”, 对于老总来说是一种牺牲, 有的人想成为名人, 有的人真不想成为名人, 人怕出名猪怕壮, 低调发大财也不错。

曹志新:“电商企业拼老总”所有嘉宾观点都达到了一致。通过讨论得出目前不仅仅是电商企业在拼老总, 任何一个行业都在拼老总, 并且成为一种趋势继续维持下去、坚持下去, 可能会发展得越来越明显。这个拼是正能量的拼, 因为这个老总的身上有无穷的正能量, 如果是负面的, 那就输得更惨, 更快, 所以拼老总也是一把“双刃剑”。

其实老总和产品之间是一种互为依托、互为烘托的关系, 是拼产品还是拼老总是需要以企业发展阶段来进行决定的。一个伟大的产品也能托举出一个成功的默默无闻的企业家, 如苹果成就了乔布斯;成功之后的企业家像马云也能迅速让“菜鸟”展翅高飞。

电商除了拼老总之外, 我们发现很多拥有实体店的传统企业, 也纷纷进入了电商, 包括苏宁、国美、金象大药房、银泰百货、优衣库等等。那么, 他们应该如何围绕渠道做推广, 同时处理好实体和互联网两种渠道的关系呢?

林晓峰:很多传统企业把电商只作为一个渠道, 或者只作为涉足互联网领域的尝试, 是解决不了线上线下渠道冲突的问题。如果把线上线下作为统一渠道运营方式来看, 电商业务可能发展更快一些。比如, 很多服装企业, 前两年电商发展比较快的时候, 也试着去做, 但是没有处理好渠道关系, 最后也走不远, 所以这跟企业的战略定位有关系。

潘亮:还是看这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因为这几个例子都是卖场, 核心竞争力应该就是卖东西, 线上线下矛盾是暂时的, 线下的东西就容易被线上替代, 因为核心竞争力是买卖, 线上如果确实节省了很大资金成本、人员成本, 就一定是便宜。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实体, 是服务和产品, 而且也没有能替代的, 线上帮助我们解决了和客户连接的方式, 展现体验、交易, 所以不存在矛盾, 或者你死我亡的那种关系, 所以还好。

孙雷:刚才大家谈的问题是战略层面, 如果把电商看作是一个渠道, 可能不是这个要讨论的, 是另外一个问题, 但其实很重要。如果把电商作为一个战略, 或者把电商狭义看成一个渠道, 处理电商和实体渠道的方式完全是不一样的。就像苏宁和国美是完全不一样的打法, 国美做的是国美在线和国美实体店, 网络做网络的, 实体做实体的, 网络针对网络人群, 线下针对线下人群。苏宁是把电商作为主战略, 品牌重新定位了。本质来讲是重新定义自己和消费者的关系, 交易方式, 甚至是交付的方式, 这是他的战略。如果仅仅是多一个渠道卖, 就不是战略了, 就是阶段性经营的问题。

王赋:我看这两种渠道, 线上和线下, 实体和互联网, 在未来一定会处在一个高度融合的状态。从产品到价格, 甚至营销推广, 都是一体的, 这是一个大趋势。不光传统店往线上做, 还有线上店往下做, 聚美优品最近开店了, 租了店面。这个就是相容的, 我是这么看两种渠道的关系, 可能未来消费者会先在电商查询和寻找, 比如我想买一台比较大的液晶电视, 可能先去实体店感受一下, 再返回电商去购买, 因为价格很便宜, 服务更便利, 这就是高度融合。但是各有各的使命, 实体店更偏重体验和后期的服务, 线上互联网渠道更偏查询和购买, 围绕这样的渠道的推广, 其实就很清晰了。

张小平:围绕渠道如何做推广, 我以联想举例。联想前不久做了一个调研, 原来的联想在消费者心中是一个40岁大叔的形象, 联想认为, 大叔形象虽然亲切, 但太老化, 尤其是在面对80后、甚至90后的消费者群体时。联想需要重新改变, 于是启动了一系列的对品牌年轻化的重塑, 包括对CEO杨元庆的重新包装。杨元庆性格原来比较内向、严谨, 喜欢穿西装, 为了配合联想品牌年轻化战略, 不久前他穿着牛仔衣上了《芭莎》这样的时尚杂志封面。更重要的, 联想在近日进行了重大的架构调整, 专门成立了一个数字营销团队, 联想中国区总裁陈旭东、联想副总裁魏江雷等高管都带头亲自在微博、微信等移动互联端上推销联想的产品。

曹志新:其实不仅仅是有拥有实体店的传统企业进入电商领域, 同时也有电商企业到线下开设实体店的案例, 线上是为了方便大家查询了解, 线下是为了增进大家的体验与互动, 线上线下两种渠道的关系是互补的, 是融合的, 不是说有这个没那个, 有那个没这个。

电商改变了大部分顾客消费的模式, 但也有为数不少的消费者通过电商途径买到了假货、水货, 身边也有人买到假货和水货, 作为电商, 可以使用哪些公关手段去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请大家发表高见。

王赋:我说一个比较偏门的观点, 我觉得之所以电商容易被质疑, 因为它是在网上, 注意力都在那儿, 网络一分享全知道了。难道线下渠道就不卖假货, 不卖水货吗?其实更多。各行业都是的, 你到商场里未必买的都是真货。其实自古以来商业一直存在这个问题, 只不过电商在这儿, 因为它更聚焦, 关注度更高, 也更容易被传播, 所以显得好像质疑声不断, 仅此而已。但是我觉得这是阶段的, 电商在前些年确实有很多这样的问题, 但现在各大平台维护自己的专业性和权威地位, 这种现象越来越少。举个例子, 京东早在五年前, 诉求还是“真品, 假一罚十”, 但是今天不再说这个话了, 说的是“多、快、好、省”。

潘亮:现在随着这些年咱们国内经济的发展, 老百姓对品牌的意识在逐步提升。作为电商来说, 新媒体的发展, 传播能力的提升, 老百姓之所以特别关注电商假货问题, 是因为交易更容易, 并且更关注这些品牌的发展, 他认为好的品牌就没有假货。

孙雷:企业家用自己的声誉在担保正品的承诺。比如说聚美优品, 是陈鸥把自己献出来了, 严格来讲就是背书很重要。其次, 在传播中要承诺没有假货, 公关手段有很多种, 可以把保障是正品的这个过程展现出来。

此外, 保障也非常重要。并不排除消费者买到的假货实际是快递调的包, 我们也不知道。而我们能做到的, 就是要在整个供应链都能保障全方位质量控制的展现, 让消费者感觉到可信。可以拍一个视频, 可以写一个公关稿件, 把这个过程给展现出来。也可以请记者去全程体验一把, 看我们是怎么做到的。

曹志新:首先经营者应该从主观意识上要杜绝假货、水货出现, 其次是在进货、销货、出货、送货的环节上严把质量, 这叫防患于未然。另外万一出现货品质量危机时, 经营者的处理方法也是至为关键的。因为每次危机的处理都能体现出企业的生存态度。处理得当, “危”转成“机”, 同样会重拾消费者的信任。

还想补充一条, 就是供应商与平台商之间要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诚信不是哪一个环节完成的, 是整个经营链条共同做出来的。

电商目前在如火如荼的发展, 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消费习惯和商业节奏, 下一步电商企业将如何建立自身的价值体系, 来维持消费者对自己的忠诚, 以达到可持续的发展呢?

张小平:我觉得首先要赋予产品个性。这个很重要, 因为在同质化竞争的情况下, 产品必须要有个性, 这样才能提高附着价值。其次要抓住消费者的情绪。比如现在我用手机打地主输光了, 可以马上通过微信支付充值, 然后去跟高手同场竞争, 输光了又可以马上买, 好玩的产品和便捷的支付手段抓准了消费者的某个情绪点。第三, 尽量导入场景。举例说明, 一般卖大枣的太多了, 但8848创始人王峻涛卖新疆大枣, 常常将大枣产地新疆当地的某个乡某个村的真实场景给拍出来, 消费者看到了购买欲望一定大增, 因为他们觉得产品更可触可感了。第四, 为产品打造故事。比如上述卖大枣, 如果再提炼出一个“卖枣的姑娘”之类的故事, 效果会更好。

孙雷:事实上电商已经是整个社会变革的一部分, 是移动互联网下人与人之间, 人与产品之间,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的重新定义和重新组合, 重新架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我觉得核心就是要跨界, 不仅跨越品类, 比如小米做手机, 但是也做盒子和电视。破除观念, 用跨界的方式在线上线下以及品类之间打造一个共生的环境, 这是电商企业的立足点。同时, 电商实体化要不断抓住消费者, 占有尽可能多的消费者, 给消费者在我这个领域里面比较完整的消费体验和价值的贡献。在这个基础上设计出为消费者贡献的核心价值, 然后是企业自己的产品, 如何给消费者提供这些价值, 核心思维是这样的。

林晓峰:拿我们网酒网来说, 要想达到持续的发展, 首先是用户的价值体现, 做了这么多年的电商, 我认为高端红酒对我们来讲是个挑战, 我们要知道用户需求是什么, 用户价值在哪儿。我们大概梳理了一下, 首先, 我们给用户提供的是全球直采的稀缺珍藏、列级名庄高品质的高端葡萄酒产品, 确保种类是最全的;第二, 我们是高性价比的价格体系, 高品质的前提下要确保行业最低的价格;第三是服务要做到极致, 线下体验线上购买、全国的随身酒窖、上午订下午到的限时达配送。同时, 还有葡萄酒文化知识的传播, 培训这块我们也在做。另外, 为了保证更高用户的需求, 我们还有国外旅游, 我们希望做到产品组合的极致, 这样品牌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包括国外酒庄收购, 包括我们自己国内的葡萄酒基地, 把我们的产业做大做强, 这样的话比只单纯去卖一个品类的产品更有价值, 这是网酒网对自身更远的定位。

潘亮:我们内部说得比较多的是客户价值, 比如说我们做一件事情, 要先想好这件事情做了以后对客户价值有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这也是互联网帮助我们做到的。比如说缩减哪些环节, 或者说能够让客户得到哪些实惠。因为我们这个行业比较特殊, 信息不对称, 大家来选择装修, 非常复杂和漫长, 我们做的标准化模式, 就是基于这种客户价值的优化, 现在新的消费习惯, 不管是线上线下, 客户要的还是信任, 实惠。

目前, 比如我们有10亿的销售, 有一半是来自互联网, 未来想在线上有更高的比例。我们现在做到了3D的装修体验, 我们现在有新的技术, 完全可以在APP上做到任何终端, 实现真正3D效果, 客户可以模块化地去选择。

王赋:电商时代具有一定特殊性, 就要用战略定位来回答这个问题, 或者说如何去占位。传统商业已经被颠覆了, 传统商业原来形成的格局, 今天颠覆掉的, 可能在线上会迎来一波传统商业向互联网商业的变迁, 这对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行业, 都是一个大机会。我们能不能设想这个品牌占位的机会真正在哪里, 就是线上的银行现在可能变成支付, 线上的沃尔玛变成了京东、淘宝, 线上居然之家现在还不存在, 再比如说我们这个行业, 线上的公关公司和广告公司, 我相信一定会有的。

曹志新:电商发展的瓶颈、电商经营的诚信、电商忠诚度的培育, 将对电商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也预祝电商在未来经营中运用更多创新的公关手段去收获2014“马上”的辉煌。

电商的电商 篇3

2010年第8期《创业邦》杂志报道的《挑战阿里巴巴》一文中提到,米兰网是一家外贸网络平台,与阿里巴巴偏重于信息发布,速卖通、敦煌网提供外贸商品在线交易平台的方式不同,除拥有独立站和支付、物流、客服等环节外,米兰还会进行版式研发,为固定供货商提供产品导向、推荐。

创始人冯伟希望未来米兰网可以向时尚服饰领域进发,不过他们最初却选择主打利润较高、需求量分散的Cosmo服装、婚纱等“长尾”产品。2010年,米兰网达到成交额近2亿元人民币,也拥有了九大独立语言站,冯伟希望米兰网能够转型做自有品牌。基于“在线跨国商城”的定位,在自有品牌发展之前,决定转向先为国内强势品牌做海外市场。

合作伙伴方面,冯伟决定选择有一定融资背景,有全球化布局可能的品牌。在2010年底迅速与梦芭莎达成合作之后,凡客主动找来,希望可以进行代理,米兰网平台的内贸品牌很快将达到30个,在网站开辟品牌专区,系统对接也即将完成。在盈利模式方面,米兰网依然采取品牌方按供应价协商供货,通过在线增值服务赚取外销商品国际、国内差价为主,但利润较之前的“长尾”产品稍低。

米兰网的战略转型将带来外贸电子商务领域的更多思考。首先,内贸品牌如何在电子商务外贸平台发挥优势。米兰网调查显示,在海外市场,顾客对款式设计的敏感度最强,其次是价格,最后是品牌的敏感度。这意味着,内贸品牌需要紧贴欧美潮流,在设计上下功夫,甚至设立单独的产品线,才能在海外市场立稳脚根。而与更多缺乏品牌知名度但拥有价格优势的中国制造产品相比,内贸品牌尽管中低价格水平为主,但由于处于同一起跑线,战局未定。

而对于米兰网来说,近来内贸品牌闯入海外,从Googel、Paypal、Ups等外贸电子商务链条参与方,到像四海方舟这样的专业外贸B2C海外营销推广合作方,都会成为利益的分羹者,但如果希望未来以此为重要赢利点,米兰网也需要筹划根据合作方的需要,量身定做一些内贸品牌的外销助推模式,以及适合线上、线下品牌的参与合作方式。另外,同马云系电子商务的竞合关系也将为冯伟带来挑战。

电商的电商 篇4

农业3.0时代的来临,传统的农业经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打造以农产品为纽带,生产、交易、流通和金融等农业产业要素一体化的“订单式”产销模式,实现“按需定制”。

然而,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农村电商,实现对农业生产要素的更优化配置和利用,就要求现代的农业生产者不仅要会生产,而且要懂市场,会经营,能及时掌握农业信息、国家政策、市场供需行情。在思想观念、专业能力、职业素质各方面必须得到提升,以适应市场经济下的农业发展速度和市场变化。

以上情况就表明了,农村电商亟需发展,但是目前农村电子商务还不完善,所以,尽快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就是其关键所在。

除此以外,农村人口结构、规模参差不齐,农村物流建设滞后,电子商务平台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农村信息网络不够完善,电子商务下乡后的服务难以保障等方面的不足,给广大农民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商业活动带来诸多障碍。因此出现因信息不流通而盲目乐观大量生产,导致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因市场供过于求或销售渠道有限,导致滞销等问题。

按目前情况看来,农村电商快速布局、高速增长的同时,电商人才的缺口在不断增大,并已对农村电商的发展产生了日益凸显的桎梏作用,很多地区农村电商发展正因人才缺乏面临着发展困难的问题。所以,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人才至关重要,“引进”和“培养”电商人才成为现在解决电商人才难题的突破口。当务之急,加大力度对农村地区进行电商专业化人才培训,尽快弥补短板,成为必然选择。

除此以外,农村电商人才的缺乏还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利益驱动下的“新农民”渴望成为成功的创业者

随着互联网的大面积覆盖,各种网络平台及微信等通讯工具的普及,受走在农村电商人第一桶金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先进“新农民”发现了互联网经济下的新商机。

一大批农产品网店及农特微商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大家都渴望通过电子商务这个平台,走上致富之路。新农民,既要了解农村、了解农业,同时还要有眼光。

二、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急需人才

农村电商不仅让农产品走出去,还能将城市优惠工业品引进和推广至农村,通过与城市资源互换促进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如何快速的培养全能型农业电商人才,打造一批具有商业头脑的“新农民”,能根据市场所需,准确掌握市场动态,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增加农产品种类,上到国家,下到企业,都急需这类农村电商人才。

生鲜电商的成长空间 篇5

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壮大, 网络信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各个领域, 处处都少不了网络支撑, 它不仅拓展了我们的活动空间, 也为我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提供了足够的使得。此外, 网络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到当前的经济热潮中去。网络营销的特点是:集成性、交互性、资源全球化、时间空间无限、信息承载量大。网络营销对地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是显著的。比如目前一些农村地区经济落后, 生产力水平较低, 开办企业的资源能力有限, 经济发展的速度跟不上其他地区企业规模扩大的速度。单纯地输出劳动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资源分配不公的矛盾。而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兴营销模式, 具有不占据时间和空间, 不花费巨大投资的特点, 弥补了农村地区办厂资源短缺的空白, 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 深入农村, 利用网络资源出售农村的柳编、野鸡蛋、农家有机蔬菜等时代性较强的产品, 大大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改变了农村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

生鲜电商的成长空间之生鲜电商的发展现状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的报告显示, 相比其他品类, 生鲜食品目前网购渗透率仅约1, 还处于较低水准, 生鲜电商未来仍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大润发董事长黄明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生鲜业务具有高度的用户黏性, 生鲜电商的成功首先需要做品牌、做流量。”“烧钱”大战还在继续。已经运营6年的沱沱公社, 砸了1个亿, 但是说到盈利仍遥遥无期;向来会“烧钱”的京东商城通过其线上渠道优势, 推出“菜谱征集”等花样繁多的预售活动, 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飞牛网行销部总经理柯佳伶表示, 依托大润发这一坚强后盾, 公司将不惜重金打造冷链配送系统、进行专业的全球采购, 盈利问题将暂时搁在一边。

“有钱不怕烧”成为很多市场参与者的共识。今年以来, 产业和金融资本纷纷注意到这块“小鲜肉”:从5月份亚马逊斥资2000万美元入股垂直生鲜电商“美味七七”, 到8月份IDG和赛富基金向中粮旗下“我买网”注入1亿美金, 再到跟食品行业“八竿子打不着”的乐视网推出“乐生活”试图分得一杯羹, 在互联网思维的推动下, 竞争者纷纷强调用户体验、运营效率, 对盈利问题“置若罔然”。然而,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分析认为, 目前来看, 生鲜电商整体定位不清晰, 货源不稳定、商品质量难以持续保障的问题仍然存在, 一些非电商企业切入生鲜电商业务之后, 由于线上运营经验不足和盲目扩张, 也会导致客户体验下降问题的出现。此外生鲜冷链物流的成本巨大, 企业将持续承担营运资金的压力。“就整体发展水平而言, 当前生鲜电商发展尚在起步期。”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移动商务专家咨询委副主任王汝林认为, 未来3到5年, 生鲜食品仍将是电商行业最为热门的品类之一。业内人士表示, 在群雄逐鹿的阶段, 市场竞争者还得做好持续“烧钱”的准备。

事实上, 中国的生鲜电商发展已经经历了两波热潮。早在2005年, 中国的生鲜电商开始就有了第一波热潮, 甫田网、菜管家、沱沱工社等生鲜电商纷纷成立。然而, 由于模式不成熟, 这批生鲜电商经营者没有考虑生鲜产品的特性, 只是简单复制传统电商的经营模式, 这也导致不少电商纷纷惨淡收场。在吸取第一批生鲜电商的失败经历之后, 2012年, 生鲜电商市场又迎来了第二波热潮。

与第一批不一样的是, 此波热潮的参与者吸取了前者的经验, 针对供应链、物流等环节或完善或创新, 打造出了自己的特色。2012年5月, 顺丰速运的电商食品商城“顺丰优选”上线, 生鲜业务占到所有产品三成;6月, 淘宝上线生态农业频道;7月, 京东商城也顺势推出生鲜频道。也在这一年, “本来生活网”凭借着“褚橙”进京的故事, 成功地进入了消费者们的视野。2013年被视为生鲜电商爆发增长的一年。3月, 沃尔玛旗下的1号店推出生鲜品类;淘宝天猫成立专门针对优选生鲜农产品的“喵鲜生”业务, 主要经营当季水果、新鲜水产等。2014年, 生鲜电商平台竞争日益加剧。5月, 亚马逊宣布投资入股上海区域性生鲜网购平台“美味七七”。与生鲜市场密切相关的下游快递巨头顺丰速运推出“顺丰优选”。做视频出身的乐视网都上网卖螃蟹了。“一时间, 国内生鲜市场可谓风生水起, ”对此,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莫岱青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道, 由于购买便利、选择性广、优惠活动多等优势, 不少消费者选择网购生鲜产品。

这些较知名的电商, 均控制了供应链、平台运营和仓储物流的一个或多个方面, 这也使其避免重蹈第一波电商的失败悲剧。其中, 京东、天猫和顺丰优选分别凭借在供应链上的扁平化、营销手段的创新和领先的冷链宅配技术, 树立了供应链、平台运营和仓储物流的行业新标准, 大大提高了生鲜电商的准入门槛。尽管国内新老电商纷纷试水生鲜市场, 但这块巨大的蛋糕远远没有被分完。2013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规模将近两万亿元, 但是生鲜电商所占据的比例还不到1%, 未来潜力无限。

生鲜电商的成长空间之生鲜电商的与时俱进

21世纪, 有越来越多的市场经济主体开始以或者高调或者低调的姿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一个企业要是仅仅依赖于对之前企业经营模式的拙劣模仿取胜的话, 其结果只能是与预想背道而驰, 不可能取得伟大的成绩。尤其是在目前市场情形下, 买方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可以说有数十家、数百家、甚至成千上万家的企业捧着同一款产品等着一个消费者来挑选。为了这唯一的一个消费者, 这些商家有可能挣得头破血流。如果在营销模式上不做任何改进的话, 不去为寻找新的商机、新的模式、新的道路而努力, 只能堙没在商海之战中。

一家有能力的企业一定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战略、观念、成本、价格、人才等多样化手段的综合创新, 寻找更广泛地市场空间, 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再成熟的市场也并非铁板一块, 都存在大企业无兴趣、无暇顾及或无法企及的市场缝隙, 只要想做、敢做, 经营机会就随处可见。所以只要创新, 就能诞生奇迹。企业应在详细的市场研究的基础上, 找出被竞争者忽视或放弃的市场角落, 从而为顾客提供有效产品与服务, 建立起顾客信誉, 对抗较大企业的竞争。企业是一个社会中对时代的变化最具有敏感度的构成细胞, 最先感知到世界的变化、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购买趋势的变化。作为走在时代尖端的弄潮儿, 企业必须要与时俱进, 顺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企业营销模式的创新。

企业首先需要从文化品牌战略入手积极推崇属于自己的品牌理念, 因为品牌是企业无形的资产, 代表了企业的形象和品位, 体现了一个创业者做企业的水准, 能够在无形之中为企业创造巨大的财富。其次通过渠道创新, 例如以公益事业投资的方式建立并巩固市场关系, 以获得社会各方公众对企业生产营销活动的理解和支持, 使企业能够获得长期的目标利润。再次, 要学会为风险买单, 对金融风暴、金融危机等市场瘟疫打好预防针。最后, 要抓好人力资源, 启动人才战略, 既要留住人才, 又要发展人才、创新人才, 把人才看做是企业生命中最重要的资源。由此可见, 在信息爆炸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 观念的创新已经成为改变世界、改变人类、改变企业的重大精神武器。尤其是在一家企业的生存、发展的过程中, 会涉及到网络资源、能源资源、人力资源、市场资源等各种各样的资源。对这些资源的调配程度显示了企业的成熟力度。尤其是在企业从生产经营型营销模式向知识主导营销模式的转变过程中, 一味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只会造成资源的枯竭和浪费。

生鲜电商的观念需要与时俱进, 生鲜电商本身就与传统的生鲜商家存在的很大的区别, 所以生鲜电商的思想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 在这一个发展迅速的时代中, 思想需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在时代的发展浪潮中存活下来, 这是对于一个发展的重要的一点, 尤其一个与时俱进的营销者, 思想与时俱进是十分重要的。

生鲜电商的成长空间之生鲜电商的营销策略

对于营销而言, 企业看的十分重要, 而网络营销的也是当前生鲜电商所需要的重视的。企业经理们自然会想到:抓队伍、建网络、树名牌、搞开发、上服务等等。的确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利润, 但可以用来获利的途径也有很多种。在当今市场经济潮流中, 营销是一个并不陌生的单词。营销可以理解为企业推销其产品的方式和手段, 企业的产品有可能是服务, 有可能是实际物品, 有可能是一个创意, 还有可能是一个概念。纵观双十一小长假热火朝天的商家促销活动, 不仅让我们对营销那点事儿又产生了极大地兴趣。生鲜电商与其他电信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产品的新鲜度, 其他电商的产品都是为一些死的产品, 而生鲜电商产品是活的, 用户主要是看产品的新鲜度, 其他都是为次要的, 所以生鲜电商需要保持一定营销创新思想。

产品是企业生产活动的结果, 所有企业参与市场营销都是以产品的营销为基本的。产品质量好坏决定了企业竞争实力的强弱与否。企业和商家只有首先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 才能从实际上抓住更多的顾客, 才能挽回更多的回头客。脱离产品质量的高谈阔论都是空话、假话。这样的市场营销最终会走进狭隘的死胡同中去, 自己断绝自己的后路。在创新产品时, 企业必须要深入市场调查, 钻研消费者的消费倾向, 确保所生产的产品能够让消费者产生亲切感和温暖感, 才能在最低企业生产风险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提高产品的实、时代性和审美性。

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规模的扩大是企业提高效益的一个重要前提, 但对于更多的中小企业来说, 与其将重点放在扩大企业规模上, 不如更多的去考虑某一范围内产品生产成本的控制上。尤其是当前中国境内消费者的消费水准虽然在一定程度内有了大幅的提高, 但与欧美国家居民的消费者相比, 相对购买力还是比较薄弱。因此, 价格要素也是消费者在决定其商品选择时的一个重要因素。价格战也就成为商家争夺顾客的一场重要战役。因此, 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反季节销售、买一送一、零头价格策略等销售手段如此兴盛不衰了。

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主体越来越多, 当所有的企业在销售渠道上蜂拥而至的话, 整条销售渠道就会爆满, 甚至阻塞。因此, 为自己开辟一条独具匠心的销售渠道就显得格外重要。具体而言, 销售渠道的开辟可以利用互联网, 在论坛、贴吧里打广告, 缩短产品销售的路径和费用支付的过程, 大大提高了营销的效率。

观念创新是营销创新中促销创新必须紧密结合公司经营理念, 因为在整体营销的情况下, 外界公众更多地是透过企业的促销活动来体会企业的追求和理念。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观念的创新不仅仅停留在口号上, 不是今天说一句鼓舞人心的话, 明天拉一条振奋士气的条幅就可以的, 观念的创新比产品、价格、渠道的所有方面的创新都更为艰难, 它体现了一个企业、一个商场经商的内涵和宗旨, 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品牌形象。

生鲜电商所要面临的发展问题是十分严峻的, 所以生鲜电商需要重视产品的营销策略使用, 这样才能做好产品的销售, 谋取利益。

生鲜电商的成长空间之保持生鲜电商的商业道德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营销成为了当前最热门的商业销售, 但是由于互联网营销的真实性以及地区区域性, 导致部分网络电商存在着一种投机的心理, 以次充好的现象屡禁不止, 而针对生鲜电商而言, 保持网络电商的商业道德是极为重要的, 生产生鲜产品质量问题将要比一般的商品质量问题要严重的多, 所以的提高保持生鲜电商的商业道德是十分重要的。

业道德和企业伦理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大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精神支撑。企业之所以要冒着被人指责为背信弃义的风险进行不正当的竞争, 其中一个制度思想层面的原因就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目前对企业进行概念上的定义时, 大众的看法就是企业是以追求经济利润为唯一目的的, 企业所有的活动行为都是为了保障其自身的权益不受到外界的侵犯, 扫清一切障碍, 为其利润最大化的实现铺平道路。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企业背负的仅仅是自身的经济利益吗?

企业是否可以为了自己的一己之利而将企业良心、企业灵魂、社会责任、市场道德抛之脑后?企业经济利益的实现与社会责任感的承担果真就是难以调和的矛盾吗?深处这一对矛盾之间的消费者面对纷纷扰扰的企业竞争又当做出怎样的选择?

我国法律并没有对企业该承担多少社会责任这样难以量化的问题做出非常明确地解释。这种法律上的缺失也就无形之中为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埋下了隐患, 但要想从法律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做出约束性的制定, 企业是否会心甘情愿的接受呢?我们不得而知。或许等到法律完善的那一天, 企业被迫无奈偿还社会债务的面孔会更令国人心碎吧。换句话说, 上升到法律层面上制定条条框框约束企业的行为, 让其为社会责任买单, 本身就是一件令社会悲哀的事情。目前企业参与市场活动时普遍推崇来源于西方的合同法精神。合同精神实质上体现了一种类似于社会契约论的精神。合同规定了在参与市场竞争中, 各方在自愿、自觉基础上应当遵守的道德底线。一旦违背了这种底线, 就应当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合同中事先声明的赔偿代价。品牌是企业无形的资产, 代表了企业的形象和品位, 体现了一个创业者做企业的水准, 能够在无形之中为企业创造巨大的财富。境外企业之所以能够笼获广大消费者的心, 一个重大的原因就是境外企业在品牌文化上做好了功课, 能够给消费者提供稳定、安全、可靠的心理保障。这样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就建立了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从心理学上来看, 双方更是达成了一种长久、稳定、成熟的心理契约。心理契约是一种隐含在工作、生活关系中的默契关系, 它是无形的, 又是时时刻刻处在变化中的。双方之间从主观情感上对某一信念、某一事物产生了共鸣, 并产生一种不成文的约定, 这种共同的约定对双方都产生影响, 激励双方共同为了同一个信念、同一个事物努力。对心理契约的认同程度要受到双方行为习惯、信仰、观念、道德素养、文化素质的影响, 因此心理契约具有个体性;产生契约的双方个体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 契约产生的环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此心理契约具有动态性;心理契约对双方都有权利和义务上的要求, 因此心理契约具有互惠性;心理契约不是明文书写的合同, 是基于主观体验产生的, 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效力, 因此心理契约具有非正式性;一旦成员不能够遵守契约, 双方之间失去了对彼此的信任, 那么心理契约也就不复存在, 因此心理契约具有脆弱性。

但令国人心碎的是,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 合同的底线是那么的脆弱, 是那么的容易被侵略。底线仿佛是一条小河, 只要越过去就能轻易获得想要的财富。但是, 在越过这条河流的时候, 我们却需要为自己的侵占行为, 对河流的拥有者付出不小的费用。但即便是支付了费用, 河流的拥有者也不会忘记河水污染、生态破坏给自己带来的伤害。

当前国内最大的电商集团为阿里巴巴集团, 其回下的天猫与淘宝都是网民的重要网络交易平台, 但是值得关注的是, 天猫与淘宝最大的不同之处为天猫上的商品全部为正品, 绝对没有次品, 网民在天猫上所购买的产品如果的出现质量问题或者是假冒伪劣产品, 一旦经过查证属实, 该店家将要受到罚款的处罚, 而淘宝上的产品多数都是一些行货, 存在质量问题或者是为非正品的案例很多, 客户的反馈影响很大, 但是淘宝上对于假冒伪劣产品的处罚, 但是程度并没没有天猫那么高, 此外天猫每一个店铺所要缴纳的信誉保证金为10万元, 而淘宝上只需要缴纳1000元, 这也是为什么天猫电商的商业道德会比淘宝上的主要原因。

生鲜电商的成长空间之生鲜电商的会员制发展

会员制超市在发达国家的流行是会员制高度发展和市场细分的结果, 然而它来到中国却始终停滞不前, 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消费者觉得不方便。美国许多城市的商业区与居住区界限分明, 很多人都住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 周围没有太多的购物场所, 尤其是各种货品齐备的一站式卖场。而很多会员商店就坐落在城郊结合部, 目的是尽量少地在价钱里添加土地成本, 而且顺畅的交通也方便顾客开车前来进行大宗购买。可是中国的状况有些特别, 居住区和商业区混杂在一起, 交通拥堵状况在市中心和城市边缘都比较严重。便民化成为最能抓住消费者的利器。根据AC尼尔森调查显示, 消费者选择门店的要素有五项重要的指标:便利的地点;一站式购物;新鲜、可以即时食用;现代化的、高效率的购物过程;提供额外的服务;24小时营业。其中, “便利的地点”很显然是会员制超市不具备的。其次, 中国消费者不习惯大批量购买。据统计, 美国百货商店的平均每笔交易额约为54美元, 专业店约为64美元, 超市约为32美元。而我国的有些超级市场, 平均每笔交易额不到50元, 合2.93美元, 每天发生的交易次数达到上千次。大多数中国人习惯反复多次购物, 追求商品新鲜, 而会员制商店主要面对生活节奏较快、购物次数少的人群, 推广大包装, 与相当部分消费者“口味”不符。再次, 中国消费者往往去多家店购物, 没有对某一家门店表现出特别的忠诚。AC尼尔森最近调查显示:80%的中国消费者每周光顾超市或大卖场, 并且去多家店购物。习惯“货比三家”的中国人对某一个零售商的忠诚度不高, 品牌忠诚度也不高。而会员店内经营的商品品种较少, 仅限于畅销商品, 位置相对较远, 以及大包装商品, 批发式销售, 很难让传统中国普通的家庭接受。中国有13亿人口, 人们习惯了人多和热闹的购物环境, 对会员店那种宽敞通道, 高大货架布局, 安静的购物环境不适应。最后, 中国消费者在文化上难以接受“会费”这一门槛。中国人讲究热情好客, 人们通常形容不好客的家庭为“门槛高”。要进入会员制商店购物, 必须先交钱办会员卡, 否则要多花钱购买。这无形中让中国消费者认为设了门槛不欢迎自己, 或者觉得不办卡受到歧视, 所以在文化上难以认同。

第二:中国经济水平与国外国家的差异:首先, 中国人的购买力不足。会员制是市场细分的结果。按照帕累托提出的“二八法则”:公司80%的利润是由20%的顾客带来的, 这样的细分是正确的, 会员制商店的目标顾客是有房有车有收入的文化层次达到一定水准的人士, 是占消费者20%比重的高端人群。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2008年中国人均GDP为22640元人民币, 合3317美元, 而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人均GDP就达到7114.6美元, 80年代是11182.4美元, 90年代是29006.6美元, 由此看出, 中国消费者购买水平仍然很低。其次, 中国存在严重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发达, 西部内陆省份相对落后。会员制商店的目标顾客, 只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少数几个城市才比较多, 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中国城市是有限的。山姆会员店在长春和昆明等地不得不关闭, 而在深圳却经营成功, 有力证明了这一点。再次, 中国目前私车拥有量还比较少。会员店选址多在城郊结合部, 且要交通便利。它的经营模式为“开车批量购物”。而现在中国人均汽车拥有量低, 我国汽车拥有量只相当于美国1910年的水平, 一千人中私人汽车拥有量为11辆。很多会员店专为会员准备的停车场“空置率”超过了“警戒线”, 此景让人感到尴尬。

会员店的会费对中国消费者来说偏贵, 拿沃尔玛在中国的惟一一家会员制商店——深圳山姆会员店来说, 共有会员10多万人, 个人会员可以办理一个主卡和两个副卡, 费用分别为150元和50元。消费者想要来这里购物, 首先最少要交150元/年会费才行。在成为山姆会员后, 主卡持有者一年内最少要在山姆会员店内购物额达到3000元以上才能把所交的会费赚回来, 而副卡会员一年也至少要消费1000元以上才能保证成为山姆会员不亏本。虽然成为会员有优惠, 但要在购物达到较大金额基础上才能保证把会费赚回来, 这让消费者感到不实惠;其次, 消费者对成为会员的预期与感知相去甚远。为降低成本和节省挑选时间, 会员店商品种类与超市相比种类较少, 而且每一类商品只有几种品牌可供选择。但对消费者来说, 会员制最大的吸引力是其具有特殊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期望成为会员就是因为会员店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是:有超值的服务, 有特殊的商品, 且价格低廉, 购买便利, 成为其会员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然而许多会员几乎没有特别的服务, 商品品种较少且趋同, 价格相差无几, 去购物的路程也较远, 仅仅是改改包装, 换换环境, 并没有见到特殊的产品和服务, 这些与消费者的预期相差甚远, 失望的消费者会产生抵触情绪。

众所周知, 沃尔玛“天天低价”的企业营销发展战略依赖于供应链上的低成本。在美国, 这一策略基本没有什么问题, 沃尔玛公司就像运转良好的机器, 控制着一个十分复杂的仓储管理系统和自己的配送中心。但是, 在中国情况完全不一样。沃尔玛根本不敢象在美国一样对它的供应商强硬的说“没有EDI (数据交换接口) , 就别来找我”。会员店的低价是依靠先进的网络做支撑, 有强有力的物流配送系统作保证。欧美的会员店, 以信息技术为支持、以网络为辅助方式的商业自动化运作形式, 能够为企业在采购、物流配送方面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数据, 达到减少库存、及时供货、降低库存成本的目的。

此外, 欧美会员店都采用中心采购政策或组团共同采购, 这可提高与供给商的谈判能力, 降低采购成本, 提高竞价能力, 使通道利润最大化。在物流配送方面, 有一整套高效的信息化物流配送系统, 能有效地提高存货周转率, 从而提升资产收益率和利润率。而中国现在的状况还不能完全满足这样的要求水平。就连以灵活的物流获得成功的沃尔玛在中国也无可奈何, 其在深圳的配送中心也只能处于半闲置状态。中国的网络环境还不能满足对生产、销售更详细、更便捷的监控和反馈。沃尔玛在中国使用的扫描枪和电脑系统只相当于美国80年代的水平。总之, 会员制是一把“双刃剑”, 它绝对不是任何零售企业都可以随意仿效实行的, 它必须有先进的网络支撑、有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做保证, 否则必然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从上述的情况来看, 我国的会员制商店之所以在我国能够引起火热的反应, 主要在于在其的服务性, 现代消费的人员绝大数对于店家的服务看的十分重要, 而会员制又能够是你用于一批的固定客户, 又能提高自身的发展, 这对于生鲜电商当前的发展窘态而言, 是最为直接有效的发展方法, 所以生鲜电商应用的会员制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已经运营6年的沱沱公社, 砸了1个亿, 但是说到盈利仍遥遥无期;向来会“烧钱”的京东商城通过其线上渠道优势, 推出“菜谱征集”等花样繁多的预售活动, 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飞牛网行销部总经理柯佳伶表示, 依托大润发这一坚强后盾, 公司将不惜重金打造冷链配送系统、进行专业的全球采购, 盈利问题将暂时搁在一边

生鲜电商的观念需要与时俱进, 生鲜电商本身就与传统的生鲜商家存在的很大的区别, 所以生鲜电商的思想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 在这一个发展迅速的时代中, 思想需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在时代的发展浪潮中存活下来。

售假电商诚信的头号毒瘤 篇6

6月14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传统OEM(代工生产)厂商目前面临的,并不是简单意义的“假货”问题,而是商业模式问题。正是因为能够生产出达到国际水平的优质产品,许多大品牌更青睐选择中国的OEM厂商。然而这些厂商本身并没有销售渠道,忽然有一天,他们发现可以通过互联网卖产品——为什么不能用更低的价格做更好的产品呢?于是,人们看到市场上开始出现与正品质量相当、但价格低得多的商品,而生产正品和“仿品”的可能就是同一个工厂

对于马云在6月4日于杭州召开的2016年阿里巴巴投资者日大会上的这番表态,很多人认为马云在为阿里售假找理由,认为这是无耻之辩。评论人士的观点或许有断章取义之嫌,但是售假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电商诚信发展的头号毒瘤。

无底线低价泛滥。电商网站上,几乎是各种假货的天堂。9.9元6双的袜子,19.9元的打包零食、29.9元的四件套应有尽有,品类之齐,价格之低,实在令人瞠目结舌。低价泛滥的假货让很多正品苦不堪言,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售后环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逐渐开始显现。

恶性竞争加剧。电商网站上的仿制品为了追求利润,竞争手段往往趋于极端化。很多售假者把目光瞄准在用户评价上,花钱找人给正品商家写差评,千方百计对正品商家进行诋毁,从而达到压缩正品生存空间、扩大自己利润的目的。在电商网站的畅想商品领域,基本已无秩序可言,正当竞争是构建商业环境的基本要素,此刻正被逐渐破坏殆尽。

无诚信可言。相比于给正品商家写差评需要资金投入,给自家商铺刷好评则显得简单的多。售假者只需要提前把钱交给刷手,彼时只需要一个快递运单号,写手就能完成好评操作,而后把钱退还给售假者。因为有真实的资金往来,有真实的快递发货记录,电商平台往往束手无策。更有甚者,很多售假者成立互助联合群,彼此互刷好评。电商平台一直赖以生存的诚信基石就这样被破坏了。

创新乏力。从工业革命到现代化产业机制确立,创新一直是主要动力,而在电商平台上,创新被束之高阁,取而代之的是永不停息的抄袭和模仿。今天市场流行什么,售假者就仿造什么,而且模仿只会青出于蓝,越来越好。无节制的模仿创造正在让正品商家创新积极性越来越低。

电商企业的绿色包装探索 篇7

152亿件——2015年全国电商包裹数量(占全国快递业务总量的74%左右)。

304万吨——152亿个电商包裹所产生的包装垃圾数量(业内专家按照每个快递包裹产生0.2公斤垃圾估算得出),可摆满近20万个足球场,数字之大令人触目惊心。

随着电子商务成为主流的商业营销模式,大量快递包装带来的高耗材、高污染等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快递包装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一些电商企业开始积极探索绿色包装解决方案,如,包装回收与循环使用、包装减量化、采用新型包装材料等方法,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本刊记者将具有代表性的电商企业绿色包装的具体做法以及取得的效果加以整理汇总,希望能给业界带来一定的启示。

一、可循环包装解决方案

[问题描述]:

在网购盛行的今天,随着电商业务量的迅猛增长,对快递包装的需求也呈现出激增态势。而消费者在收到电商包裹后,往往会将相对完好的包装当作废弃物处理掉,由此引发的资源浪费价值惊人。

以纸质包装箱的应用为例。电商平台以及众多电商卖家是使用包装箱的“大户”根据《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的有关数据,由电商平台产生的60%~80%的快件都会使用包装箱。我国每天消耗的纸质包装箱达到2000吨,相当于每天有45000棵20年树龄的树木在消失,资源消耗巨大。

如果对这些快递包装箱进行回收利用,则结果大为不同。据有关数据分析,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850公斤好纸,可节省木材300公斤,相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

由此可见,在电商配送中,对于包装箱、编织袋等常用快递包装物进行回收实现循环再利用,无论在经济效益还是社会环境效益上都有重要意义。

[主要方案]:

快递包装箱回收利用

[代表企业]:

1号店、苏宁

[具体举措及实施效果]:

1号店:1起环保,纸箱回收

2014年6月,1号店推出了“1起环保·纸箱回收”活动。买家如果在签收商品后将纸箱返还,每个纸箱可以获得50积分。积分可在1号店的积分商城换购商品、参与抽奖、换抵扣券等。

通过纸箱换积分的方式,消费者找到了投身环保的途径,企业通过快递箱的循环利用降低了包装成本,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对于社会来说也减少了资源消耗,社会各方实现了互利共赢

据了解,该活动备受消费者肯定,反响热烈,上线第一周的纸箱回收率便达到了15%。目前,该活动已覆盖1号店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和深圳等近20个城市的自配送区。

苏宁:回收包装,送云钻送阅读

2014年苏宁推出了“回收包装,送云钻送阅读”活动,意在从环保角度赋予快递包装盒更多的价值。参与包装回收的顾客,会获得苏宁赠送的10云钻,可以累积来抵扣消费,同时消费者还会获得苏宁阅读半年的免费阅读权限。

如今,苏宁赠送的10云钻已经增长为20云钻,“送阅读”变更为“送苏宁定制的冰箱贴”。从2014年至今,苏宁累计回收228吨快递盒,相当于拯救4500棵20年树龄的树木。

二、减量包装解决方案

[问题描述]:

目前,网上大部分商品的包装设计依然是为了满足商场销售的需求,而快递运输的需求一直没有被重视。许多电商商家为了保护商品的销售包装而进行二次包装,里三层外三层被裹得严严实实。当顾客从快递手中接到包装物时,总是刀子、剪子一起上,层层“剥皮”,大量废弃的包装物被丢弃。过度包装提高了产品的重量、体积,增加了运输压力,而包装材料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危害了生态环境。

这里,问题尤为突出的便是胶带的过度使用。在快递包裹中,胶带是最常见的耗材。根据国家邮政局的调查数据,在快递企业配备的包装耗材里,胶带的使用量达到总量的82.17%,仅次于快递运单。以此测算,2015年全国152亿件电商包裹中,使用胶带的快件就达到124.9亿件。如果按照每票快件使用1米长的胶带的话,2015年电商包裹所使用的胶带总长度为124.9亿米,可以绕地球赤道311圈。为了防止快递过程中的暴力分拣,电商包裹往往使用大量的胶带层层缠绕,既浪费材料,又难易拆箱,更带来纸箱回收困难。

[主要方案]:

改善产品包装、减少包装胶带使用,降低包装成本

[代表企业]:

亚马逊中国、京东商城

[具体举措及实施效果]:

亚马逊中国:改善产品包装

目前,网购快递包装大多存在体积过大、内部填充物过多等问题,不仅增加了包装作业时间和成本,还会成为污染源,并且减缓客户打开商品的速度,降低客户体验。基于以上情形,亚马逊中国对电商运输包装进行了改善,主要方案包括:

一是提倡使用简约包装。主要是在满足原厂包装发货的基础上对包装进行改善,进而容易打开,外包装尺寸与产品大小合适,并采用环保材料。

二是采用电商专用包装。亚马逊中国经过调研发现,产品包装并不是决定客户是否在线上购买产品的关键因素,过于华丽的产品包装对于线上销售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浪费。亚马逊中国鼓励商家采用电商专用包装,在保证线上线下产品质量一致的情况下,对线上产品包装进行简化设计,起到保护产品作用即可。当前已经有一些大品牌实施了电商专用包装方案。

这些包装解决方案对供货商有诸多好处:商品可直接给客户配送,避免二次包装;减少了包装物的彩色印刷、镀膜等费用,比传统零售包装的成本降低;减少商品在发货运输、返厂、进货预包装等环节的潜在成本等。

京东商城:严格限制胶带使用

据京东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践行绿色包装,京东在胶带使用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如包装袋、快递封套包装基本不使用胶带。纸箱包装是胶带使用最多的地方,为了节省胶带,小型纸箱使用“一字形”,中型纸箱使用“十字形”,大型纸箱使用“双十字形”。

通过相关举措的实施,有效减少了胶带的使用数量,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为企业节省了包装成本。

三、包装材料创新解决方案

[问题描述]:

目前,电商包裹中使用的很多塑料包装材料是不可降解的,往往是一次性应用,不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也给企业增加了巨大的包装成本

如一些电商使用的塑料包装袋、泡沫填充物,成分多为聚乙烯,电商快件中应用的透明胶带的主要材料是聚氯乙烯(PVC)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废弃的PVC在土壤中至少要经过100年才能自然分解。如果像普通垃圾那样焚烧,还会产生有毒的二噁英,对环境危害极大。因此,创新包装材料、应用绿色包装便显得极为重要。

[主要方案]:

应用可降解包装材料

[代表企业]:

当当网

[具体举措及实施效果]:

当当网:推广淀粉基可降解环保包装袋

2014年6月,当当网宣布在行业内率先推广淀粉基可降解环保包装袋,以实际行动“向污染宣战”。

当当网采用的包装袋是以玉米淀粉为主料的淀粉基塑料,已达到国家环保认证标准和欧盟标准,在土壤中4个月后大部分即可自然降解,对环境污染小,并且相比传统塑料袋要节约70%的石油能耗。

电商的电商 篇8

又是一年荔枝季,但却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各大电商平台正围绕荔枝的在线售卖、物流等展开一轮新的竞争,新鲜果蔬正成为国内生鲜电商争夺的新焦点。

今年5月,顺丰集团旗下顺丰优选、九城集团旗下沱沱工社和淘宝等一波生鲜电商企业纷纷发起“尝荔枝“、“送荔枝”等营销活动,让生鲜电商的竞争再度升温。

与此同时,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抛出10年来在大陆的首笔投资——2000万美元入股上海本地垂直生鲜电商美味七七;中粮旗下我买网也打开新仓库,强化生鲜海外直采,探求差异化路线;上市后的京东也开始和獐子岛合作进一步发力生鲜电商。

种种迹象表明,国内生鲜电商行业在经历了去年的优菜网、天鲜配、永辉超市、大卫之选等众多先烈之后开始回潮。

在顺丰优选总裁崔晓琦看来,生鲜电商市场切入太早将沦为炮灰,切入太晚仅剩喝汤。“2012年试水,2013年扩张,眼下,市场加温,用户接收度上升,同质化使得竞争加剧,业内玩家到了苦练内功,比拼前后端综合实力阶段。”

未来,生鲜电商如何破局?

绕不开的四大难题

国内生鲜电商主要分为平台类和自营B2C类。平台类包括淘宝、京东、1号店、苏宁易购等推出的生鲜频道,更多层面是卡位式切入;自营类包括顺丰优选、本来生活、我买网、沱沱公社、美味七七、甫田、菜管家等。其中,顺风优选是“快递基因”,本来生活是“媒体营销基因”,“我买网”则是采购基因,分列行业前三强。

据行业人士透露,生鲜电商平均利润达30%-40%,远高于其他品类,其中海鲜和冻肉最高,水果次之。国内生鲜电商主流玩家的品类集中于中高端、不易买到的生鲜,如海外生鲜和有机生鲜,避开与农贸市场竞争的大众菜品。因为,线下小区大 众菜品的损耗率可被当天购买人群消耗掉,而规模化的生鲜电商无法做到。

由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程度高,加上良好的食品安全信誉度,各大生鲜电商综合性平台在拓展生鲜品类时,首先会考虑引进国外的农产品来增加用户粘性。

在电商洪流几乎冲击一切商品领域的今天,为何生鲜这一细分领域像水中顽石般兀自挺立?崔晓琦和众多生鲜电商从业者告诉腾讯科技,制约国内生鲜电商发展主要有以下四大方面:

其一,由于难以保存,运输耗损大(损耗率达20%),生鲜电商的运营难度远高于3C、服装或化妆品类,而且对及时收货要求高,难以支持退货,毕竟退货会成倍增加商品损耗,部分保质期短的商品只能报废。

其二,用户需求的配送量少,客单价较低。有生鲜电商从业人士算过一笔账,客单价如果低于200元,扣除产品成本、物流成本和流通损耗后,基本没利润。虽然,端生鲜产品可提高客单价,但受众却很少,客单价过高又会冲击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其三,物流费用成本居高不下。生鲜电商须拥有优质的冷链物流系统,才能保证商品的品质和及时送达。但冷链物流大大增加了运营成本,而且国内第三方冷链物流不发达,自建冷链投入巨大,回报周期长,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由于冷链跨地区覆盖范围较窄也导致了很多生鲜电商只能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配送。

其四,生鲜电商有着产品供应链的特殊性掣肘。

受制于季节性影响,非标准化的中高端生鲜缺货时有发生,难以形成规模流通。由于产地、种植时间不同,即便同一产品,口感也存在差异,用户购买不到满意的商品就归咎于电商平台,影响重复购买率,用户容易流失。

此外,由于诚信缺失,难以杜绝上游供应商会提供假冒产品。虽然产地直采可化解这一困扰,但仅限于规模种植的品类,无法扩大到所有生鲜商品。

冷链物流成取胜关键

民以食为天,生鲜电商拥有较大的市场规模和想象空间。虽然难做,但已成为各家必争之地。

京拍档CEO王文峰认为,原产地直供成为各家实现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冷链物流将成为未来生鲜电商竞跑者盈利取胜的关键。

要实现盈利,无非增加销售额的开源和和缩减成本的节流。电商成本主要包含五块:人工成本、房屋租金、市场推广费用、技术费用和物流费用。员工工资不能降,办公用地房租不能减,市场费用降了直接影响流量和销售额, 技术费用不能省。最终物流成为唯一可变、可优化的成本。当用户规模和一次购买量达到一定拐点,生鲜电商对上游供货商的议价能力更强,物流成本随之降低。

由于国内生鲜电商自建冷链物流需要雄厚的资金压力和经验。这使得生鲜电商的物流节流沦为只有巨头才持续走下去。目前国内有此实力的仅有顺丰优选、我买网、京东和淘宝。中小型生鲜电商只能采取“普通物流+快行线”方式,因为快行线主要针对toB层面的冷链,如何到达用户手中最后一公里成为潜在挑战。

这意味着在未来生鲜电商的博弈中,抢先在物流冷链布局的顺丰优选和京东具有着潜在的优势。毕竟,顺丰优选背靠顺丰速运强大的网点渗透,京东的物流体系已日臻成熟,可迅速实施升级换代为生鲜电商链条上不可或缺的冷链。

据了解,在物流这一环节,顺丰优选的常温物流体系已铺盖全国,今年,其冷链覆盖城市将由目前的11大城市扩充到30-40个城市。

不过,我买网营销总监尚炎表示:“生鲜电商不盈利主因并不能单一归结于冷链成本,需要化解客单价、毛利率和订单履行成本这三者的综合瓶颈。具体操作中,通过品类选择和结构调整适当提升客单价和毛利率,通过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损耗和配送成本都能促进盈利。商品选择、分类储藏、销售、配送、售后,多个链条的整体运 营能力将决定未来谁能胜出。”

新入局者如何破局。立足本地化追求小而美

有分析人士指出,生鲜电商各家都在市场战略导入和推进期,短期内指望盈利不现实。而且生鲜电商存在的战略价值不能用简单盈利来评判。

“生鲜食品电商是一门很大的生意,也是一门极难的生意。其核心是上游渗透到基地,中间控制物流,末端抓住用户群,最终降低损耗率,提高配送体验,控制物流成本。” 顺丰优选总裁崔晓琦说如此强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前有倒下的先烈和财力雄厚的综合平台,但一些创业者仍然陆续闯了进来。

本来生活一内部员工认为,新进入的小型垂直B2C生鲜电商不能无限制扩张品类,天猫超市、京东或许可以这样玩,但创业者需要立足小众群体,追求本地化的小而美。因为SKU越多,网页的转化,库存的管理、配货、周转的隐患就越大,一个小环节出错,就会导致折戟沉沙。

业内人士提议,新入局者也可针对无需冷链的商品,考虑利用城市已有的配送资源,如报纸、鲜奶的配送体系,缓解物流成本。

“初始阶段须与当地实体店相结合,做出质量和信誉度才能活下去。前端整合农业基地,中间打造自己的B2C平台,营销方面采取故事性营销,立足本地,即使后期将 受到大平台的挤压,也会有自己的一块领地。”上述人士说,在人力配备上,需要懂电商和懂传统物流、供应链的合力,方能成事。

电商的电商 篇9

8月5日下午,安福电商公益培训讲师授牌仪式暨讲师交流会在双洋环球广场4楼安福电商创业培训中心举行。城厢区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及安福电商联合会成员受邀出席了授牌仪式。会上首先为来自我市优秀电商企业的24名先进企业家、经营者授牌,颁发讲师证。在随后的交流会上,受邀讲师们畅所欲言,交流了自身在电商业务领域中的拓展经验,纷纷为公益培训如何开展献计献策。

城厢区安福电子商务联合会会长 张国贵:“来的各位基本上都有三年以上电商从业经验,然后很多人在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专长。平时我们都是感觉在私底下进行交流,没有一个真正的平台。然后这样子,协会里的会员与还没加入协会又在从事电商的(人员)都有一个机会,通过这里一起来互动,各自提供以下各自的资源,促进整个莆田安福电商从事人员整体运营水平的提高。”

与会人员在交流中表示,莆田电商产业资源优势明显,产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希望通过此次公益培训计划,为本地各企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携手合作、互利共赢、快速推动我市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为莆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共创莆田市电子商务发展新格局。

城厢区安福电商城管委会主任 施飞雄:“安福电商公益培训计划我们经过四个月的筹备今天算是正式启动了。通过这个项目我们是希望能够引导良好的电商从业氛围。我们电商发展经历了很多阶段,在政府引导行业推动和企业支持的情况下我们现在整个氛围非常热。但是呢这里面也鱼龙混杂,所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个计划,让我们新加入到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的发展方向和取向。”

电商企业信息系统的构建 篇10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 以电子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已经开始渗透我们的生活, 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在任何时间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和企业开展业务。在网络环境下, 企业的组织结构、发展轨迹及发展策略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当然企业的管理理念及业务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而这一切都是需要企业的信息系统作为基础的。因此,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建立适合自身的电子商务平台, 并且将业务转移到网络。电商企业主要是以互联网为载体, 将传统商务活动转移到网络, 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企业成本, 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必须有能力支撑电子商务平台正常运行。

二、电商企业构建信息系统的趋势和内涵

电商企业主要是以电子商务技术为手段, 结合了众多先进的信息处理、信息交换及信息管理技术等, 对企业整个信息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了推动力信息在空间内的传递, 这已经打破了企业原有的信息平衡。电商企业的诞生就很好地说明了外部信息已经成为了企业信息的主要来源。虽然企业依然是以生产及销售商品为主要内容, 但是因为信息已经成为了企业的主要资源, 信息管理将会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未来社会, 企业竞争将会转变为企业文化和观念的竞争, 尤其是信息的竞争。当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都成为自身的竞争要素时, 被社会大众认可的企业文化和观念才能成为竞争的主要力量。企业需要获取信息但是更需要对信息进行分析以确保其对自身的积极作用。

传统的信息系统只能够帮助企业搜集信息并处理对企业有危险的信息, 并且以此调整企业的竞争策略进而获取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同时, 企业能够向雇员和客户传递自身的企业文化和理念, 并且希望客户和员工能够认同自身的理念, 并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但是, 因为搜集及处理信息的手段受到较大限制, 企业往往不能获得充足的信息, 并且获得和分析信息的成本将大大增加。因而, 企业所面临的不再是匮乏的资源, 而是如何筛选出有效的信息。企业应当重新制定自身的信息战略, 建立适合自身的信息系统, 调整信息资源, 使之能够更好地配合企业运营, 与外部市场环境相融合, 最终帮助企业实现自身经营管理目标。

三、电商企业对社会的作用

当前, 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信息化使得经济开始由资本型向信息、数字及知识型发展。并且电商企业的出现也迅速改变了传统的经济交易方式和经济的形式, 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结构的重组及调整, 推动了工业经济快速向信息经济转换。电子商务的诞生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推动力, 并且给企业创造了新的商业机遇, 企业可以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率, 见图所示。电子商务的主要变革主要表现在对企业管理方式、消费者消费方式及金融机构等方面的影响。

可以说, 电子商务对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电子商务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虚拟平台, 不仅能够成为网络中的经济交流平台, 还能够成为市场营销和经营的主要环境。电子商务能够从根本上改善企业商务活动的经营模式, 还能够对企业的经营战略产生巨大影响, 并且电子商务也能够对市场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提供后续服务。

对于企业而言, 电子商务是一种变革也是一种业务转换。可以说, 企业业务变革不仅能够改变企业竞争战略还能够维护企业与客户、供应商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并且帮助企业在电商活动中获得成功。真正的电商活动能够帮助企业从事更为宽广的业务范围。电子商务对企业业务活动水平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及企业管理策略不断变化之中。电子商务作为信息处理的巨大进步, 其不仅会影响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贸易交流手段和途径, 还会因为这些因素而进一步改变供应链及成本管理方式, 将会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方式变革, 因而致使电子商务成为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根本推动力。当然, 这对企业而言又是一个重新成长、重新适应环境的最佳机遇。

电子商务对企业内部环境的主要影响为:

(1) 企业旧有的内部信息系统等都应当集成放置于新的网络中;

(2) 因为电子商务是建立在公共网络中, 使企业能够尽可能降低自身的信息搜集及处理成本, 拓宽企业的交流渠道, 使企业的竞争战略能够重点抓住市场机遇, 从而尽可能降低企业的库存;

(3) 借鉴电子商务活动, 企业在公共网络基础上可以直接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消费者通过浏览企业主页对企业的基础状况等进行了解, 并且可以与企业进行直接交易, 而企业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 以便能够满足各个层次消费者的需要;

(4) 由于电子商务提供了企业与消费者面对面交流的平台, 使市场直接转变为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市场模式, 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

四、电商企业信息系统的设计分析

1. 电商企业信息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

电商企业信息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紧密围绕现代公司发展目标, 贯彻企业集约化的发展思路, 以利润为中心, 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及服务, 坚持以“统一规划、标准及推广”为主要原则和以“实效为优、应用为主”的主要方针, 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观念, 投入更多的信息化, 实现信息资源的最优配置, 实现公司内部管理和信息技术手段的良好互动及融合。这些都能够帮助企业形成更为安全、智能、高效及现代化的信息系统, 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技术保障和管理支撑。

2. 电商企业信息系统设计的主要原则

(1) 坚持以战略为导向原则。企业应当围绕自身的发展目标, 以其实际需求为基础, 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和技术发展趋势, 并将企业信息化建设转变为可以实施的短期目标, 以期能够满足企业长远发展需求。

(2) 坚持以战略规划为原则。电商企业应当坚持以统筹规划为主要原则, 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 以业务为主要方向, 统一安排信息系统应用, 突出企业信息化建设重点。

(3) 信息技术应当以应用性为原则。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基础。信息技术应用性应当考虑到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等, 以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 适应信息技术方法和需求的发展。

(4) 电商企业设计信息系统设计应当在确保信息安全的条件下, 实现信息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佳管理。电商企业应当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 使信息系统设计完全符合公司的规定, 满足企业的要求。

3. 电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困难点

(1) 传统的思维方式及管理方式都限制了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法, 但是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化建设。但是由于企业人员传统的思维和工作方式, 他们一般都较为相信自身的主观经验, 不能也不愿意主动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2) 信息系统应用推广不应开展于电商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及优化。在当前电商企业应用系统开发之前, 部分需求尚停留于手工作业, 并不能够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优化。因而大多数应用系统水平较低, 对业务的处理能力不强, 大多数尚处于处理层面。

(3) 虽然电商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渠道较多, 但是资源却不够集中, 应用系统连接性较差, 进一步阻碍了信息系统集成。在企业网络化管理基础上, 企业难以形成较为实用的智能化管理, 也就不能形成决策依据。

(4) 电商企业搜集及规划信息资源应当在网络平台构建的基础之上, 否则规范的信息化就难以跟上应用系统的主要需求。

五、电商企业信息系统构建

1. 电商企业构建内部信息系统时, 企业开始时使用了CAD等技术。

这些技术的使用在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电商企业而言, 虽然各个单项的网络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但是完整的内部信息系统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在此状况下, 电商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完善的信息管理才是企业在未来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2. 企业的运营涉及内部多项流程, 而流程又是由一系列相关的活动组成, 也是信息流的组合。

企业流程在每个环节都具有时间要求, 流程时间的缩短可以为客户带来更大的价值, 进而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电商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整合自身的业务流程, 降低企业的成本, 为企业树立市场竞争力, 是当前业务流程的必然选择。尽管该项业务流程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完成工作目标, 但是再造流程必须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核心的。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 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以其业务流程为基础的, 而核心竞争力则又是企业核心服务或产品的基础, 而企业的核心服务或产品则是企业经济的主要来源。可以说, 事物处理系统是电商企业处理具体事物的信息系统之一, 这类系统主要是进行业务处理。事物处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记录、分类、搜集及整理数据、查找数据、计算和整理数据等。

3. 电商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包括控制环境、目标及技术等内容的系统。

因此, 企业应当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 从以上三个方面着手, 改善内部控制技术, 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效果。电商企业内部控制的步骤主要是确定自身的目标, 进而优化内部控制流程, 找到内部控制方式, 最终以文字形式体现出来。

4. 电商企业构建内部竞争信息系统是其信息系统构建的主要部分。

企业内部竞争信息系统是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主要概念。企业竞争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能够评价行业发展趋势, 并且把握住行业发展结构, 以及分析出过去及未来的竞争对手的发展方向, 从而帮助企业保持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电商企业的内部竞争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并且提供强而有力的信息支持, 因此可以将该系统作为企业经营及竞争策略的决策依据。电商企业的内部竞争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竞争信息意识、信息系统集成化及决策影响力三个方面。

5. 电商企业构建知识信息系统也是其信息系统的主要部分之一。

企业的知识管理需要从人力、资讯及文化等方面进行整合, 也需要通过技术来帮助企业进行知识创新及分享。企业在内部实施知识管理, 首先将混乱的知识进行整合。企业的知识管理是通过将人与资讯管理进行充分整合, 从而敦促员工能够进一步学习和使用知识。可以说, 人是学习知识的主体, 而资讯即为其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而知识真正是来源于人相互之间的分享。企业实施知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知识管理, 规范知识与文化分享行为, 进一步督促员工搜集、存储及分享知识。

6. 电商企业客户信息系统也是较为主要的信息系统之一。

客户信息属于经营信息系统, 并且客户资源已经成为了当前企业存在、发展的主要价值创造者, 客户资源也已经上升为企业十分重要的战略资源。电商企业的经营理念即为以客户为中心。电商企业应用建立客户信息系统最为关键步骤为成果应用, 这就要求其必须适应企业文化。电商企业构建客户信息系统包括注册域名及建设网站两个部分。注册域名是指企业在互联网中为自己登记一个能够展示自身的独特名字。网站建设则是指电商企业借助Web页面来展示自身的主要信息。

参考文献

[1]王振武.ERP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5 (12) .

[2]李劲松.电子商务平台下的企业信息系统构建[D].山东科技大学, 2004 (12) .

[3]马孟丽.云南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J].管理观察, 2011, (3) .

上一篇:颈动脉支架最新研究下一篇: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