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答卷方法三篇

2024-08-18

高考答卷方法 篇1

一、规范填涂考生信息

在监考人员分发试卷后, 考生首先应按照试卷和答题卡的要求, 及时在指定位置填涂相应的考生信息, 包括县区、学校、班级、姓名、考生号、座号;答题卡中的姓名、考号、学科等;在此特别注意:“一个易忘的” (座号) 和“两个易混淆的” (考生号和准考证号) , 一定要先看后填涂, 看清后再填涂。如果还不清楚, 完全可以举手向监考教师请教。

二、规范核查试卷信息

一般地, 在考生填涂完相应信息栏目后, 离正式答卷还有一点时间。我们的考生要充分利用这一段时间来快速地浏览整个试卷。浏览的目的一是检查试卷是否印刷清楚、是否有漏页, 如果发现问题, 要及时报告;二是要看清试卷共有几页, 有多少试题, 凭感觉来感受一下本试卷中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难易程度, 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大体上确定答题时间, 把握答题节奏。这样, 考生在统揽全局的基础上, 做到心中有数, 才会有的放矢, 从容答题。

三、规范作答选择题

规范作答一道选择题, 笔者在多年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 得出了一条方法和技巧, 归纳为“四审五号六排”法。

“四审”, 即审题型、审题干、审题肢及审题干与题肢的内在联系。 (1) 审题型:即弄清是单项选择题, 组合式选择题, 还是不定项选择题, 特别要注意在不定项选择题中的单项选择题。还要明确究竟是正向选择题, 还是逆向选择题。 (2) 审题干:即弄清题意, 明确题干的规定性, 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审题干的要领有两点:①要明确题意。②准确判断题干的内容, 把握“题眼”, 即关键词语, 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规定的限制性。这是审题中特别重要的环节。只有准确地把握“题眼”, 选择题肢才有目标。 (3) 审题肢:即弄清哪些是符合题干规定性要求的题肢;哪些是存在明显知识性错误的题肢;哪些是题肢本身的知识内容正确, 但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不符;哪些是一级引申题肢, 哪些是二级引申或多级引申题肢。在此我们还应弄清四个选肢之间的关系, 它们是并列关系、排斥关系、从属关系还是没有关系, 弄清这些关系不仅有助于思维分析, 而对多选题确定选择的个数意义更重大。 (4) 审题干与题肢的内在联系:即把题肢与题干一一对照, 认真分析题肢与题干间的内在联系, 也就是题肢是否符合题干的要求和规定。分析寻找题干与题肢之间的最佳联系, 即题肢与题干规定性的一致性, 进而做到肢干相连, 上下结构相通,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五号”, 即做政治选择题时,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规范使用选题符号的习惯, 最常用的符号有“﹨”“○”“×”“√”“?”五种。“﹨”是用来划掉所排出选项的, “○”是用来圈定选题角度和关键词的, “×”打在明显错误的字词或话语上, 用来表示错误的选项, “√”勾在肯定正确的选项或字词上面, 用来表示正确的选项, “?”打在有怀疑或尚不肯定的选项或字词上面, 用来表示不能确定或不理解的选项, 以便后面复查。养成用规范的符号解答选择题的习惯, 对于提高答题速度和正答率有直接的意义, 同时, 有利于在检查试卷时发现问题, 改正错误。

“六排”, 即排错误、排重复、排无关、排颠倒、排绝对及排大于或小于。 (1) 排错误:即题肢的观点本身错误或包含着部分错误的要排除, 但逆向选择题除外。 (2) 排重复:即题肢的观点不在于说明题干的规定性, 而是对题干规定性的变相的重复, 须加以排除。 (3) 排无关:即题肢的观点虽然正确, 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 这样的选项应排除。 (4) 排颠倒:即排除与题干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 (5) 排绝对:即在一些选择题中一些说法太绝对, 如“一定”、“只”、“都”等字眼, 这样的说法往往是错误的。 (6) 排大于或小于:即题肢的知识内容大于或小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 这样的选项也应排除。

此外, 作为高考, 还有一个正确涂卡与核查的环节。要注意正确标记选定的选项, 要保持试卷整洁, 不要乱涂乱画, 防止自己最终也搞不清楚究竟选择哪个答案;选择题做完后, 要及时涂卡, 并进行仔细核查;核查无误后, 再做非选择题。

四、规范作答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的作答, 一般分三步:先审题, 后构思, 最后作答。 (1) 审题。审题分为审设问和审材料, 因为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多以材料型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审设问, 即定位试题限制的知识范围并明确答题总指向, 需要回答的是什么问题。审材料, 即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看清主体, 弄清题目要求回答的中心问题究竟是什么, 以免走题, 造成答非所问的失误。 (2) 构思。要通过构思来理清答题思路, 要搞清用什么原理以及如何运用该原理进行表达;要找准答题的切入点;可以采取在心中打草稿的方式来理清答题思路。 (3) 作答。规范组织答案的要领有六点, 可以归纳为“三性三化”。①要有针对性, 即答题思路要正确, 要针对题目的设问作答, 从紧扣题目中的关键词、限制词入手, 揭示出题眼, 不要答非所问。要理论联系实际, 切忌堆积罗列原理, 与材料脱离。②要有逻辑性, 即先答什么, 后答什么;先说那句话, 后说那句话。③要有层次性, 要层层分析, 大的层次包含哪些小的层次。④要点化, 即一定要用阿拉伯数字清楚地表明答题要点, 使人对你的答案能够一目了然。⑤全面化, 答题要点要全面, 不要遗漏答题要点。⑥规范化, 包括书写规范和语言表达规范。书写规范主要是指书写认真工整, 清楚明白;用语规范是指要正确运用学科语言、学科术语来答题。我们要准确使用政治术语 (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 答题, 禁止使用自己创造的或社会上的语言;语言要简洁明了准确。

五、规范检查答卷

在高考中, 一定要注意安排时间检查答卷, 这是保证考试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防漏补遗, 去伪存真的过程。尤其对采用灵活答题顺序的考生, 更应该加强最后检查这一环节, 因为你跳跃式往返答题过程中很可能遗漏题, 通过检查可弥补这种答题策略的漏洞。

总而言之, 在高考复习备考中要讲求策略, 加强学生答卷能力的培养, 通过模拟高考和典型习题的“少而精”训练和常见错误的分类分析, 提高考生的答卷能力, 从而使考生潜在的能力能够得到顺利地外现, 促进考试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杰.政治选择题解题技巧例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0, (1-2) .

[2]曲一线.高中习题化知识清单.政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5) .

高考数学答卷怎样多得分 篇2

1.1切记:题是用来做的

这句话表达两个意思:第一,平时复习时不要仅仅满足会解题思路就可以,而是要算出最终结果,以切实提高运算能力(高考不允许使用计算器),也是检验自己的思路是否真的正确;第二,任何一次考试,命题人都会控制试卷的难度比例,不会出现题题都难的情况,所以你尽管大胆地去做,题目命制出来就是让咱们去做的!

1.2数学考试要有三种意识:时间意识、位置意识、分数意识

如高考数学22道题(山东21道)、120分钟、150分,平均1分钟需得125分,多么珍贵的时间!所以,不可在某一道题上过多地用时间.一般来说,一道选择、填空题用了2、3分钟,一道解答题的某一问用了5、6分钟还做不出结果或还没想起如何做时,就先放一下,转而做下道题,当你做完下一道小题或做完这道大题(选择、填空、解答共三道大题)再回头做那题时,也许会豁然开朗,原来是把题看错了、算错了、看漏了、想错了、用错了公式等原因.

位置意识是说高考题的选择、填空、解答三种题型都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的,如选择题前2、3道为容易题,后2、3道为难题,中间的就是中档题.容易题要快做,一眼就能看出结果是正常的;中档题需要一定的思考和计算,一下就看出或想出来的往往是陷阱;难题要舍得放弃,不可在某一道题上纠缠.

分数意识就不需多说了,考试就是为了得分!一些数学特别好的同学在答题时可能觉得前20道题比较容易,不值得花费很多时间或者说前20个题证明不了自己的能力,于是草草地做完前20道题,重点做后一、二道大题,岂不知,即使完全做对后两个大题,如果前面出错多照样不能得到理想的分数,而且要占用较多的时间.所以,在答题时不要跟分数过不去,拿到手的才是你的分数,也才能说明是你的水平,“挖到篮子里的才是你的菜”.2解题策略

数学高考试卷的设计,基本分三种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应对不同题型应有不同的策略:

2.1选择题要灵活做

要注意四个选择支也是已知条件,利用选择支之间的关系可使你的答案更简捷.切记不要“小题大做”,而要“小题巧做”、“不按常规出牌”,优先采用一些特殊方法,如特殊化法(利用特殊值、特殊点、特殊位置、特殊图形等)、验证法、排除法、图形法等等,“猜”和“蒙”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2.2填空题要细心做

不是说做其他题型不需要细心,而是说做填空题尤其要细心!因为填空题只要你填写最终结果,其得分不是满分就是零分.运算求解过程都是在草纸上进行的,所以每一步的运算都要准确无误,宁可慢些也要确保一次做对;细心的另一方面是在填写答案时,要严格按要求填写.如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就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的形式,开、闭区间要写清楚,等等.牢记:细节决定成败!

2.3解答题要规范做

一是书写要清楚,二是步骤要条理、完整.解答题是按步骤评分的,即使不会也尽量不要空着试卷,可以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与结论的联系写出可能用到的公式、方法或判断,如果你写的正好是得分点,就能得分.如果某一步出现错误,后面的解答是否都作废了呢?否!高考的评分标准是:从出错的那步起往下每步都对的话减半给分,再次出错后面部分才不给分.

2.4答卷时间安排要有计划性

一般来说做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时间控制在50分钟之内,若超出这个时间会影响到大题的解答.当然,如果超过这个时间还是没做完,也不要着急,在稳、准的前提下尽量加快速度.再就是涂卡时间安排,应该是在做完选择或填空题之后就立即返回涂卡,也借此空隙稍作调整,以更好的状态进入解答题.3几点注意

3.1注意审题

在各种解题失误中,审题错误可算是最常见而又最令人惋惜的失误了.审题时要做到不漏看条件,不看错题目,充分运用题设的各项条件,并注意挖掘隐含条件,使条件和结论建立联系,从而找到解题思路.记住:审题要仔细,切忌想当然!

3.2注意公式

解题时,概念不清、公式用错、用混是解题之大忌.如知道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是关于n的不含常数项的二次函数,但解题时错误地设为Sn=(n+1)k(k为常数);应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漏了对公比q=1的讨论,等等,这种基础性错误导致的失分往往是严重的.

3.3注意书写规范

选择题涂卡时,要把相应的位置涂黑、涂重一些;涂轻了,机器读卡时容易读错.在答题纸上做解答题,字体大小要适中,笔迹清楚.除了按规定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以外,建议把字体大小控制在05厘米的范围内,字体太小扫描后不易辨识,太大了答题空不够.几何题画图时要先用铅笔画,当准确无误时,再改为签字笔画.总之要明白一个原则,答题是给评卷老师看的,所以要清晰、规范、美观.

数学符号的书写尤其要规范,特别是一些在形状上相近或有大小区分的符号.例如:a与α,B与β,n与∩,u与∪,logaN,∞,,,还有“3”与“2”、“5”,开区间与闭区间,等等.因为高考阅卷的规则是“就字论字,不能主观推断、揣测考生的意图,不能妄下结论,无故给分.”

3.4注意答题区域

网上阅卷的答题纸对每道题都有指定的答题区域,答错区域不给分!因为阅卷员的电脑页面只能显示所改的那道题,要想浏览整个试卷的情况,是超越权限的.所以,尤其在做解答题时,一定要看好对应的答题区域,在区域内作答,不可超出边框线.

高考作文应对策略及答卷分析 篇3

写好作文,是对一个合格学生的基本要求。作为高考语文试卷中份量极重的一块,作文历来就受到老师和考生的重视。那么怎么才能写好作文呢?怎样才能迅速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呢?考场作文作为一种特殊的作文,又有什么特点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材料的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大量的材料积累,是很难写出有份量的文章的,其文或叙事空洞,或泛泛而论,或松散无序、,或详略失调„„那么,高中生,尤其是我们这类寄宿式学校的高中生,本身就是“三点(教室、寝室、食堂)一线”的生活,极少同外界接触,又如何积累材料呢?我觉得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积极开展各类讲座。

学校组织精干教师,定期(或每周一次,或每周两次不等)开展“专题讲座”,仿照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的形式,或讲三国,或评红楼,或谈中外名人事迹,或喻写作方法„„

这样,一则学生能从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解脱出来,稍作休息,换换脑筋;另外,又能积累丰富的知识。由于学生平时学习很紧张,平常根本无暇阅读这些书籍,有时阅读了也不一定能理解透,这样就等于每个老师替学生读了这些书,并又把书中的精义讲给了学生,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二)定期摘录文章

让学生定期摘抄一定量的文章(或一周两篇,或两周一篇都可),教师按时收查,收集定册,定期在班内传看,并定期评出最佳摘录文章,表彰摘抄者。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使他们在阅读上相互补充,又激发了学生的摘抄积极性。

(三)充分利用“课堂三分钟”

每次上课前三四分钟,师均出示一组材料,或训练学生立意能力,或鼓励学生创新能力,或提高学生表达能力„„这样,既活跃了学生思维,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并于不觉中提高了学生作文水平。

例如,上课铃一响,我在黑板上写出作文命题《一个强者给我的启示》,要求学生先正确朗读,标出重音和停顿,再作语法结构分析。最后指出本命题议论的范围和议论的重点。全班学生经过短暂热烈地争论,很快统一了认识;重音在“启示”,停顿在“给我的”之后;本命题是以“启示”为中心词的一个偏正短语;本命题议论的重点是“启示”,议论的范围应限于“一个强者给我的”。再经我点拨,学生得出了“命题的重音、命题的中心词同命题的”重心完全一致的结论。然后,我提议让学生在课外验证所得结论是否具有规律性。上课至此,历时约四分钟,这是在常规语文课上进行口头作文教学的一幕。

现在多数学生的作文能力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规定,能力结构不合理,缺陷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表达不流畅、无条理。按常理需要补课加“小灶”,但由于语文教学课时少任务重,大部分学生和教师都处于“超负荷”状态,即使教师愿意补,也往往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这种作文训练中,弃详批细改之短,扬教师课堂辅导之长;以口带笔,抓学生口头表达式能力之先,见缝插针,走“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之路。在每节常规语文课,都加一个“楔子”,进行口头作文训练。每次用三至五分钟,或审题、或立意、或谋篇、或拟纲目、或练修辞、或推敲字句、或训练思维、或训练语言、或练速度,等等,主要是单项训练;或事前提供条件、或当场设置情况、或抢答、或指名、或讨论、或采访、形式自由活泼、不拘一格。在每节课开始加一个“楔子”,高三一年至少训练一百次。这一百“楔子”变“写”作文为“说”作文,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是教师力所能及,较好地解决了写作教学内容多而训练时间少、实践少的矛盾,又能培养出能言善变、出口成章的学生。

二、情感的表达

让学生会两种思考:变常态为变态;错位思考。

情感的表达,首先要弄清作文写作的真实性要求。真实,是写作的一项基本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就明确指出:写人叙事要有真实性。然而,真实性是否就是要写真人真事呢?其实未必。作文完全可以虚构,而虚构不等于虚假,只要表现的情是真的,即表现了真情实感,就可认为符合“真实性”的要求。如苏轼考进士时写了一篇文章叫《刑赏忠厚之志论》,其中虚构了一件尧与人谦让的事,就连主考官欧阳修也被蒙住了,但后来苏轼的一句解释使欧阳修知道后非但没有批评他,反而对他大加赞赏,苏轼说尧帝能让位天下,我想他也能做出这样的谦让之事。苏轼的写作就做到了情真。与此相应,有很多优秀古文都是虚构的,如写《岳阳楼记》的范仲淹根本没去岳阳湖,苏轼《赤壁赋》中的赤壁亦非赤壁古战场,《桃花源记》乃陶渊明想象之文,《归去来兮辞》也是其虚构之笔,然而这些文章都表现了真实情感,因而感人至深,不失为绝佳之文。

那么,如何能有效地表现真情实感呢?我觉得有两种方法:

第一,打破常态写情感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若仅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而没有“将相和”这个故事,就只能单纯表现出蔺相如机智勇敢的性格,显不出其高瞻远瞩一心为国的伟大情怀,人物形象不够丰满。作者进而写了“将相和”的故事,把两个人物放在特定背景下,打破原来的平衡,打破常态,从而充分展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常态下:廉颇地位高于蔺相如;变态下:蔺相如地位高于廉颇。这种情况下,人物内心产生波动,廉颇要羞辱蔺相如,矛盾展开;蔺相如为了国家而忍辱不争;廉颇知错而肉袒负荆,将相和欢。这个过程就

充分表现了蔺相如胸怀博大、一心为国的高贵品质。

再如,《变形记》也是打破常态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常态下:格里高尔是一位体面的工作人员,能挣钱供全家人花销。变态下: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笨拙的甲虫,不能挣钱了,成了全家人的负担。这样,就真实生动地表现了格里高尔在现实生活沉重压力下的精神状态。

再如“非典”来临时的情况,有的医务人员宁愿被开除也不去照看病人,而这些情况常态下是看不见的。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人的情感心理就很鲜明地表现了出来。

第二,错位法表达情感

错位,即本来人物身份、角色已经安排好了,突然改变这种情况,看人物表现如何。如有一篇名为《减去十岁》的小说,说的是忽然有一天大家传言说中央下文件让生个人年龄都减去十岁,以这种状态投入工作中。于是每个人都有了不同的想法和表现,官员、商人、学者、军人„„都各有自己的作法,作者让每个人都进行了尽情的表演,最后大家发现根本无此说法,于是生活又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每个人的情感心理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再如在竞赛时,宣布比赛结果,××是一等奖,××是二等奖„„第二天又突然说结果有误,重新宣布结果。这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肯定微妙而真切,可进行一下描写。

再如陈佩斯和朱时茂合演的小品《错位》,在彼此错位的过程中,两个人的情感心理很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三、语言的锤炼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也是判断学生作文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如何锤炼语言呢?

第一,我觉得要培养这样三种优秀的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典雅优美、深刻含蓄。幽默风趣会使文章妙语连珠,平增丽彩;典雅优美会使文章气度不俗,风姿雅亮;深刻含蓄使文章富于内涵,发人深思。一篇文章若能具备三种风格之一,必成抢眼之作。

幽默风趣语言的形成办法:

1、大词小用法;贬词褒用法„„反之亦可。

2、化用其他行业用语:手机、电脑、生动的网络语言、电影电视语、广告语、各学科的术语„„

典雅优美语言的形成方法:

1、善用修辞提品位,如用比喻、排比法。

2、巧用(引用、化用)诗句培底蕴。如: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幸福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幸福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引用诗句)

陶渊明的朵朵菊花,点缀着悠然的南山;李白的如霜月光,照在故园的土地上;杜甫那一叶孤独的扁舟,在梦中驶向了飘零的家乡„„(化用诗句)

深刻含蓄语言的形成方法:

1、用适当的议论提示主旨。

2、借用名人、名言阐释观点。如:

一位母亲,在大饥荒之时,让每一个乞讨的人搬砖头,或由屋后搬到屋前,或由屋前搬到屋后,然后给他们一些报酬,而这些砖头本来是不必搬的。作者最后点明主旨:让人远离心灵的十字架。

第二,写出真情实感。真情实感乃发自人内心之语,唯有如此方可感动读者,避免无痛呻吟,空话连篇弊病。

四、文章体式

分清文章的不同体式: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各类文体均有其不同的结构特点,每种文体要选择一篇典范的文章作为该文体的写作模式:

(一)记叙文

我觉得可按这样几个步骤写作:

开头扣题,引出写作对象。如《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再如《荔枝蜜》开头:“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不大喜欢。”“孩子时候„„叫蜜蜂蛰了下„„每逢看到蜜蜂„„总是不怎么舒服。”

随后展开,转而远远地由别处说起,层层铺垫,进行感情蓄势,自然引出写作对象,顺势点明主旨。如《背影》,开头点出“背影”后,转而说“那年冬天„„”。接着写:父子奔丧——同行外出——送己上车——月台买桔——父亲背影,顺势点明主旨(“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父爱情深)。再如《荔枝蜜》,开头点过“蜜蜂”后,转而写“今年四月„„”接着写:荔枝树——荔枝蜜——蜜蜂(详写:勤劳、短寿、懂事)。最后点明主旨(“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赞美奉献精神)。

结尾复又点题,突出主旨。如《背影》结尾:“在晶莹的泪光中,我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再如《荔枝蜜》结尾:“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这样写出的文章,显得结构紧凑,中心突出。

(二)议论文

学生写议论文,最薄弱之处往往在讲道理上,以为论点提出后,只要举出若干例子便可“事实胜于雄辩”,于是就成了“观点+事例+结论”的“三段模式”。如《近墨者黑》,不少学生就写成了如下的“三段模式”:

第一部分: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引出“近墨者黑”的观点。

第二部分:(列举事例)

(1)孟母三迁之例;

(2)某留学生染上西方腐好思想、生活习气之例;

(3)某优等生由于和社会上一些小流氓来往,最后沉沦之例。

第三部分:作结:

以上事实充分证明了“近墨者黑”的道理。

这样的议论文,当然谈不上有多少说服力,不必说文章只强调客观环境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犯了片面化的毛病;就论证来看,文章只是罗列了三个事例,并没有作出令人信服的阐述。犯了“以叙代议”的毛病。

我觉得一篇好的议论文应包含“起、承、转、合”四个部分。以《六国论》为例:

起(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承(正面论证论点):“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齐人来尝赂秦„„城不得已。”

转(反面论证论点):“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或未易量„„则吾恐秦人食之而不得下咽也。”

合(进行总结):“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三)说明文

上一篇:法律教育思想下一篇:护理实用急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