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品牌信仰的培育六篇

2024-07-25

企业品牌信仰的培育 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区域品牌,影响因素,培育对策

一、引言

鉴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央明确提出要从战略高度重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集群, 指的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 (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 相互联系的中小企业和机构在地理位置上的高度集聚。中小企业集群化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证实了这一发展路径的有效性, 比如在浙江、广东等地。然而集群化条件下的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呈现出与单个企业不同的特性和要求。区域品牌培育成为企业集群化发展背景下必然面临的品牌战略问题。所谓区域品牌是指在同一区域内一群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的品牌, 如“浏阳花炮”、“景德镇瓷器”、“金华火腿”、“瑞士手表”等。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品牌二者相互促进。一方面, 企业集群的发展成长是区域品牌生成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 区域品牌是企业集群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培育区域品牌, 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集群竞争能力, 促进企业集群整体可持续发展, 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二、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培育的影响因素

(一) 宏观影响因素。

1.地理因素。

我国地域辽阔, 地区间资源禀赋差异大, 区域特有的自然资源如气候、土壤、矿产、动植物、自然环境, 以及区位优势如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等的差异, 会导致在不同的地理区域最终形成各自具有比较优势且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和企业集群模式。随着企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壮大和时间的积淀催生出主要基于独特地理条件的区域品牌。这一点在农业和资源性产业中影响尤为深远, 如西湖龙井、山西煤炭等。

2.政策因素。

企业集群的发展可以促成区域品牌的生成, 因而有效的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成为区域品牌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全球化浪潮面前, 政府应从单纯依靠税收、金融和其他激励措施来吸引单个企业转变到基于企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战略, 大力推进本区域企业集群的发展, 方能切实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和区域品牌优势。对企业集群的政策重点是优化集群结构, 规范集群内企业的竞合行为, 提高集群的竞争优势。政府不仅要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更要从产业链条匹配、促进集群内企业协作、研发转让效率、产品质量监控、市场秩序维护、教育培训、区域品牌宣传和形象维护、市场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与中小企业集群大力支持。良好的企业集群发展的政策环境会对企业集群的发展进而对区域品牌的形成产生引导和推进作用。

3.法律因素。

从区域品牌权益法律保护现状看, 法律尚存缺陷和不足, 对品牌的保护会产生不利影响。如我国法律对商标权和原产地域标志使用权的分离没有相应规定, 直接导致传统区域品牌“金华火腿”的败落。所谓商标权, 是指商标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内, 对其经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的商标所享有的独占地、排他地使用和处分的权利。而原产地标志是指用于某农产品或食品上的某一地区名, 特定产地, 甚至在少数情况下或者是某一国家名称, 以表明产品或食品原产于该地区、特定产地或国家, 而且产品所具有的特定品质、声誉或其他属性与其产地的地理人文等因素有密切联系, 产品的生产、处理程序发生于该地区。商标权的内容包括使用权、禁止权、许可使用权、转让权以及注册商标的续展。而根据原产地标志的作用——表明使用原产地标志的产品具有与其产地地理人文因素密切联系的特殊品质、属性以及声誉, 因此, 原产地标志不具有“可转让性”。在我国, 权利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与原产地地域产品都受到法律保护, 只要当事人依照相关规定使用均属合法合理。1979年, 浙江省食品有限公司获得金华火腿的注册商标, 而在2003年金华火腿的原产地55家厂家获准使用金华火腿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因为商标权和原产地标志的主体冲突, 金华火腿这一品牌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另外, 浙江省食品公司将商标使用权转让的行为, 也使该品牌充斥着鱼目混珠的情况。因此, 相关法律制度是否明确直接影响着某些区域品牌的权益维护和持续发展。

4.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决定了某些产业及区域品牌的整体布局。传统的工业部门耗原燃料较多, 因此布局上大多趋向于原燃料产地或者运输方便的沿海地区, 比如一些煤矿企业和钢铁企业;而技术密集型工业产品具有运量少、体积小、附加值大和运费低的特点, 运费对其影响不大, 所以主要集中在教育资源众多, 人力资本丰富的较发达地区, 比如一些高科技产业。

5.历史因素。

在一些特定区域内, 存在制造某类产品的历史传统。这类产品的生产技艺代代相传, 并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 在消费者心中一直保持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形成了具有悠久历史的区域品牌。宋朝以来, 景德镇就以制作精美瓷器而著称于世。到明朝, 景德镇已为“天下窑器所聚”, 抑人之短, 扬己之长, 形成全国的烧造中心。清初, 景德镇瓷器可谓登峰造极。建国以后, 景德镇的瓷工们继承传统技法, 吸收借鉴国内外精华, 陶瓷制作达到了一个又一个高度, 使景德镇瓷器的区域品牌大放光彩。

(二) 微观影响因素。

1.质量因素。

区域品牌赢得市场认同的根本在于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区域品牌成功的生命。“温州鞋”的由衰及盛的转变充分说明了产品质量始终是区域品牌培育的关键因素。企业集群化发展使得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的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聚集于同一个区域, 群内企业竞争、合作、学习和创新的内在机制、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以及信息交流、技术扩散的加速有助于较快促进整个区域产品质量提高。但还须关注的是, 相对于单个企业, 企业集群的产品质量控制也面临新的问题。由于区域品牌的株连效应, 很有可能因为集群内一两个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 影响消费者对整个区域品牌的评价, 甚至会促使消费者丧失对整个区域品牌的信任, 导致市场对整个区域品牌的负面认知。因此, 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严格的产品质量监控、有效的防范和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对区域品牌的培育和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法国波尔多葡萄酒产区是法国最大的一片葡萄酒生产区, “波尔多葡萄酒”区域品牌享誉世界。为了控制其质量, 法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对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实施明确的分类管理和严格的法规管制 (如每公顷葡萄种植的数量、每公顷葡萄酒生产的数量) 。只有符合所有规定后, 才得以在酒品上标注A.O.C. (Controlled Appellation of Origin) 的字样并以完全责任确保对消费者的保障。

2.人力因素。

北京中关村已成为我国很有代表性的高技术企业的集聚之地, 同时也成为我国高科技产业中的经典区域品牌。促使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高端人力资源的丰厚基础。中关村位于北京, 这里云集了200多家各类科研院所, 其中包括如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中国研发实力最强的科研单位, 也包括大量中国相关领域中最权威的研发设计机构;集中了50多所中国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高等院校;集中了中国三分之一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一半的国家重大学科工程、一半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每年五分之一研发投入。可以说, 中关村占据了全中国智力最繁茂的土地。凭借丰富的人才科技资源, 中关村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军区域, 中关村作为我国高科技产业中的区域品牌得以较快形成。

3.意识因素。

一是合作意识。只有集群内的企业互相合作、优势互补, 才有可能打造区域品牌。集群内企业要认识到培育区域品牌对整个集群和企业自身能产生切实的利益, 积极与科研机构进行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合作, 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二是公共责任意识。区域品牌代表着一个企业集群的整体形象。成功的区域品牌需要得到政府、业界同行、消费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共同认可。所以, 集群内的企业要注重公共责任感的建立, 积极投入到符合公众利益的行动中去, 塑造良好公众形象。三是危机意识。区域品牌是一个公共品牌。集群内的任何一家企业出现问题都有可能殃及整个集群的整体形象, 有损区域品牌的声望。所以要树立危机意识, 防止各种影响区域品牌信誉的行为出现。

三、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培育的对策

(一) 依托市场, 政府支持, 推动区域品牌形成。

区域品牌的形成, 常以企业集群化发展为先导。而企业集群发展既为市场内生力所推动, 又可在政府遵循市场导向的前提下加速推进。政府要明确区域经济的产业发展选择,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引导中小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要制定实施各种有效措施, 积极推动企业集群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和区域品牌的形成。通过包括政府网站在内的多种媒体, 以及举办和组织参加各种博览会、交易会等形式, 塑造本区域产业集群的良好整体形象, 宣传推广区域品牌。

(二) 借鉴经验, 健全法律, 保障区域品牌顺利成长。

金华火腿商标和区域品牌主体冲突的危机, 使我们认识到完善相关法律势在必行。欧美国家以及世贸组织的相应法律规定可资借鉴。比如关于原产地域标志与商标的相关规定, 世贸组织的TRIPs协议第22款第3条规定, 含有地理标志内容的商标注册申请或者注册商标, 应当被驳回或撤销, 但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商标产品的真实产地不是地理标志上的地名, 二是商标的内容具有误导公众对该产品的地域来源产生误解的性质。这很好地解决了商标和地理标志的两种权利冲突。

(三) 建立协会, 强化管理, 提高区域品牌产品质量。

行业协会组织作为政府和企业不可或缺的中间人, 既可以发挥地方政府权威的作用, 把分散的企业有效组织起来, 又可以在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管理的前提下, 促进区域品牌建设。行业协会的建立, 有利于促进信息交流和技术扩散, 加快创新步伐, 产生知识技术的溢出效应, 规范行业管理, 加快区域品牌的建设。行业协会应引导和推进产品质量技术标准在集群企业的实施, 引领集群企业创新产品质量管理方式, 协同政府相关部门强化对行业产品质量的监督控制, 防止“劣币驱逐良币”情况的出现。

(四) 继承传统, 发挥优势, 维护区域品牌。

一些区域品牌的产品具有悠久历史, 拥有生产技术、工艺流程的优势, 其区域品牌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要做好这些区域品牌的维护工作。一方面企业要继承传统技艺的精华, 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另一方面, 企业更要适应市场发展, 与时倶进, 不断创新。湖南浏阳是花炮的发源地, 早在唐宋时期就颇具影响, 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在清光绪年间, 开始出口海外, 成为中国花炮的代表。近年来浏阳花炮的生产企业在继承传统工艺精华的同时, 积极对该传统行业进行现代化改造。从打击非法生产、构筑安全生产绿洲入手, 到上规模上层次, 使浏阳花炮走上资本经营、品牌经营的市场化、国际化之路, 浏阳成为全球最大的花炮产业基地, 出口额稳居全国前茅。

(五) 吸引人才, 注重培养, 促进区域品牌可持续发展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与集群内企业在制定有效措施吸引优秀人才的同时, 还应构建职业技能培训机制, 整合区域内外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以及企业自设的教育培训机构, 培养培训适合集群以及企业自身成长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六)

名企带领, 同心协力, 塑造区域品牌。成功的区域品牌常以大量的知名企业品牌为依托和支撑。集群内处于领先和龙头地位的企业在区域品牌的建立上能起到支柱作用, 应发挥自身优势, 实施企业名牌工程, 早日创建企业自己的名牌产品。同时集群内的中小企业更要相互合作, 协同研发、共享信息、共担成本, 严格遵循统一的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规范, 自觉杜绝假冒伪劣商品生产经营行为, 实施道德营销与和谐营销, 共同塑造和维护区域品牌。

参考文献

[1].夏曾玉, 谢建.区域品牌建设探讨[J].中国工业经济, 2003, 10

[2].贾爱萍.中小企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初探[J].北方经贸, 2004, 3

[3].吴程, 张光宇.区域品牌发展策略[J].管理研究, 2004, 11

[4].涂晓春.论中小企业集群的区域营销[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5, 3

[5].洪文生.区域品牌建设途径[J].产业经济, 2005, 3

[6].王缉慈.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企业品牌信仰的培育 篇2

美国法学家伯尔曼说过, “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而对于法律信仰的定义, 在学界较有影响力的观点认为:“法律信仰是根源于人类对人性和社会生活的科学分析和理性选择, 进而所形成的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信任感和依归感, 以及对法的现象的神圣感情和愿意为法而献身的崇高境界。”另有学者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 对法律信仰的概念作了进一步分析, 认为法律信仰一般来说包括信仰情感、信仰态度和信仰行为三个要素, 它带有很大的形而上学性和超越性。笔者认为, 法律信仰是一种对法律尊敬和信赖的心理态度, 这种心理态度不仅是对于自然法的信仰, 还包括对现实中国家制度的法律的信仰;不仅包括对法律制度和法律程序的信仰, 还包括对整个法律的运行机制和法律职业的信仰。基于这种心理感受, 社会主体将法律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 自动寻求法律庇护、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 甚至不惜献身。

只有当公众感受到法律和自身的生产生活都密不可分, 法律成为了必须时候, 才可以称之为具有法律信仰。所以, 公众对于法律的态度如何, 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民主、进步程度。法律信仰是法治的内在动力, 依法治国的实现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离不开法律信仰。只有公众以信仰的态度对待法律, 才能真正理解法律所代表的公平、正义、平等, 才能对法律尊敬和信赖, 心甘情愿地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从而发挥法律的应有之用。而目前我国在法治建设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公众的法治意识淡薄, 法律信仰严重缺乏。因此, 如何建构公众的法律信仰, 唤起民众对法律尊敬和信赖, 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我国法律信仰匮乏现状及成因分析

在当代中国, 法律信仰的匮乏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法律虽然有着形式上至高无上的地位, 但在实际运行中, 常常是权大于法、情大于法, 授权立法、越权立法的现象广泛存在, 司法也存在不能独立的问题。也正是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实, 使公众畏惧法律甚至蔑视法律, 尽可能地规避法律, 对法律失去了信任, 更勿论信仰了。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历史等方面分析我国法律信仰匮乏的原因,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历史原因。

我国法律的发展历史以及传统的法律文化未能促成法律信仰的生成。在中国古代社会, 根据文献记载, 法律一般称之为刑, 历代法典也一律称为刑律, 而“法即刑”、“无讼”、“厌讼”等文化观念也使得人们对法律产生畏惧甚至排斥, 法律基本上完全丧失了在民众中的亲和力, 甚至宋代苏东坡有诗云:“读书万卷不读律”。同时, 受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观念的影响, 皇权至上、宗法特权观念、专制观念、权力至上等与现代法治精神格格不入的思想产物,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无所不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造就了权力至上的观念, 使人们崇尚权力, 以权力信仰取代了法律信仰, 民众的法律意识, 尤其是权利意识淡薄。中国社会自秦以后一直是“阴法阳儒”的, 中国人内心深处一直是缺乏法律精神和法律信仰的;另一方面, 近代以来, 我国引入了大量西方先进的法律制度, 中国悠久的历史所积淀的文明又抗拒着西方文明的冲击, 在现实中, 西方法治模式难以在中国文化中扎根, 因而得不到广泛的认可。而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 由于极“左”思想的影响, 法律又被看成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个人迷信恶性发展, 法制则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制造大量冤假错案, 这使得法律的权威再次丧失殆尽。

(二) 法律体系本身存在缺失。

具体表现在:

1、立法制定过程存在缺陷。

现实中, 作为立法者的人大代表在实际上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懂法, 立法时间又短, 这都使得立法存在种种不足。同时, 在我国立法决策和制定的过程通常表现为由上而下, 太多体现党政组织和上级意志, 立法机关普遍受制于行政机关, 其立法及监督审查作用很大程度上被淡化, 这都与主权在民的立法民主精神不符。

2、我国立法监督制度也存在缺陷。

立法监督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这需要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来保证监督活动的良好效果。而我国现有情况显然缺乏这样的专门机构。

3、法律本身体系不完善。

法律体系在某种层面上也表现为一定的法律数量, 当然法律不是越多越好, 新立法项目的确定需要慎重。但是, 目前国家发展中最迫切、最需要的立法缺失存在缺失和不足, 这也就导致出现大量法律空白问题, 而使得国民“无法可依”。

4、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要求人民在社会生活中要实现有法可依。而从纸上的规范到现实法律秩序, 在目前的中国将是一项更为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因为部分立法不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导致有法难依, 这也最终在某种程度上造成有法无法一个样的思想, 使法律疏离于公众。

(三) 法的运行不畅。

首先, 立法没有权威, 缺乏稳定性, 朝令夕改, 不能给守法主体的行动一个可预期的法律评价。一些行政部门、地方政府借法律法规抢滩圈地, 使公正的立法成了部门利益保护的工具。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临时解决问题的工具, 许多法律被制定出来后存在无法执行和执行矛盾甚至违宪的问题, 这严重破坏了法律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从而影响了法律在公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其次, 司法的不公正成为法律信任危机最直接的原因。司法不独立、司法腐败、司法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 正在腐蚀着法律和司法的形象, 一些司法人员存在着权大于法、权钱交易的现象, 不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 而我国又尚未完全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 这使得公众对法律失去了信心, 人们不期望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利。正如培根所说:“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决比多次不平的举动尤烈, 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 而不公的判决, 则把水源败坏了。”

(四) 普法教育的缺失。

首先, 受到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 我国国民的受教育水平比较落后, 国民整体素质不高, 而普法教育更是缺乏, 很多制度不到位, 法制教育课都只是在大学开设, 我国基础教育都重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 却忽视对法律、法律信仰的教育, 这也造成了人们对法律的不了解。公民守法意识淡薄, 不知法、不懂法的人还占据很大比例, 法律并未成为人们解决纠纷的首选, 公众对法律的感情冷漠, 规避法律甚至逃避法律, 法律信仰也无从谈起了;其次, 普法教育做得过晚的情况下, 教育本身又做得不够深入, 很少有深入到基层, 特别是广大农村, 这使得占中国最大多数的农民缺失法律认识;再次, 普法教育者在进行宣传教育时, 一些人根据自己的片面理解只重视义务性规范而忽视权利性规范, 只重视对具体法律规定的机械告知, 而忽视对法的价值的传输。

(五) 经济的落后抑制了民众法制信仰的形成。

马克思认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法律信仰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而社会意识属于上层建筑, 所以法律信仰必然是由一个社会的经济状况决定的。要实现法治, 要实现人们对于法律的信仰, 也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会改变人们的价值观, 契约自由、平等交换等商业中的原则会逐渐在民众心中形成平等权利意识和主体意识, 而这种平等交换需要得到法律保护, 人民也便自然地会开始重视法律并信仰法律。

我国历史上长期处于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 商品生产、交换都发育不良, 统治者又“重商抑农”, 这都使得我国历史上没有出现发达的商品经济。也就严重抑制了我国民众法律信仰的形成。

三、法律信仰的培育

现实的原因使我们在法制建设的过程中, 更要强调和重视法律信仰的培养与生成, 法律信仰的培育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工程, 是社会法律文化在公众内心感化的漫长过程, 更是各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 发展市场经济, 为法律信仰培育打下物质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法律信仰的生成必然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法制的进程取决于社会经济模式和经济发展水平, 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市场经济需要法律调整, 同时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崇尚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 主张有秩序的竞争。以公平交易、公平竞争和机会均等为基本内容的平等观念, 以及以满足个人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利益关系等价值意蕴构成了现代人法律意识的基础, 法律在社会调控体系中获得最高地位, 这样才使得法律信仰的实现成为可能。我国法律信仰的生成呼唤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也只有市场经济才能培养法律信仰的生成。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们自由、平等、公平、自主观念的形成, 这些观念的形成将为人们法律信仰的确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完善法律的内部运行机制。

法的生命在于运行, 法的价值在其运行中得以体现和实现, 法的运行是一个从法的制定到实施的过程, 也是一个由法的效力到实效再到实现的过程。只有运行良好的法律, 才能赢得大众的好感, 才能得到世人的尊重和忠诚, 法律信仰才能逐步生成。

首先, 树立良法意识, 科学立法。如果法律被统治阶级玩弄于股掌之间, 随意性很强, 人们无法得到所需要的预期和安定性, 法律被降到了次要的地位, 法律信仰便无从谈起。科学合理的立法是法律信仰生成的前提条件, 只有制定出真正的良法, 法律信仰的生成才成为可能。

其次, 严格执法。当人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 法律能使他们的权益得到保护, 社会正义、公正公平精神得到体现, 只有这样, 才能唤起人们对法律的崇高信念和信仰的激情。如果已生效的法律不能得到很好地实行, 人们就会对法律感到失望, 所以在司法实践中, 法律制定完善的同时, 必须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 并设定有效的机制保障法律的执行。

再次, 完善司法体制, 依法行政。实践证明,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是不利于民主法制建设的, 更不利于公民法律信仰的形成。经过20多年的改革, 我国政治体制有了可喜的变化, 但是也还存在问题, 比如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情况还普遍存在, 而这些都不利于民主法制的发展, 我们需要完善制度, 使司法机关真正从地方机关中独立出来, 不受任何干扰地行使职权, 公正司法。

(三) 增强社会公众的法律和权利意识。

法律信仰不会自发形成, 它需要潜移默化地精心培育。而我们对于公众法律信仰的培育首先需要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进而改善法律教育。因为只有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 才可以使国民摆脱封闭、落后思想的禁锢和束缚, 并了解和理解法律的价值和功能。在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前提下, 进而开展普法教育, 这也是国家从正面直接促使人们接受法律的重要途径。但是过去我们的普法活动大多流于形式, 虽然轰轰烈烈, 但并没有把现代法制精神与人权、自由、平等等先进的东西灌输到人们心中, 因而并没有取得实效。要想真正使法律成为国民的信仰, 我们必须重视全民的普法, 要把普法活动看作是塑造现代法律精神的重要契机, 使它成为树立人们法制观念的重要课堂。

普法活动的开展应当贯穿于全民教育的始终, 从孩子抓起, 而不是目前我国多数从大学开展法律课程的情况。普法教育的内容则首先应是让人们了解法律, 从心中容纳法律、接受法律, 真正从内心感知法律, 进而信仰法律。制度和理念的贯彻和推广需要借助宣传的手段, 目前我国的普法教育形式比较单一, 政府应当采取形式多样、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来进行, 因为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加强对公民认识法律、了解法律直至内心的信仰法律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 要重视社会公众作为社会主体的自我意识, 在社会公众提高自己权利意识的同时, 国家应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法为民所立”,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真正实现用社会本位代替国家权力本位, 建立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 打造人民信任的法律和政府, 让社会公众切身体会到自己的权利得到了保护, 自己的意愿得到了尊重。

总之, 法律信仰如同一个民族特有的语言和素质一样, 它融于社会主体的共同信念和民族意识当中。法律信仰的培植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经过漫长的努力。只有当我们的法律不再需要铭刻在大理石的丰碑上, 而是深入到每一个社会主体的内心时,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社会的目标才能从本质上实现。只有我们通过各方面的努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治的建设, 良法和良治才可能从理想走向现实, 使社会主体对法律产生从心底深处的认同和信赖, 进而变成全民信仰法律, 而不只是被动地服从法律。

摘要:本文通过对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律信仰的缺失, 以及现实中法律自身及其运行实施中的缺陷等, 导致当代中国法律信仰匮乏的原因进行分析, 试图探讨在中国培育法律信仰, 以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法治,法律信仰

参考文献

[1]许章润.法律信仰——中国语境及其意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冯天策.信仰——人类的精神家园.济南出版社, 2000.

价值企业的品牌信仰 篇3

价值企业

在企业公民品牌建设中,企业通过一种能够增强品牌价值的方式将品牌和企业社会责任联系起来。通过社会效益及其影响力,企业公民品牌建设赋予品牌生命力,进而对客户、员工、投资者和合作伙伴起到积极的影响。通常,企业公民品牌建设会利用现有的投资,让它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并让更多的人支持企业。

在一个商品化产品和服务日益增加的世界里,“价值”正成为企业文化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对于“价值”企业,哈佛商学院的莫斯·坎特(Moss Kanter)用了一个称呼:“先锋企业”(Vanguard Companies)。把社会价值和企业业务整合、衔接到一起的策略,已经让先锋企业受益。而它们在总结自己获取竞争优势时反复强调一个词:忠诚(Loyalty)。

这种新的品牌建设方法影响了客户、员工、社区,甚至影响到投资者。当然,它不会对每一个人都产生影响。让我们面对现实吧,许多人仍然是价格敏感的购物者,而一些员工仍然把工资看得高于一切。但是,对于那些有意成为某个品牌的忠诚顾客而言—他们是影响品牌发展的重要力量—先锋企业则会脱颖而出。

先锋企业有自己的目的性,它们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而且能够从自己的努力中得到回报。你可以想想这是不是事实:比起竞争对手,优越的企业有更高的执行标准。而一旦运用了这种新的品牌建设方法,因此带来的回报在企业的整个价值链中都能体现出来。

譬如澳大利亚陶氏化学公司(Dow Chemical),之前该企业的信誉和忠诚度都不尽如人意,远远落后于同行。针对此,该企业开展了一场“人元素运动”(Human Element Campaign),重振品牌。在这场运动中,该企业向人们做出品牌承诺,即解决一些世界上最紧迫的难题。该企业开展了许多兑现品牌承诺的项目,并通过广告、网站和平面媒体等扩大影响力。

陶氏化学公司将可持续发展、创新手法和技术运用作为企业整合策略的一部分。该企业提高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标准,让自己的言行和标准保持一致,最终让自己的品牌脱颖而出。

陶氏化学公司推出脱盐新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对自己的净化水产品进行改进。同时,该企业还与蓝色星球长跑基金会(Blue Planet Run Foundation)合作,强化人们的安全饮水意识。

陶氏化学公司的目的很明确,让消费者对自己的品牌有一个好印象,鼓励人们推荐自己的品牌并成为自己品牌的捍卫者。同时,它想吸引一流人才,他们不只是注重工资高低,更看重企业的质量。

“人元素运动”将企业品牌和企业社会价值联系起来,因此对该企业最关注的群体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包括员工、社区和投资者。对于该企业而言,企业公民品牌建设已经成为其有效的战略,它阐明了企业目标以及企业如何基于自己的目的创建有生命力的品牌。

透明度与忠诚度

2006年《营销科学学会》杂志(Marketing Science)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调查人员发现,在开展企业公民品牌建设活动时,品牌如果能把相关的活动建立在品牌价值之上,或者基于企业战略开展相关的活动,那么品牌将从中受益。调查还发现,如果企业开展的可持续性发展活动切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回报。这篇文章总结说:客户期望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能够造福社会,因此企业不必隐瞒自己的企业公民品牌建设战略性目标。事实上,透明度可以创造、提升价值。

根据以往的企业公民品牌建设观念,在开展可持续发展活动时,企业应该采用一种和品牌没有太大关联的形式,避免让人们产生一种想法:这个品牌试图通过此类活动盈利。但是现在企业必须改变这种错误的“直觉反应”,因为只有让品牌和企业公民品牌建设保持一致,此类活动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只有提升可持续发展活动的曝光度、长期坚持企业承诺并开展更多的互动活动,才能把可持续发展活动的影响力最大化。而只有增强可持续发展活动与品牌的关联度,最终对客户和员工产生影响,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

IBM意识到,如果利用自己特有的技能,对自然或人为的灾害做出迅速反应,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2001年IBM在中国参与救灾工作,2004年在遭受海啸侵袭的印度和亚洲其他地区开展救助工作。

IBM提供救助服务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它救助捐献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当突发灾难发生时,当地的IBM员工会依照企业的价值观采取行动。这种员工赋权和企业利他主义界定了IBM在所有股东心中的位置:这家企业能力非同寻常,能够解决全球性的难题。

除了上述救助项目,IBM还采取了其他措施,譬如IBM的品牌平台Smarter Planet。Smarter Planet平台为IBM品牌赋予了一种生命力,连结起品牌价值、企业责任、可持续发展活动和相关的产品。通过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回应,以及面对灾难时员工的及时贡献,IBM培养了员工和客户的企业忠诚度。

真实的目的

漂绿,是指那些声称坚持可持续发展但却却没能兑现承诺的企业。但是现在采取这种鸵鸟政策的企业并不多,因为可持续性发展倡导者力量日益强大,加之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一旦真相暴露,后果将十分严重。有一点值得思考,即人们似乎更关注、更希望了解企业信息是否真实。

辨别可持续发展活动是否真实地反映品牌价值或企业战略,这一点是必要的。美国Hurdles(Clearingthehurdles.org)组织坚持促进制鞋企业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制鞋企业提高工人的待遇。但无论Hurdles组织取得了多大的成绩,那些制鞋企业都无法赢得多少信誉,因为它们的行动带有被迫性。

但是,制鞋企业Toms Shoes是一个例外,它的业务建立在一个真实的目的之上。布莱克·马科斯基(Blake Mycoskie)当初之所以开办这家企业,目的是让更多的儿童穿上鞋。因此他承诺:每销售一双鞋,就捐出一双鞋。

该企业的公益项目和业务的关联性如此紧密,因此Toms Shoes依靠此策略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关注,同时比起其他制鞋企业,它的制鞋成本更低。该企业因此策略带来了多大的关注度?有例为证。在过去的3年里,Toms是克林顿全球倡议组织(Clinton Global Initiative)将想法转化为行动的代表企业—这是一个有威望的组织,由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创建。

与此同时,Toms也引起美国电信运营商AT&T和其他大企业的关注,而这些关注让它的业绩不断攀升。它还与美国时装品牌拉夫·劳伦(Ralph Lauren)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一切都改变了。将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实践联系在一起,这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内容。无所不在的互联网让人们更容易知道哪家企业行为良好,哪家企业行为恶劣。而先锋企业已经表明了企业的价值和原则,同时发布企业公民品牌建设报告,展示自己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总之,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中,企业不仅要与其他企业竞争,还要面对消费者谨慎的消费态度。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要想赢得企业忠诚度,企业必须都表现出核心竞争力:价格、质量、选择以及社会价值。前三个因素是市场准入的决定性因素。而对企业最有吸引力的客户—女性和那些35岁以下的人——如果企业能够面向他们创造一种共同价值和信仰,就将获得他们的忠诚度。

(本文作者Scott Osman为企业社会责任全球总监)

价值企业的品牌信仰 篇4

价值企业

在企业公民品牌建设中,企业通过一种能够增强品牌价值的方式将品牌和企业社会责任联系起来。通过社会效益及其影响力,企业公民品牌建设赋予品牌生命力,进而对客户、员工、投资者和合作伙伴起到积极的影响。通常,企业公民品牌建设会利用现有的投资,让它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并让更多的人支持企业。

在一个商品化产品和服务日益增加的世界里,“价值”正成为企业文化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对于“价值”企业,哈佛商学院的莫斯•坎特(Moss Kanter)用了一个称呼:“先锋企业”(Vanguard Companies)。把社会价值和企业业务整合、衔接到一起的策略,已经让先锋企业受益。而它们在总结自己获取竞争优势时反复强调一个词:忠诚(Loyalty)。

这种新的品牌建设方法影响了客户、员工、社区,甚至影响到投资者。当然,它不会对每一个人都产生影响,

让我们面对现实吧,许多人仍然是价格敏感的购物者,而一些员工仍然把工资看得高于一切。但是,对于那些有意成为某个品牌的忠诚顾客而言―他们是影响品牌发展的重要力量―先锋企业则会脱颖而出。

先锋企业有自己的目的性,它们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而且能够从自己的努力中得到回报。你可以想想这是不是事实:比起竞争对手,优越的企业有更高的执行标准。而一旦运用了这种新的品牌建设方法,因此带来的回报在企业的整个价值链中都能体现出来。

譬如澳大利亚陶氏化学公司(Dow Chemical),之前该企业的信誉和忠诚度都不尽如人意,远远落后于同行。针对此,该企业开展了一场“人元素运动”(Human Element Campaign),重振品牌。在这场运动中,该企业向人们做出品牌承诺,即解决一些世界上最紧迫的难题。该企业开展了许多兑现品牌承诺的项目,并通过广告、网站和平面媒体等扩大影响力。

陶氏化学公司将可持续发展、创新手法和技术运用作为企业整合策略的一部分。该企业提高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标准,让自己的言行和标准保持一致,最终让自己的品牌脱颖而出。

陶氏化学公司推出脱盐新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对自己的净化水产品进行改进。同时,该企业还与蓝色星球长跑基金会(Blue Planet Run Foundation)合作,强化人们的安全饮水意识。

陶氏化学公司的目的很明确,让消费者对自己的品牌有一个好印象,鼓励人们推荐自己的品牌并成为自己品牌的捍卫者。同时,它想吸引一流人才,他们不只是注重工资高低,更看重企业的质量。

企业品牌信仰的培育 篇5

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他将形同虚设。法律信仰不仅包含人的理性和意志,而且还包含了他的情感,他的直觉和献身,以及他的信仰。”群众如果丧失对法律的信仰,那么这样的法律是苍白的,法治是无望的。随着大学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大学生群体必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提升这一群体的法律素质,培育他们对法律的信仰,对于推进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然而,受到传统文化、经济发展、社会影响等方面原因的制约,当代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状况令人堪忧。比较而言,法律知识缺乏、法律观念淡薄、法律信仰模糊、法律意识不强等问题较为明显。

二、加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路径

中国要建成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就必须对公民进行法律信仰的培养,将法律作为整个社会所共同信奉的精神价值。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是当代社会法治进程中特别重要而异常艰巨的任务。

(一)加强法律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法律意识。

法律知识是法律信仰形成的知识基础。法律信仰必须是建立在对法律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自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与《法律基础》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后,法律基础课程的内容减少,功能弱化。据了解,讲授这门课程的老师多为基础部或者行政人员或者辅导员。受到传统观念、课时和专业的限制,讲授的重点多集中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而对于法律基础的传授一般就是讲述个别案例,如蜻蜓点水,无法深入,甚至一带而过,而且多集中在刑事法律制度和民事法律法律制度,对于其他部门法几乎不涉及。这样的授课安排,学生可能连皮毛都没有学到,着实难以实现培养学生法律信仰的目标。因此,笔者建议将《法学基础理论》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保证课时和师资。此外,任课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符合大学生法律教育的方法,不但要普及法律常识,最关键的是培养大学生对法律的强烈认同和执着追求,培养他们知法、懂法、守法、信法。正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所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实现从传授知识到培育信仰的理念转化,以案例、诊所式教学为路径,引导学生探寻规则背后法的价值和精神,实现法的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有机统一,树立法律高于一切的权威。

(二)拓展第二课堂活动,提升法制教育效果。

法学知识涉及部门法众多,体系庞杂,内容繁多。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很难涵盖所有的法律知识。而且法学本身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想要全面掌握法律知识,更需要日常的积累与沉淀。高校在开展学生活动时,应该把握好关键节点,如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法制宣传日”等重要时间,积极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征文活动、情景话剧大赛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另外,调动现有资源,主动与当地司法部门联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法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法律案例讲座,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等,使学生感知法律的公平性、神圣性和权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法律的高度认同感,对平等、权利、自由的追求,深化他们对法律的崇敬和信仰。

(三)发挥新兴媒体优势,促进教育手段更新。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飞速发展,形成了诸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生态。我们的教育手段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在微博、微信等平台推送优秀的法治教育专栏节目,传播社会关注的典型法治事件。多采取符合青年学生特点的传播方式和路径,充分发挥新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间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思想中和内心深处牢固树立“法律公正”的信仰。法律本身是不足以唤起人们对它的信仰的,人们的法律信仰是凝聚在法律践行背后的某种社会效果,只有当人们内心深处的价值和道德标准与法律社会正义得到耦合时,它才能被信仰。

(四)优化社会法制环境,树立法律至上权威。

我国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不可否认,中国目前的法治环境并不理想,尤其是在法律执行和司法环节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徇私枉法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冤案错案的曝光率充斥着人民群众的眼球,法律的形象和权威受到严重毁损,人民群众特别是关注时事、情系社会的大学生对法律的作用和地位产生怀疑,难以信任。因此,优化法制环境,树立法律权威,是赢得大学生对法律信任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所在。

1. 制定良法。

社会大众心理特别是价值观念与法律的契合程度决定了法之实现的质量。亚里士多德指出:“法治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遵守,而所遵守的法律本身又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作为立法机关,一是立法必须根植于现实之上,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能够反映人民的真实意志和利益,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的,能够切实保护公平的人格尊严、人身自由、民主权利、政治自由、经济权利和其他权利。二是法律的体系结构必须具有确定性、完整性,这样才能保障巩固、稳定的法律秩序。三是从法律形式方面来看,良法必须满足程序合法。看得见的正义才是真正的正义。保障程序正义,才能实现良善的立法意图。

2. 公正司法。

法律绝对不是仅仅要求社会公众单方面的遵守服从,司法不公、执法不严,同样是对法治的严重破坏,使得国家机关的公信力下降,弱化大学生内心的法律情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所有司法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在司法改革过程中,既要保证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和监督权,又要确保行使权力合乎法律规定,不被滥用。要通过公证、透明的程序正义确保实质正义,要完善监督制约机制防治司法腐败。用实然法律实现对行政机关权利的制约,规范司法程序,使得公平、正义、秩序、平等等法律精神贯穿整个法治建设的全过程。

摘要:大学生是落实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培养其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对于推进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意义重大。本文从加强法律课堂教学、提升法制教育效果、发挥新兴媒体优势、优化社会法制环境等四个方面对法治视域下培育大学生法律信仰提供了路径选择。

关键词:法治视域,法律信仰,培育路径

参考文献

[1]张文显.马克思主义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谢辉.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3](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企业品牌信仰的培育 篇6

关键词: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马克思主义信仰

2006年, 《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 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具有深远的意义。”《关于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民办高校要建立健全党团组织, 充实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依法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形成特定的工作体系。”201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规划纲要 (2010-2020) 》明确:“要积极发挥民办高校党组织的作用,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单位中的战斗堡垒, 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基础, 是党的生命力的根本所在。”2015年,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进一步强调:“强化依法管理, 着力加强制度建设, 把高校建设成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从中央一系列文件可以看出,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高校, 肩负着培育高素质人才的使命。作为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 对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相关文献回顾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 也是完成本单位和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必将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研究现状

近年来, 国内学者大致上采用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方法, 围绕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开展研究, 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以民办高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为视角。从党组织具体工作职责的角度出发对民办高校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进行合理的分析, 揭示了制约民办高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如宋斌认为, 学校党组织的作用是对党的路线、方针以及政策进行宣传, 不仅要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和决定, 也要对学校行政管理机构以及行政负责人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进行监督, 从而有利于学校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1]二是以民办高校党组织与董事会、院长关系为视角。民办高校通过构建科学的工作机制, 既可以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 又能提升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同度。如岳佩麟、蒋涛认为, 在构建科学化的民办高校党的工作机制的时候, 党组织与董事会的协商沟通机制、党组织的自我约束机制以及管理机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三是以基层党组织管理机制为视角。叶云霞认为, 由于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不落实, 在制度执行中往往存在“缺位”与“不到位”两种倾向, 缺乏对贯彻执行各项措施制度的有效控制, 因此要完善管理制度, 注重过程管理, 落实各项任务, 才能有效解决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落实难的症结。[3]综上所述, 国内学者围绕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展开论述, 挖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加强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具体措施。纵观学者们的研究, 其不足的方面在于:首先, 未能从时代变化发展中寻找其实质原因, 以致原因分析不够深入。其次, 系统化、理论化研究较少, 仍处于分散的理论阶段。最后, 思想建设研究得少, 在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方面存在不足。

2. 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现状

马克思主义信仰指的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自愿认可、自主接受和自觉维护, 然后自动奉其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就实际而言,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信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它并不是人们头脑中自生的, 而是后天通过受教育而逐渐形成的。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范畴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对“中国梦”的追求, 对“四个全面”战略理念的学习贯彻,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向往。国内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一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具体界定问题, 如刘建军认为,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信仰, 与其他信仰相区别的特点在于它是现实的信仰、科学的信仰、崇高的信仰、健全的信仰。[4]二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构成要素, 如张霞认为,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包括共产党员和人民大众, 客体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和“三个自信”,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不断追求是我们确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 也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树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途径。[5]三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 如张连认为, 改革开放以来, 各种思潮的涌现和相互激荡, 对我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6]四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的问题, 如李明勇认为, 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过程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 不同的传播主体会依据自身的传播目的选择合适的媒介将信息进行编码传递给大学生, 同时许多干扰因素会影响整个传播过程进而影响传播的效果。[7]五是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问题, 如陈中奎、徐星从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内在机制分析认为, 目前部分大学生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过时论”、“怀疑论”和“无用论”之说, 因此, 高校应遵循信仰形成的内在机制, 积极推进“知”的深入, 注重“情”的内化, 运用“行”的力量, 化解主观上的困惑, 强化客观上的认同。[8]综上所述, 国内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主要从定义解释、信仰主客体、如何传播、信仰培育来入手, 从理论研究到实证分析, 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也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以人为研究对象, 而以基层党组织为研究对象的比较少。

综上所述, 国内学者对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马克思主义信仰持续培育研究还很少涉足, 没有开展深入的研究。但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持续深入的研究所产生的具有广泛影响力与应用价值的著作论文, 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开展研究的思路, 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与发展的现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动力, 分析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产生的原因, 探索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马克思主义信仰持续培育的有效途径。

二、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采用分类调查研究方法, 设计题为:“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问卷”, 以珠海市三所民办高校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教师和大学生为“样本”, 对教师党员 (含预备党员) 、学生党员 (含预备党员) 就基层党组织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进行了实证调研。本次调研采用现场匿名答卷方式, 共发放问卷600份, 收回有效问卷550份, 无效问卷50份, 问卷回收率91.67%。同时, 课题组采用访谈法对一些问题进行深究, 达到全面了解的程度。根据问卷分析, 当前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问题如下:

1. 教师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情况:弱化与淡化

一是学习不足, 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虽然高校教师大都是受过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才能进入高校的工作者, 按理应该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引导者。但从现实来看, 高校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已成为教育主管部门乃至整个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出现“断崖式”摒弃。课题组以“你是否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问题, 以“A、经常学习, B、偶尔学习, C、不怎么关注”为答案对民办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 选择A答案占总人数2%, 选择B答案占总人数10%, 而选择C答案的人数竟达到88%。可见, 民办高校教师在毕业之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逐渐减少, 尤其是非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更是难以持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进而呈现理论学习“断崖式”摒弃,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马克思主义进行融入和传播, 其信仰程度相对弱化。另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理论难以运用到实践中。课题组以“你能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为问题, 以“A、能够在实际中运用, B、没有实践, C、不知道如何实践”为答案进一步访谈发现, 能够将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仅占5% (选A答案的仅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 没有运用的占56%, 而不知道如何运用该理论进行实践的达到39%。可见, 民办高校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 尤其是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并不能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实践, 因而在教学管理过程中, 形而上学、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瞎指挥等现象层出不穷。

二是缺乏考核, 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信仰淡化主要表现在,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 不同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 部分高校教师虽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但是情感态度上均存在一定的疏离, 甚至出现彷徨, 表现出信仰摇摆不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 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也逐渐变化和淡化, 理智上难以认同。[9]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呈现偏差, 从《辽宁日报》刊登的一篇名为《老师, 请不要这样讲中国》的文章中不难看出, 部分高校教师纪律性组织性差, 责任感缺失, 模范作用弱化,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 势必会影响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程度, 教师的整体形象负面化。另一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缺乏考核。课题组以“贵校是否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考核要求?”进行访谈发现, 部分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缺乏考核机制, 大多数只关注教师的信仰问题, 而对考核方案的执行力度较弱, 出现考而不严, 流于形式, 以致民办高校教师马克思主义认同感不强, 甚至出现信仰危机。

2. 大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情况:不稳定与多元化

一是诸多因素影响下, 民办高校大学生信仰不稳定。一般来说, 信仰一旦形成, 就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传承惯性, 但也不是恒久不变。对处于青春期的民办高校大学生来说, 这种稳定性是比较弱的, 课题组以“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 你是否会改变大学时代的信仰?”进行访谈发现, 选择“不会改变”的人数占比仅为28%, 而选择“会改变”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2%, 由此可见, 大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认为信仰是能够改变的, 信仰的改变对自己的影响其实并不大, 甚至有时候可以忽略不计。也可以反映在“你觉得信仰对你的生活是否有影响?”这个问题上, 选择“有影响的”占比为31%, 选择“没有影响”的占比为61%, 选择“不清楚”的占比为8%。而课题组对“民办高校大学生信仰的影响因素”进一步问卷调查发现, 家庭的影响占27%, 学校的影响占51%, 社会因素的影响占14%, 朋友的影响占8%。可见, 虽然学校的影响因素所占比重较高, 但家庭、社会和朋友影响对民办高校大学生信仰改变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由此造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不稳定性也显而易见。

二是在多元思想的冲击下, 民办高校大学生信仰呈现多元化。课题组以“你是否有信仰?”为题目, 以“A、有信仰, B、信仰不明确, C、没有信仰”为答案, 选择A答案占总人数90%, 选择B答案占总人数7%, 选择C答案占总人数3%, 说明民办高校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信仰。但对民办高校大学生进一步访谈发现, 其信仰的既有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 占比为92%, 也有选择“信仰宗教 (佛教、基督教等) ”, 占比为6%, 此外也有的选择“什么也不信”, 占比为2%。从调查问卷情况来看, 民办高校大学生除信仰宗教以外, 也有部分学生崇尚拜金主义, 甚至追求享乐主义。由此可见, 民办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能够得到大部分大学生认同和信仰。但也不难发现,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信仰呈现多元化, 一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旧思想和观念的迅速更替, 加之种种思想不断涌入, 给大学生的信仰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另一方面,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 对新事物、新思想吸纳程度高于中学生, 而其心理发展不稳定性、分辨是非能力差、易冲动的特点往往造成是非不分、抵制诱惑能力较低等情况。虽然马克思主义在民办大学生的信仰中占主导地位, 但是信仰宗教、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人数也不少, 甚至呈明显上升趋势。

三、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产生的原因

课题组根据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马克思主义信仰调研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当前民办高校党组织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下:

1. 多元文化冲击使信仰弱化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网络信息技术的相互重叠, 呈现多元化文化趋势, 导致主流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 受到一定的冲击。中国社会多元文化并存已逐渐成为事实且朝着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 呈现出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主流与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交融交汇交锋的局面。[10]多元文化并存在给大学生思想观念带来丰富营养的同时, 也对大学生信仰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同程度呈现弱化趋势。从访谈发现, 大多数选择“没有信仰”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回答“因难以适应多元文化带来的影响, 或者不知道如何选择哪种文化, 最后不得不选择不信仰”比比皆是。因此,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 民办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持续弱化, 难以在短时间内回归到主流信仰。

2. 功利主义盛行使信仰冷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化不外乎积极与消极的。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增强社会各方面竞争力积极影响的同时, 也带来诸如“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等负面影响。从哲学意义上讲, 功利主义是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 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而功利主义主张, 教育仅仅让学生被动应付环境的活动, 为将来就业做准备。[11]从问卷反馈来看, 民办高校大学生除信仰宗教以外, 也有相当部分学生崇尚拜金主义, 甚至追求享乐主义, 功利主义无形中成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冷漠的“助推剂”。再者, 社会的负面思想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分辨是非能力, 当他们发现自身的信仰与现实有一定的落差时, 极易放弃本已形成的正确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 , 转而选择错误的信仰 (不良意识形态) , 甚至摒弃自己的信仰。

3. 网络自由化使信仰迷失

借助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 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加剧, 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信仰的改变, 甚至出现意识形态扭曲等不良现象, 以致马克思主义信仰迷失。2016年1月22日, 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 手机网民达6.20亿, 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 利用新媒体 (微信、微博) 的时间占比成明显上升趋势。课题组根据“你觉得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最大的因素是什么”问卷发现, 选择“网络自由化”的占比达到81%。可见,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 多元文化的渗透给民办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一定的威胁, 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感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也逐渐迷失, 出现信仰危机。

四、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马克思主义信仰持续培育途径

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马克思主义信仰持续培育要围绕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主导地位、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理想信念、加强大学生党员 (含预备党员) 、教工党员 (含预备党员) 自身马克思主义信仰修养培养、发挥民办高校党校党课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引领作用等方面展开。

1. 学校方面:明确定位, 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

所谓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是指高校在教育过程中真正地信仰马克思主义, 按照信仰教育的要求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工作, 这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意识层面上的起码要求。[12]高校不仅担当培育人才的责任, 也要注重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首先, 在选择思想政治课教师上, 更应该严格把关, 注重高校教师队伍的意识形态, 按照能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在思想上和政治上能否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是否拥护支持改革开放,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选人标准。其次, 完善考核机制, 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工作者采取定期考核和评估, 及时发现和淘汰具有不良意识形态 (如鼓吹西方文化, 主观批评国内主流文化等) 的教师。最后, 学校管理层更应注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吸收, 养成定期学习的习惯, 时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地位。

2. 部门方面:多元参与, 完善马克思主义宣传格局

《意见》明确要求:“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需要高校职能部门协同参与才能实现。”因此要建立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联动机制, 优化宣传部门与人员之间协作, 形成横向聚合力。所谓联动机制, 指的是高校各相关部门加强联系, 实现通力合作、协调运行、统一行动以保证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长期性和全覆盖的工作方式。[13]主要包括宣传思想工作部门内部的联动, 宣传思想工作部门和其他部门的联动。因此,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部门 (党委宣传部、学工处) 不仅要统筹协调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等各方面的舆论引导, 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 更要按照党委统一领导, 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同时, 各部门要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切实加强对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引导。此外, 要主动适应新媒体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新要求, 将校报、校刊、广播等传统媒介与校园BBS、微信和微博等新媒体融合, 形成线上线下、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格局。

3. 教师方面:回归学习, 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意见》不仅明确了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任务, 而且也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既具有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也具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因此,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关键在教师。[14]但是,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之所以部分高校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弱化和淡化, 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学习不够, 认可度不高, 呈现“断崖式”摒弃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而他们的教育观念不仅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而且还会造成大学生信仰模糊, 出现偏差。因此, 民办高校教师应回归学习, 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更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作为己任, 形成一定的教学范式,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使更多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

4. 学生方面:结合实际,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

上一篇:杭州电信下一篇:位置矢量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