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十篇

2024-06-21

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 篇1

一、创新型城市的定义

创新型城市是指创新在一定城市单元上的具体落实, 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 是城市发展知识化的产物, 其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 并对其他区域形成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一般体现在思想观念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城市管理创新等方面。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是通过制度环境的改进,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企业创新能力水平, 降低对外技术依赖程度, 实现价值链升级。通过创新型城市建设, 不断为区域经济结构升级换代和社会发展提供原动力, 解决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科技发展问题, 有效提升区域核心竞争能力。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方法

根据不同城市情况, 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 对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总体框架、要素、基本建构、绩效评估等进行理论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实践战略研究, 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对建设创新型城市提出了较高的理论要求。在对不同城市情况进行调查时, 要详细了解该城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情况, 包括现状、历史、已有的规划和发展设想, 需要很多相关部门的理解和配合, 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时间和经费。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要从宏观、结构层次、功能结构等角度观察, 包括国内、国外各城市的最新发展情况, 而且更应当注重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创新、服务创新、公共管理领域创新、精神价值创新、产业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三、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内容

建设创新型城市, 需要城市的管理者大胆开拓思路, 根据城市的特点, 走出自主发展的新路, 除科学技术的创新外, 还应实现思想观念的创新、发展模式的创新、城市管理体制的创新。根据创新型城市的概念、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的方法, 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应该包括以下基本内容:随着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产业和企业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大型企业已形成研究与开发投入和承担创新风险的体制和机制, 为建设创新型城市能够不断提供资金支撑。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在科技投入、研究计划和人员配置上向企业倾斜, 推进科技体制由政府研究机构主导型转变为企业研究机构主导型。对创新型城市背景进行研究, 明确该城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企业自主创新的需求, 进一步开展城市企业自主竞争力评价研究, 明确创新型城市在企业自主创新发展上的优劣势, 以便为突出优势, 改善劣势, 为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城市创新体系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承载科学研究、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基础, 是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创新效率, 并最终实现创新价值的重要支撑。创新型城市建设应当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大学和科研院所, 形成较强的学科布局和知识创新能力, 这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基础。尊重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 形成自由、宽松的创新环境, 能够吸引和培养一批献身科技事业的专家、学者、工程师等组成的科技人才队伍。大力引进人才, 奖励科技成果, 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 应注重创新目标的确定, 创新目标包括:创新投入指标、创新产出指标、创新环境指标、创新形象等。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共十七大、十八大确立的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柱, 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随着创新理论的成熟及在实践中的运用, 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将越来越成熟。

参考文献

[1]袁国强, 王欣, 文春波等.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以创新型洛阳建设为例[J].河南: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6.

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 篇2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波特钻石理论,评价指标,评价方法

关于创新型城市出自于约瑟夫·熊彼得的“创新”理论, 国内外学者相继开展创新型城市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创新型城市 (Innovative city) 是基于创新理念, 集聚、配置和合理利用创新资源, 形成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是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所谓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即评价的内容, 也就是从哪些方面来衡量能够一个城市是否进入创新型社会。建立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一个城市创新能力最基本的前提。关于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 国内外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创建。从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看, 人们倾向于从城市创新能力的角度来评价创新型城市, 仅有少数学者从狭义的技术创新角度进行指标体系的创建。

国内外有关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现行的研究成果有待进一步商榷和完善, 本文为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同时丰富和完善现行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的应用, 对推动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积极作用。

一、国内外研究进展

国外学者在对几十个创新型城市进行考察和研究之后, 提出了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可以分为硬件指标和软件指标。硬件指标是激发城市创新能力的前提, 城市中硬件设施的数量、质量以及多样性和可获得性对鼓励创新十分重要, 主要体现在:大学、政府研究机构和私人企业研究部门的研发能力;信息和通信的可获得性, 表现在城市的图书馆系统、信息和交通设施;城市的综合教育系统, 包括从小学教育到技术型和人文性的各类大学, 从大众文化到高雅艺术的各类文化设施。创新型城市的软件指标表现在城市历史、城市危机感、城市的内在创新能力以及城市的组织能力、市民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 以及市民的归属感等方面。

20世纪80年代, 英国罗伯特哈金斯协会 (Robert Huggins Associates) 建立了知识竞争力理论结构和评价体系。哈佛大学的Poter (1999) 等提出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 建立了以公共政策指数、创新集群的环境指数、公司的创新取向指数和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数为核心的创新指标体系。Marta Riba Vilanova和Loet Leydesdorff (2001) 建立了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 在利用该体系的基础上, 对西班牙东北部地区进行评价。James Simmie构建了创新城市评价体系, 指标包括人口状况、经济发展情况、科技创新经费投入等。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评价模型, 并以5个欧洲城市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Charles Landry (2000) 通过研究创新城市评价内容、分级标准, 构建了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社会、经济与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Richard Florida (2002) 建立了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数, 包括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科技人才在内的3T指标。

国内对于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处于一个比较初始的阶段, 大多借鉴国外的理论体系, 但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 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的构建也各有侧重。杜辉以创新能力为视角, 构建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的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潘艳平构建了包含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以及创新载体等5个方面的创新评价体系。李琬等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构建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建立了包含科技创新能力等17个评价指标体系。宋河发等建立了包含创新结构、创新基础以及创新产出等7个一级指标的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柳瑞禹在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 建立包含知识、文化、技术、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

二、创新型城市评价关键内容

创新型城市评价包括以下关键内容:1.创新型城市发展的理论分析。指出对创新型城市发展研究要以波特钻石理论模型为视角, 阐明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意义, 为建立创新型城市管理模式提供理论基础。2.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方法。主要探讨创新型城市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程序、关键手段和集成方法。从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出发, 对戴利公式:服务/流量=服务/存量×存量/流量, 采用分解分析方法建立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与灰关联分析法, 提出创新型城市评估模型, 试图更为准确地反映评价指标的动态变化。3.创新型城市评价的实证分析。将运用前述概念与评价方法, 以江苏省大中城市为例, 对这些城市的创新型发展水平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与未来情景分析, 对其创新管理模式进行比对研究, 探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4.创新型城市发展的管理模式。在上述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建立创新型城市发展管理模式与政策思路。研究内容主要是:在深入理解创新型城市基本内涵的基础上, 运用可持续性管理中的“状态-压力-反应模型” (Press-StateRespond模型或PSR模型) , 提炼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形成由“状态分析、因素分析、策略分析”组成的创新城市管理思路与策略, 研究指出相关的分析步骤与分析方法。

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图1中, 在综述研究模块中, 运用直接调查、案头调研、抽样调查等方法进行资料与文献收集。采用抽象概括法, 分析出国内外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中的成功经验与主要问题。在理论基础模块中, 运用可持续管理方法研究创新型城市的概念。分析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特征与主要构成。在评价方法模块中, 从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出发, 对戴利公式:服务/流量=服务/存量×存量/流量, 采用分解分析方法建立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与灰关联分析法建立创新型城市评价模型, 以提高评价的敏感性。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进行综合赋权。在实证分析模块中, 运用已建立的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 以江苏省所有地级市为例, 通过实证分析, 探讨其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在管理模式模块中, 运用可持续性管理中的“状态-压力-反应模型”, 讨论提炼创新型城市管理模式。其研究内容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在案例城市创新型发展的问题分析或状态分析方面, 研究如何通过分析创新型发展的当前状态 (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 与目标状态的差值, 发现影响其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二是在案例城市创新型发展的原因分析或因素分析方面, 研究如何通过结构分解方法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确定需要采取的主要行动;三是在创新型发展的策略分析或反应分析方面, 研究如何提出针对状态与针对原因的对策, 运用可持续发展治理研究中的政策矩阵, 比较不同的政策对于促进创新发展的作用。

三、结论

1. 关于创新型城市出自于约瑟夫·熊彼得的“创新”理论, 国内外学者相继开展创新型城市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创新型城市 (Innovative city) 是基于创新理念, 集聚、配置和合理利用创新资源, 形成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是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2. 本文指出创新型城市评价包括以下关键内容:创新型城市发展的理论分析、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方法、创新型城市评价的实证分析和创新型城市发展的管理模式。3.在综述研究模块中, 运用直接调查、案头调研、抽样调查等方法进行资料与文献收集。在理论基础模块中, 运用可持续管理方法研究创新型城市的概念。在评价方法模块中, 从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出发, 对戴利公式:服务/流量=服务/存量×存量/流量, 采用分解分析方法建立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与灰关联分析法建立创新型城市评价模型。在实证分析模块中, 运用已建立的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 以江苏省所有地级市为例, 通过实证分析, 探讨其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在管理模式模块中, 运用可持续性管理中的“状态-压力-反应模型”, 讨论提炼创新型城市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Robert H.A.World Knowledge Competitiveness Index[M].United Kingdom:Oakfield House, 2004.

[2]Porter M.Challenge to American’s Properity, Findings From Innovation Index[M].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 1999.

[3]Marta R.V., Loet L.Why catalonia can not be considered as a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J].Scientometrics, 2001 (02) .

[4]Simmie J.Innovative cities[M].London:Spon Press, 2001.

[5]Charles L.The Creative City: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 (1st edition) [M].London: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 2000.

[6]Florida R.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 Is Transforming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M].New York:Basic Books, 2002.

[7]杜辉.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J].大连干部学刊, 2006 (02) .

[8]潘艳平, 潘雄锋.我国创新型城市的评价与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10 (07) .

[9]李琬, 张玉利, 胡望斌.创新型城市第四代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01) .

[10]宋河发, 穆荣平, 任中保.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0 (03) .

建设创新型城市基础研究责任重 篇3

基础研究以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基本使命,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是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摇篮,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国家实力的根本源泉。因此,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基础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提升整体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正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北京来说,基础研究,特别是应用基础研究将发挥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发展基础研究,加强原始创新,是提升北京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抉择。为了加强和发展北京市的基础性研究,北京市于1990年成立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年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对提高北京基础性研究的整体水平,推动科技创新,培养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为其他各类计划提供项目源,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基金事业不断扩大,影响力日益增强。

近年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真实施市科委有关基础性研究的战略部署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001~2010年发展规划》,以有限的资金努力创造良好的基础性研究环境,培养、凝聚、稳定了一支基础性研究队伍,取得了一批基础性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与特色,为市基金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据对 2000~2005年结题的480个项目的不完全统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获市科学技术奖46项。在研究成果方面,发表论文3151 篇,其中SCI 收录475篇,EI收录310篇,出版专著97本,申请专利34项,共有 62个项目转入其他计划。在人才培养方面,培养了博士后71名,博士358名,硕士800名。通过项目支持,晋升正高级职称人员145名,晋升副高级职称人员272名,列入市科技新星计划62名,列入国家杰出青年计划12名。

由此可见,北京市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人才储备。但是也应该清醒得看到基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如管理体制存在深层次的矛盾亟待改革,经费投入与国外相比仍然不足,论文发表重数量轻质量、被引用次数低,尚缺乏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等。

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综述 篇4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界定

关于创新型城市,毫无疑问来源于约瑟夫·熊彼得的“创新”理论,继而开创了对相关“创新”问题的研究。杨冬梅、赵黎明等人根据创新型城市(或创新城市)的两种英文表述“Creative city”和“Innova-tive city”从字面意思上提出,前者有“创造性、创意”的含义,因此可以将其译为“创造性城市”或“创意城市”,后者则包含“创新的、革新的”之意,因此可以被称为创新型城市或革新型城市。

就目前国内较为普遍的定义,创新型城市概念的界定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创新型城市是指在城市政府的引导组织下,整个城市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倡导竞争、包容梦想的文化氛围,城市居民具有崇尚创新、向往创新的强烈精神追求,各个社会实践领域普遍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以各行各业的全面创新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走上跨越式的可持续发展轨道。狭义创新型城市是指一个城市在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下,确立并推进以企业为主体要素的自主创新模式,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名牌企业、产品,以技术创新或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现在得到较多认同的创新型城市是指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它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纵观“创新型城市”概念的演变,该理论提出的早期阶段,人们对它的认识停留在狭义的理解之上,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大家逐渐更认同它广义的概念。在关注以科学进步为基础的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加强了司法、行政、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创新,尤其是思维、观念、制度等方面。

创新型城市的构成要素

国内学者提出的关于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一般体现在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和城市管理创新等方面。创新型城市的内涵是丰富的,但构建创新城市需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在任何文献中都是被公认的,即:创新主体,即开展整个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作为创新型城市,其创新活动主要由创新主体来完成,创新主体是创新型城市中最重要的能动要素;创新资源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包括人才、信息、知识、经费;创新机制,是创新体系有效运转的保障,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倪鹏飞提出: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角色的明确定位本身就是“创新制度”首先要创新的内容);创新文化,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基本环境,是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一种氛围,是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的群体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

创新型城市是以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制度、创新文化这些核心要素为支撑,均衡的受力形成城市持续创新能力,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导致“木桶效应”,继而有可能导致创新型城市的构建功亏一篑。

创新型城市的实现路径

由于不同城市有其自己独到的区域理论,故而关于创新型城市实现途径方面的相关文献较多,且基本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纵观比较,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思维上的创新(或者说软创新)从而带动城市创新的模式,第二种模式是通过经济手段并积极发展地缘战略从而发展经济以带动城市创新。具体内容描述如下:

(一)思维方式的创新模式

李永胜认为,构建创新型城市应大力培育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先进城市文化,应选择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与实施路径,应充分发挥科技与文化两个驱动力以构筑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创新集群,要完善政府治理机制,从而加强地方政府的领导。

陈依元提出,要以“创新思路”去建设创新型城市,即要从模仿思维转为创新思维,从借助经济优势发展转向借助创新优势发展,把自主创新的原动力、集聚力、带动力注入到优势经济之中去;从投资拉动转向创新拉动,从生产要素驱动型转向创新驱动型;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转向以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为主。

(二)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

倪鹏飞认为创建创新型城市首先需处理好城市内部相关利益主体的关系,从而通过经济的竞争使其成为一个共赢的搏弈,形成一个通过自由竞争,产生一般均衡即相互间制衡的一个最佳状态的合理的城市治理结构。

何颖更认同立足区域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创新发展战略规划。他提出创新型城市实施战略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全面的战略规划制定,其前提条件是必须对城市资源进行必要的考察分析,并对城市创新发展阶段性特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判断后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城市文化体系。

祝一君认为,单项技术研发和单项技术创新是构成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因此,建设创新型城市就应该明确技术研发的市场化导向,注意单项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的有效衔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集中资源推进整个城市的自主创新过程,努力实现集成创新。

(三)两种创新模式的比较

从学者们不同的论述可以看出,第一种注重思维、文化创新的模式会使得城市的创新型构想在经过时间历练、文化沉淀后水到渠成的实现,但是这种“偏软”方式相对第二种模式会花费较长时间;而第二种模式则以经济发展实现带动创新型城市的“偏硬”模式会使得城市GDP发展较快,收益明显,但忽略思维、文化的创新会给城市创新造成“瓶颈”,在经济繁荣一段时间由于思维方式的相对滞后而导致经济缓步不前。

总之,建设创新型城市,应该“思维方式”和“经济创新”两手都要抓,在确定以哪种创新模式为核心后以此点带动全面的发展,重视技术的集成创新,注意单项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的有效衔接,形成一大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在市场研发的过程中使得思维同步创新,继而推进整个城市创新文化的发展,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标准

要想成功的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深入地了解城市创新能力的内涵与本质,从而根据其地域特征制定出相应的、切合实际的评价标准。不同的城市有其特定的产业发展方向以及支柱产业、根据地域及经济发展状况,其创新制度以及创新文化必然也有所不同。

胡钰从宏观的角度确定了一个包括创新环境、创新动力和创新绩效在内的三维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城市的创新力。创新环境包括城市支持创新的硬、软环境,前者如科技基础设施,后者如制度设计和政策供给,还涉及生态环境。创新动力包括人力资源投入、物质资源投入和企业创新情况等。创新绩效包括创新成果产出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还可涉及节能减排的情况。这种评定标准比较全面的覆盖了构建创新型城市各要素,但在这个体系中,所构成的硬环境因素都可以根据具体的数据进行分析,但是软环境比如制度设计、生态环境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动力无法在短期内直观表现出来,且没有考虑到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以及制约。

与胡钰不同的是,林文漪考虑到了各创新要素之间的合力,提出应该根据科技创新、新技术产业化和品牌创新这三者的综合创新能力对其进行评价。该学者提出科技创新能力是城市创新能力的原动力,是技术产业化能力和品牌创新的基础;新技术产业化是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必要环节。这种创新模式比较偏重经济创新,故而对创新型城市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所忽略。

谢攀针对我国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研究中存在的评价技术创新或区域创新体系的指标体系绝大多数以统计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公布定量指标为主,对定性影响因素和环境因素考虑不足的问题,将制度环境(包括人力资本激励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形财产保护力度)、科技创业环境、制造业地方专业化指数、万元GDP能耗等也作为三级指标纳入创新型城市建设指标评价体系。这种理论由于有具体的衡量标准,相比上述观点更易实施,但由于创新型城市的构建是各个因素之间合力的结果,不能通过数据是否达标而简单衡量,故而稍显僵化。

李英武基于城市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和特征表现,从全方位的提出了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分为六个方面: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的全社会创新能力,既合作又竞争的网络化创新能力,行为主体素质综合化的全面性创新能力,企业集群的互动式创新能力,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全方位创新能力,静态与动态比较优势集成基础上的开放式创新能力。这种模式较为理想,但由于涉及面较广、且以软实力的构建为基础,故而具体实施方式有待商榷。

总的分析来看,科技的创新投入是城市创新的必须条件,经济、制度以及文化的创新也是不能忽略的内容。至于其中具体的优先性,需要根据具体城市具体分析。笔者认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着城市系统多因素的创新,特别是各因素之间的整合和协同作用。在此过程中,城市创新能力即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是评价创新型城市的主要指标和影响因素。

结论

通过对有关创新型城市构建的文献分析,可以发现现有的文章研究角度多为宏观分析其含义、构建要素或实现途径、评价标准以及具体的实证研究。笔者认为,创新型城市的实现过程中各个主体间的互动即合力是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动力,但截止目前,对创新型城市建设主体互动机制的实证研究尚属空白。

创新型城市的形成过程研究 篇5

城市创新系统及其动态演化

城市创新资源包括创新人才资源,创新财力资源,创新物力资源和创新知识资源。城市创新系统的构成离不开受过良好教育的创新人才,他们是城市创新活动的基础,任何创新思想和创新活动的产生都离不开人类的智慧。创新人才在城市聚集,不但可以提高企业和城市的创新能力,而且能在城市内形成可以培养出创新文化的创新氛围,创新文化则是创新型城市形成的构成要素之一。创新资金的支持是城市创新活动的财力保障,创新资金可以是企业销售产品获得的销售收入,也可以是城市政府的财政收入,创新资金一方面用于企业的产品或生产方式的研究开发,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另一方面,政府将部分财政收入投资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开发,或者用于促进企业和高校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发,不仅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也提高了高校等科研机构的科研能力和研究产品的市场化,最终推动城市整体创新能力的飞跃。第三,城市创新系统的构成离不开基础设施等物力资源的辅助力量,良好的基础设施,为城市内部的企业提供良好的咨询、运输等方面的服务,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更加稳定的基础,也对城市外的创新资源(创新资金和创新人才)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使原本不属于城市的创新资源更倾向于在城市内聚集,城市创新系统在其演化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外界创新资源,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最终从传统的城市转型为创新型城市。最后,创新知识资源是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成果,他能从一个方面反应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创新知识资源越丰富,城市整体的创新能力才具有竞争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通过系统动力学软件从创新资源角度分析城市创新系统的构成及演化过程,见图1。

以创新人才资源为出发点推演城市创新系统的动态演化过程:创新人才资源的丰富,首先丰富了企业的人才队伍,使企业的产品及市场研发活动更加频繁,企业能生产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使销售收入增加、竞争实力增强。企业必须投入更多的创新资金以保证其竞争优势及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因此城市内的创新人才将在企业发展的带动下不断增加。其次,创新人才资源的积累使高校等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不断增强,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创新知识成果一部分用于改善企业产品的生产,另一部分可以用于推动企业管理的改革,最终都会推动企业的发展,并吸引更多创新人才的聚集。

在图1中以不同的创新资源为出发点均能发现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最终都会促进该出发点要素的积累和增长。由此可见,城市创新系统的动态演化的过程可以促进城市创新资源的不断丰富和积累,城市创新活动的兴起以及城市创新能力的不断加强。

创新型城市形成条件与标志

城市创新活动的不断演化可以促进城市创新资源的丰富,但在城市创新活动发展之初,城市无法拥有全部的创新要素,对自身相对匮乏的创新要素,城市只有通过吸引城市外的创新资源在城市内部的聚集,并将其融入到城市创新活动系统中才能使创新要素满足实现创新型城市的需要。此外,目前国内学者往往将创新能力的评价作为创新型城市是否成功建立的标准,但根据屠启宇和王成至的研究[1],以美国城市圣地亚哥和纽约为例,创造力指数前者为1 015,纽约为962,但纽约却是学术界公认的创新型城市,圣地亚哥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因此,以创新能力作为创新型城市的唯一形成条件并不准确。总结现有的创新型城市形成时所具备的重要条件主要包括:

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明显。城市创新与创新型城市的差别就是创新要素是否具有集聚效应[2]。一个城市不可能拥有所有的创新要素资源,必须通过吸引外界创新资源的进入,才能使其拥有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创新资源,形成创新资源上的扩张。城市如果失去了聚集创新要素的能力,只能自我消耗直至最后干涸。以新加坡为例,政府斥巨资培养和吸引大量创意人才,并定位新加坡为媒体的交易中心,以各种优惠方案吸引媒体资本进驻新加坡。由于一系列的政策和扶植,2002年创意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增长率均高于同期GDP和总就业人数的增长率,新加坡成为亚洲真正的创意枢纽。

城市的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对于城市而言,拥有的各种要素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各不相同,直接决定了城市创新能力的差异。城市创新能力高校、科研机构的人才储备、政府管理能力、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等都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但是作为以创新型城市为目标的基础城市,必须依靠现有的创新资源,实现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发挥极强的创新能力,提升城市的竞争实力,才能吸引更多的创新资金和创新人才在城市内的聚集,并与城市内原有的创新资源形成1+1>2的合力,推动创新型城市的成功建设。

城市创新能力的增强必须以城市创新资源的丰富为基础,创新型城市的建立离不开创新资源的聚集和创新能力的增强,且缺一不可。因此,城市在推广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只有不断从城市外部吸引自身不足的创新资源,实现城市创新资源的最优配置,才能实现创新能力跨越式发展并最终实现创新型城市。

创新型城市形成过程的阶段与特征

创新型城市形成过程的主要阶段

创新型城市的发展基础是依靠传统生产要素发展的基础城市。当基础城市内的传统生产要素不能满足和推动城市发展时,城市政府只有通过推动创新活动,吸引外界创新资源聚集,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形成创新型城市,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以传统的基础城市为起点,根据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的聚集和积累程度,其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休眠阶段,萌芽阶段,发展阶段,腾飞阶段,成熟阶段和稳定阶段,见第19页图2[3]。

创新型城市形成的驱动要素在城市发展不同阶段各不相同,在城市发展之初(即基础城市和休眠阶段),城市的发展依靠传统生产要素的支撑,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动力[4]。例如我国部分城市依靠廉价劳动力、提供土地优惠等吸引投资以推动城市发展。休眠阶段末期,政府注意到城市发展过分依赖传统生产要素将会使城市逐渐失去竞争力,于是开始通过颁布政策法规改善城市的产业发展重心,城市发展进入萌芽阶段。发展阶段时期,城市内少数企业和单位组织为迎合市场需求,提高销售利润,开始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改革,城市内的高校及科研机构为使其科研成果能更符合实际需求开始与企业、政府部门联合进行研究开发,创新活动萌芽。我国目前部分大中型城市政府创造条件促进产学研三者的有效结合,就是为了促进城市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进入创新型城市发展的腾飞阶段之后,创新活动不再是零散的分布在部分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创新文化逐步形成,创新活动形成完整的系统,联系着城市内的各级单位,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智商服务业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力逐渐显现,并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城市利用前四阶段积累的创新要素吸引更多创新要素的聚集,形成1+1>2的集聚效应,知识经济的地位更加凸显,创新型城市正式形成。

创新型城市形成过程的阶段特征

国外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注重的是城市整体层面的协调,并不只局限于创新要素的丰富或创新实力的增强,创新型城市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要素禀赋和创新实力不断的相互促进和结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城市所具备的基础条件、创新要素资源数量和创新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形成了创新型城市各阶段的不同特征,见表1。

休眠阶段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不高,几乎没有创新活动,创新资源匮乏。进入萌芽阶段,城市领导者开始关注改革创新,创新投资少量增加[5]。发展阶段后,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企业、高校等出现创新活动。腾飞阶段政府肯定了技术、知识和人才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地位,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创新人才和投资不断涌入。成熟阶段城市的基础设施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以知识为驱动力的经济体系逐渐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繁荣,创新资源丰富,城市领导更加注重官产学研四者联合创新的推广。稳定阶段是创新型城市形成后的维持期。创新型城市是以长期健康发展为目标的城市形态,因此其建成后是一个持续稳定的阶段,这样的城市避免了传统城市在蓬勃发展之后走向没落的必然结局,这也是创新型城市和传统城市最根本的区别。

创新型城市形成过程中创新资源与创新能力变化

创新型城市形成过程中创新资源变化

创新型城市的创新资源包括创新人力资源、创新财力资源、创新物力资源和创新知识资源,在创新型城市的形成过程中创新资源随着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而异[6]。创新型城市形成之初,几乎没有任何创新活动,高智商人才数量不多,创新资金非常有限,城市拥有的科研机构或博物馆数量很少,且不受到城市政府的重视,城市科研成果的数量寥寥无几。

城市发展进入萌芽阶段后,随着城市竞争的加剧,城市政府意识到改变传统生产方式的重要性,并开始关注创新活动的培养和开发,政府开始投入少量的创新资金,丰富创新物力资源,但城市创新人力和知识资源仍处在较低水平。

进入发展阶段之后,城市内产业改革的趋势逐渐显现,环境友好型企业受到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企业具备产品研发的资金支持,创新活动不断兴起,与此同时,企业也注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吸引,通过自主培养和对外引进,企业拥有足够的智力资源推动企业产品的更新提升。另一方面,政府领导不再仅仅把创新以政府文件形式提出,而是从自身做起,进行改革创新,并对城市中出现的零星的创新活动给予大量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因此,在发展阶段,城市人力和财力资源的积累开始萌芽,知识资源在人力和财力资源丰富的前提下增幅开始加速。

随着创新资源的不断丰富,创新型城市的发展进入腾飞阶段,此时城市创新基础环境更加完善,城市对外来创新投资资金和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加速提高,城市知识创新成果极大的丰富,政府和企业有更多的财力和人力资源用于支持不断发展的创新活动。

进入成熟阶段后,不论是城市原本的创新资源还是从城市外聚集而来的创新资源得到极大的丰富,并且,其增长速度达到顶峰,此时创新型城市已经初步建成,城市能通过优化创新系统或吸引外来创新资源达到创新资源的最优配比,城市进入相对稳定创新循环,不论是城市自然生态环境还是城市经济社会环境都步入最佳状态。

进入稳定阶段时,城市创新资源达到最佳配比,城市通过不断推广创新活动,提升城市竞争力。此时城市创新资源在经历成熟阶段的高度聚集之后发展速度趋于缓和,城市逐渐将发展重心由推进创新资源的聚集转移到如何更加有效的配置各种创新资源以最大限度的推动城市发展。创新资源随创新型城市发展阶段不同的变化趋势,见图3[7]。

创新型城市形成过程中创新能力变化

城市创新能力依赖于城市创新资源的丰富程度,因此,城市创新能力随着创新资源的发展而不断增强[8]。创新型城市形成之初,城市发展依靠的是传统的生产要素,城市创新能力非常低,当城市发展陷入瓶颈时,城市政府开始注重产业改革,城市创新能力开始萌芽,此后,随着创新要素聚集效应和城市创新主体研发能力的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呈几何增长,并在创新型城市形成后保持其增长趋势,见图4。

在休眠阶段,由于城市内部创新资源匮乏,缺少创新活动,因此创新能力几乎为零。进入萌芽阶段后,城市出现零星的创新活动,城市创新能力开始复苏,但仍然处于低级阶段。随后,城市创新资源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增加,少量的外来创新资源为城市注入了新的创新活力,城市的创新能力被激活。处于腾飞阶段的创新型城市,城市内的创新主体开始注重相互间的创新合作,联合创新活动频繁,城市创新能力呈几何倍数增加。成熟阶段的城市创新主体能在最大限度高效利用创新资源实现创新活动,但由于受到城市区域面积及社会和经济规模限制,城市创新资源不能无限扩张,城市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进入小幅增长状态。在城市进入稳定阶段后,创新能力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增长阶段。

城市创新活动是形成创新型城市的基础,但不是所有的城市通过创新活动都能成为创新型城市,只有具备了创新要素聚集、创新能力提高、创新体制完善和创新文化浓厚等条件才能成为创新型城市。从普通城市发展为创新型城市不能一蹴而就,根据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聚集和积累程度不同,可以将创新型城市的形成过程分为休眠、萌芽、发展、腾飞、成熟和稳定阶段,处在不同阶段,城市发展的驱动要素也经历了由生产要素驱动,到知识创新驱动的过程。随着创新资源不断聚集,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城市发展最终才能步入创新型城市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屠启宇,王成至.以综合创新全面提升上海国际化水平——更新理念与导入评价[J].社会科学,2004(1):20-22.

[2]刘平.国外创意城市的时间与经验启示[J].社会科学,2001(11):26-34.

[3]Florida Richard.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And How It IsTransforming Leisure,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M].NewYork:Basic Books,2002.

[4]邹德慈.构建创新型城市的要素分析[J].中国科技产业分析,2005(10):13-15.

[5]胡珏.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和途径[J].中国软科学,2007(4):32-38,56.

[6]代明,张晓鹏.创新型城市与创新型企业发展潜因素路径影响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60-66.

[7]CharlesLandry,The Creative City: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1st edition)[M].London:Earthscan PublicationsLtd.,2000.

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 篇6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科技文化观念,体制机制,制度创新

创新型城市概念最早由Charles Landry[1]在《创新城市》中提出, 并认为, 城市要复兴, 关键在于城市的创新基础、创新环境、文化因素等。科技部在《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将其明确界定为“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城市”。关于创新型城市的内涵, 叶帆[2]将其划分为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和文化创新、人才创新五个方面;而在石忆邵等[3]看来, “知识创新是城市创新的基础, 技术创新是城市创新的核心, 制度创新是城市创新的保障, 服务创新是城市创新的纽带, 文化创新是城市创新的灵魂, 创新环境是城市创新的前提条件和载体”。概而言之, 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 对其他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创新型城市建设内容丰富, 涉及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和城市管理创新等诸多方面, 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基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视角, 讨论科技文化观念与体制机制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义、厦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文化和体制基础与问题, 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1 制度视角下的科技文化观念和体制机制创新

文化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是制度的范畴。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 更规范的讲, 它们是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 分为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及其执行机制。正式制度, 是指政府、国家或统治者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程序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治、经济规则及契约等法律法规, 以及由这些规则构成的社会的等级结构。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无意识形成的, 具有持久生命力, 并构成世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 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及意识形态等因素。实施机制则是为了确保上述规则得以执行的相关制度安排, 是制度安排中的关键一环。三者构成完整的制度内涵,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制度作为规则体系具有鲜明特点。首先, 制度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制度对相关人员做些什么工作、如何开展工作都有一定的提示和指导, 同时也明确相关人员不得做些什么, 以及违背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其次, 制度具有鞭策性和激励性。制度有时就张贴或悬挂在工作现场, 随时鞭策和激励着人员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最后, 制度具有规范性和程序性。制度对实现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岗位责任的法规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起着重大作用;制度的制定必须以有关政策、法律、法令为依据;制度本身要有程序性, 为人们的工作和活动提供可供遵循的依据;制度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千头万绪, 但基础性、关键性的工作是实现制度创新。制度创新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 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 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 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这是制度创新的积极意义所在。所以, 制度创新应该是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也是在自主创新上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 我们要遵循制度变迁的规律, 积极有效地推动制度创新。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各种社会因素的变化和制度运行绩效的递减, 便不可避免地发生制度变迁。所谓制度变迁是指新制度产生, 并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的过程, 是向更有效率的制度演化的动态过程, 包括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也称需求主导型制度变迁) 和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也称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 两个基本类型。前者的改革主体来自基层, 程序为自下而上, 具有边际革命和增量调整性质, 在改革成本的分摊上向后推移, 在改革的顺序上先易后难、先试点后推广、先经济体制改革后政治体制改革和从外围向核心突破相结合, 突出改革路径的渐进性;后者的改革主体是政府, 程序是自上而下的, 具有激进和存量革命性质。我们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 既要顺应制度的自然变迁, 同时又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其变迁。文化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创新就是推动制度变迁的有效举措。

一方面, 作为非正式约束创新的文化创意, 是决定制度创新效果的关键因素[4]。文化是创新的灵魂, 是最可贵的生命力、最活跃的创新力和最本质的竞争力。一个开放的、竞争的、宽容的、宽松的创新文化的形成, 将为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等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土壤, 保持城市创新活动旺盛的生命力。而文化思想观念作为创新文化的内核, 所包含的“信仰、理性、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决定了人的活动是否能够‘创新’”[5]。另一方面, 好的体制机制既是制度创新的土壤, 也是制度变迁的载体。如果说制度是血肉, 体制机制就是骨架, 后者的变化必然引起前者的形变。因此, 在一个开放的、与创新相适宜的体制机制框架内, 政府自上而下的内部主动与社会自下而上的外部施压将推动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有机融合;反过来, 制度创新也将倒逼好的体制机制的形成。

2 厦门市科技文化观念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基础

厦门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 是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 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4个经济特区和10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 2010年1月被批准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厦门在经济基础、科研设施、人才队伍、文化观念、先行先试体制机制等方面有着深厚的基础沉淀。

第一, 经济基础稳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不论是创新性科技文化观念的形成, 还是创新性体制机制的建构, 都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产物和对客观生产关系的反映, 而科研投入的多寡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学技术创新活动的可持续性, 因此, 经济条件好、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和地区更能担负起昂贵的创新成本, 投资更多的创新活动。2011年厦门地区生产总值为2 553亿元, 人均70 734元, 全市财政总收入为651.83亿元, 占全省的25.6%, 其中, 地方级财政收入370.77亿元。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和财政总收入的稳步增加能够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和财政支撑, 夯实科技文化观念与体制机制创新的经济、物质基础。

第二, 创新资源丰沛。创新不是无米之炊, 既需要资金扶持, 也需要科研基础设施等硬条件的支撑。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与积累, 厦门拥有支撑创新的实力:首先, 高校及科研院所聚集, 拥有厦大等高等院校17所, 国家海洋三所、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数十家科技研究中心。其次, 科技交流合作平台众多, 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 通过实施“市校同发展”、“院地共合作”工程, 与国内多所高等院校达成科研合作, 成为中国科学院在全国重点布局的六个技术创新与成果产业化基地之一。再次,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11年, 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665家, 企业技术中心127个。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与增长增强了厦门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城市竞争力。最后, 创新型人才储备增加, 拥有包括包括两院院士、中央“千人计划”入选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者等在内的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2.5万余人。

第三, 打拼文化深植。优秀的人才“只有在创新的文化环境中, 才能发挥潜能, 完成重大成果, 开创卓越的事业”[6];城市精神也是“城市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资本和城市竞争力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7]。因此, 钱颖一认为:“发展高科技, 资金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能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的体制和文化。”[8]受濒海地理环境和闽南民族迁移历史的影响, “爱拼才会赢”、“输人不输阵”成为闽南文化的精髓, 在这种拼搏精神的刺激下, 闽南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敢于冒险、勇于创新、执着追求的民营企业家, 并创造出“晋江经验”、“泉州现象”等发展模式, 而作为闽南重镇的厦门由于改革开放起步早, 各方创业创新人才荟萃, 成为全国发展较快、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第四, 制度环境优良。制度创新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保障。通过行使地方立法权, 自2006年以来, 厦门市先后颁布、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厦门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厦门经济特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关于全面推进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决定》、《国家级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厦门市人民政府鼓励在厦设立科技研发机构的办法》、《关于开展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法规, 为创新型厦门建设保驾护航。

第五, 区位优势明显。对台优势是厦门创新型城市建设不可忽略的区位优势。在中央优惠政策的扶持之下, 厦门抓住机遇, 大胆创新, 建立起对台的先行先试体制机制。既是两岸直航的首批开放口岸、大陆居民赴台的首批口岸, 也是台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建立起厦金海上“小三通”。而作为唯一经中央批准实施自由港某些政策的城市和首批海峡两岸货运直航试点口岸, 先后开辟了台商投资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多层次、多功能的开放区域。同时, “一栋楼办公”的模式、投融资体制改革中实行代建制、高效集约的工业集中区建设模式等成为全国创新的典范。

3 厦门市科技文化观念与体制机制创新的障碍

一是创新意识不强, 自主创新有限。杨志江等人在比较我国各省区市技术创新效率差异的基础上, 指出福建省虽然具有相对较高的成果转化率, 但研究开发效率却较低[9]。站在科技文化观念的立场, “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文化发展过程, 一个科技文化价值观发生作用的过程”[10], 通过影响主体对待创新的态度, 创新型科技文化观念能够“控制”自主创新的效率。因此, 对人才而言, 闽南文化的急功近利、目光短浅、逐利求稳、浮躁浮夸的传统抵消了求异思维、创新意识、敢冒风险、敢为人先等创新性科技文化观念对其的积极影响。如厦门的年轻一代为求稳, 接近六成的研究生选择机关事业单位, 超四成的本科生去了国企;居民的消费方式趋于保守, 收入的三分之一存入银行。对企业而言, 忽视科技创新投入,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2008年厦门市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3.1%, 远低于世界500强企业5%~10%。厦门的高新技术企业多属组装性产业, 核心技术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 关键部件依赖进口, 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大多处在产业链中加工、组装和外围技术研发的附加值环节。

二是制度规范体系不完善, 创新文化缺失。如果说人才与企业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驱力, 创新性制度规范与文化氛围就是外驱力, 且一个好的制度、文化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创新活动的活跃度, 因此, 创新作为一项充满风险和不确定的系统工程, 既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关心和支持, 还需要有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但就厦门而言:第一, 支持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相对滞后。厦门虽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条例, 但还不能满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需要, 如市级科技奖励力度不大, 激励效果有限。第二, 未形成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创新是一个不断探索与“试错”的过程, 失败率比较高, 一般在80%以上, 因而需要宽容错误与可能的失败, 但当前不论是政府还是社会, 科研院所还是企业行业, 均对创新期望值过高, 急功近利、浮躁浮夸。

三是创新支撑体制机制不健全。这主要表现在:首先, 忽视体制创新。一方面,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官僚作风、红头文件等普遍存在, 行政干预盛行;另一方面, 运行机制创新不足, 虽然厦门市拥有由各级创新型企业、示范企业、试点企业等组成的创新网络, 但由于行政隶属关系不同, 各自为政, 相互交流合作少, 无法很好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其次, 政府创新投入不足。2009年, 厦门市R&D经费为35.14亿元, 占GDP的2.02%, 排名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第10位, 远低于同期西安的6.06%和深圳的3.41%。再次, 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渠道少。一方面, 高新技术企业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的条件多、要求高, 管理部门多、申请程序复杂, 因此, 其投融资主要通过银行贷款, 但由于其规模比较小、固定资产不多, 不容易贷到款;另一方面, 厦门市未制定引导国有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等参与创业投资的优惠政策和相关规定, 也未建立企业信用体系, 部份企业缺乏诚信, 投资风险大, 各类资本不看好创业投资市场, 投资积极性不高。

四是创新评价体系空白。评价的目的在于纠偏、预防和推动创新的目标与步伐, 然而, 厦门市缺乏一套完整、客观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与体系, 缺乏对创新活动科学、准确、合理的评价与指导, “摸着石头过河”的努力延缓了创新的进程与速度。

4 厦门市科技文化观念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若干对策

4.1 强化科技文化观念创新

“创新性的发展理念是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前提, 它对城市整体发展构想、设计创新计划、指导创新实践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11]。”因此, 要鼓励基础理论创新, 推动“创造特区发展新优势”的大讨论, 进一步解放思想。

首先, 要强化开放意识和竞争意识。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 只有融入全球化大潮, 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分工与协作, 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自己, 才能调动各方积极性, 发展经济, 为创新型厦门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市场经济的法则是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要树立“争第一、创一流”的壮志, 对比先进找差距, 变压力为动力, 知耻而后勇, 横下一条心, 舍得一身力, 咬住发展不放松, 奔着目标不停步, 在竞争中求生存, 在竞争中求合作, 在竞争中求发展。

其次, 要强化机遇意识。自《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 》修订以来, 福建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对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统筹兼顾, 综合运筹, 进一步加大对建设厦漳龙泉城市综合体、打造“厦门湾经济圈”的支持力度。当前, 全市上下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 掀起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热潮, 形成了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浓厚氛围。这些都给创新型厦门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抓住并充分利用好这一历史机遇, 就能争取主动, 实现跨越式发展。

再次, 要强化先行意识。“落后就要挨打”, 要求我们打破传统, 树立“不为失败找理由, 只为成功想办法”的理念, 树立锐意, 奋发有为, 突破“等、靠、要”的落后思维, 摒弃“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的任职理念。要打破按部就班的固定思维, 一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项目, 可采取“先上车后补票”的办法, 大胆试、大胆干、大胆闯, 用好、用活、用足各项优惠政策, 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创优环境、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领域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面。

此外, 要强化学习意识。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素质、一种觉悟、一种修养, 增强学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党中央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不断学习现代经济、科技、管理等方面知识。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创造性,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 求真务实, 勇于创新, 努力把理论付诸实际, 变成带领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领导能力, 驾驭复杂局面的领导艺术和创造性开展工作的魄力和勇气。

4.2 培育创新文化氛围

创新文化一方面作为“类”特质, 反映“所有”创新型城市 (群体) 共同的“文化性格”并支配其行为取向;另一方面作为“单”特质, 反映“每一”创新型城市 (个体) 独具的“文化性格”并支配其行为取向[12]。因此, 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既要符合国际创新型城市的标准, 又不能剥离闽南文化的特质而丧失厦门的特色和竞争力。

要弘扬拼搏创新精神。发扬闽南文化“爱拼才会赢”的拼搏创新精神, 克服急功近利等传统文化思维的影响, 在科技界形成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协作开放的精神;在企业界倡导崇尚竞争、勇担风险、追求卓越的精神;在全社会培养科技创新、开放包容、勇于创业的精神, 形成人人关心创新、支持创新, 爱护创新人才、保护创新成果的氛围。并通过组织评选一批“调结构、转方式”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挂牌一批科技创新公共平台, 表彰一批创新型城市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 鼓励创新。

要推动文化创新。建立创新文化机制, 规范创新文化的工作机制, 确定创新文化培育的程序与步骤, 做到逻辑可靠, 目标可定, 内容可证;严格遵循创新文化的基本原则, 做到方向正确, 宽容并蓄, 合理合法;完善创新文化的制度体系, 做到领导负责, 社会参与, 宏观调控;建立创新文化的长效机制, 做到常规化、制度化、系统化、实践化;完善创新文化的评价机制, 强调创新导向, 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杠杆效用, 使文化建设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管理等紧密结合起来。

要提高科学素养。开展创新文化活动, 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宣传科学思想, 推广科学方法, 普及科学知识,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大力开展学术交流、发明创造、技能竞赛等创新活动, 形成鼓励创造精神, 激励创造活动, 尊重创造成果的创新氛围。定期召开创新文化论坛, 开辟创新文化专栏, 充分利用大众媒体、期刊论著、网络博客等宣传媒介传播创新文化, 加强学术交流, 提供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进而丰富传播内容, 总结创新经验, 突出传播重点, 把握传播方向, 有计划地将文化创新纳入干部培训课程。

要鼓励自主创新。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 文化是企业创新的源泉, 是企业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因此, 既要通过打造创新型企业文化, 解放思想, 鼓励思想多元, 创造一个随意、开放、冒险、容忍失败、鼓励创新的内部环境;又要完善与企业创新相关的税收优惠、项目扶持、财政倾斜、人才引进、知识产权、科技服务等政策、规范, 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并要突破思维定势, 激发灵感, 追求创新, 构建专业文化管理团队, 加速企业创新文化的形成。

4.3 创新政府管理体制机制

依据政府与市场驱动力组合的不同, 可以将已有创新型城市建设分为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混合型发展模式, 且越来越多的创新型城市建设趋向于混合型模式[13]。因此, 从长远来看, 需要抓好如下工作: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干预, 简化行政审批, 增加行政服务, 提高服务水平, 推动行业协会管理。转移科技管理重心, 从直接管理转移到规划引导、制度建设、政策调控和公共服务, 组织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 提供优质创新服务环境, 调动创新积极性与创造性。要优化科技管理手段与方式, 加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有效地监测和反馈厦门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与进程。

二是完善科技资源统筹配置机制。推行会商制度, 加强政府、科研院所、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 完善科技研发、技术标准、对外贸易、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创新激励政策, 探索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和模式。建立信息交流制度, 实现区域科技资源共享, 防止重复立项和资源分散、浪费。要建立两岸三地 (厦门、台北/新竹、香港)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与图书信息资料共享协作的运行服务体系, 促进科研院所科技资源的对外开放、高效利用。

三是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体系。一是增加政府投入。政府资助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引导激励作用[14], 南方地区正需要进一步改善地方政府对区域创新的扶持和引导[15], 因此, 厦门市政府可以通过直接资助、税收优惠、政府购买、公共研究、公共政策等渠道, 以财政拨款、研发补助、税收减免等形式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扶持。二是培育和发展创新创业风险投资机构, 制定和落实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 改善创新创业投资机构的发展环境, 引导社会资本、海外资本进入创新创业投资领域, 并可发行企业债券, 培育科技资本市场。三是推动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 建立资本市场专业服务平台, 引导、支持高新基础企业优先进入海内外证券市场融资;试点科技银行, 建立区域性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等。四是健全创新企业发展担保市场, 改善担保机构发展环境, 吸引社会资本、海外资本进入担保市场, 逐步形成多种资本来源、多种组织形式、多种层次结构的担保体系。

四是建立外部合作交流机制。加强对台科技交流合作, 大力推进“国家级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建设, 推动两岸联合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室等研发平台, 联合制定两岸产业技术标准。深入开展面向中国科学院系统的院地科技合作、面向全国重点理工科大学的市校科技合作, 承接和转化中科院系统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产业项目, 吸引国家863和973等重大科技项目落户厦门并实行产业化。大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争取更多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鼓励、支持我市企业、科研院所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和产业化基地, 开展双边、多边科技合作。

五是健全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建设两岸技术交易和转移中心, 鼓励两岸及国内外创新成果的合作与交流, 拓展成果转化渠道与消化市场。完善技术创新资助与奖励机制, 鼓励建立技术经纪机构和技术经纪人专项扶持资金, 以培训补助、公共服务补助、激励资助等形式推动技术经纪人队伍和服务体系建设, 降低技术经纪活动风险。支持技术经纪机构和技术经纪人从事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 业务收入可参照技术开发与技术转让合同的优惠政策规定享受营业税减免。为企业提供贷款贴息, 支持自主创新型企业利用银行贷款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等。

4.4 建立健全创新考评机制

创新考评机制首先要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指标是导向, 一套科学合理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及时有效地监测和反馈“创新厦门”建设的进程[16]。因此, 需要根据厦门的实际情况, 从知识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创新体系等多个维度出发, 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并具有区域特色和操作性强的创新型城市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 篇7

调研了唐山市5所院校图书馆的情况, 包括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唐山学院图书馆、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和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调查结果显示, 虽然这几所院校的图书馆都对外开放, 但是, 只有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提供馆际互借、科技查新、查收查引等服务。这表明, 唐山市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水平还比较低。

2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优势

2.1 文献资源丰富

为了满足科学研究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每年都会投入一定的经费用于购置中、外文科技文献, 经过长期的积累, 高校图书馆已经拥有了比较丰富的馆藏资源。以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为例, 现有纸质版图书220万册, 纸质版期刊3 800种, 电子图书260万种, 电子期刊2万余种, 订购中、外文数据库50个, 建立了具有特色的数据库20个, 形成了以冶金工程、采矿工程、材料工程、外科学、基础医学等专业为主, 管理经济、人文社科为辅的多学科馆藏体系。根据学科特色和区域特点, 形成了一套学科齐全、专业性强、藏书量大的藏书体系和丰富的数字资源。

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的信息咨询部受用户委托, 检索用户已发表的论文在CNKI、万方等国内数据库中的引用情况, 并出具相应的检索报告;对用户发表的论文在SCI、SSCI、A&HCI、EI、ISTP、ISSHP、CSSCI、CSCI等数据库中的收录和引用情况, 可负责代表作者向国家图书馆、教育部科技查新站燕山大学工作站和天津大学工作站申请检索, 由对方出具检索报告。另外, 还建立了文献传递业务, 包括读者自助文献传递和图书馆代理文献传递。它是利用Meda Link搜索图书馆内所有的文献资料, 如果自己无法找到需要的文献全文, 可以与图书馆信息咨询部联系, 通过其他的文献传递合作单位查找, 比如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等。

2.2 拥有图书馆专业人才

以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为例, 工作人员多数是学习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员。馆内硕士以上学历的专业人才作为高校图书馆信息领域最重要的人力资源, 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 他们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另外, 图书馆会不定期举办图书馆员专业教育培训, 帮助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更新知识结构, 了解图书馆领域的新观念、新服务手段和技能。

2.3 图书馆拥有专业技术服务

河北联合大学主校区图书馆与燕山大学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站签订了合作协议, 以其代理查新站的身份, 与该查新站密切合作, 为校内、外查新委托人提供理工类科技查新业务服务, 出具盖有燕山大学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站资质印章的查新报告。建设路校区图书馆与教育部科技查新天津医科大学工作站签订了合作协议, 为校内、外查新委托人提供医学类科技查新业务服务, 出具盖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天津医科大学工作站资质印章的查新报告。

学校每年都会更新网络环境和数字存储设备, 以便本校师生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 同时, 也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3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建议

唐山市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科技信息文献能力较弱, 文献资源较少, 如果把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利用到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中, 对促进唐山建设创新型城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1 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科技支持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科技信息资源。以企业为例, 从项目的确立、开发, 到创新产品的形成, 需要很多的科研资源。企业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 对当前的科技信息、行业信息和市场信息等有迫切的需求。所以, 企业的科技创新可以将高校图书馆长时间积累的科技文献资源运用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 为唐山市创新城市建设提供必要的信息保障。

3.2 推广信息文献资源

唐山市企业、事业单位的科研工作者缺乏信息检索时间, 仅依赖本单位的信息资源, 不具备专业的信息检索能力。针对这种情况, 高校图书馆可以帮助他们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或数据, 解决科技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了使科研工作者能够更方便、快捷地利用高校图书馆的科技信息资源, 馆员可以走出图书馆推广自己的资源和服务。

3.3 建立专业的信息服务团队

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服务对象是本校师生, 所以, 它不能满足社会工作者对科研信息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 高校图书馆要收集、加工、整理具有时效性和前沿性的信息, 并将其及时、有效地传播出去。高校图书馆要努力建设一支专业的信息服务团队, 为现有的馆员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 以满足企业科研工作者的创新需求。

摘要:创新型城市主要是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在于创新, 而高校要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创新型人才提供必要的保障。高校图书馆是城市知识资源聚集地, 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培养、学习型社会的营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创新型城市,社会化服务,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EB/OL].[2014-10-10].http://library.ncmc.edu.cn/.

[2]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EB/OL].[2014-10-10].http://lib.tstc.edu.cn/.

[3]唐山学院图书馆.[EB/OL].[2014-10-15].http://lib.tsc.edu.cn/.

[4]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EB/OL].[2014-10-20].http://www.tsvtc.com/.

[5]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EB/OL].[2014-10-20].http://www.hbnyxy.cn/.

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 篇8

【关键词】研究生 创新能力 研究生导师

【基金项目】本文受南华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JG033)和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湘教通〔2014〕101号-218】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01-01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任。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却有日益下滑的趋势,主要体现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缺乏。在当今研究生教育中,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提上日程。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和灵魂[1]。同时,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关系密切,创新型导师队伍建设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至关重要。探讨如何建设创新型的导师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立“能本管理”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理念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人的智力与创造能力在未来的知识经济和知识竞争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这就要求在研究生教育中倡导以能力为本的“能本管理”思想,大力开发和利用人的智能与知识创新能力。“能本管理”思想的操作,要求到研究生导师管理树立动态流动机制和弹性化管理模式[2]。同时打破导师终身制,引入竞争机制,使导师成为一种工作岗位,而不是代表学术层次的资格身份。这样有利于淘汰不能胜任的导师,真正的实现“优胜虐汰”,从而提高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同时也激励导师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2.建立专业化系统化的研究生导师队伍

专业化系统化建设是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关键。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学历和学位结构状况。博士学位应成为高校学位结构的主流。因此高校应当提高新教师的聘任条件,同时也应为在职教师的进一步深造创造条件。高质量的研究生导师不仅专业水平过硬,更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不仅能够自己坚持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而且能有效的进行研究生的教育和引导。因此关系到导师的培养培训机构和管理保障制度都实现相应的重大变革。研究生导师的教育属于专业性劳动。研究生导师应具备完整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因此关注研究生导师专业化系统化是建设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必然举措。

3.优化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创新结构

3.1优化导师队伍的学科创新结构

学科的发展与导师队伍的优化相辅相成。学科结构的优化是导师队伍优化的前提,而导师队伍的优化则最终决定着学科发展的结构。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必然选择。从学科建设的长远考虑,队伍建设需要具备超前性[3]。师资的培养从开始到成熟需要一段过程,如果没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很可能跟不上学科发展的需求。因此从海内外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引进高级人才或创新性人才是一种优化导师结构,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3.2优化导师的素质创新结构

目前导师制度的改革,大大冲击了计划管理机制下导师整体生存、资源平均的现象。在人才竞争和挑战激烈的情形下,导师制实行了自我淘汰或被他人淘汰的方式,因此导师个体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一个好导师不仅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和品德,而且要充满进取和创新精神。因此需要不断的充实和提升自身的素养:包括(1)人格力。人格力标志着导师的精神面貌和感召力,这是一种非学术素养,但是却是作为导师最重要的魅力之一。导师的治学态度、风范、人品、德行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等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作为导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在精神和世界观、人生观上成为学生的楷模。(2)学术力。导师学术素养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学术力,这包括学识水平、分析和解决事物的能力和洞察力。学识是导师的立身之本,包括知识和知识结构。导师必须具备专长的学科和专精的领域,这样才能完成对学生学术上的指导和培养。此外,还应具有广泛的学习经历和研究经历,具备和有国内外同行的信息和交流的能力,从而掌握研究领域内最前沿的信息和技术。而导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对前沿敏锐的洞察力对于学生的研究走向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学术力是作为导师素质结构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3)沟通力。沟通力是对导师语言和文字交流方面的要求。现代导师面临着个体生存和竞争的命运。如何获得课题、争取到更多的资源以及怎样促进学生的研究进展等都和沟通力有关。沟通力包括交流的欲望与形式,指导学生的能力,以及导师之间关系的亲和力。沟通力的好坏在某种情况下决定了导师素质结构的延伸。比如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通过了解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对学生的研究给予正确的引导、启发和帮助,从而构建和谐的导学关系。而导师之间的良好关系则有利于更好的整合资源,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研究成果。因此,导师要有效地掌握和运用语言以及非语言的表达方式,熟悉沟通技巧,促进学生与导师之间,导师与导师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4.深化以业绩为导向的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个性是调动导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关键。推行和深化以业绩为导向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岗位聘任,从而建立竞争机制[4]。优胜劣汰永远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研究人才流动机制的建立对于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导师队伍具有深远的意义。高校根据业绩的高低建立导师聘用制度和奖励原则,同时也鼓励高校以及研究院校间的人才流动。只有不断地流动和竞争,才能有效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真正的实现“人尽其能”。此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也能有效的促进人才的奋发和增殖,从而使高校导师队伍的建设更加富有创新、充满活力。

5.结语

综上,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研究生发挥着重要的引路和指导作用,因此创新型导师队伍的建设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目前我国正处于研究生培养高速发展阶段,因此,建立健全创新性研究生导师制度对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研究生人才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袁本涛,延建林.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12-20.

[2]龙红明.团队式导师制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 2012(4):41‐43

[3]张意忠.论导师团队建设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30‐134

[4]宋建. 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初探[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4):85-88.

作者简介:

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 篇9

激励约束是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重要内容,它一般包括五个基本要素,即激励约束主体、客体、方法、目标和环境条件,是解决谁去激励约束、对谁激励约束、怎样激励约束、向什么方向激励约束以及在什么条件素,对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至关重要。

激励与约束有着不同的功能,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但首先是激励,没有激下进行激励约束的问题。正确把握激励约束的五个要励就没有人的积极性,而没有积极性,一切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同时,每个人要对他的经济后果负责任。也就是说,他的行动要受到约束。在实际工作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偏重激励或者约束之间适当地做出选择。只有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激励兼容。激励约束主体是不同的,只有分清激励约束主体才能够明确出管理者、员工之间的责、权、利,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约束的目标,达到公司治理的目的。

目前,在推进班组建设管理的过程中,相对存在着一些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一是工段对班组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是很重视,存在着“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管理重心下移激活基层活力措施还比较缓慢,改善的力度也不是很大;二是班组长权限、待遇、培训、考核、考评、奖励机制没有具体落实到实处,在班组管理中一些实际工作和关键问题,体现不出班组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班组长的积极性;三是班组管理缺乏持续创新思维,未能有效解决员工的实际需求,员工参与的工作热情不高;四是班组管理制度和措

施不够完善,制度执行不强和落实不到位,员工对班组建设管理产生偏见;五是班组管理从细节上未能有效融入绩效管理之中,形成体系化、标准化、规范化。

其实,班组建设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营生产管理之中至关重要,关系到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在基层的执行以及各项目标的完成。因此,加强和创新班组建设管理,不仅对提高企业安全、质量、对标管理以及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等极其重要。为此,本人认为,加强和创新班组建设激励约束机制管理,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班组激励约束机制和管理的创新

理顺班组建设的运行机制,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让管理重心下移,提高和明确班组长管理权限,实行班组内部事务的民主管理,对班组长和班组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增强基层活力,在实际班组管理工作中选拔班组长和班组人员,做到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提拔优秀班组长。因为,班组长及班组人员的思想、行为、管理水平、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很大程度的影响着员工的情绪和工作积极性以及班组的和谐稳定。同时,完善班组考核,建立激励机制,调动班组长、及班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组织班组每一位员工参加班组交流活动,真正做到班组管理人人参与,共同做好班组建设管理工作。一来可以通过岗位交流产生换位思考,增强岗位之间的相互沟通;二来可以锻炼自己的多岗位能力;三来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潜能,为提升班组综合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

(2)班组文化建设的创新

抓实班组文化建设,结合企业文化实际,建立健全符合班组管理实际的各项制度。能够得到班组员工认同,共同遵守、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形成一种“团队协作,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利用典型案例,弘扬先进,塑造标杆,激励员工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和读书活动以及劳动竞赛,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增强班组员工责任和感恩意识。其实,本人认为,在适当的时候,多组织员工一起聚餐,这是加强员工之间相互沟通和了解最好的方法。同时,也是放松心情、缓解工作压力,缓和人际关系,促进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

要加强班组教育培训,要熟悉和掌握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和公司的发展方向,及时传达好上级精神。通过班前会议及班组活动予以学习传达,让职工能清楚的了解公司的发展动向和改革的出发点,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危机感,引导大家树立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加强品牌观念的认识,用“主动作为”的思想主动参与到班组建设管理活动中来。

(3)对员工思想教育和情绪疏导要创新

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是做好思想教育的关键。因此,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要创新工作方式,对待员工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班组长要及时掌握,主动妥善解决员工队伍中的难点问题,对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及时向上级汇报,争取更大的支持。同时,班组

必须搭建一个员工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沟通平台,对员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解释和回复工作。班组长要分工明确,又要互相配合,注重细节,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拓宽反映问题的渠道,通过定期召开民主座谈会、民主生活会、员工谈心、问卷调查、短信留言及平时走访等形式主动听取意见和建议,竭力解决员工反映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让员工时刻感受到班组集体的温暖,从而提升班组整体执行力。

(4)温情与制度并行规范员工行为

目前,多数班组在制度执行力方面存在着执行不严措施不到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班组长在管理上抓不着要点和重点,尤其对个别“问题”员工违反劳动纪律的问题上,存在着不敢大胆管理、怕管理以及执行不公的现状,致使班组管理制度只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而已,导致班组管理失去公信力;二是采用“温情式”的方法方式来管理班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班组和谐稳定氛围,确保各项任务和目标的完成。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之中也要用制度来约束,规范员工行为,做到两者有效的结合。在日常的工作中,发现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要及时大胆的指出和纠正,不要视而不见,任其发展,影响员工情绪。广泛征求班组员工的意见建议,制定各种班组管理制度,达成共识,形成规范的管理,促使员工自觉遵守执行。同时,制度落实执行力要到位,要按制定的制度狠抓落实,不管是谁违反劳动纪律,都应按制度执行处理,做到“公平、公正、合理”。

(5)以绩效激励员工活力

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分析,班组管理很大程度就是绩效管理。因为绩效管理贯穿班组管理的各个环节,涉及到员工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制定绩效考核细则要把考核的目标分解到个人,直接与个人的绩效工资挂钩,进行综合考评,考核结果每月进行公示,做到公开透明,避免吃“大锅饭”的现象。才能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组竞争氛围。

青岛品牌建设创新研究 篇10

1 青岛品牌建设中的问题

1.1 名牌结构与经济发展不匹配

截至2008年底,青岛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6件,拥有“中国名牌”68件,拥有2个世界级中国名牌和7个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而36个驰名商标的行业分布是:工业类17个、食品类8个、纺织类5个、餐饮类3个、烟草类2个、体育器材类1、办公类1个、饲料类1个。可以看出属于服务业的驰名商标比例较少,而制造类占绝大部分,这和青岛现在的三次产业产值比例结构极不匹配(2008年青岛三次产业比例为5.1:50.8:44.1),这一方面说明名牌的集中性,另一方面也说明青岛名牌建设具有很大的潜力。

1.2 名牌建设总体滞后

青岛落选2008年“中国品牌之都”评选的原因主要是青岛近两年在品牌建设总体表现不突出。以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的数量为例,2006年青岛共有7个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2008年仍然是7个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但是,2008年新增加的五个“中国品牌之都”,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的数量都超过了青岛:杭州是9个,泉州、温州和广州均为8个,长沙有7个。

2 青岛市品牌建设创新基础

2.1 强烈的品牌创新意识

作为全国知名的品牌城市,青岛的政府、企业都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

从青岛品牌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政府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通过制定名牌发展战略、对企业家的培育、对名优品牌的扶持以及品牌环境等方面为企业创品牌、创名牌提供了良好的品牌建设环境。另外,青岛市委、政府通过积极宣传和奖励,培育广大企业和市民的品牌意识。

与此同时,青岛的诸多企业从品牌建设中获得了巨大的商机,对品牌的认知从一个符号和标签已经发展到巨大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发展的利器。海尔张瑞敏的“市场是海,企业是船,品牌是帆!”充分展示了品牌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

2.2 良好的产业基础

长期以来,人们对青岛企业印象最深的是“五朵金花”,其实,近年来青岛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是老的名优企业风头不减,另一方面是新的名优企业层出不穷。

在青岛市《关于促进品牌经济发展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培育和建设家电电子、汽车造船、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轻工制造、现代服务、区域特色等八大品牌集群。

3 青岛市品牌建设创新点

3.1 服务业品牌创建

服务是指企业的销售过程中以劳务的形式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活动使顾客得到利益和满足。由于服务具有同时性和不可储存性,所以建立服务品牌是构建服务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服务品牌就是一种通过提供创意性行为过程提升顾客满意度的劳务行为标记。

青岛制造业的巨大发展为服务业,尤其是制造服务业创造了契机。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了70%,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又占服务业的70%。据统计,青岛市2008年生产总值增长13.2%,其中,第三产业增长17.1%,占经济总量44.1%。

2000年,青岛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创服务名牌,树青岛形象”活动,评选出青岛公用事业12369和海尔“真诚到永远”等6个市级服务品牌。2006年市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和《青岛市“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相关文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

2008年青岛评选出服务业十大服务品牌和青岛市14家服务业品牌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其中交运集团“情满旅途”、青岛港“诚纳四海,振超效率”等榜上有名。

3.2 机关品牌的创建

所谓机关品牌,是指渗透在机关工作全过程的各种理念、意志和行为规范和管理风格的综合。机关品牌建设既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接轨世界,青岛市较早地引入创建高绩效机关新理念。1997年,当全国抓管理如潮兴起之时,青岛市在号召各行各业学海尔、创名牌的同时提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公效率;自2001年起,青岛市机关品牌纷纷推出;2001年青岛市发出了《关于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定>广泛深入学习海尔活动的通知》创新性地提出争创“机关服务品牌”的目标和要求;2003年,青岛市发出了《关于评选“机关服务品牌”和“争创工作先进单位”的通知》,对青岛各机关品牌进行服务名牌评选;2005年,《关于在全市机关创建机关品牌的意见》的发布,把创建服务品牌提升为创建机关品牌,明确了创建标准;2006年《关于深入开展“创建高绩效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工作的意见》标志着“创建高绩效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成为青岛市机关建设的新目标,开辟了机关品牌建设的新起点。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青岛市直机关已有83个单位确立了自己的品牌,其中50%以上的品牌已经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或申请专利保护,推进了机关品牌创建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市委办公厅“忠诚服务”,统计局“市情信达”,档案局“文档连心桥”等27个青岛市“机关品牌”,成为继产品品牌、服务品牌之后,第三大系列名牌。

3.3 老字号品牌的挖掘和光大

老字号就是长期以来在市场上形成的、有一定知名度的、在百姓心目中有影响力的品牌。老字号在我国有悠久的传统和广泛的消费者基础。它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和历史,其人物、事件以及轶闻、趣事等,积淀了厚重的传统文化,往往发人深思,给人启迪。老青岛有段话:“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这是四家老字号商店。商务部2006年公布国家首批“中华老字号”品牌称号企业,青岛市17家企业榜上有名,总数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

综观青岛市的众多老字号企业,尽管历史悠久,在当地消费者心目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与国际品牌经营相比,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品牌观念缺乏,营销观念落后;品牌创新不足,跟不上消费者的偏好,同时没有合理延伸品牌价值;品牌传播不到位,而且品牌法律保护意识淡薄。

老字号企业需要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充分挖掘品牌的竞争与创新潜力,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首先,树立现代营销观念,采用现代营销管理例念。其次,进行品牌创新。再次,加强品牌传播、保护品牌资产;更要挖掘品牌文化、适当进行品牌延伸、走向国际。例如青岛颐中集团的哈德门品牌经过公司的精心筹划,强势复出,一举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称号,古老的品牌焕发了绚丽的青春。

另外,参照上海的石库门、浙江的绍兴等的做法,老青岛的建筑街区、市井民俗等都是城市历史沉淀,应该划片保护和开发。

4 结语

综上所述,青岛的品牌建设尚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青岛的品牌建设者们经过多年的磨练,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应该在保持工业品牌建设的同时,加大对服务品牌、机关品牌和老字号品牌的创新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青岛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机关品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

上一篇:常见故障解决论文下一篇:数学解题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