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主义者十篇

2024-09-12

殖民主义者 篇1

在《抱歉》中, 英国人类学家尼古拉斯·基涅和他的妻子斯特拉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来到遥远的澳洲内地, 生下女儿珀蒂塔。这时正处于淘金热的时期, 来到这里的移民者都野心勃勃想要成就伟大的事业。尼古拉斯, 在一战中被炸开了的背部, 让他在以后的生活中抬不起头, 他既想要忘记又不想忘记战争, 他觉得他要是在澳洲会是一个更好的人, 但是最后他被土著护民官安排在一个边缘地点时, 他还是有一种被流放的感觉。那种白人的优越感, 在糟糕的环境和不适应感中荡然无存:

同时这是一种起初令他厌恶的身体性的遭遇。他发现这些黝黑发亮的身体完全陌生。许多男人的胸口和上臂刻有瘢痕, 还有突起的条痕, 那是成年礼或高阶层的标记。许多女人裸露着松垂的乳房, 他想不看都不行。他想小孩子们很脏, 鼻孔下面挂着闪闪发亮的鼻涕, 乱作一团的油腻头发上黏满种子和泥土, 有时甚至是土坷垃。盘腿坐下是困难的, 而在暴热的天气下, 他总是穿得过于正式了。到处都有苍蝇和没法辨认的咬人的小虫子。这是一份很不舒服的工作。

而他的妻子的感受更加强烈, 荒芜和空虚感将她淹没, 让她的精神开始变得异常整日沉浸在莎士比亚的诗句中, 拒绝融入环境, 以宗主文化来武装自己使自己区别于土著:

背诵诗文也无法提供安慰, 斯特拉就着昏暗的灯光写了一封信给妹妹玛格丽特, 把一切遭遇详尽地讲给她听。在她自己的词句里, 在她自己的墨水钢笔中流出来的草书里, 沉默的词句毕竟还有安慰。

尼古拉斯和斯特拉对于自己的身份都要一种自豪感, 然而在新的环境中的不适又开始使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份, 然而他们在这一从中西到边缘化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适应, 以致他们都显得古怪。而他们的女儿珀蒂塔, 出生于澳洲的白人移民者的女儿, 出生于澳洲却与当地人有着不同肤色和家庭, 由于母亲斯特拉的精神问题从小被土著看护和土著小孩一块玩耍, 直到后来二战爆发父亲尼古拉斯在性侵她的黑人同伴玛丽时, 出于激愤杀死了自己的父亲, 受到刺激后丢失记忆变得口吃。珀蒂塔的口吃不单单是因为受到了刺激, 在更深层次上是由于自身内部的矛盾, 她不同于她父母老一辈的殖民主义者, 她是出生在殖民地受到澳洲各种混合文化的熏陶, 而且从出生就一直在澳洲这片土地, 所以没有地理和文化上的不适应, 她的矛盾不是由于移民所造成的, 而是父母给她的文化历史观和她自己感受到文化历史的差异以及肤色所带给她的一些困扰, 当地土著认为他们全家都充满了怪异, 不明白他们全家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滥透的小屋子里游荡, 她情愿变成土著彻底地融入他们, 也不愿这样处境尴尬。文中另外一位重点描写的土著小女孩玛丽, 她是“被偷走的一代” (澳大利亚白人政府于1910年至1970年间所实行的“同化政策”所影响的几代人。当年政府认为澳洲土著“低贱无知”因此强行把总计十万名土著儿童永久性地送到白人家庭或政府机构照顾, 以“白化”土著居民。不少白人家庭歧视土著, 虐待、侵犯或者迫使他们忘记其语言和文化, 令大部分土著儿童及其家庭受到严重伤害) 的典型代表, 她在六岁时被带走, 送去修道院去学习做一个白人, 在她的身上保留着当地土著黑人的许多习俗性的东西这与她在修道院成为一个基督徒的行为不相容:

她的皮肤烧起来, 她消失了, 车过了一个黑而又黑的阴影。玛丽找到一块岩石, 用它敲自己的头直至流血, 以一种瓦尔马嘉瑞人的方式表达她对母亲的哀悼, 去真实而疼痛地感受这个消息。修女们看到她, 责骂她。她们说, 她的行为与基督徒的身份不符, 她低头望着地上的血滴, 想让自己死去。

《抱歉》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就是发生在这样的时期。尼古拉斯, 来自英国殖民主义国家, 有着优越的殖民主义意识, 只希望用战争来证明自己, 对其他都满不在乎的偏执狂。自他发现白人男人可以在澳洲随意强奸土著女性时, 没有任何道德上的踟蹰, 感觉自己的行为很正当, 是一个男人要做的事情。他强奸了在他家里干活的厨子玛萨, 十五六岁的土著女孩, 对于自己宗主国的崇拜超乎一切, 并觉得只有宗主国的文化才能洗涤澳大利亚的肮脏, 把澳大利亚文化视作下等文化, 不让自己女儿在当地学校读书, 自己教授的历史是英式的历史, 道德是英式的道德, 地理是英式的地理, 让珀蒂塔在脑海里构建了错误的时空历史观:

珀蒂塔学到, 共产主义是邪恶, 甚至比纳粹还邪恶, 不信神的俄国人在冰冻的漫长冬季吃掉他们的孩子, 这些冬日里太阳如此熹微, 每天仅仅是在地平线上滑行几个小时, 然后就把世界万物交给冰封的、致命的黑暗。斯特拉按照她自己那极端的二律背反给世界编码, 到处都塞满了恶棍与坏蛋, 到处都是愚蠢的目标和疯狂的意图在起作用。

斯特拉固执地融入不了澳洲, 不接受土著文化, 把自己溺死在自己所构建的世界之中。玛丽“被偷走的一代”, 被白人抢走, 非但没有受到白人的保护, 相反饱受痛苦沦为廉价劳动力。这种身份的混乱正是她产生错乱的原因。

摘要:澳大利亚文学自然夹杂了殖民主义与种族主义的冲突与矛盾, 同时也决定了澳大利亚文学的发展态势, 身份问题是澳大利亚文学所一直关注的中心。本文通过一个英国殖民者后裔低语的抱歉, 表达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殖民主义状态。

关键词:殖民主义,文化身份,多元文化

参考文献

[1]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倪伟, 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2]罗岗, 顾铮.视觉文化读本[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盖尔·琼斯.抱歉[M].方军, 吕静莲, 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8.

[4]盖尔·琼斯.六十盏灯[M].庄焰, 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8.

[5]巴特·穆尔.后殖民理论[M].陈仲丹,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6]吉尔·德勒兹, 费利克斯·瓜塔里.游牧思想[M].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7]石海军.后殖民:印英文学之间[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8]安吉拉·麦克罗比.文化研究的用途[M].李庆本,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殖民主义者 篇2

这个故事并没有什么惊人之处, 然而却改变了这位年轻人的一生, 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宗教改革家。从表面上看, 这三个人所做的事情是一样的, 但他们给出的解读却是三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种人的态度, 可以称为悲观主义的。他把自己所做的事情, 看作是生活强加给他的一份苦役, 他关注的是当下的辛苦, 当然这也是确实存在的。

第二种人的态度, 可以称为职业主义的。他知道自己在砌墙, 这个墙是一个局部成品, 他知道要对得起今天的岗位, 对得起一份薪水、一个职务和职称, 所以他的态度保持在职业化的底线。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器”的境界, 作为一个容器的存在他合格了, 但他没有更高的追求。

第三种人的态度, 可以称为理想主义的。也就是说, 他看到眼前的每一块砖, 每一滴汗, 他都知道是在通往一座圣殿和教堂。他知道, 他的每一步路都是有价值的, 他的付出一定会得到最终的成全。此时, 他所做的事情绝不仅仅作为一个器皿, 而是关系到他的梦想——最终能否建起一座教堂。而同时, 因为有了这个“梦想”的笼罩, 也成就了这样一个超出平凡的个体。

教育作为一项“价值引导”的工作, 存在于立足现实与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用美好去影响学生”这一特质, 要求教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教育就是为了点化生命, 涤荡思想, 丰富人生, 使受教育者的精神生活充实起来, 生命丰盈起来, 人生的价值光彩起来。假如一个教师过于讲求实际, 而缺乏理想主义的光辉, 他就不可能有足够的心灵感召力和人格魅力。而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 盈盈眸光深处, 会皈依单纯;灯火阑珊背后, 会选择平实。

理想主义者的心中是有神的。他们崇尚伟大、神圣、辉煌、高贵、典雅的事物, 他们相信宇宙的内部隐含着某种深刻的秩序。他们有坚定的信念和道义的承担。理想主义者的心中是有梦想的。没有梦想的人, 他的世界是黑暗的, 正如没有泪水的人, 他的眼睛是干涸的一样。有梦才有追求, 有追求世界才会精彩, 是梦想照亮了世界。理想主义者的心中是有追求的。在思想观念上会对人们有所引领, 会发自内心地关注弱势群体, 会不遗余力地推行教育公平, 并把教育提炼成一种感人肺腑的艺术和精神, 他们有先进的思想, 有坚韧的行动, 有非凡的创造力。

教师应该做理想主义者。这是教育本身的内在要求, 它需要有一种虔诚的情怀和追求完美人格的精神, 需要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 追求卓越的品质, 天人合一的情怀, 自强不息的意志, 敢为人先的魄力, 诚信公正的操守, 浪漫时尚的气质, 白璧无瑕的品格。所以有人说, 教育需要梦想家和诗人来经营, 需要信徒和殉道者来朝圣, 需要肉体的投入、灵魂的参与和精神生命的支撑。

教师应该做理想主义者。我们可以埋怨教书育人的辛劳, 可以为生活的不幸而悲叹, 甚至可以为命运的不公而一时消沉, 但我们绝不能在学生面前失去理想和追求, 更不能在学生心中播下失望的种子, 让他们在生活面前失去信心。因为教育是一项美丽的事业, 它把阳光种进学生心田, 并且让它开出鲜艳的花朵;因为教育是一项浪漫的事业, 它能让懵懂无知的孩子变成勇敢而执著的生活强者。我们应该留守住心中那盏信念的灯, 成为一个有梦想、有追求的理想主义者。只要有“飞”的冲动, 就不甘于在地上爬行;“山不过来, 我过去”, 有了这种自我成长和发展的意识, 对现实教育问题才会有一种忧患意识, 一种切肤之痛, 也就有了一种自我成长的动力。

新老殖民主义者的梦呓 篇3

一百多年前,英国的殖民主义者用“炮舰政策”以鸦片贸易发力,轰开了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大门,强行租借香港九龙。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乃是中华民族雪耻自强的大喜事。可是有些人不高兴、不甘心,悄悄撒下“第五纵队”,一直等待时机。这几年世界确实不太平静,先是中亚,后到中东、北非,几个发达国家在不断折腾弄事,枪炮开路,颠覆政权,一时自鸣得意。眼瞧得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日益强大,国内那些寻衅挑事的声音日渐式微,这就使当年曾充当过“八国联军”的几个国家不太舒服了,一个在钓鱼岛闹事;一个要回归亚洲,在中国周边布阵;有着殖民主义基因的当今英国政府也认为时机已到,利用香港地区中几个长期豢养的人物兴风作浪,想利用2017年香港特首普选的时机找点事儿。于是,英国外交国务大臣公开跳出来要“随时准备提供任何支援”。提供民主吗?英国强占香港一百多年,哪一个港督是港人投票的?提供枪炮吗?面对强大的新中国,只怕也是有心无胆。笔者不知道这“任何”二字之中的玄奥,但想也不过是给几个披着“民主”外衣的人打气壮胆而已。

针对英国政府这种插手干涉别国内政的丑恶行径,现任香港特首梁振英先生表示 :“普选是中国自己的事情,不用英国支持。”我国外交部更是义正辞严的强调:“对于香港政治发展问题,任何外国政府或官员不应指手画脚,妄加评论,更不得干预。”

可是,在香港有那么几个人自以为代表港人,仰外人鼻息,想唱衰香港。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香港的民主发展和经济繁荣,与13亿中国人息息相关,她的发展前程是任何外国势力都左右不了的。不信?请拭目以待!

欧洲殖民扩张和殖民主义罪恶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前三个子目讲述欧洲殖民国家的殖民扩张和相互争夺的过程,后两个子目历数殖民主义的罪恶。

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抢占殖民地,在16世纪成为欧洲最大最富的殖民帝国。从17世纪开始,英国、荷兰和法国也踏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继西班牙和葡萄牙之后新兴的殖民国家。在长期的殖民战争中,英国最终战胜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欧洲殖民国家在殖民地进行残酷的血腥的掠夺,推行种族灭绝政策和贩卖黑人奴隶,其殖民主义罪恶骇人听闻,罄竹难书。欧洲的资本主义正是建立在万恶的殖民制度的基础上的。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扩张;英国、荷兰、法国的殖民扩张和相互争夺;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殖民主义的罪恶。

2.思想教育:①通过讲述欧洲殖民扩张的情况,使学生认识欧洲的资本主义是在掠夺殖民地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②欧洲殖民者的扩张和掠夺,给亚洲、非洲、美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灾祸,通过讲述使学生认清殖民主义的罪恶,对学生进行反殖民主义教育。

3.能力培养:①指导学生结合欧洲殖民扩张和掠夺的有关史实,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②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殖民主义罪恶的具体材料得出正确结论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葡、西、英、荷、法五国的殖民扩张;殖民主义的罪恶。

难点: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质。

教学方法 以讲述为主的综合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新航路是怎样开辟出来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利用课文提示导入新课。)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首先探寻新航路的国家。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它们又都在同时占据殖民地。我们先来看看葡、西两国是怎样进行殖民扩张的。

一、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扩张(板书)

1.占领亚、非、美洲土地(板书)

(运用课本插图或挂图《16世纪晚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帝国》讲述)葡萄牙在非洲和亚洲占领一些沿岸地区和岛屿,建立许多殖民据点,还侵占中国的澳门(可指出将于1999年12月回归祖国)和南美的巴西。西班牙除了占领西印度群岛和北美洲南部的地方外,主要占领除巴西外的中南美洲和亚洲的菲律宾。(可让学生阅读课本小字的有关内容)

2.两国成为殖民帝国(板书)

16世纪,葡、西两国成为最早的殖民帝国。

(讲完以上内容,让学生阅读课本小字有关西、葡殖民者掠夺拉丁美洲社会财富的情况,然后教师指明殖民掠夺的血腥性质。)

二、英、荷、法的殖民活动(板书)

1.殖民活动的开始(板书)

英、荷、法三国的殖民活动几乎同时起步,开始于17世纪,成为继西、葡两国之后新兴的殖民国家。

2.组织商业垄断公司(板书)

英、荷、法三国最初的殖民活动主要通过商业垄断公司来进行,它们组织了“东印度公司”等许多商业垄断公司。这种公司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的手段”。(指导学生看课本插图《伦敦的英国东印度公司》)

3.殖民扩张(板书)

①英国采用海盗方式,在海上进行抢劫活动。(让学生阅读课本小字有关德雷克从事海盗活动的内容)②英、荷两国都是在削弱西班牙的基础上开始海外殖民活动的。对英国来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从而取得海上霸权;(结合课本插图《“无敌舰队”之战》作简要说明)对荷兰来说,尼德兰革命爆发,荷兰摆脱西班牙取得独立,成为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简要介绍尼德兰的地理位置和尼德兰革命,教材有关荷兰海外殖民活动的小字和插图,让学生课下阅读。)③英、法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扩张。(运用课本上的两幅地图《英法在北美的扩张(1750年)》和《英法对印度的侵略》,或将这两幅地图制成投影片,结合课本小字的有关内容,进行讲解,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英国——世界最大的殖民国家(板书)

l.英、荷、法的相互争夺(板书)

(讲述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小字部分,继而指出三国相互争夺的结果。)

2.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国家(板书)

3.殖民掠夺和资本原始积累(板书)

掠夺殖民地的财富,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因素,也是英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决定因素。

四、殖民主义的罪恶(板书)

1.血腥的殖民掠夺(板书)

(讲述时,先让学生阅读课本有关的小字内容,然后由三名学生分别叙述,最后教师归纳指出)英、荷、法三国采用暴力抢劫、垄断殖民地的生产和贸易、进行不等价的交换等方式,在殖民地进行残酷的血腥掠夺,既养肥了殖民者,也为它们发展资本主义创造了条件。

(讲完以上内容,启发学生思考课本上引用的马克思的一段话,说明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质。)

2.灭绝种族(板书)

(运用课本上小字部分提供的具体史实,说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对印第安人采取种族灭绝政策,以揭露殖民主义的罪恶。)

3.贩卖奴隶(板书)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贩卖奴隶的罪恶活动?(让学生看课本回答,然后教师指出)①欧洲殖民者在侵占美洲的过程中,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大批屠杀印第安人,造成当地人口锐减,劳动力不足;②随着欧洲殖民者的拓殖,美洲的种植园发展起来了,需要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于是从非洲买进黑人,作为奴隶。

最早进行贩奴活动的是葡萄牙,欧洲其他国家无不参与。在贩卖黑人奴隶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本万利的“三角贸易”。(结合课本《“三角贸易”示意图》,使学生理解“三角贸易”的含义,从而说明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质。)

贩奴活动使非洲深受其害。(指导学生看课本插图《被掳待运的黑人》和《运奴船中的黑人》,说明贩奴活动的血腥罪行。)

满铁与抚顺早期殖民化城市 篇5

一、日俄战争与抚顺炭矿的设立

1901年, 民族商人王承尧同满人绅商荣伦、英凯等人, 愿出报效充饷银一万两, 向奉天将军增祺申请开采抚顺煤炭。稍后, 抚顺地方乡绅翁寿及颜之乐等人, 也以充饷白银一万两为报效银, 向增祺申请开矿。当年9月, 清政府批准了增祺关于开办抚顺煤田的奏章。于是, 王承尧集资成立“抚顺华兴利煤矿总公司, 开始在千山台山北麓开掘矿坑进行采煤。同年, 翁寿的“抚顺煤矿总公司”也挂牌成立, 并在王承尧矿坑的东边开始采煤。1904年2月9日和10日, 为争夺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利益, 俄日双方分别宣战, 日俄战争爆发。

1905年3月9日, 日本鸭绿江军在追击俄军中进驻千金寨, 占领了包括王承尧华兴利煤矿总公司在内的抚顺矿区, 竟然以主人的身份着手整顿矿山生产。1909年9月4日, 中日两国签订了《东三省交涉五案条款》, 其中第三款规定, 以纳税为条件, 清政府承认了日本对抚顺、烟台 (在今辽阳灯塔市) 两煤矿的开采权。1911年5月12日, 中日双方又签订了《抚顺、烟台煤矿细则》, 抚顺、烟台煤矿被日本人以“合法”的手段霸占开采。1905年5月1日, 日军在抚顺成立“抚顺采炭所”, 同年9月11日, 成立抚顺“第一采炭所”取代“抚顺采炭所”, 日人利用中国人开凿的旧坑采煤, 最高日产曾达一千四百多吨。1907年4月1日, 抚顺“第一采炭班”改属新成立的满铁, 称为“满铁抚顺炭坑”。1918年, 抚顺炭坑改称“满铁抚顺炭矿”。满铁以抚顺炭矿为中心, 通过购买、强占等手段, 不断扩大所谓“满铁附属地”, 使之达到68.397平方千米, 成为整个日本满铁附属地中面积最大的一块附属地。抚顺炭矿自日本人开采到1945年东北光复, 产煤总量近两亿吨, 获取利润二十多亿日元, 抚顺煤矿在满铁的全部营业收入中是仅次于铁路的第二大财源。

二、抚顺早期殖民化城市的出现与发展

1. 千金寨时期的“新市街”。

抚顺的近代采煤业是在抚顺千金寨、杨柏堡和老虎台地方开始起步的。1907年, 满铁经营千金寨矿坑后, 从日本国内抽调大批采煤技术人员携妻带子来到这里, 各种投机者、艺妓、浪人、冒险家、商人也接踵而至, 到1907年, 来千金寨的日本居民已达825户5669人。在此形势下, 满铁于1908年5月, 同采矿用地一起, 在千山台北面山脚收买了近百万平方米的土地, 作为炭坑附属事业和市街用地, 开始在千金寨西边约三千米的地方建起了一个新市街———“日人街”。

“日人街”以抚顺第一个火车站———千金寨站为中心, 从南向北修建了七条东西横向的马路, 依次称一条通到七条通;南北纵向街路从东向西依次有富士町、朝日町、敷岛町等。马路宽敞整齐, 两侧洋楼建筑式样别致新颖。整个市街的东半部有日本警察署、守备队、修武馆、俱乐部、图书馆、邮电局、学校、医院、商店、神社、自来水厂、电灯厂、炭坑中央事务所、炭坑职员住宅、大型公园等。住宅内暖气、煤气、上下水、电灯电话, 应有尽有。

相对于千金寨日人街, 千金寨中国人聚居的“新市街”也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发展起来。随着炭矿生产的扩大, 移居千金寨的人口愈来愈多, 总人口达到六七万人之多, 千金寨已成为抚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东北地区小有名气的繁华市镇。

随着千金寨“日人街”和“新市街”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 商饮服务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大小门市、手工作坊布满街头, 工商企业1182户, 千金寨发展成为辽东地区一个商业重镇。

千金寨中国人居住区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商业的设立, 规模不断扩展, 但因无统一规划, 房屋建筑参差不齐, 构筑简陋, 街道弯曲, 宽窄不一。矿工们居住的房舍, 低矮潮湿, 环境恶劣。

2. 抚顺新市街的规划建设。

正当千金寨不断扩大发展之时, 日本的地质勘探表明, 千金寨新旧市街下贮藏着巨大的特厚煤层, 要想开采这些煤炭, 他们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起来的新市街及在此居住的日本人必须和中国街里的居民一样需通通搬迁到别处。

1918年, 日本人选定与抚顺城隔河相对的永安台地区开始建设供日本人自己居住的社宅区, 在永安台山岗西侧的平地着手建设抚顺商业区, 在商业区西边建“支那矿工大游乐园”, 即“欢乐园”, 这些统称为抚顺新市街。为解决千金寨中国居民动迁问题, 又在千金寨北侧紧靠浑河南岸一块洼地, 造出一块面积约一百万平方米的土地, 作为千金寨中国居民的转迁用地———“新抚顺”。由此, 形成了抚顺现代城市中心。在中心区以外, 围绕着各个采炭所, 又修建了南花园、杨柏堡、老虎台、万达屋、新屯、龙凤等地“日人街”。以上这些, 奠定了抚顺早期殖民化城市中心区和附属街区的基本格局。

日本人把新市街称为“永安台地区”, 亦即今天的新抚区南北台、抚顺站前等地区。新市街商业区的规划首先确定了铁路抚顺站的位置, 并以广场为中心, 向南设一条主干线, 称中央大街 (中央通) , 以此中轴线两侧对称各设一条主干斜路, 西斜路为千金大街 (今解放路) , 东斜路为永安大街 (今民主路) 。站前东西马路, 依次横向排列十条市街道路。中央大街以东, 东一条通至五条通为日本商业区;东六条通至八条通, 为日人文化教育中心, 设有邮电局、学校、日本寺院等等, 中央大街以西, 有市公署、警务处, 以及大小商店等。

在站前商业区以东的丘陵, 即称为永安台的山岗上, 建有成片专供日本人居住的西式洋楼, 同时, 以永安台为中心, 在东侧建了东公园 (今劳动公园) 、北侧修建了西公园 (今儿童公园) 等, 还修建了露天游泳场和室内游泳馆。

从1925年4月开始, 抚顺炭矿又在新市街商业区西侧, 建设“支那矿工大游乐园”。这里除原有的“老君庙露天戏台”和“共乐舞台”外, 又新建了许多妓院、戏园子、酒馆等场所, 各种货商店铺也鳞次栉比, 应有尽有。在欢乐园林立的商号中, 一些大烟馆, 如“永藏楼”、“同乐楼”、“广发成”等较为有名, 同时还有许多赌场也夹杂其中, 而妓院更是这里的一大特色产业。

随着新市街的建设, 主要为日本人使用的城市基础设施也相应建立。1908年4月, “抚顺炭坑工务事务所水道泵”, 在市中心的永安桥南头西侧建立水源地, 日供水800吨, 到1920年, 又相继新建两处水源地, 供给市民生活用水增加到6860户, 达四万余人, 这些用户大部分是日本人和少数有权势的中国人。1909年, 继上海、大连之后, 抚顺成为中国第三个使用煤气的城市。到1945年, 煤气用户达五千余户。1908年, 为解决采煤动力需要, 满铁在大山坑建成坑口电站———第一发电所;1914年在大官屯开始兴建门特瓦斯发电所;1920年, 着手兴建大官屯第一发电所;1930年, 又开始兴建大官屯第二发电所。到1943年, 大官屯发电所改称“抚顺发电所”, 总容量达29万千瓦, 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发电厂。

抚顺地区铁路包括电气化铁路建设也起步很早。1904年, 沙俄在抚顺修建第一条铁路。1905年, 日本将沙俄所修铁路改建成苏 (家屯) 抚 (顺) 线, 当年8月1日, 在永安台东山脚下, 建成一处车站, 定名为抚顺站, 只办理货运。同年10月, 又在千金寨建成千金寨站, 只办理客运。1913年千金寨火车站改称“抚顺站”, 千金寨的抚顺站成为当时与大连、旅顺、奉天 (沈阳) 、长春火车站比肩的满铁五大停车场之一。1923年随着千金寨动迁, 满铁在现今抚顺站址修建火车站, 1924年末开始办理客货运输业务, 车站仍定名为抚顺站。1906年3月5日, 中国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营业, 8年后, 抚顺炭坑于1914年完成了区内电车线路的改造, 实现铁路电气化。到1940年3月, 线路延长达188.729千米, 全矿区拥有电动客车四十余辆。

抚顺的汽车客运相对于铁路起步稍晚。1923年7月, 日本人在抚顺开设“山口出租汽车行”, 到1945年光复前, 有多条线路在市区运行。抚顺长途汽车客运始于1926年, 这一年8月, 商人张国纪等十余人集资购车10辆, 创办“抚兴长途汽车公司”, 其后有中国商人和日本人, 分建了几个长途汽车公司, 经营抚顺至沈阳、兴京 (新宾) 、铁岭、本溪等线路, 但规模都不是很大。

抚顺早期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全是满铁依托抚顺炭矿生产而渐次推进城市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在城市建设中, 都是在日人优先的原则下进行, 中国人 (当时称“满人”) 的居住区, 基础设施无法和日人居住区相比。以安置千金寨动迁居民的“新抚顺”为例, 居住区内房屋拥挤, 道路狭窄, 居住区成天笼罩在灰尘和烟雾之中, 环境十分恶劣。

殖民主义者 篇6

一缅甸的传统伦理思想的积极作用

缅甸的伦理思想建立在佛教的基础之上。缅甸是个古老的佛教国家, 佛教在缅甸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现在缅甸的大部分专家学者都认为, 缅甸的佛教是公元前3世纪传入到缅甸这块土地上的。佛教在公元前3世纪就不断地被传播和影响到缅甸人民的生活和传统文化中, 因此, 在缅甸人民心目中逐渐形成了带有浓厚韵味的佛教伦理思想和强烈的宗教理论观念。

在佛教文化中, 他们相信因果业报, 认为人做了善事就会得到好的回报, 如果人们做了坏事, 则会得到应有的惩罚和报应。小乘佛教文化中认为人生是苦难的, 要想摆脱苦难就应该多布施和多积功德。他们很关心来世, 希望多做善事积德, 为自己解脱苦难, 盼望能有美好的来世。佛教伦理思想中也很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 希望能够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但是, 佛教在当时已深入人心, 缅甸人民对英国殖民者进行顽强的抵抗, 缅甸人民还掀起了对外来文化的斗争浪潮。缅甸人民为了维护缅甸的传统文化, 为了振兴佛教, 为了反对殖民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 缅甸僧侣团体组织也相继成立。例如, 1906年, 缅甸成立了佛教青年会;1920年又成立了缅甸佛教团体总会。缅甸佛教团体总会象征着各种进步思想汇集在了一起。缅甸人民深爱着自己的祖国, 他们强烈希望能获得民族的独立, 维护缅甸的传统文化, 能够继续维护传统的佛教伦理思想。

缅甸的传统伦理思想在这一时期, 唤起了广大缅甸爱国民众的热情, 他们热爱缅甸文化, 热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 他们渴望独立。因此, 缅甸传统的伦理思想号召人们积极投身到反殖民的爱国运动中来。

二缅甸的传统伦理思想文化受到蚕食

近代英国入侵缅甸后, 1824年, 英国发动第一次侵缅战争;1852年, 英国发动了第二次侵缅战争;1885年, 第三次英缅战争爆发。英国一步步地吞并了缅甸。1885年, 缅甸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受英国统治。三次英缅战争后, 缅甸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由于英国殖民者对缅甸的殖民统治, 英国殖民者大力宣扬西方文化, 使得缅甸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压制。缅甸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 使缅甸的一些受奴化教育的青年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发生了变化。他们中的一些缅甸青年个人主义盛行, 他们崇拜西方, 讲求爱慕虚荣;他们追求金钱, 追求物质享受, 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民族的败类。

其中一些反映民族败类的思想, 在缅甸文学作品中也有所反映。如缅甸著名的小说家吴腊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所创作的《瑞卑梭》, 这部小说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小说中刻画了20世纪初期被送往英国学习的一些缅甸青年, 因在外国留学几年就看不起自己的民族, 鄙视自己的民族文化, 他们崇洋媚外、风流倜傥和吃喝玩乐, 希望回国后能出人头地。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奴化教育和受西方文化思想侵蚀的当时缅甸社会的一部分受毒害青年的思想。

此外, 缅甸文学家德钦哥都迈, 他也是讽刺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有小说、四言长诗和文章等。他于1911年在《太阳报》社工作不久, 就开始使用“密司脱貌迈”作为自己的笔名。“密司脱”是英语“mister”的直译, 就连他的笔名也带有一定的讽刺意义。缅甸的男子在命名时, 比如年轻小伙青年时叫貌林, 中年时叫哥林, 步入老年以后叫吴林。虽然仅仅是一个名字, 却反映了当时英国的殖民统治下, 特别是受过外国文化教育的一些上层缅甸知识分子, 他们盲目崇尚西方文明, 摒弃自己的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他的小说《卖玫瑰茄菜人貌迈》中的小商人是小说的主人公“密司脱貌迈”, 后来他将这个名字作为自己的笔名。他的作品《狗注》尖刻地讽刺了一些贪图私利的民族败类走狗。他们不顾自己国家的民族利益, 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像疯狗一样疯狂争食和撕咬不休。作者将这些民族败类刻画得淋漓尽致, 讽刺了他们贪婪和丑恶的嘴脸, 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气息。

而登佩敏在话剧《吴苏去英国》中则刻画了吴苏出卖自己的民族利益、宁愿做亡国奴的丑恶嘴脸形象, 描画了一个乐意为英国殖民主义者效劳的走狗形象。

三西方进步的伦理思想传入的影响

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 如西方的平等、自由、民主和科学等思想也传播和影响到缅甸人民。他们开始用新的观念和眼光去探索缅甸国家和自己民族的命运和前途。西方的伦理思想和生活方式也渐渐渗透到缅甸文化中来。

摘要:英国对缅甸殖民统治时期, 对缅甸的传统伦理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西方文化的传入, 缅甸的传统伦理思想文化受到了蚕食, 西方进步的伦理思想文化也随之趁机而入。

关键词:英国殖民统治,缅甸,伦理思想,影响

参考文献

[1]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6

[2]钟智翔主编.缅甸研究[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 2001

[3]李谋、姜永仁.缅甸文化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殖民主义者 篇7

大家从媒体和书中,不断看到的都是任正非的忧患意识。过去20多年,任正非反复讲危机和冬天:著名的《华为的冬天》曾经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任正非多次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爱立信”;几个月前,华为在深圳召开国际咨询委员会,一个华为的国际顾问向任正非提出,能否展望一下10年、20年以后的华为,“坟墓”,任正非脱口而出;我们在书中也写道,任正非曾经患焦虑症、忧郁症。

我的朋友、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先生,应我所邀为《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作序,题目就是《华为:一个悲观主义者的胜利》。这篇序后来没有被我们选用,因为,以我对任正非和华为十多年的了解,华为的成功是一批理想主义者的胜利,他们是世界电信制造业的堂吉诃德。

中国改革开放前15年,在企业界,曾经有过一个短暂的骑士时代。一批充满了理想主义精神、献身精神、家国情怀,甚至清教徒精神的小人物,走出体制,在刚刚经历浩劫的土地上谱写商业史诗。他们是我们这个缺乏梦想精神和骑士文化国家的商业骑士。

比如,牟其中,用中国生产的袜子和轻工业产品,从前苏联换来了飞机,也正是他在企业只有几十万元流动资金时,到处说要投资100亿元,似乎也不带欺骗性,只是觉得想了就一定能做到。

柳传志,20多年前创办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前身)时就提出,要做比肩IBM的企业,后来联想收购了IBM的PC业务。

刘永好四兄弟,以1000元人民币起家,20年后,所创办的希望集团,成为中国饲料市场的企业帝国,全球仅次于正大集团。

张瑞敏,20多年前,在那种体制下敢于把国有企业生产的电冰箱当众砸碎,开始了海尔的全面变革,并最终成为全球排名第二的家电企业。

当然,也有华为。25年前,华为以2万元人民币起家,十几个人创业,没有技术、没有产品,是典型的二道贩子,倒买倒卖交换机。但那时,任正非就提出,“20年之后,世界通信行业三分天下,华为将占一分。”他还和员工们说,你们未来要买个阳台大大的房子,因为你将来的钱将用麻袋堆。今天,华为已经成为全球通信行业的领导者。

忧患不等于悲观,悲观主义者更多的是在杞人忧天,尤其对灾难的幻想扩大化,不敢冒险,这种情况在任正非身上几乎看不到。乐观才是任正非个性中的主基调。

世博会时,华为一名员工陪同任正非小学和中学同学参观世博会,曾问老任小时候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个同学说,他是一个鼻涕邋遢但成天笑呵呵的人。

任正非常说一句话,一个幸福的人第一步就是不抱怨、不回忆;其次,适应环境。人很难做到不抱怨,更难做到不回忆。什么叫不回忆?不对过去的成功沾沾自喜,也不对过去的失败喋喋不休。25年的华为没有公司官方的历史描述,在华为任何地方,看不到关于华为历史的文字或者图片。面对现实,尤其是面对未来,是华为20多年来始终坚持的组织禀赋。

任正非把银子(指股份)分给了接近7万人,自己只留1.4%,战胜自我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没有一个宏大的理想,是很难做到的。无需讳言,绝大多数企业家,都以赚钱为目标,唯有少数企业家赚钱不是唯一的目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不是他根本的目标,他们有比赚钱更宏大的理想。

组织领袖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特征,就是具备强大的信念、充沛的激情、坚定的意志力、乐观乃至于天真。这个特征在任正非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可以说,如果任正非不是一个坚定的、甚至“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就不会有华为的今天。华为的文化同样是一种英雄精神主导的文化。

当然,理想主义者不等于成功者。我们这个社会有两类人:一类人是无所行动的梦想家,所有梦想都没有执行。比如,俄罗斯文学中一个典型人物阿波罗莫夫,他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每天早晨醒来浮想联翩,但真要行动的时候就不起床,最后一事无成。第二类人既有理想和追求,也愿意行动,但是缺乏有效的战略和一整套战术动作,所以也经常失败。牟其中的宏大理想在柳传志、任正非身上,都有充分的体现,为什么牟其中失败了呢?一是缺乏有力的执行团队和战略层面的规划,二是对自身资源的认知缺乏清醒的判断。

点燃组织激情的人

如果你近距离接触华为高层,包括任正非、董事会成员、中层管理者,甚至普通的华为员工,你始终能够感受到的是激情。他们也有抱怨和牢骚,但是抱怨和牢骚之后,更多的还是想怎么去达成目标。

如果用一个词来表达华为成功的奥秘,我认为就是四个字:组织激情。当你有一个宏大梦想时,一定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去实施,完成一个梦想需要一批梦想家、一批理想主义者,而不是一个人。任正非显然找到了点燃15万人激情的华为之道,从而把每个人的个人意志转化成了组织意志。梦想带来激情,激情推动梦想的实现,这是华为非常突出的一个特征。

德鲁克说,过去100年,管理学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之一,是把非知识劳动者的效率提升了20倍,而今天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对知识劳动者的管理。华为给管理学的重大贡献就在于,在互联网时代摸索出一整套对知识劳动者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华为15万员工中超过90%是中高级知识分子,其中3万人是外籍知识分子,博士生约1万人。如何让这样一些具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人,既保持自由的灵魂,同时又形成统一的意志?

说到底还是四个字:多劳多得。华为是全世界有商业史以来未上市公司中,持股人数最多的企业。华为内部所倡导的是,员工无需天天看自己老板的脸色行事,而是要盯着自己的客户,在盯着客户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目标。

但是如果把华为这一套拷贝到现在成功的大企业和正在成功的中小企业,80%会失败。过去,华为的股票只是一张纸,其开始分红也就五六年历史。多劳多得只是一个基础的激励文化,把这批人意志统一起来、进而形成团队组织活力的,是一整套价值观体系,比如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华为那些早期奋斗者,他们是一批被洗了脑的理想主义者,大家充满激情和奉献精神。

此外,虽然华为20多年前就确定了一个宏大的梦想,但是华为每个阶段的战略设计都基于自身的阶段性特点。比如,大家都认为华为是一家创新型企业,但华为从来不讲自主创新,创新在任正非的讲话中也是提到最少的字眼。2009年,当华为的PCT专利申请排名全球第一时,任正非依然在讲,华为没有多少创新,更多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相当重要的原因是,华为认识到自身资源的有限性,只有向自己的西方同行学习才能实现技术的进步和突破。所谓创新也应该是适度的,而不是超出了自身的资源把握能力的。任正非认为,人类几千年历史形成了大量的文明和知识,为什么不可以讲点拿来主义呢?从这个角度看,华为是中国企业里面少有的开放企业。

逼出来的忧患意识

如果一味理想、乐观,缺乏与之对应的忧患与危机意识,即便成功照样会迅速走向失败。因为,实现理想和梦想的过程中,一定有无数困扰、危机、障碍。保持强大的危机意识是实现理想重要的组织氛围。

2012年华为实现销售额2202亿元,与2011年相比增长8%,利润154亿元,增长30%,而华为的对手们业绩普遍不好。即使在这样的形势下,华为今年年初开展了一次组织变革研讨,会上,任正非坚持推动把决策权充分释放到基层,激发基层的活力,强化市场一线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决策自主权,这是典型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

任正非的忧患意识来自对组织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警觉。

信息产业没有多少资源约束,企业更多靠激发员工的想象力、创造力来获得成功。过去30年信息产业发展史上,我们不断看到一些创新型小企业迅速崛起、成长为巨无霸,但是也看到老牌巨头企业迅速衰落、垮台。正是这个行业大量兴兴衰衰、起起落落,给了任正非和华为巨大的外部压力。

与此同时,任何一个组织,尤其是商业组织,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滋生各种堕怠、腐败、内幕交易等等,这些问题会带来一个组织的衰落和崩溃。华为过去20多年,也充满相似的企业病变,对此保持足够的警觉并进行有效的清洗,才带来了华为25年不断的进步。

今天华为日益成为一个规范化的国际公司,但决策链条也越来越长。规范化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僵化。如何应对华为25年历史和15万人规模这样一个庞大的商业躯体上所附着的大企业病症?华为新一轮组织变革主要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对内部活力减弱的警觉,这种忧患意识比对外部环境的忧患更重要。

任正非说,华为的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都是活下去。有人问我,最低目标是活下去,可以理解,为什么华为的最高目标也是活下去呢?活下去是企业在原始积累期的第一使命。但是,小有小的痛苦,大有大的难处。任正非说,华为随时会倒下。当一个企业开始走向堕怠,缺乏奋斗精神,不再坚持眼睛对准客户、屁股对着老板的时候,这个企业离垮台就不远了。所以,活下去也是华为的最高目标。

坚持纯粹的理想

保持商业理想的单纯性,对于企业和企业家同样至关重要。美国和欧洲之所以诞生那么多伟大的企业和企业家,有很多重要的外部因素,比如,完善的产权制度、创新的文化等,但相当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商业追求的单纯。而中国多数企业家的追求相对复杂一点、多元一点、混浊一点。今天,稍具一点规模的民营企业,很多企业家都有企业之外的一些称号。太多的企业家在做商人的同时,又做了其他一些梦。

而理想主义者的任正非和堂吉诃德式的华为,能够走到今天,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在商不言政。20多年来,华为从几乎一无所有到成为全球领导者,成为全球500强里唯一的中国民营企业,任正非没有任何与政治关联的符号。中央电视台一次评比年度经济人物,在第二轮评选之后,任正非排名前列,当央视将这一消息通知华为时,任正非通过关系找到央视取消了这一提名。不参与政治,任正非做到了极致。

另外,25年来,华为只做一件事,就是通信设备制造业,甚至连相关联的互联网都不去涉及,从未涉足过房地产、资本运营,这在中国企业甚至在世界企业中,也是不多见的。

华为也不是没有动摇过。2004年,当思科起诉华为的官司基本结束后,华为高层清醒地意识到,华为未来的发展一定会遇到西方公司及其所在国的强力干预和打压,所以华为跟摩托罗拉进行秘密谈判,准备用100亿美元的价格把硬件设备卖给摩托罗拉,进军房地产。当时,协议文本都起草好了,双方已经准备举行签字仪式,但不幸而有幸的是摩托罗拉换帅,新帅上任后就否定了这一交易。否则华为今天将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商。

所以,华为的成功,或者说几乎所有企业的成功,无不建立在两个规律之上:一个叫糊里糊涂的成功,一个叫成功是逼出来的。

人性管理大师

除了华为实现商业梦想的七要素,如果有人问,华为的成功可不可以用另外一个词去做答案?我会回答,是不断变化。

一方面,信息产业本身充满了挑战和变化;更重要的是,过去30年是人类历史变化最剧烈的30年,信息技术尤其是诞生于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互联网文化,给人类社会、政治、商业乃至于家庭组织带来了丰富的变化。

互联网具有非常重要的几个特点:一,信息充分多元,只要上网,就会被大量没有结论的信息影响;二,信息带来的社会组织疏离、离散;三,协商变得越来越困难;四,个体角色变得多元,成为挑战组织统一性的突出特点。

这些使互联网成为全球所有组织的共同挑战。比如,在对非知识劳动者的管理上,富士康已做到几近完美,为什么仍遇到这么多困扰?相当重要的原因是,富士康的员工白天和冷冰冰的机器打交道,下班之后却能通过冷冰冰的工业制品获取纷至沓来的信息,感受到人性和喜怒哀乐,他们内心的躁动因此反复不断。我几年前与华为高管交换意见时也提到,互联网文化将是华为面对的主要挑战,另一个挑战是对80后、90后这批独生子女新新人类的管理。

管理企业,归根到底是管理人性,管理人性的前提就是研究人性的普遍规律。有人认为,任正非是个管理大师,但更准确地说,任正非是一个人性管理的大师,他对人性的洞悉和把握,在我视野中的企业家里,是做得最好的。

隐蔽的殖民意图 篇8

[关键词]太阳帝国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106(2011)01-0165-04

电影《太阳帝国》根据英国作家巴拉德少年时代在上海的亲身经历撰写而成的自传体小说改编,书成于1985年,并获得了英国文学最高奖项布克奖的提名,名列20世纪100部最优秀的小说前20名。1987年由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拍成电影,获得六项奥斯卡提名。对于中国人,这部电影具有另一重特殊的意义:故事的发生地是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作为解放后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第一部好莱坞电影。1987年春,斯皮尔伯格在上海拍摄了21天,动用近万名群众演员。可以说,这部电影标志着新中国与西方商业电影的第一次接轨,在当时具有积极的开放意义。虽未在中国公映,但有相当数量的中国观众通过各种渠道看过电影,同名小说也于2007年在中国出版。

电影的时代背景是1941年日本入侵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出身于上海的英国少年吉姆在逃难的人群中与父母失散,原本生活优渥的他被日军关进上海龙华集中营,后迁往苏州,饱经磨难,最终等到日本战败与亲人团聚。影片既有自传式的现实主义色彩,又不乏浪漫的少年情怀和英雄崇拜。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以—个西方少年的视角来讲述日本侵略中国的一段历史无疑是十分新鲜的。然而,这部电影对当时的中国人、日本军人的感情倾向却大大出乎中国观众的意料。电影的主角和叙述人是英国少年吉姆,他被日本人抓捕,在集中营度过了艰难的四年。情理与逻辑上,这部电影应该是谴责侵略者、谴责战争的反战影片。然而,大大出乎中国观众意料:影片始终贯注着吉姆对日本零式飞机的崇拜;管理集中营的日本军官自律、勇敢、尊严;日本小兵善良而富有人情味。日本侵华战争的非正义性,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早有公论。这部电影却以亲历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有违公论、个体化、未成年人的故事。日本侵略对中国人心灵造成的伤害是巨大而持久的,至今中国人民对日本政府回避侵华战争的态度依然感到痛楚和愤怒。通过互连网的调查可以看到中国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接受情况:

有关这部电影的影评及言论数量多达4,4500网页,归纳起来,中国观众对影片的接受态度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推崇赞誉型:这些赞誉的基础是对好莱坞和“斯皮尔伯格”大名的崇拜,(部分观众可能并未看过电影,但是对“斯皮尔伯格”表现了无条件的赞许)。这类赞誉型大约占到所有电影评论的一半,构成了接受的主体。

2.质疑型:大约三分之一的观影评论表达了反对和怀疑,其质疑的重点集中在片中对中国人的丑化和对日本侵略军的赞美。

3.中庸型:部分观众表达了“不知道应该怎么评价”的自我怀疑态度。在这些评论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西方电影价值观的习惯性接受,对这部电影某些情节的抵触情绪。较量之下,选择了不置可否的态度。

在这三类观众反映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比较这三种接受言论对影片的集中争议之处,回溯电影文本对观众情感的引导、引导方式;对片中具有象征性的情节进行意识解读,试图剖析这部影片深藏的作者意图;最终找出传达隐蔽意图的过程中采用的文本策略。通过中国观众接受分析——文本分析——作者意图考察三个过程,层层深入。图穷匕见:影片《太阳帝国》作为以殖民主义为核心,后殖民主义文化传播模式下在前殖民国成功传播的案例,其帝国主义的内涵及其隐蔽性,电影的艺术性、现代化手段所构成的“障眼法”值得我们深思。

一、中国人的形象——他者

以下是“质疑型”影评对影片里“中国人”的形象提出的批评:“……对中国人的描写没有一点是切中要害的。丑化和扭曲这种反面的人性,全部体现在中国老百姓身上。对于受害国家没有一丝怜悯,却表现出法西斯主义国家战士的理想有多么崇高,而对受害国人民的苦难却不屑一顾的态度,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这部电影的说服力了。”

另一名观众则更为愤慨:“我无法忍受斯皮尔伯格,一个犹太人,在描绘同样在二战中遭受更甚于犹太人痛苦的中华民族以及侵略者日本人的镜头中,毫不掩饰地体现出来的立场,极不光彩!”

这两段具有代表性的文字表达了中国观众对这部影片立场的质疑和反对——电影里丑化的中国人形象和美化的日本军人的形象。电影里中国人的出现主要有几处:1.在吉姆居住的环境优美的上海租界出现的老年乞丐,每次吉姆坐着父亲的汽车出门,就看到—个中国老乞丐用铁盒子使劲敲打地面,并伸手向吉姆行乞;2.吉姆家的中国保姆,平时负责照顾吉姆的中年妇人,当吉姆的父母逃难离去后公然从吉姆家里搬走家具,并打了吉姆一个耳光;3.一个疯狂的中国男孩,当吉姆坐着父亲的车出门做客时,一个十几岁的中国男孩呼喊着“没有爸爸,没有妈妈,没有威士忌苏打”(不管威士忌苏打是中国人根本没有的概念),冲到车窗前用力拍打玻璃。吉姆与父母失散流落街头,这个男孩疯狂地追赶着吉姆,抢走了他的皮鞋;4.上海龙华集中营打饭的中国妇女,当吉姆想要第二碗饭的时候,她破口大骂,把饭倒在吉姆头上;5.在苏州集中营,中国农民偷犯人种的菜;6.结尾处,身穿红军军装(明显违背史实)的中国军人一路抢掠,还抢走了吉姆的罐头。这些片段拼凑起来,构成了一个中国人的整体形象:索要、抢夺和对西方人的敌意。这一概念化的“中国人”不具有任何可信度。可是,为什么小说作者和导演斯皮尔伯格要丑化中国人呢?他们的根据何在?这部如此明显丑化中国人形象的电影又如何能够得到超过半数的网上观众的支持呢?

电影所依据的“他者化”的中国人形象来自于萨义德命名为“东方学”(Orientalism)的学术体系。它是一门西方传统学科,对有关于东方的文化、知识采取建构的、策略性的构筑体系,隶属于西方延续百年的帝国主义学术系统。在昔日的殖民地相继独立,帝国主义早已被时代的车轮碾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东方学”采取了“变脸不变性”的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lsm)文化策略,安然跻身在西方的各种文本之中,作为西方价值观的一部分,传播到全世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奠基人萨义德,揭示了所谓的“东方学”作为一种“压制性话语和霸权机制”,是西方百年殖民侵略的理论基础。即使所谓的学科内容是建构甚至虚构的,却不妨碍对它宗教般的信仰。“后殖民主义的理论出自西方,主要用于批判和抵制其论述场域内的压制性话语和霸权机制。”就后殖民主义这个概念本身而言,它的内涵也具有双重意义:时间上,它是继殖民主义解体之后出现的一个新时期,在这

一时期,老牌殖民主义改头换面,以新殖民主义的形式在文化上向第三世界进行渗透和入侵,因此后殖民主义既有“超越殖民主义”的含义,又有“新殖民主义”的含义。

在后殖民理论的奠基之作《东方学》中,萨义德重点强调了所谓“东方学”就是西方殖民主义关于东方的理论建构。它是一种“文化和政治的现实”,“它本身就是,……在某些情况下是控制、操纵、甚至吞并——的愿望或意图;最首要的,它是一种话语。”在这一体现着政治愿望的话语的控制下,“东方”在西方人的文本中一成不变地呈现出它必须呈现的类型化的“他者”的形象:原始、野蛮、懒惰、狡猾和充满危险。这个一成不变的的东方人的形象在18世纪后几乎演变成了一种“重构的宗教欲望,一种自然化了的超自然论。”西方人在各种有关东方的文本中永远居高临下地巡视着东方,在东方这个舞台上寻找着所有契合于“东方学”的证据。顺理成章地,斯皮尔伯格或者巴拉德对真正的中国人视而不见,宁愿强化“东方学”里中国人必须具有的形象——这个形象实在由来已久,改变它则意味着《太阻帝国》在内的众多西方文本立足根基的流失。因此,中国被设定为异质的“他者”,他者本身意味着劣等和先天不足的原始性。唯其如此,西方对东方的征服才是先进的;西方对东方的掠夺才能被合乎逻辑地阐释成“创建财富和文明”;即使在中国的土地上,也只存在中国对西方的不知感恩的偷抢,而西方一贯如普罗米修斯式地带来光明:文明和开化。

虽然“他者”这一概念是出自西方殖民主义理论,贬低东方和东方人的政治、文化产物,但是从中国人对将自己设定为“他者”的接受情况来看,有相当数量的国人并不了解这一概念的由来,无所觉悟。从观众反应来看,许多持正面赞许态度的观众并不反感电影中虚构的、丑化了的中国人的形象:

“大家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是病态的”

“……怎么被侮辱了,我感到这部电影很接近事实”

“……不要以那时候的中国人来衡量现在的中国人。虽然咱们的素质普遍较低,人家是客观……”

不难看出,许多中国观众并不了解:任何文本中的信息,无论小说还是电影都是建构的,带有极强的主观性甚至政治性。正如萨义德指出,“‘真正’的知识本质上是非政治的,这一为人们广泛认同的观点忽视了知识产生时所具有的有着严密秩序的政治情境。”“所谓艺术作品的自主性,我认为,会给艺术品加上它们并不具有的、无谓的局限”更不要说《太阳帝国》这样殖民主义观念主导的文本,里面中国人的形象无需指涉任何真实,他们只要符合文本创作的理念就足够了:“作品仅仅是能指自我指涉的体系,不对应任何所指。文本之外别无他物。”荣幸的是,相信电影真实性的中国观众等于把殖民主义者的虚构事实建构进了自己的意识、承认自己“他者”的身份。这一自我“他者”化的思维方式无疑来自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种族优越感的认同,并急于进行自我改造,使自己同化于优越种族的意识形态。对后殖民主义文化渗透毫无觉察的中国观众完成了后殖民文本价值的最终实现——价值观、文化上的被殖民。

二、日本军人——视角策略下的殖民主义理想化身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清晨,被拘禁在苏州集中营的吉姆看到不远处,站在由集中营犯人们修建的飞机跑道旁边,几个日本军人正在为即将执行任务的飞行员“壮行”。被武士道精神感召的吉姆站在铁丝网的另一端,举手行礼,庄严地唱起了曾在教堂唱过的威尔士摇篮曲。纯净的童声、圣洁的歌曲、喷薄而出的太阳和即将驾驶零式飞机奔赴战场、视死如归的日本军人共同构成了吉姆概念中日本“武士道”的精神意象。这个镜头在整部电影里算得上华彩乐章:片中贯穿始终的吉姆对日军零式飞机的崇拜在这一刻达到了从飞机到武士道精神的升华。这一片段的情感感染力征服了一定数量的中国观众,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个片段必须是截取的、瞬间的,如果将那架象征着勇气和牺牲的零式战机的飞行轨迹纳入,观众就会清楚地看到它的任务要么去炸死成千上万的中国平民,要么对美国军舰进行自杀式攻击。事实上,吉姆无论在那一刻表现得多么庄严虔诚,都无法掩饰这个情节在宗教仪式般的精神升华背后所具有的非正义性、黑白颠倒的本质。

片中对日本侵略军的态度十分暧昧,表面上似乎自相矛盾、难以理解。仅从事实来看,日本军队的侵略造成了吉姆的苦难。但是,从内心里,吉姆并不因此厌恶日军。从文本创作角度,作者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对日本军人做出了似乎纯属“个人化”的、超越自身经历的评价。片中对日本军人的刻画相当正面:勇敢、纪律严明、通情达理、富有人情味,甚至还很善良。虽然吉姆的家被日军拆散,吉姆自己也被几个日本人暴打并投入集中营,但这些部分仅限于对事实的叙述,没有出现形象具体的日本人,也未流露任何反感情绪。正如吉姆所言:“这些是战争造成的。”一旦具体到对个体的日本军人形象的塑造,则是全然美化。一般来说,中国人民对二战中日本侵略者的痛恨是毋庸置疑的,这几乎成了中国人最基本的是非观和道德底线。但是,《太阳帝国》何以能够冲破这一道德底线,使相当一部分国人或许有些不快,但依然接受了片中美好的日本侵略军的形象呢?

以下评论可以反映出部分观众对美化的“日本军人”的接受原因:

“难道大人对于战争的认识就一定是正确的吗?……战争本身就是一件无法用价值评判的非理性行为。不错,电影中的吉姆喜欢日本的零式战斗机(我也很喜欢的二战优秀战机之一),崇拜军人,甚至和日本的神风飞行员交上了朋友,在神风队员出战时为他们唱威尔士颂歌。但是吉姆只是一个小孩,一个英国小孩……大国国民没有必要在此纠缠不清,显得小家子气。我反倒觉得,正是电影中吉姆对于日本战机和飞行员的迷恋,才使得影片更为真实。”

“我感觉任何一个战争题材的电影,都很难真正客观不带任何感情和偏见色彩的。……但我想这类影片真正的目的不是在于丑化某某民族,而是讲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还有在战争中流露出的人间真情。”

“从情绪上讲,中国观众肯定是很难接受导演所勾勒的中国人形象,美化的日本人形象,但斯皮尔伯格是犹太人,不是中国人。斯导通过一个孩子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了这场战争,他们关心和注重的永远都是一个话题——人性。”

这三篇对日本军人形象的接受程度不一:第一篇找出了一些站不住脚的理由尽量在说服读者和自己:做一个大国国民,不要因为电影里对日本人的美化而不接受它。很明显,评论者本人非常理解吉姆的视角,愿意接受吉姆眼中的日本军人。另外两篇评论对导演美化日本侵略者立场的接受则比较勉强,属于第三类型中庸型的接受。评论者对导演斯皮尔伯格本人显示了极大的善意和崇拜,以至于对电影内容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对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削足适履”,一弱化自己的反感,相信斯皮尔伯格等于人道主义。小说作者巴拉德将叙述人设定为中日战争第三方——英国少年,并且是日本侵略的受害者。这一叙述视角使文本具有

了“先天”的道德优势。它不惜以这一道德优势绑架观众:亲历式的战争叙述,描述了吉姆在这场战争中历经的种种磨难。实在难以想象这样—个叙述视角会背叛他和同胞苦难的经历,站在日本侵略者一方。文本叙述者的年幼和纯真更易使他博得观众的同情和信赖。这样的写作策略一暗中用道德和同情绑架观众,使人如果不带着同情看待吉姆反倒显得无情和不道德了。

三、《太阳帝国》的启示:警惕后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

如前所述,文本是在作者的主观意识形态下使用文本策略建构的篇章,无论小说还是电影都打上了作者本人意识形态的烙印。尽管许多观众甚至包括“专业的人文学者都不能把长期的、残酷的奴隶制度、殖民主义、种族压迫和帝国主义统治与为这些活动服务的诗歌、小说和哲学联系起来。……这样构想出来的文化能够成为一块保护地:进来之前要检查一下你的政治立场。”文化作为一块与社会、政治意识相隔离的“净土”的观念继承自19世纪60年代马修·阿诺德,他认为文化使人美好、高尚,是每个社会中最优秀的元素。萨义德认为这样纯粹意义上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但从中国观众的反映来看,这部电影的支持者将阿诺德的“美好的文化”与来自好莱坞的斯皮尔伯格电影对等起来:错误地以为好莱坞大片,至少是斯皮尔伯格这样享有盛誉的电影大师必然传达着最优秀的文化元素。电影中,吉姆面对即将出征的神风飞行员肃然起敬,举手行礼,唱起了威尔士圣歌“suogan”:“……睡吧,我的孩子,在妈妈的怀抱,天使在对你微笑,无所畏惧,圣天使在守护着你的安眠。”母亲对孩子的祈祷被嫁接在此处,象征着殖民者母亲的精神祝福——老一辈“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将殖民主义这一“艰巨而高尚”的任务薪火相传给新殖民者“太阳帝国”的日本。可以看出“太阳帝国”的名称具有深刻的含义:作为隐喻化的能指,既所指老牌帝国主义英国,也同时所指新帝国主义日本。它们是殖民主义血缘上的母子。这一观念早在帝国主义瓦解,被殖民国家纷纷独立的时候就已经被遗忘,却在这样一部好莱坞电影中借尸还魂。

艾略特在他的早期论文中曾提到过文学与历史意识的关系:“从荷马开始的整个欧洲文学,以及包含在其中的本国的文学是并存的,并且构成了一种并存的序列。这种历史意识使一个作者具有传统性。它也使作者最确切地意识到他在时间中的位置和他自己的当代性。没有一个诗人,没有任何艺术家具有单独的完整的意义。”帝国主义也同样是19世纪到20世纪的历史现实,“它不仅意味着对土地的谋划、占领和控制,它更是关于思想,关于形式、关于形象和想象的。到19世纪末,它已经完全嵌入了文化领域。”小说作者巴拉德,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他们或许是优秀的作家和电影导演,但是他们对于被殖民国人民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歧视,对殖民主义的歌颂,囿于自身所处的西方殖民国文化和意识形态。

早期殖民掠夺教案历史 篇9

知识与能力:

了解葡萄牙和西班牙早期的殖民活动、英国的殖民扩展、“三角贸易”以及荷、法、英殖民争霸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正确理解“三角贸易”的实质以及“日不落帝国”的形成过程。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欧洲殖民国家殖民掠夺的影响,正确看待欧洲殖民者的扩张和掠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殖民掠夺的根本原因;早期殖民掠夺的基本史实

难点:殖民掠夺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发、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美洲大陆的发现和环球航行的成功打开了欧洲人的眼界。自16世纪开始,他们涌向亚洲、非洲和美洲。他们的到来会给这些地区带来什么样的命运呢?

(二)、讲授新课

一、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殖民掠夺

1、根本原因: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早期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扩展市尝推销产品、寻找原料。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活动。

2、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掠夺:

①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②新航路的开辟是由葡萄牙和西班牙发动。③葡萄牙: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与商站,如巴西、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从而控制了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其中侵占中国澳门的殖民国家是葡萄牙。

西班牙:

16世纪,西班牙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自称“无敌舰队”,凭借这支舰队,西班牙在美洲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除巴西以外)。

3、殖民者对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

殖民者对拉丁美洲的掠夺:

西班牙掠去了约250万公斤的黄金和1亿公斤的白银。葡萄牙从巴西运走至少有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金刚石。

屠杀印第安人:有人估计在西班牙人入侵后,墨西哥的印第安人便被屠杀了好几百万。大规模的屠杀很快使西印度群岛上的居民几乎绝迹,这种现象接着在其他地区也出现了。

强迫印第安人劳动:

推行种族歧视:

二、英国的殖民扩张

1、.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1588年,英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与西班牙“无敌舰队”激战,西班牙“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灭。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

2、三角贸易:

①原因: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殖民者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美洲印第安人惨遭屠杀和奴役,人数锐减,无法为种植园提供大量的劳动力(根本原因);欧洲一些人看到从非洲贩卖黑人到美洲有利可图(直接原因)。

②过程: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③影响: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给欧洲带来巨额利润,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黑人奴隶为美洲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

殖民主义者 篇10

一.宽恕与和解促成了道德改善

在莎士比亚前期和中期作品中, 人文主义思想和封建主义现实之间的矛盾, 是不可调和和你死我活的, 在《暴风雨》中, 他却通过神话式的幻想, 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 使美好、善良的事物取得胜利, 并对邪恶势力采取宽恕与和解, 使其经过道德上的新生达到改邪归正。剧本的故事描写的是米兰公爵普洛士彼罗的社会地位失而复得的经过。安东尼奥勾结那不勒斯国王亚朗莎推翻普洛士彼罗做了米兰公爵, 并把普洛士彼罗及其幼女抛到汪洋大海之中。但是, 普洛士彼罗却幸免于难。他开拓了一座荒岛, 生活了十二年之后, 施法术经过一场暴风雨, 把安东尼奥、亚朗莎等实行宽恕, 他们之间达到和解, 米兰公爵地位还给了普洛士彼罗, 亚朗莎的王子弗第南和普洛士彼罗的女儿密兰达成结成夫妻。作者在这里宣传了人文主义者的社会理想:以宽恕和道德改善为手段求得人们之间的和解, 达到人世间的和谐。

道德改善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李尔王》、《雅典的泰门》等剧作中就曾有过表现, 然而这些都属于善良人们的代表, 而对邪恶势力的道德改善, 并幻想通过这种改善可使邪恶分子弃恶从善, 这却是《暴风雨》的首创。这种道德改善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从剧情来看, 普洛士彼罗同安东尼奥、亚朗莎之间的冲突是对抗性的, 普洛士彼罗自已也说:“那不勒斯王同我有根深蒂固的仇恨”, 安东尼奥这个“骨肉之亲的兄弟”“为了野心却忘了怜悯和天性”, 是个“邪恶的兄弟”。但是普洛士彼罗并没有像李尔王和泰门那样, 表现出一种复仇的情绪, 而是仅止于对他们道德上的谴责, 并相信他们幡然醒悟。这种不真实不可信的情节, 正好是人文主义那种幻想通过社会改良来拯救人世的观点的形象再现。这是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局限和一般弱点之所在, 它是人文主义思潮具有消极性的一面。然而话说回来, 正由于有了这种局限和弱点, 人文主义的全部内涵才得以体会出来, 否则它便不是人文主义了。所以, 就这个意义上来说, 《暴风雨》中所表现的人文主义, 比莎士比亚前期和中期戏剧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更完全化了。它显露了它本身不可避免的消极一面, 同时也走到了自身发展的顶点。

这种宽恕和解造促成的道德改善, 很有些像基督教义中的“人家打了你的左脸, 你就把右脸也伸过去”, “人家拿了你的上衣, 你把外套也送给他”的意思。普洛士彼罗也说:“道德的行为较之仇恨的行动要可贵得多。要是他们已经悔过, 我唯一的目的也就达到终点, 不再对他们更有一点怨恨。”剧本结尾处, 亚朗莎把公国还给普洛士彼罗, 普洛士彼罗的女儿同亚朗莎的儿子结成伉俪, 他们达到了完成的和解, 这显然有点理想化了。然而, 有谁不承认这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对自已理想实现的一种最高的憧憬呢。

二.人文主义理想在虚幻中实现

在莎士比亚戏剧中, 始终贯穿着人文主义理想的红线, 然而真正得以实现的却不多见。这主要是因为作者的现实主义笔法所致。在历史剧《亨利四世》和《亨利五世》中, 他写了亨利五世为太子时在下层社会厮混, 与流氓为伍, 即位后通过道德改善, 成为英明的理想君王。这也许可算是在莎剧中极少见的一次人文主义理想的实现。而且即使在《亨利五世》中, 作者也是较多地写了他的转变过程, 而对人文主义理想社会的描绘, 却极少提及。在《暴风雨》中就不一样了。在虚幻的场景中作者可以任自已理想的骏马姿情奔驰, 在这个虚无飘渺的海上仙岛, 一旦人们按照自然法则生活, 一切丑行恶习便都呜呼哀哉。聪颖的贡柴罗曾对理想社会的图景做过这样的设想:“在这共和国中我要实行一切与众不同的设施;我要禁止一切的贸易;没有地方官的设立;没有文学;富有、贫穷和雇佣都要废止;……没有君主;大自然会自已产生出一切丰饶的东西, 养育我那些纯朴的人民……”这又何尝不是莎士比亚自已对理想社会的设计!

作者的婚姻爱情的理想形式也在这部作品中得以实现。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中曾对封建包办婚姻进行过无情的揭露, 他本能地感受到爱情应该从势力的阶级偏见中解放出来!然而他宣扬的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却又始终拜托不了本阶级的范围。《李尔王》中法兰西国王可以毫不计较地娶没有陪嫁的考狄利娅, 但她是公主;《威尼斯商人》中的第米特津和莱珊德, 更是所谓门当户对的“婚姻自主”。在《暴风雨》里, 莎士比亚大胆的进行了这样的尝试:摒弃了一切外加先决条件的真实爱情的存在。在乌托邦式的仙岛上, 在失去了自已的社会身份的情况下, 密兰达和弗第南相爱了。在密兰达看来, 弗第南是她“从来不曾见过宇宙中有这样出色的人物”, 在弗第南眼里“一切的称赞比起她自身的美好来, 都是瞠乎其后的。”他们一见钟情, 是一对理想的终身伴侣。在这对青年男女身上, 体现了剧作者的人文主义婚姻爱情理想的实现。这种实现当然是不现实的, 但它使我们不禁联想起恩格斯的启示: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它造成的财产关系以后, 婚姻才真正有了充分的自由, 人们“除了相互的爱慕以外, 就再也不会有别的动机了。”而这些观点, 莎士比亚已经开始揣摩着了。

在《暴风雨》中, 善与恶的冲突也终于得到了理想化的解决。莎士比亚总是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解释为善与恶的冲突, 寄希望于道德改善, 但道德改善既难以实现, 又无法解决社会问题, 结果出现在作者笔下的就只能是善的毁灭和理想的破产。哈姆雷特空有“重整乾坤”的雄心壮志, 在“颠倒混乱的时代”, 却无法独自扫荡社会罪恶, 只能造成个人悲剧。李尔王尽管在受尽人世间的痛苦折磨之后, 成为一个获得真理的巨人, 但仍只能抱着考狄利娅的尸体伤心哀号, 最终自已也死于邪恶之手。泰门倾家荡产后尽管已看透了黑暗现实的虚伪、奸诈, 在被人遗弃后大梦初醒, 但还是不能避免精神疯狂的悲惨命运。在这些剧本中, 作者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迫使他不能不站在现实的角度, 写出人文主义理想破灭的悲剧。而在《暴风雨》中就不同了, 整个背景既然都是虚幻的, 而作者又有着那样炽烈的一腔人文主义热情, 那么善战胜恶、理想战胜现实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剧本最后“大团圆”工的结局中, 我们是否除了看出浅露之外, 还应体察一下一个人文主义者最后的希冀呢?!

三.满怀乐观地展望人类的未来

在莎士比亚晚年, 他的思想越来越经常地面对未来, 他想要使人相信, 下一代人的生活将更美好、更自由、更幸福。在《暴风雨》中, 他坚信人类的前途的光明美好。请听密兰达这样的赞美:“奇妙呵!瞧这儿有那么多风度不凡的人儿!”这段表白使我们想起哈姆雷特同样满怀激情的赞美:“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中世纪天主教会的神性, 在这里被打破了, 信仰重新捧回人间交托给人类自已。密兰达的惊讶、喜悦和兴奋, 使我们看到作者的影子, 他正瞩目于一片绚烂的远景, 他理想的翅膀正跟随着天真浪漫的密兰达, 飞向遥远而美好的未来, 密兰达和弗第南的形象, 寄托了莎士比亚关于人类未来的乐观精神。

在《李尔王》中, 李尔留给人们的最后一句话是:“瞧她, 瞧, 瞧那边, 瞧那边!”那边不仅是考狄利娅的嘴唇, 那边也是理想的世界, 真善美的乐土。李尔在对未来美好的幻觉中死去了, 这标志着他的渴望和神往, 但这种渴望和神往却蒙上了一层灰色的悲剧色彩。而在《暴风雨》中, 这种渴望和神往却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神话中丰饶女神刻瑞斯赐福给一对有福的恋人, 祝福弗第南和密兰达的婚配:“田多落穗, 积谷盈仓, 葡萄成簇, 摘果满筐……”还如弗第南所说的:“这是一个最神奇的幻景, 这样迷人而谐美。”字里行间处处都闪烁着人文主义者所向往的未来世界的熠熠光辉。在那里, 意识到自身价值的作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人, 将永远是主宰自已命运的主人;在那里, 真、善、美的光芒将照耀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春日将常驻在柳树的枝梢……莎士比亚在这里所作的乐观的展望, 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剧本的虚幻色彩所引起的消极影响, 使得这种虚幻色彩本身罩上了一层人文主义理想的金黄!

莎士比亚诗剧是反映他自已那个时代, 在他那个铁的时代的暴风雨中, 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 诗剧《暴风雨》中的和谐与光明, 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却又无法实现的憧憬。然而它毕竟代表着当时人文主义理想的最高境界, 他那热爱人世, 歌颂人世的精神, 直至今天还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我们在评价莎士比亚这部作品时, 固然是指出它虚幻消极的一面, 同时也要肯定它乐观积极的一面, 唯有如此, 才能判定这部作品的真正价值。借神话和幻景来表达一个人文主义者对社会理想的最高憧憬, 这就是《暴风雨》的一个富有诗意的主题思想, 也是他企图通过最后一部作品, 向遥远的后人倾吐的心音和对未来人类的衷心祝福。所以, 本·琼生说得没错:他不属于一个时代, 他属于所有的世纪。

上一篇:肾穿刺活检术下一篇:主导性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