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十篇

2024-08-17

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 篇1

下肢静脉曲张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溃疡属祖国医学臁症范畴。笔者采用纯中药治疗, (内治法结合外治法) , 必要时在曲张的静脉内注射药物, 取得了良好地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 其中男80例, 女20例;年龄最小20岁, 最大72岁, 60岁以上者40例。40岁以上者50例, 20岁以上者10例;病程最短1个月, 最长3个月。临床症状:下肢静脉曲张处青筋垒垒, 局部瘙痒, 疼痛, 红肿, 破溃, 流脓, 腐烂, 深则累及骨质, 久不收口, 疮口周围皮肤颜色暗红或紫黑褐色, 伴局部高凝状态, 手触摸到有压痛的条索状硬结。

1.2 治疗方法

(1) 外治法:自拟槐枝膏:用麻油、川椒、槐枝、黄蜡、轻粉、枯矾等制成膏。外涂患处, 绷带包扎, 每日1次。用时先用槐枝葱椒煎汤洗疮后将槐枝膏外贴, 适用于小腿胫骨部位的溃疡, 腐烂较重者。 (2) 内治法:若病情较重或范围较广泛者配合自拟中药恶肠汤。药用双花20g、连翘10g、防风15g、白芷10g、熟地15g、蒲公英20g、牛膝20g、鸡血藤20g、木瓜15g、乳香10g、当归15g、川芎15g、黄芪30g、白术15g、赤芍15g、苡米30g、川军10g、三棱10g、泽泻10g、石斛15g、秦艽20g、桃仁10g, 水煎服每日1剂, 分2次早晚分服。加减:红肿已消, 条索明显, 周围皮肤暗紫肿硬者, 去蒲公英、泽泻加生黄芪、炒山甲、元参等。 (3) 注射疗法:若病情较重曲张隆突明显, 伴有血栓性浅静脉炎溃疡并发症时, 在曲胀的静脉内注射药物, 注射成功后, 利于静脉炎溃疡的愈合。 (4) 预防护理治疗:患者不宜久行久立, 应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 保持清洁, 预防感染, 应用弹性绷带保护避免损伤。

1.3 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 痊愈:疮口完全愈合 (除肌肤有色素沉着) , 无任何感觉, 条索硬结, 2年多未复发;好转:静脉红肿等消失, 条索硬结明显减轻, 或完全消失, 半年内未复发。

2 治疗结果

本组100例经治疗后痊愈90例 (其中持发性浅静脉炎治愈30例, 瘀滞性静脉炎治愈20例。曲张性血栓性静脉炎溃疡40例) ;好转10例;总有效率100%。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 72岁, 工人, 1997年4月10日就诊。自述右膝关节处至足背疼痛难忍3d, 患静脉曲张13余年, 10d前喝酒后, 自感小腿疼痛, 功能受限, 曲张处隆起较重, 呈条索硬结明显。近几天溃破, 用过抗生素, 外敷“金黄膏”未见好转, 故来此求治。检查:右腿膝关节内侧肿胀, 曲张隆起呈条索硬结压痛, 基底红肿, 小腿内侧溃疡面覆盖腐物和结痂, 周围皮肤为暗紫色, 呈弥漫性损害。证属静脉曲张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溃疡。拟外用“槐枝膏”配合内治“恶脉汤”, 投以本方18剂, 内治结合外治法, 治疗18d后右下肢疮口愈合肿胀大减, 行动自如, 又服10剂, 同时在曲张的静脉内注射药物, 周围支持疗法。10d后曲张消失, 条索状硬结消退, 肤色沉着, 皮温正常, 原方巩固治疗10剂, 隔日1剂, 瞩患者用弹性绷带保护, 避免损伤。经随访2年未复发。

4 体会

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 篇2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护理,肺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且具有逐年上升趋势的静脉疾病, 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和肺动脉栓塞为DVT的主要并发症, 可导致患者丧失劳动能力或猝死, 需进行积极预防和治疗。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共收治下肢DVT 86例, 经合理治疗和精心护理, 除1例发生脑出血外, 其余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 男52例 (左下肢34例、右下肢18例) , 女34例 (左下肢28例、右下肢6例) ;年龄22~76岁, 平均47.3岁;6例为外伤骨折术后引发, 9例为剖宫产术后引起, 其余原因不明;71例为混合型血栓, 2例为双下肢中央型血栓, 13例为周围型血栓;病程1~13天, 平均6.5天;均经血管超声或静脉造影明确诊断。

1.2 治疗

取平卧位, 行下腔静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 未提示下腔静脉畸形或有附壁血栓后, 将下腔静脉滤器成功放置于肾静脉开口以下1~1.5 cm处, 预防血栓脱落导致肺梗塞, 再将溶栓导管插入髂股段血管内。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 100 U皮下注射, 1次/12小时, 同时口服华法林, 使INR维持在2~2.5后停用低分子肝素钠, 同时经溶栓导管给予尿激酶30~50万U, 经足背静脉给予尿激酶30~50万U。对于周围性深静脉血栓行静脉置管溶栓或单纯足背静脉给予尿激酶30~50万U。术后卧床休息, 可嘱患者活动踝关节, 患肢抬高约30° (高于心脏水平) , 监测凝血系列调整药物剂量, 测量患肢周径, 并于术后12~72小时行DSA复查, 明确治疗效果。

2 结果

1例因并发脑出血转科治疗, 其余85例均取得明显疗效, 水肿完全消退;血栓完全溶解76例, 未发生致死性肺栓塞。

3 讨论

下肢DVT是一种常见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及外科术后卧床患者。由于血液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激活, 小腿肌泵的作用可使血栓自溶、脱落导致肺栓塞。60%~70%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合并肺动脉栓塞, 死亡率达20%~30%[1]。临床死亡患者尸检资料表明, 在40%~60%的标本中发现深静脉血栓, 其中只有1/4生前得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形成, 如果血栓不能被及时清除, 就会刺激静脉壁发生炎性反应, 可破坏静脉瓣膜导致静脉高压, 最终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 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而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与血栓溶解程度及溶解时间密切相关, 因此对DVT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十分重要。

4 护理

4.1 一般护理

依据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 避免血液粘稠度增高, 加重病情。术后患者因留置溶栓导管而卧床, 易发生排便困难至腹压增高, 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可进食低脂、高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 多饮水, 保持大便通畅。李玲等[2]提出:药物降脂, 控制血压, 降低血液粘稠度, 低盐、低脂清淡饮食护理。术前、术后及DSA复查后应鼓励患者多饮水, 促进造影剂排泄, 减轻对肾脏的损害。

4.2 心理护理

住院期间, 患者大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忧郁、烦躁、易怒等情绪。对于不同心理表现的患者, 应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 (1) 对于有精神紧张、恐惧心理的患者, 向其及其家属解释血栓形成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 消除其恐惧心理, 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 对于忧郁、烦躁易怒的患者, 反复进行开导和安慰, 讲解中医知识, 说明忧郁过度易致瘀血阻滞, 脉络不通, 均不利于治疗。

4.3 患肢护理

4.3.1 术前患肢护理患肢应抬高15°~30°, 或高于心脏水平

20~30 cm, 膝关节屈曲10°~15°, 可使髂静脉呈松弛状态, 有利于静脉回流, 缓解肿胀疼痛[3,4]。

4.3.2 术后患肢护理

患者体位应与术前保持一致, 注意观察肢体肿胀程度、皮温、肤色, 浅静脉的充盈情况可反映静脉血液回流情况, 每天测量并比较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并认真记录。如出现肢体肿胀加剧、肤色加深、穿刺肢体渗血等变化, 应立即报告医生。术后及疗程结束后可嘱患者适当活动, 避免血流缓慢延长疗程或血栓复发。患者下床活动时应穿弹力长筒袜或自足向大腿裹弹力绷带进行弹力支持, 原则为下紧上松[5,6]。

4.4 用药护理

如用尿激酶溶栓, 因其半衰期短, 所以要做到现配现用, 另要注意药物 (低分子右旋糖苷、纤溶酶、抗生素等) 过敏现象。术后每日抽血化验凝血系列以便及时调整抗凝、溶栓药物剂量, 同时严密观察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 有无血便及血尿等出血情况, 定时检查伤口有无出血、渗血。

4.5 并发症护理

下肢DVT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肺栓塞, 据统计约有60%以上的肺栓塞栓子来源于下肢和盆腔静脉血栓, 而深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的发生率为62%[7]。本组未出现致死性肺栓塞。为避免肺栓塞的发生, 需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若患者突然出现胸闷、胸痛、呼吸急促、心率加速和血氧饱和度下降等表现时, 应及时给予高流量吸氧, 并报告医生, 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在抗凝、溶栓期间, 应特别注意患者血压、神智变化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例如本组发生脑出血的患者, 系由于发现血压突然升高且难以控制, 同时出现神智轻微改变, 经进一步急诊头颅CT诊断为脑出血, 转入神经外科治疗后痊愈出院。

4.6 出院指导

出院后需穿循序减压弹力袜至少2年, 避免久站, 久坐不动, 间歇抬高患肢, 适量运动, 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因需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6个月至1年, 需强调服药的重要性, 定期复查凝血功能, 避免外伤, 有出血迹象及时返院诊治。有吸烟史者, 应戒烟。多食用黑木耳等可降低血液粘稠度的食物。

参考文献

[1]段青, 刘风恩, 王小农, 等.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J].河北医学, 2007, 13 (7) :791~792

[2]李玲, 戴亚克, 罗洪.下肢DVT病人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1996, 31 (8) :456~457.

[3]童玛玲.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 1997, 13 (12) :637~638.

[4]张爱果.下肢DVT的治疗观察及护理[J].临床医学, 2000, 20 (12) :58~59.

[5]王梅新.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手术前后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1997, 32 (3) :143~144.

[6]林常静.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监护[J].中华护理杂志, 1992, 27 (7) :308~309.

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 篇3

【摘要】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临床上多发病,笔者于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在武警北京总队医院中医周围血管科门诊及病区以“清脉灵”纯中药胶囊治疗40例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用药期间暂停西药治疗,以观察疗效。结论:“清脉灵”胶囊对血栓性浅静脉炎有良好的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药。

【关键词】清脉灵;血栓性;静脉炎

【中图分类号】R6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064-01

血栓性浅静脉炎(thrombophlebitis)是临床上多发、常见病,青壮年多见。特点为沿浅静脉走行突发红肿、灼热、疼痛或压痛,出现条索状物或硬结。急性期后,条索状物变硬,局部皮肤色素沉着。可发生于身体各部位,多发于四肢,其次是胸腹壁,少数呈游走性发作。在四肢可发生于下肢的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及其属支,上肢的头静脉、贵要静脉;在胸腹壁可发生于胸腹壁浅静脉。游走性浅静脉炎病因不明确,可以迁徙性地在人体各处交替发病。此病属于中医学“脉痹”、“恶脉”、“赤脉”、“黄鳅痈”、“血瘀”等范畴。发病时,浅静脉为一硬索条,可有自发痛。触痛或牵拉痛,称为“脉痹”;沿浅静脉走行及其周围组织突发色红、肿胀、灼热、疼痛,待红肿疼痛渐消后,局部可触及硬条索状物,且伴有色素沉着,或有微热和轻痛,属静脉曲张并发者,多称为“恶脉”;无静脉曲张病史者,可称为“血瘀”。《肘后备急方》:“恶脉病,身中忽有赤络脉如蚓状”。“皮肉卒肿起,狭长赤痛名”。“清脉灵”胶囊是我院中医周围血管科自制中成药制剂,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对于脉络湿热证、脉络瘀阻证均有良好疗效。笔者于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以“清脉灵”胶囊治疗40例血栓性浅静脉炎,疗效满意,临床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中,男28例,女12例,男女之比为2.3:1;年龄31~67岁;病程1周~4年,其中发生于下肢的37例,发生于上肢2例,发生于胸壁的1例。

1.2诊断标准根据陈淑长教授所编纂的《中医血管外科学》所定标准[1]:发生于下肢者,多见沿静脉走行红、肿、热、痛,红肿渐消时,出现褐色条形表现,其下可触及条索;发生于胸壁及上肢者,多在疼痛部位可触及条索;多普勒检查,其结果可提示浅静脉是否通畅;血液流变学检查可表现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升高,红细胞变形性降低,纤维蛋白原升高。

1.3治疗方法 口服“清脉灵”胶囊6粒/次~10粒/次、3/日。用药期间,暂停西药治疗。

2结果

2.1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皮肤红肿热痛消失,筋脉硬索结节消退;有效:皮肤红肿热痛消失,筋脉硬索或结节未完全消退;无效:筋脉硬索、红肿继续蔓延游走。

2.2结果本组40例治愈23例,占57.5%;有效15例,占37.5%;无效2例,占10%。总有效率95%。

3讨论

血栓性浅静脉炎中医病因病机认为:湿热之邪外侵,或寒湿凝滞,郁久化热,致使气血运行不畅,湿热淤血留滞于脉络,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积滞不散,脉络淤阻,或外伤、染毒、牵拉,或经脉创伤,或输血、输液,均可导致气血淤滞、脉道阻塞而发本病。西医认为其发病机制和病理为各种原因导致中小浅静脉管内膜损伤,具有血栓形成、静脉壁炎症反应的组织学形态,血管内膜下有成纤维细胞浸润,伴继发血栓形成,血栓阻塞的管腔,可因机化而再通,静脉壁可有结缔组织增生和炎性浸润,偶有巨细胞,病变血管附近组织很少有炎症反应,也无脂膜炎。“清脉灵”胶囊为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金银花、玄参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化瘀通络、行气导滞的功能。《本草纲目》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自古以来,金银花常用于清热解毒,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金银花含绿原酸、异绿原酸、黄酮类物质、忍冬甙、肌醇及微量挥发油等。药理研究金银花有三大作用:一是抗病原微生物。实验证明金银花对各种致病菌、病毒,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皮肤真菌、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二是增强免疫功能。金银花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三是抗炎、解热。金银花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对炎症早期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渗出性水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本草纲目•草部》 载“玄参,气味(根)苦、微寒、无毒”。现代药理对玄参作用进行了综述:中药玄参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降压作用、抗血小板聚集、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活性。

因此,我们在临床中观察到“清脉灵”胶囊对血栓性浅静脉炎有良好的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未发现不良反应,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尚德俊,王嘉桔,张柏根.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血栓性浅静脉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57-566

[2]陈淑长.中医血管外科学.血栓性浅静脉炎[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7:201-204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李强,侯玉芬,张磊,等.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3,10(21)

下肢静脉血栓护理 篇4

长期卧床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可使原有病情加重,致残率增加。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减少DVT的发生,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减少住院时间、医疗费用。

一、形成原因

1.静脉壁损伤:静脉损伤时,可造成内皮脱落及内膜下层胶原裸露而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形成血栓,同时静脉壁电荷改变导致血小板聚集、粘附形成血栓。

2.血流缓慢:见于长期卧床、术中、术后、肢体固定等制动状态及久坐不动等。

3.血液高凝状态:是最主要原因,见于妊娠、产后、术后、创伤、肿瘤组织裂解产物、长期服用避孕药,使血小板数增高、凝血因子含量增加,而抗凝血因子活性降低导致血管内异常凝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或者裂解的碎片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可引起肺栓塞,大片肺栓塞可致死应高度重视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一)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给患者和家属讲解发生DVT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后果。避免高胆固醇饮食,给予低脂、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二)活动 卧床患者至少每2h翻身一次,鼓励并督促其在床上主动伸屈健侧下肢,做屈趾、屈背、内外翻以及足踝的翻转运动,由护士或家属被动按摩患侧下肢比目鱼肌和腓肠肌。

(三)穿刺部位的选择 静脉输液或采血时,应避免在下肢静脉或股动脉穿刺,特别是下肢反复穿刺。静脉输液和采血宜选用上肢浅静脉,动脉采血可选用桡动脉穿刺。

(四)药物预防 用肝素、阿司匹林等抗凝药降低血液黏滞性、预防血栓形成。(速避凝)由于抗凝作用强,很少引起出血,不需要监测凝血酶时间等优点,在预防DVT上取得较好效果。常用速避凝2ml皮下注射,2次/d,连用5~7d。在应用速避凝时应注射腹壁前外侧,左右交替,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及有无过敏反应。

(五)严密观察DVT的症状 对长期卧床患者护士应经常观察双下肢肤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感觉,必要时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一)一般护理 抬高患肢20°~30°,膝关节屈曲15°。注意保暖,床上活动时应避免动作过大,禁止患肢按摩,避免用力排便,以防血栓脱落。严密观察患肢肿胀程度、末梢循环、色泽变化;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周径,并与以前记录和健侧周径相比较。由于患肢血液循环差,受压后易引起褥疮,可用厚约10cm软枕垫于患肢下。

(二)溶栓护理 溶栓治疗主要用尿激酶。尿激酶全身用药时通过周围静脉滴注方式给予溶栓药物,用药剂量大,2个月以内活动性出血的脑卒中、未能控制的高血压等禁用此疗法。溶栓时应严密监测凝血功能,患肢不能过冷过热,以免部分溶解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用药后2h观察患肢色泽、温度和脉搏强度,注意有无消肿起皱。每日定时用皮尺精确测量并与健侧肢体对照,对病情加剧者立即向医生汇报。溶栓后患者在翻身、床上活动时不宜太剧烈,防止坠床和跌伤,注意在饮食中添加蔬菜,防止便秘。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措施

二、护理措施

1.饮食:进食低脂富含纤维素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尽量避免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内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2.体位:术后抬高患肢30度,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3.活动:(1)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加强日常锻炼,促进静脉回流。

(2)对于长期卧床和制动病人,应同时指导其家属加强病人床上运动,如定时翻身,协助病人做四肢的主动被动锻炼,必要时穿弹力袜。

(3)避免在膝下垫枕过高、过度曲髋、用过紧腰带和紧身衣物而影响静脉回流。

4.保护静脉:静脉壁损伤也是静脉血栓形成因素,长期静脉输液者应尽量保护静脉,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5.戒烟:长期卧床及手术病人应告知病人绝对禁烟,防止烟草中尼古丁刺激引起血管收缩。

6.及时就诊:若突然出现下肢剧烈疼痛、浅静脉曲张伴有发热等,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及时就诊。

下肢静脉血栓饮食与护理注意事项

患者饮食方面最好是降低血液黏稠度如清谈饮食,多喝水,以防止血栓再次形成。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肥甘、辛辣等食物。应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要低脂,富含纤维,注意保持大便通畅,以利于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可吃得太咸,或含钠过多的食物,也不宜吃太多甜食和淀粉。

平时不要剧烈运动,可以穿弹力袜或弹力绷带,改善下肢症状,弹力袜因为能够明显改善下肢静脉血流淤积状况,促进静脉血回流,因此,能够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降低肺栓塞致死的可能性。更可缓解或减轻因长途旅行引起的下肢肿胀。分析 措施 :

一:饮食因素:高脂肪饮食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引起血栓病的重要因素,采取戒烟和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等措施。如病情许可可进食低脂、高纤维易消化食物。避免血液粘稠度增高,造成血液淤滞;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腹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饮食调理:

1.香菇、木耳

自古以来就被我国人民视为素食中之佳品。现代医学发现,香菇和木耳中具有一些特殊的成分,对多种实验动物和人体均有降低血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作用。木耳还具有抗凝血作用。因而多食香菇和木耳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很有好处。

2.洋葱、大蒜 均可使实验家兔血胆固醇和血纤维蛋白原下降,凝血时间延长,主动脉脂类沉积减少。其作用是大蒜优于洋葱。最近已从这两种植物中提出一种含烷基的二硫化物,对人和动物均有降脂作用。

3.海带、紫菜

除含有丰富的碘、镁等有益元素外,还含有昆布氨酸、褐藻淀粉和昆布多糖等,已被证实有明显地降血脂和抗凝血作用,其中有些成分还将在临床上用作降血脂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分析 篇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46例, 男667例, 女579例;左下肢1024例, 右下肢112例, 双下肢110例;年龄2~90岁, 平均30.38岁。年龄分组:小于20岁11例, 20~40岁234例, 40~60岁475例, 大于60岁526例。其中236例经下肢顺性静脉造影证实。典型X线片见髋骨静脉阻塞或有充盈缺损, 远侧静脉稍扩张扭曲, 周围有侧支血管形成。其余1012例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证实。彩色超声多普勒声像图特征为:静脉管腔内见低密度絮状回声, 病变静脉段明显增宽, 探头加压后, 下肢静脉管腔不变形。病变段静脉完全无血流信号, 仅见同行动脉有彩色血流。

1.2 临床表现

所有病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患肢肿胀, 疼痛, 腓肠肌张力增高, 腓肠肌和/或腹股沟部压痛;1123例条患肢Homas征呈阳性。在诊治中发现235例病人的血糖增高, 169例病人有高脂血症。

1.3 病因

询问病史1246例:①各种大小手术后754例, 均在术后2~30d (平均11d) 出现明显症状。手术种类包括:脑外科手术19例;心胸外科手术21例;泌尿外科手术14例;骨科手术 (腰椎间盘切除、髋关节置换、膝关节手术、开放复位手术等) 252例;普外科手术 (肝叶切除、脾切除术、胆囊切除、胃大部切除、全胃切除、溃疡性结肠炎剖腹探查、直肠切除、阑尾切除、下肢血管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等) 231例;妇产科手术 (剖宫产术, 子宫切除, 附件切除) 195例;其它手术术后22例。②自然分娩后65例, 于产后10~30d出现上述症状。③慢性疾病 (昏迷16例, 中风偏瘫39例, 晚期肿瘤13例, 其他疾病8例) 长期卧床76例, 于病后14~45d出现症状。④盆腔肿块压迫导致的DVT21例。⑤外伤后 (包括骨折后) 71例, 其中骨折31例, 肌肉扭伤7例, 锐物刺伤14例, 钝性挫伤19例;均于伤后3~26d出现DVT的症状。⑥以下肢肿胀疼痛为第一症状来就诊的恶性肿瘤46例, 其中包括消化系统肿瘤22例, 肺癌8例, 腹膜后肿瘤4例, 妇科肿瘤8例, 平滑肌肉瘤、乳腺癌、甲状腺癌、白血病各1例。⑦原因不明213例。

1.4 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1210例, 主要给予溶栓、抗凝并辅以中成药活血化瘀治疗;股静脉切开取栓治疗36例。

2 讨论

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acute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的原因比较复杂, 一般来说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根据Virchow血栓形成原理, 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从理论上讲应为以下三点, 即:血管壁的病变、血流缓慢和血液的高凝状态, 他们均参与血栓形成的过程中。在不同病因的血栓形成中, 其主要的作用因素有所不同。

2.1 ADVT的诊断依据

本组1426例ADVT病人均经彩色多普勒确诊。顺性静脉造影原来为一种下肢静脉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 由于注射造影剂有一定的副作用, 如注射局部的疼痛、恶心、呕吐、皮肤荨麻疹和支气管痉挛, 有时甚至诱发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目前已基本被彩色多普勒检查所取代。在深静脉血栓形成时, 超声多普勒可发现在血栓形成的部位有一个自发性、连续性回声信号, 在吸气末时血流信号不停止, 在血栓的近心方向有增强的回声, 压迫远端后血流没有增加;在血栓的远心方向压迫近端, 静脉血流信号没有增强。

2.2 术后血栓形成原因分析

在本组病人中, 各种手术后发生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有754例, 占所有病人总数的60.51%。其中妇产科、普外科和骨科手术术后ADVT位于发病的前三位分别为195 (25.86%) 例、231 (30.64%) 例和252 (33.42%) 例, 为术后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术后发生ADVT的具体原因目前还不太清楚, 根据报道与以下因素有关, 如:手术时间过长、术前及术中输血、术后应用止血药过多及时间过长、术后血小板数量的增加、恶性肿瘤的手术、术后卧床时间过长等;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 以及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肉完全麻痹, 失去收缩功能, 均可使静脉流速减慢, 血液淤滞。本组病人的发病因素与文献报道相似。

2.3 妇科手术和正常分娩所致的血栓

妇科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 由于病人年龄, 大手术范围较大, 特别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易损伤血管壁、暴露出血管内皮下的胶原, 促进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活化。本组共62例行盆腔清扫术病人发生ADVT, 占妇科手术后195例中的23.85%。中、青年妇女ADVT的发病原因以产后多见, 本组产后共55例, 其中剖宫产术后61例, 正常分娩65例, 占妇产科病人260例中的48.46%。妊娠时胎盘产生大量雌激素, 足月时达高峰, 其雌三醇的量增加到非孕时的1000倍。雌激素促进肝脏产生各种凝血因子, 同时妊娠内纤维蛋白原也大量增加, 致使血液呈高凝状态从而引发ADVT。

2.4 创伤导致的深静脉血栓

本组创伤导致的深静脉血栓71例中32例由于肢体骨折所致, 12例发生于严重的多发性创伤。创伤导致的深静脉血栓考虑是伤后长期卧床及患肢骨折处固定、活动受限、骨折端局部淤血肿胀、骨折端压迫静脉、静脉壁损伤等多因素所致, 而引起血液高凝状态。其余8例仅有小腿肌肉扭伤的病史, 考虑其导致ADVT原因可能是小腿腓肠肌扭伤时, 腓肠肌静脉丛内皮细胞受损导致血栓形成。

2.5 恶性肿瘤的作用

恶性肿瘤在ADVT中所起的作用较为复杂, 本组46例合并恶性肿瘤的病人中33例就诊, 在诊治过程中发现有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伴发ADVT, 早就有报道, 但因临床多主要表现ADVT发生在先, 临床上易漏诊。其形成原因考虑是癌细胞释放促凝物质, 损伤血管壁、导致血液淤滞有关。另外9例患者, 2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 另3例腹膜后巨大肿块, 4例妇科盆腔肿瘤, 阻塞压迫下肢深静脉回流, 加重血液淤滞, 从而导致了ADVT。

2.6原因不明的深静脉血栓

本组病人中有213例原因不明者, 占全部病人的17.09%。原因不明者中有的病例可能经过随访或仔细观察检查还是有因可查的。如9例病人近期有长途旅行史;8例喜好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打麻将等。可能的因素:如受寒和劳累后, 血管痉挛、血管内皮损伤、血流量缓慢, 可致血栓形成。劳累、久坐、久站、久蹲可致血流不畅, 局部缺血、缺氧, 使血管受损, 内皮损伤, 静脉内压力增高, 也易导致血栓形成。国内关月等报道, 深静脉血栓形成因凝血V因子Va仍保持凝血活性, 而对抗凝血系统的APC的失活作用耐受性增强, 从而使抗凝作用降低, 凝血作用增强, 导致血栓形成。另外如先天性抗凝血酶原缺乏症, 蛋白C、蛋白S以及部分纤溶酶原缺乏症均可能导致血栓形成。

2.7年龄、糖尿病、高脂血症在ADVT中的作用

肥胖、年纪过大、糖尿病、高脂血症在ADVT发病中的作用已有报道。本组60岁以上老年病人568例, 占所有病人的45.59%。老年人活动量减少, 血流缓慢, 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增加;加上糖尿病、高脂血症发病率明显增高, 由于糖代谢、脂代谢异常加速了血小板功能异常, 纤溶活力下降所致高凝血倾向而易于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篇6

1 病 因

1.1 静脉血流滞缓

手术中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 静脉流速减慢;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肉完全麻痹, 失去收缩功能, 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 致使血流滞缓, 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再有长期卧床或长久保持下蹲姿势及长时间乘车等。均可引起静脉血流滞缓, 这些均被认为是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的因素。

1.2 静脉壁的损伤

(1) 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 如各种抗生素、高渗葡萄糖溶液等均不同程度地刺激静脉内膜, 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2) 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或骨折创伤均可导致静脉血栓形成; (3) 感染性损伤: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 较为少见, 如感染性子宫内膜炎, 可引起子宫静脉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

1.3 血液高凝状态

手术中或手术后因组织损伤引起血小板凝聚能力增强。脾切除术后由于血小板骤然增加, 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2 预 防

深静脉血栓重在预防[2], 为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尽量避免下肢输液, 偏瘫患者、手术患者避免在患侧输液。 (2) 减少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的使用。 (3) 避免在同一静脉进行多次穿刺, 穿刺部位如发现红、肿反应应立即拔除。 (4) 高危人群术后常规抗凝治疗。 (5) 下肢手术者, 抬高下肢, 早期活动, 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 并嘱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应抬高下肢20°~30°, 尽量避免膝下垫枕、过度屈曲, 影响静脉回流。对高危人群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增加活动量。对不能活动者, 由护士或家属被动按摩患肢。 (6) 机械辅助预防。可采用气压机或使用弹力袜及按摩等。气压机是对套在肢体的袖套循环充气和放气来促进血液流动。弹力袜是通过外部压力作用于静脉管壁, 来增加血液流速和促进血液回流, 它能提供不同程度的外部压力。

3 护 理

(1) 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形成, 要求患肢制动, 不得按摩或做剧烈运动, 以免栓子脱落。 (2) 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20°~30°, 以利静脉回流, 减轻水肿。 (3) 密切观察患肢血运、感觉、周径及颜色的变化。每天定时对比双下肢肤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感觉、足动脉搏动情况, 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长并记录, 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 积极处置。 (4) 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屏气用力。 (5) 应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纤维素食物。 (6) 溶栓抗凝治疗患者要监测患者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和大便潜血试验等。 (7) 临床护理时若发现患者有咳嗽、胸闷、胸痛、口唇紫绀、咯痰带血、呼吸困难等应引起高度重视。除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外, 还应及时将情况通知医师, 积极配合抢救。 (8) 患肢水肿明显减轻后, 应适当下床活动, 增加肌肉收缩, 加速静脉血液回流, 防止新的血栓形成。运动应循序渐进, 不可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1]杨佐明, 戴士峰, 刘晓明, 等.人工髋关节置换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 12 (22) :4323-4327.

1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5例患者, 男9例, 女6例;年龄28~74岁, 平均47.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6d, 平均2.3d。病因:产科手术后2例, 颅脑外科术后3例, 肺癌4例, 口服避孕药1例, 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3例, 原因不明2例。15例全部经内科保守治疗, 其中3例给以尿激酶溶栓治疗, 10例给以口服华林治疗, 5例只给以低分子肝素治疗, 无一例发生肺栓塞等并发症, 均好转出院, 平均住院时间17.7d。

1.2 临床表现

15例患者均出现患肢肿胀、疼痛, 沿血管病变部位肢体压痛, 可扪及索状物, 低热5例。分类:轻度2例, 中度6例, 重度7例。经静脉造影3例, 超声多普勒检查12例, 实验室D-Di<0.5mg/L11例, ≥0.5 mg/L4例。

2 护理措施

2.1 基础护理

(1) 心理护理:有些病人由于在术后发生DVT, 往往认为手术失利或因治疗有误引起, 存在不满情绪, 烦躁易怒。有些患者由于急性起病, 肢体活动受限, 加之对本病缺乏了解, 认为DVT治疗风险大, 存在恐惧心理, 精神紧张。有些患者治疗一段时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对治疗产生怀疑, 表现为精神忧郁。因此护士需要及时做好宣教工作, 让患者了解本病的发生、治疗及预后情况。要让患者了解治疗过程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处理原则、注意事项。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 进行开导安慰。积极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全信心配合治疗。 (2) 专科护理:强化意识, 对所有DVT患者都应进行一级护理。 (1) 绝对卧床1~2周, 减轻疼痛并使血栓紧粘于静脉壁的内膜上, 避免发生血栓脱落, 导致肺栓塞。 (2) 嘱患者患肢制动, 患肢抬高离床面20~30cm, 有利于患肢静脉回流, 减轻肿胀。 (3) 保持大便通畅, 以免用力排便使血栓脱落, 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4) 开始起床后应穿有压差的长筒弹力袜, 改善静脉回流, 减轻患肢水肿, 穿着时间6周~3个月为宜。

2.2 溶栓及抗凝期间的护理

溶栓后每1小时测1次血压, 查看皮肤、黏膜、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倾向。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鼻衄等, 观察尿色变化、大便颜色,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主管医生。

DVT患者抗凝时间长, 有时达半年以上, 嘱患者定期进行凝血机制检查, 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或APTT调整抗凝药物用量。对于脑出血急性期、产科病人应重点观察神经系统有无异常, 阴道有无流血, 手术部位有无渗血等。

3 讨论

3.1 DVT发生机理

Virchow在1856年就归纳了促发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 包括:静脉内膜损伤, 静脉血液淤滞及高凝状态。凡涉及以上因素的临床情况均可导致静脉血栓形成。如: (1) 手术:损伤血管内膜, 尤其是骨科、胸腔、腹腔及泌尿生殖系手术; (2) 肿瘤:确切机制不清, 通常认为致癌因素可激活凝血瀑布, 形成促血栓环境, 特别是胰腺、肺、生殖系、乳腺及泌尿系恶性肿瘤; (3) 外伤:特别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 (4) 长期卧床:血流缓慢, 血中有形成分易粘附于血管壁致血栓形成; (5) 妊娠:雌激素作用; (6) 高凝状态:抗凝物质缺乏、骨髓增生性疾病、异常纤维蛋白血症和DIC等; (7) 静脉炎或医源性静脉内膜损伤等。

3.2 DVT预防

(1) 在饮食上应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及低脂肪食物, 忌食油腻、肥甘、辛辣之品, 严格戒烟。 (2)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肥胖者应减轻体重。 (3) 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或抗凝药物, 降低血液黏度。 (4) 术后病人卧床期间对下肢由远端向近端进行按摩, 术后尽早下床活动。 (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应绝对卧床, 患肢予以垫高, 以防止血栓脱落发生肺动脉栓塞。 (6) 急性期已过或后遗症期的病人下床活动时应穿弹力医疗袜, 以压迫浅静脉, 防止浅静脉扩张, 并能促进浅静脉回流, 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下蹲、盘腿及两腿叠压。休息时仍应垫高患肢。 (7) 中药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有效方剂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8) 在急性期, 抗纤溶疗法能将血栓溶解。 (9) 另外, 某些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是由于肿瘤压迫造成的, 应及早查出真正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摘要:总结1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重点做好基础护理、溶栓及抗凝期间各种护理, 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15例患者均好转出院, 无一例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 篇8

[摘要]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颅脑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方法 将76例颅脑术后昏迷患者按不同护理方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Routine care,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分别为2.63%(1/38)比15.79%(6/38),5.26%(2/38)比21.05%(8/38),0(0/38)比2.63%(1/38),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颅脑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及下肢肿胀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颅脑手术;昏迷;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5-120-03

颅脑手术患者病情多较重,术中需放置深静脉置管建立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保证术中输液、输血的顺利进行,多行股静脉置管穿刺,具有风险小,操作简便,易掌握的优点,但不可避免可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1]。如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高危人群的小腿深静脉栓塞的发生率可高达40%~80%,下肢近侧深静脉栓塞可达10%~20%,同时静脉血栓脱落,可造成静脉栓塞症,可危及生命安全[2-3]。血管损伤、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是发生颅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关键因素,因而针对颅脑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组旨在观察护理干预对颅脑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改善术后患者临床预后,现将结果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4月~2013年10月期间住院部76例颅脑术后昏迷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不同护理方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中男27例(71.05%),女11例(28.95%),年龄为18~64(38.6±6.6)岁,右股静脉置管26例(68.42%),置管时间7~10(8.8±0.6)d,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25例(65.79%),高血压脑出血行血肿清除术8例(21.05%),脑深部肿瘤切除术5例(13.16%),对照组中男25例(65.79%),女13例(34.21%),年龄为18~66(39.4±6.5)岁,右股静脉置管28例(73.68%),置管时间7~10(8.5±0.5)d,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25例(65.79%),高血压脑出血行血肿清除术7例(18.42%),脑深部肿瘤切除术6例(15.79%),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针对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原因的分析,采取以下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1)深静脉置管护理:使用过黏稠度较大药物后应使用20mL左右的生理盐水先行冲管,防止管壁药物沉积,然后再行封管;对于因剧烈咳嗽、烦躁等可能引起血液回流导管内的患者,应注意观察,一经发现可使用注射器抽出微血栓,防止管腔堵塞,然后再继续输液;输液前应检查深静脉置管是否通畅,先抽回血,感觉无阻力,方可静脉滴注,防止导管内栓子注入血管内,一旦管道被堵,应及时及时拔除导管,勿强行推注;(2)使用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皮下注射0.4mL/次,qd;(3)严密观察病情:值班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下肢血运状况,观察是否存在肿胀,每天用卷尺精确测量,并与健侧下肢对照粗细,观察下肢皮肤温度及色泽是否异常,及时反馈患者主诉并做好记录,异常者通报医生可通过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进行进一步确诊,一经确诊立即拔除股静脉置管。(4)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股静脉置管的护理要点、注意事项,使患者、家属提高重视,做好相关预防措施,术后保持肢体抬高20°~30°,多饮水,每天至少1500mL,多食水果和粗纤维的食物,尽早活动,并指导如何进行早期主动、被动活动,讲解深静脉血栓的常见症状,嘱咐患者及家属一旦下肢感觉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或护士反馈,给予弹力袜(梯度压力袜)和间歇充气加压泵的康复护理,术后2~3d开始给患者24h持续使用弹力袜,术后72 h持续使用或持续使用问歇充气加压泵,直到患者能够自己走动,对于手术需要置入股静脉置管的患者,手术后返回病房病情平稳的情况下尽早拔除深脉置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深静脉血栓的评判标准参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第2版)”[4],每日定时定部位用皮尺测量患侧肿胀处和健侧同水平处的周径,观察下肢肿胀发生情况,统计下肢肿胀发生率,统计肺栓塞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录入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讨论

外科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较高[5],颅脑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影响患者术后预后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临床治疗成本,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增加患者术后痛苦,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因而,颅脑手术昏迷患者加强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是非常必要。

颅脑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与深静脉血液回流无力及血液黏滞度增高所致。颅脑手术的创伤性较大,再加上术前的全身麻醉,可引起组织因子的大量释放,激活外源性的凝血系统,且术后患者多需使用脱水药物降颅内压,诸多因素共同导致血液高凝状态[6],血管损伤、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是DVT发生的三大因素,此三种因素相互作用,但以血液高凝状态是主要发病因素[7]。晕迷是颅脑手术术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往往会忽视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下肢静脉造影是公认的诊断DVT 的标准方法,但存在一定创伤性,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和可重复性的特点,同时具有较高临床诊断准确率[8-9]。

本文结果显示,针对颅脑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原因制定的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结果与时会云等[3]研究相符。采取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深静脉置管护理、预防性抗凝、病情密切观察、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其中由于颅脑术后昏迷患者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静脉血流回流无力,又不能自主活

动或肢体活动减少,通过被动活动、穿弹力袜、间歇充气加压泵能够有效促进静脉血液的回流,促进滞缓的血流加速运动,防止血液过多地淤滞在腿部。争取术后尽早拔除深静脉置管,尽量减少频繁穿刺损伤血管和药物对血管局部刺激,导致血栓形成,最好避免行股静脉留置[10]。综上所述,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颅脑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及下肢肿胀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100例产妇, 对于此次研究, 产妇均知情, 并签署研究同意书;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观察组 (50例) 和参考组 (50例) , 观察组年龄20~34岁, 平均年龄 (26.5±1.2) 岁;参考组年龄21~36岁, 平均年龄 (27.1±1.4) 岁;两组产妇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参与研究进行对比。

1.2 方法

参考组实施常规护理。产妇分娩后需谨遵医嘱, 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了解产妇不适地方, 及时指导和处理, 指导产妇在分娩3 d后下床活动, 活动轻微, 以此促进血液循环, 促进产妇子宫恢复;同时产妇产后卫生是至关重要的, 及时更换床单和病服, 避免生殖道感染。同时要加强产妇营养护理, 补充体力, 保持充沛精力;并防寒保暖。若发现产妇有可能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需要立即报告医生, 并进行处理。

观察组在参考组基础上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产妇分娩后, 护士需指导产妇下床进行活动, 定时按摩下肢, 注意下肢的防寒保暖工作。在进行静脉穿刺时, 避免于下肢静脉穿刺, 当发现疑似静脉血栓形成时, 要立即采用溶栓和抗凝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例, 发生率为4%;参考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2例, 发生率为24%;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26, P<0.05) 。

2.2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满意26例, 基本满意20例, 不满意4例, 满意率为92%;参考组满意18例, 基本满意20例, 不满意12例, 满意率为7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34, P<0.05) 。

3 讨论

产妇分娩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 (1) 静脉血流缓慢:产妇在妊娠晚期, 子宫增大, 负重增加;部分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等数量不断提高, 纤溶活性减少, 在某些因素下, 会形成下肢内血栓。产妇胎膜早破, 胎先高浮时, 产妇活动会限制等各种因素会延长产妇的第二产程, 双腿静脉受到压迫而减慢回流速度, 导致静脉血流瘀滞;产妇行剖宫产, 需要长期卧床, 未早期开始下床活动, 导致下肢静脉血回流缓慢[2]。 (2) 静脉壁管损伤:高龄产妇血管弹性不佳, 过于肥胖患者, 血管壁遭到压迫, 血管缺氧, 在同一静脉部位反复多次穿刺, 导致血管壁过于粗糙, 易导致流动血液形成凝血状态, 出现静脉血栓。 (3) 血液高凝状态:产妇分娩后血小板黏稠度提高, 凝血活酶进行释放, 凝血因子增加, 致血液成分改变, 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使静脉血栓形成。

在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工作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促进静脉回流:产妇分娩后要指导产妇适当运动, 指导家属定时对产妇进行按摩, 做良好的收缩运动, 并提早下床做轻微运动;多喝水, 促进肠胃蠕动, 预防便秘;保持心情舒畅;做好下肢的防寒保暖工作。 (2) 预防静脉血管壁损伤:产妇输液时, 不可留置过长时间, 加强护理工作, 预防感染, 密切关注静脉情况, 保护血管[3]。 (3) 预防血液出现高凝状态:产妇分娩前, 必须要熟知产妇合并史, 掌握高危因素, 稳定产妇生命体征和病情, 补充水分, 输液,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积极治疗原发病。 (4) 健康教育:为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护士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对于合并其他疾病的产妇尤其格外重视, 使患者特别重视静脉血栓形成的危害性,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并勤加运动, 降低发生率。 (5) 饮食指导:产后, 需指导产妇正确饮食,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平衡膳食, 多进食高纤维、高维生素食物, 避免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血液出现高凝状态。 (6) 运动护理:产后运动受限, 可在床上进行下肢的屈伸活动, 内外收展, 尽早下床活动, 促进血液循环[4], 改善下肢血液流动缓慢, 防止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在此次研究中, 参考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参考组基础上实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干预, 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 参考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4%;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满意率为92%, 参考组满意率为7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产妇分娩后, 采取积极护理措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可有效降低发生率, 确保产妇健康恢复, 临床价值高,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100例产妇, 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两组。参考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5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实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干预, 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 参考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4%;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满意率为92%, 参考组满意率为7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产妇分娩后, 采取积极护理措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可有效降低发生率, 确保产妇健康恢复, 临床价值高,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临床护理,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彭波.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8 (07) :701.

[2]龚桂芳.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广东医学, 2012, 33 (11) :1688.

[3]乔翠云.程序化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1, 20 (12) :1007.

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 篇1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栓子脱落容易引起肺动脉栓塞, 据报道, 肺栓塞病死率约为35%, 栓塞肺动脉的栓子70%~90%来源于下肢深静脉和盆腔静脉丛。为了预防致死性复发性的肺动脉栓塞, 本院对此类患者实行经皮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结合抗凝溶栓治疗, 并进行有效的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例患者, 均经超声检查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胸部CT及放射性同位素肺灌注扫描示肺栓塞, 男2例, 女1例;年龄36~66岁, 平均51岁。

1.2 手术方法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常规消毒铺巾, 于健侧股静脉穿刺, 导入鞘管, 进行下腔静脉造影, 了解下腔静脉口径及有无解剖变异, 确定肾静脉开口位置, 了解髂静脉及肾静脉下方的下腔静脉有无血栓存在, 导入下腔静脉滤器外鞘管口在下腔静脉近肾静脉开口以下, 导入下腔静脉滤器予以固定, 撤出外鞘, 释放滤器, 再造影观察滤器的位置。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准备

协助做好各种常规检查, 如胸片、心电图、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下肢深静脉超声、胸部CT放射性同位素肺灌注扫描等, 了解全身各脏器功能、肺动脉有无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情况, 做好碘、抗生素过敏试验, 备皮, 训练床上大小便, 术前禁食4h, 术前30min使用镇定剂。

2.1.2 做好术前宣教, 解除思想顾虑

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的目的、意义、手术经过、术中如何配合、手术效果、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术后的注意事项, 让患者或家属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对患者可实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避免一些增加患者心理负担的宣教内容, 使其与医生护士密切配合, 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2.1.3 体位及患肢护理

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患肢有不同程度的水肿疼痛, 甚至活动障碍。对此, 应给患者安排一个安静舒适的病室, 体位采用上半身抬高15°、下肢抬高25°膝关节屈曲15°体位, 使髂骨静脉呈松弛不受压状态, 同时利于患肢静脉回流, 减轻肿胀。

2.1.4

注意保暖, 不能挤压按摩活动患肢, 因早期静脉血栓形成后, 血栓与血管壁粘连较差, 易脱落导致肺栓塞, 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痛、, 血压下降等情况的发生.如出现应立即平卧, 避免深呼吸、咳嗽、剧烈翻身, 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的吸入.

2.2 术后护理

2.2.1 肢体护理

拔鞘管后局部压迫10~15min, 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h, 沙袋压迫6h, 穿刺侧下肢伸直, 制动12h, 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下肢远端皮肤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严密监测有无心律失常和低血压, 遵医嘱静脉输注抗生素, 同时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 观察水肿消退情况。

2.2.2 药物和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

术后根据医嘱给予抗凝、溶栓药物, 每天抽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 做皮肤护理及口腔护理时观察皮肤、黏膜、牙龈等有无出血, 记录24h尿量, 尿量是判断肾功能指标之一, 如滤器覆盖了肾静脉开口, 可导致肾静脉血栓形成, 肾脏血液回流受阻.引起肾脏的损害.观察患者有无咳嗽、胸闷、呼吸困难, 警惕术后出血、肺栓塞及滤器脱落、移位、折断和下腔静脉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2.2.3 出院指导

嘱患者进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多吃粗纤维食物, 保持心情愉快;多做下肢肌肉收缩活动;按医嘱服用华法令等抗凝药, 定期复查凝血指标, 腹部平片了解滤器位置, 超声检查下肢血流情况, 如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点、血尿、便血、牙龈出血, 及时来院就诊, 3个月不做MRI检查, 防止滤器移位。

3 结果

上一篇:德国培训的收获与思考下一篇:学习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