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效果十篇

2024-05-23

节能减排效果 篇1

关键词:多功能双层窗,双层玻璃幕墙,节能减排

0 引言

在影响建筑物结构能耗的诸多因素中, 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建筑物的气密性成为最主要的两个影响因素。我国既有建筑中大部分为高能耗的非节能建筑, 与节能工作开展较早的发达国家相比, 外墙传热系数K值是其2.6倍~3.6倍, 屋面是其3.2倍~4.2倍, 外窗是其1.4倍~2.0倍, 门窗空气渗透是其3倍~6倍[1]。为了减少建筑物的结构能耗、降低建筑物能耗水平, 必须增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提高门窗的气密性。下文分别介绍了日本企业研发的“多功能双层窗”“双层玻璃幕墙”新技术, 这些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

1 多功能双层窗

外窗是建筑围护结构中的轻质薄壁构件, 也是建筑节能中最薄弱的关键环节, 其能耗大约是同等面积墙体的4倍、屋顶的5倍[2], 对建筑整体能耗影响较大。目前, 国内对外窗进行改造主要是通过采用新型材料来降低窗户的传热系数以及通过改进窗户结构形式来增加外窗的气密性。在日本, 为了提高居住舒适性, 保证有很好的视野, 很多高层建筑采用了大窗户, 窗户面积大则易受外部影响, 导致窗边的热环境恶化。为了保持室内舒适性就需要更多的空调能量。针对这个问题, 日本大林组公司开发了多功能双层窗[3]。

1.1 多功能双层窗的结构原理

如图1所示, 在密封的双层玻璃窗内装有百叶窗, 窗的上下端各有一个换向阀。上端的换向阀有与通风管道相连、与室外空气相通和关闭三种状态;下端的换向阀有与室内空气相通、与室外空气相通和关闭三种状态。通过换向阀的切换来调节空气的流向, 以适应气候的变化。在一年中, 既可以保持热环境的舒适性, 又可以节省空调能耗。这是一项利用自然能与机械力相乘作用的技术, 解决了原有双层窗的问题, 进一步提高了双层窗的性能。

1.2 多功能双层窗的运行模式

根据一年中的气候变化, 多功能双层窗具有夏季、冬季和春秋季三种运行模式。

1.2.1 夏季模式

调节百叶窗来遮挡直射的太阳光线, 发挥隔热功能。切换下端换向阀使双层窗内部与室外连通, 室外空气从下端换气口进入双层窗内, 双层窗内被太阳辐射而温度升高的空气靠浮力排向室外。这样, 不需要开动风机, 只靠自然能就可以实现隔热作用, 降低了能耗。

1.2.2 冬季模式

冬季模式根据天气状况分为两种:一种是绝热, 即把上下端换向阀关闭, 使双层窗内形成封闭的夹层, 阻止空气流动。这与一般双层窗的作用相同, 空气夹层将室内与室外的热传递阻断, 起到了绝热作用。另一种是把下端换向阀调到双层窗夹层与室内相连、上端换向阀调到与空调管道相通, 使室内空气从下端换向阀进入双层窗夹层, 再经由顶棚内管道与空调返回气流合流。在有日照时通过热回收可以减少供暖负荷。

1.2.3 春秋季模式

春秋季节白天和夜间采用两种模式。夜间把下端换向阀调到双层窗夹层与室内相连、上端换向阀调到与室外相通, 从上端换气口引入冷飕飕的室外空气, 从下端换气口直接吹入室内, 利用夜间凉爽的室外空气把室内的热量驱散。白天把下端换向阀调到双层窗夹层与室外相通、上端换向阀调到与空调管道相通, 利用凉爽的室外空气有效地制冷。

1.3 多功能双层窗的特点及节能效果

与原有的双层窗相比, 多功能双层窗具有如下独特的优越性:

1) 多功能双层窗通过切换空气的流路共有5种工作模式, 可以根据气候情况进行最佳调节。

2) 多功能双层窗将空气流路切换机构小型化, 使窗户厚度从60 cm以上降至20 cm, 节省了空间, 可称为薄型双层窗, 并实现了各楼层单独控制。

3) 由于室内与室外没有直接相通, 所以, 可以防止噪声干扰。

4) 与空调系统相结合, 根据气候情况以每一层为单元调节空气的流动, 能够在一年中保持舒适的热环境, 同时实现空调的节能。

5) 控制成本上升的同时提高节能性能, 投资回收期约为9年。与一般单层窗相比, 原有的双层窗可节能24%, 而多功能双层窗可节能34% (见表1) (其中, 夏季模式节能16%, 冬季的绝热模式节能8%, 冬季的空气流动窗模式节能2%, 春秋季模式节能8%) 。多功能双层窗比原有的双层窗节能13.2%。

%

2 双层玻璃幕墙

为了提高外围护结构的密闭性、降低日照负荷、增强自然换气效果, 日本一些公司开发并应用了双层玻璃幕墙。

2.1 双层玻璃幕墙的结构原理

如图2所示为日本鹿岛建设公司[4]开发的双层玻璃幕墙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其实景照片, 幕墙厚度为600 mm。图2中 (1) 水平遮阳板是为最高层遮阳设置的; (2) 和 (8) 分别是外侧幕墙排气口和进气口, 可以根据不同季节气候情况自动控制开闭; (3) 是外侧用百叶窗, 可以自动控制来遮挡直射光线; (4) 内侧换气窗采用Low-E玻璃, 可以自动控制开关; (5) 内侧幕墙换气窗同样采用Low-E玻璃, 起着隔热作用, 也可以随时打开; (6) 外侧玻璃采用透明玻璃, 便于维护; (7) 栅板, 除了有透气作用外还兼作维修通道。

2.2 双层玻璃幕墙的特点及节能效果

与传统玻璃幕墙相比, 双层玻璃幕墙是一种可以通过两层玻璃幕墙进行室内外空气换气的幕墙结构。

1) 夏季, 放下双层玻璃幕墙内的百叶窗遮挡日光照射。此时, 由于日光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室外空气换气而被除去, 所以, 能够减少空调负荷。

2) 冬季, 停止双层幕墙的换气, 借助双层玻璃来提高隔热保温性能。

3) 春秋季节, 可以通过双层玻璃幕墙稳定地自然换气。

3 结语

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由于受到建筑结构特别是承重能力的限制, 过多采取加厚墙体等措施的可能性不大,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改造门窗。我国目前既有建筑总量为450亿m2, 大约有80亿m2玻璃门窗的改造量。全国年新增建筑约为20亿m2, 建筑玻璃门窗约4亿m2。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新建建筑中, 引进国外先进的“多功能双层窗”“双层玻璃幕墙”技术, 将会大幅度提高门窗的气密性, 增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取得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

参考文献

[1]卢晨怡, 陈月萍.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研究[J].创新科技, 2013 (10) :82-83.

[2]傅树威.既有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分析[J].节能, 2013 (5) :43-46.

[3]株式会社大林组.多机能ダブルスキンサッシNEXAT[J].BE建築設備, 2011 (6) :20-21.

节能减排效果 篇2

1 企业节能减排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很多人错误的认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就是将一些指标组合到一起即可, 这样设计出来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明显是不合理的, 不仅会对企业的节能减排的效果做出错误评价, 甚至影响企业正常的节能减排。在设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 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1 科学与实用的原则

科学和实用是建立所有体系的共同前提, 企业节能减排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同样如此, 应当将科学、实用放在第一位。在设计时, 要牢牢把握节能减排的特点, 将所有因素考虑进去, 指标的选择要科学, 确保能够将企业节能减排效果的内在规律体现出来;同时要尽可能客观、全面的描述企业节能减排效果。

1.2 系统与层次的原则

企业节能减排效果评价是非常复杂的, 因此,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要求以系统观点为根本, 能够客观的对企业节能减排效果组成要素进行描述。要按照一定规则将这些子系统结合到一起, 不同层次需要采用与之对应的不同指标, 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方便的对系统进行操作, 为节能减排效果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1.3 可测与可比的原则

在设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当做到量化,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 一些指标是难以量化或者是无法量化的, 在这种情况下, 只能采用定性指标进行描述。需要注意的是, 虽为定性指标, 但仍然需要和量化手段相对应。此外, 在指标计算方法上应当尽可能简单, 但是必须要明确, 数据的获取也应当简单和可靠[1]。

1.4 完备与简明的原则

我们知道, 节能减排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 同时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 在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以免将重要信息遗漏。但是指标的内容应当是简明扼要、准确的, 并且还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不能出现相同或者是相似的变量。

2 企业节能减排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体系内容

按照上述设计原则, 构建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综合利用、无害化和支撑能力五个指标, 这五个指标为一级指标, 分别划分为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由于篇幅有限, 在这里不将体系的具体内容展示出来, 通过“主要指标内容说明”进行介绍。

2.2 体系特点

2.2.1 硬、软指标有机结合

所谓硬指标, 实际上指的就是可测度指标, 硬指标的获取主要来自于企业统计资料和财务;软指标是法律和政策层面的指标, 软指标的获取主要来自于专家调查和问卷调查。

2.2.2 研发与生产并重

评价指标体系强调的不仅仅是企业生产过程, 在产品设计和研究阶段评价指标体系就已经深入其中。作为企业, 只有在研发阶段就已经重视节能减排, 才可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真正目的。

2.2.3 节约与替代相统一

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 同时也强调对清洁能源的使用。新型能源的使用使得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大减少, 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企业的能源问题, 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3 主要指标内容说明

2.3.1 资源消耗

(1) 节能。节能是企业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够实现对能源的合理利用, 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 也必须要以节能为前提[2]。节能通过下面两个指标体现出来:

(1) 单位产值能耗比例。是指企业增加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

(2) 能源重复利用率。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能源的回收再利用率。

(2) 节水。任何企业都离不开水, 而水也是企业节能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下面两个指标体现出来:

(1) 单位产品用水量。是指企业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水量。

(2) 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 重复利用水量和总用水量的比值。

(3) 节材。企业生产自然离不开材料, 而材料的节约也是节能的重要内容。通过下面两个指标体现出来:

(1) 单位产值原材料使用量。是指企业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

(2) 单位面积建材使用量。是指企业建设厂房或其它建筑时所消耗的建筑材料。

2.3.2 污染物排放

企业污染物主要有三种类型, 分别是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这也是评价指标体系污染物排放的三个指标。

2.3.3 综合利用

(1) 固体废弃物。通过下面三个指标体现出来:

(1) 生产废料回收利用率。是指企业生产废料回收利用额占总额的比率。

(2) 生产垃圾回收利用率。是指企业回收利用的生产垃圾的回收利用程度。

(3) 生活垃圾资源化率。是指企业回收利用的生活的垃圾占生活垃圾的总额的比率。

(2) 废气。通过下面两个指标体现出来:

(1) 生产废气循环利用率。是指企业回收利用的废气占总额的比率。

(2) 生产余热循环利用率。是指企业收回的余热循环利用的比率。

(3) 废水。通过下面两个指标体现出来:

(1) 生产废液重复利用率。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的回收利用比率。

(2) 生产废水重复利用率。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处理的废水循环使用的比率。

(4) 可再生资源。通过下面两个指标体现出来:

(1) 废气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率。指企业回收利用的废弃有色金属占产生的废弃有色金属的比率。

(2) 废气非金属回收利用率。指企业回收利用的废弃非金属占产生的废弃非金属的比率。

2.3.4 无害化

(1) 达标率。主要通过下面三个指标体现出来:

(1) 废水排放达标率。是指企业排放的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比率。如果指标越大, 说明企业对废水排放就越重视。

(2) 废气排放达标率。是指企业排放的废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比率。

(3) 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指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比率。

(2) 绿色资源使用。绿色能源实际上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清洁能源, 是一种没有污染的能源。绿色资源的使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通过下面三个指标体现出来:

(1)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指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占使用总能源的比率。

(2) 绿色建材利用率。企业在建设厂房、办公室等所采用的绿色建筑材料占总建筑材料的比率。

(3) 绿色材料综合利用率。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的绿色原材料占总原材料使用量的比率。

3 结语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节能减排的任务也越来越重, 国内学者陆续展开了研究。但是, 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方面, 而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还比较少, 而本文就是从这一方面入手展开研究简单说明了体系的设计原则, 具体分析了体系的构建方法, 旨在为企业构建节能减排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胡书林.煤炭企业节能减排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1) .

[2]陈素琴, 李益娟, 李献刚, 陆萍.基于低碳经济的江苏化工企业“节能减排”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 (学术版) , 2012 (1) .

“十二五”节能减排重在结构节能 篇3

“十一五”的前车之鉴,就是要避免前松后紧。

指标分解“跳起来够得着”

指标分解是节能减排第一道不得不做的题,也是一道比较难做的题。“十一五”初期,中央分配指标时,各地都没有经验,有些地区的指标报得很高,但到了“十二五”,这种情形不再出现,大家都会压低。哪怕只有一个百分点,地方政府和中央也会讨价还价。

中央综合考虑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节能潜力、环境容量及国家产业布局等因素,目前,节能指标已经分解完毕,分为10%、15%、16%、17%、18%五档。各地的指标大小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一定是“跳起来够得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能耗降低也大。中西部地区降幅则相对较低。如上海要下降18%;北京要下降17%;而海南、西藏、青海、新疆则是最低一档,仅下降10%。

结构调整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结构调整,而节能减排是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据我们到各地调研可以发现,节能减排工作的推动成效与当地领导的认识程度直接正相关。如果一个地区领导高度重视,在当地进行经济活动、产业布局时,优先考虑,那么该地的节能减排工作就做得好,否则,进展就比较缓慢。节能减排绝不是单靠能源管理部门就能完成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最大的不同,是要突出结构节能。节能有三方面:管理节能、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十一五”期间,技术节能效果显著。通过技术进步、效率提高来节能。譬如,同样发一度电,过去需要350克标煤,现在只需要333克标煤。这样,1度电就少用了17克标煤。

到了“十二五”,依然要三方并举,但结构节能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三产”要调结构。调高第三产业,例如“七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比例要提高。因为这些产业是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价值高,但能源、资源消耗低。

在同一个产业内,也需要调整结构。比如在农村地区,从单一的粮食加工业到精细粮食产品深加工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内部结构调整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同一个企业内,产品结构也需要调整。比如传统钢铁制造业,中国钢铁产量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了,但为什么还要进口钢材?因为有些高端钢产品,我们自己无法生产,只有进口。如果钢铁企业通过技术攻关生产出替代进口的钢材产品,就可以增加附加值,降低单位增加值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

节能从“千家”到“万家”

“十一五”期间,提出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下称“行动”),针对的是高耗能行业中的高耗能企业,如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9个重点耗能行业规模以上的独立核算企业。2004年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达到18万吨标准煤以上,共1008家。

这一行动成效显著,提前超额完成。2008年提前完成原定节省目标1亿吨标煤,2010年节省了1.5亿吨标煤。

“十二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了《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与行动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对象扩大了,不仅是工业企业,而是把用能大户也拉了进来(为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煤以上的企业,和有关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煤以上的企业)。方案的提出,推动了“万家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产品(工作量)单位能耗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部分企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欧债危机、美国债务危机使得2012年国际经济形势很不确定,中国的产品出口将受到直接影响。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恰恰给我们提供了结构调整、发展节能减排的良好机遇。

当我们的经济快车疾驰的时候,节能减排就像红绿灯和斑马线,对这辆车的运行进行约束,防止跑偏。“十二五”完成节能减排的指标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就像一场田径比赛,要跑五圈。头一圈跑得慢没有关系,只要认识到位,措施得力,后面赶上问题不大。(本刊记者胡雪琴采访整理)

记者观察:

2011年节能减排失利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雪琴

2011年7月,环境保护部派出24个核查组分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除外)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核算各地上半年污染减排情况。结果显示,三项指标[化学需氧量(COD)、SO2、氨氮]减排良好,但氮氧化物不降反升,增排了6.17%。

氮氧化物为什么会不降反升?从源头来说,燃煤电厂和机动车是两大主力。对燃煤电厂来说,需要通过脱硝减排,但脱硝装置的安装和运行,电厂积极性并不高。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日前表示,主管部门将出台相关政策,通过脱硝电价来予以推动。

机动车作为氮氧化物的排放大户,首次被纳入约束性指标管理范围。在全国各省(市)中,北京市表现最好,唯一实现了氮氧化物同比减排,经验就在于实行了机动车摇号限购。

杨宏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大部分省份进展不错,但有些省份由于一些原因,实现年度目标面临一些压力。”国家发改委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单位GDP能耗仅下降1.6%,距离全年要完成3.5%的任务差距较大。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节能减排形势非常严峻”。国家发改委因此初步提出了2012年的基本指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以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氨氮排放量下降1.5%,氮氧化物排放量实现零增长。”

节能减排效果 篇4

摘要:就当前的现状来看,电力行业传统火力发电形式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而在此背景下为了给予人们一个良好的用电环境,要求当代电力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大力推广对燃煤发电技术的应用,继而达到节能减排效果,缓解生态环境保护中凸显出的问题。文章从当前火力发电能耗状况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燃煤发电技术节能减排未来发展趋势,旨在其能推动当代电力行业发电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燃煤发电技术;节能减排;效果

电力行业在我国能源生产中占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且其保障着人们生活质量,因而在此背景下要求我国电力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着重强调节能减排效果的重要性,并结合市场发展需求不断完善自身燃煤技术的发展,最终由此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以下就是对燃煤发电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效果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代电力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并带动其不断完善自身技术手段,达到最佳的火力发电状态。

1.当前火力发电能耗状况分析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燃煤发电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技术层面较为薄弱的问题,继而与当今世界技术水平形成了一定的差异性,且到2014年为止,我国发电原煤消耗已经达到了20×10st,同时发电组呈现出平均供电煤耗400g/(kW・h)的发展趋势,最终由此凸显出火力发电能耗消耗较大的问题,为此,推动我国电力部门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清洁高效煤电设备的应用,继而减少能源损失,达到最佳的火力发电状态。此外,基于当前火力发电能耗状况的基础上,未来电力行业在火力发电过程中必将致力于对高效火力发电技术、二次再热超临界发电等技术的应用,达到良好的节能减排发电目标。

2.燃煤发电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效果

2.1燃料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基于燃煤发电技术的基础上我国电力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避免能源消耗量较大问题的凸显,强调了对电站锅炉的应用,继而通过电站锅炉燃烧的方式将燃料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达到最佳的节能减排发电效果。此外,在燃料能量转化过程中亦应注重对高温燃烧技术的应用,基于此降低锅炉热损失,形成高效率的火力发电效果。另外,在燃料化学能转化的过程中注重排烟温度的降低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责任公司在利用燃煤发电技术的过程中即通过将排烟温度降至80-85%的方式达到了节能减排目的.,即将煤耗降低3g,(kW・h)左右,为此,当代电力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提高对其的重视。

2.2提高初参数

基于燃煤发电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当代电力行业在火力发电过程中为达到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注重对初参数的提高也是非常必要的。而初参数提高的火力发电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初参数的提高有助于机组容量的增加,继而有效缓解原有火力发电中凸显出的能源消耗问题,达到节能减排目的;

第二,在初参数提高的基础上我国超临界机组平均供电煤耗率将有所降低,即由原有的300g/(kW・h)降至250g,(kW・h),最终推动节能减排效果的逐渐凸显。对于此,当代电力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且将其纳入到火力发电创新计划中,最终为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用电环境,满足其生活及生产需求。

2.3优化冷端设计

在燃煤发电技术进步的背景下,我国电力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更为注重对冷端的优化设计,继而为节能减排发电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利的基础保障。但是为了达到冷端优化设计目标,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在对系统进行操控的过程中应更为注重对排气压力的合理选择,且结合役机组运行需求对冷端设计进行合理调整,最终确保凝汽器始终处在最佳的真空运行状态,满足节能减排运行效果。此外,基于燃煤发电技术的基础上冷端设计优化有助于供电煤耗率下降0.6g/(kW・h)左右,因而相关技术人员在对燃煤发电系统进行操控的过程中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继而满足节能减排条件需求,达到最佳的燃煤发电效果。

2.4降低管道压损

在传统火力发电过程中逐渐凸显出管道压损等问题影响到了整体发电率,因而在此背景下,当代电力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引进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继而缓解火力发电过程中凸显出的问题。此外,降低主蒸汽管道及再热蒸汽管道压损亦有助于节能减排发电目标的实现,基于此,首先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在对系统进行操控的过程中应结合燃煤发电技术条件将弯管作为主要蒸汽管道,同时采取相应措施缩短管道长度,最终达到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例如,“外三”在对燃煤发电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即强调了管道调整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条件通过采用大曲率半径弯管的方式达到了降低能源消耗的效果,且确保平均供电煤耗率下降0.5g/(kW・h),满足了当代节能减排发展需求。另外,基于降低管道压损的基础上,注重热压降环节是非常必要的,因而应将其落实到实践发电中。

3.燃煤发电技术节能减排未来发展趋势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电力行业在燃煤发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为此,应着重强调燃煤发电技术的发展。经过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在燃煤技术发展的背景下2030年我国电力行业火力发电标准煤节约量将达到78240t,与此同时,火力发电过程中所产生的So2及No2等也将得到有效控制,即其将分别被控制在4500t、1600t左右。此外,基于燃煤发电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脱硫技术也将得到不断完善,因而在此背景下相关技术人员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且将其应用于火力发电中,达到最佳的节能减排效果,并提升整体脱硫效率,避免其影响到当代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另外,在燃煤发电技术发展过程中开发IGCC亦可推动节能减排发电目标的实现,并有效缓解大气污染问题。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推动燃煤发电技术朝着稳定的方向前进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应提高对其的关注度。

4.结语

综上可知,我国电力行业在火力发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能源损耗较大等问题影响到了对现代化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因而在此背景下电力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且应强调对燃煤发电技术的应用,并从降低管道压损、优化冷端设计、提高初参数及实现燃料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等途径人手打造一个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且满足当代生态环境保护需求。此外,在电力行业火力发电过程中注重对新型技术的应用也是非常必要的。

★ 节能减排论文

★ 节能减排总结

★ 节能减排口号

★ 地税节能减排工作总结精选

★ 节能减排个人工作总结

★ 学校节能减排倡议书精选

★ 节能减排工作心得

★ 节能减排公司演讲稿

★ 关于节能减排学习心得体会

节能减排效果 篇5

辽宁“十一五”期间主要依靠关停并转、产业升级等手段使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根据某项研究结论:2007年, 辽宁环境质量指数为81.84%, 比2003年提高了7.62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提高了6个位次, 高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80.48%。“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应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支持开发高效节能工艺、技术和产品, 优先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共性和关键技术示范,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采取多种方式加快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 培育专业化节能和环保服务体系,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一、辽宁技术进步及节能减排的现状分析

(一) 技术进步的总体水平及趋势分析

研究辽宁科技进步促进节能减排问题, 首先应对辽宁科技进步情况进行横向对比, 以便讨论后面的问题。依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 从总体上看, 2007年至2009年辽宁省的综合科技进步指数分别是52.24、56.15和57.97, 全国排名均处第6位;但2008年和2009年综合科技进步指数分别提高3.91和1.82个百分点, 两年全国排名均为第10名。从趋势上看, 2007年至2008年综合科技进步指数保持了略高于全国平均值 (2007-2009年全国平均值分别为52.06、55.47和56.99) 的水平;但2008年和2009年综合科技进步指数与全国平数的差异分别为0.5和-0.77。所以从科技总体实力上来看, 辽宁仍属于科技强省。但从发展趋势看, 存在着下滑的趋势和忧虑。

(二) 技术进步的投入效率分析

通过采集科技活动投入产出效率方面的主要数据, 可以通过对比, 从中发现科研投入产出的关系及效率, 进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006年辽宁科技活动投入指数为55.47%, 低于上海、北京、天津、陕西、广东和浙江, 居全国第7位。“消化吸收经费与技术引进经费比例”指标水平低是影响辽宁科技活动投入水平提升的最主要因素, 这一指标水平在全国仅居第23位。2006年辽宁科技活动产出指数为42.57%, 低于上海、北京、天津和海南, 居全国第5位。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系数、万名R&D活动人员科技论文数、科技活动产出水平这3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仅分别为20、19、14。

(三) 单位GDP能耗的全国及区域对比分析

东北三省的区位和经济发展模式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 都是传统的老工业基地, 有共同发展历程, 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目标也有许多共同之处。通过对比分析总体能耗形势和能耗降低成绩, 可以进一步判断辽宁省节能减排方面的现状及任务。

1. 横向对比分析。

依据统计资料, 2006年至2009年, 辽宁省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分别是1.775、1.704、1.617、1.439, 而同期吉林省为1.591、1.520、1.444、1.209, 黑龙江省为1.412、1.354、1.290、1.214, 全国平均水平为1.201、1.156、1.102、1.077。说明辽宁省的单位GDP能耗居东北最高, 并且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数;同时也应该看到, 辽宁省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相对较为显著, 2006年至2008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明显高于吉林、黑龙江及全国平均水平, 但2009年出现了反弹;另外, 辽宁省单位GDP电耗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 但仍远高于吉林和黑龙江两省。

2. 纵向对比分析。

从三省的情况来看, 2007年, 辽宁计划4%、实际完成4.01%, 吉林计划4%、实际完成4.41%, 黑龙江计划4%、实际完成4.09%;2008年, 辽宁计划4%、实际完成5.11%, 吉林计划4.2%、实际完成5.02%, 黑龙江计划4.5%、实际完成4.75%;2009年, 辽宁计划4%、实际完成5.08%, 吉林计划5%、实际完成5.98%, 黑龙江计划5%、实际完成5.61%。

3. 差距的评估。

依据能源统计年鉴, 从辽宁省实际与代表性高耗电产品电耗先进水平对比中我们发现:辽宁省的原油、钢冶炼、铝锭、粗铜、电石、合成氨、乙烯、烧碱、水泥、粘胶短纤维、粘胶长丝等产品的生产电耗比国内外先进水平分别高出58.58%、31.82%、6.67%、13.28%、14.65%、21.83%、7.14%、6%、7.49%、23.16%、21.5%。

二、辽宁技术进步带动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

(一) 能源环境方面

1. 能源消耗构成不合理。

当前, 在辽宁省能源消耗的比例中, 煤炭、石油、天燃气和其他能源所占比重分别为50%、48%、1.7%、0.3%, 煤炭的比重达到了50%, 煤炭和石油几乎占了全部能源消耗, 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大致为25%、40%、30%、15%。辽宁省乃至全国煤炭占能耗比例过高是导致高排放的一个重原因, 不优化能源结构, 节能减排的目标很难实现。应大力开发清洁能源, 如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

2. 水污染严重。

我国是全球13个最贫水的国家之一, 人均占有淡水量2200立方米, 是世界人均占有淡水量平均水平的1/4, 每年因为缺水损失GDP约5000亿元。辽宁人均占有淡水700多立方米, 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3, 世界平均值的1/12。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大部分的地下水资源集中在下辽河平原区, 其他地区相对贫乏, 中部辽河流域人口、耕地均超过全省的50%, 经济总量占全省70%以上, 而水资源仅占全省的38%。目前, 全省供水能力严重不足, 年缺水14.5亿立方米, 其中城市缺水7.9亿立方米。2006年辽河全河段为V类-劣V类水质, 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 分别超国家地表水V类水质标准1.0倍、0.7倍、0.3倍和1.0倍。入省的东辽河、招苏台河、条子河3条支流均为劣V类水质, 污染严重。与2005年相比, 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浓度分别上升30.3%、21.2%和52.3%, 氨氮浓度略有下降。同时, 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以优良为主, 一类和二类海水水域面积占监测总面积的89.6%。6个沿海城市中, 大连、葫芦岛海域全部为一类和二类海水, 水质优良;丹东海域以一类海水为主, 水质较好;锦州海域以三类、四类海水为主, 水质轻度污染至中度污染;营口海域以四类、劣四类海水为主, 水质轻度污染至重度污染;盘锦海域全部为劣四类海水, 水质重度污染。

3. 土地资源相对短缺。

全省人均土地面积0.34公顷, 人均耕地面积0.1公顷, 人均林地面积0.13公顷, 人均草地面积0.04公顷, 人均占有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后备资源较少, 全省土地面积已利用90%, 未利用土地仅占10%, 且多为山地, 可开垦为耕地的很少。水土流失严重。目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到5.12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5%, 荒漠化面积0.9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资源开采后的生态破坏恢复较慢, 复垦率仅为l1.3%。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城市工业用地比重过大, 单位土地利用效益低下。

4. 生态环境治理任务繁重。

辽宁省作为重化工业基地, 与东南沿海省份相比, 本身就先天不足, 加之后天欠账太多, 全省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 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以2008年为例, 辽宁省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烟尘、工业粉尘、工业污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分别为113.1万吨、77万吨、69.2万吨、26.7万吨、8.3亿吨和12.6亿吨, 而综合利用率、外置率、贮存率、排放率分别为46.8%、40.2%、14.7%、0.01%。从2006年到2008年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均增加超过20%, 而年均贮存率超过15%, 从而对排放物处置能力和环境构成了巨大压力。全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4.2分贝, 比上年下降0.6分贝。评价结果:鞍山、葫芦岛、阜新3市为轻度污染, 其余11市为较好。全省城市功能区噪声总达标率为78.3%, 本溪、营口、盘锦、葫芦岛4城市各类功能区均达标, 其他城市达标率范围在60%-90%之间。按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退化及环境质量5种参数综合评价, 全省57个市县中, 生态环境质量为优的有20个, 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3.6%;生态环境质量为良的有25个, 面积占35.5%;生态环境质量一般的有12个, 面积占20.9%。

(二) 企业技术创新方面

在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一时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 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在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的创新与应用上取得重大突破, 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推进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再上新台阶。而辽宁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无论是总量、构成还是效率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1. 节能减排相对落后的中小企业创新不足。

一项调查显示:大型工业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企业的比重最高, 全省118家大型企业中有94家实现了技术创新活动, 比重达到79.7%;中型工业企业次之, 967家企业中有477家进行了技术创新, 比重为49.3%;小型工业企业最低, 1270家企业中只有476家, 比重为37.5%。从大型工业企业和小型工业企业进行比较看, 开展技术创新的大型工业企业所占比重为52.7%, 比小型工业企业高15.2个百分点。而中小企业数量众多, 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主体, 技术创新不足就会影响节能减排整体目标的实现。

2. 对能源环境影响大的企业技术创新不足。

依据上面的调查结论:在工业的三个大产业中, 采矿业的147个企业中, 只有25家企业有技术创新活动, 占17%,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采矿业6个行业中, 只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具有较高水平, 3个企业中, 有2个有技术创新活动, 占66.7%, 其他5个行业的水平都很低。在制造业中, 全省2062家企业中有995家有技术创新活动, 比重达到48.3%,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其中, 有产品创新活动的企业为931家, 占45.2%;有工艺创新活动的企业为858家, 占41.6%。在企业创新活动中既有产品创新又有工艺创新活动的企业为794家, 占38.5%。

3. 对节能减排作用明显的技术创新活动缺乏。

在上述调查活动中, 属于原始创新的有475家, 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20.2%;属于集成创新的有372家, 占15.8%;属于消化吸收创新的有314家, 占13.3%。从行业看, 全省工艺创新活动中, 原始创新活动比重最高的是制造业, 占18.8%, 比全省平均高出1.7个百分点;采矿业次之, 占5.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最低, 占4.1%。从地区分组看, 在工艺创新活动中, 原始创新活动比重最高的为抚顺市, 占25.3%;最低的为朝阳市, 占10.0%。从企业规模来看, 大型企业在工艺创新中原始创新能力最强, 占38.9%;中型和小型企业水平相当, 分别占到16.6%和15.3%。

(三) 宏观管理方面

1. 对以科技进步带动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不够。

研究证明, 节能减排要靠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三种途径来实现, 而技术进步最为理想。技术进步可以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收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政府促进技术进步不但可以很好地兼顾经济和社会发展双重目标, 而且能够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 更重要的是能提高本地区人民的幸福指数。在实践中往往更强调调结构和加强管理促节能减排, 而认为技术进步“投入大、见效慢”, 往往不受重视。

2. 促进技术进步带动节能减排的部门协同机制没有形成。

促进技术进步带动节能减排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密切配合, 形成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以科技创新和环保部门为主, 各部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运作机制。就目前情况看, 科技、环保等相关部门只对本身的目标负责, 协同机制没有形成。

3. 相关的政策法规及配套措施有待完善。

促进技术进步带动节能减排的工作能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必要的政策法规支持是不可少的,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出台后, 相应的法规政策体系并没有形成, 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激励政策没有及时跟进。

三、促进技术进步带动节能减排的着力点分析

(一) 依托技术进步带动产业升级促进节能减排

我国现在的产业结构不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大部分产业均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 这类产品的自然属性决定了“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近些年, 国内的能源已不足以支持这类产业的外延性扩张, 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能源。由于我国的需求总量庞大, 在讨价还价上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 出现了“中国人买什么, 什么贵;中国人卖什么, 什么便宜”的现象。结果我们高价从国际市场买入材料和能源, 在国内制造产品, 低价卖到国际市场。付出了“能源紧张、低工资、环境恶化”的代价。比如我们现在给美国耐克公司生产鞋子, 一双鞋出口只卖几美元, 但是到欧美之后这双鞋可以卖几十美元, 拥有品牌的耐克公司实际消耗当然是低的, 万元产值的能耗也少得可怜。因为它实际上是在我们的基础上转嫁了消耗, 同时又得到了高额的利润。在资源消耗上, 如果总是处在经济链的低端, 我们必然会受到外方的双重盘剥。产品、材料上两头人家都拿了大头, 我们的能源问题、污染问题就难以解决。所以产业调整是节能减排的关键。我国长期形成的产业低端化的格局, 转变起来非常困难。但节能减排工作要取得成效必需调整产业结构, 这是根本解决节能减排之道, 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二) 依靠技术进步实现产品整个寿命周期的节能减排

1. 依靠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生产环节的节能降耗。

绿色生产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无污染的设备, 无污染技术, 降低资源消耗, 减少对环境污染和对产品的污染。产品生命周期内能否节能减排, 设计阶段非常关键。一项研究表明, 产品性能的70%-80%是由设计阶段决定的, 而设计本身的成本仅为产品总成本的10%。辽宁省传统制造业“大量投入、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模式, 与产品设计阶段本身有很大关系, 即产品本身的生产工艺、使用环节就不节能环保。所以, 要严把企业投资、产品研发、生产工艺设计关, 对于不合乎节能减排要求的投资项目应要求其整改达标后才能开工, 并通过一系列的财政、信贷、税收政策对环保型的投资项目、环保型的产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对产品节能减排方面的指标要严格要求, 防止出现为GDP而牺牲能源、环境的作法。

2. 依靠技术进步实现产品营销环节的节能减排。

依据营销理论, 绿色营销在传统营销满足顾客需求的基础上, 强调企业通过设计营销模式、采用先进的营销手段来更多的承担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长期以来, 我国实行的是一种以重速度、轻效率为特点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追求产量增长, 环境保护成为次要因素, 许多企业的经营理念都是以“能源廉价、环境无价”为前题, 导致企业的绿色营销观念淡漠。绿色营销不仅包括减少包装、减少运输、减少用水用电等, 而且包括绿色广告、绿色推广、绿色公关、绿色配送等。绿色营销的主体是企业, 政府的作用则是为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提供一种健全的市场机制和公平、完善的商业环境, 包括法律、价格、交通、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

3. 依靠技术进步实现产品消费环节的节能减排。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 节能环保产品一般也有一次投入大的问题, 如果没有很好的激励措施很难让消费者主动选择这类消费品。我国近年在节能产品推广应用上采取了一系列包括税收在内的措施, 且收效显著。但范围有限, 应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以节能建筑为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建筑物消耗能源占能源消耗总量的30%-40%。若政府能够制定适宜的政策, 强化节能技术的利用, 以及有效转变居民的行为方式, 则人类的能源消耗量就会大大减少,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有可能大幅降低。

(三) 依赖技术进步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面对能源危机, 人类开始寻找替代性的能源。从能源发展战略来看, 人类必须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道路。可再生能源对环境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 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 各国正在积极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最热门的是太阳能和核能。出现了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发电站、太阳能电视机, 太阳能住宅、太阳能汽车、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冰箱等新产品。辽宁开发新能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辽西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 沿海有丰富的潮汐能, 辽东有丰富的水电资源, 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这些清洁能源技术。

四、辽宁依靠技术进步促进节能减排的对策

加大节能减排的投入力度。加快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国家节能重大项目、示范项目及节能产品推广的补贴资金, 按规定落实财政配套资金。各级政府要在财政预算内安排节能减排专项资金, 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技术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加大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资本市场融资工作, 鼓励和支持各地及企业多渠道筹集资金, 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入。政府投资主体要加大对节能减排重大项目和产业化示范工程的投入。企业开展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污染治理等获得的优惠资金和减免税 (费) 要专项用于节能减排的再投入。组织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 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 构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 着力抓好技术标准示范企业建设。要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 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一) 加大公共财政对促进技术进步带动节能减排的扶持力度

企业是通过技术进步来促进节能减排的主力, 但企业经营活动主要是从自身利益方面考虑。这样许多对节能减排有利而对企业增加利润没有任何好处, 甚至会给企业带来损失的研发及技术应用活动, 企业就没有参与的积极性。必须由政府在尊重市场自身选择的基础上, 通过政策改变利益方向, 使企业的技术进步活动有利可图。通常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主要包括政府补贴、政府贴息 (用财政收入或债券收入) 、税收优惠、自愿协议的优惠、贷款或提供担保、加速折旧、抵免所得税等政策。

(二) 健全相关的法规和规范

截至目前, 辽宁省已出台了很多有利于工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意见, 出台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正在编制完成《辽宁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以及《“十二五”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规划》、重点工程项目规划和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方案。从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落后产能退出等多方面提出了加快工业节能减排的途径、措施。这些措施和办法旨在动员全社会各行各业, 全部都要参与节能减排和应对气侯变化的工作当中去。一是借鉴国内外经验, 合理利用经济手段。如, 对各工业企业引进节能减排技术和装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等提供资金支持和百分比补助税等优惠政策;对于中小企业采用节能设备进行部分税收减免等。二是积极施行“能效贷款”, 保证企业发展节能减排项目, 可以方便、及时地得到来自银行的贷款支持。三是大力推进项目减排。除对已确定的节能减排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外, 要对所有有利于节能减排的项目做到优先立项、优先审批、优先建设, 并对此种项目建设给予优先贷款或贷款贴息的优惠支持。

(三) 加强对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及转化的政策支持

以推广、引进、研发为着力点, 将节能减排的技术实施落到实处。一是对工业内部各行业节能减排的共性和关键性技术进行梳理, 对照辽宁实际, 找出哪些是已经成熟可以推广的, 哪些是已经研发可以引进的, 哪些是需要集中力量进行科研攻关的, 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分类将节能减排的技术实施落到实处。对于成熟型可推广的节能减排技术, 要积极创建交流平台, 由政府主导, 行业协会协助, 采取对口交流、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等多种形式, 积极进行推广。对于可引进的先进技术, 要充分加强与国际组织或国外政府、科研机构在本领域节能减排方面的合作, 追踪并学习他们的先进科技;同时, 也要加强与国内先进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如组织企业或科研机构技术骨干定期到先进地区或先进企业进行技术培训等。对于需集中力量进行科研攻关的技术, 要充分调动企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进行合作攻关;同时, 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除保障政府的财政经费有较大幅度增长外, 还要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有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参与的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

(四) 加大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政策支持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属于低碳或非碳能源, 其资源丰富、分布广泛, 既不存在资源枯竭问题, 又不会对环境构成威胁, 是有效调整能源产业结构, 实现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作为北方省份, 风能和太阳能丰富, 并且沿海有建设核电站的自然条件, 应大力支持开发太阳能、风能和核能。同时, 加大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应用, 重点支持生物质能转化利用技术、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其动力系统技术的开发应用。

(五) 建立和完善考评和服务机制

建立一套符合辽宁省情的、完善的各工业行业统计、测试、评价、考核制度, 并由各行业协会定期跟踪分析国际和国内本行业内部能耗的先进水平, 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信息平台, 及时发布分析报告和进行国际、国内对接, 提供企业节能减排的信息支撑。一是借鉴外省工业行业节能减排的先进经验, 针对辽宁省各工业行业的发展实际, 以各工业行业为单位, 尽快出台全省促进各行业节能减排的综合性指导意见, 明确各工业行业节能减排的重点。二是建立企业布局引导机制, 引导现有工业企业, 尤其是中小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发展。以工业园区为基础, 向集群化方向发展, 实现污染源综合治理。三是建立监督机制, 狠抓节能减排政策落实。对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部门, 追究主要领导人的责任。

节能减排效果 篇6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发展经济是当前的主题, 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 也要主动承担节能减排的国际责任, 努力走一条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道路。目前中国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做好能源计量工作是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能源计量工作是节能减排的主要基础, 不断加强能源计量工作, 提高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水平, 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减排责任意识, 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方面。只有让企业充分重视能源计量工作, 并将其完善和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细节中, 才可以让整个社会的节能减排工作获得充分保障。

1 做好能源计量工作的必要性

国际上成立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 对缔约国减排任务提出了规定和要求, 以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这对中国的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中国节能减排势在必行。节能减排就是要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节能减排需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 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 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节能减排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内容, 是科学发展的关键手段。要想更好地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做好能源计量。能源计量在企业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避免跑冒滴漏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能源计量数据的应用, 是企业量化各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 合理用能, 优化能源结构, 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 能源计量数据也是国家依法实施节能监督管理、评价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的重要依据。

在山东省制定的节约能源“十二五”规划中, 明确规定节能目标是“十二五”期间山东省能源消耗要下降17%, 同时制定了相应政策措施, 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考核。为了更好地完成“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 山东省发改委、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十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山东省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 明确了开展节能低碳行动的重点用能单位企业名单, 下达了“十二五”期间节能量目标。而当前山东省能源消耗基数大、年耗标准煤万吨以上的企业就达1 000多家, 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消费量占了全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很大比例, 所以这一部分企业是节能工作的重点对象。抓好节能减排是实现“十二五”节能目标的重要技术支撑, 同时也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改善环境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是建设两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 能源计量对于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具有重要意义, 质监部门做好能源计量工作责无旁贷、责任重大。

2 推进能源计量工作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质监部门是能源计量工作的主管部门, 在能源计量的监督管理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各级质监部门应结合本地节能工作实际, 认真组织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 把开展能源计量做为重点工作, 不断完善能源标准体系, 强化认证认可, 加强执法监督, 推动企业落实能源计量主体责任。

a) 以落实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为抓手, 推动企业落实节能减排主体责任。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规定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其贯彻是实施能源计量工作的良好抓手。质监部门应积极开展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宣贯实施活动, 依法督促重点用能企业提高能源计量工作的主体责任意识, 按照GB17167国家标准的要求, 加强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 指导帮助企业在合理配备计量器具的同时, 强化计量仪表的巡回检查和维护保养, 建立技术档案和设备台账, 使计量检测设备处于完好的运行状态, 为企业构筑了满足精细化管理要求的能源计量工作平台, 严格控制了排污增量。引导企业自觉强化能源计量工作的组织领导、人员队伍、技术能力, 提升计量管理水平, 全面推动能源计量工作开展;

b) 提高能源计量管理信息化水平, 组织完善“山东省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信息平台”, 落实好节能低碳行动企业网上直报制度。根据省政府和省质监局关于建立网上直报制度的要求, 重点用能企业要按月通过网络平台报送月度综合能耗情况。这项工作是在节能减排工作的特殊形势下, 结合质监部门开展节能降耗能源计量服务活动、建立“山东省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信息平台”的实际, 而提出的特殊工作要求, 质监部门应教育引导重点用能单位充分理解支持质监工作, 抓好落实, 按时完成网上数据填报工作。健全千家节能低碳行动企业网上直报制度, 完善“山东省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信息平台”, 确保重点用能企业计量器具配备符合要求, 建立和完善能源计量器具、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制度;

c) 继续加强计量检测体系工作, 积极开展计量认证工作。重点用能单位积极开展计量检测体系认证, 进一步完善计量管理制度, 提高计量管理水平。要把推进计量检测体系认证和促进企业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相结合, 把《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中有关指标和要求纳入到计量检测体系认证中, 提高计量检测能力, 促进企业的节能降耗。

3 提升能源计量工作成效性

a) 能源计量工作技术性强, 涉及面较广, 对质监部门而言, 涉及到计量、标准、生产许可、认证等多项业务。质监部门要从加强管理入手, 加大能源计量行政引导、技术服务和宣传推动, 提高能源计量工作有效性。发挥不同部门的业务特长, 各个部门通力协作, 加强组织协调, 干好份内工作, 共同推进配合, 协同做好能源计量工作;

b) 从企业角度来看, 开展节能管理、能源统计分析必须建立在准确的用能计量数据基础上, 离开这些计量数据, 节能就无从谈起, 重点用能单位也要明确把握好自己的任务。质监部门要明确工作关系, 落实企业责任: (a) 要依法对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管理等情况实施监督, 查处并纠正违法行为; (b) 要通过开展节能降耗服务活动, 和企业建立合作机制, 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 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种计量服务, 帮助企业完善工艺装备和管理体系, 从源头上实现节能降耗。需特别强调的是, 节能减排的责任主体是企业, 企业是节能减排任务的担当者、执行者和落实者;质监部门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能源计量技术服务, 开展能源计量执法监管, 做到服务者、监督者和协助者三合一, 在这一点上必须理清关系、摆正位置;

c) 为全面完成能源计量工作任务, 必须细化分解责任, 推动工作落实。分解目标任务, 逐级将责任落实到人。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本企业能源计量工作, 确保节能减排、能源计量工作目标的完成。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不按照要求开展工作和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部门, 切实提高能源计量工作的落实效果。

4 结语

能源计量工作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 是一项任重道远造福于人类的工程。做好能源计量工作是对节能减排的重要贡献。质监部门应坚持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 坚持发挥市场机制, 坚持加强政府监督管理, 正确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其中, 通过全社会共同参与, 不断强化能源计量工作, 确保节能减排工作成效,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提供良好技术保障, 为实现“碧水蓝天”发挥好应有作用。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能源需求高速增长, 能源危机不期而至。为应对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解决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等问题, 节能减排势在必行。就质监部门如何发挥职能作用助推节能减排进行研究。

话说“节能减排”(三) 篇7

可幸的是, 已经有人开始认识到结症之所在, 在极力提倡绿色环保生活之余, 身体力行去影响周遭的人。“乐活族”便是具有此责任感的一群人。所谓“乐活”是由美国社会学家Paul Ray在1998年提出的概念, 即重视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重点考虑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放在首位, 它体现的是爱护环境, 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物质条件富裕的欧洲, 人们更重视对自然的影响和环境的保护, 早已经不知不觉的“乐活”了。在刚结束不久的北京国际车展, 寻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解决方案仍然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世界知名汽车制造厂商都在大力研发绿色环保技术, 生产低能耗、无公害、环保型汽车才是全球趋势。

当然, 现在谈环保未免太迟, 然而亡羊补牢总比任其发展有积极意义。个人之力固然有限, 我相信众志成城能改变世界, 关键是在于有更多的个人和企业的参与。

(案例) :青年汽车:中国汽车节能减排的实践者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节能减排的目标, 青年汽车集团结合自身实际, 把节能减排工作落实到汽车生产的各个环节。“青年汽车”凭借高质量、低油耗等优势, 拿下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批545辆城市环保节能客车的定单, 目前共有两批计800辆车发至北京, 今年最后一批250辆也已上生产线, 总计成交价值超过16亿元。“青年汽车”最新下线的世界首辆25米超大容量低地板铰接式城市客车, 也顺利通过在北京三环线上的路试。

青年千辆奥运大巴投入北京使用, 可为北京公交改造工程节省约3亿成本。青年汽车集团实现了企业利益与公众利益共赢的双赢格局。

担负社会责任是企业家的基本品质

青年汽车集团董事局主席庞青年用“责任”两个字阐述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

庞青年说, 一个合格的企业家, 他的思想定位很重要。站在自身私利的角度想赚多少钱, 还是站在社会利益的高度来要求自己, 不同的思想境界就产生不同的企业经营定位——这个不同就体现在企业经营成果上, 我们搞汽车更能够反映社会责任。

因此, “青年汽车”在做汽车产品的同时, 充分考虑各种资源节约, 并强调环保;围绕对道路资源、钢材资源、能源资源的节约, 来体现对社会的责任;围绕使用成本最低、运营效益最好来体现对客户的责任;围绕豪华、舒适、安全来体现对乘客的责任。正是这一切责任的落实, 达到了办企业和做产品的双成效。

资源节约后客户的使用成本下降了, 这也为客车产品带来了良好的口碑。流线型造型、全承载车身、配置先进、内饰华丽、乘坐舒适、性价比高——这是用户对青年汽车的综合评价。青年客车全都拥有全承载技术和独立悬挂前桥, 以及A字梁后桥随动结构, 保证了最高的安全性, 目前仍保持乘客因事故死亡零记录。

同时“青年汽车”推出大容量客车产品, 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社会效益也更加明显。青年太空线是专门用于能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公路、旅游双层客车, 可以装86个座位, 一改原有客车只能装40多个座位的现实。只要一台车的使用成本, 却有两台车的运载能力。运载相同数量的乘客, 一台太空线与两台其他客车相比:油耗降低50%;尾气排放减少50%;占用公路资源减少50%;节约生产客车的钢材等资源10吨。青年都市航线A-380是世界第一台低地板双铰接25米公交车, 可以载客300多人。运载同样数量的乘客, 用一台25米都市航线A-380车与三台12米车相比:油耗减少2/3;尾气排放减少2/3;占用城市道路减少1/3以上;节省生产客车的钢材等资源60%。按此标准计算, 假使全国客运都采用“青年汽车”式标准的大容量客车运营, 可减少油耗150亿升/年, 折合人民币750亿元;尾气排放减少25万台份;节约钢材等资源500万吨, 折合人民币200亿元。

节能减排的秘诀

庞青年说, 资源节约, 一方面关系到环境保护和人民生命健康, 另一方面关系到现在与未来、现代与子孙后代。他们这些年来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物力, 公司近几年的收益全部投到了技术上, 公司产生的绝大部分利润都用在搞研发上, 董事长本人反而变成了“没钱人”。

2005-2006年, “青年汽车”与浙江大学合作研究开发豪华客车发动机中冷器和水散热器国产化项目, 经过国产化后每台车成本可节约12500元左右;2006-2007年再次与浙江大学合作大型公交客车车体数字化模拟及研究项目, 通过车体全静能分析、客车结构法规模拟分析、车体撞击分析以及客车车体改型设计中结构分析方法对改型前后车体的刚度、强度及车身的低阶模态进行分析, 以得到质量轻、安全和可靠性高、舒适度强的客车车体, 使新开发的客车车体性能及各方面的节能技术优势得到更明显的体现。

长期以来, 业内同行对青年客车的低油耗表示不解, 同样的车型, 青年客车百公里油耗比包括德国尼奥普兰在内的其他客车低2至3升。以一辆从德国引进的40座尼奥普兰客车为例, “青年汽车”的技术人员将原来座位上的钢质小靠背改为铝制, 每个座位可以减轻5公斤, 整车就可以减轻200公斤。再将竹制的座位夹层改为木制, 整车又减轻180公斤, 客车重量降低自然可以降低油耗。

“青年汽车”在生产环节中竭力推行节能减排理念的同时, 还大力向社会各运输公司推销这一理念, 推出“旧车回购置换新车”服务项目, 加快正在运行中的废气超排车辆的更新步伐。近年来, 该公司推出的“旧车回购置换新车”策略已初见成效。尽管主动搜索一台可更新的目标车并让业主作出更新决定, 要费时一个多月时间甚至更长, “青年汽车”的市场营销人员凭着一股韧劲和一份责任, 硬是成功置换更新了客车538辆。

酝酿中国货运大物流理念

在客运较好地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并步入正轨后, “青年汽车”还想在货物运输领域继续挑起一场节能减排的新战役。

庞青年说, 如果我们国家采用大物流概念的模式运行, 全国每年至少能节减油耗1000亿升, 折合人民币4500亿元;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平均速度增加50%占用道路时间减少一半;尾气排放减少750万升;节约钢材等资源3000万吨, 折合人民币1200亿元。

节能减排:地方在行动 篇8

节能减排“令箭”已发出,各地方省市都已在行动。一个围绕节能减排发展经济的时期到来。

新技术“亮剑”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是根本。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必须大力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构建节约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

作为2006年全国惟一完成节能降耗目标的地区,北京当年就搬迁和关闭140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2006年,北京市以能耗6.9%增长支持了12.8%的经济增长。万元GDP能耗下降5.25%;万元水耗达到44.4立方米,下降11.2%。但是,在过去一年里,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节能减排的空间有限,要完成2008年节能减排工作,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和新技术推广。

2007年11月21日,在“北京市2008年节能减排技术推广计划公示发布会”上,北京市发改委委员张燕友表示,北京市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节能减排技术推广计划,并向社会公布了太阳能、绿色照明、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等17个新技术准备,于2008年在全市推广。

为了保障新技术推广利用,北京市发改委拟联合财政部门设立鼓励新技术推广利用的专项基金。目前沉淀在各节能减排工作有关部门的资金已达数亿元,有关部门将以这部分资金为基础,建立北京市节能减排奖励基金。与此同时,北京市发改委还在与财政、金融等部门沟通,拟从金融政策上对节能减排企业和技术进行更大扶植。

同为直辖市的上海、重庆、天津市结合当地经济条件和发展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工作计划。天津市将推进节约和替代石油、燃煤锅炉改造、热电联产、余热利用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推广普及一批节能降耗先进适用技术和设备,并安排28项烟气脱硫工程。重庆市在今年将投资50亿推进节能减排工程,重点就在于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

能源大省“变身”节能大省

丰富的煤炭、石油等地下矿产储备,对一个地区来说可能是天赐的“资源馅饼”,但也可能在无意中成为“资源陷阱”。优势与劣势,如同一把双刃剑的两面,总是相伴相生。

山西省是能源生产大省,但能源消耗在全国也“名列前茅”。2007年,山西省发起了一轮又一轮“节能降耗、治污减排”攻坚战,能源大省开始转向节能大省。2007年初,山西对重耗能企业扩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钢铁、水泥6个行业继续实行高电价的同时,将黄磷、锌冶炼两个行业也纳入高电价实施范围;4月,山西省公布采用新的地区发展指标体系,对2006年全省及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考核结果;5月,山西省政府举行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与太原、运城等九个城市的分管市长签署了“责任状”,分解节能减排任务,实施“脱黑帽”工程;6月,采取强制措施关停3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到10月已关停197座;9月,山西对省级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调整,44项量化指标中,节能减排的比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权重达到了6%,为各指标之最;10月,通过多方筹措,晋城煤业集团将中国第一笔二氧化碳减排的清洁发展机制(CDM)交易——世界银行1400万美元购买的减排指标揽下;11月,山西对退出全国污染严重城市之列的阳泉市重奖100万元;近期山西省委、省政府颁布实施了《山西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过硬的措施落实节能减排。

淘汰高耗能产业、关停高污染企业,2007年山西省共取缔带“污染”的产能达1000亿元,占到该省2006年GDP总量的五分之一,从而使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质量得以深刻转变和大幅提高。为完成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要比2005年降低25%,年均下降5.6%,山西省决定每年拿出5.2亿专专项资金将用于节能工程、节能改造,推动节能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实施。同时要求各市也必须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节能专项基金,加大政府引导力度,以多种方式,对具有示范作用的重大项目、高效节能产品推广给予支持。

同样患有“资源依赖症”的黑龙江、陕西省等资源大省也以多种手段并举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目标。以黑龙江省为例,一直以来,黑龙江省主要靠能源和资源的投放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为此,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目前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的产业结构成为节能降耗的根本出路。

地方企业“换装”节能新衣

节能减排的主要责任在政府,推动力量在相关部门,执行者却在企业。2007年11月27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通知,要求企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全面调动中小企业和职工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依法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先进适用节能减排技术,健全节能减排技术服务,加强企业管理,力争使中小企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以及安全生产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自2007年以来,各地方为确保节能减排达标,不要GDP在环境污染中增长,痛下决心关停大批落后企业。浙江省将列入国家关停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名单的15家小钢铁生产企业已全部按规定拆除,炼钢炼铁炉从此不再“冒烟”,至此,浙江累计淘汰炼钢炼铁总产能113万吨,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落后钢铁关停淘汰任务;吉林省决定,对违反国家污染减排政策的93家制浆、造纸企业予以关闭。此次被列入关闭名单的企业占吉林省全部造纸企业的44%;贵州一口气关闭了300家黄磷、铁和金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但关停企业并不是目的,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结构才能让企业在节能减排的“大树”下更好的乘凉。

山东省济南钢铁总厂以前的厂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到处是“黑龙”“黄龙”,下雨天,地上到处是红水,周围的居民很有意见。如今,厂区简直变了样,到处都是草坪,鲜花,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用炼钢的水养起鱼。济钢有关负责人介绍,环境好了,工人的心气高了,琢磨技术创新的人也多了,想着各种法子把堆放在厂区里的铬渣“变废为宝”,成了炼铁的原料,把铝厂的赤泥变成了炼钢的原料。2007年的1月到9月,济钢利用余热余能发电达到18.6亿千瓦时,比去年全年水平提高72%,工业用水复用率达97.3%。让许多企业家意想不到的是,不但能耗降低了,节能减排还创收新的经济效益。在山东,传统的钢铁、煤炭、石油化工等“两高”(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如今成了节能减排的主力军。

节能减排效果 篇9

我们在享受经济高增长带来的繁荣的同时,生活在中国这片热土上的每一个人都亲身体会到,我们为增长正在付出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的巨大代价。如果不尽快转变目前资源消耗大、污染强度高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今后有可能导致资源,尤其是能源难以为继、环境不堪重负、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的严重后果。为了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趋势能够持续,中央提出了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指导方针,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为了加快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全国人大正在加紧制定循环经济法。因为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源头实现节能减排的最有效途径。

一、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废弃物循环利用,即单位产出资源消耗减量化为手段,可以实现广义节能

节约能源不仅仅指直接节约能源产品,也包括所有资源的节约。因为任何资源的生产和运输都要消耗能源,节约所有资源都可以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节约型社会必然是节能型社会,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物质资源的节约使用,是一条广义节能之路。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这要求我们不应把节约能源仅仅单纯地理解为节约能源产品。如果为了单纯追求直接节约能源产品,如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等,多消耗了其他物质产品,最终很可能导致经济系统消耗更多的能源。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把资源消耗减量化作为基本前提,其中也包括能源消耗减量化、能量回收和综合利用。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然促进节约能源。

二、循环经济的最大特点是从源头和全过程预防污染产生,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和无害化

现代循环经济的基本目标是从源头预防废弃物排放和减少环境污染。所谓从源头预防废弃物产生,是指从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着手,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利用资源节约技术和有效的管理,减少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从而减少废弃物产生。因为所有废弃物都是消耗资源产生的;第二,利用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减少生产过程的废弃物生产和排放;第三,通过各种废旧产品和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利用,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废旧产品和废弃物,减少全社会的废弃物排放,并对各种最终无法再生利用的终极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减排”的根本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度统一。只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循环经济体系,把经济发展和各种社会活动与居民消费都纳入到循环经济模式之中,我们就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做到资源高效率利用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和无害化,使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三、发展循环经济也必须遵照“节约”原则

实践中对循环经济也存在认识的偏差。认为循环经济的核心指标是物质循环利用率。为了提高物质循环利用率,不计成本,不考虑代价,其结果可能是废弃物被循环利用了,但却消耗了更多的其他资源和产生了二次污染,在经济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都得不偿失,违背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初衷。这里需要特别指出,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遵从“经济”或效率原则。在这里,“经济”和“节约”是内在的统一。这两个概念都是包括环境要素在内的投入产出效率概念。即必须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而且,投入必须包括环境容量的投入。不能因为循环利用固体废弃物节约了某种资源而使用更多的其他资源和排放更多的液体和气体废弃物。

四、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是复杂的大系统工程,必须解决利益结构调整带来的问题

节能减排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目标,不仅仅是物质层次的节约与环保问题,在实践中也要面临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调整和要素优化再配置。首先,循环经济发展需要构建以废弃物和原材料之间的技术关联为基础的产业链。这需要改变原来的产业空间布局,使相关产业在一定的空间合理集聚。毫无疑问,这种资源再配置涉及到原来布局下的利益关系调整并且需要成本。谁来承担这些成本?企业的空间布局改变对就业的影响和财政税收的属地变化怎样调整?其次,循环经济要求产业内单套技术装置达到规模经济水平,以实现规模效益带来的节能减排。这要求进行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关停并转单套技术装置达不到规模经济水平的小企业,支持建立符合规模经济要求的大企业,以便实现产能替代。但关掉小企业等于剥夺了他们的发展权,如何对他们进行补偿?第三,循环利用资源本身也必须达到经济规模,才具备经济效益和防止二次污染的能力。如何构建循环经济的联合体,以便集中社会和各个企业的废弃物,实现规模化循环利用与环境保护?上述三个引起物质利益关系再调整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才能使循环经济得以顺利发展,节能减排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例如,唐山地区正在尝试通过重化工产业园区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落后产能替代。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分散布局的小钢铁、小水泥等落后企业将会被关闭,腾出来的生产能力份额将被转移到重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在园区内新建大型现代化的循环经济重化工产业链,实现产业集聚、企业入园、专业分工、物流循环的新型重化产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将会在经济总量增长的情况下,使能源消耗强度大大降低,污染排放总量大大下降。对被关闭的小企业,将通过制度创新,在重化工产业园区给其以股份,保障他们的利益在调整中得到保障,在经济统计上,节能减排指标和GDP都记入原来的行政区政府的业绩之内,做到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利益共享。在这种模式下,循环经济重化工产业园区真正成为区域性循环经济联合体,对于一个地区实现系统性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这一模式如果取得成功,将会为全国创出成功经验。

五、循环经济可以提高节能减排的经济效益

对于企业来说,节能减排能否实现的关键要点是经济效益问题。如果节能减排降低了经济效益,企业就会失去动力。以循环经济模式推进节能减排,可以改变以单纯的物质使用价值节约和单纯的环境保护目标带来的不经济。例如,钢铁企业的高炉渣、钢渣、烟尘、高炉煤气、转炉煤气、余压余热、废水的梯级综合循环利用,既可以实现节能和减排的目标,又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山东日照钢铁公司通过高炉煤气、转炉煤气、余压余热回收用于发电,已经可以满足企业40%的电力需求,每年产生经济效益高达2亿多元。污水的回收利用可以使得吨水成本降低约1.2元,每年可以节约几千万元的用水成本。高炉渣、钢渣的回收利用每年也可创造过亿元的经济效益。

六、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空调节能减排初探 篇10

1 我国空调的生产量

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革新带来的是, 中国空调生产量的迅猛发展, 2007年国内空调总产量8 991万台, 同比2006年增长13.2%, 2008年受奥运经济的拉动及销售渠道拓展的影响, 我国空调总产量稳步增长至9 300万台, 国内居民家庭消费需求量达到了2 800万台。我国已成为全球空调产品制造中心, 世界上空调产量最大的国家, 全球市场有70%的产品产自中国。从国内市场空调需求来看, 空调市场成长可见逐渐饱和, 有资料显示2009年度, 国内空调市场生产达到近2 000万台, 其中农村地区达到800万台, 比2008年增长8%, 由此可见, 偏远地区及农村地区仍有较大幅度增长, 并占据空调市场需求的主导地位。

2 家用空调的人均占有量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国民经济飞速发展, 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空调所带来的舒适的环境, 深得人们的喜爱, 再加之人民收入逐步提高, 空调的价格不再高不可攀。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每百户城镇居民空调保有量为100台, 而农村居民的空调保有量仅为城镇保有量的10%, 未来的增长空间不可限量。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将大大拉动空调销售量。保守估计未来3年, 城镇化率提高将带来1 182万台至1 187万台的增长。空调用电量占我国总用电量的20%左右, 占大中型城市夏季用电高峰负荷的40%左右。按2009年全社会用电量36 430亿k Wh计算, 2009年空调用电量为7 286亿k Wh。我国火电机组供电标准煤耗为366 g/k Wh, 按此计算2009年我国空调的用电量相当于消耗2 666.7亿t煤。同时火力发电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节能减排的压力、标准升级的引导和市场竞争机制的推动使得中国空调企业加快了“节能空调”的研发进程。

3 空调节能的相关法律规定

为了促进空调的节能, 国家将于2010年6月1日正式实施国家标准GB12021.3—2010《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替代GB12021.3—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并将"能效限定值"指标列为强制性条款。为保证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

4 空调节能减排的措施

4.1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推广节能减排空调

4.1.1 新的《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的出台

2010年6月1日实施的《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条文强制国家标准指出, 新的能效标准将定频空调能效等级划分为3级, 其中的3级能效水平相当于现行标准的2级能效, 2级能效等级相当于现行的最高能效等级, 而新的1级能效标准则基本上达到了定频空调能效比的极限值。新2级能效, 即现行的1级能效成为评价定频空调产品是否节能的及格线, 而新3级能效即现行的2级能效则成为定频空调产品入市的最低门槛。市场上的3、4、5级定频空调则将被禁止生产。新的能效限定值较以前提高了23%左右。据悉, 国家空调能效新标准将从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据初步估算, 全国实施新标准每年可节电33亿k Wh。

4.1.2 政府对高效能节能空调的补贴

为扩大消费需求, 节能减排, 2009年, 我国实施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 即采取财政补贴方式, 对能效等级达到1级或2级的空调进行推广。2009年6月1日, 国家首先启动了节能空调产品推广工作。调查表明, 这次推广取得了节能空调得市场、消费者得实惠、全社会节能减排的显著成绩。

4.2 生产商在空调制造上考虑节能减排

生产商作为空调的设计者与制造者应加快升级换代步伐, 主推高能效空调产品, 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4.2.1 变频调速

当空调系统低负荷运行时, 水泵却在满流量下运转, 能源耗费相当严重。将变频技术应用到空调水系统中, 通过改变循环水泵的转数使水泵在变流量变扬程下运行, 是一种可行有效的节能方法。

4.2.2 合理利用和控制室外新风量, 减少输送系统的动力能耗

在空调系统总冷 (热) 负荷中, 新风冷 (热) 负荷占较大比例, 在不影响人体健康的前提下, 减少新风冷 (热) 负荷是空调系统的重要节能措施。

动力能耗主要是指空调系统运行中风机和水泵所消耗的电能, 采用科学的方法使之降低对整个空调系统的节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工程设计与实践中常采用以下方法减少动力能耗:大温差、低流速、采用输送效率高的载能介质。

4.2.3 热量回收

空调系统中可供回收的余热、余冷主要分布在排风、冷凝热和室内冷凝水中。合理回收冷凝式热量不仅能提高空调系统本身的性能, 还能减少对环境的热污染。利用热交换器回收排风中的能量, 节约新风负荷是空调节能的一项有力措施。如果在排风中设置热交换器, 相当于节约10%~20%的空调负荷。

4.2.4 改造运行成本组成

一是改造冷水机组, 生产商可利用冷却循环水的散热功能, 按季节、气候、阴雨天以冷却水代替冷冻水制冷来减少冷水机组的开机时间。二是对空调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避免机组油污、粉尘等对电能耗量产生的影响。三是以新技术解决循环水的结垢和腐蚀问题, 防止运行成本的恶性传递。

4.3 居民在空调使用中考虑节能减排

家用空调作为家庭的重要家用电器和主要能耗, 每位居民都有义务合理使用冰箱, 以求达到积少成多的节能效果。在使用空调过程中, 主要可以通过以下细节达到节能减排:

4.3.1 仔细阅读说明书

生产商在生产空调时均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进行生产, 包装后均放置说明书以便具名对空调的各项功能进行讲解。为此, 在使用空调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 按照规章流程进行操作, 不仅可以大大延长空调的使用寿命, 而且有利于空调节能减排, 做到放心使用, 环保使用。

4.3.2 合理控制室内温度参数

很多人在使用空调的过程中, 把空调温度设置得很低, 这样不但浪费能源, 而且舒适性很差, 还容易导致“空调病”。因此, 合理提高空调房间的设定温度显得尤其重要, 同时也能达到节能效果:可降低新风要求形成的空调负荷;可有效降低空调运行时间;降低输配系统的电耗。资料显示, 室内空调的均温应该控制在22~27℃之间。

4.3.3 定期清洁空调部件

生产力的变革带动社会的快速发展, 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 居民生活区空气污染更甚。空调内部的粉尘不仅污染室内空气, 还会使空调能耗增大, 为此, 定期进行清洁打扫在有效清洁室内环境的同时, 还有利于电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由于粉尘所带来的结垢、腐蚀问题, 致使空调在运行中产生污垢、锈蚀、锈渣和微生物不断繁殖产生生物污垢, 使管道堵塞, 制冷量下降, 从而浪费电能。因此有必要定期进行空调部件清洁, 对空调进行维护, 也是节能减排的必要措施之一。

4.4.4 对空调进行计量收费

计量收费是节能减排的一项基本措施, 在欧美国家已是一门成熟的技术。据国外调查资料表明, 实行空调计量收费后, 其节能率可达8%~15%。为此, 有必要学习国外经验, 对居民空调进行计量收费, 以有效节能减排。

5 结语

总之, 节能减排是世界的共识, 空调作为家庭能耗大户, 节能减排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和使用效果。空调的节能减排首先需要生产厂商从空调的设计上加大节能研发力度, 其次需要每个家庭从空调使用中的细节出发, 节能减排, 积少成多降低国家整体能耗。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空调成为了绝大多数家庭必备的家用电器, 同时也成为家庭中的能耗大户。低碳生活不仅是当今世界的潮流, 更是维护世界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 作为能耗大户的空调, 节能减排迫在眉睫。现针对空调节能减排的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空调,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1]康艳兵.关于空调节能关键措施的几点思考[J].节能与环保, 2004 (7)

[2]劳文慧.空调节能技术分析[J].制冷, 2002 (1)

[3]潘天泉, 刘光军.空调器的节能技术刍议[J].中国建设信息 (供热制冷专刊) , 2005 (3)

[4]覃国平.空调在变频技术和空调管理上的节能思考[J].广东科技, 2007 (6)

[5]赵庆珠, 刘刚.谈谈空调系统节能新思路[A].第13届全国暖通空调技术信息网技术交流大会文集[C], 2005

[6]徐伟.空调能耗及节能[A].首届中国制冷空调工程行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 2005

[7]舞雯.空调节能才有出路[N].市场报, 2008-07-14

上一篇:音乐舞蹈田野调查方法下一篇:男、女生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