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高产创建六篇

2024-05-11

粮食高产创建 篇1

自2009年以来, 隆化县共承担了国家级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共13个, 其中玉米7个, 水稻4个。共涉及唐三营镇、张三营镇、章吉营乡、汤头沟镇、韩家店乡、旧屯乡6个乡镇63个行政村, 15600余户, 总面积达9110hm2, 取得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 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效

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实施, 加大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 使隆化县粮食生产整体上了一个新台阶。在2012年出现霜冻、风灾、洪涝、干旱等不良气候影响条件下, 粮食总产已达到32.05万t, 实现了粮食产量四连增, 创历史新高。并荣获河北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重点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2.1 高产攻关成效显著

在每个玉米、水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内都建立了千亩高产展示片和百亩高产攻关田。示范区内, 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播期、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等措施, 增产效果十分显著。经专家验收, 2012年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平均亩产709.7kg, 玉米平均亩产837.5kg, 较项目实施前分别亩增产53kg和86.6kg, 增产幅度分别达到8%和11.4%。

2.2 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加快

通过严把播种质量关、田间管理关和病虫害防治关, 极大地提高了主推技术的普及应用。水稻无纺布和无土育秧、水稻机械化插秧、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都得到了极大普及。

2.3 加速了新品种的推广

近年来, 由于品种多、乱、杂, 一些品质、产量俱佳的玉米、水稻新品种推广选用步伐始终较慢, 高产创建实施以后, 隆化县高产、优质玉米、水稻新品种推广进展迅速, 今年玉米、水稻良种普及率达到98%以上。

2.4 示范区示范效果明显

在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下, 各乡镇分别建立了乡镇示范片, 开展了现场观摩和田间指导, 促进了农业技术进入千家万户, 提高了技术到位率, 引导农民自觉应用先进科技, 促使先进适用技术向现实生产力快速转化, 实现全县粮食作物单产大幅提高。

2.5 综合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是社会效益显著。通过高产创建工作,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 为领导指挥生产、农业科技提升、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找到了行之有效的途径。二是生态效益明显。生产上通过标准化生产, 科学用肥用药, 特别是无公害、绿色水稻、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对保障粮食质量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3 高产创建工作的成功经验

3.1 强化组织领导, 确保高产创建活动有序推进

3.1.1 高度重视, 加强领导。

为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工作, 县政府制定了《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 成立了由主管县长任组长, 县农工委、农牧局、财政局、发改局、开发办、水务局、工商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粮油作物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协调相关单位和人员, 组织开展创建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 协调财政、发改、开发、水利等各方力量, 密切协作, 确保高产创建项目顺利实施。县农牧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 科教、推广、土肥、植保、执法等股站负责人为成员的“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工作实施小组”, 主要负责研究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同时成立了“隆化县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专家指导组”, 负责粮食高产创建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

3.1.2 制定方案, 落实责任。

县政府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 深入调研, 反复论证, 结合实际, 对万亩高产示范区、千亩高产展示片和百亩高产攻关田建设进行认真规划, 制定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实施方案, 明确了高产创建实施范围、主要目标、预期效益、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实行领导干部分片包乡、技术人员包乡镇、包村、包示范点的行政负责与技术负责双重责任制。

3.1.3 加强监督检查, 严格考评。

为保障隆化县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见实效, 县政府将粮食生产和高产创建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内容, 与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同时在播种、管理和收获的关键时期, 加强对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的督促检查。

3.2 加强技术服务, 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能力

3.2.1 实行五统一。

在技术指导上, 按照“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技术措施加强技术指导与管理。一是根据隆化县玉米和水稻生产实际确定主导优良品种, 玉米选择先玉335、农华101等品种, 水稻选择长选12、松辽6等品种。结合当地气候统一组织整地播种。二是按照良种良法配套的要求集成组装高产技术并进行统一技术培训。三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采取病虫草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四是普及测土配方施肥, 实现统一肥水管理。五是推进机械化生产。大力推广农机作业技术, 促进农机农艺结合, 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提高玉米、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3.2.2 强化技术培训。

聘请河北农业大学和市农牧局专家来隆化县培训和技术指导。县农牧局还以领导干部包片、技术人员包乡的形式,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30余名, 以村为单位对农民进行面对面的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去冬今春以来, 围绕粮食生产培训农民1.2万余人次, 同时, 推行标准化生产, 制修定技术标准, 印发水稻、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使农户家家都有张明白纸、户户都有个明白人。

3.3 采取“三结合”, 推进高产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把高产创建活动与国家级绿色食品1.33万hm2玉米和1.09万hm2水稻基地建设相结合,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既增加了粮食作物产量, 又提高了粮食品质, 保障了粮食生产的质量安全水平。二是把高产创建活动与领导干部示范田建设相结合。在每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片内, 都建设了以承德市委、隆化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高产示范田, 各乡镇也建立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粮食高产示范田。增强了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力度和示范带动作用, 有效地促进了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三是把高产创建活动与各项农业项目建设相结合。把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与“良种补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结合起来,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抗灾减灾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3.4 宣传引导, 典型观摩,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一是在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中, 我们把宣传引导和现场观摩作为推进高产创建活动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作物生长关键环节, 选择有代表性的高产创建典型, 组织农业行政部门、技术推广部门、示范农户等进行现场观摩, 开展技术交流, 总结先进组织方式和生产技术模式, 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围绕水稻高产创建工作多次召开现场观摩会和新机具演示会, 收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二是通过电视新闻、制作专题、报纸、简报等媒体, 加大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 确保了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有序开展。三是亮牌示范。每个示范片都设立了标牌, 注明了品种名称、生产目标、工作责任、技术要点等, 既方便农民学习, 又接受社会监督。

摘要:近几年, 隆化县严格按照农业部、省农业厅“粮油作物高产创建”工作的安排和部署, 以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改善品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要内容, 通过采取增加投入、落实政策、科技支撑、龙头带动等多措并举的办法, 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 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着重解析隆化县在实施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及做法。

粮食高产创建 篇2

一、实施效果

1. 全县粮食大幅增产

2012年我县以整乡建制推进水稻高产创建项目为载体, 在全县26个镇 (乡) 开展“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水稻高产创建活动, 全县完成粮食播栽面积108.59万亩, 比上年扩大面积0.42万亩, 实现总产48.39万吨, 比上年增产3.22万吨, 增产7.13%, 增产量创历史之最, 总产量创历史新高。其中:中稻种植面积47.35万亩, 平均亩产517.5kg, 总产24.5万吨;再生稻收获面积38.71万亩, 平均亩产155kg, 总产6万吨, 稳居全省第一位;两季总产30.5万吨, 比上年增加1.8万吨, 增产6.2%。全县共计实施了百亩攻关片26个, 面积2 850亩, 中稻平均亩产681.6kg, 再生稻平均亩产256.1kg, 两季平均亩产937.7kg;千亩展示片25个, 面积29 610亩, 中稻平均亩产653.8kg, 再生稻平均亩产226.5kg, 两季平均亩产880.3kg;万亩示范片6个, 面积63 250亩, 中稻平均亩产633.4kg, 再生稻平均亩产196.1kg, 两季平均亩产829.5kg, 比全县平均亩增185.6kg, 增产28.8%。从而促进了全县水稻平衡增产。

2. 全面推广实用增产技术

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新机具农业“五新”技术, 2012年全县良种覆盖率达99%, 高产高效栽培集成技术应用达9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达96%, 新农药推广使用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率达98%。高产示范区积极推广了水稻旱育秧, 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规范化栽培, 水稻机耕田、机插秧、机收获等新技术。

3. 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明显提高

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动员、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现场观摩, 使农民真正掌握了各项栽培管理技术, 知道了怎样选用良种、什么时候播栽、怎样科学施肥、怎样合理用药, 掌握了水稻旱育秧、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综防病虫、再生稻蓄留等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水稻主产乡镇成立了水稻专业合作社、植保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提高了稻田管理专业化服务水平, 促进了实用增产集成技术全面入户到田, 使水稻单产水平和种粮效益显著提高。

二、主要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分工负责

为推进整建制水稻高产创建各项工作落实, 县上成立了以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 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 县农牧业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农委办、县目督办、县科技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水稻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相关协调工作;同时, 成立了以县农牧业局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 县农牧业局农技站、植保站、种子站、土肥站等单位的相关专家为成员的技术指导小组, 负责实施方案制定、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检查验收总结等工作;日常工作由县农牧业局农技站具体负责, 项目镇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大行政领导和技术指导力度, 确保了项目顺利开展。

2. 强化宣传引导, 组织观摩交流

县上以《富顺宣传》、《农业简讯》和网络、新闻媒体等为载体, 深入宣传报道各地实施良种良法入户到田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在收获季节组织镇 (乡) 、村、社干部, 农技人员和农户代表召开测产收打现场会, 进行实地观摩, 总结经验教训, 以提高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及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搞好技术培训指导, 确保技术措

施落实县和镇 (乡) 农业部门积极整合农技、植保、种子、土肥等方面的技术力量, 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举办技术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等方式, 进行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农技人员亲自进村入户到田, 实施包片督导、包片培训、包片指导、包片落实, 做到了万亩示范区有技术专家、千亩展示片有技术骨干、百亩攻关田有技术负责人, 确保了技术措施落实到田。全县举办水稻高产创建实用增产集成技术培训班319期, 培训农户23.5万人次, 印发中稻及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资料23.6万份, 真正做到了每家农户有一个“明白人”和一张“明白纸”, 提高了农户科学种田水平。

4. 狠抓高产示范、扩大辐射影响

县和镇 (乡) 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 狠抓高产示范, 增强示范效果。高产示范片实行“四统一”, 即工作统一部署、良种统一供应、技术统一培训、病虫统一防治, 全力打造大样板、大现场, 提升示范功能。为了增强宣传展示效果, 便于学习交流考察, 在万亩示范片的核心区域建立了部省统一规格的标牌。

5. 增加资金投入, 保障物资供应

县和镇 (乡) 严格按照部、省高产创建实施方案要求, 积极整合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测土配方施肥、植保工程等项目, 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实行政策、项目、资金均向示范区倾斜, 为高产创建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示范区共投入资金1 650万元, 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物资补贴等。同时, 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 重点搞好示范区所需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的组织供应, 为高产创建实施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差的镇 (乡) 进行全县通报批评, 并在政府综合目标考核中扣减一定分值。

6.严格检查督促, 实行考核奖惩

县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在各关键环节和主要生产季节, 对示范区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确保了工作落实和技术到位。在收获季节, 省、市、县组成专家验收小组, 对示范区进行现场测产验收。为鼓励先进, 学习典型, 县政府专门出台了《评选富顺县粮食生产先进镇 (乡) 的考核办法》和《评选富顺县粮食高产创建先进单位的考核办法》, 对粮食生产和粮食高产创建有突出贡献的镇 (乡) 或单位予以表彰奖励, 获得粮食生产先进镇 (乡) 奖励4万元, 粮食高产创建先进单位奖励3万元, 并在政府综合目标考核中增加一定分值。对实施差的镇 (乡) 进行全县通报批评, 并在政府综合目标考核中扣减一定分值。

三、主要启示

1.通过高产创建的实施可实现“两增加、三优化、四提高”

即增加粮食产量, 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品种结构、优化农产品品质、优化栽培技术;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提高农民科技水平, 提高农业种植效益, 提高农技人员服务意识。

2.省、市、县农业部门密切配合, 技术力量强大, 高产创建有保障, 实施效果好

四川省农业厅专门组织农业推广、研究、教学相关专家到示范区与市、县农技人员一起, 蹲点指导, 有利人、财、物和技术优势集成合力, 进行大规模、高标准、高质量地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适用增产技术, 充分挖掘品种和技术增产潜力, 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加速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

3.奖惩激励机制健全, 调动了各级党政和农业部门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产创建,粮食生产的修武参照 篇3

“修武县是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的重点县之一,也是公认的豫北粮仓。在粮食生产工作中。修武县时刻在寻求突破。”修武县农业局局长杨法谊如是说。

辉煌的一页

“今年我承包的近2000亩地都实现了颗粒归仓,其中1600亩地产量都比去年好。”修武县五里源乡卧龙岗村种粮大户呼福安谈起今年的小麦收成时,一脸灿烂。

呼福安只是修武县农业的一个缩影。

周庄乡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622.6公斤,超额实现了农业部确定的高产创建目标,为修武县粮食“百亩超高产攻关田、千亩示范方、万亩示范片”高产创建活动再添新的一页。

丰收的季节

修武县是一个以小麦、玉米等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县,全县耕地面积36万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55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78.6%。

曾经,修武县粮食单产一直徘徊在500公斤左右,这让修武县的主政者开始了深思。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麦生产水平,保证粮食总产的稳定增加,确保粮食安全,从2007年开始,修武县就把提高粮食单产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攻目标,组织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以农业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实施为载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组织小麦、玉米高产竞赛活动,在全县建立小麦玉米万亩科技示范片、千亩丰产示范方、百亩高产攻关田和小面积超高产攻关点,培植高产示范户,推广高产集成配套技术。

通过抓品种、抓技术、抓管理服务,该县粮食单产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2008年,全县夏粮单产达516.6公斤,较上年的501.6公斤增15公斤。秋粮平均亩产479.7公斤,较去年的454.4公斤增25.3公斤,秋粮中的玉米单产531.5公斤,较上年的504.6公斤增26.9公斤。

郇封镇建立的万亩小麦科技丰产示范片单产达611公斤,其中在郇封镇小文案村建立的130亩超高产攻关田单产突破700公斤,达718.2公斤,较同等大田亩产高出150公斤。玉米百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865.8公斤,其中16亩超高产攻关田,亩产达901.8公斤,创全省乃至全国小麦、玉米攻关田单产新高。在同一地块,夏秋两季平均亩产达到1619.8公斤,率先在全省实现了超高产攻关田年亩产吨半粮的目标。

今年,修武县周庄乡和郇封镇的两个万亩连片丰产方平均亩产分别达到622公斤和606公斤,再次超过了农业部规定的小麦万亩方单产600公斤的产量指标,受到农业部的奖励;其中的百亩小麦超高产攻关田和15.6亩小麦超高产攻关点平均单产再创新高,分别达到722公斤和732.2公斤,处全省领先水平。

在今年秋季继续开展的玉米高产创建活动中,修武县制订了《2009年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在周庄乡建立1个玉米万亩示范片,目标单产800公斤以上;在郇封、小营等乡镇建立5个千亩玉米示范方,目标单产850公斤以上;在郇封等乡镇建立5个超高产攻关田,目标单产900公斤。

在修武县8月的原野上,长势良好的玉米正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季节的来临。

高产的秘诀

修武县是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的重点县之一,也是公认的豫北粮仓。在粮食生产工作中,修武县时刻在寻求突破。

据修武县农业局相关技术人员说,第一关是品种选用。

粮食创高产,品种是关键。修武县把选用推广高产优质良种当做头等大事,摆到首要位置,专门聘请有关专家,成立了品种应用研究小组,结合本地实际,抓好小麦、玉米高产品种选定工作,科技丰产示范方良种推广率达100%;示范方小麦选用具有抗冻、抗病、抗倒、高产以及品质优势的百农矮抗58新品系高产优良品种为主导品种,搭配豫农949、豫麦49-198高产优良品种,超高产攻关田全部选用综合抗性好的百农矮抗58新品系。玉米示范方和攻关田主要选用浚单20、隆玉5号、陕单972等。高产优良品种的正确选用,为实现粮食高产创建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相关材料中,记者看到修武县打好保障基础后的第二步行动——强化高产综合集成配套技术应用。

修武县围绕示范方和超高产攻关田预定产量目标,按照高产栽培配套技术规程,在万亩科技丰产示范方实行了统一供应良种、统一土壤处理、统一整地标准、统一配方施肥、统一药剂拌种、统一机播的“六统一”的粮食高产管理模式、高产栽培。播种时施足底肥。小麦在增施粗肥的基础上,配合秸秆直接还田,亩施土壤改良增肥剂15公斤,加快还田秸秆的腐熟,增加调节了土壤养分,同时,每亩施入沼渣沼液1立方米和有机——无机生态肥50公斤,使土壤养分协调平衡,玉米播种前普施沼肥,不仅满足了苗期生长的需要,也为中后期生长奠定了肥力基础。

小麦播种前全部浇塌墒水,运用精量机播技术,于10月6日~8日下种,保证适时足墒,提高了麦播质量。玉米落实早播措施,在6月5日前播种结束,合理密植,每亩达4000株以上。

“在整个粮食生产过程中,合理应用高产栽培新技术,以增施有机肥为基础,示范应用有机——无机生态肥,推广配方施肥、超常量使用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化控防倒,合理促控、氮肥后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隔行去雄等先进实用技术。组织专门技术人员,对示范方及时进行技术指导,确保各项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修武县农业局局长杨法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记者了解,修武县在管理服务层面可谓是面面俱到。

修武县农业部门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与所在乡村结合,督促示范方群众对小麦玉米生长过程进行全程精细化管理。播种前通过报纸、电视和广播等新闻媒体,在全县大张旗鼓地宣传开展粮食高产竞赛活动,并以精播机、弥雾机等现代农机具为奖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高产竞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县农业局免费为示范方和核心攻关田提供高质量的农药和磷酸二氢钾;借助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在小麦、玉米生长的各个环节,积极开展技术服务,有针对性地印制小麦、玉米生产技术手册和明白卡发放到农户,指导农户科学管理,在示范方内培养树立了100个小麦高产示范户,为小麦创高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借助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及时向农民传授科学施肥知识,使秸秆还田、深耕细耙、增施粗肥和“稳氮、增磷、补钾、添微”的施肥原则以及测土施肥、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等新观念、新技术深入人心,在示范区得到大面积推广,保证了粮食创高产目标的实现,有效促进了粮食大幅度增产。

粮食高产创建协议 篇4

甲方:

乙方:____乡(镇)____村____ 丙方:____乡(镇)____村委会

根据《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意见》,为切实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确保粮食作物高产优质集成栽培技术入户到田,提高农户的科学种植水平,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经三方协商同意,特签订本协议。

一、甲方负责制定粮食作物生产技术规程,根据农时对乙方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及时将技术资料、项目补贴等发放到乙方手中。

二、乙方应严格按照甲方的技术规程进行农事操作,统一种植推荐品种、落实主推技术,种植推荐品种和落实主推技术情况将与项目补贴挂钩;积极接受甲方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三、丙方负责组织协调本村农户落实粮食作物生产技术规程,为甲方技术服务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以上条款三方须共同遵守,不得违反;本协议一式四份,三方各执一份,报项目实施单位备案一份。

甲方(签章):

乙方(签字):

丙方(签章):

粮食高产创建 篇5

1 2011年辛街乡大春粮食整乡推进项目实施概况

1.1 辛街乡大春粮食生产基本情况

辛街乡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城南15 km, 2010年末全乡设18个村委会、98个自然村、232个村民小组, 总人口达到66 819人, 17 248户, 其中农业户16 019户65 174人, 占总人口的97.5%, 年末耕地面积为2 503.5 hm2, 其中, 水田1 677.1 hm2, 旱地826.4 hm2。全乡大春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2 853.8 hm2, 总产量2.915万t, 其中, 水稻1 798.8 hm2, 占粮食总面积的39.1%, 总产量2.022 8万t, 占粮食总产量的59.1%, 平均产量11 250 kg/hm2;玉米980 hm2, 总产量7 900 t, 平均产量8 055 kg/hm2。辛街乡是“滇西粮仓”的主产乡镇之一。

1.2 项目布局及测产情况

水稻:实施面积1 733.33 hm2, 目标产量11 250 kg/hm2, 涉及18个村15 218户, 其中核心区343.33 hm2。玉米:实施面积1 000 hm2, 目标产量7 950 kg/hm2, 涉及18个村9 611户, 其中核心区66.67 hm2。通过隆阳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统计局隆阳区调查队及辛街农科站科技人员于2011年4月5—15日对示范区麦类58块测产, 9月10—20日对示范区93块水稻、70块玉米田理论测产, 9月29日, 受云南省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和间套种技术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 由保山市农业局组织农业、国家统计局保山市调查队组成复测验收组, 对辛街乡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进行了复核测产验收。专家组在听取有关情况介绍基础上, 根据《云南省农业厅、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关于下达2011年云南省粮食高产创建整县整乡整建制推进单位面积产量调查方案的通知》 (云农种植[2011]87号) 进行测产分析。专家组认定:全乡完成水稻1 733.33 hm2, 实现产量11 425.5 kg/hm2, 超计划175.5 kg/hm2, 超过1.6%;完成玉米1 000 hm2, 实现产量8 136 kg/hm2, 超计划186 kg/hm2, 超过2.3%。超额完成既定指标, 创建活动效益十分显著, 一致通过验收。

1.3 技术培训与观摩交流情况

2011年, 辛街农业技术推广站在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的协助下, 全乡累计培训126场次7.88万人次, 发放技术资料2.7万份, 按项目培训计划超额完成培训任务。水稻方面, 在播种前培训20场次0.2万人次, 结合良种统供发放技术资料1.5万份;召开播种现场会10场次, 培训指导农户1.1万人次;召开移栽现场会12场次, 培训指导农户2.5万人次;召开病虫害防治现场会11场次, 培训指导农户2.5万人次;召开良种及集成技术观摩会10场次, 培训指导农户0.5万人次。玉米方面, 在播种前召开整地理墒播种施肥技术培训会议20场次0.2万人次, 发放技术资料0.5万份;指导农户1万人次;召开中耕管理现场会20场次, 培训指导农户0.5万人次;召开良种及集成技术观摩会10场次, 培训指导农户0.5万人次。

2 实施措施

2.1 水稻

2.1.1 明确主导品种, 采取统一供种。

核心区品种为隆科16号, 千亩展示区品种为云粳35号, 万亩示范区品种为云粳12号、云粳15号, 全乡良种覆盖率达100%。

2.1.2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1]。

结合目标, 制定不同高产栽培技术, 积极推广普及旱育秧技术, 培育稀播壮秧。基肥深施、整平大田。尽量提早翻犁晒垡, 多施腐熟农家肥, 进水整田前施腐熟农家肥22.5 t/hm2以上, 按定量施肥将作基肥的化肥混合施入, 整平大田后保持薄水, 澄清1~2 d开始移栽。抓好节令、定量移栽。粳稻在小满节前5 d栽插结束, 最佳节令为5月20—25日, 合理定量基本苗, 按11 cm×27 cm拉线清水浅插, 栽30.0万~34.5万丛/hm2, 每丛2根苗, 基本茎蘖苗60万根/hm2, 有效分蘖期够苗330万~360万根/hm2, 高峰苗405万~495万根/hm2。

2.1.3 群体质量指标。

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 (如保山坝粳稻云粳系, 9.5叶) 群体茎蘖数300万~330万个/hm2;拔节期 (12.5叶) 群体茎蘖数达到高峰405万~495万个/hm2, 成穗率80%以上;抽穗期单茎绿叶数4张, 叶长序2=3>4>1, 群体叶面积指数7左右, 干物质积累量14.25 t/hm2;成熟期单茎绿叶数1~2张, 群体叶面积指数2.0~2.5, 干物质积累量24 t/hm2, 收获指数0.48;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生产量9.75 t/hm2, 占产量干重的80%以上。

2.1.4 肥水管理。

实施测土配方、定量施肥。为攻大穗和提高肥料利用率, 适当增加穗肥和追肥比重, 基蘖肥与穗肥 (穗肥又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 比为5∶5或6∶4, 基肥与分蘖肥比、促花肥和保花肥比均为6∶4或7∶3[2]。施足有机肥15 t/hm2以上, 再在麦茬上喷施硫酸锌30 kg/hm2, 施25%复合肥 (10-10-5) 900 kg/hm2作中层肥;在栽后3~5 d结合化除追施分蘖肥尿素75~90 kg/hm2;粳稻栽后32 d左右 (倒3.5叶) , 视苗情追施促花肥尿素135~150 kg/hm2加硫酸钾肥105kg/hm2, 先晒田, 再追肥, 追肥后1~2 d田灌薄水;粳稻栽后45 d左右 (倒1.5叶) , 视苗情追施保花肥75~90 kg/hm2。适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以增穗、增粒、增重, 提高产量。科学管水、定量灌溉。水分管理采取“清水澄田、浅水栽秧、寸水活苗、薄水分蘖、深水孕穗、湿润壮籽”干干湿湿的间歇式管理[3,4]。要求大田整平后沉澄1~2 d栽清水秧, 达到浅插秧标准;移栽后10 d内保持灌浅水;移栽后10~25 d实行2~3 cm浅水灌溉, 期间视苗情晒露田1~2次;粳稻9.5叶至倒3.5叶进行分次搁田, 先轻后重, 第1次在粳稻9.5叶时轻搁, 隔5 d第2次重搁, 搁至风吹稻叶响、叶尖刺手掌、田面泛白根、中间不发白;粳稻11叶至抽穗25 d, 浅水勤灌, 以浅水层和湿润为主;抽穗后25 d至成熟以湿润为主, 养根保叶。2.1.5病虫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根据预测预报, 选准对口无公害农药, 选择最佳时间, 采取最佳方式组织联防。主要抓好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稻螟虫等病虫害的防治, 要求以村为单位组织联防, 秧田期联防2~3次, 大田联防2~3次, 确保达到高产优质目标。

2.1.6 适时收获, 保证米质。

灌浆结束撤水晒田, 采取“九黄十收”或“八黄十收”, 提高稻米品质。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到户、技术指导到田、技术培训到人, 区有技术专家、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能人, 计划培训农户3.1万人次。

2.2 玉米

大力推广玉米高产栽培集成配套技术, 单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技术、喷施玉米健壮素增密技术、控释BB肥玉米专用肥使用、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5]。

2.2.1 主导品种。千亩展示区选用五谷1790、北玉20号;万亩示范区选用海禾1号、保玉7号、北玉20。

2.2.2 整地规格及播种密度。

深耕晒垡, 深耕30 cm左右, 精细整地, 要求土壤细碎, 无大土块架空, 地面平整, 土壤疏松, 耕作表面要有1层细土覆盖。百亩核心区采取等行距条播, 采用100 cm开墒, 单行双株种植, 穴距30 cm, 种植密度6.666万株/hm2。千亩展示区采用100 cm开墒, 穴距33 cm, 种植密度6万株/hm2, 万亩展示区采用100 cm开墒, 穴距35 cm, 种植5.7万株/hm2。晒种2~3 d, 适时播种, 海拔1 600~1 800 m最佳播期为谷雨节 (4月20日至5月5日) , 海拔1 600 m以下最佳播期为立夏节 (5月5—21日) 。每塘播3粒种子, 出苗后间苗留双株。玉米的育苗和补缺技术, 采用营养块育苗:将配好的营养土加水调成浆状, 平铺在苗床上, 厚6~8 cm, 切割成5 cm的小方块后播种。

2.2.3 田间管理。

配方施肥, 底肥施农家肥15.0~22.5 t/hm2, 条施25%的玉米专用肥600 kg/hm2, 苗肥深施尿素225 kg/hm2, 穗肥深施尿素375 kg/hm2+硫酸钾75 kg/hm2。破土防旱, 助苗出土, 查苗补缺。播种时在行间按5%~10%的比例人工育苗, 苗龄2.5~4.0叶时在阴雨或傍晚带土移栽, 栽后浇水, 覆土保墒, 成活后追施速效化肥。毒饵诱杀地老虎。间苗、定苗。播种量保证30 kg/hm2以上, 出苗后3~4叶要及时间苗定株。中耕除草, 苗前期 (3~4叶) 可浅中耕1次, 拔节前 (7~8叶) 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植株出现缺锌症状应及时补施锌肥。即用硫酸锌1.5 kg/hm2对水900 kg喷雾。初现天花时, 用玉米健壮素150 m L/hm2对水900 kg喷雾, 或在6~13叶时用矮丰22.5支/hm2对水690 kg喷雾。开花或灌浆期出现叶片落黄脱肥现象时, 追施尿素45~75 kg/hm2。

2.2.4 病虫害防治。

大小斑病、灰斑病的防治用70%甲基托布津、50%代森锰锌、70%甲基硫菌灵、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喷雾, 喷药水900 kg/hm2, 每7~10 d喷1次, 连续用药2~3次。锈病防治, 在发病初期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 kg/hm2对水900 kg喷雾。如病情较重, 可在15 d左右再防治1次。玉米螟的防治, 在玉米心叶末期, 用1%辛硫磷颗粒剂或3%广灭丹颗粒剂15~30 kg/hm2拌5倍细砂土, 放入喇叭口内, 或用2.5%杀螟灵1号颗粒剂3.75 g/hm2拌细砂45~60 kg, 撒入心叶1 g/株, 此外可直接用辛硫磷药液灌心。蚜虫的防治, 可在玉米进入拔节期后蚜虫量初步上升时,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 或2.5%保得乳油25倍液, 75%吡单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喷雾。视虫情隔10 d左右喷1次, 连续防治2~3次。地老虎的防治, 用50%辛硫磷颗粒剂30~45 kg/hm2拌细土375 kg, 制成毒土塘施或毒饵诱杀, 采用麦麸150~225 kg/hm2, 加入90%敌百虫1.5~3.0 kg/hm2拌成毒饵, 出苗前撒于行间, 出苗后施在幼苗根部周围。

3 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通过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项目的实施, 辛街乡2011年水稻实现总产量1.98万t、实现产值7 920.00万元, 比2010年增产325.5 kg/hm2, 总产量增564.2 t, 增加总产值225.68万元;玉米实现总产量8 140 t, 实现总产值1 628.00万元, 平均增产231 kg/hm2, 总产量增加231 t, 总产值增加46.2万元。2种作物共增产795.2 t, 增加产值271.88万元。

3.2 社会效益

该项目活动实施完成后, 一是水稻高产集成技术得到推广运用, 为全区水稻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和产量再上新台阶奠定基础;二是有利于当地农业增效, 为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营造了空间, 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比例调整, 促进经济作物种植, 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有利于土地流转,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3.3 生态效益

该项目活动通过选用抗病强的主导品种和统防统治的主导技术, 减少农药用量、减少污染, 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保持辛街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摘要:介绍了保山市隆阳区辛街乡大春粮食高产创建整乡推进项目实施概况, 针对水稻和玉米2种主要粮食作物, 分别总结项目实施的措施, 并分析了项目实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以期为该地区粮食高产创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春粮食,高产创建,措施,效益,云南保山,隆阳区辛街乡

参考文献

[1]凌启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2]董钻, 沈秀瑛.作物栽培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3]杨文钰, 屠乃美.作物栽培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4]李花艳, 谢卷城, 刘志导.兴宁市粮食高产创建及其主要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2) :91.

粮食高产创建 篇6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苏北精神、合力谋求跨越发展的浓厚氛围下,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深入贯彻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任务。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进一步增强做好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

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稳定粮食生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强化政策支撑,持续加大资金投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收到了明显成效。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80家,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0家;生产基地规模快速膨胀,各类种养基地达到410万亩,养殖规模1.1亿头(只),全市55%的农户和53%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进入产业化经营。去年全市农林牧渔增加值达到213.5亿元,比上年增长4.1%;农民人均纯收入5271元,增长14.8%,连续四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同时,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保持了面积稳定、单产提高、总产增加的良好态势,确保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生产保持了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是:产业聚集度低,产业雷同化现象突出;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档次偏低,竞争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农业经营综合效益不高;经营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利益联接关系不够紧密;龙头企业贷款融资难,资金瓶颈制约仍很突出。全球范围内出现粮食危机,国内部分地区春旱严重、农资价格持续走高,再加上四川等产粮大省发生严重地震灾害,粮食供给将进一步趋紧。我市是农业大市,是全国全省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做好稳定粮食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工作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这两项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以学习苏北精神为动力,把握机遇,自加压力,高点定位,强力推进,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的突破性进展。

二、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坚持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重中之重,把扩大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种养基地作为重要基础,把培育特色品牌作为关键环节,把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重要载体,全面推进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进一步延伸拉长产业链条,加快实现经营规模化、管理企业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市场化、农民组织化、服务社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体目标是: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850家,其中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00家,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5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力争突破500亿元,其中过亿元的达到70家、过10亿元的10家;农产品“三品”认证达到700个,农产品出口创汇力争突破6亿美元;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户达到70%。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以规模化推进农业产业化。按照全市六大专业生产区、五个百万亩种养基地规划布局,继续深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稳定发展大蒜圆葱,加快发展精细瓜菜、食用菌、甜叶菊、优质果品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产品。调整扶持政策,采取重大项目立项制,尽快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的特色产业带和聚集区,力争用3年时间,全市50%的乡镇建成主导产业突出的专业乡镇,建成一批技术先进、管理科学、产品质量安全的高效种养示范区,打造5—6个全国知名的特色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县市区。依法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组织集中。今年每个县市区都要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上有所突破。

(二)以企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从今年起启动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建设“333”工程,即通过3年努力,集中投入财政和信贷资金30亿元,重点扶持30家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继续实行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包保责任制,强化督促调度,确保如期完成。同时,扶持新建一批与优势特色产业产品配套的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扶持提升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成长性好的中小型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梯次发展格局。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和品牌培育,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和上下游产品的联合与合作;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积极推行“土地、产品、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和集约经营、规模生产、小段定额、收益分红”等经营模式,力求今年每个县市区都能抓出典型。

(三)以标准化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建设农产品质量安

全示范区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业标准推广实施体系、农业生产全过程质量监管体系,加快推进以市级农牧渔三大检测中心为龙头的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围绕我市优势特色产业产品,积极做好农产品“三品”认证和品牌经营,叫响“孔孟之乡”知名品牌。近期要重点包装推介好微山渔湖产

品、鱼台大米、金乡小米、嘉祥山药等特色优质农产品,迅速提升我市地方名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要把标准化生产贯穿于产业化经营全过程,所有生产基地、主导产品、生产加工环节实现标准化生产全覆盖,尽快形成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的种养加模式。要强化以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为重点的农资监管,逐步建立农药定期抽查和举报查处制度,确保奥运之年辖区内农药市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出任何问题,确保完成年内规划建设的7处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50处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新增“三品”认证100个的任务目标。

(四)以市场化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加快培育农村流通主体。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培育发展一批流通型、贸易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改造提升一批传统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交易中心,合理布局、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农产品集散中心和物流中心。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态。以实施“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工程为契机,积极探索农产品冷链物流和“超市+基地”试点,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直供直销、网上交易等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加强农产品展销平台建设,扎实办好市第三届农博会。三是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以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不断扩大我市大蒜圆葱、渔湖产品、薯类产品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进一步加大优势农产品推介力度,推进与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农产品市场的对接与合作,力争今年全市农产品出口增幅保持在25%以上。

(五)以组织化推进农业产业化。认真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培育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逐步对专业合作组织实行规范化管理。引导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支持鼓励龙头企业、经济能人、村集体经济组织、乡镇基层服务站所、基层供销社等领办、创办合作组织,培育和扶持农村种养大户和经纪人队伍,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围绕产业化经营,依托优势产业和产品,组建专业协会和行业协会,把同类产品经营的企业和农户联合组织起来,逐步形成以同一产品生产经营和利益联接为纽带、相互关联、上下贯通的合作组织网络。鼓励合作组织开展跨区域经营,扩大经营规模,增强服务功能。

(六)以服务社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构建强支撑、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强化政策服务支撑。市政府确定从明年起,在4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各县市区也要不断增加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入。同时,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对重点龙头企业的税收减免政策和用水、用地、用电、运输等优惠政策。二是强化金融资金支撑。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有效破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瓶颈。鼓励发展各类农业政策性保险,有效分担和化解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经营风险。三是强化信息服务支撑。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网络,加快构筑主管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农村种养大户共同参与的农村经济信息平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快捷、及时、高效、优质的信息服务。四是强化技术服务支撑。坚持以技术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把农业产业化发展纳入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搞好农业龙头企业家队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把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管理人才和农村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等列入政府扶持范围。不断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逐步建立健全科研和推广机构、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共同参与,公益性服务和社会化服务相互补充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网络。

三、扎实开展以小麦玉米为重点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

我市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的任务目标是,到2010年,小麦、玉米两大主要粮食作物平均亩产分别达到430公斤和550公斤,再加上水稻、地瓜、大豆、杂粮等,力保全市粮食总产稳定在400万吨左右。

(一)实施“

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在推动全市粮食均衡增产上下功夫。围绕小麦、玉米高产创建,重点抓好6个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力争在小麦、玉米上创出十亩高产攻关示范点、百亩高产示范田、千亩高产示范片、万亩高产示范方,具体亩产指标和相关措施,市政府专门行文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县市区要根据高产创建任务要求,规划建设各自的高产创建示范乡和示范村。特别是6个小麦、玉米高产示范县,要把创建任务尽快落实到乡、到村、到地块,确保实现创建目标。

(二)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在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上下功夫。大力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将粮食高产创建与良种补贴项目实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统一供种、集中连片种植、设立领导指挥田、品种展示区等措施,大力引进推广高产优质良种。集中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在小麦上重点推广氮肥后移技术、精播半精播技术、垄作栽培技术和旺长防控减灾技术;在玉米上重点推广“合理增加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测土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一增四改技术和适当晚收技术。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控,及时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准确预报发生趋势,提前制定重大病虫草害防控预案,大力开展统防统治和专业化、社会化综合防治。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改善生产条件上下功夫。在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确保有效灌溉的同时,高度重视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结合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农业良种工程、秸秆还田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整合项目资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建设一批成效显著、带动能力强的小麦、玉米高产示范区。

(四)创新农技推广激励机制,在促进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上下功夫。实行包保粮食高产创建技术推广责任制的办法,建立农业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普及率。加大绿色证书教育、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高产创建示范基地现场指导,确保各项高产技术进村入户。同时,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力争全市小麦机收率达到100%,玉米机收率达到35%以上。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强化创建工作保障上下功夫。一要加大农业项目整合力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标准粮田建设、良种和优质粮食产业化工程、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等,都要支持高产创建活动,加大向粮食高产创建的倾斜力度。二要认真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在确保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足额到位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扩大小麦、玉米良种补贴和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实施范围。三要努力增加财政资金投入。从今年开始,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小麦、玉米高产创建,重点用于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转化、农民教育培训、农业生产设施改善等。各县市区也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安排专项经费,保障小麦、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要通过政策引导、利益驱动、项目带动等综合措施,加快中低产田改造、促进农田升级转化,力争全市面上85%以上的小麦、玉米建成高产稳产田,小面积单产实现历史新突破。

四、努力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营造良好条件

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事关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大局;实施粮食高产创建,事关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狠抓落实。

加强组织领导。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是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摆上议程,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及时发现、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严格责任考核。进一步明确市、县两级分管领导是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农口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具体责任人。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市、县两级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都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发改、财政、国土、交通、工商、税务以及涉农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好上级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扶持政策。要建立督导调度和考核奖惩制度,加强督导检查,定期通报情况,年终严格考核、兑现奖惩。

上一篇:运行状态监测下一篇:矿山救护队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