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呼唤十篇

2024-05-19

穿越时空的呼唤 篇1

20世纪80年代初, 我大学毕业后, 分配到白马井中学教书。这里是我的母校, 从台下到台上, 心里真有点激动。那时学校的条件还比较简陋, 没有围墙, 几间瓦房和一栋做工粗糙的三层楼房散布在一片开阔的坡地上。楼下的几间工作室, 便是我和两位从同一所大学分配来这里的老师的宿舍。用现在的眼光从外表上看, 充其量只是一间乡村小学。那时候用电也不正常, 老师和晚修的同学们, 每人都有一盏备用的煤油灯。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这间学校的喜欢, 一它是我的家乡, 日夜有蔚蓝的涛声伴随书声和歌声, 二是校园内有大片大片的木麻黄林, 虽不优雅, 也算宁静。我的一篇散文《触及我心灵的一分》, 就是几个午间在这树林下写成的, 随后刊发于1986年的《中国教育报》上, 成为该次征文广东省的唯一获奖者。更为可贵的是这间学校淳朴踏实的学风、师生间的和谐相融以及一种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那时候镇上还没有很多酒家, 老师们偶尔加菜, 就是到乡下买回一只狗, 炖了大家围着吃;学生们的穿着很朴素, 不会染指甲或者穿裤脚带洞洞的牛仔裤, 初高中的年级办毕业酒, 就是从市场牵回一头猪, 还有苹果饼干等, 就地砍一根枯树当柴, 三个石头的火灶架上铁锅, 做成一场浪漫的篝火晚会。每逢元旦或教师节, 学生给老师送的礼物大多是一张卡片、一本挂历、一只小的洋娃娃之类, 礼虽轻, 纯真之情油然可见。最使我难忘的是平整学校运动场的那段时间, 那时学校的运动场只是一片南高北低的杂草坡地, 几百师生组成阵容强大的粪萁队、铲队、锄头队, 将一两百米外的泥土一筐一筐地挑到低处, 累了, 擦把汗, 抹把鼻涕喝口水, 又回到自己的位置, 就是抱着所有的事都靠自己、蚂蚁啃骨头的精神, 几个月下来, 让这块坡地变成了不算运动场但可以活动的地方。 (真正的运动场是我调离多年后, 学校借着举办全市中小学运动会之机, 由上面雇用推土机修整的) 。这些事虽然已经过去多年, 但我一直认为, 自立自强的书声意气, 在街上流行“QQ、花生”和“肯德基”的今天, 仍然是一种应该秉承的传统。

调离马井中学至今已经20多年, 正像朱自清先生在《匆匆》里写的“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 便又从凝然的双眼里过去……”。即便是匆匆, 但多年来, 每年逢中考过后常听到有人谈论白马井中学今年又有多少多少人考上海南中学、华侨中学, 这时, 我这个曾经的白马井中学老师多少就有点阿Q式的沾沾自喜。每次回家坐车路过, 总习惯把那多年不变但仍风采依然的校门看上几眼。前些日子, 和学校的吴副校长在校园内转了一圈, 觉得真是今非昔比, 当年的旧建筑如今已经荡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是栋栋漂亮的教学楼、宿舍楼、别具一格的文化长廊……深吸了几口带咸味的海风后, 又记起当年风华正茂的我带着所教班级的学生于日落时分散坐在陡立的泥崖上观察霞彩满天的大海, 落日归帆、鸥翅船歌, 纷纷走进学生们的作文。看着这间学校散发出来的颇具点现代的气派, 我又深深地怀念起当年校园里那片片摇曳葱郁和清凉的木麻黄林……

穿越时空的呼唤 篇2

文言文是我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言文教学应充分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所当然应把学生当做主体对象。在学习《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笔者设计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赏析文章内容,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并深化主题。如果说在第一课时对于字词句的疏通, 还可以用一些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对于思想内容的学习, 由于文言文时代比较久远, 往往是学生厌烦的。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学习能力, 就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机智改变学生被动消极的学习状态。在这节课上, 笔者设计了“穿越时空的对话”, 请两生分别扮演武陵人和陶渊明, 举行一个记者招待会, 通过这个有趣的活动方式, 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课例展示】

师:假设你是武陵人, 从桃花源出来后, 许多人都知道了你的这次奇遇, 记者们更是蜂拥而来。你举行了一个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

教师明确活动任务:请语言表达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一个学生扮武陵人上台, 下面的同学则扮演来自各个媒体的记者, 老师是主持人。

1. 初次幼稚的提问。

生:你是怎么出来的?

生:你为什么找不到原来去的路了?

生:你为什么要向太守禀报这件事?

生:请问你觉得那里的景色怎样?有多少可供开发的土地?

初次提问, 这些“记者”问的都是比较幼稚、浅显的问题, 更有一些不着边际的提问。作为主持人, 笔者及时提醒记者注意:首先所问的内容应是大家都想知道的, 应是这个事件——武陵人遇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整个过程中比较突出的或是敏感的问题, 应问得有价值、有意义, 这样才能让自家的新闻上头版头条, 成为重头戏。第二, 要明确当时的古代社会, 不会用到“开发土地”这样的词语, 人们也想不到这个话题, 但是换成“能住下我们这些人吗”这样的问题也可以。

经过这样的指导, 学生明确了大家最想知道的不是他出来之后的事情, 而是他在桃花源里的大家都不知道的事情。这样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就层出不穷了。

2. 有深度、有价值的提问。

生:请问, 你在桃花源感受到的与我们的社会有什么不同?

生:请问, 你在桃花源里都看到了些什么情景?能详细地给我们说说吗?

生:请问, 你都跟桃花源里的人说了些什么?他们对我们外面的世界了解吗?

生:请问, 你对桃花源里的人印象如何?你觉得他们和我们这里的人一样吗?

这样的问题显然就很有深度了, 不仅抓住了大家最想了解的内容, 而且也紧扣原作的思想内容。而作为武陵人扮演者的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 通过自己的想象, 不费力就回答出了这些问题, 补充了许多课文中所没有的情节和情景。

如下面武陵人精彩的回答:

生:请问, 你在桃花源感受到的与我们的社会有什么不同?

师:那里的生活和我们的生活完全不一样。那里景色优美, 土地肥沃, 男耕女织, 老人小孩都安闲快乐。我感觉那里人们生活都很快乐, 也很富裕, 人和人之间也很平等, 大家在一起和睦相处, 幸福无比。

生:请问, 你都跟桃花源里的人说了些什么?他们对我们外面的世界了解吗?

师:他们问我是什么朝代了, 我告诉他们早都过了秦朝了, 又讲了汉末的战乱, 魏晋两朝时的社会情况。他们听了都很感叹, 觉得外面的世界太黑暗了, 太可怕了, 没有他们现在的生活幸福安乐。他们都表示不想和外面的人打交道。

3. 提问引发的争议。

在提问中, 有一些问题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和争议。

有记者问:请问, 桃花源里的人告诉你“不足为外人道也”, 你为什么出来后还要禀报太守呢?

这个话题不但让武陵人有些为难, 而且还引起了下面记者的议论纷纷。

记者中间首先就有人开始争辩:“桃花源里的人说是不值得给外面人说, 并没有说是不能对外人说啊, 所以这个秘密也不必要非得严守。”

有人说:“不应该在字眼上去较真。我觉得这个武陵人发现了这么美的一个地方, 他想让大家都去那里生活, 所以告诉了大家。”

这时就有人反驳了:“在当时的古代社会, 人们是特别讲信用的。既然桃花源里的人不让他对外面说, 那么这个人就不能说的。”

就在众说纷纭之时, 扮演者武陵人发话了, 他说:“我原先是想守约不说的, 但是我想这个地方太美了, 就想禀报太守。太守知道有这么美的地方他一定想去, 也因此一定会赏赐我的, 为了钱财, 我违背了我们的约定。”

这是一个我们没有想到的答案, 想想也很有道理, 下面记者的掌声雷动就说明了一切。

4. 延伸到课外的思考。话到这里, 这场答记者问本应就结束了, 但是却引起了学生的另一番感慨。

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这就像现在的一些未开发的风景优美的地方, 因为偶然有人发现了这里的美丽, 于是就向外界宣布了他的发现, 接着开发商、旅游商源源不断地涌来, 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 在给这个地方带来无限商机、现代文明的同时, 也带来了垃圾、带来了破坏。于是, 最后的结果就是, 你再也看不见最初的那般美丽了, 你再也感受不到这里的古朴了。

还有学生感慨, 在利益面前、金钱面前, 有的人会很轻易地就抛弃了承诺、背信弃义。

接下来我们又开了一场作者的记者招待会, 由于前面的引导, 这次记者的提问显然有水平了。提问如下:

生:你好!请问陶渊明先生, 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 你写这样一篇文章有什么意图吗?

生:请问, 你把武陵人寻找桃花源写得那么真实, 桃花源里的景色那么美, 在那里发生的事也那么真实, 那你为什么又在最后设计了一个“遂迷, 不复得路”的结局呢?

生:请问陶渊明先生, 你为什么要在最后设计一个“高尚士”刘子骥的事情呢?没他桃花源也是找不到, 你为什么非要多写一人, 而且最后还“病终”了。是否有些多此一举呢?

学生如此精彩的提问是笔者没有想到的, 他们真正进到了记者的角色中, 提问了一些关于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技巧的问题, 问得好, 答得也好。

【教学反思】

从这节课的收获来看, 学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有了主动探究、思考的意识, 对课文的内容有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把握, 通过想象补充了课文中所没有的情节和情景, 丰富了作品内涵。同时, 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 学生将电视中常见到的记者招待会运用到课堂中, 也学到了一些记者提问的技巧。另外, 学生还延伸到了课文外的内容:例如对文明的破坏;人性等话题。

通过这节课两个环节的设置, 笔者有以下感受: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文章的思想内容, 特别是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向来是比较难以操作的, 如果按照以往的做法, 一般都是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顺着老师的提问来思考, 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在这节课上, 笔者设计了“穿越时空的对话”活动方式, 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 深入地体会作品的内涵。记者要提问, 必然要了解作品的内容, 还要提问他想要了解的内容;发言人要回答, 必然要体验角色, 了解作品中的人物思想情感, 作者的生平、写作的背景。这样, 无须老师多说, 同学们都要对作品再次好好研读, 这样便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2.寻找学生的兴奋点。学生有时没有精神劲头, 可能是老师的问题设置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节课采用记者招待会这种方式,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找到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好表现、好发言、好提问、好想象, 这些欲望都可以在这节课的活动中体现出来。电视中常见到的记者招待会运用到自己身上, 无论是“记者”还是“发言人”都兴奋异常, 自然, 这节课的课堂气氛也非常热烈。

穿越时空的呼唤 篇3

前院中堂的左侧,一个捣臼倒放着。边上,四叔身陷藤椅,双手捧着个塑料碗,一半是开水一半是凉水。四婶在旁边,从不同的小塑料袋中,分门别类地取出胶囊和药丸,红蓝白等不同颜色。两年前,四叔因脑中风,做了一场大手术。一夜之间,头顶全秃,徒留周边一圈白发。穿堂风一过,白发不停飘摇,越发稀稀疏疏的,犹如冬日湖边的白芦苇。四叔的记忆力陷入冬眠,视力昏花,呆若泥塑。

三个孩子在外地做生意,二老守着寂寞的老房子。四婶忙碌的身影,在四叔眼前来回晃动。她唠叨不断,对着空气也有说不完的话。有时她无意中一句话,会敲醒四叔的嘴巴,四叔便“咿咿啊啊”地自言自语一通。

四叔有时犯病,便独自出走。四婶就急忙丢下手中东西,一路小跑,四处探望。她不停地唤着四叔的名字,听多了,许多孩子会模仿四婶的腔调。院子里偶尔传来孩子唤四叔的名字,四婶听了,哭笑不得。小孩那一声声似是而非的呼唤,极像当初自己唤四叔。

四婶1972年在福建浦城怀上了大女儿,所以那一年的事记得特别清楚。四叔是木匠,稔熟浦城方圆几十公里的大小村落。那一带以丘陵为主,山上的树木高壮繁茂,是打造家具的顶好材料。

四叔四处揽活儿,一旦有约便挑着上百斤重的工具箱,飞奔在崇山峻岭中,如履平地。有时他一天会翻越数十个山头,如期赶到订制家具的人家。要是赶时间,夫妻俩常是一起走夜路。没有手表,四叔就以走山路的疲劳程度,来判断夜晚的时间。

春夏之交,临江一户人家找上门,邀请四叔去做家具,鸡还没打鸣夫妻俩就起身了。当时,公共汽车不容许携带箩筐大件,一天一趟班车。两人又心疼一元二毛的车票钱过高。四叔便肩挑上百斤重的工具筐,从浦城出发,开始赶路了。四婶刚好怀着大女儿,腆着大肚子。她收拾好简易的生活用品,打成包裹,只身坐上公交。夕阳西下,四婶早已到达临江汽车站口的小旅馆。放下行李后,四婶在门口引颈张望。

她坐在小板凳上,啃昨晚做的两个米饼。她轻抚着肚子,在想,四叔应该快到了,是否吃光了米饼,是否找到山泉解渴。

暮色垂垂四合,很快,黑暗迎面而来。小街上飘荡着饭香,有人呼唤小孩回家吃饭,催得四婶心慌慌的。她站起身,迈开浮肿的双腿,缓缓移动,瞪眼细看左右。借着沿街窗口露出的微弱灯光,一有人影晃动,四婶就叫四叔的名字。一路无人回应,街上行人愈加稀少。晚风中,满是沿街人家的盘碗声和说话声。四婶已是口焦唇燥,边行边喊。她带着哭腔,声音忽高忽低,时长时短。唤声向四周抖搂开去,飒飒作响,带丝丝凉意。

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大声应答。漆黑中四叔一个箭步,蹿到四婶面前。瑟瑟夜风里,两人抱头痛哭,这时街头阒无一人。

回到旅馆已夜深。四叔下蹲身,为四婶洗脚,轻轻擦干她那肿如气球的双足。四婶又叫四叔,说:“趁汤水还热,你也洗洗脚。”四叔脱下解放鞋,一双袜子紧紧地粘着四叔的双足。袜子的窟窿补了又补,暗黑的血迹斑斑点点,几已成痂。四叔咬紧牙关,猛地扯下来。烛灯下,有血水蜿蜒而出。四婶不停地问:“疼不疼?”

四叔没有喊出来,也没有讲出自己来晚的原因。只簡单地说,走错路了。

那天夜里,一弯上弦月,剥蚀严重,隐隐光芒。西南方,数颗星星残留微光。四叔独自匆匆地走在没有尽头的山路上赶着去和坐公交到临江的四婶会合。山间水汽重,朦胧间,他看到前面的山岙中有灯火扑闪。

四叔暗想,那可能是山里人家,要么是林场看管人。越来越近了,四叔踩着一条竹木搭建的简易桥。嘎吱嘎吱单调的声音,特别响亮。寂静里,似是回应着远山婴儿的哭啼。

拐过山头,忽见一个白灯笼挂在树上晃荡,阴森森地映着众多错落堆放的漆黑棺材。在摇曳的烛光里,上翘的棺材盖恍若无脸人头,上下起伏。四叔魂飞魄散。

丢下担子,操起筐里斧头,四叔歇斯底里地喊一声。他缓过神,无路可走,抬头直视前方,从棺材堆里疾步穿行而过。

下山时,四叔双腿哆嗦不已。听闻山间远处的一声鸡啼,他才放下左手的斧头。整个光溜溜的柄子,湿淋淋的。

多年以后,四婶才知道个中原委。每当她唤四叔的名字,便会想起那天夜晚沿街唤他。有时看发着痴呆的四叔,四婶心里追问:还听得到我唤他吗??笪摘自《小说月刊》

穿越时空的呼唤 篇4

--建大小学开展学习焦裕禄精神 践行群众路线 为了进一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精神,我校近期组织党员老师在学校观看了《焦裕禄》电影。

焦裕禄,一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如一座丰碑,矗立在兰考,矗立在中国大地,矗立在亿万百姓心中。焦裕禄当年对群众说出的那句“我是您的儿子”,已成为许多党员干部心中时时震响的座右铭。“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作为党员干部,什么金杯银杯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穿越50年历史烟云,“把泪焦桐成雨”,凝结着人民对焦裕禄的深切思念与精神呼唤;公仆情怀,这是焦裕禄留给党员干部的最宝贵精神遗产。

焦裕禄下基层、访民情、赈灾救济百姓、雨夜抗洪、治沙种梧桐、带病坚持工作等一幕幕感人事迹令人在座的党员感动。会上党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吴小兰书记指出:焦裕禄同志虽然离开我们已经50年了,但他的精神依然光芒四射,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到了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求全体党员提出几点要求:

一、学习焦裕禄就是要把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落实到思想与行

动上。

二、学习焦裕禄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决策举措上。

三、学习焦裕禄就是要把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落实到学习实践上。

同时,还要做三个结合:一是与群众路线结合起来。要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二是与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结合起来。身边的典型可能不是那么高大、那么完美,但可能更切合自身实际,可以用焦裕禄的精神激励自己,用身边的典型指导自己,学习那些优秀党员的做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三是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要对照焦裕禄同志,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找差距、定措施、选定努力方向。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以实际行动、具体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学习效果,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

吴小兰书记的“三点要求、三点结合” 是根据总书记在兰州考查时提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座位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而设想。

会上党员老师们都认识到:今天,我们所处的花城广州交通发达、物质丰富,与影片相比我们面临的条件不同,环境不同,但相同的是我们都会生活上、工作中面临困难、困境和问题。在困难面前,我们应该做到不推诿、不扯皮,迎难而上,实事求是,有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决心和努力。今天,经济快速发展,与影片中有着天壤之别,工作

穿越时空的呼唤 篇5

一、创作背景

20世纪初, 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 德奥艺术歌曲的音乐形态传入中国。如果从青主 (原名廖尚果) 1920年留学德国时创作的第一首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歌曲《大江东去》算起, 艺术歌曲创作在我国已走过了近90年的历程。从“拿来主义”到“模仿创作”、从“洋腔洋调”到“中国风格”、从“洋为中用”到“专业创作”, 涌现了青主、萧友梅、赵元任、黄自、贺绿汀、刘雪庵、陈田鹤、陆华柏等一批探索者, 创作了《大江东去》《问》《教我如何不想她》《玫瑰三愿》《嘉陵江上》《红豆词》《山中》《故乡》等一大批不朽的篇章, 展示了那个时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高度和坐标。正是在这样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下, 也从此开始了郭祖荣持续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涯。

《音乐的徘徊》的后记中写到:“他 (郭祖荣) 初恋时才十九岁。郭兄的爱情不乏‘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的诗情画意的场面, 爱情上的挫折似乎与事业上的磨难同步。每次失恋, 都在于音乐女神的对话中得到解脱, 爱情上的感受, 也不能不化入他的作品之中。”创作于1946年11月的艺术歌曲《红酥手》, 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之中, 籍古诗词抒发了郭祖荣内心深切的眷恋与相思之情。

二、音乐分析

艺术歌曲《红酥手》有一个节奏规范、方整的二大乐句加一个补充终止构成的复乐段结构, 在其以五声音阶为主的旋律进行中, 变宫音的使用很是巧妙。如果说主题头soi、lai、do为该曲的核心音调的话, 其上二度的逆行rei、si、lai则为本曲的特性音调。

前奏由第一乐句的头与第二乐句的尾自然衔接而成。助奏大提琴醇厚、深情的旋律从宫调式的属音进入, 并级进至宫调式的主音, 似为宫调式。钢琴声部的模仿复调, 一唱一和, 互诉相思, 情感挚婉。特性音调rei、si、lai在高、低音区的多次出现, 倾诉许多的愁苦与寂寞, 更是令人感慨不已。这种由宫调式导入的羽调式, 并在羽调式里渗入宫调式色彩的作法, 甚是奇特。

复乐段的第一乐句可分为二个拱形结构的乐节, 由于是宫调式色彩的进入, 二大乐句均结束均在羽音上, 即为强调主调阴柔、婉约的色彩。好景不常, 欢情难再。第二乐句的开头借鉴古筝等民族弹拨乐器的手法与音型, 高起低落, 颇为新颖, 有其独到的创意, 还具有“转”句和对比的功能。由于二大乐句在节奏上构成呼应, 且后半句音调还是第一乐句后半句旋律的变化摸进, 可视为同尾。钢琴伴奏声部与大提琴助奏对主句的分割式的穿插与对答, 在节奏上时而扩大、时而压缩的变奏, 特性音调的引伸与贯穿, 凝聚最后结以“错、错、错”补充结束, 却是一字一泪。

例1

复乐段之间有一个长大的间奏, 转入上五度的A宫调式, 速度加快、力度加强, 回忆往日温馨时光。其旋律是主题材料、特别是主题后半句节奏、韵味的引伸和展开。调性的变化更显情切切, 恨绵绵, 有情人生作死别, 多少思恋、期盼、绝望、感伤、无奈、悔恨, 千言万语, 无限惆怅。钢琴左手的八度加强和右手的柱式和弦, 上下不同的复调旋律, 是那样的浑厚, 具有戏剧性。抚今追昔, 让人感慨不已, 其所表现的情感是极其丰富而又复杂的。而民族弹拨乐器之音型的再现与调性色彩的灵活应用, 尤为前卫与大胆。最后先现主题头的第一个乐汇, 回归了b羽调式。

例2

间奏, 钢琴是二重对比式的复调旋律的唱和:左手八度旋律显得格外的浑厚而沉痛, 右手旋律是歌调的变体。而助奏大提琴复调式的穿插, 尤其是中间转入下属调性的色彩性变化, 更是加深了情感的厚度。这一间奏不是简单的两个乐段的连缀, 而是补充了歌声表达感情的不足, 具有一些戏剧性的音画刻画, 使第二乐句同一旋律的再现, 在感情的抒发上有些对比, 并具有新颖感。

复乐段的第二乐段声乐部分的旋律一样, 在钢琴右手以八分分解音符为主的伴奏音型的衬托下, 伴奏部分却突出了大提琴声部的自由模仿对答。令人觉得更加凄楚哀怨, 如闻泣声, 如见泪眼, 人物音容, 宛然在目。凝成结句“莫、莫、莫”三字为一叠句, 低徊幽咽, 肝肠欲断, 这是绝望无奈的叹息, 自怨命薄的决别。然后, 再次拉宽节奏用衬词再次重复了“莫、莫、莫”三字的旋律呼号而出, 并作上扬结束, 可谓椎心泣血之痛, 如同几声闷鼓, 连连敲打在人心上。是悲叹, 更是叩问!衬托出极度孤寂冷清的心境。

例3

无限悲戚, 默然无语, 暗自伤神, 百感交集, 真切的写出了徒唤奈何的相思之情。

三、余论

“古老的歌子成千上万地随风飘扬, 被雪埋葬, 成千上万地葬进了坟墓, 又成千上万地在使用中消亡 (爱沙尼亚古歌, 引自[匈]萨波奇·本采《旋律史》) 。”特别是上个世纪下半叶,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文艺思潮和文学流派象万花筒一样层出不穷。有的朝生暮死, 转眼即逝;有的干脆就是胎死腹中。作者和文艺作品早已不是各领风骚数十年的时代了。为什么郭祖荣的这首《钗头凤》能久经时间的考验而百听不厌呢?

我想, 原因在于郭祖荣没有因袭三、四十年代轻车熟路的套子, 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探索和挖掘我国民间音乐的精神实质和美学特点。在音乐语言上、曲式结构上努力追求民族的神韵和精髓, 那行云流水般变幻自由的散板风格, 具有传统艺术中看似随意铺成、随意点染而又严谨、古典不乏创新之艺术构思, 那诗意、浪漫如音画般的气质和无处不在、生息共存的简朴而又浓郁的民族风格, 就是到了今天, 依旧清新, 依旧独特, 这, 正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

虽然郭祖荣多是借古诗词的词句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但陆游的这首《钗头凤》, 那世人皆知的爱情悲剧, 却使他动了情。“无一字不天成”。该曲音乐材料简洁、凝练, 音乐形象自然流露毫不矫饰。正因为作曲家也亲身经历了这般辛酸的往事和终生的隐痛, 所以穿越了历史时空、成就了这千古绝唱。

摘要:郭祖荣艺术歌曲《红酥手》没有因袭三、四十年代轻车熟路的套子, 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探索和挖掘我国民间音乐的精神实质和美学特点。在音乐语言上、曲式结构上努力追求民族的神韵和精髓, 那行云流水般变幻自由的散板风格, 具有传统艺术中看似随意铺成、随意点染而又严谨、古典不乏创新之艺术构思, 那诗意、浪漫如音画般的气质和无处不在、生息共存的简朴而又浓郁的民族风格, 穿越了历史时空、成就了这千古绝唱。

关键词:郭祖荣,艺术歌曲,红酥手

参考文献

[1]林道侃, 郑长林.音乐的徘徊[M]黑龙江:黑龙江文化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7

[2]赖登明.解析郭祖荣艺术歌曲“形散神聚”的散化结构[J].中国音乐.2010 (1)

穿越时空的呼唤 篇6

关键词:《八个女人》,背景,舞台,角色,塑造

一、话剧背景

故事发生在一个被大雪封困的法国小镇里,一户大家庭的男主人被“意外杀害”,于是他身边最亲密的八个女人便陷入了紧张调查和互相猜忌之中:是高贵美艳的女主人盖比?还是“老处女”小姨子奥古斯蒂娜?是吝啬贪婪的外婆?或者是衷心不二的黑人管家沙奈尔?……在一阵吵闹、猜忌和互相揭发后,种种不堪的真相被一层层抽丝剥茧公布在了观众面前,原来,女人们所疯狂追求的“爱”与“被爱”最后都是以自私的方式得到的,而她们所向往的关心和温暖最后都伤害了自己身边最亲密的人。

本剧作者罗勃·托马斯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编写出这部艺术作品。在五十至六十年代法国文学界盛行一种新的文学创作思潮,在哲学上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影响,他们从人物本身出发,多层面地分析人物,使得每一个人物既鲜活又形象。有一种说法,就是法国人对待“美学”是非常严肃的,所以从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也可以看到这种赋予法国女性形象的妩媚婀娜,一代容华。法国剧作家阿达莫夫说:“戏剧绝不是消遣和休闲的工具,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揭露与控诉社会、迫害势力的武器。”所以当一部作品被搬上舞台或者银屏的时候,我们就不应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故事情节,片面的人物塑造和优美或者平乏的文学语言了,正视时代背景下的角色塑造和品味如何把握人物才是每个演员应该做的。

二、话剧中的演员表演观念与角色塑造

说到演员在表演中的表演观念,就不得不提对舞台表演观念探索作出巨大贡献的当代著名戏剧家彼得·布鲁克。他在《空的空间》里提出了“僵化戏剧”的概念。“真实的表演”和“真实的戏剧”是打破僵化戏剧的最佳手段。

在起初拿到《八个女人》剧本的时候,我们通过多次的研读剧本来给剧本定位,找到自己喜欢和适合自己的角色进行进一步的揣摩和研究。而在初期的“研究”就是认真、真实地体验人物的心理从而能更深刻地刻画出剧中人物的真实人生和性格。“真实”是表演观念中必不可少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不管是在舞台上的表演,还是舞台下的揣摩都应该谨记于心,想剧中人所想的事,体会她的所思所感。演员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达到“真实表演”:第一点,续写剧本的前提故事,如《八个女人》中的女主人盖比,她高贵美艳但是却自私冷酷,她向往爱与被爱,却吝啬给予身边人关怀和温暖。每个人物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由背景事件所导致,当剧本中没有提及,作为“有心者”的演员就应该树立一个愿与剧中人物“同呼吸”的观念,尝试续写剧本故事并将其合理化。正如剧本中盖比的人物性格的形成原因以及后来她准备抛弃亲人和丈夫的合伙人一起私奔,就是因为她早期的情感经历和生活经历——自己的第一个恋人出车祸离开了她,而正值娉婷碧玉年华的她却怀着心上人的孩子,在母亲的催促下不得不嫁给现任丈夫;而她对于母亲的冷漠和不屑也是因为她亲眼目睹母亲杀害了最疼爱自己的父亲。如此真实地站在剧中人物的角度续写前提故事会让演员在表演中信念感更强,同时也更容易流露出演员的真情实感。第二点,从她人的台词中进行推测和判断,以呈现出“真实的人物”、“真实的表演”。如话剧中所有人对于未出现的男主人公——马塞尔的描写:奥古斯蒂娜对絮宗说,“他能够看清每个人的优点,既懂得尊重像你外婆一样年老体弱的女士,也懂得尊重像我这样正派诚实的女人”;絮宗描述父亲“具有忍耐美德”;盖比向大家描述自己的丈夫马塞尔,“他是一个地道的商人,一个实干家,他聪明过人却又不失城府”……这些描述都非常全面而深刻,哪怕这个人物到最后并没有出现,我们也几乎可以感受到这个人物真的就在舞台上,就在这个楼梯上面的房间里,倾听着一切。而舞台上的演员也会通过不同人对于同一个人物的描写和塑造有着自己的判断和态度。这样就做到了树立真实的人物,从而达到真实的表演。

穿越时空的呼唤 篇7

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 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对于人们已有的经验进行加工、改造, 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通过定义我们可以看出:

联想可以打开我们记忆的仓库, 突破话题材料的局限, 让自己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联系多种材料, 以使文章血肉丰满、主题深刻。从宏观的角度统观全文, 联想的目的是尽可能的拓展行文思路, 从而有利于题旨的弘扬;就文章局部来说, 联想的目的是丰富和加深文章的内容。

想象的作用是串联我们的生活观察、感受、思考、感悟等, 使写作思路得到拓展, 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构思, 现实生活的限制在想象的作用下获得突破, 并大大地丰富了表现内容和手段。写作过程中, 联想和想象往往结合起来运用。写作时, 不管运用哪种手法, 都必须紧紧围绕中心, 思路清晰, 合乎情理。要注意衔接, 过度自然, 交代清楚, 照应周到。

虚实相生的妙用可以使联想和想象更好的运用。“虚实结合”是指虚实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 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 从而大大丰富文章的内容, 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虚实结合可以形成渲染、衬托的气氛。进行强烈的对比, 以达到某种效果。“虚实结合”在文章中的表现是这样的:文章所呈现出来的生活并不是生活的实况录像, 而是对现实生活进行了个性化的加工改造、掺入想象与虚构内容的产物。其中的人、事、物都离不开在生活的真实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艺术虚构。

那么如何进行联想和想象呢?比如我们看到一个玻璃瓶子, 从思维的角度看:首先从正面思维看, 这个瓶子可以当花瓶使用, 当打击乐器使用等。从逆向思维看, 把瓶子的底部敲开可以做个漏斗;把瓶子打碎, 插在围墙上可以阻挡外人偷着进来;也可以熔化后再利用, 做任何玻璃制的东西。从纵向思维的角度看, 可以联系实际生活, 思考“一瓶不满半瓶晃荡”、“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要接受别的, 必须先倒空自己”等观点。

参考练习:

请任选下面一首唐诗, 以“唐诗写意”为题, 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章。

1.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雨夜寄北》)

3.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全新思维解析:所谓的“唐诗写意”是指利用联想、想象的手法把一首诗改写成现代散文。改写的文章要尽可能的做到语言优美, 具有一定的诗意, 能够营造出相宜的意境, 既生动又形象地展示出诗歌的内涵。

佳作展示:

唐诗《宿建德江》写意 (片段)

夕阳安静地悬在远方的山峦上, 孤帆收拢起张开的心事。摇动的橹, 是一尾流落他乡的鱼吗?江面上, 风用手指拨响了涟漪的琴弦。千里乡音, 缓缓地流过记忆的河床。

一叶小舟, 如一节离愁泊上了洲岸。今后的日子, 它还能载动多少不堪回首的往事和风雨?船舷上, 怀抱酒壶的诗人, 在淡淡的水雾里张着半梦半醒的眼睛。

……

诗人走到船沿, 探出头。水面上, 印着一张憔悴的脸, 犹如一枚飘零的叶;脸旁, 是一轮温暖的月。很亲, 很近, 也很静。晚归的渔歌荡过, 一江的恬逸, 又碎成了千丝万缕的忧伤。

教师点评:文章用诗意盎然的语言表现诗歌体现的内容, 特别是对诗人在夜色中的孤独、悲凉情感的描摹, 感人至深。

穿越时空的画卷 篇8

“哎哎哎,这桥啊!挤得越来越不像样了……难为我这瞎老头子,过趟桥真不容易啊!”

一老一少的对白,夹着些许河南口音的普通话,伴随着盲人用竹杖探地声、驴子受惊后的嘶鸣声、和着桥上小贩的吆喝声、桥下船工的喊话声、看热闹的起哄声、桥下哗哗的河水声……800多年前汴京虹桥上的繁华盛景扑面而来,北宋张择端精心绘制的《清明上河图》中一角市井风隋跃然眼前。

这不是在做梦,更不是在拍电视剧。而是由故宫博物院、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合作研发、精心打造的“走进清明上河图”沉浸式数字音画展示项目。6月23日,这一项目正式完成,今后观众在参观故宫时,可以通过数字音画的方式欣赏到北宋汴京的社会盛况。

《清明上河图》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国宝级藏品,是现存的唯一把北宋的城市生活面貌、生活状态清晰描绘的画作,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和考证价值。它犹如一个长长的电影镜头般,从早春的郊野一直摇到城内市井中的深宅大院。泛黄的绢,细腻的笔触,我们曾经听说过它,可能看到过它的复制品,却从来没有真正去感受过它。

“走进清明上河图”项目以观众体验为核心,以视觉和听觉沉浸的方式,采用超高清晰的数字影像最大程度地再现了原作的所有细节。穿越时空,置身市井繁华,让我们一起“走进”清明上河图,体验背后同样富有魅力的技术细节。

原味历史

《清明上河图》横528.7厘米、纵24.8厘米。5米多长的画卷中画有500多个人物,各种牲畜60多匹,大小船只20多只,房屋楼阁30多栋,推车乘轿也有20多件,在方寸之间,重现历史、让观众感受历史、且不改变原作一分一毫,这并不容易。

“数字清明上河图”的研发过程始终以故宫博物院内、外的文物专家的研究为指引。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先按照史学专家的建议,把整幅图画分成了51个场景,700多段人物对话,并请专业配音演员配音,基于对历史的遵循,配音演员在对场景的诠释过程中,人物普通话中略带河南口音。

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徐迎庆的介绍中,数字化的经典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在无用户交互时,数字清明上河图会在雄壮交响乐的烘托下从右向左打开,引人入境,此为画卷层,随着画面的播放,进入交互浏览的部分,生动的自然环境音效描绘了村野、田园、集市、街巷、大河、激流、险滩等场景音让人仿佛置身其中;进入故事层,一个个生动诙谐的对话讲述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所点之处,就像在看一场情景剧,具体到对象层,声音就能关联到故事层中的每个任务或对象。

据徐迎庆介绍,基于散点透视的绘画展示系统主要采用四项核心技术:基于散点透视的空间几何模型,基于层次图结构的立体声时空标注模型、千兆级图像及其多媒体数据的实时呈现、以及视听觉感知一致的交互多媒体展示系统。

音画汴京

与西方画很大的不同是,中国画中有许多个消失点,画面中,画家的视角是随意移动的,因而产生了多个消失点,即散点透视。这样,画家可以打破空间的局限,从多个角度描绘客观景物。清明上河图卷就是中国绘画中散点透视的运用的典范,如何还原《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人间百态呢?

“作者在画中的视角并不是连贯的,而是会随时变换视点。首先,会通过把握不同物体的相对位置,来营造一种向后退缩的错觉。同一场景中的人物、动物、树木、建筑按照一个统一的倾斜度来排列,确保任何一处画面本身的地面是连贯的。同时,对于前后物体之间形成迭压关系,会利用笔墨的浓淡加强两者之间的距离感,使人产生两者位于同一纵深方向但远、近不同的错觉。”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徐迎庆解释道。

研究计算机的人首先要讲究算法,而算法都是基于几何、基于数学的。但是,散点透视是没有一个数学模型的,怎么办?

必须提出新的散点透视几何模型,实现全局的、连贯的三维空间和快速计算。“音画系统希望让人身临其境,而在几何关系上就难以实现声音的淡入淡出等三维效果。我们必须提出一个新的散点透视的解决方案,能够重建出全图的连贯的三维空间来;另外,还要快速计算。我们的目的主要是在散点透视的空间,得到图像上每一个声源的几何空间位置,这样当参观者走近的时候,就能够精确的知道,应该走到哪了,声音在哪里。”徐迎庆对记者介绍。

原作者的不同视角就是对画中立体声进行空间定位的前提。先确定画家对局部场景的仰角,然后,通过把画中不同视角的对象投影在统一的地平面,进而确定物体的空间位置和场景间距离。为了实现场景和对应音乐的实时调用,又在不同层次的画中分为1800多块,进行交互式操作的时候,系统就会把它最临近的一些图像都调进来,而不是所有的图像,这有效地保障了效率。对于音频文件,分别规定播放的顺序和停留时间,这样用户在交互的时候就可以听到根据层次图结构而组织的故事了。

数字化生存

走进清明上河图项目提供了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方式和对文化遗产的理解渠道。

以虹桥片段为例,《走进清明上河图》项目中使用了百余条声音素材来再现这一场景。在声音布局的整体节奏上,一方面着力渲染虹桥场景紧张、热闹的氛围,一方面尽量贴近原作紧凑中犹带从容的感觉,遵循画面内敛的、“劲发而不露”的古典品质。在人物对白中,尽可能在简短的语言中将图中的历史信息表达出来。

“‘走进清明上河图’项目,不仅用高精度的数字图像如实再现其艺术观赏魅力,更融入了数字技术的新内涵:交互性与沉浸感。古老文化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在了一起,观众可以在多点触摸屏上浏览高清晰的《清明上河图》影像,任意放大、缩小和移动。同时,配合画面实时合成的声音素材,构建出逼真的立体空间环境,使观众犹如置身北宋时期的汴梁城,聆听市井喧哗、人物故事。”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表示。

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北京大学从技术上提供支持,从采集图像到考虑方案,接下来的实施、测试和安装,项目用了一年时间完成,当最终汇报的时候,故宫博物院的项目负责人难耐激动之情,“这个就是我们想要的,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想要这样一个系统。”

“此次与故宫博物院和北京大学展开合作是博物馆、企业以及高校依托各自优势共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益尝试。我深信,这一科技与人文交汇、多方协作创新的有益尝试会为今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开启一个新的篇章,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更多故宫的传世珍宝以数字方式呈现给大家。”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说。

穿越时空的小狗作文 篇9

“哦,不,你又生气了!”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主人老是生气,原本的一天两顿改成了两天一顿,真是饿死我了。对了,大家都叫我乐乐,是一只狗,要论种嘛!我是八哥狗和沙皮狗的孩子,所谓的“混血狗”。体型嘛!主人她们总说我胖,可是我感觉在我们这种狗里我算挺苗条的了。长的……很好看(自恋中)!

真的好饿,主人难道你没看见我很饿么?咦,眼前怎么这么模糊?我在做梦么……好晕!

“哦,好疼!这是哪啊?”看这样子好像是主人看的古装剧里的情景。

“格格,前面就是了。”“诶,你们看,好可爱的小狗啊!你们帮我把它抱回去,别弄伤了它,先下去吧!”“是,格格!”不能吧,我就这么成为格格的宠物了?好像不是梦,因为我有饿的感觉。

要说格格就是格格,我跟着它呀,可是吃了好多的美食呢!而且听说著名的`《九阴真经》就藏在格格的睡房,所以,每天将军都会被派到这里来看守。不过我有时还是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主人,尽管她生气不理我!

我来到这里已经有两周了。今天晚上,听说将军和佣人都不在,他们把看守的重任交给了我,拜托,我只是一只狗诶!不好,有声音,好像是小偷,怎么办?恩,在翻东西一定是啦,站住,不要跑!“啊!”哈哈,我咬了他的屁股,看他还怎么逃!

“怎么啦,发生什么事了?啊,将军,你怎么受伤了?”“格……格格,刚刚我在外面看守,突然听到里面有声音,我就冲进来,没想到这只可恶的狗竟然咬了我,让那个小偷跑掉了……啊,好疼!”“来人呐,快来人叫御医!”

隔天,我被一审判决了,我竟然成为史上第一个进监狱的小狗,还是被冤枉的,我的神啊,谁来救救我?是将军。“呀,你过的不错嘛,要不是你,这本《九阴真经 》还真不能轻易到手,谢谢你啊,不过我饶不了你咬了我,哼!”太狗了这个将军,从那一天起,我便开始绝食,渐渐地就饿瘦了,又有了来这里之前那种晕晕的感觉……

穿越时空的友谊 篇10

命运对我儿子不公,科特很小的时候就患有语言障碍症、运动神经迟缓症,因此他说话非常困难,行动比正常孩子慢很多。科特四岁的时候,在特殊教育学前班认识了韦斯利。韦斯利的脑部有一个肿瘤,压迫神经,他说话、行动也非常困难,和我儿子的情况差不多,因此两个人很快成了好朋友。如果其中一人某一天没有上学,另外一人整天都会闷闷不乐。韦斯利脑部的肿瘤无法根除,医生动了好几次手术。都以失败告终。最近医生通过CT扫描,发现韦斯利的脑瘤又长大了一些,他们建议韦斯利的父母带孩子到俄克拉荷马市的大医院去再做一次手术。

科特和韦斯利的班主任是巴赫曼老师,她也是我从事心理工作生涯中见过的最好的老师。为了使班上这群发育不正常的孩子了解韦斯利身上发生的事情,能够接受现实,巴赫曼老师在班上苦口婆心地向同学们解释,细致地做同学们的思想工作。尽管如此,科特仍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听到韦斯利即将离开的消息以后,他伤心到了极点,整整一堂课都趴在课桌上,把头埋在胳膊里偷偷地流泪。他不想韦斯利离他而去,更害怕医生的手术刀会伤害他最好的朋友。

启程那天,韦斯利前来向全班同学道别。科特泪流满面,抽泣不止,于是巴赫曼老师耐心地劝说科特,后来她把其他小朋友领走,把空间留给了科特和韦斯利,让他们两个人私下里话别。科特情绪激动,非常担心自己再见不到好朋友了。个头矮小的韦斯利虽然虚弱,但他很坚强,他拥抱科特,然后满面笑容地安慰他:“别担心,没事!”

韦斯利在俄克拉荷马市一家大医院里做的脑部手术相当危险,在家人提心吊胆地等待中他终于度过了危险期。过了一段时间,他重返学校,继续学习。科特欣喜若狂,从此两个人比以前更亲密,更加形影不离。

眨眼间几年时间过去了,这段时间里,韦斯利又做了几次手术,而且接受了放疗和化疗,包括一些实验性新药的治疗。每次治疗后,韦斯利都忍受着后遗症带来的巨大痛苦,与疼痛作斗争。他大部分时间都坐在轮椅上,或者让人抱着行动。

韦斯利最喜欢学校里举办的慢跑比赛,只要有可能,他总是参加比赛。尽管他的腿与跑步无缘,但周围的人都会想方设法帮助他完成比赛。有一次,韦斯利坐轮椅参加比赛,他的母亲推着他跑。韦斯利感受着参加比赛的巨大快乐,他坐在轮椅上一边拍手一边兴奋地喊着:“妈妈,快,再快一点!”还有一次慢跑比赛,班上一位同学的爸爸让韦斯利骑在他的肩膀上,扛着他跑。

韦斯利十一岁的时候,所有的手术和药物都对他的病情不起作用了,恶性肿瘤已经到了晚期。这个时候韦斯利已经辍学在家,命悬一线。那天,科特因为咳嗽得很厉害请假待在家里,他接到了巴赫曼老师打来的电话,巴赫曼老师告诉科特,要他做好思想准备,和韦斯利做最后的告别。科特听到这个消息一反常态没有掉泪,他出奇地冷静,尽管还在咳嗽,但他坚持要去上学,他说他要参加下午的慢跑比赛。我知道科特平常不爱参加这种比赛。不过看他态度那么坚决,我同意他去上学。那天下午放学的时候,我去接他,他一出学校大门就不停地咳嗽,他手中拿着一张奖状和一条冠军披带。奖状上写着:“科特荣获五年级慢跑比赛第一名。应他请求,此奖状献给他最要好的朋友韦斯利!”

平日里科特很听话,但这天晚上尽管很晚了,他执意要去韦斯利家去看他。我和韦斯利的母亲在电话里联系好以后,便开车送科特去了韦斯利家。

韦斯利安静地躺在床上,像一片静静的树叶,柔和的灯光照着他苍白的脸庞,他显得那样虚弱。此时此刻他已经奄奄一息,偶尔只能用自己的指头触摸别人的手指,或者睁开眼睛看一下。科特紧紧握着韦斯利的手,让他看奖状上的字,他想让韦斯利明白,尽管他当时不在现场,但是他已经为他挣得了第一。韦斯利的手指触摸了一下科特,然后深情地望着科特。这个时候,只有这两个孩子懂得彼此眼神中所表达的意思。科特弯下身子,亲吻了一下韦斯利。对他说:“别担心,没事!”韦斯利眨了眨眼睛。当天晚上韦斯利就告别了这个世界,怀里抱着科特送来的那张奖状。

韦斯利离开快到一年的时候,科特患脑膜炎被送进了医院。在急诊室里,面对各种各样的医疗器械,科特害怕得要命,他把我紧紧抱住,浑身颤抖,我怎么劝说也无济于事。后来他突然放松下来,恢复了平静,让医生顺利地完成了脊髓穿刺。等医生走后,他抬眼看着我,镇静地对我说:“妈妈,刚才我好像看到了韦斯利。他对我说‘别担心,没事!”’

听儿子说这样的话,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我知道这也许只是他的幻觉,但这种幻觉给我儿子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他战胜了恐惧。因此我有理由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些友谊能够超越生死,穿越时空。

编辑 张金余

上一篇: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下一篇:民用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