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症论文

2024-09-07

盆腔炎症论文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生殖系统炎症引起盆腔痛妇女82例, 年龄20~54岁, 平均 (35.2±5.2) 岁。病程3个月至5年, 平均2.2±0.3年。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疼痛程度:轻度20例 (48.8%) , 中度16例 (39.0%) , 重度5例 (12.2%) ;治疗组疼痛程度:轻度21例 (51.2%) , 中度15例 (36.6%) , 重度5例 (12.2%) 。两组一般资料大体一致。

1.2 入选标准

符合盆腔痛西医诊断;临床表现为生殖系统炎症;年龄在20~45岁, 未绝经的女性;病程6个月以上;患者知情同意;都有下腹痛、带下量增多、附件增厚等症状;无内科合并症。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都常规应用西药治疗:地塞米松10mg, 左氧氟沙星0.2g, 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注射, 每天1次, 治疗2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扶正化瘀剂治疗, 组方:杜仲10g、川断10g、鬼箭羽10g、木馒头10g、党参10g、茯苓10g、三棱10g、莪术10g、炮山甲6g、夏枯草10g、当归10g、生山楂10g、海藻10g、昆布10g等。水煎取汁100ml, 每天1次口服, 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与观察两组的下腹痛、带下量增多、附件增厚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情况。

1.5 疗效评定标准[3]

显效:疼痛明显减轻, 妇科检查及理化检查正常;有效:疼痛较治疗前减轻, 妇科检查及理化检查明显改善;无效:疼痛与治疗前无变化或加重。

1.6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治疗后进行观察,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49, P<0.05) , 见表1。

[例 (%) ]

2.2 临床症状变化对比

治疗组的下腹痛、带下量增多与附件增厚等症状的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例 (%) ]

2.3 不良反应

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盆腔疼痛疾病的高发年龄为15~25岁, 盆腔疼痛起病缓慢, 病情反复顽固不愈[2]。多表现为下腹疼痛、带下量增多, 附件增厚等症状, 多在月经期、性交后或劳累后症状明显加重[3]。生殖系统炎症引起盆腔痛集中在小腹正中, 呈间歇性痉挛性疼痛, 持续数小时后缓解, 很少超过24h[4]。研究证实盆腔痛常常与病灶部位不相符, 痛经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分期及部位也无关, 而可能与盆腔的粘连情况有关, 随着子宫直肠陷凹粘连的增加严重痛经的发生频率增加[5]。

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 西医多采用抗生素治疗, 疗效一般不太好。祖国医学历代文献对慢性盆腔炎的记载, 无具体病名, 散见于“痛经”“带下病”“瘸瘕”等病证中[6]。中医药治疗生殖系统炎症引起盆腔痛除了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扶正与祛瘀并用外, 也越来越主张多种途径综合治疗, 重点减轻和缓解疼痛, 改善临床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7]。

本文治疗组应用扶正化瘀剂是通过调节性激素和免疫功能使之恢复正常, 通过抑制致炎、致痛因子缓解临床症状[8]。其能加速血流, 改善盆腔血液状态, 改善微循环, 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9]。其中杜仲、川断具有补肝生血之功;鬼箭羽、木馒头、三棱、莪术、生山楂具有破血通经之功;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茯苓具有利水渗湿之功;炮山甲活血散瘀之功;夏枯草具有散结消肿之功;当归具有补血调经止痛之功;海藻、昆布具有利水退肿之功。现代研究表明杜仲叶的乙醇提取物能够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及非特异免疫功能, 增加一氧化氮含量使其生物学效应能持久的发挥, 起到抗衰老作用。而川断具有抗菌、消炎作用, 增强免疫调节作用[10]。本研究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6%,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5%,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的下腹痛、带下量增多与附件增厚等症状的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总之, 生殖系统炎症引起盆腔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可能与中药的辅助作用有关, 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生殖系统炎症引起盆腔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生殖系统炎症引起盆腔痛8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1例, 两组患者都常规应用西药治疗, 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给予扶正化瘀剂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6%,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5%,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下腹痛、带下量增多与附件增厚等症状的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生殖系统炎症引起盆腔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生殖系统炎症,西药,盆腔痛,扶正化瘀剂

参考文献

[1]郎景和.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再认识及其意义[J].中国工程科学, 2009, 11 (10) :137-142.

[2]张喜, 吴瑞瑾, 林俊, 等.核转录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08, 35 (4) :265-268.

[3]杨鉴冰, 杜艳玲.祛异康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现代中医药, 2009, 29 (1) :48-49.

[4]范红霞, 王霞灵, 叶燕萍, 等.益气活血方药内服与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 2007, 16 (9) :1078-1079.

[5]李巧芬, 赵志梅.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J].中国临床医生, 2008, 36 (8) :43-45.

[6]沈姚琴, 陆金霞, 陆文彬.自拟化异定痛饮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8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7, 19 (3) :233.

[7]Frishman GN, Salak JR.Conservativ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endometriosis in women with pelvic pain[J].J Minim Invasive Gynecol, 2006, 13 (6) :546-558.

[8]裘琳, 张信美.芳香化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08, 35 (4) :259-262.

[9]孙新建, 李志浩.白毛夏枯草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 2010, 16 (3) :102-105.

中西结合 驱散盆腔炎症 篇2

3个月前,门诊来了一位年轻患者,面带愁容,坐下就直述自己得了盆腔炎,一直下腹隐痛、腰酸、白带多。原来,半年前由于经期同房,患者第二天就出现下腹痛伴发热38.5℃,用了一周的抗生素(静脉点滴),体温恢复正常、腹痛缓解了,但仍有下腹隐痛,B超检查示双侧输卵管积水。其后3个月,患者反复出现下腹痛、白带多,尤其是性生活后更明显,看了不少医生,换了好几种抗菌素,就是不见好转,而且输卵管积水还增多了。

我详细询问了病史,结合阴道病原体培养(发现支原体阳性)及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同时中医辨证后对症进行中药煎服加中药灌肠治疗。2周后,患者下腹隐痛逐渐缓解;继续中药口服、灌肠治疗3个月,复查B超显示,双侧输卵管积水已消除。

盆腔炎:诊治延误易引发后遗症

盆腔炎,医学上称盆腔炎性疾病,是由女性上生殖道炎症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盆腔炎发生、发展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欧美以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为主要病原体,我国则以支原体合并其他需氧菌、厌氧菌感染为主。

盆腔炎作为妇科常见病,在我国育龄期妇女中的发病率为2%~10%,其临床症状差异较大,典型症状为下腹痛、发热、白带增多,但大多数盆腔炎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容易被忽视而造成诊治延误。一旦延误后果严重,极易引起不孕、异位妊娠、反复感染和慢性盆腔痛等后遗症。

抗生素治慢性盆腔炎后遗症,疗效不理想

对于盆腔炎,西医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在急性期对敏感致病菌引起的感染较有效,而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引起组织增生、粘连导致的慢性盆腔疼痛、盆腔炎反复发作等方面,疗效不理想。而且,反复长期应用抗生素可使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增加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抗生素联合中药,有效改善预后

中医治疗盆腔炎历史悠久,有良好疗效。全国多中心的中药临床研究显示,采用抗生素联合中药疗法能有效改善远期预后,对于盆腔炎后遗症的治疗大有益处。中医治疗盆腔炎从整体出发,通过辨证论治进行个体化多途径综合治疗。所谓多途径综合治疗,就是以中医辨证治疗为核心,在口服中药制剂或外治方法基础上,结合中药保留灌肠、热敷、针灸穴位注射、直肠纳药等综合性治疗方案,多途径给药,内外合治。

盆腔炎急性发作时,病因以热毒为主,治则以清热解毒为主;盆腔炎后遗症期,治疗以健脾利湿、活血通络为主,扶正祛邪。一方面,可通过扶助正气补充由于本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对机体正气的损耗,改善虚弱症候;另一方面,可使正气旺盛,抗邪力强,病邪难以侵入,防止盆腔炎反复发作。

中药保留灌肠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减轻了肝脏的负担,药液通过肠黏膜直接弥散进入盆腔组织,避免了药物对胃肠的刺激,可达到消炎镇痛、减少炎性渗出、抑制结缔组织增生等目的。中药热敷时,药物通过局部皮肤直接渗透和吸收,热能疏松腠理,开发毛孔,活血通络,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促进包块吸收、防止粘连等作用。中药栓剂直肠纳药的优势主要在于较中药灌肠灵活便捷,无明显局部刺激,药物缓慢吸收,作用时间较长,可达到与中药灌肠相近的效果。

总之,中医治疗盆腔炎,以口服中药作为整体调摄,又以局部外用中药直达病所,使机体正气盛、邪气除,从而恢复生理稳态。通过多手段、多途径药物干预,可缓解盆腔疼痛,改善盆腔炎性粘连状况,消散盆腔炎性包块,尽量降低不孕症、异位妊娠等盆腔炎后遗症的发生概率。

上一篇:超急性期脑梗死下一篇:线面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