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建设方兴未艾六篇

2024-06-18

特色小镇建设方兴未艾 篇1

【8】8月,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下发通知, 组织全区各地开展特色小镇推荐工作, 并组织一批专家对各地推荐的特色小镇开展综合评审进行严格把关, 择优将广西一批有具体鲜明特色的小镇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

【10】10月,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 《广西百镇建设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出台。自治区将统筹推进100个经济强镇、特色名镇、特色小镇建设, 力争到2020年, 培育出一批布局合理、经济发达、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的小城镇。

特色小镇建设方兴未艾 篇2

经过多年发展, 逐步形成了休闲、养老、渔业、设施农业、海盐业、酒业等产业, 其中以休闲、养老业发展最为迅速、前景最为广阔, 效益最为突出, 带动力最为强劲, 是全镇的主导产业。谢屯镇相继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国家发展改革试点镇、辽宁特产圈养海参之乡、辽宁省文明村镇等众多荣誉称号。

1 小城镇建设基础

谢屯镇高度重视城镇建设, 按照“产城融合、以产促城”的思路打造特色小镇, 投入大量资金, 推动主导产业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近3年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完成或启动了日处理能力5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66kv变电所改造、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生活污水处理) 、道路交通、路街硬化绿化等项目建设, 引水工程、集中供热工程正在进行前期准备。

公共服务设施:镇中心医院、中心敬老院进行了升级改造, 建立了民政局婚姻登记处, 新引进1家金融机构 (中国银行) , 镇政府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 辽宁百农汇合作联社落户谢屯, 镇中心幼儿园迁入香洲田园城, 环境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特色培育方面:一是编制了全镇总体规划和香洲田园城规划, 科学合理确定了全镇产业布局、功能区划、发展方向等重大事项, 尤其是确立了旅游、养老业的主导地位;二是香洲旅游度假区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 市场反响强烈, 最高峰日接待游客达4万人次。同时, 举全镇之力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并启动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三是加快香洲颐家养老社区建设, 包括主体居住区和配套的老年大学、医院、体育馆等设施建设, 同时, 积极与全国老龄委、全国养老院管理指导中心等养老服务机构进行联系, 得到相关指导和支持;四是通过宣传引导, 带动壹桥海参、良农农业、荣健集团等大型企业发展休闲旅游项目;五是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 引导群众发展乡村旅游, 建成星级农家乐11家, 2015年仅镇财政就投入资金26万元用于支持农家乐发展;六是开展了宜居乡村建设;七是开展国家卫生镇、国家生态镇创建。

2 大旅游概念下的特色产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 谢屯镇形成了雄厚的产业基础。尤其是近三年以来, 休闲养老产业已经形成相当规模, 并发挥了应有的拉动作用, 创造了十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其主要特点是休闲旅游与养生养老产业相互带动、相互促进, 形成了融合发展的一体化格局。休闲产业按照“大旅游”理念进行开发建设, 是一种集观光、度假、民俗、宗教、运动等各种特种旅游并存的发展格局, 谋求的是多方面的综合整体效益。旅游项目以大连香洲旅游度假区为主, 其占地面积300万平方米, 是集“温泉养生、亲水嬉戏、动物观赏、农业观光、休闲购物、美食体验”等于一体的超大型室内综合旅游体, 在香洲旅游度假区外围, 正在建设的绿海森林公园、万亩滨海垂钓园、麋鹿北迁繁育野放基地、海盐观光带等乡村项目, 同时, 谢屯镇还致力于旅游产品的开发, 现已有红酒、白酒、海参、绿色果蔬等旅游产品, 集旅游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香洲旅游产品工贸区已经开始招商。旅游文化方面, 谢屯镇相继举办了“中国好声音”演出、红酒节、电子音乐节、赏槐节等节庆活动, 葡萄酒小镇、盐田小镇是旅游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旅游地产方面与养老社区共同推出“分时度假制度”。谢屯的旅游产业涵盖了“食、住、行、游、购、娱、体、会 (会议) 、养 (养生) 、配 (配套) ”等产业要素, 形成了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 最终要建成旅游集聚区和旅游目的地。

应对老龄化是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大连香洲集团在谢屯镇精心打造了香洲颐家养老社区, 社区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 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 可同时容纳6000对老人居住生活, 是一家把西方养老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概念、特大型、休闲式异地养老社区, 具有宜老适老的室内外设计、完善便捷的配套设施、热情周到的人性服务等特点。凭借候鸟式异地养老的独特品牌内涵, 香洲颐家养老社区荣获“中国地产荣誉榜”——“2015影响中国的典范社区”最高殊荣, 同时被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旅游专业委员会和全国异地养老服务联盟授予“全国异地养老示范基地”称号。

谢屯镇休闲养老产业的发展, 符合国家政策、顺应发展趋势, 得到了省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共同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 保障了产业项目的顺利建设。谢屯镇近3年产业健康发展, 直接创造就业岗位5000余个, 仅2015年游客数量已突破220万人次, 营业收入达6.38亿元, 带动了谢屯镇及周边的餐饮、住宿、零售、交通等服务业快速发展, 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良好局面。谢屯镇已经从过去贫瘠落后的小渔村一跃发展成为今天经济实力雄厚、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小城市。

谢屯镇将休闲养老业确定为主导产业, 在总体规划上为产业的发展预留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满足项目需要, 公共服务设施充分考虑各方综合需求, 招商引资方面坚决不引进高耗能、有污染的项目, 在政策方面全力帮助企业进行资金争取, 在战略层面上积极对外宣传推介, 等等。总之, 竭尽所能为休闲养老业的发展打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3 新老镇区面貌改善

经过近十几年的开发建设, 谢屯镇城镇风貌实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过去的谢屯镇是一个沿海小渔村, 由于拥有丰富的岸线资源, 因此海水养殖业、盐业比较发达, 后期设施农业得到快速发展, 但总体上还是一个农业乡镇, 城镇风貌并无特殊之处。随着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休闲养老产业的发展, 吸纳了大量人口聚集, 带动了城镇的开发建设, 老镇区商业繁荣、彰显传统, 新镇区时尚现代、大气磅礴, 东部山区自然生态、清新秀美, 西南沿海风光旖旎、山海相依, 全镇基本形成“三轴、三区、多点”的风貌结构系统。

谢屯镇区由新、老镇区组成, 老镇区是传统的商贸服务中心, 也是区域性商业中心, 餐饮、住宿、批发零售、金融、通讯等服务业比较繁荣。近年来, 谢屯镇一方面进行道路改造、铺设方砖、安装路灯、安装垃圾箱等硬件建设,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 将镇区卫生保洁交由专业公司管理;另一方面成立行政执法大队, 进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基本消除了占道经营、私搭乱建等现象。新镇区即现在的香洲田园城, 是近年逐步开发建设的, 是结合旅游、养老、健康、教育等产业打造的一个新城区, 这里道路宽敞、整洁干净、环境优美、功能齐全, 处处洋溢着时代气息, 已经达到一个小城市的标准。新、老镇区由24米宽的中洋路连接, 逐渐实现点面结合、融合发展的格局。

在加强城镇建设的同时, 谢屯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所辖的8个村分别有海参育苗、设施农业、畜禽养殖、盐业生产等产业, 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瓦房店市平均水平, 各村还组建了卫生清扫队伍, 新安装户用化粪池2259座, 通过“六化”“屯屯通”“宜居乡村”等工程的实施, 整体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由于收入的提高、环境的改善, 目前农村社会稳定, 谢屯镇也被评为省精神文明村镇, 沙山村、谢屯村还被确定为省级生态文明村。

4 海盐、酿酒、手工艺文化悠久

据《复县志略·南海岸盐务源流略》记载, 谢屯地区的沿海修筑盐滩, 从事盐业生产是从清朝嘉庆年间开始的, 其后曾一度非常繁荣, 为传承这一特有文化, 谢屯镇正在策划建设盐田小镇, 发展海盐生产工艺展、盐田观光、盐业博物馆、死海漂浮浴等旅游项目, 让游客在休闲娱乐过程中切身感受海盐文化。

谢屯地区还有悠久的酿酒传统, 原来前进村的酿酒作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香洲集团于1996年对原酿酒作坊进行了扩建, 使得芝麻香型白酒生产工艺得以传承。另外, 香洲庄园红酒厂采用自有2000亩葡萄园种植的赤霞珠等葡萄酿造的红酒品质上乘、口感极佳, 是大连地区唯一一家酒庄红酒。为传播红酒文化, 2015年10月, 瓦房店市政府与香洲集团联合举办了首届香洲国际红酒节, 葡萄采摘、红酒品鉴、名酒展示等活动让游客对红酒文化有了深入了解。

谢屯镇地处辽南, 辽南传统文化底蕴丰厚,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辽南农村的传统文化在逐步流失。为挖掘传统文化, 谢屯镇在香洲旅游度假区建设了一个占地10万平方米的民俗村, 将过去的“皮影戏铺”“木板年画铺”“泥人剪纸铺”等民俗进行集中展示, 在民风浓郁的老戏院上演民间文艺, 保留了部分充满辽南风格的村民故居;位于黑灵山的云栖禅寺始建于1837年, 是正统的藏传佛教寺院, 等等, 这些项目为游客感受辽南农村文化提供了理想场所。除传统文化的传承外, 谢屯镇还经常组织广场舞、乘凉晚会、农民法律知识竞赛、秧歌展演等群众性文体活动, 有效提高了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5 完善设施提供强大支撑

谢屯镇道路交通十分便捷, 外部交通方面, 皮长高速在辖区内设2个站, 其中谢屯站距沈海高速仅20公里, 距大连市内仅1个小时车程;辽宁滨海大道贯穿南北, 北到长兴岛、三台乡等地, 南部连接金普新区;县级公里瓦交线经过泡崖乡、九龙街道直达瓦房店市区。内部交通方面, 乡级公路、村级公路四通八达, 主路、干路、支路、巷路连接所有村屯, 形成“三横四纵”的路网结构。镇内道路照明、警示、指示等标示健全, 主干路有养护队统一维护, 道路两侧绿化完好, 通往瓦房店、大连的客运交通十分便捷, 现有停车位1700余个, 在建旅游停车位3500余个。

公用设施方面, 目前有中心水厂1座, 供镇区居民日常用水, 村级分别修建供水网管, 自来水普及率达96%, 卫生合格率达到100%;目前正在准备建设引水工程, 已经与邻近的松木岛净水厂达成供水协议, 预计明年可以开工建设;污水处理方面, 正在建设日处理能力5000吨的污水处理厂一座, 目前网管工程正在进行建设, 预计2017年底全部工程可完工, 现在正在开展户用化粪池的安装;垃圾处理目前以卫生填埋为主, 垃圾转运站正在建设, 建成后垃圾全部转运到市垃圾处理厂;电力方面, 今年66KV变电所改造工程已经开工, 年底前完工;集中供热工程前期手续办理十分繁琐, 谢屯镇正在做有关的前期准备;燃气方面暂时以石油液化气为主, 通往交流岛街道的天然气管道已经有了修建计划, 规划中为谢屯镇预留了接口, 谢屯镇将根据修建计划适时启动镇区燃气管道铺设。

公共服务方面, 镇内建有中小学综合教学楼一座, 占地面积47520平方米, 建筑面积13145平方米, 配有标准风雨操场、塑胶跑道、体育馆、食堂、校车等设施, 镇中心幼儿园条件设施更是优越, 现有幼儿380余人。镇内有中心医院1座, 属于非营利性医院, 市中心医院在这里设有急救站;各村按照“一房五室”的要求建设了标准的卫生所;香洲集团按三级甲等标准建设1座医院, 目前已经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综合医院;另外, 还在建设世界门诊、中医诊所等健康产业项目。镇内有中心敬老院1座, 供养36名孤寡老人。有综合文化站1座, 24小时图书馆1座, 各村还分别建有文化室, 群众文体活动广场达9处, 等等, 这些设施为群众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

6 突出政府规划引领,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谢屯的城镇建设, 坚持“产城融合、以产促城”的发展理念, 采用的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建设模式。在规划建设方面, 突出政府的规划引领作用, 统筹考虑镇区与各村的协调发展, 确定好功能区划, 培育好产业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镇政府成立融资平台, 争取贷款支持, 委托企业代建, 建成后用于公共服务;在解决建设用地指标方面, 根据省里有关政策开展了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在社会管理方面, 千方百计调动基层组织的积极性, 带领群众干事创业, 维护社会稳定。

7 近期工作

力争大连巨蛋、水秀表演场、小人国主题乐园等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争取颐家养老社区投入运营;投资26亿元的通廊式养老公寓主体完工;世界门诊、中医药培训学校全部完工;北京大学大连校区实现招生;完成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的申报;完成镇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 启动引水工程建设, 完成集中供热前期准备。

8 结语

特色小镇建设方兴未艾 篇3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等三部委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培育约1000个特色小镇。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看待各地特色小镇的迅速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特色小镇创建将是怎样一剂“良药”?

前所未有新机遇

特色小镇,是指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的小镇。特色小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培育特色小镇,主要是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创建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提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建设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小城镇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模式,尤其适合中国国情,对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住建部总经济师赵晖说。

小城镇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农民教育、就医、购物、休闲等日常活动的80%在小城镇;小城镇也是促进就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住建部对100个发展较好的小镇的调查显示,58%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镇内实现了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和稳定居住。

小城镇具有城市不可比拟的绿色发展优势,如交通能耗方面,北京人均汽油消费量是浙江发达小城镇的7倍;小城镇街区尺度宜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小城镇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平台,阿里、京东等公司已在小城镇设立了1万多家电商服务站,浙江首批37个特色小镇不到两年就已集聚3300多家企业,引进各类人才1.3万人。

大量调研显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小城镇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农民收入提高带来机遇。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超过1万元,是10年前的3.2倍,“小镇青年”的消费理念和生活追求与城市居民已无太大差别,亟须改善小城镇服务功能和生活环境。

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带来机遇。一个乡镇外出务工人员往往集中在同一行业,随着农民工返乡增多,一些小城镇集中了一大批同一行业的熟练工人,从而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基础设施完善带来机遇。随着高铁、公路、桥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和完善,过去许多偏僻的乡镇一跃成为具有良好区位优势的地区。据住建部调查,小城镇至特大城市的平均车程时间由20世纪90年代的4.5小时缩短到现在的2小时,至高速公路出入口缩短到半小时,农民进镇只需20分钟。

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带来机遇。随着乡村旅游成为城市居民的消费热点,小镇旅游方兴未艾。另外,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使城市居民越来越向往宜居环境,环境好的小城镇正成为房地产开发和养老项目的首选地。

“浙江经验”

特色小镇的概念,最先兴起于浙江。

近日,整合了“巧克力、温泉、水乡、花海、农庄、婚庆”等甜蜜元素的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吸引了大批游客。随着第七届“碧云葡萄节”的盛大开幕,这里正上演一场葡萄盛宴。

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体验采摘的乐趣,还能到云澜湾泡泡温泉,在歌斐颂巧克力工厂观看巧克力制作流程、DIY巧克力,恋人们则可以在这些如诗如画的场景中拍摄婚纱照。

在秀洲,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光伏小镇。在这里,各种建筑和公交站台都遍布着光伏元素。随着众多创新平台和高端项目人才的汇聚,秀洲光伏小镇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成为特色小镇中的佼佼者,共引进各类光伏相关项目70多个,总投资达70亿元。

白墙灰瓦,傍水而居,小桥流水,街面廊屋……漫步在嘉兴市油车港镇栖真农民画非遗小镇,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古风遗韵。

走进平湖九龙山航空运动小镇,眼前青山环抱,山路蜿蜒,驻足山顶,广阔大海一览无余。在马会俱乐部,身着黑色骑士服的骑士驾驭骏马英姿飒爽;在航空俱乐部,小型直升机螺旋桨蓄势待飞。

“特色小镇的建设形态很重要,我们力求精致,展现‘小而美。”平湖市副市长蔡国平介绍说,特色小镇创建要求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所有特色小镇要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

可以说,在地方上,浙江建设特色小镇走在了前面。浙江去年4月提出将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力争通过3年,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截至今年2月,浙江省已经公布了两批79个特色小镇省级创建对象,51个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对象。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经验揭示了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显示出盎然的发展生机和活力;充分体现了小城镇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的特性,包括新常态下拉动经济、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供给侧改革、创造创新创业新平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和特性。

与此同时,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经验揭示了小城镇发展必须遵循规律,有重点、有特色地发展,不能一哄而上;必须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政府应做好支持和引导,不可大包大揽;必须因地制宜,发挥当地特有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环境优势和传统优势等,不可不切实际规划造镇。

浙江经验的推广对全国小城镇建设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昭示着小城镇建设春天的来临,意味着小城镇将为实现五大发展理念,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巨大作用。

特色小镇进行时

油画缤纷的张家楼、风光如画的藏马山、蘑菇飘香的大村……穿行于青岛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人们能明显感受到“特色小镇+”为这里带来的变化和活力。

在被誉为“油画名镇、蓝莓之乡”的张家楼镇,人们能领略到“产业为根,特色为本”的魅力。这个坐落在张家楼达尼画家村里的画院将油画卖到了国外,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现有专业画师700余人。张家楼还是“蓝莓之乡”,目前全镇蓝莓种植面积达2万亩,带动近万名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成为新区都市农业的“新名片”。

漫步河北省衡水市周窝村,随处可以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碰撞。村子的旧居住区还保留着原有风貌,但却增加了各种音乐元素的装饰和改造,村民们依旧每日劳作,但业余时间却平添了各种爱好,或抚琴、或弹吉他,文艺演出几乎天天不断。也正因为如此,该村还有一个别致的名字——“周窝音乐小镇”。

四川省江油市依托李白故里的优势打造了国际诗歌小镇。诗歌小镇项目整体采用“七大洲”的空间布局设计,通过水系、花田等大地景观将“七大洲”各具地域特色的建筑相连,并集展陈、体验、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在这里,正在建设的6幢欧洲诗人之家小屋,按照欧洲6个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建造,让游客近距离体验不一样的欧式生活。

建设特色小镇,河南也在积极行动。

郑东新区的圃田乡将建设具有列子文化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小镇。列子,又名御寇,生活在战国早期的郑国,大约在今天的郑东新区到圃田一带。人们熟知的“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等典故就出自《列子》。此外,新密市的刘寨镇轩辕圣境黄帝文化旅游创意小镇、尖山风景区伏羲古镇、白寨镇桃花源理想小镇、白寨森林小镇、米村和盛嘉园创业小镇、岳村特色产业小镇6个特色小镇也在建设,荥阳也将重点打造贾峪新田特色小镇。

“建设特色小镇,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我们正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积极进行部署和安排。从推荐数量看,根据各市、县经济规模、建制镇数量、近年来小城镇建设工作及市、县政府支持政策情况,按照自愿申报、择优推荐的原则,每个省辖市推荐1~2个,其中6个县以内的省辖市可推荐1个,超过6个县的省辖市可推荐2个;省直管县如有符合条件的,可推荐1个。”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处负责人表示。

重在突出“特”色

目前,“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按照住建部要求,候选特色小镇近5年应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无重大环境污染、无重大生态破坏、无重大群体性社会事件和无历史文化遗存破坏现象。住建部将对全国的特色小镇在“产业发展、小镇环境、传统文化、设施服务、体制机制”5个方面的情况逐项评估。

也有一些所谓的特色小镇名不副实、华而不实,比如,有的地方盲目借鉴西方小镇建筑风格,建起一堆中不中、洋不洋的奇形怪状建筑,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不过是小商品一条街、餐饮一条街。

缺乏特色产业是培育特色小镇的最大障碍。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的命脉。特色小镇的“特”应主要集中在特定产业、资源、产品、企业等。如果没有特色产业作支撑,培育特色小镇工作将很难有成效。

根据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培育特色小镇要坚持突出特色,防止千镇一面和一哄而上;坚持市场主导,政府要重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防止大包大揽,应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依据产业发展确定建设规模,防止盲目造镇;坚持深化改革,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创业创新新平台,发展新经济。

“小城镇内需的潜力很大,小城镇承担着补短板的作用。”住建部村镇司副司长王旭东说,随着小镇青年返乡需求的提升、城市人生活方式的转变,小城镇要适应这些转变带来的发展机遇,培育特色小镇是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首要内容。

**特色小镇建设情况 篇4

建设情况

头站镇位于龙江县东南部,距县城60公里,北与景星镇毗邻,南与内蒙扎赉特旗相连,齐乌线、景头线贯穿全境,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幅员面积600.71平方公里,人口3.0万,下辖10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全镇拥有30万亩肥沃的黑土地,蔬菜种植面积达2万亩,是龙江县粮食主产区,同是也是齐齐哈尔市蔬菜和干菜的生产基地。

近年来,我们抢抓国家大力培育全国特色小镇的历史机遇,挖掘自身优势和特色,在政策、土地及项目安排上予以扶持,重点支持干菜小镇建设发展。现将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规划

(一)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

头站镇处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腹地,第一积温带下限,年积温在2750℃,年降雨量在400毫米,自然景观优美,生态资源良好,境内三河一湖,水质优良,灌溉水源为瓮泉湖水,水质检测为弱碱水,种植环境无污染,周边绿水青山,半径50公里内无工业企业,是蔬菜种植的“黄金区域”。

(二)有突出的特色产业基础。

头站镇多年以来农民就有种植蔬菜的习惯,头站白罗卜、小辣椒远近闻名,近年来,我镇将蔬菜种种植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全镇10个行政村每村都有扶贫小菜园,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主要以小辣椒为主,种植的收益为全镇贫困户分红,农民有种植蔬菜的习惯和技术,为发展干菜项目奠定了基础。尹波干菜项目基地面积已达1万亩,其中:架油豆2000亩、胡萝卜3000亩、大白菜2000亩、水果萝卜和白萝卜2500亩、桔梗500亩,年产值3000万元,利润1200万元。

下一步重点以架油豆、胡萝卜和药食两用桔梗为主栽品种,扩大生产规模,2020年辐射到团结村,基地种植面积计划达到2万亩以上,2021年辐射到南华村、二沟河村,基地面积种植计划达到3万亩以上,2022年辐射到全镇适合种植蔬菜的村,基地种植面积计划达到5万亩以上,占全镇耕地的16.7%。力争用3至5年时间,把头站镇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干菜生产和批发基地。

二、目前推进情况

头站镇尹波干菜项目于2017年落户,是集蔬菜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项目。项目投资3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420平方米,2019年基地面积已达1万亩,其中:架油豆2000亩、胡萝卜3000亩、大白菜2000亩、种植水果萝卜2500亩、桔梗500亩,在基地生产方式上,采取品种、育苗、技术培训、生产指导、检测销售五个统一,保证每一株蔬菜都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基地建成干菜生产线2条,鲜菜生产线3条,生产工艺国内领先,日产干菜1万斤,鲜菜3万斤,年产干菜总量可达1000万斤,鲜菜3000万斤。产品加工过程中实现了全程无污染、零添加、干菜有外观美、口感好、耐储存的特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3000万元,利润1200万元。

三、工作推进中的经验做法

一是建基地,壮大干菜产业种植规模。

依托头站镇蔬菜种植的传统优势,积极建设蔬菜产业现代化种植基地,全面提升规模化种植水平。目前尹波干菜基地面积已达1万亩,要以基地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村屯,种植面积达5万亩以上的成为黑龙江省最大的干菜生产和批发基地。

二是建企业,提升干菜产业服务水平。

为全面提升干菜产业化发展水平,尹波投资300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占地2万平方米干菜加工车间,上干菜生产线2条,鲜菜生产线3线,年产干菜1000万斤,鲜菜3000万斤,并对干菜购销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进行了完善,有效促进了干菜交易市场经营商户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同时基地与精准扶贫进行有效对接,尹波干菜可就地转移劳动力470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6户,2017到2019年户均增收1万元。

三是创品牌,提升干菜产业品牌影响力。

为全面提升干菜产业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我镇抢抓“一村一品、一镇一特”的战略机遇,正在积极注册“尹波干菜”“寒地干菜”“驿站干菜”“老区干菜”等品牌,有效提升了头站干菜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与此同时,我镇积极申报欧盟农产品质量认证,正在积极申报全国驰名商标和“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力争打造干菜产业全国知名品牌。以便产品日后打入国际市场。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特色小镇前期投资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协助推动的模式,受资金影响,特色小镇做大做强资金是发展的瓶颈;

二是特色小镇在“特”上还不够明显,缺乏高大上,在差异化、个性化上进一步做文章不足不深;三是特色小镇的产业辐射面和带动力不强。

五、下步工作打算

总体思路是采取“特色小镇+”多元化发展模式。

一是“特色小镇+电子商务”模式。

借助龙江电商平台、龙江鲜生等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加快推进网络营销,把注册的“尹波干菜”“寒地干菜”“驿站干菜”“老区干菜”挂到电商平台,在网上销售,实现“线上与线下”融合。组建头站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整合现有网商资源,为尹波干菜搭建网络平台,同时全镇镇村干部利用微信、QQ、微博等现代营销手段,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头站干菜绿色食品的知名度。年销售额实现300万元。

二是“特色小镇+小菜园”模式。

现在各家各户小菜园,不上肥、不打药,土壤无污染,特色小镇充分挖掘小菜园资源,采取为农户统一品种、统一供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指导、统一检测销售的“五个统一”模式,企业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户生产蔬菜交由企业回收,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同时将各村扶贫小菜园纳入特色小镇范围,2020年计划带到全镇1000户,小菜园种植面积达3000亩,2021年带到全镇3000户,小菜园面积达5000亩,2022年带到全镇5000户,小菜园面积达8000亩以上。要将蔬菜产业打造成为我镇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性产业。

康养产业特色小镇怎么开发建设? 篇5

康养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民的生存质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康养产业涵盖诸多业态,关联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民风民俗、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社会安全等众多领域。康养特色小镇是指以“健康”为小镇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形成的生态环境较好的特色小镇。

政策利好

2013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逐步形成了国家对康养产业的顶层设计,为康养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提供了政策利好大环境。

国务院在2016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应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服务。培育健康文化产业和体育医疗康复产业。制定健康医疗旅游行业标准、规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医疗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扶持一大批中小微企业配套发展。

2017年2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开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的意见》,强调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开发性金融融资、融智优势,聚集各类资源,整合优势力量,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共同支持贫困地区特色小(城)镇建设。

这为在贫困地区建设发展康养小镇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康养小镇在科技、资本以及政策的支持下将成为新常态下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期。

康养小镇开发的“三驾马车”

首先,康养产业的存在必须依靠一定的基础设施。不少康养项目正是由基础设施提供商主导实施的,最典型的就是房地产开发商纷纷在住宅和商业地产外拓展文化旅游地产、养老地产项目。在很多康养项目中,基础设施在整个投入中占比超过80%甚至达到90%以上,建设和回收周期又相对较长,这正好对以资本运作和项目管理见长的房地产开发商构成利好。

其次,从消费供给角度讲,康养产业所能达到的市场规模依赖于康养服务供给的总量。康养消费是一种复合消费,这就要求在进行任何一个康养项目开发时都应尽可能地统筹配置多种康养服务。不少养老地产项目经营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仅注重物业租售而没有给消费者配套医疗、文化等其他必要的康养服务。可以肯定,那种能满足居住、医疗、文化、运动等多种康养需求的社区化康养项目将受到青睐。

最后,康养产业需要金融业提供融资扩大以及提高资本使用效益等方面的功能。康养产业中已经出现了养老保险基金等比较成熟的产融模式,以房养老、信用消费等新的产融模式也在逐步发展。特别是《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发布后,掀起了私募基金、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进军康养产业的高潮。这些机构应用自身金融优势,立足产业整合,通过多渠道募集资金,规模化投资兴建康养综合体并引进各种专业管理机构,在带给客户更好消费体验的同时也在构建投资、消费两位一体的产融模式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

康养小镇建设标准与开发路径

(一)建设标准

1.康养小镇年均PM2.5值小于或等于50。

2.该区域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大于或等于5000个/每立方厘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不低于1000—1500个/每立方厘米)。

3.村镇环境优美,干净整洁。

(二)开发路径与开发类型

1.开发路径

(1)康养特色小镇的资源导入:景区或景区周边有宗教文化基础,适合作宗教文化型康养小镇开发;有长寿文化基础,倡导食养、药养等健康养生,适合作长寿文化康养小镇开发;有温泉这一核心资源,适合作温泉型康养小镇开发。

(2)无特色资源,进行特色植入:对于无明显特色资源的小镇,要进入康养小镇开发,必须进行特色植入。这类型一般仅适合长寿文化型、生态养生型,医养结合型或养老小镇型开发。

(3)强化健康主题,进行多元化开发:小镇确定开发类型,就必须强化健康养生养老主题,进行多元化开发。以健康养生、休闲养老度假等健康产业为核心,进行休闲农业、医疗服务、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多功能开发。

(4)小镇整体的运营管理:立足于小镇自身特点,以市场化开发为主导,确定项目的开发主体、开发模式、招商及运营模式等,形成系统化的运营管理流程,推进健康产业链的高效发展,实现小镇的经济效益增长。

开发类型

(1)文化养生型:深度挖掘项目地独有的宗教、民俗、历史文化,结合市场需求及现代生活方式,运用创意化的手段,打造利于养心的精神层面的旅游产品,使游客在获得文化体验的同时,能够修身养性、回归本心、陶冶情操。如依托宗教资源,打造文化度假区、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打造国学体验基地等。

(2)长寿资源养生型:依托长寿文化,大力发展长寿经济,形成食疗养生、山林养生、气候养生等为核心,以养生产品为辅助的健康餐饮、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功能的健康养生养老体系。

(3)中医药膳型:健康食品的开发,可以与休闲农业相结合,通过发展绿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开发适宜于特定人群、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生态健康食品,同时结合生态观光、农事体验、食品加工体验、餐饮制作体验等活动,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链的综合发展。

(4)生态养生型:以原生态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健康养生、休闲旅游为发展核心,重点建设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生态种植等健康产业,一般分布在生态休闲旅游景区或者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

(5)养老型:有一定的环境资源,同时拥有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年群体,将医疗、气候、生态、康复、休闲等多种元素融入养老产业,发展康复疗养、旅居养老、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老年体育、老年教育、老年文化活动等业态,打造集养老居住、养老配套、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养老度假基地等综合开发项目。

案例分析——福建汀溪中国首个康养特色小镇

厦门汀溪镇地处厦门同安区西北部,是厦门及闽南地区的后花园。城镇面积155.85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0.3万人。2015年,镇GDP为0.98亿元。专家点评厦门汀溪特色小镇的综合发展集中体现了在发展中注重保护,在保护基础上提升、再发展,在融入城市化的同时展示山水特色等良性发展方式;集中代表了美丽厦门城镇综合发展理念,现已发展建成厦门的后花园。

(一)建设特点

1.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以旅游休闲度假产业为主导产业。汀溪镇以温泉旅游、生态旅游和旅游地产三条线同步推进打造乐活小镇,因地制宜,进行温泉产品的复合型开发。目前,以温泉特色养生为主题的旅游集群已基本形成,成为厦门乃至闽南人温泉休闲的首选。

2.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生态环境日趋优美,坚持承担水源保护、生态公益林保护的社会责任,完成汀溪下游河道两侧绿化及戏水景观工程建设。

3.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例如以珠光青瓷为代表的同安窑是中国四大名窑之一,将古代珠光青瓷的工艺与现代元素完美结合。挖掘前格茶马古道历史文化,推进宋元茶马古道的恢复清理工作,在保护的同时,合理开发古道的旅游资源。串连半岭闽南特色村落、珠光青瓷窑址、隘头海通码头古渡口、褒美匣钵体古厝,形成“海丝”主题文化带。

4.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汀溪小镇累计完成投资50.82亿元。一是交通基础网络基本形

成,二是市政配套基本完善,三是镇区功能布局逐步合理。宜居城市框架逐步形成。

(二)体制机制探索

1.创新融资体制。利用厦门市人行编制的《关于金融支持汀溪、新圩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实施方案》,与多家银行对接,争取小镇核心区建设资金的融资配套支持;成立厦门首家村镇银行,为汀溪小镇建设服务。

2.就业方面。举办小炒烹饪培训班、支持个人小额担保贷款申办、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申请等。

3.户籍管理方面。充分利用《厦门市户籍管理规定实施细则》,通过开发房地产项目吸引集聚试点镇高端人才,优化人才比例。

特色小镇建设方兴未艾 篇6

一、建设目标

上仓文旅商旅小镇项目:由天津津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投资200亿元,占地面积4500亩,充分挖掘上仓酒文化、漕运文化、红色文化,与天津市最大的国有资本企业联手打造上仓文旅商旅小镇,植入旅游产业、折扣购物中心、教育产业、冷链物流,实现上仓镇与京津州河科技产业园高度融合,辐射带动其他周边乡镇,打造商聚业兴、生态宜居的蓟州南部新城。预计年产值:100亿元以上,年纳税10亿元以上。

二、建设任务

1、农民住宅小区建设安置用房60000平方米,总投资(35000万元),目前已完成控规上报,二季度完成选址农转用手续,修建性详细规划,建筑性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三季度办理图审招标等相关手续,四季度完成主体施工;

2、棚户区改造州河家园地块总建筑面积33726平方米,总投资20555万元,2018年计划投资7000万元,目前正在办理前期手续,5月底开始桩基施工,到6月份完成投资300万元,9月份完成投资2000万元桩基施工,1-12月份完成投资7000万元,明年完成全部投资的施工。

3、河西商业广场投资2000万元,将河西商城提升打造温州商贸城。预计年产值5000万元,年纳税100万元。

4、成方连片涉及21个村,长约63377米,预计两年完成,目前已完成未修路及破损公路数据的测量上报,3月份开始施工,年底预计完成31000米路面的修建,明年完成全部公路的修建。

三、建设举措

为高水平完成工作任务,重点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领导到位。在抓班子、带队伍上下功夫,着力抓好关键少数,实行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部门直接抓的工作机制,上下联动,层层真抓实干。

二是责任到位。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制定我镇重点工作台账,对各项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痕迹化管理,压实包保责任。

三是落实到位。深入开展不作为不担当专项治理,层层抓好落实,充分运用好问责这个利器,对于落实不力的严肃问责,彻底打破“上热中温下冷”的局面。

四是考核到位。成立工作督导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每周听取进度汇报,认真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形成“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机制。加大考核力度,将重点工作纳入各部门年度考核体系,落实考核奖惩。

上一篇:实现状况下一篇:研究范式与理论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