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挖中的应用十篇

2024-09-12

开挖中的应用 篇1

爆破是破岩的重要手段有时甚至是唯一手段, 在水利水电、公路、铁路等现代基础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综合爆破是依托爆炸力学、爆轰理论、岩石力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 根据石方的集中程度、地质、地形条件等结合各种爆破方法的最佳使用特性, 因地制宜, 遵循“最小抵抗线原理”, 利用最少的药量, 综合配套使用爆破技术, 达到最大的爆破效果, 加快石方工程的施工进度及确保施工质量[1,2]。

水利水电行业由于所建工程的特殊性, 在爆破过程中, 对基岩的保护及边坡的控制较为严格, 各种结构部位开挖爆破过程中相互干扰大、爆破规模控制要求高, 单一爆破技术严重制约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本文结合南水北调焦作段渠道倒虹吸工程实例, 根据渠道工程地质条件及相邻环境, 考虑主爆区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及建基面开挖质量要求, 阐述综合爆破方法在渠道开挖工程中的应用。

1 工程概况

溃城寨河渠道倒虹吸工程属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焦作2段的河渠交叉建筑物, 位于华北准地台黄淮海坳陷与山西台背斜的交接部位。根据地层时代、岩性及分布特征, 将建筑物场区地层划分为5个工程地质单元, 分别为: (1) 重粉质壤土 (dlpl Q2) , 层厚一般0.6~13.7 m, 厚薄不均, 土质不均, 局部相变为中粉质壤土或粉质黏土, 含有钙质结核; (2) 卵石 (dlpl Q2) , 层厚一般0.3~7.1 m, 夹细砂透镜体, 卵石局部钙质胶结; (3) 重粉质壤土 (dlpl Q2) , 未揭穿, 揭露最大厚度为14.6 m, 分布不均, 仅分布工程区东北部, 含有钙质结核; (4) 石炭系本溪组泥岩 (C2b) , 揭露层厚2.3~4.4 m, 主要分布在桩号Ⅳ57+470~Ⅳ57+660之间揭露; (5) 奥陶系灰岩 (O2S) , 未揭穿, 揭露最大厚度大于20m, 工程区西南部出露于地表。另河床内局部分布卵石 (alpl Q1 4) , 两岸局部分布有厚0.8~3.2 m的人工填土 (r Q) 。

2 开挖方法

由于部分施工场地靠近村庄, 为了施工安全, 根据岩石的工程地质类别及其风化程度, 能够采用机械开挖的均应采用机械开挖, 凡不能使用机械开挖的均采用控制爆破法开挖。开挖程序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和分段开挖, 爆破开挖方法采取“分区分爆”的综合爆破法, 即在渠道中部主要采用浅孔小梯段爆破 (沿中心线部位, 图示A) 、边坡面采取预裂爆破 (临近边坡部位, 图示B) 和底板预留保护层的施工方法 (图示C) 。具体分块见图1。

2.1 浅孔小梯段爆破施工方法

浅孔小梯段爆破施工方法是工程爆破中最常见的一种爆破方法, 以小梯段爆破代替平地爆破, 增加了侧向自由面, 使岩石向侧向破碎, 减小了对底部岩石的震荷载, 有利于保证保留基岩的完整性[3]。

2.1.1 布孔方式

钻孔形式一般分垂直孔和倾斜孔两种, 个别情况采用水平孔方式。本工程采用垂直钻孔, 它适应各种地质条件, 操作技术简单, 钻孔速度快。露天小梯段爆破首次布孔采用双排布孔方式, 一次爆破量较大时则采用梅花形布置多排孔。梯段爆破台阶要素见图2。

2.1.2 小梯段爆破参数

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和类似工程经验选取爆破参数, 并通过施工实践进行调整和修正以获取最佳参数。首次爆破或进行现场爆破实验的有关参数按表1选用。

注:H=3m, 采用2#岩石铵梯炸药;泥岩参照经验公式调整爆破参数。

2.2 边坡预裂爆破施工方法

预裂爆破是专门针对设计开挖界面进行有效控制的爆破方法, 是在主爆炮孔爆破之前沿爆破开挖区的设计轮廓或边坡开挖面上先爆破一排预裂孔, 在相邻炮孔之间形成裂缝, 从而在开挖面上形成断裂面, 以减弱主爆区爆破时爆破地震波向岩体的传播, 控制爆破对保留岩体的破坏影响, 且沿预裂面形成一个符合设计轮廓、光滑平整和稳定性好的边坡面[4]。

2.2.1 布孔方式

预裂爆破药包布置以最小抵抗线为设计依据, 目的是既保证爆破效果, 又节约成本。预裂爆破炮孔布置如图3所示。

2.2.2 预裂爆破参数设计

采用经验参数法, 本工程爆破参数如表2所示。

装药结构采取连续装药和间隔装药两种, 竹片绑扎, 使药卷居中, 不耦合系数2~5 (坚硬岩石取较小值, 松散岩石取较大值) ;底部加强装药, 炮孔顶部1~3 m的线装药密度作适当减少;孔口段用干燥状炮泥、砂子、岩粉堵塞0.6~2 m, 使用竹制或木制工具捣实;采用导爆索连成起爆网络后同时或分区起爆。

注:药量以2#岩石硝铵炸药为标准, 采用导爆索起爆。

2.2.3 预裂爆破质量控制标准

预裂缝要贯通且在地面有一定的开裂宽度;对于中等坚硬岩石, 缝宽不宜小于1.0 cm, 坚硬岩石缝宽应达到0.5cm左右;在松软岩石中, 缝宽达到1.0 cm时, 减振作用并未显著提高, 须经试验确定;预裂面开挖后不平整度小于15cm;预裂面上的炮孔痕迹保留率应不低于80% (应为80%~90%) , 且炮孔附近岩石不出现严重的爆破裂隙。

2.3 保护层开挖施工方法

预留保护层时, 其层厚须通过现场爆破试验确定, 并采取控制爆破技术进行开挖。保护层厚度主要与岩体特性、爆破方式和规模、爆破材料性能、炮孔装药直径等有关, 一般都对保护层上一层梯段的单响最大段的起爆药量作出限制。采用类比工程法, 本工程保护层厚度所选如表3所示。

注:表中H为保护层厚度, D为梯段炮孔底部的装药直径。

2.3.1 分层开挖方法

保护层分层开挖是在爆破领域常用的一种爆破方法, 其核心理念是针对不同的岩层选取不同的爆破参数以减小爆破对建基面的损伤, 常采用浅孔小炮爆破方式。总体分三层逐次爆破开挖:首层用浅孔梯段爆破方法, 为防止大爆破冲击造成距建基面破损, 要求炮孔装药直径小于40mm, 炮孔底部距建基面距离在1.5 m以上。第二层, 对中等风化~强风化的坚硬岩或较硬岩如泥灰岩、砂质泥岩、千枚岩等, 要求炮孔装药直径小于32 mm, 炮孔底部距建基面0.5 m以上;对中等风化~强风化的软质岩如泥岩、页岩、泥质砂岩等, 炮孔底部距建基面的距离不超过0.7m, 炮孔与水平建基面的夹角控制在60°以内, 选用有足够段数的非电毫秒雷管组成的孔间微差起爆网络起爆。第三层, 对未风化~微风化的花岗岩、石英岩、大理岩、石灰岩、钙质砂岩等, 炮孔不允许穿过水平建基面, 对节理裂隙极发育和软弱的岩体炮孔距水平建基面的距离要在0.2 m以上, 剩余0.2 m厚的岩体进行人工开挖。

2.3.2 水平预裂爆破方法

水平预裂爆破方法应遵循下列规定: (1) 临近建基面最后一个梯段的爆破孔孔底距设计开挖线不得小于3 m, 一般亦不小于通常选定保护层的厚度。 (2) 临近建基面的主炮孔孔径不宜大于90 mm。炮孔孔底距建基面距离, 孔径90mm时不宜小于0.7 m, 孔径40 mm时不宜小于0.3 m, 并应通过试验确定。 (3) 水平预裂孔的孔径按岩性及进度要求选定, 但不宜大于90 mm。当岩体较完整时, 孔径可采用75~90 mm;如岩体节理裂隙发育, 钻孔有一定难度时, 可用40~50 mm孔径进行浅孔多循环预裂。孔深较大时须设置扶正器。 (4) 水平预裂一次不能全部完成时, 宜在端部设置空孔限裂。水平预裂一般按钻爆程序分区段、分块进行, 分次爆破的界面须进行预裂施工割离[5]。

2.3.3 一次爆除开挖方法

对于具备一次爆除开挖的岩段采用此方法, 主要是在孔底设置柔性垫层以缓解爆破对孔底岩体的破坏作用, 爆破作业应遵循下列规定:采用微差梯段爆破方式;炮孔孔径不得大于60 mm;柔性垫层厚度不小于20 cm;药包直径宜控制在40 mm以内。

该梯段爆破方法同一般情况下的梯段爆破, 在钻孔质量控制上严格要求, 保证高精度。根据当地材料供应情况选用垫层材料, 垫层厚度根据试验确定。

3 爆破效果分析

渠道倒虹吸开挖总方量在8万m3以上, 采用综合爆破方法实施试验爆破后, 显著提高了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爆堆体表面平整, 块度均匀, 最大岩块一般不超过35 cm, 爆破过程中200 m范围内地面有轻微震动, 爆破声音沉闷, 距主爆区50 m范围内有少量飞石。爆后用挖掘机出渣顺利, 经人工清理 (少量撬挖) 即全部露出平坦完整的建基面岩石, 坡面预裂面开挖后不平整度小于15cm;预裂面上的炮孔痕迹保留率均在80%以上, 炮孔附近岩石没有出现严重的爆破裂隙。

4 结语

本文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2段四标渠道倒虹吸开挖施工, 对渠道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分区分爆”的渠道开挖方案, 进行了分层开挖, 中部浅孔小梯段爆破、边坡欲裂爆破及底部岩石预留保护层的控制爆破设计, 以期达到最大限度保护被保留岩体的前提下, 节省钻爆破费用、缩短石方开挖工期提高施工质量, 力争达到优良的工程质量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摘要: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段溃城寨河渠道倒虹吸石方爆破开挖为例, 基于爆破理论探讨综合爆破技术在渠道开挖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关键技术问题, 提出了“分区分爆”的综合爆破方法。实践表明, 在石区渠道开挖过程中, 由于实际施工条件的限制及施工进度、质量的要求, 多种爆破方法的综合应用是加快施工进度和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综合爆破,渠道,开挖

参考文献

[1]顾琰琛.综合爆破技术在路基施工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技术, 2009, 25 (2) :15-18.

[2]明锋, 祝文化, 李东庆.爆破震动频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3 (11) :4440-4445.

[3]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S].

[4]DL/T5135-2001水利水电工程爆破施工技术规范[S].

开挖中的应用 篇2

关键词:水泥搅拌桩,帷幕结构,加固降水

1 工程概况

太原—中卫(银川)新建铁路工程霍家河畔红柳河特大桥全长546.5 m,结构为8-32 m预应力混凝土梁+(48 m+80 m+48 m)连续梁+3-32 m预应力混凝土梁。

红柳河大桥主墩9号,10号墩分别位于东西岸水中。9号墩中心距岸边12 m,10号墩中心距岸边7 m。墩基础采用承台+钻孔桩形式,钻孔桩每个主墩采用20根ϕ1.8 m桩基。承台采用两层台阶式承台,每层承台高均为3 m。下面的大承台尺寸纵向(顺桥方向)长16.4 m,横向(顺河方向)长20.9 m;上承台纵向长15.33 m,横向长11.33 m。

2 主墩基坑支护降水方案

2.1 方案概述

9号,10号主墩桩基采用筑岛施工,其中10号承台筑岛宽度临空面每边比承台宽出3 m~5 m。根据设计和现场实际情况,经过计算和论证,承台基坑开挖支护采用水泥搅拌桩帷幕方案。水泥搅拌桩帷幕起加固、止水作用,开挖过程及开挖后基坑内壁采用槽钢+混凝土作圈梁、工字钢作支撑进行加固。

水泥搅拌桩帷幕横断面内侧尺寸与下承台尺寸相同,拟以帷幕内壁作为下承台施工模板,开挖后将基坑壁水泥搅拌桩清理干净后直接作为模板,在其中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水泥搅拌桩帷幕结构加固采用基坑顶部加一道钢筋混凝土锁口圈梁、基坑内壁采用3道圈梁进行加固。考虑到可能出现基坑内壁水泥搅拌桩不在同一垂直面内,加固圈梁采用槽钢和混凝土相结合的形式,开挖到基底后,根据降水情况在基底做一层封底混凝土。

10号墩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成后,并且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开挖过程中发现地下出现管涌现象,采取在水泥搅拌桩帷幕结构外围四周布设排水管井,内外结合法进行降水。

施工顺序:锁口梁→抽水→分级开挖及第一,二,三道圈梁施工→封底混凝土施工→破桩头→桩基检测→承台施工。

2.2 水泥搅拌桩帷幕结构概况

支护结构采用“栅格式水泥搅拌桩重力式挡墙”帷幕结构(见图1)。每根搅拌桩桩径500 mm,相邻两搅拌桩相互咬合,桩中心间距350 mm。共设两道帷幕墙,内侧帷幕(基坑侧墙)、外侧帷幕(挡土侧墙)均由2排搅拌桩构成,厚度均为850 mm。支护结构总厚度4 350 mm。两道帷幕墙间由单排水泥搅拌桩肋墙连接,肋墙厚度500 mm,间距1 500 mm。桩长14 m,搅拌桩桩体设计强度2 MPa,水泥掺量不小于13%。搅拌桩体完成后经过实地取样试验,桩体强度均超过设计强度,达到开挖要求。

桩顶设计附加荷载10 kPa,所以支护结构顶部严禁重型车辆、机械设备扰动,防止破坏结构。

2.3 水泥搅拌桩帷幕结构加固及降水

帷幕结构加固措施:开挖前及开挖过程中进行降水。开挖过程中从上至下依次设置锁口、第一道圈梁、第二道圈梁、第三道圈梁、封底混凝土。

第一道圈梁利用锁口预埋钢筋悬吊在锁口上,第一、二道圈梁之间和第二、三道圈梁之间用钢管立撑连接,第三道圈梁下面采用钢管作为立柱支撑。各道圈梁根据位置不同设置不同的横向支撑。

2.3.1 降水井施工

根据初步开挖情况,出现管涌现象。内部在基坑两对角开挖集水坑,用潜水泵进行抽水。外部采用在帷幕结构外侧1 m沿四周布设管井,长边每边布设3口,短边每边布设2口,共计10口。

外部管井深度距地面13.5 m,井底距搅拌桩根部约1 m。管井壁采用外径600 mm、内径500 mm的透水性钢筋混凝土无砂管,以利于井周围地下水渗透。井底设置反滤层,防止将井底砂土吸入。

2.3.2 锁口梁施工

锁口梁采用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标号C20。在施工降水井同时可以进行锁口施工。将基坑顶面四周平整,清理干净。锁口平面宽1 m,折面宽0.5 m,厚0.2 m。沿基坑口四周分布,锁口内角设为10 cm×10 cm倒角状。

主筋采用ϕ14,箍筋采用ϕ8。绑扎钢筋时,连同圈梁吊筋一起绑扎,吊筋采用ϕ14,基坑内壁均匀布设,每2 m一根。吊筋应紧贴基坑内壁。

2.3.3 加固圈梁及水平支撑施工

外围降水管井施工完毕后,立即进行外部降水。下降到第一道圈梁以下,可以进行开挖,开挖过程中再及时进行内部降水。外部降水在开挖过程中不能停止。

开挖至第一道圈梁位置,停止开挖,对基坑内壁进行清理,对圈梁部位坑底土进行夯实以便圈梁施工。利用锁口预埋吊筋和基坑底地面作为依托放置木板底模,槽钢上部与吊筋用16钢筋焊接相连。圈梁靠墙侧内部设置2根14钢筋。内部浇筑C20混凝土,圈梁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可进行圈梁平面撑加固。然后按照上述要求,继续开挖至第二、第三道圈梁位置,进行第二、第三道圈梁施工。

圈梁内设水平内支撑。支撑在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方可进行安装。圈梁水平内支撑采用在各角部设斜撑,沿长边中心设一道横撑。水平斜撑采用单根40号工字钢,第一道圈梁横撑采用单根40号工字钢,第二、三道圈梁横撑采用双根40号工字钢。支撑工字钢与圈梁槽钢间采用40 cm×15 cm×1 cm钢板和40 cm×30 cm×1 cm钢板相连接进行焊接。加撑时先加一端,然后安装另一端支撑,支撑与圈梁间钉入钢楔子,以保证支撑对圈梁的施力加固作用。层与层斜撑、横撑之间设剪刀撑,剪刀撑采用40号工字钢。

2.3.4封底混凝土施工

开挖至承台底后,设置一层封底混凝土。封底采用掺加速凝剂C15的混凝土,上表面和承台底标高一致,根据基底排水效果厚度设置为30 cm~50 cm。

封底混凝土作用:

1)封住地下水,形成施工作业面;

2)作为圈梁及内支撑对帷幕结构加固,确保施工作业安全。

2.3.5圈梁拆除

圈梁拆除顺序:当承台混凝土浇至距承台底1.5 m时拆除第三道圈梁,承台下部完成拆除第二道圈梁,承台上部完成拆除第一道圈梁。圈梁拆除时只拆除外侧槽钢、水平支撑工字钢以及吊筋,不拆除混凝土。

3结语

1)从基坑开挖后的情况来看,该结构除个别部位出现渗漏外,总体止水效果良好,在围护结构开挖暴露期间未发现水泥搅拌桩因变形破坏而出现渗水的情况。

2)基坑开挖支护是风险较大的地下工程,在基坑开挖及承台施工整个过程中进行全过程监测,实行信息化管理,对指导开挖和施工,确保安全是很有必要而且十分重要的。

3)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是由水泥土搅拌桩多桩搭接而成连续密实的墙体,通过渗透系数远小于原状土,有一定防破坏能力的桩墙隔断地下水的渗流,起到止水目的。搅拌桩止水帷幕在本工程中的作用为止水、挡淤。

4)水泥搅拌桩止水、加固帷幕结构形式有造价低、易施工、进度快、能保证施工质量的特点,适合于在沿河基坑开挖条件下的铁路工程建设中运用。

参考文献

[1]吴林高.工程降水设计施工与基坑渗流理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周伟程.多头深层搅拌防渗墙技术及实际应用[J].中国水利,2000(4):39-40.

[3]张泽富.双液浆帷幕止水技术总结[J].山西建筑,2009,35(12):147-148.

开挖中的应用 篇3

关键字:非开挖 导向钻进 顶管 泥水平衡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130-01

非开挖工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穿越道路、河流、建筑物以及在闹市区、古迹保护区等不允许或不能开挖条件下进行电信、给排水管道、天然气管道等的铺设、更修和修复。由于该技术的综合成本低、施工周期短、环境影响小、不影响交通、施工安全性好等优势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市政给排水管线、通信电缆、燃气管道等地下管线工程施工中得以广泛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量新的管线需要兴建,大量旧的管线等待修复且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这些因素必将使非开挖技术得到蓬勃发展[1]。

1、非开挖技术概述

非开挖技术是利用微开挖或不开挖技术对地下管线、管道和地下电缆进行铺设、修复或更换的一门科学。现阶段施工中,非开挖技术主要分为导向钻进铺管和顶管掘进机铺管技术。

导向钻进铺管技术是采用定向钻机从河流或道路的一侧向另一侧钻孔,然后把要安装的设施从道路钻孔的一侧拖入到另一侧。其施工的特点是:①导向仪导向,快速高效准确;②钻孔方向易控制且施工场地要求简单;③导向探测与管线探测仪或管线雷达相结合可有效调整钻头,避开管线,适合复杂地层条件下施工。

顶管掘进机铺管技术是指借助主顶油缸等顶进设备,将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井穿越土层进入接收井,将紧随其后的工作管道依次连接并埋设在这两个井的管线土层中的敷设地下管线的施工方法[2]。在顶管施工中有3种平衡理论:气压平衡、泥水平衡和土压平衡理论。气压平衡又分全气压和局部气压平衡,气压式顶管施工的基本原理是以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来平衡地下水压力、疏干地下水,从而保持挖掘面土体稳定;泥水平衡理论就是以含有一定量粘土的且具有一定相对密度的泥浆水充满掘进机的泥水舱并施加一定的压力,以平衡地下水压力和土压力的一种顶管施工理论;土压平衡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在顶进过程中,利用掘进机土仓内的压力和螺旋输送机排土来平衡地下水压力和土压力[3]。下面结合实际工程阐述泥水平衡式顶管施工技术在供水管道工程中的应用。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珠海市平岗泵站咸期供水配套工程第10.1标段Ф2444×22mm钢管顶管工程,管道全长1023米。顶管沿线设工作井一座(12#顶管工作井),设接收井两座(11#和13#接收井)。该工程管材选用Φ2444×22钢管,材质Q235B,单根管长初步定为6m,重量7.9t/根。钢管采用焊接连接。

本工程工作井和接收井采用沉井施工,顶管施工从12#工作井向两座接收井(11#、13#)进行顶进,一段长度为506m,另一段长度为517m。

3、工程地质条件

3.1 工作井处地质条件

两接收井分别位于东三闸南侧和东四闸南侧;工作井位于芭蕉地地面处,沉井所在位置地形较为平坦,地面高程在-0.86~0.5m之间。所处地层结构为二层,①层为耕土,黄褐色,由粉沙含粘土组成,含植物根茎,松散状态,层厚为0.6~2.5m,层底标高为0.5~-1.0m;②层为淤泥质粘土,灰黑色、深灰色,一般含大量粉细砂或贝壳碎屑,局部粉细砂与淤泥呈互层状,摇震反应快,较光滑,干强度高,韧性较低,呈饱和,流塑状态。层底标高为-15m~-40m之间,工作井和接收井底标高位于-9.90m。

3.2 顶管处地质条件

管线中心线高程按-7.80m,顶管穿越的地层为②层。层底标高为-15m~-40m之,厚度5.60~39.80m,层底高程-15~-40m。

4、施工方案

根据工程地质情况拟采用日产RASA公司DT型泥水平衡掘进机。该机型的刀盘可根据前方土压力的变化自动伸缩,伸缩的同时进泥量也随之变化,使前方平衡土压力始终保持定值,地下水可以通过进水量保持平衡同时保证地面沉降量最小。

4.1 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基坑制作→设备安装→顶进、出土→泥水分离→注浆减阻→测量、纠偏→下管接口→进入接收井→取出机头→全线测量、管内口抹浆密封→拆除设备、顶管结束→维修保养。

4.2关键施工措施

① 纠偏系统

纠偏系统是由四组纠偏油缸构成的,纠偏的控制是根据管道激光测量定位系统来决定的。在顶进过程中,激光经纬仪从始至终进行跟踪测量,激光纠偏系统随时根据激光点的左右上下进行纠偏。

② 顶管的排泥方案

由于顶管施工的距离长且管径大,排泥泵拟选用日本原装产品,它具有使泥水循环流动的功能,该设备设有旁通阀,其采用电动操作,一旦管道发生堵塞现象,屏幕操作台就可以显示,操作台的人员随即可以启动任何一只旁通阀进行冲洗管道,保证了排泥管道的畅通。

③中继间设置

本工程为长距离顶管施工,中继间的合理布置和启动是顶管成败的关键环节。据计算总控制顶力为2553T,主顶油缸选择每台300T,共6台,主顶装置总顶力为1800T。为了保证顶进顺利和工期完成,在517m和506m两段管道中加设4个铰连接中继间,每段需架设中继间2套,把这两段管道分成3个推进区间,同时控制好安放位置,在顶力达到主顶装置的50%时,及时安装第一个中继间。当顶力达到主顶装置70%时安装第二个中继间,中继间顶力按照每台1200T设计。

④ 减阻措施

在顶进过程中,采用注浆的方式使管道外壁形成泥浆润滑套,从而降低顶进时的摩阻力。润滑材料采用日本生产BIOS超强润滑材料,该润滑剂的优点为:高粘性、良好的抗渗透性、配制容易、经济环保。

5、结论及建议

1)根据实际的地质情况与设计要求,选择合理的非开挖技术手段进行施工。

2)当管道较长、高程控制要求精确且管径较大时,常采用顶管掘进机铺管技术。

3)在长距离顶管施工中需要合理布置中继间的位置和数量,将管道分成数段,分段向前推顶,分散了主千斤顶的顶力使每段管道所受顶力降到允许顶力范围内,同时可大幅降低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1]马保松.非开挖工程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韩选江.大型地下顶管施工技术原理及应用(第一版)[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开挖中的应用 篇4

结合某高速公路隧道在开挖后地表出现开裂,初期支护出现变形的实际情况,为提高围岩自稳能力,降低透水性能,加强基底承载力,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目的`,采用地表注浆处治措施.通过现场试验和计算,选定技术参数.注浆处理后,围岩强度明显提高,经监测处于稳定状态.

作 者:陈佳华 CHEN Jia-hua  作者单位: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15 刊 名:湖南交通科技 英文刊名:HUNAN 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35(2) 分类号:U455 关键词:隧道工程   地表注浆   现场试验  

开挖中的应用 篇5

我国的非开挖铺管技术发展起步相对较缓。1978年首次引进水平螺旋钻, 1985年引进了首台HDD钻机及气动矛、夯管锤。自1990年以后, 我国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开始自主研发HDD钻机及气动矛、夯管锤, 并在市政工程中大力推广应用。近年来, 随着导航定位精度的不断提高。施工设备能力的逐渐增强, 以及管材业的高速发展, 非开挖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铺管能力已由初期的单孔单管线、短距离小口径管道、单一钢管铺设发展到单孔多管线、长距离大口径管线、各种材质管道的铺设。在各种非开挖管道技术中, 应用较多的有顶管、盾构等方法。我国非开挖技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由于在城市管线施工中, 往往会遇到不允许开挖路面的特殊情况, 如北京市的东西长安街就不允许开挖, 从而促进了现代非开挖技术在我国的前期发展。由于具有应急特征, 所以技术水平不高, 一旦工程结束, 研制的设备也束之高阁, 根本形不成产业和市场。

第二阶段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 我国经济建设进入持续快速发展期,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明显加大, 对非开挖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逐渐出现了从国外引进非开挖技术装备的高潮。如中国石油管道工程局以及各地市政公司、煤气公司等在10年中引进的非开挖技术装备就有近百台。引进高潮自然促进了非开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第三阶段自90年代初开始, 在引进国外技术和装备的同时, 我国原地质矿产部等部委和系统开始自己开发研制非开挖技术和装备, 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扼止了设备的大宗引进。同时涌现了一批专门或兼营非开挖技术的施工公司。进入了艰难的创业期。

但是, 由于起步较晚, 我国非开挖技术、设备的发展、研制和应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据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对30多家会员单位调查表明, 1998年我国用非开挖技术施工铺管的工作量占全部工作量的0.2%, 而非开挖技术在管道修理方面的应用几乎为零。

2 排水管材的选择

排水管道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 以承受外部的荷载和内部的水压;为了保证运输和施工中不致破裂, 也必须使管道具有足够的强度。排水管道还应具有抵抗污水中杂质的冲刷和磨损的作用, 也应该具有抗腐蚀的能力, 以免在污水或地下水的侵蚀作用下很快损坏。排水管道必须不透水, 以防止污水渗出或地下水渗入。排水管道内壁应光滑, 使水流阻力尽量减小, 另外应就地取材, 并考虑到快速施工的可能, 尽量节省造价。根据管道材质不同, 排水管道的材料有: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石棉水泥、陶土、铸铁、塑料等。市政排水多采用预制的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近几十年来, 随着塑料管的原料合成生产、管材管件制造技术、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和完善, 塑料管在市政管道工程中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并逐步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3 非开挖技术在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3.1 非开挖技术排水管道铺设技术

第一, 顶管法。顶管施工先在管道设计路线上施工一定数量的小基坑作为顶管工作井, 作为一段顶管的起点与终点, 工作井的一面或两面侧壁设有圆孔作为预制管节的出口和进口。顶管出口孔壁对面侧墙为承压壁, 其上安装液压千斤顶和承压垫板。顶管施工就是借助于管顶油缸以及中继间的顶进力, 把工具管或顶管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顶进到接收坑内吊起。与此同时, 把紧随在工具管或掘进机后的管道埋设在两个工作坑之间。第二, 导向钻进铺管技术。采用方向可控和以水射流破土为主的钻进技术, 使用地表放置的钻机, 按计轨迹钻一个导孔, 然后在扩孔和回拉的同时铺入管线。第三, 定向钻进铺管法。定向钻进铺管是利用定向钻进技术来钻孔而后铺管的施工方法。第四, 冲击矛铺管技术。冲击矛铺管技术是以气动冲击矛为动力, 靠挤密成孔的铺管方法。第五, 夯管铺管法。夯管锤铺管技术是用夯管锤直接将钢管夯入土层的施工方法。第六, 微型隧道铺管法。微型隧道铺管技术主要应用于铺设精度较高的非进人管道。第七, 顶管法。顶杆接在小直径钻杆前端的钻头在顶推力作用下挤开土层成孔。待钻头在另一端的工作坑中出露后, 换接扩孔器扩孔, 然后铺入直径较大的管线。第八, 牵引管。牵引管适用于较硬的粘土、砂粘土性土层, 管径一般在600m以下。首先利机械进行钻孔, 接着用扩孔器扩大孔道, 待孔道形成后再利用钻杆在前方牵管道、直至贯通。

3.2 非开挖技术排水管道旧管线更换技术

传统的改造方法是开挖敷设一条新的管道 (旧管道报废) , 但由于这些超龄管大都敷设在人口稠密、商业繁荣的市区, 雨、污水管道的周边充塞着煤气、热力、电力、通讯电缆等其他市政管道和设施, 因此改造工程的实施存在着相当的难度。

原位换管法是一种以欲更换的旧管道为导向, 将其切碎或压碎, 同步将新管道拉入或推入的换管技术。该技术用于原位更换同直径或加大直径的管道, 可用来更换PE (聚乙烯) 、PVC、铸铁、水泥、陶土等管道。该方法根据破碎旧管及新管置入方式不同, 可再分成:1) 爆管法:气动锤在绞车钢绳的牵引下, 冲击破碎旧管并同时拉入新管;2) 吃管法:微型隧道设备掘进破碎旧管并铺入新管。

3.3 非开挖修理技术

管道的非开挖修复一般分为点状修复和线状修复。点状修复即对管线中已损的某一部分进行修复施工的技术, 又称部分修复技术;线状修复技术即对检井之间的整段管进行修复的技术。非开挖点状修理技术包括:第一, 接口嵌补法。第二, 注浆法。第三, 套环法。第四, 局部树脂固化法。非开挖整体修理技术包括:第一, 涂层法。第二, 衬管法。

4 小结

非开挖技术是一项技术先进、实用性强、适用面广、效益好的施工技术, 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进入新世纪后, 全球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趋势不可逆转, 为确保国民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加大城市地下空间有偿开发利用的力度, 将城市相关的基础设施建造在地下, 己经成为未来城镇建设的必然发展方向, 而首当其冲的是城市各类管网的地下化和城市交通的立体化, 所以, 推动非开挖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辉煌。

参考文献

[1]刑丽贞.给排水管道设计与施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2]张奎.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3]詹军, 于清杨.非开挖地下管线施工技术简介[J].城市发展研究, 2000.

开挖中的应用 篇6

关键词:轻型井点降水,基坑开挖,施工工艺,质量标准

轻型井点降水是一种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 即在基坑开挖 (或降低水位减少渗压) 之前, 沿基坑周围以一定间距埋入井点管, 井点管上端通过弯联管与铺设在基坑边缘的集水总管相连, 在基坑开挖之前和开挖过程中, 利用抽水设备不断地抽取地下水, 使该区域内地下水位迅速降低, 以防止产生流砂, 改善挖土条件, 并可适当放坡开挖边坡, 减少挖土量。

轻型井点设备由井点管、过滤器、集水总管、支管、阀门等组成, 抽水时, 启动抽水设备, 在井点系统中形成真空, 并在井点周围一定范围内形成真空区。在真空吸力的作用下, 井点附近的地下水被强制性地吸入井点系统内排除, 从而降低地下水位。它具有以下特点:

1、机具设备简单、易于操作、便于管理。

2、可减少基坑开挖边坡坡率, 降低基坑开挖土方量。

3、开挖好的基坑施工环境好, 各项工序施工方便, 大大提高了基坑施工工序。

4、开挖好的基坑内无水, 相应的提高了基底的承载力。

5、在软土路基, 地下水较为丰富的地段应用, 有明显的施工效果。

由于轻型井点降水具有这些特点, 在工程基坑开挖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下面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谈谈轻型井点降水的井点布置、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及施工技术要点。

一、轻型井点布置

珠江路住宅楼工程位于汕头市区, 地下1层, 地上17层, 总建筑面积约11374.11m2, 建筑物总高度58.6m, 地下室面积1500m2。自然地面标高约-0.3m, 地下室底板标高-4.25m, 基坑实际开挖深度为3.9 5 m, 该地下室基坑降水面积约1800m2。该工程地下室所处的地质自上而下为填土层、粘土层、淤泥层、粉砂层。在基坑降水范围内地下含水量丰富, 受季节影响, 水位、水量不稳定, 动态变化大。根据降水深度及土质情况选用轻型井点降水法降低地下水位, 使基坑底保持相对干燥, 基坑基础工程顺利施工。

基坑四周轻型井点系统采用环形布设, 根据基坑平面尺寸需降水总管长约178m, 井点管总长约667.5m;每根井点管长7.5m (其中滤管1.2米) 约89根, 间距2米, 直径1.25〞;降水总管长6米每根, 直径2.5";真空泵共用3台, 射流泵选用JS-45型, 离心泵选用3BL-9型, 扬程32.6 m, 流量为45 m3/h。为了及时观察基坑内水位降落情况, 在降水区域内中央布设1个水位观察孔, 基坑外分别布设2个水位观察孔。

二、轻型井点施工工艺

施工顺序:测量放线→挖井点沟槽→冲孔→埋设井点管→铺设集水总管→连接集水总管与井点管→安装抽水设备→试抽→正式抽水

1、施工前, 编写轻型井点施工操作规程和井点降水安全操作规程等, 详细规定了井点的冲井、安装、运行、拆除、维修等各工序的具体要求。在布设管网前, 先在边坡布管位置挖一条沟槽0.8×0.8米 (宽×深) , 以消除布管位置障碍物;

2、冲孔埋管:先将水枪对准井点位置, 垂直插入土中, 启动高压水泵进行冲孔, 边冲边做上下左右摆动, 以加剧土的松动, 直至成孔, 成孔深度宜比滤管底端深0.5~1.0m。成孔后立即拔出冲水管, 沉设井点管, 在井管与孔壁间及时用洁净中砂填灌密实均匀, 离地面以下1 m范围内用粘土封孔, 以防止漏气。

每根井点管埋设完成后应检查其渗水性能, 检查方法为, 在正常情况下, 井点口应有地下水向外冒出;否则从井点管口向管内灌清水, 看管内水下渗情况, 如果下渗快, 说明该管质量优良。

3、管路安装:沿井点管线外侧铺设集水总管, 总管连接水箱水泵。井管与总管用半透明塑料管连接, 接口处用夹箍夹紧, 不可漏气;泵体与总管以螺纹连接, 用铁丝或夹箍夹紧。在正式运转抽水之前必须进行试抽, 以检查管路接头的质量, 井点的出水状况, 抽水机械的运转情况等, 如发现漏水、漏气现象, 应及时进行加固或采用黄泥封堵处理, 因为漏气会影响整套系统的正常工作, 影响整体的降水效果。

4、采用5寸的塑料软管连接真空泵, 将井点管经抽水设备排出的地下水输送至水池, 由集水池流至场外下水道。

5、井点降水系统布设、安装完成后, 接上电源 (380V三相交流电) , 根据工程施工的需要进行降水。

井点设备一旦投入运行, 除遇特殊因素外, 一般不得停止运行。因为每停运一次易造成水位回升, 降低降水效果。如多次停机, 滤管四周土壤再度充水饱和, 先已形成的渗水通道被破坏, 待再次运行后部分微细土颗粒被吸走, 局部空隙加大, 形成漏斗或者空洞, 将影响土体稳定。故运行过程中应设值班人员, 经常检查接头是否漏气, 观察和记录水压、真空度, 检查水泵是否漏水, 电动机运转是否正常等, 以保证连续运行。

6、基坑外围四周要砌筑排水沟, 以便井点管抽上来的地下水, 送至场外的地下水道, 并尽量避免生活用水和雨水从基坑边渗入。

三、质量标准

1、井点管间距、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 一组井点管和接头中心, 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2、井点埋设应无严重漏气、淤塞、出水不畅或死井等情况。

3、埋入地下的井点管及井点联系总管, 均应除锈并刷防锈漆一道, 各焊接口处焊渣应凿掉, 并刷防锈漆一道。

4、各组井点系统的真空度应保持在55kPa以上。

四、施工技术要点

1、井点位置应距坑边2~2.5m, 以防止井点设置影响坑边土坡的稳定性。水泵抽出的水应按施工方案设置的明沟排出, 离基坑越远越好, 以防止渗下回流, 影响降水效果。

2、滤管直径可采用38~110mm的金属管, 管壁上渗水孔直径为1 2~18mm, 呈梅花状排列, 管壁外应设两层滤网, 内层滤网宜采用30~80目的金属网或尼龙网, 外层滤网宜采用3~10目的金属网或尼龙网, 管壁与滤网间应采用金属丝绕成螺旋形隔开, 滤网外应再绕一层粗金属丝。

3、在正式开工前, 由电工及时检查用电设施, 保证在抽水期间不停电。抽水应连续进行, 特别是开始抽水阶段, 时停时抽, 会导致井点管的滤网阻塞。同时由于中途长时间停止抽水, 造成地下水位上升, 会引起土方边坡塌方等事故。

4、认真做好井点管的埋设和砂滤层的填灌。冲孔过程中, 孔洞必须保持垂直, 孔径不宜大于30cm, 冲孔深度应比滤管底端深0.5~1.0m, 以保证井点管周围及滤管底部有足够的滤层, 砂滤层宜选用粗砂, 以免堵塞滤管的网眼, 灌好砂滤层后, 距地面以下1.0 m深度范围内, 应用粘土捣实, 以防漏气, 井点降水结束后, 留下的井孔应用砂土填实。

5、基坑开始降水时, 坑内的水位观察孔应专人随时观察, 经常检查和调节离心泵的出水阀门以控制流水量, 以便及时了解基坑内水位下降的情况, 当地下水位降到所要求的水位后, 要减少出水阀门的出水量, 尽量使抽吸与排水保持均匀, 达到细水长流。

6、真空度是轻型井点降水能否顺利进行降水的主要技术指数, 现场设专人巡查集水总管及井点管漏水、漏气情况, 通过听、摸、看进行综合分析, 认真记录抽水量及真空度, 若抽水过程中发现真空度不足, 应立即检查整个抽水系统有无漏气环节, 并应及时排除。

7、在抽水过程中, 特别是开始抽水时, 应检查有无井点管淤塞的死井, 可通过管内水流声、管子表面是否潮湿等方法进行检查。如“死井”数量超过1 0%, 则严重影响降水效果, 应及时采取措施, 采用高压水反复冲洗处理。

8、基坑周边应设排水沟, 以防生活用水、雨水等流向基坑内。

五、结束语

开挖中的应用 篇7

随着工程建设对环保、安全提出的更高要求, 要在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工程施工中必须选取适宜、科学的施工工艺、方法。

2 工程概况

刘家道口枢纽工程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境内, 是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50年一遇建设标准的主要工程内容, 是实施沂沭河洪水东调入海, 腾空骆马湖库容接纳南四湖洪水的关键工程。刘道口节制闸是刘家道口枢纽工程的主要建筑物, 设计流量12000m3/s, 校核流量14000m3/s。闸轴线位于分沂入沭河口左岸裹头以下约200m, 闸轴线垂直沂河两岸大堤, 为开敞式钢筋混凝土大小底板结构。主要由闸上翼墙、铺盖、闸室、消力池、护坦、海漫以及防冲槽和下游两岸翼墙及护坡等组成。中墩厚2.0m, 共36孔, 单孔净宽16.0m, 闸室总净宽576m, 闸室顺水流方向的长度27.50m, 闸室垂直水流方向总长度646.0m。闸址区多年平均气温13.2℃, 月平均气温7月份最高为26℃, 1月份最低气温为-1.7℃, 极端最高气温42℃, 极端最低气温-24.9℃, 无霜期180~195天。本地区多年平均风速2.6m/s, 最大风速24 m/s, 最多风向为NE。刘家道口节制闸闸基覆盖层为第四系冲积、湖积及冲湖积堆积及人工堆积的松散层, 基岩为下白垩系砂质泥岩加粉砂岩, 其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为4.7~5.7MPa。

本工程受汛期影响大, 节点工期劳动强度高。石方开挖除平面开挖外还存在铺盖、闸室、消力池、护坦、海漫上下游抛石防冲槽段的齿槽石方开挖。土石方、钢筋、混凝土等工程量大, 因此必须安排多工作面交叉、平行作业。

3 液压破碎锤施工方案

施工初拟选了以爆破进行石方开挖, 经过爆破试验比较分析后, 效果不太理想, 这样又选用了液压破碎锤来进行石方开挖试验。经施工综合比较, 采用液压破碎锤施工方案。

3.1 爆破施工

爆破施工程序:放样——钻孔——装药连线——警戒撤离 (交通管制) ——起爆——排险——挖运弃渣。

(1) 安全:对于爆破施工, 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爆破物品管理, 本工程位置属两区一县、城乡结合部, 工区内有一座乡村交通桥, 工区对周边存在诸多不安全影响因素。

(2) 经济:当地火工材料申请审批不易, 要由当地民爆公司派人实施爆破、管理, 且爆破要价高。在爆破后发现由于本工程岩层特性, 爆破施工时岩层松散、易成块成层爆破, 造成设计成型尺寸的较大超挖, 且增大了基础混凝土回填量, 造成极大浪费, 从而提高工程施工成本;由于主体工程作业区相对紧促爆破对临近面地基及施工形成较大影响, 且由于沂河汛期对施工的影响, 本工程枯水期内工期紧任务重, 必须抢抓有效工期, 且开挖基础、尽量开挖创作建基工作面为后续工序施工提供条件。尽量安排多工序平行作业。

(3) 环保:爆破后形成烟尘、废气。

(4) 进度:因工区相对紧促, 同时开展多作业流程施工, 正常气候情况下每天只能安排两次爆破作业。

3.2 液压破碎锤施工

工艺流程:放样——破碎——挖运弃渣。

(1) 安全:对工区施工不形成影响, 操作安全, 相对地质扰动小。

(2) 经济:因其影响范围小, 一个工作面可以根据施工需求, 配置多台破碎锤进行平行作业, 且对邻近工作面人员设备施工不造成任何影响, 有效的提高了工期的利用率。在齿槽等有结构要求的特殊部位施工时, 履带式可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停位施工。超挖量小, 适宜性强不受地隙、表水影响, 受雨雪等劣天气影响小。可根据需要资源配置, 安排机械24小时施工作业, 成型尺寸精准。

(3) 环保:施工中不形成爆破废气、污染小。

(4) 进度:受雨雪等劣气候影响小, 可根据需要资源配置, 安排机械24小时同各工序平行作业。

3.3 液压破碎锤施工方案成果分析

通过因地制宜的选用液压破碎锤工艺在本工程大方量石方开挖中的应用。经现场试验效果良好, 和爆破试验对比, 减少超挖量70%, 减少地基扰动量80%。经济:按减少超挖、回填砼价格每立方米成本400元计算, 累计节省成本约800万元;安全:通过以人为本确保施工安全的思路, 通过液压破碎锤施工工艺的应用, 可以大大降低因爆破施工的风险, 实现了通过适宜、高效的工艺措施规避爆破施工风险;且其地基扰动小的特性保障了闸基及相邻构筑物、人员机械的扰动安全, 在河滩地紧促的施工作业面内, 不受冬雨季气候、施工影响, 根据需要进行资源配置全天候作业, 大大提高工程效率, 抢赶了工期。

4 结语

开挖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隧洞施工;管棚 ;压浆;拱圈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9-0136-02

1 概述

龙开口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中游、云南省大理州与丽江市交界的鹤庆县中江乡龙开口村河段上,枢纽工程主要由碾压混凝土重力拦河坝、河床泄洪建筑物、右岸坝后发电厂房及冲沙底孔、两岸坝头灌溉取水口等建筑物组成。电站装机规模为1800MW(5×360MW),距鹤庆县城现有公路(四级公路、简易公路)里程约100km,是金沙江中游河段规划的第六个梯级电站,上接金安桥水电站,下邻鲁地拉水电站。

长胶带输送系统位于坝址区下游龙开口村至中江河一带。线路起于中江河左岸岸坡燕子崖石料场轧制系统,高程1 463m,穿越中江河至河流右岸,中江河最低高程1 358 m,沿中江河右岸山体内展布,经小城坡、温水河、金河石料场,至龙开口村下游侧的混凝土拌合系统,高程1315m;线路全长约6.103km。

沿线为高中山地剥蚀堆积地貌及河流切割地貌,多为山坡地带,山坡坡度一般30°~50°,局部为陡崖,沿线地面高程中江河右岸为1405m~1580m,中江河右岸至坝址为1335m~1540m,沿线通过较大的河沟有中江河、米汤沟、温水河、金河沟等四条河沟,沟底高程分别为1 356m、1 400m、1 335m、1 395m。中江河位于线路的上游段,河流流向总体呈NE向,为反“S”型的河曲,在中江乡汇入金沙江,河谷呈较宽缓的“V”字型,两岸谷坡陡峻,河谷切割深度达数百米。温水河沟地形为冲洪积台地,坡面平缓,坡度为10°~15°;温水河至龙开口村为山地剥蚀堆积地貌,山坡坡度为20°~35°,局部分布剥蚀台地及陡崖,分布有金河沟、三堆石沟及其他小冲沟,深切冲沟长年流水,小冲沟为季节性流水沟。

其中1#隧洞圍岩评价如下表。

本段围岩以Ⅳ类为主,应系统衬砌支护。

2 管棚的施工工艺

2.1 管棚加工

管棚一般是在开挖前进行超前支护,使掌子面顶拱在开挖前通过管棚灌浆,将松散的岩体固结成一完整的受力拱圈结构。为保证在注浆时能通过管棚将浆液渗入到围岩中,采用外径为Φ40mm,内径为Φ32mm的无缝压力钢管作管棚材料。先将钢管前端50cm长加工成一细长圆锥体,尖端预留出浆口,间隔50cm后将剩余的钢管戳成花管,即在管壁上每隔5cm左右戳2~3个小孔,梅花形布置,以便于压浆时,浆液能从四周渗入到围岩中。

2.2 管棚的造孔施工

由于管棚是采用外径为Φ40mm的无缝钢管制作而成,因此在造孔时,用YT28型手风钻或YT29型气腿钻,选用Φ42mm钻头造孔即可,当孔造完后,需将管棚送入孔内,因孔径与管棚直径比较接近,人工不能直接将管棚送入,这时有两种送管方法,一是直接将气腿钻的纤尾套拆掉,将Φ40mm管棚尾部卡在钻机里,通过风压将管棚送入孔内,另一种办法是将一根短钻杆上在钻机上,在钻杆前端焊接一块钢板,通过钢板将管棚压进孔内。

2.3 管棚的灌浆

管棚下孔后,采用注浆机进行注浆,浆液为1:0.5的纯水泥浆,注浆压力一般为0.4~0.6Mpa。为了保证管棚注浆后尽快产生强度,在爆破前形成受力拱圈,需在浆液中掺入速凝剂或水玻璃作为外加剂,外加剂的掺入量为每100kg浆液中掺入3kg。为了保证管棚的注浆效果,在管棚的尾部必须设置注浆塞,防止浆液顺孔壁流出而影响整体受力拱圈的形成。管棚注浆完成后,即可安排手风钻进行造炮孔造孔,根据开挖断面,每循环的造孔时间约需6~8小时,此时在速凝剂的作用下,管棚浆液已终凝形成受力拱圈结构,可以进行爆破作业。

3 管棚的应用

根据长距离胶带机隧洞的地质纵断面,管棚主要应用在洞室的进出口段及围岩较差的F2断层带。

进出口段施工中最关键的工序为成洞与进洞,进洞前应先对边仰坡进行妥善支护或加固,尤其对洞脸必须加固后再进行洞挖。考虑到洞口围岩为Ⅴ类围岩,多为全风化岩体,自稳性太差,在距开挖轮廓线80m~200cm范围布置有两排3Φ25,L=9m,间距a=1.5m的锁口锚筋桩,以确保洞脸的稳定。同时在拱顶布置一排Φ40,L=4.5m的超前小导管(管棚),间距a=0.45m,小导管上仰角度为10°,采用注浆机进行注浆后,使拱顶在浆液作用下形成一个受力很好的拱圈后再进行洞挖。

洞口开挖采用上半断面长台阶法进行,上半断面先挖至设计轮廓(同时进行初期支护),在保证岩体稳定的情况下,再进行下半断面开挖,开挖时严格控制爆破药量,保护上半洞支护结构的稳定。

上半断面开挖程序为:钻设超前小导管?管棚注浆→上半部钻孔爆破(短进尺1m)→弱爆破,低震动(周边孔少装药加光爆)→通风散烟→安全处理→出渣→安全处理→喷射第一次混凝土(5cm)→安装格栅钢拱架→系统锚杆→喷第二次混凝土(至设计厚度)→下一循环。为了保证施工安全,下一循环前先做一次超前小导管,洞挖进尺3m,洞挖爆破3个小循环(每个循环1米),直至隧洞挖至Ⅲ类岩体后,才取消拱顶的管棚结构;下半断面开挖程序为:下半洞扩挖钻爆→通风散烟→出渣→清基→安装格栅钢拱架(与上半洞格栅钢拱架焊接)→喷射混凝土→转入下一循环。

小导管在拱顶布置,每2m布置一排,间距45cm,小导管上仰角度为10°,确保每循环的爆破作业均是顶拱已形成拱圈的情况下进行。同时,在使用超前小导管的部位,围岩自稳性太差,一般与钢拱架结合使用。根据围岩的变化,适当调整钢拱架的间距,本工程钢拱架间距在Ⅴ类围岩中为60cm~80cm,Ⅳ围岩中为80cm~100cm。在F2断层带采用全断面开挖,在拱顶布置超前小导管,参数同上,爆破循环进尺2m~2.5m,根据现场揭露的地质情况,围岩性质比预期的稍好,采用超前小导管后,围岩基本能保持稳定,考虑到工期影响及节约投资,将钢拱架的间距增至1.0m~1.2m。

4 结束语

管棚法在长距离胶带机隧洞的运用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果,尤其在F2断层带的施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循环进尺基本达到2m以上,使计划两个月的工期大大缩短至40天,为长距离胶带机隧洞6月份贯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采用超前小导管的管棚法施工工艺,为松散结构岩体中进行洞室施工摸索出一条宝贵的实践经验。长距离胶带机隧洞从开工到贯通,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管棚工艺的实施形成受力拱圈结构,为后续的支护施工提供了安全保证,确保了在围岩在应力释放过程中,挂网喷混凝土及钢支撑支护均能够及时跟进,保证了围岩的整体稳定。如在洞室开挖过程中,因不利地质原因,发生大的塌方现象,也可采用管棚法进行抢险,此时要适当增大管棚的直径,由Φ40mm增至Φ60mm甚至Φ80mm,使洞室拱顶不但在浆液作用下形成拱圈结构,同时,Φ60mm甚至Φ80mm的钢管在岩体中可充分发挥刚性材料的作用。

管棚法施工,即通过浆液作用,使开挖后原本为荷载的岩体变为能够受力的支承结构,同时,在洞室开挖过程中,及时进行锚喷支护,钢拱架支护等措施,在围岩应力释放过程中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形即已经支护,符合新奥法施工原理。

开挖中的应用 篇9

1 非开挖技术的优点

非开挖技术通常就是在地表不开挖的前提下, 借助地质工程技术方式完成地下管线的铺设工作, 当前其在公路工程、铁路工程和水利工程当中都无法实现广泛的应用, 非开挖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对交通的负面影响不是很明显, 对植被和绿地的破坏也不是很大, 不会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 其次开挖技术不能加以应用的工程应该将非开挖技术应用在工程量相对比较小的位置, 从下方穿越, 完成管线的铺设施工。在管线铺设的方向、埋深等多个方面, 管线控制精度非常高。此外其还具有非常高的综合效益。

2 市政道路给水管道施工中非开挖技术的应用

2.1 管道铺设

由于管径长度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不同, 管道铺设的方式也存在着非常大的不同, 如果管道的口径相对较大的时候, 其长度在900mm以内, 管道铺设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顶管法开展施工工作, 当口径长度较小的时候, 管道铺设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导向钻进的方法或者是微型隧道施工方法。

2.2 水平定向钻进施工

市政工程给水管道施工的过程中, 采取水平定向钻进的施工方法能够十分有效的对管道的维修费用进行全面的控制,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工程的施工周期。当前, 在市政工程给水管道返给开挖施工的过程中, 水平定向钻进施工技术能够减少成本投入, 同时还能提高施工的效率, 如果给水管道管径不足700mm时, 一般采取这样的施工方式, 管材通常是PE或者是PVC管。

选择这种施工方法开展市政给水管道施工, 一般有2 个环节, 首先要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对其进行处理, 确定钻孔的位置, 同时还要对导向孔进行施工, 其次是要完成扩张导向管施工, 沿着导向孔将管材向导向孔中拖动, 同时完成给水管穿越。

2.3 导向孔施工

在钻机就位处理之前, 一定要对管线的穿越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 从而更好的保护管线穿越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障碍物或者是遇到其他类型的管线。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 一定要充分的避免对其他管线产生损坏, 施工单位一定要严格的按照给水管道水工的要求, 恰当的选择钻机的钻头。之后还要采用水泥砂浆泵对其开展钻孔施工。此外还要充分的保证导向孔曲线设计满足工程要求。

2.4 预扩孔施工

预扩孔施工一般会应用在给水管直径不超过200mm的市政给水管道当中, 在这一施工过程中, 一定要充分的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 科学的设置扩孔的直径。

2.5 回拖管线施工

在回托管线施工正式开始之前, 施工人员一定要预先的做好扩孔工具与管线之间的连接工作, 在确保其连接质量之后, 才能开展管线的回拖施工, 在管线回拖施工的过程中, 其不是旋转的, 扩孔的过程中泥浆的数量非常多, 所以, 管线回拖的时候, 其基本上是处在悬浮状态的, 这样也就减少了回拖过程中所产生的阻力, 对管线的防腐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

2.6 管线修复

在城市地下给水管道施工中, 管道修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管道存在损坏现象时, 可选用局部修复、独立管段修复或全管道整体修复等多种方式。目前我国非开挖技术并不成熟, 因多种因素, 如设备、技术等的制约, 在市政道路给水管道修复中往往选用国外的先进技术, 如爆管法、内衬法、缠绕法等。 (1) 爆管法也被叫做碎管法或胀管法, 是利用爆管工具从进口坑向旧管道口进入在动力作用下对旧管产生挤压力量, 并将其压碎, 随后利用扩孔器想旧管附近土层内挤入旧管碎片, 并对相同口径或更大口径的管道进行牵引, 进而实现以旧换新的作用。 (2) 缠绕法主要适用于污水管道的修复。通过PVC或HDPE制作的带T型筋或边缘公母扣的板带, 选用在井内安装的制管机把板带卷成螺旋形圆管向管内送入, 随后进行稳定并进行密封, 选用的材料为硅胶。完成管道制作后, 应将水泥浆灌入螺旋管与混凝土母管之间的位置。

3 市政工程给水管道非开挖施工的注意事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我国市政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其建设类型也愈加复杂化, 并向着综合性的方向发展。非开挖施工技术作为市政道路给水管道施工工程的主要技术, 其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市政道路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为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 为确保市政工程的质量, 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其施工技术, 规范施工流程,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实现其经济效益。

3.1 施工方式及机械设备选择是否合理是非开挖地下管道施工能否成功的关键。在选择管道施工方式及机械中, 应严格遵循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水文条件等, 确定管道埋深、管径等。如选用挤压冲击掘进的方式进行软基粘土地质施工, 选用水冲式顶管机进行砂质粉土地质施工。由此可见, 施工方式与机械设备选择对工程施工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2 选用水平导向钻进施工方式, 可进行钢管、PVC管、PE管等刚性连接管道的铺设, 施工前必须在地面上连接待铺管道, 曲线段应选用1 度的借转角度, 一次钻进长度最高为800 米, 导向定位系统可以对30 米的深度进行准确测量。水平导向钻进施工方式, 可以对地层复杂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3.3 现场的各种机电设备一定要实行挂牌验收的制度, 没有经过验收的设备不能应用在工程当中, 特殊工种的工人一定要有资质证书, 施工中, 操作人员不能站在千斤顶传力杆上面, 这样也就能够十分有效的防止设备的损坏, 每天在下班之前必须要做好设备和工具的检查工作。

结束语

当前, 我国的社会发展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所以人们也逐渐加大了对市政工程的关注度, 市政给水管道施工是市政建设中十分关键的一个内容, 在施工的过程中, 其对交通、建筑等很多方面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通常我们选择的是非开挖技术进行施工,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提高施工的规范性, 从而使得工程整体的质量也得到显著的提升。

摘要:当前,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非常显著的发展, 同时市政工程的建设也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给水管道是市政建设中非常关键的内容, 其施工技术的水平会对工程的质量和性能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所以我们需要采用非开挖技术来完成市政给水管道施工。本文主要分析了非开挖技术在市政给水管道施工中的应用, 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非开挖技术,市政工程,给水管道,技术应用,优点,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钱海峰, 郑广宁, 糜思慧.近年国内常用非开挖施工技术施工方法综合概述[J].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2, 3.

开挖中的应用 篇10

宁长煤炭专用公路工程路线基本沿泾河北岸与在建的西平铁路平行布设, 路线全长44.66 km, 在设计中注意道路与村镇规划建设及大型煤矿和坑口电厂、洗煤厂等的结合, 项目位于黄土高原区陇东黄土高原亚区。经过甘肃省庆阳市宁县, 某一路堑边坡开挖宽度6 m以内。表层为中风化岩石, 中层及下层为弱风化岩石, 岩层为片状结构, 层面线沿水平走向。边坡对岸200 m处为当地村庄和农田。边坡开挖量31 000 m3。预计需要消耗硝胺及乳化炸药约5 t, 非电雷管约5 000发。为控制爆破飞石, 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威胁, 需合理选择爆破类型, 精细设计爆破参数。

2 爆破类型选择

2.1 爆破类型选择

山体表面边坡坡度约75°左右, 地形复杂, 联网起爆起不到爆破挤压效果, 因此山体表面凸起的部位及孤石采用单孔单次起爆方式。

岩石为片状岩石, 爆破过程中爆破气体容易从岩层结构缝隙中泄露, 形成爆破飞石。故原则上以裂开或轻轻“推开”岩石为主要目的, 尽可能降低单孔线装药密度, 避免产生过大的爆轰波带出石渣而形成爆破飞石, 因此, 主体山体的爆破类型选用浅孔松动爆破。山体背后边坡为宁长公路永久边坡, 边坡的爆破类型采用预裂爆破。

2.2 钻孔设备选型

本工程岩层结构为片状结构, 岩层松软, 若采用大孔排距、大孔径的钻爆方式, 容易造成爆轰气体泄漏, 产生爆破飞石, 爆破挤压效果也不够均匀。而且, 山体地形复杂, 大型钻孔设备上山困难, 故不考虑采用大型钻孔设备。

本工程宜采用小孔排距、小孔径的钻孔方式。钻头直径Φ40 mm, 即钻孔直径为Φ42 mm。钻孔设备以手风钻钻垂直孔为主, 山体底部可辅以电钻钻水平孔。

2.3 火工材料选择

炸药主要以硝胺炸药为主, 底部采用Φ32 mm乳化炸药插入雷管, 接导爆索予以引爆。雷管采用多段位雷管, 用于联网起爆。

3 爆破设计

3.1 山体表面凸起部位及孤石爆破设计

山体表面凸起部位及孤石采用单孔单响起爆方式 (破碎锤能触及到的部分优先考虑用破碎锤予以破碎) 。钻孔深度按钻头距离岩石底部0.5 m控制, 孔深大致在0.5 m~2.0 m之间。采用耦合装药结构, 一次装填到堵塞位置, 起爆采用反向起爆方式。堵塞长度不得小于孔深的2/3, 且不小于0.40 m。

3.2 山体主体爆破设计

3.2.1 手风钻钻爆设计

1) 台阶高度的确定:本工程岩石较风化, 孔深不宜过大, 否则容易造成卡钻。本台阶高度选择H=2 m, 若钻孔地质条件允许, 台阶高度可选择2~4 m。

2) 钻孔倾角的确定:根据手风钻的特性, 手风钻适宜钻垂直孔。

3) 孔径的确定:根据本工程的设备选型, 钻孔孔径为Φ42 mm。

4) 炸药单耗的确定:炸药单耗主要由岩石的可爆性和所选炸药的种类决定, 炸药选用硝胺炸药, 乳化炸药做起爆药包, 据我公司以往爆破的实际经验, 炸药单耗取0.16~0.20 kg/m3。

5) 单响药量的确定:单响药量主要考虑爆破区域周围建筑物的爆破振动控制的要求, 即爆破振动值、爆破振动速度值及爆破振动加速度值等, 根据以往爆破施工经验, 单响药量Q一般取500 kg以下, 不会对周围500 m范围内房屋造成破坏性影响。考虑本工程边坡稳定性较差, 最大单响药量暂按50 kg控制。

6) 底盘抵抗线的确定:底盘抵抗线的大小确定同炸药威力、岩石的可爆性、岩石的破碎要求以及钻孔机具、直径、台阶高度和临空面的坡面角等因素有关, 根据经验, 底盘抵抗线一般按下式确定:

式中:D—钻孔直径。本工程考虑到岩石较为破碎, 系数取35~50。

则底盘抵抗线为1.5~2.0 m。

7) 超深的确定:超深用来克服台阶底盘岩石的夹制作用, 按经验, 超深一般取:

式中:h—超深, W底—底盘抵抗线

超深取0.3~0.6 m, 为增加爆破平台的平整度, 本工程超深统一按0.5 m控制。

8) 孔深的确定:孔深由台阶高度和超深及钻孔倾角确定, 即L= (H+h) /cosα。

如对于2 m梯段, 超深0.5 m, 垂直孔钻孔倾角α=0, 则孔深为2.5 m。

9) 孔距、排距的确定:孔距a=m W底, 排距b= (0.5~0.8) a。

m—为炮孔密集系数, 据本工程以往爆破实践, 取m=0.5, 孔距在1 m左右。本工程岩石比较破碎, 孔排距比例不宜过大, 暂取0.8 m控制。具体孔排距视后期爆破效果作适当调整。

10) 堵塞长度Lc的确定:一般来说, 堵塞长度取 (10~50) D,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地质条件, 取Lc= (30~37.5) D=1.2~1.5 m。堵塞材料为装填黄土的塑料袋。

11) 单孔药量的确定:单节Φ32 mm炸药长0.2 m, 重0.15kg, 即线装药密度为0.75 kg/m。若孔深按2.0 m考虑, 超深0.5 m, 堵塞1.2 m, 则单孔药量为 (2.0+0.5-1.2) ×0.75=0.975 kg。

12) 装药结构:为了施工方便, 采用耦合装药结构, 一次装填到堵塞位置, 为了减小“岩埂”, 起爆采用反向起爆方式。

13) 联网设计:本工程钻孔孔径较小, 单孔装药量低, 单次起爆药量不会超过100 kg。联网的目的原则上只是为了增强相邻炮孔之见的爆破挤压效果。电雷管段数可控制在10段以内, 布孔方式见图1。

3.2.2 电钻钻爆设计

电钻适宜钻水平孔, 较手风钻钻孔速度更快, 受本工程地形条件影响, 电钻操作平台受到一定的限制。电钻主要用于山脚水平孔钻设。电钻钻爆参数中, 孔径、炸药单耗、单响药量、抵抗线、孔距、排距 (层距) 、装药结构、联网设计同手风钻钻爆设计。不同的是:电钻钻孔过程中不考虑超深, 以免伤及边坡;堵塞长度不得小于2 m;钻孔层数不超过2层。

3.3 预裂爆破设计

1) 台阶高度的确定:台阶高度同山体主体台阶高度, 具体为2~4 m。

2) 钻孔倾角的确定:根据边坡的坡比确定钻孔倾角, 坡比为1∶0.5, 相应的钻孔倾角为27°。

3) 孔径的确定:预裂爆破同样应选用小孔径的钻孔设备, 统一为φ42 mm。

4) 单响药量的确定:考虑本工程边坡稳定性较差, 最大单响药量按100 kg控制。

5) 孔网参数的确定:对于预裂孔, 一般取孔距0.5~0.6mn, 预裂孔至缓冲孔的距离按0.7 mn控制, 缓冲孔至主爆孔的距离也按0.7 mn控制。缓冲孔及边坡附近爆破孔的孔底距离边坡坡面距离为0.5~0.8 mn。详见图2。

6) 装药结构:采用ф32 mnm的乳化炸药卷分段间隔装药, 炸药和堵塞塑料包绑于竹节上 (仅顶部堵塞段不绑) 。具体装药结构见图3, 孔深暂按2 mn考虑。

7) 堵塞长度:由于采用间隔装药方式, 顶部堵孔长度可小于主体山体浅孔爆破, 取0.8 mn~1.0 mn。间隔装药堵塞形式见图3。

8) 起爆网络:预裂孔采用导爆索串联后 (考虑到控制单响的要求, 一般最大不得超过30个孔) , 用低段非电雷管分段的联网起爆方式。

4 爆破施工方案

4.1 爆破施工工艺流程

如图4所示。

4.2 爆破施工工艺方法

4.2.1 测量

钻孔前, 由测量队测量出边坡预裂边线、高程、爆破区地形, 在现场作出标记, 并交底给相关爆破工程师。

4.2.2 爆破设计

爆破工程师根据测量交底, 依据爆破方案进行设计, 填写爆破参数表, 经总工审核、监理批准后, 交底至施工员、钻机队。

4.2.3 钻孔、测孔

钻机队根据爆破参数表、施工员交底, 进行钻孔作业.钻孔是土石方爆破施工中的关键工序之一, 关系到设计方案实现, 关系到爆破的工程质量, 钻机队操作人员必须是有证的熟练操作工, 上岗前必须进行专门培训。钻孔时钻机操作手首先根据技术交底卡对孔位进行复核, 确认无误后才能开钻, 开钻时现场施工员必须到位, 对开钻角度进行检查, 确认无误后才能下钻;尤其是在预裂钻孔时, 每加一根钻杆都要校核钻孔角度, 如有偏差应立即采取纠偏措施。

考虑到边坡钻孔倾角较缓, 地质结构较为破碎, 应严格按钻机操作规程要求进行钻孔, 掌握在破碎岩层中的操作要领, 防止溜眼偏孔。边坡钻孔过程中应辅以角度尺。

4.2.4 装药、堵塞、联网

爆破队在接到爆破指令后, 才能进行爆破作业。爆破作业时首先应根据火工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对火工材料进行检验, 合格后才能在现场根据爆破设计加工药包, 并按设计装药结构装入爆破孔。装药完毕对堵塞长度进行复测后方能堵孔, 堵塞必须密实, 可采用塑料袋包裹黄土进行填塞, 不得填入大石, 必须按设计要求与《爆破安全规程》的有关要求进行联网作业。

4.2.5 警戒

在警戒区的主要通路口必须设警戒点, 配置警戒人员, 警戒人员必须佩戴警戒标志 (袖章、红旗、口哨) ;爆破警戒必须有整个警戒区内都能听到的警报系统;拉响第一次警报后, 设备开始撤离警戒区;拉响第二次警报后, 所有人员设备立即撤离警戒区;确认警戒区无人员, 设备已进行有效保护后, 拉第三次警报, 第三次警报结束后由爆破队长发布起爆命令后起爆。

4.2.6 起爆

爆破队长在确认各项准备工作完毕、警戒区内人员、设备撤离警戒区, 警戒完成后, 发出起爆命令后起爆。

4.2.7 爆后检查

起爆后5 min, 在烟尘消散后, 由炮工进入爆区进行爆后检查, 确认爆区安全后拉解除警报, 如发现拒爆现象及时处理。

5 机械设备配备

如表1所示。

6 爆破安全

6.1 爆破振动安全

由于采用单孔浅孔爆破方式, 单孔装药量仅1.0 kg左右, 单次起爆孔数一般不超过10个孔, 所以完全不会造成威胁性的爆破振动。

6.2 爆破飞石安全距离

为确保爆破安全, 根据我公司以往的施工经验, 本工地爆破警戒范围定为150 mn。

6.3 有毒气体的防护

本工程爆破采用炸药都为正氧平衡炸药, 有毒气体爆后含量可以不予考虑。

7 爆破安全控制管理程序

7.1 火工材料安全管理

1) 炸药采购:本工程的炸药由当地公安机关指定的供货商采购, 现场临时炸药库保管, 设立专人库管。

2) 爆破设计人员作出爆破设计以后, 经爆破工程师批准后, 由爆破工程师开出领料单, 由爆破班派领料员 (专人) 在现场炸药库领取火工材料。

3) 炸药进入现场后, 不允许无关人员进入爆区, 炸药由爆破班派专人负责照管, 装药完毕后, 多余的火工材料由退料员 (专人) 会同领料员 (专人) 退至现场炸药库。做到领料数量和使用数量、退库数量相吻合, 严防流失。

7.2 现场安全管理

1) 施工现场成立爆破指挥部, 统一协调现场爆破指挥。

2) 在山坡上的钻孔人员必须系安全带, 并在山坡面设置防护栏。

3) 现场钻孔完毕后, 不允许与爆破无关人员进入爆区150 mn范围内。

4) 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5) 操作过程中和结束后, 安全员必须进行安全检查。

6) 爆破警戒区必须有明确标志。

7) 爆破警戒人员必须佩戴警戒标志 (袖章、红旗、口哨) 。

8) 现场爆破警戒采用对讲机联系。

9) 确认警戒区无人员, 设备已进行有效保护后, 由爆破队长发布起爆命令后起爆。

10) 爆破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危石。

11) 起爆后5 min, 在烟尘消散后, 由炮工进入爆区进行爆后检查, 确认爆区安全后, 人员、设备才能进入警戒区进行作业。

12) 为保证爆区内人员、设备的安全, 爆破警戒区所有人员、设备必须服从警戒人员指挥。

13) 若出现盲炮, 及时汇报爆破安全技术责任人及监理现场负责人, 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确保盲炮处理安全。

8 结语

实践表明, 该施工方案在片状弱风化岩层边坡开挖中既做到了安全、经济、合理, 也取得了良好的边坡平整效果, 对专门的片状弱风化岩层边坡预裂爆破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摘要:通过对片状弱风化岩层边坡地质及周边环境进行研究, 合理选择爆破类型, 精细设计爆破参数, 详细介绍施工工艺, 严格安全施工管理, 达到控制爆破飞石, 减小对周围居民造成威胁的目的。

上一篇:建筑幕墙施工组织设计下一篇:水生态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