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残缺七篇

2024-05-11

思维残缺 篇1

从字面上来看, “残缺”就意味着“不全面, 有缺陷”, 思维的“残缺”指的就是思维上的不全面, 有缺陷。化学学科教之文科类科目而言, 知识点的逻辑性很强, 而较之物理以及数学而言, 识记的东西又较多, 面也较广。因而思维的逻辑性和全面性对于化学学习而言更具有特殊的意义。然而实际教学中, 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因为化学思维上的“残缺”导致解题过程不顺畅, 解题结果不精确。根据日常的教学与辅导经验, 可以将学生主要的思维残缺现象归纳为如下三类:

1.化学性质的归纳不全面

对物质化学性质的归纳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从我们课堂抽查的情况来看, 部分学生对物质化学性质的归纳还停留在简单的机械识记上。例如:要求学生归纳酸的通性时, 学生要么痛苦地回忆, 要么就机械地“背诵”。以下的这段课堂对话可以反映这个问题。

T (教师, 下同) :同学们, 上周我们学习了酸的通性, 哪位同学能归纳一下酸的通性?

……

S (学生, 下同) :酸能和指示剂反应, 无色酚酞不变色, 紫色石蕊变红色, 酸能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S:酸还能和?

T:和什么反应?仔细想一想。

S:和……对金属氧化物反应, 生成……盐和水。

S:和……

这位学生的反应是刚学完酸的通性后学生的普遍反应, 但是也偶尔会出现在中高考复习阶段。学生不能及时全面地归纳出酸的通性, 反映了思维活动的“残缺性”。

2.问题探究未穷尽

在中学化学问题的探究上, 很多学生不能全面考虑问题中的各种可能性, 如因化学反应条件的不同而导致的反应产物的多种可能性以及化学反应计算中“少量, 过量”的问题, 假如解题者不能一一考虑这些可能性, 很容易会出现解题上的差错。这种因化学反应条件的差异而导致的反应物不同主要又有以下几种:

(1) 浓度差异:如浓、稀硫酸与锌, 浓、稀硝酸与铜等。

(2) 用量差异:如铝盐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碱少是沉淀, 碱过量是偏铝酸钠;还有硫化氢与氧气的燃烧等。

(3) 温度差异:如钠与氧气在常温下是氧化钠, 加热下是过氧化钠;Fe与氧气也类似。

(4) 催化差异:如氨气与氧气, 一般条件燃烧是氮气, 催化条件下形成NO。

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观察到题目中的这些有用的信息, 就不可能了解题意, 也就更不可能答对题了。

3.答案的检验欠考虑

在化学问题的解答上, 往往有很多规则, 若解题者只抓住其中的一条, 而不顾其余的定理、规则就很容易出现解答错误。例如:要求学生判断化学方程式存在与否的题目中, 有一个化学方程式是这样的:

undefined3↓

结果, 一个班中很多学生都选择这个方程式是对的, 也就是存在的。他们认为反应物中有沉淀, 并且整个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 故而符合复分解反应的基本条件, 认为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对的。显然, 他们忘记了另外一条规则, 那就是弱酸不能制强酸, 另外, 即使反应能进行, 那么很显然BaCO3又将溶解在盐酸当中, 也就是反应反向是可以进行的, 因而题中的反应是不存在的。

二、思维残缺的原因探讨

导致学生化学学习中思维残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最为本质的原因就是思维自主性的缺乏, 而最为直接的原因则是学生思维组织性的缺乏。

1.思维自主性的缺乏

只有学生思维自主, 思维的灵动性和变通性才会体现, 他 (她) 才能面对各种不同的问题筹措不同的方案, 进行针对性地解决。当代学生自主性的缺乏就学校教育层面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探求原因。

(1) 教师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思维。

在当前班级授课制等条件的限制下, 教师主要的教学模式仍旧是接受式教学, 教师把知识点呈现“灌输”给学生, “教师讲, 学生记”是当前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非常普遍的现象, 特别是在中高考复习阶段, 教师整个黑板的知识归纳总结, 学生满满地记课堂笔记。这种“接受式”的条条框框早已经给学生的思维活动标定了上下限, 因而, 很难给学生创造多大程度的思维自主。“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的观点早已被广泛宣传, 但是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却还主要是“授人以鱼”, 教师忙着为学生准备历年真题, 最新模考题, 似乎已经做到万无一失, 但是题目永远是做不完的, 知识点也永远是讲不透的, “保姆式”的课堂教学逼累了教师逼疯了学生, 殊不知适当地“不教”胜于“教”, 课堂教学需要还学生思维自主!

(2) 学生已经习惯于被“牵着鼻子走”。

当然, 学生思维自主的缺乏不能仅仅怪教师, 家庭教养、社会氛围以及教育制度都有一定的责任, 学生自身当然也有责任。很多学生由于学习动机弱, 自律能力差, 喜欢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缺乏自主探究思考的精神。这是学生思维自主性缺乏的内在原因。

2.思维组织性的缺乏

思维组织性的缺乏是导致学生化学学习中思维残缺的最外显的最直接的原因。组织性的缺乏表现为思维的无序性, 这种无序性表现为知识点逻辑结构的上下位关系不明, 例如将有机物和化合物放在同一逻辑级别。思维组织性的缺乏还表现在同一层次逻辑关系的混乱, 例如:

undefined

这个化学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呢?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分解反应

E.氧化还原反应

很多初中生甚至高中生对这个问题都有一定的困惑, 因为我们平时都是给学生“灌输”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思想, 但是很显然, 此时学生发现这个反应不在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学生通过查阅书本知道这个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那么氧化还原反应跟前面讲的四大反应类型的关系怎么样?显然, 学生并没有理清这两种分类体系的逻辑关系。

三、思维残缺的教学对策

造成思维残缺的本质原因是学生思维自主性的不足, 直接原因是思维组织性的缺乏, 因而培育学生化学学习思维的自主性和思维的组织形式是应对化学学习中学生思维“残缺”的两大基本途径。

1.创设自主环境, 激发自主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生自主思维环境的创设, 教师要给学生以“机会”, 教学要“留有余地”。

(1) 教师学会做倾听者。

教师学会做倾听者, 这不仅是一种行为品格, 更是一种尊重学生的态度。只有教师从心里给学生思维自主, 才能够在行动上自然地表现出来。例如教师在抛出一个问题的时候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江苏省洋思中学“先学后教”的成功经验充分说明教师做一个教学倾听者是必要的, 我在讲解一些化学知识点的时候常常是问学生关于这个知识点的一些理解, 效果不错。一方面, 通过倾听学生的“思考”有利于我们对学生“基线水平”的检测和把握;另一方面, 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激活了与此知识点相关的一些背景知识, 便于为学生建构一个完好的“先导组织”, 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2) 运用头脑风暴法激发学生的思维。

头脑风暴 (Brainstorming) 是由美国奥斯提出的一种激发集体智慧产生和提出创新设想的思维方法。它让与会者敞开思想, 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例如, 教师可以就一些开放性的化学问题 (如:实验设计) 让学生参与热烈的讨论, 穷尽各种方法, 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述等, 通过个人和集体智慧思维火花的碰撞, 活化学生思维, 培育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2.多举并进, 培育组织性思维

(1) 理顺逻辑结构, 明晰思维组织性。

强调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并非是叫教师“无为”, 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组织性。以文中一开始提到的酸的通性的归纳为例, 教师可以向学生示范组织性的思维方式, 即可以从物质的种类入手来全面地考察酸的通性 (如表1) 。

注:打“√”为可以反应, 有机物主要指指示剂。

通过表1, 学生就可以毫无遗漏地说出酸的通性, 并且也可以借此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再如,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上, 坚持要求学生做到最后一步画等号, 并且强调“三思而后平”, 即思考是否服从质量守恒定律 (元素种类、原子个数都不变) , 气体、沉淀符号有没有标上, 反应条件有无漏掉?最后一步画上反应式等号。

自控和他控是辩证的, 有些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相对强制的手段来培养学生一种公认的科学习惯, 让他 (她) 逐渐从科学思维的“他控”走向“自控”。

(2) 留意关键字眼, 培养学生的化学敏感性。

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敏感性, 所谓化学敏感性就是对一些涉及问题解决的重要条件保持高度警觉。例如, 反应物是足量、适量还是少量?所用的酸是浓酸还是稀酸?反应是在常温下还是在加热条件下?有没有使用催化剂?等等。

思维残缺 篇2

可以说, 做到“完美”几乎没有可能。

然而, 虽然“完”难以企及, “美”却常常驻足, 让你欣赏到“残缺之美”。

新月如钩是美, 绿肥红瘦是美, 黄沙漫漫的大漠有长河落日之美, 白雪茫茫的冬日有孤舟独钓之美。

记得以前练习书法, 老师帮我雕刻印章。印章刻好后, 老师在印章最外围的方框上用刻刀挖出一个小小的缺口, 让那框不再完整。老师告诉我, 刻章时常常会留一个缺口, 这样可使印章更自然, 更具有美的气息。

细审印章, 当真如此。那一个缺口, 使印章更加灵动, 不显呆板, 残缺的美即在此。

苹果公司的徽标是一个“咬了一口的苹果”, 其真实含义究竟是什么我们不必探究, 但我们可以有自己的解读———残缺也是一种美。

多么奇怪啊!圆满, 意味着终止;而残缺却包含着美的特质。残损令人惋惜, 残破勾人伤感, 残缺引人遐想。古今中外, 最好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悲剧的;古旧破败的建筑散发着历史沧桑之美, 而一旦修葺一新, 这种美也便荡然无存。

其实, 人生就是一种残缺之美。有几人能够一帆风顺?谁又能没有遗憾?但这些挫折与遗憾常常使人生更加丰厚, 精神更加明亮。项羽饮恨乌江, 流传下千古英雄的悲壮之美;李白梦断长安, 却在山水之间吟唱出盛唐的锦绣诗篇;史蒂芬·霍金只能用三根指头向世人展示他那惊世骇俗的智慧之美;马丁·路德·金在罹难后才将自己的美好梦想在美利坚的国土上变成现实。

古人云:“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会犯错, 都无法将事情做到完美, 也正因有了这样的缺陷, 事情才越做越好。试想, 如果一切都已“完美”, 那么, 我们还需做什么呢?人们还有什么新的目标、新的追求?

苹果公司之所以能够获得世人的认可和赞赏,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那些缺陷的不断弥补, 对完美的孜孜追求。略举两例。起初的电脑是黑屏白字, 电脑上所见并非打印出来的样子, 乔布斯不满足于这样的界面, 硬是要求工程师做出与打印成品一致的页面。还有一次, 乔布斯参与《玩具总动员》动画制作时, 有一个画面是阳光透过百叶窗照进室内, 这一个镜头不知做了多少遍又调整了多少遍, 才使光线的角度和明暗恰到好处, 这一细节在当时可称得上是杰作, 使整部动画更加出色。

正因为有了残缺, 人们才会更加努力地向完美靠近;正因为永远也无法达到完美, 人类才得以进步和发展, 这也许是残缺之美的另一个体现。

我们大概都还记得, 那断臂的维纳斯, 是智慧与美的女神。

用残缺学具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篇3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A-

0042-01

学具操作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思维空间。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对学具操作存在着误区,如操作要求不明确,缺乏针对性;急于操作,不在意学生的思维及想法;对课堂生成不予理会等。究其原因,主要问题在于教师只重视对学具标准件的使用,对学具在课堂操作中的思维含量缺乏认识,使学生成了课堂操作工。为此,笔者做了一次尝试,对标准学具做了加工故意使其“残缺”,运用残缺学具的操作给学生预留思维生长的通道,提升学生的思维。

一、利用残缺克服定势,认清数学本质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容易受到固定模式的影响,思维陷入惯性思维定势。显然,在情境不变的情况下这是非常有利的,能够快速熟练地解决问题。但一旦条件发生改变,固定的思维定势则会成为阻碍学生思维发展的拦路石。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笔者在教学中主动制造学具的“残缺”条件,使学生克服思维定势造成的消极因素,帮助他们突破数学的本质问题,深入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时,笔者准备了一把烧坏的尺子(后面一部分残缺)来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进行丈量。学生认为,只要起点“0”还在就可以。那如果不够长,刻度不够量呢?可以多量几次。此时笔者展示另一把尺子(两端都被烧坏了),那如果连起点“0”也没了,你怎么做?学生认为,可以将“1”当做起点,如果“1”没了,可以将“2”当做起点……此时笔者让学生用残尺量小刀的长度,学生找到起点“2”,量到“6”,由此得出小刀的长度是6厘米减去2厘米,这样就得到了4厘米。

通过以上教学,学生在残尺的特定情境设置下,一步步深入思考,获得对测量的本质理解:起点可以自己定,结果可以用大数减小数,由此成功突破测量必须要有起点“0”,必须要足够长的思维定势,深刻理解了测量的原理。

二、利用残缺自主操作,经历探究过程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是一个体验和感知的过程,而不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被动接受的木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场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经历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自主操作、自主探究,实现数学概念的自主建构。为此,笔者利用残缺学具充分发挥学生爱探究的天性,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和领会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笔者先让学生估测长方形的面积(20平方厘米),然后拼摆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学具进行验证。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学具数量不够,这时该怎么办呢?学生展开讨论,有学生提出纸片不够用没关系,空出来一些位置并不影响面积,只要摆出其中竖排是5个,横排是4个,这样面积就是5×4=20(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那么长方形的面积就是20平方厘米。笔者追问:怎样才能用最少的正方形学具量出长方形的面积?学生认为,只要用8个学具排在长和宽的各边上,就能量出长方形的面积;也有学生认为,可以先用折纸法折出4行,再用5个学具排满一个长边,就能够算出长方形的面积;还有学生提出,不用学具,只要量出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就能求得长方形的面积5×4=20(平方厘米)。

在以上教学中,笔者紧紧围绕“正方形的学具不够用”“用最少的正方形”这个思路,借助学具短斤缺两这一现实困境,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自主体验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由此获得数学思维品质的提升。

三、利用残缺再造想象,积累数学经验

学生思维的发展离不开数学想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残缺学具,制造学习困境,让学生以此展开思维探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积累丰富的数学经验。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时,笔者给学生设置了这样的学具困境:现在如果没有圆规画圆,你打算怎么在纸上画呢?学生提出,可以沿着三角板中的圆边画一圈,也有学生提出可以用两支铅笔绑上细线来操作,其中一支固定不动,另一支则绕着固定的铅笔转动一周就能画出一个圆。此时笔者展开引导:如果体育老师要在地上画一个足够大的圆和大家一起做游戏,没有超级圆规,该怎么做呢?学生提出,可以让两个人合作拉一根绳子,一人将一头绳子固定,另一人则绑着一根铅笔绕着另一个人跑一圈,就能画出一个大圆了。也有学生提出,可以一个人拿一根大竹竿,站在操场中间扫一圈就可以了。

以上教学中,学生从没有圆规这一学具困境入手,发挥充分的想象,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难题,由此对圆的认知有了拓展和延伸,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经验。

思维残缺 篇4

一、制度变迁与利益结构调整

制度变迁是人类社会的常见现象,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之一。从利益角度看,之所以进行制度变迁,是因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在现有的利益格局之外存在着潜在的利益增进。制度变迁就是为了使潜在利益内部化并获得潜在利益从而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实现新的利益均衡的过程,即制度变迁的动因是制度变迁后总体的未来利益(TR2)大于现有的利益(TR1)。人们之所以有动力推进制度变迁,是因为人们发现在现有生产方式外,存在着改进的余地,即通过变迁能够促进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制度为人类行为提供了一定的约束,给人们以稳定的预期,有利于降低交易的成本,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从利益角度看,“经济制度一般有三个功能:激励、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4](P16)一定的经济制度是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力又是不断发展的,在一定时期某种制度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如果失去了激励作用,就会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就要求微调原有的制度或彻底改变旧的制度,引入新的激励机制,以激发社会的活力和积极性,这样就产生了制度变迁的需求。对于不同的国家来说,为什么有的国家发展的快,有的国家发展的慢?对于一个国家不同的发展时期来说,为什么有的阶段发展的慢,有的阶段发展的快?是否存在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其重要原因。激励机制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引入新的激励机制的过程是利益重新组合、再分配的过程。通过利益的再分配,更大范围、更高程度地激发人们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制度变迁的动力在于潜在利益的发现。“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即是经济利益主体的重新分化与组合,经济利益结构的重新调整与再造,经济刺激与动力机制的改进与发展。”[5](P179)

制度变迁要考虑变迁的成本与收益,当一项制度变迁的潜在收益大于成本时,就存在着变迁的动力。总之,制度变迁是一个利益结构调整的过程,通过建立新的更富有效率的激励机制,促进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

制度变迁改变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利益格局调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即首先是利益格局的打破,利益格局处于非均衡状态,然后通过利益各方的博弈,最终实现利益均衡。利益格局调整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格局改变的潜在收益,即利益格局的改变者发现了新格局中存在的潜在利益。

如果抛弃制度变迁的利已因素,即假设制度变迁推动者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社会总体利益的提高而非一已私利,那么制度变迁的最终结果就是社会总体利益的改善。然而,即使如此,在利益变化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同情况。一是总体增进,部分受损。即利益变迁的最终结果是增进整体利益,但是有个别利益的受损。即增进了社会利益的总值,但是损害了部分群体的利益。二是结果增进,过程受损。即由于利益变迁过程的不确定性,即使是能够最终增进所有人的利益,在利益格局被打破的初期可能有的人利益受损,有的人的利益得到增进。利益结构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开始的时候处于一个非均衡、非稳定的状态,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决定了人们对变迁的态度,并决定了制度变迁的命运,当利益关系调整到一个稳定的状态时,制度重新达到一个新的均衡水平。借鉴福利经济学划分福利变化的办法,根据制度变迁中利益结构的变化,可以简单地把制度变迁划分为以下两类:

一是帕累托制度变迁。帕累托指出:“最大偏好状态是:在那种状态,任何微小的改变,除了某些人的偏好依然不变而外,不可能使所有人的偏好全增加,或者全减少。”[6](P85)因此,帕累托制度变迁是只有人受益,没有人受损的制度变迁。然而,所有人的状态都变好只是一种偶然的情况,现实的情况多数是一部分人受益而另一部分人受损,帕累托标准不能就这些情况进行判断。

二是卡多尔-希克斯制度变迁。帕累托改革是制度变迁的理想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人的利益都得到了增进,而没有人的利益受损。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有的人利益受损、有的人利益得到增进。1939年卡多尔在《经济学的福利命题和人际间的比较》一文中提出:“当一定的政策导致物质生产率提高,并进而导致总实际收入的增加时......使所有受损的人都得到了充分补偿,社会上其他人的状态仍然比以前变得更好了。”[7](P549)即如果通过使受益者对受损者进行补偿,如果补偿后受益者仍有剩余,则改革的结果也会增进社会的整体福利,这种补偿的改革即为卡多尔改革。正如希克斯《消费者剩余的复兴》一文指出:“如果说A的情况由于某种变化而变得好些,以至于他境况的改善能在补偿B损失后还有剩余,那么这种变化肯定是效率的增加。”[8](P108)

根据制度变迁的主体不同,制度变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另一种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来自于基层个体的主动变迁,它具有自发性,即个体意识到变迁的利益后自发进行的变迁过程。人们自发地进行变迁说明了所有的个体都会受益。因此,这种变迁总体上说是一种帕累托式的改进,即在改革的过程中所有人的利益都得到了增进,而没有人的利益受损。“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最初的改革,也就是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能较为顺利而迅速地实施推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在此过程中大多数人都获得了实惠而很少有人受到了损失。”[9](P93)强制性制度变迁是一种由政府法令引入强制实施的制度变迁方式,这种变迁的动力来自决策者预期的总收益大于总成本,但是对于每一个主体来说并不一定如此。也就是说国家意识到了某项改革会从整体上增进整个社会的利益,但是有的个体利益会减少、有的个体利益会增加,即这种变迁可能是一种非帕累托的变迁。例如在中国的城市改革中,国企改革导致一些职工下岗失业而成为改革的受损者。强制性变革的力量来自国家的强制推行,即国家是利益格局变革带来收益的发现者,认识到通过利益格局的改变可以促进整体的利益,从而颁布法令,以强制的方式在国家范围内推进改革,但是改革的落实者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及其带来的利益增进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基层可能消极推进国家的改革。

二、产权残缺与利益受损

制度变迁的理想结果是所有人的利益都得到了增进,即没有任何人的利益受损、有的人利益得到了增进,这样的改革没有反对者。但是,现实的改革往往是非帕累托改革,即改革的过程中有的人的利益得到增进、有的人的利益却减少。于是,受损者会通过游说、抗议方式阻碍改革的进程,动摇改革者推进改革的决心。这样的情况下,使受益者拿出一部分收益补偿受损者的损失,如果在补偿了受损者的损失后,受益者仍有剩余,则这种改革就是一种卡多尔改革,应该推行。

利益受损的情况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绝对利益受损。即个人的收益和成本的比较,如果个人从事一项活动收益小于成本,则是一种绝对利益受损,TR-TC<0。二是相对利益受损。设某种变革前收益为TR1,而变革后收益为TR2,而且TR1>TR2,即这种变革后收益减少了的受损叫做相对利益受损。三是比较利益受损。经济学认为,人们存在着一种妒嫉心理,如果一个人的利益增长得快些,而另一个人的利益增长得慢些,则存在着比较利益受损,即后者的地位相对于以前来说下降了。

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利益受损源于产权残缺。产权是人们围绕和通过财产而形成的经济关系,“任何一项产权,都包括主体的权能和利益两个方面。所谓权能就是产权主体对财产的权力、职能或作用。所谓利益,则是指财产对主体的具体的效用或带来的好处。”[12](P1)产权残缺是由于产权界定的困难或者外力的强制剥夺等原因,那些用来确定“完整的”产权的权利束中的一些权能不能正常行使,从而使所有者不能得到由权能所带来的利益。

一谈到产权残缺,很多人就会联系到与产权清晰相联系的私有制。然而,产权清晰并不意味着产权的高效。产权残缺是与产权完整而非产权清晰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产权清晰主要是指产权的边界清晰。但是产权的边界清晰界定并不必然导致完全拥有产权的收益权。由于外力的竞争、保护收益权的能力大小、政府的行政强制等因素,在产权边界即使清晰的情况下,所有者也有可能把一部分权益让渡出去,即由于所有者不能拥有全部收益权而导致产权的残缺。如对于生态建设者来说,由于生态效应的空间流动性,生态建设者的所有权是明确的,但是并不能享有全部的权益。对于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来说,制度变迁的过程是一项政府推动的强制性的行政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不可避免地造成部分产权所有者失去控制权,从而失去所有权,造成产权的残缺。

产权残缺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一是产权的清晰程度。产权越清晰,利益边界越清晰。但是如上分析,产权清晰并不意味着产权的完整。产权清晰只是决定产权完备程度的一个因素。二是个人保护自身产权的意愿和能力。在竞争性社会中,存在着他人掠夺产权的可能,而个人保护自我产权的意愿和努力程度决定了产权的完备程度。“除非产权得到完全界定———在交易成本为正的情况下,这是永远做不到的———部分有价值的产权将总是处在公共领域中。”[13](P2)三是法律的完备程度。法律的界定、政府的努力有利于降低个人保护的成本,提高保护的效率,从而促进产权的完备。四是政府的行政干预。政府通过行政命令的强制方式会导致私人产权的残缺。“政府通过对所有者选择用其财产做什么的权利(即产权的排他性)或者对其以共同商定的价格将之转让给他人的权利(即产权的可转让性)进行了干涉而削弱了产权。”[14](P5)

“权利之所以常常变得残缺,是因为一些代理者(如国家)获得了允许其他人改变所有制安排的权利。对废除部分私有权束的控制已被安排给了国家,或已由国家来承担。”[15](P112)由于制度变迁多是由政府依靠行政力量强制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这种变革是通过行政强制力量推进的,变迁实施主体的产权控制权、支配权等受到强制的干涉。因此,在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人产权“政府征收”从而导致个人失去控制权导致的产权残缺,进而导致个人利益受损。

三、利益补偿、利益平衡与利益关系协调

制度的变迁过程存在着路径依赖现象。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历史是至关重要的,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10](P1-2)“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1](P585)所以,“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它的起点、过程和目标。起点的特殊性决定目标自身的构造,也决定到达目标的特殊途径。”[13](P1)由于路径依赖,若改革使传统体制的既得利益者失去以前的利益,他们就会成为改革的阻碍者。由于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着利益的粘性或者说刚性,只有对受损者进行适时、适度、适量的利益补偿,才能维护社会的公正与正义,才能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促进制度变迁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从历史视角考察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转型,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村的改革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这种改革是一种帕累托改进,所有人的利益都得到了增进。而我国城市的改革是政府在意识到改革的收益后,自上而下推动的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因此城市改革不一定是一种帕累托改革,必然会有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对利益格局改变造成的受损者应进行适应的补偿,使他们成为利益格局变化的受益者,从而促使非帕累托改革向帕累托改革的转变。因为“这种经济利益的有限性,要求经济利益必须在经济利益主体和群体之间进行适当的分配。当一种经济利益总量不变时,某一经济利益主体或群体经济利益的增加,就意味着另外一些利益主体或群体利益的减少,从而必然引起利益主体或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或利益冲突。即使利益分配的比例不变。利益差别也会随着利益问题的增长而不断扩大,导致矛盾加剧和冲突的频繁。”[16](P182-183)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实现工业化的目标而加快资本积累,实行的是低工资与充分就业的政策。这样每一个城市居民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且城市居民的工资虽然低,但统购统销制度下的农产品低价供给保证了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另外,城市居民还可以享受到各种福利待遇,如企业分配的住房、企业举办的工厂子弟学校、厂卫生室为职工提供近于免费的福利等,所以计划经济时期城市里的贫困问题不突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工人过多、效率低下,存在着严重的隐性失业,企业要进行成本核算,就要减员增效,这不可避免的使一部分人下岗分流,这种企业市场化改革是造成工人下岗失业,形成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根源。市场体制的建立有利于激发经济的活力,提高劳动的积极性,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增进,但是这一过程是以部分工人的利益受损为代价的,对于这部分工人的利益受损应予以补偿。

在传统计划体制下,还有一些人掌握了计划分配的配额制特权,改革后由于实行市场经济,运用价格、竞争和供求等机制来配置资源,他们的特权没有了,他们也是改革的受损者。但是,由于这些特权是不合理的,这部分人的利益受损就不需要实施补偿。

我国的改革已经进行了三十余年,其主要是靠行政力量推进的,这一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因为行政强制而导致产权残缺,并因此导致一些群体的利益受损。比如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的产权残缺导致的农民利益流失、城市居民拆迁过程中的产权残缺而导致的城市居民利益的受损。利益的受损必然会产生利益矛盾冲突,只有给予受损者一定的利益补偿,才能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

然而,依靠受损者个体的努力获得直接的补偿存在种种困难。制度变迁的利益受损是一种外力强制下的群体性的受损,对于受损者来说,申诉自己的权利面临着种种困难。一是受损与受益群体界定的困难。对于受损者来讲,个体本身是受损者,但是除自己之外还有哪些受损者,这存在着界定、认知的困难。另外,制度变迁是一项公共性的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群体受益、受益多少也存在着界定的困难。二是受益者的搭便车行为。受损者是一个群体,如果某一个受损者花费一定的成本诉求受损的利益补偿,诉求成功后补偿由全体受损者分享,而申诉者要承担诉求的成本,这种搭便车现象会降低受损者诉求的积极性。三是受损者诉求能力的限制。从本质上讲,受损者往往是相对弱势的群体,缺乏保护自己利益的知识和能力,从而部分地丧失自己的产权;而他们往往又没有表达自己权益的能力和机会,从而导致利益受损。因此,只有以政府为中介进行利益补偿,才能维护受损者的权益。例如,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与此相适应,通过户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把农民固定在农村的土地上,农民通过工农品价格剪刀差等形式为工业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便是以政府为中介进行的利益公共补偿。

四、结语

残缺的账本 篇5

让所有店员惊讶的是,在波尔多基拿着一本破旧的账簿走进老板的办公室后没多久,瑞尔德老板就满面笑容地向大家宣布:明天这小伙子直接上柜台。大家都不清楚这个年轻人到底玩了什么花样,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赢得老板的信任。这时,瑞尔德老板笑眯眯地揭开了谜底。

原来,波尔多基在梳理陈年旧账时,在一个账本里偶然发现如下残缺不全的记录:

(注:卢布和戈比都是沙皇俄国货币单位,1卢布=100戈比。)

这笔账目由于年代久远,账单上出现破损漏洞,卖出的布匹数,还有收入数的前三个数字刚好不见了,让人非常头疼,所以把它们还原是当务之急。于是,波尔多基开始琢磨缺损处的数字。当他把解答过程一五一十地解释给瑞尔德听后,惜才的老板立马拍板让他直接走上柜台。

波尔多基的分析是这样的:因为收入的前三个数字被漏掉,那可以断定,收入一定在9997卢布28戈比以下,所以卖出去的布料匹数也必然小于999728÷4936≈202.5,即布料匹数<202匹;又根据这个算式,布匹数的个位数字乘以6之后,积的个位数字为8,所以布匹数的个位数字只能是3或8。

怎么样?推断严谨缜密,无懈可击吧?难怪瑞尔德直夸年轻人的脑筋转得快,店员们也心悦诚服,都对这个聪明的小伙子刮目相看。

害怕失控就拥抱残缺? 篇6

我们咨询过这样一个案例。z公司为江浙某知名民营企业,该公司成立20多年,名气很大,但近年来销售业绩下滑的厉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市场营销体系无法适应竞争激烈的环境;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管理十分落后,不少管理者的眼界和能力以及理念不足以支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管理人员陈旧。董事长认识到7这两点,因此在这两年引进了一批高管,包括销售体系、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生产运作的人才,希望能够改变现状,带领公司走向新的发展时代。但没过多久,人力资源、生产运作的管理者辞职的辞职,被炒的被炒。而留下来的高管也面,临着底下的人执行力不强,命令得不到充分执行的难题。如进,公司一年的销售总经理抱怨他的秘书对其指令不理不味,态度恶劣;生产运作负责人抱怨下面的仓储物流部主任乃至下面的员工不买账,对其提出的新思路新方法变着法子抵抗。

这个案例是这个企业的一个缩影,企业的现状是,董事长的管理是一竿子插到底式的管理,对于企业的大事小情一律都要干预,管理很集权。从而创造了一种文化,即,员工只听董事长的,中层管理者不愿意负责任,不管大事小事都给董事长批。董事长想放权又不敢放权,被市场上的职业经理人骗怕了。公司老员工老资格多,看惯了空降高层人来人往。

我们对该企业的问题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集权过度,“老板文化”。恶性循环

刚开始,董事长过于集权,不愿意放权给下属。这就使得中层管理者不愿意承担责任,把大大小小的问题都交给董事长批;部门与部门之间很难协调,除非董事长签字同意,否则寸步难行;底层员工对中层管理者不放在眼里,认为只有董事长做主。所有的事情都围绕着董事长来做,以糊弄董事长为目标。

渐渐地,形成凡事只认老板的文化,新的管理者过来提出新想法,做出改进,会受到下属的抵制,寸步难行。新的想法和理念无法得到推行后,也就失去了董事长高薪聘请的价值,最终不得不离开企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最后,董事长对现状越来越不满意,有想放权的想法,但是觉得无人可用,新来的人又受到排挤,无法推进,因此不放心授权;再加上因为销售体系曾经出现失控状况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使得董事长更加不放心授权,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2激励乏力,流于形式,奖惩不明

公司的绩效管理问题多多。首先绩效管理流于形式,公司没有根据员工平时的表现来决定其薪酬和待遇,而是根据董事长、上级、同事之间打分来决定。这使得公司“抱团”的现象严重,对事的关注不及对人际关系的关注。

另外,公司被调整的员工并不是立刻辞掉,而是退人事部另行安排,经常出现员工在这个岗位做不下去了,就换个岗位做的现象,导致员工有恃无恐。长此以往,底层员工很稳定,流动率低,职业素养低的人得不到淘汰。反之,空降兵则由于不能适应企业,来得快去得快。这就形成了底层员工比中层管理者资深的情况,不服从管理,而这样一来,中层管理者要么彻底适应并屈从于原有的一套,要么不能适应,离开公司。

3决策随意,朝令夕改

董事长思维活跃,接触的新鲜事物很多,常常一时一个想法,决策以拍脑袋为主,想到什么就干什么,说干就干,而没有根据科学的决策流程,对内外部环境进行仔细分析后再进行决策。这样惯常的拍脑袋行为使得董事长的想法每天都可能改变,而下达的命令也可能朝令夕改。刚开始,员工接到指令后,迅速执行,反而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被董事长推翻,让其不满意。因此,久而久之,不少人就养成了对于上级指令先观望一阵子再说的习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样,企业中执行力差的现象逐渐成为一种文化氛围,有时并非因为员工偷懒,而是规避朝令夕改的风险。

4寄望改变,不愿等待

董事长有改变现状的强烈意愿,因此不遗余力地从外部引进人才。但其对空降高管的期望过高,要求尽快尽早的出成果。如在新高管入职后,以3个月为限,观察其给公司带来的效益,如果在此过程中成效不足或有些过失,往往不能容忍。而从很多企业的经验来看,任何一个新人融入企业都需要一个适应和磨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表现出有所失误的地方,如董事长不能容忍一时之失,在员工面前表达不满,就会使其在下属面前更容易丧失权威,使得下属认为其在企业不会久留,从而对其之后下达的命令阳奉阴违。

找到了问题症结,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针对该企业实际,我们认为现阶段应从下面几点进行突破:

1首先,从理念和制度上保证董事长逐步授权。

董事长需转换观念,敢于授权,逐步授权。认识到授权能够将庞大的组织目标轻松地分解到不同人身上,同时将责任过渡给更多的人共同承担,让团队每一个职员更加有目标、更加负责任、更加投入、更有创造性地工作;而领导者也能够从繁琐的小事中解放出来,集中精神思考战略问题,进行重大决策。这是解决中层管理没有权利、不愿意承担责任、指挥不动下属的问题的基本条件。

为了让董事长更加愿意授权,使其起到应有的效果,授权要与授权监控结合在一起,建立公司内部授权监控体系,在组织、制度、流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授权监控。授权监控体系建立起来后,让董事长对下属的权力使用情况了然于心,从而放心地将权力下放。这样中层有了权利,必须承担责任,而下属对中层管理者命令的执行也会彻底。

2给予外界职业经理人更多的耐心及培养,提高其存活率。

为了解决空降管理者存活率低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改变过去只给3个月期限以观察他们是否能够胜任的做法,给予他们更大的施展空间和更宽裕的时间,为他们推进新的思想和理念创造条件。

其次,引进空降高管后,可以让其先从总裁助理做起,熟悉起公司的方方面面后,再让其担任领导岗位,同时让人辅助其适应,逐渐过渡到正常情况。

此外,对于引进的新高管不宜做大肆宣扬和吹捧,给予太多光环,也不要和原有的管理者做比较,以免使现有管理者产生不平衡感。

对于非常特殊的人物,还可以采用“一国两制”的方法,让其另起炉灶,给新的管理者足够的空间。等一段时间后工作正常开展了再过渡过来,将已经做出来的成绩向企业内部展示,从而树立威信,有利于日后的管理。

3逐步用科学的决策流程代替拍脑袋式的随意性决策,保证政策和指令的延续性,尽量避免朝令夕改的现象发生。

这样,才有可能改变员工无所适从、事事规避风险的心理,从而为提高员工执行力打下基础。

4、从长期来看,建立起适当的激励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建筑能耗数据残缺如何补 篇7

而在此前,2015年12月23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解振华从巴黎气候大会归来后,曾向中外媒体介绍过一组数据,其中包括,“最近20年,中国的节能降耗累计节能量占了全球52%”。也就是说,全球一半以上的节能是通过中国的努力实现的。

在工业、建筑和交通三大主要用能部门中,目前约占社会总能耗25%~30%的建筑能耗的控制和降低,被认为功不可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到2020年,上述比重将上升到35%左右。这也意味着建筑用能将超过工业而成为第一耗能领域。

所谓建筑的节能,主要是指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供暖、空调、照明耗能。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展了建筑节能的相关工作,并且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比如投入大量资金改造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性能;推动北方采暖期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革和节能改造;要求所有城镇新建建筑执行强制性的节能标准;为遏制越来越多公共建筑能耗增长迅速的趋势,推“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监测体系”,等等。

但遗憾的是,“直到目前该领域仍没有形成一个自发的、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一位要求匿名的住建部建筑节能原业务负责人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

而在同方泰德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方泰德)总工、节能技术中心总经理徐珍喜看来,市场机制失灵的现象不仅存在于建筑节能服务末端,上游的能耗数据统计、分析工作目前也没有形成一门生意。“如果有专门吃‘数据’这碗饭的公司出现,而且能够活得很好,建筑节能这个市场就可以良性地运转起来。”徐珍喜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能耗监测平台作用不足

“谈建筑节能技术、节能服务等所有问题的前提,是建筑能耗数据要有并且要准确。”在不久前的一次内部研讨活动中,包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赵庆珠、中德公共建筑节能项目(中小学校和医院)主任张社蚕、美国能源基金会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王志高等人在内的专家、学者们均表达了同样的立场。

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对建筑物的能耗数据调查始于上世纪70年代,目前已建成了包括建筑类型、空调形式等在内的详细能耗状况数据库。

中国在“十一五”期间提出要建立健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2007~2013年间,由住建部牵头、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先后分六批在全国33个省市开展了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的建设工作。

按照当初的设想,国家希望建立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对全国重点城市重点建筑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用能定额和超定额加价等制度,促使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提高节能运行管理水平,为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决策提供参考。

但实际效果与理想相去甚远。

首先是进展缓慢。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住建部内部人士对《瞭望东方周刊》介绍,“截止到2015年底,仅有7个省市的能耗监测平台通过了国家验收。有些省市2009年就开始建,到今天都还没有完成。”另外,已建成的平台对推进整体公共建筑节能发挥的作用也非常不充分。通过验收的7个省市中也有问题比较突出的个别城市,“部分能耗监测平台基本是瘫痪状态。”该内部人士说。

“按说国家十几个亿的资金投进去,吸引企业投标去搭建这个平台,节能服务公司应该有渠道去获得这些数据。但现在大家不知道在哪查,政府也没有公示,这些数据就放在每个省都有的那个平台上,既没有经济效益,也没有社会效益。”徐珍喜告诉本刊记者。

为规范省级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验收评估,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促进平台运行维护,住建部在2016年4月11日发布了《省级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验收和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办法》中明确提出,预验收项目需满足“测楼宇数量不少于200栋,能耗水耗监测计量点数总和不得低于2500个”“连续试运行2个月以上,能够正常接收建筑能耗分项计量数据和进行统计分析并上传数据”等一系列量化指标和程序规范的要求。

数据工程为何难做

部分省市的能耗监测平台迟迟建不成,或者建成后形同虚设。对于这样的尴尬,徐珍喜在分析原因时认为,原来建设部和财政部在推行这项工作的时候,主要的拨付经费都是建设经费,但有关后期运行的费用是缺失的。而众多的能耗监测平台上,数据上传的类型都不统一,准确性和数据的意义也无从谈起。

“换句话说,很多地方即使平台建起来了,但之后谁来维护、更新设备,谁去上传、分析数据等等一系列工作处于没人做、没人管的状态。”徐珍喜说。

在现有的省市级能耗监测平台中,也有运行较好的城市。比如上海累计共有951栋建筑已经完成能耗监测装置的安装,并实现了与市级平台的数据联网,覆盖建筑面积达4248万平方米,建立了相关政策支撑体系及技术指导规范。但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上海的建设、运行费用全部有政府资金投入,仍然不具备推广性。

实际上,由于是非市场化运行,不少受困于资金、人力等资源不足的地方政府,“已经把能耗监测平台的建设、运行当成了急于甩掉的包袱。”张社蚕对《瞭望东方周刊》透露,他与一位青岛住建部门主管能耗监测平台建设工作的官员交流时,对方直言,“平台建起来后,数据传上来了,但是这些数对不对、说明什么问题、怎么用?懂的人很少,而我们根本顾不过来。”

除了制度设计方面的不完善,能耗监测设备、技术的好坏,业主方是否愿意配合等,也给院校、机构和节能服务企业的数据采集工作带来不少麻烦。

nlc202309081848

“有的监测系统今天正常,明天停了,或者说那个热计量表、传感器什么的本身就有问题,但是数据还在照传,根本没人对它校核。”赵庆珠坦言,“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更令她感到困惑的是,有些大楼的业主即使是能耗相对不高,也不愿意让研究机构把数据拿走。“我带学生去给一些酒店、商场去做测试,人家说能耗数据是商业秘密,用电是成本主要组成部分,公开了之后会直接影响房子定价往上报多少。”

市场如何补缺

由于政府主导的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存在上述问题,比如相关配套政策不成熟、上传数据不准确、平台运行专业人员缺乏、系统后期维护资金不到位等等,目前国内节能服务公司在具体到单栋建筑的节能改造时,不得不在能耗监测施工、基础数据采集等方面的工作上,重复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

而据王志高在上述研讨会上介绍。“在纽约,有一批专门做建筑能耗数据售卖的第三方公司,他们从公共能耗监测平台上采集、整理或者包括分析这些数据,并且对数据的质量负责,比如公开平台数据有误,这家公司可以去回溯,然后向买数据的节能公司收取服务费。”

“德国也有这样纯粹的能耗数据服务公司,他只提供方案不卖节能设备产品。”张社蚕告诉本刊记者,“我们国家的好多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几乎都有产品背景,所以他不可避免会优先考虑卖产品,而不是怎么样对用户提供最佳的节能方案。”

中国的建筑节能市场能走美国、德国的这条路吗?

据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住建部内部人士介绍,住建部2016年关于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引入第三方机构和市场机制。“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杨榕司长1月份在上海的一次公开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把能耗监测平台运营好,把数据应用起来,要让平台有持续收益,让节能服务公司和建筑的业主也获益,从而真正起到降低能耗、提高能效的作用。”该人士透露。

赵庆珠则认为,平台运行市场机制的形成恐怕需要政府改变作为甲方一次投入之后,缺乏对建设质量等内容考评的方式。

而对于平台运行专业人员缺乏的困境,张社蚕认为可以借鉴在德国、瑞士和奥地利等国实施的集约化信息交流的方式。“具体来讲可以以医院为例,就是一个能源管理的专业机构按照固定周期、固定主题组织十几家医院后勤负责人,到节能改造很成功的医院去参观、学习,公司聘请专业的人员为他们进行培训。甚至他们可以共享设备、服务的供应商,集中采购,降低成本。”据张社蚕介绍,“上海、宁波的很多医院项目,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上一篇:小城镇发展与规划下一篇:我国农村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