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十篇

2024-06-15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篇1

关键词:财源建设,产业结构,税源结构,税负

财源建设是一个经济学范畴, 通俗地讲就是财政收入来源的建设, 也就是一级政府通过对多种财源的构成进行分析, 进行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而提高财政收入和公共资源配置效益的一种建设行为。加强区域财源建设与分析, 对于建立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源建设的现状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 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2002年6月设立国家级陕西西安出口加工区。经过十余年的开发与建设,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收入规模不断扩大, 财政收入增长迅速逐年增加, 由2002年的1.4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6.8亿元, 预计2009年将突破8亿元。八年间增长了4.8倍, 平均每年保持30%左右的增长率, 接近全市财政收入平均增长率的2倍, 成为拉动西安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之一。

根据开发区的定位, 经开区是全市重点发展工业的区域。工业发展一直是开发区的命脉所在, 其产业收入来源也一直侧重于工业领域以及工业发展所带动的其它产业。在此, 选择其生产经营较为正常的年份 (2008年度) 行业产值50强作为样本进行分析, 总结经开区托管结构、税源结构及其点。

(一) 开发区目前的产业结构及特点

西安市经开区2008年度收入50强行业分布及产值统计表

以上统计表明, 单以收入衡量, 目前开发区产业结构中, 二产 (工业) 和三产 (房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 的比例为2:1。开发区产值结构所呈现的特点主要有是:第二产业发展占有绝对的优势。经过10余年的开发建设, 经开区积累了雄厚的工业发展基础, 装备制造 (含商用汽车) 、电力电子、食品饮料、新材料等四大产业的支柱地位愈加突出。二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2/3, 是三产的2倍。

(二) 开发区税收结构的现状

西安市经开区2008年度收入50强税收收入统计表

单位:万元

税收来源于产业发展。同样, 结合以上收入50强资, 对2008年税收总额 (不含契税、教附) 进行分析发现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比例与税收结构比例呈现不对等现象, 不同行业对税收的贡献呈现明显的差异: (1) 从总额上看, 二产产值占开发区总收入的2/3, 税收仅占全部税收收入的1/2;三产产值仅占开发区总收入的1/3, 却贡献了近一半的税收收入。 (2) 从贡献排名上看, 目前的产值贡献额排名前5位的行业依次是:装备制造、批发零售、食品饮料、交通运输和建筑业。税收贡献额排名前5为则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电力电子、交通运输和批发零售。

二、产业结构与税收结构的差异分析

造成开发区产业结构与税收结构呈现不对等现象的原因何在?我们可以用一个经济分析中常用的指标——税负来解释。

税负也称为税收负担率, 是企业应交税金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结合开发区收入50强数据进一步对二、三产各具体行业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不同行业在税负方面存在很大差别: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 目前开发区税负最高的是房地产业19%, 其次依次是服务业8%、交通运输业、食品饮料业6%、电力电子业5%、新材料业3%, 装备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税负相同, 为1%。

造成各行业税负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所处行业、生产特点、经营成本、技术含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等各方面存在着差异。以开发区重点税源企业为例:

(一) 二产 (工业)

1、在电力电子行业, 以ABB和西门子为代表的此类企业技术含量较高, 附加值大。受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影响较大且市场较为稳定, 产业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所以税收一直呈现高速增长。ABB公司今年1-6月缴纳税收2 836万元, 已超过去年全年税收总额。

2、食品饮料行业为传统的日用消费品行业, 消费基数庞大, 加之人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 对产品的需求量、品质要求都在不断提高, 市场促进了该行业的快速发展。顶津公司 (含康饮) 2009年预计缴纳税收超过1亿元, 与陕汽相当。

3、与传统材料相比, 新材料产业技术高度密集、产品的附加值高、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以西部超导为龙头的一批新材料企业经济发展和税收增加做出了突出贡献。

4、与以上行业相比, 装备制造业较为特殊。该行业一般投资较大, 生产周期较长, 产品具有一定特殊性, 消费群体相对固定, 大多采用订单生产, 因此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较弱, 陕汽作为开发区装备制造业的第一纳税大户, 2008年前半年共计缴纳增值税1.2亿元,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9年仅缴税3400万, 同比下降65%。

(二) 三产

确切来讲三产并不是我们刻意打造的一个产业范畴, 它是随着二产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开发区税收结构中, 第三产业的贡献非常大, 几乎占到近一半的份额 (47%) , 其税收主要来源于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业。

1、房地产行业和现代服务业历来为高附加值行业, 自立区以来一直是开发区营业税收入的主要来源, 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开发区在城市新中心建设方面取得的较大成就,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促进了人民消费能力的持续提高。房地产成为推动开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所形成的财政收入占开发区财政收入总额的1/3左右。

2、批发零售业, 税收主要来源于商贸企业, 传统的商贸企业税负较低, 税负仅为0.3%左右。值得开发区关注的是汽车销售行业, 以华兴新世纪、航天龙腾等为代表的汽车贸易企业不仅为开发区贡献了大量的收入, 也带来了较多的税收, 平均税负在1.5—1.8%左右。在2009年国家出台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后, 该行业及其相关的制造业税收贡献额逾加增高。以高新区比亚迪为例, 该企业2009年前7个月共计缴纳增值税6.8亿元, 是经开区陕汽的20倍。

3、交通运输业, 主要是陕西省天然气公司。该企业是经开区真正意义上的利税大户, 消费群体庞大, 占地面积、招商成本极低, 税收总额却与陕汽相当, 2008年缴纳税收1.4亿, 2009年前6个月共计纳税1.2亿元, 有望成为今年开发区纳税第一大户。

三、税负差异对财源建设的启示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 目前开发区的收入来源中两个产业对税收收入的贡献截然不同, 即使同一产业, 不同行业之间对税收收入的贡献也不同。我们认为:在叠合各种“贡献”排名后的所能找到的共有区域, 才是我们真正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所在。选择税附较高的行业或项目入区, 是加快开发区的财源建设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 支柱产业不能丢, 坚定不移地发展先进制造业, 但侧重点应有所转移

近年来开发区明确提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在其四大产业中, 装备制造业投资庞大, 就拉动GDP、提升开发区影响力和促进就业而言, 应该发展装备制造业, 但就财源建设而言, 应向电力电子、新材料领域倾斜, 在此应注重先进制造业中“先进”二字的深刻涵义。1、从行业平均税负来说, 电力电子、电气器材为3.7%, 新材料产业为3%;明显高于装备制造业的1%;2、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来说, 电力电子、电气器材行业与基础建设密切相关, 消费基数庞大, 而装备制造业多依靠订单生产, 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3、从技术含量方面比较, 电力电子、电气器材、新材料行业技术含量较高, 更能体现开发区制造业转型的“先进”性。

(二) 密切关注经济发展与民用消费升级的趋势, 大力发展高端民用消费产业

在工业领域, 食品饮料业平均税负较高 (6%) 且经济波动对其影响较小。在去年工业制造整体下滑的背景下, 食品饮料工业保持了较好的抗跌性。黄省身市长在《关于加快我市工业发展问题的思考》中提到“依托经开区……可口可乐等骨干企业, 重点发展食品饮料……等产业”的论述, 进一步证明了以上产业选择的正确性。

(三) 关注新兴产业, 全力推进新能源领域的开发与建设

新兴工业相对于传统工业而言, 它是随当代科技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富有生命力的工业部门。目前在现有工业部门结构中虽不占主要地位, 但发展速度较快, 代表着未来工业的发展方向。新兴工业主要包括电子技术、激光、光纤通信、信息技术、新型能源、新型材料及生物工程等工业部门。在此方面, 开发区提出依托已有的企业优势, 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和风电产业。目前正处于初级起步阶段, 还没有形成产业集群, 开发区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 以后应属重点发展的领域。

(四) 加快城市新中心建设, 推动商业、房地产和服务业发展

2003年以来, 以建设城市新中心为目标,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加大了中心区的投资建设力度, 极大地推进城市化进程, 聚集人气和商气, 为建设现代化新城区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大力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在目前财政收入结构中, 三产和二产已形成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格局, 三产依托二产, 二产促进三产。地税收入总额的一半以上来源于房地产和服务业, 国税收入的1/3来源于商业, 所以, 大力发展商业、房地产和服务业对推动税收收入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四、关于加强财源建设的其他对策和建议

(一) 转变思路, 切实改变唯产值论的观念

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表明工业企业工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水平, 反映的是生产总成果, 并不说明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济效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 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国家下达的总产值指标, 这就决定了企业必然要把总产值作为其生产经营的主要任务。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 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向商品经济, 实行政企分开, 两权分离, 企业有了自主权, 有了自己的经营利润。企业是否增收, 主要看收入的增长。收入是企业在日常经营、销售活动中所形成的最终实现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集中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方面的效益和成果, 是企业已经实现经济利益的产值, 同时也是税收的源泉, 因此说税收和产值之间并没有紧密联系, 在财源建设上, 我们关注企业的税负、税收可能比产值更有意义。

(二) 树立择优扶强、注重效益的新观念, 真正从培植税源入手扶持企业发展

要转变观念, 牢固树立税收是“源”的理财观念, 充分认识不断开辟税源是壮大地方财源的基础。必须彻底扭转目前经济发展中的高速度低效益, 重产值轻税收的状况, 明确财源建设不等于项目扶持, 在政策资金的扶持上要突出体现“有所为、有所不为”, 彻底改变目前的平均主义、撒胡椒面的做法。在巩固现有财源方面, 对那些符合产业结构转变趋向, 能够发挥地区优势, 本身具有发展潜力、税收稳定增长的企业, 从政策和资金上多给予扶持, 使它形成规模, 提高档次, 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从而保证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在新的财源增长点建设方面, 注重培植具有科技含量高, 管理水平高, 效益高特点的新兴财源。加强财源的梯度建设, 在巩固现实财源的基础上壮大骨干财源, 储备后备财源, 积蓄发展后劲, 最终形成新老财源交替、新老财源齐上的财源建设新格局。

(三) 立足西安实际, 依托现有优势, 明确区域定位, 实施差异化招商引资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篇2

在我看来, 要全面的实现“中国梦”我们的眼光不能还是像过去一样, 只是紧紧地盯在那几个所谓的象征着经济发展的数据上。我们必须明白, 发展经济的初衷是什么, 不是为了某些领导干部的政绩, 也不是为了与其他国家进行盲目地攀比, 而应该是像“中国梦”中所说的那样: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我本次调研的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主要是以装备制造、电子电气、环保节能、机械加工及制鞋服装五大产业为主。作为全市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加快, 功能日趋完善, 环境日益优美, 已成为人力流、资金流、信息流相对集中区, 是襄阳市未来发展、经济增长的重要基地。到2015年末, 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实现产值1000亿元, 提供税收60亿元, 提供就业岗位20万个左右。力争在10年内建成产业特色鲜明, 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开发区之一。这样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们乐于看到的:带动地方发展, 贡献实际经济力量, 创造就业岗位。

但是有很多经济发展的模式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很多地方政府采用了不良的招商引资竞争手段。所谓不良的手段主要是指出卖土地和廉价劳动力, 为投资商提供有损本地利益的优惠政策, 为了招商引资, 不惜以减免税收, 降低税率, 降低土地出让金、减少土地使用费等方式。举例来说, 现在很多地方大搞“土地经济”, 即单纯的靠卖地皮来赚取短暂的发展。地方政府利用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 从农民的手中占用农村集体用地, 将大批良田变为国有土地, 然后以极其优惠的政策卖给开发商。暂且不谈这一过程中容易滋生腐败, 很多企业以这样的方式拿到地之后, 并不是按照计划进行开发, 而是盘算着将这低廉成本拿到的土地再转手卖出去。即使按计划建厂开发的企业, 也有很大一部分存在着人事和环境的问题, 诸如不跟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不为其缴纳社会保障费用或者某些重污染化工企业不按照要求处理排放物等等。政府在这一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 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样的发展方式, 危害极大。不但给继任者留下了烂摊子, 更重要的是让整个地区的老百姓跟着一起受困。赖以生存的资源被占用, 流失, 污染……经济发展到今天, 我们的政府需要提高这方面的意识, 不能仅仅为了完成招商引资的目标而盲目撒网。招商引资工作中, 的确要广开门路, 凡是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劳动就业、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提升产业结构的企业都应引进。但作为一项政策推动的加快经济发展的工程, 决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只要有人愿意来办厂, 不管什么项目全都要。对愿意来投资的企业应该既表示欢迎, 更要进行全面的考察。对于企业的产业类型、建设区域、产业布局和相关配套设施都应该进行整体规划。考察合格, 且符合规划的企业才是真正应该招徕的企业。

今天, 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才是政府做任何一件事首先应该考虑的因素。政府实现职能重心的转变听起来很容易, 但事实上这需要很多人从观念到行事作风方面彻彻底底的改变。也许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 但是我相信一定会在不远的未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中国梦”用强国梦、强军梦凝聚精神力量, 用忠诚与能力成就伟大梦想[EB/OL].中国梦, 2013-05-20[2013-05-21].http://www.dreamofchinese.com/news/?5694.html.

[2]徐双敏.行政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11) .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篇3

一、不断提升的经济地位

天津开发区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狠抓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特别是94年以来,开发区积极响应市委"三、五、八、十"战略,抢抓机遇,取得了经济的超常规发展,经济地位不断加强,对天津和滨海新区经济指标贡献率不断提高。

(一)超常规的发展速度

94年以来,开发区经济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6%,在9年时间里,GDP增长了8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7倍,出口额增长了10倍,财政收入增长了10倍,实现了在高基数上的快速增长。

(二)外商投资的快速聚集地

吸引外资是解决区域发展资金缺口的有效途径,一个区域对外资的吸引力度强不强,直接决定了这个区域的投资环境好不好,发展速度快不快。开发区建区伊始,就提出了"投资者是帝王"的理念,积极吸引外商投资企业,1994年以来,开发区每年吸引外资以高于1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截至2003年10月,天津开发区历年累计合同利用外资达到183亿美元,《财富》五百强企业在开发区投资了 82 个项目。

(三)不断增强的区域拉动作用

天津开发区GDP占天津市的比重由94年的6.7%提高到2002年的19.8%,工业总产值比重由94年的7.3%提高到2003年的31.2%,出口额比重由94年的22.7%提高到2002年的49.6%。同时,开发区在滨海新区的发展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带动作用。GDP占滨海新区的比重由94年的29%提高到2002年的47%,工业总产值比重由94年的43%提高到2002年的61%。

(四)遥遥领先的综合实力

从1993年起,天津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0年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首位。2002年,开发区的GDP达到380.09亿元,比上年增长30%,财政收入达到80.32亿元,增长18.9%,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31.24亿元,增长30.3%,完成出口57.06亿美元,增长41.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2.98亿元,同比增长8.4%,提前一年完成了"十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的指标要求。这些指标在国家级开发区中保持领先,其中工业总产值、出口、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领先幅度更为突出。

二、领先时代的投资环境

天津开发区在与日俱增的竞争面前,保持了投资环境的先进性。在中国商务部历年颁布的《关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的通报》中,天津开发区主要投资环境指标方面均名列第一,天津开发区已经成为全国投资环境最佳的开发区。

(一)功能齐全、成本低廉的投资硬环境

截止到2002年,天津开发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已经达到了139.11亿元,从开始的"三通一平"到"七通一平"再到"九通一平"。特别是最近几年,为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提升开发区的硬环境,开发区又加大了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环境的建设为入区企业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服务环境以及较低成本的土地开发、能源供应服务。

(二)规模强大、配套齐全的产业环境

产业环境决定了一个区域的产业聚集程度,关乎到招商引资的成败。天津开发区非常重视产业的培育和扶持,先后出台了《电子通讯产业规划》和《生物医药产业规划》以及《汽车产业规划》。目前天津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以摩托罗拉、三星集团、霍尼威尔、松下等为代表的电子通讯业,以诺和诺德、葛兰素史克、诺维信为代表的医药化工业,以 SEW、艾默生为代表的机械加工业,以顶新、可口可乐、雀巢等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并且随着丰田项目的进入,正在形成规模庞大的汽车产业。其中开发区的电子通讯业是开发区的第一大产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584亿元,占全国7.3%,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利润占全国的14.5%,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平均利润率12.35%,位居全国第一,使天津开发区成为外商在中国投资回报最高的地区。

(三)优质、高效、廉洁、公正的政府环境

天津开发区从建区开始就重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提出了建设"仿真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管委会审时度势,按照WTO的要求,继续按照开放区域和先进区域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制度创新提升开发区竞争力,不断提高行政效率、转变工作作风,以"发展、服务、管理"为主要职能,致力于建设"优质、公正、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

(四)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

2002年,开发区对现有的投资促进政策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板块式梯度政策,这是在全国开发区中的首创。该政策体系具有一视同仁、板块结构、梯度优惠三大特点,对只要符合开发区鼓励的产业门类,不论内资外资,也不分所有制形式,将一视同仁享受优惠政策,都给予扶持,同时结合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将政策分成不同的板块,并根据开发区产业的导向,区别对待,给予不同的扶持力度。

三、强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是指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条件、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等。天津开发区认真总结了国内外一些工业区盛衰的经验教训,针对可持续发展问题采取了很多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大提升了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一)日趋完善的科技创新环境

天津开发区全力以赴促进科技发展,走科教兴区的路子,提升竞争的档次,提高产业结构的质量。在这方面,天津开发区摸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积极促进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发展工作成绩斐然。

截止到2002年,开发区共成立了4家风险投资公司,建成了6个孵化基地,国家级、省市级工程研究中心达到11家,高级人才数量达到227名。一个由内外资研发中心、高新技术孵化器、产业化基地为载体,以日益完善的投融资渠道、人才激励机制、优惠政策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已在开发区初步形成。

(二)日趋完善的城市载体功能

开发区2001年提出了三年形象年建设,其中城区形象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开发区的城市载体功能日益完善。

一是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现代制造业发展,大力发展网上现代物流设施、金融服务区等载体的建设。二是为突出区位优势,建设了重大交通项目,解决了原来滨海新区"南北不通,东西不畅"的交通瓶颈,2003年10月通车的轻轨,大大缩短开发区和天津市的距离,进一步加强同天津市的交通联系。三是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建设了一批重大精品项目,如泰达图书馆、国际心血管医院、金融服务区等,这些项目的建成将成为标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大力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为区域的发展提供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四、与时俱进的机制、体制创新

制度创新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区域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开发区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天津开发区不断进行适应发展要求的制度创新,积极成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

(一)运作规范的政府管理职能

天津开发区管委会结合区域的特性,提出了"发展、服务、管理"三项职能,解决了政府管什么、管多少和如何管的问题。

开发区政府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中心,各项工作均围绕发展而展开。为了集中精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做政府该做的事,开发区坚持从竞争性领域全面退出,将技术性、后勤性领域采取外包方式进行社会化运作,节省了大量的精力,用于政府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开发区始终为企业和居民着想,不断改善服务理念,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准。开发区首倡了许多先进的服务理念,如"投资者是上帝,项目是生命线"、"让投资者获得利润等"。在目前政策趋同、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我们还提出了"服务也是生产力"的口号,采取了多种有力措施,提供了优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积极灵活的管理体制

政府的管理体制是体现天津开发区先进性的重要方面。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发区在管理体制创新和改革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多年来,天津开发区之所以能连续取得较高的发展速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集中授权、充分放权",使开发区能够享受很多特殊的管理权限,同时市里各部门对开发区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开发区保持体制和机制的先进性创造非常好的条件,管委会政府保持了相对独立的体制和集中的管理权限,提高了行政工作效率。同时,管委会通过不断加强内部体制建设,不断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创新的发展理念

天津开发区19年发展史,也就是一部创新史,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天津开发区总是以创新的思维不断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保证了在全国开发区中的领先地位。

(一)以高标准促进区域的快速发展

天津开发区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的发展,保持持续发展的领先水平,提出要以"中国最高水平,世界先进水平"为标准做好各项工作,即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科技进步、城市建设、法制道德环境、社会各项事业等都要达到"中国最高水平,世界先进水平"。

(二)适应时代要求的发展定位

天津开发区的定位紧密结合了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时代进步的要求,为不同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天津开发区先后经历了由单纯引进外资发展到内外资并重,发展自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变迁;由独立发展到协同发展的转变。开发区为适应这些转变先后提出了工业园区和工业新城区的定位。目前天津市提出了建设国际港口大都市,天津开发区刚提出现在的定位是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标志区和中国北方加工制造业中心,建成全国的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基地和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基地。

(三)领先潮流的环境建设理念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篇4

西安经开第一幼儿园是由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投资建设,委托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管理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幼儿园。幼儿园位于草滩园区,毗邻经开一小和经开一中,建筑面积约3100平方米,规划9个教学班,可容纳270名幼儿。幼儿园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设施一流。

幼儿园开园一年多以来,已有多位教师获得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18年3月西安市教育局授予经开一幼“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幼儿园地址:西安经开区草滩园区草滩五路与尚林路十字东南角

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29-89167702

西安经开第二幼儿园简介

西安经开第二幼儿园是由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投资建设,委托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管理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幼儿园。幼儿园位于泾渭工业园区,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规划12个教学班,可容纳360名幼儿。幼儿园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设施一流。

幼儿园地址:西安经开区泾渭新城泾环南路以南,经发中学西侧规划路以西

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29-89167702

西安经开第一小学简介

西安经开第一小学是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现代化全日制公办完全小学,学校位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草滩四路1000号,北依渭水,南望未央。校园占地约36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规划36个教学班,环境优美典雅,分教学楼、艺体楼、行政楼三个区域,文化氛围浓郁,凸显“乐学善思,知行合一”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精神内涵。

学校由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投资建设、委托陕西省教育厅唯一直属的省级示范小学——陕西省西安小学管理,学校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由陕西省西安小学校长吴积军兼任。经开一小和西安小学两校共享资源,实行一体化管理,同步配备师资,同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经开一小的教师团队由西安小学委派优秀教师、经开区管委会公开选聘、招聘和经开一小招聘等方式组成。

学校每个教室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设有计算机教室两个、图书室两个、美术室两个、音乐室两个、电子琴室一个、舞蹈室两个,科学实验室两个、陶泥制作室一个、创客实验室两个,配有室内体育场一个、足球场一个、篮球场一个、乒乓球活动场地等,确保教学与活动同步开展,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以“实验性、示范性、特色化”为立校之本,以国家级课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途径与方法”为抓手,推动小组合作学习,不断构建学习共同体,着力培养“会学习、会思考、会读书、会交往、会玩耍”的一小学子。

学校地址:西安经开区草滩四路1000号 联 系 人:朱老师

联系电话:029—89618298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泾渭学校简介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泾渭学校是2008年由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创办并主管的一所高标准、现代化的公办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占地面积30亩,校舍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总投资3000余万元。校园各类设施一流,环境优美。开设一至九年级共33个班,在校学生1500人,教职工68人。

泾渭学校以“为入区企业服务、为制造加工基地服务,为招商引资服务”为办学宗旨,着力于打造“软环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办学体制。校长由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权培民担任。学校先后荣获市级“文明校园”、市级“平安校园”、市级“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普法先进单位”、“陕西省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实验学校”、“未央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三星级学校”、多次荣获“未央区小学教学效果检测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70余项。

学校地址:西安经开区泾渭新城泾环南路5号 联 系 人:程老师 联系电话:029-86952099

西安经开第三小学简介

西安经开第三小学是由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投资创办的全日制公办完全小学,位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草滩生态产业园草滩佳苑小区以南、文景路以西。学校占地35亩,建筑面积15150㎡,规划36个教学班,总投资8000万元;配备有300米塑胶跑道、室内体育馆等设施;设有音乐、舞蹈、书法、美术、科学、科技等21间功能部室,师生餐厅1960平米,硬件设施优良,环境优美。

学校以“夯实基础,发展个性,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以“博学、求实、创新”为校训,以“乐学、善思、求真”为学风,以“乐教、尊重、笃行”为教风,以“自然、自律、自由”为校风,以“三育并举(感恩、养成、读书),知行世界”为育人目标,不断朝着“高标准、严要求、出名师、创一流”的办学目标迈进。

学校地址:西安经开区草滩园区草滩佳苑小区以南、文景路以西

联 系 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

西安经开第四小学简介

西安经开第四小学是由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投资建设、管理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完全小学。学校位于泾渭新城,一期占地53亩,总投资9000万元,拥有独立的风雨操场、300米环形跑道操场、儿童剧场、学生餐厅、宿舍以及一部26室,环境优美,设施一流。

学校自2016年9月开学以来,秉承着“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创建和谐美丽的校园,塑造德才兼备的教师,培育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快速发展,屡创佳绩:先后荣获了“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成功计划研究实践基地、中国百佳美育名校、陕西省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学校、陕西省中小学生健美操锦标赛第一名、经开区文明校园、未央区平安校园”等荣誉,彰显了学校创办区域名校的显著成果。

学校地址:西安经开区泾渭新城纬六路以南,渭原北路以西

联 系 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029-86035966

西安经开第六小学简介

西安经开第六小学是由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委托西安文理学院管理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完全小学。

学校坐落于渭水南岸,毗邻长安大学,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教育教学设施一流。校园占地15亩,建筑面积约4900平方米,建设投资3000万元,设计规模为12个教学班。学校设有计算机教室、图书阅览室、美术室、音乐舞蹈室、心理咨询室等10余个部室,建有符合国家标准的体育场地,配套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地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

学校秉承“全面发展,和谐育人”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优质、卓越教师团队。先后荣获西安经开区“文明校园”、未央区“教学常规管理星级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地址:西安经开区草滩一路1号

联 系 人:党老师

王老师

联系电话:029--86685920

西安市经开第一中学简介

西安市经开第一中学,是由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建设、陕西省西安中学托管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完全中学。学校位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草滩五路1001号,占地96亩,总投资2.6亿元,设计规模48个教学班。

学校建筑布局合理,教学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美,秉承“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扎实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和特色选修课程,目前开设有网球、足球、书法、茶艺、插画、3D打印、柔力球等20多门选修课程,定期举办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活动,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

开办四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科技示范基地、西安市最美书香校园、西安市优美校园、西安市师德先进集体、经开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数十名学生在省“数、理、化、生、计算机”学科竞赛中获奖,二十名学生在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国家和省级一等奖。首届高中毕业生在2017年高考中成绩位居未央区前茅、全市前列,学校喜获“未央区高考质量优秀奖”。首届初中毕业生在2017年中考中表现喜人,学校荣获“未央区中考质量优秀奖”。

学校地址:西安经开区草滩五路1001号 联 系 人:马老师

试论经济开发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篇5

一切问题探讨之前, 首先, 我们应该明确什么是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是为了加速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有政府划出一片土地, 集中开发建设, 为投资者提供优惠政策和较好的投资环境, 吸引投资者前来开发土地、产业或当地的优势资源。那么, 什么又是区域经济呢?区域经济是指那些在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上, 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各具特色和以密切联系为基础的地域经济综合体。所以, 要促进经济开发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要从他们的特征开始入手。做好区域的外资吸引工作是发展经济开发区和区域经济的关键之处。

二、促进经济开发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策略

1.加快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要想经济开发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要从管理开始着手, 从开发区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 中国要向经济长期的增长就要进行管理体制的变革。首先, 在管理体系上, 我们应该建立一种针对性强的管理体制。经济开发区的内容丰富, 事务繁杂, 不同的事物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解决, 而不能所有的事都用一个模式处理。所以, 应该建立一个针对性强的管理体制, 针对不同的情况, 进行不同的处理。同时, 相对独立的垂直式一体化管理也符合当前的管理现状, 应该予以发展。其次, 在管理权限上, 应该对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进行简政放权, 加强协调。加强开发区的权力是为了经济开发区更好的进行发展, 中央的命令和要求固然是正确的, 是地方应该遵守的。但最了解地方情况的还是地方政府, 所以, 对开发区委员会进行简政放权将有利于地方政府针对地方的情况开展工作。

2.完善经济开发区的灵活运行体制,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经济开发区的运行体制需要灵活的协调。在运行机制上, 搞好运行机制的配套改革需要率先就思考出于旧体制区别的, 符合现阶段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规律的运行体制。逐步建立和形成符合该经济开发区特征的体制, 灵活的运用机制来进行内部管理。在内部管理的领导机制方面, 投资经营方面都进行加强控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强化投资风险的约束机制, 严格按照资金的有效支付能力约束投资的规模, 对资质审查和契约合同等进行严格的审查。加快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避免出现高风险的项目, 确保区域经济平稳的发展。另外要改善劳动人事管理模式, 形成竞争机制优胜劣汰, 争取打造出高素质的人员, 促进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

3.进行投资环境的优化, 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

经济开发区要着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把“实用、特色、配套”的观念牢记在心中。在进行经济开发区的优化时, 最好要形成外向型的经济模式, 吸引的外地投资者参与本地的投资。要完成这样的目标, 在进行经济建设时, 就要努力提高开发区的招商引资水平, 从人员入手, 挑选出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懂外语、熟悉国际惯例的专门人员开展招商引资的工作, 把眼睛看到外面, 把资金带回本地。同时, 实施开发区服务承诺机制, 要竭尽全力做好企业的各项服务问题, 尽量做到无投诉的服务目标。除此之外, 积极拓宽多层次、多形式的融资渠道, 丰富投资的模式。在开发区建立多渠道的产业资金投入体系, 让更多的资金可以进入经济开发区;开辟广大的国内外的融入渠道, 让资本通过资本市场, 运用金融的手段转化为能促进经济开发区发展的社会资金。最大程度的吸引资金参与经济开发区的发展。

4.重视结构调整, 提高开发层次

进行经济开发区的结构调整, 首先要从资金的结构进行调整。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 吸引资金促进经济区发展是正确的道路, 但是我们也需要对引入的外资进行辨别和挑选。来者不拒和多多益善的情况不是好现象, 那些规模不大、档次不高的资金可能会随着国家的政策调整而带来一定的变数, 所以, 我们要对其精选, 不要盲目接收。另一方面, 要都市场结构进行调整。各个开发区的具体情况有所区别, 市场的结构也有很大的差别。在开发区应该进行市场结构的调整, 按照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发和利益, 实施市场多元化的战略, 这样才能降低市场的风险, 稳定发展。商品的出口也需要进行调整, 坚持以质量和品牌的优势取胜。增强经济开发区的市场稳定性。

三、结束语

经济开发区和区域经济模式是我国在进行市场经济的探索过程中找出的适合中国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我国市场经济的成果和结晶。我们应当充分的发挥这种经济模式的优点来进行我国进行的开发, 实现邓小平所说的“先富带动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行经济开发区和区域经济就是一个先富带动后富的过程, 作为经济发展的相关人员, 我们将继续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和改善, 找到更适合更优化的道路, 把经济开发区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马翎.山东省经济开发区管理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 2010.

[2]罗琼.江西省经济开发区管理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 2015.

[3]彭炜.县域经济开发区融资平台管理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4.

[4]陈波涛.江苏丹徒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 2012.

《技术经济》征稿启事 篇6

《技术经济》是由中国科协主管、国家-级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卞.办、教育部人文社科電点研究基地——淸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协办的学术期刊, 现任主编为淸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小心主任吴贵生教授。本刊1982年创刊, 好片25日国内外公幵发行, 月刊。国内统-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1—1444/F,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2—980X, 邮发代号为80-5840定位本ai 1·:耍叫登技术经济及管现学科和風:他相关学科的学术论文, 1-:耍覆盖管玴学n类的二商管理学级学科下辖的技术经济及管理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检索工具收录情况中丨, 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RCCSE丨11闺核心学术期刊;'|'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全文收录期fij�中鬧学术期FU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椐库来源期r-lj�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FIJ;屮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JFD) 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瘅全文收录期刊。核心栏R介绍“技术创新”栏FI:技术创新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国家层面、区域y面、产业g而、企业.丨乂ifr丨的技术创新问题, 如国家科技政策、II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产业技术战略、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管押.、技术创新的耍衮 (含纟 (1织、知识、能力) 管理等。“产业技术经济”栏M:产业技术升缀的路径与战略:产业技术进化的技术轨道: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战略匈管理;产业的技术经济预测与技术选栉;路新技术产业化;产、Ik技术政策:技术进步对产、丨k增长的萸献等。“区域拔术经济”栏区域经济1彡科技发展战略;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竞争力;区域产业发展:技术转移。区域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丌发区和经济技术幵发K管现:科学园区和创业园区宵押.等。“技术经济分析”m i:项⑷#面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 如项H技术评W山预测、项H丨_评佔预测、投繁项丨丨财务评价尨法、投资项丨丨风险管现等>“创、Ik窜丨『11:创、丨ki Hk战略;创、Ik企、丨丨〈治现;创业企、丨kif场创、丨丨〈企、丨k人力资源脊理:创, , 资:创、丨k过裎管理:企、丨k遞长规衝企《1 (战略等。1#宙_木刊实行双肓匿8评帘。来稿豕论斌否均稿。任何作者不沿榀两投, -稿觀者-经发现, 本叫将严谳处投稿.方式.·魏M《技术綠济》站�_v.jish.uj.in:gji.cn) ., 运用远程找翁系统, 丨:册舞1::传‘爾f'i请汴参按规范槭》相太_及_者信息内容欢迎广尺作芥提i’) m.仃创造性的现论时究、K�':川研究、vy丨M汗究及&水f.的义献综述、令科发·J, �嗲f i i) i丨沿评介艽榀f i.联系fek 010-62792丨22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篇7

一、低碳经济与低碳技术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上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 该发展的模式核心内容主要是在当前市场相关机制的基础上来进行制度的创新以及制定,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得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能够不断地提高技术效能、减少资源使用, 同时研究出可再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相应技术, 使得绝大部分工业生产都能够走向低排放、低能耗的生产模式。而有着低排放、低能效效能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会伴随着新的节能技术、增效技术、减排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只有在大量新型技术的带动下, 并以创新的低碳技术作为指引, 才能够不断推动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

二、目前我国低碳技术发展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企业在低碳技术研发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成功, 有些低碳产品甚至达到了中世界先进水平,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新能源行业。比如, 截止到2015年我国已经有82台超超临界机组在网运行, 在世界范围内也处于领先地位。除此之外, 在世界范围内, 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增长量也处于领先地位, 2013年, 风电机组增长量已经高于1600万千瓦;2015年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10000万千瓦, 同比增长1474万千瓦, 增长率达到了25%。除此之外, 我国是世界范围内出口光伏组件最多的国家, 全球有接近40%的光伏产品来自于我国。此外,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占世界总产量的70%, 约95%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技术为中国公司持有;中国企业生产出了全球首款单次充电可行驶400公里、并可容纳5位乘客的纯电动轿车;中国水泥余热发电效率世界领先, 已开始向国外出口技术和设备。由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战略研究组编制的《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指出我国近期低碳经济与新能源产业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为:清洁煤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新能源规模发电等。中国在低碳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但中国的低碳技术发展仍然令人担忧。因为我们的技术仍以中低端为主。

1.风力发电技术虽然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新能源行业, 已具有1.5MW以下风机的整机生产能力, 但是一些核心零部件, 如轴承、变流器、控制系统、齿轮箱等的生产技术难关却迟迟未能攻克。

2.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一直是一大技术难题, 其中重要原因是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水平较低, 没有先进的电网调控和调度技术。

3.在发展清洁煤技术方面,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IGCC) 相关项目刚刚启动, 关键部件尚不能国产。在中国, 常规火电站的投资约为每千瓦5000元人民币, 而IGCC示范电站高达每千瓦1万余元, 比常规火电站高出1倍多。

三、我国低碳经济下的技术创新路径选择

我国是一个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 人口数量位居全球第一, 但是经济发展的速度却并不符合人口需求, 生态环境也较为薄弱, 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目前我国还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时期, 面临着减小贫富差距、大力发展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等多个不同层面的重要工作同时发展, 这导致我国要推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得更加困难。也正是由于我国的国情较为特殊, 因此我们不能照搬国外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应当从国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吸取能为我国所用的精华, 从我国所特有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1.对低碳技术研发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不断完善我国的低碳技术开发政策, 加强相关的政策以及制度, 并且对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企业, 予以大量的资金支持。 (1) 部分新型的能源技术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极其难以攻克的问题, 而如果仅仅只依靠企业独立进行研发, 必然是极其困难的, 因此, 政府必须要帮助企业在一方面加强与国际先进能源技术的合作以及交流, 从而为我国新型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国家应当在涉及到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上, 加大对低碳建设的力度, 例如智能电网等, 大量低碳技术应用在基础建设上, 能够为国家节省资源和资金, 减少排放。 (3) 国家应当扶助进行尖端领域的技术研究工作, 使得我国的低碳技术能够不断的进步, 不仅快速与国际尖端技术接轨, 未来还要努力超越国际平均水平, 例如在风力发电机上的相关核心技术等。 (4) 严格制定相应的低碳技术制度, 以及战略规划, 引导低碳技术的正确发展, 避免盲目发展的现象出现, 同时, 低碳技术的发展方向应当由国家来予以规划; (5) 国家建立起相应的低碳经济发展扶持基金会, 以此来帮助我国企业低碳技术的发展。

2.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说, 企业需要进行低碳技术方面的创新, 如若不然, 企业将在低碳经济发展大趋势下失去市场竞争力。首先, 企业应该转变营销理念以及传统的盈利模式, 在制定短期目标的同时, 还需要制定长期目标, 总体大方向应该是发展低碳技术, 通过低碳技术的应用, 以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 真正的实现发展模式与技术平衡;其次, 企业需要与政府、机构以及其他企业加强交流沟通, 展开密切合作, 以此分散低碳技术研发期间可能会出现的各项风险。由于低碳技术本身并不成熟, 有很多低碳技术还只是停留在概念阶段, 企业研发过程中需要承受非常大人力、物力等压力, 如果企业单打独斗显然成功的可能性并不高, 所以企业需要与政府、科学研究机构等展开合作, 以此规避风险;最后, 可以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现如今, 技术发展也逐渐实现了全球化, 我国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技术贸易来着获得先进低碳技术, 而后再依据我国国情消化吸收, 与此同时国家还应该做好专利产权保护工作。

3.对于科研机构来说, 应该密切关注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 在此基础上, 还需要与企业进行合作, 以此得到研发资金。科研机构低碳技术研发的重点应该放在以下几方面:提升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核电技术、输配电技术以及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的大力研发, 真正的促进我国低碳技术发展, 融入到各行各业中。另外, 科研机构还需要做好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即必须将研发成功的低碳技术推入到市场中, 真正的将技术转变为生产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低碳技术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生产技术发展的主流, 这也是生产发展的必经之路, 因此, 在当前低碳经济模式发展的潮流中, 我国应当加快与国际水平接轨的速度, 扩大低碳生产技术在我国生产行业的覆盖范围, 将更多技术应用到生产中, 促使低碳经济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激化, 因此, 找到一种能够让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各个国家都极为重视的问题, 这也是促使低碳经济模式成为不同国家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主要针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范式以及发展路径的思考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 以期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低碳经济,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国栋, 杨志.低碳经济[M].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0.

[2]黄栋.低碳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J].中国科技论坛.2010 (02)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篇8

非凡的历程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在邓小平亲自倡导和积极推动下设立的。

1984年~1991年创建与探索这一时期,国务院先后批准在沿海12个城市建立了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努力开拓、大胆探索,逐步形成了“以发展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针。1991年底,实现工业产值146亿元,税收8亿元,出口11亿美元。累计吸引外资14亿美元。小平同志1984年视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时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是对这一阶段工作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坚定了搞好开发区的信心。

1992年~1998年快速发展时期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在南方谈话的鼓舞下,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一时期,国务院又先后批准18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3个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的工业园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首批14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也迅猛发展,1998年实现工业产值1869亿元,年均增幅约30%;税收131亿元,实际吸引外资32.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5%。不仅吸引外资数量大幅增加,项目档次也明显提升,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和所在城市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江泽民同志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十周年时题词:“努力把经济技术开发区办得更好”,对开发区寄予厚望。

1999年以来稳定发展期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中西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为战略目标,经国家批准,中西部地区再次设立了1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至此,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到49个,加上5个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的工业园区,目前已有54个。2004年前3季,实现工业增加值3566亿元,高于全国增幅26个百分点,实际吸收外资99亿美元,高于全国增幅20个百分点。

巨大成就

带动经济发展 经济实力迅速增长。1995~2003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GDP增长89%。2003年,达到4985亿元,增长34.6%,比全国高25.5个百分点。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为主要发展项目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越来越显示出带动当地经济迅速发展和提升的作用。2003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天津全市的19%,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大连的18%,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广州的12%,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外向型程度日益提高。2003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489亿美元,占全国的11.2%;进口520亿美元,占全国的12.6%;实际吸引外资103亿美元,占全国的18.5%。外商投资企业1.4万家,世界经济500强公司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兴办的项目570个,投资总额361亿美元。

优化了产业结构 高新技术产业居于领先地位。2003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达1332亿元,占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37%,机电产品出口317亿美元,占全国的1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75亿美元,占全国的25%。财政投入科技创新扶持资金58亿元,完成科技成果8630项,其中产业化6130项。截止到2003年底,共引进高新技术项目超过4000个,设立研发中心630个。

高科技产业积聚效应日益明显。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生物医药、化学原料及制品和食品饮料等行业是高科技产业聚集行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以高科技为支撑的新兴制造产业同样具有重要地位。2003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内生产的轿车达92万辆,占全国的46%,移动电话产量6953万部,占41%,汽车玻璃占60%,程控交换机占21%,复印机占30%,录像机占30%,彩色显示器占14%。

以高科技为技术核心支持的产业集群发展各具特色。北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成立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化工产业集群;长春、武汉、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汽车产业集群;沈阳的装备产业集群、福州的显示器产业集群也各具特色。

推进了城市化进程以高科技产业带动发展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现代工业化带动城市发展进程,改变了荒郊野村的旧面貌,一批新兴城市和新城区迅速崛起。

以高新科技产业进入经济开发区的企业,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对外开放的大学校、实验室和人才加工厂,各类培训中心、技术交流中心、留学生创业园不断涌现,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优秀人才。同时也推动了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转变。有的开发区内聚集了所在城市1/3~1/2的海外留学人员,10%以上人员具有中高级专业职称。

加快了体制创新驾驭在高科技水平之上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科学的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作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各开发区在推进体制改革创新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许多做法已扩展到区外,有的在全国推广应用,甚至在国际上也备受瞩目。“一个窗口”、“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等,都是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上发展出来的。

新形势新发展

当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处在全面提升水平的关键时期。2004年12月11日,温家宝总理对提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水平做出了重要批示,12月14日,吴仪副总理在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会议上要求,努力提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水平。

目前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要立足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要继续提高发展水平,参与经济全球化,要迅速解决约束自身发展水平提升的瓶颈。国家提出,到2010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要力争在2003年基础上翻两番,达到2万亿元,提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水平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加大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及研发中心的力度。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积极培育自主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努力营造吸引外资和鼓励创新的良好投资创业环境。从单纯发展制造业为主向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并举转变,从注重规模效益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从偏重引进向注重创新转变,从依靠政策优势向依靠体制优势转变。

自觉服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和宏观调控沿海城市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继续充分发挥在对外开放中的区位优势,率先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密集的外向型现代化工业基地和服务承包基地,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中西部地区要发挥当地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充分发挥装备制造业等产业优势,大力推进优化结构。

建筑技术与技术经济论文 篇9

1.低碳经济概念

低碳经济主要就是要求我们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多多关注环境和资源问题,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量、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对于环境的污染。针对这一目的,主要采取的途径就是转变当前固有的经济增粘模式,创新管理制度体制,开发新的技术手段,采用新式能源,减少石油、煤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最终取得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和低碳经济相对应的主要就是在建筑行业内进行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应用,最终达到建筑行业和环境资源共同和谐发展的目的。当然也可以指具体的能够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建筑物,其主要的衡量指标就是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建筑行业内进行低碳经济的运行,推进低碳建筑的发展是极为必要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建筑行业是耗能最为严重的一个行业之一。在该行业内大力推进低碳建筑的发展,就能够为整个的低碳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理应把低碳建筑作为未来几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二、在建筑行业内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低碳经济在建筑行业内的发展不仅仅是建筑行业本身的要求,同时也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并且还是我们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都知道,建筑行业是耗能大户。以往有调查研究显示,当我们建筑1m2的建筑房屋平均要排放出0.8t的碳量,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当然其消耗的能源也是较为巨大的。并且在房屋建筑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的能源,比如照明、通风、采暖等都可能会继续消耗能源,这也就造成了当前我国能源较为短缺的现实,而这一现实也恰恰使得我们意识到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此外,对于环境来说当前的现状也极不理想,环境污染问题极为严重,这反过来对我们的生活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尤其是生态失衡现象使得我们只能自食其果。为了避免这一现状的恶化,当前我国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低碳经济也在各个行业中发展起来,建筑行业当然首当其冲的应该进行低碳建筑的改革。

三、低碳经济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既然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进行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应用,那么我们理应在具体的建筑项目执行过程中做出必要的改进来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下面就主要从建筑设计、建筑施工技术和具体的项目管理等三个方面,介绍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如何进行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应用。

1.低碳经济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指挥者,理应在其中体现出低碳经济的相关理念,进行相关的低碳经济设计。只有如此,才能够在后期的施工当中得到相应的体现,最终做好低碳经济的应用工作。具体来说,在建筑设计当中发展低碳经济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讨逐步开发出一套适合于建筑节能和低碳经济的设计流程。进而在低碳理念的指导下,完善和改进原有的建筑设计模式,降低施工中的能耗。具体到城市建筑设计,我们进行低碳建筑设计的主要路径都是循序渐进的。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和被影响,结合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的提高来增强低碳设计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此外,我们还应该在建筑设计中的土地占用面积上下功夫进行思考,土地占用率也是衡量一个建筑工程环境破坏状况和耗能状况的主要指标。

2.低碳经济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应用

低碳经济发展和应用主要还是体现在建筑具体施工技术上,新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做出巨大的贡献,这也是我国针对低碳经济发展进行最早的一项研究和实践。在具体的建筑施工技术中进行低碳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积极开发新能源、新材料,采用新型的能源对于环境保护和不可再成能源的节约来说意义是极为重大的,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着眼点,比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的利用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创新施工工艺也是低碳经济应用的一个主要途径,尤其是针对当前耗能较为严重的几个主要施工技术进行必要的节能创新,就能在极大程度上降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能源使用,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3.低碳经济在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项目管理也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管理的水平不仅仅对于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有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应用。比如,我们在具体的项目管理中加强对于电力使用和原材料使用的监管就能够起到有效的节约作用。此外,加强施工的标准化管理也能够有效地减少工程的重复施工,提高低碳经济的应用程度。

四、结语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篇10

为全面展现山西省新型工业化产业园区 (示范基地) 建设风采, 从本期起, 我们将推出全新栏目——“园区风采”, 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见解, 重点介绍山西省工业园区的发展情况, 展示园区发展的喜人成果, 展现山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成绩。

从2002年建区以来,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10余年的发展, 现已拥有入区企业1 118家,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6家, 外商投资企业31家, 进出口企业19家, 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6家, 已跃入中西部国家级开发区一流行列和山西省领先水平, 综合发展水平连续四年居山西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第一位。目前,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装备制造 (能源装备)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是唯一一家以煤机装备为主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自获批以来, 该开发区全面落实相关优惠政策,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装备制造尤其是能源装备信息化与产业化融合, 引导产业集聚发展、集约发展, 为山西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

自主创新硕果累累

国家级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太原市区东南部, 处于大太原经济圈和太榆同城化的核心区域, 成为山西省投资环境最优、对外开放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自主创新能力最强、龙头企业集聚最多、新兴产业最集中、对周边和太原带动作用最强的区域之一。目前, 该经济区已聚集了富士康、江铃重汽、三一重装、中煤科工、太重煤机、通泽重工、智奇铁路设备等一批世界500强及国际国内知名企业。

装备制造产业, 现已形成能源装备、交通运输装备和冶金装备三大产业。其中, 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聚集了二十余家煤机装备制造企业, 拥有三个国家级煤机装备研究检测机构和四个省级技术中心, 已初步建成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一流的以煤矿成套设备研发制造为特色的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 建设以太原为中心的世界煤机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交通运输装备产业, 智奇铁路设备有限公司已建成我国目前唯一一家高铁轮对生产和检修基地, 企业产品已覆盖了我国高速铁路和谐号动车组全部四个车系, 以及从时速200公里级到380公里级所有速度平台, 具备5万条高铁轮对的年生产能力。太重新建高速列车轮轴及齿轮箱国产化项目, 目前该项目二期轮对车间、重轴车间进展顺利。预计达产后形成产值45.8亿元, 税收4.9亿元的良好经济效益。在重型汽车装备方面引进了江铃重汽、青特汽车等企业, 其中江铃重汽重点研发生产重卡汽车发动机、重型载货汽车的生产能力, 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重卡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比传统汽车每百公里节能40%以上。

冶金装备产业, 太原通泽重工有限公司拥有山西省唯一一家荣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民营科技企业, 该公司拥有国内唯一的限动芯棒连轧管机组成套设备、大功率惯性摩擦对焊机组成套设备、张力减径机组成套设备和大口径无缝钢管旋扩管机组成套设备等设备的设计制造企业。

五大产业各具特色

按照规划,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在2013年至2015年三年期间, 重点发展煤炭机械、铁路装备、汽车制造、冶金装备等优势产业, 围绕做大做强装备制造 (能源装备)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煤机装备特色产业基地, 通过龙头带动和产业延伸, 加快向产品的高端化、成套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和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优势企业。

煤机装备产业将围绕高端化、集群化、成套化、系列化发展方向, 努力建设成集生产、研发、培训、销售于一体的国内最大、世界知名的煤机产业基地。重点扶持太重煤机、山西天地煤机、山西煤机、三一煤机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到2015年, 形成2个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和3个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 以及若干1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

高速铁路装备产业将发挥智奇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在已有技术积累的基础上, 开展对轮对总成和关键部件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做大做强规模, 努力建设国家高铁轮对产业化基地。抓住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 发挥太原在材料、加工上形成的组合优势, 构建较为完整的高速铁路装备生产体系, 努力成为国家高速动车组轮轴产业化基地, 全国高铁装备主要生产基地和国际高铁装备制造商的重要合作伙伴。到“十二五”末, 形成10万对轮对生产能力, 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以上。

重型汽车产业围绕江铃重汽发展需求, 引进建设一批零部件生产企业和经销商, 集聚生产要素, 促使产业链配套形成, 建成完整的重型汽车生产和服务体系,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争取到2015年, 形成年产销能力10万辆以上, 占到山西省重车市场份额的50%以上, 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以上。

工程机械装备产业将重点支持三一 (太原) 科技工业城升级重点工程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400亿元, 占地面积6 000亩。主要产品分工程机械、工程机械发动机、新能源设备等三大类。项目建成后, 可实现年产值600亿元, 税收30亿元。

冶金装备产业重点支持通泽重工新建智能型高端电液成套装备项目。该项目主要生产高端电液成套装备, 投产达效后可实现高压大排量柱塞泵/马达40 000台/年、高压大流量二通插装阀25 000件/年的产能规模, 实现工业产值25亿元以上。

政策引领产业升级

为了能够实现目标,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出台鼓励煤机装备发展的政策, 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首先是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市已经出台的煤机装备产业优惠政策, 消除制约瓶颈, 强化政策实施的组织措施, 建立政策执行的监督检查制度和信息反馈机制, 使已有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其次是积极出台政策措施, 引导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 加快对现有煤机项目的改造提升。瞄准国内外煤机制造先进水平, 支持加快建设一批以采掘、支护、运输、洗选装备、煤矸石加工设备为主、各类产品配套齐全的煤炭机械制造项目, 优化支持发展基地内的煤机项目, 开发建设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质量档次高、经济效益好的煤机骨干项目。

再次是积极支持煤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开展自主创新, 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加强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 有针对性地组织产学研联合技术攻关, 开发新产品,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最后, 实施人才带动战略, 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和培育煤机产业发展各类人才, 解决煤机产业发展中的人才制约瓶颈。制定激励政策, 鼓励优秀科技人才到煤机产业来创业, 建立多层次的煤机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培育一批适应产业提升和发展急需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上一篇:读书之美下一篇:SW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