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教育十篇

2024-06-02

亲子关系:教育 篇1

关键词:青少年,亲子关系:教育

1 亲子关系与青少年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往关系, 具体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往, 母亲与子女之间的交往, 它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 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

而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关键而特殊的时期, 是个体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不稳定时期。因此, 青少年时期容易产生亲子冲突, 有学者称之为“亲子关系危机期”, 霍尔等许多心理学家将青少年期比喻为人生途中的“疾风怒涛”般不平静的动荡的时期, 但这也是塑造子女性格的好时期, 不论是发展心理学家还是家庭教育专家都把青春期看作是人的“第二次诞生”。亲子关系是青少年三大社会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因此, 亲子关系、家庭气氛影响着他们的人格发展、心理健康。

2 当前青少年亲子关系的新变化

2.1 家庭结构变化, 亲子互动不同以往

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 与传统的非独生子女的家庭相比, 在亲子互动上, 独生子女与父母发生单一的关系, 在父母面前表现的机会更多。父母在经济和精力上的负担减少, 对子女的生活抚养照顾以及教育和感情交流上所花费的时间相应增多, 这是家庭关系简单化对子女的有利影响。但不利的方面是, 家庭中这种单一的亲子关系加重了相互间的心理依恋。一方面父母对唯一子女的投入大, 期望值往往过高, 给子女造成很大压力;另一方面, 子女在家庭中地位强化,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角色认知, 难以接受父母的正面教育, 影响了亲子关系的和谐。

2.2 生活节奏加快, 亲子关系淡漠

社会改革的深入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 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 父母忙于事业和生活的奔波, 子女则忙于学习和应考, 忙碌的生活使一些人的家庭观念淡漠了许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更少了, 相互之间缺少情感的交流和沟通, 导致了亲子关系的淡漠。

2.3 亲子交往中双向影响日益突出

随着中国社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 电子网络日益发达, 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 也改变着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亲子关系, 现代的亲子关系已经由传统的单向被动型向双向互动型转变。亲子关系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亲子关系中父母与子女的教育与被教育、指令与服从, 甚至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新型的亲子关系要求父母与子女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 在新型的亲子关系中“教子女”“教父母”是同时共存的, 不仅子女能在父母的指导下健康成长, 父母也能从子女的成长中受到有效的影响。

3 青少年期良性亲子关系的创立及其对教育的思考

3.1 父母方面

3.1.1 提高自身素质

父母在亲子关系调适中属于主导地位, 父母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亲子关系的调适, 父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他们的主要责任是帮助子女发展成为自主自立的人, 为此应该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3.1.2 了解子女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对于父母而言, 要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 了解他们特殊的心理需要, 同时也要顾及年龄特点, 只有尊重子女身心发展规律, 了解青少年时期子女的身心特点, 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3.1.3 转变教育观念

父母应该从社会的客观需要和子女自身愿望、兴趣与能力出发, 形成良好的人才观, 与孩子一起共同确定期望目标, 正确对待子女的成功与失败。

3.1.4 加强亲子沟通

一方面, 父母与子女的有效沟通可以增加亲子之间的理解, 有利于亲子之间从彼此的立场上理解问题, 换位思考, 体验彼此的感受、加深理解对方的难处与心理需求、加强亲子间的亲和度;另一方面, 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可以使父母及早发现子女在学习、生活等成长中的困难和疑惑, 父母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及时的关爱, 避免子女在成长的道路上出现心理异常;亲子之间的沟通, 可以让子女学会更多的社会交往技能, 有利于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3.2 子女方面

亲子关系很重要, 但是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双方沟通、理解的结果, 长期以来, 亲子关系都被看作是一种由父母教育孩子并塑造孩子行为的过程, 新近的研究认为, 亲子关系是一个亲子之间互动的过程, 因此, 子女对父母的理解是促进亲子关系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条件。青少年已经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具备了较高的理解能力, 同时拥有了处理一般事务的能力, 父母爱子女, 子女也要懂得爱父母, 尊重父母, 在家庭中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

3.3 社会支持和教育方面

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单靠父母或子女单枪匹马的去完成是不现实的, 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学校和社会可以通过设立家长学校、各类亲子关系咨询辅导机构等, 协助家长树立科学的亲子教育观, 并帮助子女理解父母。

3.3.1 建立一系列的家长教育学校

这里所说的家长教育不是像师生关系般“教”家长一套称职父母的法则, 而是支援家长全面参与孩子的成长。家长教育必须紧扣子女的学习及成长的需要, 才能解决家长最关切的问题。

3.3.2 促进教育体制改革, 加快教育理念转变

首先, 目前, 学校和家长只重视对学生、孩子认知能力的培养, 评价一个学生往往以成绩的好坏为标准。繁重的课业任务、激烈的社会竞争、家庭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值, 使得青少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同时, 由于部分青少年的性格内向, 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缺乏开放性, 社会又处于转型期, 一些浮躁偏激的社会情绪, 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很大。作为家长, 要给孩子更多的民主权利, 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 全面培养孩子多方面技能, 陶冶情操, 给孩子更多的空间, 让他们在紧张学习之余能够得到充分放松。要学会与孩子平等交流, 做知心朋友, 及时了解孩子在各个阶段的心理状态, 避免在身体、情感或性情上打骂、压服孩子, 在关爱上下功夫。因此, 加强亲子关系就要加大亲情感染的力量, 动之以情, 激起心理层面的激荡, 然后由情入理, 在思想体系的高度解决问题。

其次, 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必须改变目前的这种唯学习论, 唯分数论的教育制度, 教育体制。推行素质教育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但是目前许多地区的素质教育仍然是“换汤不换药”, 并没有对现状有多大的改进, 我们要做的是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 切切实实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石伟, 张进辅, 黄希庭.初中生亲子关系特性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 (1) :10-14.

[2]张璐斐, 张琦光, 施小菊.青春期父母教育方式的调整与亲子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10) :61-64.

[3]余荣琴.青春期良性亲子关系创立研究[J].法制型社会, 2006. (8) .

亲子关系:教育 篇2

随着目前代孕现象的日益普遍,代孕所生育子女已成客观存在的事实,其出生之后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民事法律活动,对代孕亲子关系的认定的缺失必然会导致代孕子女利益的损害,所以对代孕亲子关系的认定,对代孕子女法律地位进行确认势在必行。根据各国的法律以及法理,对代孕亲子关系的认定主要有以下几种主张:

1、血缘说

所谓血缘说,又称为基因说,是根据孩子的基因来源确定代孕所生育子女的法律父母,也就是由供卵者和供精者成为代孕子女的法律上的父母。这种学说更符合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血缘作为纽带更有利于孩子在家庭中的健康发展。但是这种学说也有其弊端,因为有时捐赠者仅是单纯的出于帮助的目的捐赠自己的精子或者卵子,并不想因此真正成为该子女法律上的父母,所以以这种学说为准的话,将会对捐献事业造成一定的阻碍。

2、分娩说

这种学说的初衷是为了强调代孕母亲十月怀胎及分娩这整个过程的辛苦,通过此种理论给代孕母亲以亲权的回报。但这一学说忽略了代孕母亲的意愿,曲解了代孕的最初目的。代孕行为的初衷就是为了借他人子宫为自己生育孩子,而按此学说,则代孕合同形同虚设,根本无实际意义。委托夫妻的目的非但达不到,其在这一过程中的贡献也被忽视,同时还极有可能给代孕母亲一方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3、子女最佳利益说

这种学说主要以所生育孩子为基点,试图使该孩子在最好的环境中成长,使其获得最佳利益。但这种学说太过注重孩子的利益,却忽视了代孕母亲和委托夫妻双方的利益。而且这种学说不易判断,不具有确定性,易使代孕子女法律上的父母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并不能很好的保护子女的最佳利益。

4、契约说

契约说指的是由委托夫妻和代孕母亲双方签订一份代孕协议,“根据代孕契约,双方在从事此种人工辅助生殖的过程以前,已经同意由代孕委托人成为婴儿的父母,法律应当尊重当事人的自治决定。”该说目前是理论界的通说。该说充分尊重当事双方自己的意愿,这正符合代孕行为的初衷,体现了私法自治的精神。但因为代孕亲子关系的认定问题涉及到公序良俗、社会公德等,所以当然法律要对此作适当的限制。

二、两大法系代孕亲子关系认定法律制度之比较分析

1、英美法系有关国家和地区对代孕亲子关系的认定规则

(1)英国

英国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有关代孕亲子关系的认定也经历了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1982年英国设立了沃诺克委员会,在1984年的《沃诺克报告》中否定了代孕行为。1985年初英国的第一例国际商业代孕“Baby Cotton”案的发生,引起了法院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英国政府于7月16日颁布了《代孕安排法》,该法规定禁止商业性质的代孕,承认了非商业化代孕的合法性。但该法并未对代孕亲子关系的认定做出规定,在1990年颁布的《人类受精与胚胎学法》中对此问题作了补充。该法规定任何代孕合同均无法律约束力,对于代孕亲子关系的认定以传统的“分娩者为母”为原则,以保障代孕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美国

美国政府没有统一对代孕作相关规定,各州对代孕问题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后来随着代孕行为的普遍发展,美国政府于1973年通过了《统一亲子法》,该法最初只是对人工生殖中子女与不孕夫妇以及捐赠精卵者的法律关系作了规定,并未规定代孕亲子关系的认定问题。2000年修订该法律时,增加了代孕亲子关系的认定规则,承认了代孕行为的合法性,委托夫妻对于代孕所生子女拥有亲权。

(3)中国香港地区

1997年中国香港生殖临时管理局制定了“代孕母亲条例草案”来规范代孕行为,该草案禁止商业化代孕,承认了非商业化代孕的合法性,并依据“分娩者为母”的传统规则来认定代孕亲子关系。2000年6月香港立法会通过的《人类生殖科技条例》对代孕采取了有限开放的态度,立场同前述法案基本相同。

2、大陆法系有关国家和地区对代孕亲子关系的认定规则

德国原则上禁止代孕,但按照1989年修订的《收养介绍法》的规定,代孕母亲是所生子女的合法母亲,她拥有对代孕所生子女的亲权,若其放弃则委托夫妻可通过收养取得代孕子女的亲权。随后1990年出台的《胚胎保护法》再次规定了禁止代孕技术的实施。

法国、瑞典和日本对代孕生育采取了完全禁止的态度,规定代孕协议因违反公序良俗而无效。

我国台湾地区对代孕行为的态度是对代孕单独立法,有条件的开放代孕。在认定代孕亲子关系时,以血缘说为标准;当得知该子女与该夫妇之间没有血缘关系时,在一定期间可以提起否认诉讼。

通过对代孕亲子关系认定的各种学说以及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地区)认定规则的分析,可以发现每种学说及规则都有利有弊。我个人较赞同将“契约说”作为认定代孕亲子关系的总原则,因为这种学说毕竟符合了代孕这一行为产生的初衷,相对而言更有利于代孕行为各方当事人利益的平衡保护。当然,对待特殊情况时,可以综合各学说来解决,对各方当事人予以最佳保护。

三、我国代孕亲子关系认定的立法状况及规制建议

我国立法上关于代孕的规定主要即体现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的规定上,该办法第3条规定:“任何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第22条规定:“对于实施代孕技术的医疗机构给予警告、3万元以下的罚款,并给予有关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种明确禁止代孕的严格规定,实质上是政府采取的一种逃避的态度。这种逃避态度忽视了社会上代孕现象的客观存在,不但没有解决纠纷反而更容易引起纠纷。如上文所提到的,退一步讲,不管政府立法上对于代孕行为的态度如何,但至少对于代孕子女身份关系的认定应做出明确规定。但就我国目前现行法而言,尚未对此做出相关规定。

只有明确代孕亲子关系的认定规则,才能在相关问题、纠纷出现时候才有法可依,顺利解决,有效维护代孕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对此问题长期避之不管,一方面会引起纠纷的增加,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也极有可能会在客观上形成一种不平等的状态,即代孕所生子女与自然生殖方式所生子女之间的不平等待遇。不管代孕行为是否合法,毕竟其所生子女是无辜的,理应同自然生殖方式所生子女享有同等的社会待遇。综上所述,国家应对代孕以及与代孕相关的亲子关系的认定规则等做出明确规定。对于代孕亲子关系的认定,我赞同以“契约说”作为认定亲子关系的原则,直接明确规定委托夫妻为代孕所生子女的法律上的父母。因为契约说最能体现代孕行为存在的初衷,它正是人工生殖技术存在的伦理基础,能够实现协议双方当事人各自的愿望,对于代孕所生子女,显然由委托夫妻作为其父母会更有利于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更好的保护其合法权益,并且明确了代孕子女的法律上的父母为委托夫妻,可以使代孕子女的身份明确、安定,显然有利于其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求,代孕成了一种新的社会现象。代孕作为人工生殖方式中的一种,成为医学上治疗者对于代孕的态度如何,对于其所产生的亲子关系的认定急需法律解决。以下本文即围绕代孕生育展开分析,探析其所产生的亲子关系的认定问题。

关键词:代孕,委托夫妻,亲子关系认定,法律规制

参考文献

[1]李志强.代孕生育亲子关系认定问题探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4).

[2]朱川,谢建平.代孕子女身份的法律认定[J].科技与法律,2001(3).

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关系 篇3

亲子关系有其独特的生物学基础和心理学意义,是人类社会最亲密的关系之一。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来说,可确保其生存,有助于塑造其性格;对于父母来说,它可能是最能给人带来满足感的人生经历,也是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努力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那么,良好的亲子关系应具备哪些特质?父母怎样才能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呢?

法国哲学家卢梭认为,人的成长必须接受教育,“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从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不能由我们决定,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有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加以控制的。”从卢梭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内在发展是父母不能决定的,父母的教育作用就在于利用周围事物的有利因素,促进孩子的内在发展。因此,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来说,父母是外在因素,孩子自身的成长是内在因素。既然这样,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担当怎样的角色,才能促进孩子的发展呢?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指导”。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分别阐述了环境的指导作用、社会指导的模式和在教育上的应用。他认为,指导是“把在任何一个时间起作用的冲动集中到某一特殊的目的上,并使一连串的动作有前后一贯的顺序”。“在社会情境中,儿童必须把他的行动方法,参照别人正在做的事情,使他所用的方法适合。这样就能指导他们的行动,达到共同的结果,并使参与者有共同的理解。”“教育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兴趣和理解的认同达到这种内在的控制。”

一、家庭教育的指导应遵循的原则

杜威的“教育即指导”思想应用于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是父母指导孩子发展,父母的角色即“指导者”。家庭教育中的指导,必须遵循方向性、集中性和连续性三个原则。

第一是指导的方向性原则,也就是父母期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英国哲学家罗素说:“我们必须对我们所欲培养的人才类型持有某种观念,然后才能对我们认为最优良的教育持有明确的意见。”父母要对孩子的发展有一个预期的目标,家庭教育要围绕这个目标展开。目标不仅使家庭教育有明确的方向,而且能够调控家庭教育的过程。大多数父母希望孩子将来拥有一个幸福满意的生活,能够与他人合作,在社会生活中贡献出自己的才能。要实现这样的期望,父母就要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健康的体格,优良的品性,求知的愿望和能力,丰富的情感以及审美的情趣,并使这些方面得到和谐、自由、统一的发展。

第二是指导的集中性原则。在父母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会发生许许多多意料不到的事情。这些看似零散的、孤立的、无目的的事件,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往往蕴含着教育的时机。父母要善于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排除不必要的纷扰,把偶然发生的事件转化为孩子发展的契机。这样父母就把指导集中于孩子的内在发展,集中于家庭教育的目标。

第三是指导的连续性原则。这个原则要求父母的家庭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贯穿于孩子成长发展的始终,这样孩子的发展才能前后一致,保持和谐。否则,容易使孩子无所适从,从而产生心理和行为的混乱。

二、父母对孩子的指导途径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指导作用是经由什么途径实现的呢?家庭教育中的指导,是在父母与孩子的共同生活、共同活动中,通过沟通和理解实现的。家庭教育的目标使孩子获得良好的发展,父母与孩子在共同的生活与活动中,通过积极沟通,达到相互理解,形成共同的心理倾向。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教育就如春风化雨一般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于润物无声中达到理想的境地。亲子沟通是一门艺术,需要父母用心体会,在交流与沟通中探索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沟通的水平,才能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首先,父母在与孩子的交往中,要放下权威的架子,以民主的态度与孩子交流,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对话。民主的交流方式表现在许多方面。父母要给孩子发言权,鼓励孩子就某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父母要耐心地倾听孩子讲话,并对孩子说的话有所回应,使他感觉到你不仅在听他讲话,而且关注他所说的内容,使孩子有一种受重视和被尊重的感觉。在这样一种民主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会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与父母交流。

其次,父母要把孩子当作家庭中平等的一员,让孩子参与家庭中一些事务的决策,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让他懂得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如果这样,孩子就会主动关心家人,关心家里的事情。当孩子参与了家务劳动,父母要真诚地对孩子表示感谢、赞赏和肯定,使他获得心理上的认同感和满足感。这样,孩子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家庭事务和家务劳动,能够从中发展出自我管理能力,懂得关心父母,从而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加亲密。

再次,沟通需要共同的话题,共同的话题往往存在于共同感兴趣的事物之中,因此父母要投其所好,关注孩子喜欢的事物。父母可以与孩子共读一本好书,共同观看孩子喜欢的电影,与孩子一起欣赏音乐、绘画,接触自然等。从这些共同的活动中,父母可以了解孩子喜欢的事物,相互之间有共同语言,在沟通中有广泛的话题、丰富的内容,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就能达到沟通的目的。

最后,父母了解孩子的需要并给予有效沟通的帮助,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一条重要途径。比如孩子考试失利一定很沮丧和难过,这时父母首先要接纳并安慰孩子,使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然后,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查找考试失利的原因,帮助孩子制订新的学习策略,督促孩子有效执行新的学习策略,使他在下一次考试中重建信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获得了父母心理上的支持和有效的帮助,他从中学习到如何应对挫折,学习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通过共同活动而进行的沟通,使孩子能够理解父母的行为是为他的利益考虑,真正关心他的成长,因而他就会发自内心地尊敬并服从父母;通过沟通,父母也能了解孩子的所思所为,根据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反应,及时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使之适合孩子的发展。这正如杜威所说:“如果每个人把他自己行动的结果看作和别人所做的事情有关,并考虑他们的行为对他自己的结果,那么他们就有了共同的思想,他们的行为就有了共同的愿望。在各个人之间有一种了解,这种共同的了解控制着每个人的行动。”家庭教育就是在父母与孩子的共同了解中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作者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胜利庄路12号,济南,250031)

通过亲子教育建构亲子关系 篇4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现在的家长都热衷于把孩子送往最好的幼儿园,请最好的老师,但并没有与孩子真正的沟通,不仅影响孩子发展,也造成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而亲子教育是以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为目标,以实现亲子间情感沟通为核心内容一种特殊形态的新型教育模式。它不仅重视爱护幼儿身心健康和培养幼儿早期性格和各种能力习惯,而且能更好地促进儿童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 亲子教育;亲子;桥梁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对其影响最大的是父母而非学校,可见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无法替代。父母既是教育的承载者又是教育的传递者,因此,要想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搭建一座坚固的沟通桥梁,父母不仅应该获得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沟通方法,而且要将观念和方法融入到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才能最终促进孩子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和谐发展,这正是当今我国风行的亲子教育的核心。亲子教育是20世纪末期在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强调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双方互动,它涵盖了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两方面。它是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和提升而达到的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亲子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但有关亲子教育的书刊、音像资料很多,还有各种亲子教育讲座、亲子教育咨询热线和网站,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一些社区还有专门的亲子教育辅导员深入千家万户作指导。近几年,各种各样的亲子教育机构如亲子教育研究所、亲子俱乐部、早教中心、亲子园等等也在各大中城市建立起来,所有这些都可以促使父母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和完善,并帮助父母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以更积极、主动、平等的态度和孩子沟通、互动,既有助于改善亲子关系,增进亲情,更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亲子教育的涵义与作用

亲子教育是以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为目标,以实现亲子间情感沟通为核心内容,重视爱护幼儿身心健康和开发潜能,培养幼儿早期性格和各种能力习惯,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新型教育模式。1

由于亲子教育的主体是家长和孩子,家长既是教育的承载者又是教育的传递者,因此,要想搭建一座坚固的沟通桥梁,家长不仅应该获得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沟通方法,而且要将这些观念和方法融入到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才能获得亲子教育的成功,最终促进孩子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亲子教育通过“亲子”两字突出了父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并由此突破了家庭教育中的许多传统认识。父母向子女直接提出行为要求,就某一个问题对子女说明道理,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子女的行为加以肯定或否定等,都是家庭教育的不同形式。亲子教育提倡亲子共同活动,父母与子女在共同活动中达到了解、沟通、引导、教育的作用,这也是一种重要的、但过去并不为父母重视的家庭教育形式。在家庭中父母是第一重要的,但不少父母由于各种原因,将教育子女的直接责任推给祖辈,亲子教育强调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子女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建立父母与子女之间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亲子教育有别于一般家庭教育的另一特点。

亲子教育的作用在于既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生长,又可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还可以激发幼儿的良好情绪。不仅有益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密切亲子关系,还有益于儿童各方面的身心健康与发展,而且幼儿会把在亲子教育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中的态度、方式方法迁移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所以父母要正确认识亲子教育的意义,才能更好的让子女健康成长。

二、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当今,不少父母都感觉跟孩子进行沟通是一件难事。有些孩子犯了错,不管父母说得苦口婆心,孩子都是一边耳朵进,另一边耳朵出,令父母十分着急:为什么我的孩子都不听我的话呢?于是有些家长心急之下就体罚了孩子,这并没有促进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反而破坏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因此,要成为孩子最好的良师益友,有关亲子沟通的训练是家长必须学习的亲子教育的重要课题。

孩子的年龄小,事物的认识肤浅,有时会把事情说得乱七八糟,父母听得多了,就不耐烦了,以后孩子说这些事的时候总是敷衍过去,渐渐失去了对孩子倾听的能力。例如:丁丁刚上幼儿园,对幼儿园的环境还很陌生,也很害怕。当时幼儿园正在建一座大楼,每天都会有施工传来的嘈杂声,丁丁害怕极了,他回家告诉父母,说是幼儿园里有怪兽,每天都在叫肯定是想吃掉他。丁丁父母认为丁丁看动画片多了,编出来的谎话,也就没在意,更没有去了解他这样说的原因,接连几天,丁丁都是这样对他的父母说,丁丁父母开始还愿意听,可到后来越来越不耐烦了,根本不想听丁丁说的这些“谎话”。然而,父母的拒绝听,对孩子是内在的伤害,他会以为父母不再关爱他,对他的问题没有兴趣,久而久之,亲子之间沟通的管道阻塞,等孩子问题发生时,恐怕为时已晚了。

(二)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平等的关系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中国做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高高在上,不允许孩子违背自己的意愿,不管自己做得对不对,在孩子面前永远要说自己是对的,以此来建立威信。即使孩子有不同意见,反驳父母的观点,但父母仍要坚持的自己的观点,甚至会对孩子说“我走的路比你过的桥还多”,这样一来,孩子永远没有说出自己想法的机会,父母和孩子之间就缺乏了一种平等的关系。其实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认知和判断力之后,他们会对这样的不平等的关系进行抵抗,久而久之,就会不相信父母的话,也就不愿意与父母沟通自己的想法。

(三)父母忽视孩子的情绪发泄

父母总是认为孩子不需要情绪发泄,当孩子想发泄自己的情绪时,父母会认为他们在无理取闹,根本不值得一提。其实孩子也是人,也会有不好的情绪需要发泄,可是孩子的年龄小,还不知道如何去发泄自己的情绪,而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孩子有这样的情绪当然希望在父母面前得到发泄和安慰。而父母却不以为然,特别是对男孩子,认为“男儿有泪不轻弹”,时间一久,积在孩子身上的情绪就会爆发,父母只会说孩子脾气变坏了,却怎么也不会找到孩子脾气变坏的原因。让孩子养成有情绪就要适当发泄出来是很重要的。当孩子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时,父母要耐心地听取,耐心地接受,不要轻易反驳,但可以做一些解释和引导。

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亲子教育,它可以促使父母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和完善,并帮助父母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以更积极、主动、平等的态度和孩子沟通、互动,既有助于改善亲子关系,增进亲情,更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

三、亲子教育的要素

(一)父母自身的素质

孩子天生就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一言一举。身为人父人母,要不停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尤其文化的修养。研究表明父母文化水平会影响亲子关系的,因为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他们更倾向用心理的方式去对待子女,理性地去了解

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年龄特征,理性地对待孩子问题,很少粗暴地对待孩子。所以父母要提高自身素质。

(二)父母对孩子的认识

不良的亲子关系一般是由于父母对孩子错误的认识造成的,错误的认识务必导致父母对孩子的异常态度。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影响良性亲子关系的形成。所以作为家长必须改变这种认识。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不要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喜欢用什么方式对待孩子就用什么方式;不要拔苗助长,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要认为父母的教育作用不大,就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不要认为父母和孩子交往是没有,没必要在这里浪费时间,所以很少聆听孩子的心声,更不说沟通了;说话做事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说话做事,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父母和孩子是两个个体,两者有不同的思维,而父母的一般是强势思维,所以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成年人的思维强加在孩子身上。

(三)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父母要尊重孩子,保护孩子幼小的心。不要在外人数落孩子他的不是,说他的缺点。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你个人的私有财产。尊重孩子那些在你看来看似很可笑的想法,问题,收藏的东西等等,耐心地回答孩子的问题,不要应付地“恩”、“哦”回答孩子,敏感的孩子知道你心不在焉地回答他的问题,会觉得自己自讨无趣,以后就不会再问你的问题了。更严重的,他会怀疑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他了,为什么对自己不理不睬的。他会觉得自己已经被遗忘了,被冷落了。这样久了,有的孩子就会变得顽皮捣蛋,因为他想引起大人们的注意,寻找爱和安全感;有的孩子就会冷漠、孤僻、更加敏感。

四、利用亲子教育搭建“亲”与“子”沟通的桥梁

(一)让父母与孩子一道参加亲子活动

现今,许多幼教机构都开设了亲子课程对家庭的亲子教育进行指导,不少家长与孩子参加这样的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幼儿一起学习。虽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有时间和条件去参加,但也可以在网上寻找或观看有关的文字、音像资料自觉进行亲子教育。不管是用什么方式,在进行亲子活动时应更多关注幼儿的情绪,与孩子交流情感体验。父母和孩子在进行亲子活动时,不能只顾给孩子讲解知识,而是应该鼓励孩子去自己发现学习。家长这时应该是孩子一起学习的同伴,要细心的去观察孩子的发现,从而更加了解你的孩子。在与孩子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其实你已经在和孩子之间进行沟通了。

(二)和孩子一道做亲子游戏让亲子沟通更亲密

当今社会,年轻父母,大多是上班族,工作、学习、家务、社会活动都需

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天到晚忙里忙外,根本没有时间和孩子玩,家长与孩子沟通很少,造成了亲子关系紧张。亲子游戏有益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密切亲子关系。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父母能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孩子会觉得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亲子游戏是一种交往和沟通的重要手段。家长在家里利用休闲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玩耍,让孩子生活在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可以增强亲子间的亲近感和亲密性,自然而然地流露着骨肉亲情。那种由于亲子交往和沟通不畅所造成的淡漠、紧张关系,就会得到缓解和消除。多对话,多提问,多交流,使气氛变得和谐活泼一些,当孩子取得点滴进步时会用语言、表情、拥抱等方式告诉孩子父母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孩子就不会与其父母保持“距离”,而是在情感和认知等诸多方面获得大丰收。

(三)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亲子教育,增进亲子情感关系。

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掌上明珠,都被宠惯了,将日常生活中融入到亲子教育中,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赏识自己的孩子,如何给孩子提供获得成功和自信的机会,培养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加强亲子间的沟通和交流。家长可以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搬小椅子,收放玩具,洗手等,增强幼儿的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培养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感。家长要解放孩子的小手,去发现自己孩子的能力,相信孩子,赏识孩子,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才能让亲子之间的关系更紧密。

(四)拓展亲子教育环境,让亲子沟通的领域更加广泛。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教育活动的空间不能在固定在室内,要充分的挖掘环境的教育资源,将亲子教育空间扩展到大自然中,带孩子去公园或社区去参观,利用孩子天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去摸、去看、去闻、去听,用他们亲身的体验感受这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世界。父母在孩子浏览大自然美景的时候,无形中与孩子进行了情感的沟通。

亲子教育不需要家长多么高深的理论知识,也不需要高级的教育场所,只需要一颗设身处地为幼儿着想的心。它传递了父母与子女间的认知、态度、情感与行为等层面的所有讯息,并将亲子之间予以连结在一起,有效地增进了亲子沟通,是发展、维系亲子和谐及促进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王伦信.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

5[2]刘晓东.学前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2

[3]宇飞.千万别管孩子[M].福建出版社,2003.

[4]但菲.婴儿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反思[ 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6

季羡林亲子关系的个案思考 篇5

关键词:季羡林,亲子关系,文化遗传

心理学中把人的关系模式分为三段:第一段主要是童年时期与父母的关系模式, 第二段是成年后与伴侣的关系, 第三段是与自己孩子的关系, 后两段是成年人的关系模式。现代心理学家的研究已经形成共识:一个成年人的关系模式, 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童年关系模式的再现。假如一个人在童年时期与家人关系疏离, 那么当他成年后建立新的家庭时, 家庭关系也容易疏离。所以, 一个人童年时期与父母和原生家庭的关系, 将影响到人的一生。良好的亲子关系, 对于作为个人的独立个体来讲其重要的程度是无法衡量的。本文以季羡林为研究对象, 试图揭示亲子关系的文化遗传特性。

1 与家族的关系

季羡林的母亲姓赵。小时候家里穷, 很难吃上一顿“白的”, 但是季羡林回忆母亲从没有吃过都留给自己, 然后看着自己吃, 心生难过。小时候的自己也有淘气的时候, 然后母亲就追着他打, 但是他总会跳到水中, 看着站在岸上的母亲, 母亲居然笑了。由于家族中只有季羡林一个男孩, 经他的叔父与父亲商量, 把季羡林接到叔父家接受良好的教育, 他6岁离家, 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在季承著的《我和父亲季羡林》中, 记述了季羡林当时生活条件虽然显著改善, 但是精神上的压抑却使他难以忍受。叔父是一个极端严肃刻板的人, 平日总是板着脸, 很难看到笑脸, 而婶母是一个心眼狭小的人, 没有拿正眼看过他, 给自己的女儿经常做衣服, 用的是绸子, 而给他很少做衣服, 即使做了, 也是用价钱便宜, 质地粗糙的粗布。他每天要花3个铜板才吃得饱, 婶母就偏只给他两个, 他只好每天挨饿。每次与叔父要钱的时候, 他都要酝酿良久, 鼓足勇气才敢张口。季羡林回忆说“我不能说婶母虐待我, 那样说是谎言,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小小的歧视, 时间一长, 性格就会受到影响”, 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季羡林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 他痛哭了好久, 听别人告诉他, 母亲说了一句话“要知道一去不回头的话, 我拼了命也不放那孩子走”, 。后来到德国留学, 季羡林也常常梦到母亲, 哭着醒来。在季羡林的笔下对父亲的描述是极少的, 在《灰色的童年》中记述了小时候他的父亲败光了家产, 以至济南的家一贫如洗。在童年发展的关键期季羡林与父母一起太过短暂, 使他形成了压抑、孤傲的性格, 对家庭、家人的意识淡薄。影响的直接表现形式则体现在季羡林以后自己的成人生活中对待家庭、妻子, 孩子的方式和态度上。他对自己的子女生疏、冷淡, 这或许是他不会以一种积极的教养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而不是他不愿。直接的原因需要追溯到他的童年成长经历, 他没有从父母身上学会关于亲子的亲密对待。

第一段关系模式, 即童年时期与父母的关系。在这段关系中季羡林是不幸福的, 由于家庭的贫穷, 6岁离家, 然后寄养在叔父家, 失去了该有的快乐的童年生活, 所以对于母亲只有很少的回忆, 对于叔父只有感激, 而没有感情。据相关学者在发展行为遗传学中的研究, 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对子女的个性产生影响, 但人们也认识到这个影响过程的可逆性。儿童对父母也有影响, 孩子的个性将影响父母对教养行为的选择, 即便是年龄很小的孩子, 都是交往行为的主动参与者。所以我猜想由于叔父以及婶母对季羡林的态度冷淡 (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 , 所以他则会在日常生活中疏远叔父和婶母, 所以这会加剧彼此间的不融洽, 以至于恶性循环, 他度过了一个不快乐的童年。

2 婚姻生活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压力下季羡林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人与彭德华于1929年结了婚, 1933年有了女儿婉如, 1935年有了儿子季承。然后就去了德国, 一去就是11年。季羡林走的时候, 女儿只有两岁, 儿子只有3个月。彭德华就独自撑起了家, 照顾两位长辈, 抚养自己的两个子女, 还要承受他人的流言蜚语, 遭人白眼, 但是她十几年没有动摇。夫妻俩平时联系就依靠写信, 彭德华并不识字, 所以主要是季羡林写, 但是作为感情动物的人类, 这显然会使情感越变越淡。在他留学期间他孤身一人, 思乡心切, 但他首先并经常想到的是自己的母亲, 他哭了因为他都不记得自己母亲的样子了, 然后他想到了自己的祖国, 最后才想到了济南的家。他在《清华园日记》中记述了他的婚姻, 结婚了, 但是情感是没有的, 而且得到了痛苦。同时他也记述了对济南家的感觉:家庭, 理论上应该是很甜蜜的, 然而我的家庭, 不甜蜜也罢, 却只是我的负担, 物质上, 当然了, 灵魂上的负担却受不了;中国的家庭真要不得。家庭本来是给人以安慰的, 但大部分家则正相反, 我的家庭也是其中之一。留学期间他喜欢上了一个人, 但是最后迫于回到祖国的强烈愿望, 他回来了, 但是据说那个女士却终生未嫁。后来回国了, 他在北大工作, 而自己的婶母和妻子却在济南。最后由儿子和女儿提出把叔祖母和母亲接过来, 刚开始季羡林极力的反对, 说“和她没有感情”后来还是在儿子和女儿的多次努力下他才同意把婶母和妻子接来和自己一块住, 但是他却反对和自己的妻子一起睡。在妻子去世的时候, 据季承回忆, 他没有去送鲜花, 没有去吊唁, 没有去告别, 而是对自己的儿子下了逐客令。他的婚姻也是不幸福的。

第二段是成年后与伴侣的关系。季羡林与妻子的关系, 可以说是充满了悲剧色彩的, 悲剧了自己, 也悲剧了别人。但是作为季羡林的妻子, 一生尤为悲剧, 结婚6年, 然后丈夫一去11年, 好不容易盼回了国, 然后又是分居两地, 最后就这样没有感情的活了一辈子, 所以注定了不幸的一生, 第一段的不和谐的发展对第二段的不幸产生了一定直接的影响。

3 与子女的关系

在季承3个月大, 婉如两岁的时候, 季羡林离开了家去德国留学, 一别就是11年。作为季羡林的儿子, 季承对自己的父亲的映象是模糊的。在广播里听到父亲要回来的消息, 然后祖父母和母亲教着, 看见人了要喊爸爸。最后终于等到了那个人, 一个和照片上很像的年轻人, 当两个孩子激动的喊着“爸爸”时, 第一次见面季羡林并没有亲吻或是抱一下他们。空闲的时候, 季羡林问季承在哪个学校, 上几年级, 并爱抚的摸了摸儿子的头, 但是季承却记得父亲摸了他的头后, 立刻去水缸里掏舀了一瓢水冲手, 他觉得很新奇, 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有亲过自己或拉过自己的手。季承在《我和父亲季羡林》中回忆到父亲回来给他们带了礼物, 两支金笔, 还给他带了一条皮腰带, 但由于当时他穿的是老式的裤子所以也没用上。季承在北京上学的时候, 学校位于玄武门内石驸马大街西头, 而父亲却在北京大学工作, 虽有公共交通, 但是很不方便, 所以也很少见面。季承回忆父亲每个月会给他寄15元生活费, 每次总附有一条短信, 上面一律写着:“今寄去人民币15元, 请查收。”仅此而已, 再多的话是没有过的。作为儿子季承觉得很生分。最后到了季承工作了以后, 虽然姐弟两离父亲住的地方很近, 但是他们和父亲关系很生疏, 偶尔去和父亲聊聊, 但是国家大事居多, 季承认为他们和父亲更像是陌生的朋友。在文革期间, 季羡林是被批斗的对象, 自然与子女交流很少。最后当季承的叔祖母、姐姐、母亲去世后, 他和父亲彻底的决裂了。

第三段是与自己孩子的关系。发展心理学中讲到, 依恋关系具有传递性, 会影响到成人后与自己孩子的抚养关系。第一段关系中季羡林的亲子依恋发展不完整, 到第三段季承和婉如的成长环境同样不理想。心理学中所讲的关键期, 在子女成长的关键期季羡林缺席了, 也之所以儿女和自己不亲。第一段关系和第二段关系的不和谐的发展, 在一定意义上为第三段关系的不和谐埋下了隐患。

4 晚年生活

当“老祖”, 婉如, 以及妻子去世后, 季羡林成了孤家寡人。据季承在《我和父亲季羡林》中讲到, 自己和姐姐与父亲并不亲, 姐姐生病住院父亲只去过两次。之后季羡林发表了《1995年元旦抒怀:求仁而得仁, 又何怨》季承讲到自己的父亲为了实现悲剧性人物, 通过“遗弃别人来实现”, 而自己则成了被遗弃的对象。季羡林的晚年生活是孤独的、可怜的, 上了年纪, 陪了自己多年的秘书在别人的挑拨下被冷淡了, 最后就剩下了一些贪图自己钱财的人趴在了身边, 表面上对他挺好, 可是背着他却倒卖他的字画, 用他的稿费买房, 胡作非为, 并且极力制止他和一切的亲戚联系, 包括儿子季承去看自己的父亲都被拦住了。直到最后的8个月, 后来的助手生病了, 他才开始和自己的儿子一起生活, 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季承, 季承回忆说那8个月是自己最快乐的日子, 8个月中他和父亲无话不谈, 但父亲喜欢谈论国家大事, 都没有聊聊知心话, 这是他的遗憾。

文化遗传是指文化特征由上一代向下一代传递的过程, 它往往以文化与社会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从季羡林和父亲, 季羡林和儿子的关系中我们得出结论, 文化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季羡林接受的教养方式, 是一种以专制为主的, 消极的教养方式。据有关学者研究表明:专制型风格下子女的外化行为最高。我猜想季羡林去德国留学, 或许是一种反抗的表现。而季承接受的教养方式是一种以放纵为主, 消极的方式。同时我得出了亲子间文化具有进化性, 季羡林接受的教养方式有缺陷, 所以对季承和婉如的教养方式选择了一种放纵型, 这或许是季羡林自己少年时所期盼的一种教养方式, 济南的叔父和婶母对自己不能视若己出, 所以他期望他们索性就不要管他了, 自己自由发展。而到了季承这一代, 对于儿子季泓, 季洪德, 他选择的教养方式则是民主型, 关怀中有着严厉。随着阅历的丰富父母的教养方式在下一代人中总会有所反思, 有所改变。

经过大量阅读关于季羡林和季承的书籍, 我支持“隔代亲”现象的存在, 季羡林的笔下自己的叔父是严厉的、刻板的。但在季承的笔下自己的叔祖父是亲切的, 在他的书中描述到:在济南解放时期, 一片混乱很是危险, 叔祖父保护着自己让自他感到了温暖、幸福。在他心中叔祖父就是他的亲爷爷。季羡林很喜欢自己的孙子, 他曾经写下了《怀念小泓》, 然后在自己住院期间, 虽然疾病缠身, 还是很高兴的去抱自己的小孙子, 想亲亲小孙子, 但是又担心自己的胡子扎着他。还有季羡林不喜欢自己的叔父续弦, 所以选择了出国留学离开了家。那么在季承身上, 会不会是因为对父亲的一种反抗, 所以在自己的婚姻中, 他也选择了一个小自己好多的妻子。如果“隔代亲”这种观点成立的话, 那么季承的选择是不是对自己的叔父的模仿?

季羡林的一生是伟大的, 他的研究为我国国学界作出的贡献不可小视。但是他的一生又是充满艰辛的, 从小失去了母爱, 寄人篱下忍受冷眼, 晚年早期遭到批斗, 住到了牛棚里, 历经各种折磨。晚年末期, 亲人相继离世, 自己又由于年老太过寂寞, 孤独想要人来陪伴, 被人利用, 他的一生又是可怜的。所以亲子关系在我们的一生中起的作用是重要的, 倘若失去了, 将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参考文献

[1]蔡德贵.季羡林传[Z].2009.

[2]季承.我和父亲季羡林[M].2010, 5.

[3]季羡林自传[J].文献, 1989 (2) .

[4]季羡林散文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41-42.

[5]王美萍.亲子关系的行为遗传学研究[J].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6]黄志猛.从季羡林的人生看家庭模式[Z].CCTV性格分析专家.

[7]李丹.行为遗传学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亲子关系:教育 篇6

家庭是农村社会的基本单元, 而家庭伦理是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即亲子关系是一种由父母的姻缘关系派生出来的血缘关系, 是农村家庭关系的轴心之一。为生命生产而结成的抚养和赡养关系是亲子关系的核心部分,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伦理道德规范都是围绕着抚养、赡养而产生和确立起来的。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 我国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持续、跨地区地向大中城镇, 特别是向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镇流动, 形成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民工潮”现象。随着中青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 使农村留守家庭规模变小, 结构趋于不完整。农村家庭“父母在, 不远游”等传承千年的家庭伦理定律逐渐被打破, 许多农村家庭亲子之间亲情疏远, 两代人之间的伦理冲突越来越频繁, 造成了家庭伦理的缺失, 以至于不能保证给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 对家庭伦理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因此, 分析农村留守家庭里的亲子关系, 总结利弊得失, 并提出相应的调适农村留守家庭亲子伦理的对策, 不但有利于改善目前农村家庭亲子关系的状况, 使家庭成员人格健康发展, 同时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家庭道德建设产生重大的作用。目前, 社会和学术界学者们对民工潮问题研究已经相当深入, 但他们研究的视角大多是从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 注重实证研究。鉴于此, 本文试从家庭伦理的角度分析民工潮对农村留守家庭中抚育阶段亲子关系的影响, 并提出调适对策。

二、农村留守家庭亲子伦理的现状

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等机构近期联合开展了“心系好儿童”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系列活动, 并发布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报告显示, 目前, 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的家长常年在外务工、经商。外出务工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家长占了六成以上, 其中28.5%在“五年以上”。目前,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有5800万人, 其中十四周岁以下的约4000万。[1]留守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给孩子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营养结构的改善和身体素质的提高等。现在农村中的父母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 他们外出打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解决子女的教育费用问题。毋庸置疑, 经济能力的提高可以为子女的教育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但是否这样就能给子女带来更好的教育呢?

美国社会学家W.古德曾指出:“如果说家庭是由父亲、母亲和孩子组成的一个社会单位, 那么成年人与其子女有着亲子关系是形成家庭的一个条件。”[2]亲子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而其中的抚养、赡养关系又是亲子关系的核心部分。父母的抚养教育对子女早期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

1. 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的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 亲子关系被看做是一种由父母抚养孩子并塑造孩子行为的过程。一些实证研究也发现, 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动因, 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抚育阶段的亲子关系, 主要是建立在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即家庭教育基础之上的。家庭教育是融于家庭生活中自然而然进行的终生教育过程, 具有广泛性、情感性、反复性、终生性、深刻性、权威性、继承性、生活融合性、内容丰富性、形式灵活多样性等多种特点, 其优势是任何形式的社会教育都难以替代的。然而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认为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自己做父母的最大责任, 因而“养而不教”, 认为教育是学校和教师的事。

农村留守家庭在孩子抚育阶段亲子关系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孩子与父母接触的机会大为减少, 包括生活技能、情感和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家庭教育和亲子教育减少甚至缺失, 家长与孩子分离的时间越长, 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位现象就越严重。二是家庭教育观念及方式不当。父母对孩子是否耐心教导, 能否理解孩子的自我意识, 能否尊重孩子的人格, 能否对孩子的行为做出正确的评价, 是和谐亲子关系的关键所在。多数农村家长因本身所接受的教育有限, 不知如何科学有效地教育子女。而对于那些常年在外打工的家长来说, 一年难得回来几天, 要想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给予孩子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 更是个难题。此外, 两代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客观差异, 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抚育阶段的亲子关系, 再加上时空上的距离, 更使孩子与父母之间因产生疏离感而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有的甚至还导致了父子关系僵化。

2. 农村留守家庭子女的基本状况

到目前为止, 能够将孩子带到城市读书的农民工还只是较少的一部分, 更多的人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 伴随着这种状况的就是大量留守儿童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家庭的剧烈变化。那么, 处于这种变化中的孩子, 其生活、学习条件以及发展状况如何, 在外打工的“游子”如何给予留守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等问题便出现在我们面前。目前留守儿童家庭主要有以下类型: (1) 父母一方外出, 另一方与孩子一起留守的家庭; (2) 父母双方均外出, 孩子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一起的家庭; (3) 父母双方均外出, 孩子与其他亲属在一起的家庭; (4) 父母双方均外出, 孩子单独留守的家庭。大量研究表明, 不完整的家庭对儿童言传身教的影响作用有不同程度的丧失, 对儿童的个性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农村中占主流的隔代教养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盲区:祖父母在对孩子的监护和施教时, 通常是但求物质生活全方位的满足, 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 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养育的重任。而亲友照管下的留守子女, 监护人更多是学业成绩和物质之类的浅层关怀, 很难做到对孩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的深层关心。无人照管的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 除在金钱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 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和关注往往是鞭长莫及。他们年幼缺乏家庭看管, 自我保护能力差, 易出意外伤害事故。

三、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不良的原因

1. 与父母的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 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

有人将农村中留守的孩子称为“父母双在的特殊形式的孤儿”, 他们的家庭环境实质上是残缺的, 导致了家庭的亲子关系疏远。

2. 空巢家庭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大影响, 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

在心理健康方面, 未成年人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 他们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和引导。但是, 父母出外务工的儿童亲子关系、亲子教育缺失, 长期的分离焦虑状态必然使儿童对关怀的渴求得不到满足, 内心产生的失落、孤独感等不良情绪得不到排解, 使儿童处于长期的紧张、不确定感状态之中, 这必然会导致儿童性格倾向于孤僻、内向等心理发展过程中众多问题的出现。

3. 隔代家庭教育的问题, 导致亲子关系的错位

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生活在由祖辈抚养而形成的“隔代家庭”中的“留守孩子”, 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祖辈, 还有一部分是其他亲戚。造成孩子得不到父母的感情抚慰和亲密关爱, 从而使孩子对父母产生隔阂和生疏, 导致孩子与父母的亲子关系错位。

四、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的家庭调适建议

1. 更新观念, 调整期待

没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的情感更为神圣, 父母的心是仁慈的法官, 是最贴心的朋友, 是爱的太阳”。和谐亲子沟通的情感性, 潜移默化的渗透性, 决定了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良的家庭教育对于改善留守家庭亲子之间逐渐疏远的关系尤其显得重要。因此, 对那些忽视儿童家庭教育的父母, 首先要让他们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责任感, 进而更新教育观念。而对那些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则要进行普及性的宣传教育, 让他们了解留守学生出现的生存危机和道德失范问题, 明确自己监护的任务和责任, 改变重养轻教、重智轻德的错误观念。当今农村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存在着两种典型又截然相反的观点。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是将孩子抚养成长, 能否成才全靠孩子自己, 因而对孩子的教育是顺其自然。另一部分家长则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认为自己在外面辛苦打工挣钱, 而子女在家却不争气。过低或过高的期望都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父母亲过高的期望会给儿童带来心理压力, 易导致子女抑郁、焦虑, 与父母的要求相抵触或欺骗等不良情绪反应。所以父母应从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出发, 与孩子一起确定期望目标, 虽然不在孩子身边, 也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计划、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 并正确对待学习的成功和失败。

2. 提高修养, 以身作则

许多在外打工的农村父母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落后等因素, 仅靠传统的伦理道德、社会舆论来建立和维持他们的亲子关系, 因而在为数不多的亲子互动过程中常出现问题。所以父母应在繁忙的工作之余, 加强心理修养、文化修养及日常生活修养等。在家庭中, 父母的行为模式给亲子关系带来很大的影响, 这就要求父母身体力行。我们经常看到一个现象就是父母给子女提出很多要求, 自己却违反自己提出的这些要求。例如父母在回家探望孩子的有限时间里, 要求子女多学习, 自己却坐在麻将桌前不愿起来;教育孩子要诚实, 自己却常常撒谎。要使子女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父母就应起到示范作用, 使子女将身在远方的父母看做是自己最信赖的人。

3. 讲究方法, 注重实效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调查显示, 电话是家长和孩子沟通的主要方式。虽然大多数家长每个星期和孩子联系一次, 但沟通不足的现象仍然很突出, 近1/5的家长每个月才和孩子联系一次, 1/20左右的家长每年才联系一次, 1/100左右的家长与孩子没有联系。调适亲子关系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尊重孩子的个性。父母要设身处地思考问题, 才能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夯实亲子关系的基础。在外打工的家长要经常和孩子交流, 可定时通过打电话、写短信、网络聊天、写信等方式进行联络, 让孩子体验到父母所传递的浓浓亲情。联系过程要渗透着家长的教育因素:与孩子交流的内容可以是用于了解子女的情况而事先设计的, 也可以是用于情感的交流而随机进行的;沟通时要注意鼓励子女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使子女形成对父母的信任, 当他们有什么想法或困难时, 能及时地想到父母;还要注意允许孩子发泄消极情绪, 这样才能使孩子尽快地调整好心理状态;要重视他们的愿望, 给孩子以温暖, 孩子才会回报以爱;要给孩子自由游戏和学习活动的权利, 这样才能使他们成为学习主体;还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在处理孩子出现的问题时宜进行正面教育。比如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要讲道理;对孩子做错事, 要循循善诱;孩子有了出色的表现要予以表扬、赞赏。最后, 可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优势, 开展游戏、科学实验或劳动实践等, 以培养孩子的智能个性、陶冶情操, 使其身心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发布[2010.10.6]http://www.fjedu.gov.cn/html/2010/10/07/266068_88528.html?uni=830cb6f0-6744-4b36-9187-28d4be7ff7f4.

亲子关系:教育 篇7

关键词:亲子关系,行为,成瘾,因特网,学生

网络成瘾已严重危害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1],大量研究表明,家庭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2,3,4,5]。亲子沟通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是家庭情境中一种特殊的人际沟通,是父母与子女间交换信息、观点、情感和态度以达到共同了解、信任、合作的过程[6]。Stivers[7]的研究指出,亲子间良好的沟通可以减少家庭不良事件,而亲子间若缺乏沟通,则可能会为青少年日后的心理行为问题留下隐患; 徐清刚[8]的研究表明,亲子沟通质量越高,子女越不容易网络成瘾; 刘勤学[9]采用亲子沟通的方法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进行干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鉴此,本研究在2014 年9—11 月通过对河北省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亲子沟通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为有效控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4个年级分层后,在各高校每个年级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抽样,现场发放问卷,现场回收。分别对河北省5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学院)的2 54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剔除回答不完整的问卷后,有效问卷2 451份,有效率为96.27%;其中男生1 204名,女生1 247名。

1. 2 方法

1.2.1基本人口学调查

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年级、学校、家庭基本情况等。

1.2.2亲子沟通调查

采用Barnes等编制的亲子沟通量表(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Scale,简称PACS)进行调查[10]。该量表由父子沟通、母子沟通两个分量表构成,每个分量表均包括10个问题,问题采用5点计分。各分量表问题得分相加即得到父子沟通、母子沟通的分数,2个分量表得分相加为总量表得分,量表得分越高表明父子、母子沟通的开放程度越高,存在问题越少[10]。本研究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3,其中父子沟通分量表为0.85,母子沟通分量表为0.87。

1.2.3网络成瘾调查

采用台湾大学陈淑惠教授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进行调查,该量表是4级自评量表,由26个问题组成,包括强迫性上网行为、退瘾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人际及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5个因素[11]。每题的分值为1~4分,分值越大表示描述的情形与受试者越符合;总分代表个人网络成瘾的程度,分数越高,表示网络成瘾倾向越高;总分≤63分为非网络成瘾者,64~67分为网络成瘾倾向者,≥68分为网络成瘾者[11]。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6,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介于0.76~0.88之间。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9.0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所用统计学方法包括χ2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网络成瘾组、网络成瘾倾向组、非网络成瘾组,3组间进行多样本非参数检验,亲子沟通与网瘾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1。

2 结果

2.1大学生网络成瘾基本情况

网络成瘾的大学生有234人,占调查人数的9.55%;具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306人,占调查人数的12.48%。男生的网络成瘾率及网络成瘾倾向率高于女生(χ2值分别为41.853,33.973,P值均<0.01)。见表1。

注: ( ) 内数字为构成比/% 。

2.2不同网络成瘾程度大学生亲子沟通情况

不同网络成瘾程度大学生在父子沟通、母子沟通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网络成瘾组与网络成瘾倾向组大学生的父子沟通、母子沟通差于非网络成瘾组大学生。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比较,父子沟通、母子沟通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网络成瘾倾向组与非网络成瘾组比较,父子沟通、母子沟通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网络成瘾组与网络成瘾倾向组比较,父子沟通、母子沟通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2.3亲子沟通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相关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各因素与父子沟通、母子沟通得分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见表3。

注: **P < 0. 01。

注: P值均< 0. 01。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9. 55% ,与国内外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结果相近( 7. 1% ~15. 8% )[12,13,14,15,16,17]。男生成瘾率高,可能与男生相对女生更具有好奇心、冒险心和攻击性有关,容易被网络所吸引。且男生的自我约束力相对女生弱[2]。

亲子关系的有效沟通 篇8

1善于寻找、安排和孩子交流、沟通的时间。

在亲子交流中父母处在一个相对主动的位置,所以作为父母要善于寻找、安排和孩子交流的时间。比如可以在家里建立“无电视日”,规定某一天家里的电视不打开,一家人就利用这天的时间在一起聊聊生活中的快乐和失意,听听彼此的打算和想法,在没有干扰的时空里用心去聆听彼此的心声,用心去感受真情、关爱和幸福。有的家长可能工作很忙,也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而孩子可能在寄宿学校读书休息时间比较集中,这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工作日程,空出一至两天的时间来和孩子在一起。

2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往往总是习惯性的把孩子当作“孩子”,而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强烈地希望成人把自己当作一个“大人”,希望能独立地做事,被尊重、被信任。要想有效地与孩子交流沟通,我们就需要尊重孩子,在非原则问题上给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让孩子自己试着决定自己的一些事,因为孩子总是要长大的。也许我们能通过自己的参与或替代让孩子少走一些弯路,但我们无法替代孩子的成长。对于我们赞同的事情,我们要尊重孩子;对于我们不赞同的,如果孩子选择了而且不会给孩子或者他人造成伤害,我们也应当尊重孩子的选择。对于孩子的问题要认真地回答不要应付了事、心不在焉。

3要平等交流,放下家长的架子。

随着社会知识的积累和信息渠道的多元,孩子了解到的东西我们并不一定了解,孩子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我们可能也无法理解甚至难以接受。在出现观念冲突的情况下孩子可能会和我们“理论”,有些时候可能我们占不了上风,这时我们切忌拿出“老子的威风”——“我说不行就是不行!”。在跟孩子的沟通中,我们越是端出家长的架子跟孩子沟通就越容易出现问题,我们应该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同样的高度上,像朋友一样和孩子去探讨,实现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4要善于倾听,注意沟通的方式。

沟通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与孩子沟通想顺利、有效,能否理解孩子的意思以及自己在沟通中带给孩子的情感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沟通中家长要善于倾听,在倾听中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在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这样不仅在需要时能够给孩子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更加顺畅。当孩子跟您诉说时,在认真听的同时您也应当用有声语言、肢体语言和表情神态给孩子适当反馈,让孩子感受到你很关心他,很重视他说的问题,比如“是吗”、“后来呢”“嗯”、拍拍孩子的肩膀、看着孩子点点头等。

亲子沟通是一个情感渗透其中的包括信息传递和接受的互动过程,不同情况下,面对不同的问题,我们跟孩子的沟通方式也需要有所调整。坐下来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是最常用的一种直接沟通方式,但有些时候尤其亲子沟通出现矛盾和冲突时用这种方式可能就很难保证沟通的效果。这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书信等间接的方式与孩子沟通,通过书信的方式把你的想法、看法以及为什么是这样告诉孩子。当然,如果你的确做得不对,也应当诚恳地向孩子道歉(记住,做错事时向孩子道歉不仅不会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反而会提升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会使亲子关系更加密切)。同时,在书信中也不要忘了告诉孩子“妈妈、爸爸爱你!”“等待着你的回信!”。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书信之外,电子邮件、博客等也同样能在亲子沟通中派上用武之地。

5平心静气地沟通,友善地传达信息。

有效沟通的前提是沟通双方的冷静和理智,一个怒气冲冲或者悲痛欲绝的人都很难跟别人有效地沟通,更无法有效地解决遇到的问题。作为家长,在跟孩子沟通时不要带着不良情绪,如果是一件事的确让你很生气、很恼火,那就先不要急着和孩子说清楚,而是先让自己平静下来。当自己平心静气的时候再和孩子去交流;当孩子带着某种不良情绪时也要先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绪,然后再去沟通。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不管孩子的反应如何情绪化、不理智,父母都要注意友善地传达信息,不要因为孩子的情绪化也让自己情绪化,不要一气之下对孩子吼“你真是个混蛋!”、“我真是白养活你了!”这类的话。

6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在和孩子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作为家长我们要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和高度来看问题,不要用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判断来衡量和要求孩子。当看到孩子因为一件我们眼中的“小事”伤心流泪时,应该意识到这件我们眼中的“小事”在孩子看来是件“大事”,要提醒自己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和高度来看这个问题,来体会孩子的体验和感受。

曾经有位母亲带着刚上中班的孩子去逛商场,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五颜六色,母亲觉得孩子一定喜欢。可是孩子没逛多久就闹着要走。母亲还要买东西,所以拉着孩子又逛了一会,后来孩子实在是不想逛了就哭了起来,没有办法母亲就蹲下身子来哄孩子。当这位母亲蹲下身子的那一刻她发现了一个让自己特别吃惊的问题——当她蹲下去和孩子一个高度的时候,视线快要被柜台挡完了,看到的只有在不断移动的腿和脚。那一刻那位母亲知道孩子为什么不愿意逛这五颜六色的商场了,于是她抱起孩子快速地离开了商场。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不要以自己的成人意识为主导来看待孩子遇到的问题,而要蹲下身子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当发现孩子的反应和自己的反应不一致时应该意识到并看一看是不是自己没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7慎用批评、忌贴标签,不要对孩子的问题直接作出价值判断。

批评和表扬同样是家庭教育的手段,有些情况下适当运用批评也能促使孩子去自省。但是,批评也可能会带来伤害,尤其是高中的孩子过多的批评不仅不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家长对着干。另外,不要有意无意之中给孩子贴上某类标签,比如“你简直无可救药了”、“你永远是最好的”等等,这些消极或者过于高调的标签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孩子潜意识里的东西,从而影响孩子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亲子关系-亲子关系也需要独立性 篇9

亲子关系也需要独立性

当家中的小生命降临后,父母会百般呵护,精心喂养,这自然不必赘述。值得提醒的是,当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独立意识后,父母就应该尊重他们成长的要求,给他们足够大的自由空间。可是一些父母常常忽视生命体成长的要求,对他们的关爱无微不至、甚至达到过剩的地步。有一名高一的男学生说,“我实在受不了妈妈的爱了,她简直对我管得太多了,我每天穿什么衣服,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休息,甚至我是否参加班级竞选,都一一安排和设计,对我的情况她要了如指掌,同学来电话她要先接听,每天要求我向她汇报思想。我几乎不能有自己的自由,我知道她是为我好,但我只想离家出走。”这名男同学的处境虽然不具有代表性,但多少反应了亲子关系中独立性要求的客观存在。这样的父母往往认为给孩子付出了那么多,还得不到孩子的理解,认为孩子不懂事,自己的很多牺牲将付之东流。这里我们要说的是,牺牲并不都是美德。爱到深处还适当,爱他人要从他人的需要出发,否则付出的爱将成为非接受之爱。

不当的爱,常常是缺乏信任和安全感的表现,我们强调有空间的爱才是幸福之爱。如果你不能给你所爱的人自由,你并不是真正地爱他。

亲子关系:教育 篇10

1. 当前大学生亲子关系研究存在问题

1.1 多数研究采用单一父母或子女角度的亲子关系研究取向, 缺乏亲子关系互动视角的探索。

纵观大学生亲子关系研究的历程, 我们发现大多数亲子关系研究仅从父母单方面方面考虑是父母的哪些因素影响了健康亲子关系的形成, 比如父母养育方式、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职业、居住地区、经济条件、家庭类型、父母关系、父母的人格等等;或者仅从大学生 (子女) 方面考虑, 如早期的生活经历、与父母交往中采用的应对方式、性别以及自我表露的特点等等。仅仅从父母单方面或者子女单方面探讨大学生亲子关系恰恰割裂了以亲子互动性为核心的亲子关系概念本质。

1.2 研究主要集中于家庭生活和生理特性方面, 缺乏亲子关系社会性的研究。

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以血缘关系来定义亲子关系的本质。当前研究只是从家庭小环境范围内探讨了亲子关系的本质。然而, 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基本成熟, 已经具有自己的认知和判断能力, 具有基本独立的个性特点, 这一时期的亲子关系更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意义。只有从社会性意义上对亲子关系进行研究才能真正抓住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内涵。

1.3 多采用单一平行的问卷作为研究工具, 缺乏用全面系统的研究工具进行的综合研究。

当前亲子关系的研究采用的单一平行的量表, 比如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等量表, 更多的是作一些简单的横向研究。总体看来, 这些研究只能单纯的从一个方面粗略的探讨亲子之间的关系, 得到的结果也不能从总体上反映亲子关系的内涵, 缺乏进行横向和纵向系统的亲子关系内涵和特点的研究。

1.4 大学生亲子关系的探讨存在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矛盾。

当前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和父母的关系存在很多问题, 教育时评甚至认为当代培养的大学生都是白眼狼。比如在对80后、90后甚至00后大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分析后认为, 他们自私、没有爱心、缺乏亲情, 需要生活费了才会想到父母等等。但是现实情况是什么呢?在大学生中有代表性的说法:十三四岁的少年有着青春叛逆朔, 当长成20来岁的大学生后, 他们也有第二次青春叛逆, 暂时的疏远父母, 是一直被父母“罩”着的他们有了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后的正常反应, 是他们成长必经阶段;他们会暂时地写信很少, 打电话很少, 很少向父母嘘寒问暖。其实, 他们在内心从来没有忽视父母。那只是因为他们不习惯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其实, 父母一直在我们心底!”由此可见, 科学研究和实际情况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甚至矛盾。

2. 亲子关系研究的发展趋势

2.1 把握亲子关系系统论的观点, 从父母-子女双向互动视角探索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发展。

家庭是一个系统, 包括夫妻亚系统、子女亚系统和亲子亚系统, 亲子的互动是与整个家庭系统其他的亚系统和它自身的亚系统的特征、功能联系在一起的。所以, 把亲子关系放到整个家庭系统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 进一步探讨家庭功能、结构、家庭气氛、夫妻关系, 父母特征, 子女特征等因素对亲子沟通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从父母和青少年两面考虑, 从亲子互动角度出发着眼亲子沟通以及表露的特点探讨亲子关系的影响因素和本质特征这一取向是未来研究者的出发点。王丽萍等人 (2002) 认为从青少年和父母两个方面来看, 影响亲子互动和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亲子关系的因素主要有: (1) 青少年的身体变化与亲子关系。斯滕伯格 (EžGžSteinberg, 1990) 认为, 性成熟是亲子关系发生变化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2) 社会认知的改变与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发生改变的另一个原因是青少年理解亲子关系实质的能力的发展。 (3) 父母方面的各种变化对亲子关系及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吴玲 (2003) 认为, 现今时代, 中国大陆地区家庭主要存在以“孩子”为中心、以“大人”为中心、波粒二象性 (两极性) 等三种类型的亲子关系。他主张亲子关系的研究应从两个标准和向度入手, 一个是看亲子关系中双方的地位, 即谁为中心的问题;另一个是家长的教养方式, 主要是管教的松紧问题。所以深入探讨它们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程度, 弄清楚相互之间的作用机制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2.2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 在生理性特点基础上进行亲子关系大陆本土化的社会性研究。

早期亲子关系是以血缘生理特点为主的关系, 国内外的亲子关系的理论 (比如亲子依恋) 、青春期 (狂风骤雨期) 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都决定了以婴幼儿, 儿童, 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成为进行亲子关系研究的重心。然而, 从本质上讲那只是单纯的从生理性和一般的心理阶段特征出发的研究。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基本成熟, 已经具有自己的认知和判断能力, 具有基本独立的个性特点, 这一时期的亲子关系更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意义。只有从社会性意义上对亲子关系进行研究才能真正抓住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内涵。石伟等人 (2004) 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在获得独立自主的同时, 仍然可以保持对父母的依恋, 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才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健康而快乐的成人。由此, 只有结合生理性特点进行大学生亲子关系社会性研究才能真正揭示其本质特点。

同时由于在中国大陆特有的文化背景下, 表达亲子关系感情的特点和方式不同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 因此, 已有研究结果很难有效的揭示中国大陆地区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心理历程和现状, 必须从中国文化的内涵出发, 结合中国当前的社会大背景进行本土化研究才能抓住国内亲子关系的本质。

2.3 大学亲子关系概念结构的构建研究。

正如房超等 (2003) 和杨晓莉等 (2005) 对亲子沟通研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一样, 要进一步研究大学生亲子关系, 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界定亲子关系概念。至今为止, 几乎没有从心理学角度对亲子关系做过明确科学界定, 对亲子关系的研究也没有统一的清晰的、可靠的操作指标, 更缺少完善的测量工具、概念上的模糊等使得研究者从各自的着眼点出发, 采用了不同的测量指标, 由此造成了众多分歧的结论。

2.4 大学生亲子关系研究方法的创新。

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课题研究的水平和研究的新进展, 迄今为止, 有关亲子关系的研究大部分为自我报告的问卷调查, 少部分的访谈以及观察和录音、录像等方法。对于研究方法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研究的目的决定的。问卷和访谈能够反映出亲子之间对某些特定话题的讨论程度, 能够发现亲子关系的一般的特点。而如果想了解的是亲子关系的心理学本质, 那么就需要从方法上进行改进和创新, 不仅要进行长期的跟踪对比研究, 而且对整个的亲子互动过程进行现场观察或录音、录像分析。

摘要:分析总结了二十年来中国大陆地区大学生亲子关系研究存在问题, 展望了未来大学生亲子关系研究的发展趋势, 以期为做好大学生亲子关系研究, 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亲子关系,父母教养方式,自我表露

参考文献

[1]房超, 方晓义. (2003) .父母-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11 (1) , 65-72.

[2]石伟, 张进辅, 黄希庭. (2004) .初中生亲子关系特性的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 2 (1) , 328-332.

[3]王丽萍, 张坤. (2002) .青春期阶段亲子关系面临的各种压力及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山东教育科研, 4, 53-54.

[4]吴玲. (2003) .亲子关系结构下的家长教养方式,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31 (6) , 705-709.

上一篇:幕墙编织技术下一篇:双结构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