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浸润三篇

2024-09-10

人文浸润 篇1

一、依托教育资源,精选校本课程

人文教育有两种途径:课内和课外。课堂教学是人文教育的主渠道。首先要发挥语文、数学、音乐、艺术等人文学科在人文教育中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人文基础教育;其次是充分发掘自然科学学科中的人文因素,将这些知识渗透于人文教育中;要发挥校本课程中的人文教育资源,积极开发与利用,传承古典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提升文化素养,如《中华文化素养》《三字经》《论语》以及《国学经典》等,让学生领略经典诗文的艺术魅力,让儒家仁爱、尚礼、智慧、诚信的精神内涵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促进人文知识对学生心灵的渗透,让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正面的影响,这将成为每个孩子今后人生道路上取之不尽的财富。通过开设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从而追求人的完美化;要扎实开展早会教育———小小晨会内容多,满满感悟从中获;以德育基地为载体,感受体验人文教育,丰富人文精神。

二、营造人文氛围,打造特色文化

1.重视人文环境建设

学校应以环境文化为依托,营造人文氛围。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追求的是:走在校园里,人们能看到紧紧围绕核心办学理念所呈现的环境文化。如确立以特色建校、以特色育人的办学思路,打造以“博采儒家之长,践行仁义礼智信”为内涵的校园文化,就应将这种文化融入校园、班级文化布置之中,建立文化长廊、文化墙、文化橱窗、宣传栏等,设计艺术作品、张贴名言名句、学习背诵《论语》等经典、特色文化,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效应,让师生抬头见字、约之有训、熟知于心、行之于道。这些富有儒家文化色彩的校园景观,让师生浸润其中,时刻感受到传统文化教育,焕发出一种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2.实施校园人文管理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保护学生健康成长,我们实施校园人文管理,提出“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办学目标,坚持“服务第一,育人第一”的宗旨,突出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坚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坚持“让每一个学生有进步”的育人准则,以“学生是否进步,家长是否满意,社会是否认可”作为办学标准。学校提出“赏识激励、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赏识”的本源是爱,切入点是尊重,核心是人人都要学会赏识,操作的原则是尊重、信任、理解、激励、提醒、宽容,追求的成功是把学生都培养成充满自信、有爱心、心智和谐发展的人。“激励”是教育的手段,是发现人的闪光点,用多种方式给予肯定、鼓励、表扬。“和谐 发展”是 指合乎小 学生身心 成长规律 的、体现时代要求的发展,是协调的、生动活泼的发展。“赏识”是一种观念,“激励”是手段,“和谐发展”是目标。实践证明,这个理念时刻渗透在全校师生心中,而且已经逐步升华为学校的精神文化,转化为全体师生的动力源泉。

三、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必须将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一起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学校可充分利用图书馆、图书室资源,鼓励教师阅读各类经典著作,让教师徜徉在文献典籍中,接受先贤思想的熏陶,教师要敬业,要教书育人,要为人师表,要真正地把传道、授业、解惑融为一体。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既充分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又深刻认识到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耻辱,要将血的历史教训永记于心。学校每年可开展教师“文博之星”评选活动或举办讲座、人文素养知识竞赛等,促进教师个人人文素养的提升。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渗透人文思想,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第三教师应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用爱心来浸润学生的心灵,热爱每一个学生,尽力创造出一个公平、公正的和谐的人文环境。

四、坚持以生为本,提升人文素养

1.开展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作为真正的人文教育,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确立生命尊严意识,高扬生命的价值,使他们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也是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享受生命的教育。学校不仅要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更要让全体教师都有生命教育的素质,教师既是“经师”———知识的传授者,也是“人师”———学生的生命导师。生命教育作为一种人文性的教育,其实质是:教化过程需“润物无声”;培育过程则要“入灵无痕”。因此生命教育过程中必须通过具有启发性、引导性、参与性的活动,来让学生在思考中自己得出结论,在互相启发中获得对生命的感悟和德行的进步。

2.注重礼仪教育

学校要“约之以礼”,注重传统礼仪教育。通过强化传统节日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文明礼仪的良好氛围。在校园内通过开展尊孔、学孔、用孔的活动,举行拜孔仪式等,教育学生做一个尊敬师长、勤奋学习、关爱他人的好学生“。孝”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孝顺的传统美德,学校通过“孝顺的孩子,文明的一代”活动或感恩活动等,通过讲座、体验活动、亲子活动等形式,加深学生对“孝顺”这一传统美德的理解。班科教师还要利用早会、班队会等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开展少先队活动,评选“美德少年“”四好少年”等。

3.重视心理教育

(1)消除心理障碍。小学生正处于心理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是心理发展中的群体意识与自我意识相互矛盾的起始阶段。加强心理教育有助于帮助小学生克服人际关系形成过程中的问题,与教师、同学融洽相处,从小培养其正确的集体主义观念。

(2)消除精神障碍。虽然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受到生理发展的制约,但对于小学生的人生观的教育是必要的。我们知道,许多精神障碍的产生或由于思想认识有问题,或是由于思维方法出了偏差,而且在人的精神障碍中,其思想观念、信念态度、认知方法、思维习惯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可通过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着重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信念态度、正确的认知方法、科学的思维习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

品味经典 浸润人文 篇2

一、诵读古代文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精髓

百家讲坛的热播,掀起了人们对古典传统文化的追捧热潮。有学者评论说,人们对于丹、易中天的追捧是中国人精神世界匮乏的表现。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甚至远远滞后于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究其原因,可追溯到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形式的摒弃和叛逆,而文化大革命则是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一起丢进了垃圾桶,彻底切断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而一个民族没有文化根基,就如同雨中的浮萍,所幸的是传统文化的血脉还存在,先哲们给我们创造的精神财富还在。也许,当下是时候把目光转向我们谓之为“经典”的作品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浩如烟海”的经典之作。我们固然不能一一深入探究,至少可以采撷其中的一点一滴,就足以滋润我们饥渴的精神家园了。中国文学史,发展的脉络还是极为清晰的,每一时代都涌现一批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秦汉诸子百家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在文学史上散发着它们独特而永恒的光芒。基于此,可让学生有选择的诵读、感悟先哲的思想。经典的诵读,不仅仅是语言的积累,更是一种含英咀华的精神享受。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谆谆教诲;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的飘逸豪放;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凡脱俗;关汉卿《窦娥冤》写尽人生的无奈与悲凉;曹雪芹《红楼梦》呈现世间的繁华与衰败。徜徉在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风景无限。学生收获到的是字字珠玑的华美篇章,收获到的是堪与日月同辉的哲思睿理。针对不同的文体特征,教师可采取不同的导学策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苏轼的词为例,就可以论坛的形式开展活动,学生可先对苏轼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代表作加以搜集整理,辅以自己的品味赏析,集结成册,并展示交流,教师可适时进行总结性评述。当然诗文诵读会,以同一作家、同一题材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交流都会是促进学生阅读经典的催化剂。

二、阅读现、当代文学经典,品味真、善、美人性光辉

经典并不仅仅存在于遥远的历史,中国现当代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创作环境造就了许许多多文坛大师和优秀作家迥异的视角和个性化的语境。传统的文学形式此时已走入死胡同,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白话诗文创作以其随意、率性的特征给濒临僵化的文学创作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一时期涌现的许多作家都在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人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从投笔从戎的那一刻起,就将毕生的精力倾注在唤醒愚弱的国民上。他的文字,像一把锐利的剑,刺穿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病弱。老舍先生则以其细腻温婉的笔触,勾勒北平市井小人物的生活,使作品具有了人民性和人道主义情怀。也正因为如此,老舍先生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而他也是唯一一个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人。以朱自清、俞平伯、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美文创作,或缜密漂亮,或冲淡自然,或闲适幽默呈现出别样的风格韵致。诗歌在西方诗歌流派的影响下,同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现代诗派代表人物戴望舒一首《雨巷》融进无限忧伤的情思意绪。冰心则创立了形式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的“冰心体”,其诗歌中对自然、母爱饱含深情的吟咏,曾温暖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心灵。对这些文学大家、思想大家,我们的孩子还知之甚少,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定期开办读书交流会和教师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当然对经典篇目的诵读始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对作品熟悉到“出口成诵”的程度,才能逐步理解感悟到作品的精髓。

三、放眼世界,开拓视野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应忘记我们的祖先和前辈为我们创造的精神财富,但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是世界中的人,我们的眼光也应该面向世界,汲取全人类的思想精华,为我所用。莎士比亚、歌德、普希金、泰戈尔等一串串永远镌刻在人类文学史上的名字,承载了多少人类思想的光辉。他们的经典作品同样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教师可为学生推荐经典篇目,学生要做好详尽的读书笔记,并就感触颇深的语言做圈点批注。师生还可以共同搜集有关的鉴赏资料,并写出自己的感悟体会,在读书交流会上共同分享。

四、让课内课外相辅相成,将经典阅读进行到底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直到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才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经典阅读对一个现代人同样重要。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其中蕴含了自然、社会、人生的真谛,可以使我们的生命不因世俗繁杂而沉重、不因欲望贪婪而轻浮。那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其中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对经典的品味诵读,绝不应该是游离于课堂之外的,而恰恰是应与课堂教学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或者说是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我们的教材中,不乏名家名作,有些教师在教学这些经典作品时,经常会犯“本本主义”的错误。即将文本拆分成四分五裂的零件,让文章变得支离破碎;对文本进行功利化分析,扼杀学生的个性化见解。对经典作品的解读,更要注意学生的读后感和个性化解读。淡化作家的介绍,偏重文本本身的解读是现在阅读教学当中经常出现的另一问题。由于经典作品大都经历了几十年、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考验,经历了一代又一代后人的品评,但岁月的阻隔往往使孩子们在阅读经典时产生距离感,而丧失继续研读的兴趣。因此,在阅读经典作品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在作者身上做足功课。可以要求学生借助书籍、网络等渠道搜集关于作者生平代表作品,轶闻趣事及名家对他的评价。在了解其在文学史上的显著地位和高尚人格魅力的基础上,展开对文本的解读,更能激发学生亲近大师、品味经典的欲望。当然教材的内容毕竟还是有限的,但却是我们引导学生品味经典的突破口,抓住这个契机向课外延伸。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撷取精华,供学生品味诵读,不正是“大语文观”要求下可以做的有益尝试吗?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其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具有永恒的魅力。而之所以要品味经典,也正是要学生借此丰富语言,提升文化品位、个人修养,成为一个拥有独立人格和精神家园的人。这是我们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正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浸润课堂文化培养人文精神论文 篇3

浸润课堂文化培养人文精神论文

江苏 苏州 ●任震红

钱学森认为:科学与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数学是关于方法的科学,在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最后的知识技能获得,更应该将眼光放在长远的人文精神培养上,这才是完整的数学。对于数学的主阵地――数学课堂,一向是知识技能的主场。如今教学目光的提升,对学生终身负责的信念,在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显得紧迫而更有深远的重大意义。从数学文化教育的角度来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是培养学生的学数学(思想、精神、方法、文化、知识等)能力,用数学(实践操作、主动、合作、体验探索、创新、思维、处理问题等)态度方式,爱数学(感受数学美、价值等)的情感。

一、知识延伸,重历史知识熏陶

在课堂教学的三位目标里,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离不开数学历史知识的熏陶,在知识概念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数学史的用处在于历史公正地衡量每一个人,使得后人可能得到同样的称赞,促进了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更体现了一种哲学,将影响学生的学习观。因此,数学的基础知识概念教学中,作为知识的有效延伸,数学文化历史知识的渗透非常重要,在教学环节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在数学历史的了解中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产生有初步的感知,数学历史的探讨中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的发展过程进行体验。学生对数学学科有了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关注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叹数学发展的伟大成就,对数学文化的底蕴有更深层次的感悟。在教学“年、月、日”时间概念之后,对于现行历法的来历,通过相关的天文地理知识和数学历史知识的简单讲解,让学生知道“大时间单位”的来历,弄清楚时间知识的来龙去脉。还可以将其他的历法,如我国的阴历历法、24节气向学生做一介绍,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与生活密切相关,是具体可见的,而不是一味抽象,深不可测,激发学生去探索世界上其他历法来历。用数学历史知识向同学们展示历法的演变过程,使他们感悟到:我们今天虽然有了公历这个历法,但之前却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最初是日出、日落,再有四季变化,接着是月亮的阴晴圆缺到现在的地球自转、公转。这个历法发展过程聚集了先人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以历史激起学生热爱生活,喜欢数学的情感!五千年的中国古老文明,灿烂的数学文化孕育在生产力发展中,祖冲之、刘徽、华罗庚、苏步青等伟大的数学家和传世之作《九章算术》应运而生。在教学环节中,这些珍贵的教学资源的拓展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并自主学习祖先的精神、方法,并迁移到现实生活中。用心关注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自主向生活学习,用数学的方法、知识、技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数学历史知识的熏陶,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辩证发展观,更重要的是使数学人文教育水到渠成。

二、动手体验,重操作价值感悟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去体验新知识的发生过程,并树立“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教学理念,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数学的价值,逐步形成科学的数学发展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建立自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质疑的能力。在小学苏教版数学课本中,数学思想的渗透放在日益重要的地位:转化思想、集合思想、统计思想、概率思想、极限思想等都蕴涵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中。然而,对教材的深层次挖掘和理解,则需要我们数学老师的高度重视和再创造。对于这些丰富的数学思想必须通过动手操作,然后才能感悟数学过程价值。例如:可能性教学中的抛硬币实验,可是书上的要求只有20次实验,这对于实验的精确性来说,实验的次数太少了,误差产生的几率大。在让学生操作后,对得出的结论进行比较,提出了自己的质疑。而对于1/2可能性的结论,其产生的过程则是:先提出猜想、然后实验操作、然后论证得出结论,这个全程是严谨而科学的。数学家们通过了上千次上万次实验操作,才能接近这个结论,并且操作的次数越多,操作结果将会越接近这个结果。于是,让学生分享操作体验,大胆提出质疑、讨论改善操作方法,教师适时结合书上的例题,把此相关背景资料介绍给学生,并且让学生自己设计操作方法,并动手体验,小组合作。这样看看是不是操作次数越多,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越接近,最后可能性是相等的这一结果。操作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统计、极限、概率的思想,更体验到合作的价值。同时,对数学动手操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数学人文精神价值。

三、学以致用,重情感的内在升华

学生热爱数学,源于数学的`趣味、价值、美感,这种深厚的内在情感需要通过数学文化的魅力去激发、沉淀、升华。教学内容过程中结合生活中的美,让学生捕捉到生活中数学运用的美,让美激起他们对数学文化美的感叹,使热爱数学的内在情感得到升华。例如:轴对称图形这一教学内容教学时,第一环节:问谁的风筝能飞起来,让学生感知必须是对称的风筝能飞起来,用数学的价值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第二环节,用长方形纸去认识轴对称图形,通过操作感知不同的操作可以得到不同的对称图形,并对非对称图形提出质疑和深刻的讨论,深刻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通过分享,让学生感受图形中的多元文化。第三,欣赏巩固环节,让学生欣赏对称图形:自然界动植物中的对称美、生活建筑的对称美、艺术设计的对称美,让学生对数学美叹为观止。第四,设计应用环节,学以致用,让学生自主设计美丽的图案,学生便主动地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创造,最后将不同的设计进行展示,在相互欣赏中,设计理念和个性设计的撞击使学生收获更多的体验,产生成功的快乐感,不断改进图形设计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掌握。在学以致用中,学会了分享、学会了自我提升,实现了自我的价值,提升了对数学的情感,提高了审美能力,发展了创造能力。

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给了我们一个方向:数学文化,浸润在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充分地体验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也就让学生有机会领悟数学的价值;有机会体会原来数学并不是来自权威和课本,自己也能创造数学;有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有机会去创造美。在数学课堂中,数学文化的浸润和融合,既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升,又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精神。

上一篇:缸套加工下一篇:国际化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