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有效性十篇

2024-09-12

科学有效性 篇1

关键词:课堂教学,科学探究,有效性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课程理念。在全面贯彻新课标精神的今天, “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许多一线教师在课堂上既注重了信息技术的运用, 也非常注重探究活动。但是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 许多科学课堂, 表面上气氛活跃、热热闹闹, 实际上学生非常浮躁, 学习效率低下, 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培养的能力没有达到课标要求。因此, 科学探究活动低效性问题, 已成为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 在教学过程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呢?

一、实验前准备好合理的材料

材料是探究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教学中如果不注意材料的提供, 很容易引起课堂的“忙乱”, 最终导致探究的低效。因此, 在材料的选择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 选材要慎重。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材料要有利于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 材料的准备要有代表性。如《有趣的磁铁》一课, 研究“磁铁能吸铁”的性质时, 准备的材料中如果有铁钉、塑料、铜丝、铝片、木质铅笔, 学生会通过实验、小组讨论, 很容易在比较中认识到磁铁只能吸铁的性质。

其次, 材料的发放要有序。什么材料什么时候发, 是一开始就呈现所有的材料, 还是一样一样发, 发的时间最恰当在什么时候, 迟发材料同早发材料的关系和什么时候回收, 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 早早预设, 来不得半点马虎。例如, 教学《热传导》时, 我提供了两个实验所用的材料, 课前把两个实验所用的材料都发到各小组去了, 但第二个实验所用的小木棒、小竹棒、铜丝、铝丝等实验物品用纸包包起来, 否则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会分散, 肯定会把所有的实验物品拿出来乱用, 课堂就容易乱。

第三, 材料的数量要控制。材料是人手一份、两人一份还是小组一份, 不同的材料不同对待, 一般情况下, 简单的、需要每个学生都动手的材料人手一份, 如果需要协助才能完成实验的可以6人小组一份。

二、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

时间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保证, 没有充足的时间, 学生的科学探究就会流于形式, 走马观花, 更不要说深度与有效了。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这一环节上, 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 不仅能力强的学生要有时间探究, 相对探究能力较弱的学生, 也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活动。不仅如此, 我们说动手必须与动脑相结合,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必须进行思考, 那才是有效的探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 学生先观察众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再按物体大小排列看它们的沉浮情况和按物体轻重排列看它们的沉浮情况, 最后再对相同大小不同重量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进行科学探究, 又对相同重量不同大小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进行研究, 最终得出“相同重量的物体, 大的容易浮, 小的容易沉;相同大小的物体, 轻的容易浮, 重的容易沉。”这是一个复杂的探究过程,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从实验中得出结论, 是一个需要积极动脑的过程, 仅通过动手探究是很难发现的。因此, 教师必须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动脑的地方所花的时间考虑进去, 才能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三、确保合作学习是和谐、有效的

目前, 合作学习不尽人意的表现如下:

其一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摆设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简单化。

其二, 分工不明确, 学优生处于主宰地位, 学困生处于从属或被忽略的地位。因此, 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科学分组, 合理分工。教学分组时每组最好不要超出6人, 班额较大的组内人数多, 分工时可以让学生循环操作, 这一次你来, 下一次我来, 保证人人有事做, 不要有闲人。

第二, 精心设计, 有效讨论。设计好要讨论的问题是保证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例如, 教学《馒头发霉了》这一课, 设计的主要问题是:A.每人描述一种食物发霉的现象, 分析它所在的环境, 猜测它发霉的原因是什么?B.如果你认为馒头发霉的原因与温度有关系, 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怎样保证实验的公平性?C.怎样记录你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需要观察几天?以精心设计的问题为主线, 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展开讨论。

四、精讲点拨, 保障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的指导影响着探究的有效性。让学生自行探究获取知识, 并不是放任不管, 相反地要加强教师对学生自主活动的引导, 只有在老师的巧妙的引导下科学探究才会有序才会有深度。那么在科学教学中, 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具体体现在:

第一, 引导学生提出学习的问题。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并通过研讨, 提出对问题的看法作出假设, 让学生在头脑中明析探究的方向和研究的思路, 如教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神奇的水》一课学生通过开动脑筋想出:水的浮力特性中“什么是水的浮力”?“水的浮力的方向是向哪”?“水的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同一块橡皮泥为什么做成小船形状就能浮在水面上”?“鸡蛋在水中是下沉的, 为什么腌咸鸡蛋时鸡蛋能浮在水面上”, 等等。教师通过谈话, 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那些在课堂上能研究的问题。

第二, 要引导学生思考研讨, 自己得出结论。学生在探求过程中, 获取了较多的事实和信息, 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于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想象等思维方法对获取的事实进行思考、研讨, 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适时巧妙地引起争论, 让学生在研讨中自己得出结论。

五、及时反馈, 激励评价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也是培养科学学习态度的重要手段, 教师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仅是心理层面的要求, 也是客观层面的要求。一方面, 小学生虽然能凭着兴趣,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 但探究的热情往往是短期的、不持久的, 因而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强化。另一方面, 小学生的探究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他们精心准备的探究活动可能不一定能获得期望的结果, 甚至可能失败。这时候就要求教师要适时点拨, 及时作出中肯评价。教师要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 细心呵护儿童的好奇心, 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 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通过老师适时的激励评价, 可以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久而久之, 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让我们今后的教学事半功倍。

科学有效性 篇2

传统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手段, 基本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为主, 它虽然具有准备简单方便, 并能根据具体情况打破预设, 随时作教学调整的优点, 但它的教学理念往往是把知识看成是定论, 把学习看成是知识从外到内的输入, 同时低估了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知识经验及其差异性, 并在教学中表现出了过于简单化的倾向。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优先发展, 更不能满足学生愈来愈强的求知欲望。为了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必须具有现代教学理念,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进行教学设计;扬弃与超越传统教学设计的思想, 重新审视与分析现代教学设计的构成要素, 正确处理标准与多元、分析与综合、探究与接受、预设与生成、继承与创新等方面的关系;强调学习的建构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把传统教学的精华和现代教学理念整合起来以实现课堂主动有效的教学。国内众多学者对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性教学进行了多角度研究, 如康勤生、张建利、刘莲萍等重点研究学生状况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郑荣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了研究;陈伟芳重在研究教师的教学设计。本文拟结合初中科学的教学实践, 重点探究教师如何整合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理念,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和措施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因此, 传授教学内容的教师和接受教学内容的学生是有效教学的两大决定因素。为了切实提高初中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教师应该从教学设计、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媒体等方面入手,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全面发展。

1.把传统教学的教案整合为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模式。教案是传统教学教师备课的标志。教案中有统一的参考书中的教学目标, 甚至有统一的方法, 教师备课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把上课内容讲清楚, 凭经验写教案, 很少关注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更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关注。现代教学理念提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 为达成“三维”教学目标为目的, 为教学实践提供一种策略、方案和操作等, 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 是课堂上落实现代教学理念的关键。具体体现在对教学目标的整合, 变单一知识目标为多元“三维”目标。现代教学理念提倡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传统的课堂教学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 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科学引导和培养, 常常也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对教学过程的整合, 传统的教学过程主要是老师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将要讲授的内容逐一讲给学生, 用一定的例题讲解知识的应用。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学过程主要是按照学生认识事物规律的特点设置引起学生思考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在动机的驱动下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实验中探究事物的真面目、寻找事物现象背后的规律。这样,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 教师也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 而是帮助学生、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和获得真理。

2.把传统教学的“填鸭式”整合为以探究性学习为基础, 丰富接受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以接收式学习为主, 老师讲解学生听, 老师分析学生思, 老师归纳学生记, 老师示范学生模仿, 称之为“填鸭式”。其中学生操练记忆多, 鼓励创新少;教师讲解多, 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 探究交流少;显性内容多, 隐性内容少。而现代教学模式提倡探究式学习模式, 要求教师是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是学生的助手。探究式教学是教师的引导、点拨、解惑、讲评、陈述与学生的讨论、师生的对话交流和谐共鸣的过程。师生互动可以采用个别提问、齐声回答、指定发言、主动抢答、学生反问、教师应答、自由辩论和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老师在探究过程中的工作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活动, 适时地引导、解惑, 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毫无疑问,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强调探究性学习, 并在教材中设计大量的探究活动, 这一方面说明了探究式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另一方面也容易使人产生一切知识都应该通过探究的方式获得, 在教学中探究才是唯一的方法的假象。

【案例】听过几节“阿基米德原理”的形成过程课, 教师把实验设计的很巧妙。将物体排开的部分水再倒入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桶内, 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又恢复到原来的示数。探究的过程似乎很到位, 再经过同学的讨论, 小组汇报, 得出结论。

【反思】上述案例中, 探究活动成了一种形式, 学生发现阿基米德原理的过程, 只是几步动手操作的活动, 失去了探究的灵魂意义, 表面上看是从事中实得出规律, 但问题的关键是, 学生一开始怎么会想到设法去收集那一部分刚好由于物体的进入而被排开的液体呢?这一部分才是最奥妙、最有魅力的一段, 而这一段恰恰让老师包办代替了。

探究式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 它的优势是传统接受式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但探究式教学方式也有不足之处, 它比接受式教学方式花的时间多, 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不可能都采用探究式, 而且有些内容也不适合探究。无需探究的问题去探究, 往往会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实际上, 像上述这样的简单操作探究是没有意义的, 这类问题学生不需要花时间去探究, 完全可以通过验证实验来理解, 验证可以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 科学探究并不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唯一方式, 也不要求学生在学习所有科学知识时都参与探究, 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新课程强调探究式学习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接受式学习。接受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在课堂中不能截然分开, 应该互补使用, 在接受中有探究, 在探究中有接受, 两者彼此取长补短, 不可偏废。

3.把传统的教学媒体整合为以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科学教学中常用的仪器、标本、模型、挂图、黑板、学具等, 都是传统的教学媒体。在当今教学中又增加了现代化的教学媒体, 如电影、投影、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等来辅助教学。现代化的媒体充实到教学中去, 可以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选用教学效果最优的媒体, 所谓最优, 是指在某一知识内容的教学中, 几种教学媒体都可用的情况下, 选用教学效果最好的媒体。无论是传统的教学媒体, 还是现代的教学媒体, 其优与劣都不是绝对的, 寸有所长, 尺有其短。传统的教学媒体不一定都差, 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不一定都好。同一知识内容, 可能使用传统教学媒体比现代化教学媒体效果好。这就需要教师对各种教学媒体的性能、特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 依据教学目的, 以及还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 恰当地选用某种教学媒体, 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发挥优势。

如在电流的教学中, 当学生在实验中将电源、导线、小灯泡三者接通后, 小灯泡亮了, 学生很有成就感。但电流在电线中究竟是怎样流动的是非常抽象的, 学生很难理解。这时可用多媒体动画演示, 让学生直观认识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 经过导线小灯泡, 流向电源负极, 由抽象到具体地展示给学生看, 学生兴趣很高。再如, 讲到安全用电时, 把保险丝放在实物投影器上, 让学生亲眼看到保险丝熔断的现象, 认识保险丝的作用。

三、结语

仅有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是不科学的教学, 完全摒弃传统教学, 也不是完整的教学, 只有将传统教学中合理的部分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结合, 进行优势互补, 才是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教学;不管什么教育教学手段, 传统的或现代的, 关键是用什么样的思想来看待这一问题, 而不是只进行单一的取舍, 教学需要才是第一位的;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整合, 就象当今流行的把传统京剧中的京味融入到现代的流行歌曲中一样, 只要整合得好, 就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甚至自主学习, 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 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全面发展。

摘要:为改变效率低下的传统初中科学教学手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必须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进行教学设计;转变教学方式, 以探究性学习为基础, 丰富接受性学习;整合传统教学媒体, 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促进他们身心健康, 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科学,有效性教学

参考文献

[1]刘莲萍.关于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考试周刊, 2009, (20) .

[2]康勤生.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初中科学课堂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 (上旬刊) , 2011, (6) .

[3]郑荣镇.新课程下初中科学有效教学的思考[J].数理化学习, 2010, (4) .

[4]张建利.浅议构建初中科学有效课堂的策略[J].考试周刊, 2010, (3) .

[5]陈伟芳.科学课堂活动有效性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 2011, (8) .

科学活动记录有效性探析 篇3

一、记录应体现探究性,为幼儿提示科学探究的方向

在“物体的下落”活动中,教师在幼儿自由探索物体下落现象后,向幼儿出示记录单(上画一些物体),并讲解记录方法:将这些物体抛向空中,然后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在物体旁边做记号(用“↓”表示物体下落)。结果不尽如人意,有的幼儿在操作、记录了两三种物体下落的情况后,便开始在记录单上画自己想画的物体,有的开始互相抛接波波球,有的干脆把记录单放在一边,专心玩玩具了。

活动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值得教师深思。记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幼儿记录什么,怎么记录,对探究活动是否有效至关重要。在“物体的下落”活动中,教师对记录内容的确定和记录方式的选择均存在较大缺陷。首先,从内容来说,教师只单纯让幼儿向上抛物体,并用“↓”记录观察到的现象。众所周知,所有的物体抛向空中都会下落,如果教师只要求幼儿用“↓”记录物体是否下落,这样的记录还有什么意义?又如何促使幼儿进行有效的探究呢?我觉得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扩充记录的内容,如先让幼儿进行猜想记录,然后进行操作,观察并记录不同物体下落时的状态,这样目的明确的记录必然会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提高探究的有效性。其次,从记录方式来说,教师规定幼儿只用“↓”记录,影响了幼儿的自主思考和表达。因为如果幼儿观察到沙袋和气球下落时速度不同,完全可以用“↓”表示沙袋落下的情况,用“ ”表示气球落下的情况,然后针对记录情况分析并发现物体下落速度的不同。而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并进一步探究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本身的关系,从而延伸探究的内容。由此可见,教师在确定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时,必须考虑它们能否有效提示并促进幼儿探究,能否让幼儿明确要探究的问题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

二、重视对幼儿记录结果的分析,发现蕴含的教育价值

教师在组织“纸会吸水”活动时,先向幼儿出示了餐巾纸、图画纸、蜡光纸、牛皮纸、宣纸、电光纸等,请幼儿猜想这些纸是否会吸水,并请他们把自己的猜想记下来,接着教师问幼儿想怎么记。正当幼儿纷纷表示自己对记录方法的想法时,教师话锋一转,出示了自己设计好的记录表,并向幼儿讲解记录的方法和要求:如果猜想某一种纸会吸水,就在记录表中写有“猜想”的格子内打上“√”,不吸水的就打“×”。然后你们去试一试,看看到底哪种纸吸水,哪种纸不吸水。试过以后,你们还要在写有“操作”的格子内打“√”或“×”。如此交代之后,幼儿便开始猜想→记录→操作→记录,然后教师又把幼儿集中起来,请他们说说自己的猜想与操作结果分别是怎样的,最后教师根据幼儿记录的情况进行总结,说只有电光纸不吸水。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论让幼儿使用教师设计的统一记录表格和记录方法是否得当,是否会限制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因为这个问题前文已有所涉及。单就教师对幼儿记录结果的分析来说,我认为教师没有发现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在上述活动中,虽然教师只规定了打“√”或“×”这种方法,但不少幼儿仍采用自己独特的记录方法。如有个幼儿用了↑、↓、Θ等记录符号,经了解得知,他用“↑”表示有的纸吸水后浮在水面,“↓”表示有的纸吸水后沉下去了,用“Θ”表示纸在吸水后处在半浮状态。如果教师重视该幼儿的记录方法,认真仔细地分析幼儿的记录结果,耐心地了解幼儿的想法,就会发现幼儿的记录已不仅仅涉及纸的吸水性问题,还说明了不同的纸因吸水速度不同而导致沉浮状态的不同。这个幼儿的观察很细致,记录很真实,可惜教师只关注自己原先的设计,对幼儿个性化的记录方法和结果视而不见,因而未能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发现幼儿记录结果蕴含的教育价值。由此可见,教师应重视幼儿的记录方法和结果,善于分析和利用,从而真正发挥记录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另外,在“纸的吸水”活动中,我们还发现教师对幼儿的猜想记录关注不够,教师似乎更重视将幼儿验证后的结果与原来的猜想作比较,因为这直接关系到由此推断出的结论。其实幼儿的猜想是其原有经验与认识水平的反映,教师应认真地关注幼儿的猜想情况,发现不同幼儿在认识问题或现象方面存在的差异,然后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帮助,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科学有效性 篇4

新安县石井镇中心小学 陈世泽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理念,强调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新课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在这些理念的引领下,我们欣喜地看到科学课上,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探究过程,在活动中体验了学习科学的乐趣。然而,学生的探究效果到底如何呢?在看似热闹的探究背后却存在着探究低效的现象,这种“探究”的低效性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呢?

一. 让问题成为科学探究的起点

探究源于问题,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始阶段,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探究就是从问题开始,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而解决问题则是探究的目的,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活动,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敢提问、愿提问、会提问。如在教学《比较水的多少》一课中,老师设计了一个“比眼力”的游戏,第一关,下面的线段哪根长;第二关,下面的线段都是水平的吗?到第三关,大屏幕却没有了题目上,在学生迷茫之际,教师说道:“其实第三关的题目就在你们的桌面上,你知道是什么问题吗?”学生看着桌面放有水的一个大瓶和一个小瓶,自己就把问题提出来了,“哪瓶水多”;在《摆的研究》一课中,先引导学生自己组装一个摆,并记录下自己的摆在10秒钟内摆动的次数,然后将各小组的摆动次数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为什么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不同?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从而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导要探究的问题上来了。

二.选择有结构的材料是有效探究活动的支撑点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是探究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是科学探究活动的支撑点。正如张洪鸣老师所言“怎么才能活动呢?空口说白话,黑板上种田,不是胡扯嘛,要有点东西才行。这东西就是材料,材料是死的,怎样使死的材料活起来呢?这就必须加上教师的智慧,根据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选择,精心设计,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典型的教学材料,这样的包含科学概念的材料组合,便称为‘有结构的材料’”。因此,在进行探究活动前,教师要为学生的实验探究提供典型的、丰富的、有结构的材料,通过有结构的材料,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研究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用学生熟悉的乒乓球,并把它按瘪,而且其中一个还破的,这就使材料变得有结构了。如教学《电磁铁》一课,教师开始为每组提供的铁钉大小不同,在每组学生制作好电磁铁后,全班比赛用电磁铁去吸回形针,发现各自所吸数量不一样,激发学生矛盾。再如在《比较水的多少》一课中,教师就为学生提供了形状、大小不同的瓶子以及一些形状、大小一样的器材,让学生在探究过程发现测量水量的方法。有了有结构的材料,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三.动手之前先动脑是有效探究活动的关键点

纵观我们的科学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是乐于动手的,面对眼前的各种实验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然而却不善于动脑,实验中只顾“热闹”,看不到“门道”。皮亚杰曾指出:“儿童在做的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远不如他们在思考做法时学到的多。”“探究式”教学不仅仅是动手,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深刻理解“探究”的意义,认为只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就是探究,却脱离于学生的动脑,实验前的动脑是让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的重要一环。在动手操作前的准备不光是待会儿要用到的各种材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动手前经过一番自己的思考。如理清在实验时一共要用到的材料;我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哪个步骤是比较关键的。甚至能够想到怎样确保动手实验顺利达成的有效措施。如在教学《抵抗弯曲》时,教学生对“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分别作出了不同的假设。有的认为横梁越宽,抵抗弯曲能力强;有的认为横梁越厚,抵抗弯曲能力越强„„对于学生的所思所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究竟谁的猜想对呢,这时学生不得不思考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设计实验研究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哪些条件需要改变,哪些条件必须保持不变?在动手实验前,学生感到了这些思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渗透了科学、严谨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从而保证了后续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功”,在科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关注动手前的动脑,让学生“想好了再做”,是让学生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

四.给予必要的指导是有效探究的保障点

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传授真理,好的教师叫学生发现真理。”这也就是说,教师要有“点金之术”。探究学习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努力地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的伙伴。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

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 篇5

症结一:问题的思维性缺失

一位教师在执教《淀粉的踪迹》时, 出示了一根滴管问“这根我们以前有没有见过?”学生回答说没有。我觉得, 这样的问题根本没有必要问。如果真的要问也应该问“这是什么”。如果学生知道就会说出来, 不知道的话, 教师再告诉这是滴管。这位教师接着再问“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学生花了2分钟左右的时间, 取了十来个名字。最后, 教师说“我们在科学课上叫它滴管”。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有这样的多此一问, 大家不妨仔细想想, 你的课堂提问有多少是有思维发展的?

症结二:问题的目标性偏大

有位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时, 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哪些物体在水里溶解?哪些物体不能在水里溶解?”很显然, 这个问题的目标性过大, 学生会无从回答。如果适当地缩小问题目标, 改问 (1) 厨房里有哪些物体能在水里溶解? (2) 实验桌上哪些物体在水里溶解? (3) 白糖、木屑、食盐、味精这些物体哪些在水里能溶解?这三个问题的目标性一个比一个小, 用限定、制定范围的方法来缩小问题空间, 有利于学生的思维的发展。

症结三:问题的认知性过低

在一堂《各种各样的岩石》的课上, 有位教师是这样通过提问来指导学生观察岩石的:今天我们来观察、研究岩石, 想一想可以从那些方面来进行呢?然后, 归纳板书——形状、颜色、气味、长宽、硬度、成分、重量……这样用了近4分钟时间进行提问与交流, 但这种停留在三年级水平的提问, 对四年级下期的学生而言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我们要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根据年段目标要求进行深入思考。

从上面这些症结中, 我们不难发现低效的课堂提问不仅浪费了教师有限的教学时间, 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最终导致学生求知欲的降低, 丧失学习科学课的兴趣。针对上述情况,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笔者觉得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加以改进。

策略一:循循善诱, 层层“逼”问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 在教学中, 让哪些学生回答问题, 值得深究。如果让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回答问题, 往往会出现答非所问的尴尬局面。如果只让少数尖子学生回答问题, 那其他多数学生就成了陪衬。所以, 教师的课堂提问既不能太容易, 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不能太难, 使学生无处下手。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设计适合不同学生回答的基础性、提升性、拓展性问题。如《比较水的多少》一课中认识量杯的教学, 若让学生观察量杯, 说一说量杯的特点以及使用方法, 则许多学生觉得难以回答。如果改变一下提问的方式, 效果就明显不同了:

(1) 仔细观察量杯:想一想量杯与我们平常用的杯子有什么不同?

(2) 为什么量杯的设计有这些不同呢?

(3) 上台演示, 说说你为什么这么使用?大家觉得这样用好不好?为什么?

通过这样3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使全班学生都经历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 比教师直接传授来得更有趣, 更有效果。所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和知识掌握程度, 做到提问难易适度, 具有层次性。循循善诱的提问, 则需要教师充分摸清学生的底细, 以及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 避免过于稳扎稳打而使得交流过程显得太循规蹈矩。

策略二:把握火候, 有效提问

“不悱不启, 不愤不发”。充分说明了提问火候的重要性。提问火候, 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问的课堂时机;二是提问后的等候时间。

教师在提问后, 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 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出回答, 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提出别的问题、或叫其他同学来回答, 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作出反应。有研究表明, 如果教师提问后能等候一段时间, 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学生会自愿地给出更好的答案;拒绝或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所以, 等待, 是一种教学艺术。

策略三:蜻蜓点水, 简洁直问

教师的问题一定要做到简洁明了, 直指目标。在我们小学科学一线教学中, 时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本来可以用非常简单的话语把学生引导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 但因为教师的提问, 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 致使探究活动有效性丧失。

例如, 一位教师手拿一个空杯子, 问学生:“这是一个空杯子吗?”学生很难回答:是生活中的“空”的标准, 还是要说“杯子里有空气”?

这个提问可以调整为:出示一个杯子中有水的杯子, 问:“杯中有什么?”学生会说有水, 教师把杯子中的水倒掉, 然后, 用毛巾擦干, 问:“现在杯中有什么?”, 学生一般会说有空气, 适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师要时刻明白, 问题的提出是要让学生说得清楚, 不产生歧义。在教学中, 我们更应该换位思考, 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能否回答?这样, 我们的提问才更具操作性。

策略四:抽丝剥茧, 连续追问

为了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中来并围绕着本堂课的核心问题展开, 就需要教师“钓着学生的胃口”, 引领学生对问题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研究。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连续追问正起到这个作用。如教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 当学生说出马铃薯会浮是因为放在盐水中的缘故时, 教师不要急于表态, 可以连续追问几个问题:“你是怎么知道的?说话要有依据, 请说说你的理由?”这样, 可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再如《混合身边的物质》一课教学, 我在要求学生猜测80ML的水和20ML的盐混合成盐水是多少毫升后, 进一步做出解释:你为什么这样想?迫使他去思考, 进而认识到猜测不是毫无根据的胡猜瞎蒙, 而要建立在一定的事实、逻辑基础上。

策略五:结合生活, 激发思路

课堂提问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 尽量结合生活实际, 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 并注意在提问中点拨启发学生分析问题。学生如果在老师的启发, 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 而且还能激发积极思考, 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热水瓶是如何保温的?”这是教学热水瓶外层玻璃碎后为什么不保温;新买的热水瓶不保温可能是什么原因?对照实物让学生对不锈钢保温杯与常见的玻璃保温杯的保温原理和保温性能进行分析及比较,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作出正确解答。针对课堂提出的问题, 安排学生课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小制作, 对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很有帮助。

科学是严谨的, 而思维却是可以天马行空的, 如空中摇曳的风筝。教师的提问犹如一根线索, 让天马行空的思维有据可依, 而不至于漫无边际地飘荡。因此, 我们要走出自由和热闹的误区, 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 认真设计好课堂提问的问题, 尽可能做到问点准确、问度适宜、问面普遍、问机得当、问法灵活, 从而使科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参考文献

【1】《科学究竟是什么》张红霞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2】《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科学利用多媒体,艺术提升有效性 篇6

一、灵活再现情境,深化课文理解

多媒体进入课堂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它可以把课文内容以直观的画面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此时教师可以到网上寻找资源,通过一定的处理使课文内容有个良好的再现效果。当然,如果教师自己能利用多媒体技术知识,利用Flash等简易动画制作软件并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刻画、再现情境,定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情境再现之后能轻松忆起停留在他们脑海中的画面,课文理解起来也就更加简单明了。如此一来,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时间也就变得十分有效率了。

以《荷塘旧事》为例,我预先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动画视频。在教学基本结束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入地理解课文,我利用几分钟时间播放了这段视频。视频分为三个场景:第一个是主人公在散步,主要是展示荷塘的景色;第二个场景则是表现主人公落水的过程;第三个是主人公语重心长的感悟。以第二个场景为例,动画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的交流,展现了主人公从表演“狗爬”的得意到不听劝深入绿色边缘线再到落水获救的全过程。由于动画集合了视觉和听觉,所带来的效果是十分惊人的。学生把课堂所学结合到视频的观看上,更加清晰了《荷塘旧事》的逻辑结构、语言特色、人物刻画等方面的行文安排。视频的效果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由此也就达到了课堂高效率的要求。

二、引导交流探讨,活跃学生思维

多媒体的利用是多方面的,教师可以结合画面的转换与变动,巧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产生思维撞击并发散思维,从而使课堂效率达到高效状态。虽然有了多媒体的加盟,从某种意义上说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但教师仍然是教学的引导者。多媒体的使用效率在于教师,教师要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就要将多媒体与授课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的点缀,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探讨。

以《螳螂捕蝉》为例,同样是在课文基本学完的时候,我利用多媒体播放螳螂捕蝉的全过程。通过动画展示螳螂、蝉、黄雀和人的关系,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紧接着我提问:“同学们,螳螂捕蝉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你们能举举类似的例子,并说明例子中分别代表螳螂、蝉、黄雀的角色吗?”我先让学生讨论,然后让学生起来回答。有学生举出这样一个例子:“有的人不愿意自己完成作业,乙等着甲先做完,丙又等着乙先做完,丁又看着丙。甲、乙、丙、丁本别代表课文中的蝉、螳螂、黄雀和人。”我解释:“我们在举例的时候不能抛开课文的中心思想,课文要传达的是‘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忘记背后的威胁’的主旨,因此举例的时候也要体现这点。而这个例子要表现这一点就太牵强了,甲、乙、丙、丁都没有体现‘眼前利益’和‘背后威胁’的内容。”学生听了感觉很有道理,我再次播放了螳螂捕蝉的动画,然后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你们想想,‘只顾眼前利益’要贯穿全文,那就要求‘蝉’也要有关注的‘利益’。你们能说出对于蝉来说,它的‘利益’是什么吗?”学生思考片刻,我第三次播放视频。这时有学生说:“我知道了,它投入于唱歌饮露,这就是它关注的‘利益’。”如此一来,学生的思维便会被激发,慢慢活跃起来。

三、融入课文世界,体味深刻意境

有时候我们用语言无法完全诠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仅仅通过语言营造起来的画面记忆不够深刻,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的理解也可能存在偏差。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刻画出作者的内心世界,让学生融入其中,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学生不但可以轻松掌握课文,还能换位思考,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和体会课文。如此一来,多媒体才能发挥作用,课堂效率也能得到提高。

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为能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征得一个学生的同意后,动画中的“我”便以那个学生的形象刻画出来,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又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内心所要表达的思想。在画面中,我特别注重“我”与“伯父”的谈话,在课文中“鼻子碰壁”的画面处理上也更加细致。通过“我”的神态的变化,传达出“我”对“伯父”的理解,由此刻画作者的内心所要诠释的鲁迅。动画里,透过“我”的眼睛看到的“伯父”在当时黑暗的社会里挣扎,“伯父”想要改变这样的社会现状,于是努力与残酷的社会作斗争。紧接着我和学生进行一些互动,比如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想想作者的心理活动,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现作者的心理活动等。

多媒体是一门技术,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则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把握好课堂上使用多媒体的利用率和时效性,科学而又艺术地用好多媒体,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志敏.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小学电教(下),2011(9).

[2]王爱萍.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1(6).

科学有效性 篇7

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养.浙教版《科学》教材编入的实验不仅在数量上比旧教材多, 而且实验的内容取材新颖、贴近生活、生动活泼、趣味性强、材料易找、操作简便, 更适合在各校普遍实施.

但在实验教学中, 实验有效性和教材本身的意图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实验课是为做实验而实验, 而忘了这个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应起的作用, 特别是大量的课堂实验教学未能充分发挥实验应有的功能, 造成实验效果低下.

一、教材实验有效性的现状

人们往往把有效教学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知识”.简单地认为“分数高就是最有效”.事实上, 所谓“有效”, 是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 学生实际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

科学课程改革之初, 我们常常为科学课中的变化而惊喜:实验多了, 课堂上的对话多了, 学生也活跃起来了.但在“活跃的课堂”背后, 实验教学开展情况如何?学生学得如何?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功能?带着这些疑问, 近一年来, 我们设计了“科学教材实验完成情况的教师调查表”对我校的七、八年级实验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我们认为, 实验教学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

1.实验内容和形式的选择盲目

无论课本中的实验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 都是严格按教材中的方案执行, 教师缺乏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甄别和整合的能力;对教材中的实验方案麻木迷信, 缺乏修改和完善的勇气.实验的方式选择无原则, 一味强调让学生动手, 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严密性的培养.出现学生分组实验一定就比演示实验效果好的极端化认识;出现了逢公开课必有分组实验的现象, 有明显的“赶时髦”倾向.甚至认为一节课缺少了学生分组实验就不是新课程, 就不能体现科学的探究本质.

2.实验教学中缺少有效的教学策略

(1) 演示实验缺少层次性, 不利于实验功能的发挥.对于同一概念或规律的多个演示实验, 常未作出精心的选择和有序安排.

(2) 演示实验的设计太巧妙, 实验结果总在预料中, 使学生的思维未真正参与到实验中.

(3) 学生分组实验出现了两个极端现象:机械式的探究和放羊式的探究.

(4) 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处理不当.当一些实验出现与“课堂要求”不符的意外现象时, 教师往往回避, 将学生的感受放在一边.这样我们的课堂看起来是完整的、高效的, 但实际上却失去了许多极具价值的课堂生成资源, 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因此课堂教学仍是低效的.

3.实验装置缺乏改进与创新

实验装备是实验教学顺利成功的保障, 没有合适的实验器材就很难令实验教学高效.例如导体和绝缘体相互转化的实验, 教材以玻璃为材料, 用酒精喷灯加热.如果改用热敏电阻代替玻璃, 用火柴点燃, 实验现象就十分明显.

二、问题实验的改进对策

科学课程的目标是提高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实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 还能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复杂的互动关系,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体验和养成科学思维方式, 初步形成科学精神.

(一) 合理选择和安排实验内容及实验形式

实验教学如何提高效益?首先要问这个实验有没有必要做?如果对于学生在生活中有着大量生活体验的且学生的认识是没有偏差的现象, 学生用其生活经验再加上简单的逻辑推理就能一目了然的, 就没有必要再花时间去重复、去验证, 否则就是徒劳的.

案例1:《血管阻塞对血液流动的影响》的实验, 其目标是利用血管栓塞模型模拟胆固醇等脂类物质在血管壁堆积对血液流动的影响, 而实际上学生只要看图就能明白胆固醇等脂类物质在血管壁堆积会导致血液流动减慢, 如果我们不考虑教学实际安排一节课进行探究, 那么只能是劳民伤财.

当然, 在实验形式的选择上, 更要注意切合教学实际, 不是只有分组实验就是最好的.

(二) 优化实验教学程序

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实验发挥最大功效的保证, 影响实验教学效率的因素除了实验内容和实验方式之外, 还与实验教学程序的优化有关.

1.巧用实验纠正学生错误的前概念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生的学习是新知识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通过同化而实现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也把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强调到十分重要的位置, 他说:“如果让我把教育心理学归为一句话, 吾将一言以蔽之, 那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些什么, 并因此教学.”建构主义强调“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前概念是原有认知中的一部分, 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一种资源, 但它并非全是正确的.在科学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重了解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 把它作为让学生理解新知识的“生长点”, 引导学生从原有的前概念中生长出新的科学概念.

案例2:在上《力的存在》这节课时, 学生往往认为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力的相互性, 而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就没有力的相互性.举例磁铁能吸引铁钉, 并追问学生:铁钉能否吸引磁铁?学生往往认为不能.为解决学生头脑中的错误的前概念.我们可以演示“铁钉吸引磁铁”的实验, 但该实验材料要精心选择, 以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实验室提供的磁铁没有效果, 我就到市场中挑选了磁性较强的小磁铁, 再找大约10厘米左右的铁钉, 这样两者相距一定距离, 铁钉也能吸引磁铁.这就巧用实验纠正了学生错误的前概念.

2.巧用演示实验的“失败”, 激发学生积极的内驱力.

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 学生观察.教师课前对实验精心准备, 确保实验万无一失, 这本来是教师教学细致严谨的好习惯, 无可厚非.但如果每次的演示实验都是一帆风顺的话, 课堂中就少了跌宕起伏的刺激, 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就会日渐衰退, 慢慢地学生就会成为纯粹的观察者, 忘了自己也是实验的参与者.

案例3:在《电生磁》的教学中, 通常情况下, 教师会先讲奥斯特发现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故事, 然后再演示奥斯特实验, 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并接受科学事实.殊不知,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处于被动观察的地位, 学生停留在接受事实、记住实验现象的层面, 学生的思维活动量很有限.如果我们换一种教学方式, 在实验前创设悬念, 先问学生磁体在它的周围能否产生磁场, 那么不用磁体能否产生磁场?学生看了书上的介绍, 就会说通电直导线能产生磁场.教师就请学生上台演示, 结果小磁针不能转动, 学生就会陷入深思, 难道书上错了, 教师就问:“是书上错了, 还是有其他原因?如果是我们的实验操作的原因, 可能是哪方面出了问题?”学生会作出各种猜测:“可能是小磁针有问题, 可能是小磁针放置的位置有问题, 也可能是电流太小的缘故.”然后让学生用实验不断地探索问题的根源.

可见, 演示实验的失败并非都是坏事, 只要教师利用好这些发生在学生眼皮下的活生生的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鼓励学生参与解决问题, 最后在全班同学合作和努力下使实验获得成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本来就是不断尝试失败, 在失败中不断获取教训的一个曲折的探究过程.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离真实的科学更近, 同时也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内驱力.

3.注重实验与思维的结合

科学概念的形成离不开思维, 而逻辑推理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学生在实验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 进而形成科学概念.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不仅需要运用抽象思维, 而且需要依赖于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 依赖于各种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

案例4:曹冲称象的故事发生在公元200年, 聪明的曹冲提出的用船称大象的办法在科学测量中叫做“等量替换法”.一般人只看到曹冲帮助大人做好事这一传统美德, 却忽略了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思维方法.古希腊的阿基米德, 一开始并没有想到要设法去收集那一部分刚好由于物体的浸入而被溢出的液体, 是逻辑推理促使他进行再次实验, 从而发现了举世闻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成为伟大的数学家和科学家.

可见, 掌握一种科学思维方法比多做几道题重要得多.

(三) 不断地改进与创新实验装置

实验装备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 没有合适的实验器材就很难令实验教学高效.然而, 新课程下的科学实验, 从内容、数量到形式都有较大的变化, 特别是地理、生物等边缘学科的实验大量增加.这一新的变化, 对科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要求科学教师具备改进和创新实验的意识和能力.

案例5:探究《植物蒸腾》的实验, 课本用到了水银, 水银不但有毒, 并且密度很大, 颜色不明显, 所以很难看清液面上升.我用红墨水代替水银, 为了看清上升的水柱, 我还用空气把红墨水和清水隔开.由于水的密度比水银的密度小得多, 不仅实验现象明显, 而且比较环保.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同样的课题, 用不同的实验材料, 教学效果相差甚远.选择实验, 应尽可能选择那些学生熟悉的实验材料, 使实验程序简单、现象明显, 以提高实验的效率.

(四) 正确对待实验结果和数据

实验中有时出现实验数据不准、实验现象偏差, 甚至实验失败, 这是难免的, 因为实验是在现实的环境中进行, 有许多影响实验的不确定因素是难以控制的.关键是教师要正确面对实验的误差与失败.

案例6:在《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采用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探究.当有的组在研究中发现导线切割速度越大, 电流表的指针偏转的角度越小, 从而得出了导线的切割速度越大感应电流越小这一错误的结论.教师就以学校的电流表不准确为由加以唐塞, 硬生生地把学生的实验结论推翻.此时学生纳闷、迷惑、不知所措.相反如果从能量的角度加以分析, 学生就会发现导线的切割速度越大感应电流应该越大, 从而引导学生再实验再观察, 这样学生就不难发现, 其原因是电流表指针显示电流需一段时间, 如果将两次导线的切割速度再放慢些, 便会得到正确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陈志伟、贾秀英.中学科学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

如何加强科学周末作业的有效性 篇8

科学教学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方面的教育目标,不仅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而且要改变科学课后作业模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要关注学生周末家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如何改变科学周末家庭作业的现状,在有效性作业的设计上有突破性进展,关键是要在设计常规性作业的同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设计自主性作业。要把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人文性、可行性融于一体,这样就能把学生从封闭的科学作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广阔的天地中去锻炼,去实践,实现科学知识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一、如何使周末作业真正有效

(一)加强教育,增强学生完成作业的自觉性

拖沓、字迹潦草、缺乏耐心、抄袭等,是学生作业常见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苦恼不已。除了改进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以外,教师通常的对策为不断提醒、强调。一旦苦口婆心的教诲失去效果后,教师往往会放任不管,或者由于情绪失控做出各种过激行为。教师要学会控制激情状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使学生增强完成作业的自觉性。

(二)妥善引导,改善学生完成作业的行为习惯

根据我们的调查,学生在完成周末作业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只重结果,忽视过程;惜时怕难,缺乏解难题的信心、毅力和方法;依赖性强,喜新、厌多,求趣好胜;缺乏完成作业的科学方法;等等。而这些外在的表现也正反映了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如作业的“脏乱差”可能是学生偏科、信心不足的反映,也可能是学生发泄不满情绪或不良习惯的外露,应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行为习惯在学生一生中都扮演重要角色,在学生时代,作业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无疑起到重要作用,教师有责任在这方面给予足够的关注。

(三)优化设计,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优化的作业设计,应体现学生“动笔、动手、动口、动脑”等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要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要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二、怎样评价周末作业才更为有效

由于学生人数过多,教学任务繁重,或者由于惰性,教师作业批改往往简化为判断正误或写一个“阅”字。其实,作业的批改,不仅要判断正误,还要让学生明白正误的原因。同时,批改作业本身也是一种交流方式,这是师生之间一条长期的、重要的沟通渠道,如果利用得当,对教学大有裨益。

(一)作业评价的基本原则

1. 评价以激励为主

对于不同的作业类型教师的评价也应是不同的、多变的,但都要以激励学生为主。如常规作业的评价,以作业正确率为评价标准;对探究作业的评价,以提出的问题新颖、有创意为评价标准;而对于实践作业就应注重过程评价。激励方式可采用分数化法(给每次常规作业量化打分)、优秀周末作业展示板、在学校科技艺术节中进行优秀论文或小制作评比等,为学生提供各种展示成果的机会。

2. 提倡评价的多主体

教师要转变在学生作业评价中的裁判员角色,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作业评价的指导者,学习潜能的开发者。评价形式应根据作业类型的不同采取自评、组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形式,使评价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3. 实施作业的多元评价标准

多元化评价的精髓是鼓励发展。成功的体验可以唤起学生对未来希望的自信心。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如果孩子们成长在鼓励他们自然、顺利地发展的环境中,他们会突破性地进入到学习中去;他们将变成自我激发者、自我学习者。同时有信心解决任何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的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的。

为此,在周末作业的评价中,我们坚持做到三个“引入”:引入“正确程度”,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入“创新程度”,发展学生的个人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作能力;引入“规范程度”,激活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良好的书写表达能力。

4. 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

教师要通过批阅、观察和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的作业过程作出形成性评价。各项书面和非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作为形成性评价的重要参考,科学研究学习成果可以作为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依据。

(二)作业评价的操作

1. 作业批改和检查

作业批改和检查要做到:及时批改;做好记录;及时讲评;加强个别辅导;给学生充分的改正时间;加大第二次作业批改检查的力度;增加面批的时间和次数;树立学生效仿的榜样;给一些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书面作业需要及时认真批改,批改方式有全部批改、重点批改、轮流批改、当面批改、师生共批、学生互批。对非书面作业,可通过家庭协助和抽查的方式进行口头批改。

2. 结果记录和反馈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9

三板桥小学蒋明香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出

作为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每位科学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前段时间,笔者曾对分别实施了一年、两年、三年新课程的三、四、五年级学生和未接受新课改的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相关调查问卷,有47%的学生认为“经过科学课的学习,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收获”,仍有53%学生认为“收获一般”甚至“没什么收获”。分析之后,发现了不少潜在的问题,引发了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二、当前科学教学中的“高能低效”现象

当前科学教学中,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准备材料、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也积极参与了探究活动。可最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积累,技能提升仍在原地踏步,较高的投入换来的是较低的教学效率。造成此种“高能低效”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些现象中看到问题的症结。

现象之一:教师提问缺乏有效性。

教师课堂上的语言不够精炼,废话太多,提问不明确,造成学生的无序思维、无效思维,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现在大家都十分重视让学生在课的开始提出科学探究的问题,但教师经常采用的是泛泛而问——“今天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导致学生想出了一大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缺少科学性和可研究性,甚至其中会出现非科学的问题。这样的提问肯定是耗时低效的,课堂在学生盲目的回答中空耗。

现象之二:学生思考缺乏有效性。

课堂活动,追求“量”忽视“质”,缺乏对活动内容“少而精”的提炼,没有深入开展探究,过多停留于表面上的热闹。在小组探究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场面热热闹闹,学生热火朝天,似乎人人都在主动参与,透过这种热闹的场面,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肤浅与浮躁。科学探究需要动手实验,但更需要冷静的思考与求索,没有了思考也就没有了研究。在调查中,有56%学生喜欢“活动内容多,只注重简单研究的科学课”,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现象之三:课堂探究缺乏有效性。

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在课堂探究中常有许多学生不按照要求和规程进行操作,不知道该怎么操作,更有学生把桌上的器材当作玩具在玩;有时候组内的个别学生承担了小组探究的全部任务,成了小组的主角,部分学生在小组中只是一个旁观者。“自主·合作·探究”成了自由分散的活动,自主滑向了自流。在调查中,有40%的学生对参与小组活动持观望态度甚至不参与,虽然相比上常识课的六年级学生的70%有较大改观,但仍是为数不小的一个群体。我们的科学教学,少了这40%学生的参与,教学有效性自然大打折扣。

现象之四:课外拓展缺乏有效性。

科学探究活动光靠课堂40分钟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经常会在课外加以拓展,让学生继续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可是,有多少学生真的去探究了?又有多少学生的探究成果有所反馈?缺乏教师指导与督促,没有反馈结果的课后探究活动,仅仅是一种形式,并不会取得多少实质性的效果。在调查中,只有38%的学生会在课外继续开展相应的科学观察与研究,相比常识教学下的六年级学生的11%有明显增加,但仍折射出课外拓展活动的低效现象。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综合以上现象,当前的课堂教学之所以低效,究其原因,首先是认识层面的问题,包括教材解读不深刻、学生把握不到位、目标定位不准确等;其次是课堂实施的低效运作,教师不能按教学预设较好地驾驭课堂,教学的随意性较大;再者,课后的拓展延伸走过场,缺乏必要的约束与反馈,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教学有效性,就应从课前准备,课堂指导,课后延续三方面加以考虑。

1、课前的充分准备。

课前准备充分与否,会直接导致课堂效率和教学的成功与否。如果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彻,忽视了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忽视了材料在建构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将最终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

(1)备教材

备课为上课服务。备课,不是把教参上的目标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深刻理解了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新课标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师在编写科学课堂活动预案时,要理解教材,要研究教材中每个活动内容及活动的内涵,研究教材中每个探究性活动之间的结构及前后联系,才能构勒出一条清晰的符合科学探究规律的,基于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的活动线索。如果教师在没有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就动脑设计预案,那么设计的预案将偏领教学目标,从而人为造成课堂教学的“高能低效”。

(2)备学生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体现在于学生。课前准确了解学生现状,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一堂课学生要有所发展,首先要明白学生的起点在何处,有哪些已有的知识,有哪些已会的技能。在调查中,有23%的学生认为自己原有的科学知识较为丰富,62%认为一般,15%认为不丰富。可见,学生的知识基础是有差异的,忽视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无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不高。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认知的起点,才能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才能对学生的实施有意的影响;才能为学生搭建合适的台阶,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有所发展。

(3)备材料

课前的材料准备如何促进有效教学?最简单一句话:材料要有结构性。选择什么样的材料、选择哪些材料,准备多少数量的材料;是必须的还是可有可无的;是指向概念的还是容易引起学生无关注意的,何时呈现,以何种方式呈现等等,都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准备和充分的思考。如果材料太多,一下子呈现,虽然学生的思维广度扩散了,但思维的深度就大打折扣了;如果材料太少,太简单,那么思维上就会有定势。因此,建构有结构的材料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门不小的学问。

2、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指导与调控。

(1)有效的活动编排。

在探究活动的安排上,不要追求贪多求全,让科学探究活动讲究形式上的完善,而要追求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科学思维的价值。一节科学课是不是需要这么多的活动?我们是不是可以选择一个最有价值的活动深入地把它做好、做足呢?因此,一堂只有40分钟的课里,我们面对众多的目标,就要懂得选择和放弃,活

动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深入挖掘“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内涵。

(2)有效的小组合作。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个别学生经常包揽了全部的探究任务,其他成员充当了“观众”的角色游离于小组探究之外,影响了学习的效果。这虽然与小组成员的构成有一定的联系,但问题的实质是组员之间缺乏合作意识,教师对小组合作的指导不到位。小组合作活动应保证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参与探究的机会均等,经历整个探究过程,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体验到自己在团体内的价值。有了小组分工,并不是小组的合作就会融洽投机,这时教师就应当及时干预,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宽容,团结互助,从而促进有效的小组探究。

(3)有效的指导调控。

在学生探究前,缺乏动手之前的动脑;活动结束后,没有引领学生质疑不同小组探究方法的差异,没有时间去关注未成功学生的反思。也就是教师没有挖掘探究活动中产生的潜在的课程资源,导致学生只局限于已有的经验,在已知的知识内兜圈,最终只获得一些零碎的、局部的、片面的直接经验,导致整个探究活动低效,科学学习结束在肤浅的水平上。如果老师舍得花时间去利用课中产生的这些潜在的课程资源,并引导学生去思索,去讨论,去感悟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效。

因此,在学生探究活动中,教师应深入到各个探究小组,把自己作为一名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和学生“打成一片”,以一个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中间。一方面教师可以敏锐地观察学生探究中的困惑、需要以及他们的投入程度等等;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探究过程的科学指导和引导,不让探究活动流于形式。教师在小组活动中的及时指导和个别指导,对这一小组来说也许是最有效的教学。同时,也应注意指导的针对性。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有效的指导促进有效的探究。

3、课后拓展活动的指导与反馈。

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科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我们在教学中,总习惯把拓展当作标签,在每节课的最后说上一句“这个问题我们课外继续研究”。但是,我们有多少学生有浓郁的兴趣,有这样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外进行研究?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研究在课外没有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的可能性有多大?所以,教师要么不布置课外探究活动,如果安排了,就应将拓展探究活动落到实处,应加强指导与督促,要有适当的反馈。把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真正引向生活,走向社会,以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巩固和应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总习惯于将“少数个体成功”等同于“群体的成功”,将“教师成功”等同于“学生成功”,将“课堂成功”等同于“教育成功”。这片面的成功所表现出来的教学效果是不全面的,当我们在欣赏孩子们喜欢我们的科学课时,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的真实标准在于能否建立起一个促使所有学生参与学习、获得发展的系统。怎样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还需要我们教师仔细琢磨,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加以探索和实践。

4、善用激励评价机制,确保学生的成就感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评价就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教师要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好的评价。首先教师要创设评价氛围,对学生给予正确的评价,对表现较好的学生可以拍手赞扬、点头赞赏等,对表现一般的学生要寻找闪光点,给予鼓励或者报以一个亲切的微笑等;另外要建立激励评价机制,让更多同学参与评价,使更多学生乐于参与到科学学习之中,确保学生的成就感。

浅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篇10

一、做实做好演示实验,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 也是创新的前提。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案例一:在演示自制温度计实验时, 教师出示自制温度计 (一只小瓶) , 可先让同学们讨论是否能用这只小瓶分辨出桌面上两杯水哪杯水的温度高, 哪杯水的温度低?为什么?然后出示以下问题:①你能否将此装置进行改进, 使它能测出具体的温度值?②怎样刻上刻度?③刻上刻度的自制温度计虽然可以测出温度, 但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让学生回答以上问题。这样做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观察中, 要引导学生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实验的结论应该由学生通过自己实验得出, 而不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来。那样做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是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

2.把演示实验的探索过程交给学生,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 课堂演示实验中教师常常充当演员的角色, 学生却仅仅是观众, 没有直接参与, 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要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 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对于摩擦起电现象, 教师可让每个学生都用塑料尺在衣服上摩擦几下, 然后去接触碎纸屑看能否相互吸引,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规律;在讲惯性时, 可让每个学生将几颗象棋子放在纸条上, 然后看谁抽出纸条时还能保持象棋子不倒;进行马德堡半球演示时, 先让两个“大力士”上来拉, 不能将两个半球拉开, 打开活塞, 让空气进人半球中, 再让两个力气最小的学生来拉, 却很轻松地将两个半球分开了。两相对比, 说明大气压强不仅存在, 而且还不小, 学生印象深刻, 这样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他们养成动手、动口、动脑的好习惯。将演示实验改为自主探索实验, 不是只让学生的注意力停留在使他们感兴趣的现象和事物上, 而是引导他们逐步深入、扩散思维, 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实验方法应多姿多彩, 以开阔学生视野, 活跃学生思维

笔者认为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 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 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 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确定的目标下, 有全局观点和善于妥协, 在不同情况下善于应变,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使学生的分析、抽象概括、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展。如2009年绍兴市中考试卷第32题“对驾乘人员安全带的必要性展开调查探究”就考试的知识点来讲是比较简单的, 连实验的方法也可以说是简陋的, 但考生得分情况并不乐观,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忽视了实验形式的多样性, 没有把“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这一要求落到实处。

4.要重视实验的过程, 更要注重实验方法的归纳

实验做完了, 结果出来了, 我们的实验是不是就结束了?没有。要进行归纳和总结。比如:在学习电阻的测量中, 我们就应很好地总结, 我们学过的电阻的测量方法有哪些, 这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等等。像我们学过的常见测电阻方法有:①伏安法、②替代法、③比较法等, 但各自有相应的前提条件。当学生做了基本实验后, 教师应当对学生实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做验证性的和设计性实验。运用现有的知识内容推论后面的学习内容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思路, 更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科学方法之一。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也更容易有新的突破。

二、认真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

分组实验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探究性实验为主。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 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 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 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过程, 而在于通过某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行为上发生某些重要的变化, 如在学生身上引起的理解上、技能上、态度上的变化。假如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 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科学知识, 则会印象更加深刻, 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根据这一思想, 我进行了一些探索, 将初中科学第一册中第4节《光和颜色》由过去验证性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 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在这节课上, 首先用“变色水”实验来吸引学生, 从而进行探究。在水桶里盛满清水, 加入两汤匙牛奶或米汤, 搅拌成乳状的液体。用细线捆住一个小平面镜, 浸入水中。用装有新电池的手电筒照射平面镜, 观看平面镜反射回来的光是带色的。不断改变平面镜浸入水中的深度, 反射光会不断改变颜色。当平面镜由浅入深时, 光的颜色会发生如下变化:白色———黄白色———橙色———红色———暗红色问学生:“你对这一现象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学生高兴地回答:白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波长不同的色光组成的。其中波长较短的紫、蓝等色光的穿透能力差, 经过液层时, 被水分子和悬浮的小颗粒散射了, 无法通过液层;而黄、橙、红色光的波长较长, 并且后者比前者更长, 它们的穿透能力也一个比一个强, 所以发生上述情况。

通过学习, 学生们基本能较好的达到教学所预期的目标, 但是, 要取得这样的效果, 就要求教师在每次实验前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 (包括知识和实验方面的准备) 。

三、充分发挥教材中“活动”、“讨论”的作用, 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我们现行的教材最大的优点是:通过“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科学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理念, 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因此, 教材中的“活动”、“讨论” (其实是小实验)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是搞好科学实验教学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和实验技能, 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学生中的创造潜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这些“活动”、“讨论”有的侧重于操作, 有的侧重于设计, 有的侧重于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一方面, 简单易做, 可以由学生自己取材, 自己动手实验,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紧密配合教材, 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筋, 从中领悟学习的科学方法, 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 促进他们的智能发展。

搞好初中科学中“活动”、“讨论”的教学, 教师是关键。首先, 教师应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包括实验的组织形式, 时间安排和效果检查等, 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对于设备不太复杂、材料容易收集, 操作比较简单的实验, 就让学生自己去做, 以弥补课堂实验的不足, 同时也可以培养其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其次, 对于比较复杂的实验, 有危险性的小实验, 教师要给予指导, 甚至做出示范, 如教材八下P43页“制作简易酸碱灭火器”。这些“活动”、“讨论”要及时讲评, 做得好的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如在学习声音的特性、、生活中的透镜、重力等知识后, 可布置学生自制哨子、模型照相机、制作不倒翁等小制作, 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上一篇:心理健康定义下一篇:哲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