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基础管理十篇

2024-09-12

安全基础管理 篇1

1 班组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1.1 班组规章制度执行不力

供电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面面俱到, 自成体系。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 一线生产班组在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 不自觉地就打了折扣,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到班组安全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 不能有效遏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书没有根据岗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责任分解, 培训千篇一律, 缺乏针对性等, 从而导致班组规章制度执行不力。

1.2 对班组监督指导只停留在表面上

相关人员未能经常深入基层班组和施工现场, 及时了解班组及员工的安全思想状况, 没有深层次地掌握班组安全管理过程的基本情况, 对班组的安全状况不甚了解, 安全工作只停留在文件、口头、会议、汇报、查阅资料等表面上, 没有俯下身子到施工工地进行现场指导和帮助, 从而导致班组出现应付检查的现象。

1.3 班组员工安全技能偏低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 员工素质是班组安全管理的第一要素。就目前班组员工技术水平情况而言, 技术素质和安全技能都不高, 有的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 对安全的预防、预控能力较差, 没有驾驭安全风险的能力, 这是形成班组不安全因素的致命原因。

1.4 班组安全活动形式单调, 缺乏吸引力

一是相关管理人员参与班组安全活动时间不多, 没有及时倾听到班组员工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班组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或隐患未能得到及时解决, 这是造成班组安全活动不落实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安全学习活动内容单一, 缺乏针对性、时效性和趣味性, 在班组安全活动时总是读读简报、学学文件、念念规程等, 员工感到枯燥无味, 产生厌烦情绪。三是安全活动形式搞“一言堂”, 有的班组安全活动, 只是班组长或安全员一人讲、念, 学习完后也不讨论, 班组其他成员无一人发言, 员工被动听, 调动不起员工参与安全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班组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源

2.1 班组负责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他们认为作为一名班组负责人, 只要把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目标圆满完成就行了, 至于安全, 做事情难免要出问题, 即使出了安全事故也是无意的, 况且, 单位对班组的考核首先是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 即便是全年未出安全事故, 目标任务未完成照样受罚。因此, 在班组一级的管理过程中, 班组负责人就把完成目标任务放在了第一位, 从而降低了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

2.2 班组员工专业知识匮乏

由于历史的原因, 班组员工的组成来自不同层面, 他们的知识面也参差不齐。虽然近几年省、市电力公司也举办了各种不同专业的岗位准入培训, 班组员工素质和专业知识也有所提高,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 由于只是短期和突击性的查漏补缺式培训, 员工安全技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 还是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

3 解决班组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提高班组管理水平, 讲求执行力

既然班组安全管理是安全工作的第一道关口, 那么, 首先就要把好这道关。在规章制度的执行上, 必须讲求执行力, 要让班组及员工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绝不能像过去那样只停留在文件、会议、考试和汇报、检查上, 要充分发挥班组员工的集体智慧, 群策群力。把那些技术过硬、责任感强的员工选拔到班组专责岗位上来, 提高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 夯实安全基础。

3.2 深入班组督促指导, 彻底转变工作作风

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基层班组, 具体指导他们的工作, 帮助他们解决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改变过去只看总结、听汇报、查资料的做法, 要实实在在地深入到基层班组, 深入到施工作业现场作具体指导。要多做些调查研究, 了解员工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思想动态, 员工在安全生产中有没有麻痹松懈思想和侥幸心理, 是否存在不安全思想因素和苗头, 随时掌握, 及时根除, 把安全隐患彻底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是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管理人员要当好班组员工的“服务员”, 对他们的工作作具体检查、指导, 积极为基层班组工作出谋划策, 从而确保班组的安全生产。

3.3 努力提升班组员工安全技能和技术水平

提高班组员工安全技能和技术水平, 是关系到班组乃至全局安全管理成败的关键。首先, 要加强班组长和班组员工队伍的建设, 提高其业务技能水平和对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对其进行安全纪律、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 筑牢安全思想, 强化责任意识, 使其能正确对待班组安全活动, 真正把安全活动当作分内大事来抓, 抓实抓细, 逐步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其次, 要加强对员工的业务技能培训, 让他们在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上有显著提高, 懂得哪些工作可以做, 哪些不能做, 哪里能工作, 哪里不能工作, 这是安全生产最根本的保证。因此, 对班组员工的技能培训工作绝不能忽视, 要一改过去单一的学历培养为员工业务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 从根本上扭转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局面。

3.4 班组安全活动要突出一个“新”字

安全基础管理 篇2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不断学习国内外设备管理的先进经验和管理策略, 结合自身设备管理的特点和设备管理的最优化、高可靠、高安全性运行的本质要求, 以设备综合效率和全天候设备运营为目标, 努力推行设备的设计、使用、报废等的全过程管理;从管理、操作、维修人员的全员参与的设备操作、维护、维修管理方面, 不断总结提升设备综合管理能力, 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公司对每一台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 要求设备专业管理人员指导设备的设计、选型、采购工作, 结合实际工作条件, 积极试用新型设备、材料, 改进设备工作状态, 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参与制造监督管理, 对设备制造过程和制造厂的资质和生产能力进行监督;指导监督有关施工单位进行安装调试, 做到安装正确、调试运行正常;指导监督使用、维修、改造, 直到报废为止的档案资料建设、现场检查、维护、维修工作。做到管理和使用紧密结合, 有监督有反馈, 层层有人抓, 件件有人管, 设备经常保持良好技术状态, 设备效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全过程管理从整体上保证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和经济性。

公司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开展各项设备管理工作, 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 实行岗位责任制, 有效地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针对每一台设备, 要求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相应培训, 持证上岗。同时, 实行班前润滑、紧固、维护, 班中巡回检查控制, 班后清理、交接。做到每一个区域、每一台设备、每一时间都有责任人, 都能进行责任的追溯。

二、“专业”与“区域”相结合管理

多年来, 公司在设备管理模式中一直推行“专业”与“区域”相结合管理, “专业”与“区域”管理的核心就是按照设备的种类、性质、设备维护维修方式及所在岗位区域进行分类等方法, 将设备进行分类、分区域管理, 做到了“人人有设备管、台台设备有人管”。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设备管理工作, 为实现设备管理健康发展及设备安全、经济、可靠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建立相应的管理工作机制, 设置“专业”管理的空调系统、水系统、能源动力系统、厂房土建系统、特种设备系统、润滑、防腐蚀、状态检测等设备专业管理人员, 明确对设备专业工作的要求, 并组织专业管理的落实;车间设备管理人员实行本车间区域设备的综合管理;岗位操作人员根据要求进行使用、维护。明确了各级人员、各部门的职责, 对各自所管的内容及方法作出了具体规定, 落实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 并加大了设备检查考核制度, 使“区域”管理充分发挥作用, 用专业管理以点带面逐步深入发展区域管理的管理方式, 为公司在发展安全生产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编写设备标准操作维护规程

结合设备使用说明书, 车间设备管理人员以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的指导原则, 编写设备标准操作与维护规程, 在操作维护规程中不但要求操作人员掌握所使用的设备的操作方法, 还要懂得如何对所操作的设备的维护知识及安全操作知识和状态知识, 以保证设备、质量和人身的安全;能利用五官“听、视、嗅、体”判断异常状态。经设备区域管理人员及安全、质量等相关人员的审核、批准, 指导操作人员进行的日常的操作、维护, 规范设备安全操作, 保证设备的最优化、高安全性运行。

四、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

多年来, 在设备厂房大修理及设备更新管理方面, 积极探索以设备技术状态为基础的设备检修体制, 防止设备性能、精度劣化或降低。公司根据年度设备厂房大修理及设备更新计划进行年度计划维护;车间设备管理人员根据设备劣化趋势所编制的“月度设备检修计划”进行月度预防性维修;岗位操作人员根据“设备预防性维护指示表”进行日常检查、紧固螺栓、清洁设备、添加更换润滑等预防性维护, 形成从大到小, 从小到细的严密的设备预防性管理模式。

五、设备的检修管理

公司对原有设备检修管理体系不断进行完善, 积极探索设备检修管理工作中的新思路、新方法, “以最低的生产成本, 创造设备最优化、高可靠、高安全性运行”的本质要求, 强化检修环节管理, 充分利用检修平台, 提高设备运行质量, 促使设备检修管理工作质量全面提升。设备检修计划的制定, 要由设备、质量、安全、环保、生产等部门共同参与讨论, 充分考虑检修和运行等各种因素;根据实施方案布置检修前期的准备;根据计划方案和技术要求选择检修队伍;施工完成后组织全员参与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竣工验收和检修实绩分析追踪。建立周密、细致的检修管理模式。

六、设备档案管理

近年来, 公司充分利用EAM设备管理系统平台, 逐台建立了设备档案, 将采购计划、采购单、开箱验收单、生产厂家资料、设备材质证明、出厂合格证、设备使用说明书、安装说明书、竣工图等技术资料整理和汇总, 存放在相关档案中, 并详细记录有关设备参数、检验检测和维修等情况, 同时, 督促有关单位逐台制定详细的设备操作维护标准、设备维护检查标准, 制定设备年度月度或临时检修计划, 做好检修设备的变更、验证等文件资料, 构建详细的设备档案。

七、特种设备的管理

多年来, 公司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各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等积极开展工作。分别配备了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专业管理人员, 积极开展各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从而取得了至今为止未曾发生过任何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成效。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

(1) 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重点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公司非常重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工作, 对所使用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各种特种设备均已建立相应安全管理制度, 明确了各级人员、各部门的职责, 对各自所管理的内容及方法等都作出了具体规定。规定各级专业管理人员每月至少深入生产一线进行一次特种设备专项检查, 重点检查特种设备的完好、安全操作和维护、安全附件的校验及其准确可靠性等状况。另外, 每年年终, 公司机械动力部还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所有特种设备进行全面综合检查, 对发现的问题和缺陷及时与特种设备检验员、使用单位设备管理员等进行协商讨论, 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并落实实施, 确保问题或隐患彻底整改, 保障特种设备安全无缺陷运行。

(2) 实行全过程管控特种设备的安装、检修和注册登记等, 建立健全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公司对每月所安装、检修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 按照规定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办理安装和检修告知手续, 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进行了验收和注册登记等管理, 确保特种设备的安装、检修过程安全受控及合法使用特种设备。已注册的各种特种设备逐台建立了特种设备档案, 并且将设备制造质量证明、竣工图、监督检验报告等整理和汇总存档, 并详细记录有关检验检测和维修等情况, 分类建立了各种特种设备技术台账。

(3) 加强特种设备的操作维护、定期检验管理, 确保各种特种设备全面检验合格率。公司对各种特种设备制定了操作维护规程, 不但要求操作人员要掌握操作方法, 还要懂得维护知识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在安全操作注意事项中强调对特种设备及时进行定期检验和安全附件的检查和校验。规范操作者的操作行为, 有效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公司按照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检监督验报告中所确定的有效期限, 提前确定具体检验时间, 并做好检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八、设备状态检测

过去, 公司设备基本上实行定期维修。现在, 公司利用各种精密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检查和趋势分析, 对设备的振动、磨损、噪声、温度、速度、电流、电压、风量、轴心、润滑、壁厚等进行检测, 对测定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趋势, 作为修理的依据。如用超声波探伤仪检验设备零部件的缺陷、裂纹;用铁谱仪检测润滑油中金属磨粒数量、大小, 判定是否需更换润滑油;振动噪声仪测定高速回转机械的不平衡、振动, 判定设备运行状态等。

九、设备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公司是原料药生产企业, 工艺复杂, 操作要求高。大多数物料是液体或气体, 在密闭的管道、反应器、精馏塔与热交换器等设备内部进行各种反应, 经常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有刺激性气味等不利条件下进行, 因此, 自动化技术的实施是确保安全生产、降低消耗、高效产出、利于环保等的重要举措。多年来, 公司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不断扩大, 在生产过程中应用的反应时间控制、进出物料流量系统、反应温度、压力变送反应、速度、位移、频率、p H值及电力系统等自动化控制, 实现了生产自动检测、控制, 达到了高效生产、降低消耗、确保安全生产等目的。如公司采用数字控制变电站开关控制系统, 在主控室完成各台变压器的自动检测, 并进行报表输出和打印, 以及故障报警和实施开关柜的开关控制。

十、节能减排成效

公司始终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按照“科学用能”的原则, 在组织生产时, 根据生产进度和产品产量, 合理分配能源, 提高供能的均衡率, 并根据用能指标、用能时间进行调节避峰工作, 降低用能费用。同时, 大力推广技术进步及节能技术, 有计划、有重点地更新淘汰高能耗的设备, 使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见表1、2) 。

此成果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1) 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管理网络和统计考核体系, 强化组织领导。

(2) 严格目标管理, 层层落实责任, 严格奖惩。

(3) 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员行动”。在前两年先后开展“节能降耗突破年”、“攻坚年”活动基础上, 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员行动”, 把节能工作全面引向深入。

(4) 继续推进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应用, 积极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主要完成的节能减排项目有树脂吸附工艺节汽、水汽蒸馏汽提改造、供电系统节电改造、电制冷完全替代溴冷水改造、水泵喷涂界面活性剂技术推广、阶梯降温完善改造、太阳能技术的推广、总厂暖气改造等。

公司设备管理在各个工作环节中不但要充分考虑设备固有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还要充分考虑配套的相关辅助技术措施, 确保设备本质安全经济运行。

摘要:介绍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多角度的设备管理方法, 确保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以及近3年来节能减排所取得的成果。

夯实基础管理 确保粮食安全 篇3

一是深入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践证明,不愿抓粮食安全的领导是不明智的领导,不想抓粮食安全的领导是不负责任的领导,抓不好粮食安全的领导是不作为的领导。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始终有一种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把粮食安全列入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充分调动粮食部门的主观能动性。要以粮食部门为依托,进行全面、大规模的粮食库存检查、夏秋粮收购和春秋两季粮食安全储粮大检查,不断对危仓险库进行修复,提高储粮企业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定期对原粮抽样和化验,全面掌握粮食质量和卫生品质现状。要不间断地加强对粮油市场的监管和预警体系的完善,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应急储备规模,加大对购销存企业的网格化监管力度,确保原粮安全;要通过“放心粮油”经销网络的正常运行,为民众饮食安全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三是建立和完善粮食生产体系。首先要建立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二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要大力促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建立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四要保护农业资源,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力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建立和健全规范的粮食市场管理体系。首先要根据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和供求平衡的要求,改进粮食市场管理办法,由过去以行政命令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进一步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进程,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粮食市场管理体系;依法建立健全粮食市场准入制度、市场交易制度和价格管理制度,完善对粮食市场的监管。其次要依法管粮,把粮食管理纳入法制化建设轨道。第三要按照市场要求,制定粮食流通、经营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法管理粮食流通。

五是建立高效、灵活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这是调节粮食供求关系、平抑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必要手段。一要合理确定粮食储备规模与结构,建立多层次的储备网络。二要建立合理的储备粮收购机制,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三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储备粮管理机制。在储备粮的收购、经营、轮换上,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既做到储备粮保值增值,减少财政负担,又起到调控粮食市场、保持市场稳定的作用。

班组安全基础管理 篇4

一、工班长必备的素质:安全生产的兵头将尾

1、思想进步,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责任心强,公道正派。

2、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持续学习的能力。

3、在职工中具有较高的威信。

4、有从事该工种3年以上的工龄,年龄在40岁以下。

5、熟悉生产工艺,业务素质过硬,对重大安全隐患能准确判断,有防范和处理各类突发事故的能力。

6、有较强的安全生产决策组织能力。

7、要经过专项安全技术培训,熟练掌握“三大规程”。

二、班组长的职责:

1、是现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

2、对现场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3、负责本班组成员的安全教育。

4、带头参加各类安全活动。

5、严格落实“三大规程”和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6、准确把握现场安全状况。

7、全面抓好工程质量和文明生产。

8、是反“三违”的表率,拒绝违章指挥,制止违章作业。

9、虚心接受各级领导和安监人员的检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三、班组长的权利:

1、有权组织指挥管理本班组的安全生产活动。

2、有权根据现场实际调整本班组劳动组织。

3、有权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施工地点进行停产整改。

4、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制止违规违纪行为。

5、有权维护本班组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6、有权对本班组员工进行考核奖罚。

四、班组长的义务:

1、认真遵守“三大规程”和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服从矿安全生产管理。

3、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4、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5、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各类安全生产知识。

6、提高基本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7、发现事故隐患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五、班组安全愿景:

六、班组安全理念:

努力去改变人的惰性,使人成为勤劳有智慧的人,使人成为安全型的人,把班组建成安全型的班组。把大问题管细,把小问题管好。安全预警有备无患,盲目蛮干必有大难。自主保安铺下光明路,安全生产架起幸福桥。事故隐患重在超前预防;安全是企业的基础 质量是企业的形象;

抓基础、树形象是员工的首要职责。抓安全步步谨慎、稳扎稳打搞质量大刀阔斧、奋起直追安全是最佳效益、平安是共同心声;阵地前沿心系安全;宁为安全停、不为生产行;生命至高无尚安全责任为天;弘扬安全文化规范安全行为;用您的责任和细心谱写安全的永恒旋律;严格要求安全在松松垮垮事故来

七、班组安全价值观:安全的价值必须体现;

安全的利益必须维护; 安全的需要必须保障; 安全的目标必须实现。

八、班组长要做到“四个有的放矢”:

有的放矢的把握现场;有的放矢的把握人员;有的放矢的分配工作;有的放矢的把握安全。

九、班组基本情况

班 组 三 个 体 系 建 设:班 组 三 个 体 系 建 设 标 准

平安采煤工作面(综放工作面)

安全基础管理 篇5

近期, 国家提出10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其中对石化产业指出:石化产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 产业关联度高, 经济总量大, 对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振兴石化产业, 必须在稳定石化产品市场的同时, 加快结构调整, 优化产业布局, 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国务院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指示, 为应对金融危机、振兴石化产业指明了努力方向。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基铭在日前一次会议上, 对当前中国石化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提出了五项对策措施:一是增强应对风险、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积极应对, 按照“保市场、保效益、保安全”的稳健经营策略, 全力以赴抓好生产经营;三是大力开展降本增效工作, 提高整体效益;四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 坚持开源节流, 实现增收节支;五是积极把握投资机遇, 控制投资节奏, 实现高效投资。

作为石化企业设备主管部门和广大设备工作者, 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在振兴石化产业的过程中, 要对生产经营最基本的物质基础———设备, 进一步强化管理, 抓好本质安全, 搞好日常的维护和检维修工作, 对设备的隐患排查和治理常抓不懈, 通过正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开展的全系统企业的设备大检查, 发动群众, 群专结合, 搞好查改, 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可靠度, 促使设备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以良好的设备状况, 确保生产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不断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 增强石化产业的竞争力。

安全基础管理 篇6

大会开幕

9月23日, 第二届中国国际化工过程安全研讨会暨第三届CCPS中国过程安全会议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 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子跃,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理事长刘健, 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轮值主席赵赋斯在开幕式致辞,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际合作司长柏然主持开幕式。

此次研讨会以“推进化工过程安全管理, 强化企业安全基础建设”为主题, 由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和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化工过程安全中心共同主办, 由浙江省化学品安全协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和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协办。来自中国、美国、荷兰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国际组织和企业代表等, 共70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200余篇, 大会宣读论文66篇。

孙华山在讲话中指出, 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 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十二五”以来, 全国危险化学品事故死亡人数以年均10%以上的幅度下降, 今年上半年, 全国共发生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51起、死亡86人, 同比分别下降24%和17%。但是, 我们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 企业法治意识淡薄, 技术装备工艺落后, 专业管理人才不足, 安全管理水平不高, 再加上经济下行压力下可能导致安全投入下降, 这些都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特别是今年危化品行业领域发生的一系列重特大事故, 影响极为恶劣, 教训极其深刻, 再次警醒我们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任重道远。

孙华山强调, 过程安全管理是危险化学品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对于夯实企业安全基础、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实施全过程管理、推动安全管理从事后控制向事前预防转变具有重要意义。这项工作在中国刚刚起步, 规章、标准、制度尚不完善, 实践经验不足,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 深入分析不足, 积极探索实践, 力争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过程安全管理之路, 进一步促进中国乃至世界化工行业的安全、科学、可持续发展。一要强化风险管理, 二要突出全员全环节, 三要注重技术支撑。

孙华山强调, 各单位一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为根本遵循, 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坚持“以人为本, 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 坚守“红线底线”,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积极借鉴推广国外先进理念技术方法, 不断夯实风险预防控制体系, 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加快推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孙华山希望国内外同行携手齐心努力, 继续着力于影响力和知名度建设, 共同把中国国际化工过程安全研讨会建设成为世界各国交流经验、谋划举措、应对挑战的重要平台, 共同推动中国和世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业的创新发展。

大会报告

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司长孙广宇、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化工过程安全中心 (CCPS) 技术主管路易莎·娜拉、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牟善军、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如君等14位嘉宾作大会报告。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司长孙广宇介绍了化工行业的基本情况及化工行业安全生产面临的挑战, 并就近年来化工行业安全监管措施与当前重点工作作了介绍。当前, 我国化工行业在安全生产方面面临着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化工装置大型化, 安全风险高;新型化工产业快速发展, 其他行业资本快速向化工行业转移, 危险性较大的化工项目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由大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化工安全专业人才不足;城镇化进程加快;进入物流环节的化工产品事故频发等问题的挑战。为此, 当前化工行业安全监管重点工作主要落实在:贯彻《安全生产法》, 全面加强安全工作;严格规划布局、安全设计, 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关;突出抓好“两重点一重大”工作;严格安全审批制度;强化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推进安全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加强化学品泄漏安全管理;开展全员安全培训等方面。

随后, CCPS技术主管路易莎·娜拉向与会者介绍了CCPS的“20/20愿景”。这个愿景的内容就是呼吁企业利用自己的资源、知识和技能实现安全绩效的提升。她给出了5条行业原则:一是, 坚定的文化, 要从高管到一线工人都感觉到领导力的存在;二是, 充满活力的管理系统, 这是促进本质安全的设计原则;三是, 遵守标准, 要严格遵守公司及行业的标准, 当标准不适用时, 要使用风险决策;四是, 意向能力发展, 要做好员工的技能培训, 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五是, 增强经验教训的应用。

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牟善军就我国当前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向大会作了汇报。据牟善军介绍, 我国危险化学品管理存在:重大事故风险控制体系缺失、应急处置与事故调查支撑数据缺失、一书一签的有效传递不到位等问题。下一步, 将就以下方面开展工作:开展危化品安全管理需求调研、搭建危化品安全管理信息平台、推动一书一签有效传递、实施危化品安全生产促进计划。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如君就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问题作了报告。他介绍到, 事故的发生是因为企业管理意识及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足、风险辨识工作没做到位、设计和工程建设不完善。为实现危化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 需要在产品研制过程、化学品生产设计过程、化学品生产使用过程等阶段考虑各项安全因素。王如君特别提到了化学品废弃过程中和废弃后需考虑的安全因素。他认为, 设备拆卸危险性、废弃物处理过程危险性、废弃后物品的易燃易爆和毒性等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安全因素。

另外, 杜邦可持续解决方案大中国区总经理谢荣军、科思创大中华区副总裁施罗澜、DNV GL大中国区石油天然气部总经理邬翼等在会上作了相关报告。

分会场讨论

9月24日, 大会设置了4个分会场, 围绕风险评估、分析和管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与实践;事故应急响应和规划、案例分享;机械完整性;反应性化学、过程安全信息;PSM (过程安全管理) 指标、审核;过程安全文化;安全仪表系统;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与实践、开车前安全检查、变更管理;罐区安全、个体防护装备;化工园区过程安全管理实践;中欧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南京化工园区实践共12个主题进行演讲、讨论, 基本涵括了过程安全管理的各大要素。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的王若青跟与会代表分享了关于性能化设计的经验与思考。她认为, 目前, 国内很多量化风险分析评估并不注重对事故场景假设的分析和审查。这将有可能影响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和合理性。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杨胜松介绍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自主研究开发的中海油安全评级系统。现在, 国内企业多使用杜邦、DNV GL研发的评级工具。这些工具虽评估结构较为合理, 但缺乏与国内企业实际的结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通过研究我国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结合“事故根源分析CLC”理论以及“五想五不干——行为安全观察”等, 吸取国内外相关安全评级系统理念的精华, 研究开发了该系统。

道达尔石化 (宁波) 有限公司的张翱凌在会议上介绍了企业在安全教育培训与安全文化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他提出:“要知道受训者想知道的是什么。”所以, 道达尔石化 (宁波) 有限公司注重在安全教育培训中的小组沟通、事故经验分享与作业前安全技术交底。在企业安全文化构建方面, 他提到“在奖惩制度方面, 公司做得比较多的是奖。惩 (罚) , 可能大家都会做, 但若奖 (励) 做得好, 将成为安全文化建设的另一推动力。”

另外, 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的杨学刚与参会者分享了企业开车前安全检查经验;塞拉尼斯 (南京) 多元化工有限公司的维修部经理梅文学在会上分享了塞拉尼斯南京工厂的防火理念与操作要则;陶氏化学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的高级工艺安全经理徐新良讲述了陶氏的风险管理与风险评估经验。

在为期1天的分论坛讨论中, 共有64位企业代表作了汇报, 与参会人员分享了众多相关企业经验。其中, 有多名代表关注到了风险分析质量标准的制定以及相关标准、规定的执行问题。

同期活动

为给与会者更多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 会议主办方特在会议举办期间开设了多项同期活动。

9月18—22日,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在浙江省宁波市举办了安全仪表系统功能安全管理培训班, 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油石油总公司等相关化工企业的管理、仪表设计、检维修岗位的学员共计36人参加了本次培训。培训专家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规章、国家标准规范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细解析;结合案例对化工过程及装备的风险及应对措施进行了阐述;以实战演练等方式对化工装置危险和风险分析、SIL定级验证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讲解和辅导。

9月21—22日, 会议主办方举办了“基于风险管理的过程安全”培训班。培训由CCPS技术主管路易莎·娜拉全程主讲, 主要从基于风险的过程安全简介、过程安全承诺、理解危害和风险、风险管理、经验学习等5个板块开展教学, 共有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油石油总公司和国内天然气行业、煤炭行业、电力行业等企业的40余名安全管理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以引导的方式鼓励大家进行经验分享和互动, 在互动过程中, 与会代表把自己企业优秀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学员不仅学习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及安全管理技术, 同时也学习各兄弟企业的良好实践。

安全基础管理 篇7

1 安全现状分析

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 是安全管理追求的目标。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有环境、设备和人。其中环境因素和设备因素是宏观方面的安全管理, 是上层管理决策导向, 是安全管理起点的决定因素。而人的因素是微观的安全管理, 是基层安全工作日常管理的重点。

1.1 作业环境

环境是一个企业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 环境的好坏是考核一个矿井安全容量的最基本指标。巷道设计要适合矿井安全和生产的需要, 要适合一个矿井机械化装备需要, 要适合通风、运输等能力的需要, 宽敞、稳定、高效的生产环境才是一个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从我公司的生产巷道布置来看, 一些巷道断面较小, 环境狭小, 尤其一些功能性巷道缺失, 加剧了生产过程的安全难度。采区巷道布置在煤层中, 造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维护量过大, 不仅恶化了生产环境, 而且扰乱了采区的正常生产过程。这些增加的巷道维护工作量本身就是安全隐患, 加大了安全风险。从事故统计分析看, 一些事故就是由于生产环境制约造成的。

1.2 机械设备

设备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机械产品, 机械产品装备水平越高, 实现本质安全的程度就高。我公司和先进的煤矿企业相比差距很大, 大量的设备还不具备确保安全生产的功能, 不能起到出现异常现象或人员操作失误最后的把关功能。一些生产区域由于巷道断面不足, 可以用机械设备解决的重体力劳动, 不得不让员工继续从事重体力劳动。这样一方面安全监测设备实现了微机化、网络化、自动化, 生产实现了综合机械化采煤、综合机械化掘进;另一方面在实现机械化的同时, 大量存在重体力劳动, 还属人员密集型粗放劳动组织, 大量重体力劳动的存在, 对人员产生伤害的可能性也越大, 加大了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难度。

1.3 员工的素质

员工素质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国家的国民教育水平, 取决于一个行业综合发展水平与社会相互需求之间的平衡, 也取决于企业对在职职工培训。我们一方面有大中专毕业生, 也有各类技校生, 更多是生产一线的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都分配在管理岗位上, 80%以上职工的知识水平普遍偏低, 不能适应当前煤矿不断增长的机械化投入需要。煤炭行业培训机构对职工的培训还没有一个成熟的、适合现状的效果考核和使用机制, 培训效果也就差别很大。现在对培训工作有几种说法:培训无用论、培训影响生产论、培训应付论。我们的培训现状这三种情况都有, 到现在仍然还有一些职工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何况对安全、技术知识的学习提高。这些情况的存在也说明, 安全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环境和装备上的不足最终都要落实在基层日常安全管理上, 这就需要管理人员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对环境和设备缺陷所形成的不安全隐患上, 也给职工造成一种长期在“河边走”的局面。以上都说明, 我们的“总体安全环境”评价不是很高。

2 打造本质安全矿井的途径

2.1 市场化精细管理体系

随着煤矿安全生产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安全监控技术手段实现了微机化、网络化、自动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员工的思想更加活跃, 煤矿过去一些传统的、经验型的安全管理手段和管理机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 单靠行政管理手段来规范和约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难以奏效, 甚至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经常出现对安全上的潜对抗。因此, 必须借助安全文化来进行本质安全管理, 激发员工的安全自觉性,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自觉做到遵章守纪, 实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推动安全文化必须坚持“领导挂帅、综合规划、统一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用文化约束人、规范人。开滦集团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企业文化, 荆矿公司也通过实践创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市场化精细管理, 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载体, 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 要大力建设安全文化长廊和阵地, 全力打造安全文化的的氛围, 要大力推行行为养成模式机制, 用安全文化建设实现由“环境熏陶”向“文化育人”的转变。

2.2 增加安全投入

理论计算和实践统计揭示了安全投入中预防费用与事故费用的关系, 即对某一个事故而言, 预防该事故发生的费用是当事故发生所需要的费用的1/5, 因此, 预防费用的投入是最能产生安全经济效益。

从2005年开始, 煤矿的安全资金由吨煤1元上升到吨煤15元以上, 一些煤矿甚至达到了吨煤45元以上, 给煤矿的安全投入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必须改变原来的小打小闹、修修补补的习惯, 宏观把握安全资金投入方向, 在解决安全生产急需的装备、设备投入的基础上, 把近年来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归纳分析, 有针对性的开展设备更新工作, 系统解决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比如1420斜井发生多次提升过程中突然断电跑车事故, 投入有自动断电抱闸功能的绞车, 对防止由于断电后手闸失效跑车起到很好的保证作用;掘进通风投入双风双电、自动切换装置, 彻底解决局部通风工作面由于停电造成的瓦斯积存事故等, 都通过安全投入实现了本质型安全管理, 并获得生产技能的极大飞跃。

2.3“三按”施工管理

评价煤矿巷道布置的好坏, 一方面是功能性巷道是否齐全;另一方面是巷道的质量、容量。比如采区车场就要布置双道, 巷道的断面就要大一些, 否则行人困难, 处理故障期间空间不足。安设大型设备就要设计出相应的大断面巷道, 否则就出现绳轮不顺线, 无形中给职工造成违章操作的可能。巷道支护形式要和巷道的服务年限相适应, 不能出现经常性的维护, 在出现维护过程中本身就是加大采区的运输难度和紧张度, 也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因矿井边生产边建设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等因素的制约, 井下环境未能改变“治理——反复——再治理——再反复”的不良循环。如何摆脱被动, 跳出怪圈, 必须从根本入手, 对新工程要按规范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 形成标准化操作的闭合体系, 实现施工质量和环境的优化。对原有系统进行逐步综合治理, 治理一处, 巩固一处, 使环境发生质的变化, 向本质安全型矿井迈出实质性步伐。按规范设计, 更好地落实了规程、标准、措施和安全管理制度;按设计施工, 提高了环境系统的安全可靠程度;按标准验收, 及时发现和整改了危及安全生产的隐患问题。尤其是在实践中构建了一整套设计、施工、检查、验收的工作机制, 对我们的安全管理模式形成了补充、完善和升华, 对安全管理工作将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

2.4 摆正安全和生产的关系

摆正安全和生产的关系, 不仅仅要求职工, 更多的是对管理人员。在生产组织上要力求做到合理有序, 适合现场各环节的能力匹配。力求避免超计划组织生产, 在完成正规循环作业完成生产任务后, 要下大力完善工作环境, 进行设备保养, 真正实现做标准化。满负荷的组织生产只会使人员忙于生产而没有精力做标准化工作, 造成人员疲劳、设备带病作业, 反而留下许多安全隐患, 而这些隐患都要员工来承担, 加大了员工出事故的可能性。比如一个区域的运输能力要受到外围环境各种因素的制约, 一班时间能完成多少运输量, 要通过现场实测来确定。如果实际生产任务超过了区域实际运输的承受力, 职工在选择完不成任务和违章作业完成任务之间选择时, 一定选择违章作业完成任务, 因为任务完不成, 收入下降是确定的, 但违章作业完成任务受到处罚的几率却是很小的, 剩下的就是选择什么时间段来实施违章作业。这种没有为职工提供稳定有序的生产条件和必须完成的工作量之间的矛盾, 促成了职工和管理人员的对立, 也让职工形成了不违章没法干、干活必须违章的想法和做法, 促进了习惯性违章的蔓延。

2.5 注意安全管理上的“蝴蝶效应”

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 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 这首民谣说:丢失一个钉子, 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 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 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 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 亡了一个帝国。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 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 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在我们生产实践中也经常出现这种现象, 比如一个密封圈不合格, 造成一颗水柱失效;一颗水柱失效, 造成一排水柱支撑力不够;一排水柱支撑力不足, 造成局部跨面;局部跨面, 造成整个工作面跨面;整个工作面跨面, 造成一起大的安全事故。有点不可思议, 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一个明智的领导人一定要防微杜渐, 看似一些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 那时岂不是悔之晚矣?

3 结语

QNX:微内核架构奠定安全基础 篇8

QNX是一家成立于加拿大、已有30多年历史的实时操作系统提供商,去年被黑莓收购,黑莓在其新推出的平板电脑PlayBook中采用了QNX的实时操作系统。QNX是微内核的最坚定支持者,也是最早将微内核架构商业化的公司之一。

微内核是一种独特的操作系统核心架构。与其他架构相比,微内核采用了非常少的代码完成操作系统最核心、最必要的功能,把绝大多数功能作为功能组件提供,包括各种驱动、文件系统、网络协议等。比如,QNX只有10万行,而WinCE的核心代码有390万行。

“微核架构由于核心代码少,保证了代码的高质量,同时,在这种架构中错误只会影响有问题的组件,这为系统的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QNX中国南方部销售经理哈骏元介绍说。

据悉,不久前QNX发布了业内首款能同时提供产品和信息安全双重认证的实时操作系统,以保证医疗、汽车及工业设备等关键应用系统的运行安全。

不过,通常微内核架构也有其弱点,就是会影响系统运行的效率,而QNX很好地解决了微内核架构与效率的矛盾,使其拥有远远超过Linux系统的实时响应能力。近年来,随着多媒体应用的兴起,QNX也着力优化了系统的图形支持能力,比如与Adobe合作优化了AIR程序的性能,这一点在黑莓PlayBook上得到了充分展现。

安全基础管理 篇9

今天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确保集团公司的生产经营安全运行。

安全第一就是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进行科研、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首先,要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安全生产,关系到公司员工的人身安全、公司的财产安全和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把安全责任明确到每一个人。总经理是安全生产的总负责人,对企业安全生产负总责,责无旁贷。分管领导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主要责任,各车间、各部门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抓生产首先抓安全,保证安全才能进行生产,其他工作才能正常进行。车间管理人员,特别是班组长也是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搞管理,无论是一个班、一个组,都要把安全责任承担起来,把安全工作抓好。每个部门都要设兼职安全员,安全隐患比较多、生产工艺比较复杂的车间可以设立专职安全员,一般地可以设立兼职安全员,原料药车间QA质量员要兼任安全员,制剂车间QA质量员也有安全责任,是否兼任安全员由各车间来决定,车间维修人员也有安全责任,要保证安全生产。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少走形式,注重实效,少些环节。多一些主观能动性,提高责任意识。安全责任不单是哪个科室、哪个部门的事情,关键在各车间、部门负责人,都要重视起来,不等不靠、不推诿,提高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勇于承担责任,加强责任心,防患于未然,车间要主动承担起安全责任人的责任,保证车间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生产的顺利进行,只要我们每个人都重视了,安全隐患就能及时发现,及时消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搞管理不能只坐在办公室,要到现场去解决问题。安全职能部门要深入一线,确确实实把工作做到实处,而不是简单的检查一下,在形式上下几个通知,好多问题实际上都没有解决,没有深入、细致地解决问题,有些事故反复出现就是因为没有有效的解决问题。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出现安全事故的,要做出严肃处理,追究责任,这一点要进一步强调。如果放松了责任追究,忽视了安全责任,就会出现许多安全隐患。现在有些安全事故的苗头,有深刻的教训。我们并没有彻底的根除这些隐患,包括有些车间反复出现问题,这说明我们没有把安全生产放在应有的高度,没有切实可靠的措施。

第二,加强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

每一名员工都要接受严格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经过安全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以前我们也有培训、考试,应该更深入、更实际、更有效。因为员工直接在各个岗位操作,只有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了,安全知识掌握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要求和规章制度,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公司的安全培训一般是比较宏观的,要把员工安全培训的重点放在车间,车间主任、管理人员要针对实际,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安全教育,每一个岗位都要对本车间、本岗位使用物料的特点、溶剂的特性等进行全面的的教育,让职工掌握工艺流程,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员工的知识层次较高,有能力了解各种物料的性能,掌握安全生产的各种条件。要把精力放在安全生产上,我们提倡“上网多查信息资料”,上网多查物料的性能,了解工艺规程,对容易发生事故 的压力容器、工艺条件都要清楚了解,一旦出现异常,要有相应的处理措施,对高温、高压,容易产生危险的反应,要有充分的了解,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气体做好防范,一定要避免危害。有的事故发生过多次,原因就是没有掌握科学的知识,没有了解物料的性能,没有搞好现场管理。有些事故虽然及时消除了,事实上是非常危险的,给我们深刻教训和警示。

车间提供的培训要更具体、更实际,更有助于消除安全隐患。车间要承担起对安全培训的主要责任,同时要做好安全防范的预案,要定期进行考试和考核,要把安全考核作为车间对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公司为车间班组订了安全杂志,让员工学习化工安全常识,了解全国各地发生的安全事故,引以为戒,保证自己的安全,保证生产安全,保证车间、公司的安全,这是头等大事,要长期坚持。员工要主动学习安全知识,接受安全教育,新时代五十一车间搞了一些安全活动,职工自己根据岗位特点提出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这种活动非常好。其他车间也要有这种主动性、紧迫性,把安全教育、培训、安全应急预案开展起来,让每一个员工知道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知道出现异常如何处理。

要把安全培训、安全教育当作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长期坚持,坚持不懈。上班时打盹,精力不集中,离岗、脱岗,粗心大意,简化操作程序,干工作无关的事情,不遵守劳动纪律等就容易出现问题。不能因为没有事故就放松了,要时刻做好准备。只有大家都重视安全,遵规守纪,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才能更好的保证安全生产。

第三、建立和完善安全规程和规章制度。

首先要制定和完善各车间、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不能挂在墙上,要得到落实,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才能起到安全保证的作用。操作规程

要让员工明白原理,为什么这样操作,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出现异常如何处理。现在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不一定符合实际,车间要根据实际,对容易出现事故的地方,制定制度,并认真落实。要强调车间的主动性,落实安全规定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

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就要有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要科学、全面、实际,更要注重细节。溶剂的采购、运输、保管、使用、回收处理等环节,要注意想办法如何防止溢出,不要以为加上限位器就能解决问题,最终要靠人的操作、观察、分析,发挥人的作用。不仅是车间要注意,新时代服务中心就出现过柴油溢出事故,其他部门也要注意安全。

安全第一,不能停留在形式上,要体现在细节上。车间要立足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不要把隐患留在身边,要及时发现、及时消除。安全生产相关部门,包括设备工程、生产技术、安全环保等部门要深入一线,检查、监督,落实制度,早发现问题。要健全规章制度,明确谁负责、谁监督、谁主管,要严格执行。不要等发生问题了,再去找原因、定制度。

安全隐患就是事故,要把安全隐患当成事故处理,这样才能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违章就是事故,要防微杜渐。要把安全制度的执行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集团公司、各公司都要有安全制度。每一名员工都要讲安全,这样才能把安全的大堤筑牢,才能不出现安全事故。

第四、加强消防安全工作。

消防工作是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消防工作不仅要注重“消”,更要注重“防”,关键要注重“防”。要把“预防为主”作为工作重点来抓。消防人员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学习、培训和提高,要深入一线,防范可能发生的火灾。

消防工作要同生产、科研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把车间主任、技术员、班组长、消防人员的安全责任落实到实处,以防为主,防范事故的发生。公司对消防投入很大,在生产车间、宾馆、仓库等都按照国家规定配备了消防栓、灭火器、报警器等。消防设施要维护好,有备无患,员工要会使用,在应急情况下发挥作用。要加强员工消防技能的培训,消防工作关键在于预防,在于速度、及时,几秒钟、几分钟解决问题。每个岗位都要会处理简单的火灾苗头。

预防为主,警钟长鸣,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这是消防工作的总体方针,也是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

第五、要加强安全基础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工作贯穿于生产、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必须强化基础工作,把安全工作的基础做牢,确保安全生产,把事故降到最低、降到零。

公司使用溶剂量比较大,对溶剂的采购、运输、保管、使用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落实责任制。在严格的管理下,对岗位要定点、定时、定责任人。要避免泄漏,使用过程很重要,加强过程控制,要更加细致、更加周密。对溶剂的管理要作为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管理办法。

加强对高温、高压、压力容器的管理,仪表安全装置要保持完好,对可能引起压力、温度变化的反应条件要充分了解,严格控制。

要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加强地下管线的安全管理。用电安全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要切实加强用电安全宣传和管理。公司的地下管线较多,地下电缆也比较多,要加强地下电缆的管理,由于防护、管理不到位,新时代曾发生过因挖掘机挖断电缆的事故。要设专人管理,利用科技手段,建立电子档案,制作电子图板,动态管理。地下管网比较多,也要加强管理,没有严格、规范的管理,迟早

要出问题,不彻底解决问题,还是安全隐患。

井盖、池盖、沟盖,每一个都要保持完好,少了就是责任事故。设备、动力、电力等部门要配合好,只管挖沟,不管防范、管理,就是责任事故。

要加强厂区内的交通管理。厂区内交通管理专门下过文件,特别在新时代药业,仍然需要加强。目前,比较突出的是外来车辆还有超速的现象,厂区内人员多,车速快就对上下班的员工造成威胁,限速一定要坚持,下一步,要安装测速仪。公司车辆也有超速现象,要严格管理厂区内的交通安全。运输车辆要定时、定点、定路线、定速度、定责任人,实行通行证管理,从严控制。也要教育员工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观察、注意安全。

加强工程施工的管理,施工过程要注意安全,按照各种规定办理施工手续,保证地下管线、电缆安全。后勤施工也不能随意挖坑,要确保安全施工。

公司运输车辆、服务车辆也很多,要加强驾驶员的安全教育,避免安全事故。无论酒后驾车、超速行车,还是疲劳驾驶,都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没有按照交通规则行车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

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安全监控的管理,利用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技术,对治安、安全、消防,测速、报警、GPS定位等建立一个监控中心,使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一个档次。同时对重要的生产岗位、生产车间、重要部门也实行监控。

生产安全要从基础的科研工作做起。我们在研究产品,在产业化的同时,要考虑到安全因素,尽可能的降低安全风险,制定安全规程。与车间交接工艺时,都要有安全分析评估报告。把哪些岗位或操作有安全风险,及如何处理作为科研人员的一项任务。产品产业化不单要有质量、工艺水平,还要有安全保证,要进一步解决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或者更换更安全的物料,减少对安全、环境的

影响。

第六、对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四不放过”。

安全隐患、安全事故首先要查明原因,找出是人为的原因,还是技术、制度方面的原因,处理和教育责任人,认识到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引以为戒,亡羊补牢,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安全事故、安全隐患,不能隐瞒,必须公开。不能隐瞒不报,姑息迁就。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生活安全常识的教育。

总之,安全生产关键在于人,提高每一名员工的认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检查、监督,这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各车间、各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不要再等下文件,不要有任何依赖和等待,查隐患,定措施,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各个环节、细节,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尽管我们安全生产的压力比较大,但是,只要我们全体干部员工高度重视安全,依靠科技,提高责任心,依靠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让员工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总经理在本次会议上,还就加强车间建设等问题提出要求。

牵住“牛鼻子”夯实安全基础 篇10

东方电气的安全生产管理以目标考核为主,以过程控制为主要的管控手段,而重大、重要危险源管理则是过程管控的主线。

近年来,东方电气紧紧围绕抓住重大、重要危险源这个“牛鼻子”,完善危险源辨识标准、检查标准和评价标准,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完善控制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确保了整体安全形势受控,为集团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现介绍东方电气在危险源分级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供读者借鉴。

完善危险源辨识明确管控重点

东方电气主要生产工艺以机械制造为主,安全生产风险分类属于低危行业,但主要企业中也包含大件吊装、水压试验、金属冶炼和浇注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为能够充分识别作业活动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开展了危险源辨识工作。按照危险源辨识的方法,通过划分作业活动,开展风险评价,辨识出各类危险源共计7 000余项,其中只有极少部分项目可按国家标准辨识为重大危险源进行管理,绝大部分为一般的危险源。

针对危险源辨识情况,如何进行有效管控,成了摆在公司面前的问题:若以管控重大危险源为重点,则显得抓手不足,不符合实际情况;若对所有危险源进行“一把抓”,则会因管控重点不突出、层级不分明而适得其反。所以,必须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形成集团公司与企业分级管理的合力,同时使横向部门间的协同管理效应最大化,才能有效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结合行业特点及生产经营实际,东方电气梳理以往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事件后发现,部分生产岗位、生产作业活动发生事故的频次较高,危险源类型分布也比较集中,如果将这些危险源的安全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便可从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预防,提高预防管理工作水平。鉴于这种情况,东方电气提出能否在重大危险源与一般危险源之间,根据安全风险的差异,再辨识出一些危险源进行有效管理以解决上述问题。基于这一思路,又组织集团内的专业管理人员进行讨论、评审,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标准,结合危险源分类的原理,将现有的危险源分为了重大危险源、重要危险源和一般危险源3级,并确定了相关分类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1.重大危险源:按照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辨识确定。

2.重要危险源:主要参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机械制造企业安全标准化的相关要求,按照事故可能导致的后果并结合生产实际分为8大类:

大件吊装:纳入特殊监管的吊装作业活动,如利用两台起重机械吊运同一重物的作业活动;

高处作业:Ⅱ级以上高处作业活动;

水压试验: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作业活动;

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易制毒、剧毒等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及使用场所,液态氧气储存、充装场所;

金属冶炼和浇注;

射线探伤:涉及使用Ⅰ、Ⅱ、Ⅲ类放射源及Ⅰ、Ⅱ类射线装置的辐射作业活动;

有限空间;

蒸汽锅炉: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 MPa,且额定蒸发量≥10 t/h的锅炉。

3.一般危险源:除上述重大危险源、重要危险源外的其他危险源均为一般危险源。

按照危险源分级管理的模式,自2009年起,东方电气建立了辨识标准,形成了重大、重要危险源控制清单,明确了管控重点。集团公司主要对重大、重要危险源进行监督管理,企业按照危险源分级情况,制定不同管理方案进行日常管理。为使重大、重要危险源控制清单有效,在企业每年至少进行1次重大、重要危险源辨识和动态更新上报基础上,集团公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审,确认后发布年度重大、重要危险源控制清单。

加强过程控制强化风险管控

东方电气在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对重大、重要危险源的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并部署检查计划,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自带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重大、重要危险源开展不少于1次的专项督查检查。各项检查均以法律法规、国家及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等具体要求为依据,结合生产实际,制定检查标准并定期进行修订完善。检查结果以通报形式下发,其中包括现状评价、存在的问题、整改要求及建议等内容。根据检查中查出安全隐患影响程度,集团公司对安全隐患进行分级监督整改,主要内容为:一级安全事故隐患,下发红色隐患整改通知书,由企业第一负责人落实整改责任;二级安全事故隐患,下发黄色隐患整改通知书,由企业分管负责人落实整改责任;三级安全事故隐患,下发白色隐患整改通知书,由企业主管部门负责人落实整改责任。其中,年度内被下达红色隐患整改通知书或2份以上黄色隐患整改通知书的企业,按照干部管理相关规定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处罚。重大、重要危险源的责任单位按照通报要求对各项问题或不符合项逐一进行整改,并上报整改结果;集团公司组织检查、核实整改情况,评价整改效果及措施的有效性,形成PDCA的闭环管理模式。

各企业按照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制定各级危险源的管理方案,完善控制措施,落实责任人。按照工作计划,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亲自带队,组织技术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对重大、重要危险源等开展不少于1次的专项检查、综合检查,并对各级人员的履职履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分级开展危险源的隐患排查治理,不断完善控制措施,确保了重大、重要危险源管理受控,提升了安全风险的防范能力。

夯实安全基础提升管理水平

在危险源分级管理过程中,企业有效结合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教育培训、管理提升项目、精益“5S”管理等活动,从多方面完善重大、重要危险源的控制措施,使安全管理基础得到夯实。企业编制《安全环保管理指引》,使各级人员更好地履行安全职责,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风险防范工作;结合班组标准化建设活动,强化了岗位安全分析,通过开展风险辨识、制定控制措施,确保了相关作业活动的安全;逐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开展未遂事件、违章行为的统计分析,提升了相关预防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编制重要危险源岗位的安全培训标准化课件,并建立机考试题库,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组织实施起吊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等管理提升项目,编制相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一步规范作业行为;推进“5S”精益管理等工作,划分责任区域、优化定置管理,使生产班组参与到作业环境的改善当中,并逐步形成了常态化机制;逐步摸索工艺、设计过程中危险源识别的方法,初步制定工艺、产品结构的风险识别标准,为新工艺、新产品设计过程中进行预先风险控制提供参考,提升了产品的安全可靠性。

4点体会

通过实施危险源分级管理方式,在实践中有4点体会:

一是,目前,重大、重要危险源的辨识标准、检查方法、检查手段是有效的。重大、重要危险源管理受控对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有推动作用。

二是,实施危险源分级管理能够克服安全管理“一把抓”的问题,有的放矢发挥集团公司和各企业安全管理作用,接口管理更加有效,整体合力更加突出,进一步落实了集团公司及各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

三是,实施危险源分级管理提升了部门间的协同管理效应,调动设计、工艺、设备等部门参与到安全技术的研究、实施当中,使得本质安全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为安全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模式及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履责意识搭建了平台。

上一篇:高职高专校园网建设下一篇:产品结构出口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