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学十篇

2024-06-20

文学理论教学 篇1

关键词:《文学理论》,核心问题,教学探索

《文学理论》作为高校中文本科专业必修课, 在专业与学科设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拓展中文专业学生的知识视野, 加强其理论思辨能力, 提高其理论修养都有重要的意义, 但从目前教学现状及效果看, 往往不尽如人意。对此, 文学理论界的专家与常年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文艺理论课程教师提出不少有益的见解, 也有部分切中肯綮者。但我以为, 要想提高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质量, 必须深刻认识理论真实的品格何在这个核心问题, 才能切实提高文学理论教学的实际效果, 收事半功倍之效。

理论真实的首要品格是对现实的洞察力。对理论真实性的这一理解对于人文科学特别是文学理论而言尤其重要。文学理论来自于文学实践, 文学理论的创新首先要求对文艺实践中的新动向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在以往对“理论”的界定上, 人们常常把理论视为规律的集合或系列, 或者主张理论是对规律的解释, 即理论是通过印认那些能够指出恒定不变的或可能存在的因果联系的规律来解释事物的联系何以存在, 在实际运用中, 则往往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或者两者的结合, 并通过“分离”、“提取”、“归并”、“理想化”等基本的简化途径达到之。但是这种对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也许有用的理论理念, 在人文科学中却常常遭遇到一个难题, 即人文科学中的理论表述由于同人类感性认识的密切联系, 常常难以像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理论那样能够被证伪或被证实, 那些满足“应然”而不是“实然”的理论推理, 或者满足于价值正当性而相对缺少经验实存性要求的理论形态在文学理论领域中往往是一个常态存在。因为文学理论往往要提出一些有助于把文明的价值观念传给下一代的理论假说和推测, 肩负有“文化参与的职能”。要解决这一困境, 就必须思考文学理论的真实性到底为何的问题。我以为, 对于文学理论而言, 其理论真实的首要品格就在于文学理论必须具有对现实的深刻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在文学理论中表现为要始终正视文艺现实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 抓住文艺的现实问题或时代问题。当前文学理论逐渐丧失其应有的阐释能力, 很大原因就在于这种现实洞察力的缺失。这里所说的现实, 既指的是要面对当代复杂多变的创作实践, 也指要面对当今形形色色的西方文艺思潮;既指文学理论要面对时下文学活动中的具体问题, 也指文学理论要面对文学为什么, 人为什么需要文学、文学是什么等普遍有效性问题。比如,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市场和文化工业的突然“崛起”、大众文化的蔓延, 这些新的文化景观就对人文学者提出了急需回答的问题, 特别是对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知识传授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文学理论研究比较多地集中于文学艺术作品的文本解读、文学艺术生产的精神-观念属性, 以及艺术家的个体才能与创造力方面, 而不太注重其物质的、机构的、技术的维度。由于这些新的文化因素 (包括商业化因素、功利化因素等) 的出现与兴盛, 与电子或数字媒介相匹配的阅读与写作大量出现, 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对传统意义上的写作方式和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方式的理解。如果没有对现实的洞察力, 那么, 业已建立起来的体系化的文学理论模式面对的将是文学历史而非文学现实;这种体系化的理论模式将封闭在学院高墙里, 无法与社会现实形成有效的对接。而在当下文学理论教学中, 令人遗憾的就是这种轻视乃至漠视生动、丰富的文艺实践的倾向大量存在, 教学者往往不愿、不屑于关注当前文艺实践中涌现出的大量的新现象, 对于当代文艺发展的新经验、新问题缺乏前瞻意识, 甚或执囿于学科研究的“纯粹性”而回避乃至抗拒文艺发展前沿动态。当新的文艺现象与既有理论框架不适时, 文艺理论的传授者们或者削足适履地将新文艺现象硬塞进某种理论框架, 或者抱怨新的文艺作品缺少品位或创作方式不合“规范”, 正是对现实的洞察力的缺失造成了当下文学理论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抗拒。

理论真实的品格来自于其自我批判性。理论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 更是一种系统的反思性、批判性的思维活动。真正的理论从不迷信经验和权威, 而是表现出高度的自我批判精神。自我批判与自我反思决定着精神活动本身的成熟与发展。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先进行自我批判, 亦即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作出相应的理论调整, 在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发现和克服错误观点, 找出不太完善的思想并加以补充, 自觉地运用自我批判功能来对待或抛弃过时的结论, 为总结出新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上的提升创造条件。就文学理论而言, 要想获得理论的真实品格, 就必须通过对时代的自觉把握, 充分认清文学理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状况, 进一步明确文学理论的地位、作用和使命, 在此基础上, 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批判、自我修正、自我超越, 使文学理论的价值立场更为合理, 由此增强文学理论自身发展的方向感, 增强文艺实践的自觉性、预见性和有效性, 为文学理论更合理地生存和发展提出更优的方案。当前文学理论教学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文学理论自我批判能力的缺失。比如, 文学理论是否能或是否应该指导文学创作, 这一问题在不少教学者那里, 是一个无须证明或回答的问题。而在实际上的教学中, 这一问题常常遭遇学生的诘难, 因为在学生们看来, 现在的文学理论常常不仅不能指导文学创作, 反而成为空洞的理论教条。尽管教学者援引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去印证这一理论或规律, 但面对新的文艺现象时, 却常常发现这一理论并不具有普适性。其原因就在于理论传授者们只看到理论的确对于创作实践具有潜移默化的、甚至是更为直接的影响力, 但又缺少对文学理论之功能与作用的自我批判能力, 即认识不到文学理论不可能对未来的文学创作提供因果式的理论指导。正是对理论普适性的过度迷恋和对理论价值的自我批判性的缺失, 使得文学理论的教学实践常常陷入窘境。再如, 在文学理论教学中, 教学者们往往采用的是一种“观念先行”的教学模式。这种“观念先行”模式突出体现在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上, 即首先确定编写理念 (比如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思想为指导) , 然后确立教材编写结构框架 (如建立文学本质论、文学文本论、文学形态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接受论、文学活动论等教材框架结构) , 通过分章分节完成对知识系统的条块分割, 最后以“六经注我”的方式完成教材的编写的教学内容的组织。这种“观念先行”的教材编写模式也被直接引入到教学活动中, 文学理论的讲授者们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容器”, 一开始就灌输一些抽象的、空洞的、有时甚至是教条化了的理论, 其结果造成了学生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缺乏。这种缺乏教与学的对话、师与生的对话, 问与答的对话的教学活动, 从表征看是由于文学理论教学中“观念先行”教学模式的结果, 从深层原因看, 则是教学者迷信能够完整穷尽文学的本质或规律的所谓元理论, 缺乏对文学理论体系与基本结构的自我批判能力所致。这种理论自我批判能力的缺失又导致了文学理论教学中另一种困境的出现, 即教学者们在实际教学中只能“照着讲”, 而不能“接着讲”。所谓“照着讲”, 就是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 支离破碎地引用经典中的只言片语, 以为这就能增加说服力, 实际根本没有深入问题的本身, 或抵达问题的本质。“接着讲”则是寻求对原典客观诠释的突破以及理论形态的创造自新, 它是建立在客观诠释基础上的主观的创造性的诠释, 是“继往”基础上的“开来”, 只有神会于理论的精髓, 才能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就文学理论而言, 这种“接着讲”就是要不断以自己提出的文艺新问题或新的文艺提问方式, 以及对文艺问题的新探索, 批判性地反思文学理论的时代意义, 理性地揭示文学理论自身的矛盾与困惑, 从而在教学活动中达成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格的培养与提高。休谟在《人类理智研究》中的这句话值得文学理论传授者们记取:“一个合理的推理者在一切考察和断言中应该永久保有某种程度的怀疑、谨慎和谦恭才是。”

文学理论教学 篇2

《汽车理论》是交通运输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是在分析汽车运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来研究汽车主要使用性能与其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对影响汽车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这门课程既不同于汽车构造等基础课程注重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结构的掌握, 也不同于其他汽车类专业课那样形象具体, 其特点是理论性强, 公式推导和受力分析内容多, 学生普遍感觉难于掌握。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对《汽车理论》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2 有效教学理论概述

有效教学 (effective teaching) 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师生的共同发展, 其出发点和基础是构建和谐平衡的教学生态, 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 其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重视方法和习惯养成在教学中的渗透, 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浙江海洋学院的宋秋前认为, 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 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1]40。

华东师范大学的孔企平认为“有效教学”研究就是要构建多元化的“有效教学”策略。“有效教学”策略是一个多元化的策略体系, 包括:构建有效的课堂环境的策略, 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教学的策略, 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和应用教学技术的策略[2]33。

3 有效教学在《汽车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3.1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

有效教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 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促进学生个体的全方位发展, 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汽车理论教学中改变以老师为教学主体的被动式教学渐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交互式教学, 鼓励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展开思考,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 又能启发他们的思维, 丰富课堂知识。

例如在讲授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时, 可以先引入日常生活中, 后驱车辆上冰雪路面坡路比较困难, 甚至有的路段禁止后驱车通行的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同学们考虑为什么后驱车会有此限制, 然后从受力分析入手来解决此处的问题, 再由学生来总结前轮驱动、后轮驱动和四轮驱动汽车的附着力的相互关系, 最后教师通过播放一些冰雪路面由于驾驶不当引发的交通事故的视频, 来提示一下冰雪路面驾驶的注意事项。这样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再到科学总结, 可以使教学目标统一于同一个教学过程中, 从而充分实现教学的基本价值,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开放的, 学生在经历、体验或探索活动中, 提出问题, 发表见解, 思考角度、策略与方法的多样性, 都是学生们创造的生动的教学资源。目前现有的汽车理论课程实验只是为学生提供了知识点的感性认识, 学生对抽象概念和复杂公式的理解还是比较困难。因此, 就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更加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目标。增加使用MATLAB和Simulink软件, 可以对《汽车理论》中复杂的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和求解。这些计算和分析的结果都可以通过MATLAB提供的可视化手段呈现给学生, 有助于清晰地阐释抽象的概念, 并系统地仿真复杂的分析过程。

3.2 教和学的和谐平衡

教学过程既是一个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 也是一个教会教师“学会教学”的过程。因此, 有效教学不但要求学生学有收获, 学有发展, 而且也要求教师大胆探索教学互促的教学思路,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不断提升专业成长水平。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生的有效学习也是很难实现的。只有两者和谐, 才能教学互促, 良性互动。

在汽车理论的授课之初, 可以先做一个课堂小调查, 记录同学们购买自用汽车最注重的三个汽车性能指标, 然后在课程基本结束的时候再做一次反馈, 看看同学们通过学习, 最初的想法是不是有失偏颇, 这样既在学习之初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给学生展开了课程的学习层次, 又在课程结束之时引发学生思考, 有利于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及时总结, 有效吸收。

授课过程中还可以增加师生互动环节, 提前公布下一次的课程内容, 收集同学们的感兴趣和不明白的问题, 在上课时有针对性的讲解, 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组织课堂讨论, 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式学习,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课堂效果可以引入反馈制, 在对一个章节进行学习后, 以调查问卷或者随堂小考的形式来反馈教学效果, 同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便及时调整。

参考文献

[1]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10) :40-42.

大众文化背景下文学理论教学 篇3

关键词:大众文化;文学理论; 教学

0 引言

大众文化的兴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来说,社会实践尤其是经济基础是构成社会认识特别是文化的重要决定因素。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的大众化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了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大众文化也在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产生着不可磨灭且潜移默化的影响。

大批文化名人纷纷“触电”,无论将自己的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还是参加电视节目,文化大众化让越来越多的商业气息进入了原本高高在上的文学作品中。大众传媒包括电影、电视、网络、报纸、杂志、书籍等方式,这种方式因其具有图像生动、画面可感而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从这一角度来说,大众文化传播方式既传播了文学又泛化了文学。传统文学的美感很大程度上被直观片面解读,从而限制了读者的想象空间。而大众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学作品大都具有强烈的商品性,这种商品性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文学所特有的独特性和文学性,从而使得文学作品在大众文学背景下失去了最为宝贵的价值。大众传媒的速度加快自然带来了文学传播速度的加快,但同时也带来了传播的模式化。人们在短时间内受到舆论引导疯狂追随某一作家或者某一种文学形式,但是时过境迁,人们又会有新的追求目标。从内容上来说,大众文化既然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更加通俗的文学品位,其文学内容自然消除了传统文学所必有的精英性和高尚性,文学的雅俗共赏自然带来了文学感性的过度扩张,使得文学不再是那个能够启迪人们心灵发人深思的具有神圣理想的精神归宿。麦克唐纳曾有过对于大众文学的效果极好的论断:“所谓的大众文化不过是耍尽一切花招让人们高兴罢了。”这就对大众文化的快乐原则进行了最为生动贴切的论述,大众文化本着让读者快乐的原则进行创作,其严肃性以及内在的悲剧性自然受到消减,从而减少了文学趣味。

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纯理论的学科,在近年来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关于这一学科是否必要以及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这一学科已经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后现代主义的反本质思潮很大程度上让文学理论所关注的文学内涵和审美成为了众矢之的。本文关注的是如何让文学理论教学更够在大众文化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1 当前文学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前广泛存在于文学理论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

首先是课堂教学的思想性与系统性呈现冲突。文学理论从一开始就是要在大量文本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理性的分析与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学理论是一门专注于理性的文学分析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一组矛盾:理性分析能力培养与大量阅读文学文本如何把握二者的平衡,或者说这是文学理论课堂教学系统性与思想性的矛盾。课堂教学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文学史知识和丰富的阅读积累,这就是所谓的系统性。只有在学生大量的文本阅读积累基础上才有可能将文学理论课本中更加深入的思想分析结合起来。而现阶段我国的文学理论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思想性与系统性矛盾主要是与教材相关的。我国的文学理論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留着上世纪“苏联模式”的大量残余,特别是目前仍在高校教学中广泛使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其中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生搬硬套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

其次是文学理论教学中的概念式教学存在较大问题。文学理论教学中只是把文学作品当作具体的例证来引用,但是却不能让学生明确深刻地认识到文学作品如何验证了所学的文学理论。可以说,概念式的教学在很大意义上是将文学原著“架空”了。学生往往被课堂上教师口中和课本上充斥的术语、概念弄得焦头烂额,即使遇到了相关的原著例证也由于没有读过原著而感觉混乱。因此,从文本阅读的层面来说,教师在讲授文学理论新知之前让学生课后阅读能够涉及到的文本,从而尽大可能地减少课堂教学由于学生没有读过文本带来的不便。

另外,在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理论教学还面临着学生参与困境。现阶段我国的高校中文系学生大都是“90后”,手机、电脑、游戏等娱乐手段将学生读书的时间压榨无几,很多学生上了四年大学竟然没有去过学校图书馆、没有读过几本正经的文学专著。这对于高校中文学生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而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明确地理解文学理论的知识,往往会对涉及到的相关文学作品做长篇幅的介绍,这样既占用了学生学习文学理论的时间,又让学生更加不愿意去参与课堂学习。较为枯燥的传统文学自然比不是更能吸引学生精力的《盗墓笔记》、《鬼吹灯》、《狼群》等通俗小说甚至是网络小说。同样是文学作品分析,教师可以有限制地把流行在学生中间的网络小说拿到课堂上作为例子,带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文学理论。

2 解决大众文化背景下文学理论教学的途径

解决现阶段存在于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中问题的途径主要是将枯燥乏味的文学理论更加生动形象地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具体来说有如下途径:

首先是解决教材问题。学校不能再一成不变地用老眼光来面对新问题,对于学生普遍反映不能适应自身学习需要的教材要果断摒弃,而即使引用了新的教材也不能固守于这一本教材上,对于文学理论教学要采取“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鲁迅语)的态度,对于各种新出现的具有相当学术水准并且能够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文学理论教材要保佑通融的态度。新时期出现了一大批青年学者编写的文学理论教材,诸如南京大学中文系胡有清编写的《文艺学论纲》、《文学理论》(南帆)、《文学理论》(王一川)等。对于政治性过于浓烈的部分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适当删减。

其次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性与思想性并重。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针对文学理论这一有自身特点的学科,既要培养大学生的本学科基础知识,同时还要锻炼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将这种思维能力应用到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本学科的知识教学又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既要重视历史文论又要兼顾当前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理论与评论相结合,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等方式提高文学理论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韩伟.大众文化背景下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与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4):164167.

[2] 邴波.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理论教学[J].昌吉学院学报,2007(04): 6063.

[3] 方国武.电子媒介时代下的文学理论教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3,1(01):104107.

文学理论教学 篇4

一、教师的课堂讲授“史”与“论”相结合

文学理论是创作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涉及到文学的本源即生活、作家、作品、读者的全方位要素,所以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同时文学理论类课程包括《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如果教师单纯从文学理论的角度进入教学,那么对于缺乏系统文学史知识的学生而言,无疑是难以接受的。所以担任文学理论课的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文学史知识,能把具体可感的文学作品同文学理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将文学理论概念同具体作品感知相统一。文学理论课教师必须通读中西方文学史。教师拥有了“史”的丰富素材,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史”“论”结合,比如讲古代文论中“意境”“含蓄”等概念时,可以拿一些古典作品作为分析起点,要求学生朗读并背诵相关作品,对理论概念产生直接的感知。在讲到西方文论的一些概念如“悖论”等概念时,也可以中西贯通,拿臧克家“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等来说明。

(二)将文学理论运用到对具体作品的解析中。文学理论课不能“就论讲论”,否则会流于形式过于抽象,在充分讲明具体的文学理论概念后应该给学生提供应用这些理论的机会,以加深其对具体概念的理解。如讲到西方现象美学家因加登的文本层次论时,可以让学生结合作品,就四个层次分别展开分析,以体会文学理论和文学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学习到一些具体概念时,都可以借助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与参与空间,并增加其对具体概念的理解。

(三)寻找文学理论与文学史的对照点。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总是契合的,所以可以结合史来对论进行辅助说明。一般情况下文学史和文学理论课程的开设都是同步的,所以参照文学史来对文学理论的流派进行说明,或借助文学理论解读具体作品都是可行的。如西方文论中讲到现实主义流派时,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典型的“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真实外,还要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同经典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创作相结合,从而达到对该理论的深刻理解。

二、教师要“讲”与“写”双重能力兼备

文学理论课程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多重素养,在课堂上既要讲究授课艺术,还需具备文学评论与文学写作的双重写作能力,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参照及影响。

(一)教师的授课要有鲜明的个人特色。文学理论课程由于本身的理论性质,接受者如果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很难长时间维持下去,所以作为文学理论类授课教师,需要多方面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如果把鲜活的生活、有趣的作品同理论结合起来,则会引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幽默的语言也会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的接受该理论。

(二)文学创作能力与科研能力兼备。文学理论课教师不仅需要丰富的文学理论知识,还需要进行文学的具体创作实践。如果自己不进行相关的文学创作,那么理论就成了空壳,讲授起来就失去了鲜活的材料支撑。文学理论教师自身应该有深厚的专业素养,同时要不断深入探索和研究,进行科研工作,并具体化为写作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文学创作实践能力同等重要,把这种综合的人文素质内化为一种个人素质,随时随地展现出来,这样的文学理论教师才是成熟的文学理论教师。

三、文学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多学科知识素养

文学理论的学习不仅仅关乎文学创作实践,同时还涉及到其他诸多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如西方文学理论史的很多文学理论家本身并不是文学家,往往有着多重身份,如哲学家、思想家、文化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等。如果单纯从文学理论角度去讲康德,那么学生就无法理解他对文学艺术的真实定位。所以教师的知识储备必须是全方位、多学科的。朱光潜说:“人涉猎越广,趣味就会越纯正。”所以,趣味纯正、涵养深厚的文学理论教师才是真正有魅力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姚文放.关于文学理论的话语权问题[J].文学评论,(5).

[2]陶东风.大学文艺学学科反思[J].文学评论,2001(5).

文学理论教学 篇5

一、多元文本进课堂。

“在文化研究的视野中,一切表意的文化产品都被视为‘文本’,一部电影、一幅画、甚至一种时装都是文本。”具体而言归纳为以下三种方法:1、借由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渗透来促进学生对经典文本的掌握。没有文学史的支撑,理论就是空洞的话语。笔者多次与学生一同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了解相关课程授课老师的课堂内容,明确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掌握情况。最终,将学生从相应文学史课堂上有具体了解、细读的文本作为文学理论课堂的范例。如在教授各种文学体裁的特征时,笔者将学生在“现代文学史”课堂上已学习、讨论的《子夜》为范例,讨论小说体裁特征;以学生熟悉的郭沫若诗歌,讨论浪漫主义文学的特质。

2、引入热门影视作品,增强文学理论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文学理论课堂中引入热门影视作品文本则是希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告诉学生文学理论并非抽象、空虚的理论而已。如在介绍“叙事性作品”这一章节的内容时,笔者用了影视剧的情景,向学生说明何谓“叙述内容”(如用《琅琊榜》讲述如何判定叙事学作品中的“故事”、“事件”“行动”等)、“叙述话语”(引用《罗生门》、《大话西游》讲述叙事性作品中的聚焦、时间问题)。此外,近两年“IP剧”成了影视产业的重要资源。笔者在讨论相关文学理论时,有意联系文学文本与影视文本,结合相关课堂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媒介的文本呈现、如何分析文学作品改编等实践性问题。

3、理论与现实结合,运用文学理论分析热点文化事件。

在信息时代,学生面对多种形态的文本,除了上述传统的文学文本,还有容易引起热议的文化事件。如在介绍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内容时,笔者引入去“韩寒代笔门”、郭敬明“小时代系列的价值观”等学生关心的文化事件;在讨论“文学体裁的规范与突破”时,引入赵丽华的“梨花体”、乌青的“废话诗”等网络热议的文化事件为范例,与学生讨论诗歌体裁的规范与突破。

二、结合语文新课标,提高师范生的文学作品教学能力。

赵毅衡在《重访新批评》一书中提出,当时新批评学派的流行与美国战后需要大量的专业文学教师相关;王荣生也指出,有什么样的文学理论就有什么样的文学教育。师范学院的文学理论课堂,应该肩负起提高学生日后的文学作品教学能力的重任。一方面,在介绍“文学消费与接受”时,结合语文新课标的“读者转向”特征,说明语文新课标这一转变的历史、现实原因。另一方面,在课堂上适当选取初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内容作为文本例证,如介绍“意境”、“意象”时引入大量初高中语文教材的文本作为分析讨论对象;介绍“叙事话语”中借用王富仁对《孔乙己》的分析,从文论分析角度进一步认识到文本解读的多样性,通过这样的例证解读,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审美能力,为将来学生走入教学第一线打下坚实地理论基础。

三、博取众长,建构适应学生需求的理论体系。

笔者采用的是由童庆炳教授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该教材中编著者有意识沟通中西文论,并呈现明晰、宏大的逻辑体系。但是,这样一本内容繁多(全书有47万字)、体系庞大、兼顾中西文论、以经典文学史为线索的文学理论教材对于大专院校学生来说,过于“高大上”,学生觉得难以接近。故此,笔者在构建课堂内容系统时,并非一味“照本宣科”,而是博取众长,希望构建适合学生的理论体系。在课程内容框架方面,笔者参考《文学理论教程》,将一学年的课程内容分为“导论”、“作品”、“读者”、“作者”四大部分。在“导论”部分,向学生介绍近百年文论发展的历程,让学生对文论有整体感知,引出课程知识体系构建。重点介绍“作品”(当中包括“作品”与“世界”)、“读者”这两部分内容,这些内容的介绍参考《文学理论教材》的内容,并且引入其他著作对课堂内容进行充实、更新。如增加了在介绍“作品”要素时,增加了“文学与语言”,从两种语言论讲起,向学生介绍绍结构主义语言学对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影响,介绍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区别,从而回到教材的“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章节,学生才能好的的理解该问题;如在介绍文学体裁特征时,引入相应内容,让学生明确文学体裁的划分、特征是流动的、历史的、文化的。简而言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纲举目张、删繁就简、与时俱进,建构理论体系。

在语文课标标准出台的背景下,笔者认为不是文学理论无用于专业技能提升。恰恰相反,而是大多数人没有真正掌握文学理论,没有将文学理论运用到文学教育当中。现在需要从我们这代后备“语文教师”开始,掌握文学理论这一“治疗法”,对陈旧、固化的文学教育“对症下药”。文学理论之意义远大于其危机。

摘要:在语文新课标背景下,将文学理论与文学作品教学结合是改变文学理论教学困境的一个可行方向,本文从这个角度对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教学进行了反思。

文学理论教学 篇6

一.文学语言的内指性特点及教学

文学语言不同于日常生活语言, 日常生活语言主要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语言的发出者是为了让语言接受者明白自己所表达的意思, 因此, 传递信息是生活语言的目的, 其语言本身则没有太多的实质意义, 而常常被忽略。“语言可以产生两种很不同的效果。其中一种效果倾向于完全否定语言本身。我向你说话, 如果你已经听懂了我的话, 那么这些话就作废了。”[3]日常生活语言指向语言符号以外的现实世界, 因此, 它必须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和语法规则, 以及各种形式的逻辑原则, 要求语言真实、准确, 并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而作为一种艺术语言的文学语言不是为了描述作家所观察到的外部世界, 而是传达作者对世界的体验和情感。“文学从本来的意义上并不是对一件真实事件或一个人物的真实叙述, 它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作用于人的知觉和情感的人类经验。”[4]这种作用于人“知觉”和“情感”的“人类经验”具有强烈的感性色彩, 它隐藏在人的内心深处, 具有模糊性、多维性、复杂性的特点, 它不可能用日常的语言来表述出来。作家为了抒发出这种内在的体验, 会根据内心情感的需要, 创造出一些事件、人物、行为等要素来构建一个新的世界, 这个世界是作家内心想象的世界, 是一个虚幻的世界, 是一种幻境。但是这一幻境又是作家头脑中对现实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 因此, 这个与又与现实世界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 在某些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真实性。但幻境是作家情感世界的产物, 幻境中的真实, 追求的不是客观的真实, 而是作家内心情感世界的真实、艺术的真实。由此可见, 作者所创造的幻境中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行为等内容, 都是根据其表达情感的需要来安排的, 它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符合客观世界的种种要求。同样, 用来表达这些内容的语言, 也不可能按照现实生活语言的语法规则和逻辑规则来组织, 它只是根据作家内心情感的要求, 为表达作家的情感服务。这就决定了文学语言的内指性特点。

认识到文学语言内指性特征, 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 才能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之实与艺术之真的区别, 避免用科学的语言来理解和评定作品, 用生活之实来考量艺术之美。杜牧的《江南春》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用艺术概括的扫描手法, 在尺幅之中, 多层次、多侧面、立体性地描绘、勾画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千里江南春景, 是一首别有境界的好诗。但明代学者杨慎曾指责说:“千里莺啼, 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 谁人见得?若作十里, 则绿映红之景, 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5]杨慎的失误, 就在于没有认识到文学语言的内指性特征, 他以生活的真实作为标准, 来衡量文学所反映的艺术的真实, 在文学史上留下笑柄。语文教材中这种例子还有很多, 如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 缘愁是个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桃花潭水深千尺”等诗句, 都直指作者的内心世界, 体现了语言的这种内指性特点。

现在阅读教学提倡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 但解读效果极不理想, 出现了误读甚至粗俗解读文学作品的现象。如对《水浒传》中武松打虎一章, 读不出武松过人的胆魄和精湛的武艺, 却认为武松打虎是不珍惜稀有动物;把整个小说一百多位英雄人物评价为烧杀抢掠的暴徒, 看不到“百姓有冤而无处说理”而造成“官逼民反”的社会深层含义。种种解读现象, 都说明学生包括一些老师没有认识到文学语言的这种内指性特征, 没有认识到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之间的区别。我们在阅读中切忌犯“自然主义”和“机械分析”的错误, 以生活之实去考量艺术之真, 而若以日常语言要求其真实准确, 则会变得荒唐可笑, 这样就永远无法步入文学艺术殿堂。

二.文学语言的陌生性特征及教学

陌生化语言是与自动化语言相对而言的, 所谓自动化语言, 是指人们不假思索就能脱口而出、过分熟悉、不再引起注意和兴趣的语言。而文学语言则要避免这种语言的自动化现象, 文学语言是为了抒发作者情感体验的, 而这种复杂的体验不可能用线性语言描述出来, 于是作家充分利用语言的表现功能, 在语言中蕴含着自己的体验和情感。同时, 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 他们在语言的形式上, 也作了艺术加工, 即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 故意对语言进行扭曲、变形, 做“陌生化”处理。而当文学语言以一种不同于读者习见的陌生化的形式出现时, 就会引起读者强烈地惊颤, 唤起读者浓厚的审美兴趣, 会把他们引领到文学的形象世界, 慢慢观赏美妙景致, 细细地品咂其绝妙的滋味, 获得较强的审美效果。

就中国新时期文学来说, 先后出现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新写实文学与先锋文学等思潮或流派, 虽然每一流派、每一名作家都有他们独特的语言特点, 但他们也都有着共同相似的地方, 那就是强烈的语言意识和探索精神, 即对陌生化语言的运用和对语言形式陌生化的处理。他们不仅仅关心语言在“说什么”, 更注重语言该“怎么说”, 通过刺激读者的想象和记忆, 让读者在意识的屏幕上重构和建立某种形象, 因此它更强调语言的陌生、新奇, 具有一种刺激的力度和强度。“所谓陌生化, 就是对常规和常识的偏离, 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在指称上, 要使那些现实生活中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化为一种具有新的意义, 新的生命力的语言感觉;在语言结构上, 要使那些日常语言中为人们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化为一种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6]有人对新时期小说的语言陌生化做了开掘和探讨, 认为有如下四个特征:一是通过对句式和词语的变换和锤炼, 寻求“说”的独特与新颖;二是通过“隐性”夸张, 创造表达的新形势;三是突破惯常的语言规范, 寻求语言表达的陌生与新奇;四是追求粗砺、杂色, 甚至审丑的语言风格。[7]以上对新时期文学语言特点的认识是否妥帖, 我们在此不作探讨, 不过他们的研究让我们认识到, 尽管语言的陌生化形式多样, 但经过分析, 总会发现它们的一些特征。另外, 作家无论如何变化语言的表达形式, 但都是为表达自己的情感服务的, 所以, 我们应善于抓住作者情感这条主线, 并根据语言陌生化所表现出的一些特征, 就会找到解读作品的钥匙, 顺利地进入奇异语言背后所呈现给我们的审美世界。

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 把握了文学语言陌生化特征, 不仅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到作品所蕴含的情感世界, 进行情感的陶冶, 而且还能领略到语言运用所表现出的高超的艺术手法, 给他们带来语言的审美享受。如鲁迅先生在《野草·秋夜》一文中开头写道:在我的后园, 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 一株是枣树, 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是一种明显打破了日常语言规则的表述方式, 具有一种陌生化的效果。我们只有把握了文学语言陌生化的特征, 才不会斥责这种表述方式为“语言啰嗦”或“不会说话”, 也不会仅从句中获得“在后园能看到墙外有两株树”这一信息, 而是通过对这种陌生、新奇语言的品味与沉思, 感受到作者在文中意欲表达的感情, 同时体悟作者如此写作的妙处, 领略作者表达方式的艺术性。鲁迅先生作品中这样的用例俯拾皆是, 如在《孔乙己》中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阿Q正传》中这样写阿Q赴刑场“他不过以为人生天地间, 大约本来有时也不免要游街要示众罢了”等等。这些陌生化的表现方式使人反复体味, 都会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

文学语言陌生化特征, 也会对写作教学带来启示。文学语言的陌生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求新性, 一是求异性。求新性就是对语言有新的创造, 不同于以往;求异性就是语言不合理法和正常的思维逻辑, 对读者有一定的“阻拒性”。我们的写作教学鼓励学生使用新鲜而有活力的语言, 在表述方式上鼓励他们有创意、有个性的表达。陌生化对语言求新和求异的要求, 无疑会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地点拨与启发。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叶子出水很高, 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微风过后, 送来缕缕清香, 放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作者把荷叶比喻成舞动飞扬的裙子, 把闻到的淡淡的荷香比喻成听到似有似无的歌声, 都是作者的独创的语言, 富有情致, 给人以一种醇美的艺术享受, 是语言求新、求异的典范, 这无疑会对学生的写作带来启发和帮助。

目前, 各级语文教材都对课外阅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阅读篇目除传统的经典作品外, 更多的是现当代作家的优秀作品, 这些作品新奇怪诞的表述形式, 会给学生带来阅读上的困难, 有些学生因此丧失了对优秀文学作品阅读的兴趣, 不愿阅读或转而阅读一些武侠、言情等粗俗的读物。这也是造成当下大众性消费阅读盛行、学生文化底蕴不高的一个原因。如果学生把握了文学作品的陌生化特征, 就能从品位作品的语言入手, 通过反复品咂咀嚼, 从而进入文学作品的内核, 享受文学带来的美感。这对于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想象力, 都会起到很大地促进作用。

摘要:文学作品在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文学作品教学的效果直接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成败。然而, 文学作品教学的现状却并不乐观, 我们把文学课上成了语言学课、文章学课、思想政治教育课、人文精神的说教课, 文学课偏离了它应有的方向。原本激情澎湃、灵性飞扬的文学课已经变得索然无味、死气沉沉, 其中很大的原因, 文学教学中没有把握住文学语言的特点。一般来说, 文学语言具有内指性、陌生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把握住文学语言的特点, 我们才能深入到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之中, 体味作品所展现的独特的艺术之美。

关键词:文学语言,内指性,陌生性,教学

参考文献

[1]【英】安纳·杰弗森等著 (陈昭全等译) .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6年版, 第134页。

[2]【俄】高尔基.论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版, 第34页。

[3]引自: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年版, 第36页。

[4]童庆炳.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第193页。

[5]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 2006年版, 第633页。

[6]王安忆.漂泊的语言[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6年版, 第34页。

现代教学媒体与英美文学教学 篇7

科学技术在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改变整个社会生活的同时, 也极大地改变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固有模式。不仅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手段发生着根本变化, 而且课堂教学也失去了独一无二的传播站地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技术不断发展。媒体技术的发展、现代系统科学方法论的成果,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的进步, 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变革, 而在外语界, 一场教与学的革命也在轰轰烈烈地兴起。对于英美文学这一门高校英语专业必修课程, 如何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优化英美文学课堂教学, 成为势在必行的教改之途。

一、英美文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的思路

多媒体技术用于外语教学在我国已经开展多年, 其优越性和局限性被反复探讨过。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 如何最大限度地扬长避短, 使多媒体技术在英美文学教学中产生最好的教学效益, 是这项教改中追求的根本目标。

传统教学优势与多媒体结合的原则。“文学首先诉之于读者的情感世界” (《文学理论》第296页) 。这一关于文学性质的定论也许就是文学与多媒体结合的难点, 文学课上的师生交流因此显得更为重要。制作文学课件不能像一般语言课件那样, 让计算机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成为教学的控制者。为了让教师在多媒体辅助的环境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我们选中微软公司的PowerPoint软件, 把教学课件做成完全由教师控制、选择和修改的一套助教型课堂演示系统。

文学性和适用性原则。所谓文学性, 就是从课件的设计、制作到使用, 都不能脱离文学课的要求, 都要符合中国学生学习英美文学时的认知规律; 所谓适用性, 就是从课件自身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的选取, 到教师授课时的知识呈现、媒体选用、课堂活动的展开, 都要符合文学课的要求:该用的媒体就用, 不该用的一定不用。知识点的呈现、课件设计的框架可以遵循时间顺序, 也可以有非线性的跳跃。

交互性和开放性原则。传统的文学教学注重的是对文本的研读和对“权威”的解释, 据此, 课件只要给出问题, 然后链接上“标准答案”就可以万事大吉, 教师不用费时费事启发、调动、参与师生讨论。但是这种方法会误导学生, 养成他们对教师和“Key”的依赖性, 从而束缚他们联系自己的经历、从多角度理解文学的积极性, 不利于发展思维和批判能力。因此, 文学课件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反应。我们应该考虑到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的不同需要; 给教师创造修改课件的便利和灵活安排教学的自由, 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和批评能力, 而不是像一般的语言学习课件那样, 仅仅是为了提高阅读技巧。

二、英美文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辅助英美文学教学, 能够克服其他教学模式无法逾越的困难, 具有诸多优势。

1.高效省时, 有利于文学能力的培养。高效省时是英美文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最明显的优势, 原著几百万字的小说、戏剧, 一旦拍摄成影片, 就是一两张影碟, 携带播放都很容易。播放英美文学名著光碟, 就能克服作品阅读的时间紧迫的困难。虽然观看影碟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阅读, 不具有阅读时的独到“韵味”, 但是, 外语专业的学生可以问津英美经典名著, 能对文学名著有一个相对全面的、感性的理解, 解决文学长篇巨著“课上无法教, 课后难自学”的问题。

多媒体辅助教学, 能让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学能力”得到培养。英美文学原著, 语言难度大、篇幅长。学生如果想把文学史上公认的重要作品通读一遍, 则很难做到。教师在作品选读课上只能忙于文学原著的“讲解和分析”, 学生则忙于接受“权威的或正确的”释义。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教师即使采用“启发式”教学, 常常只能是启而不发。因为学生在很多情况下并未通读那些文学名著, 无从产生属于自己的“判断力”。

由于文学名著多媒体影碟能把名著完整地、生动形象地呈现于学生眼前, 包括真实可信的历史背景, 学生从中获取的信息量大, 加上教师的重点讲解, 就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时, 当教师在文学选读课上采用“启发式”教学时, 学生就会产生自己的想法, 获得多种合乎情理的释义, 学生的“文学能力”因此得到培养。

2.丰富的教学活动和乐于互助。传统模式的文学课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属于灌输型的教学法。一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特别是凭借文学教学软件, 每个学生就都可以在各自的电脑上自主学习, 这时的文学课就是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名著影碟辅助教学, 虽然无法做到完全以学生为中心, 但是, 我们能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如分组讨论、写作训练。实践表明, 在这一切课堂活动中, 绝大多数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学生之间的合作效果相当显著, 能在充满情趣和欢乐的氛围中进行, 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3.逼真理想的语言环境。文学名著多媒体影碟综合了多媒体技术的各种功能, 提供了动感的画面、悦耳的声音、渲染的背景音乐, 加上演员的生动表演和地道的英语, 共同构造出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所不可能具有的异国风情, 可供学生耳濡目染, 亲身“感受”。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 这无疑是一种理想的“语言氛围”。

为了了解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 观看影碟显然比阅读原著容易得多。英语水平本来差距较大的同学, 可以坐在一起学习。当然, 各人的收获不会相同, 这是因为, 多媒体影碟的制作过程, 或多或少都会对原著进行改编, 对原本非常深奥难懂的文学作品进行了一番“化简”。

4.新增的语言“实用技能”。传统模式下, 学生读了一些英美文学原著, 阅读能力有一定提高, 但是一旦要看原著影片, 仍感困难重重。多媒体辅助英美文学教学, 在传统的阅读之外, 多出了一项“视听”内容, 譬如, 观看多媒体名著影碟, 学生的视听能力势必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经过一两年的系统训练, 学生能够看懂原著影碟谁也无法否认, 英美文学课包含了实用的“语言技能”训练英语视听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更能适用开放的现代社会的需求。

文学教学模式的衍变, 实际上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一种必然结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为英美文学课带来巨大变化, 它具有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模式望尘莫及的。

三、多样化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互动式教学目的的加强。使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英美文学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目的, 要做到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恰当地运用。教师要明确所使用的媒体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旨在解决那些用传统教学媒体难以解决的问题, 没有作用或作用不大绝不要用。教师通过多媒体电子板书进行英美文学教学, 不仅能节省大量的传统板书的时间, 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媒体屏幕的展示, 获得英美文学的基础知识, 对各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初步的了解, 而且能强化记忆, 激发他们的思考潜能。通过制成幻灯片的课件, 教师可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帮助学生阅读具有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 理解作品的内容, 学会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并努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和方法。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交流, 加上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补充, 能大大提高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鉴赏水平。对于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阅读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链接的方式布置下去, 得到学生的反馈, 即能检查学生课后学习的情况, 这对文学基础知识的巩固有很大的益处。

多媒体课件使用的时机和度。正确把握使用现代教学媒体的时机和度, 原则是要少而精, 不搞花架子。一堂新课的开始, 多媒体课件一般用于创设情境, 提供学习目标或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引入新课。在教授新课的过程中, 当学习内容不能引起学生注意时;当学生的思维缺乏凭借物, 学习内容抽象而教师仅凭黑板、挂图和一张嘴又难以讲清楚时;当学生学习感到困难, 需要突破教学难点时, 教师要应时而异, 运用恰当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在课程结束之时, 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文学基础知识的巩固。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发挥电化教学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优势, 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特点组合教学, 扬长避短, 互为补充。多媒体课件是教学辅助软件, 教师在课堂上有控制权, 但在课后应让学生复习浏览, 巩固所学知识。

四、结语

英美文学的教学是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 是架设一座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的桥梁, 对于新世纪外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现代教学媒体, 优化英美文学教学, 让学生领会文学多姿多彩的丰富内涵, 培养其阅读鉴赏水平, 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 是每一位英美文学教师在这个网络时代所应努力奋斗的目标。让我们从现在做起, 逐步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 为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程爱民, 等.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Ⅰ) & (Ⅱ) [I].外语研究, 2002 (1) , (6) .

[2]崔少元.全球化与文学教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现状探微[J].外语教学, 2002 (3) .

[3]范谊, 苒渝萍.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J].外国文学研究, 2005 (3) .

[4]朱小琳.接受反应理论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应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2) .

[5]夏仁康.由多媒体热引起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 2000, 89 (9) :43-46.

[6]刘仪华.英美文学课的困境与多媒体辅助教学[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 2000, 16 (4) :147-149.

[7]史惠风.关于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绥化师专学报, 2002, 22 (3) :100-101.

文学理论教学 篇8

【关键词】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 教学理论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 启示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2014—2015年高职教育英语类教学改革实践研究课题(重点课题)《从建构主义理论管窥网络环境下多模态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88-01

现代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在各种各样的教育发展理论层出不穷的21世纪,建构主义理论以注重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对学生自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早已备受教育界的关注。本文在分析建构主义核心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探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对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启示。并以此希望能促进高职高专课堂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谈到建构主义不得不提的应该是一位在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皮亚杰。皮亚杰在他的理论中强调,学习者自身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来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继而使自身认知结构也得到了发展的。其实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但它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个体为中心,强调学生自己对知识的主动的去探索、主动的去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去建构。我们70后或80后甚至更早的人们所接受教育模式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那时是我们的老师们在课堂上只是一味的把知识从我们的教材经老师们的大脑加工整理后再次仅仅简单传送到学生们的课堂笔记本上或者现在的90后甚至会整理在自己的手机上。建构理论它所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其中的“学”最为重要;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法中则强调的以教师为中心,其中的“教”是最重要的。这就使得建构主义理论被作为教师的我们所积极关注并且将其理论大胆与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创新的基础上有机的结合到一起。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时也强调了,学习不是由我们英语教师们把课堂知识简单地直接地传递给我们的学生们,而是由学生们自己去建构英语知识的过程。学生们不是简单地被动地去接收来自英语老师的旧有信息,而是主动地去建构英语知识的意义,而且建构主义强调了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完成的。学习也不是被动地去接收信息的刺激,而应该是去主动地建构意义,也就是根据自己以有的经验背景,再次对来自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去选择,去加工和去处理的过程。真正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来自每个学习者自身。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

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学习环境要素:情境、协作、会话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教材提供的知识不再只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等等。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我们教师英语课堂设计就是体现英语教师一堂成功的英语教学活动的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1.针对这一点建构主理论也强调出我们教师应该注重课堂学习环境的设计。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这样的信息,课堂学习环境就是学习者自身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的探索和自主地学习的场所。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可以利用多种工具和多样的信息资源如:教师们打印的和自己搜集到的一些文字材料、图书馆的书籍、听音室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以及来自网络的信息等,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2.教师英语课堂设计应注重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 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这些媒体和资料并非仅用于辅助英语教师的课堂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辅助并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3.教师课堂设计应注重学习过程。因为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英语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英语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英语情境开始,整个英语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

三、建构主义理论给我们现代高职高专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启示

1)在我们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应考虑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才是英语课堂活动的主体。英语教师在探究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的基础上还要研究“教”的问题。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所强调的,“学”的中心问题是学生的内在因素,尤其是学生的心理活动,因而我们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在课堂英语教学活动中将其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2)重视并发挥高职高专学生的智力因素。利用多种措施激励学生们积极去思考,有创造性地去营造生动,有趣,幽默,快乐的英语课堂。重视调动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运用问题的趣味性引起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使其掌握科学的适合他自身的切实可行的英语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动参加到我们为之设计的英语课内外的交际活动之中。

3)课堂上英语教师不要立刻主动去纠正学生交际运用中的错误而去不断的打断学生。因为这些错误一般是不会妨碍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热情;而且在课堂上直接立刻的纠正错误很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情感障碍;同时随时纠错也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语言形式,而忽略了语言内容。

4)我们英语课堂设计情景教学也是英语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可以利用本校多媒体教室等电化教具设施等来创设英语视听情景,或者运用师生合作表演的形式或者学生之间合作的形式去创造多种丰富的英语情景,促使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更有意义更易于学生接受。

参考文献:

[1]《西方教育思想史》单中惠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2]《活动建构[创新教育的教学革新]》齐建,李秀伟,王钢城,著,山东教育出版社

[3]《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英语师资培养和教师发展》,郭海燕《教育与职业》2015年02月

[4]《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科学思考与创新实践》孙润秀《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4年06月

[5]《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汪洋《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1月

文学理论教学 篇9

指导教师:副教授

杨开诚博士

开题时间:20xx年3月

《课程理论》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目标和任务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四: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在高等教育的教学方面,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应用还太薄弱.

教学设计似乎还处在前理性认识阶段.(发现活动,创立活动,著述活动;)要针对高等教育达到教学设计的后理性认识阶段(理解活动,设计活动,加工活动)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现代教育技术人员必须率先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本专业自身的课程和教学模式进行信息化改造.

(二):对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理论》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课程作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的的手段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 .

(2)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应该具有课程理论的知识基础.

(3)《课程理论》目前在我校教育技术专业还是选修课程,是第一次在我系开设,所以根据我系学生特征如何教授这门课还缺乏经验.

(4)《课程理论》这门课进行多种教学尝试后效果并不理想:

对问题归因:_ 缺乏目标导向,这样导致设计的活动成为无的放矢;虽然也进行了活动的设计,但是内容较空洞;学生的学习资源匮乏,缺乏有效的活动支持和控制,活动没有落实到实处.对学生的评价反馈机制不科学.

(三):从实施的角度看教学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

文献调研: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案例:

l____第二军医大学对《法医学》,《病理学》进行了学科教学设计;(核心思想是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重视媒体的作用)

l______军医进修学院对《统计学》进行教学设计实验研究;(重点是进行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只针对一个单元)

l_____陕西师大电教系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和设计的参与者访谈得知只是针对重点章节进行了设计,主要是提供了大量的资源,虽然也进行了学习活动,但是实施的效果不理想.)

l__《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方案的设计研究》

l__《高等师范院校非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培养方案的研究》;

l__《教育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尝试》——基于资源的学习方式初探(核心内容: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运用系统方法三个概念整合应用,但是对学习活动重视不够).

问题分析:

(1)基于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案例较多.例如《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就设有“教学设计”专栏,但实质更象教案实例,没有上升到理论层次.而且表现出来也多是基于媒体的设计.

(2)基于学科教学设计的几个案例虽然各有特色,但是最终效果并不象设计者所描述的那样成功.一方面评价标准不科学,另一方面就是对学生的要求定位太低.

根据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对其进行归因,就是对教学设计中的边缘层次设计——教学媒体的设计给与的关注较多,但是忽视了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或者学习资源的设计.即把教学设计的重心放错了位置.教学设计的设计对象有三:学习活动,学习环境和媒体传递,并且这三个设计对象构成了层次关系(见下图).(杨开诚《网络时代的教学设计理论发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二:研究目标和任务:

1:即按照新的思想来指导《课程理论》教学设计.

(1)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使其在教学设计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学习活动的设计最终表现为学习任务的设计,通过规定学习者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成果形式,活动内容,活动策略和方法来引发学习者内部的认知加工和思维,从而达到发展学习者心理机能的目的.

(2)重视学习资源的设计.通过内容给学生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培养学生选择和利用资源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资源能够学会自主学习,自适应性学习等.

(3)有特色的目标体系选择依据和实施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评价标准.

(4)对学生采用新的评价机制.即采用多元评价标准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借鉴国外教育评价前沿正在探索的“文件夹”式的评价模式,

2.总结实施经验,把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

(1)建立一种开放式的设计范式.设计一种有弹性,可扩展的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给他人以静态的理论上的指导和启发,同时又让他人有动态迁移的余地.

(2)研究已有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得出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比较研究框架,即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应用的具体描述理论.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如何针对不同情景选择最合适的类型是一个问题.这需要对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进行比较,首先确定四个基本的比较纬度:即理论定向(描述性还是处方性).知识类型(程序性还是陈述性),所需专业知识(新手,专家,还是介于两者之间 ),理论起源(硬系统,软系统,还是直觉等),此外理论背景,应用水平等也要考虑.

(3)根据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比较研究框架和具体的教学情景,得出自己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教学设计是为学习而创造环境,是根据学习者的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在充分发挥人类潜能的基础上促使人类潜力的进一步发展,它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学设计也必须广泛了解学习及人类行为.

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为解决教学问题而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教学设计是科学地解决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的过程,为了解决好教学问题就必须遵循和应用教学客观规律,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教学设计理论

教学设计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为基础,在教学设计的四个理论基础中,学习理论相对较活跃,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影响也最大.

60年代以来国外教学设计学科发展中主要的教学设计理论包括: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瑞奇鲁斯的教学设计理论,梅瑞尔的CDT理论和ITT理论,史密斯和雷根的教学设计理论等.我国的教学设计理论发展相对较慢,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国内以来,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引介,消化国外研究成果的状态.本土化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两个最核心的思想:一是对学习结果进行了分类,即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情感,动作技能五种类型.另一个核心思想是认为不同的学习结果类型需要不同的学习条件.

瑞奇路斯教学设计理论是把教学理论的变量分为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果,并进一步把教学方法变量分为教学组织策略,教学管理策略和教学传输策略.瑞奇路斯提出了细化理论,它的基本内容可用“一二四”概括.即:一个目标,两个过程,四个环节.

梅瑞尔提出了教学组织的微策略--成分显示理论(CDT),“目标-内容”二维模型.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

何可抗老师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分析;情境创设;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强化练习设计.(何可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1993年雷博(lebow)曾提出关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五条原则:在学习者和教学实践潜在的损伤性影响之间维持一个缓冲;为同时支持自治与关联的学习提供一个背景;将学习潜入学习活动本身;学习者为发展重构过程而承担不断增强的责任,应通过促使这些技能和态度的形成来支持自动调节的学习;增强学习者参与预定的学习过程的倾向,尤其应鼓励学习者采用错误探究策略.

再一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观点就是:提供知识的多种外部表征;提供丰富认知工具;设置真实的任务情境;学习者控制与程序控制教师控制相结合;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相结合;重点辅助差生;知识获取与思维训练相结合.(杨开诚《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

以上三种观点虽然看起来有很大区别,但也具有很大共同点:重视情景的创设,重视协作学习,重视学习者参与,丰富的资源的设计等.

学习目标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或学习标准,也是制定教学策略,开展教学评价的依据.所以有必要重点阐述一下有关学习目标分类的理论.当前流行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有以下几种: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每个领域分为若干层次.认知领域又分为指导,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加涅和布鲁姆的分类方式是在一维上进行,梅瑞尔目标分类则更进了一步,即内容类型—行为水平二维模型.该模型的横轴代表教学内容类型,包括事实,概念,程序和原理四种;纵轴代表行为水平等级,由低到高依次分为记忆例子,记忆通则,运用通则和发现通则四级.梅瑞尔还认为事实知识一般只要求记忆,因此事实只存在记忆这一种行为水平.

新的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将教学目标按照两个逻辑轴进行分类(见下图).纵轴上的操作呈现的是一种不严格的层级关系.辨别,表象化,理解,记忆是一个层级,属于比较低的层级,对应于学习的意义建构阶段;运用和创见发现是一个层级,属于比较高的层级,对应于学习的能力生成阶段.低层级操作是高层级操作的基础.(李向荣,杨开城《对认知领域教学目类的再认识》)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期刊,网络,书籍等文献进行调研,了解该课题研究现状,找出不足力求能够避免或者进行改进.

2:行动研究法:通过行动研究,增加任课老师对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理解,领悟理论中可操作的成分.增强设计者和任课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便利性.

3:观察法:通过观察深入课堂,了解课程实施的真实情况.

4:访谈法:通过和老师访谈了解学生情况,和学生访谈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等;

5: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风格,对该课的意见和建议等.

在实验之初,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搜集资料,进行学习需要分析.其次是用来帮助开展形成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教学设计的实施作后测,验证实施效果.

文献综述

观察

访谈

问卷

行动研究法

和任课教师的合作交流

资料的搜集

研究现状

确定问题,研究需要分析(意义)

设计方案(目标分析,内容分析等)

实施方案

总结评价,经验分析,理论验证

教学设计的具体描述理论(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观察

访谈

问卷

实物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加涅,《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孙克平(),《现代教学设计纲要》,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乌美娜(1994),《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盛群力 李志强,《现代教学设计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施良方,《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6:杨开城,“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几点看法”,《中国电化教育》,

8:郑永柏,《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4:刘莉《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方案的设计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6月

16:汪颖,《基于问题解决的课教学方案探索研究》硕士毕业论文2019

17:李向荣,杨开城《对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的再认识》,待发表

18:尹俊华著,《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9:桑新民,张傅苇,赵纳新_“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主干课程信息化探索”,教育技术论坛2019

20:高文,“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外国教育资料》第1期

9:徐晓东,“学习文件夹评价法的理论与方法”http:lunwjlunw500.doc

10:张倩苇 桑新民 ,“网络环境下学习评价新模式的探索”http:lunwjlunw508.doc

11: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9

12:杨开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中国电化教育》20

文学理论教学 篇10

关键词: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

目前, 普通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依然以传统模式为主, 即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 以课堂讲授为重点, 导致学生被动听得多, 主动阅读少, 养成了学生对教师过分地依赖和对教材的一味拘泥的习惯, 从而使学生课外阅读量小, 写说能力弱, 理论知识空泛, 专业基础不够扎实, 更缺乏勤于思索、勇于质疑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通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 大多数同学都对文学课程充满兴趣, 也希望能从文学课程中学到丰富的文史哲知识, 但是目前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很难激发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所以迫切希望能有一种消除过去教学的弊端, 努力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师生有机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此外, 很多高校已注意到这方面问题, 也开始进行了积极探索。总之,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我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文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革新。为使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切实发挥作用, 汉语言文学专业对本专业本科在校生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 并开展了数次座谈会, 以了解学生对于文学课程的具体认识与期望。此次问卷调查于2012年3月初开始, 共计211份, 对象为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及2010级学生。问卷内容包括37个客观选择题, 2个主观问答题, 问题涉及学生对文学课程的认识、兴趣、期望从中学到的知识、理想的文学课程教学形式、平时的文学实践等。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 74.88%的学生对文学课程的兴趣非常浓烈, 如下表:

问卷之一:你喜欢文学课程吗?

88.26%的学生认为文学课程应注重文学作品欣赏及文史知识的教授, 如下表:

问卷之二, 你认为文学课程中哪些内容应作为重点?

83.85%的学生希望用新的授课方式, 如研讨法、专题报告法等, 如下表:

问卷之三, 你认为哪些教学方法对小说类文学作品更有效?

69.8%的学生认为文学课程有必要开设第二课堂或实践环节, 如下表:

问卷之四, 你认为文学课程有必要开设第二课堂或实践环节吗?

对于主观题的回答, 经过整理大致有以下内容:

针对喜欢文学课程的原因, 大多集中在, 文学作品文字美丽, 阅读是一种享受;文史哲不分家, 通过文学作品可以以一种轻松的方式了解、掌握历史知识、拓展知识面, 并且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哲学层次的思考;文学作品可以通过生动的形象、情节使他们知人识世, 引导他们进行精神方面的建构。文学课程对于他们的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价值。

针对所喜欢的第二课堂或实践环节的形式, 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他们认为, 要想使文学作品的以上功能充分发挥, 最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自己主动去思考, 所以以往教师的被动授课方式他们不太认可。至于具体方法, 他们认为可通过分组分专题讨论的形式学习文学作品, 并进行总结形成文字, 与作业及考试相联系, 锻炼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等;或者选取某部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并实际表演;或者采取调研、实地考察或采风的形式进行实际创作。另有一些同学认为可将上述形式结合起来。

基于当下文学课程的授课现状, 并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可进行大幅度的变革, 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作品原著。在某一文学课程开设之前, 向学生通告此课程教学时所涉及的重点篇目。以外国文学为例, 如《伊利亚特》《神曲》《哈姆莱特》《浮士德》《巴黎圣母院》《呼啸山庄》《变形记》等等。其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对于待讲的文学作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包括内容与艺术特色等。其次, 在具体教学中, 力求教学方法多样化。如:

原著导读法, 教师通过对相关作品的导读及古今中外作品的比较, 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题材、风格相同或相异的作品, 扩大阅读视野, 从而培养学生主动阅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研讨式教学法, 一个有趣的问题成为教学突破的关键。教师要能抓住文章的主旨提出问题、找到突破口, 把文本由内向外生发出去, 源于课本而又不拘泥于文本。这就改变了学生高中习惯性的由外而内的讲课方法:作家介绍、生字强化、段落划分、主旨归纳等等。学生在教师的问题的吸引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鼓励学生自我意见的发表和不同结论的辩论, 不求整齐划一。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是对其创新能力的肯定。

专题报告教学法, 教师可将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分解, 通过师生双方协商, 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申报发言主题。学生在课余进行广泛阅读, 并写出发言报告, 届时在课堂作专题发言。教师适时进行指导、点评。

多媒体教学法, 制作系统、形象、适用的多媒体课件, 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课外实践教学法, 结合中学教材内容, 加强对课程的理解;开展诗歌朗诵、戏剧表演、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三笔字 (钢笔、毛笔、粉笔) 比赛等课外活动, 以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最后, 评价方式灵活化。“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如果一门课程没有科学的评价方法, 课程的教学改革将是一句空话。长期以来, 高校教学虽没有升学率之忧, 但主要的评价方式依然是考试, 平时作业成绩占了一小部分。学生也沿袭了中学应试教育形成的学习习惯, 学习目标围绕考试转, 不考的不学, 考试背笔记, 考完全忘记。考试作为一种测量的结果, 它是评价的一种依据和重要组成部分, 但如果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专业学习成效的唯一手段, 那将是片面的。课程的评价方式往往对课程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如果评价的内容和方式不变, 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难以在教和学两个方面有大的突破。

因此, 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一定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式, 对课程的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如针对文学原著导读教学方法, 应对学生的原著阅读鉴赏评价有具体的要求, 如可评价其对作品的理解情况、记忆情况、对作品内容与形式优劣的鉴别及作品意蕴和艺术风格的整体性把握程度, 对是否有阅读笔记及是否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等做出评价。针对研讨式教学法, 应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态度是否积极, 对问题思考是否有深度和广度, 思维是否有创新, 学生自身提问是否积极, 问题是否有意义, 是否有较强的问题意识等做出评价。针对专题报告教学法, 应看学生针对话题发言准备的资料是否丰富翔实, 组织材料是否有逻辑性, 报告结构是否合理、完整, 是否有针对性做出评价。同时, 要评价其发言时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流畅, 普通话标准程度, 仪态是否从容大方等等。

上一篇:生物—心理—社会下一篇:身心要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