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活动十篇

2024-06-13

全民阅读活动 篇1

一、全民阅读运动兴起的背景

1.1提升国民素质的客观要求。中国有关政府部门、学术部门、民间团体等20世纪末以来, 对国民阅读现状做了研究, 其中, 最具权威和代表性的是由新闻出版总署领导,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持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1999年至2005年, 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2005年为48.7%。但是, 自从2006年国家实施以“爱读书, 读好书”为理念, 以“倡导全民阅读, 建设阅读社会”为目标的“全民阅读工程”后, 2008年至2011年, 我国18-70周岁国民的综合阅读率持续走高, 分别为69.7%、72.0%、77.1%和77.6%[2]。此种变化说明, 全民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主动性受到激发, 热爱读书的全民阅读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形成, 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已见成效。

1.2全球阅读推广活动的影响。“阅读危机” (即全民阅读率大幅度下降) 是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挑战。比如, 据2002年英国ONS Omnibus的研究成果, 英国25%的成年人在过去的一年中没有读过书。按照美国全国艺术基金会发布的民众调差报告, 从1985年到2005年美国人花在买书上的费用 (通货膨胀因素考虑在内) 下降了14%。在此背景下, 许多国家都把阅读推广当成政府的重要职责来落实。比如, 英国提出“举国皆为读书人” (Build a Nation of Readers) 的口号, 实施了“阅读起跑”等国家计划。美国先后启动了“阅读挑战”、“阅读优先”、“阅读之乐”等全民阅读工程。俄罗斯政府制定和实施了《全民阅读大纲》。德国成立了由总统担任主席的“国民阅读促进委员会”。数十年来, 国际组织对阅读推广亦给予了极大关注。

二、全民阅读活动的特点

2.1全民阅读的国家战略性。关于阅读的精神中共的历届代表大会都有及其深刻的表述。十六大把“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从而使文化软实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向, 于是全民阅读自然成为打造学习型社会的载体与基础。2006年,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将“几级推进阅读社会的形成”当成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要……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十二五”期间, 我国将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转变为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3]将“全民阅读”作为行动指南首次写入党的报告, 意义深刻而长远, 表明全民阅读在我国已经成为一项国家战略。

2.2全民阅读的技术变革性。近年来, 我国国民的数字阅读率呈急速上升趋势。2010年, 《中国手机阅读市场用户调查报告》显示, 每天利用手机阅读一次以上的用户达到45%。据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2011年我国各种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所增加, 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增幅达65.2%。与此相应, 数字阅读技术在我国全民阅读推广中得到广泛应用。2012年中央文明办, 新闻出版总署联合浙江出版集团, 广东出版集团等与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阅读基地合作, 实施“文明中国”全民阅读工程, 向全国手机用户推介优秀图书;国家图书馆于北京方正阿帕比公司合作, 面向全国用户免费推出“国图方正手机报”速递服务;中国移动和国家图书馆, 中国编辑学会合作开展手机阅读业务;贵州省在全国率先实施“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等。

2.3全民阅读的丰富多样性。我国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载体丰富, 渠道众多, 形式多样。如广场活动:2010年4月国家图书馆举办“源远流长的中华典籍”大型广场活动;如电视阅读服务:2010年4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2010书香中国”特别节目, 2011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与中央电视台共同打造以“分享阅读, 分享幸福”为主题的全民阅读电视晚会。如阅读宣传周 (月) :始于2005年的一年一度的全国范围的“图书馆阅读服务宣传周”活动;如图书漂流:中国图书馆学会的“春天漂流书”活动, 昆明市的“书香昆明, 图书漂流”活动等。如图书银行:中国科技大学芳草社的“图书银行”, 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城东街道的“图书银行”等。如送书活动:虎门图书馆常年坚持的“心系社区, 传递文明, 牵手公益”松鼠活动, 重庆沙坪坝区政府的“送书计划”等。全民阅读推广的形式还有图书知识竞赛, 图书演讲会, “微书坪”, “读图”, “真人图书馆”等。

2.4全民阅读的特殊关怀性。要关照对象之一。比如, 中国图书馆学会把2009年定为“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国家图书馆设立了少年儿童图书馆, 开展了“阅读推广进校园活动”等。残疾人的阅读问题同样受到重视。比如, 宁夏图书馆与宁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合作, 共同开设了残障人士阅览室;江苏省无锡市图书馆开展了面向聋哑读者的“每周读报”活动;2011年新闻出版中枢与中国残接人联合会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百家出版社文化助残公益行动”的通知》, 近200家新闻出版社企业签订捐赠协议的图数码累计达1304.8万元。我国是农业大国, 没有农民阅读能力的提高, 就没有整个国家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全民阅读推广中, 政府, 社会和民间组织通过实施“农村书屋”, “电大农村图书室”, 农村中小学图书室工程等项目, 以及在贫困地区建立县级图书馆分管, 设置流动图书馆等方式解决农民看书难问题。

2.5全民阅读的社会协作性。我国全民阅读推广得益于社会协作。其一, 中央和政府部门合作。比如, 1997年, 中宣部、文化部等九部委共同发出《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 启动以倡导读书、传播知识、穿件学习型社会为目标的“知识工程”。2006年, 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等是一个部委联袂发文《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其二, 行业合作。比如, 2004年4月23日, 中国图书馆学会与国家图书馆首次举办“倡导全民读书, 建设阅读社会”世界读书日宣传活动。2007年4月, 中国图书馆学会与广东图书馆学会联合举办:“第一节全民阅读论坛”。其三, 跨界合作。比如, 2005年, 中国图书馆学会联合中国作家协会,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 中国版权协会和湖南卫视等共同举办以“阅读丰富人生, 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世界读书日宣传活动。其四, 国际合作。例如, 2009年8月, 中国图书馆学会与德国歌德学院联合在慕尼黑主板“图书馆与阅读论坛”;2010年5月, 中国图书馆学会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联合举办“中新儿童阅读推广研讨会”等。

三、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的推动作用

3.1图书馆是全民阅读的推手。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可信价值在于为全民阅读提供资源, 技术, 设施, 人才支持。图书馆是公共阅读体系的最总要组成部分, 其服务宗旨和专业化的服务职能决定了国家将图书馆作为保障公民平等阅读权利的制度安排的必要性, 要求图书馆成为全民阅读的发起者, 组织者, 倡导者和中坚力量。这是国内外无不把图书馆当成全民阅读主要推手的肯本原因所在。

3.2打造公共阅读平台。在全民阅读推广中, 图书馆应着力打造公共阅读平台, 尽力扩大服务的辐射范围, 健全公共阅读服务体系。虽然还存在不少问题, 但是随着全民阅读的发展, 我国公共阅读服务的层次化, 网络化, 体系化平台建设取得明显进步。比如, 重庆市建立了文化共享工程市级中心1个, 区县级支中心41个, 乡镇基层服务点915个, 设立机关, 政府, 学校, 部队, 大型国企等图书流动点56个, 通过“点”, “面”结合, 实现阅读全方位, 全覆盖[4]。

3.3坚持图书馆的公益性主体性质。坚持图书馆的公益性主体性质, 消除公民利用公共阅读设施的各种门槛, 保障公民的阅读权利。图书馆要按照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 公共图书, 文化馆 (站) 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 (文财发[2011]5号)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关于“公共博物馆, 图书馆, 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的明确要求, 对基本的公共阅读服务继续实行免费提供的原则。

3.4图书馆的服务应与时俱进。图书馆服务要紧密结合政治, 经济社会发展和全民阅读的需求,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保持全民阅读的长久活力。比如, 深圳图书馆的资助图书馆服务,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汽车图书馆服务, 山东泰山医学院图书馆的阅读疗法服务, 四个直辖市图书馆的“真人图书馆”服务等都非常有特色。此外, 图书馆在向社会推荐图书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2004年国家图书馆设立“文津图书奖”, 截止2013年6月已成功举办了八届。

3.5大力开拓数字阅读服务。在国际上, 数字阅读能力已经成为评价公民阅读素质的重要指标。比如, 国际经合组织再其实施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 (PISA) 中加入了新媒体阅读测试, 美国在“阅读优先计划”中强调新媒体阅读及素养的重要性, 澳大利亚在“国家读写和教学计划”中将新媒体阅读列为一项教育政策。监狱数字阅读需求强劲增长的不争事实, 图书馆要视数字阅读挑战为机遇, 在全民阅读中大力开拓数字阅读服务。

3.6深化合作。合作的力量渗透, 体现于全民阅读的各个方面, 图书馆界要加强同政府部门, 出版发行部门, 民间团体, 其他专业阅读推广组织, 一级电信商, 网络运营商的沟通和联系, 打造合作组织文化, 不断深化合作归途昂全民阅读的机制、方法、内容和形式, 使全民阅读真正成为有“全民”参加的全民性运动[5]。H

摘要:全球许多国家都把阅读推广当成政府的重要职责来落实。2006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全民阅读活动具有国家战略性、技术变革性等特点。图书馆应从多方面努力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全民阅读,阅读推广,公共阅读服务,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全民阅读[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370836.htm

[2]卢剑锋.“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初步成果发布[J].传媒, 2012 (5) :79.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4]朱晖.图书馆延伸服务与全民阅读[J].重庆图情研究, 2012 (2) :31-34.

全民阅读活动 篇2

“书香三晋文明社会”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总结表彰山西1 0位“最美读书人”2 0 1 5年9月2 3日, “书香三晋.文明社会”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总结徑“琅美读书人”报告会在山西省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高山、山西搭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齐峰出席会议。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山西省委、山西肖人民政府关于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的战辂部署, 为第二十五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和第二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凭造浓厚阅读氛围, 中共山西省委宜传部、山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山西省总工会、山西街团委'山西省妇联、山西日报报业笫团、山西出版传媒馆团联合开展了“书香三晋•文明社会”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作为第二十五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召开前夕与阅读相关的一项盛車, 各主办单位高度里视, 精心组织, 周密部罟, 通力合作;承办、协办单位认^落实•全力以赴;全省7 7家报纸出版单位、2 0 0家期刊出版单位全部参与到"书香三晋•文明社会”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中来, 宜传发动、寻访采写、茁点报道扎实进行。经过各报刊出版单位内部遇选后, 1 8 7家报刊出版单位共推荐报送"堪美读书人”3 0 1人。经初评、终评两轮严格评审, 山西省1〇位“最美读书人”锻终揭晓。他们是:魏存庆、张梅霞、杨清吳、郭恒勋、郑宝兰、李®、牛爱科、孟祥瑞、杜德逮、李剑。李高山在总结会上要求, 山西省报刊出版单位要以此次总结表彰会和在山西省举办的第二十五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为契机, 继续深入开展"书吞三晋.文明社会”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 将此项活动打造成山西省一张光彩夺目的文化名片•大力倡导全民阅读, 全力营造全社会索尚学习、热爱阅读、文明生活的良好氛围•更好肩负起“茁民强省•文化先行"的使命责任, 为"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苗民强崙”贡献力量。tjmmk

全民阅读:精神的全民健身活动 篇3

在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读书话题也会更受关注。所以今天我的题目就是“全民阅读:精神的全民健身”。

拟定这个题目,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 2011年8月初,中央在一定的范围内征求对起草中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草案的意见。当时我还在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担任总裁,有幸被邀请到上级机关参加座谈会,对草案提意见。我发表了一些意见,其中有一条就是建议加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内容。出于谨慎的态度,我看到草案中有“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就具体建议在这句话加上“全民阅读”。后来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有“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这样一条表述。到了十八大,在十八大政治报告中关于全民阅读就成了完整的一句话:“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

第二个原因则是我认为二者之间还是有着天然的联系。全民健身活动是强壮我们的体魄,全民阅读活动则是强壮我们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乃至每一个健康的人都應该有的追求。

日本有一位80后的青年作家加藤嘉一,被称作“日本的韩寒”。此人曾在北京大学留学,对中国人当下的生活有一些了解,对中国社会现状的识见可谓犀利。他用汉语写了一本《中国的逻辑》,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他在书中提到的中国人的读书情况十分发人深省。他说:中国的知识非常廉价,中国人根本不把读书当回事,一本书的价格还不如一杯星巴克的咖啡。中国的物价、房价都在涨,就是书价不涨。他认为,只要中国人不爱书,无论经济怎么发展都是可以小瞧的。

听到一位来自异域的年轻人如此这般小觑我中华民族,让我们想起20世纪初,那些异域人士称我们“东亚病夫”的往事。称“东亚病夫”是对国人体魄的藐视,曾经是中华民族的耻辱,那么,异域人士蔑指“中国人不爱书”,难道不也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吗?面对“东亚病夫”的嘲讽我们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终于摘掉了这个耻辱的帽子。那么,面对“中国人不爱书”的蔑视,我们难道不应当有所反省、有所自强、有所发奋吗?

我国人均一年读书数量不到五本,可是欧美很多国家人均一年读数十本,日本、韩国都是人均三十多本。近几年国民阅读调查把移动互联网阅读都纳入调查范围,似乎使得全民阅读数量有所增长,但依然遮掩不了全民阅读落后的真实情况。凭心而论,我们在社会生活、公交车上、地铁列车上、火车站、航空港、酒店餐馆里,手持一卷、安静阅读的现象并不多见。加藤嘉一对中华民族读书现状的贬斥,可以说不亚于从前外国人对“东亚病夫”的轻视。所以我要把全民健身活动和全民阅读活动提到一起来说,希望能起到提升紧迫感和危机感的作用。

2007年,在第十届全国政协第五次会议上,我提出了一个提案,由30位政协委员联署,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议建立国家读书节。提案受到比较广泛的关注。此后,每一次政协大会上我都要提出这个提案,政协允许重复提交,只要没有解决就可以再次提交。到了2010年第十一届三次大会上,提案有所修改,建议把全国读书节定在9月28日,这一天是孔子诞辰。

把孔子的诞辰定为国家读书节,目的是为了突出中国的读书传统。中华民族的阅读有着深远传统,有相当完整且成体系的阅读文化。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有一个独具民族特色的读书节。这样一方面可以鼓励读书、组织读书,同时可以传承我们的阅读文化,传承我们的民族精神。有人表示犹豫,说世界已经有读书日了,中国是不是再要一个读书节呢?2011年4月,我在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参加一个访谈节目,我说,“世界也有教师节,并不意味着中国不需要自己的教师节;世界有植树节,并不妨碍中国也有植树节。这就看各个国家是否就某些公众问题要特别进行提倡。”所以即使世界有读书日,我们依然可以有自己的读书节。上半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下半年9月28日是全民阅读节,春天和秋天都是非常好的读书季节,最好组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2013年的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一次大会上,我还是继续提出设立国家读书节的提案。不过,提案的名称有变化,建议设立“全民阅读节”,不再是一般的读书节,而是提倡全民阅读,把全民阅读活动提得更高了。

在今年的全国政协大会上,以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委员作为第一提案人,共有115位委员联署,提出建议制定实施国家全民阅读战略,并提出五项具体建议。一是成立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以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各地各部门资源,形成合力;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国家长远战略;解决全民阅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二是设立国家全民阅读节,将孔子诞辰9月28日确定为全国阅读节。三是进行全民阅读立法,由全国人大制定《全民阅读法》、国务院制定《全民阅读条例》,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四是制定全民阅读规划,作为开展全民阅读的指导性文件。五是建立国家阅读基金,建设全民阅读重点工程。

这个提案是经过比较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在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大会召开两个月前,连本届政协委员的身份还没有明确时,新闻出版总署就邀约一些上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和对全民阅读有研究的专家开座谈会,听取了大家很多很好的意见。这个提案有115 名政协委员联署,也是不多见的。事实上,像这样的提案,倘若邀约全体政协委员联署,我相信绝大多数委员都会愿意联署。因为读书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劝学是全世界高尚的事情,劝学从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耕读传家”“诗书继世”“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这都是传统劝学的名言。现在我们劝学,既可以讲为国为民,也可以讲个人兴趣,甚至是为了获得更高雅、更自在,都是正当理由。本次政协大会上,这个关于全民阅读活动的提案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内涵和目的。

关于全民阅读,一直也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早在1995年就在文化部门牵头之下开展过知识工程活动,也是以读书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载体以图书馆为主,各省市区都组织开展,现在也还在推进。知识工程以学知识、长本领为号召,达到有利于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目的,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近几年又有农家书屋、职工书屋、社区书屋建设,也都有一定的号召力。现在提出全民阅读活动,内涵就不仅是学知识,更是国民精神、国民素质的一种改造、一种提振、一种养成。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阅读是一种人生态度,阅读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方式。商务印书馆出过一本《阅读史》,作者是加拿大人阿尔维托,书的第一章开篇就是法国大作家福楼拜19世纪说过的一句名言:“阅读是为了活着”。阅读就是我们的生活。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人解释句中诗书即学问,我觉得这个随意的解释破坏了诗句的精彩和境界。中国把诗、书放在一起说,诗可是核心,指的就是文化、气质、情感、心灵,是修养。一个人只有学问没有人文精神修养,是不会有好气质的。全民阅读活动最重要就是陶冶我们的国民精神、国民气质,使得国民素质得到提高,而不仅是因为阅读可以就业,可以拿硕士、博士。全民阅读活动不是要培养出多少博士,而是要养成更好的国民。要建设文化强国,就要努力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这个文化素质是需要养成的。素质与知识有关,但更与教养有关。

全民阅读活动是精神的全民健身,也就是国民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即使中国再获得几个诺贝尔文学奖,有再多的文化产业园,拿到多少奥斯卡电影奖,倘若我们的国民依然在世界各地随意插队,随地吐痰,大声嚷嚷,争先恐后,嫌贫爱富,铺张浪费,那么,我们仍然不会被世界承认是一个文化强国。因为全世界都会评价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人口大国的国民素质和国民的德行是国家更重要的文化软实力。全民阅读活动就是试图从生活方式上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希望通过阅读,深入改造我们的国民性,不断提振我们的国民精神,持续养成我们的国民素质,为建成文化强国打下最重要、最坚实的基础。

全民阅读活动总结 篇4

20xx年书香羊城全民阅读活动总结范文

(一)围绕建国xx周年和迎亚运等主题,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

20xx年是新中国成立xx周年的喜庆之年,也是广州迎亚运工作重要的一年,我街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全民读书月主题活动,培养居民群众崇尚读书、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和崭新风气,动员辖内机团单位、学校、企业等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扩大活动的覆盖范围。街党工委、办事处重视全民读书月活动的开展,鼓励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时间进行阅读增值,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在全街范围内形成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

(二)举办书香社区、书香家庭有奖征文活动,推动书香羊城阅读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我街在去年开展读书节的基础上,以拓宽广大社区居民的阅读范围、提高文学修养为重点,按照全员参与、覆盖社区的思路和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要求,在辖内开展书香社区、书香家庭等有奖征文活动,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的阅读和写作热情。

(三)积极组织辖内中小学,开展阅读征文比赛活动

街文化站发动辖内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全民阅读活动,协助办好中小学生读书节,并同步开展书香校园评选活动。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级图书馆的作用,在校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广泛参与,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越秀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第三届在阅读中成长之迎国庆、颂祖国、迎亚运、创和谐诗歌散文朗诵比赛等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四)不断完善社区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拓展绿色网园,推进社区书屋建设,开展网上阅读活动

我街充分利用现有的街道文化站、妇女学校等网点优势,大力推进社区书屋建设。街图书馆馆舍面积约1200平方,藏书约13000册。各社区均建有图书阅览室,以供居民阅读需要。2010年,我街有效利用共享工程越秀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平台、共享工程越秀区文化局vod点播系统等现有资源,在东风社区开展了网上阅读活动,安排专职工作人员指导社区居民进行网上阅读、网上写作、网上互动。策划了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我最爱的一本书网上书评比赛活动征稿、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优秀童谣评选网上投票活动等,深受居民群众的喜爱和支持。

(五)结合东风街特点,打造特色阅读,开办长者论坛系列活动

充分利用流花公园等公共设施场地优势,结合东风街居民长者多这一实际情况,在辖内开展长者论坛系列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群众切实感兴趣的知识讲座,以丰富全民阅读活动的内涵。如8月13日,在街文化站五楼会议室举办了公共文明大家谈的论坛活动,各社区的长者代表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不少长者代表认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他们表示将会以身作则,带头改掉这些不文明的习惯,以实际行动支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通过举办20xx年书香羊城全民阅读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民阅读能力,在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限于经费、人力等方面的制约,活动的规模、质量与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我们将会在未来的工作中进一步探索,总结经验,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建活动载体,将我街的全民阅读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争取办出特色、办出品牌。

篇二:全民读书月活动总结

为了深入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进一步激发我校学生读书热情,引导学生育德励志、启智明史、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不断增强校园文化的人文底蕴,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积极打造翰墨飘香、格调高雅、文明向上的书香校园,按照沈北新区教育局的有关要求,我校从4月23日至5月23日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中小学生读书月活动,现总结如下。

我校以阅读、提升、和谐为主题,以传承文明礼仪,创建书香校园为重点,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开展读书活动,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校园内外营造了读书尚学的文化氛围。

一、开展了六个一活动

活动月期间,我校组织师生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每人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书心得,收看一次读书节目,参与一项主题活动,出一期板报,进行了一次广播宣传。同时,组织师生参与了图书捐赠活动,共捐书130本。

二、举办了知沈北、爱家乡知识竞赛

结合本次全民读书月活动,我校于2010年4月29日举办了知沈北、爱家乡知识竞赛。本次竞赛围绕沈北新区的历史人文、党史以及建国以来、改革开放和组建新区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展开。全乡6所学校的18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同学们在竞赛中增长了知识、了解了新区、熟悉了家乡,进一步激发了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

三、举办学生作文大赛

2010年5月8日,全乡6所学校选拔出的7名选手在中心小学参加了读书作文比赛。按照读书作文的特点,中心小学德育处给出的作文题目为《读书真好》和《我的读书故事》。最后选拔出中心小学的杨雨欣同学参加沈北新区中小学生作文大赛。

四、重点推荐书目《弟子规》

在读书月活动中,我校重点推荐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体会其中蕴藏的智慧精髓。利用好《弟子规》校本教材,每周一节,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心灵塑造为宗旨,以传授《弟子规》为平台,从习惯抓起,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进一步升华。引导学生感受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熏陶。

五、青年教师读书征文大赛

我校团委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了沈北新区团区委举办的青春建功新农村,我与新区共奋进读书征文大赛。

篇三:教育局全民读书月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激发中小学生读书热情,引导中小学生读书尚学、增智明理、提高素质,沈北新区教育局从4月23日至5月23日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以阅读、提升、和谐为主题的中小学生读书月活动。

一、高度重视,广泛宣传,营造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

区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读书月活动,及时召开了班子会、机关会、校长会,成立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广泛宣传,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围绕打造和谐沈北、文化强区的发展目标,以阅读、提升、和谐为主题,激发中小学生读书热情,进而以小手拉大手带动推进全民读书热潮,使读书活动贴近广大群众,融入市民生活,形成了学以增智、学以立德、学以怡情、学以致用的全民读书氛围。

二、加强领导,严密组织,确保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确保读书活动有效、规范、深入、有序地开展,区教育局根据活动方案,组织各中小学层层落实工作任务,确保了读书活动的顺利实施。同时积极参与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在校园内外营造出读书尚学的文化氛围。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显著。

在本次读书月中,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形成人人读书,终身学习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开展了四个一活动

活动月期间,各校组织师生每人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书心得,收看一次读书节目,参与一项主题活动。同时,各校斗积极组织师生参与了好书评选、图书捐赠、图书漂流等活动。各中小学师生共捐书 1XX余册,其中,新城子乡小学陈鑫主任个人捐书30余册。

2.举办了中小学生作文大赛

5月10日前为学校选拔赛。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读书作文比赛,由学校自主命题、自主评分,每校选拔出优秀选手1名参与区级闯关赛。5月18日,举办区级闯关赛。小学生作文600字以上,中学生800字以上,题目现场抽取,文体不限。大赛评选出一等奖中小学各7名,二等奖各7名,并选派新兴中学赵颖等4名优秀选手参加了市作文大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3.完善班级图书角的建设

各校为学生下发了推荐书目。各班发动学生把自己和家中收藏的书籍拿到学校,充实班级图书角。由各班主任老师负责组织学生读好、用好该书。好书共欣赏,各班的图书角藏书可谓琳琅满目,开展借阅管理活动,举行了好书交换活动,同学们形成了好书先读为快的愉悦读书氛围,畅游书海,各教室洋溢着浓浓的读书气氛。

4.征集读书心语

通过阅读书籍、观看读书节目,在全区三年级以上同学中广泛征集读书心语活动。有的写读书的目的、有的写读书的益处,有的写读书的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读书的乐趣。

5.围绕读书主题开展特色活动

新城子街第二小学隆重召开了文化铸精神、和谐满校园 读书活动启动仪式。顾艳文校长作动员讲话,使全校师生深受鼓舞、并为之振奋;仪式上教育局于东溟局长亲自把校花百合传递给了全校师生,师生们响亮动听的口号和铿锵有力的誓言,深深地表达了全校师生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对校园和谐文化的渴望。街二小李书记利用国旗下讲话,以《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讲出了读书的重要,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各班又利用班会的时间召开了《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的班会,同学们畅所欲言,说出了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我们要热爱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七十五中学开展了读书知识竞赛。各班选取了5名学生参加了校级的比赛,共有25位学生获奖。学校对这些获奖的学生都进行了表扬和奖励,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读书热情。

蒲河学校举办了家长、教师、学生朗读比赛,初选产生的13名学生、6位家长、5位教师代表进行了现场角逐,大人们多选用《春》、《人生礼赞》、《海燕》等抒情文章;

同学们则多用《我爱你中国》、《和谐之歌》《感恩的心》等主题鲜明红色经典。比赛展示了家长、教师、学生的朗诵表演风采、反映出蒲河学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充分显示了蒲河学校着力打造书香校园育人理念。

在这次读书月活动中,同学们的收获是最大的。他们从书本中汲取了知识,获取了力量;在书本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书本中看到了自己看不到的世界,在书本中结识了平常接触不到的朋友更重要的是,他们意识到了书本带给自己的财富,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相信有这些收获的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又多了一位重要的朋友,有了这位朋友的陪伴,他们的世界将更加的丰富多彩。

教师也是这次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虽然每天上课、下课都离不开书本,但像这样系统地读书的机会还真不多。重新拾起以前没有看完的书,回味着书本带给自己的乐趣,既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精神的净化,同时也是一种反思和感悟。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事物的看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现在再来看以前学习过的东西,自有一番不同的感受在心头。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就是现成的教育教学资料,对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全民阅读推广策略研究 篇5

一、多元化的阅读推广策略

1. 政府立法为阅读推广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为阅读立法是促进和保障阅读上升为国家意志, 以法律的形式规范政府推动阅读的行为。它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全民阅读提供保障的通行做法, 例如美国1998年颁布的《阅读卓越法》, 目的是帮助八岁以前的儿童都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政府为支持该法案拨款2.6亿美元;2001年日本政府通过了《儿童读书活动推进法》, 规定日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义务拨付经费, 并制定和公布推进儿童阅读的活动和政策计划。为阅读立法, 不仅为全民阅读推广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而且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的有益资源, 来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统一规划和实施, 在获得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基础上推进全民阅读, 才能真正提高全民阅读的高远立意。

2. 成立专职机构引领和推动全民阅读运动。

全民阅读推广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各类社会资源的协作与共建。所以, 权威专职机构的统筹协调是做好全民阅读推广的关键问题。发达国家都成立专门的机构来推动阅读运动的开展, 例如美国的协商机构是全民阅读办公室, 德国的专门机构是阅读促进委员会, 英国的阅读推广机构是国家读写信托中心等等[1];2003年, 中国图书馆学会增设了一个专业委员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 专门用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但是, 图书馆学会对于其他部门, 尤其是政府部门、企业以及其他社团没有管理权, 导致在阅读推广中存在各自为政等问题。因此, 要在全国有效地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 必须要设立全国性的具有高度权威的统筹协调机构, 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也应参照设立。

3. 政府制定政策、计划以确保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广。

全民阅读立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参与阅读的权利和自由, 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了政府在倡导全民阅读中的责任, 规范政府行为。推广全民阅读, 政府责无旁贷, 而且应以其号召力、影响力、协调力和权威性, 通过制定与实施相关政策和规划, 同时给予资金上的支持来确保阅读推广活动的有效开展, 塑造全民重视阅读、提倡阅读的社会环境。例如美国克林顿政府在1996年提出了为期四年的“全美阅读挑战”计划;小布什制定的“阅读优先”方案, 美国政府为支持计划的实施分别拨款几十亿美元, 目的是确保每一个儿童在小学三年级之前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2]。这些以政府名义颁布的阅读计划, 不仅让社会公众更加重视阅读, 而且促使各级组织不遗余力地组织各种活动鼓励阅读, 极大地推动了全民阅读。

4. 政府主导并整合全社会资源共同进行阅读推广。

前文中曾提到阅读推广是一项需要统筹协调的社会系统工程, 以单一的组织机构进行推广, 其效果将大打折扣。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其他社会团体, 都应以开放的姿态, 与其他机构通力合作, 共同制定并执行阅读推广计划, 共同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推广活动。例如英国的“国家阅读年”计划, 这一由政府主导的全民阅读活动, 在政府的倡议和动员下, 学校、图书馆和家庭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 并与企业、民间组织和媒体结成合作伙伴, 汇集各方资源作为阅读的推动力量, 使得各种阅读活动在国内全面展开。

5. 设立分级阅读体系, 保护儿童的阅读权益。

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推动阅读立法工作的专家徐雁说:阅读推广, 首先要明确推广什么?其次要明确“抓三个方面”, 一是少儿阅读, 二是老人阅读, 三是……他将儿童阅读放在了阅读推广工作的第一位, 说明少年儿童的阅读推广与指导工作应该是全民阅读的重中之重。分级阅读的推广与指导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有效方式。分级阅读制度在英、美等国已经有50年的历史, 他们各自制定出了适宜本国儿童的科学而严格的儿童读物分级制;在香港和台湾地区, 分级阅读也已开展了很多年;我国内地的儿童分级阅读尚处于起步阶段, 从2009年开始, 仅在南方部分地区开始首次尝试。截至目前, 我国尚无权威的、适宜我国少年儿童特质的分级阅读制度和标准。分级阅读, 不是要把成人世界的复杂对孩子遮蔽, 在孩子的阅读世界中划出“儿童不宜”的红线, 而是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智, 向他们推荐、奉献不同的好书[3]。因此, 尽快确立儿童阅读的分级制度和标准, 是做好儿童阅读推广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6. 政府发布纲领性文件, 赋予图书馆维护民众阅读权益、推动阅读的职能。

世界赋予图书馆领域的两大任务, 一是推进社会信息化, 二是推进全民阅读。在推进全民阅读的过程中, 图书馆以其权威性和专业性以及独占鳌头的丰富资源理应成为读书活动的主要阵地, 是倡导全民阅读、维护民众阅读权益的中坚, 是联系群体阅读和个体阅读的桥梁[4]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图书馆协会共同制定的《公共图书馆宣言》把“培养儿童阅读习惯”作为特别列举出的五项任务之一.美国图书馆学会发布的《图书馆对国家的12大好处》中, 揭示了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和长久以来努力的方向, 其中的两条, 一是图书馆通过讲故事、交流阅读心得、暑期阅读活动等开启青少年的心灵;二是图书馆通过设立家庭识字教育、一对一阅读等服务项目来支持美国家庭[1]。这些文件直接赋予了图书馆推广阅读的职能。只有以纲领性文件的形式, 明确赋予图书馆作为职业推广人的职能, 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才能由被动地辅助变为主动地承担和驾驭。

二、图书馆应抓住机遇, 采取多元化的阅读推广方式, 引领和指导全民阅读, 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1. 积极参与全民阅读活动的组织与策划, 为社会营造阅读风气。

社会阅读风尚的形成,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世界上许多国家 (地区) 每年都举办各类大型的读书活动, 吸引人们关注阅读、关注图书馆。有些国家 (地区) 甚至把集中的读书活动办成全民的节庆, 促进阅读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深入人心、蔚然成风。西方国家如英国有“阅读年”, 法国有“图书节”、“图书与阅读月”, 美国有“阅读挑战运动”、“纽约是书乡”读书节活动等;亚洲国家 (地区) 中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 群体性的读书活动也是久盛不衰。在所有的阅读活动中, 各国图书馆都是主要的策划和参与者, 例如新加坡图书馆管理局2004年发起的儿童启蒙阅读计划, 至今已累计有790个读书俱乐部, 吸引了超过2万名儿童参与;2005年又发起了“读吧, 新加坡”计划, 并成立了近百个读书俱乐部, 其中有理发师读书会、出租车司机读书会等[5], 在活动中新加坡图书馆以各种新颖的方式鼓励大家阅读, 如设立Pop-up Library (临时图书馆) 、主办国际儿童文学问答比赛、主办不同主题的图书推介会, 希望通过推荐的书籍让读者看到来自不同文化、社会和年代的人所能形成的友谊和关系等等[4]。

2. 举办主题各异、独具特色的阅读推广活动。

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不应停留在普适性的基础上, 举办一些大众套路的活动, 这只能让人们对推广活动产生厌倦和拒绝, 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每一次活动的举办都应有一个或者几个针对不同人群的主题, 让来参加活动的人在这些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并从中获得快乐和收获。例如2006年英国在世界读书日推出的“快速阅读”项目, 其宗旨是通过这个项目让英国1200万名阅读能力只相当于12岁及以下年龄儿童的工人阶级, 同时也旨在吸引更大范围的从不读书的人, 让那些从不读书或者对长篇大部头图书有畏难情绪和认为自己没有时间读书的人静下心来阅读。为此, 活动期间他们特意推出了两批推荐图书, 内容包括小说、自助类和运动类图书, 每本书的厚度为100页, 字体很大, 排版疏朗, 封面设计简洁清晰, 活动受到英国大众的欢迎。2006年美国国家图书节期间, 组织者将活动中心放在了国家广场的草坪上, 并搭建了十几个帐篷, 分别标上惊悚小说、科幻小说、少儿图书等以及签名售书亭, 每个帐篷里都会举办各种不同的活动, 参加活动的人可以得到自己喜爱的作家的签名, 或者亲自与作家交流, 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参加[4]。

我国近年来更是将提倡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中国图书馆界要抓住这个展示自己、宣传自己的机遇, 充分发挥阅读推广的作用, 宣传我们的资源, 推广我们的服务, 让阅读走进每一位公民的生活, 让书香飘散进千家万户, 这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大事业。

摘要:阅读立法的颁布和实施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政府对全社会民众阅读权益的保护和承诺。本文分别从政府和图书馆两个层面, 就专业推广权威机构的建立、阅读计划制定、职能的赋予和图书馆作为职业阅读推广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政府,图书馆,阅读推广

参考文献

[1]闫伟东.国外政府及图书馆的多元化推动阅读策略及模式[J].图书与情报, 2013 (1) .

[2]成娣.美国:全民阅读总动员[EB/OL].[2010-4-26].http://www.cptoday.com.cn/UserFiles/News/2010-04-26/16756.html.

[3]中国儿童分级阅读倡议书[EB/OL].[2011-11-14]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1a6bf50100ypf5.html.

[4]李东来.书香社会[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8.

图书馆如何推动全民阅读 篇6

1 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应扮演的角色

1.1 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阅读意识并养成良好的阅读方法

读书一定要用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来引导。有的书虽然很好看,但是不见得会对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好处。图书馆员应深入各层次读者群调查,掌握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通过举办讲座、专栏,面对面交流或网上沟通,推荐阅读相关书籍,使读者明白读书是人生最重要的投资,读书给人智慧,读书可以使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和服务社会。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文字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阅读更是人类独有的文化行为。从甲骨金石、竹简羊皮、纸墨笔砚到电脑、互联网,书籍与人类文明相伴走过了数千年。书籍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承载着文明的成果,传递着文化的薪火。作为图书信息服务的实践者,图书馆员应把宣传图书与指导阅读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辅导读者利用图书馆,指导读者进行卓有成效的阅读。这就要求图书馆员本身首先要热爱阅读,熟悉馆藏,了解各类藏书。此外还要多研究国内外推广“全民阅读”的方法,以此来推动读者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提高全民阅读率,使我国的“全民阅读”活动得以持续发展。

1.2 为社会提供一个阅读的平台

读书需要良好的氛围。图书馆作为人类文化的集散地,保存了大量的文化典籍。首先要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人们愿意来阅读,还要主动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然后是更好地指导阅读。要营造健康的社会阅读生态环境,图书馆应成为阅读的绿洲,不仅仅提供资源和服务,还要成为对社会全面开放的平台。如高校图书馆可充分利用自修室或报告厅举办各种学习讲座,请知名专家教授为读者解读名篇巨著,激发和培养读者对名著的阅读兴趣。

1.3 增强人们的图书馆意识和利用图书馆的能力

图书馆所承担的教育职能,首先应是图书馆意识教育。图书馆意识不仅是全体图书馆工作者的事业意识,也应当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文化意识。图书馆意识教育除了凭借图书馆自身丰富的馆藏和有序的管理所营造的人文氛围外,还要通过举办各种读书活动和多种媒体进行宣传,来吸引社会各阶层的参与,使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认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自觉增强图书馆意识,进而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使阅读成为社会风尚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图书馆意识具体表现在读者身上主要有:(1)明白图书馆是人类知识汇集的总库和传播交流中心,懂得“知识的一半到哪里寻找”;(2)主动办理各项借阅、查询检索、复制手续,遵守图书馆的各项规则,爱护书刊和图书馆的一切设施;(3)掌握文献信息查询检索的知识、方法和技术手段;(4)关心、了解文献出版信息及馆藏开发利用状况;(5)同图书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主动请求并虚心接受参考咨询、共同开发课题以及成果转化;(6)积极参加图书馆举办的有关活动,如书展、读书与评书报告会等,把进图书馆查文献信息当成生活的一部分;(7)关心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并以不同的方式为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8)订购、收藏图书、报刊,并逐步建立自己的家庭图书馆。

2 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的策略

2.1 开展文献导读工作

导读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主动吸引和诱导读者产生阅读行为,并积极地干预和影响其阅读行为,以提高读者的阅读意识、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益为目的的一种活动。导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馆藏文献资料在读者中的利用程度。

2.1.1 制订导读书目,设立新书专架

不同的读者对象、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阅读目标,对图书的阅读需求就不同。图书馆应根据自身文献馆藏建立阅读需求藏书体系,制订导读书目,划分读者的阅读需求等级,为各年龄层、各知识层的人们提供所需信息,努力为最大范围内的读者创造阅读条件,培养阅读意识,提高民众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率,并设立新书专架,引导全民多读书、读好书。

2.1.2 加强网络阅读指导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阅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与外界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图书馆通过对自身数字资源的推介及优秀书目和网站的推荐,针对性地开展阅读利用指导,使更多的人懂得利用图书馆网络来了解和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为阅读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2.2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读书活动可以促进读者身心全面发展,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图书馆要利用已有的条件,采用各种方式,如开展好书推荐、美文赏析、讲故事、读书征文、阅读辅导、全民读书月、家庭读书日、公益讲座、展览、流动服务车进社区等形式,组织读者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引导民众多读文化精品,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为塑造完美人格提供帮助,从而提升全民阅读。

2.2.1 家庭共读

社会是由每个家庭组成的,通过举办亲子共读、家庭读书征文比赛,开展读书讲座,推介优秀图书等一系列家庭共读活动,一方面可以拉近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想法,另一方面无形中增加家庭阅读量,提高家庭对读书的重视,逐渐推动建立书香家庭。

2.2.2 图书进校园

学校是孕育祖国未来的殿堂,图书馆是延伸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学校建立爱心流动图书室,送书进校园,让孩子在接受应试教育的同时,既丰富了科学文化知识,拓展了视野,更使孩子感受到图书馆的文化氛围,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尤其应该重视聋哑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等等,让图书走进每一个角落。

2.2.3 上门服务

服务下乡、到部队、去社会福利院,在社区建立汽车流动服务站。解决了基层群众、边远乡区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看书难、借书难的问题。使有限的文献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一定区域内,最大程度地减少城乡文化差距,填补信息鸿沟,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受众面和影响力。

2.2.4 提升馆员素质,适应活动需要

馆员是图书馆开展服务的决定因素,既要熟悉图书馆业务,还要懂得读者心理,要具备相关的教学指导经验,有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图书馆必须加强馆员的在职教育和继续教育,积极参加阅读指导服务教育训练,提高自身素养和阅读指导服务专业技能,不断适应各种活动的需要。

2.2.5 科学组织策划读书活动

成功的读书活动离不开出色的组织策划工作,作好活动的策划才能保障活动顺利实施和持续发展。通过充分挖掘、整合社会资源,获得政府及相关单位的支持,采用系列最佳组合方式,提高宣传力度,科学地制订活动的主题,即面向社会,突出广泛性;面向个体,突出针对性;立足形式,突出创新性;立足内容,突出实效性。避免“以书为本”的活动指向,提高活动质量。

2.3 数字图书馆成为适应网络阅读方式的电子媒介

在网络成为民众生活重心的后现代社会里,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24小时开放的“网上图书馆”,人们可以在家中、办公室或其他任何具备互联网条件的地方,不受时间、地域和资格的限制进行自由随意的阅读,免费使用公共图书馆的海量的数字资源。网络阅读载体环保、快捷、互动性强、信息量大,能够满足各种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

作为纸质阅读最大的承载体———图书馆,应顺应时代需求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开放、便捷的阅读方式。以积极的态度将先进技术和科技产品全方位引进数字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手机图书以及海量资源的搜索引擎,全力为读者打造足不出户、让阅读走进千家万户的阅读平台,引领时代阅读潮流。

图书馆需加快传统馆藏资源数字化进程,引进出版市场的数字资源,积极参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功能,适时创新读书的行为方式和组织形式,以适应各种读者越来越强烈的网络阅读需求。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推进“全民读书活动”建设书香社会[J].河南教育,2006,(9).

[2]吕虹.公共图书馆在社会阅读中的功能重塑[J].贵州大学学报,2008,(2).

[3]周利红.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服务性的策略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8,(5).

公共图书馆应积极推进全民阅读 篇7

一、阅读推广进社区

社区即是以一定地域为根基的社会群体。在日常生活中, 阅读是最为长远、最为普遍的文化需要, 人们的一项基本文化权利即为阅读权利。图书馆可使全体社会成员凝聚在一起, 自觉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指导社区居民阅读。在政府的指引下, 图书馆在阅读活动开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我们还要以此为出发点, 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给予相应的帮助, 如介绍阅读方法, 推荐好的读物;举办各种读书经验交流会, 邀请一些专业人士进行讲座, 分享自己宝贵的经验, 促进知识的传播与交流;图书馆管理人员也应关注民生, 定期进行访问, 广泛吸取群众的建议, 并将其进行整理、修订、归纳, 不断完善。另外, 应采取多样化的读书活动来增加图书馆的影响力, 从而服务于更多的读者, 实现全民阅读的目标。

二、引导青少年阅读

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是祖国的花朵, 未来的希望。青少年处于成长的重要时期, 是思维方式养成的关键阶段。现阶段, 我国实行的教育为“应试教育”, 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这种教育形式使学生成为“做题的机器”, 他们把大量时间放在做题上, 力求打高分, 却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与此同时,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科技的进步, 人们获取资源的渠道更加多样化, 大部分青少年更热衷于网络阅读。可是, 大量的信息资源也引发了重大的阅读问题。青少年很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八卦新闻、聊天, 从而失去人生的方向, 变得颓废。图书馆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 即为培养青少年阅读习惯, 养成其科学的网络行为。图书馆具有教育的功能, 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与拓展, 图书馆可以引导广大青少年养成读书的习惯, 使他们热爱读书, 在书中汲取营养, 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公共图书馆也应推广文学名著导读, 因为文学名著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文化的精髓, 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仔细品味, 不仅可以使我们的内在修养获得提升, 更会使我们获得人生真谛。公共图书馆还应设立青少年文学名著的阅览室, 并依据他们的成长需要和年龄分布设立相应的专柜, 推荐合适的读物, 并结合作家生平介绍、书评进行拓展阅读。还可根据各地的文化风俗, 举办文学家故乡行等活动, 使青少年在读书的同时走进民间、深入生活。在此阶段, 青少年通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实现成长的目的。

三、关注家庭阅读

家庭是全民阅读的主体, 是营造良好阅读气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地方。若一个家庭的全体成员在工作之余都能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便可在精神层面上互相交流, 有利于构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实现情感交流的目的。当然, 亲子阅读也是家庭阅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当今社会, 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 并在这方面投入大量的金钱及精力, 但社会在推崇天才培养、潜能开发的同时, 却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家长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注重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和能力的开发, 并与孩子一起读书、分享读书心得, 获得读书的兴趣及感动, 培养孩子对书的热爱。父母协助孩子读一本好书, 孩子会铭记其中揭示的道理、人情、故事, 并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 用书中的哲理及智慧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 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生, 图书馆学界的权威人士徐雁、王余光教授认为, 在拥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家庭中, 父母可专门设置一个书房, 重建家庭藏书体系。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 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使其终身受益。作为推进家庭阅读的关键组织, 公共图书馆应指导家庭阅读, 为其提供阅读书目推荐;邀请阅读专家、教育专家, 就阅读指导、儿童发展、成长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四、强调对弱势群体的服务与关爱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及壮大, 自2007年以来, 我国政府就在各地区推行“农家书屋”活动。该工程涉及全国64万个行政村, 在10年内实现每个村都建立一个农家书屋的目标, 并使每个农家书屋最少拥有30种报刊、100种音像制品、1 500种藏书。“农家书屋”针对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为农民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文化产品, 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并满足了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些都显示了农家书屋的优越性, 可以使农民获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在推崇全民阅读的同时, 公共图书馆也非常关注失业无业人群、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 协助他们提升自身的修养及素质, 在阅读中获得知识, 在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政府也应提供资金援助、政策支持, 让更多的弱势群体受益。针对弱势群体的特殊需要, 图书馆也应开展相应的有针对性地培训及教育, 并以此为基础走出馆门、深入基层, 服务于广大弱势群体, 让他们真正受益。

参考文献

[1] .邹婉芬.构建阅读社会:图书馆的使命与对策[J].图书情报工作, 2007.3

全民阅读活动 篇8

“全民阅读”作为一个念兹在兹的口号,正在中国大陆社会各阶层产生着影响,近年来在台湾地区也有提及。譬如有台湾学者指出,要以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来带动全民阅读,进而提升台湾地区的竞争力。

平心而论,“全民阅读”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对文化与知识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中国出版产业化的发展也发挥了助推意义。近些年来,一大批好书、佳作在“全民阅读”助力下获得了出版、推广的机会,社区图书馆、乡镇图书室、全国文化设施示范区等一批基础文化建设也大获成效,为提高全民素质、传承民族文化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是,经济学家米塞斯(Ludwigvon Mises)曾有一个理论:在一个消费水平不高的社会群体中,如果过度地依赖大众群选,那么自然会诱导生产者顺应消费需要,生产出档次较低但产量较高的批量产品,这对于生产者与流通者来说,都意味着潜藏有灭顶之灾。这一理论用来反思“全民阅读”语境下的中国图书出版业,显然有着非常重要的警示意义。

因此,我们也必须要直面“全民阅读”语境下的问题与困境,使其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趋利避害,将其积极意义最大化。

出版者的责任

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白一个前提:全民阅读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论,如果将其作为方法论来对待,就很容易沦为“全民低俗”。

据最近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目前有13亿多人口,但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士仅为8.7%。 在这样一个平均学历较低,“地摊文学”层出不穷,网络资讯泛滥成灾的社会里,“全民阅读”很容易被曲解、误读成为具体的方法论,进而使得大家都关注于“畅销书”“排行榜”,导致“全民共读一本书”。

近十余年来,随着图书出版业产业化进程的深化,图书的出版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开始在“全民阅读”上下功夫,即对“大众阅读”的追捧。文艺接受美学有一个基本原理,在不分众的人群中,一次成功的信息传播必须要以知识结构最底层的受众为标准。简而言之,产业化的文学、影视产品在“全民阅读”的口号下,很容易迎合低俗、浅陋的受众需求。

笔者曾对全国十余家大型城市的公共图书馆阅读状况做过长期系统性的调研,除“借阅门槛高”的首都图书馆外,在上海、深圳、重庆等地的图书馆,前十名多为《公子无耻》《殿上欢》《王牌宠妃》与《养女成妃》这样的读本所占据,鲁迅、莫言与普鲁斯特等文学名家,不是偏于榜单的末位,就是名落孙山、不见踪影。如果这是“全民阅读”的结果,那么我们完全没有理由不去反思这个结果究竟算不算“恶果”。

有声音认为,文学也好,以其为载体改编的影视剧也罢,本质就是一种“大众阅读”式的消遣、娱乐。读完看完之后,一笑了之,其实没有哪本具体的书真的适合“全民”来阅读。如果非要找出一本,那就必须是最低端、最容易让大多数人接受的作品。那么,一些有着较高层次追求的读者,在电视机面前、在书店里,自然沦为“被低俗”的对象。

出版者的责任是提升大众的阅读旨趣,而非盲目迎合“大众阅读”的底线,这样对于文化本身来讲是致命伤害,对于自身来说是故步自封。用赵毅衡的话讲就是“往下笨”。出版者不断消磨自身的社会责任,降低文学生产的旨趣,“全民阅读”若是走向“全民低俗”,势必违背了“全民阅读”这一审美活动的初衷。

对新媒体的合理运用

在防止“全民阅读”在走向“全民低俗”的进程中,我们不能忽视新媒体的力量。

今日中国早已进入互联网传播的影像时代,真正“读书”者日益减少,实体书店岌岌可危,台湾地区已经开始师法德国、日本,探寻按需出版(BOD)模式,试图大幅度提高数字出版与纸质印刷的效率,使电子书与纸质书并轨。试想,在这个阅读载体不断改变的语境下,新媒体所扮演的角色怎能忽视?

科技在发展,资讯在爆炸,可以这样讲,这是科技对文学、出版干预最密切的时代,每一次通讯电子技术的更新换代,都会给文学生产、出版体制带来不小的地震。笔者曾戏言,当下的文学传播场域,早已进入了“板块活跃期”。“全民阅读”的载体不断在改变,这迫使出版者、写作者必须要思考:为了避免走向“全民低俗”,出版者、写作者究竟应该给受众提供什么样的读物?

是不是将手机阅读做大、做强了就意味着服务了“全民阅读”?以手机阅读为核心,网络小说、影视剧、微博文学不断丰富着当代中国出版界的内涵,文本的存在表现形式不断为技术所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全民阅读”获得了发展,毕竟“全民阅读”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应看重对大众阅读素养的培养、对全社会阅读质量的提高,而不仅是对阅读者数量与出版传播技术的追逐。

出版技术有助于带动传媒业的深入发展,这已为学界、业界所共同公认,但与此同时,它也会直接地给人文生产的出版业带来各种困惑与问题,这一问题在当下中国出版业已经凸现出来。笔者曾对手机阅读做过专门统计,由于手机阅读的主体是平均学历不高的中学生或外来务工人员,但他们却是一个庞大的手机阅读市场消费群。因此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手机阅读平台上,若是按照“阅读量”分类排序的话,排在前几位的总是穿越、宫斗、盗墓等阅读品格不高、人文情怀缺失的作品,若是由这些作品引领“全民阅读”之风的话,那么“全民阅读”沦为“全民低俗”亦不远了。

在20世纪初,以本雅明、阿杜诺与霍克海默为代表的现代哲学家,开始集中反思工业文明所带来的问题,尤其着重于工业文明与通俗文化对于人文精神的共同伤害。但时至今日,中国学界对于新的传媒技术对于文学、文化与人文精神负面影响的反思却依然十分不够。因此,出版者对于新媒体的利用、开发,理应要有所把握,而不是一拥而上的跟风。

但事实上,近年来各大出版商纷纷对“手机阅读”报以极大的期待与兴趣。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底,设立“手机阅读分社(编辑部)”的出版社已经超过了30家,至于与其他通讯公司合作“手机阅读”的出版社更是不计其数。在一个全新的阅读习惯尚未建立起来的时代,这样跟风而上的“全民手机阅读潮”是否真的有益于出版业的繁荣与读者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很难说。

nlc202309031240

因此,“手机阅读”并不等于“全民阅读”,也不意味着可以为“全民阅读”提供绝对积极的帮助。相反,如果对于新媒体运用不够、使用不到位,在一个阅读水平不高的受众群里,很容易沦为“全民低俗”的催化剂。因此,对新媒体的反思与合理运用,是推动“全民阅读”的关键所在。

解决问题的可能

“全民阅读”是一个全球性的概念,譬如德国是采取“朗读会”这一社团组织来凝聚热爱读书的社会同仁,而法国则是依靠《读书》杂志等刊物,来向全社会推荐“新精神、新风格”的好书,而美国联邦政府则自1995年就陆续推出“挑战美国阅读”“卓越阅读方案”与“阅读高峰会”等措施,来提高美国国民阅读率。

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出版制度建立较早、传媒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相关问题也较早暴露并获得了有效的解决。因此,这些国家的经验完全可供今后中国的出版者、作者与发行者以及出版管理者借鉴。因此,笔者认为,如下两点可以为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

首先,出版者急需转变思维,树立知识推手的社会责任意识,及时认清国内的阅读状况,促使“全民阅读”成为一种促使社会良性发展的生活习惯。

之于当代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图书阅读并非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而且也并非每个人都有时间定时、定量阅读。笔者曾经对中国社会各阶层人士做过不同程度的阅读调查,真正有固定集中时间阅读的,只有离退休干部。无论是大学生、媒体从业者、公务员还是企业从业人员,其实每天都没有固定、集中的阅读时间,上述几种看似“有钱有闲”的工种,一年下来,平均每天阅读时间尚不足半个小时,很难说这与目前国内图书市场流于低俗、缺乏好书无关。因此,使“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则势必要让“少数人先富起来”,通过对一部分中等层次水准读者的培育,使其具备提升社会整体阅读层次的能力才是当务之急。

德国的“朗读会”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在德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朗读会”千百个,每一个朗读会的人员素质、读书偏好都不尽相同。根据笔者先前对德国出版业的研究得知,德国政府、出版商均对其中部分中等阅读能力的“朗读会”采取赞助、扶持的政策,有些水平较低的读者虽注册于较底层的“朗读会”,但随着其阅读水平的提高,会在政府、出版商的鼓励下,参加更高层次“朗读会”的活动。

其次,出版者与写作者应理性看待新媒体,技术对于文化是双刃剑,一方面,它能够提升文化的传播速度、扩大文化的受众群体,另一方面,它会异化文化自身的人文价值,使文化成为技术的附庸。

传媒技术一日千里,文学的发展却是一个循序往复的过程。人类读书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而手机的历史尚不足二十年。说到底,阅读的本质是一种对于心灵的自我反省与人类本性的精神回归,而不完全是知识的获得。毕竟,前者无法通过手机、电脑与电视来获得。我更愿意于认同“全民阅读”乃是要求当代人在快节奏的忙碌之余,拿出一点时间,用最传统的方式来平衡压力、涤化心灵。

在美国,“卓越阅读方案”就是基于对当代人心理问题与生活困境所提出的一个方案,其中有一个活动主旨就是,政府与出版商联合推出具备心理调适功能的著作,然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研读。譬如前些年曾专门为航空从业人员与警察提供了一个“阅读计划”,作为该方案的子方案,这种有目的、有针对性并能取得预期效果的阅读,是一种“全民阅读”的较优方案,显然值得中国借鉴。

当然,西方的“全民阅读”乃是基于西方的文化特征与社会现状所决定,照搬目前欧美“全民阅读”的经验显然无法满足中国出版业当下的需求与利于问题的解决,但是我们可以有效地借鉴成熟出版体制下的经验,进而使我们在推行“全民阅读”的进程中做到防微杜渐,趋利避害。

这一切正如鲍德利亚尔(Jean Baudrillard)所说,在这个浮躁、迅捷的时代中,人们生活在技术中心主义里,许多东西可以通过技术来实现,但近似于仪式活动的阅读却不能。因此,出版者与写作者必须要明白一个道理:用经济学的视角看,他们所生产出来的东西,不一定非要都拿到新媒体上去赚取点击率、下载率与收视率,但是一定能够让接受者可以享受整个消费的过程。出版者与作家都应该以传教士悲天悯人的心态,来善待自己手上的每一本书。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全民阅读活动总结 篇9

一、领导重视,确保活动开展和落实

学校接到活动通知后,举行专项会议,传达通知内容和要求,部署活动开展事宜,安排学校业务领导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对于读书活动的开展,学校还制订了关于读书活动的相关制度和措施,确保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开展培训,提升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

为使全体师生了解和掌握CNKI中国知网的资源特色和使用方法,我校安排专职计算机教师负责培训教师,并辅导教师上机操作,印发大量的学习资料。通过培训,老师们了解了CNKI学术期刊网络出版资源的总体情况,掌握了如何利用CNKI数字出版平台检索论文、期刊和其他学术文献信息资源。

三、精心策划,全体教师积极投身阅读活动中

老师们经过培训后,都能积极投身数字阅读活动,一有时间就钻进机房,下载文章,每个人平均下载500篇以上的文章,平均每个人下载的资源总量达到了60M以上,并且都分类保存,夏天机房里没有空调,可见大家的积极性有多高。老师们还积极参加课件评选活动,并提交了优秀的课件,同时积极参加网络答题竞赛和参加数字征文比赛活动。

我校还根据现行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开展数字阅读活动有利于引导广大教师把精力集中到改进课堂教学上,有利于加强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与切磋,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有利于教师对践行师德与履行教育职责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搭建教师了解学生、关爱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家校携手育人。

组织教师开展数字阅读活动,是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实际行动,是加速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手段,是建设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

四、借助数字阅读活动,展示读书成果

学校从学生、班级、学校三个层面设计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敲开语言的物质外壳,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从而形成激励机制,推动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开展了各类读书活动的评比、交流、展示活动。

全民阅读活动 篇10

“一个发达的国家不仅仅发达在经济和民主, 它同时也要是一个阅读大国。”中国顺应国际形势, 也从各个层面推进全民阅读。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 115位政协委员联名签署并提交《关于制定实施国家全民阅读战略的提案》;同年, 全国人大把全民阅读列入国家立法计划。2014年, 全民阅读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 更是强调“倡导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社会”。而深圳、苏州等城市, 则将打造书香城市作为自己城市的建设目标。

海南建设文明、和谐、生态、人文的国际旅游岛, 其核心是要提升海南人民的内在文化素养, 用先进文化浸润海南人民的精神, 培育他们独立思考、自由思想的精神, 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推动思想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阅读作为文化与文明资源的力量源泉, 阅读是海南战略发展、文明发展、稳健发展、内涵发展的长久之计。海南要顺应时势, 将全面阅读和建设书香海南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海南省委、省政府要承担起全民阅读责任主体的重任, 要整合资源, 以高水准、强措施、全覆盖建立从上到下的全民阅读推广体系。

一是要立法保障全民阅读, 落实阅读保障机制。将全民阅读基本公共服务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为公共图书馆及学校的阅读设施、阅读资源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保障;鼓励公民或组织捐赠设立公益性的全民阅读基金等。

二是要设立自己的读书月和读书日, 并将其确定为全民阅读的法定活动时间。

三是保障并加强阅读设施的规划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公共服务设施和场所, 加强各级各类图书馆标准化建设, 加强综合性基层文化中心和基层书屋建设, 加强城乡阅报栏屏和报刊亭建设;明确居民区公共阅读场所的管理和维护责任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要设立阅览室、公共书架等阅读场所及设施。车站、机场、地铁、公园、游客中心、宾馆、银行等公共活动场所要设立阅读书架、公共阅读空间和流动阅读设施, 供读者免费阅读。要加强全民阅读数字资源和网络平台建设, 满足各类数字阅读需求。

四是保障阅读资源。要保障充实各公共图书馆、流动图书馆的阅读资源, 免费实现资源的共享;要建设好数字阅读资源, 并进行各种渠道的有效分享。要采取多种形式兴建或者运营书城、书店、书吧等经营性文化场所, 发展各类主题书店、专业书店、书吧等特色书店及书报亭, 营造良好的购书、阅读环境。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室应该向居民开放。鼓励出版发行机构出版、发行、推介省内作者创作或者本省题材的出版物;鼓励出版发行机构出版发行便于携带阅读的出版物。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标准生产绿色、低碳的阅读产品。要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通过交换、捐献、赠予等方式实现书籍再利用, 以及图书的漂流。要为残障人士开辟专用通道, 配备专门的阅读设备和资源。

五是构建并逐步健全全民阅读推广制度。政府部门要根据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 编制推荐市民阅读的基础书目, 并建立推荐阅读基础书目的动态调整机制。公共图书馆应承担起全民阅读推广的主要责任, 设立专门的阅读推广组织, 明确阅读推广组织的职责;要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尤其是学校、机关设立自身的阅读推广组织, 负责所在单位的阅读推广并服务社会。鼓励阅读推广志愿者服务;评选阅读推广典型;组织开展全民阅读研究、评估工作, 发布全民阅读指数;鼓励媒体阅读推广。

上一篇: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因素下一篇:和谐融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