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工艺发展应用五篇

2024-09-10

煤炭资源工艺发展应用 篇1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 我国工业化大规模的推进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导致对资源高强度的开发, 一大批依托资源禀赋的资源型城市相继兴起。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我国有资源型城市118座, 占全国建制城市的17.7%, 涉及总人口的11.2%。其中煤炭资源型城市几乎占50%。可以看到煤炭资源型城市是城市职能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

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大批资源型城市出现了经济增长缓慢、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一系列区域性和结构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严重影响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煤炭资源型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由人口、经济和资源三大子系统在一定时间、空间下相耦合。鉴于该系统规模庞大, 结构复杂, 系统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呈现复杂的运动规律。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模比传统模型更能充分反映系统的非线性结构和动态变化趋势, 有助于实现煤炭资源型城市内部子系统之间的协调。

1 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本文以煤炭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 试找出煤炭产业与城市系统的互动关系及其行为模式。为突出研究目的, 需要从二者各自系统中的众多因素中挑选出联系最紧密的要素, 合成一个闭合的、符合研究目的的经济系统。

在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综述和总结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经验基础上, 视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为一个复杂系统, 从经济子系统、人口子系统和资源子系统的角度出发, 选取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主要变量。建立各子系统变量集。这3个子系统通过相互间的输入、输出变量来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互为因果, 构成具有多重反馈关系, 共同构成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复杂系统。

1.1 经济子系统流图

经济子系统是煤炭资源型城市模型的核心子系统,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间投资比例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模式。同时经济子系统又是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驱动部门, 通过产业数量、规模的变化影响其它子系统, 从而促进该模型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1.2 人口子系统流图

人口子系统属于发展子系统, 通过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影响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和资源利用, 同时人口子系统又受制于经济水平。

1.3 资源子系统流图

以资源总量作为状态变量, 通过多个辅助变量与人口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连接, 从而建立了资源子系统与其它子系统之间的动态制约关系。

2 实证研究

不同的城市往往具有自身的特征。因此, 在将模型应用于某一城市时, 应当首先进行模型变量的选取, 一方面可以精简系统, 提高模型模拟精度, 另一方面, 可以从直观上表现该城市的信息。在本文中, 以湖南某城市作为验证对象, 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历史数据的分析, 确定该城市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主要流位变量,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来确定流位变量的辅助变量, 从而建立起具有该城市特征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系统动力学模型。

在尽可能收集现有数据的基础上, 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筛选进入系统边界内的主要变量。具体地说, 就是先对收集到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 以此作为对初选的主要变量是否最终可被用作计算模型参数的基础数据的选择依据。受统计数据所限, 只对构成模型的流位变量进行相关的判断和检验, 其他的相关辅助变量则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来确定那些与速率变量因果关系比较强的量作为系统的辅助变量, 并以此为依据筛选辅助变量。

2.1 平稳性检验

经济时间序列大多数都是非平稳的, 采用非平稳时间序列来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 很可能出现虚假相关和虚假回归的问题, 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为了避免出现虚假回归问题, 需要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时间序列平稳性的方法通常采用单位根检验法。以下是利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5.1对相关数据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结果表明, GDP、PGDP (第一产业产值) 、SGDP (第二产业产值) 、TGDP (第三产业产值) 、TPOP (人口数量) 、PJCA (大专以上人口比例) 和TRES (资源总量) 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 即它们都是一阶单整变量, 而MFR (财政收入) 则为二阶单整变量。根据结果, 除财政收入外, 其余变量都可以进入模型边界。

2.2 灰色关联度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取1999~2007年17项变量在同期的统计数据为行为数列, 计算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度。

从计算可以看出, 流位变量与其辅助变量之间的灰色关联度都很大, 键值都超过了0.65, 即可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些因子对各自流位变量增长率的因果键是非常强的, 会对它的变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3 模 拟

根据以上结果, 就可以得到适合该城市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本文使用Vensim-PLE系统动力学软件进行模拟, 模型中预测范围为1999~2020年, 其中1999~2007年为模型的检验年, 仿真步长为1年。对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时间序列数据按1999年不变价格进行修正, 以消除价格因素变动的影响。以下是主要流位变量的模拟结果图。

运用历史回顾性检验法, 把模型运行的模拟值和实际统计的历史值相对比, 通过相对误差的分析可知, 模型的仿真模拟值与历史值的绝对值大部分不超过5%, 说明运行结果与实际数据高度拟合, 建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能有效代表实际系统, 适合进行仿真模拟。

2.4 政策模拟

本文设置两种发展方案:传统趋势型 (2方案) , 本方案是用来作为仿真实验的对照。该方案是指对系统当前的发展模式不加以干涉, 系统中的所有模型参数都不加以改变, 在计算机上运行仿真实验, 并以此来设计调控参数。

经济发展高效型 (1方案) , 该方案在优化2方案的基础上, 偏重区域的经济发展。因为在耒阳市这样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发展经济往往被看成是工作的第一要务, 为了仿真这种决策, 我们对系统模型的经济子系统中的反馈环的作用增强, 将调控参数中所有对经济发展有利的参数都相应变大, 其他的参数也在调试过程中相应地调整, 但调整的幅度比较小。通过增大第二、第三产业的投资比例, 减少第一产业的投资比例, 与此同时, 增大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口比例, 减少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例以及提高计划生育率的举措, 可以看到1方案的结果明显优于2方案。

经过系统在计算机上进行的反复的调试和运行后, 得到了在不同方案下的系统运行情况。如图8所示。

随着第一、二、三产业产值的增加, 所消耗的能源也随之增加, 但GDP的增长比能耗的增长要多, 所以单位GDP的能耗还是小于2方案。

3 政策建议

我国众多煤炭资源型城市类型不同, 情况各异, 因此要认清自身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阶段, 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 因地制宜, 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好预警分析, 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模式, 努力进行经济转型, 力避“矿竭城衰”的覆辙。

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绝大多数兴起于计划经济时代, 走的是一条追求产量扩张的道路。这种长期以来以煤炭生产为中心形成的“路径依赖”, 使资源型城市和企业难以适应当今以市场为中心的经营环境。因此, 煤炭资源型城市必须深入剖析自身特点, 把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国家政策, 与本省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选择适宜的转型时机, 探索适宜的转型模式, 立足资源, 再造竞争优势。顺应市场机制, 利用政府职能, 有意识地、前瞻性地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 必将有力地推进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为此, (1) 要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 把支持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着力点, 为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与转型搞好全方位服务; (2) 要因地制宜, 充分发挥本市、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才优势、环境优势, 扬长避短, 实现特色兴市; (3) 要大力鼓励创新,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积极推进思想观念更新, 树立新的资源观、发展观, 加强舆论宣传, 形成有利于煤炭资源型城市新模式创新的良好氛围; (4) 要及时总结推广经济转型的经验, 推动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模式的建立。

4 结 论

煤炭资源型城市是一类具有非线性作用机制的复杂系统。其发展过程是正反馈机制与负反馈机制交互作用的结果。本文所建立的煤炭城市系统动力学模型反映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动态制约关系。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及其他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煤炭资源系统需求、供应、资源保障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为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其藩.复杂大系统综合动态分析与模型体系[J].管理科学学报, 1999, (2) :15~18

[2].张在旭, 王只坤, 侯凤华.石油勘探开发可持续发展SD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工业工程, 2002, 5 (2) :1~6

[3].牛文元.可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

[4].黄振中, 王艳, 李思一, 等.中国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J].计算机仿真, 1997, 14 (4) :3~7

[5].李林红.滇池流域可持续发展投入产出系统动力学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2, 22 (8) :89~94

[6].王慧敏, 刘新仁, 徐立中.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预警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 2001, 19 (3) :61~68

[7].秦耀辰, 赵秉栋, 张俊军, 等.河南省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拟与调控[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7, 17 (7) :124~131

煤炭资源工艺发展应用 篇2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山西煤炭资源型区域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山西政府带来了可观的财政收入,同时也滋生出一批“山西煤老板”。然而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大量开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日益严重,当地人民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留给后代的资源量越来越少[1]。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对资源型区域转型问题越来越重视,2008年,国家确定了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转型区域,给予重点支持,并提出了支持资源型区域接续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为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06年,山西作为全国最大的煤炭资源省,转型思路得到国务院的认可,同年4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改变现状,山西必须实现从资源提供向资源深加工方向发展,期望将山西建设成为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通过煤炭深加工来带动山西工业发展从而改变山西的经济结构,并最终改善山西的人居环境。2010年12月国家批准山西设立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使山西转型发展再次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目前山西转型决心已经非常坚定,转型方向也逐步明朗。具体怎么转型,需要根据山西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情况而定,下面分析山西煤炭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

2 煤炭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类

纵观煤炭资源丰裕的国家和区域,由于体制与制度、开发方式的差异,煤炭开发与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总体来看,大致有三类[2]:(1)煤炭开发是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为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积累了资本和财富,推动了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结构演进,煤炭开发是经济发展之“福”。(2)煤炭开发在短期内为国家或区域带来财富,但是由于对财富的分配与使用不当,社会不同利益集团对资源财富进行追逐与争夺,引起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非合理配置,其结果恶化了经济结构,引起长期经济增长滞缓,煤炭资源型区域受到了“资源诅咒”。(3)煤炭开发对区域经济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煤炭开发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因为对资源部门的依赖,陷入资源优势陷阱,难以实现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跨越。根据煤炭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以上三类关系我们可以把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分为三类:资源推动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资源诅咒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资源推动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将资源开发获取的利益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投入到技术开发与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增长与结构演进。资源诅咒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病态经济发展模式,矿产资源开发不仅不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工业化演进,反而由于资源开发带来的额外收益,破坏了原有的经济秩序,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资源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常态经济发展模式,矿产开发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增长波动与产业结构偏差,对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有一定挤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不足。

3 山西煤炭区域发展基础的简要分析

3.1 煤炭的低供给弹性与高价格波动性

煤炭资源是稀缺的,煤炭储量是有限的,决定了煤炭资源供给的垄断性[3]。煤炭储量的有限性、垄断性,与煤炭开发资产专用型强,导致煤炭供给缺乏弹性。当煤炭需求增加时,由于其供给缺乏弹性,煤炭价格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当需求减小时,由于供给缺乏弹性,煤炭价格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即煤炭价格由于其资源储量的有限性,生产投入的资产专用型性,导致价格波动高于一般产品。

3.2 要素在部门间流动的反工业化

一般而言,价格变化会引起要素在部门间的自由流动,当资源部门相对价格增长快于制造业部门,那么劳动力更多地分配于资源部门;当制造业部门相对价格增长快于资源部门,那么劳动力应该更多地分配于制造业部门。但事实上,劳动力在部门间的流动选择,不仅仅考虑相对价格,还要考虑相对的投入成本。资源部门是规模报酬递减的部门,且进入门槛低,对劳动力的技能没有要求;而制造业是规模报酬递增的技术内生部门,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高。制造业部门的劳动力向资源部门流动,不需要进行劳动技能的培训就可以胜任。相反,资源部门的劳动力向制造业部门流动,必须进行劳动技能的培训,必须付出相应的投入成本。实际上,资源部门向制造业部门流动时,劳动力接受教育或培训所必须的成本,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投入,还有放弃工作的机会成本、能否在制造业部门找到工作的风险等,故劳动力从资源部门向制造业部门流动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因此在煤炭资源区域制造业部门比重下降,形成典型的“反工业化”现象。

3.3 内生生态环境压力与需求影响煤炭区域发展

煤炭资源区域在没有开发之前,与周边的环境是相协调一致的,但是一经开发,强烈的人为活动就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周边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农田破坏、建筑物受损、煤矸石堆积、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并且随着煤炭资源开采程度的增强,煤炭区域烟尘、粉尘、大气、水体污染、煤矿过度开发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塌陷等日益严重[4]。

4 山西煤炭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4.1 煤炭资源开发是山西经济增长的动力

煤炭资源开发是山西省财政收入的支柱,推动了山西经济增长。如图1山西历年能源生产总量、图2山西历年GDP值所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与GDP同步快速增长[5]。煤炭资源开发推动了山西省的工业化进程,同时也催生出大批煤炭资源型县域与乡镇。

4.2 煤炭价格波动严重影响山西经济增长波动

山西的经济增长与全国比起来有较大的波动。由于煤炭价格波动幅度高于一般产品,山西对煤炭资源开发具有过度依赖的特点,致使山西经济增长波动幅度高于一般非资源型区域。山西煤炭资源型区域受到煤炭相关政策与价格的显著影响。煤炭价格波动,导致产量波动,进而采掘业发展水平波动,煤炭资源型区域采掘业占GDP比重较高,从而影响了经济增长的波动。

4.3 高GDP与低居民收入

山西煤炭区域普遍存在着高GDP与低居民收入并存的现象。煤炭资源区域通过销售煤炭资源在短时间内给地方财政带来很高的收入,但是能供共享煤炭资源利益的居民毕竟是少数,大部分未参与煤炭采掘、销售的居民根本就没有得到相应的利益。而山西资源产业的产业链太短,无法带动其它产业,因而无法带动当地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

4.4 资源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根据以上特点,山西煤炭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应该为资源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煤炭资源开发对山西省经济增长、结构演进以及区域发展能力产生了双重影响,经济发展中福祸并存。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加工,推动着山西省的工业化进程,形成煤炭产业大省,同时也在山西产生了大批煤炭资源型县域[6]。这些区域得益于煤炭资源优势经济快速增长,但从可持续发展来看潜伏者危机。具体表现在:煤炭价格波动性强,导致经济增长波动幅度大;人均GDP增长呈现虚高,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脱节。

5 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资源型区域获取的高额资源租金收益,经过合理的收益分配与转化,可以成为工业化演进的积累,推进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与多元化,提高区域总体收入与福利水平;但如果不能合理分配,就会使资本流失,成为贫穷的、资源依赖型经济体系。

针对山西资源主导型区域发展模式,采取以下三种路径可以突破资源优势陷阱。(1)开采资源时就使用高技术、高技能劳动力,采用集约型开采方式,消耗的资源量少,走上资源推动型发展模式。(2)如果初始状态是低技术、低技能劳动力,要通过将资源开发获取的资源收益投入到教育、研发、基础设施等,以及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等其它资本形式,逐步走向资源推动型发展路径。(3)加强制度建设,包括收益分配制度、资本转化制度、推动区域技术进步的区域创新体系与人力资本积累制度等。

参考文献

[1]任菊香.煤炭区域发展态势分析与对策研究[J].资源科学,2008,(2):169-176.

[2]PorterME.ClustersandNewEconomicsof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November—December:77-90.

[3]王青云.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4]山西社会科学院课题组,煤炭区域采空塌陷及经济转型研究,2005,8

煤炭资源工艺发展应用 篇3

1 印尼煤炭资源现状

1.1 煤炭储量、分布、开采与销售

1) 印尼全国共有煤炭资源365亿t, 目前已探明的可采储量为52.2亿t。

2) 就印尼煤的生成地质年代而言, 由于其煤炭所生成的年代均为距现代最近的新生代第三纪的始新世到上新时期。因此, 所产的煤炭几乎都属于年轻煤, 其中以褐煤与次烟煤为主 (类似于我国的老年褐煤或长焰煤) , 约占可采储量的85.26%, 几种不同煤种的可采储量及所占比例, 见表1。

3) 就印尼煤炭资源分布而言, 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省 (约占总储量的2/3) 和加里曼丹 (约占总储量的30%) 。

4) 就印尼煤炭的生产情况而言, 几乎所有的印尼煤矿都是露天开采, 其中91%产自东加里曼丹, 9%产自苏门答腊南部。

5) 就印尼煤炭的销售而言, 印尼是世界第9大产煤、第3大煤炭出口国 (仅次于澳大利亚和中国) , 2005年印尼产煤炭1.5亿t, 其中:20%~30%供给国内电厂和一些工业窑炉, 70%~80%供应出口 (动力煤) 。印尼煤炭的出口价目, 见表2。

6) 就印尼煤炭的煤质而言, 主要是褐煤与次烟煤, 也有少量的硬质烟煤。印尼缺乏炼焦煤, 但是最近发现东加里曼丹的煤呈现炼焦特性, 另外, 苏门答腊翁比林矿的部分烟煤的自由膨胀系数高达4, 为“软”炼焦煤。

7) 印尼的主要煤矿与煤炭公司

(1) 印尼的Adaro煤矿、Kideco Jaya Agunq公司、Banpu公司、Burni公司和PTBA公司 (国营) , 以上5家煤矿和煤炭公司的煤炭产量, 约占印尼总产量的75%; (2) 阿达拉煤矿 (2 200万t/年) 、齐得科煤炭公司 (1 250万t/年) 和百捞煤炭公司 (800万t/年) , 以上3家公司所生产的煤炭均为次烟煤; (3) 加里曼丹岛的奥亭煤矿和卡尔倜颇雷玛煤矿, 所生产的煤炭为烟煤; (4) 翁比林煤田, 位于苏门答腊中央山区, 其含煤地层有褐煤、长焰煤和气煤, 煤中的灰分与硫分都较低。灰分 (Ad) 平均仅为1.5%, 硫分 (St, d) <0.5%, 气煤挥发分 (Vdaf) 高达40%左右, 全水分 (Mt) 为7%, 高位发热量 (Qgr, ad) 为7 400 kcal/kg, 不仅是优质的动力煤, 而且可用于配煤炼焦。 (5) 武吉阿桑煤田, 是南苏门答腊晚第三纪众多煤田中最大的, 煤种为褐煤、长焰煤, 灰分 (Ad) 为2%~6%, 硫分 (St, d) 为0.4%, 挥发分 (Vdaf) 为36%~40%, 全水分 (Mt) 为6%, 高位发热量 (Qgr, ad) 为7 400 kcal/kg。

1.2 来华印尼煤样的煤质分析

来华印尼煤样的煤质分析, 见表3、表4。

从表3、表4可知:1) 挥发分很高, 一般都在35%以上;2) 焦渣特征较低, 一般为1~2, 即表示煤的粘结性不强;3) 灰分不是很高, 最高也不超过15%, 多数都小于10%, 有的甚至低于5%;4) 水分一般在10%~20%之间, 也有的高于20%或者低于10%的。

针对印尼煤样的煤质分析数据所显示的特性, 有的煤可直接用于火力电厂发电;有的煤可通过气化, 将所产生的炉煤气用于工业窑炉加热或用于燃气发电机组发电;有的煤还可以加工调制成水煤浆, 用于工业炉窑生产加热。

1.3 开发利用印尼煤炭实例

1) 印尼雅加达某厂采用褐煤在ϕ1.7m煤气发生炉内气化, 所产煤气用于替代燃油的干燥土粉的热风炉, 经过使用效果良好。

(1) 入炉褐煤的煤质分析, 见表5。 (2) 气化过程的主要参数, 见表6。 (3) 从气化与燃烧情况来看, 炉内气化较稳定, 未出现偏炉与冒火, 所产煤气用于干燥土粉的热风炉, 燃烧煤气时的火焰明亮、较长、刚度也较好, 达到燃烧轻油同比效果。

2) 印尼棉兰某厂采用褐煤在ϕ2.4m煤气发生炉内气化, 所产煤气成功用于燃气发电机组发电。

3) 印尼雅加达某厂采用褐煤调制的水煤浆 (浓度:66%~68%;粘度:1.1 Pa·S;发热量19.0 MJ/kg (浆) 左右) , 用于干燥土粉的热风炉, 取得良好效果。

2 越南煤炭资源现状

2.1 越南煤炭资源分布

越南煤炭不仅储量丰富, 而且品种多、质量好。越南国内, 除广宁省外, 北太省太原、河南宁省儒关、谅山省禄平以及红河上游沿岸地区均有煤, 总储量达220亿t。煤的品种有无烟煤、烟煤 (肥煤) 、褐煤和泥煤, 而其中无烟煤的储量最大。

1) 无烟煤:主产地是广宁煤田, 储量达33亿t, 是世界上最好的无烟煤之一;2) 褐煤:主产地是谅山, 热值20.9~25 MJ/kg, 含硫成分小于1%;3) 烟煤 (肥煤) :分散在莱州、山萝、和平、太原、义平和义安等地, 储量较少, 从几十万吨到几百万吨不等;4) 泥煤:分散在北部、中部和南部, 储量约为60亿t, 热值为9.6~14.2 MJ/kg。

2.2 越南煤炭的煤质分析

越南煤炭的煤质分析, 见表7~表9。

2.3 开发利用越南煤炭实例

低灰、低硫、高热值的越南无烟煤, 是制取发生炉煤气的优质煤, 所产煤气可用于工业窑炉作为燃气, 也可作为化肥厂的原料气。

3 泰国煤炭资源现状

泰国的煤炭主要是褐煤和烟煤, 总储煤量约为15亿t, 约80%分布在北方的清迈、南奔、达府、帕府和程逸一带, 其余的分布在南方的素口力、他尼、董里、甲米和东北部的柯口力、加拉信府。

泰国煤来华煤样的煤质分析, 见表10。

目前, 在泰国用煤制取发生炉煤气还不多见, 从表10中的煤质分析来看, Bituminous Coal1/2、Bituminous Coal2/2两种煤, 因热稳定性太差, 不适于入炉气化;而Subbituminous Coal煤, 发热量中等、热稳定性好、灰熔点高、机械强度也较高, 可以考虑作为气化用煤。

4 缅甸煤炭资源现状

缅甸的煤炭资源不太丰富, 但是在土互、英迪、瑞冒、撞邦南渡、葛鲁、克钦邦、曼德勒以东、若开邦实兑以及德林达依的墨吉一带都有煤。目前, 在加里互一带发现了储量为1.28亿t的煤矿。

缅甸煤来华煤样的煤质分析, 见表11。

从表11的煤质分析来看, 应属褐煤一类, 由于水分较高, 发热量较低, 热稳定性较差, 不适合于做气化用煤。

摘要:文章介绍了印尼、越南、泰国、缅甸等国的煤炭资源及分布, 分析了不同煤种的煤质特点, 并提出了合理利用途径。

关键词:无烟煤,烟煤,褐煤,煤质分析,气化

参考文献

[1]寇公.煤炭气化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2.

煤炭资源工艺发展应用 篇4

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 社会发展就没有足够的动力。人力资源管理是煤炭企业重要的管理活动,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 实现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岗位配比的最优化, 发挥每一位员工的专长, 最终实现组织的目标。在现代企业管理中, 人力资源是众多资源中最核心最关键的资源, 如何用好这些人力资源, 如何最大限度发挥组织人才的优势和特长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研究热点和关键。以网络技术的成功运用为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对煤炭企业发展意义重大。

1 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完善, 煤炭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 面对激烈竞争, 煤炭企业必须积极进行转型改革, 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 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这是确保煤炭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留住企业优质人才, 稳定人员队伍以及提升企业工作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对企业工作人员的思想、态度、意志、精神等起着重要导向作用[l]。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是时代发展的潮流, 更是行业发展的需要, 它直接关系到煤炭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和该行业的整体素质。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不仅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报酬, 还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同时对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和素质提升有很大帮助。

2 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主要作用

2.1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方法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方法落后单一, 枯燥乏味, 不能满足员工的多样性需要, 在精神层面无法满足, 工作效率低下。与此同时,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途径狭窄, 即使有开展途径, 也往往流于形式, 收效不显著。大多煤炭企业更加看重经济效益, 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不够, 将其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 这种思想上认识的不足, 也直接导致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没有热情和积极性主动创新工作方法, 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 能够将日常性繁琐的工作从人工操作中解脱出来, 代替人力完成枯燥繁琐工作,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 信息化的应用强调员工的自助服务, 当企业员工某个人的个人信息发生变动, 员工可及时更新自己的信息, 系统会在一段时间后自动运行生效, 减轻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其他的类似业务, 对提高部门工作效率十分有帮助。

2.2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规范业务流程的重要途径

当前, 信息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方法, 恰当正确的运用信息化手段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促使员工积极向组织贡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 使之从繁琐的事务中抽出身, 进一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其他标准化流程操作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多种工作, 例如, 员工招聘、绩效管理、员工培训、员工入职离职等等, 这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任务。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手段, 则可将各种分散的工作信息集于一体, 并进行综合性分析, 自动化并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业务流程, 从而更加便捷汇集信息, 使信息在不同部门间的传播和流通更为顺畅, 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作业流程也将更加简化便捷, 直线功能的结合也会越发紧密。对于人力资源工作中最常见的人员离退职、职工离退休以及干部任免等可以按照规范的工作流程设计相应的模板, 从而使工作更加便捷高效。

2.3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降低管理成本的重要方法

当人力资源管理引入信息化以后, 任职员工在接受企业培训时, 就不必采用传统的培训方法, 只要员工登陆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就可以在线接受各类培训, 这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培训相比, 大大降低了各类培训成本, 同时节省了时间和差旅花费。除此之外, 在对员工进行业务评估时, 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 企业的各级主管能够通过网络看到下属职工提交的述职报告, 根据述职报告及时对员工进行评估以及监督指导。这与传统评估方式方法相比, 更加便捷高效, 成本也大大降低。有关数据资料表明, 在企业使用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后, 公司员工的电话询问率下降了70%, 因为大多数信息数据都能够在网站上查询到[2]。

3 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1 缺乏资金投入以及管理者的大力支持

一个企业的成功发展, 离不开人才、资金、管理以及市场等要素, 在众多要素中, 企业管理者往往容易忽视人才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部门之一, 其主要职能就是为企业留住优质人才, 为企业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储备。结合现实情况来看, 管理者对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地位没有准确清晰的定位和认识, 甚至有些管理者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信息化的使用视作企业不必要的成本开销, 没有将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高度重视, 在信息系统长期建设方面没有给与足够关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虽然对企业减少成本以及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 但在系统建设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尤其是在软件产品的购买方面, 需要较大数目的投资。因此, 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煤炭来说, 这无疑是巨大的压力, 再加之效益较差, 更谈不上将巨额资金投放在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

3.2 现阶段的信息化基础较为薄弱

总体来看, 我国大多煤炭企业较为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操作层面, 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也仅仅局限在传统的行政人事部门工作中, 其从事的主要工作仍旧是行政人事的主要工作, 由于没有正确定位人力资源管理, 导致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水平不高, 仍旧处于较为基础的阶段, 对于网络信息化的认识和普及水平还不够。在部分大型煤炭企业, 虽然已经普遍使用网络电脑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但是其服务器的性能以及网络状况仍存在较大问题, 这使得信息化的进一步应用和普及受到限制, 其优越性的发挥也受到一定影响, 具体工作中存在较多问题。由于大多数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存在一定问题, 在管理流程、相关标准制定以及信息集成方面存在缺陷, 因此信息误导现象较为严重。对于经营状况不乐观、管理环境不优质以及管理水平有限的煤炭企业来说, 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仍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3.3 目前没有突出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产品

虽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中国的兴起已有较长一段时间, 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软件发展历史却较短, 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 在软件产品上仍存在不规范、厂商混乱的现象。中国软件市场尚没有统一的标准, 最常见的问题诸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如何与政府的劳动人事管理系统相衔接以及报表的一致性等。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 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常常与企业的其他系统不能流畅整合与衔接。软件供应商考虑的只是将产品卖出去, 不会关心和考虑软件的重整管理、产品升级以及售后服务等, 这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普及和应用造成很大不便。

4 推进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4.1 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面对信息化潮流, 煤炭企业领导要彻底转变观念, 树立现代信息意识, 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企业领导要为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一定数量的人员配比, 并且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化设备, 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过程, 了解和关注信息化的设计方法、操作流程以及实施过程。同时,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 应当具备信息化术的基本知识, 具备科学创新的管理理念, 能够用科学的方法组织队伍、宣传政策、凝聚人心, 对于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解决, 使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顺利开展[3]。

4.2 规范基础管理, 为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创造条件

在煤炭企业, 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 还需要掌握专业信息技术的人才, 要求企业的信息化手段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现阶段大多数企业都应该重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只有提高管理水平, 掌握一定信息技术, 才能在信息化建设中实现人才与信息的高度结合, 从而提高利用信息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目标。当前情况下, 企业要提高基础性的规范管理工作, 规范的基础管理工作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前提, 对信息化而言, 一是要加强对基础数据的管理, 二是要加强基本业务流程设计以及业务处理的管理, 三是要从内部控制以及实施过程方面加强管理。

4.3 进一步提高和改进软件供应商的服务水平

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基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成熟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 主要包括管理流程的信息化与自动化、与外部环境的进行交易, 高效利用外部资源以及实现企业内部的自助式服务, 因此尤其重视信息系统的使用培训和售后服务。软件供应商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向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培训, 主要包括原理、操作、项目管理、实施方法、二次开发等, 同时注重与企业现有的系统的集成, 争取实现数据共享, 并为煤炭企业未来的投资预留空间, 将此作为整体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4]。

5 结语

管理能够使组织中的人、财、物得到最优配置, 组织绩效大大提高, 组织能够高效运转, 人力资源管理在各种资源的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 对人的管理是门科学, 也是门艺术, 如何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成为管理者关心的问题。信息化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任何组织都不可避免地需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有效管理。科学正确地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 能够使组织具有长久的竞争力, 使组织长盛不衰, 人力资源管理者和组织领导要给予信息化以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张磊.人力资源信息系统[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2]许建刚, 郑雨林.企业管理信息化应用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3]杨明亮.信息技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论坛, 2002 (2) :40.

煤炭资源工艺发展应用 篇5

1 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

所谓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主要指的是以开采地下煤矿资源为基础发展形成的现代化城市, 这种城市的经济结构主要以煤炭产业为主。根据我国有关数据统计, 目前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十分之一以上, 由此可见煤炭资源型城市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地位, 这也表明做好此类城市的低碳经济发展工作势在必行。

1.1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

由于受到我国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当时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主要以发展煤炭产业为中心,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城市其他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发展, 使得这类城市产业结构长期处于结构单一、层次低下的状态, 严重制约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结构的优化, 也让该类城市的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

1.2 煤炭资源型城市本身管理不严格

资源开发管理不善、资源开发过度、资源浪费严重是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尤其是在近些年来, 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 不少煤炭企业不顾国家和城市持续发展观念、政策的限制擅自在大型煤矿附近胡乱开采和挖掘, 并且开采方式与当前发展需要严重脱节, 甚至有不少单位不但开采设备落后, 还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开采人员, 这使得矿山事故时有发生。

1.3 转型模式不科学

在目前的城市发展中,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低碳经济转型是在城市发展中打破原有的循环机制和路径, 实现产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就这种城市经济发展体制分析, 它并不是单纯由煤炭资源枯竭造成的, 更多的是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所需目标。同时,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也是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使得在转型中还存在众多问题, 其中以转型方法不科学、资金欠缺严重等最为突出。

2 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有关问题

就上述种种问题分析, 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煤炭资源型城市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潮流的基础, 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必经之路。但就目前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而言, 其中问题众多, 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认真分析和总结。

2.1 产业结构不合理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可谓非常的单一, 它通常都集中在第二产业当中, 产品也相当单一, 这种现象也造成了城市综合开发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就我国各大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分析, 其中煤炭资源的回采率不会超过40%, 甚至那些中小型煤矿企业因为技术、设备和人力方面的限制, 回采率更低。虽然近几年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煤炭资源保护、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政策,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 这些政策落实力度严重欠缺, 这让煤炭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不说, 还给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制约。因此, 为了更好的做好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 我们必须要尽快调整煤炭产业结构, 为这些产业营造良好、稳定的发展新道路。

2.2 煤炭企业技术人员匮乏, 装备落后

根据当前相关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得出, 在我国煤炭企业的工作人员中, 其中农民工占据七成之多, 而且这七成人数中其中大多数的人员缺乏技术培训和有关工作经验, 这就为煤炭企业的健康的发展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煤炭企业要想快速发展低碳经济, 先进的低碳技术和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而相应的员工激励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 只有满足了这两个条件, 发展低碳经济才能如鱼得水。

2.3 经营压力和减排压力不断增大

煤炭行业的价格受政府控制, 价格未“开放”。煤炭企业现在正处于转型期, 本来就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再加上我国的市场与政府调控体系还不完善, 这就造成煤炭企业的资源成本、经营成本和安全成本持续增加。

3 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分析

3.1 调整煤炭产业结构, 加速低碳化发展

引导煤炭产业进行结构调整, 加速煤炭企业低碳发展, 可提高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 通过延长煤基产业链, 增加煤炭的附属产品, 与建材、电力等行业形成循环产业链, 提高煤炭的利用价值, 形成价值倍增效应;另一方面, 转化煤炭资源为其他清洁产品, 如煤制氢、煤制二甲醚等清洁能源。另外, 通过煤炭的绿色生态化开采、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加强煤炭的转化等方式, 实现低碳化煤炭资源, 促进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的共同发展。

3.2 加大技术投入,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要积极顺应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计划。我国已参与了国际上的低碳减排计划, 煤炭企业就要抓住这次机遇, 积极与国外煤炭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和沟通, 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 建立专门的技术研发机构, 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力度。

3.3 完善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和管理体系

煤炭城市政府要支持和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就要充分了解和利用现在的政策法律制度, 在此基础上, 结合自身情况, 积极借鉴国外低碳经济立法方案, 做出科学规划, 将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

4 结论

在低碳经济时代, 煤炭企业要将自身的优势和外界的机会相结合, 努力缓解外部带来的压力, 克服自身的弱点, 把握机会, 紧跟低碳经济的发展步伐, 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长远发展做贡献, 一起走上经济效益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可持续道路。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和储量最多的国家, 虽然煤炭资源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但由此引发的负面问题也不少, 如环境污染、能源损耗等问题, 他们不仅破坏了我国原有生态平衡, 也给人们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从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入手, 简单分析了其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有关对策。

关键词:煤炭资源,低碳经济,环境,资源节约型

参考文献

[1]吴正荣.山西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探索与战略研究[J].中国商界, 2010 (04) .

[2]张英杰.发展煤炭深加工是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进步的必然之路[J].科学之友, 2013 (02) .

上一篇:空气污染特征下一篇:更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