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品牌战略七篇

2024-06-21

公益品牌战略 篇1

公益策略的原则

在西方企业中, “企业公民”这一理念已经渗透在了企业经营管理中, “公益策略”这一企业公民具体体现的原则成为成熟企业必不可少的企业策略。公益事业虽然并不直接带来利润, 但它对企业的潜在促进力却非同一般。美国的《策略管理报》对469家来自不同行业的公司调查的结论是:资产回报率和公司的社会公益成绩有非常显著的正面相互关系;销售回报率和公司的社会公益成绩也有显著的正面相互关系。

加入WTO后, 中国经济社会加快了融入全球一体化的步伐。在向跨国企业的学习过程中, 我们的企业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企业管理与市场经营等提升企业赢利性竞争素质的部分上, 而较少注意甚至忽视了跨国企业回馈社会营建良好企业发展生态的战略意图。大部分的跨国企业都是把参与公益事业承担企业公民责任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中重中之重的组成部分来实施的, 这不但促进跨国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 而且也间接为其带来了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此之谓“非赢利性”

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已相继成立专门的公益事务部, 由企业高层直接管理在不同地区和市场的公益项目, 许多公司还专门为中国市场度身定制了公益事业发展项目。

面对更为激烈和直接的竞争, 中国企业必须全面提升竞争力;不但要提高产品质量, 加大科技投入, 促进产业升级等;同时更要实施品牌战略, 打造自己的品牌。一个有长远发展前景的企业应该具备长期的获利能力, 而长期的获利能力是基于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公众的持续认知能力的。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参与公益事业是获得社会亲和力和公众认知的重要途径, 这不仅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扩展企业的持续发展空间, 同时还能增加企业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 提高企业或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公益事业也是生产力

承担社会责任能提升企业的价值观和竞争力。企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不仅能外显企业的价值取向, 也承担了企业的社会角色责任和义务。而不断提升和完善企业的价值观, 将企业追求良好人文环境的价值取向传播给社会大众, 促进社会的进步, 是每一个负责任的企业都努力追求的方向。这种顺应社会主流的道德价值取向不但能增加企业社会形象的美誉度, 同时可以对内提高凝聚力, 激励员工的士气, 促进企业自身的成长。在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价值架构中, 良好的声誉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企业在市场营销、人才招聘、广告传播及与各方合作等企业经营活动中所作出的承诺, 使企业内部员工和外部合作伙伴都对其产生更大的认同感及信赖感, 从而提高企业在多层面上的交易成功率和降低直接交易成本。所以, 公益活动能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精髓。

事实也已经证明, 在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 参与公益活动不仅能满足企业对差异化竞争战略的追求, 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公益事业是企业公共关系的重要媒介。企业进入任何一个市场, 都涉及与当地政府、公众及社会各界的公共关系, 很多企业甚至提出了“公共关系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而参与公益事业无疑是处理公共关系的最佳手段, 这已是被跨国企业实践证明过的企业经营真理。成熟的企业, 特别是跨国企业, 基本上都把参与发展公益事业写进了其企业文化或发展战略中。不管企业从事公益活动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参与公益活动都在客观上起到了为企业整合公共关系的实际作用。

世界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曾经指出:“旨在产生最大顾客满意的顾客导向与长期消费者福利, 两者都是公司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这种包含了营销生态与社会思考在内的理念, 对企业提出了正确处理消费者欲望、企业利润和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以求得三者之间的平衡与协调的要求。

由此可见, 企业除了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之外, 同样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去承担企业的社会角色责任和义务, 以树立企业的公众形象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毫不夸张地说, 良好的企业形象既是一个企业立足于社会的基础, 也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企业形象不仅是一个企业规模、产品、管理等技术和文化素质的综合反映, 同时也包含了其对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价值取向这一重要内涵。通过社会公益活动承载企业形象传播, 不仅能更好地寻求与社会公众的情感共鸣, 促进社区、公众等社会各界对企业的认知;也是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为其产品进入目标市场所展开的最好的公众公关方式。所以, 将社会公益活动与企业市场行为结合起来, 在使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品牌的美誉度, 产生了1+1>2的效果, 还将对企业的长久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促进作用。

树立企业公民形象

目前, 全球五百强企业已绝大多数进入中国市场, 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弘扬企业文化, 实践“企业公民”价值方面的所作所为对中国企业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尤其是以多种形式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已经成为目前各大公司回馈社会的主要方式之一。实际上, 在其企业公民的概念中, 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上的投入和生产成本、原材料成本一样, 已经是企业经营的一种基本的和必要的支出。

跨国企业带来的先进的公益事业理念不仅促进了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 也带动了中国企业公益意识的提升。在跨国企业将参与中国公益事业作为其中国市场战略的重要组成的战略思维影响下,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寻求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来树立企业形象及拓展企业持续发展所需环境的新模式。企业群体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和强势集团之一, 而社会的健康发展内涵包含社会各阶层的均衡与协同发展, 社会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是一种扶助和反哺的相互关系, 此二者良好的互动关系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 在跨国企业将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作为其长远竞争战略来执行的情况下, 更多地参与公益事业提升中国企业的企业公民意识, 不仅仅是中国企业发展壮大的竞争战略的需要, 也在很大程度上是树立中国企业整体形象的需要, 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标志。

公益品牌战略 篇2

关键词:公益活动,交通广播,优势品牌

广播公益活动是指以音响和解说为传播符号, 以谋求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 支持、推动公共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以实现扶危济困和乐善好施为目的, 具有公益性质的活动形式。公益活动能够打造广播节目的特色品牌, 壮大其自身的无形资产, 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如今, 许多广播媒体都力图通过开展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来提升品牌, 增强自身的感召力和信任度, 缩短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距离, 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手机报、手机电视和车载电视等新媒体蓬勃兴起、交通广播节目面临严峻挑战的新形势下, 近两年来, 南通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交通频率根据频率的节目定位和听众群体指向, 积极调整和制定发展策略, 有针对性地策划和发起了数十次为群众提供各种服务和倡导社会新风尚的公益活动, 既扩大了节目的覆盖面和吸引力, 又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重围、站稳脚跟、牢牢抓住听众, 提高了媒体自身的美誉度, 树立了强势品牌。下面, 笔者就对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进行一下解析:

找准切入点, 突出时代特色, 唱响主旋律。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行业竞争的加剧, 在传播上暴露了自身的弱势, 但在公益活动的组织方面又具有独特的优势。广播公益活动具有一维特性。广播覆盖面广, 传播迅速, 不受场地和设备的限制, 组织公益活动省时、省力、省费用, 能够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效益。正因为如此, 目前公益活动在广播媒体中层出不穷。然而, 目前很多广播媒体组织公益活动往往以商业面目出现, 把盈利作为追逐的唯一目标, 这令广大听众十分失望, 致使公益活动形象受损。如此看来, 广播媒体策划公益活动必须找准切入点, 也就是必须具有社会积极意义, 能够抓住社会热点, 能体现出较强的时效性和适宜性。时效性是指媒体能够紧密围绕社会新近发生的、对百姓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新闻事件开展公益活动, 增加公益活动的社会关注力和影响力。适宜性是指公益活动的内容要选择政府和群众都普遍关注的事件, 突出它的典型性和紧迫性。也就是说将党和政府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结合起来, 既能推动政府工作向前开展, 又能发挥出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 强化和提高全体公民的公共意识和道德水准,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只有这样, 公益活动才能有号召力和感染力, 广大人民群众才愿意参与, 才能取得良好的正面效果。

2010年4月17日, 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 死亡2698人, 上万人无家可归。在这个特殊时刻, 急需新闻媒体发出号召, 倡导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 呼吁每个公民以实际行动支援玉树灾区重建家园。基于此目的, 4月22日和23日两天, 南通音乐交通频率发起了“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现场募捐活动”。他们在市区主要街道设置4个募捐点, 并通过电波呼吁所有的听众, 伸出援助之手, 传递友爱、关怀和希望, 共募集到29.58146万元善款。此次活动受到群众的热烈参与和极大好评, 增强了音乐交通频率在听众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上海世博会是我国经济生活领域中的一件大事, 为了保证世博会顺利举办, 使“绿色出行、环保生活”这一世博会主题更加深入人心, 2009年10月14日, 南通音乐交通频率和上海交通台共同举办“穿越长三角———绿色出行看世博”联合行动的首站现场直播活动, 南通市副市长蓝绍敏走进直播室, 围绕主题和听众互动。蓝绍敏介绍了南通市近年来推行绿色出行的理念和实施举措, 还作为一名普通市民, 投递了“世博绿色出行承诺卡”, 音乐交通频率的主持人也纷纷将自己的承诺卡投入邮筒, 承诺为绿色世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突出专业广播的定位, 细分目标人群。现在每个城市都有好几家专业广播电台, 这么多套广播节目, 究竟听哪一家?广播媒体的品牌形象就成了听众选择广播媒体或广播节目的重要依据。而品牌形象的铸就不仅需要节目内容正确、积极, 表现形式标新立异, 更需要定位准确、内容贴近实用的公益活动来提升。也就是说, 公益活动的策划不仅要求创新, 更要求突出和强化广播媒体的宗旨和定位, 善于细化目标听众, 并根据目标听众的行业特点和需求, 搭建公益活动的平台, 有的放矢地安排公益活动的内容。这样, 既能够提升广播媒体的品牌影响力, 又能够得到某些行业听众的大力响应和参与, 进而树立起行业的新风尚。在公益活动的策划方面, 南通音乐交通频率针对交通广播行业的听众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将活动视角投向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出租车行业和公交车行业,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 提升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乘客的道德素质, 树立行业的社会正面形象, 有力地促进了广播节目优势品牌的形成。

发起和成立出租车行业“爱心车队”, 服务社会弱势群体。南通市有上千辆出租车和数十家出租车公司, 是一个不容小视的服务群体。出租车是城市文明的窗口, 出租车司机的素质高低更是关系到城市的魅力指数。为此, 必须下大力气提升出租车行业的整体形象, 推动社会风气的好转, 为南通的文明、开放、进步作出积极贡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2003年3月, 南通音乐交通频率和江海志愿者行动协调委员会在出租车行业发起和成立了“江海志愿者阳光爱心车队”, 开展向社会献爱心活动。车队成立7年来, 爱心队员们的身影活跃在南通市的大街小巷, 推出“安全车”、“引路车”、“放心车”等服务, 先后开展了大大小小数十次颇具影响力的公益活动, 为社会弱势群体排忧解难。例如:每年高考来临时, “江海志愿者阳光爱心车队”的司机们都义务接送困难考生往返于学校和家庭, 为考生们提供点到点、门到门的一对一免费接送服务, 受到考生和家长热烈称赞。

开展“我最满意的公交线路评选”活动, 提升公交行业规范化服务水平。公交车是市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 也是城市一道流动的风景线。为了提高服务水平, 规范服务行为, 促进乘客满意率的上升, 2009年8月, 南通音乐交通频率与南通市公交总公司联合开展了“我最满意的公交线路评选”活动。评选的标准包括优良秩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安全行车四部分, 广大司乘人员积极参与, 以饱满的热情为乘客精心服务。结果全市有5条公交线路榜上有名, 该活动使全市公交行业的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档次。

开展“公交让座日”活动, 使尊老爱幼的好习惯蔚然成风。中华民族素有崇尚文明礼仪的优良传统, 人们在乘坐公交车出行时更应该养成主动让座的良好习惯。为激励广大市民持续发扬“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礼让美德, 号召他们遵守以“爱护环境、有序交通、讲究礼仪、友善交往、文明观赏、热心公益”为主要内容的南通市民公共文明基本规范, 2009年8月南通音乐交通频率联合市文明办、市广电局、市建设局、市总工会、市妇联等多家单位隆重推出“公交让座日”活动, 并将每月22日定为“让座日”, 在公交车上大力提倡为老幼病残孕乘客主动让座的行为, 目的是营造团结关爱氛围, 提升全体市民的文明素质,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为推动该项活动顺利开展, 音乐交通频率还组织市级媒体在全市公交线路上进行暗访, 对暗访到的让座事迹公开报道表扬, 发挥媒体舆论监督的导向作用。一个行动折射出一个城市的精神, 公交“让座日”活动的开展, 受到南通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 尊老爱幼的好风尚目前已从公交线路上辐射到全市各个行业中, 同时南通音乐交通频率的社会美誉度也得到了提升。

服务目标受众体现媒体的人文关怀。交通广播必须以服务交通、服务开车人为主, 因此, 在组织公益活动时要时刻想到自己的受众。也就是说, 有生命力的公益活动既要为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又要切实满足相应人群的特殊需求, 现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汽车销售价格的逐年降低, 许多城市都出现私人购车热潮, 汽车已开始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在这种形势下, 交通广播的听众主体也悄然发生了质的变化, 逐步从职业司机过渡到私家车主。随着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 不少车主在车辆使用、维护和维权等方面出现各种各样的需求, 他们迫切需要一个专业权威的声音, 为他们排扰解难。交通广播敏锐地察觉到听众群体发生的变化, 有的放矢地组织各种有效、适用的公益活动, 为私家车车主服好务, 以此扩大节目的辐射力。在这种背景下, 南通音乐交通频率秉承“服务大交通、服务社会生活、服务驾车人”的原则, 不断创新公益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使其独具特色、更加贴近生活, 为广大私家车主所喜闻乐见。

举办大型春季车展, 服务和指导汽车消费, 当好购车人的参谋和顾问。目前, 进口和国产轿车的品牌不下数百种, 各色款式琳琅满目, 令人目不暇接。消费者在购车时都十分谨慎, 很难迅速作出选择, 消费行动迟缓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在这种情况下, 迫切需要一个社会公共组织出面来指导和服务大众汽车消费, 当好他们的参谋和顾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2010年4月11日, 南通音乐交通频率举办了为期3天的大型春季车展。此次车展吸引了南通市几乎所有汽车品牌经销商参加, 有国内外汽车厂商的几十个品牌、数百款新车参展。在车展中音乐交通频率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全面、周到、热情的服务, 流动直播室全天6小时现场直播车展盛况, 主持人与汽车销售顾问现场为听众释疑解惑, 记者团队分布在各个展位前, 全方位多角度报道新车试乘试驾的情况, 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以往车展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每个展位厂家都播放各自的音响, 让消费者烦躁讨厌。但此次春季车展无论在哪个方位, 甚至是百米开外, 都只会听见音乐交通频率的车展特别节目, 听众纷纷表示该节目好听、实用、活力四射。这无形中增添了车展服务有效和公益的性质, 即在车展中通过一个公益活动的开展, 产生1+1>2的效果, 把公益活动当做车展全过程中的一个系统工程, 贯穿于整个汽车营销环节中。春季车展的一个亮点之处就是把企业的产品营销与一种有意义的活动连接起来, 把企业利益提升到公众利益, 大大体现出南通音乐交通频率的社会责任和价值。

开辟“车车万里行”专栏, 为私家车主搭建维权平台。目前, 全国汽车消费投诉量位居各类消费领域投诉总量的第三位, 仅次于房地产和食品行业, 有28.6%的消费者担心汽车企业的诚信问题, 这样汽车维权便自然成为人们永远绕不开的“3·15”话题。为了保护私家车车主的切身利益, 强化他们的维权意识, 2009年7月15日, 南通音乐交通频率与南通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联合开办“车车万里行”专栏, 并设立汽车维权热线电话, 详细解答听众提出的各种维权问题。每期节目都以汽车销售和使用过程中消费者投诉的质量问题作为分析和讨论重点, 并将所有投诉反馈到厂家和商家, 帮助车主解决在买车和用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此栏目开播后受到私家车主的一致好评, 收听率持续上升, 成为主打栏目。

举办“二手车置换节”, 为汽车交易开辟方便快捷的通道。目前, 在国外, 二手车交易量一般要大于新车交易量;在中国, 二手车的交易还处在起步阶段。近年来, 第一批私家车车主已相继进入换车期, 但由于时下国内二手车交易市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项目还不健全和完善, 许多人在进行车辆交易时会遇到不少困难和烦恼。为有效解决这种问题, 2009年5月, 南通音乐交通频率本着为二手车车主提供省钱、省时和省力服务的宗旨, 举办“首届二手车置换节”。置换节的服务项目包括车辆置换、免费评估、新车展示等内容, 经过专业人员的免费评估、双方确定旧车价格后, 车主只需补齐差价, 剩下的工作都由专门人员来完成。方便快捷的“一条龙”服务受到私家车车主的热烈欢迎, 极大拉动了二手车的交易量, 促进了金融危机下汽车贸易的回暖和复苏。

以上各类主题的公益活动, 不仅使广大听众对南通音乐交通频率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也为交通广播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 增强了和新媒体抗衡的巨大实力。这些活动不仅牢牢吸引听众形成了良好互动氛围, 而且也极大提升了交通广播的社会感召力和影响力, 它必将以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鼓舞听众的士气, 引领听众的行为, 使交通广播拥有良好的文化风格和人文关怀。 (本文为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资金课题, 批准

公益带来品牌效应 篇3

目前,国家对养老行业很重视,最早在业内能感受到的就是政策上的变化。之前,国家提出的养老体系是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居家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现在“补充”这个词已经被去掉了。针对中国目前的国情,国家在政策上鼓励社会福利社会化,希望更多的民间力量投资兴建养老机构,解决养老床位紧缺的局面。因此,存在准入门槛低、竞争加剧的情况也很正常,而且更多企业的进入对养老行业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事实上,养老行业比较特殊,它服务的老年人的消费能力比较薄弱,这就导致该行业在一定阶段内存在高风险、低回报、回收期长的状况。那么,在养老行业还没有形成产业的情况下,想进入的企业如何意识到并规避一些风险?在行业利润较低的情况下,它们又如何在夹缝中生存?这些问题都很值得思考。一个成功的养老机构应该具备抵抗风险、预防风险的能力,而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

业内普遍认为,养老行业属于“十年起步,起步十年”。这需要国家出台一些标准,对整个行业进行规范,让更多的养老机构进入后少走一些弯路,而且避免一些老人因为机构不规范、管理不到位无法安享晚年。

好口碑带来高入住率

和公立养老院不同,民营养老机构要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要兼顾到社会效益,机构需要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以爱馨养老集团为例,该机构作为民营养老机构的佼佼者,已经走过了15个春秋,创始人豆雨霞刚开始只是基于对养老事业的热爱,希望把它做好做大。所以在最初发展的几年,爱馨关起门来练内功,把心思放在了如何提高服务质量上,通过口碑宣传来提高入住率,而经济效益的提升就是靠入住率来带动的。

在机构养老企业中,做过多的宣传和广告实际上没有太大的意义,口碑才是最重要的。机构的口碑来源于社会的认可度,这也是爱馨在前期发展中更加重视社会效益,每年举行许多大型公益活动的目的所在。

总之,对于养老机构来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定是并进的,关注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效益。

人才培训需要传帮带

和青年人、中年人相比,老年人的心理、身体状况都处于一个特殊阶段,所以爱馨对所有的护理人员在上岗前都会进行一定时期的集中培训,使他们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和身体状况,充分了解不同护理级别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提高专业技能。

同时,加强员工在岗上的培训,使岗前和岗上培训形成传帮带的关系,如此一来,员工就能尽快熟悉老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他们需要护理的内容,进而为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随着二、三线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养老的需求也在增加,这里的养老市场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之前,爱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解决人才的内需问题上,而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则是管理人员和技能人员的培养输出,这对集团下一步实施连锁加盟也是有力的支持。

输出标准谋加盟

爱馨养老集团这15年能够真正沉淀下来的、在业内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爱馨对老年人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所以在这十几年的发展中,爱馨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标准,通过梳理标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目前,爱馨是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以及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项目化研究基地和老龄科研基地。在他们的指导下,爱馨已经把十几年来积累的服务、管理、机构设置等方面的经验教训,总结成了“六大标准”,包括养老机构的前期规划建筑标准(如选址、立项、设计、装修等)、企业文化标准、失能老人服务标准、健康老人服务标准、行政管理标准等,今后爱馨会以输出标准的形式开展全国的连锁加盟。

战略公益显真情 篇4

发布者:zuohy来源:中国公共服务中心网发布时间:2014-7-9

一个人或一家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承诺基于两点:一个是有多大能力,一个是有多少诚意。我们就是要用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能力,实现民生银行应有的担当。—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 董文标

让美丽乡村不再消失

浑厚的鼓声响起,黑色的裙裾飞扬,笑容肆意,力量挥洒,一场带着鲜明祭祀文化特征、充满自然之美的木鼓舞在秀山丽水怀抱的反排村上演。随着中国民生银行发起的“美丽乡村—古村落保护行动”项目正式启动,这个古色古香的村落第一次真切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以点带面的示范力量

见到古村落中那些沉重的贫穷和行将消逝的美丽,“直叫人想流泪。”在2013年7月民生银行召集的一次“古村落保护与发展”项目讨论会上,相关负责人讲起去乡村考察,仍然非常感慨。此次投入一千万元用于古村落保护与发展项目上,民生银行要求最大限度发挥以点带面的效应。

经过了多方论证和考量,选择了反排村作为村落保护示范点。这个位于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方召乡的乡村,人均年收入仅2000元;保存较好的原生态自然资源,独有的国家级非物质化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反排木鼓舞”、“苗族多声部情歌”;有着淳朴的民风和强烈的发展意愿,台江县委书记至今记得两年前调任贵州后第一次去反排村看村民舞蹈,“很震撼。老百姓即使住在深山里,也对生活充满热爱。”

美丽,源自“良性改变”

美丽,在反排村是木质结构的吊脚楼,是盘旋山路下的绿林一片,是穿寨而过的小溪流,是苗族汉子裸露的有力臂膀,是苗女清澈的笑容,是老人在金色阳光下安详而坐,是儿童和小狗无拘无束地追赶嬉戏。

“我们不是要打造一个美丽的展览馆,更重要是对当地居民生活有一个良性改变。”项目负责人常常这样说。生活的“良性改变”,意味着要让整洁的环境真正落实到当地村民的常态生活中,要让村民在这里安居乐业,要杜绝“人走项目就停,项目停发展就止”,要让游客乃至外出的年轻人被吸引回来—建立起舒适而开放、保留传统又拥有现代化便利的生活

方式,这也正是民生银行发起这次公益项目始终强调的核心。

在这样的目标下,各方共同决定将妥善保存和修复传统建筑形态;让村寨公共生活空间和公共活动符合民族习俗的真实性;发展有机农业、旅游业及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配套产业;建立经济合作社,切实提高村民收入;大力发展当地文

化品牌,真正做到保护性发展。

因模式创新而期待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中国古村落在整体上的衰落和消亡已经不可避免。常年为传统村落和民间文化保护奔走的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在谈到传统村落保护的新时期时,认为中国乡村建设的未来有赖于从知识分子、到国家、到地方政府,最后到全民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除了需要不断的呼吁和启蒙,更有待模式创新带来的实际推动。反排村“美丽计划”强调“以综合发展思路来进行规划”,就田园风貌保护、乡村生态型基础设施建设、村寨文化中心建设、民居保护与更新发展、村寨自营、游客中心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模式设计。这将是一次突破以往乡村扶贫模式的尝试,也是民生银行公益实践的创新行动。

一封感谢信,款款民生情

尊敬的中国民生银行领导:

您们好!

首先感谢中国民生银行长期以来对我们湖北省丹江口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感谢您们对丹江口市广大移民和橘农的高度关注和关爱!

丹江口市因水而建,因水而兴,集山区、老区、库区于一体,是国家级贫困县市和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市,同时又是全国移民大市。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推进,丹江口市肩负着生态建设、水源保护、移民搬迁和加快发展的历史重任。截至目前,丹江口市已经全面完成近10万人的移民外迁和内安工作任务,库区水质长年保持在II类以上饮用水水质。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和核心水源区,为确保一库清水送北方,近几年来,丹江口市致力发展生态农业,充分利用丹江口库区水体和气候效应,先后引导农民发展无公害柑橘33万亩,年产量达3亿多公斤,成为我国北缘最大柑橘基地,柑橘已成为广大库区移民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去年,丹江口市柑橘再获丰收,产量逾2.8亿公斤。丹江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柑橘销售工作,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柑橘销售。但由于柑橘大量集中上市,储存时间短,深加工企业少,市场销售竞争激烈。在销售前期,柑橘销售进度相当缓慢,截止10月18日销售进度仅为15%。

正当柑橘严重滞销,全市橘农心急如焚之际,民生银行全国农产品应急销售免费广告予以了援助。10月18日,通过央视七套广告中心发布了丹江口柑橘应急销售免费广告,在全国范围内为丹江口柑橘销售“加油助威”。此举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橘农的信心和决心,而且还大大提升了我市柑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引起全国各地众多客商的高度关注。我市柑橘销售办公室平均每天接到全国各地客商打来的咨询求购电话40多个,涵盖河南、河北、山东、新疆、陕西、安徽、湖南、北京、哈尔滨等20多个省市区。一时间众多采购客商云集我市,柑橘销售迅速回暖升温,从以前日销150万公斤的低迷状态迅速攀升,并创下了日均销售柑橘620万公斤的最高纪录(按每车20吨计算,一天外销柑橘约310车),大宗柑橘销售价格在1.00元/公斤左右,没有出现滞销积压现象。截至12月25日,我市2.8亿公斤丰收柑橘基本销售完毕,实现销售收入约2.55亿元,历时3个月的柑橘销售工作圆满收官。

2008年以来,中国民生银行联合央视广告中心,先后连续3年为我市发布柑橘应急销售免费广告,不仅保护了丹江口市广大橘农的切身利益,而且还保护了我市柑橘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全体水源区人民感恩、感谢您们!

公益品牌战略 篇5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对策,发展战略

生态公益林是林业分类经营中按森林多功能利用原则划分的一个大类,是指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以及科学试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森林和灌木林,是由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组成,具有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实施的强制性、再生产的低效性及资源的稀缺性等特殊性。生态公益林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满足自然生态需求和社会生态需求为主体的功能,在林分特征、经营目标、效益与功能等方面都与商品林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生态公益林是人类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等生态屏障的提供者,它的建设应客观地反映地带性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特征,培育近自然的、健康稳定、能持续发挥多种生态效益的森林,这是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目标,是可持续经营的基础。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遵循自然规律,用科学原理指导生态公益林建设,用科学的方法促进生态公益林建设健康稳定发展。

1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途径

1.1 生态公益林生态系统经营

生态系统经营管理是合理保护生态公益林资源、实现生态公益林持续经营管理的有效途径。生态公益林生态系统经营是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一条生态途径,能够正确处理生态公益林经营中的社会价值、公众参与、部门协作、决策冲突等之间的关系,改进社会对生态公益林的影响方式,协调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关系。通过生态公益林生态系统经营,实现生态公益林在保护下经过人力作用促进其向顶极群落过渡,向近自然森林发展。为此,要通过革新传统的森林经营理论、方法、技术与内容,制定包括生态系统管理计划、政策设计以及组织和制度安排等在内的生态公益林生态系统管理战略,实现生态公益林的生态系统经营。

1.2 生态公益林分类经营

1.2.1 林种分类经营。

生态公益林包括自然保护林、国防林、试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林、革命纪念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护路林、护岸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等多种类型。公益林分类经营是在对公益林多功能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依据公益林的主导功能进行分类。实施公益林分类经营,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宗旨。通过科学的分类,确定公益林资源的主导培育目标和经营方向,充分发挥公益林的生态环境效益,促使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

1.2.2 区位分类经营。

由于某些森林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其现有的生态和社会功能,而使其成为生态公益林。各辖区应根据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点来确定重点生态区位。因此,对生态公益林的经营要结合林种分类经营,实施区位分类经营。根据不同的山体类型、生态敏感程度、生态功能类型,结合林分起源、树种组成将生态公益林地划分为2种类型区,并制定相应的经营措施。对于保护区内的核心区、缓冲区、保护小区、名胜古迹,革命圣地林区以及生态极其脆弱、采伐后难以更新的生态林区,实行全面封山,禁止一切性质的采伐;除禁伐区以外的公益林,在确保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实行更新性质的限制性采伐,允许林下套种灌木或非木质伴生树种,提高林地利用率。

2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对策

2.1 建立稳定持续高效的生态公益林资源体系

一是大力营造混交林。混交林能够充分利用地上与地下营养空间,提高林地生产率和总生物量,丰富生态系统的生态位和生物多样性,并通过植物(林木)间的他感作用,增强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同时混交林林冠浓密,根系深广,枯落物丰富,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木生长。营造混交林的关键在于林分结构的合理。要根据生态公益林具体林种的培育目标和方向以及树种和立地状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搭配树种、造林密度、混交方式及混交比例等。二是增加区域景观的异质性,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根据景观生态学中的整体优化、异质性、多样性、综合性和生态美的原则,在一定区域内,把生态公益林看成是整个区域景观系统的一个景观组分,多树种营造人工林,进行带、块状混交,以形成复层结构、各景观要素交错分布、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化稳定的景观,以提高区域景观的异质性,促进公益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2.2 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

一是恢复林草植被。从气候条件和区域状况出发,植被恢复应乔、灌、草相结合,造林方式以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为主,林种以防护林为主,树种应选择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二是建立健全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投入机制。生态公益林建设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国家应为生态公益林投资的主体,要落实建设资金的配套问题。一方面应将生态公益林建设纳入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范围,纳入省、市、县财政预算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以争取更优惠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另一方面应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各种资金投资生态公益林经营,形成全社会办生态公益林的局面。三是建立多种管护模式。生态公益林的林权所有者或经营者应承担管护责任,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应根据生态公益林的分布特点、交通条件、管护的难易程度、社会经济水平选择行之有效的管护形式:如林权单位或经营者自行管护;林权单位或经营者指派、选聘专职或兼职护林员进行统一管护;在明确责权利的前提下,按照管护要求公开招标,承包、合作等形式进行管护。

2.3 严管生态公益林,提高林分生态功能等级

一是以封山育林、天然更新为主,采取全封、轮封等形式,采用混交、抚育间伐、人工促进更新等措施,提高林分质量和生物多样性。在江河流域源头、两岸山地以现有植被为依托,重点选择耐瘠薄树种、深根性树种,进行合理改造,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植被涵养水源的效益。二是加强生态公益林的林地管理,防止林地逆转。禁止在生态公益林地开垦、采石、筑坟、挖沙和取土等活动。三是加大管护力度,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和护林防火,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3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战略

3.1 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2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一是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是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是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3.3 注重生态公益林生态、社会效益综合评价

目前,生态公益林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逐步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大力推广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备的生态经济兼作系统。如实行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乔灌混交等种植模式,最终使退耕还林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良机,同时达到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秋根,杜天真,郭晓敏.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7(2):34-37.

我国出版集团公益营销战略的思考 篇6

[关键词]出版集团公益营销战略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11)02-0072-05

公益营销(Cause marketing),“是一种使公司、非盈利机构或其他类似组织实现推销互惠互利的形象、产品、服务或信息的目的的行动”,也被称为善因营销(Couse-Reloted Marketing)。自1981年美国运通公司率先践行以来发展不过三十年,因而对其概念国内外都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我们可以从以下把握其内涵:公益营销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公益活动或公益事件为对象,以整合营销传播为手段,以政府的支持、公众的参与为基础,以激发公众对企业品牌的认同感与对企业的信任感为目标,以实现双赢为基本原则。

2009年3月20日,中国出版界首个公益联盟——书海工程公益联盟成立,该联盟旨在帮助出版企业组织公益营销。这说明中国出版界已有公益营销的实践和需要,而走在最前面的无疑是实力较强的出版集团。随着我国出版集团公益营销实践的兴起和发展,对我国出版集团公益营销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性也就凸显出来。

1必要性

我国出版集团有无必要实施公益营销战略,是我们在思考这一问题时首先要考虑的。从出版集团做大做强、参与国际竞争以及其现实需求方面考量,是有其必要性的。

1.1做大做强的必然要求

做大做强是每个企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求其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正如善因营销专家苏·阿德金斯在谈到“善因营销与企业的社会责任”时所说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企业经济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变大的同时,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监控作用相对弱化,而社会公共需求却不断扩大,这时,企业的影响力就演变为相应的社会责任,以承担之前本应由政府承担但政府的作用已无法满足的社会公共需求。公益营销战略能使企业在支持社会公益的同时,树立企业作为企业公民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可以说是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手段。因此,实施公益营销战略对我国出版集团而言,做大做强是十分必要的。

此外,我国出版集团要做大做强必须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这是出版集团持续发展的保证。核心竞争力以其难以复制性保证企业较长的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是我国出版集团必须给予极大关注的。“在未来的日子里,产品价格和技术创新优势在商业活动中的地位将日趋衰微……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将因而集中于公司的声誉和消费者对公司的信任程度”。“而菩因营销活动可以在此过程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公益营销可以作为我国出版集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以支撑其做大做强。

1.2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手段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出版业要发展壮大,出版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势在必行。但是,我国出版业的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出版集团的国际竞争力也有待提高。同时,国外对中国出版企业存在误读:认为中国出版企业都只是承担政治宣传功能、为政府服务的,从而对我国出版企业及其产品不信任。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同规模和实力上都强于我们的世界知名出版企业竞争,赢得国外书商与民众的信任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出版业为此寻求突破之道。出版集团可以通过开展公益营销以彰显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为赢得信任与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竞争力,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可以说,在世界(主要是欧美国家)越来越看重企业社会责任的今天,公益营销战略能为我国出版集团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必要的手段。

1.3现实需求的必然选择

为了解现实的情况,本文对我国出版集团公益营销的开展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情况见“我国出版集团公益营销情况调查表”(表1)。通过对表1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出版集团已经有公益营销实践的想法。目前,出版集团开始注意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开始尝试开展公益营销活动。但是,更多地是公益活动的参与而非公益活动的营销,营销项目也基本限于捐资助学之类,并缺乏有效的宣传。在调查中发现,仅有少数出版集团在其主页上有报道,其他相关报道很少。由于我国出版集团的公益营销实践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存在诸多问题是必然的,但是,也从侧面说明我国出版集团有公益营销的现实需求,急需理论指导。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实施公益营销战略,而不仅仅是参与公益活动。公益营销战略理论为出版集团提供了一整套公益营销策划的原则、策略、程序和可供选择的项目模式等,能很好地满足出版集团的现实需求。我国出版集团公益营销的现实需求是基于其实践而来的,其实践又受国内外公益营销实践的启发,要满足现实的需求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实施公益营销战略是我国出版集团的必然选择。

2可行性

即使有了实施的必要性,但是没有或尚未具备可行性,我们的思考也是没有意义的。本文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从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环境基础、公益营销效用四个维度构建“我国出版集团公益营销战略可行性分析模型”(图1)。

2.1理论基础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我国出版集团实施公益营销战略是有其理论作支撑的,公益营销理论为出版集团公益营销战略提供理论基础。公益营销理论要求将参与公益活动上升为企业营销战略的一种,整合所有营销资源以传播企业品牌形象,从而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并将企业的产品与公益活动联系起来,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因此,公益营销成为企业品牌营销传播的新利器。同样的,对于出版集团来说,公益营销为其图书营销和品牌建设这两大难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但是,其理论基础不仅限于此,图书营销学连同为公益营销开展提供分析工具与方法的理论,也是出版集团公益营销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

公益营销学和图书营销学一样,与市场营销学关系密切,其中很多营销思想和做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图书营销学理论为出版集团结合出版实践开展公益营销提供了理论基础。战略管理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而公益营销也要求坚持持续性原则,它是一种长期的战略而非短期的行为;这样,战略管理的很多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可以为公益营销所用,也能为出版集团公益营销战略所用。公益营销要以整合营销传播为手段,“把一个品牌的各种营销传播要素在理论和实践上结合起来”,用以传播企业品牌形象,并最终促进产品的销售;因而,整合营销传播学为出版集团公益营销战略提供了良好的研究视角和开展手段。以上这些连同公益营销学,一起构成我国出版集团公益营销战略的可行性理论基础。

2.2实践基础

自1981年美国运通公司开始践行公益营销以来,国内外和行业内外在公益营销实践上都有了较大发展,这些都为我国出版集团公益营销战略提供了实践基础,并让我们看到其操作上的可行性。

我国公益营销实践主要是由可口可乐、摩托罗拉等一批跨国集团引入的,这些企业集团通过公益营销实践,成功地实现了本土化转变,也为我国出版集团公益营销战略提供借鉴。近年来,国内企业界也积极加入公益营销实践当中,其中典型的例子之一就是蒙牛,蒙牛的每一次成功与飞跃,其背后都跟随着蒙牛公益营销的身影。虽然整体上我国企业界目前的公益营销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是,对我国出版集团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不能忽视。

国外传媒集团如时代华纳、迪斯尼、培生、贝塔斯曼等也积极投身于公益营销的热潮中,其中时代华纳还获得国际社会责任组织颁发的“企业公益奖”。迪斯尼和美国保护动物协会开展合作,在全美实施一项大受家庭观众称道的环保公益活动。贝塔斯曼基金会和培生基金会则是这两大出版集团为用于本集团公益营销支出而设立的。国内传媒业是最近几年才开展公益营销的,而其中又以电视行业开展较好,央视策划的《春暖2007》大型爱心公益活动掀起了一股电视公益热潮。传媒业的公益营销实践无疑对我国出版集团公益营销战略更具指导意义。

公益营销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而国内外企业公益营销实践的成功,不仅促进了公益营销理论的发展,尤其是传媒业公益营销的成功,更能给我国出版集团极大的启发,同时更坚定其可以实施公益营销战略的信心。

2.3环境基础

我国出版集团公益营销战略可行性的环境基础包括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和融资环境。

2.3.1社会环境

公益营销以社会公众的参与为基础,赢得社会公众对企业公益营销的接受和认可才能保证公益营销的有效开展。美国多项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美国消费者更青睐于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国内虽然还没有相关的数据,但是,从汶川大地震的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积极及时捐助的企业大受追捧,而那些消极或者没有及时捐助的著名企业则受到谴责。这说明社会公众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支持社会公益的要求越来越来强烈。这种要求为出版集团公益营销战略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3.2市场环境

我国已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企改制后的出版集团也要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开展经营活动,符合公益营销以企业为主体的要求,并使公益营销成为一种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提供了条件。虽然事业单位也可以而且应该开展公益活动,但是,在公益营销理论中,这种活动属于企业的合作伙伴——非盈利性组织的,一般不作为公益营销的主体。现今的市场环境为我国出版集团以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的行为方式开展公益营销提供了可能性。

2.3.3融资环境

“公益营销是跨国企业的常规行为,往往每年根据一个固定比例从销售额中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拨给企业的公益事业部”。这要求企业具有一定的资金支撑能力。已进入资本运营时代的我国出版集团较之单一法人的出版企业而言,其融资环境更优越,也更能保证其资金支撑能力。可以说,出版集团较强的融资优势为其公益营销战略的实施提供了资金保证。

无论是社会环境、市场环境还是融资环境都是出版集团公益营销战略所必需的,作为环境基础的组成部分是其可行性的保证因素。

2.4公益营销的效用

公益营销效用是公益营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公益营销理论并延伸至出版集团,可以看出公益营销对我国出版集团主要具有以下几点效用。

2.4.1提升品牌的“四度”

品牌学中的“四度”理论指品牌知名度、品牌联想度、品牌美誉度、品牌忠诚度。公益营销突出企业与公众的沟通和信任,能在产品、品牌、公众之间架构起沟通和信任的桥梁,为提升品牌的“四度”打下基础。出版集团通过公益营销战略可以构建集团品牌,进而带动与促进图书品牌的发展。

2.4.2展示产品

公益营销讲求匹配,既在宣传企业品牌的同时宣传企业产品,与业务有效结合的公益营销策略又体现向公众展示品牌的同时展示产品的目标。而出版集团可采用的公益营销项目如优惠图书进社区、免费科普读物送农民、免费教辅送山区、资助科学技术研究与成果发表等,都可以很好地与产品相联系,在赢得公众对出版集团好感的同时,还能很好地展示集团的图书产品,对集团的图书发行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4.3赢得外部公共关系的支持与信任

公益营销其实是一种公共关系营销。“从出版业营销的角度看,出版业公共关系工作的对象主要是指图书企业外部的各种关系”。出版企业开展公益营销主要涉及社会公众、政府部门、新闻媒体以及出版同行这几类外部公共关系。公益营销要求对外部公共关系进行分析,并制定外部公共关系策略,处理好与外部的公共关系,从而赢得外部公共关系的支持与信任。

公益营销具有显著效用是出版集团实施公益营销战略的前提条件,也决定出版集团公益营销战略具有可行性。

总之,在公益营销运动的启发和影响下,我国出版集团也开始投入其中,而只有将公益营销上升为企业战略给予实施,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效用,这也引发我们对我国出版集团公益营销战略的思考。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出版集团实施公益营销战略是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图书出版具备天然的公益属性。出版的本质就是将知识和思想文化‘公之于众’‘传遗后世’的一种有益的公共行为。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曾指出,公益精神应当是出版事业的宗旨和旗帜。但这一宗旨却没有有效地运用在营销活动上”。这又再度说明了出版集团公益营销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公益品牌战略 篇7

活动主题:

拥“包”明天共筑未来

好孩子万个爱心书包公益捐赠活动

活动主办方:河北省慈善总会

活动协办方:好孩子集团、河北省教育厅

媒体支持:河北新闻网

活动背景:

至此国际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为了向社会传递正能量,联合媒体、企业、慈善机构、社会大众等力量为社会公益事业添砖加瓦,帮助弱势群体,共享和谐社会,特策划本次活动。活动内容:

本活动将联合河北慈善总会、好孩子集团、河北新闻网、河北教育厅,由“好孩子”品牌制作1万个新书包,由河北教育厅发动河北省所有小学的小学生自己创意,用学习用品填满这些书包,然后由河北省慈善总会负责寄往青海地震灾区,送给那里的小朋友,在河北新闻网由好孩子冠名开辟专栏报道,为每一个接受赠送小朋友拍照留影,在河北新闻网上制作档案,同时好孩子集团及河北新闻网每年回访一次,为孩子拍照上传河北新闻网,记录孩子一年的成长变化,持续到孩子16岁,让全国网友一起见证1万名孩子的成长历程,作为轰动性的新闻事件,引起社会持续关注,在河北新闻网上开辟专栏持续报道本次活动。活动意义:

1、社会意义

本活动媒体宣传辐射全国,重点辐射人群为河北省内,活动参与人群为河北省内所有小学,将展开一次非凡意义的持续性大型公益活动,为河北省内孩子与青海地震灾区小朋友建立持续联系,焕发全社会对公益事业的关注;

2、品牌意义

上一篇:港城经济下一篇:差异性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