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理论十篇

2024-05-05

危机理论 篇1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金融危机”是指地区、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经济衰退, 表现为企业倒闭, 失业率提高, 金融处于动荡和接近崩溃的状态, 还可能出现社会和国家的动荡。因此使人们对经济未来会做出更加悲观的预期。金融危机越来越表现出混合形式的危机, 并蔓延到实体经济, 对全球经济形成巨大冲击, 同时也很大程度的影响我国的经济。

2《资本论》中经济危机理论的内容

马克思的《资本论》从商品开始就分析了商品的两重性和商品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矛盾以及其发展规律, 特别是他的经济危机的理论, 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科学内涵。

2.1 资本的本性是经济危机产生的直接诱因。

资本是能股产生剩余价值的价值,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它是某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 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货币、钱、财富都不是资本, 只有它们作为生钱的工具的时候, 才是资本。马克思曾援引英国评论家邓宁的话说:“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者利润太少, 就像自然界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 资本就胆大起来。”也是因为资本对利润的贪婪, 推动着生产规模的扩大, 并且因为财富中的大部分是资本家占有, 是资本的绝对拥有者, 对于不断扩张的企业产能而言, 劳动者的购买力是趋于下降的, 因此就会导致商品卖不出去, 资本则完不成周转, 企业被迫闲置生产力, 最终引起危机的发生。于是, 从这个角度看资本的本性是导致经济危机的直接诱因。

2.2 经济危机理论的核心逻辑。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的核心逻辑包括经济危机的实质, 经济危机的根源和经济危机的特征。其中生产过剩是经济危机的本质体现。马克思认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增长已经超过了劳动群众的实际需要, 不是社会产品的绝对过剩, 而是一种相对过剩, 是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出现的过剩。这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

3《资本论》对金融危机的分析

3.1 金融危机和资本主义发展规律。

在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全球扩展过程中逐渐加重的经济和金融危机进行了更全面的分析, 在劳动价值论和商品与货币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金融危机理论。马克思总是将金融危机的研究与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 他在批判资本时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秘密, 指出资本需要增值, 扩张资本的动力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在资本不断扩张过程中展现了资本是如何贪婪和疯狂。这一切都源于生产社会化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体现为计划与放任自己的矛盾, 也可视为劳资的对立, 而贫富分化加剧就会导致危机的爆发, 而自由主义政策会辅助危机激化。危机意味着资本主义发展的破灭, 为马克思研究运用新的视角和实现新的超越创造了机遇。

3.2 资本论对金融危机的根源和实质的阐述。

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脱节而存在的矛盾。《资本论》认为, 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 特别是货币的出现, 生产过程之前和之后的交换产生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离, 一旦有这种分离就会导致商品卖出受阻, 商品价值不能实现, 危机就会出现。金融危机的实质是信任危机, 马克思认为:“商业信用, 即从事再生产的资本家互相提供的信用。这是信用制度的基础。”马克思指出商业信用有两个界限, 无法克服。第一, 只能资本家的个人财富或准备资本。第二, 回流过程本身。金融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矛盾和新自由主义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英、美等国回归了自由主义传统, 并且推行一系列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放松政府对金融的监管、过度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 进而导致历史的重演。

4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现实价值

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分析逻辑是否经得住现实的考验呢?是否对当今经济危机具有解释能力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现实价值所在。

4.1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依然适应。

从1929年大危机演变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只不过是把“皮球”从供给方踢给了需求方。面对不断扩张的生产能力, 消费也进一步膨胀, 以致出现了大量缺乏应有的收入基础的过度需求, 进而出现了过度膨胀的恶性循环。于是, 马克思生产过剩的危机的逻辑: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经济危机, 经受住了现实的考验, 对于肆虐全球的经济危机也具有极强的解释能力。

4.2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适应。

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过剩, 生产过剩市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 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则是资本主义的内在规定性, 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源。而西方世界把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华尔街的贪婪”, 危机的根源最终锁定在人性的贪婪上。然而这一论断并不具有说服力。科技革命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又造成结构性问题, 失业率高居不下, 贫困差距继续扩大, 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持续过大、金融体制过度自由化, 体制不健全, 缺乏有效监督等, 产生了新的矛盾, 加速了社会分化。而经济全球化又进一步加剧了各种矛盾。鉴于这种矛盾,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对经济体制进行调整:例如调整经济政策、建立国家宏观调控机制、调整所有制形式。尽管上述的调整政策产生了一些积极的效果, 但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

4.3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规律依然适用。

在西方, 人们更主要关注经济危机周期的长短, 而不是危机周期性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家主要用三种观点来观察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U型、L型和w型。U型是经济下降到最低点再升起来, 此类型最好;L型是经济下到低位持续运行较长时间;而w型是上下波动起伏较大。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认识当前危机现象的基本依据。尽管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干预, 包括对经济的某些调解和福利政策等, 危机爆发的具体情况有所缓解, 但危机爆发仍然呈现周期性, 这一事实就确凿地证明马克思危机理论的有效性。

5 结论

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的爆发根源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的。资本主义的性质决定了资本和劳动收入的两极分化, 导致群众购买力不足和需求不足, 最终影响到生产领域, 引起生产过剩。这就是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的核心逻辑。此内在逻辑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影响, 如果不解决矛盾, 经济危机就会与资本主义有极大的关联。一次危机过后, 随着经济的复苏, 其基本矛盾又会渐渐重新激化起来, 使另外一次危机不可避免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829.[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82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 [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 [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3.

[3]列宁全集 (第2卷) [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135-136.[3]列宁全集 (第2卷) [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135-13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57.[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57.

[5]马克思;刺余价值理论 (第2册) [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602.[5]马克思;刺余价值理论 (第2册) [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602.

[6]马克思;资本论 (第3卷) [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548.[6]马克思;资本论 (第3卷) [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548.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31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315.

[8]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 (文章摘编) [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125-126.[8]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 (文章摘编) [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125-126.

[9]叶檀.第二次经济寒潮到来, 但不会出现硬着陆[J].南都周刊, 2011.[9]叶檀.第二次经济寒潮到来, 但不会出现硬着陆[J].南都周刊, 2011.

危机理论 篇2

一、前言

财务预警中的数学模型就是财务预警模型, 它是指借助公司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体系, 识别公司财务状况的判别模型。

按照研究方法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定性分析包括:标准化调查法;“四阶段症状”分析法;“三个月资金周转表”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管理评分法 (王玲玲等, 2005) 。定量分析已取得了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 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形成了一些以统计方法为分析工具的传统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主要包括:单变量判定模型 (Univariate) ;多元线性判定模型 (Multiple discriminate analysis, MDA) -Altman的Z值判定模型 (Z-score模型、Zeta模型、Z*值模型) 、Edmisterd (1972) 的小公司财务预警模型、英国的Taffler (1977) 的多变量模式、日本开发银行建立的“利用经营指标进行公司风险评价的破产模型”;概率模型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多元逻辑 (Logit) 回归模型、多元概率比 (Probit) 回归模型, 这些模型的发展已趋于成熟, 但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

20世纪90年代后, 学者们开始探索使用新的方法, 主要是非统计方法来创建的新兴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它们从不同方面克服了传统模型的缺陷。但新兴的财务困境预警模型的探讨与应用研究较为分散, 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综合研究格局。本文综合述评了新兴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二、新兴的财务危机预模型

由于传统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所采用的统计方法一般都受制于母体分布的假设前提, 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 因此, 20世纪90年代后, 主要是基于非统计方法的新兴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1. 建模技术的发展

(1) 粗糙集分析 (Rough set analysis, RST) 。Slowinski和Zopoudinis (1995) 率先将粗糙集分析方法用于企业失败风险的评估。粗糙集方法包含了知识发现及分类决策法则的推导。它善于用不完善的信息进行分类, 被证明是用一组多价值属性的财务比率描述失败与非失败公司的有效工具。 (2) 神经网络模型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Odour和Sharda (1990) 是最早把BP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财务危机预测研究中, 结果显示神经网络要优于当时的判别分析模型。 (3) 混沌模型 (Chaos theory model) 。Lindsay和Campbell (1996) 将公司视为具有混沌行为的系统, 建立了公司失败预测模型。它是对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非线性动态分析, 能测度出企业在不同时期混沌量的差异。 (4) 自组织映射模型 (Self organizing map model) 。Kiviluoto&Bergius (1998) 在运用SOM技术时考虑了动态性, 他们建立了双层自组织映射模型, 可分析连续几年的财务信息, 对破产与非破产公司进行可视化的区分, 并勾画出随时间演变的失败路径。 (5) 多维标度模型 (Multi dimensional scaling model, MDS) 。Bishop、Mar-Molinero和Turner (2003) 利用MDS在行业背景下对一家公司财务状况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案例研究, 它是一种图像化的聚类方法, 它的独特之处是把公司当作变量, 而将属性 (如财务比率) 作为案例。 (6) 累积和模型 (Cumulative sum model, CUSUM) 。Kahya和Theodossiou运用累积和模型对公司失败进行预测, 认为模型还应包含财务状况恶化的动态过程信息, 于2000年提出了预测公司失败的CUSUM模型, 该方法能探测财务状况由好转坏的拐点, 对财务状况恶化敏感并具有记忆力, 区分财务指标变化是由序列相关引起的还是由于财务情况恶化造成的。除了以上介绍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之外, 还包括基于模糊法则的分类模型、动态事件历史分析、机器学习决策树法、线性目标规划法、专家系统等。

2. 建模变量的发展

(1) 加入期权变量。Charitou和Trigeorgis (2000) 使用B-S期权定价模型中的相关变量构建了财务危机判别模型, 对1983年到1994年期间的139对美国公司进行了对比检验, 结果发现到期债务面值、公司资产的当期市价、公司价值变化的标准差等期权变量在预测破产方面作用显著。 (2) 利用市场收益率。Aharony等提出了基于市场收益率方差的破产预测模型。发现在正式的破产公告日之前的4年内, 破产公司股票的市场收益率方差与一般公司存在差异。Altman和Brenner发现, 破产公司的股票在破产前至少1年内在资本市场上表现欠佳。Clark等发现破产公司股票在破产前至少3年内存在负的市场收益率。 (3) 加入公司股权结构、治理结构变量。有学者研究发现, 公司的股权结构、治理模式等会对业绩产生重要影响。Simpson等研究了银行企业董事会结构、所有权和财务困境。Gilson研究了处于财务困境中的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的更替问题。除了以上介绍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之外, 还包括运用现金流量指标、加入参考审计意见、加入违约距离、基于平衡计分卡等的模型。

三、财务危机预模型的评析

1.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缺乏经济理论的指导

目前财务危机研究集中于预警模型的构建之上, 并未深入到对引起公司财务危机的内部机理的探析。被引入模型的变量 (财务指标) 只是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征兆, 而不是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原因和本质。用财务变量建立预测模型对公司财务危机进行预测只是一种基于样本的相关性分析, 而不是因果关系。大多数财务预警模型只能给财务分析人员提供一些表面上的信息, 而不能从根本上防止公司陷入财务危机。

2. 预警变量选择缺乏理论支持

目前还没有形成有说服力的优选预警变量的理论框架, 影响了模型预测的可靠性。预警变量 (财务指标) 的选取不能在理论指导下有系统性的进行, 而只能靠研究者经验判断、对前人研究成果借鉴和统计筛选。研究者的经验判断会因主观因素影响模型预警效果。事实上, 诸多模型中变量的选择都存在显著差异, 即使是同一类型的财务指标, 不同的研究者选取的指标差异也很大。

3. 预警模型考虑定性变量和非财务指标有限

财务危机预警型主要以财务会计报表数据为基础, 以各种财务指标为变量来建立预警模型, 对定性变量和非财务指标使用有限。不可否认财务报表数据是公司经营状况的一个综合反映, 但财务报表数据披露不足, 时效性较差, 缺乏对风险信息和不确定信息的披露。非财务指标和非定量因素在披露公司财务状况方面要比财务指标更为可靠、有效, 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会产生许多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有时可能是本质原因, 比如, 公司出现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公司人力资源匮乏、公司市场定位不清等状况, 都预示着公司存在潜在的危机, 而这些是财务比率所不能反映的。

4. 非平稳问题的处理重视不足

很多方法在运用中对数据的非平稳性问题重视不足。由于商业周期的阶段性、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技术变革等原因, 检验时段与预测时段的自变量平均结构可能发生变化, 变量间的关系也随之改变。很多研究没有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 可能导致模型的预测力与鲁棒性受到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数据进行一些处理, 如使用行业相对比率、扣除数据中的通胀因素等, 使变量的平均结构及变量间关系从检验期向预测期跨越时保持相对平稳。

四、财务危机预模型研究的展望

1. 深入研究基于经济、财务及管理的理论

要深入研究基于经济、财务及管理理论, 系统揭示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内部机理和规律, 建立宏观层次要素和公司财务危机微观层次间的联系, 以提高模型的可信度和解释能力。

2. 预测变量的选择多样化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不能单纯依靠财务指标, 至少要在预警系统中涉及到非财务指标和定性变量, 这样才能更为完整地反映公司全貌。如:考虑宏观经济波动指标、产业指标、管理指标、市场收益类和市场收益方差类指标、行业差异的指标等;考虑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的有机结合。因此, 未来的发展趋势应当是以财务指标为主, 兼顾其他几类指标和定性变量, 构建更为全面的备选指标组, 然后进一步通过现代分析方法对备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保留主要指标进行建模, 以起到信息互补、提高预测精确度、提高模型的判别能力、拓展模型的适用性的作用。

3. 预测方法转向实时动态预测

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 特别是以Internet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为危机预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将危机预警系统与公司其他信息系统相融合, 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危机预警系统, 动态、实时地从内部信息网络和Internet上获取最新数据, 不断修正完善预警模型, 使得预警模型成为一个动态学习的模型, 将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五、结束语

通过对财务困境预警模型进行回顾和评析, 使我们的研究视野有了极大的拓展, 便于我们在借鉴前人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也便于我们选用最为恰当的财务困境预警模型去研究我国的财务困境预警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玲玲曾繁荣:财务预警模型评述[J].市场论坛, 2005 (12)

[2]Slowinski R, Zopudinis C.Application of the rough set approach to evaluation of bankruptcy risk[J].Intelligent Systems in Accounting, Finance and Management, 1995, 4:27~41

[3]Odour M D, Sharda R.A 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bankruptcy prediction[J].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1990 (6) :136~138

[4]Lindsay D H, Campbell A.A chaos approach to bankruptcy prediction[J].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Research, 1996, 12 (4) :1~9

危机理论 篇3

[关键词] 危机危机管理危机管理体系危机管理策略

在开放的市场经济当中,随着企业的外部环境变化的复杂性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市场信息瞬息万变的情况下,这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企业发生危机的频率参与危害程度与日俱增。特别是我国最近发生的几起企业危机事件,如“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秦池兑酒事件”、“巨人集团的财务危机”、“天津康泰克PPA”事件等企业危机事件的发生与处理,时刻在提醒着人们危机离企业并不遥远。本文拟就企业危机管理理论的发展变化趋势做简要评述。

一、企业危机管理产生发展的背景

危机管理作为决策学的一个分支,其理论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古巴导弹危机”处理中,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创造出“危机管理”这一术语。20世纪60年代~80年代,西方危机管理的研究出现了一次高潮,研究领域从政治领域向经济、社会领域扩展,从自然灾害领域向公共危机管理领域扩展,危机管理成为一门学科,形成了企业危机管理和公共危机管理两个既独立又相互融合的学科分支,前者的代表人物如巴顿(Barton)、福斯特(Foster)、格林(Green)、米卓夫(Mitroff)等,后者代表人物是罗森塔尔(Rosenthal)、罗伯特·吉尔(Robert Gill)、科赛(Cose)等,大量的研究著作出版,主要有:Rosenthal U.(1984),Rampen,Rellen,Gijzelingen:Crisisbesluivorming in Nederland,De bataafsche Leeuw,Amsterdam;Patrick,L.(2002),Journal of Contingencies and Crisis Manangement,Crisis Management in France:Tends,shifts and perpectives,Volume 10,Number 4(December2002)等等。

我国将危机与危机管理作为决策学的重要分支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则处于刚刚起步阶段。1994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魏加宁在《管理世界》第六期发表了题为《危机与危机管理》的文章,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如何进行危机管理的基本问题,此后国内学者张维平(浙江财经学院法学院教授)、王德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孙多勇(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管理中心教授)、周永生(桂林工学院管理学院院长)、何苏湘(厦门大学MBA教育中心)、魏杰(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梁嘉骅(山西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教授)、陈子彤、王旗林(华中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申俊喜(南京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曾驭然(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等相继发表文章对危机与危机管理进行了研究探讨。

二、危机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观点和理论体系

综合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文献来看,对企业危机和危机管理的研究大体上应该包括如下几项内容:

1.对企业危机的认识与界定;2.企业危机的本质;3.企业危机发生的特点;4.企业危机的种类5.企业危机的产生机理;6.企业危机管理的界定;7.企业危机管理的原则;8.企业危机管理的过程;9.企业危机管理策略与方法;10.企业危机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以及与企业其他管理的融合。

由此构成了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体系。

1.对于危机的界定。(Coral Bell)认为,危机一词原义仅代表转折点或决定性时刻,但亦可界定为危机是一段时间内某种关系的冲突将会升高至足以威胁改变该关系的程度。

(Edward L.Morse)认为,危机是突然出现的一种情况,它要求一个国家或多个国家必须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作出一个政策选择。

(Robert J. Jackson) 认为,危机是发生于一个系统的事件或一连串事件,它必须符合一些要件。

日本二宫厚美认为,危机管理学中的危机是指使整个社会体系处于关键性的转折点或生死存亡分水岭的事件。

何苏湘认为,危机是由不平衡和混乱状态引发的特殊情况。企业危机实际上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因为若干方面的矛盾激化而导致的一种非常规的状态,是事物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

孙多勇认为,应该把危机界定为一种决策情势,在此情景中,作为决策者的组织所认定的社会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面临严重威胁,突发紧急事件以及不确定性前景造成高度紧张和压力,为使组织在危机中得以生存,并将危机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水平,决策者必须在相当有限的时间及人力、物力、信息资源约束下作出关键性决策和具体的危机应对措施。

2.企业危机发生的本质。何苏湘认为,危机的本质实际上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因为若干方面的矛盾激化而导致的一种非常规的状态,是事物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

梁嘉骅认为,危机和困难、灾难性事件不是完全等同的,企业危机是“企业中存在的不对自身进行有效的变革就不能克服的已出现或潜在的危及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因素。

3.企业危机的特点。何苏湘认为,危机的特点包括普遍性,突发性,紧迫性,危害性和两重性。

张维平认为,危机的特点包括意外性,威胁性,多样性和緊迫性。

孙多勇认为,企业危机的特型包括突发性,紧迫性,两面性和社会性。同时他认为危机管理具有长期性,权变性,公共性,心理约束性和博弈性质。

4.企业危机的分类。危机可以从不同的纬度进行分类:魏加宁认为危机的种类有“天灾”和“人祸”两种;梁嘉骅认为,危机可疑表现为“内部离斥力危机”和“环境适应力危机”以及潜在危机与危机防范两大类;申俊喜认为企业组织面临的危机情境主要有信息危机、产品危机、价格危机、商誉危机、财务危机、资产危机和人才危机等;

5.企业危机的成因。关于危机诱因,一般认为是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西方学者从危机的社会原因角度给予人性假设提出了两种模式,一是以塞缪尔·亨廷顿为代表的“偶发”理论,二是以蒂利为代表的“固有”理论;孙多勇认为,除了这两个诱因以外还应该加上制度诱因。梁嘉骅认为,危机的成因应该从现代企业生态、企业形态及企业与生态环境关系三个方面来把握。现代企业生态由于企业产品与服务、资本、劳动者、消费者、市场竞争、社会共总、信息传播和社会法制的变化而变化,现代企业形态变迁包括内部资源结构关系转变和竞争、适应于企业结构关系转变,企业与生态环境关系表现为企业制度体系的缺失,包括企业制度体系悖论、企业制度科层权力序列与企业腐败、大企业多层级科层制收益分配冲突、制度产权界定摩擦、科层制权力体制与现代平等合作要求矛盾、领导正反面作和领导权力与领导权力制约、科层制金字塔制度结构对适应性的障碍,等等。

6.对危机管理的界定。格林认为危机管理任务是尽可能控制事态,在危机事件中把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事态失控后要争取重新控制住。这个观点注重危机的应对,没有涉及危机前的侦测、预警、隔离和危机后的恢复、学习,代表了对危机管理的较早认识水平。

海耶士认为,危机管理系指一种适应性的管理及控制过程,它是由六个管理步骤所组成,包括:(1)密切对环境作检测。(2)实际对问题作了解。(3)制定可用的替选方案。(4)预测行动方案的可能后果。(5)决定行动方案。(6)下达办理方向及排定计划内容等。这种观点将危机的事前管理细化为具体的行动步骤。

雷米认为,危机管理系指组织针对危机的发展阶段作不同的因应管理措施。如在危机发生前,应对危机的警告信息做确切的侦察,并疏畅沟通管道,做好危机的因应决策:当危机发生时,要成立危机管理小组负责处理并将危机予以隔离。这种观点将危机的事前和事中管理结合起来。

魏加宁认为,危机管理就是对危机进行管理,以达到防止和回避危机,使组织或个人在危机中得以生存下来,并将危机所造成的损害限制在最低限度的目的。

张维平认为,危机管理是指有关组织、国家乃至国际机构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或紧急事态所带来的严重威胁、重大冲击或损害,而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包括危机管理的准备、危机管理的运作、危机的解决与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动态过程。

7.企业危机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国外对危机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1)企业危机管理的含义及作为一个过程的危机管理的发展、演化阶段。(2)危机发生过程中(或发生后)企业如何应对和摆脱危机的策略问题。(3)与突发事件相关的企业危机诱因分析,有的学者称之为企业外部危机。(4)企业逆境状态下企业预警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务。(5)从财务角度对于企业财务预警系统进行了研究。

8.企业危机管理的原则。魏加宁在1994年即阐述了企业危机管理的报忧不报喜原则、巧迟不如拙速原则、紧急报告事项制定原则和在确认原则。东北财经大学的张明贵和刘勇则提出了西蒙二原则与霍布森选择、如临深渊和如履薄冰原则以及处变不惊和顺时应变原则。

9.企业危机管理的阶段。对于企业危机管理阶段进行划分,主要的危机管理二阶段论:危机预防和危机处理;危机管理三阶段论: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后管理;危机管理的六阶段论。

何苏湘认为,企业危机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潜伏、生成、高潮、爆发、转化、消退六个阶段。魏杰认为,企业危机管理要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管理危机、构建灵敏的危机预警系统、形成强大的范围及力量、构建危机防火墙、注重反危机的社会力量、正确对待危机、避免危机扩大、迅速化解危机和变危机为动力几个阶段。国外学者研究提出危机具有四个不同的阶段,即潜伏期、大爆发时期、后遗症期和解决期。

张维平提出危机管理的过程将危机管理分解为如下两层面和四个阶段:危机前对策——预防减灾(m itigation)和事前准备(preparedness);危机后对策——快速应对(response,responsiveness)和恢复平常(recovery)。

周永生倾向于危机管理的六阶段论说。危机管理六阶段论,通常也被称为奥古斯丁法则。Augustine将危机管理划分为6个阶段。危机的避免;危机管理的准备; 危机的确认;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从危机中获利。

10.企业危机管理的技术方法与策略。多数学者都认为危机管理应该包括危机爆发前的预测、防范管理和危机爆发后的应急善后管理两大部分。危机爆发前的预测、防范管理包括居安思危,建立危机预警体系,超前决策,精心策划一项全面的危机反应计划,采取灵活多样的避险经营策略,包括多角化经营策略、联合经营策略、市场多域化策略、多渠道经营策略和研制产品开发市场策略;危机爆发后的应急善后管理包括危机中止策略、危机隔离策略、危机利用策略、危机排除策略、危机分担策略和避强就弱策略等等。也有学者提出危机管理的若干技术,包括回避、损失预防、损失控制、分离法、结合法、分包、中和、公司化和自己保险,等等。

张维平提出危机管理的策略。1.应设立常设的危机处理组织。2.需建立危机预测机构。3.危机的调查、发现。4.处理危机。最好的“危机管理”是要化解总是于无形,其次才是危机爆发后的“危机处理”;而最佳的“危机处理”策略,是要能避免或养活危机后遗症的延续发生。(1)隔绝、遏止或者减缓危机的扩散。(2)锁定目标及要求。必须全面、客观地估计既有的可供调度的资源,锁定所能处理的危机范围和目标要求。(3)灵活机动的策略与决策者明确果敢的抉择。(4)建立多维的协作机制。(5)注重民主参与机制的完善。

三、危机管理理论的评述

企业对危机及危机管理的日益重视,极大的促进了危机管理理论的发展,企业重视危机管理将极大的减少企业发生各种风险的机率,培养经营管理者的忧患意识,使得企业能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明确企业的战略地位,制定切实有效的竞争策略,准备足够的防范危机的策略,当危机一旦发生时,能够从容应对,保证公司长治久安。

但是从总体上说,国内外对于危机管理的实务应用仍然不够重视,对于如何采用综合、全面的评价指标判别企业是否处于危机状态缺乏研究,也没能建立起完整的企业预警模型;更没有针对企业是否处于危机状态建立可操作的判别系统和相应的電脑软件。因此,未来的危机管理研究领域将集结多学科的专家对上述不足加以研究。同时,危机处理方面的方法,手段和工具也应进一步完善:

1.提高对于危机管理的认识;2.进一步完善危机处理方法与手段;3.加强对企业内部危机诱因的研究;4.运用信息手段对于企业危机进行判别与分析。

四、危机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从企业危机管理的角度看,企业危机管理发生着如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风险、复杂性和密切性依赖性增加;2.公众意识到风险社会的出现;3.风险管理政治化;4.危机回应的跨国界化;5.危机回应的媒体公开化;6.企业危机发生的突然性和致命性;7.由于危机管理和政治之间出现相互渗透的趋势,危机研究人员必须与大众传媒界和政治保持一致。8.危机研究者们开始拓宽研究的时空,整合和实施信息流,决策程序、互动模型等研究方法,强调危机的动态本质;9.站在政治、管理和决策的角度研究危机的起源和影响;10.由于危机出现跨国的趋势,危机研究也必须与之同步。

综上所述,国外现有危机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通过建立危机事件库的方法,来培训和指导危机管理实践者,架起危机管理研究和危机管理实践之间的桥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危机管理模式,实现步骤如下:

1.建立和完善以理论为基础的分析工具,对危机事件进行研究,获取经验;2.推动危机研究(跨学科领域)的发展,形成知识基础,以此来提高危机管理能力;3.鼓励各国的学者和管理者撰文、分析、比较和共享危机管理实践经验;4.通过培训和研讨,加强国家和跨国危机管理团体之间学术上和实践上的对话和沟通;5.加强政府和国际团体之间的合作能力,建立信任关系。

危机干预理论讲稿 篇4

这就是今天我要讲的 危机干预理论【板】

面对一个我们不是很熟悉的理论或者领域,我们应该从哪里下手?(买手机)首先了解下它的初步框架,【了解】,然后深层次的探寻下这个理论下的概念和内容【深入】。熟悉概念后去看看理论是怎么被实践的【实务】。最后看看的实践后的结果,也就是评价【评价】

好。那现在来看,了解,首先要了解他的什么呢?【顿】我们可以了解下的他的发展脉络?了解形成与发展,大家来看看第一节的标题,需要我们最先了解什么?就是西方干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下面深入了解什么呢?那就是他的主要模式和观点。第三个,实践,理论在社会工作中间的运用。最后的评价也是就是最后一节危机干预理论的主要影响和评价。

下面,危机干预理论我们就分为四块着手,一起来看看它的,【板书】 【形成、发展过程】 【理论基础、特征】 【主要实务方法】【主要影响和评价】

首先,我们要看危机干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直说危机干预 干预危机,那么到底什么是危机,首先我们来看危机的定义: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遇(就比如说,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人祸等),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这是危机

【读稿】危机有点三点评判标准,大家听听听看看是什么样的标准就算是出现危机了。(1)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生活事件;

(2)引起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行为等方面 的改变,但又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3)当事人或病人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时不能应对或应对无效。【讲稿】危机由个体无力处理内心压力或外在事件引起。危机虽然以听上去,不自觉地想避开,但是还是要对危机有正确的认识。

就比如说某人遭受重大打击,精神突然不堪重负,崩溃了,他这个就是自己的认知出现问题,而非病态。而且危机是暂时性的,而且有特定发展阶段,但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有人受到精神挫折,给可能需要点时间,慢慢就能抚平创伤,有些人就一直沉浸在阴影里,走不出来,都是因人而异的。另外,危机也提供人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当人遇到危机的时候,个体本身的压力就会增大,紧张感也会增加,但是在这种状况之下,有可能会将体内的潜能激发,之后可能心里承受感也会增加。

针对于危机的这些认识,很能说明的一点就是,危机,危,危险,机,机遇 危机做好了就是机会,做不好就是危险。如果他严重威胁到了一个人的生活或者家庭,往往会产生自杀或者精神崩溃的可能。这种危机就是危险的,如果一个人在危机阶段及时得到适当有效的治疗性干预或帮助,则不仅会防止危机的进一步发展,还能帮助他学会信的应对技巧,使心理平衡恢复到甚至超过危机前的功能水平,因此可以说危机是一种机遇或者转折点。

危机干预理论,概念最早来源于两个人,林德门和开普朗。【板】希望应用较好的方法来处理未来的应激事件,国内外也有很多学者赞同林和开的概念界定,就是危机干预就是及时帮助处在危机中人们恢复心里平衡。

大家把书翻到79页,中间一段最后一句:综上所述,概念。大家把他画下来,这是危机干预的概念。

其实也就是说这个理论,将处于危机干预中的个人或家庭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的一种技术,通过调动自身的潜能,来重新建立心理平衡。

下面我们来看危机干预理论的发展历程,1906年美国全国救生联盟在纽约设立了第一所自杀防止中心,之后,社会工作就开始运用危机干预理论来协助面对危机的危机者,但是这个不是是危机干预理论壮大的促因。,促因是什么?虽然1918已经率先提出来了这个理论,但是知道20世界40年代之后,危机理论和相关实务,得以发展。1942年椰树林俱乐部的一场大火,造成了439人丧生,林德门和 的同事在救助大火后的幸存者和丧失至亲的人们,首先提出了危机干预一词。他对幸存者,和丧失至亲的人们的心理反应进行了研究。他强调当事人经历痛苦,感受痛苦、发泄情感,正视事实,最终经历悲伤着几个阶段,这也成为了之后的日后悲伤心理处置过程理论中的经典论述。之后我们会讲到与这个有关的悲伤辅导模式 也就是从此之后,危机干预理论逐渐适用于灾难、强奸啊,亲人去世或者是得知自己患了绝症,或者说,个体,面临困境所产生的紧张焦虑或者抑郁。

之后逐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危机干预为主的短期干预工作模式就已普遍融入到社会工作实务之中。直到现在。

这是危机干预理论的的发展历程。与刚刚我们说到这危机干预理论他第一个目标是通过非那些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体和群体,采取一些措施,使他们适应新生活,第二节讲危机干预主要模式和观点。除了刚提到的理论奠基人之外,还有很多学者也有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其中,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物贝尔金【板书】。贝尔金认为当前的心理咨询中危机干预理论模式主要有三种,即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心理,社会转变模式。除此之外还有折中危机干预模式,悲伤辅导模式,社会资源模式。

大家首先来看第一个平衡模式,顾名思义,意思是处在危机之下的人们是处在一个不平衡的之中的,具体来说,案主处在一种心理情绪失衡的情况中,通俗一点来讲,咱们平时说的“亚历山大,”对不对,而且在危机理论里认为,这个人一旦陷入了危机那么他还不仅仅是压力山大,而是可能还有点背 不住的意思。那么如何解决出现的这个情况呢?重点来了。按照平衡模式的观点,危机干预的工作应该是放在稳定案主的情绪,让他们,重新获得危机之前的平衡。,(大家看课本81页,找见了吗)这句话就包括了平衡模式的工作重点,适用对象和时期。

(这是平衡模式。,好接下来,我们来看认知模式,这个应该是更加偏向于个人内在的感受,具体他们是怎么认为的,翻过页,最底下一段,第二行,大家画下来)。他们分析这都在于错误思维,而不是在与事件本身。认知模式认为然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内在原因比较多,通过改变思维方式,特别是改变非理性的认知和自我否定,人们就能够获得对自己生活中危机的控制,再往下看,看看认知模式适应的对象,刚刚的平衡模式对象是早期,现在看看这个是不是一样。

心理社会转变模式,既然是心理社会模式,我们就从心理和社会两个方面来看,心理和社会一个内在一个是外在,心理大家都很明白,包括心理、情感,各种心理活动,而社会呢,社会包括案主的朋友家庭,达到社区、学校,有些还有些宗教信仰。,而在心理社会转变模式中间,需要的是内外的结合,具体书上怎么说的,第三行,目的在于将个体内部适当的应付方式与社会支持和资源环境充分的结合起来,从而使案主能够在更多的解决方式中进行最佳的选择,也算是将内外两部分结合了。

下一个折中主义危机干预模式。首先来看看折中的意思,这个经常说某某思想是折中主义,在哲学中出现的比较多,简单来说就是两个选项中选取适中的的一个概念我认为这个应该是比较综合的一个模式,有意识的系统的,选择有效的概念进行帮助案主,正因为如此,他很少有系统的理论的框架,这一点和文学上一种文学现象很类似,就是杂糅,而折中危机干预模式的理论是一种混合,根据任务来决定操作。但不同的是,折中危机干预理在论将各种理论方法结合在一起。选择适当的方法来符合案主的需求,那么怎么样整合才是合适,或者他有没有什么标准,现在看一下书上,(四)折中主义始终遵循两点: 一是所有人和所有危机都是独特的,二是所有人和所有危机都是类似的。之所以说是类似的,是因为在各种特殊的危机中都存在一定的共性的成分。

例 如亲人死亡的时候所产生危机是普遍的,有其危机干预的一般原则。但具体到每一个丧失亲人的求助者则又是特别的,需要的是特殊的干预技术,对于有5个小孩的家庭来说,患病夭折一个小孩都他们的父母来说是一种丧失。但如果是一个中年得子,且三代单传的家庭。小孩的夭折对父母的打击和危机程度可能要明显大于前者。尽管两者都是丧失子女。干预政策可能不完全相同,下一个悲伤辅导模式,也是危机干预理论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就比如说人们在极度悲伤的时候,大家都会安慰都会说,哭吧哭吧,哭出来就好了,而悲伤辅导模式就是强调在强烈悲痛的面前,人不能沉湎于自己的痛苦中,让自己感受和 经历痛苦合资后,发泄他们。而目标,就是让案主克服压力。

社会资源模式,次模式是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时候,可以利用训练团体的领导,提供及时的危机干预和减轻情感痛苦的服务,从而使团体内部的心理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这一模式也适用于那些,人员的专项培训,比如教师、警察等职业。

危机干预的处置原则,有七个。

首先我们来说第一个84页第一点,工作者尽快与案主建立信任与委托关系,以协助案主降低负面情绪。这个建立信任关系,我们都知道,古代人应该更早一点,原始人,两个人见面首先要摸对方的手掌,为了给对方一种安全感,就是我没啥什么石头或者工具准备袭击你。表示的就是没有攻击性,后面逐渐演变成握手,所以说社工想进行下一步的交流,那么社工首先要给案主表现出信任感,完全接纳。并且还应该让案主意识到自己也是被关注的。

那实务之中包括关键事件应激管理法,关键事件报告管理法,ACT干预模式,危机干预六步法、危机干预七步模型等。

首先来看关键事件应激管理法。首先明白这个危机干预方法之前,我们了解什么是应激。我下面来念几个应激表现的词语,大家看看自己曾经有没有过应激反应。能不能从中间体会到什么是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坐立不安 易激惹 过度疲乏 睡眠障碍 焦虑 惊跳反应 抑郁 喜怒无常 肌肉震颤 注意力不集中 梦魇 呕吐 腹泻 疑心 晕厥 Ps:但是这些标准的前提都是基本假设人们都是处在一种稳定的生活状况。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做为应激反应的一部分,躯体及情绪症状在任何方面都是正常的。

心理危机是个体面对突发事件时出现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没有人能够获得免疫。关键事件应激管理法,看重的就是家庭,把家庭看做全面干预的重要成分之一。所以很重视家庭的服务。因时因地提出不同的策略。也就是矛盾的特殊性里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样。针对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情感状态。提出不同干预策略。当时有学者就运用应激管理理论,去研究科威特士兵在伊拉克入侵后的应激反应,之后发现,如果给予一个正面的认知,那么会有正面的应激反应,反过来如果给予一个消极的认知,那么他就会一些不好的应激反应,因此也就证明了积极地认知解释倾向与更加健康和有效的的应激反应联系在一起,而消极的认知解释则与更无助无效的应激翻译联系在一起。运用这个理论可以适用于个案、团体甚至是社区工作。

下一个是关键事件应急报告法,他和关键事件应激管理法也仅是两字之差。他是关键事件应激管理法的延伸是综合的,多要素的危机反应技术,他的目标是防止或者降低创伤性时间激烈度或者是持久度,迅速使个体恢复常态,一般来说这个应激报告发分为两种,一个是正式的援助,那么另一个就是非正式的援助。两者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干预的时间不相同,非正式的一般来说会短一点,直接在现场进行急性应急干预,整个过程大概一个小时,而正式的就显得复杂一点,分为七个步骤进行,通常是在危机事件发生了24小时内,也是发生的一天之内,一般需要两到三个小时,值得说的一点是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援助,他们都是由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进行的。

在具体步骤之中,首先要介绍小组成员和干预过程,与案主之间相互信任,要求案中从自己的观察角度去出发,提供一些危机事件中间的一些具体事实,鼓励案主解释与自己有关的最初和最痛苦的经历,让情绪表露出来。挖掘案主在危机事件最痛苦的一部分经历,鼓励他们承认自己的情感;然后对他们进行危机干预。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理论界定 篇5

一、构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一)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是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公司治理结构主要研究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 明确了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目标是降低代理成本, 使所有者不干预公司的日常经营, 同时又保证经理层能以股东的利益和公司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遗憾的是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中几乎不涉及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相关内容。企业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前提是“持续经营”,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起一套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 科学合理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提高企业预防财务风险, 化解财务危机的市场应变能力。纵观我国高校中所使用的各个级别的财务管理教材也很少见到关于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相关理论阐述。由此可见, 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为我国证券市场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上市公司行为不规范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通过“环形持股”和“内幕交易”等利润分配管理手段聚拢资金, 导致一些公司业绩逐年下降, 财务状况出现异常, 陷入财务危机, 使得投资者、债权人遭受巨大损失。对于上市公司我们仅能看到在财务报告中进行某些财务猜测信息的披露, 而对于非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则难以取得。很明显, 作为既得利益方的上市公司决策层, 肯定不希望实施可能会发现他们问题的一些措施。同时,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和使用还要耗用大量的开发成本和实际运行成本, 势必减少管理层的既得利益。因此, 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为我国证券市场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为相关利益者进行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危机预警系统能够给企业的相关利益者提供更多的关于企业真实价值的预测信息。企业的相关利益者包罗万象, 除了投资者、债权人和经营者之外还包括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对债权人和银行而言, 可以将预警分析资料作为实施贷款决策和管理, 企业可以来做举债决策和应收账款管理。对于经营者而言, 危机预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信息的反馈, 使企业有效地防范与解决问题, 回避财务危机的发生。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而言, 危机预警系统可以确定审计程序及决定企业是否适用持续经营假设。

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概述

(一)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定义

财务预警系统的定义, 目前国内学术界尚无统一定论, 还在探讨阶段。其中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1、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财务信息化为基础, 对于企业财务系统中的某些特定事件可能出现的情况预先进行报警的系统。

2、所谓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就是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指标, 能利用及时的数据化管理方式, 通过全面分析企业内、外部经营情况等各种资料, 以财务指标数据的形式将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预先告知经营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 同时通过寻找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和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隐藏的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3、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就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 利用及时的数据化管理方式和财务数据, 将企业已面临的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 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原因和企业财务运营体系中隐藏的问题, 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的财务分析系统。浅谈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完善。

笔者认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定义还应包括两个基本点:第一, 财务预警应当归属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第二, 财务预警应当是企业全面预警的一个分支。鉴于以上两点考虑, 笔者将财务预警系统定义为:以企业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 企业信息化为平台, 利用财会学、金融学、管理学和统计学等相关理论, 采用各种分析方法, 将企业未来时期所面临的风险预先告知相关利益群体, 以提早做好防范措施的财务分析系统。

(二)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特点

1、事前管理性

预报是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应具备的核心功能, 一个与本企业匹配度较高的危机预警系统应当能够根据企业的历史数据及其他非数字性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预测未来可能发生危机的概率及企业可能面临的情况, 从而达到确定警情和预报警度的作用。

2、系统管理性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应服务于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财务预警系统要和其他系统之间保持和谐和合作的关系。不同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应当顺畅且能够做到数据共享, 当其他系统所反映的对象出现问题的时候, 能够立即从财务系统中得到反映。

3、动态管理性

财务管理的特点是对企业价值量的管理, 而价值量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动态性的操作过程。这决定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企业生产经营的动态性决定了财务危机的出现是一个动态过程, 这就要求财务预警系统必须把企业的经营活动视为一个连续运动的过程, 在数据结合相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预测企业未来可能面临的财务困境。动态性的收集并分析数据, 采用滚动预算的方法实时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

4、例外管理性

财务危机预警要发挥例外管理性的特点, 即只对那些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进行预警决策, 而对于一些战术性的预警工作则可以安排到财务预测、财务计划或财务分析等一些基础性的财务工作环节当中去, 及时查找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财务控制进行必要的改进。

三、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运行模式

(一)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组织机构模式

为了更好的发挥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特点, 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高效、科学、经济的组织模式。由于财务预警工作的客观性和中立性是基础, 所以预警的组织模式应相对独立于企业的整体控制, 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 预警组织机构可以是一个实设机构, 如:在企业设置独立的财务预警部门, 负责单位财务状况的监测, 控制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也可以是一个虚设的机构, 如:临时性的财务危机预警管理部门。此部门并不是单位内部的常设机构, 而只是当企业经营状况出现异常或经营风险加剧的情况下, 此机构才开始工作。机构成员既可以是单位内部只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也可以聘请专业的管理咨询团队, 待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稳定后即可撤销。由于预警组织机构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成本支出, 所以, 对于小微企业而言最好是设置一个或多个职能不同的预警分析岗位。这种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 在节约支出的同时, 保证了财务预警对财务工作进行监控时的独立性, 有利于保证其结论的客观性、真实性。

(二)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信息分析模式

良好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这就要求强有力的信息管理机构向危机预警系统提供全面的、正确的、及时的信息。企业要健全信息分析模式, 配备必要的专业人员, 明确信息收集、处理、储存到反馈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以及信息专业人员的职责, 当然企业要为信息管理机构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是前提。信息分析模式的建立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信息量的扩大, IT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离开IT技术和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不可能实现企业财务预警, 这就要求强有力的信息管理向预警系统提供全面的、准确的、实时的信息。二、企业财务预警大量引用和分析企业的会计信息, 因此, 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财务预警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效果。所以, 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应当是建立在会计准则、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础之上的。

(三)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的对策处理模式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要根据危机出现的根源和关键因素建立相应的对策处理模式, 应以事前、事中和事后处理三个阶段为建立基础。事前、事中处理阶段属于企业的日常管理阶段, 事后处理阶段应当属于危机管理。事前处理的主要工作是制定评价标准, 确定评价指标和风险区间为企业发现警情。事中处理只要是收集资料、信息并进行分析为企业确定警度。而事后处理的则是在财务危机发生以后, 利用财务重整、破产重组、债务重组、出售部分、盘活债权等方式对财务危机进行挽救。

参考文献

[1]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模型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 1999, (4)

[2]姜秀华, 任强, 孙铮.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J].预测, 2002, (3)

[3]王克敏, 姬美光.基于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亏损公司财务预警研究——以公司ST为例, 财经研究[J], 2006, (7)

危机理论 篇6

从海洋危机管理的主体、管理手段、危机管理的目的定义海洋危机管理概念。海洋危机管理是指以海洋管理机构为核心的公共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危机预案和应对机制, 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措施, 消减、防范、化解危机。恢复海洋生态环境保障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 维护海洋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活动。本文借鉴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结合企业管理4R模型分析我国海洋危机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1 危机管理4R理论介绍

美国危危机管理学家罗伯特·希斯 (Robrt Heat) 在《危机管理》一书中率先提出4R危机管理理论。该危机管理理论主要是由四个阶段组成, 分别是缩减力 (Reduction) 、预备力 (Readiness) 、反应力 (Response) 、恢复力 (Recovery) 。其中“缩减”作为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 旨在通过完善救援过程中的操作降低危机发生概率;“预备”是处理危机前而建立的预警机制和采取的防范措施;“反应力”是面对危机能够作出快速的决策、协调、资源调度;“恢复力”是指危机过后所作出的经验总结, 避免今后危机处理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整个理论阶段构成一个完整的危机处理系统。

2 基于4R理论我国海洋危机管理系统的建立

结合危机管理4R理论原理, 将我国海洋危机管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海洋危机前预备力、海洋危机中的反应力、海洋危机过后的恢复力。参与的主体分别为:海洋政府行政部门 (主导) 、非政府组织机构 (NGO) /社会公众 (辅助) 、大众媒体 (辅助) , 通过一系列的危机管理、评估, 采取具体的危机处理方式而进行危机救援活动 (如图1所示) 。

根据我国海洋危机管理系统结构图, 并借鉴危机管理4R理论将危机前预备、危急中应对和危机过后的恢复进行更加细致的分工, 主要包括:

2.1 海洋危机前预备

海洋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建设。主要是指国家到地方层面是否设立完整的海洋危机管理法律条文及法律条文修订与完善;地方海洋行政部门依法行政能力;海洋危机管理法制宣传教育普及。

应急预案建设情况。主要是指地方海洋行政部门应急预案启动能力;是否举办模拟假设演练活动;应急预案修订的频次。

海洋危机管理组织体系。海洋危机管理政府组织机构体系是否健全;海洋危机管理非政府组织 (NGO) 参与情况。

信息监测预警系统能力。指海洋危机前预报、前兆监测能力状况。

救援物质资源储备情况。主要包括物质资源储备、海事应急救援队伍、海洋通信医疗设备、海事应急专项资金储备情况、海洋危机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海洋危机前评估。主要是指海洋危机过程中的资源投入评估;对各类海洋危机所带来损失状况的评估。

2.2 海洋危机中应对

海洋危机速报与跟踪。指海洋危机发生1小时内, 陆地得到信息而作出反应的能力;预测海洋危机发生阶段期间是否再发生海洋破坏性危机事件。

海洋危机管理指挥协调与联动。统一指挥, 沿岸各个海洋行政部门联动, 反映海洋危机救援力量的整合速度与各部门的参与情况。

应急救援抢险。主要包括, 被困人员的营救能力;信息平台、基础设施系统抢修;应急救援抢险安全防护;医疗队救护能力。

应急资源调度。主要是指海洋危机应急交通路线选择和应急物资供需情况。

信息、医疗、装备支持。海洋危机救援过程需确保通信设备、海洋危机专用医疗设备及其他海洋专用装备齐全和完善。

海事救援队伍能力。主要是指海事救援队伍的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及海洋危机应对知识储备。

2.3 海洋危机后恢复

海洋事故灾害评估与反思。主要包括事故过后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救灾投入的统计评价。

海洋事故危机源的查找。分析危机事故引发的原因, 反思危机处理过程中造成不必要损失的根源, 总结经验以提高今后的海洋危机救援能力和应防能力。

海洋危机预案维护。总结事后经验, 重新修正海洋危机预案, 查缺补漏, 确保预案的完备性与充分性。

灾后修复。指灾后重建物资与资金筹备、灾后重建规划制定情况。

社会心理干预。指海洋危机所带来的人心恐慌、社会舆论, 需要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其短期心理疏导或者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活动, 缓解灾后对人们的心理创伤。

3 基于4R理论应用的我国海洋危机管理现状分析

从4R理论我们可以看出, 危机管理的四个阶段中, 其管理的重点在于“缩减”和“预备”阶段。海洋行政部门在处理海洋政治危机、海洋环境危机、海洋生态危机中, 虽完成了最后的危机救援工作, 或者是将其危机损害程度降到了最低限度, 但是危机救援过程中投入过多的资源以及处理危机过程中各部门统一协调程度还有待提高。下面从4R理论四个阶段分别分析我国海洋危机管理问题:

3.1 缩减阶段

“缩减”阶段作为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 其目的是通过完善救援过程中的操作降低危机发生概率。首先, 海洋行政部门缺乏一支海洋危机管理专业素质人才, 人员知识储备低下, 业务能力不强, 面对突如其来的海洋危机容易乱了阵脚, 往往出现“病急乱投医”现象, 这对于海洋危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根本性的困难。其次, 海洋危机发生前, 风险评估工作不扎实, 盲目操作危机救援资源的调度, 导致危机救援资源大量浪费, 延误海洋危机救援工作。最后, 政府海洋危机应对能力低, 缺位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机构权责不一, 危机发生时, 业务相互推诿, 危机意识和公共责任感薄弱。

3.2 预备阶段

目前, 我国海洋法律主要针对权益的维护, 责任追究和行为补救阶段立法条例, 如《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对于针对我国海洋危机管理设立明确的法律条文还未出台, 这是我国海洋法领域中的一大空缺。其次, 海洋危机管理组织机构预警机制不健全, 无法提前获知危机准确信息以采取预控手段。预警设备设施陈旧, 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危机预警设施, 需要引起政府高度重视。最后, 海洋危机前评估工作不到位, 模拟演练假设活动缺少, 缺乏危机应急经验, 对建立完整的事前准备工作体系造成判断失误。

3.3 反应阶段

反应迅速, 决策果断, 目的明确是处理危机事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我国政府部门中个别干部在处理海洋环境、政治、生态危机时, 过多顾及政府形象、个人利益, 掩盖危机事件发生危害程度, 在信息公开方面大打折扣。考虑过多利益, 延误危机治理最佳时段, 将会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4 恢复阶段

危机过后的修复工作是对事故发生的灾后重建以及补救措施。我国政府在海洋危机应对后缺乏事后社会心理干预的工作。如山东烟台“11·24”海难事故, 忽略了对受难人员及相关家庭成员的心理培训, 容易造成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出现。其次, 海洋危机处理后的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 这也是危机过后的一个重要工作, 应查缺补漏, 避免今后危机应对因人员而引起不必要的时间延误或损失。

4 我国海洋危机管理系统的完善

4.1 提高海洋行政部门危机管理能力,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海洋行政部门危机管理能力, 不仅体现在具备专业的海洋危机管理知识, 而且还需要具有高素质、高意识、高组织性。要求各个行政部门加强危机应急部门的专业知识培训、经验分享、过程总结大会, 平时要加强海上救援队伍的实践模拟训练, 做好基本功的演练工作。地方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应急指挥中心, 制定成套的应急分配工作细则, 以集中制的指挥形式下达命令, 做到遇事不慌不忙, 处事条理有序。在统一指挥领导下, 沿岸各级政府积极启动应急联动机制, 提高责任意识, 遏制相互推诿、怕担责任的思想。充分发挥“思想共鸣, 行动共振”, 能够迅速作出应急反应的措施决策, 各部门协调统一, 真正实现以政府为主导的危机协同管理模式。

4.2 建立健全海洋危机法律体系, 制定危机管理责任追究终身制

十八大报告将“依法治国”方略提到新高度, 法律体系的完善与修订成为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前提。目前, 我国海洋法正处于逐步完善阶段, 海洋危机管理领域的专门法律条文还未涉及到, 这将成为规范政府海洋危机管理行为, 追究海洋危机管理责任的盲区。因此, 建议中央或者地方立法机构考虑出台海洋危机管理相关法律条文, 制定危机管理责任追究终身制, 提高政府部门中个人的危机管理责任意识。

4.3 完善危机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根据4R理论的细化阶段分类 (第三部分) , 可以建立我国海洋危机管理评价体系, 然后结合层次分析法 (AHP) 和专家打分法对我国海洋危机管理做出评价。最后可根据的综合指数对各个层次指标进行排序, 得出最优指标和次要指标。因此, 建立海洋危机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于缩减海洋危机损害程度, 评价危机管理过程的不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4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 (NGO) 和媒体辅助作用

无论是危机发生前、危机发生时和危机发生后, 非政府组织和媒体的作用不容小觑, 要充分调动这些组织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有学者指出, “没有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仅靠政府的力量想完满地解决危机是不可能的。”危机发生时, 媒体要积极跟进危机发生过程, 及时报道危机造成的损害程度、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号召外界社会积极参与危机救援的过程中, 同时媒体舆论监督可以避免政府机构因政绩、个人利益而隐瞒危机造成的社会危害。非政府组织可以做好危机后的捐款和民间集资活动和人员心理安抚工作, 通过举办心理疏导讲座的形式, 缓解受难人员心情, 推动灾后重建工作顺利进行。

5 总结

本文通过4R理论对我国海洋危机管理进行分析研究, 分析发现我国海洋行政部门对应海洋危机存在不足并对不足之处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意见。希望本文能对促进我国政府海洋危机管理能力的评价发挥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如此, 将海洋危机转化为推动“一带一路”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的机遇与契机。

摘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 海洋成为沿线各国关注的焦点。面对频发的海洋危机事件, 我国政府和社会海洋危机管理能力受到极大考验与挑战。通过介绍4R理论, 引出对我国海洋危机管理现状分析和问题存在。最后结合4R理论完善我国海洋危机管理体系, 以期实现我国海洋发展“新常态”。

关键词:4R理论,海洋危机管理,风险评估

参考文献

[1]张玉强, 孙淑秋.关于海洋危机管理研究的几个基础性问题初探[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0 (10) .

[2]周杨明, 赵连荣.基于4R模型下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9 (6) .

危机理论 篇7

关键词:货币危机理论,克鲁格曼模型,随机游走

一、引言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 各个国家的经济学家关于金融危机何时结束的争论不绝于耳, 但是更重要的争论是此次金融危机带给我们什么, 对我们以后经济的发展提出什么合理化的建议。这是理论界应该关注的焦点也是热点之一。金融危机的来临必然伴随着货币危机, 从一定程度上说, 金融危机是由货币危机开始的, 对货币理论的研究成为必然的要求。因此本文选取货币危机理论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克鲁格曼货币危机理论模型作为研究的对象, 首先通过对克鲁格曼货币危机理论模型的回顾和总结, 分析理论模型的特点, 并对模型进行相应评述, 指出模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然后通过随机游走变量的引入对模型进行扩展和完善, 提升模型的解释力, 并为金融创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这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也是我们试图做出的创新之处。

二、克鲁格曼货币危机理论模型和评价

(一) 克鲁格曼货币危机理论模型简述

货币危机理论模型的发展按代序标准来划分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在这期间产生了三个成熟的货币危机理论模型和一个正在完善的货币危机理论模型, 而克鲁格曼是第一个成熟的货币危机模型的创立者, 同时现在克鲁格曼也在致力于第四个货币危机理论模型的创建工作, 可见克鲁格曼在货币经济学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本文中笔者仅选取第一阶段的货币危机理论模型进行理论分析, 以其得到模型对现阶段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启示。

第一阶段的货币危机理论模型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于1979年提出的, 它是西方关于货币危机的第一个比较成熟的模型。这一模型以小国开放经济为分析框架, 以钉住汇率制度或其它形式的固定汇率制度为分析对象, 分析了以放弃固定汇率为特定特征的货币危机是如何发生的。模型通过分析认为, 在一国货币需求处于稳定状态的条件下, 国内货币扩张会最终会带来外汇储备的流失, 从而导致对固定汇率的冲击而产生货币危机。后来, 弗拉德和戈博于1986年解决了原模型中非线性形式导致了固定汇率崩溃的时间确定问题, 使得模型更加完善, 同时增加了模型的解释力。因此, 模型又被称为克鲁格曼—弗拉德—戈博模型 (笔者沿用克鲁格曼模型的表述) 。

(二) 克鲁格曼模型的数学表达

设货币需求Md不变, 货币供给Ms由国内信贷差额和折合为本币的外汇储备R组成, 货币乘数为Y, 则有:

式 (2) 说明, 在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保持平衡的条件下, 即货币供给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国内信贷的增长将导致外汇储备的流失, 其流失速度与货币扩张速度保持一定比例。最一般的表述是, 在一国货币需求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 货币扩张将导致通胀压力或某种形式的贬值压力, 这会迫使该国居民通过对外投资、购买外国商品或直接持有外汇资产的形式抵御这种压力, 从而引起外汇储备的流失并使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重新达到平衡。

(三) 对克鲁格曼模型的评述

克鲁格曼货币危机理论模型从1979年诞生开始就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而且随着弗拉德和戈博于1986对理论的完善, 理论的解释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并且伴随着其对20世纪80年代初的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危机、巴西危机、以及阿根廷危机的成功解释, 成为了货币危机研究的经典理论之一。随着模型关注度的不断提高, 很多学者对模型进行了相应的评述, 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分析这些评述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其实很多评述并未真正切中问题的要害, 对模型的准确理解是运用模型的基础, 因此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克鲁格曼货币危机理论模型进行评述, 为以后的理论研究打下基础。

第一, 将引起危机的根本原因归结为政府的不合理的政策。忽视了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样的处理忽视了其他经济主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将, 货币危机是政府与其它经济主体之间的博弈过程。现在经济理论的研究也表明经济个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紧密整体, 但是由于对个体行为的忽视以及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过度关注使得模型缺乏必要的微观基础。这应该是模型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个体行为的逻辑框架是我们理解经济现象的枢纽, 但是克鲁格曼模型恰恰缺乏了这一环节。

第二, 将宏观经济政策与固定汇率制度的两难困境认为成货币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正是这种困境的存在使得政府在货币危机到来的时候无法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 也正是这种困境的存在使得政府的措施是失效的。而且这种困境一直无法消除, 由此带来的理论结果是货币危机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现象这一自然决定论的论调。这种局面使得货币危机了理论模型自身出现了自相矛盾的局面,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突破两难困境的束缚, 下面我们将对这一困境进行尝试性解释。

第三, 将危机发生机制归结为货币扩张导致外汇储备流失的负面作用与投机导致的外汇储备急剧下降的双重作用。正是这两个作用的存在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加强的态势使得国家外汇储备的大量减少甚至出现大规模赤字, 国家一旦无法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货币危机随之而来。

第四, 将货币危机的发生完全看成是一种偶然的行为。这种偶然性可以从经济由好变坏的过程是怎么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波动通过杠杆效用被无限的发达, 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但是这个小小的波动来源于什么?理论并未给出明确的解释, 但是却为我们提供了应对货币危机的一种思路, 只要我们能控制这个小小的波动, 那么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控制货币危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克鲁格曼的货币危机理论模型总体上的解释力是比较强的, 其主要的缺陷不是其模型的简单化, 而是其模型缺乏必要的经济主体的分析, 其微观经济基础的缺失是模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也是制约模型解释力的最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准确的理解克鲁格曼货币危机理论模型是弥补模型缺陷的基础, 而理解模型的第一步就就是该模型的核心即数学表述中式 (2) , 这个式子是克鲁格曼货币危机理论模型的枢纽。克鲁格曼模型最大的特点是将货币危机看成是单纯的外部冲击造成的, 外部冲击的作用下宏观经济政策与现实经济现状的两难困境加重了这一冲击的后果, 最终导致了货币危机的蔓延, 这里自然而然的提出一个问题, 那就是当式 (2) 在一国的经济中不是必然存在时, 外部冲击可以被合理化解的情况下, 货币危机还会发生吗?是不是只要我们控制了某个变量, 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货币危机的发生呢?或者能够减弱货币危机给经济带来的伤害呢?

三、理论模型的谨慎扩展和结论

(一) 克鲁格曼货币危机理论模型的谨慎扩展

为了解释上面的问题, 笔者尝试对现有的克鲁格曼货币危机理论进行一个谨慎的扩展, 希望在这个扩展的基础上能对现实经济现象做出一个更加合乎实际的解释, 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我们在原有假设的基础上加入一个制度影响参数, 这个参数是由国际金融体制和国内金融体制共同决定的, 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个参数有多大, 我们暂且将参数看成是一个随机漫步的变量 (下文用α来表示这一变量) 。我们认为在处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这个参数做出估计的。

笔者认为可以假想得到一个随机游走的克鲁格曼货币危机理论模型, 这个模型的核心依然是式 (2) , 但是式 (2) 转化为以下形式:

从式 (3) 出发, 当外部冲击来临时, 资本不一定必然外流, 因为当信用扩张时, D增大, 为常数, 但是R是否必然减小, 还取决于α, 如果国内有一定的资金注入, 而且这个资金注入能够提升人们的信心, 那么乘数效用的正作用必将继续发挥作用, 并且随着资金的持续注入, 这个正作用必然会越来越大, 最后避免经济陷入货币危机的境地。根据上面的猜想, α取决于一系列的政策作用, 结合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各个国家不同的表现, 我们不难发现, 国家外汇的外乎储备以及金融制度的涉及的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能在亚洲金融危机过程中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经济增长势头, 与其充足的外汇储备和合理的金融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就是说中国政府可以在货币危机即将到来的时候通过其强大的经济和政策实力影响α的取值, 从而改变R取值, 最终避免了经济危机的蔓延。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也是最小的, 也再次验证了我们这一假说。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可以将看成是内部力量和外部冲击博弈的一个结果参数, 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理解不同的金融体制下货币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程度不同的现象。因此随机游走变量的引入提升了模型的解释力和适用范围。

(二) 结论

通过模型的扩展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有益的结论:

第一, 我们认为货币危机是可以控制的, 我们即便不能将其完全避免,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金融体制的设计将其影响降到最小, 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世界经济的联系也日益紧密, 加大了国内经济调控的难度, 可以设想未来国际间的合作必将成为应对货币危机的重要途径。

第二, 货币危机理论模型必须有一个逻辑自洽的微观基础, 这样才能提升模型的解释力, 才能从根本上理解货币危机发生的过程, 进而更好的实现对经济进行调控的目的, 而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我们认为是个体行为在转化为群体行为过程中对乘数效应的影响, 从一定程度上讲, 乘数效应的正负强度是经济主体之间博弈的结果。因此, 我们有理由相信, 如果我们能正确的引导这一方向, 那我们就真正找到了应对经济危机的方法了。

第三, 对货币性质的准确理解也是制约现有金融制度设计的重要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 货币的形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因此对货币性质的准确把握成为现有研究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可以说对货币性质的理解不但制约着货币理论的发展和我们应对货币危机的方式, 同时也制约着整个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四、对现阶段金融体制创新的几点启示

金融创新是现阶段各国在经济发展中面对的重大挑战, 由于金融研究理论的成果颇多, 到底选取哪一个作为金融创新的指导原则, 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热点, 也是政策关注的焦点, 基于前面得到的结论, 对现阶段金融体制创新我们能得到以下三点有益的启示:

1、国家应保有一定量的外汇储备以备不时只需, 可以再外部冲击到来时暂时减弱外部冲击的作用, 为内部调整赢得时间。外汇储备的存在可以通过影响随机游走变量的大小, 从而影响国内资金的存量, 是国内经济重新找回信心的关键, 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有效的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 进而通过对乘数效应的影响, 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 有效的减弱货币危机对经济的冲击。

2、加强对本国金融系统的监管, 同时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式的判断, 谨慎的使用扩张的货币政策, 扩张的货币政策要有相应的配套机制做基础, 为货币扩张政策留下缓冲空间。金融重新的过程中除了要加强货币流动性的监控外, 更重要的是对准备金的监控, 同时金融机构在放贷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借贷方的信息, 而且要随时对借贷方的经济动向进行分析, 通过对大的企业的监控及早的发现经济中存在的泡沫, 缓慢的把泡沫挤出, 防止经济面突然的恶化。

3、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国家之间要加强合作、共同研究, 寻求国际金融体制和国家金融体制的新模式, 使国际金融体制和国内金融体制能形成良性的互动, 特别是国际金融体制要走出大国控制的误区, 真正起到稳定全球经济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2]、郭清马.货币危机模型在中国当前的表现[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2) .

[3]、鲁政委.货币危机:历史经验、当前形势与对策[J].中国金融, 2008, (13)

危机理论 篇8

【关键词】公共关系危机;互利方法;愤怒的公众;类型;媒体

【作者单位】曾艳,荆楚理工学院。

2016年4月,“魏则西事件”发酵,百度搜索和百度推广被推上风口浪尖,百度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公共关系危机。8月,百度公布“魏则西事件”之后的首份财务报表显示:二季度百度营收182.64亿元,低于此前的预期值,同时,净利润下滑34%,创下自百度上市以来单季度最大跌幅纪录[1]。“魏则西事件”带给百度的危机只是近两年国内公共关系危机事件频发背景下的一个体现。可以说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公共关系危机事件的主体——政府部门、企业、机构与组织以及个人所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事件对当事方所产生破坏力也是异常巨大。那么,在新形态下,当公共关系危机事件发生时,如何与公众、媒体以及相关部门打交道,才能将危机带来的破坏力降到最低,成为当下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此时,可能我们需要换一个思路来考虑公共关系危机事件的处理。2016年7月,《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这本书将“互利方法”带到了国内公共关系从业者的面前,带给我们新的思考维度。《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一书的作者劳伦斯·萨斯坎德、帕特里克·菲尔德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的公共关系专家,该书的核心是建构与公众互动的新方式——互利方法,以此试图帮助政府以及企业与相关机构重新赢回公众的信赖。此外,在“愤怒的公众”界定方面,该书对危机公关的类型、媒体的身份与作用等问题也提出了独到的观点,由此建构起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一、理解愤怒的公众

公共关系危机事件发生之后,借助媒体渠道的传播,当事方可能会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愤怒的公众包围之中,各种批评铺天盖地地袭来,形势之危急不容争辩。当事方可能很不理解,这些公众是谁,他们为什么愤怒,他们愤怒了又关我什么事?由于当事方不理解公众的愤怒,因此不重视,也不回应,而“愤怒的情绪会腐蚀民众对我们基本社会制度的信任”[2],会损害国家的竞争力,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同时也会使得企业的公关成本增加,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告诫我们要理解这些愤怒的公众,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他们的不理性,他们是不是理性并不重要,至少他们能够感觉到自己受到了某种威胁。由于人类动机的复杂,愤怒的表达形式、产生原因和目的都是不尽相同的。无论在什么情境下,什么样的表现形式下,愤怒更多是指:“对真实存在的,或者主观感受到的痛苦,以及可能带来痛苦的威胁所产生的防卫性反应。”[2] 因信息的不对称性与不透明性,公众所获知的可能仅仅是事件的一个局部,公众也总会认为还有隐情。因而面对愤怒,我们不应该简单地把其理解成是一种“情绪爆发”,或者是一种“情绪过敏”,而是要开始寻找愤怒背后的原因。当我们把别人的愤怒看成是一种合理的情绪表达时,我们也就容易换位思考,从而着手解决问题了。

理解愤怒产生的原因是必不可少的。在《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看来,产生愤怒的原因主要有三种:受到伤害;别人的错误使自己陷入危险境地;信仰受到了挑战。面对不同的原因,应该有不同的处理方法。面对因伤害带来的愤怒,当事方要承担所有责任,并采用对话的方式与受害者直接交流。此外,当事方应设计几套赔偿方案,加以实验,最终选择一套切实可行的。面对因风险带来的愤怒,当事方要积极面对大众,做出响应,尽可能公开相关信息,可能的话成立一个专家小组与各方协助制定计划,对可能产生的最坏后果做出预案。面对因信仰与价值观受到挑战所产生的愤怒时,当事方处理得要更为巧妙,要尽量客观地承认不同的价值观都有其合理的地方,并且保持相互沟通,让对方获得更多的信息,以便寻找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

当我们受到伤害,处在弱势并且面对强者时,我们容易愤怒;当我们面对谎言,受到欺骗时,我们也会愤怒。当然有时候愤怒可能只是一种作秀的手段,其目的是利用愤怒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愤怒如此多元,认识愤怒、理解愤怒、认同愤怒,寻找愤怒的原因是公关人员所要攻克的难题。而面对如此容易愤怒的公众,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处理显然已经不大可行,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更好的应对方式——互利方法。

二、互利方法:公共关系的新策略

在公共关系学科,针对公共危机,理论上强调的是要进行有效的沟通。然而在实践上,从业者有着各种各样独特的技巧,如“石墙策略”“洗白策略”“烟幕策略”“幌子策略”“推诿策略”“口诛笔伐策略”等[2]。应该说,这些策略在一定的时期曾经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其整体呈现上显得那样的不真诚,一幅不沟通、不合作,高高在上的姿态。现代社会,媒介高度发达,公众越来越重视个人权利,任何小的事件也有可能被无限放大,公关人员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很容易使自己陷入失信的状态。因此,公共关系学界各种新的理论与提法不断涌现,如游昌乔首创的“危机公关5S原则”等。

虽然说《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中的“互利方法”早在1996年就提出了,但在今日的语境下,这个原则又获得了新的意义。尤其在中国,就像作者在序言中所说的,该书中所倡导的行动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所以针对中国来介绍“互利方法”就有了更深一层的现实意义。在作者看来,互利方法主要有六条基本原则:响应对方的关注;对事实进行联合调查;做出应急承诺,将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并对意外产生的可知影响做出赔偿;承担责任,承认错误,共享权力;自始至终以诚信为行事之本;着眼建立长期关系[2]。响应对方的关注实际只是从自己的利益考虑上退一步,在协商中如果能够理解对方的观点,那么协商成功的可能性将会大大提高;对事实进行联合调查实际上是把双方都认可的一些信息摆在台面上,这看起来可能是比较让人担心的原则,虽然与对方分享信息可能意味着信息会被利用,但实际上分享信息反而有利于产生令人信服的效果;做出应急承诺,能够把不良后果的影响降到最低以避免不良后果发生之后的巨额赔款;主动承认错误,将在最大限度上释放善意,其对关系的改善将强过众多公关专家出马;而诚信一定要做到言出必行,不能夸大,也不能失信,因为事后收回自己的言论将丧失信任;忽视长期关系在短期内看不到什么坏处,但是公众在愤怒之后可能会有一次反复,而长期关系的建立将有利于解决未来可能发生的纠纷。

nlc202309090350

应该说这六条基本原则与传统的公关方法策略有本质的区别,如果说传统的公关方法更多立足于形象的塑造,借助于传播手段来影响公众的话,那么这种新的公关方法则致力于建立一种互利关系,其六条原则共同发挥作用,缺一不可。紧接着,《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以一个真实与虚拟结合的“老塑料工厂”案例来详细说明了这六条原则在一个复杂、进程多变的事件中如何使用。

三、公共关系危机的类型

作为公共关系的理论图书,《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理论体系的建构还体现在,其对公共关系危机类型的划分与不同的针对性策略指导上。在作者看来,公共关系危机主要有三类:意外事故、企业风险以及价值冲突。这三个类型的划分足以覆盖多数的公共关系危机类型。

意外事故是在所有的危机中最为常见的,如果处理不当极易伤害一个组织的公信力与声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很多重大事故成为引人瞩目的新闻。一家企业如果失去公众的信任,对其所在的整个行业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以1979年的“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以及1979年的“埃克森·瓦尔德斯”号邮轮泄漏事故为例,详细分析这两个事件进程中公关策略的得与失,指出企业在事故发生时一定要说出真相并及时公开信息。公开信息是利大于弊的,我们不要低估了公众理解形势的能力,而有意无意地掩盖信息。当事方要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为自己转移责任;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与公众沟通并及时反馈信息;先减损后赔偿,这样既能缓解灾情,又能公平地赔偿受害者。

可能发生的风险也是公共关系危机中常见的类型。利益总是和风险相伴,如何降低风险,如何不让可能出现的风险毁坏自己公司的形象,是此类危机公关所关注的重点。《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以道康宁乳房植入体争议事件为例,详细说明了面对公司产品可能出现风险时的公关策略——对产品了然于胸,对公众据实以告[2]。 如果公众对潜在的风险感到担心,那么相关机构就得设立一个明确的性能标准并把它清楚地表达出来。企业要着实降低风险而不是淡化问题,要寻求答案来减少其中的不确定性,而不是有意地隐瞒相关信息。在做决策时,企业应将相关利益方都纳入决策的过程当中,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出应急承诺,缓解人们的忧虑,同时确保这些承诺的达成。

一些公共关系危机是由价值冲突引起的,价值冲突关乎是非对错的判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当价值观受到挑战时,我们会认为我们生存的方式受到了挑战。面对价值冲突,争执的双方应该如何找到共同立场?《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提供了一种新的缓解冲突的模式,该模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双方先就一些边缘性问题达成一致,以缓解具体的问题;第二阶段,双方关系在某些方面发生改变,双方要致力于建立关系,而不是解决具体的问题;第三阶段,则是价值观的改变。作者认为,现实生活中,任何个人、机构、政府都不足以带来第三个阶段的改变,其所依靠的是所有人在长期以来的不懈努力与合作。

《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进一步以魁北克水电公司与克里族人的冲突、医学实验的动物权利两个案例说明了价值观冲突的严重性。其互利方法的核心是以平等对话的方式来取代发号施令。双方都要加强自我反省,求同存异,先促成对话,在一些局部问题上达成共识,然后期待在更高层面上的共识,同时要避免不得其法的行为,以免加剧文化冲突。

四、媒体的身份与作用

在公共关系危机事件当中,媒体应该起到什么作用,《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也有自己独到的认知。长期以来,公关人员与媒体之间的关系被描写得非常晦涩,他们之间有时会打得火热,有时又会处在对立的两极。传统观点认为,媒体是可以控制的,也是应该控制的。媒体只是一个消息传播的工具,自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布消息,这当中没有双向交流的过程与必要。以百度为例,从“百度文库事件”所引起的版权问题争议[3],到“魏则西事件”,百度作为媒体与企业双重身份的公司,以为自己掌握了权力,没有必要向其他媒体分享自己的权力,更多是在为自己的形象进行辩解,没有与其他媒体进行沟通。毫无疑问这是一种传统的媒体策略,没有很好地重视媒体作用的策略。

《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一书认为,百度这种对待媒体的态度在新的形态下是不可取的。相关组织与机构不应该把媒体看成是自己的对立面,也不应该仅仅把媒体看成工具加以操纵,而是在互利方法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媒体的利益,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信息,并且坦诚相告。“媒体所关注的、所需要的、所感兴趣的,我们都应该考虑到,就像他们也是我们在谈判中要面对的利益方。”可以说这种与媒体的关系处理方法,对媒体身份与作用的认知是全新的。

同样,《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也列举了一个优秀的案例来说明问题。明尼苏达新闻理事会是一个非营利的独立机构,当公众觉得受到了媒体不公正的对待时,可以通过这个理事会来投诉。《明尼阿波利斯星坛报》曾经报道了15岁的非裔女孩怀孕的故事,因此遭到非裔社群的投诉。明尼苏达新闻理事会接到投诉后立即进行了调解。报社的总编辑为此进行了反思,并开始了新的一轮新闻采写,之后的报道获得了广泛的好评。显然像明尼苏达新闻理事会这样的机构既能保护媒体的言论自由,也能帮助媒体取得公众的信任,成为互利方法应用的典范。

《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一书无论是理论还是实例对我们来说都极具借鉴意义,正如书中作者在序言中说的:“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她可以从其他国家借鉴经验、吸取教训,与自己独特的文化与政治相结合。中国人民正处于这样一个快速变革、思想动荡的时代,他们也会不断地进步,以公民的姿态共同参与讨论当下的社会议题。”[2]这也正是我们所期待的。该书不断强调,正直、诚实、声誉、正义始终是解决公共关系危机事件的核心,也是“互利方法”的核心。我们期待国内相关从业人员可以利用互利方法的六条基本原则来处理危机,从而为我们的社会树立诚信的社会形象。

[1]投资者报.魏则西事件重创百度传统业务 爱奇艺私有化终止有玄机[EB/OL] .http://stock.eastmoney.com/news/1437,20160808653545077.html/2016-08-08/2016-08-13.

[2]劳伦斯·萨斯坎德,帕特里克·菲尔德.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M]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7).

[3]郭丹.从百度文库事件看数字时代的版权问题解决之道[J] .出版广角,2012(3).

危机理论 篇9

凯恩斯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差异

马克思主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内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的发展将产生两方面发展,一是资本的本性决定了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从而使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常态,这一矛盾堆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二是市场自发调节的运行方式产生了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引起经济发展中的比例关系失调。而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成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在他看来,普遍性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和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源于消费与投资两方面有效需求不足的内在结构,只要通过政府积极而主动的经济扩张政策,自由放任的资本注意就能转化为可调节的资本逐一,经济危机就可以医治。因此,凯恩斯主张政府要调控经济,并提出应对危机的国家干预政策,即危机发生时,政府调控的着力点不是刺激生产,而是通过制定公共开支计划,增加就业,减税等形式扩大需求。而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心理因素,他认为其根源在于三大基本心理法则,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虽然两者在分析经济危机的成因问题上都提到了有效需求不足,但两人分析的层次和深度是不同的。马克思的分析逻辑是:在资本注意生产过程中,资本的无限扩张和劳动人民的相对贫困这一制度内生的对抗性矛盾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其理论的核心在于把造成经济危机的一切直接原因都看作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各种层次上的具体表现,而基本矛盾则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存相始终。而凯恩斯绕过生产过程分析,认为经济危机的原因是流通领域中没有足够的购买力使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销售出去,解决之道是由政府想尽一切办法扩大需求来化解有效需求不足,从而消除经济危机,他将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归结为人类的天性,没有进一步追溯危机成因的深刻制度基础。就马克思与凯恩斯的分析路径而言,马克思重视资本生产过程的分析,把危机看成是资本生产过程内部矛盾的必然结果,凯恩斯分析的重点则在流通领域,对资本的本性并不关注,比较而言,马克思对经济危机做出的解释更为深刻,也更具有实质性。

危机理论 篇10

经济全球化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危机与挑战。随着产品复杂性增加、产品安全标准提高, 加之网络技术日益发达和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 危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常见的特征。成功的危机公关能够提升企业的形象, 并迅速走出危机带来的影响, 反之, 则可能使企业陷入困境, 甚至走向没落。因此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 不仅要有竞争观念, 还要保持忧患意识;不仅要有危机管理观念, 更要掌握处理危机的方法。而竞争情报作为一种智能决策支持工具, 能够通过有计划的监测, 为企业危机预警、信息收集、分析、评估、事中控制与事后复兴提供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1 基于竞争情报的公关危机理论分析

1.1 公关危机理论

危机 (Crisis) 一词在《韦氏字典》中解释为“转化与恶化的分水岭”, 是决定性和关键性时刻, 是生死存亡的关头。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危机的概念界定有不同的阐述:Kathleen Fearn·Banks认为危机是“一个主要事件可能带来阻碍企业正常交易及潜在威胁企业生存的负面结果”;Donald A·Fishman认为危机是“发生不可预测的事件、企业重要价值受到威胁、企业对外回应的时间较短、危机沟通情境涉及多方面关系的剧烈变迁”;以上几位国外学者对企业危机概念的界定均是以企业所面临的危机事件为出发点, 而极少涉及到危机成因的表征。我国学者刘刚提出, 危机是一种对组织基本目标的实现构成威胁、要求组织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关键性决策和进行紧急回应的突发性事件。孙多勇将危机界定为一种决策情势, 在此情景中, 企业所认定的社会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面临严重威胁, 突发紧急事件以及不确定性前景造成高度紧张和压力。

综上本文把危机定义为: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因若干方面的矛盾激化, 并以某些突发事件及潜在的或显在的问题形式出现, 导致企业正常的业务活动受到影响, 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非常规的状态。危机与公关危机 (即公共关系危机, Public Relations Crisis) 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危机的内容更为宽广, 危机不一定是公共关系危机。公关危机一般会导致企业与公众关系发生变化、企业的正常业务受到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企业形象受到损害等。它是需要企业动员所有的传播资源去应对和处理的。

公关危机区别于通常危机主要在三个方面:其一, 组织形象受到损害;其二, 组织与关键利益相关者受到损害;其三, 急需组织利用公共关系相关手段重建关系, 进而修复破损的形象。一般来说, 公关危机包括关系危机、舆论危机、形象危机、声誉危机等。

1.2 竞争情报理论

竞争情报是对整体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全面监测过程。是以合法和道德的手段, 通过长期跟踪、收集、分析和处理各类与企业竞争相关的信息, 提炼出对本企业及主要对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劣势和机会的关键情报, 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 从而帮助企业发现机会, 避免威胁, 使企业在信息充分、可靠的条件下制定决策, 由此始终处于市场竞争的前沿。

竞争情报的工作过程是竞争情报工作者根据企业各部门的需求, 采集、加工、分析、生产与传播竞争情报的过程。

由于竞争情报系统的模式不同, 不同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流程细节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 竞争情报过程包含六个步骤, 即组织体系的建立、情报规划、信息收集、信息处理、情报分析和情报发布。

1.3 竞争情报理论在公关危机中的作用

企业公关危机的爆发是一系列因素积累的结果, 往往由一个简单的事件开始, 演进脉络清晰, 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性, 分为五个明显阶段:潜伏期、爆发期、成型期、消退期、解决期。

由于竞争情报具有对企业威胁和机遇的早期预警功能、能够帮助企业决策者洞悉未来变化、避免各种市场环境风险, 因此竞争情报可以在企业公关危机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竞争情报是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竞争优势, 由专业的情报人员根据竞争情报需求, 经过信息收集、信息处理、情报分析和发布等一系列程序后, 由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采纳并转化为企业决策行动的完整过程。竞争情报既是一种信息产品, 又是一个工作过程。

2 基于竞争情报的公关危机应用研究

尽管企业危机爆发前期往往会释放出大量信号, 但由于在危机尚未发生时这些信息十分微弱, 因而很容易被忽略。而竞争情报工作本身就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信息检索工作, 它内在地要求情报工作人员时刻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 通过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信息符号来分析环境变化趋势, 为企业提供充分的预警情报来源, 促使企业对这些变化做出适度反应。竞争情报在企业危机公关实践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要素:

2.1 构建公关危机预警机制

利用PEST分析工具进行宏观环境分析、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五力模型确定行业内外的竞争对手、标杆分析法分析行业内标杆企业可能采取的行动, 以及SWOT工具分析企业当前的优势、劣势、面临的威胁和机会等, 运用这些竞争情报理论与方法, 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行业动态和竞争对手的监测分析, 构建危机预警机制, 从而能够为企业危机提供早期预警, 将危机扼杀在萌芽中。

2.2 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经过长期的竞争情报积累分析和对竞争对手的监测, 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企业公关危机应对培训教材。基于此, 从企业高层开始, 自上而下, 进行相关培训, 提高企业管理阶层的公关危机敏感性。这样当危机发生时, 就能够做到从容应对, 对媒体的信息发布或回答提问时做到适宜恰当。

2.3 建立常见问题库

企业决策层在制定政策时要悲观, 尽量考虑周全, 并做最坏打算, 但在实施对策时, 则应该积极乐观。当危机发生之初, 企业通常不能全面掌握信息, 一旦这些信息通过媒体传播扩大, 谣言和不实夸大的报道就很容易将企业置于非常危险的处境, 因此制定一个具有通用性的常见问题库有利于在这段信息真空期提高公关危机应对效率, 并保持对外言论和行动一致。

2.4 掌握报道主动权

危机发生后首先需要控制事态的发展, 使其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 与公众进行积极沟通, 争取其支持, 努力消除有碍危机处理的各种人为因素。及时公布相关信息, 掌握报道主动权, 正确引导新闻媒体将真实的情况呈现给公众, 通过有效的危机沟通和传播来消减危机带来的多方压力, 化解矛盾、缓解对抗、达成共识、争取支 (下转第281页) (上接第243页) 持以利于控制局势、减少损失, 转危为安。

3 结论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环境日益复杂, 任何企业都必须重视危机公关管理, 善于发现问题, 同时能够及时寻找利用机会, 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化危为机, 才能在当今市场立于不败之地。竞争情报以其敏锐性、前瞻性及可靠性等能够为企业公关危机管理提供一整套行之有效预警及应对机制。将竞争情报理论融入危机管理的理念中, 将竞争情报方法运用于危机应对的实践中, 有利于为企业创造健康的发展环境, 促进企业的成长与发展。

摘要:竞争情报是对整体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全面监测过程, 同时也是对该过程的分析研究, 而提炼出的信息产品, 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随着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激烈, 如何及时、正确应对公关危机已成为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命题。通过对竞争情报和公关危机的研究, 文章认为将竞争情报充分运用于公关危机管理, 有助于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处理危机, 以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关键词:公关危机,竞争情报,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李纲, 王庆.基于竞争情报的企业危机管理[J], 中国图书馆学报:双月刊, 2004 (6) :36-39.

[2]王克平, 蒋玲.基于竞争情报的企业危机预警体系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 (12) :56-59.

[3]朱君璇, 郑建国, 郭华.竞争情报在企业公关危机中的应用机理及预警机制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 2014 (2) :179-182.

上一篇:电力应急救援下一篇:操作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