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EC四篇

2024-08-10

ISEC 篇1

1 ISEC项目的优势

1.1 先进的教学理念

在ISEC项目教学中体现并实施了多种理念, 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 强调“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ISEC项目教学中, 必须明确教育服务理念, 即以学生为中心, 教授方法以引领和指导为主, 这是由双语教学本身强调教学的“互动”决定的, 这一理念要贯彻到教学的全过程以及其中的各个环节和活动中。“互动”包括课内和课外、本专业与相关专业、各种思维方法之间和各种能力之间的互动, 同时还包括学生和学生之间、校内与校外活动之间的互动。这种理念正是我国提倡素质教育的体现。

1.2 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ISEC项目强调素质教育,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提出问题, 勇于创新,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鼓励学生对跨学科领域进行研究与学习, 在促使学生了解各科知识最新动态的同时, 培养学生团体合作、协调工作的精神, 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另外, ISEC项目还强调双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营造重视学术的气氛。

1.3 科学的评价体系

ISEC项目的课程考核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每一种考核方式都必须精心设计, 以锻炼学生的不同技能与团队合作能力。这些考核方式的确立必须建立在保证所有Learning Outcomes (学习成果) 都要涵盖其中的基础上, 当然还包括所有Assessment Criteria (考核标准) , 非Learning Outcomes的内容不出现在考核中, 而且每一个Learning Outcome只能考核一次, 不允许重复考核。当有一次考核结果为不及格时, 要给学生补考的机会, 直到考核通过为止。

ISEC项目要求每一门课程中尽量运用多种 (3种或3种以上) 考核方式, 以确保学生的能力充分被发掘和体现。课程成绩评定综合了平时出勤、课堂参与、课程作业、阶段测验、专题报告、实验及综合设计等几个组成部分。

2 普通本科多媒体教学改进措施

2.1 改进观念

首先是教师的角色转换。教师的角色由过去教学中的主体转换为教学的“引导者”。其次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学生将来进入社会需要哪些能力, 教师就应着重加强哪些方面的教学, 也就是, 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第三是考核方式的转变。改变过去“一考定终生”的考核方式, 使用不同的考核方式, 在不同的阶段进行考核, 着重加强对学生没有学习透彻、没有掌握的内容的考核。最后是学生角色的转变。过去学生只要坐在教室里, 不扰乱课堂秩序就可以了, 现在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意味着他们必须参与其中, 必须自己主动学习。

2.2 改进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将“老师教什么, 学生学什么”“老师不教, 学生不学”这种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不会什么, 老师教什么”, 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可以在开始上课前, 先在QQ上创建一个学习交流群。学生上第一次课时, 将教学大纲、参考书目以及考核模式都介绍给学生。然后让全体同学加入这个QQ群, 设置班长和学习委员为管理员, 以后有关事宜都可以在QQ群中进行交流。登录QQ群以后, 教师需要提供教学资源, 引导学生完成教学过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 协作完成教学, 在群中还可以与同小组或非同组成员以及教师进行互动交流, 学生提交作业, 教师给出反馈, 如图1所示。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 学生转变为教学主体, 他们需要具有主动学习、主动提问以及主动合作等能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课上参与教学活动、课下做作业等方式, 逐渐具备上述能力, 而这些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在现阶段, 不能要求教学地位迅速从教师为主体变为学生为主体, 应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革。突然转变教学方法有可能造成课堂混乱, 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逐渐提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

2.3 改进课程考核

过去的大学考试只有一次期末考试, 学生通常通过考前突击复习来通过考试。这种考核方式造成学生平时非常轻松, 基本不学, 考前非常紧张, 突击记忆, 考后忘之脑后的现象。想要改变这种现状, 就需要改变考核方式, 让学生平时也参与学习。

借鉴ISEC项目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考核成绩可由考勤成绩、平时成绩、作业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等几部分组成, 而且应规定任一部分成绩没有及格, 总成绩就不合格。其中, 平时成绩应包括预习成绩和课堂表现成绩。具体成绩构成如表1所示。

当然, 每一门课程都有各自不同的情况, 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找出对应的合适的考核方式是每一位教师的工作。但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是一种趋势, 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思考的。

3 结语

ISEC项目的核心价值是ISEC重心不在于知识的传授, 而在于获取知识方法的训练。现在对于普通本科学生也是如此要求的。总之, 将国际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入普通本科教学后, 教学效果比以往提高了许多,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提升。今后将继续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形式上进行深化改革, 争取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江鸿.浅析ISEC项目对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14 (11) .

[2]刘勃然.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 (ISEC) 教学改革探析[J].学理论, 2015 (33) .

[3]朱利阳.ISEC项目实施中高校教师的角色危机与重新定位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 (2) .

[4]武丽英, 魏春燕.ISEC项目课程双语教学方法的实践与研究——以微软办公软件应用课程为例[J].阴山学刊 (自然科学版) , 2016 (2) .

ISEC 篇2

1 ISEC课程运行的现状

ISEC项目中, 会计专业是主要专业, 发展势头良好, 会计专业的招生情况、课程设置、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的情况如下。

1.1 会计专业招生情况

2013级会计学招收了112人, 2014级会计学招收了114人, 2015级会计学招收了99人, 共招收了325人。其中第一届学生招收的是过三本线的, 第二届与第三届学生都是过了二本线。这些学生普遍都是刚刚过分数线, 英语水平不高。

1.2 课程设置

会计学专业的课程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总学分为179分。第一部分是基础通识课程, 占总学分的8%。第二部分为学科拓展课程, 占总学分的8%。第三部分为公民教育课程, 第四部分为学生发展指导课程, 这两部分占总学分的28%。第五部分为专业课程, 占总学分的58%。

1.3 教师队伍建设

总任课教师数量为44位, 其中博士2位, 占4%;硕士42位, 占95%:具有国外留学背景的教师有3位, 占6%。行政管理教师有6位, 其中教师兼职行政的有2位。现在ISEC项目会计学的任课教师具有国外学习背景的占极少数。由于大多数教师在本土接受教育, 缺乏一个英语语言环境, 平时接触英语较少, 在备课上需要准备很长时间。ISEC课堂教师一般使用双语教学, 在关键的概念、案例以及练习时, 使用中文讲解, 简单的地方则使用英语讲解。

2 ISEC课程推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其体现

2.1 存在着认识的不足

ISEC项目在各地发展情况不同, 包头师院的美术系专门举办了一个巡展, 体现过程性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而同一时间河南省郑州航院将不再招收ISEC项目的学生。承办ISEC项目的学校有很多, 而每个学校对这个项目的重视程度不一, 管理方式不同, 认识也有所不同。对于ISEC项目, 存在着几点认识不足: (1) 对于中外办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中外办学对于中方来说, 是提高办学质量、学习国外办学模式的一个良好的机会。众多ISEC项目的参与者对于ISEC的认识还止步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并不认同它对于教育改革的作用。 (2) 中外合作办学也是一种教育服务, 而中外合作办学引进的市场化很低, 引进外资的数量少, 经费投入不足。 (3) 在法规政策上, 《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理事会、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的中方组成人员不得少于1/2。按常规, 理事会和董事会成员人数必须为单数, 即理事会、董事会的外方组成人员只能少于1/2, 这就成为外方投资者最担心的一个问题, 他们担心自己的办学思路及其利益会在理事会或董事会上被1/2以上的票数否决, 这是影响国外投资者投资办学的最大政策性障碍。

2.2 综合管理欠缺

ISEC项目目前在师院具体的日常教学、学生管理、教学考核与监督从属于教学单位, 行政管理、教师培训、内外审组织协调等从属于国教院。学校以及国家基金委对于整个项目具有统筹与指导的作用。项目日常的管理工作中, 有些事宜并不能完全泾渭分明, 例如学生的德育工作、双语教师的培训、经费的管理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各方面的配合, 但却处于灰色地带。整个ISEC项目的综合管理是项目执行与长期运行下去的保障, 对于各方面的职权的划分、政策的制定会是对综合管理的一种考验。

2.3 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不强

ISEC项目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出国际化人才, 那么首先教师就必须具备有深厚的专业素养, 通晓国际化会计准则、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以及相应的国外学习的背景。王金辉指出:教师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课堂上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学生也会受到教师很大的影响。在对于商学院会计学国际班学生的调查中, 许多学生就指出对于双语教学不能适应, 英语教材看不懂, 中英文讲解需要语言间的切换, 加大了理解的难度, 最终导致中文会计准则没有学好, 英文的会计准则也没有学好。而学生出现听不懂的状态与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关系。

现在的教师缺乏较好的英文沟通能力, 也欠缺对于中英文会计体系间的融会贯通, 导致学生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同时, 学校或是院系, 很少对ISEC项目在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一般的培训多是应基金委ISEC项目办的要求参加, 次数不多, 培训的主题也多是关于过程性评价、国际化人才培养、主动性学习等培养, 缺乏对教师会计学专业素质、英语能力、教学经验相关的培训。

2.4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习成果不理想

在初高中的教学中, 学生一般处于被动的状态, 常有满堂灌的现象。学生也形成了被动、依赖于教师的学习习惯。短期内让学生从被动到主动, 从听从到批判性思维是非常难实现的。同时, 学生的英文水平不高, 很多学生反映听不懂、看不懂;语言的障碍会形成一种畏难的情绪, 这种情绪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积极性降低, 学习动力就不强了, 兴趣转淡, 学生们也就不愿意在专业英语上付出努力, 致使学习成果不理想。

2.5 教学资源不足

ISEC课程崇尚明辨性思维以及过程性评价, 这就要求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 而并非单一的考试。同时, 考核过程中也要使用英语作答。这就要求教师或是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资源做参考, 才能形成新的考核形式, 也会促使学生进行全面的思考。学校 (院系) 一般都会买中国知网的数据库, 但是知网中鲜有国外的文献、数据或是多媒体资料。另外, 学校或院系也缺乏国外的图书资料, 无论是与专业相关的还是课外的。其次, 专业课的教科书一般由老师自己来选定, 而对于初次上课的教师来说, 如果没有一个范围或是书目, 仅凭浅薄的ISEC教学经验, 很难选出一本适用于学生和教师的英文教材, 这就要求学校方面要积极地建立起一个信息交流平台, 方便本校教师与外校教师的联络。

3 对策

针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师资、学生和教学资源等方面提出解决的方案:

3.1 解放思想, 放宽政策方面的限制

中外合作办学的理念、办学的效果以及优势应该在师生与工作人员之间进行进一步的宣传, 可以使受众广泛地客观地全面地了解ISEC项目。同时, 办学的经费除了学生交的学费以外, 还可以引进外资。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应该适时地放宽对中外合作项目办学管理权的约束。

3.2 加强综合管理

ISEC项目的运作是由基金委项目办、学校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几个方面配合完成。这几个方面对于ISEC项目的教学、德育、行政监管等都负有责任, 所以这几个方面要通力配合。具体来说, 教学方面, 项目办要为各个学校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与指导, 例如, 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日常监管以及审核制度的确认、专家的指导、教材以及教学资源的提供。学校在执行的同时, 对于制度或大纲的修订, 有问题或是困难, 需要及时告知项目办。学校的职能与教学单位之间, 需要就经费分配、使用以及审计制度、教师与学生的培训政策、教学或科研的奖励荣誉制度等反复讨论, 确定一个针对于ISEC项目的有效的综合运行管理制度, 统辖各方面的需求, 为这个项目健康有序的运作提供重要的保障。

3.3 提高双语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壮大师资团队, 提高师资的素质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 引进符合要求的教师。中外合作办学, 可以向外方提出要求, 让他们派遣一些高素质的外教, 缓解师资压力。如果外方无法提供, 可以自行招聘专业素质高的, 英文水平高的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外教;也可招收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专业素养高的中国学者。在对学生的调查中, 学生就反映了希望教师的英语可以更好, 发音可以再标准一些。这说明学生对于教师会有要求和期待, 第二, 一般引进教师的数量不会超过原有的教师人数, 那么学校就应该提供定期的语言培训。培训可以围绕中外会计系统知识、英语、双语教学等方面进行。学校也可以提供短期的国外交流计划提高教师的素质。

3.4 强化英语语言环境, 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学院在加强教学的同时, 应努力塑造一个说英语的环境, 这同时也是提高教师和学生素质的有力措施。第一, 创办一个英语角, 广邀各个院系的学生参与, 打造出一个良好的口碑, 形成一个长期的活动。同时, 也可以邀请外教和本院的教师参与这个英语角, 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 加深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了解, 促使双方一同进步。第二,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英文辩论或是英文竞赛, 如希望之星等, 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鼓励学生提高自己, 不断进步。只有解决最基本的语言问题, 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加强, 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

3.5 加强教学和科研资源建设

建立英语多媒体教室, 让学生和教师均能锻炼听和说的技巧, 商学院一般都配备有电脑机房用于会计软件的学习, 沙盘实验室用于会计手工账的学习, 但是学生们缺乏一个练习听力和跟读的环境。老师们的培训和平时的自我练习和提高, 也可以使用英语多媒体教室, 可谓一举两得。

引入英文专业相关的电子数据库, 免费提供给ISEC教师和学生使用。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数据库查找相关的论文、著作、调查数据等, 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英文调研水平, 教学相长。

学校可以与基金委项目办联系建立一个联络平台, 现在QQ、微信或飞信都是比较成熟的联络软件, 可以使用其中一个联络软件, 建成会计教研群, 有利于资源共享、经验分享以及科研方面探讨和合作。

4 结语

ISEC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出现了具有海外背景的教师数量太少, 整体素质需要提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 教学资源匮乏等困境。学院可以引进外教或是更多具有海外背景的优秀教师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同时, 学院应该尽可能地营造一个英语环境, 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 鼓励学生积极学习, 促进教师教学改革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金辉.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问题研究[J].教育研究, 2012 (10) .

[2]马莹莹.中外合作办学ISEC项目中的素质教育-以许昌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为例[J]许昌学院学报, 2015 (1) .

ISEC 篇3

关键词:世界古代史;教学;ISEC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274-02

ISEC项目,即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Curriculum,简称ISEC)项目,是由国家留学基金委东方国家教育交流中心针对国内本科院校提供的教育国际化支持方案的启动项目。ISEC项目以开放、互动、明辨性思维教学为其主要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2014年7月,笔者有幸参加了ISEC项目教师培训,并讲授我校ISEC项目学科拓展课程“西方文明史”。通过培训和具体的教学实践,笔者对ISEC项目的教学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希望将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普通本科的教学,而这正符合我国实施ISEC项目的目的,即将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本土化,使之适合中国的课程体系。

“世界古代史”是高校历史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课程内容涵盖了从人类起源到公元1500年间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内容广泛。开设世界古代史课程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和掌握古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世界古代史”是一门“既古又洋”的课程,其研究内容是早期人类的历史,距今比较久远,反映这一大时段的遗物、遗迹和文献资料比较缺乏。尤其是原始社会,更缺乏直接的历史资料,需要结合考古学、社会学、古人类学、民族学、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的资料,存在很多难以确定的问题,史实模糊。世界古代史课程通常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学生正处于适应大学生活的过渡阶段,而且学生在中学阶段很少接触世界古代史的内容,同时课程中还涉及大量生涩的音译名词,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世界古代史课程时需要面对的问题,学生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畏难情绪。如何解决这些教学过程中的困难,让学生较好地接受世界古代史这门课程,完成培养目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拟将ISEC教学理念运用于世界古代史课程教学中,以推进我校学分制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2年全面启动)中的课程教学改革。

一、整合教学内容

目前,世界古代史教学体系以吴于厪先生的全人类一体化历史进程理论为依据,国内各高校使用的教材大都是吴于厪、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和下卷,或者是按照吴于厪先生的理论编写的教材。吴于厪先生认为世界历史的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世界历史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运用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成果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这一理论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可,但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编写的教材,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虽然世界历史记载的是人类由原始、孤立、分散的状态发展成一个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但古代世界,特别是人类交通技术未得到较大改善以前,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并不频繁,通常只以战争、贸易等方式发生联系,所以古代世界各地区更多表现出来的是独立发展的状态。因此,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较为易为学生接受的方式是,将各地区独立发展的历史和彼此之间的横向联系结合起来。例如,在讲授古代埃及和古代西亚历史时,首先分别介绍二者各自独立发展的历史,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文明发生、发展的不同特点。这两个地区的文明发生时间相近、地理位置相邻,所以二者之间具有某些相同之处,并且联系较多。在讲授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历史时,可以首先分别讲授二者各自独立发展的历史,因为二者都是西方文明的源流,且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所以之后可以讲授古罗马文明对古希腊文明的继承,诸如政治、文化等方面。通过以上的讲授,学生既可以清晰地了解古代各文明独立发展的历史,又能把握彼此之间的联系。

二、更新教学模式

(一)教师角色转换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教师只要在规定的课时讲完规定的内容即可。这样的教学模式既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会有活跃的课堂气氛,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ISEC项目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任教育引导者的角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从教学主体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替学生思考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课堂氛围,积极开展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的引导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与学生沟通,提供引导,如课后面对面的辅导、通过E-mail辅导等。只有通过丰富的渠道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引导,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他们的学习效率最大化。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一言堂”的授课方式,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既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ISEC项目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世界古代史”通常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而且高中历史没有世界古代史的内容,所以世界古代史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对一门陌生的课程,学生难免会产生迷惑、畏难的情绪。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世界古代史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恰逢学校实行全面学分制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笔者在2014级历史学本科班和考古学本科班世界古代史课程教学中初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力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当中来,体味“学”的乐趣,完成“学”的任务。

首先,引入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不能只专注教学内容的讲解而忽略与学生的交流,这样对学生来说只是一种知识的被动输入,无益于启发学生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增加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如设置讨论、辩论等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进行思考。同时为提高互动的有效性,可适当地将学生的互动环节中的表现计入平时成绩,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内容与积极参与之间的联系。如在进行“大流士一世改革”内容的讲授时,介绍大流士一世平定贵族叛乱和对外扩张战争后,可以给学生设定一个情景,即“如果你是大流士一世,你怎样来统治这一地域广阔、成分复杂的国家?”学生根据高中历史的知识以及平时的积累,完全能成为大流士一世的“军师”。学生在看到这个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如果我是统治者”这一假设,无形中就使自己成为主导者,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踊跃地提出多种治国方略。当然,每个“军师”都会有自己的见解,教师要适时予以引导和总结。通过这一互动,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次,引入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课题或教学设计。ISEC项目课程教学要求,教师每学期要安排2次以上的正式课业,而且至少有一次由小组合作完成的课业。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发挥了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完成任务的过程即是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在“世界古代史”教学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以雅典民主政治为主题的学期小论文。通过这样的任务设置,学生独立进行文献查阅、资料整理,专业论文写作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完善考核方式

传统的世界古代史课程的考核方式,通常都是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一考定终身”。ISEC项目要求摒弃以唯一标准答案的考试为主要手段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使用多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综合评价。单科成绩至少包含出勤成绩、课堂表现成绩、课业成绩、测验成绩及考试成绩等;测验成绩及试卷考试成绩不允许超过总分的40%;要以多种方式,对不同阶段的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考核评价,如课外调查、小论文、课堂合作演示、辩论、演讲、写作比赛、研究报告等。除教师评价外,还要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等对学生学习环节进行评价。过程性考核评价相对于终结性评价而言,具有两个特点:即关注学习过程和重视非预期结果,更注重和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况,这不仅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能力能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也有助于引导学生逐步改善学习态度的学习方法,变被动学习为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引进ISEC项目的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是为了提高我国高校的教学水平,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但ISEC项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均源于西方,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完全复制,那样会造成水土不服。我校课程体系具有自身的特点,唯有将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与我校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方为一剂良药。

参考文献:

〔1〕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杨俊明.关于《世界古代史》课程教学的几点认识[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2).

〔3〕江鸿.浅谈ISEC项目对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1).

ISEC项目培训心得体会 篇4

2013年7月15日-20日,我在学校的组织下参加了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锦和大厦举办的“全国高校国际化课程教学研讨会暨2013年ISEC师资岗前培训会”。本次培训会汇聚了全国十六所高校的三百余名专家、学者和教师,请来国内外双语教学的相关专家共同探讨ISEC项目课程的开展,短短5天的培训,我们聆听了专家的讲座,进行了课堂教学的展示环节,受益匪浅。

会上,聆听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副教授Gregory L Hamm 关于通识教育的讲座,让我初步了解了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美国大学教育的理念及教学方法。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跟随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董夔教授感受音乐的魅力,从中比较中美高等教育之间的差异;跟随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教授叶锦武博士一起思考跨学科跨专业之间的知识融合;跟随中国人民大学的陈京教授一起学习双语教学的开展。这些内容好多是初次接触,也引起了我对我的专业的相关思考,下面我就安全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的相关内容谈几点感悟。

一、丰富教学资源

我觉得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建立新型教学模式的关键点就是要丰富教学资源,不仅是教学形式的丰富,更是内容的丰富,可适当增加相关基础课程的总类,课时不在于多少,关键能开启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之门,同时增加知识的连贯性和变通力。我想叶锦武教授把大量军事策略知识用于物理学的教学中也是有相关的思考吧。

二、教师角色重塑 教师在课堂中正确角色的塑造,对课堂的教学效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学任务的改变决定大学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绝不能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和课堂教学的主体。相反,学生应该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技能的师范者、道德规范的施教者和学习成效的评价者”。我想这也是董夔教授在讲座中给我们传达的一个信息吧。

三、改革实验方式,增加开放实验

综合几位教授的讲座,我觉得西方教学相对开放,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增加,因此我想可以增加开放实验。开放实验室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日常教学计划的实验中,大多数学生是按照老师已经设定好的步骤进行模拟试验,完成的都是“规定动作”,缺乏对实验本身独立的思考,难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而开放实验可使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需求选取题目,在实验中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对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提升机会。

同时教师加大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指导,进而改变学生动手能力差的人才培养弊端。我们应该注重启迪学生思路,强调培养其观察和动手能力,侧重于实验方案设计,而且只做适当提示,恰当点拨,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这样,一方面增强了学生主动参加的意识,另一方面其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从而达到了提高其创造力。

四、考核模式的改革 陈京教授在ISEC项目上重点强调了考核模式的重要,我想考试模式改革应从培养目标出发,在“应用性”上做足文章。具体说来,就是要紧扣教学过程,贴近主要学习环节,消除学生作弊动机,构建以引导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的新型考核方式。

就安全工程本科学生的专业课考核而言,我觉得要全面公平的考核学生成绩,可以由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新颖的想法、专题研究、读书报告、论文撰写以及实验效果等几个方面组成,然后根据各项指标重要程度来设定相应权重,最后评定每个学生的综合成绩。

就毕业生的课程设计而言,在课程设计任务书上改变以前多个学生共一个设计任务书的命题模式,而采用一人一个设计任务,设计任务的难度也进行了等级划分,设定了难度系数,学生自己可以选择,在评分时将难度系数乘以分数,即得总评分。这样,既杜绝相互抄袭现象,又做到设计成绩评定合理、公平,激发学生挑战有难度的设计课题,从而促进其设计能力的提高。

【ISEC】推荐阅读:

上一篇: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下一篇:按摩减肥美容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