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信贷

2024-07-13

正规信贷 篇1

关键词: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行为

一、引言

正规金融是指受到中央货币当局或者金融市场当局监管的那部分金融组织或者活动。目前,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邮政储蓄机构。

近年来,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巨大发展, 农村资金需求也大幅增加, 然而, 作为重要的农村资金供给主体之一的正规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发展缓慢 (见图1) , 对农业支持明显不足, 以2006年为例, 我国GDP为209407亿元, 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与GDP之比1.07∶1。而第一产业GDP为24700亿元, 正规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量与GDP之比为0.49∶1, 单位农业GDP获得贷款支持明显偏低。另外, 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 首次采用定量方法对金融现象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 中国农户只有不到50%的借贷是来自银行、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正规金融农村信贷发展缓慢, 一方面不利于我国农村多层次金融体系的构建, 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正规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 妨碍了我国金融机构国际化的进程。因此, 研究农村信贷市场上的正规金融机构的行为, 对于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素质, 解决我国农村的金融问题, 发展农村经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对农业类项目更为严重的信贷配给行为

金融机构普遍存在信贷配给行为, 而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信贷市场上, 实施配给行为的倾向更为严重。这里主要用贷款利率与银行期望收益的关系曲线来说明这种行为。

1.贷款利率与银行期望收益的关系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贷款利率提高对银行的期望收益存在两种效应, 一是利率的上升, 会导致银行期望收益的上升, 这是利率的收益效应。二是利率上升时, 由于信贷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银行不能观察到借款人的投资风险, 会使低风险的借款人退出市场 (逆向选择行为) , 或者诱使借款人选择更高风险的项目 (道德风险行为) , 因此, 银行信贷的平均风险会上升, 导致银行期望收益下降, 这是利率的风险效应。[1]因此当贷款利率变动时, 银行信贷的期望收益变动等于利率的收益效应减去利率的风险效应。

当利率较低时, 利率的收益效应大于风险效应, 随着利率的上升, 银行期望收益会上升;但当利率升高到一定程度时, 利率的收益效应等于风险效应, 此时, 银行的期望收益达到最大;当利率继续升高时, 利率的收益效应小于风险效应, 随利率的上升, 银行的预期收益会下降。因此, 贷款利率与银行期望收益的关系如图2所示。

2.农村信贷中的配给行为

农村信贷市场作为整个信贷市场的一部分, 它既有信贷市场共同的特点, 又有其信贷自身的特点。

(1) 由于农业本身就是一个弱质产业, 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 其投资项目的期望收益要低于其他项目, 银行从其项目中获得的期望收益也要低于其他项目, 因此对于相同的贷款利率, 其收益效应要小于其他项目。

(2) 我国农村融资主体规模小, 风险较大, 申请和审查成本都较高, 产品和技术落后, 治理结构不规范, 讲信用不够, 特别是财务信息不透明, 在农村信贷市场审查借款人的资质和监督借款人的活动等都需要更高的成本, [2]信贷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使银行信贷风险上升。因此, 银行对于农业类项目贷款的风险效应远大于其他项目。

农业类项目的贷款利率与银行期望收益的关系曲线要低于一般项目的曲线 (图2)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利率水平较低时, 银行从农业类项目中所获得的期望收益的上升对贷款利率上升比一般项目更不敏感, 而在利率水平较高时, 银行从农业类项目中所获得的期望收益的下降对贷款利率上升比一般项目更敏感, 因此相对于一般项目而言, 农业类贷款项目的利率对于银行期望收益的影响要比较小, 银行在对农业类项目会更倾向选择信贷配给行为。

三、信贷制度改革导致的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不足的行为

高效的信贷制度安排应该是制度供给者和需求者相互选择的结果, 也是信贷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相互选择的结果。然而, 我国金融机构农村信贷改革是一种由政府主导的非需求导向型的过程, 由政府自上而下强制性供给。政府作为制度的主要供给者, 在安排农村信贷制度时, 主要考虑满足信贷资金供给者的需求, 忽视了信贷资金需求者的需求, 从而表现出农村信贷制度供给上的错位和不足, 并存在较为明显的市场化收缩效应, 使得原本不足的农村信贷资金供给更加滞后于需求, 农业信贷供求失衡的局面更加严重。农村信贷资金供给对农村信贷市场均衡的作用过程如图3所示。

假定农村信贷市场只有正规金融机构提供信贷资金, Q代表农村信贷资金量, r代表信贷利率, S代表资金供给者 (金融机构) 的资金供给曲线, D (主要是农民) 代表资金需求者的资金需求曲线。资金的供给者的原有资金供给曲线为S0与资金需求者的资金需求曲线是D, 二者形成的均衡是 (Q0, r0) 。

政府出于某方面的考虑 (如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信贷市场上的效益较低) , 而减少了在农村信贷市场上的资金供给, 其结果是, 对应于相同的利率, 农村信贷市场上的资金供给量减少, 则其资金供给曲线会向左上方移动, 此时形成的均衡是 (Q1, r1) , 可以看出, 在农村信贷市场上, 均衡的信贷利率提高了, 信贷资金量减少。实际上, 由于我国对信贷利率的控制很严格, 因此利率应还保持在r0的水平上, 此时对应的资金需求保持不变, 仍为Q0, 而此时的信贷资金供给为Q2, 此时的资金供给缺口为Q2Q0, 由此可见, 在我国控制信贷利率的条件下, 缩小农村信贷资金的供给会产生更大的资金缺口。

以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基层机构为例, 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基层机构是基于对成本、收益和防范风险等多方面的考虑, 其基本原则主要是以经营效益为出发点, 对规模不经济、资产质量差、包袱沉重、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的机构进行逐步的撤消与合并。许多地区在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撤出以后, 只有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承担着当地的金融服务工作, 降低了当地的资金供给和金融服务质量, 使农村经济蒙受了很大的损失。

上面的模型分析是假定农村只有正规金融一个融资渠道, 实际上, 由于各方面原因, 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已经广泛存在, 正规金融资金供给产生的缺口会由非正规金融填补, 这也是非正规金融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四、自身既得利益导致的不合理的信贷行为

旧有制度安排形成了一定的既得利益集团, 他们的既得利益与产权结构密切相关, 对现存路径有着强烈的需求, 他们力求巩固现有制度, 阻碍选择新的路径, 哪怕新的体制比现有体制更有效率, 在改革中表现出限度维护自身利益的产权偏好 (David, 1994) 。农村金融体系中的既得利益集团主要是正规金融体系的组成机构, 按农村金融改革的设想, 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将分别承担商业性、合作性和政策性功能。而这些金融机构出于自身既得利益的考虑而做出的经营管理行为与其向农村提供资金的职能相矛盾, 因此不论是过去, 还是现在, 这种分工都没有真正实现过。[3]

1.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用发挥的制约因素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在县域农村内有营业网点的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 但其并没有真正承担起中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重任, 制约农业发展银行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有:

(1) 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 农业发展银行出于自身利益出发而做出的经营管理行为并不完全符合其承担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职能。

(2) 作为政策性银行, 其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 由于资金拨付有限, 且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致使其有时不得不向央行借款, 使筹资成本上升, 降低了农业发展银行的内在发展动力。

(3) 农业发展银行主要负责粮棉油收购、储运等环节的资金提供, 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又面临业务严重萎缩的问题, 业务范围太窄。虽然银监会在2004年批准其可以开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粮油加工企业、储备化肥等多项商业化信贷业务, 但目前县域农村内的农发行各分支机构开展商业性支农信贷业务处于起步阶段, 开展商业性贷款的管理经验还不完善, 业务范围和贷款投放量都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2.中国农业银行存贷款的影响

随着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加快,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中国农业银行在“一分一脱”后, 实行商业化经营, [3]在组织机构方面实行了“收缩农村, 拓展城市”的战略, 撤销了大部分农村营业所, 自1996起全国农业银行共撤并机构26584家, 占其1996年机构数量的40.3%。目前, 农业银行农业贷款只占10%左右, 而且越来越少。

3.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不足

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分支机构最多、惟一一个与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 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但是, 由于历史原因和机制问题, 能够有效地向农村输送资金的农村信用社数量十分有限, 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严重不足。并且农村信用社在赢利动机的驱使下, 通过“农转非”把资金更多地投向获利机会较大的非农领域, 并以上存资金、网上拆借和购买国债等方式转移资金。

4.农村邮政储蓄快速发展, 加速了农村金融资源的转移

首先, 邮政储蓄通过吸收存款, 存于央行赚取利润, 将农村仅有的资金“倒流” 城市, 使本来就紧张而缺乏的农村金融供给市场更加恶化, 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邮政储蓄成为农村信贷市场纯福利享受者, 加重了农村信贷市场的供求矛盾。尽管2006年以后, 有少部分地区正式开办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试点业务, 但目前大部分县域地区邮政储蓄机构仍然不能办理贷款业务。其次, 邮政储蓄的性质不明, 监管不力。邮政储蓄局属于邮政部门的内设机构, 而邮政储蓄网点又属于金融机构, 央行的监管很难实施。

五、结论与启示

1.结论

(1)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 由于农业产业自身特点及农村融资主体的特殊情况, 正规金融机构对农业类项目会产生更为严重的信贷配给行为。

(2) 由于信贷制度改革忽视了制度需求者的需求, 片面强调供给者的利益, 造成了农村信贷市场上的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不足的行为。

(3) 正规金融机构出于自身既得利益的考虑, 促使其做出不合理的信贷行为。

2.启示

(1) 严格规范农村信贷的决策机制和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一是根据国家的宏观政策制定相应的信贷政策来确定农村贷款的投向并提高投资评估的科学性, 使农村金融机构独立决策、独立审贷。二是建立完整的风险监控、补偿和转移机制, 规避农村贷款风险。农业自身的弱质性使得农业信贷具有高风险性, 严重制约着农业信贷的发展, 削弱了金融对农业的支持效应。因此, 建立农业信贷风险控制制度, 对增强农村金融基础, 提升农业金融支持效应, 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2) 建立农村贷款的政策保障机制。

国家对积极支持农业发展而使经营效益受到影响的农村金融部门给予必要的补偿, 从利益上鼓励农村金融部门增加农村信贷投入, 以增加农村信贷投入的有效供给;政策性金融中的政策性信贷 (如粮油棉收购专项信贷资金、扶贫贷款、康复扶贫贷款、边境贫困国营农牧场扶贫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林业贷款、治沙贷款、专项基本建设贷款、专项技术改造贷款) 等实行封闭运行与封闭管理制度。

(3) 建立一套完善的农村信贷金融体系。

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应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承担起农村信贷投入的主体责任, 增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三农”服务的功能, 探索适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新型金融组织。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6.

[2]李芸.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状况与制度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 2002, (07) .

[3][4]严瑞珍, 刘淑贞.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分析与改革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 2003, (07) .

正规信贷 篇2

关键词:农村正规信贷约束;声誉;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一、转型时期农村正规信贷约束问题现状

从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的供给方看,由于农村信贷市场存在农户普遍贫穷,市场分散隔离,风险高和季节性等因素,导致交易成本高、缺少传统的抵押品,收入波动性大及风险分散等劣势,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逐步退出。而农村信用合作社处于商业性和政策性银行的尴尬地位,从而往往过分强调抵押物和担保,供给比较单一,服务覆盖面窄,政策性垄断,贷款门槛高导致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出现了“惜贷”现象。因此普通农户基本无法从农信社满足贷款需求,从而中国农村信贷市场存在极为严重的正规信贷约束,非正式金融机构异军突起,市场份额逐渐上升(林毅夫,2000)。

从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的需求方看,正规信贷约束门槛高,手续复杂,要求抵押物或担保等因素导致农户认为申请也无法获批,从而大部分农户成为了潜在需求者和隐藏需求者。而相对比,非正规信贷市场一般为小范围性贷款,由于贷方充分了解农户的声誉水平,从而无须抵押品,而且还款期限灵活,这有效释放了被正式金融机构抑制的隐藏需求者和潜在需求者。

从上述农村信贷市场现状可以得知,交易成本和风险是造成农村正式金融市场的市场份额低于非正式金融市场的市场份额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农村正规信贷约束的深层次原因可从这两点出发,比较声誉在两个市场中所发挥作用的差异性的角度来探究。

二、转型时期农村正规信贷约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在农村二元金融市场中,农户声誉是决定农户能否进入二元金融市场并获得贷款的关键因素,尤其在转型时期下,农户大量外出打工,农村人口流动频繁,信息不对性加剧。笔者认为,声誉作为农户的一种“隐性资本”,是信号传递和贷方决策的互动博弈下形成的。若声誉作为信号能够有效传递农户的偿还能力,即高声誉者高收益,农户选择高声誉;反之,农户将选择低声誉水平 ,甚至退出信贷市场,此时具有抑制逆向选择的作用。同时,声誉作为一种“隐性契约”,是借贷双方的长期重复交易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农户选择声誉水平时不仅要考虑即期效用,更要基于生命周期假说考虑长期的收益,此时在一定条件下会有效地抑制农户的道德风险行为。下文将以声誉为媒介,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方面分析农村正规信贷约束的深层次原因。

从逆向选择方面分析,由于农村非正式信贷市场中的贷方具有地区性的信息优势,能够较为准确且低成本获悉农户的声誉水平,因此高偿还能力的农户可以通过声誉传递使自己和低偿还能力者区分,贷方也可以通过声誉获得农户的后验概率来有效地甄别,从而得到了分离均衡。此时声誉替代了抵押物和担保,有效抑制农村信贷中的逆向选择,大大降低了农户的交易成本,这也有效地说明非正式信贷市场的还款率高和市场份额大的原因。由于正规信贷机构对农户声誉信息获得的高成本,加上部分正规信贷机构信贷员的寻租行为,抑制了农户声誉信息的有效传递,导致正规信贷市场不存在分离均衡,很可能不存在混合均衡,导致严重的逆向选择。

从道德风险方面分析,基于生命周期假说可知农村除了不定期的生产性贷款还要围绕生命周期事件展开盖房、子女上学、婚嫁及看病等消费性贷款,因此对农村正规信贷约束的分析不仅要考虑农户的即期利益,还要贴切结合农村生产和消费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长期多阶段的分析。根据逆向归纳法可知在单期阶段农户的借贷市场的博弈的唯一均衡路径为(放弃,拒绝,拖欠,终止);而在长期互动博弈中,非正规信贷市场存在可置信的社会谴责力度时,农户会通过比较即期的效用水平和个人整个生命周期的效用水平做出最终的决定,会放弃短期拖欠的即期效益,同時低偿还能力农户也会伪装成高偿还能力的农户,因此声誉有效地抑制了农户长期的道德风险行为。但是由于农村正规信贷市场缺乏可置信的社会谴责力度,贷方的停止贷款行为难以成为有效的威胁,无法有效抑制农户的道德风险行为,农户会选择即期效用,拖欠贷款。同时正规信贷主体作为风险规避者,会通过提高抵押物和利率及要求担保,将风险和交易成本转移给农户,若农户的交易费用大于预期费用,农户受到正规信贷约束而退出市场。

由此得出,我国转型时期农村正规信贷约束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正规信贷市场中声誉抑制农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作用失灵,导致农户受到严重的交易成本配给和风险配给。因此,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某种有效途径利用农户的声誉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农户可以通过某种集体声誉传递个人声誉,获得“声誉租金”,提高信贷可得性。这说明一种“声誉中介”组织作为农户和正规信贷机构之间的桥梁的能够实现三方效用最大化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政策性建议

我国转型时期的农村正规信贷市场,不但要注重从农村信贷市场的内部作进一步的完善与改革,还需要政府从农村信贷市场外部入手推进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

(一)农村信贷市场的内部改革

1.加快构建农户的信用体系

从上文分析可知:将非正式金融机构的声誉传递给正式金融机构可以有效率、低成本地构建农户的信用体系,可以有效地利用声誉的信号传递作用,降低信贷双方的交易风险,不但可以二元金融机构有机的互惠互利,各自达到利润最大化,而且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发适应转型时期农户在借贷的需求变化的相应的贷款合同,提高农户贷款的可得性,有效地释放农村中的潜在需求者和隐藏需求者,促进农户利用金融市场平滑消费,减少逆向打击的负面影响,加快农村资金市场的资金流动,有效地缓解农户发展的瓶颈—资金,使用农村整体实力水平的提高。

2.正式金融机构应该在贷款产品和程序上有所创新,加大对信贷员的培育和监管

在转型时期,正式金融机构应在信用体系完善的基础上 ,适时改变小规模,短期的生产性贷款产品,“一统天下”的产品结构,通过实际的数据显示,开发消费性贷款已经刻不容缓,这样才能满足农户的婚丧嫁娶、建房、医疗等支出活动方面的融资需要。当然同时要根据生产周期针对性地提供生产性贷款产品。并加大对信贷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对信贷员的有效激励和监督机制,这在转型时期尤为重要。

(二)政府从外部对农村借贷市场领域相关的配套改革

1.加大对农户科技技术的指导和对农户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的支出

事实证明,技术和教育可以提高农户的生产能力,进而提高农户的还款能力,同时有利于农户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提高农户的声誉,使得大额、长期贷款的可得性大大提高,使农户脱贫致富。同时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配套改革,可以缓解农户的医疗费用压力,同时对还款能力低的残弱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2.加快完善农村的信贷的法律制度和司法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信贷市场缺乏有效的合约实施机制,难以有效抑制农村信贷的风险。完善的司法和法律制度有助于降低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和贷款风险。政府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户资金的运用效率,提高农户的收入和扩大再生产的可能性。(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文远华.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信贷配给问题研究[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

[2]黄祖辉.贫困地区农户的信贷需求与信贷约束[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儒家文化中的管理思想论文下一篇:电子学档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