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贸易十篇

2024-09-11

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贸易 篇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相关规定,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满足知识够用, 能力够用即可, 教育内容与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 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此, 在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时首先进行市场调研以明确职业岗位群的职业、任务和能力, 然后参照国际贸易业务的国家职业标准, 最后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 按照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操作。

一、以市场调研为基础

市场调研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 在市场调研阶段采取四方调研的方式, 即企业调研、行业调研、产业链调研和相关学校调研。根据辽宁省外贸行业的发展、外贸企业的用人需求和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及相关专业毕业的工作走向, 调研了锦州、葫芦岛、大连、营口、沈阳、抚顺等多家外贸公司和兄弟院校。通过实地调查, 兼之电话访问的调研方法对外贸公司的业务经理和从业人员就主要工作岗位、工作任务、技能要求、素质要求等方面进行了问卷式的调研。

通过调研, 确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培养规格即专业岗位群为外贸单证员、跟单员和业务员, 各岗位对工作任务的描述及素质与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见下表1。

二、参照国家职业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 于2012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际贸易业务的职业分类与资质管理》的国家标准, 结合调研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状况, 选取“国际贸易业务运营类”中四级“国际贸易业务员”和“国际贸易跟单员”以及“国际贸易单证类”中四级“国际贸易单证员”中规定的业务技能和业务知识。

三、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市场调研发现,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多为国际贸易单证员和跟单员, 经过一至三年发展为助理国际贸易单证师和国际贸易单证师, 或可胜任国际贸易业务员, 再经过四年有机会持续发展为国际贸易师, 累计工作经验八年以上可发展为高级国际贸易师。

四、综合以上因素确定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牢固掌握必需的基本文化科学知识和对外贸易方面的专业知识, 能在外经贸企业或相关行业从事外贸单证操作、外贸跟单操作和外贸业务操作等工作, 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 适应对外贸易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国际贸易单证员、国际贸易跟单员、国际贸易业务员。三个岗位群所对应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及人才培养目标如下表3所示。

摘要: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 在高职课程改革上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是每所高职院校研究与探索的内容,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李学峰教授的“3343”模式为高职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和技术。

关键词:3343”模式,高职教育,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学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高职课程的“3343”模式[J].课程与教材, 2008 (7) .

[2]李学峰.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9) .

[3]孙训爽.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岗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12 (11) .

[4]葛群.外贸企业实地调查对高职国际贸易相关科目教学的启示众[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33) .

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贸易 篇2

1 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根据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张广志表示, 截至2013年年底, 我国海关注册登记的进出口企业共有585276家, 与2012年的551535家相比同比增长6.12%。其中, AA类企业2910家, 与2012年的2436家相比同比增长19.46%;A类企业33950家, 与2012年的29890家相比同比增长13.58%。另外, 据羊城晚报报道, 进出口拉动我国就业, 以2012年的调查数据为依据, 每一百万美元的贸易出口对我国就业的拉动人次约为59人次;由于我国际贸易易出口总量较大, 2012年全年共创造了12097万个就业岗位, 其中加工贸易就为我国创造了2290万就业岗位。由此可见, 国际贸易企业的增加为我国就业的拉动具有积极作用, 加大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是符合我国社会需求的。

但是, 从国际贸易企业招聘情况来看却不容乐观, 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人员, 国际贸易企业招聘的岗位主要有管理岗、国际商务岗、外贸操作岗以及外贸企业生产线员工, 从岗位分布上管理岗、国际商务岗、外贸操作岗人员招聘难度大, 新毕业大学生很多不能胜任以上三个岗位, 由于国际贸易企业有70%左右为中小型私人企业, 能力较强的大学生又不甘心到小型私企工作;外贸企业生产线员工招聘岗位人才缺口较大且人员流动性较高。现阶段, 普通本科院校不断扩招, 中专院校、高职院校招生乏力, 普通本科院校应以管理岗、国际商务岗、外贸操作岗人员输送为培养目标;而中专院校、高职院校则应注重培养生产型员工。从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 有约一半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并未对口就业, 可以说, 当前我国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人才需求实际严重脱节, 研究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2 现阶段我国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2.1 国际贸易专业理论教学缺乏与时俱进, 内容较为陈旧

翻看目前高校国际贸易教学教材可以看出理论教学缺乏与时俱进, 内容较为陈旧。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 多是讲解传统的贸易理论, 贸易流程以及各种单据、合同等, 但是如何操作却很少体现, 实用性不强, 虽然现在许多高校引进了实训软件, 但是和实际工作内容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2.2 高校为大学生提供实训、实习的机会较少

很多外贸企业曾反映不知道该如何运用一些贸易优惠政策, 同时表达了对企业员工进行相关内容培训的愿望。这反过来说明, 当前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模式中缺乏与企业沟通或合作的内容。而从学生培养的角度讲, 通过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让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实际贸易活动,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知识都有很大好处。

2.3 缺少高质量的教学团队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只有自身拥有完备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 才能真正为学生带去福音。但是, 现在高校教师趋利倾向严重, 偏科研轻教学, 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缺少深入研究和创新精神。另外, 有一些资历较浅的教师自身缺少国际贸易实践经验, 缺少对当前外贸企业人才需求的实地调研, 造成教学内容和企业所需之间严重脱轨。

3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3.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实施因材施教

国际贸易企业招聘的岗位主要有管理岗、国际商务岗、外贸操作岗以及外贸企业生产线员工, 本文以国际商务岗和外贸操作岗为例进行研究。就业岗位不同, 所需的职业技能就不同。国际贸易商务岗主要面向三类企业, 即生产型外贸企业、纯外贸企业以及生产性企业, 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有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以及单证员, 高校培养国际贸易商务岗所需的人才除了要注重对国际贸易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 还应注重大学生商务英语的交流能力、国际贸易市场营销能力以及进出口合同履行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提升。

外贸操作岗则主要面向以下几类企业, 即纯报关企业、外贸企业、国际物流企业以及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公司, 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有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及国际货代员等, 高校培养外贸操作岗人才应注重大学生对报关报检、外贸制单、货运代理以及国际贸易货物通关及运输的办理等基本技能的培养。因此, 高校应根据人才类型, 设定培养目标,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因材施教。另外, 高校应注重与外贸企业之间的合作, 聘请外贸企业专家参与到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来, 听取企业的意见, 使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实际, 使人才素质和人才技能更符合企业需求。

3.2 培养应用型人才, 注重实践教学, 提高理论教学的实用性

外贸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关注的不是性别、年龄、211院校, 而是学生是否拥有相关的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 是否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在理论教学层面来说, 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 外贸企业对招聘人才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要求往往偏向于应用型较强的理论知识, 例如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报检实务以及商务英语等, 因此, 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 调整课时比例, 优化教学内容, 加大对应用型较强的理论知识的培训, 完善理论知识考核机制, 监督激励大学生掌握好应用型较强的理论知识。

从实践教学层面来说, 学校应由易到难, 逐步推进。第一步开展单向技能实训, 通过理论教学加实践教学来完成, 主要是对大学生如何完成某种货物或者某项任务所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以及基本技能进行培训, 通过实训使大学生掌握外贸业务流程。第二步开展专项岗位实训, 此项培训是基于单向技能实训基础之上, 对大学生所可能从事的专项岗位所进行的技能实训, 是针对不同的岗位要求所开展的纯实训课程。第三步是开展综合实训, 通过国际贸易实训软件和实训室, 将相互独立的知识点和单一的技能整合起来, 通过实训使大学生综合、全面掌握外贸工作技能和外贸职业核心能力,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外贸人才。第四步是实习, 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需要高校加强与外贸企业的合作, 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 通过在岗实习, 亲身操作, 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 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几率和岗位适应能力。

3.3 建设高素质国际贸易师资队伍

培养人才教师是关键。由于国际贸易专业知识更新较快、实用性较强, 要求国际贸易专业的师资团队应开放思想、大胆创新、与时俱进, 一是要创新教学方法, 思考如何将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提升学生的兴趣爱好;二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学习先进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 提高自身知识储备;三是增加实践教学能力, 实践教学不仅仅需要完备的理论知识, 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很多高校教师长期脱离社会企业, 对外贸企业发展现状不了解, 教学内容较为教条, 针对这一弊端, 高校可以聘请大型外贸企业高层管理者或者高级技术人才, 为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时刻注入新鲜血液。

3.4 加大宣传, 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

在我国外贸企业中, 有70%左右的外贸企业属于中小型私人企业, 很多大学生好高骛远, 不愿意到中小型私人企业就业, 这类学生往往是毕业就失业。学校应加大对大学生的宣传教育, 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帮助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 通过在中小型私人企业中提高自己的技能, 为以后更好地择业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 学生就业率的高低不仅仅关系到大学生毕业后的发展, 同时也是衡量高校办学能力和办学质量的指标之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立足于社会需求, 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使大学生到社会上能够实现个人价值。因此, 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应创新教学模式, 突出实践教学, 多为社会输送高级应用型人才。

摘要:对外开放带动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企业为我国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 需要专业人才去填充。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 应立足社会需求, 结合国际贸易企业的人才需求特点, 因材施教, 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机结合。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企业人才培养新路径。

关键词:就业,国际贸易,模式

参考文献

[1]李蕊.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企业课程体系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 2012 (5) .

[2]方婷婷.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外贸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 2016 (01) .

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从金融危机到欧债危机,当前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的形势与趋势。汇率波动、能源紧缺、黄金价格动荡;尤其是贸易摩擦加剧,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且越来越借以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籍口采取了新型隐蔽的手段;不仅如此,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双反调查也愈演愈烈。我们深切地感觉到,这一切都对国际贸易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很多企业的国际贸易部门在应对贸易纠纷时非常被动;没有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规则,或者说严重缺乏能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人才;同时,社会上大量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没有得到理想的就业。为什么这么多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未能顺利进入企业的国际部门?为什么进入企业国际部门的学生未能给企业带来很好的效益?显然,现行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存在问题,同时输送人才的渠道也存在问题。因此,我们立足于当前的复杂形势,把当代国际贸易的热点与焦点问题讲解给学生,使他们掌握应对复杂形势的技能,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当前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当前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面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内容陈旧,理论更新较慢,并且过多强调对国际贸易流程的学习

打开当前流行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等教程可以发现,除了传统的贸易理论之外,其他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讲贸易流程,其中填写各种单据和文件(如合同)又是最多的内容。尽管很多学校对此都在实验室中给予了模拟,但由于毕竟不是实际工作且内容过于陈旧,很难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

(二) 落后于当前形势,缺乏贸易政策运用方面的学习

学习贸易流程并不是本项目的重点,我们认为掌握和运用贸易政策更有难度且更有意义。具体地讲,正确的运用各种贸易规则是应对复杂性形势的最优策略,将给企业在出口和进口中带来巨大利益。而当前的教材并不涉及当前形势与政策运用的内容,亟待补充新鲜的内容。

(三)缺乏实习、实训的机会,无法与国际贸易企业合作进行学生培养

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在表示不知如何运用一些贸易优惠政策,同时表达了对员工进行相关内容进行培训的愿望。这反过来说明,当前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模式中缺乏与企业沟通或合作的内容。而从学生培养的角度讲,通过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让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实际贸易活动对提高学习兴趣和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知识都有很大好处。

(四)争取与科研机构合作进行学生培养,运用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学生培养

基于当前的外贸形势,实际中的国际贸易实务是个动态的过程。只有随时把握这些动态因素,才能在国际贸易中减少损失和取得最大的利润,而准确把握这些动态因素的最好途径之一是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贸易对象的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是这些动态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它关系到贸易活动的利润多少与成败。而与科研机构合作就可以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传达给学生,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在国际贸易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很显然,当前的培养模式则让学生缺乏这些能力,因而他们即使进入企业的国际贸易部门也很难为企业争取到应有的利益。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下,现行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缺乏政策运用等与企业国际贸易效益密切相关的知识,因而缺乏相应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且现有模式也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最终就业受到限制。概括地讲,现行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授课方式、效果评价等方面存在缺陷,无法应对当前的形势,需要在上述诸方面进行创新研究和实践探索。

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具体改革方法

(一)删除授课内容中过于陈旧的内容

在當前的《国际贸易实务》等教程中,理论内容更新较慢,而且介绍各种单据与文件填写的内容占据了很大篇幅,不同的教材之间还有很大的重叠(如《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等都有相关内容)。客观上讲,这些纯理论内容和概念、程式化的内容不利于掌握和记忆,很多学生在学习不久就会遗忘。而事实上,同学们只要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只需稍加提示就完全可以胜任这些程式化工作。

(二)增加政策运用方面的内容

贸易规则、贸易政策和相关的双边、多边协议、外汇业务,包括原产地的认证规则,美国301条款的实施细则、我国双反调查的实施规则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核心的业务知识。这些知识的灵活运用在国际贸易中将直接带来企业利润的增加。在当前,世界各国之间贸易优惠政策很多,而各类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上对此并不涉及,亟待进行补充。所以,拟改变和创新当前国际贸易实务相关教材的内容,增加国际贸易政策及其运用方面的知识,并加强任课教师在此方面知识结构的完善,以保证在课堂上准确而全面地讲授给学生真正的生存与竞争的本领。

(三)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去实训实习

这不同于一般的毕业实习,而是作为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只有给学生提供参与实际贸易工作的机会,增长其见识,才能培养其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兴趣和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工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同时企业找到适合自己的员工。

(四)请企业国际贸易部门的业务人员走进课堂

实际工作的案例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激发学生对一般知识和实际差距的思考。所以,请从事实际国际贸易工作的人员走进课堂也是我们倡导的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他们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让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的认识产生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并提高对实际贸易工作的处理能力。

(五)请国际贸易方向科研人员走进课堂

为了弥补任课教师的知识局限性,可以邀请国际贸易方向的科研工作者走进课堂。事实上,由于一些任课教师较少从事科研活动,教学工作趋于程式化,对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缺乏动态把握,因而使很多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也相对静态化。为了弥补上述不足,就是要让一些从事国际贸易状况和政策研究的人员走进课堂,增加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动态了解。

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向社会输送合格的毕业生。从而使学生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企业能找到高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8(5)

[2]安江英.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6(1).

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贸易 篇4

一、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双语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贸易专业(以下简称“国贸专业”)是一个涉外型专业,涉及相关英文专业术语、国际惯例和法律法规等知识,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等都是英文形式。中英双语教学可以使该专业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提高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规范化。独立学院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贸易理论知识及贸易实务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此外,针对自贸区的发展方向,学生还应该具备英语能力、国际型知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英语能力是基础,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在各种国际场合用英语进行流利的会话、商务谈判等;国际型知识指学生熟悉贸易法规和国际惯例,具备国际经贸、国际商法、跨国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跨文化交流能力指学生了解外国的政治经济、人文法律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跨文化沟通和交流规则,实现无语言障碍的跨文化沟通。但是由于目前的独立院校双语教师师资力量不足,对贸易专业的双语课程和实践课程较少,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效果,与自贸区需求的人才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为了实现独立学院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满足自贸区对贸易人才的需求,亟需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国际贸易专业双语人才培养模式。

二、基于自贸区需求的国际贸易双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双语课程体系设计

目前,福建省各大独立学院都已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由于办学理念和师资力量的差异,各院校开办的双语课程种类有很大差别,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上。基础英语是每个学校必设课程,从大一上学期开始到大二下学期结束,持续时间最长。目前基础英语大都沿用固定课本,且各专业学习的知识结构都基本雷同,专业课程的英语教学主要集中在外贸函电和商务英语等课程,对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作用不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根据自贸区人才需求,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双语课程体系。通过对自贸区所需人才能力要素的分析,确定国贸专业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为:公共课、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课程设计遵循“语言+贸易+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原则,确保国际贸易人才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1.公共英语课分专业教学,即经济类专业或者相关专业与其他理工科专业分开教学。在大二上学期,对经济类专业学生侧重经济类基础知识的培养,如专业基础名词学习、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介绍等。

2.专业课分为三大部分:专业基础课、专业群组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课构建学生的经济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宏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和管理学等课程,此类课程大都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开设,学生英语基础稍薄弱,教学时可采取英文备课+中文讲课的方式:即课件专业术语部分用英文,讲课时用中文;专业群组课构建学生专业知识,如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经济法、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等课程。此类课程多数在大二开设,学生专业英语知识有所巩固,教学时部分涉外课程,如世界贸易规则,可采取英文备课+部分英文讲课的方式:即课件用英文,讲课时专业内容部分用英文,有异议的地方用中文解释。专业选修课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如企业战略管理、国际服务贸易、中外文化比较、商业伦理、世界经济概论等课程。这部分课程基本上中文讲授,个别课程可双语教学,如中外文化比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3.专业实践课模块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课程有:外贸函电、企业沙盘模拟、商务谈判、进出口单证、报关实务、综合实训课等。另外,为了符合自贸区需求,可另设自贸区企业实训课程,模拟自贸区企业设立、运营和日常业务操作。此类课程多数在大三大四开设,学生专业英语知识较熟练,可以采取英文备课+英文讲授的方式。

(二)“双师型”国贸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双语教学对任课教师提出较高要求,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英语功底、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还要求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而就目前实际情况看,独立院校大都是年轻教师,部分教师的国外学习背景为一些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专业支持,但多数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另外“重科研、轻教学”的传统理念对教师也有一定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可以考虑“内培养、外引进”的方式建设教师队伍。一是为专业教师创造出国深造的机会,或到自贸区外贸企业中锻炼,学习外贸实际操作,熟悉贸易流程;二是引进具有跨英语专业及国际贸易专业的综合人才,如本科是英语专业,研究生或者博士是经济学专业,具有多年留学背景。这类人才可以在国际贸易教学中采用双语或者纯英语授课。

(三)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目前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而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典型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双语教学的需要。PBL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贸易知识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在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开展小组合作交流、集体展示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分析和讨论,形成教、学、用相互促进的良性教学模式。在专业课和选修课双语教学中,利用案例教学法等将实践中的真实事例呈现给学生,设计适当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设计案例时需考虑学生现有的英语和专业知识水平,案例应源于实际,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福建各大高校都已建立自己的文科教学实验室,可依托现有的实验室建立校内贸易实训平台,让学生掌握纯英语环境下的贸易流程和贸易操作;另外与外贸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贸易流程中,为将来工作奠定基础。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依托现有的实验室,建立自贸区商务模拟实训平台,尽可能营造出符合真实的国际贸易场景,学生按照场景设置完成实习任务,切实感受实际国际贸易的氛围,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此外,学校应该努力拓宽渠道,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际操作锻炼机会。

三、结语

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贸易 篇5

关键词:东南亚,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一直因为定位问题备受争议, 既不能走高职高专的专业操作性人才培养模式, 也不能走重点院校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激烈的毕业生就业竞争中, 独立院校的毕业生要能够在众多的毕业生中脱影而出, 就必须走符合独立院校生源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从国际贸易专业讲, 市场对国贸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多的是希望毕业生能够上岗后立即动手从事相关的具体业务操作, 这一需求更倾向于高职高专的应用型操作人才培养模式, 然而独立院校既然属于本科类, 即需要学生能够在独立的理论分析基础上进行应用操作, 所以独立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既要符合国家对一般类本科的培养要求, 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分析能力, 又要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符合市场对国贸专业操作人才的需求, 这一要求对独立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 不能照搬二本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另外, 在适应市场需求上,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 与东盟国家间的国际贸易成为我国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领域。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年至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 国贸专业人才属于未来7年广西紧缺的9类重点行业人才之一, 预计缺口较大。近年来, 掌握一定的外语又熟悉外贸业务的复合型外贸“多面手”人才持续走红。而精通东盟国家语言, 熟知东盟国家风土人情, 能与东南亚国家对接、交流和沟通, 同时又熟悉东南亚国家法律、金融、贸易知识, 具备市场分析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成为外贸企业争夺的焦点。随着国外企业本土化及国内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加快, 高素质营销人才与国际贸易人才将越来越走俏。面向东盟国家, 掌握一门东南亚国家语言的国际贸易专业也是近些年来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之一。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在培养面向东南亚的专业人才上不断摸索, 找准目标和定位, 提出了符合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 从培养目标上进行改革。

我校实行“3+1”的培养模式, 即三年在国内学习相关专业课程, 一年在语言对象国学习。在培养目标中明确, 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和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具备较强的英语交流能力, 掌握一门东南亚国家语言, 了解主要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培养的是“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东南亚国际贸易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策划的高级专门人才。区别于高职高专的操作性人才培养目标, 也区别于其他高校科研型人才培养目标, 强调理论够用, 增强实践, 具备独立分析思考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其次, 从课程体系设置和教材使用上进行改革。

配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课程体系设置及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分配上也进行相应的改革。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三大模块, 公共课程模块、专业必修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公共课程体系中对部分课程进行整合, 压缩课时, 并调整考核方式, 将部分课程由考试科目改为考查, 为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提供基础。

专业必修课程体系划分为两大块, 一块是专业理论课程、一块是专业实践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注重构筑学生经济学基础知识, 形成对经济环境的自主分析和思考能力, 重点是结合实际经济现象包括金融危机、中国经济贸易发展现状、国家在不同时期实施的各种财政和货币政策等进行理论性的分析, 减少经济学的单纯数学模型分析, 提高学生学习和关注经济贸易的兴趣;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主要注重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建设, 建成后的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包括商务谈判情景模拟实验室、国际贸易仿真模拟实验室, 引进包括外贸单证、报关、国际结算、物流、证券等软件, 通过软件模拟熟悉流程后, 进入仿真模拟实验室进行国际贸易角色扮演模拟, 内设海关、银行、工商、税务、检验检疫局等贸易相关部门, 运用真实单据进行仿真模拟, 实现实践课程学习与真实的零距离。同时, 在同一门课程的课时分配上也注重实践课时的占比, 包括专业理论课程在内, 也要求有一定比例的实践和见习课时, 特别是在东盟博览会期间, 通过体系设置保证和鼓励学生参与东盟博览会的时间和兴趣。

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保证国际贸易相关知识体系的补充。包括东南亚经济贸易与人文地理知识、WTO概论、国际贸易地理、证券、物流等大量的相关经济学知识供学生选择学习。同时, “3+1”培养模式的语言对象国的语言学习也是专业必选课中的重中之重, 国内的语言学习的好坏, 关系到学生到语言对象国学习的效果和积极性。

为保障以上课程体系设置达到良好的效果, 教材的选择显得尤为关键, 对于专业理论课程, 教材的选择既不能有过多的经济学模型分析, 也不能过于简单, 目前教材市场上专门针对独立院校三本教学的教材较少, 因此各个独立院校联合起来编写适合于独立院校教学模式要求的教材成为趋势;专业实践课程目前以实验的模式出现, 因此实验手册编写成为保证实验效果的保证。

再次, 在教学模式上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太过注重理论, 忽略操作环节;忽略与其他课程之间交叉知识的应用;采用大班授课等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学环节中难以突出对学生实践性能力的培养;考试考核方法老套, 不能突出实践性技能的考核要求等等弊端都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上, 目前提倡“合作性”的教学模式, 通过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性、自主性, 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改变过去学生“等、靠、要”的被动形势, 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自己探索、辨析思考, 自己去体验, 为其终身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变固定课堂为流动课堂, 让大课堂变为小课堂, 运用现代教学手法和教学评估机制, 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和模拟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合作性”教学改革目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上课模式、考核模式, 配合国际贸易实训室建设, 弥补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滞后的不足。

最后, 在师资队伍培养上的改革。

要使以上培养模式达到预想要求, 在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上就要从两方面进行改革。

一是新引进的教师要具备实践经验, 从事过贸易、金融等相关行业的人员更好, 这类教师能够在实践性教学中运用实际案例进行教学, 并且更能发挥相关理论学习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推进实践性教学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贸易 篇6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学科划分上属于应用经济学学科。在专业方向上可分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国际物流等,设想开设该专业之初主要方向以商务贸易为主,待专业逐步发展后增加经济管理方向。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1.1 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是研究其他要素的前提,它是依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和要求而确定的。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立足东莞,服务广东,面向华南,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具体可以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来界定。从知识方面,培养学生掌握国内外经济管理理论与经济形势动态,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保险学、管理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单证实务、跟单、报关报检等相关学科知识;从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国际商事活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行的国际法规与惯例,以及中国相关的政策法规;熟练掌握外语、电脑技术和其他经济贸易分析工具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从素质方面,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守法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品质与情操。

1.2 专业定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于培养中型企业的国际业务主管、大中型企业的国际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货代员、报关员等各外贸有关的岗位,以及政府有关外贸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中等、高等专科学校及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等。应熟悉整个外贸体系和相关的外贸理论,熟悉国内外商务法律、法规、制度及相关法律规范,具有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与熟练运用英语、计算机的能力等。

1.3 专业培养的切入点

专业培养主要通过有效地执行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使用多种的教学组织形式,如校企合作、开展质量工程项目研究、建立教学示范中心和设立实践教学基地等,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开展实践教学为切入点,从上述多方面着手探索出一条能培养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专业人才之路。

2 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途径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包括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环节等,其中,课程体系是核心。在课程设置上采用模块教学,注重前后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过细或过粗地设置课程,避免重复讲授或知识脱节的情况发生。将全部教学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组选课、专业任选课、专项实践和其他实践等8个模块。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了基础够宽、理论够用、重视应用等特点,培养应用型高素质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

2.2 完善课程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21世纪对各类高级人才的要求,需要调整或者增设一些新的课程,根据培养目标需要调整教学计划、调整课程组群和课时分配比例,课程设置要加强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外贸单证实务、国际结算、报关实务等主干课程建设;其他学科基础理论课包括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统计学、经济法等仍为必修课。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力图突出专业实务课程的设置和建设。

2.3 实训教学条件建设

加大投入,对现有的校内实训中心进行完善和升级。坚持“面向基地、双赢合作”理念,深化和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在现有的校内外实训室、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建设符合人才培养标准的国际贸易岗位模拟实训室、国际贸易专用教室及校外实训基地,以满足学生校内实训、顶岗实习和教师顶岗实践、横向课题及专业技能研发、教学案例收集的需要。

2.4 师资队伍建设

古语有讲“名师出高徒”,突出了教师在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地位。师资队伍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到2015年,本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专任教师达到15人;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力争达到95%;具有副教授职称以上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90%。每年有计划从企业、公司引进具有经济师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从高校引进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争取3年内能引进1~2名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从而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方面形成合理的教师队伍。

2.5 专业群建设具体目标

根据东莞经济现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升本之后我们提出了专业群建设的总体方案和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向东莞企业输送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毕业生职业能力与职业岗位要求的“零距离”为目标,围绕外贸行业发展和职业岗位群,以“一个公共技术平台,多个专业方向”为原则,整合现有专业,构建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核心,以商务管理、国际物流管理和商务英语等专业为支撑的外贸专业群。

3 总结

综上所述,根据我院身处东莞这个特殊的经济地域上的特点以及自身的外贸教育资源优势与特色,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双主体”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外贸专业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达到外贸规范要求,具有外贸、商务管理、外语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外贸人才,以满足社会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本科申报表,2011.

我国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篇7

一、国际化会计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

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 国际化会计人才应该是综合能力很强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首先, 国际化会计人才需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国际化会计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娴熟的专业知识, 还需要拥有国际专业视野, 熟知国际会计准则, 了解国外市场运作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 掌握最新行业知识, 始终站在专业、行业的前沿。

其次, 国际化会计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不断继续学习的能力。国际化会计人才应该努力做到思维清晰, 具有较强的逻辑能力, 并能够从错综复杂的各种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中找到联系进行归纳分析, 从而有效监督企业的经济运行并解决各类财务问题。

再次, 国际化会计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应该掌握专业、精准的财务英语以及熟练的英语沟通技巧, 从而能够从容面对激烈的国际化竞争。

最后, 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国际化人才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 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心, 对工作严谨认真, 一丝不苟, 并且应该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

二、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必要性

经济管理人才需要国际化, 而会计人才是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加快会计人才的国际化进程具有实际意义, 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势在必行。在中国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的大形势下,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位于不败之地并实现其经营目标, 必须不断优化其经营管理, 改进产品质量, 降低劳动耗费, 为了适应这一要求, 会计除了要提供及时、可靠、准确的核算信息外, 更要发挥其预测和决策的职能。

三、完善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 改革高校会计专业, 使其适应国际化需求。

从近几年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上看, 我国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用人单位反映新招聘来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太差, 缺乏必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因此, 高校会计专业改革势在必行。根据当前形势, 高校会计专业改革应该面向国际化, 应该按照国际化会计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来培养在校大学生, 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成为国际化会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以及师资队伍等四个方面分析高校会计专业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详细的改革方案。

1、教学内容。教材改革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 要加强教材内容的时代性。高校应根据国内学科建设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进行教材内容调整, 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其次, 要加强教材内容的实用性。高校教师在编写教材时应充分考虑社会上与会计人员相关的各种考试, 比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职称考试) 、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 (CPA) 以及ACCA等国外注册会计师考试, 力争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 为毕业时找工作增加自身价值;最后, 要加强教材内容的国际性。教材内容应积极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 部分课程还可直接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并争取用双语授课, 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2、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改革应以国际化会计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要求为目标, 创新出一种新的适应国际化需求的教学方式。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应该注重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胜, 将学生摆在主体位置, 教师主要起主导作用,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将来成为国际化会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实践教学。高校应该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 并加强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 使教材的内容符合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需要, 从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另外, 建议学校应该多方面争取更多的实习经费, 并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 为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4、师资队伍。首先, 高校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只有高校教师自身素质过硬, 他们才能以身作则, 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大学生, 并为他们将来成为优秀的国际化会计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 高校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高校应该鼓励并支持教师继续深造, 考取在职研究生和在职博士研究生;而教师也应该积极努力, 密切关注会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及时掌握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 力争在课堂上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最后, 高校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

(二) 培训优秀在职会计人才, 使他们成为国际化会计人才。

首先, 要科学选拔基础好、有潜力的优秀在职会计人才作为培训对象。国际化会计人才是会计行业的领军人才, 因此选拔培训对象要立足高起点, 并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 从全国在职的高层次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会计理论工作者中, 挑选诚实守信、年富力强、潜力较大的人员进行培训;其次, 要制定科学培训方案, 对选拔出来的优秀在职会计人才进行培训。培训的重点应放在能力的培养, 并应采用集中培训与在职学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从而实现全面培养和提升培训对象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庄学敏.建立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10.

[2]何军峰, 黄红球.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会计之友, 2009.5.

[3]刘建群.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人才培养.会计之友, 2009.10.

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贸易 篇8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多层次培养模式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talents multi-level training mode to explore

LiHongJiang nanjing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Abstract: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profession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appeared demand rapid expansion, supply, employment difficult JiongZhuang, the reason lies in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does not adapt to the need of cultivation of talents. The existing personnel training pattern existing talents training target, training scheme similar to load training target, training ways such as single problem. Subdivision talent market can make have different education resources of higher accurate talent cultivation objective orientation. The reform of the education content, education the way of development, education scheme to construct new design is the key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multi-level training mode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urse structure and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Keywords: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Applied talents; Multi-level training mode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供需困局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国际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更广泛领域,包括制造业的高端领域和金融、商贸、流通、信息、高技术研发等服务业领域。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批企业走出国门展开国际竞争,这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预计,2010年国际经贸人才需求79万人。而中国每年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为13万左右,即使这13万人全部从事国际经贸行业,供需缺口仍然很大。未来三年,中国的经贸人才中,负责外贸公司重大投资与战略的决策人才最为欠缺,需求缺口在2/3以上;业务营销人才欠缺30%以上;专业管理人员欠缺一半以上;服务贸易人才欠缺70%-80%;投资人才缺口也在60%左右(韦霞,2010)。然而,就在人才需求如此旺盛的情况下,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不乐观。某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就业率仅达到47%(江维国,2010)。《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排名第十的所谓失业量较大且薪资较低的“红牌”专业。

相对于旺盛需求,相对于供给不足,就业还十分困难,这种供需困局不能不让我們深思。是人才结构出现了问题?是人才质量出现了问题?还是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要?

二、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缺陷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

典型的案例描述是“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知识,了解WTO及当代国际贸易的基本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了解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和金融情况,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罗旭娟,2009)。这种描述是对国际经贸人才的一般要求,没有突出各学校人才培养特点,更没有体现人才培养的差异性。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有三个后果:一是人才能力趋同。相同或相近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人才能力接近。少数优秀学校与一般院校人才的差异也在质量上,而不是在能力结构上。不能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人才的需要。二是人才能力稀释。强调“宽基础、强技能、高素质、创新性”的培养要求,势必造成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强。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学习内容被压缩,课时被摊薄,课程学习演变成概述或演示。结果是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会。三是人才层次不分。国际经贸需要高级规划人才、管理与决策人才、高级技术人才、一般技术人才和一般作业人才等五种层次的人才,而该种培养目标下的人才并不能针对其中的任何一种,造成人才能力与实际需要不吻合状况。

(二)人才培养方案难以承载培养目标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材内容跟不上形势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文明的提高使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领域、新课题。如贸易与环境、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新贸易保护等。现有教材基本上围绕传统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设计,不能适应新形势变化(窦建华,2010)。二是实践技能培养严重不足。虽然设置了实践环节,但内容不系统,设施不完备,实践效果差仍是普遍现象。学校的实验课程以基础实验为主,缺乏提高实验和创新实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不稳定,合作企业积极性不高(王志伟,2008)。三是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目前创新能力培养处于启蒙阶段,只是学习创新知识和简单的模拟活动(如创业大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系统性的,包括创新的基本理论、创新的技术手段、创新的支持体系(李洪江,2010)。

(三)人才培养途径单一

目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一切培养责任完全由高校承担。实际上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高校难以完全承担人才培养重任。高校实践设施不足,制约了人才技能培养的质量。虽然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培养基地等,但大都是基于合作协议开展的,并不是基于共同产权机制。企业合作的临时性和不积极态度,大大削弱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国应积极探索政产学研联盟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三、市场细分视角下的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学中的理论,是企业根据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不同把现有的市场划分为不同的子市场,然后依据企业的竞争优势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子市场并为之服务取得收益的营销理论(朱明侠,2001)。市场细分主要的特点是可以集中使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在目标市场中竞争并取得市场主导地位,它同样适用于教育行业。高校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自己的优势资源,这种优势资源是独有的,是高校树立特色的基础。同样高校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并没有为所有市场需求服务的能力。利用自己优势的教育资源为一个或几个目标子市场服务,是高校树立特色取得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表1是根据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层次、目标要求和培养机构特长设计的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细分区划,对应于不同培养机构的教育资源优势,可以选择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培养机构优势,树立人才培养特色,可以避免全才式培养模式的弊端。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人才能力可以准确定位。

就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而言,其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培养国际经贸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上海商学院结合自己的历史积淀、行业背景、办学条件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经营管理专门人才(第4层次),并进一步规划了该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侯立玉,2008):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能从理论的高度理解社会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熟悉商务操作流程,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较快地适应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环境;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四、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途径三部分组成的。创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内容安排上创新;在结构设计上创新;在培养主体上创新。在内容安排上,针对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现存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在如下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加强教材建设。针对目标层次人才培养要求,编写不同内容、不同深度的教材体系。体现层次需求、反映时代特点,尤其是实验、社会实践教材应大力开发。二是完善英语教育体系。将现有的公共英语、专业英语体系拓展为公共英语、专业基础英语和专业实践英语。三是完善技能培养体系。构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实验体系;构建专业认识实习、岗位技能实习、调研设计实习体系。四是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创新意识、创新技术、创新实践课程体系。

在培养主体上,应建立多主体人才培养机制。拓展包括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途径。

在结构设计上,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对教育内容要进行相应的安排。在教育内容创新的基础上,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实现结构设计创新。

如图1所示,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处在于可按照某一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设计出相应的课程体系,从而实现该层次人才培养。在该模式中,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是一致的,但不同层次人才方向模块设计要体现该层次培养目标要求和特色。可以设计同一层次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如图1中国际贸易业务方向和国际商务管理方向;也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课程模块,如图1中国际贸易业务方向和高级技术人才方向以及一般技术人才方向。仅就国际贸易业务方向,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知识课程、技能课程、外语课程、实验实踐课程以及创新能力课程可按如下设计:知识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服务贸易、WTO与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国际商法;技能课程包括贸易单证与函电、报关报检、国际结算、国际货运与保险、国际商务谈判;外语应开设专业实践英语;实验课程包括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实验,实践课程进行岗位技能实习;创新课程包括创新技术、创新实践课程。这种方案设计可以实现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业务方向人才培养目标。

五、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竞争优势

教育内容的创新可以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教材建设可以更新知识体系和结构;实践课程的拓展可以提高人才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构建使人才具有真正的创新能力;教育主体机制创新,可以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克服高校教育资源瓶颈障碍。

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构建可以解决人才能力趋同所带来的三个问题,即人才能力趋同、人才能力稀释、人才层次不分。人才能力差异化,可以改变人才供给结构,解决一些层次人才饱和而另一些层次人才稀缺问题。分层次设计模块,围绕该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集中构建该层次对应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所须的课程体系,可以解决人才能力稀释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分层次培养人才,可以提高人才针对性,提高人才对各种工作要求的适应能力。

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能力,最终将提高教育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韦霞.我国外贸人才需求状况与培养问题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12).

2、江维国.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罗旭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外模式比较研究[J].经济论坛,2009(4).

4、窦建华.国际经贸人才需求新变化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4).

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贸易 篇9

论文摘要:博士生的培养模式是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有效保障。美国和日本的博士生培养一直处于世界前列。通过对中美日三国博士生培养现状进行阐述,详细地对比和分析了中美日三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关键因素,进而为我国博士生的招生考试、导师制、课程设置、科研训练和学位授予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论文关键词:博士生;培养模式;借鉴

博士生教育是当今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主要体现在培养模式上。因此,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大学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实际需要的博士生培养模式。我国博士生教育产生至今,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历史。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足,我国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许多不足。放眼世界,美国和日本在博士生培养方面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形成了较为成熟和完备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已成为各国仿效的对象。为此,本文从博士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入手,对中美日三国博士生教育进行梳理和总结,希望从中找出一些对我国博士生培养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各领风骚――中美日博士生的培养概述

我国自1981年实施新的学位制度以来,博士生教育迅速发展。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20全国招收博士生6.19万人,毕业博士生4.87万人。我国在读博士生人数由的5.4万人增加至年的24.63万人,间增加了4.56倍。我国当前实行以专业式为主的多种模式并存的博士生教育模式。数量上的蓬勃发展固然可喜,但是,正如华中科技大学周光礼教授在《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中指出的那样,我国博士培养质量10年来整体上没有进步,甚至还有下降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博士生培养敲响了警钟,我们应当辩证思考,希冀通过加快培养模式的改革来寻求自身的更大发展。

美国的博士生教育自产生以来就以其严要求、高质量而闻名于世。其博士生教育建立于19世纪中后期,从最初的借鉴和移植欧洲模式,特别是德国学徒式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将早期的学院制与引进的德国大学研究所制相结合,发展了协作式的教育模式,形成了专业式与协作式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目前来看,有420多个研究机构可以授予博士学位,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2009年,在全美国的420多个机构中授予博士学位人数为49562人。在过去40多年里,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以每年大约3.5%的比率增长。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日趋完善,近年来它常被视为“金标准”,成为世界各国仿效的典范。

日本的博士生教育产生于19世纪末,一百年来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变革,日本最先引进了德国的讲座制和美国的研究生院制,创建了美国式的研究生院,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产官学”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和“工业实验室”为主的教育科研模式,逐步形成了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等基础上融合创新的教育模式。据统计,全国765所大学(国立86所,公立90所,私立589所)中有74%的学校设置了研究生院,在校博士生为74000人。

二、取长补短――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

笔者认为,博士生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博士生培养目标而在教育实践中对博士生采用的各种培养程式的总和,包括招生考试、导师制、课程设置、科研训练、学位授予等诸多环节。因此,本文具体从博士生培养模式的上述几方面对中美日三国的博士生教育进行比较。

1.招生考试

在我国,要参加各校的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需具有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同时提供相应的硕士学业成绩,并且要有两名与本专业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才有资格报考。考试通常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初试为闭卷考试,科目包括外语和2~3门专业课,同等学力者须补考政治。复试一般以面试为主,有时还须进行笔试。另外,我国还采用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等方式招收博士生。

在美国,本科生毕业后可以直接申请注册博士生,也可以硕士毕业后申请注册博士生,但入校后的基础课程学习要求不一样。[7]美国各大学普遍采用推荐加面试的招考方式,在选拔博士生时不是以申请者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而是以申请人的学术科研能力为核心,根据申请人以往的学术经历和表现进行全面的考查,其招生规定的弹性较大,经常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日本,凡是具有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人都可以报考博士课程,博士生的选拔由各大学自行安排,通常包括笔试(外语、数学等基础科目,以及两门专科课)和面试。一些大学规定,考生只要提供TOEFL、GRE等成绩,就可以免考外语。值得指出的是,考官非常重视考生硕士论文的质量,以此来判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习自觉程度,因此,“硕士论文占很重要的地位”。

从三个国家的招生考试来看,都是初试与复试相结合,都一定程度强调科研能力和学术能力。比较而言,美国将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作为选拔学生的核心标准,日本则偏重学生的硕士论文质量,我国更强调考试成绩。单纯的卷面考试成绩通常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潜能,但是这两者对于博士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2.导师制

我国虽然目前许多大学开始探索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但是大部分高校依然采用单一导师制来指导博士生。

美国的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制和博士生指导委员会制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博士生入学后,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优势,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导师。

日本的博士生由一位主指导教师和两位以上的副指导教师共同培养。目前,采用团队方式指导博士生的大学也越来越多。如:筑波大学图书馆―信息―媒体研究生院规定,指导小组由3名教师组成,其中1名必须来自其他学科。

综上可见,美日实行导师组制,而我国以单一导师制为主,这样的单线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视野开阔和多学科知识的融合。

3.课程设置

我国的博士生一般需要3年才能获得学位。其中,政治和外语是必修课。业务课由博士生导师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应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与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而开设。

美国因为实行完全学分制,只要修满所需的学分,便可毕业。博士课程一般为4年。第一年修读授课课程,美国博士教育非常重视课程的学习,课程分为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而且要进行跨学科课程的学习。此外,还设立专题课程,围绕本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学习。一般采用讨论班的教学形式。

日本博士课程教育的年限依据入学时的学历不同而不一样,取得学士学位的攻读博士课程需要5年以上,取得硕士学位的需要3年以上。目前博士课程建设出现两种主要模式:第一,前两年以课程学习为主,后三年以研究和论文写作为主;第二,根据人才培养目的和学科特点,在前、后期分别开设相应的课程。在课程建设中,越来越重视跨学科知识的习得,如由不同学科的两位教师来共同设计一门博士课程。

从三个国家的课程设置来看,在开始阶段都重视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的修习。不同之处在于,美国和日本都加强了跨学科课程的设置,这样的课程安排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和毕业选题灵活而又有针对性的选择课程修习。

4.科研训练

我国在培养博士生方面,将参加科研作为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入学第1年就在导师指导下,开始逐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有的学生承担导师研究课题的部分研究。科研选题多与学位论文相一致,针对科研需要,选修部分学科学习。 美国除课程教学中利用研讨班(Seminar)进行科研训练外,还采用实验室轮转(LaboratoryRotation)和科研项目的形式进行研究。科研资助机构把大部分科研资源以个人项目补助的方式分配给大学教授,然后教授“雇佣”博士生担任研究助理(RA),参与项目研究。

日本除课程教学中利用研讨班(Seminar)进行科研训练外,还采用课题项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独立或合作科研。另外,还有学术团体和学习小组等形式进行科研训练。此外,日本的博士生科研活动和训练在很大程度上由工业来承担,即“工业实验室”的科研模式,工业公司为科研人员提供资金、课题和就业机会,反过来公司也因此获得更大发展。这样能够让年轻的工作人员在完成工业和政府的科研项目中学习科研的方法和培养科研的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三个国家的博士生培养都十分重视科研方面的训练,通过参与导师的课题或者独立承担课题的方式来训练科研能力。不同点在于,美国和日本都充分发挥研讨班在博士生培养中的作用,尤其是日本的“工业实验室”的科研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以工业为基础、连结科研与教学和学习的典范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5.学位授予

我国和日本在学位授予上大致相同,博士生在通过课程学习之后,均需在规定期刊上发表论文,参加毕业答辩。存有一定淘汰率是美国博士生培养的显著特征。博士生在通过学习课程之后,还需要通过博士资格考试,只有通过博士资格考试,学生才可以称为博士候选人(Ph.D.Candidate),开始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而且,不同大学不同学科博士资格考试有着不同的淘汰率,淘汰率一般为5%~20%。一定的淘汰率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形成一定压力,有利于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三、他山之石――培养模式的有益借鉴

可以说,中美日三国博士生培养模式都与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但都是现代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承担着一些共同的历史使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美国、日本的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可贵之处,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和借鉴,以便不断提高我国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1.改革和完善招生考试制度

当前,在我国的博士生招生考试过程中,考试成绩的高低依然作为博士录取的核心标准,不利于选拔具有科研潜力的博生生源深造学习。对此,我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教授认为,选好才是成功的一半。如何把好博士生培养的入口关,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考生,这是关涉博士生教育全局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实际的考试选拔中,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和日本的做法,重点考量学生的学术潜力,判断学生对本门学科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为此,招生单位可以适当降低初试成绩在录取分数中的比重,加大复试或面试比重,通过考生参与的科研项目和撰写的专业论文、硕士论文来考核其综合素质和研究潜力。

2.真正落实导师组制

我国的部分高校在博士生培养中虽然开始实行导师组制,但在实际教学中,以导师为主的导师组制实际上还是延续了之前的单一导师制。博士生在学习和科研中,难免需要不同思维和观点的“碰撞”,此时就需要具有不同专长和不同学术观点的`导师的积极引导和正确启发,力求达到师生之间互相补充和促进,教学相长的状态。当然,在实际落实导师组的过程中,要权责明晰,避免互相推诿而影响教学的有效开展。

3.创建“由约返博”的课程体系

由于我国博士生课程较重视本专业课程的授受,缺乏对交叉专业的渗透和修习,以至于出现了博士不“博”的现状。作为培养博士生的重要因素,构建培养本学科高级人才所必需的、结构化的课程体系建设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博士生的课程不仅要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让他们了解学科方面的国际前沿。因此,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在巩固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适当加大专业选修课的数量。与此同时,可以借鉴美国和日本重视跨学科课程的做法,在综合性大学中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根据学生的研究要求和研究专题设立相应的跨学科课程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合理运用竞争机制

在人才培养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攀登科学高峰,建立竞争机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与美国5%~20%的淘汰率相比,我国的博士生教育中缺乏应有的竞争机制,这样持续发展的结果将导致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不断下滑。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高校在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可以采用一定的淘汰制,各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组织。这样才能够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有助于提高博士生整体的培养质量。除考核学科知识外,也要对博士生的思想进行考核,博士生须具备良好的科学作风和科学道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博士生培养的良性发展。

5.多渠道加强科研训练

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贸易 篇10

一、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模式的不足

1. 课程设置不合理, 重理论, 轻实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性很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与各国贸易往来的增多, 对外贸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均提出更高的要求。前本科院校的国贸专业教学重点, 仍主要倾向于经济与贸易相关理论, 专业课的教学又主要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方法, 对实验课的比重和教学效果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不仅对相关的理论知识难以深刻理解并融会贯通, 而且实际操作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 不能学以致用。而且目前国贸专业的课程结构不是很合理, 过于专和窄, 缺乏必要的科学性及内在的逻辑关系。理论性课程缺乏系统性和前沿性, 应用性课程缺乏实际性和操作性。因此学生毕业后理论知识不扎实, 动手能力较差, 很难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

2. 教学设备、手段相对落后, 缺乏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

目前, 在高校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中, 落后的教学设备、手段导致教学过程枯燥乏味, 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

在国贸专业的实验课环节中, 实验室的条件决定了实验课教学的质量。然而, 在实际当中, 国贸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并不像理工科那样备受重视, 许多高校存在投入经费不足, 不同专业、多个班级共用一个实验室的现象。实验设备缺乏、设施落后, 只能以减少实验数量的方式来进行平衡, 直接导致实验课的安排名不副实, 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且, 国贸专业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目前现有的网络教学资源主要以电子课程的形式展现, 但是并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的网上交流互动, 对于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和课后的复习情况没有实现远程辅助监控的目的。

3. 教学方法单一

作为国贸专业教学, 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调动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 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从而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不强, 学习兴趣不浓, 教学效果差。在教学方法上, 没有将启发式教学实施到位, 以教师为中心, 进行“填鸭式”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时隐时现。教学方法单一, 没有很好地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其创新能力。因此, 用人单位经常反映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不会灵活处理问题。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重点

基于构建现代创新教育模式的构想, 本文提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观点。我们所探讨的国贸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是以课程为单元,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以教学资源为平台, 动用所有教学要素, 立体化、全方位地融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为一体, 关注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教学设计。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 本文主要从以下四方面来探讨国贸专业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重点。

1. 化课程体系

高校现有的国贸专业教学课程设置大致是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等四大类进行分类, 忽视了人文、社会、自然等相关知识的补充。为此, 依据国贸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笔者认为应按知识结构的布局设置基础知识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延展教育相关课程三大类。每一大类课程都应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基础知识课程包括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体育、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原理、经济学基础、中外历史研究、文献索引、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等。这一大类是开展国贸专业教育的基础。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底蕴及运用专业知识完成外贸业务的技能, 具体课程应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国际结算、国际商法、财政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合作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会计、报关报验实务、进出口单证操作实务、电子商务、企业管理、谈判口语、商务英语阅读与写作、高级听力、财经写作、专业实习等。这一大类是国贸专业教育的核心。延展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适应外贸工作岗位的一般能力和个人素质, 具体课程包括:商务礼仪、演讲与口才、大学生就业指导、各类专题讲座及报告、专题调研、创新活动比赛、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一大类也是提升国贸专业教育质量的关键。

2. 实施立体化课堂讲授

国贸专业培养的是高级国际经贸人才, 在课堂教学时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强化学生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因此要改变单纯传授知识的灌输型授课模式, 实施师生互动的立体化课堂讲授模式。课堂讲授时, 应借助多媒体技术积极推行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实证式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互信关系, 确保学生主体地位,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如:针对一些实务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研讨式教学法, 介绍几种流派和做法, 让学生去查找文献资料, 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指导和总结。学生查找资料、提出观点, 可以以个人形式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 准备充分后, 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同时, 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和学术界的热点难点问题适当布置写作小论文, 教师可列出参考资料目录。教师授课不局限于书本, 将理论和实务的最新发展及自己的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 不断补充新的内容。

3. 立体化实践教学

国贸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和技术推广紧密结合, 就必须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因此, 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基础技能专业认知实训:包括英语听说能力实训、计算机操作实践和国际贸易专业认知实训等;第二, 校内模拟实训:包括课堂专业知识同步训练和实验室综合模拟实训。其中课堂专业知识同步训练是在主要专业技能课的授课过程中, 针对某一点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习;实验室综合模拟实训是创建一个整体化的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综合训练以获得对外贸业务流程的整体印象;第三, 校外实习基地岗位实训, 让学生参与企业实际业务操作, 在真实的环境中, 学习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第四, 相关能力实训, 包括组织各种课外活动, 如:演讲比赛、营销策划大赛、创业大赛等,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作能力、良好性格和积极心态。

4. 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的设备和手段被运用在教学中。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网站的建立, 是立体化模式在教学中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 它充分体现了国贸专业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交互式、自主式学习的特点。构建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 开发电子教材、电子教案、助学课件、习题库和案例库, 形成完整的教学资源包, 利用网络媒体实现立体化的教学展示;其次, 体现教学方式的“互动性”, 在教学网站中开辟各种专栏, 通过Email、聊天室、网络论坛等方式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第三, 可以构建网络虚拟课堂和虚拟实验室, 通过视频录像和远程控制的形式进行教学和指导实验, 达到随时随地学习、教师跟踪教学的目的。通过构建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 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设计的一体化和教学应用的多元化。

摘要:很多高校现有国贸专业人才的培养, 存在实践性不强、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必须从教学模式的改革入手,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本文着重探讨了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重点。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人才,立体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吕西萍.美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创新理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高教论坛, 2010, 2:122-126[1]吕西萍.美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创新理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高教论坛, 2010, 2:122-126

[2]詹晶.浅析KSAO模式下国贸专业立体化教学模式[J].山东教育学院学, 2009 (1) :80-82[2]詹晶.浅析KSAO模式下国贸专业立体化教学模式[J].山东教育学院学, 2009 (1) :80-82

上一篇: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下一篇:快速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