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点滴十篇

2024-05-15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点滴 篇1

一、充分理解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意义

信息技术课的教与学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上掌握计算机技术的水平。如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信息技术课很感兴趣, 学得很好, 那么他将来就能学好计算机技术,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准确把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要配备有专门设备的教学环境, 也就是计算机教室。在讲课的时候, 教师不但要讲清楚基本概念, 而且还要进行实际操作, 所以每一节课都要合理分配理论讲解和上机操作的时间。因为学生是坐在计算机跟前听课, 当教师在讲理论知识的时候, 一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心思一直放在计算机操作上, 不能专心听老师讲课, 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在计算机教室里上课, 还涉及计算机设备的管理问题、微机房的卫生问题、安全问题等。尤其是设备的管理问题, 有些学生, 不仅不爱护设备, 甚至还故意破坏计算机设备。总的来说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 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明确分清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主体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主体, 是指以教师主导的教学和以学生为主体参与学习, 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网络人之间相互都可以取长补短, 互通有无。信息技术课更能发挥分组协作的优势, 实现分组教学的意义。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 甚至网络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对完善学生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完善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全人格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参与教学活动的个体是自由平等的,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平等协作的关系, 问题的提出和解答都是开放发散的。网络将给予学生完美“地球村”的体验, 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信息的广阔与纷繁芜杂, 体验到世界文化的广泛与魅力, 个人生活、自由的人际交往赋予学生更深妙的知识。信息技术课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的完整性、独立性、具体性、特殊性, 信息技术课为学生创设了个性发展的社会情境。

四、稳定灵活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 借助其他的帮助, 利用学习资源,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去获得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 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去获取知识。

我上课的教学模式是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为主要结构的教学模式, 它既相对稳定又相对灵活。说它相对稳定, 是指教学模式中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形成, 有一定的组织和操作程序, 它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这样学生会慢慢适应、慢慢接受, 找到规律。说它相对灵活, 是指人是教学模式中最活跃的因素, 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 教学的形式也就灵活多变了。

在通常教学过程中, 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或一个生活中的实际现象, 提出学习问题,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也会在我的启发下逐步发现问题, 我会因势利导要求学生以完成任务的形式去解决所发现的问题, 与此同时引导他们拟定完成任务的可行性计划或者实施方案。将问题进一步明确化和具体化, 利用学习资源借助一定的情境, 产生积极完成任务的动机和兴趣, 对任务进一步剖析, 并从中发现新问题。

由于问题是纷繁复杂的, 完成任务所需的新旧知识及其工具也是多样的, 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是难以找准问题解决的切入点和选择适当有用的信息。这时, 我会创设任务情境, 提供与任务相关的学习资料、参考方法和网上相关资料的位置等, 为学生完成任务指点迷津, 积极引导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认知水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否具有高度缜密的思维、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巧妙娴熟的问题解决技巧, 直接影响到问题能否高质量地解决。“三人行必有我师”, 实践证明: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来完成任务, 将会更好补充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 完善他们问题解决的技巧与方法。因此, 我们提倡学生分小组共同完成某项既定的任务, 让他们通过小组进行协作讨论、共同交流, 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还必须及时、耐心、正确地引导学生自评、学生之间的互评, 并适当对其成果加以点拨, 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实践中的点滴积累

一般课本上所讲到的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普遍存在了。我在信息技术课的理论教学中大多采用类比的方法, 让学生直观感受, 使得一些生涩的计算机专用名词, 不但不会让学生感到头痛, 反而会通过这些对比, 加深了的对知识的印象, 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提高了教学效率,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灵活多样的, 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一定积累了更加丰富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 在讲到用Excel统计数据的时候, 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析为例, 如何统计考试成绩的总分和平均分以及每门课程的总分和平均分, 单科优秀排名等等, 通过联系实际问题, 大多数学生就会对它感兴趣, 就会主动去学、主动去做, 甚至还会提出教师也没想到的问题, 久而久之也就会达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 搞好信息技术教学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 大胆改革, 认真总结教学经验,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使其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更加合理。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一定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点滴 篇2

一、把握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体系

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是这次新课改的根本目的, 也是所有课程设计及实施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 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 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要求充分挖掘和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从目标体系看, 通用技术课程强调了学生在技术方面最基本的技能和能力。着力倡导“探究性学习”, 强调在实践中学习。整个学习过程具体而不抽象, 有技能的训练, 情感的体验, 审美的陶冶, 重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兴趣、技术习惯、技术信心、技术意识等。

二、重视上好第一节课

初触通用技术, 学生对这门课程一片茫然, 有必要让学生对通用技术有个基本的了解。如果只是对学生讲通用技术是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 学生可能大部分还不是很理解, 所以通用技术课程的第一节课尤为重要。《技术与设计1》这本教材, 从火到灯, 再以灯作为主线, 贯穿整本教材。如若只是向学生讲述从火到灯, 人类走向文明的这么一个过程, 就会显得有点枯燥。可以去农村里收集一些植物油灯、煤油灯、汽油灯等, 利用其发展过程展示技术的发展过程。第一节课就给学生新鲜感, 引发他们通过对这些技术产品的探索, 从而主动去分析这些技术产品的优缺点, 最终总结出技术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三、联系生活,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用技术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 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生活, 并且应用于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要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常识之间创造一种意外, 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 从而激发好奇心。对一些学生很感兴趣的问题, 教师只给予一些提示, 让学生自己去回味、去思考、去争辩、去判断。这样的余韵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通用技术课中的部分流程, 不容易接触实际, 但我们可以创设模拟情境来满足教学需求。如技术专利申请的场景不容易见到, 但我们可以编一些案例让学生编演, 模拟到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 模拟经济法庭审一审知识产权纠纷等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 激发求知欲, 使学生在“乐”学中掌握知识, 培养能力。教师是创设教学情境的组织者、引导者, 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 依据教学目标及学生个性特征与行为, 反应组织合适的情境,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四、借助多媒体的技术,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通用技术课堂借助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的教学, 通过声音、图像等入情入境的表现方式,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完善通用技术课堂的教学, 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教材内容, 教材可能只有几张图片, 但多媒体技术就可以把图片变为视频, 增加知识量, 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更好地掌握技术知识。例如在讲述自行车、汽车、飞机等物体的技术发展史时, 我们就可以通过视频,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不同时期的自行车、汽车、飞机的结构、性能等知识。多媒体技术可以形象地模拟书本和实物呈现不了的内容, 例如自动升降国旗的控制过程、汽车的碰撞试验等等。

五、组织竞赛, 体验成功,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巩固所学的知识。技术与设计课有很强的实践性, 只有充分重视这一点, 利用这一点, 才能发挥这门课的优势,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验成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批评是一种外部动力, 这种动力对于优秀的学生产生的作用远远大于鼓励, 但对于一般的学生则不然, 老师过多的批评可能使学生丧失自信心或者产生抵触情绪, 这种情况只会导致教与学的失败。所以, 在学生竞赛过程中, 让这部分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 将优秀的竞赛作品摆在通用技术的展示柜里, 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创作设计的积极性。

六、提升通用技术教师的过程管理能力

通用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课程, 其困境之一是不仅要安排大量的学生活动, 还要用到很多技术实验器材 (特别是需老师自筹部分) , 实现通用技术课程的顺利实施, 需要提高技术教师的过程管理能力。一是教师精编一章一学案, 作为学生当堂作业, 帮助学生积累资料;二是落实学生一组一记录表, 记录学生的到位签名、学习收获 (一句话) 、发言加分情况等, 以利于老师掌握学生动态。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3

一、充分理解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意义

信息技术课的教与学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上掌握计算机技术的水平。如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信息技术课很感兴趣,学得很好,那么他将来就能学好计算机技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准确把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要配备有专门设备的教学环境,也就是计算机教室。在讲课的时候,教师不但要讲清楚基本概念,而且还要进行实际操作,所以每一节课都要合理分配理论讲解和上机操作的时间。因为学生是坐在计算机跟前听课,当教师在讲理论知识的时候,一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心思一直放在计算机操作上,不能专心听老师讲课,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在计算机教室里上课,还涉及计算机设备的管理问题、微机房的卫生问题、安全问题等。尤其是设备的管理问题,有些学生,不仅不爱护设备,甚至还故意破坏计算机设备。总的来说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明确分清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主体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主体,是指以教师主导的教学和以学生为主体参与学习,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网络人之间相互都可以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信息技术课更能发挥分组协作的优势,实现分组教学的意义。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甚至网络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对完善学生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完善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全人格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参与教学活动的个体是自由平等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平等协作的关系,问题的提出和解答都是开放发散的。网络将给予学生完美“地球村”的体验,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信息的广阔与纷繁芜杂,体验到世界文化的广泛与魅力,个人生活、自由的人际交往赋予学生更深妙的知识。信息技术课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的完整性、独立性、具体性、特殊性,信息技术课为学生创设了个性发展的社会情境。

四、稳定灵活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去获得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去获取知识。

我上课的教学模式是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为主要结构的教学模式,它既相对稳定又相对灵活。说它相对稳定,是指教学模式中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形成,有一定的组织和操作程序,它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样学生会慢慢适应、慢慢接受,找到规律。说它相对灵活,是指人是教学模式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学的形式也就灵活多变了。

在通常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或一个生活中的实际现象,提出学习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也会在我的启发下逐步发现问题,我会因势利导要求学生以完成任务的形式去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与此同时引导他们拟定完成任务的可行性计划或者实施方案。将问题进一步明确化和具体化,利用学习资源借助一定的情境,产生积极完成任务的动机和兴趣,对任务进一步剖析,并从中发现新问题。

由于问题是纷繁复杂的,完成任务所需的新旧知识及其工具也是多样的,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是难以找准问题解决的切入点和选择适当有用的信息。这时,我会创设任务情境,提供与任务相关的学习资料、参考方法和网上相关资料的位置等,为学生完成任务指点迷津,积极引导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认知水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否具有高度缜密的思维、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巧妙娴熟的问题解决技巧,直接影响到问题能否高质量地解决。“三人行必有我师”,实践证明: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来完成任务,将会更好补充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完善他们问题解决的技巧与方法。因此,我们提倡学生分小组共同完成某项既定的任务,让他们通过小组进行协作讨论、共同交流,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必须及时、耐心、正确地引导学生自评、学生之间的互评,并适当对其成果加以点拨,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实践中的点滴积累

一般课本上所讲到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普遍存在了。我在信息技术课的理论教学中大多采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使得一些生涩的计算机专用名词,不但不会让学生感到头痛,反而会通过这些对比,加深了的对知识的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灵活多样的,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一定积累了更加丰富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讲到用Excel统计数据的时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析为例,如何统计考试成绩的总分和平均分以及每门课程的总分和平均分,单科优秀排名等等,通过联系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就会对它感兴趣,就会主动去学、主动去做,甚至还会提出教师也没想到的问题,久而久之也就会达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搞好信息技术教学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大胆改革,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其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更加合理。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一定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点滴 篇4

信息技术属于新兴学科,各地实际情况又千差万别,所以信息技术教学没有既定的教学教法,也没有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下面我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在此得到同行们的指点,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学以致用,学生乐学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用”,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所学的知识为自己服务。因此,在课堂上要注意“学以致用”的原则。

(一)在应用中练习,巩固知识

学习知识与技能是为了“用”,有了“用”的可能、“用”的需求,学生才会想办法强化巩固所学知识。这说明,在课堂上设计练习时,要注意实用性。例如:在介绍了“电子邮件”一课后,我就把自己的E-mail地址告诉学生,让他们课外给我发电子邮件。学生们给我发了很多电子邮件,其中有美丽的图画、精彩的贺卡等,有的学生还告诉我一些心里话。我收到后一一回信,信中写的都是赞扬、鼓励的话语,这在给他们以自信心和鼓励的同时,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学习新知的劲头也更足了。

二、“任务驱动”,主动参与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交互的氛围中,以真实情境下的“任务”为驱动,通过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培养技能。它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进行“任务”设计时,重点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为教材中的每一模块设计一个大任务,此任务中包含这一模块中的所有知识点。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每个小任务中隐含着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每一课完成一个或几个小任务。例如学习“Word的功能和使用"这一模块时,我设计的大任务是要求每一位同学编制一份精美的电子报刊。本章有以下5个知识点:1.Word的基本概念,建立编辑文档;2.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排版;3.页面设置及文档的打印;4.Word的图形功能;5.Word的表格功能。我把大任务分成5个小任务,每个小任务中隐含着其中的一个知识点,每一节课完成一个小任务。教学时,我又把一节课的小任务分成几个更小的任务。如第一节课的任务是按要求对现有文档进行修改。修改要求中隐含着3个知识点,即:1.Word的基本概念;2.文档的建立、打开与关闭;3.编辑文档。这3个知识点分别隐含在3个小任务中。另外,结合时尚的、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设计任务也非常重要。如在教学“自选图形”时,我设计的任务是:运用自选图形设计一个机器人。由于学生对机器人非常感兴趣,因而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在完成这一任务时,很快就掌握了各种自选图形的使用方法。

(二)任务设计要有层次,要注意渗透方法

任务设计要有层次,并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空间,以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例如,学习“在PowerPoint中插入声音”一课时,我制作了任务卡和升级卡。基本任务卡是:要求学生能在文件中插入声音,在设置自定义动画时能加入声音;升级卡是:让学生通过不同渠道、方法收集各种声音素材,然后再用不同的工具软件(如Windows中的录音机、超级解霸等)制作多媒体作品。学生制作出了很多具有个性的作品。例如,有位学生的作品《古诗欣赏》,其中不但配上了优雅的古典音乐,还加入了学生自己的朗诵录音,作品非常有创意。

(三)任务设计要注重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也就是说要提倡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是我国面向未来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在国外将这种整合方式称为数字化学习。例如,在教“各种各样的桥”一课时,从学生熟悉的“赵州桥”课文引入,设计的任

务是:“仿照介绍赵州桥的方式,从网上收集资料,利用PowerPoint组合成一篇介绍性的演示文稿,可以介绍著名的桥梁,也可以介绍一处名胜古迹。”这个任务中就整合了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内容。

三、兴趣引路,寓教于乐

(一)巧设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课始教师的导是很关键的。好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充分发挥导语的激趣作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教学。

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计算机教师,应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以快速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如发问式:你能把你的姓名“写入”计算机里吗?你知道怎样用计算机听歌曲的吗?你能用计算机画出美丽的图画吗?这一系列的问题,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接下去的新课的讲授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了。

另外,还可以用范例作品代替语言,让学生欣赏美妙的音乐、美丽的图画、用Word设计的版报、用PowerPoint制作的自我介绍、用Flash制作的动画……用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例子,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总之,上课一开始,就应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二)运用游戏小软件,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毕竟年龄小,好动性、好奇性强,坐不住,对于单调的练习易厌烦。经过充分考虑和分析了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后,我就适当地采用一些练习鼠标和键盘的游戏小软件穿插在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吃苹果、青蛙过河、超级玛丽、打地鼠、警察抓小偷、啤酒吧、食人花、24点计算游戏、智慧拼图、涂色、金山画王等,这些富有童趣的游戏,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学生们在忘情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练熟了指法以及鼠标的各种操作,了解了回车键、空格键、换档键、光标键、退格键、功能键的作用,学会了键盘的使用。而教师如果让学生背诵、识记理论知识、键盘上字母的排列、键盘功能等,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不见得会很好。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了“电脑游戏是通往电脑世界的捷径”这句话的含义,而且我认为正确引导小学生玩电脑游戏是利多弊少。但电脑游戏软件的选择必须要强调趣味性、益智性和学习的功能,同时玩电脑游戏的时间必须要严格控制。

(三)组织各类竞赛,发展学习兴趣

按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组织一些不同层次的兴趣小组,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例如汉字输入、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网页制作基础等。学校也可通过各种竞赛活动,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指法输入比赛”、“中文输入比赛”、“绘图比赛”、“优秀电子报刊展示”、“网页制作比赛”等。通过这一系列的竞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电脑操作水平。也可把学生的作品放在校园网上展示,一段时间后,组织评比、总结、反馈,对好的作品予以表扬。展示学生的作品(包括展示其操作过程与最终成果),对于被展示者来说是一种鼓励,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树立了一个追赶的目标,是一种鞭策。

四、启发想像,唤起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宽松、积极、探索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树立“尝试创新”的意识,强调在课堂上只要敢于参与就是成功。比如在教学生制作幻灯片时,学生面对功能强大的PowerPoint软件,不知如何下手,制作出来的演示文稿模仿的多、创新的少,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之间也很少商讨与争论。我仔细观察学生作品,将有闪光点的作品通过电子教室演示给大家看,并让作者说思路,再让其他同学发表意见,接着大家一起试一试。几次下来,学生的思路开阔了,也愿意动手尝试了。这样,学生们不仅认识到了动手操作、手脑结合的重要性,同时还培养了参与意识,体会到了大胆尝试就会成功的道理。

在平时教学中,鼓励学生冲破束缚,制作出有个性、与众不同的作品;同时,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敢于创新。例如,在“体育节”活动中为各种比赛设计海报;设计学校新大门上的题词;

制作班级课程表、设计校运动会的会徽、口号、班牌、班徽等。这样,逐渐帮助学生树立“求异、求新”的观点。

五、全方位互动,培养合作精神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当以启发代替灌输,以辅导代替管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小学生好奇心强,持久性差。课堂上如果教师讲得过多,学生会感到厌烦。所以,在教学设计时应多考虑小学生的特点,要做到精讲多练,并做到全方位互动,即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生生互动。课堂上,学生有问题可以与老师或同学交流,寻求别人的帮助。还可在学生之间开展合作学习。如在教学“衣食住行五十年”一课时,要让一个学生在一节课内完成一个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是不现实的。因此,课前我就布置学生以四人小组方式组成协作组,合作学习,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都能按自己的特长来完成自己的作品,然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网络在Word里合成研究报告,并加以美化修饰。这种需要多人互相协调、一起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最能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

六、及时评价,体验成功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点滴 篇5

遵循课标为主导原则, 补充或更新教材事例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制的基本依据, 规定着信息技术学科要达到的统一要求, 对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实验) 》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教学目标, 强调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过程中, 要形成积极的技术观和价值观, 养成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改善生活的意识和态度, 负责、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教材中的教学事例更多是文字描述或过时的案例, 不能有效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恰当的新闻事件, 补充或更新教材事例, 引导学生主动关注事例, 思考事例带给人们的启示,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中补充了2013年8月22日《焦点访谈》“揭开网络推手的黑幕”作为教学信息真伪性的事例, 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网络信息甄别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一章第二节《信息技术及影响》, 教学中补充了“13岁少年郑博闻成国内最年轻IOS开发者”和“2013年英国初中女生遭网络暴力”两个事例, 让学生看到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针对当前部分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走上犯罪道路的情况, 教学中补充了“2009年3·15晚会网络游戏危害青少年”事例,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 珍惜中学美好时光。

遵循重视学生学情原则, 补充或调整教材内容

由于小学和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并不是必修学科, 也没有统一的教材, 来自不同初中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根据学生具体的学情补充或调整教材内容, 使得知识的难度、广度合理, 使教学内容尽量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促进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提高。

《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教材用较少的文字涉及较多的计算机术语, 大多数教师困惑此处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结合我校大多数学生信息技术水平都是零基础, 笔者认为此节应该补充教材内容, 用一个课时介绍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让学生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计算机中二进制编码等知识点, 还可以让学生动手练习到指定网站模拟攒机。通过补充教材内容, 学生不仅掌握了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还可以把这些知识迁移到生活中, 在计算机出现故障或购买计算机时都能很好地描述计算机配件及性能指标。

调整教材内容, 一是调整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 二是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教师结合学生的学情, 在教学内容不适合学生学习时, 要对教材及时作合理的调整, 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信息的发布与交流》, 笔者认为此教学内容应该调整到第二章获取信息之前, 先教会学生收发电子邮件、使用网盘等操作, 学生掌握了信息交流方式, 每节课的作业上传、课件等学习资源共享就能够很好解决。教材第二章第二节《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 声音和视频的下载往往需要借助第三方软件来完成, 这时教师应该补充介绍软件安装和卸载的注意事项, 告知学生安装软件时不要随意安装那些推广软件, 避免不明软件或恶意软件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卸载软件时不能直接删除安装的目录, 要用卸载程序或在添加删除程序中正确卸载, 通过扩展这样的教学内容, 学生才能正确使用电脑。

遵循教材内容“生活化”原则, 调整教材练习任务

教材是面向各地区学生的, 不可能所有学生都有一样的生活环境和实践经历, 因此要立足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更改教材中不合适的操作示例和任务, 只有当操作事例和任务贴近学生的生活时,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更加深入的学习。

教材第二章第一节《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教材以《爱鸟报》引出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笔者认为《爱鸟报》这份作品不是学生自己制作的, 以这个情境案例引入课题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不好。教师从学生都有外出旅游需求考虑, 以周末学校组织学生到重庆三峡博物馆旅游引入课题, 引导学生分析信息需求、信息来源及采集信息, 教师重点介绍网络方式搜集信息, 学生通过网络查找重庆三峡博物馆的地理位置、开馆时间、门票及游览须知, 有能力的同学利用网络搜集到重庆三峡博物馆的行程线路、交通工具的选择和路费问题, 最后加工整理信息形成旅游行程规划。通过这样“生活化”的任务设计, 学生学会了汽车、火车、轻轨、公交等交通工具的线路查询及网上购票,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学生有了这样一次任务的练习, 今后外出旅游就能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来查找相关信息了。

采取主题单元教学, 开发或重组教材内容

主题单元教学是根据课程标准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 教师遵循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 以主题为线索, 开发或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 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开展主题单元教学体现知识技能教学的连贯性和生本化、生活化等特性, 将整个教学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意义建构。

教材第三章第二节《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教材以“文明班集体评优活动”为活动任务, 任务简单, 不能激发高中生探究和创造的欲望, 教材中Excel知识点较零散。笔者在本节中采取主题单元教学, 以高一新生合理分班为主题设计相关的任务链, 任务中涉及公式、函数、排序、筛选、图表等知识点。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适时点拨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拟用两课时完成任务。规划主题单元教学时, 设计一个思维导图 (如下图所示) , 既理清了知识脉络, 又使任务紧紧围绕主题设计, 提高了教学效率。该主题设计为问题式教学, 问题对任务的完成起到了引导作用。

采取主题单元教学, 开发或重组教材内容, 设计与学生相关的主题, 问

题引领, 知识穿插,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时地学习方法和技能, 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

高中体育“分腿腾跃”教学点滴谈 篇6

一、教材分析

分腿腾跃是一项传统的体育器械类项目,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必修内容——“体操”教材中的一个项目。其技术动作由助跑、上板、踏跳、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和落地7个技术环节组成。通过练习可以发展学生腿部和上肢肌肉群的爆发力,增强腰腹、肩带和各关节韧带的力量,提高协调性和灵敏素质,对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和超越障碍的实用技能有着较好的作用。

二、教学背景

教学中以“山羊”为障碍物。在以前练习过程中,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器材高度设定较低。许多男生首次练习就能非常轻松跃过障碍,使他们觉得练习没有难度,不想继续练习,产生了能跃过障碍就是完成动作的错误心理。有少数女生由于心理障碍的影响,觉得会出现“安全问题”,起跳后不敢分腿,膝关节或腰腹部直接撞击在器材上,导致之后不敢再尝试练习动作。有了第一次教学时的经验总结、反思和借鉴。我在本次教学中进行了探索,运用循序渐进、分层教学等方法和手段,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练习兴趣,从而更有效地实施教学。

三、教授过程

教学采用男、女生按课时分组轮换的组织方法进行,男、女生分别进行了五次课的练习,之后各用一次课测验。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安排了助跑、上板、踏跳三个技术环节的学习。首先,进行行进间的助跑、踏跳练习。然后,在踏板上进行踏跳、挺身跳、分腿挺身跳、团身跳等跳跃练习。在练习中,有的男生还对技术动作进行了创编,增加动作难度,完成了屈体分腿跳和跳转等难度较高的动作。由于没有“山羊”阻碍,女生也都能大胆的完成跳跃动作。通过让学生感受踏板的助跳弹性,达到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的目的。

第二课时,要求在不踩踏板的情况下,完成分腿腾跃完整动作。课上首先进行原地分腿支撑练习,让学生感受推手时的空中姿态,同时可以拉、压韧带,以免练习时受伤。然后对分腿腾跃的技术动作进行讲解、示范,讲授正确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并安排生病的学生在练习时进行保护。接着在“山羊”前进行支撑分腿跳跃练习,让学生体会推手和分腿跳跃的感受。最后进行完整动作练习,男生从“大山羊”最矮高度开始练习,器材逐步升高到“三级高度”(每一级高度相差10cm),随着器材升高,挑战性增加,学生的练习兴趣也更加浓厚。女生先从“小山羊”开始练习,过渡到“大山羊”,然后逐步升高到“二级高度”。为了减少女生的恐惧心理,我增加了保护人数。并让少数不敢完成动作的学生,反复进行支撑分腿跳跃练习,克服心理障碍,然后过渡到在器材上做跳上成分腿坐,最后完成完整动作,用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树立她们的自信心。通过器材高度的“区分对待”,使男生觉得“练习还是有难度的”,女生觉得“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也能完成动作”。

第三课时,改进动作,提升难度。练习时,“山羊”在上次课的基础上,继续升高。男生至“四级高度”,女生至“三级高度”。这时我发现,因为身体素质的差异性,有少数男、女生不能跃过器材。但是经过之前的练习,学生并没有出现胆怯的心理,即使不能完成动作,也敢跳坐到器材上面。然后,我对学生推手的时间和力量再给出提示,并向学生宣布,现在的“山羊”高度就是我们测验时的高度。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练习时更加主动、认真。

第四课时,增加踏板,完善第二腾空技术环节。有了踏板助跳,多数学生能轻松完成动作,只有极个别人,还会有坐在器材上的情况发生。我让这些学生注意观察其他同学的踏板位置和推手时间,并用语言讲解,通过反复练习,这些学生几乎都能完成动作。这时我将踏板与山羊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远,让学生继续练习。开始学生有一些畏惧心理,但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他们反而会主动地将踏板拉远。大家总结后发现了一个现象,踏板拉远以后,腾空的时间增加了,完成动作时身体更舒展。很多男生还能做出挺身动作,迎来阵阵的掌声和欢呼声,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

第五课时,复习课,巩固技术动作。要求落地时屈膝缓冲,解决落地不稳的问题,同时帮助个别不能完成动作的学生找出原因。在所有学生都练习结束后,将器材高度降低“一级”,让那些不能完成动作的学生练习,最后再将器材升高,反复练习。用过这种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最后所有学生均完成了分腿腾跃动作。

第六课时,测验。要求在没有保护和帮助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分腿腾跃技术动作。通过之前五次课的学习,学生已经都能独立完成动作,对考试充满了信心。一轮测验结束后,有些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反复练习后,要求重新进行考核。

四、教学感受

通过两次对分腿腾跃技术动作教学的对比,我感受颇多,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

1. 恰当的组织方法,能提高教学效果。

第一次教学时也是采用分组轮换的方法组织教学,但是男、女生是在一节课上进行轮换,导致男、女生练习的时间都不充足。另外还会出现女生练习还未结束,男生就到练习场地等待的情况,导致女生不好意思做动作。在本次教学中,采用男、女生按课时分组轮换的方法授课,使练习时间更充裕,同时减少了女生的羞怯心理。

2. 适当的教学地点,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第一次教学时在江岸校区,场地条件有限,上课地点在操场上,学生怕被别人指手画脚,动作扭捏。这次学校搬迁到星耀校区,教学条件改善,地点选择在体操房里,私密性较好,学生做练习时动作都能放得开。

3. 合理利用器材,激发学生兴趣。

第一次教学时,由于害怕出现事故,对器材高度要求较低。女生可以跃过“小山羊”,男生可以跃过“大山羊”就算合格。学生觉得没有难度,所以练习兴趣不高。本次教学中,通过对山羊高度和踏板距离的调整,加大动作难度,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4. 树立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完成动作。

在教学中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一个眼神的鼓励,一句语言的激励,都对学生树立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只有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才能勇敢的完成各种动作。

5. 反思总结,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

这次分腿腾跃的教学,有很多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在第一次教学后,总结、反思、改进、借鉴的。作为教师应该经常通过反思总结,累积经验,从而提高自己今后的教学能力。

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点滴谈 篇7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对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基础之上, 而学生对学科的喜爱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教师的关系。师生关系对立紧张, 学生不喜欢甚至排斥教师, 那么, 学生也很难会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而没有兴趣的学习会降低学生的教学参与度, 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何谈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喜爱教师, 进而将这种积极的情感转移到物理学科的学习上来, 产生强烈的主观学习意愿, 这样才能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一) 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 让学生与教师享有平等的学习权利

在以往, 教师是高高在上的教者, 具有不可挑战性性, 而学生只是教学的附属, 在机械而被动地接收教师所传递的知识。师生关系对立, 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就必须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尊重学生的主体权, 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拥有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与权利, 以此来拉近师生距离,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

(二) 教师要注重情感沟通, 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互动交流

教学并不只是知识的互动, 还包括着情感的沟通与心灵的互动。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师生间无时不在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 学生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没有情感的教学枯燥无味, 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枯燥与劳累。而积极的情感可以发挥正面效应, 可以使整个教学处于和谐、融洽之中, 会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处于思维最活跃、状态最集中、精神最亢奋状态, 更能挖掘学生的潜能, 展现学生的个性, 更为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 激起学生对教师、对教学的积极情感。

二、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能够学好高中物理课程, 我们教师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的兴趣, 这样学生能够在主观上去愿意学习物理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 才能保证学习的效率。在物理的学习中,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些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变得比较急躁, 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能够给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 这样通过不断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的内心变的足够强大, 对于物理的学习就会有一种自信。这样的话, 就会更加乐于学习物理, 对于物理知识的兴趣就能够得到激发。在对学生的兴趣激发的时候, 合适的方法才能够产生应有的效果, 不能够强迫学生去学习, 比如以布置大量作业的方式。高中的学生处于十七八岁的年纪, 容易产生冲动, 心理叛逆, 以错误的方式引导不但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容易激发学生的厌学心理, 这样对于下一步教学的展开是不利的。所以, 作为物理教师, 我们应该在这样的问题上来进行思考。我认为良好的方式可以是这样:首先给学生明确高中物理的重要性, 高中物理在高中学习中与语文英语一样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其比重仍然是较大的。其次, 以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了解掌握一些过去物理家的奇闻趣事, 在物理课堂开始前先讲一个小故事, 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以成功的物理家为典范, 学习他们学习物理的精神, 来激励学生去学习。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更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以问题突出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物理具有相对的抽象性, 尤其是一些微观粒子的运动, 肉眼无法直接观察, 而不便于学生理解。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引起学生的重视, 强化学生的理解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主要问题。采用问题教学法, 我们可以在知识的关键处、学生理解困难处来巧设问题, 以问题来引起学生的重视, 引导学生展开主体探究, 在探究中再现真理发现全过程, 从而能够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与掌握这些知识。

如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 此节内容的重难点就是对力的相互性的理解,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并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 而只能是处于肤浅理解与机械记忆之中, 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两个班级的学生拔河, 甲队获胜, 这是否是因为甲队的拉力大于乙队的拉力呢?在整个过程中哪些物理因素会影响到比赛的结果。这样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可以大大拉近学生与物理教学的距离, 进而激起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 使得学生更加专注于问题本身, 这样自然就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集中于新知的学习。学生就可以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来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 切实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 在探究中确立学习主体地位, 学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技能。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引导学生自主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只是对知识的运用, 而发现问题则代表着学生的思维活动, 不只是一种手段, 更是一种方法与技能, 这也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所在。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要让学生不迷信教师与教材, 要勇于质疑, 敢于挑战, 善于质疑, 鼓励学生展开独立思考与思维, 敢于发表不同于教材与教师的观点与见解, 敢于提出问题。

(一) 让学生充分思考

让学生提出问题, 并不是随意提问, 也不是局限于简单的是什么的问题, 而是要代表着学生思维的独创性的问题, 要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有充足思考时间与空间, 要让学生展开独立思考, 能够将教材与生活结合起来, 这样学生才能发现更多的问题。

(二) 合理对待学生的提问

一开始, 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大多是简单的没有深度的问题。此时, 我们不能简单否定, 而是要肯定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让学生看到教师对自己的表扬, 同时又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作用, 将学生的认知引向深处, 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能够深入事物的本质, 这样才能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让学生提出更多具有探索价值的问题来。

总之,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并不是短期就可以见成效的, 这需要广大教师要有细心、耐心与恒心, 要对学生充满期待, 对教学满怀激情, 对教学进行全面改革, 为学生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 引导学生主体参与, 在探究中掌握学习方法, 勇于提出问题, 这样才能逐渐增强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物理实验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物理学科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绝大多数学校及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实验教学对于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 并没有意识到物理教学对于物理新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性。在这种前提下, 重新看待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重新审视新课程改革的目的, 以便更好、更有效地去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物理实验教学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点滴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 课程整合

《数学课程标准》前瞻性地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研究已经成为数学教学“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优势: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题整合之中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相关软硬件支持,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展示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以及网络信息下各数学原件、数学问题的生活原形等不同形态的信息,超越了课本的视野,拓宽了数学的范畴,丰富了教学内容,能创造出使知识、学问来源多样化的人文教育环境。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1、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做“数学实验”,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取代主要靠老师讲授、板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由于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考虑的应该是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交流。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强调“定理证明”这一教学环节(逻辑思维过程),而不太考虑学生直接的感性经验和直觉思维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几何的概念与几何的逻辑。几何画板可以帮助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结构关系,因而能充当数学实验中的有效工具,使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如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做一次这样的数学实验:在该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任意改变线段的长短和通过鼠标拖动端点来观察两个三角形的形态变化,学生从中可以直观而自然地概括出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并不需要由老师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滔滔不绝地讲解,而学生对该定理的理解与掌握反而比传统教学要深刻得多。

2、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计算机对中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可用数学知识研究解决的数学课题,使研究性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突破;其次,探索型教学平台整合进数学课堂后,使数学问题的研究朝着开放方面前进。学生对生产生活实际的观察,在一定的背景下自己提出问题,设立自己的研究步骤,优化自己的研究方法,并利用计算机平台进行探索,这样的数学教学才使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和数学教学应追求的目标。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要让学生从事统计调查活动。学生利用计算机在采集大量与之有关的数据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计算机平台所提供的统计分析软件,来帮助自己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驾驭计算机辅助教学平台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平台的使用从教师手中转移到了学生,这种学习是开发性和开放性的,学习者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开发者。又如,在研究函数图象教学时,学生完全可以操作计算机来画函数图象,从而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等方面,通过自主和与人合作的方式,利用计算机为我们提供的分析工具,去完成研究。从研究中,开拓知识面,实现学科的综合与交叉无疑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种研究性学习,是充分建立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的,是学生探索与合作精神的结果,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在方式与方法上进行了积累。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有助于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偏重于逻辑推理,偏重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动画演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情景再现,可以让学生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问题到一般规律,逐步通过自己的发现、探究去思考数学、学习数学。在课件《生活中轴对称》的制作中,我利用网络展示了生活中大量的轴对称图形,又利用蝴蝶飞舞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将一只蝴蝶框定放大成为平面图形,这一过程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自然,抽象于实践,创设了数学教学的良好情境,建构了较理想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比较自然地接受数学概念,同时开阔了学生视野,有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内容抽象,概念严谨却又枯燥,因此数学教师教学中考虑最多的是 如何让课本知识活起来,而运用信息技术就可顺利达到效果。如我利用《几何画板》演示等腰三角形的特征,直观地表现了三线合一的现象,让学生从感官上区别具体概念,加深了记忆。例如运用《几何画板》指导学生自制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积变形课件,同时又引导他们由此推导面积计算公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不足:

虽然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教师认识的差异、信息技术素养的差异、教育教学理念的差异,以及数学本身的特点,在现阶段的实际运用中又必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1、对师生的思维空间有所限制

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是由课件完成的,在一定时间内,课件由于发挥了其视觉、听觉等方面的优势,加大了刺激强度,提高了学习效率。但软件的本质又决定了其局限性。课件是固化的、有预见的,同样排斥师生互动中的非预见性因素,而数学教学中对象不同,班级不同,课程进行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思维的闪光是迸发于思想的碰撞中的,教师为了配合课件进程,不敢发挥,导致千篇一律,预设思路框框,势必限制学生思维的自主发展空间。

2、抹杀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创造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自己的体态语言感染学生,形成了各自的教学风格。他们或以幽默睿智的教学语言引人入胜,或以严密简练的数学思维推导引人深思。但课件的大量应用,更多的把教师限制在了计算机机位,成了软件解说员,反映个人风格的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能力、课堂应变能力等,在程序化的课件中,替代的是:课堂上呆板教师的滔滔不绝的“电说”,成了一堂堂“电灌”课。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点滴 篇9

漳州三中 沈丹燕

在地理课堂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符合新的课程理念。笔者所在学校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的条件比较成熟,每间教室都有配备多媒体,每个班级都有2位专职管理多媒体的学生,这为信息技术的普及提供硬件条件,同时也激发教师使用多媒体的热情,除了自己制作教学课件以外,还积极到网上搜索与积累优秀课件。多媒体课件在地理教学上的运用更显优势。

在课标要求背景下各种课程资源怎么整合;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怎样将传统教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真正体现多媒体对地理教学的影响等问题,通过一学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笔者有了些许感悟。下面就以笔者的一节公开课与对“问题研究”的做法为例,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公开课开课的题目是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第二单元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两大部分——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本节课内容难点多,课时紧。怎样做才能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破教学难点,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这是备课时所要面对的问题。通过认真学习课标要求,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反复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校情、学情,确定突破口:

一、优化课程资源整合,突破实验难关

地理必修1教材P32“活动”:要求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做一个实验,有明确的实验步骤,设计意图是想通过活动,使学生形成热力环流的感性认识。地理小实验引入地理课堂教学,这是新教材的亮点,它能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与动手实践能力。就因这个实验成了困扰笔者的一大难题。一方面是地理科没有专用的实验室,实验材料的准备也比较麻烦;二是如果真的在课堂上做这个实验,又怕到那时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时间难以控制。但作为市级公开课,如果这个实验不做,在评课的时候,肯定有教师提出来质问。怎么办,做与不做一时难以定夺。新课标要求是:在同一课标要求下,允许不同版本的课程资源有不同的表达形式。要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就为教师在同一课标要求下,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提供前提条件。基于这个考虑,再根据校情与学情,决定采用模拟实验演示来替代教材中的实验。热力环流在实际生活中是存在的,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烧开水”时的水流运动方向,制作成fash动画课件进行模拟实验演示。设计“烧开水”的模拟实验演示,借助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大气运动,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烧开水”时气流运动方向,就能顺利地获取“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认知发展过程的实现。这样,就解决了既可以不用做实验,又能符合课标要求。

二、实现传统与现代教法的结合,优化课堂教学

就本节课而言,大气受热过程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基础,核心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学习热力环流的基础,只有理解了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而不是太阳辐射,才能正确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和后果。由于大气受热过程的环节多,专业名词多,而过多的名词、过多的环节及环节的前后顺序使这部分内容成为学习上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在教学设计中,除了设计展示多媒体课件外,还注意考虑配合传统的板画分析法,边画边要求学生注意理解四种辐射的概念尤其是理解辐射的方向、造成的结果。又如在设计教学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的形成过程时,也是考虑利用多媒体课件,配合板画分析法来突破高、低空气压的对比与等压线(面)的弯曲问题。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由于有一定的停顿时间,或是语气上的加重强调,或是反复提醒,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理解与巩固,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难点。本节课较好地将传统教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真正体现了多媒体对地理教学的作用。

高中地理新课程在编写中与以往教材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问题研究”,它是作为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中体例结构的组成部分而出现的,也是新课程的最大亮点,在各章的后面都有,教学时数各用1课时。在每章总教学时数为5——6课时中,占有固定的1个课时,这足见它地位的重要性。因此,怎样探索出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才能使“问题研究”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这是很有实用价值的。新课程重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再现和灵活应用,“问题研究”就是根据此要求而配套出现的。“问题研究”紧密配合各章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主要是以畅想式问题、热点或焦点问题、国家建设问题等为主,这样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新颖性、不确定性、现实性和趣味性,易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前提条件。教师如果将“问题研究”的教学设计作为一般的新课来处理的话,那就不能很好地体现“问题研究”的独特地位与作用了。通过实践与探索,笔者采用小组合作完成“问题研究”,即“学生课外分组准备,课内集中展示”的方法,可以达到:

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最具生命力的理念是改变和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这种“学生课外分组准备,课内集中展示”的方法,由于每个“问题研究”都要由小组合作完成的,小组成员是由学生自主组合的,做哪一个“问题研究”是由学生自已选择的,学习的时间是学生自我计划的,学习的策略是学生自已制定的,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突出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小组成员带着问题去上网搜索或是上图书馆查找资料,寻求答案,选择图片,设计制作课件,课件预演等一系列环节中,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怎么做,目标是什么,这种带着问题去学习,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是学生探究的体验与探究方法的习得。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查找资料或是制作课件时,指导学生如何更有针对性地筛选资料,或是修改幻灯片的字体、图片的背景色调与内容的颜色对比度、链接的设计等等,这样制作的课件较为醒目与美观。当学生得知自己制作的课件被评为优秀,可以在全年段课堂上统一使用时,学生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当该小组代表上讲台在本班级同学面前解说与演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并赢得老师与同学们的认同与赞许时,学生此时此刻的自豪感是难以形容的。这种做法是引入了学习激励机制,让该小组的每位成员在集体的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易于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同时这种做法也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对完成下一个“问题研究”的小组成员来说,会起到一个良好的推动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局面。这与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要求是相符合的。

四、注重地理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互联网支持的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可能。由于“问题研究”选择的内容大都是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学生在制作“问题研究”的课件是一种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到图书馆查阅或是上网搜索都能找到相关的资料,面对大量的地理信息,学生如何快速获取有效的信息,这种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是需要由训练和实践来获得的。笔者所在学校具备较好的利用多媒体的条件,因此,教师就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例如,学生在做“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这个“问题研究”时,上网下载了这样的两条信息:①重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提高交通的管理水平(电子监控、电子警察)。②25米长,360个座位的公交车你听说过吗?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就会出现我国自主研发与生产的这类公交车。从中可以看出学生所获取的信息是非常有效的,学生在筛选信息的过程中,自已的地理信息素养得到提高。地理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技术手段,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快速取得丰富的网络资源的习惯与能力,这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这种小组合作完成“问题研究”的做法,对学生地理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途径。这与新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的基本理念是相一致的。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分层教学管见 篇10

一、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意义

新课标提出“关注全体,鼓励个性化发展”。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都处于成长发展时期,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与学习天赋等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 再开展分层次教学,提高整体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与能力。由于不同学生的成长环境与生活经历不同,差异性明显,其学习能力也有很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就很有必要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 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体会到成功与喜悦,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信,从而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技术成绩。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一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 教师无法兼顾每位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容易产生这种现象: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感觉信息技术知识不够学习, 而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则感觉无法消化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如果不改进教学方法,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与信息技术成绩两极分化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十分不利于实现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 有利于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互相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二、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具体模式

1.树 立 人 才 层次 观

由于高中生在各阶段的努力程度不同,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会有明显差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对象是学生,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师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对全班学生进行分析调查了解,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等,然后根据综合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三层:A、B和C。A层学生信息技术成绩优异,具有较浓厚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并且学习能力突出,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创造性;B层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能力一般,虽然学习兴趣不是特别浓厚,但是不抵触,基础知识掌握得较为牢固, 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 作业能够按时完成,但是思维能力一般,没有较强的创造性;C层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不是特别感兴趣,并且在课堂上的表现一般,完成基本作业也较为困难。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对学生分层次时,要注意尊重学生人格和自尊,以免让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此外,教师在分层次教学中,还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营造适合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2.树 立 教学 目标 层次 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是目标指引的学习。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对其进行分层,教学目标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高低。在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划分中,一般分为三个,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与价值,但是并没有分层。在分层次教学过程中, 需要将这三个目标按由高到低的层次进行划分 , 根据不同 层次的学 习制定不 同的教学 目标。例 如 ,在“Flash动画制作 ”教学中 ,面向C层学生提出“能 够利用Flash制作出一个简单的动画”的教学目标;面向B层学生提出“制作出图文结合并具有交互功能的短片”的教学目标;对A层学生要制作出短片,并要求帮助B层和C层的学生。最后,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情况设计出相应层次的问题和设计出互相合作交流的方式。

3.树 立 课 后 作业 层次 观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能力的差异, 课后作业的设计要能够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实施分层次教学方法时,为了照顾全体学生,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也要制定不同层次。信息技术作业可以分为必做部分和选做部分,必做部分指的就是信息技术教材课后练习题,以及练习册上的中低难度题目, 这个部分要求各个层次的学习都应该完成,重点是练习和巩固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提高C层次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信心。选做部分的课后作业可以按难度依次排列,需要保证A层次学生通过动脑思考才能够完成难度较大的题目,C层次学生通过努力完成难度一般的题目。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对课后作业这样的难度设置,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自由发展的时间,一般学生也能得到充分练习最终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从而使得不同层次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结语

上一篇:猪呼吸道综合征的防制论文下一篇:水电站机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