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同伴关系十篇

2024-06-07

小学生同伴关系 篇1

关键词:同伴关系,小学生,影响

同伴 (peer) , 指个体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认知能力的人。同伴在《韦氏新大学词典》中被定义为“彼此之间地位平等的人”。心理学家认为, 同伴是“社会上平等的”、“共同操作时, 在行为的复杂程度上处于同一水平的个体”。

同伴关系 (peer relationship) , 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大量研究证实这种关系是青少年社会化发展过程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需要经过八个心理社会阶段, 每一阶段都需要解决一个心理社会危机。在个体生命的早期, 亲子依恋是儿童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儿童开始接受社会教育后, 儿童在与成人的纵向人际关系不断扩展的同时, 与同伴的关系也在不断发展。对儿童来说, 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是一种权威性的关系, 并且具有一种不可选择的强制性, 而我们所说的同伴关系是一种平等关系。小学时期是儿童开始建立同伴团体的重要时期,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提高, 其活动范围逐渐扩展到家庭以外, 同伴关系是除了父母以外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关系, 是儿童实现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研究表明, 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背景, 是满足儿童社会化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源泉, 影响着小学生心理发展与社会化成长。能否被同伴接纳、被所属群体所接受, 对小学生能否适应学校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都认为儿童的同伴关系对形成人的行为和个性特点非常重要, 是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的一个独特而主要的方式。同伴交往及其影响早在学前期就已经发生了, 儿童跨入学校的同时, 也进入了一个更为开阔的交往世界, 同伴交往的形式及特点都产生了新的变化。与幼儿相比, 小学儿童相互交往频率更多, 共同参加的社会性活动也进一步增加, 其社会性交往也逐渐更富有组织性, 社会交互作用的形式和内容也日趋复杂多样和深刻。在整个小学时期内, 由于小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得到发展, 他们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动机和目的, 更好地对他人进行反馈, 其同伴间的交流更加有效, 这种家庭以外的交往关系对儿童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1 同伴关系使儿童减少了孤独感, 掌握了必备的社交技能

由于亲子关系是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 因此, 无论儿童做错了什么, 都会得到父母的接纳, 而且亲子关系更多的是一种“权威-服从”的关系, 而同伴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互惠的关系。在同伴交往中, 儿童不得不靠自己的社会交往技能和优点来赢得其他小朋友的认同, 获得属于自己的地位, 他们必须学会如何有效地加入其他儿童正在进行的活动, 如何与其他儿童进行有效沟通, 如何说服别人并寻求其他儿童的支持和帮助, 在冲突情景中, 儿童还必须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立场和为自己辩护, 如何机智地解决冲突等等, 所有这些都是儿童在同伴中必不可少的“社会交往技能”。研究发现, 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往往会表现出许多破坏行为、攻击性和敌意、不合作、态度冷漠、行为退缩等不良的社会交往技能, 而这些恰恰是形成良好同伴关系的绊脚石。

2 同伴关系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同一性的发展

儿童首先在和父母的相互作用中对人的性别作出了区别, 同伴文化使这种认识进一步扩展, 并使之具体化和详细化。儿童主要通过操作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获得并保持与性别相符合的行为, 并利用相互作用对适当的性别行为进行鼓励, 同伴的榜样作用也可以促进适当的性别态度的形成。当儿童出现与性别不相符合应的行为时, 比如当男孩哭、玩娃娃或表现出对织毛衣、缝纫的兴趣时, 会遭到其他男孩的嘲笑;女孩同样也会嘲笑那些像野男孩一样疯玩的女孩。同时, 男孩会因为玩橄榄球、抵抗那些欺负他们的对手而受到同伴的青睐、父母的赞同;女孩子也会因为表现出喜欢照料孩子、行为可爱、机敏等受到同伴的喜爱、父母的称许。

3 同伴交往能促进儿童情绪、情感的良好发展

建立和保持与他人相互依赖、合作的关系, 是心理健康的基本表现。儿童通过与同伴的交往, 满足自己交往和归属的需要。需要的满足会使儿童得到快乐, 而快乐是个体最基本的肯定的情感体验, 有助于儿童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 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不良同伴关系, 预示着高中阶段和成人时期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如果交往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儿童就会产生消极情绪, 时间久了, 这种消极情绪就会严重阻碍其社会化的进程。因此, 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产生积极情绪, 形成和发展健康的情感。

4 同伴交往可以使儿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 发展良好的社会行为

“自我中心”是个体在婴幼儿阶段所表现出的一种自然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随着儿童的心理发展逐渐减弱或消失。但是, 由于独生子女成为家中众星捧月的对象, 其“自我中心”倾向也随之加重。如果儿童主动寻求与同伴交往, 与同伴在一起的游戏、活动日益频繁, 他便会逐渐了解到其他孩子所拥有的权利, 并借助于其他孩子的行为来评价自己的行为。随着交往经验的积累, 儿童还能逐渐了解群体交往中的规则, 产生与同伴交往所需的合作、共享、谦让、同情、助人、宽容等良好的社会行为。尊重他人, 理解行为规范、协作精神、服务精神这一类品性, 不是靠成人的说教, 而是靠儿童在游戏活动与社交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简而言之, 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5 同伴关系影响着儿童的价值观、态度、能力

同伴关系可以给儿童提供榜样、期待、和强化作用, 从而使他们形成各种不同的社会行为、观点和态度。研究表明, 在学校里, 同伴构成的环境对学生有最大的、最直接的影响。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相比,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更经常、更亲切、更认真, 更丰富多变。儿童通过和同伴的互动, 学会了各种交朋友的方式, 并且学会了沟通、自卫和合作等技巧, 直接地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并且获得从成人那儿得不到的一些信息, 这样可以使他们在未来有能力应付种种可能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同伴交往提供了儿童相互学习社会技能、交往、合作和自我控制的机会, 提供了儿童体验情绪和进行认知活动的源泉, 为以后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基础。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促进儿童社会化, 发展儿童良好的社会行为、良好的情绪情感及社会交往能力, 可以使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会成为将来人际关系的阴影。所以培养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于儿童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逢超.儿童社会技能缺失及其对同伴关系的影响[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

[2]申继亮, 李虹, 夏勇等.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发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9.

[3]韩虹.论儿童同伴关系的培养[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 .

[4]邹泓.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8 (2) .

[5]俞国良, 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192-226.

小学生同伴关系 篇2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个体由于共同的兴趣、需要、态度等而自发形成的彼此在心理上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以信任为基础, 以情感支持位特征, 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伴关系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类是自身内在因素, 如人格、外貌、年龄等;另一类是外在环境因素, 如家庭、学校、社会等。

近年来, 有关同伴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儿童社会生活中内部的、主观的喝情感方面的研究。例如, 一些研究指出, 退缩、孤独感、自尊与同伴关系有一定的联系 (李幼穗, 孙红梅, 2007;赖建维, 郑钢, 刘锋, 2008) 。

然而, 目前的研究主要是以小学生和大学生为主, 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 同伴关系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并且, 在这一阶段, 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巨大的变化, 中学生更容易对自己的外貌产生自卑的心理, 导致羞怯心理, 及其容易产生人际冲突, 这些都不利于个体的成长。因此本研究以初中生为被试, 了解影响其人际关系的因素。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选取河南省某初中的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308份, 共获取有效问卷302份, 有效回收率为98.05%。其中初一94名, 初二83名, 初三125名;男生123名, 女生179名。

2、研究工具

(1) 羞怯量表由Cheek和Buss (1981) 编制。该量表有13个项目, 其中有4项是反向计分.本研究中, 该量表的α系数为0.79。

(2) 自我接纳问卷由丛中、高文凤编制。该量表共16个条目, 分为2个维度, 即自我评价和自我接纳。本研究中, 该量表的α系数为0.78。

(3) 同伴关系量表采用Marsh等 (1984) 编制, 并经华东师范大学陈国鹏、朱晓岚、叶澜澜、唐永明等人修订并使用的“自我描述问卷”中的同伴关系分量表。该量表共18道题.本研究中, 该量表的α系数为0.79。

三、结论

1、初中生羞怯、自我接纳及同伴关系的性别、年级特点

将羞怯、自我接纳及同伴关系作为因变量, 探讨性别、年级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羞怯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 即男生较女生更为羞怯。羞怯、自我接纳、同伴关系都存在年级的显著差异, 其中, 各年级羞怯水平, 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而各年级自我接纳和同伴关系水平都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升高。

2、初中生羞怯、自我接纳对其同伴关系的影响

羞怯与自我接纳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r=-0.66, P<0.01) , 表明初中生越是羞怯, 其自我接纳程度就越低。羞怯与同伴关系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r=-0.52, P<0.01) , 说明初中生羞怯水平高, 则其同伴关系越不好。自我接纳与同伴关系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r=0.46, P<0.01) , 即初中生自我接纳程度越高, 其同伴关系越好。可见, 羞怯、自我接纳、同伴关系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四、讨论

1、初中生羞怯、自我接纳及同伴关系的特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 初中生羞怯总分的性别差异显著, 且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在当今社会中, 女生的社会和经济地位都有显著的提高, 女生也拥有男生所具备的一些良好特质。并且, 在初中, 女生仍在学业成绩上较男生表现出更大的优势, 能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 提高自信心 (赵小军, 石常秀, 张静, 曹长德, 2009) 。所以, 初中男生可能较女生更可能表现出害羞。

本研究也发现, 初一学生较初三学生更为羞怯。这可能是由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新生, 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正在经历巨大的转变, 加之, 陌生的环境使得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胆怯心理。然而, 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生开始适应初中的生活, 拥有更稳定的友谊, 掌握正确的交往技巧, 而朋友给予他们的积极反馈有利于其信心的建立。

研究结果显示, 初三学生较初一学生能更好的自我接纳。虽然, 处于青春期的个体, 其生理、认知和情感的变化会影响自尊 (Eccles, Midgley, 1989) 。但是, 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生对自我有更多的认识, 会主动建构自我, 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张海钟, 张鹏英, 姜永, 志李娜, 2010) 。因此, 学生对自己的外貌、性格、学习等随年级的升高能更为理性的进行评价和接纳。

研究结果还发现, 初二年级的学生同伴关系较初一、初三学生的表现较差。这可能是由于初一时期的学生刚进入校园, 需要结交新的朋友, 希望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而到了初二阶段, 是情绪波动最大的时期, 可能会影响到同伴关系的稳定发展, 因此此时的同伴关系较差。初三的学生大多在为高考做准备, 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帮助他们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时获得同伴的帮助。

2、初中生羞怯、自我接纳对同伴关系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 羞怯会阻碍个体交流的渠道从而使其无法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Asendorpf, 2000) 。这与本研究的结论一致, 即羞怯与自我接纳和同伴关系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 自我接纳与同伴关系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国内也有学者指出, 自我接纳水平高的人的人际信任程度高, 对人际关系满意程度也高;相反, 自我接纳水平低的人的人际信任程度低, 对人际关系满意程度也低 (吴志雄, 邱鸿钟, 龚文进, 2011) 。

五、建议

该研究结果对于促进初中生的同伴关系有重要的作用。基于羞怯与自我接纳对同伴关系的内在作用机制, 在指定相应措施时, 一方面需要提高家长、学校、社会对初中生的外部情感支持, 另一方面应重视对初中生的羞怯、自我接纳的干预。

摘要:目的:研究初中生羞怯、自我接纳和同伴关系的关系。方法 运用问卷测量方法, 以302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结果: (1) 羞怯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羞怯、自我接纳、同伴关系都存在年级的显著差异。 (2) 羞怯、自我接纳、同伴关系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初中生,羞怯,自我接纳,同伴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幼穗, 孙红梅.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社会行为及社交自我知觉的研究[J].心理科学, 2007, 30 (1) :84-88.

[2]赖建维, 郑钢, 刘锋.中学生同伴关系对自尊影响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 16 (1) :74-76.

[3]吴志雄, 邱鸿钟, 龚文进.大学生自我接纳与人际信任、人际关系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 9 (12) :1496-1498.

[4]赵小军, 石常秀, 张静, 曹长德.汪涛中学生学习适应性和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中国校医, 2009, 23 (1) :1-3.

[5]张海钟, 张鹏英, 姜永, 志李娜.初中生自尊对自我接纳和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研究[J].健康研究, 2010, 30 (6) :437-441.

[6]Asendorpf, J.B.Shyness and adaptation to the social world of university.In W.R.Crozier (Ed.) , Shyness:Development, consolidation, and change.New York:Routledge, 2000:103–120.

小学生同伴关系 篇3

【关键词】小学生;爱心教育;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在儿童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和重要适应价值。它在儿童社会能力、认知、情感、心理、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仍具有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因此,一个儿童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是影响其同伴接纳的重要动因。本文着重通过培养小学生的爱心意识,强化爱心行为,提高同伴接纳性,发展良好人际关系。

一、同伴交往的作用

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群体内发生的人际交往。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从动态说,是个体与同伴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的交换;从静态说,是个体与同伴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即同伴关系)。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首先表现在量的增加,这也是同伴关系一个突出变化,更是同伴关系质的变化的基础,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一)同伴交往满足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而同伴是获得安全感的重要源泉。通过对方的反应态度,进行信息交流。良好的人际交往促进依恋情绪的正常发展,维持儿童的身心健康。

(二)同伴交往满足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重要源泉

人都有被关注、被赞赏的本能,自我概念是由个体的社会关系塑造的。通过与同伴交往获得重要的信息,形成自我的基础。儿童正是在与同伴的交往中通过不断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方式,巩固适宜的交往方式。

(三)同伴交往是发展儿童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

儿童从童年期过渡到少年期,父母的作用日益减弱,同伴关系愈发重要。不同于与父母、教师的交往,儿童在平等地同伴交往中更主动积极。他们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正是在此阶段深层发展的,获得同伴交往能力。

(四)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榜样

同伴关系有利于学习社会要求和规范。通过同伴交往可以使儿童将自己与参照群体进行比较,习得并强化亲社会行为,摒弃反社会行为,确定自己稳定的社会角色与地位,以形成适应社会要求的行为模式。

二、爱心教育的途径

根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同伴关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小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正处于可塑性较强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同伴接纳主要取决于儿童的外在特征及行为。通过爱心教育,发展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学科渗透

在日常的学科教学和教学活动过程中,善于发掘教学教材中的内容体系。利用教科书和相关文学作品把学生引入相关情境,通过组织生动鲜明、积极向上的教学设计,对整个班级进行教育,培养其良好的爱心意识和爱心行为习惯。

(二)活动课程

学科教育和活动教学历来都是教学方法的热点讨论话题,通过活动,为学生创造自主参与的实践体验。学生不仅能系统学习有关认知,更能通过同伴交往,在矛盾统一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对自己的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强化亲社会行为。

(三)因材施教

每个儿童爱心行为的发展成因不尽相同,通过了解儿童的内心体验,因材施教。儿童在道德品质上容易出现知行脱节,激发爱心动机,创造条件实践爱心行为,培养爱心品德,使小学生的爱心意识和爱心行为从表面的、他律的阶段逐步地过渡为本质的、自律的发展阶段。

三、爱心教育与同伴关系发展

中国是个文明大国,古往今来,仁爱教育和爱心教育在我国的各个教育等级中都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爱心教育对小学生的同伴关系发展具有良好的作用,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通过爱心教育引导小学生发展同伴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一)爱心认知

爱心认知对小学生的同伴关系起指导作用,因此在日常的教材体系和班级活动课中都能渗透着对小学生是非善恶的判断和取向引导。在同伴关系中不仅能够促使小学生遵守同伴交往规则和准则,控制儿童的情绪,来约束自己的反社会行为,形成亲社会行为。发展社会认知,行为习惯的形成对小学生今后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等都产生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爱心教育的诸多策略教会小学生在同伴关系中自己有些主见,学会分享与合作,习得积极的爱心观,以后他们将能够较顺利地适应新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进而影响他们的社会化进程。通过爱心教育,切实提高小学生对是非善恶事理的判断,并在爱心教育中学习成长。

(二)爱心情感

情感是人对事物是否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体验。爱心是一切道德教育的基础,爱心情感对于同伴交往所产生的体验,是产生交往行为的内在动力。培养儿童学会同情他人,并发展成爱心,分享、助人、合作、安慰与保护,让幼儿学会理解他人,帮助他人,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爱心道德价值取向,唤起小学生的移情力,体验他人的情感。由于小学生爱心情感的发展方向是对别人的移情关心和法律规范等,因此要逐渐发展为坚持按照内化的道德标准与准则而表现出的利他行动,提高同伴关系的质量,巩固同伴交往的稳定,促进小学生道德行为的社会化,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

(三)爱心实践

小学生的爱心价值取向是由他们的认知、情感、意向和实践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原则,这些原则长期影响小学生的社会化和个人品德的发展。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健全,因此要不断强化使得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适应学校生活,以至今后适应社会生活。

教师不仅要以身作则,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管理中表达爱心,学校还应创设各种条件与情境,使学生去获得体验,让小学生们深入体会助人和爱人的乐趣,从而以关怀之心对人,激发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自觉追求上进的动力。对于学生的向善之心,教师或家长要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和强化,培养他们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的品格,同时,教师要适度地传授小学生帮助他人的策略,强化体验式的教育,使得孩子们在快乐与满足中形成爱心的品格特质。

(上接第26页)

【参考文献】

[1]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10:457.

[2]高琨,邹泓.处境不利儿童的友谊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3):52—55.

[3]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85.

【作者简介】

小学生同伴关系 篇4

以286名上海市普通中学的`学生(初一、初三、高二)为研究对象,利用道德判断推理量表、班级戏剧量表和社会测量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与道德判断推理不存在显著相关,但它与同伴关系的相关显著.同伴关系与道德判断推理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中学生同伴关系是其亲社会行为的一个有效的预测因素.

作 者:刘志军  作者单位: 刊 名: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3(4) 分类号:B844.1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   道德判断推理   同伴关系  

小学生同伴关系 篇5

关键词:幼儿,同伴合作关系,问题,对策

一、幼儿同伴合作关系及其重要性

同伴合作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及相互协作的关系,其发展主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0 ~ 2岁) : 婴儿出生后表现出许多明显的社会交往迹象。如2个月的婴儿可被同伴的出现唤醒,并与同伴相互对视; 9个月后,婴儿之间彼此注视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的微笑、手指动作和话语常常会得到游戏伙伴适宜的连续的反应和模仿。第二阶段( 2 ~ 5岁) : 这一时期,儿童最复杂的群体交往活动是社会性表演游戏,这标志着幼儿获得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分享与协调虚构情境和替代活动的愿望和技能。

我国现阶段的幼儿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非常疼爱、百般呵护,并且城里大部分都住单元楼房,致使幼儿缺少和同伴交往的平台。这样就导致了幼儿在家里恃宠而骄、蛮横任性,不善于与人沟通,只要稍不顺意就大哭大闹,以至于幼儿在幼儿园与同伴交往过程中问题频发。当今社会越来要重视团队合作,因此,“合作”对于成长中的幼儿来说更加重要。在未来的社会中,能够包容他人并且与他人合作,具有团队意识,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幼儿同伴合作关系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文基于这样的认识与理念,在绥化市北林区A、B、C三所幼儿园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地考察,并通过对这三所幼儿园共计200名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等途径,间接了解幼儿同伴合作的现状,提出加强幼儿同伴合作关系的策略,并据此提出了几条对策。

二、幼儿同伴合作关系存在的问题

1. 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明显

虽然“自我中心”是普遍出现在婴幼儿期自然的心理特征,但是如果教育得当,就可以随着幼儿的年龄增长和心理趋于成熟而减少。但现在大部分的幼儿都缺少与同伴游戏、玩耍的机会,经常出现只顾自己的利益得失而不顾其他小朋友感受的情况,即使他们想和小朋友交往,也不知道从何做起。通过对北林区几所幼儿园的调查发现,各个年龄班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的感受的情况十分普遍。例如,2014年8月5日至8月10日期间,在观察北林区A幼儿园大班做角色扮演游戏时,发现即便已经是大班的幼儿,合理分配角色并完成游戏任务的幼儿只有42. 5% ,为了争当某个角色不配合、不合作的幼儿达到了57. 5% 。2014年8月12日至8月19日这一周,在北林区B幼儿园观察中班美术课时,能与同伴分享美术用具的幼儿只有30% ,其他的幼儿都是自己独占用具。这种例子在笔者调查中屡见不鲜、不胜枚举,这都说明了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过分强调自己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太过明显。

2. 幼儿在交往中表现孤僻、不合群

“性格决定命运”,有的幼儿常常表现出孤僻,不喜欢与人接触,任性、不合群等行为。这样在与同伴交往中就过于被动,不能够融入集体生活。在通过对C幼儿园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孤僻、不合群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小班最为明显,“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主动和同伴交流、沟通,经常自己躲在一边”这一调查项目中,小班高达70% ,中班和大班也分别达到了55% 和42% 。在“与同伴交往时发生矛盾或误会,不能够主动做出和解,和为自己做出合理辩解”这一调查时,小班、中班、大班的数据分别是80% 、62% 、45% 。以上的两组调查数据都说明了,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的问题较多,尤其是不善于或不敢与同伴交往,越不合群就越孤僻、越边缘,这样恶性循环将会对未来的性格形成及社会交往产生不良的影响。

3. 在交往中伴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在同伴交往中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比如骂人、打架、起外号、故意为难小朋友等。笔者通过对北林区的三所幼儿园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各个年龄班的幼儿攻击性行为都普遍存在。例如,在“遇到矛盾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喜欢用武力解决”这一项调查中,笔者发现中班的比例高于小班和大班,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又如,“喜欢欺负小朋友,给小朋友起外号”这一项调查中,仍然是中班比例最高。据此,笔者认为,小班的幼儿由于刚上幼儿园不久,还没有完全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再加上语言发育还不够完全成熟,所以在攻击性方面没有表现太明显。幼儿到了中班,由于已经适应了周围环境,一些幼儿自身个性就都展现出来了,比如攻击性。到了大班,由于相对成熟些,再加上教师的及时引导,所以攻击性就有所收敛。但在幼儿同伴交往中攻击性的普遍存在,应当引起幼儿教师的注意。

三、建立幼儿同伴合作关系的对策

1. 加强交往中的游戏合作

在改变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策略中,运用适当、合理的游戏来加强合作的效果最为明显和突出。因为游戏在幼儿的活动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也是幼儿进行社会性交往的最初形式。并且,游戏本身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性教育价值,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首先,幼儿可以在游戏中放松下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彼此平等和相互信任,体会到同伴的关心和尊重,进而建立自信心,产生来自同伴所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有利于养成幼儿对他人积极的态度。其次,在解决冲突中体验建立起良好的社会性关系的重要性。游戏中难免有磕磕绊绊,如抢玩具、争当一个角色等,游戏就会因此停滞,为了使游戏顺利进行,幼儿会尝试去认识和理解小伙伴的想法,学会从对方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并且慢慢学会去尝试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而正是在不断处理矛盾的过程中,幼儿逐步学会“换位思考”,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幼儿逐渐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慢慢去理解对方的处境,在乎别人的感受以及合作行为的培养有一定的益处。

2. 加强对幼儿交往行为的鼓励

家长或教师要通过鼓励幼儿的交往来改变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的孤僻、不合群等行为。同伴交往对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同伴合作对幼儿社会化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国内外众多学者已经发现幼儿经常与同伴进行合作和交流,不但能够学会与同伴进行沟通的技巧,还有利于幼儿认知技能的提高,稳定情绪,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在幼儿园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幼儿进行同伴交往。首先,可以从幼儿自身为切入点,比如让幼儿进行自我介绍,加强幼儿在集体中的表现力; 其次,可以让幼儿在学习中相互帮助,进行合作; 再次,要留心观察每个幼儿感情上细微的变化,当幼儿和小伙伴交往中受到挫折的时候,要及时对其疏导与鼓励。此外,学校与家庭都要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让他们在交往中认识自我,在合作中培养良好品质,树立社会责任感,逐步改掉孤僻、傲慢、不合群等行为,以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亲社会行为。

3. 增加交往的移情训练

移情训练即指引导幼儿体验在特定情境下他人的心理感受,继而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能够做出恰当的反应。移情对于幼儿体谅他人、转移注意力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培养幼儿通过理解同伴的情感与情绪,进而引发幼儿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幼儿自我做出的合作行为。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的一个角落设置“我来说悄悄话”,让两个打架的幼儿在教师的调解下进行沟通。幼儿通过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说悄悄话的幼儿可以舒缓自己的情感,放松心情,听者也可以理解对方的心情,为对方考虑,逐渐化解矛盾,减少攻击行为发生的概率。其次,当幼儿交往中冲突太大时,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置“发泄小角落”,让幼儿发泄不满的情绪后,教师再加以引导。

小学生同伴关系 篇6

1、结果与分析

1.1、自尊

自尊是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之一,自尊是指个人对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的情感体验(田录梅,李双,2005),是个体基于自我评价而产生的对自我价值的一种总体感受(蔡建红,2001)。以往的研究结果说明同伴关系对自尊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赖建维、郑钢、2008),同伴间的冲突自私行为对自尊良性发展起阻碍作用,而友爱互助则起促进作用(吴明证,杨福义,2006;Bosacki,Dane&Marini,2006;Wilkinson,2004)。

第一,同伴接受对自我肯定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同伴接受对心理健康的直接效果却不显著。第二,自我肯定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同伴拒绝对自我肯定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同伴拒绝对心理健康的直接效果却不显著。第三,自我否定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同伴接受对自我否定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同伴接受对心理健康的直接效果却不够显著。

1.2、身体侵害与关系侵害

自从上个世纪30年代之后,对于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展及其控制得到了相关方面的研究者的较深入的研究,(Dodge,Coie,&Lynam,2006),不过从相关的研究我们也发现在这种冲突性的另外一面,即儿童在长期受到伤害却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和立即的处理,这不利于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直至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多方面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全球范围内学校同伴之间以及在校外受欺负问题研究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才逐渐将注意力转向青少年同伴侵害这一问题上。同伴侵害(peer victimization)是指个体遭受同伴的身体、言语、财物以及人际关系方面攻击的经历。

1.3、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就是独立个人通过口述将有关自己的相关信息(包括思想、感受、经历)透露给其他人,这也是青少年之间友谊的重要特征之一。很大程度上父母仍是青少年支持的主要力量,通过对进一步研究,会发现青少年会将自己的亲密对象慢慢地转移,从父母身上移到与自己亲密的同伴身上。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的发展特点,青少年与同伴的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关系。从推测的角度上来看,个体在兴趣爱好和身体发展上自我表露程度越高则孤独感水平也就越低,还有与同性朋友的自我表露越高相对应的个体孤独感水平也就越低。

2、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展望

根据对三种运动心理科学期刊近两年以来上面所刊登的论文进行整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不足的地方,我总结有以下几点。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发展中的一个明显趋势不仅仅是强调家庭关系、同伴关系等相关背景对每个个体发展的作用,探讨不同背景的相互影响下对个体的影响,慢慢地将家庭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来研究。

我查阅以上的论文是大多都是借鉴国外的研究。不同的种族与生活环境会对青少年儿童有不同的影响,在研究的时候应该充分的考虑这个方面的因素。

对同伴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范围需不断拓展。目前国外对同伴关系的界定类型以及、后果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但还不够系统。对出现这种同伴关系的原因研究甚浅。

参考文献

[1]王明忠,范翠英,周宗奎.主观群体动力学模型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0,(11).

[2]汪艳,张兴利.自尊在四川地震孤儿的同伴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9,(3).

中学生同伴交往的意义及其引导 篇7

一、中学生同伴交往的概述

何谓同伴?目前关于同伴的定义有很多, 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综观各种定义, 作为同伴应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年龄相仿;二是社会地位和心理发展水平相当。对于中学生而言, 学校里面的同学具备了同伴的所有特征。同伴关系的建立在青少年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领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与教师、父母等成年人的交往, 一个是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后者是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仿且社会地位和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通过共同的活动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同伴群体具有年龄相仿、兴趣一致、支配权平等的特征, 有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 在这个群体中, 他们可以充分地表现自我, 发展自我, 肯定自我, 心理感受积极而愉悦, 是一个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社会。而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 学校忽视了中学生同伴交往给学生带来的教育功能, 只重知识传授, 重智力开发, 忽视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有专家指出, 加强中学生的同伴交往教育已势在必行。

二、中学生同伴交往的意义

1. 同伴交往能满足中学生的心理及社会需求, 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就其年龄特征来看, 随着生理和心理的不断发展, 各种新的需求不断产生, 与现实相冲突和矛盾。一项调查研究发现, 中学生与同伴交往的需求欲望十分强烈, 交往成败对学生影响较大。中学生的交往范围主要在校内, 多数在本班, “相互帮助”是交往的主要目的, “坦诚、宽容”是交友的主要态度, “人品好坏”是交往成败的主要原因, “日常接触”是交往的主要方式。这都反映出中学生有着强烈的交往动机和热诚。并且, 通过这种交往可以缓解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和矛盾, 通过与同伴交往也是满足其社会需要, 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途径。

2. 合理的同伴关系能促进中学生的品德发展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关键时期, 也是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 他们的品德发展出现了伦理道德开始占优势, 道德观念开始增强, 道德情感表现丰富且较强烈, 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决策的特征, 但依然存在着不稳定和矛盾的现象。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发展过程中, 同伴关系的影响尤为突出。由于有归属和爱及安全的需要, 希望能够加入一定的群体, 建立群体意识。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 就会误入歧途, 加入不良团伙。合理的同伴交往, 能给青少年提供健康品德的建构环境, 能以积极的舆论导向促使个体行为的调节和良好道德品行的形成。由此可见, 青少年同伴交往在影响着他们的道德发展方向, 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 给予正确的价值引导, 保证青少年品德的健康发展。

3. 同伴交往能促进中学生自我意识和健康人格的良性发展

Filderstang的研究认为, 初中生与同伴交往的发展, 与他们伦理道德观念的吸收, 以及自我意识的增强之间存在依存关系。自我意识是组成个性的一个部分, 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 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学阶段, 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提高, 广度和深度也明显增加。根据James (1890) 的研究, 认为我们具备有被我们自己关注和被同类赞赏的本能倾向, 当自己没有受到或没有受到他们太多关注时, 可能会对自己的价值产生疑问。与同伴交往是一个获得关注和赞赏的重要途径。从精神病理学人际理论的观点来看, 人格是由个体的社会关系塑造的, 所以应重视同伴关系在前青年期和青年初期的重要作用。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 交往经验的获得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也指出, 对儿童个性发展有重要而长期影响的环境因素不是父母对待儿童的方式, 而是他们与同伴共享的环境, 与同伴交往的方式。

4. 同伴交往有利于中学生社会价值的获得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中学阶段是与同伴敞开心扉交往的加速期, 也是他们对父母教师心理封闭的高峰期, 同伴在这一时期便成为彼此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中学生能从同伴那里获得一些不便或不能从成人那里获得的知识和信息。这些信息和价值观念可能会与自己的不同, 这样一来就可以丰富自己对社会的认知, 使自己个性的发展具有更为广阔的经验背景知识。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模仿、强化等多种学习方式, 丰富了交往经验, 增强了交往中的理解、诚信和宽容的心理, 发展了社会交往能力, 而且朋友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比如兴趣相投、性格相似或互补, 从同伴那里获得的知识更容易被中学生接受。认知学派创始人皮亚杰在他的早期研究中就发现了同伴关系在社会能力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 正是产生于同伴关系中的合作和感情共鸣, 使得儿童获得了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因此, 同伴交往能促进中学生社会认知范围的扩大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三、中学生同伴交往的引导

同伴交往是中学生最重要的人际交往的范畴之一, 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 影响着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 中学生同伴交往的引导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转变教育观念, 为中学生的同伴交往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青少年时期被称之为个体心理发展的“断乳期”, 在人际交往的模式上出现了新的变化, 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由父母转变为同伴。学校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片面追求升学率, 学生的课业负担重, 虽然学生自身有强烈的交往动机, 但时间和空间上都不允许, 特别是异性之间的交往, 更受到限制。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 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为他们创造同伴交往的机会, 创设一种有利于同伴交往的良好健康的心理环境。在学校方面主要是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上要渗透一定的教育意义, 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帮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风建设上要加强对中学生同伴交往的教育引导, 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 培养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 克服在人际交往中的一些错误思想。与此同时, 家庭和社会也要积极地参与进来。家长需要给孩子的同伴交往创造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家庭心理环境, 尊重孩子的决定, 让孩子能体验到同伴交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家长也要适当地对孩子的人际交往进行引导, 帮助他们学会待人接物的方式。最后, 社会应为中学生同伴交往构建良好、纯净的社会环境, 做到“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 统一协调, 为青少年的同伴交往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2. 采取科学的原则指导中学生的同伴交往

“人是社会的动物”。同伴交往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 是一种非正式的人际交往。有研究表明 (Lawhon, 1997) , 如果对于青少年自身认同的行为进行简单的阻断, 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也就是说, 对青少年的同伴交往行为一味地阻止, 反而会造成逆反心理, 加重他们与成人社会的疏离。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也指出, 如果人们的选择是自愿的, 人们会倾向于增加对所选择对象的喜欢程度。因此, 对中学生的同伴交往应首先采取疏导式的教育引导原则, 启发、指导青少年主动地提高对交往问题的认识, 能学会独立地分析解决问题。其次, 对同伴交往要坚持建设性介入的指导原则。虽然青少年这一时期具有“成人感”, 想要摆脱成人的控制独立地处理问题, 但由于自身经验的缺乏, 还不能有效地解决自己面临的各种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对青少年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通过与青少年的沟通与交流, 了解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适当的介入, 提供帮助与支持。

3. 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同伴交往观

首先, 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交往观。教师和家长要引导中学生了解选择交往对象的重要性, 让他们知道并非任何朋友都是有益的, 那种建立在吃喝玩乐基础之上的友谊是最不可靠的。其次, 要帮助中学生树立平等、真诚的交往意识。让中学生学会在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交往, 力求达到个性互补、需求互惠, 做到以诚相待。最后, 要帮助中学生学会自觉抵制交往中的功利思想。防止交往就是为了让交到的朋友给予自己利益, 就是为了利用他人等不良思想的产生, 形成正确的交往动机。

综上所述, 同伴交往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对其心理需求的满足、自我意识的发展、社会技能的获得、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道德品质的提高等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 由于中学生同伴交往是自发产生的, 在交往过程中也会有一些不健康的交往方式影响中学生交往经验的获得, 所以同伴交往所带来的影响不全都是积极的, 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对于中学生同伴交往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 发挥同伴交往在中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促进中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韩仁生, 朱桂贞.中学生同伴交往现状及其教育对策.当代教育科学, 2003 (3) .

[4]徐湘荷.中学生同伴交往与个性发展.中学教育, 2002 (2) .

[5]邹泓.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8 (2) .

论幼儿良好同伴关系的培养策略 篇8

(一)研究背景。

1.同伴关系是幼儿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伴关系让幼儿产生安全感和被重视的感觉,不至于在陌生的环境中产生害怕、孤独的情绪,同时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和认知能力发展,帮幼儿去除“自我中心”。

(二)研究意义。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让家长、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身心状况的发展,家园共育一起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二、幼儿同伴关系的现状

(一)以自我为中心。

这是幼儿同伴关系中普遍出现的问题。所谓“自我为中心”,是指幼儿只会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看待认识事物。幼儿在自己的要求受到影响或者限制时,就会有“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不会从别人的视角看待问题,就会表现出情绪过激,无理取闹。在一次区域游戏观察中,A小朋友扮演小吃店中的营业员,看见扮演厨师的B小朋友正在很开心地煮东西,很羡慕,过一会儿便跑到B小朋友旁边也想要做厨师烧饭,可是B小朋友不同意,说这是他的工作。A小朋友听了很失落,但还是尝试向B小朋友请求,可是B小朋友怎么也不让,于是两个人就争论起来,都要做厨师。这种为了一个角色而产生的幼儿之间的争吵很常见,在这种实例中,自我为中心很明显。

(二)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指对他人身体或者心理上造成痛苦的一种伤害性行为。这种伤害别人的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如打人、推人等;另一种是言语上的伤害,比如骂人。有的幼儿脾气暴躁,稍不顺心就会表现出不良的情绪和明显的攻击性行为。他们交往活跃,力气大,对自己的社交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常常容易冲动地做一些消极的、不好的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中,幼儿一起玩很容易因为一些小细节而发生争执。比如在建构区搭积木时,其他幼儿都在搭一个拿一个,可是C小朋友却把很多积木抢在了自己的身边,导致其他幼儿没有足够的积木可以搭。D小朋友发现框里的积木没有了,C小朋友拿了很多积木却不搭,就想问C小朋友拿一点,可是C小朋友不给,于是两个人便争抢了起来,在抢夺过程中,C小朋友被D小朋友不小心推倒了。

(三)在集体活动中表现的退缩、默默无闻,不喜欢交往。

这类幼儿属于被忽视型幼儿,他们缺乏交往技能,慢慢会表现出胆怯、退缩。他们一般性格内向,不愿意和别的幼儿交往,因此他们的同伴关系并不理想。

三、同伴关系影响因素

(一)家庭方面。

1.家庭教养方式

一般来说,家庭的教养方式分为四种类型: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

研究证明,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最有益于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此类教养方式,家长对幼儿的教育很民主,善于与幼儿平等交流,在这种民主的教养方式下,幼儿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处理同伴关系方面就表现出了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专制型教养方式是给幼儿很少的温暖、关心和民主,家长不会从幼儿的角度看待事物,而是过多干预幼儿的各个方面。此类家长对幼儿的态度往往比较强硬,不太考虑孩子的需要,这就会导致幼儿变得顺从、胆怯,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喜欢与同伴交往。

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百依百顺,过度宠爱,尽可能满足幼儿的一切需求。在这类教养方式下的幼儿没有独立的自理能力,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思维模式,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无理取闹。

忽视型教养方式是家长对幼儿表现出一点都不在乎、消极、不信任幼儿的态度,放任幼儿自我发展。这样长期下去,幼儿得不到家长的关心,会对其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这类幼儿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很差,同伴关系很不理想。

2.家庭抚养形式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许多家长都忙于工作,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孩子。研究证明,父母抚养孩子虽没有很好的经验,但是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隔代抚养虽然长辈有经验,但是长辈创造的家庭环境没有父母营造的好。笔者在观察中发现很多幼儿都是长辈抚养,小佳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个,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因此他大部分时间是和爷爷奶奶在一起,他的性格大大咧咧,和朋友相处不错,但有些时候表现得很任性。

(二)教师方面。

教师是幼儿的启蒙老师,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幼儿。和谐的师幼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幼儿处于平等地位,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和谐的师幼关系可以使幼儿快乐地在幼儿园进行各类活动,同时可以促进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如果师幼关系不和谐,老师不怎么关注幼儿,就会使幼儿紧张、害怕,对老师讨厌,甚至产生对幼儿园生活的厌恶。

四、相关的教育对策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1.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和谐

家庭是幼儿生活、教育的场所。幼儿善于模仿,家长们要注意自己的举动,为幼儿做好榜样,家庭成员间的关系要和谐融洽,不应该在幼儿面前表现出不良情绪,以免对幼儿造成影响。

2.父母与幼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幼儿的教育更应该建立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父母应该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在了解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幼儿提出适当可行的要求。

(二)教师要善于利用游戏引导幼儿交往。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最多的便是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教师以旁观者的姿态进行观察,有情况时,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的一些问题。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

五、不足之处

小学生同伴关系 篇9

[摘要]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其成长中很重要的内容,而民工幼儿与城市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很大差距。城市幼儿与民工幼儿在社会行为、生活情趣情感、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源于民工幼儿缺乏社会性发展的支持性系统资源,并因生活空间的缺失而面临自我认同危机。针对这些问题,要促进民工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构社区型早期儿童整合性服务机构,促进幼儿通过情感技能的掌握来满足其归属需要;通过移情训练提高民工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关键词]重庆市;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同伴关系

重庆作为中国唯一的省级城乡统筹实验区,主城区民工共计600万左右,民工幼儿教育及其社会性发展成为重庆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者通常以同伴关系作为衡量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据此,本文从同伴关系的视角对重庆市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关建议。

一、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现状

(一)同伴关系和幼儿社会化的含义

本文的“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其外在表现为同伴交往。群体社会化理论代表人物哈里斯(j.r.harris)指出,儿童认同的是同伴群体,而不是自己的父母;他们认同的文化是由父母群体向同伴群体传递的文化,即父母传递给儿童的文化要经过同伴群体过滤,只有在同伴群体中的多数人接受下,同伴才会把家中习得的行为传递给群体成员。可见,同伴群体关系是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最重要的动因。

“幼儿社会化”是指幼儿在一定社会条件(包括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学习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从而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即幼儿对社会关系和生活意义的不断建构过程。而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的最初表现和基本动因。随着幼儿年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亲子关系向家庭外延伸并表现为同伴关系,同伴交往成为幼儿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同伴交往的经验影响幼儿终身的态度和经验。

(二)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现状的调查

本研究在民工较集中的重庆九龙坡和沙坪坝区进行,以民工幼儿较为集中的彩虹幼儿园和鑫源幼儿园等七所民办园的41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这七所民办园的幼儿共133名。其中,民工幼儿和城市户口幼儿个数分别为:学前班30、36;大班24、18;中班15、10。在调查方法上,研究采用自编家长问卷和教师问卷。其中,开放式问题为“幼儿的同伴个数”;封闭式问题11个,问卷分生活情趣情感、亲社会行为水平、自我评价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四个维度;总体社会性发展得分为四个维度得分的总和。通过调查分析,民工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民工幼儿的同伴数量比城市户口幼儿少

同伴关系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儿童积极参与其中并与之相互作用的媒介物,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幼儿同伴关系的质量以数量为外在表现形式,幼儿的同伴数量越多,社会性发展越好。

调查发现,民工幼儿同伴个数为4.70±1.78,而城市户口幼儿的同伴个数则为7.08±3.30,二者之间差异极其显著(见表1),这表明民工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户口幼儿。

2 民工幼儿与城市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存在显著差异

表1显示,民工幼儿与城市幼儿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四个维度和整体水平中,除自我评价方面二者差异不显著外,其余三个维度和整体社会化水平差异均极其显著。由此可知,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显著落后于城市户口幼儿,特别是在社会行为、生活情趣情感及社会交往能力发展水平方面明显低于城市户口幼儿。

3 民工幼儿的生活情趣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问题突出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对民工幼儿家长进行深度访谈得知,绝大多数民工属于农业劳动者阶层,家庭收入偏低,社会经济政治地位低下,经常受到社会不公正待遇和失业威胁。而且,民工家长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和情感要求缺乏基本关注和积极引导。这使幼儿在早期社会化中没有掌握相应的社会规范、习俗及行为技能,缺乏社会需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在同伴交往中变得退缩、缺乏自信,并出现问题行为,幼儿的生活情趣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水平明显落后。

二、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落后于城市幼儿的原因分析

(一)民工幼儿缺乏社会性发展的支持性系统资源

民工幼儿的同伴数量比城市幼儿少,这源于其生活在支持性资源匮乏的社会边缘环境中,他们缺乏社会性发展的机会。一方面是民工家长这种拮据的家庭经济状况和沉重的心理压力使其具有强烈的被剥夺感,而充满歧视和剥夺的生命历程导致民工家长缺乏良性亲子互动所必需的思想资源,致使其缺乏与人进行正常交往的机会和技能;另一方面,民工幼儿与城市幼儿生活的社区资源有较大差异,民工幼儿所在社区是由来自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居民构成,人们互不相识、流动频繁,而且民工作为城市底层文化的主要消费者,缺乏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所需要的主流性知识资源。

基于幼儿同伴群体的集体性特征,介于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的民工幼儿,相对于该类关系中的每一个体,就像一个心理场,民工幼儿个体的成长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其影响。故民工幼儿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既具有开放的城市特色,又具有非理性、自发自动性及很强的地方特色,其体验到的经验资源与城市幼儿不同。因此,相对于同一幼教机构和班级中的城市幼儿,个体民工幼儿作为该系统关系中的组成部分,因自身缺少思想资源和知识资源优势,使其在群体内的社会性地位偏低,在同伴群体中缺少话语权。

(二)民工幼儿因生活空间的缺失而面临自我认同危机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群体以及文化内化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文化认同的实质是社会认同,在个人层面上,文化认同影响幼儿的社会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最终将其纳入幼儿的价值观这一深层心理结构之中;在社会层面上,文化认同整合人类社会价值规范认同、风俗习惯认同、语言认同以及社会身份认同,并内化为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态度,表现为幼儿的社会行为、生活情趣情感、自我评价和社会技能。

儿童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民工幼儿的个体行为随着特定时间和空间内的人与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他们不断通过自我界定形成“自我眼中的我”和通过社会界定形成“他人眼中

的我”,并通过“我”与“我群”的相互作用来形成自我认同以及认同本文化群体的价值规范、习俗、行为准则,进而形成信任联结。具有乡村文化背景的民工幼儿从农村进入城市之后,因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生活背景的差异而使其生活空间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一方面是他们拥有的相对封闭、单一的乡村文化受到开放的、多元的异质城市文化挑战,并在与城市文化、城市儿童的社会交互作用中不断追问“我是谁”“我们是谁”,这就需要民工幼儿不断更正或修订自我对现实环境和自我角色的认识,满足归属驱动。另一方面,民工幼儿到城市生活之前与其他亲属一起生活,父母与幼儿之间未能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而民工父母却因忙于生计大多采用粗暴的教育方法,致使幼儿正常的社会情感技能缺失。民工幼儿易将这种不良的亲子交往体验泛化到与同伴的交往中,表现出对同伴缺乏热情,既不能信任同伴又怀疑自己的能力,导致他们无法与其他个体建立积极交往的内在模式。

因此,民工幼儿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幼儿的归属驱动无法得到满足,其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城市户口幼儿,并产生了信任联结危机,从而无法在短期内适应城市生活,可能成为面临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认同危机的特殊群体。

三、促进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建议

(一)建构社区型早期儿童整合性服务机构,促进幼儿通过情感技能的掌握来满足归属需要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在与同伴的交互关系、社区资源的互动中汲取有效力量的。其中,幼儿的情感技能是其产生社会交往的原动力,影响到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质量。因此,政府要建构社会保险与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满足民工幼儿的社会性情感需要提供支性持性社区资源。

由于幼儿的情感及态度的发展源于真实的、期望的、想象的或回忆的社会关系的结果,因此,我国政府可以借鉴英国及澳大利亚的早期儿童整合性服务机构运行模式,不仅为社区内所有民工家长提供教育指导,还为幼儿提供亲社会性情感发展的机会,满足其归属需要。具体而言,针对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城市,政府应在民工聚居的社区内实施以儿童保育和家庭支持为轴心的运行模式,即以育儿服务部门为轴心,利用社区资源中心和公共设施、学校或重建的社区资源整合机构,整合社区内相关的家庭支持服务部门。同时,政府通过建立完善的儿童保育和家庭服务评估机制,对其进行调控和监督,充分体现协调管理及弱势补偿作用。而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政府通过建构示范园、乡镇中心园与社区早教机构的帮扶工程及机制,为民工幼儿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二)通过移情训练提高民工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民工幼儿的家庭教养方式表现为忽视型,这使得部分民工幼儿缺乏移情的正向体验和观点采择机会。因此,教师可通过对幼儿进行适宜的移情训练培养其观点采择能力,发展其亲社会行为。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社会性课程,积极创设角色扮演的活动情境,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民工幼儿和城市幼儿在共同游戏中,会意识到人们对同一情境或人会有不同的情感反应,通过自我观察、对同伴的观察或同辈群体的口头指示来学习特定的情境事件、表意性知识与内在感受间的联系,体验不同角色所给予的不同应对方式。同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分享其扮演角色的情感体验并对不同角色的情感进行认知,理解自己与同伴的情感差异,最终使民工幼儿在同伴活动中了解每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促使其向与规范期望、文化价值及特定情境相一致的方面去扮演自己,从而形成尊重、分享、合作和关心他人等亲社会行为。

其次,针对部分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殊需要,教师可建构与自我意识相关的活动课程,来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在这方面,教师应围绕幼儿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等主题,通过表演游戏、自编小故事和两难情境问题等活动增加民工幼儿的采择机会,培养幼儿在对同伴的观点作出判断的过程中学会自我控制、关心与尊重同伴。

大学生寝室同伴群体的相互作用 篇10

1 寝室同伴群体的形成

交往、共同活动和目标一致是群体形成的基本条件。通过调查发现, 大学生在选择玩耍伙伴和学习伙伴时, 选择同寝室室友的比例分别为51%, 46%.寝室既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休息的地方, 又是他 (她) 们交流思想、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活动场所。大学生一天有近2/3的时间是在集体宿舍里度过, 所以, 宿舍被称为是大学生的“第一社会, 第二家庭, 第三课堂”, 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受同寝室室友的影响自然不会小。在选择最要好的朋友时, 选择同寝室室友的比例为30%.这表明, 大学生因和同寝同学相处的时间较长, 更容易进行深入的了解, 所以, 更倾向选择同寝室同学作为自己最要好的朋友。

隶属需要是影响群体形成的重要因素。隶属需要是指个人认同他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 并以相同方式行动, 以获得安全感的需要。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往往是远离父母和亲人, 来到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而当人处于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地方时, 很容易感到莫名的恐惧和孤独。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就需要找到一种归属感, 所以, 往往就会和最先认识的、熟悉的同寝室室友“打成一片”。安全感缺乏、隶属需要强烈的表现之一。在生活中, 需要有可以对自己进行评价的参照基点, 否则就难以实现自我确认, 不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同时, 在选择朋友时, 通常要经过一个不断了解和认识的过程, 而室友之间接触的机会最多, 在生活中相互帮助, 在学习中彼此鼓励, 所以, 更容易成为要好的朋友。这些都说明, 寝室同伴倾向于建立稳定的群体关系。寝室同伴之间全通道群体沟通网络的群体结构使每个群体成员之间都保持着交流的可能性, 使群体成员之间相互的满意度达到最高。

2 同伴群体作用在性别、年龄方面的差异

2.1 同伴群体作用在性别方面的差异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 女生在选择玩伴时, 选择同寝室同学的比例比男生高出10.95个百分点, 而在选择学习同伴、好朋友时, 女生选择同寝室同学比例分别比男生高出9.12个百分点、8.94个百分点。这表明, 女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更倾向于和同寝室同学接触、交流。

2.2 同伴效应在不同年龄上的差异

通过调查、分析可得, 西南民族大学的同学们在选择玩耍和学习同伴时, 随着年龄的增长, 选择室友的人数呈现递减的趋势。对于17岁、18岁的同学来说, 绝大多数都是在上大一, 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同寝室室友一起过的, 自然受同寝室室友的影响较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生与同寝室友之外的同学相处的时间也在慢慢增多, 也就有了更多自主选择朋友的机会。

3 大学生寝室同伴群体的相互作用

社会助长又被称为社会助长作用, 是指个人对他人的意识, 包括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它与社会助长作用相反, 如果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 就被称为社会抑制或社会干扰作用。在学习上, 大学生逃课会出现“成群”的现象。因此, 对大学生自己逃课与室友逃课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同伴之间逃课的相关系数为0.302 714.由此可见, 大学生逃课与同伴 (室友) 逃课之间的关系显著。对个人绩点和同伴绩点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 个人绩点和同伴绩点之间的相关关系R=0.538375>0.5, 由此可以判断, 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从社会助长发生的机制上进行解释, 寝室同伴背景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 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意识, 使行为情景转化为具有外加激励作用的评价情景。被评价和社会比较意识的增加, 会直接提高个体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水平, 使行为过程成为由高度自我意识支配的自我表现过程。在同伴竞争背景的激励下, 与同伴群体的社会进行比较, 使个体为了维护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 满足自尊和被尊重的需要而做出的积极行为, 这样可以使个体和群体共同进步。如果在同伴之间形成一种不健康的风气, 比如对熬夜、游戏、看片等娱乐活动不加节制, 忽视了学习, 处在这样的群体背景下, 个体也很容易产生消极、怠惰的情绪和行为——社会比较机制没有发挥良好的促进、监督作用, 那么, 就会产生社会抑制作用。此外, 寝室同伴之间的关系越密切, 相处的时间越长, 各成员对寝室其他成员和寝室文化的认同感就越强, 社会助长或社会抑制现象就越明显。

综合寝室同伴群体关系在性别和年龄方面的差异, 女生寝室同伴群体之间比男生寝室同伴群体之间的社会助长和社会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低年级比高年级寝室同伴群体之间的社会助长和社会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4 结束语

大学生寝室同伴群体因为情感隶属需要和交往、共同活动的目标一致而产生的。个体差异和社会文化使大学生寝室同伴群体存在性别和年龄等方面的差异, 同时, 又普遍存在社会助长和社会抑制的作用。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的发生机制 (主要为群体背景的驱力作用和社会比较机制) 对群体关系健康、积极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以西南民族大学5 900名同学200个寝室为样本进行调查, 从寝室同伴群体的形成, 在性别、年龄上的差异, 寝室同伴群体之间存在的社会助长现象, 各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等方面来阐释大学生寝室同伴群体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同伴群体,社会助长,社会抑制,群体关系

参考文献

[1]高玉宇.优化宿舍管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3 (3) .

上一篇:生物质制备有机肥技术下一篇:怎样做好农村审计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