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十篇

2024-08-06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2月-2014年6月发生的40例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 其中男20例, 女20例, 年龄1~83岁。

1.2 调查方法

分析患者临床病例情况, 研究其选药、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发生类型及临床表现。

1.3 观察指标

(1) 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器官-系统。 (2) 比较不同给药方式和药物种类所产生不良反应情况。

2 结果

2.1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器官-系统

本研究中, 40例患者中, 发生变态反应27例, 占67.5%,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6例, 占15.0%, 其他不良反应7例, 占17.5%。所有患者在发生不良反应后均进行对症治疗, 未发生患者死亡情况。

2.2 不良反应发生与药品种类及给药方式的关系

40例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 对第一代药物产生不良反应5例, 占12.5%, 对第二代药物产生不良反应17例, 占42.5%, 第三代药物不良反应18例, 占45.0%, 其中加酶抑制剂的有3例, 无第四代头孢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40例不良反应中仅有两例为口服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第二、三代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高于第一、四代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 静脉滴注产生的不良反应要高于口服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随着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使用, 其应用稳定性、安全性也成为广大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因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特性和专属成分, 其相对起青霉素类药品致敏率较低, 理论上认为临床应用较安全, 但随着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进行, 临床选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断增多, 在临床运用中, 其可疑不良反应上报的例数有所增加[2]。

本研究中, 所选取的40例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 发生变态反应27例,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6例, 其他不良反应7例。经过对患者的积极救治, 未发生患者的死亡案例。但是相关研究文献中称, 因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产生不良反应而死亡的患者占所有不良反应患者的10.0%, 其比例相当高, 因此, 临床在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时, 应观察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给予重视[3]。

3.1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3.1.1 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通常伴有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 是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4]。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常引起的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症状, 即出现皮炎、皮疹、瘙痒等不良过敏反应。本研究中发生变态反应27例, 占比67.5%, 是所有不良反应中发生率最高的。

3.1.2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相关资料证实,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引起肠道、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5.1%左右,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等, 患者症状表现较轻无需进行特殊处理, 若较重则要给予必要药物对症处理, 缓解症状[5]。本研究中,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 之所以高于相关资料, 可能是因为本研究中调查患者中儿童和老人所占比例大, 其本身消化系统弱, 易发生不良反应。

3.1.3 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相关研究称, 静脉滴注头孢唑啉及头孢哌酮, 可能会引起患者的心慌、头痛、头晕等症状, 甚至产生房颤, 在停药后应用VC级硫酸镁处理症状可消失[6]。本研究中, 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3例, 占比7.5%。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不良反应,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还会引起血糖代谢障碍及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但通常症状较轻, 可以进行有效控制。

3.2 不同药物致不良反应发生

有研究指出,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7,8]。这是因为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是在一、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抗菌活性更高, 稳定性更强, 对于患者的致敏成分也较低, 更具有安全性。而本研究中, 第二代药物产生致不良反应17例, 占比42.5%, 第三代药物不良反应18例, 占45.0%。第二、三代药物的不良反应率高, 这是因为, 随着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品种、品规均受限制, 且临床选用第二代抗菌药物-头孢呋辛、第三代抗菌药物-头孢曲松进行治疗较常见, 所以, 第二、三代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率相对较高。

3.3 用药途径致不良反应发生

本研究中, 选择40例发生可疑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 其中38例采用静脉滴注, 2例采用口服用药。静脉滴注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口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这可能是因为静脉滴注的作用时间较快, 所以静脉滴注患者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发生不良反应。因此, 在对患者进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时, 能口服用药的, 要尽量避免选择静脉滴注, 对特殊患者, 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应个体化选药, 防止发生过敏性休克。

3.4 用药监护及抢救

3.4.1 预防为主

临床认为所有的头孢菌素都能抑制肠道菌群产生维生素K, 因此, 都有潜在的致出血性危险。所以, 对于营养不良、肾功能不全、溃疡、血小板功能性障碍患者, 应避免大剂量、长时间的服用头孢抗菌素类药物, 并应该在治疗期间及时补充维生素K, 以恢复患者体内正常血流量。同时, 患者用药期间, 要按时对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等进行检测, 避免患者产生凝血功能异常情况。

3.4.2 仔细询问过敏史

过敏反应是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 临床上可见皮疹、荨麻疹、药疹等, 其中过敏性休克是最严重的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 通常与患者的机体功能、抗原进入量及应用程度等有关, 通常发生较为剧烈, 如不进行及时处理, 可能会危险患者生命健康。相关资料显示, 在药物过敏病人中, 有半数以上的患者发生过药物过敏史。因此, 在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前, 要仔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疾病史等, 从而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防止发生过敏反应。

3.4.3 重视皮试

皮试是借助抗原、抗体在皮肤内或皮肤上的反应进行免疫学检测的方法, 是预防药物过敏的重要检测方法[9]。由于相较于青霉素过敏, 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过敏反应要小, 且头孢类药物抗原的多样性和抗体的不均性, 都限制了皮试的有效作用。所以, 临床在使用头孢菌类抗菌药物时, 除产品说明书明确指出需要进行皮试, 否则很少对患者进行皮试;对于部分有过敏史的特殊患者要在用药前进行皮试, 且建议使用所选抗菌药物稀释液进行皮试。

3.4.4 注意用药方式

本研究中, 静脉滴注产生的不良反应高于口服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这直接说明给药方式影响着患者的不良反应。而静脉滴注是常见头孢类药物使用方式, 因此, 要在滴注过程中注意调节滴速, 并密切观察患者临床指标变化, 尤其是对于有药物过敏史患者, 要尽量避免直接静脉推注, 如果出现紧急情况, 要及时进行抢救。

3.4.5 特殊人群

另外, 除了要注意以上几种常见预防和处理措施, 对于体质特殊的孕妇、婴幼儿、老年人患者等, 在进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时应谨慎, 要综合各方面原因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改善, 尽量选择安全、合理、规范的药物及用药途径进行患者的治疗, 以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 在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时, 要做好预防和处理工作, 高度重视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危害性, 做到规范、合理用药, 提高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齐敏, 冯焕敏, 高轶峰.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 12 (3) :224-225.

[2]闫启光.32例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安徽医学, 2013, 34 (8) :1220-1222.

[3]严孚莹.医院抗生素使用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22) :29-31.

[4]屈伟红.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4 (9) :1047-1048.

[5]师桂英, 张然.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使用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 (19) :18-20.

[6]张玉梅, 杜颖, 王爱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0, 8 (24) :45-46.

[7]冯莉, 段烈英, 谌杨.两种溶剂配制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对皮试结果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10) :116-117.

[8]章云升.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与预防[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4 (3) :15.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篇2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所致不良反应的11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3例,女53例;年龄22~85岁,中位年龄46.5岁;其中,普外科25例,门诊科38例,住院科29例,其他科24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记录联合用药物种类、药量与用法,整理患者资料,记录医生应对不良反应处理措施,其中采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分别有头孢氨苄、头孢唑肟、头孢曲松、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孟多酯和头孢哌酮等药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各类不良反应表现及用药前后各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者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及过敏性休克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无食欲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表现为失眠、头晕、头疼及意识不清等;二重感染,表现为耐药菌株繁殖多量;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脸浮肿、尿液泡多、排便苦难及蛋白尿等;肝功能损害,表现为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100 u/L;其他不良反应。

本组患者用药后过敏反应发生率为65.52%、消化神经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24%、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03%、二重感染发生率为41.38%、肾功能损害法神率为21.55%、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8.97%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31%均比用药前的18.10%、18.97%、14.66%、10.34%、3.45%、4.31%及3.45%高(P<0.05),见表1。

注:↑与用药前比较,P<0.05。

3 讨论

头孢菌素类药物具广谱抗菌作用,用于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挽救患者生命,但是在实际用药过程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常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因此易增加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从而降低患者治疗安全性[1]。因此本院对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所致不良反应患者进行分析,以期为日后用药安全提供可参考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经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后有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腹痛腹、失眠、头晕及意识不清等,且用药后敏反应发生率为65.52%、消化神经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24%、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03%、二重感染发生率为41.38%、肾功能损害法神率为21.55%、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8.97%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31%,均比用药前的18.10%、18.97%、14.66%、10.34%、3.45%、4.31%及3.45%高,说明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且各类不良反应率均较高。分析原因可能为,头孢菌素类药物生产时可能含有药代谢产物、药物内蛋白大分子载体等,其结合后具不可逆性,且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时,可增加药物p H值,促使内源性聚集加快,从而导致患者过敏[2]。因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人体肠道内,可抑制肠道菌群生成维生素K,联合药物使用后,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3]。此外,肾脏疾病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时,会出现药物交叉反应,损害肾功能,引发血尿或蛋白尿,如头孢类药物联合氨基糖苷治疗高利尿时,会产生肾毒性[4]。本研究结果发现患者还伴有神经系统、二重感染及其他不良反应,这可能与患者体质及病况有关,如患者对药物具较强敏感性,则易引起头晕、头疼等不良反应[5]。关于本研究方案,需加大样本量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的给药方式所致不良反应的探究。

综上所述,头孢菌素类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可致使患者出现各类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率高,因此临床使用该药物时因适当取量及选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彩霞.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8):51,56.

[2]邵洪英,梁学芹,吴洁怡,等.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不良反应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1):160-161.

[3]高芹凤.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3):44-45.

[4]朱莉萍.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所致不良反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4):783-784.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篇3

【关键词】 头孢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172-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头孢类抗菌素治疗且既往未发现有抗生素过敏的患者89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35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31岁,平均年龄(45.4±3.4)。所有患者均有临床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的指征,且在我院接受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其用药剂量根据各药物使用说明书使用剂量应用,应用前根据药物使用说明选择性给予皮试,对于皮试结果阳性者,予以排除,调整使用其他对症药物。

1.2评价指标选择

记录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头孢类抗生素的种类及其并发症类型、持续时间、主要的干预措施及其转归。

1.3统计方法

在本回顾性分析中,主要统计发生不良反应头孢类抗生素的种类及各类的例数,发生概率,不良反应的种类及概率,不涉及分组及组间、组内的比较,因此不涉及统计方法的应用。

2结果

共统计获得6种常用的不同的头孢类抗生素出现不良反应(见表1):头孢哌酮31例(34.83﹪)、头孢拉定26例(29.21﹪)、头孢噻肟15例(16.85﹪)、头孢呋辛钠11例(12.36﹪)、头孢曲松7例(7.87﹪)、头孢唑林9例(10.11﹪);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见表2):过敏反应38例(42.70﹪)、消化系统反应25例(28.09﹪)、神经系统14例(15.73﹪)、泌尿系统8例(8.99﹪)、血液系统4例(4.49﹪);在所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55岁者共计58例(65.17﹪),﹥55岁者31例(34.83﹪)。

发生过敏性不良反应者主要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等轻微的皮肤样改变,并未发现有喉头水肿等严重影响呼吸循环的症状出现,临床给予糖皮质类及抗组胺类药物后均能很快转归;对于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者给予质子泵抑制、H2受体阻断剂等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及一些保护胃黏膜的相关药物均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其余的相关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临床干预后,亦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并未出现因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生命及需要生命支持的患者出现。

3讨论

随着近年头孢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的日益增多,其不良反应也日渐增多,愈来愈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本文在回顾性分析本单位在头孢类抗生素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同时,分析其原因及对应的处理措施,以其为规范头孢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头孢类抗生素出现的诸多的不良反应中,以过敏反应为最多。在该回顾分析中,其过敏性不良反应也是最多的,约占总体不良反应的42.70﹪。过敏性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头孢菌类抗生素本身含有β-内酰胺环,这种物质本身为全抗原或半抗原,当进入机体之后,非常容易与体内的蛋白质结合,产生过敏反应[1]。虽然这种过敏性反应虽然发生率较多,但多以轻微的皮肤红斑、皮疹等临床表现为主,并为出现影响患者生命的症状出现,在给予适量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之后,均能得到很好缓解。其次,出现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即为消化道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可能与其药物成分抑制肠道正常菌群生长有关,消化系统反应集中在第三代头孢类药物中[2]。在我们本次研究中,有约28.09﹪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应。仅次于过敏性反应占第二位,这也与部分研究者的结论相似[3]。在给予了相应的抗酸及保护胃黏膜治疗后,患者的症状逐渐得到好转与控制。

对于不良反应的预防也应在临床应用中给予重视:1)详尽的询问患者病史,有青霉素素及头孢过敏史者应避免使用,因青霉素与头孢有交叉过敏反应可能。2)合理使用抗生素,虽头孢类抗生素在一些疾患的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仍需根据疾患的特点及药物的抗菌谱合理选择;在用药过程中,若单独使用能获得好的临床效果,避免联合使用抗生素。3)根据患者年龄选择抗生素的应用,年龄偏大或偏小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均高于其他患者。4)避免长期使用头孢类抗生素,若患者病情较重,或迁延时间过长,应根据药敏的培养结果合理调整使用抗生素,避免由于使用过长导致的二重感染。

参考文献:

[1].娄渊芬.头孢菌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5):6-7.

[2].郑少兵.头孢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临床预防方法[J].当代医学,2015,21(6):141-142.

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试问题 篇4

《国家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是具有法律地位的典籍,其中没有规定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使用前必须作皮试。药品说明书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备案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对头孢类药物的皮试要求也不一致。临床实践中我院应按下述准则掌握。

一. 药品说明书中要求做过敏试验的应按说明书中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过敏试验。

二. 药品说明书中没有要求做过敏试验的按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1.对本品和其它头孢类药物过敏者禁用;有青霉素过敏休克史和其它严重的即刻过敏史者禁用。2.有青霉素有一般过敏史、其它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者,过敏体质者和过敏性疾病者用药前需做过敏试验。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过敏试验阴性者慎用。慎用的掌握标准是:不首选,使用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做好应对措施,备好抢救药品和抢救设备。3.无上述过敏史者可以不做过敏试验直接使用,但仍要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做好应对措施,备好抢救药品和抢救设备。这也是对所有通过静脉途径给药的要求。

三. 皮试液的浓度不同版本的书籍也标准不一,有0.3mg∕ml,0.5 mg∕ml,0.6mg∕ml等,应按说明是的标准执行,说明书中没有标准的我院按0.5 mg∕ml标准执行。

四. 过敏试验结果的判断按说明书的标准执行,说明书中没有标准的按青霉素过敏试验的标准执行。

五. 过敏休克反应抢救方法按说明书的标准执行,说明书中没有标准的按青霉素过敏休克的抢救标准执行。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配伍禁忌及对策 篇5

大多数头孢菌素类药物多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如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等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与维生素C与维生素B配伍溶液变混浊;与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多粘菌素B、万古霉素有配伍禁忌;与氨茶碱, 磷酸吡哆配伍会降低效价或着色等。

1 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用2m L0.9%氯化钠溶解氟罗沙星 (规格0.2g) 和用0.9%氯化钠溶解过的头孢曲松钠 (规格1.0g) 注入试管, 两者相遇后澄清液即变成黄乳状混浊液。室温下静置20min后, 上层为澄清淡黄色, 下层为白色细末状沉淀物[1]。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 与环丙沙星注射液于20m L注射器内混合, 发现注射器内立即变成白色、混浊、絮状物。放置10h, 注射器内白色絮状物仍未消失。这结果证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环丙沙星注射液之间存在配伍禁忌[2]。

抽取0.9%氯化钠250m L+门冬氨酸洛美沙星0.2g混合液5m L, 再抽取0.9%氯化钠250m L+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g混合液5m L, 注入无菌干燥管内混合后, 出现白色混悬现象, 且静置12h仍有混浊, 并有少量白色沉淀[3]。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喹诺酮类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氧氟沙星注射液、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分别混合出现乳白色或白色混合及絮状物, 或震荡, 久置不退或久置不明显[4]。

头孢匹胺钠与喹诺酮类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头孢匹胺钠与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甲磺酸培氟沙星、加替沙星、依诺沙星注射液、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氟罗沙星注射液分别混合后出现白色浑浊或白色絮状物或白色豆腐渣样物, 放置后不消失[5]。

2 奥硝唑注射液

奥硝唑注射液为微黄绿色至淡黄绿色的澄清液体。在输液过程中发现, 当奥硝唑注射液在序贯输液、换液时, 遇到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注射用头孢米诺钠、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三种头孢类抗生素的稀释溶液时, 存在针头接触的药瓶及输液管内溶液变粉红[6]。

奥硝唑注射液为微黄绿色至淡黄绿色的澄明液体,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巴唑钠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奥硝唑加入氯化钠注射液后静脉滴注, 随后接氯化钠注射液加头孢哌酮钠他巴唑钠续滴, 输液器内会出现白色混浊及絮状物[7]。

按临床配制方法, 将配伍好的奥硝唑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替唑钠混合后观察30min后发现液体沉淀、浑浊为乳白色絮状物。静置24h后, 容器壁上为白色沉淀[8]。

3 氨溴索注射液

将分别稀释好的头孢哌酮舒巴坦钠[9]、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10]、头孢曲松钠[11]、头孢唑啉钠[12]、头孢匹胺钠[13]、盐酸头孢吡肟[14]与氨溴索注射液混合后出现浑浊、或白色絮状物或白色颗粒状沉淀物。结果两药存在配伍禁忌。

4 其他药物

用0.9%氯化钠溶解的头孢匹胺钠与盐酸多巴胺直接混合后, 液体立即变成白色浑浊状[15]。

用0.9%氯化钠溶解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混合即可变为乳白色, 浑浊液静止并常温放置24h混浊未消失[16]。

5 讨论

通过上述试验及一些临床报道, 证实头孢菌素抗菌药物与多种药物之间如喹诺酮类、奥硝唑注射液、氨溴索注射液及其他药物的确存在着配伍禁忌, 但由于条件有限, 无法进一步证实出现的这些絮状物、沉淀物分别为何种产物及其药理作用及对人体的不良反应、损害, 所以在临床配置静脉输液时, 医护人员首先要认真阅读说明书, 对其配伍禁忌要有详细的了解, 并在配药时认真观察药液是否混, 续点时观察输液管中是否出现混浊或絮状物或沉淀等出现, 应在满足临床需要的前提下, 尽量同一瓶内只配一种药物。在两种药液之间换输时加5%或10%的葡萄糖注射液或用0.9%氯化钠注射液等过渡, 以减少两药之间相互配伍。

摘要:临床应用广泛的抗菌药物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临床疗效高、毒性低、对β-内酰胺酶有不同程度的稳定性等优点,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它具有不稳定的β-内酰胺环, 与某些药物配伍后情况复杂, 配伍禁忌甚多。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0例, 胃肠道反应8例, 以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为主要临床表现;过敏反应25例, 以药物热、皮疹、哮喘、过敏性休克为主要临床表现;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白细胞与血小板下降、血液系统不良反应7例。

1.2 方法

对发生不良反应病例的一般情况、不良反应临床分布、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观察共性及特点。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组40例患者中, 男25例, 女15例, 年龄17~81岁, <25岁6例, 25~65岁30例, >65岁4例。不良反应与年龄、性别间无明显关联。胃肠道反应8例, 过敏反应25例, 其他7例。对头孢噻肟产生不良反应11例, 头孢哌酮15例, 头孢他啶5例, 头孢曲松9例。

2.2 临床特征

头孢呱酮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最短, 用药后5~10min即发生, 最迟为19d后发生。过敏反应为最主要反应, 但还无过敏性休克出现;患者有神经系统反应为用药时行血液透析产生, 但无肝、肾损害。双硫仑反应为用药后1h患者饮食产生。

3 讨论

对各不良反应特点进行分析, 对预防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 (1) 过敏反应:在头孢菌素类药物中最为常见, 以药物热、过敏性休克、皮疹、哮喘为临床表现, 若不及时恰当处理, 会危及患者生命。所有关报道指出, 过敏反应呈上升趋势, 占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首位[2]。 (2) 胃肠道不良反应: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中也较为常见, 以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为主要临床表现, 其发生机制为肠道内合成维生素K的正常菌群被头孢哌酮破坏或抑制减少了凝血酶原复合物的生成。同时, 因头孢菌素有一定的肾脏毒性产生, 故患者合并肾脏功能不全及患有肾病者应谨慎使用。 (3)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患者在发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时, 以白细胞和血小板显著下降, 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畸形溶血性贫血出现为临床表现。 (4)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头孢菌素类绝大多数药物, 按规定剂量使用通常不会有透过血脑屏障的现象出现, 但若大剂量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会有一定症状出现。因头孢菌素类药物对一氨基丁酸有拮抗作用, 结合其受体, 会有神经毒性的不良反应产生。大剂量应用头孢曲松时, 脉络丛会发生变态反应,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影响产生, 特别是婴幼儿, 因血脑屏障未发育完善, 需慎用。

临床需严格把握药物应用指征, 积极防治, 具体措施为: (1) 指征把握: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合理选择, 按剂量应用, 防止滥用和过量应用的情况发生。用药前需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询问, 过敏体质需慎用, 用药前须作皮试, 无异常情况发生才可使用, 对患者的情况在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 行急救准备,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3]。 (2) 预防:因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在胆道有过高排泄率, 患者肠道菌群易发生失调现象, 故需加强预防力度, 对长期用药者和老年患者及时给予维生素K补充, 使凝血酶原合成时间有效延长呈正常恢复。同时, 因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反应,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有较高发生率, 故需慎用, 必要时药物剂量依据内生肌酐清除率调整, 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 需立即停药, 行观察处理。

综上所述, 临床采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有较好的抗感染效果, 但也需重视其产生的不良反应, 合科、科学的用药, 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胡万方, 胡运新, 杨峻青, 等.头孢菌素抗生素致敏性休克55例分析[J].医药分析, 2002, 21 (9) :600.

[2]张鲜利, 王小虹.头孢曲松钠静滴致双硫仑样反应[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5, 7 (1) :68.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篇7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是以头孢菌培养得到的天然头孢菌素C为原料, 在其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 (7-A-CA) 加接不同的侧链而制成的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头孢菌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耐酸、耐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 其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 其中又以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在内的第3代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报到最为普遍。

1 不良反应

1.1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为头孢菌素类药物最主要的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0.5%~10%。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药物热、哮喘, 严重者可致药物过敏性休克, 甚至死亡。据调查, 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其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居首。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皮疹发生率分别为2.2%、1.8%、1.3%。在头孢菌素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中, 头孢噻肟占17.7%, 头孢哌酮占13.3%, 头孢曲松占11.3%。

1.2 消化、泌尿系统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为第3代头孢菌素常见的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3.6%~10.8%, 主要表现为腹泻。近年来, 多有第3代头孢菌素引起消化道出血的报道, 尤以头孢哌酮发生率居高。这可能与头孢哌酮抑制或破坏肠道内合成维生素K的正常菌群而使凝血酶原复合物生成减少有关。同时头孢菌素均有不同程度肾毒性。故肾脏疾病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

1.3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临床主要表现为白细胞 (WBC) 与血小板 (PLT) 下降、急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小板凝集功能障碍等。1例60岁女性患者, 因胆囊炎、多囊肝合并感染静脉滴注头孢哌酮2g, 每天2次, 3d后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 (Hb) 72g/L, WBC 3.8×109/L, PLT 35×109/L, 骨髓片提示巨核细胞系统增生低下, 立即停用头孢哌酮, 改用其他抗生素并合用利血生, 5d后血常规升至正常。

1.4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绝大多数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常规剂量下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当大剂量应用时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孢菌素类药物可拮抗γ-氨基丁酸与其受体结合, 从而引起神经毒性反应。头孢曲松可透过血脑屏障, 在体内被代谢, 当大剂量应用时, 可引起脉络丛变态反应。因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尚不完善, 故在应用时尤应注意。

1.5 二重感染

随着第3代头孢菌素应用的日趋广泛, 由难辨性羧状芽孢杆菌过度生长所致的伪膜性肠炎的发生率呈递增趋势。其中应用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的发生率分别为0.15%、0.12%、0.14%。长时间应用本类药物使体内正常菌群发生改变, 引起耐药菌株大量繁殖, 导致二重感染。

2 防 治

2.1 严格使用指征

严格掌握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适应证, 合理选择药物及用药的剂量和方法, 防止滥用、过量应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 有药物过敏史或高敏体质者慎用本类药物, 用药前应以该药原液做皮试, 在应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并做好急救准备, 以便及时抢救。

2.2 预防为主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篇8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做出严格的规定,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须控制在术前30 min~2 h, 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必需合理。 同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原则上不联合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以及关节镜检查手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等等,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还有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原则上不超过48 h等。 为考察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落实情况, 拟对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 后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3~8月 (干预前)100例 Ⅰ类切口手术病例组成非干预组,2013年3~8月(干预后)100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例组成干预组。 非干预组男45例, 女55例; 年龄3~85岁, 平均 (43.39± 18.07)岁 ;包括的手术有乳房肿物微创切除术 、 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甲状腺切除术、疝修补术等。 干预组男53例,女47例 ;年龄5~75岁 ,平均 (36.67±17.52)岁 ;包括的手术有膝/髋关节置换术、乳房肿物/甲状腺切除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疝修补术等。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随机抽取病例的基本情况如病历号、姓名、性别、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等。 对抗菌药物使用指征、药物选择、联合用药、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等进行合理性分析和评价。

1.3 评价标准

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和原卫生部38号文[2]、《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3]的要求、参考药品说明书、文献、国内外专家共识和相关指南等(表1),结合我院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监测情况进行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选择

收集的病例共涉及抗菌药物11类22个品种(表2)。 非干预组中,抗菌药物使用频次前3位的依次为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干预组中, 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仅有4种,分别为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林)、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青霉素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硝基咪唑类(甲硝唑)。

2.2 抗菌药物使用

由表3可见,非干预组100份病例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有82例,占82.00%,其中有使用指征的为34例,占41.46%;干预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24.00%, 其中有使用指征的为23例,占95.83%。 非干预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高于干预组(P < 0.05),有使用指征率显著低于干预组(P < 0.05)。 两组药物选择合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情况见表4。

2.3 用药时机与用药疗程

非干预组中用药时机为术后的有60例(73.17%), 术前>2 h给药的有9例(10.98%),术前0.5~2 h给药的有13例(15.85%)。 干预组中用药时机为术后的有2例, 占8.33%,无术前>2 h的给药病例,术前0.5~2 h给药的有22例,占91.67%。 非干预组的用药时机合理率 (15.85% ) 低于干预组 (91.67%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同时 ,非干预组平均用药疗程为4.89 d, 术后用药24 h和48 h的例数分别为7例(8.53%)和27例 (32.93%),干预组平均用药疗程为1.37 d,术后用药24 h和48 h的例数分别为17例 (70.83%) 和6例 (0.25%), 两组用药疗程合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5。

3 讨论

2011~2013年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连续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我院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门诊抗菌药物专项点评、住院部每周1次抗菌药物专项点评、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监控、阳光用药专项点评、2周1次院长质量查房等。 点评结果通过抗菌药物监测简报、药讯、抗菌药物使用评价表的形式反馈,并定期与临床医生、科主任进行相应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尚存在的问题进行面对面沟通。 临床科室邀请临床药师以讲课、会诊的方式进行业务学习。 近3年 ,医院抗菌药物整治活动政策落实有力 , 制订的措施符合实际并认真执行,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明显规范,整治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3.1 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合理率升高

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要考虑手术部位的常见病原菌、切口类别、患者有无易感染因素、当地的细菌耐药监测等情况[11,12,13]。 临床上应根据抗菌谱选择抗菌药物品种,根据药代动力学特点选择给药频次[14]。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可能感染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肠道杆菌等[15],首选第一 、 二代头孢菌素 , 对 β-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通过抗生素专项整治活动,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显著提高,干预前为54.88%,干预后升高为95.83%。 干预前预防用药选择的种类几乎涉及所有抗菌药物种类,而干预后主要选择第一、三代头孢菌素。

3.2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显著降低

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4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同时原卫生部规定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不超过30%[3]。 非干预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82.00%,有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41.46% , 干预后抗 菌药物使 用率显著 降低 (24.00%)、有指征使用率显著提高(95.83%)。 目前,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已达到国家要求,而且术后感染也没有大范围出现,本研究尚未对干预前后术后感染情况进行统计,拟在后续研究中完善。

3.3 用药时机和用药疗程合理率显著升高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有关规定,预防用抗菌药物应在术前0.5~2 h内, 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 h或失血量大于1500 m L, 术中可给予第二剂,以保证围术期抗菌药物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 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 h。 非干预组给药时机不正确率为84.15%, 干预组给药时机不正确率显著降为8.33%, 围术期预防用药时机正确率有很大改善。 非干预组用药疗程超过48 h有48例,占58.54%,干预组仅有1例超过48 h,两组用药疗程合理率有显著差异。

3.4 联合用药情况改善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的要求,抗菌药物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预防感染的情况下不需要联合用药,且联合使用的药物要有协同作用。 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联用仅适用于个别情况。非干预组有14例联合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仅1例为合理的联合用药; 干预组2例联合用药,其中1例不合理。

头孢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对策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8年至2011年上报药物不良反应共536例, 其中发生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共72例, 主要为第三代头孢类药物, 包括头孢哌酮钠10例, 头孢呋辛钠17例, 头孢噻肟钠21例, 头孢曲松钠8例,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2例, 其他头孢类药物4例。72例中, 男41例, 女31例, 年龄为7~82岁, 平均年龄51.2岁。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72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和主要临床表现进行分类整理, 探讨相应对策。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段比例分析

在72例发生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 有9例发生在输液过程中, 17例发生在输液结束后一天内;在输液后4~5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占总发生人群的44.44%, 共32例;超过15d发生不良反应者比例较低, 仅占总发生率的2.78% (2例) 。见表1。

2.2 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及其表现分析

例数与临床表现重复计算。由表2可知, 头孢类药物使用发生的主要不良反应是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 表现在皮疹、瘙痒、荨麻疹和斑丘疹等, 占整个不良反应的77.78%。

3 讨论

3.1 头孢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在既往的临床应用中, 头孢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已经有较多的报道[1]。这些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用药后皮疹、荨麻疹、红斑和痒疹等, 但过敏性休克非常少见; (2) 除第一代头孢类药物有一定的肾毒性外, 其余头孢类抗生素在常规剂量时对肾脏无明显影响; (3) 应用头孢菌素后出现暂时的肝功能损害病例极少见, 且一般不需停止用药; (4) 部分患者应用头孢菌类药物, 会出现溶血反应; (5) 部分患者服用含甲硫四唑侧链的头孢菌素数日, 饮酒后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6) 部分头孢类药物在胆汁中浓度过高可导致腹泻, 且偶有难辨梭菌或金葡菌性肠炎发生。

3.2 应对措施

(1) 坚持抗生素用药原则[2]。头孢类药物只具有杀菌作用, 对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无效。用药前, 先了解药物的抗菌谱, 尽量做药敏试验。第一代头孢类药物适合于治疗较重的革兰阳性菌感染, 而第三代、第四代头孢则适于较重的革兰阴性菌感染, 一般感染不宜使用。原则是严格控制用药适应症和禁忌症, 能用窄谱不用广谱, 能用低代不用高代, 能用口服不用注射, 合理联合用药, 两种头孢类药物不应联合使用。 (2) 坚持个体化用药。对过敏体质、有头孢类过敏史者禁用;有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应严格监测患者用药过程中的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肌酐清除率等水平, 根据感染程度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给药间歇;对有凝血机制障碍、溃疡发生和血友病患者, 应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等, 不与华法令和肝素等联用[3]。 (3) 监测用药反应。本组病例中, 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过程中和用药后5d内, 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对于发生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患者, 应立即停药, 积极抢救;对于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应高度重视监测指标出现的异常, 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对于用药期间出现腹泻等难辨梭菌或金葡菌性肠炎及伪膜性肠炎患者应及时停药, 积极给予补液等对症处理;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出现神经症的, 应适当行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等治疗[4]。

综上所述, 头孢类药物是临床上用量较大的一类抗生素, 合理、规范的用药可以较大程度的减轻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细菌耐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金有, 陈巧敏.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24 (1) :54.

[2]张幼云.头孢菌素在临床应用中的原则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22) :73-74.

[3]李庆, 徐国华, 雷招宝.头孢吡肟的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J].海峡药学, 2011, 23 (1) :144-147.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篇10

关键词:藿香正气水,头孢菌素,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实质上是对橡胶工业生产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种物质, 早在六十多年以前, 哥本哈根人发现, 接触过这种物质的人如果喝酒, 可出现胸闷胸痛、心慌气短、面部潮红、头痛头晕、腹痛恶心等一系列症状, 便将其命名为“双硫仑样反应”。这一发现, 使药学研究者得到了启发, 研制出了戒酒药-戒酒硫, 其通用名为双硫仑 (disulfi ram) 又称双硫醛, 作为戒酒药已收入美国、日本等国药典。

双硫仑的作用机制:乙醇进入体内后, 先在肝脏内经乙醇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醛, 乙醛再经醛糖氧化还原酶作用转化为乙酸, 乙酸进入枸椽酸循环, 最后转变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而双硫仑可抑制醛糖氧化还原酶, 使乙醛不能氧化为乙酸, 致使体内乙醛浓度升高, 产生不适, 表现出双硫仑样反应的症状。

许多抗菌药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 注射或服用某些药物 (如头孢菌素类药物) 前后若接触含酒精物质或者饮酒, 会发生视物模糊不清、面色潮红、结膜充血、头颈部血管扩张并剧烈搏动、头晕, 并伴有紫绀、乏氧、呼吸困难,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 心血管系统反应:心悸、胸痛、甚至心肌梗死、急性心衰, 还会造成急性肝损害, 惊厥及死亡等症状, 体格检查时可有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改变。其病症的轻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关系, 对乙醇敏感者、各器官逐渐衰竭的老年人、未发育完全的儿童患有心脑血管病者更为严重, 这种反应一般在用药与饮酒后15~30 min发生, 静脉输入含乙醇的药物则迅速发生。除上述情况之外, 还有一些情况下容易产生双硫仑样反应, 却容易被人忽视。

1 病例资料

患者张某, 男, 65岁。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入院治疗, 头孢哌酮钠皮试阴性后, 给予0.9%氯化钠250 ml加头孢哌酮钠2 g静滴, 1次/d。输液至第3天时, 突发高热, 体温38.1℃, 遂给予藿香正气水一瓶以降温解表, 患者服药大概半小时后出现气促、胸闷、心率加快、面色潮红、恶心呕吐、头晕乏力、多汗等症状, 随后测血压降至70/45 mm Hg, 并出现休克症状。立即静滴地塞米松、多巴胺各10 mg, 紧急吸氧, 静滴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 病情好转。

2 诊断方法

上述现象是一种叫做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理作用。藿香正气水中含有酒精, 可与头孢类抗生素产生此作用。本症诊断方法如下: (1) 病史中有明确的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史; (2) 早用药后一周内使用了乙醇及其制品, 或在饮酒后使用可引起双硫仑反应的药物; (3) 乙醇类药物与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同时应用; (4) 有典型的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 (5) 无乙醇和使用该类药物的过敏史。

3 治疗方法

(1) 一旦发现双流仑样反应则应立即停药或停用含乙醇制剂, 症状较轻者可自行缓解, 症状较重者需对症积极治疗; (2) 立即使患者保持平卧位, 清除口鼻呕吐物及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 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3) 建立静脉通道, 给予地塞米松5~10 m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或推注, 应用抗组胺药和大量的维生素C4.0左右加入葡萄糖中静推或静滴, 并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药治疗; (4) 积极对症治疗, 嗜睡、意识不清可给予纳洛酮对抗, 必要时给予升压药间羟胺, 休克患者应补充液体后再升压等; (5) 对确诊的患者也应做必要的检查, 如心电图、血常规、电解质的检查, 以排除其他疾病或与其他疾病共存而延误治疗时间。

4 讨论

除头孢类药物外, 还有奥美拉唑、格列本脲、甲硝唑、氯霉素等药物均可与酒精产生双硫仑样作用。因此在患者注射或服用上述药物直至停药七日内均应当嘱其不仅要禁酒, 还应避免食用各种含乙醇的食物、药物, 如米酒、酒心巧克力、发酵的食醋、豆腐乳、藿香正气水、养阴清肺糖浆, 特别是肝功能异常者、儿童、老人, 心脏病、脑血管病及对乙醇敏感的人, 更不要将这些药物混用了。

上一篇:实践教学及技能考核下一篇: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