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法六篇

2024-05-04

联想法 篇1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 教师在讲课时, 都是用教过的旧知识去复习提问、探讨导入新知。如果学生对历史不太感兴趣, 就很难引起高度重视。正像一首曲子, 优美的前奏固然能震撼我们的心灵, 起到令人愉悦的作用, 但对于不会或不能欣赏的人来说却是毫无用处。因此导入新课不容轻视, 教师对这一过程巧妙处理, 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 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注意力很快转入课堂。

请看下面两个导入新课的例子。例一:“我给大家朗读一首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 ……’同学们知道这是描写的什么事件么?”根据学生的回答, 老师可以顺水推舟地引出红军长征的主题。例二:有教师要介绍美洲的灿烂文化, 是先从马铃薯、西红柿谈起的。老师像话家常地说:“上海人把马铃薯叫做洋山芋, 把西红柿就做番茄。你们知道这些农作物的名称上为什么被加上‘洋’、‘西’、‘番’字呢?”同学们很快猜出:“是不是这些东西从国外传过来的呢?”这样, 古老而遥远的美洲历史就被引了出来。

上面两位老师的新课开头, 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 他们反映:“挺新鲜, 有情调。”“很亲切, 与生活有关, 对我们有吸引力。”“感觉各科知识是相连的, 不枯燥了。”上面的两个例子是利用学生从其它学科所获得的知识, 以及生活的经验与课本内容相连, 起到了引“生”入胜的作用, 而且紧扣教学的目的。导入新课的开场白至关重要。它在一节历史课中虽然只有几分钟、几句话, 作用却很大。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 引起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注意力, 对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接下来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导入新课的方法是非常多的。在和学生的接触中我发现, 学生除了在历史课本上学到历史知识外, 还通过政治、外语、音乐、美术、地理等学科, 以及报刊杂志、文学作品、电影戏剧、媒体新闻等多种渠道获取知识。现在的学生生活接触面很广, 各种知识和社会经验也比较丰富。因此, 很多新课内容并不全“新”, 它们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存在结合点。无论是中国的、世界的, 还是古代的、现代的历史, 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 只要我们能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就能找到这个连接点。古人云:“寓教于乐。教人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乐者, 心之动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怎么才能导入新课, 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1. 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导入必须针对教学任务和内容, 精心设计教学语言, 引用的材料必须紧密配合所要讲述的课题, 不能脱离主题。

2. 吸引性原则。

中学生注意力时间不长, 再加上课间休息的情绪惯性, 教师要在极短的时间内, 把他们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必须找到他们懂得的知识或感兴趣的内容, 激起学生的满足感和兴奋度。

3. 趣味性原则。

要开启思维, 诱发思考。教育家巴班斯基说:“一堂课上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 并非为了笑声或耗费精力, 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的积极化。”教师要在导入中让学生以新知发现者的愉快心情转化为稳定的内在动力,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参与学习过程。

4. 灵活多变, 新颖, 不千篇一律。

孟子说:“教也, 多术也。”导语的设计是一种教学的艺术, 因此不会是固定不变的模式, 再加上教师的创造力也是无穷尽的, 所以导语设计的方法也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选用哪一种方法, 一般由教学内容所决定。如展示鸟巢和水立方的图片, 可以引出奥运会的由来, 讲述古代希腊的历史和神话故事;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通过听歌导入改革开放, 等等。

5. 教师通过接触学生, 了解他们所学到的各科知识, 以及

学生在特殊年龄段关注的问题和爱好等, 使各科知识形成一张交错的网。教师要放开思维, 不拘泥于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善于在启发学生兴趣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上下功夫, 善于发现各科知识与历史的相通之处。

经过多年的实践, 笔者发现与传统方法相比, 跨学科的导入法具有更明显的时效性。

1. 令对历史学科没有兴趣的学生产生好奇, 激起求知欲,

扭转“历史等于死记硬背”的概念, 改变呆板、陈旧的教学课堂, 有利于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开展。

2. 引导学生用已经会的其它学科知识去思考, 可以开启思维, 拓宽视野。

教师可以较快地发现学生擅长的学科, 激发他们的兴奋感和满足感。教师更加具有亲和力, 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3. 有利于教师多角度、多层次、宽领域地展现历史面貌。

历史知识包罗万象, 过去与现在的对比, 对各学科的辐射, 更好地体现历史精髓与存在价值。

联想法 篇2

例1:计算下面行列式的值:

常规思路:此行列式粗看像范德蒙行列式, 但是它比范德蒙行列式少了带四次方的那一行, 所以不能直接用范德蒙行列式的结果求解;因此面对该情形, 很多同学考虑用计算范德蒙行列式的技巧方法计算此行列式, 但是这样求解计算量非常大, 结果常常是半途而废, 不得其解.笔者教学生:转换思想, 启迪思维, 运用联想构造法, 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解题功效.

联想构造法:由于此行列式比范德蒙行列式少了带四次方那一行, 因此我们不妨补上那一行, 为了构成范德蒙行列式, 然后在最右边加一列:

易得D是范德蒙行列式D1中x 4的余子式, 而D1展开式中x 4的系数为 (-1) 5+6 D, 即-D.

所以我们只需要求出x 4的系数即可求出D.另一方面, 我们根据范德蒙行列式的结论可得:D1= (b-a) (c-a) (d-a) (e-a) (c-b) (d-b) (e-b) (d-c) (e-c) (e-d) (x-a) (x-a) (x-b) (x-c) (x- d) (x-e) .

由此可得D1展开式中x 4的系数为:

- (b-a) (c-a) (d-a) (e-a) (c-b) (d-b) (e-b) (d-c) (e-c) (e-d) (x-a) (a+b+c+d+e) =-D.

故所求行列式为

D= (b-a) (c-a) (d-a) (e-a) (c-b) (d-b) (e-b) (d-c) (e-c) (e-d) (x-a) (a+b+c+d+e)

例2:计算下面行列式的值:

常规思路:此行列式是纯数字, 学生很容易想到用行列式的性质进行计算求解, 如此繁杂运算, 难以想象, 计算量非常大, 而且容易出错.

联想构造法:审题发现, 此行列式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整数的平方, 并且是如下行列式的特殊形式:

然而对于上面行列式D1, 学生很容易想到思路和解法:

故所求行列式D的值为0.

例3:设

D的 (i, j) 元的代数余子式记作Aij, 求A31+3A32-2A33+2A34.

常规思路:分别算出A31, A32, A33, A34, 然后求出它们的代数和.

联想构造法:如果行列式D按第三行展开, 就会出现A31, A 32, A33, A34, 但是系数与第三行的元素不同, 于是我们考虑构造一个新的行列式D1:使第三行的元素为1, 3, -2, 2, 其他行的元素与D相同,

此时, D的A31, A32, A33, A34与D1的A31, A32, A33, A34一致, 所以

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 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禾瑞, 郝鈵新.高等代数.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北京大学数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前代数小组.高等代数.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同济大学数学系.工程数学线性代数.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迁移联想法 篇3

此外,成语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古诗文,因而有很多词语的文言意义在成语中得到了保留。课本中积累的文言实词毕竟有限,成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文言实词积累的不足。在解释文言实词时,我们可以借助成语来推断其含义。

【同步突击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①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博学能属文,美须眉,善谈论。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举上计吏,州四辟从事,皆不就。夏侯霸之降蜀也,姻亲多告绝,祜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

②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南夏,甚得江汉之心,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①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阁以下,侍卫不过十数人,而颇以渔畋废政。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綮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③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涡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翁然悦服。称为“羊岱”,不之名也。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常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

④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载者,祜黯然不应,遂告诸子曰:“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

(節选自《晋书·羊祜传》)

[注]①诡计:奇计。

1.写出下列黑体词在句中的意思。

(1)博学能属文( )

(2)祜独安其室( )

2.为下列句中黑体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皆计所侵,送绢尝之( )

A.侵占 B.侵犯

C.侵害 D.侵袭

(2)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 )

A.结交 B.连接

C.往来 D.沟通

3.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反应情境联想法 篇4

反应情境联想法

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中化学试题的命题特点和能力要求,独创性地提出了反应情境联想法.对4本中学化学教材中的`约225个化学方程式进行横向的加工重组、统摄整理,归纳了常见的反应情境,原创了5个情境例题,在高考复习课中运用反应情境联想法进行能力培养,收到了良好的复习效果.

作 者:胡志辉  作者单位: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410000 刊 名:化学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年,卷(期): 28(10) 分类号:G63 关键词:反应情境联想法   能力培养   高考复习 

联想法 篇5

在平面及其方程这一节中, 由于学生有高中平面直线方程点斜式学习的基础, 再讲点法式方程的概念, 学生的反应还是比较好, 这一内容也就很容易接受。在选取例题时, 开始先为了让学生熟悉点法式方程, 所以选取的例题就比较简单, 可以说是直接套用公式。后面再在学生熟悉的基础上我选取了下面这一例子。

例:求过三点M1 (2, -3, 1) M2 (-1, 3, -2) 、和M3 (0, 2, 3) 的平面方程。

分析:该题目读起来感觉好像与点法式无关, 但仔细理解后, 也还是点法式方程。点法式, 无非是要找法向量和已知点, 一直点已经有了, 就再找法向量了。而前面介绍了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积, 我们知道两向量的数量积是数量, 而两向量的向量积却是向量, 并且得到的新向量与与原来的两向量位置关系是垂直的, 而在中学的几何学习中, 我们有学到了“两个不平行的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因此我们说用做向量积确定的向量就是我们要找的法向量。

解:先找出这平面的法向量, 由于与向量垂直, 因而:

由点法式方程得平面方程为:

这一题目看似是一个点法式应用题, 其实在做的过程中又将前面的向量积复习了, 可以说我们联想了向量积的定义, 又联想了中学几何的一个结论, 再者做时也可以做一个简图。在讲平面的一般方程之前, 也就在讲点法式的过程中, 我就有意为一般方程做铺垫, 题目做到点法式本应就可以了, 再将其化成一个三元一次方程。后面介绍一般方程, 提醒下学生, 他们也就马上会想到点法式转化之后就是了。在讲到几种特殊位置的平面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我就采取联想法, 让学生想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如, 课桌上的书, 让它变换不同的位置, 及打开之后变换不同的夹角, 再联系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特殊位置的平面。这样学生学起来也就觉得挺有意思的, 也不会觉得数学脱离了实际生活。

联想法是数学形象思维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是各种形象思维方法的基础, 没有联想, 就不可能有形象思维活动。在某个意义上说, 联想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 而联想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广泛深刻地联想, 往往能够引起思想上的一个突变性的飞跃, 这种飞跃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多用联想法, 巧用联想法来引导学生, 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会显得很丰富多彩, 也不失数学的严谨性,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数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102, 10.

[2]王喜平, 王满, 郭学军.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09 (6) .

[3]梁萌.浅谈高等数学学习困难的解决途径[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4) .

[4]周志刚, 郁道银, 李增武.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学质量保证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2 (4) .

[5]黄光清.高职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3) .

[6]宿维军.数学建模活动对培养人才的作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2 (5) .

[7]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及其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 2001 (34) .

[8]韩宝燕.对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5) .

[9]刘萍.浅谈高等数学教学[J].云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S2) .

[10]王晓琴.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J].吉林教育, 2009 (31) .

[11]邓燕, 王引观, 刘静.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嘉兴学院学报, 2007 (3) .

例谈数学联想法在解题中的运用 篇6

关键词: 联想法 数学解题 巧妙运用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研究数学也就是要解决数学问题,因此掌握数学就是要善于解题.解题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其中既有逻辑思维,又有非逻辑思维(也可被称为直觉思维):有比较与类比、猜想与归纳,也有观察与尝试、分析与综合,总之,解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数学联想法的前提是观察,也就说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观察这个问题的特征,观察是积极的、有意识的,而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从而联想到我们已经学习过的概念、定理、性质等知识,或者我们已经解决过的问题.下面通过运用联想法解题说明联想法在数学解题中运用的广泛性和巧妙性.

例:已知x,y,z∈R,

上面的解题方法极其巧妙,经过多次联想使我们把它与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联系在了一起,使计算量大大减少了.

通过举例数学联想法在解题中的应用,说明了联想法在解题中的应用的实用性和广泛性.我们之所以对一些数学题不会做是因为我们对此问题感到陌生,而联想法可以把我们不知道的转化为已知的,把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数学联想法是一种非逻辑的数学方法,它使我们产生解题的灵感和思路.大胆的猜测是用联想法解题的重要心理活动,猜测并不是胡乱地猜,而是通过仔细观察问题的条件和结论联想与它相近或者相反的知识点和解题思维联系起来.智慧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也就是说能够合理地联想和猜测都是在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发生的.在我们分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多联想,回忆与此类问题相关、相似的解题思路和技巧,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发散性思维,提高解题效率.

联想法可以由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想起其他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所以联想法在解题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自己的联想技能,我们需要认真地学习好基础知识,在分析问题时仔细观察和不断积累.

参考文献:

[1]熊惠民.数学思想方法通论.科学出版社,2010.6.

[2]林保平.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发现法[J].数学通报,1989,6.

[2]马桂华.数学联想能力培养举例[J].宁夏教育,1997(07).

[3]王瑞莲.在数学联想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4(05).

【联想法】推荐阅读:

空想法复习法06-04

上一篇:数学教育与创新教育下一篇:产品评价体系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