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缺损伴脑积水三篇

2024-09-12

颅骨缺损伴脑积水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8例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11例, 女8例;患者年龄20~70岁, 平均年龄 (38.7±8.7) 岁;患者临床表现均为颅脑损伤术后病情好转, 但突然出现病情加重, 表现为头痛明显或逐渐加重, 步态不稳, 尿失禁等, 其中10例患者伤后致颅骨修补时间在6个月内, 5例患者在6~12个月, 3例患者为16个月。

1.2 方法

全部患者术前行腰穿, 了解颅内压情况, 观察患者是否有脑膜脑膨出, 高压性脑积水或伴明显脑膜脑膨出的常压性脑积水给予中压型脑室腹腔分流管。术前1 d给予全部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术中继续使用抗生素, 根据颅内压选择合适的分流管。患者均在全麻下, 一次性完成V-P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根据情况, 颅内压高的先行脑室腹腔分流, 采用侧脑室三角区作为穿刺点, 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引流脑脊液, 待患者颅内压下降, 膨出部分脑组织回缩与骨缘相平。行颅骨修补术, 注意部位患者可能存在炎性粘连, 分离时小心分离头皮或颞肌与假性硬脑膜。脑组织牵拉骨窗部位有硬膜下积液病例的先切开小口, 放出积液, 再严密缝合。安放钛网, 注意不要损伤分流管, 悬吊假性硬脑膜, 术后留置引流管或头皮加压包扎。术后给予复查头颅CT或MRI检查, 1~2 d拔头皮下引流管, 7~10 d拆线, 常规应用抗生素。

1.3 判定标准

术后1个月对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进行评估, 3~6个月采用GCS评分法进行判定, 患者临床症状会为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及死亡。

2 结果

该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 未发现死亡病例。术后3~6个月给予全部患者GCS评分, 观察发现, 患者恢复良好12例, 占比63.2%, 中残6例, 占比31.6%, 重残或植物生存1例, 占比5.3%。术后并发分流管堵塞1例, 给予更换后好转, 皮下积液1例, 给予穿刺抽液, 加压包扎后积液消失, 颅内感染1例, 给予静脉注射及鞘内注射万古霉素后治愈, 并发症发生率15.8%。

3 讨论

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多是由于颅脑外伤所致[2], 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 造成血性脑脊液对脑膜产生刺激, 无菌性炎性反应引起蛛网膜及软脑膜粘连, 甚至堵塞, 造成脑脊液循环及吸收障碍。其CT表现为脑室系统明显扩张, 尤其是侧脑室前角, 额角处可见脑脊液渗漏所引起的间质性不肿, 其图像呈低密度区。外伤性脑积水一般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 急性多发于伤后2周内, 呈进行性恶化, 病死率较高, 慢性多发于3周至6个月, 也有在7~12个月, 以交通性脑积水多见[3]。

在治疗上, 一般先进行脑积水V-P分流术, 待3~6个月脑膨出完全消失后, 再行颅骨成形术治疗, 这种术式较为稳妥。临床多采用两种手术同期进行, 一方面可增加手术的协调效应,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 避免二次手术, 避免多次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 如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等, 同时还可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研究指出, 早期行颅骨修被可增加局部血流量, 松解粘连, 解除对脑表皮血管的牵拉作用, 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还有学者指出, 减压术早期行颅骨修补术还可减少癫痫的发生, 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作用,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4]。

该研究给予19例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进行V-P分流术及颅骨成形修补术同期手术, 术中、术前根据患者颅内压情况及脑脊液生化指标, 选择适合的分流管, 避免术后堵管等问题的出现;在行脑室穿刺引流时, 膨出的脑组织与骨缘相平, 放液时不宜过多、过快, 避免出现硬膜下血肿, 或硬膜剥离, 形成硬膜外血肿。行颅骨缺损修术时, 在对侧额角穿刺, 避免对引流管发生损伤;术中分离硬脑膜时应小心, 如有破损, 应严密修补, 避免血性脑脊液阻塞分流管;术后放置引流管, 加压包扎, 以避免皮下积液发生;研究指出, 感染是本术式最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感染的预防应围绕术前、术后严格进行。该组患者给予同期手术后, 63.2%患者恢复良好, 31.6%患者中残, 无死亡病例出现, 并发症发生率15.8%, 整体治疗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 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行V-P分流术及颅骨成形修补术, 只要手术得当, 可减少手术次数, 减轻患者负担, 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是一种有效的、可行的治疗颅骨缺损伴脑积水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路丕周, 李郭辉, 张永兵, 等.颅骨缺损伴脑积水辅助B超技术的手术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1, 10 (6) :559-560.

[2]徐纲.外伤性脑积水伴颅骨缺损的同期手术治疗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 18 (18) :2725-2727.

[3]张斌, 曾富明, 方世鸿.颅骨缺损伴亚急性脑积水的外科联合治疗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 2010, 26 (12) :1779-1780.

颅骨缺损伴脑积水 篇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共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36例, 其中男 22例, 女14例;年龄16~69岁, 平均年龄45.8岁;病程在3~13个月;患者均有慢性颅内压增高等临床症状, 22例患者出现严重症状, 其中智力障碍4例, 意识障碍8例, 运动功能障5例, 尿失禁5例。经头颅CT检查,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颅骨缺损及双侧脑室扩大。

1.2 颅脑外伤手术方式

36例研究对象均为颅脑外伤术后出现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 其颅脑损伤手术方式及病例数如下:开放性颅脑损伤行清创联合去骨瓣减压术12例, 闭合性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24例。

2 治疗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行手术修补颅骨缺损联合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术前检查:术前对患者行腰椎穿刺术和脑脊液化验, 了解其颅内压力。待患者相关检查正常且无感染情况下进行手术; (2) 手术操作:在颅骨修补术中使用医用金属钛合金网;脑室-腹腔分流术中使用美国美敦力 V-P分流管;颅内压正常的脑积水并发脑膜脑膨出者, 使用60~100mmHg (1mmHg=0.133kPa) 中低压型分流管;颅内压升高性脑积水使用90~120mmHg中压分流管。手术操作方式及注意事项均按常规操作进行; (3) 术后处理:术后按常规进行抗感染等常规处理。

3 结果

经治疗36例患者均于术后6~12d拆线, 未出现感染病例及严重并发症。部分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 其中3例患者皮下出现少量积液, 经穿刺抽吸联合加压包扎处理后缓解;2例患者分流管梗阻, 更换腹腔端分流管并将其置入肝膈间隙, 梗阻缓解。出院后随访1年,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未见颅内高压、修补的钛网松动等, 颅骨塑型较好, 经头颅 CT显示脑室系统明显缩小。

4 讨论

颅脑损伤多病情危重, 脑部血肿常危及患者生命, 临床上常采用开颅清除血肿并行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急救治疗。但因手术而引发的颅骨损伤并脑积水等并发症,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有严重的影响。因此对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4.1 导致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的原因

现代医学证实, 颅内出血、脑挫裂伤是造成脑脊液回流失衡的主要原因, 也是引发脑水肿的基础病因, 具体致病因素如下: (1) 颅脑外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 形成纤维粘连影响脑脊液的吸收和循环导致脑室压力升高; (2) 因脑水肿压迫脑池及蛛网膜下腔, 使空间减少, 导致脑缺氧, 对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也有一定的影响; (3) 脑脊液中胶体所占的比重增加使脑脊液呈高渗状态, 加之血性脑脊液的长时间刺激, 使室管膜及脑室脉络膜丛的分泌异增加, 从而增加脑脊液的分泌; (4) 行大骨瓣减压术后, 改变了脑室系统的结构、形态和内部压力, 脑室内压使脑组织向颅骨缺损处移动, 进而牵拉脑室壁外移, 使脑室容量增加, 进一步增加脑积水。

4.2 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要提高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治疗的疗效, 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手术过程中先对脑室进行穿刺引流, 使膨出的脑组织回到骨窗平面, 注意引流速度, 防止引流过快导致桥静脉断裂或硬膜剥离形成血肿; (2) 穿刺位置应选在原骨窗附近的颅骨上方, 防止修补操作、术后引流管移位及骨片导致引流管损伤; (3) 操作过程中小心分离硬脑膜, 如果出现破损, 立即修补并止血, 防止血性脑脊液堵塞分流管; (4) 将分流管腹腔端放置在肝脏隔面20cm处, 减少大网膜包裹; (5) 手术结束后于皮下放置引流管并加压包扎, 预防皮下积液; (6) 术后进行抗感染处理。

综上, 颅骨修补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是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治疗的有效方法, 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对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的诊治方法及临床疗效进行研究, 寻求最佳的诊疗手段。方法:以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诊治的36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其诊治方法及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经治疗36例患者均于术后6~12d拆线, 未出现感染病例及严重并发症。出院后随访1年, 临床症状明显的改善, 未见颅内高压、修补的钛网松动等, 颅骨塑型较好, 经头颅CT显示脑室系统明显缩小。结论:颅骨修补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对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进行治疗, 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脑积水,颅骨修补,脑室-腹腔分流

参考文献

[1]黄海, 龚骞.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28例临床诊治体会 (J)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 9 (4) :234.

[2]杨健, 梅佩冬, 杨金星, 等.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的临床研究 (J) .河北医学, 2008, 14 (7) :781-783.

颅骨缺损伴脑积水 篇3

【关键词】颅骨缺损;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398-01

颅脑损伤( head injury) 在急诊临床较为常见,约占全身损伤的 15% —20% 左右,且常与身体其他部位复合存在,引发因素较多,最多见的为工伤,打架斗殴以及车祸等,其致死率及致残率居全身各类损伤的首位[1]。重型颅脑损伤硬膜下、脑内血肿常需行去骨瓣减压手术,在临床取得较好疗效,但该方法也有其缺点,行该手术患者术后常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菌性炎症反应,而导致脑积水常见并发症有脑积水及脑穿通畸形,其发病率为0.7%—29%。传统治疗方法是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再择期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我院为探讨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效果而开展了此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8月间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因外伤导致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73例,所以患者均经过影像学确诊;其中男性48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17—65岁,平均(37.4±2.9)岁;其中工伤13例,车祸34例,打架斗殴15例,高坠伤7例,其他4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颅内压增高表现,不同面积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同期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患者采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手术中按测定的患者颅内压选用合适分流管,先行脑室-腹腔分流,将

分流管腹腔端置于盆腔内,分流等操作完成后再行颅骨修补术。对硬脑膜破裂者应根据情况行缝合修补,清理创面并止血。手术围术期使用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

1.3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后病情恢复情况,如脑室改善情况、意识障碍、大小便是否失禁等。比较患者前后症状的差异,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说明治疗有效。

2 结果

所有患者行同期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均得到满意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切口或颅内感染;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小便失禁等,术后相关症状改善或消失,而且颅骨修补区外观正常;术后复查头颅CT显示患者术前脑室扩大现象手术治疗后脑室均有不同程度恢复。

3讨论

颅骨缺损大多因为开放性颅脑损伤或火器性穿透等原因所致,在急诊临床较为常见,约占全身损伤的 15%—20%左右,且常与身体其他部位复合存在。颅骨缺损时患者损伤直径常在3cm以上,特别是位于额部的缺损,这些损伤严重影响美观和安全;而且颅骨缺损患者常有这樣或那样的症状,如头昏、头疼、易激怒、局部触痛、不安等表现;严重者可以出现相关并发症,由于颅骨缺失造成病人头颅严重畸形,就可能导致脑萎缩,由于蛛网膜

下腔粘连或坏死脑组织堵塞蛛网膜下腔,导致脑脊液不能正常吸收,因而可引起继发性脑积水。而且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术后可出现痴呆、步态不稳、反应迟钝、大小便失禁等症状[2]。

对于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治疗,传统方法常常先行脑室腹腔分流,待3~6个月脑膜脑膨出消失后再行颅骨修补术,这种治疗方案虽然比较稳妥,但是存在诸多不利,如在手术分离时极易因为分流过度造成脑组织塌陷等而且多次手术对患者身体也是个较大损害[3];我们选择脑室腹腔分流术成功进行后同期进行颅骨修补术,不但可以增加手术协同效应,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以减少手术及麻醉次数进而降低手术给患者带来的风险及手术本身对患者的损伤,这还可以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在手术中我们做好了相关注意事项,如分流管腹腔端均置于肝隔面从而避免分流管在腹腔被大网膜包裹堵管,手术结束时皮瓣与钛网之间留置负压引流管,术后24 h拔管等,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小便失禁等,术后相关症状改善或消失,而且颅骨修补区外观正常;因此我们认为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确切,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CT检查显示脑室扩大患者均不同程度缩小,而且治疗后并发症少,也减轻了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因此适合临床推广使用[4]。

参考文献:

[1] 李泽,宋炳军,张志银等.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80例诊治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10):81-82.

[2] 彭远强,温宝泉,曾胜田,梁鉴添.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0,11(02):958—960.

[3] 高峰,张强,伊志强,林贵军. 联合手术治疗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临床观察[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8,7(04):319—320.

上一篇: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疗法下一篇:探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