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地理课教学五篇

2024-05-06

新形势下的地理课教学 篇1

1.1 地理教学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地理教学语言是地理教师传授地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最基本的工具。无论在以前的传统教学阶段, 还是走向现代化教学阶段的今天, 无论教师使用何种现代化教具, 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何灵活多样, 地理教学最后都要通过教学语言的表达来实现。就算科学发达的今天和明天, 一切都电气化的时候, 教师生动的语言, 在地理教学中还是起决定的作用。

1.2 地理教学语言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

每个地理教师在其地理教学实践中, 都形成有不同特色和风格的教学语言。不同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 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地理学科喜爱与否。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 能以其出色的教学语言组织课堂教学, 使学生感兴趣而乐于此学科的学习, 课堂上思维活跃, 甚至逐渐产生将来献身于地理科学的想法;如若教学语言枯燥乏味, 则会使学生渐渐对地理学科失去兴趣, 课堂教学得不到学生的配合, 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学生视听课为受罪。因此, 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 将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 最终决定学生的地理学业成绩。

2. 地理教学语言的特色

2.1 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无论何籍贯的地理教师, 在课堂上一定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 绝不允许使用各地的方言和土话, 这是对地理教师语言要求的最基本条件。其次, 教师在地理课堂上叙述地理名词术语、描述地理现象、讲解地理规律、讲述地理事物以及地理释疑等环节上, 语言表达要准确, 要注意汉字的准确发音, 不能错读或误读汉字, 这些可能会对学生造成困扰。

2.2 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地理知识本身有着严密的科学性, 教师在讲课中要注意一词一字的用法, 把知识讲准确才能使学生获得准确的信息, 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更应准确地加以区分应用, 不仅是字面上的简单区分, 更重要的是其本质含义的区分。科学知识的表达, 要求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地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同样要求教学语言的科学与准确, 严谨与规范, 使学生得到科学的信息, 这是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这样, 才能讲清地理知识与概念原理。教学语言来不得丝毫含糊, 要严防因随意性甚至指马为鹿, 而对学生产生误导, 误人子弟。同时, 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 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教学中通过加强对课文的概括, 用言简意赅的语言传授知识。

2.3 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说明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注重学生思维开发、智力发展和技能传授的今天, 启发式教学法已为众多教师所接受并付诸实践。这种教学方法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里强调老师再不是课堂的中心主义, 课堂的主宰者, 而是课堂学生的引领人, 是要启迪学生的思维, 课堂上师生互动,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问题, 独立获取新的知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思维是否积极, 乃取决于他们是否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需要, 因此, 要有目的地将所授地理知识内容进行置疑, 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地理语言设计上要遵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近及远, 由此及彼, 循序渐进的认知策略,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引导他们多动脑筋, 运用启发性谈话, 使学生思维活动始终处于亢奋状态, 达到学生的地理思维随教师的语言起伏而变化的目的。

2.4 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有人认为, 地理难教、难学, 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不高, 趣味不浓, 索然无味,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地理学科的本身, 也不在于学生, 而在于教师如何挖掘和处理教材, 众所周知, 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如果我们把授课内容的教学语言进行润色, 进行重新加工, 用艺术性的语言表达出来, 其效果可谓另当别论。当然这里说的语言的艺术性是指富有专业性、趣味性、文学性的古典诗词的恰当运用, 即常说的语言的文学性。因为文学性的语言优美生动、朗朗上口、形象生动、贴切自然、意境深长。而我国古今诗词、谚语等本身含有丰富的地理知识, 如果地理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这些富含地理知识的诗词和谚语, 不但学生爱听, 而且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 课堂增彩添色, 学生学习兴趣大增, 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得以大大提高。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 而且让地理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形象地被理解和记忆。同时很多的诗词和谚语本身就是一幅活生生的地理景观画面,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画中有知识, 知识融于画中”的思维品质, 使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形象、鲜明, 从而让学生热爱地理学科。

3. 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优化途径

3.1 认真钻研业务。

教学语言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地理教师要做到课堂教学语言清楚、明白、精炼、准确、生动、形象又带有启发性, 这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首先要在备课、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等方面下工夫。要对教、学法内容融会贯通, 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了如指掌, 教、学法过程设计要合理。只有对教学心中有底, 胸有成竹, 教学语言才能自然流畅, 运用自如。

3.2 丰富语言的素材。

“用一桶水灌一杯水”之说, 就是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地理学科综合性的特点要求地理教师除了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 还要有丰富的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因此要求每个地理教师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要广览博学, 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学进度, 制作知识系列卡片, 如神州风采、世界博览等不同系列, 逐渐积累语言素材, 使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信手拈来。如通过增强文学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一些诗词, 则能把一堂课上得诗情画意, 使课堂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 增强学生兴趣, 令学生神往, 达到良好的效果。

地理教师不仅要多读本学科的书籍杂志, 还要经常阅读其他有关的期刊资料, 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 更要注意讲究语言科学, 优化语音、语汇、语法、修辞。多读书看报、听广播, 看影视戏曲, 随时随地汲取语言方面的营养, 凡是对课堂有用的资料, 甚至是一两句话、一两个实例, 只要有用, 都应随时记下来。随时注意观察生活实际, 在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地理教学语言有关的例子都要注意搜集和积累。

3.3 加强语言的锤炼。

教学语言有其特定的规范和要求, 因此要求地理教师特别是新教师, 在注重平时语言素材积累的同时, 要加强语言的训练, 如经常进行演讲练习等, 使语言流畅、清晰, 富有感情和激情, 在此基础上, 加强课前准备, 精心备课, 对课堂教育中的导入、重点难点的讲解、插图的分析等教学环节, 进行仔细推敲和琢磨, 组织简洁、精炼、通俗的语言加以阐述, 使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长期坚持, 必有长进。

3.4 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一张挂图一本书, 一支粉笔一张嘴”, 是对传统地理课的写照, 教师的冗冗长言、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吸引学生。在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今天, 加强地理教学改革,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已成为一股洪流。因此要求教师注重地理学科的学术研究,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业务上精益求精, 始终站在地理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前沿。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推进, 广大地理教师要尽可能地将电教、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实践应用, 发挥出其良好的辅助教学作用。

摘要:在新课改形势下, 随着“生态课堂”等科学教学理论的实践, 地理课堂可以借助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多媒体手段让课堂内容更为丰富, 但是运用生动、科学、艺术性的地理课堂语言会使得地理课堂的叙述性和说理性效果更好。教学语言是教师非常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最能体现教师的知识水准、才华和风度。本文就是针对新课改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从研究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特色、语言优化以及培养途径来阐述地理课堂的教学语言。

浅谈新形势下的地理课教学 篇2

关键词:新形势;地理;教学

笔者经过多年来的地理课堂教学发现,学生地理学习水平一直处在低迷状态。特别是一年多来,在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仍然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计算实地距离、判断方位和气候类型、年平均温差等实用技能,不具备公民的一般地理素质。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及《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以新课标、新环境、高要求进行地理教育教学工作,是新形势下初中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课堂教育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改革:

一、在地理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育

初中地理教师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强。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致力于建立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能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呼吸”地理课堂教育教学环境中的新鲜空气。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与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动力之一,不能搞“一言堂”,要发扬“民主”。

二、在进入新课时要有“情境”引入

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XX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画线的枯燥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这也代表着地理课堂的实质进步的一面。

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地“引入”新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我用故事趣闻法引入:毛泽东同志在世时,有一天,他在书房会见了一位美国友人戴勒。戴勒盯着他看,一句话都不说,毛泽东见后就问:“你为什么老盯着我?”这时戴勒说:“你具有一副东方人的脸。”毛泽东听后直言:“我是代表中国人的脸,我们可以演各国的戏,包括你们美国人的戏,你们鼻子长,我们可以加鼻子,可你们是演不了中国人的戏,不能把鼻子割掉。”这故事说明了什么?使学生联想到这是讲世界人种特征问题。

三、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所以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地理教学中的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对初中学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学好地图,并用好地图,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水平上,对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则显得比较薄弱,关键原因是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很难真正掌握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如此,学习和掌握地图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科学知识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形势下的地理课教学 篇3

摘 要:“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但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媒体层出不穷,对传统教育的模式提出了挑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也需要采用团体教学模式、多维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打破学校、课堂的地域范围,使学生的学习能够与外界信息互动,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团队教学;多维教学;实践教学;开放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重大的社会转型期,不断深化的经济、社会改革,使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化。各种思想观念交织碰撞,各种文化意识相互冲击,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背景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如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认清形势和任务,把握时代的脉搏;并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会珍惜和维护国家稳定的大局,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发学习、健康成长,这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形势与政策”课最大的特点是政策性、动态性、时效性,从2005年正式走进高校课堂以来,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实效。但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师生之间的信息差已不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在专业方面更加深入;且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不同的学生,对社会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不同,有个体的明显差异,教师也不能千遍一律灌输式地传递信息;另外,形势与政策瞬息万变,课程设计上,必须紧跟社会变革的步伐,切实走进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并真正转化为学生内在学习、探索的动力。

二、现有教学模式的弊端

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大部分以系辅导员为主,专职教师很少。系辅导员担任日常的党建、团学、学风、就业等工作,行政工作较多,同时又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任务。同时,“形势与政策”课备课难度大,内容需要紧跟国际、国内形势发展进行更新变化,否则就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得不到同学们的认可,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另外授课任务重,学生数量多,授课教师人员不足,工作量大,“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不理想。

其次,“形势与政策”课没有固定统一的教材,容易造成教学内容混乱。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较快,时效性强,需要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特点与未来发展迅速进行分析预测,才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辨明是非、坚定信念。因此,这门课程每个时期的教学要点可能不尽相同。这就造成该门课程一直没有相对固定的规范来建立教材体系,许多时候都要靠教师的个人的喜好、判断力、经验以及知识积累来更新教学内容,但如果老师把握不好,便会导致教学内容的混乱。例如有些老师的教学内容过于教条死板,有些老师过于夸夸其谈,借机宣泄自己对社会的不满,这样就达不到本课程的预期目标,甚至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让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课程的教学模式单一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如今,互联网已成为中国社会运行的基础设施,网络信息传播向着各个区域、各个领域、各个群体扩张渗透,丰富的信息数据库成为各种信息服务的基础支撑,信息接受者和使用者同时加入了信息的传播与创造;而大学校园的主体都是“90 后群体”,他们思想自主开放、接受能力强,网络等媒体使他们的知识面更广。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讲授方式,教学手段单一落后,课堂多以老师教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未能充分关注学生的利益诉求,师生之间的互动,缺乏与实践教学相融合。这种重灌输轻自学、重结果轻需求、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必然会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最后,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它的考核方式不灵活,难以达到教学管理目的。?m然高校里也有一些采用以写作小论文等方式作为学生的评价,但仍然主要以传统的纸质试卷对学生进行考核。同时,高校在对这门课程考核时,存在追着要求学生合格的现象,似乎个别学生不合格会将责任追究到学校这一方。考核的不严格、有水分,也造成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也较难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强教学监管的目的。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思考

1、团队教学模式

团队管理理论认为,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的首要特征是其具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即团队成员都要清楚地了解所要达到的共同目标及其所包含的重大现实意义。而“团队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多名教师组成一个教学团队,每名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特点来承担教学内容中自己擅长的专题,从而达到共同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突破了一门课程指定一名教师授课的传统方法,极大地发挥和挖掘了教师的教学潜能,整合了教育资源,形成了育人合力。比如在授课教师中较大比例是辅导员,辅导员都有自己的研究专业和工作方向,比如学习马克思主义、比如学习思政教育、比如学习国际政治方向等共同讨论并制定教学计划。

另外,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形成师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比如,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课程教学和当前形势,针对教师给定的研究专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类似的实践调研,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多维教学模式

伴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网络、智能手机普及水平的提升,高校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时效性更强,这些为实现新媒体环境下“形势与政策”课多维教学模式提供了条件。新媒体环境下多维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教学论指导下,围绕教学目标将多维教学方法、多维教学手段、多维教学组织形式等融为一体的带有新媒体特征的立体综合体系。该模式既包含带有新媒体特征的多维教学渠道: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网络教育等,又包含具有新媒体特征的多维教育层次:知识、方法、能力、修养,还包含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讨论式、体验式、互动式、实践式等优化组合的多维教学方法。

当“形势与政策”教育处于这样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当学生接收到一种信息后,很难判断信息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如何发挥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阵地作用,引导学生筛选过滤接受到的各类信息,并朝着课程的教育方向发展,这一课题也成为任课老师需要考虑的方向。在课堂教学渠道上,可以利用慕课和公开课的资源,共享优秀教师资源;也可以通过网络调研的形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在教育层次上,不仅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如何在网络阵地合法合理地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并守住法律的底线,不随意转发;另外高校任课老师应主动占领网络教育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教育的主动权,努力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络教育平台,开设个人微博、分院微信公众号或者学生组织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发布评论。

3、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性是“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哲学社会科学所具有的基本特性,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是形势与政策从书本走进社会、从理论走进实际的重要载体。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和要求,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可以使学生更直接更深刻地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实现育人的目的。

比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院会结合分院实际和特征,围绕学生关心的热点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结合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出台、重大活动开展和重大节庆日等契机,通过开展演讲比赛、大合唱、名著阅读、参观考察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 “三观”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另外我们充分挖掘优秀校友资源,通过校友的求职、留学等经历,分享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帮助在校学生准确把握社会动态,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形成主动学习思考的氛围;同时,我们也会聘请社会导师,发挥校外人士知识经验优势,通过校外人士与在校大学生结对的方式,着重致力于大学生学以致用及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其职业化和社会化。

世界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客观上必然扩大人类的活动范围,主观上必然要求扩大人们的视野,增加了认识客观现实的难度。而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正是让大学生把握世界形势、树立规划意识的重要阵地,通过形式、内容和授课思路的调整,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不断培养提高大学生认识和把握形势的能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反思 篇4

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体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同时,我也充分考虑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这一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科基础知识的落实,尽量使每一个学生掌握地理学科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知识,为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具体而言,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加强对教学行为的研究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质量观等。为此我坚持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目标等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与探讨,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实践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2、在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大胆革新。新课程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力争改变过去“一言堂”的局面,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努力做到转变自己角色与地位,由过去课堂上的权威变

为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朋友、指导者。

3、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同时又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具体做法有:①课堂提问、讨论发言,一段时期内要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②组织讨论活动时,要求所有学生共同参与。此外,备课时还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的差异,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在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作业布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习评价等各方面使用差异性标准,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4、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力图展现地理信息的多样性。课标指出,“按照课标的目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还可以编写与地理教学有关的视听教材”。根据教学的需要,发挥信息技术媒体丰富的表现力,把教科书中的地图变成融解说词、背景音乐、动画、视频为一体的电子地图;把教科书中的插图由静态的平面图变成动态的三维模型;把原本单调枯燥的描述地理事物的地图变得更充实、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

5、进行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信息收集,多与外校教师进行教学上的交流与探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取长补短,通过这样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总之,目前的新课改处于探索阶段,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力争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周宁

2010-12-19

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反思

周宁

新源县第八中学

新课改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论文 篇5

新课改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教学初探

王光辉

新密市第一高级中学,河南 新密 452370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反复强调:“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求“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可见,于中学地理教育中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是时代的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当前中学地理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做法和体会。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创造性活动中特有的思维过程,它是人类创新能力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1.运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青少年学生善于模仿和学习,常常以最尊敬、敬佩的人为榜样。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在教学中有机地介绍一些地理科学家立志创造,从事创造活动,取得科学成就的感人事迹,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兴趣。

2.借助学科规律的揭示过程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面对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地理现象,从幼年起,学生们就怀着好奇心和神秘感,总想解开这一个个谜。我们就可以此为契机,激发他们去创新。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我们提倡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就应该从培养质疑能力开始。科学发明与创造正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的。大胆质疑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品质。

我认为学生咨询老师的形式是培养质疑品质的良方。学生咨询老师,改变了传统教育中“教师问,学生答”的习惯,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发挥“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创新精神,大胆向老师质疑。教学中,我把学生的质疑作为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无论课前,讲课过程中,或讲完课后,我都鼓励学生质疑,启发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畅叙己见。(地理教学论文 )同时,鼓励学生破除迷信,活读书,敢于对课本、对参考书提出疑问,“吹毛求疵”,列举课本、参考书中的缺点,进行批判;鼓励学生间积极争辩,各抒己见,陈述矛盾,揭露弊病;组织学生相互批改作业、评阅试卷,发现问题,改正错误。学生经常提出问题、探讨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且也使其说话能力得到提高,胆量得到锻炼,这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训练学生突破思维定势

1.训练学生善于反向思考。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反向思考”的奇才,许多科学发明、发现都得益于反向思考,反向思考――“逆向思维”充分展现了人的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能力,更要注重训练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提高逆向思维能力。如应用“试错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正误探索缘由。如针对有关问题训练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进行反向思考:讲寒潮、台风、火山爆发是自然灾害时,就可发问它们对人类是否有有利的一面呢?人类能否利用自然灾害呢?

2.以探讨“扩散性问题”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扩散思维、多向思维等)。发散思维能就某一事物寻求出众多设想和方案,因此发散思维在创造思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的创造学家甚至认为,人与人之间创造性的差别,主要取决于发散思维水平的高低。我认为在备课时,针对一些知识点设计“扩散性问题”,在课堂上以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学生与老师之间共同探讨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活其发散思维,诱发其创新潜能。例如:在学习有关环境问题时,设计如下几个“扩散性问题”:人类破坏森林,会给地球带来哪些影响?近年来,根据若干科学家的测算,现在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向,这种趋向会给地球带来哪些影响呢?怎样保护生态环境?要求学生充分展开思路,先不考虑想出来的合不合实际,可不可行。只有这样,思维才可望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散,许多暂时不为人理解的有价值的智慧的火花,才不致被湮灭。

3.启迪学生假想,发展其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有关问题启迪学生假想。假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考方式,它可以冲破人们的习惯思维,打破常规,摆脱守旧的思维习惯,开拓创新的设想。

上一篇:做好初中生物复习下一篇:法务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