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体格检查四篇

2024-05-13

全身体格检查 篇1

关键词:医学生,全身体格检查,视频反馈,考核

诊断学是医学生必修课程, 是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学习的过渡, 检体诊断是诊断学教学的核心部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操作, 加强全身体格检查训练很重要。甘肃中医学院西医诊断学教研室于2007年成立临床技能实训中心, 对学院所有开设诊断学课程的学生加强了全身体格检查训练, 并进行统一考核;随着考核机制的完善, 学生的重视程度提高, 取得了不错成绩。然而理论授课很难让学生掌握规范且具体的操作, 实训课则因学生人数和带教教师等因素, 学生操作手法不规范或错误现象屡见不鲜。本文主要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解决方案, 为以后教学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1 背景

1.1 学生分布

2005—2011级中医学、中医学骨伤方向、针灸推拿、中西临床医学4个中医类本科专业, 以及临床医学、医学影像2个西医类本科专业。

1.2 训练方式

按实训分组, 25~30人/组, 小组授课, 以一对一互相查体方式进行。先观看教学视频, 教师再做示教, 先分步练习, 最后综合反复全身查体。

1.3 考核方式

制定考核标准, 要求学生40分钟内完成, 涉及人文关怀分值2分。教研室所有教师参与, 每位教师同时考核3~4人, 严格按评分标准打分, 分值20分。以上考核分数全部计入本门课程总分。

1.4 结果

总体合格率达到99.1%~99.6%;其中优秀45.8%~54.3%, 良好42.7%~44.2%, 及格2.2%~9.2%, 不及格0.3%~0.7%。从整体表现来看, 临床医学、医学影像专业学生考核最佳, 其他依次为中西临床医学、针灸推拿、中医学骨伤方向、中医学专业[1]。

2 存在问题 (见表1)

2.1 态度不端正

主要表现为不及格学生对操作内容不熟悉, 出现手法混乱甚至严重错误现象。这类学生基本属于平时不学习, 经常逃课或已受到学业警告的学生。

2.2 形式主义

为了便于考核观察, 我们会要求学生简单汇报检查结果, 但部分学生不认真练习, 为了迎合教师的观测点而虚报结果, 手法未到, 结果已出。例如某专业考核时, 某宿舍全体女生检查不同标准化病人, 检查报告的脉搏、呼吸频率完全一致, 个别学生手还未扪及桡动脉就报出结果。这类学生属于平时学习不太认真, 考前临时突击, 对学习内容较为熟悉, 但手法不够标准, 为了得到高分, 出现了形式主义, 偏离了检体诊断大纲要求。

2.3 紧张失误

部分学生由于个人性格所致, 或内容、手法不熟练, 考核时过于紧张, 导致出现低级错误。例如测血压时, 听诊器耳件未放入耳朵, 导致测不到血压;还有肝脏触诊, 报结果脾脏未触及。这类学生平时学习比较认真。

2.4 缺乏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在医学实践中无处不在, 如检查时要注意病人保暖, 保护病人隐私, 要设法减轻病人痛苦和紧张情绪, 避免交叉感染等[2]。学生所犯错误较为普遍。例如做脑膜刺激征检查时需去枕, 有个别学生把枕头扔到病人身上;又如冬季腹部触诊手凉, 学生不是把手搓热, 而是用嘴哈气;共济运动检查是最后床下检查项目, 有学生甚至让病人不穿上衣进行操作。该类学生所占比例较大。

2.5 不善交流

视频教学对诊断学实训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自2007年以来, 诊断学教研室在实训教学中一直使用《诊断学》 (人卫七版) 配套华西医科大学录制的教学视频, 同时结合教师示教,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为了便于教学, 视频设置去掉直接与病人交流, 改为讲解形式。导致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解读内涵, 不去交流, 或不知如何与病人交流, 甚至错误交流。如神经反射检查中的Lasegue征, 学生直接抬病人腿, 不问是否疼痛;检查病人肌力时不知如何与其交流, 出现如“对抗我”之类的表述;肺部触觉语颤检查, 让标准化病人发声“一、二、三”;检查肩关节运动时, 要求病人“用右手摸左耳”, 这种要求无法得到检查效果, 标准的要求应该表述如“一侧手环头顶触对侧耳”。该类错误发生率较高。

2.6 操作不规范

诊断学重点是体格检查, 如果操作手法不到位、不规范, 会造成查体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 影响疾病诊断结果。此类错误涉及范围广, 如测血压时听诊器体件塞入袖带;测桡动脉搏动时用大拇指;触诊甲状腺时位置不对;肺部触觉语颤检查时双手不交叉;肺尖叩诊时不沿斜方肌前缘, 而是前后叩诊;肺部听诊时不注意对称, 听诊时间不足;心脏相对浊音界叩诊顺序错误;5个瓣膜听诊区位置不准确;腹部触诊时未让受检者屈膝;肝脏触诊时没有配合腹式呼吸, 只在右锁骨中线上触诊, 没触诊肝左叶;正常脾脏触诊只查平卧位等;麦氏点压痛用一指;移动性浊音检查时只改变一次体位;颈抵抗检查未去枕;浅感觉检查未闭眼对比;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不会观察阳性表现等。该类错误涉及全身检查各个环节, 几乎所有学生都有不同程度表现, 只是错误程度不同。

3 分析及对策

(1) 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要见于前2个问题, 需要教学辅导员做好思想工作, 改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结合专业教师加强专业教育概念及意识, 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打好思想基础。

(2) 学习不够认真, 或方法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后4个问题。紧张导致的失误看似个性所致, 但仔细分析, 跟学生学习不踏实、内容手法不熟悉直接相关, 所以还需加强训练;人文关怀是贯穿医学始终的永恒概念, 需要长期培训;交流和操作存在的问题是核心问题, 关系到检查结果正确与否, 影响对病人的诊断;视频教学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缺陷, 结合教师示范, 取得不错效果。然而经典的视频教学大多是正面的教学内容, 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知识更直观真实。近年来, 视频作为重要的反馈手段, 较多地应用于临床技能教学, 尤其是诊断学体格检查教学, 让学生从自身所犯错误吸取教训, 达到规范查体的目的,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3,4], 这也是我们将来教学中急需开展的工作。

4 思考

诊断学是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临床基础课, 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虽然各种新的检查仪器不断在临床出现, 但熟练的体格检查技能仍是疾病诊断过程中关键的一步, 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既熟悉动作要领, 又掌握人文关怀和沟通技巧。如何才能达到教学大纲要求, 视频及教师规范示教至关重要;同时, 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加强诊断技能训练, 以达到临床工作需要的程度, 则更为重要。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新的教学方法如视频反馈, 在全身体格检查教学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丽, 王秋兰, 邓婉容, 等.强化医学生全身体格检查训练及考核的效果分析[C].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诊断学分会, 成都:2012.

[2]熊龙根, 黄璟, 刘世明.在诊断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1, 10 (3) :337-338.

[3]许杰州, 吴凡, 吴丽萍, 等.视频反馈教学方法在体格检查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2, 32 (5) :738-740.

全身体格检查 篇2

关键词 0~6岁儿童 体格检查 系统管理

资料与方法

我院对全县新入园4451例儿童进行统一体格检查,统一做肝功和乙肝表面抗原等检查,合格后方可入园,有效地杜绝了传染病在园内的传播。

标本及方法: 标本均为清晨空腹采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目测判断;心脏杂音达到3级以上考虑先天性心脏病。

结 果

表面抗原阳性6例,先天性心脏病32例,上呼吸道感染28例,龋齿519例,扁桃体增生394例,肠寄生虫194例,支气管炎17例,佝偻病115例,心率不齐15例,中耳炎5例,贫血7例,结膜炎3例,球结膜出血1例,斜视5例,上睑下垂2例,鼻炎1例,口周炎1例,弱智3例,语言功能障碍1例,血管瘤1例,身长、体重均达不到标准282例,身长达不到标准301例,体重达不到标准143例。

讨 论

结果分析:表面抗原阳性率0.13%(6/4451),佝偻病患病率2.58%(115/4451),龋齿患病率11.6%(519/4451),扁桃体增生患病率8.85%(394/4451),肠寄生虫患病率4.36%(194/4451),上呼吸道感患率(28/4451),支气管炎患病率0.38%(17/4451),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32/4451),身长达不到标准6.76%(301/4451),体重达不到标准3.21%(143/4451),身长、体重均达不到标准6.34%(282/4451),超重0.85%(38/4451)。

结 论

①表面抗原阳性率 0.13%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重视对乙肝的防治,特别是国家1992年开始实施乙肝疫苗计划免役以及对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抗病毒阻断措施,收效明显,有效地阻断了乙肝病毒的传播。针对表面抗原阳性儿童,建议其进行乙肝两对半及HBV-DNA检查,建立档案,做好消毒隔离指导。②龋齿 11.6%说明要大力宣传儿童的口腔保健知识,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提高儿童的口腔保健意识。③扁桃体增生8.85%扁桃体是免疫器官,每当感染时它总是首当其冲,发生感染后治疗要彻底。④先天性心脏病0.72%近几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成上升趋势,其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即遗传因素,外因有病毒感染、接触农药放射线,高龄产妇。怀孕最初3个月是影响心脏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预防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应从孕前和孕期开始。

参考文献

全身体格检查(带汇报) 篇3

一、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1、内容务求全面系统。

2、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

3、内容、顺序要熟练、规范、顺畅。

个别顺序可作适当调整,如甲状腺触诊,可在检查背部时从受检者背后予以补充检查。

腹部检查可采取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但仍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记录。

4、体格检查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

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治疗,遗留的内容待病情稳定后补充。

5、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总的原则是;

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由前向后、自外向内、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检查手法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行。具体检查部位顺序如下:

①卧位受检者: 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头面颈部→前、侧胸部(心、肺)→(受检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

②坐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上肢→头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受检者取卧位)前胸部、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

保证分段而集中的体格检查顺利完成。受检者仅有二、三次体位更动。

6、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一般应尽量在30~4Omin内完成。

二、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以卧位受检者为例)

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

(3)自我介绍(姓名、职务,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

您好!我是您的主管医生。我姓张。为了对您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需要对您进行一次全身的体格检查。请您配合一下,好吗? 询问病人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疾病情况等情况,观察病人的意识情况,同时与病人沟通、交流。(1)查体前洗手;必须当受检者的面洗手。(2)准备和清点器械;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压舌板、电筒、叩诊锤、近视力表、别针、棉签、卷尺、直尺(两把)、记号笔。

(4)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 汇报:患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表情自然、无病态面容、神志清醒、自动体位、异常情况:发育不良、超常。营养;中等、不良、肥胖、恶液质。

(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 汇报;

体温摄氏36度6。

手法; 手不能触及水银部位,将温度标记甩至35度以下,看手表开始计时。

检查者用双手将受检者上臂平放在身体两侧,肘关节放在床上。双手放在剑突部位。

等10分钟到时(检查颈部时)取出体温计,汇报读数。将体温计甩至35度以下,将体温计水银头放入长套筒内,再盖好蓝色短帽。

(6)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

(右手测受检者右手,计数)

汇报:脉搏每分钟76次,脉搏有力、节律整齐,血管弹性正常。

(7)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左手测右挠动脉,右手测左挠动脉)

(8)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

(触诊双侧桡动脉时计数)

汇报:双侧脉桡动脉搏一致有力,呼吸每分钟18(12~20)次。

手法:检查者已经在测量体温时将受检者双手放在剑突部位。

检查者用右手翻起自己的左袖口,看检查者自己的手表,计数最少30秒。

计数呼吸应在触摸比较双侧挠动脉时,趁受检者不注意时计数。

(9)测右上肢血压。

汇报;血压125、80毫米汞柱。

注意;测2次,取2次最低值。放气以2mmHg/s的速度进行。测第二次时,水银一定要放气至0后方可进行第二次测血压,舒张压取声音消失时的值,声音持续不消失时取声音变调值。

手法:暴露受检者右上肢(注意范围需要足够),上肢伸直并轻度外展45度平放在床上。

将血压计、肘部放在与心脏同一水平(腋中线),同时触摸肱动脉波动位置。

打开水银计,开水银柱开关。将袖带平整缠与受检者右上臂,袖带下缘在肘窝上2~3cm,袖带的两根气管正好位于肱动脉之上。球囊置于床边身体旁。

用右手的1个指头或2个指头可以塞进袖带内。判断袖带松

紧程度。

戴听诊器,再触摸到肱动脉。

左手将听诊器体件放在肱动脉波动之处,体件不能塞进袖带内。

右手握球囊缓慢充气。收缩压消失后,再充气20~30mmHg。缓慢放气,2mmHg/s,将袖带气体完全放完为止,水银柱归0后,再测第二次血压。将血压计收好。听诊器体件放入白大衣右侧口袋中。取2次测得低值汇报。

2、头面及颈部

(1)观察头部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2)触诊头颅

汇报;头颅未见畸形。头部未见异常运动。毛发沿发迹均匀分布、色泽黑、发质亮,未见局部脱发及斑痕。头皮无压痛、未触及异常隆起及凹陷。(3)视诊双眼及眉毛;

汇报;双眼对称、双眼裂等大。双侧眼睑未见下垂、水肿。双侧眉毛对称、分布均匀,未见脱落。(5)检查双侧下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6)检查双侧泪囊;

(7)分别翻转左右上睑、检查上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 汇报;睑结膜未见苍白、充血、滤泡、球结膜未见水肿、充

血。巩膜未见黄染。

双侧泪囊未见红肿及分泌物。

注意:翻上眼睑时,嘱患者眼睛向下看、翻转眼皮,回复时,嘱病人眼睛向上看。

(8)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六个方位

距离25cm

汇报;双侧眼球运动自如。眼震阴性。(9)检查瞳孔(不用手电筒);

汇报;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

(10)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用手电筒); 汇报;双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存在。手法;先左后右,先直接再间接。可以用手遮挡(11)检查集合反射; 汇报;双眼集合反射正常。

手法;医生手指由受检者眼睛前方1米处逐渐缓慢移向眼睛5~10cm,观察双眼有无向内斜视。(12)观察双侧外耳及耳后区;(13)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

汇报;双侧耳廓对称、无畸形,外耳道通畅,未见分泌物。乳突区无压痛,(14)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

汇报;颞颌关节无压痛,关节活动不受限。

手法;将双手食指、中指先放在耳前,然后再将中指放在外

耳道,令受检者张口。

(15)分别检查双耳听力(检查者磨擦手指,受检者掩耳闭目)

汇报;双耳听力粗查正常。

手法;受检者捂住右耳,医生手右1米外搓指逐渐移向耳朵。(16)观察外鼻; 汇报;鼻外形正常。(17)触诊外鼻; 汇报;鼻部无压痛。

(18)观察鼻前庭、鼻中隔;

汇报;鼻前庭未见分泌物、鼻中隔居中。

手法;左手拇指指上推鼻尖,暴露鼻前庭。有手电筒照射。(19)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状态; 汇报;左右鼻道通畅。

手法;左手拇指食指分别按压鼻翼,令受检者呼气。(20)检查上颌窦,额窦,筛窦,有无肿胀、压痛等; 汇报;各副鼻窦区无压痛。

手法;双手拇指按压眶上神经孔的上方、内呲、眶下神经孔的下方。

注意:按压一个部位后询问病人有无痛感。

(21)观察口唇、牙齿、上颚、舌质和舌苔;

用手电筒+压舌板

(22)借助压舌板检查口腔粘膜、牙齿、牙龈;

同上

(23)借助压舌板检查口咽部及扁桃体(嘱受检者发“啊”音);

同上

汇报;口唇红润。口腔粘膜完整,未见出血点、溃疡、。牙龈无红肿。牙齿排列整齐、未见残齿、缺齿、义齿。上鄂

舌下腺未见肿大。

舌质红、舌苔薄白。咽部未见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24)检查舌下神经(伸舌);

汇报;伸舌居中、舌体无震颤,舌肌无萎缩。

(25)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皱额、闭目、露齿、鼓腮或吹口哨,双侧对比)。

汇报;双侧额纹对称、眼裂等大、眼睑闭合良好、双侧鼻唇沟对称、鼓腮无漏气。

手法;首先令受检者皱眉,观察额部皱纹,再令受检者闭眼,左手拇指与食指放在上睑,右手拇指与食指放在下睑,令受检者呲牙,令受检者鼓腮或吹口哨。

(26)检查三叉神经运动支(触双侧咀嚼肌,或以手对抗张口动作)

汇报;双侧咀嚼肌有力、手法;双手手掌放在受检者面部,食指、中指放在咀嚼肌处,令受检者咬牙,感觉肌力,然后令其张口,手掌感觉张口肌力。

(27)检查三叉神经感觉支(上、中、下三支,双侧对比);(受检者闭目)

汇报;双侧面部针刺觉(痛觉)正常。

手法;受检者闭目,用曲别针刺左右额部、面部、下颌部皮肤感觉,受检者同时手示曲别针刺的是哪一侧。

注意:检查时询问是否疼痛?两侧是否一致?(28)暴露颈部;(取出体温计)(29)观察颈部外形和皮肤、颈静脉充盈和颈动脉搏动情况; 汇报;颈部两侧对称,皮肤未见蜘蛛痣、皮疹黄染。未见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

(30)检查颈椎屈曲及左右活动情况; 汇报;颈椎活动不受限。

手法;取枕,左手托起枕部,右手放在胸前,左手托头前屈后仰、左右旋转。

(31)检查副神经(对抗头部旋转及耸肩,双侧对比); 汇报; 双侧胸锁乳突肌对称有力、耸肩有力。手法;双手按住双肩,令受检者耸肩,双手感觉力量。然后左手扶肩、右手另一侧耳部,令受检者头转向左侧,感觉头旋转力量,再测右侧。

(32)触诊耳前淋巴结、耳后淋巴结、枕后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颈前淋巴结浅组、颈后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汇报;头颈部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手法;双手触及耳前淋巴结、耳后淋巴结,单手触及别触摸左右枕后淋巴结。左侧颌下(头转向检查侧)、右侧、颏下、左颈前(头转向检查左侧)、右颈前(头转向检查右侧);触摸颈前三角区。

(33)触诊甲状软骨(以便确定甲状腺的检查部位); 汇报;甲状软骨无压痛。

手法;右手触摸甲状软骨,确定甲状软骨位置,为寻找甲状腺准备。

(34)触诊甲状腺峡部(配合吞咽)

(35)触诊甲状腺侧叶(配合吞咽),触诊可疑者,需增加坐位背面检查法复查; 汇报;甲状腺未触及肿大,手法;右手拇指放在环状软骨之下的气管表面、令受检者吞咽。

右手拇指放在环状软骨之下气管左侧旁边,其余四指放在胸锁乳突肌后向前推,将胸锁乳突肌向前推,左手拇指将气管向右推。

右手拇指放在气管旁边触摸甲状腺,同时令受检者吞咽。(36)分别触诊左右颈动脉;

汇报;颈动脉搏动可触及,两侧对称,手法;甲状软骨旁边、颈前三角内,不能同时触摸双侧动脉。(37)触诊气管位置; 汇报;气管位置居中。

手法;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法,放在左右胸锁关节与甲状腺之上,(38)听诊颈部(甲状腺、血管)杂音。汇报;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

手法;听诊器钟型体件听诊左右颈内动脉处、甲状腺左右叶部位。

3、前、侧胸部(1)暴露胸部;

(2)观察胸部外形、对称性、皮肤和呼吸运动等; 汇报;胸廓对称无畸形,胸部皮肤未见黄染、蜘蛛痣及静脉曲张。

双侧乳房对称、发育正常,未见乳头溢液。胸式呼吸运动正常。

(3)右手触诊左侧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

(6)用右手触诊左侧腋窝淋巴结;(五群)

左手提起受检者左侧腕部。

(5)左手触诊右侧乳房

(四个象限及乳头);

(4)用左手触诊右侧腋窝淋巴结(五群)

右手提起受检者右侧腕部。

汇报;乳房无压痛、未触及包块、乳头无溢液。双侧腋窝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手法;用四个指的指腹、右手顺时针旋转触摸受检者左侧乳房,用双手手指挤压乳头。

左手逆时针旋转触摸受检者右侧乳房,用双手手指挤压乳头。

胸大肌外侧缘

(胸肌淋巴结群)、腋中线

(中央淋巴结群)、腋后皱壁

(肩胛下淋巴结群)、腋窝外侧壁

(外侧淋巴结群)、腋窝顶端

(腋尖淋巴结群)。(7)触诊胸壁弹性、有无压痛; 汇报;胸壁弹性正常、胸壁无压痛。手法;双手按压胸前、外侧、下部。(8)检查双侧呼吸动度; 汇报;双侧呼吸动度对称。

手法;双手放在胸廓下方,拇指放在肋缘指向剑突。将皮肤用力向中间推的隆起。用力吸气。(9)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

汇报;未触及胸膜摩擦感。

手法;双手手掌放在腋下部,令受检者用力吸气。(10)检查双侧触觉语颤(上、中、外、下,双侧对比);受检者发“一”

汇报;双侧触觉语颤一致。

手法;双手手掌平放在胸壁上、中、外、下。左右交叉对照。(11)叩诊双肺(自肺尖开始向下,前胸、侧胸双侧对比); 汇报;双肺叩诊清音。两侧对称。

手法;先左后右、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左右对比。注意外侧壁。“弓”形旋转肋间。

(12)听诊双肺(自肺尖开始向下,前胸、侧胸双侧对比,有无异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

汇报;双肺听诊清音。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和胸膜摩擦音。手法;先左后右、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弓”形旋转肋间。注意外侧壁。肺尖用钟形体件。

每一个点听诊时间需要1`--2个呼吸周期。

(13)检查双侧语音共振(双侧对比);受检者发”1 2 3 “长音。

汇报;双侧语音共振对称。

手法;先左后右、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弓”形旋转肋间。注意外侧壁。肺尖用钟形体件。

每一个点听诊时间需要1`--2个呼吸周期。

(14)观察心尖、心前区搏动,切线方向观察;

汇报;心前区未见隆起,心前区未见心尖搏动(或左锁骨中线内第5肋间0.5cm处)。

(15)触诊心尖搏动(两步法触搏动位置、范围、强度、有无震颤);

(16)触诊心前区有无异常(震颤、摩擦感);

汇报; 心尖搏动正常,左锁骨中线距离前正中线距离10cm,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内大约1cm处,心尖搏动范围大约2.5cm。

心前区未触异常震颤及心包摩擦感。

注意:测量左锁骨中线距离前正中线距离。手法;1;右手掌尺侧掌缘平行肋间感觉波动,2;再用手指指腹确定准确位置、范围、强度。必要时用尺子测量左锁骨中线距离。

3;手法;右手掌放在左胸心尖、3、4、5肋间、肺动脉区、主动脉区感觉震颤、摩擦感。(17)叩诊左侧心脏相对浊音界;(18)叩诊右侧心脏相对浊音界;

汇报; 心脏叩诊相对浊音界:左侧第五肋间距前正中线8cm。第四肋、第三肋间、第二肋间。

右侧第四肋、第三肋间、第二肋间。

手法;1;轻叩。由外向内(左锁骨中线外3cm),由下向上,叩完做记号。

2;先从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向下叩出肝浊音界。

再其上一肋间(4肋)开始,由外向内,由下向上,叩完记号。3;用两个尺子测量每一点距离中线的距离。注意尺子刻度。(19)听诊二尖瓣区;

左锁骨中线内侧。

听诊>30秒、计数、看表。

(20)听诊肺动脉瓣区;

胸骨左缘2肋间(21)听诊主动脉瓣区

胸骨右缘2肋间(22)听诊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胸骨左缘3肋间(23)听诊三尖瓣区;

胸骨左缘4、5肋间 汇报;心率每分钟75次。心律齐。各瓣膜区第一、第二心音正常,未闻及第一、第二心音分裂及附加音。未闻及杂音、心包摩擦音。

手法;听诊顺序;按上述顺序。听诊时间;15秒至1分钟。各瓣膜区听诊内容主要是频率(至少数30″)、心律、心音(第一、第二心音有无增强或减弱等变异、有无第一或第二心音分裂、有无附加音)、有无杂音(部位、时期、性质、强度、传导、与呼吸体位的关系等)、有无心包摩擦音,必要时增加其他部位或配合呼吸、转换体位听诊。

4、背部

(1)请受检者坐起;让受检者背正对着床边。(2)充分暴露背部;将衣服反推至颈部。(3)观察脊柱、胸廓外形及呼吸运动;

汇报;脊柱未见畸形。胸廓对称。呼吸运动正常。(4)检查胸廓活动度及其对称性;(6)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

汇报;双侧呼吸动度一致。未触及胸膜摩擦感。

手法;两手掌平置于背部第10肋脊柱两侧。拇指平行脊柱将皮肤向中线轻推,令受检者深吸气。

手法;手掌平放在胸下部、侧胸壁,令受检者深吸气,左右对比。

(5)检查双侧触觉语颤;

汇报;双侧触觉语颤正常,两侧对称。

手法;由上至下,由内向外,左右对比。受检者发”1”。肩胛骨内侧用手掌的尺侧缘平行脊柱,左右对比。肩胛骨下方,手掌接触胸壁,并且由内向外。(7)请受检者双上肢交叉;(8)叩诊双侧后胸部; 汇报;叩诊音清。两侧对称。

手法;由上至下,由内向外,左右对比。部位同上。

肩胛骨内侧,手指与脊柱平行,与肋骨垂直。肩胛骨折下方,手指与肋间隙平行,与脊柱垂直。

(9)叩诊双侧肺下界(一侧腋中线、肩胛线肺下界放在与肺下界移动度一起检查);

(10)叩诊双侧肺下界移动度(肩胛线)

汇报;左侧腋中线肺下界第8肋间,左肩胛线肺下界第10肋间,肺下界移动度约6cm。

右侧腋中线肺下界第7肋间,右肩胛线肺下界第9肋间,肺下界移动度约6cm。

注意:叩诊前上肢自然下垂,以便确定正确的肩胛下角位置。然后再请受检者双上肢交叉。

叩诊一个部位结束时,需要让病人自然呼吸,不要让病人屏气时间太长。

手法;先叩左侧腋中线、左肩胛下线,再叩右侧腋中线、右肩胛下线。

肩胛下线先叩出肺下界标记,再测深吸气后肺界---标记,测深呼气后肺界---标记。测量。

(11)听诊双侧后胸部(有无异常呼吸音、啰音,双侧对比);(12)听诊有无胸膜摩擦音;

汇报;两侧呼吸音对称,听诊清音,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

手法;由上至下,由内向外,左右对比。注意胸侧壁。

(13)检查双侧语音共振(双侧对比);受检者发”1、2、3”。

汇报;双侧语音共振对称。

手法;听诊器由上至下,由内向外,左右对比。注意胸侧壁。

(14)触诊脊柱有无畸形、压痛;

汇报;脊柱无畸形、无压痛。

手法;逐个按压棘突。使皮肤留下红印记。询问病人有无疼痛。

(15)直接与间接叩诊法检查脊柱有无叩击痛;

汇报;脊柱无叩击痛。

手法;叩诊锤逐个叩诊棘突。然后左手放在受检者头顶,右手锤击左手手背。询问病人有无疼痛。

(16)检查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有无压痛;(17)检查双侧肾区有无叩击痛。

汇报;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无压痛。双侧肾区无叩击痛。

手法;双手按压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询问病人有无疼痛。

左手放在肋脊点和肋腰点之间,右手叩击左手手背。询问病人有无疼痛。

5、腹部

(1)正确暴露腹部;

(2)请受检者屈膝、放松腹肌,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3)观察腹部外形、对称性、皮肤、脐及腹式呼吸等; 汇报;腹部平坦、两侧对称。未见胃肠蠕动波。腹式呼吸存在。

未见蜘蛛痣、皮疹、黄染及斑痕。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脐未见隆起及分泌物。

手法;医生视线与受检者腹部平行,并且从不同的角度观察。(4)听诊肠鸣音;至少听1分钟(5)听诊腹部有无血管杂音;

汇报;肠鸣音正常,每分钟4次。未闻及血管杂音。手法;听诊器放在脐周围听肠鸣音1分钟计数,然后听诊肾动脉、腹主动脉区。;(6)叩诊全腹;(7)叩诊肝上界;(8)叩诊肝下界;

汇报;腹部叩诊轻度鼓音,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下界在肋缘处。肝浊音界范围大约7cm;

手法;先全腹叩诊,左下腹开始叩诊,九区法逆时针旋转叩诊。

肝界先叩上界: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向下至清音变浊音处,用记号笔标记,肝下界;由锁骨中线脐右开始向上,鼓音变浊音处,记号笔标记,再用直尺测量。(9)检查肝脾区有无叩击痛; 汇报;肝区、脾区无叩击痛。

手法;左手掌置于肝区、脾区肋骨上,右手叩击手背,询问受检者是否疼痛。锤击一次。

(10)检查移动性浊音(经脐水平线先左后右); 汇报;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

手法;脐开始向左侧叩诊,直到鼓音变浊,固定手指,令受检者右侧卧位,医生手指不能动,然后再向脐部叩诊。浊音不变,然后手指移动过程中,浊音变鼓音为正常,手指叩到脐部,令受检者平卧,再向右叩至鼓音变浊,固定手指,令受检者左侧卧位,余同上。

(11)浅触诊全腹部(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12)深触诊全腹部(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 汇报;腹软、腹部无压痛、未触及包块。

手法;手平放在腹壁,四指稍用力,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触摸腹壁。

手法;令受检者张口呼吸,手平放在腹壁,四指用力下压,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触摸腹壁。(13)在右锁骨中线上双手法触诊肝脏;

(14)在前正中线上双手法触诊肝脏; 汇报;肝脏未触及。(或触及不满意)手法:先让受检者练习吸气鼓肚子。

左手;左手掌面平托于受检者右后胸壁11~12肋部,拇指伸向右下胸壁,按压胸壁,限制胸壁扩张幅度。

右手;手掌平放在右下腹,腕关节伸直,2~5指并拢,示、中、无名指指腹挠侧,在腹直肌外缘,对准右季肋部。嘱受检者张口吸气(吸气)、腹部同时鼓起来(鼓肚子)。手法;呼气时用力深压、手指向上移动。吸气时手指不能向季肋部位移动,随吸气腹壁抬高时,手指轻度抬高,右手主要是基本停在原地迎碰随吸气下移的肝脏。前正中线肝脏触诊;左手掌及四指压在剑突上,拇指压在右肋缘处,手法同上。(15)检查肝-颈静脉回流征; 汇报;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

手法;暴露受检者颈部。医生右手2~5指并拢,压迫受检者右上腹肋缘下1分钟。

观察颈部静脉。压迫后颈部静脉怒张、增粗、或升高>1cm,心率增快,为阳性。(16)检查Murphy征;

汇报;胆囊无压痛,Murphy征阴性。

手法;左手四指平放在肋缘上方胸壁处,拇指水平放在右肋缘与腹直肌交点处,在用力按压同时询问病人是否疼痛。

再令受检者深吸气,吸气过程询问病人是否有按压处疼痛。(17)双手法触诊脾脏;

(18)如未能触及脾脏,嘱受检者右侧卧位,再触诊脾脏; 汇报;脾脏未触及。(或触及不满意)手法;左手并拢,手掌放在受检者左胸壁下部(9~10)肋处,稍用力施压限制呼吸,右手自脐

部开始,与左肋弓垂直方向触摸。吸气用力顶住触摸,呼气手指随呼吸上抬,并且向肋弓部移

动。再令受检者右侧卧位,手法同上。

注意:右侧卧位时注意体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受检者左上肢放在胸前。(19)双手法触诊肾脏;

汇报;双侧肾脏未触及。(或触及不满意)手法;左手掌自左肋腰区向前托住受检者后腹壁,右手掌四指平放在左下腹,食指、中指端对准左季肋部,随呼吸运动手指逐次向腹深部触摸,并且手指逐渐移向季肋部。吸气用力顶住触摸,呼气手指随呼吸上抬,并且向季肋部移动。(20)检查腹部痛觉(或触觉,双侧对比)受检者闭眼 汇报;腹壁痛觉正常,两侧一致。

手法;令受检者闭眼,用曲别针测试,由左到右、由上向下、左右对比、受检者手示左右侧。

注意询问受检者是否疼痛、两侧是否一致。(21)检查腹壁反射(上中下双侧对比)。汇报;腹壁反射正常。

手法;用棉签由左到右、由上向下、由外向内的顺序。观察腹肌收缩。

6、上肢

(1)正确暴露上肢;

(2)观察上肢皮肤、关节等;(双侧对比)

汇报;双上肢对称,皮肤未见黄染、皮损、淤斑、皮下节结。双上肢未见肿胀、畸形。

(3)观察双手及指甲(双侧对比);

汇报;甲床未见苍白、紫绀。双手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未间肿胀畸形。个

(4)触诊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

汇报;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无肿胀、无压痛。

手法;右手拇指、示指逐个按压指间关节掌面、背面、侧面。掌指关节用右手;掌心向下,拇指按压手背掌指关节、示指中指按压受检者掌面关节。(5)检查指关节运动; 汇报;指关节运动自如。

手法;令受检者举起双手,展开手指、弯曲指关节、再弯曲

掌指关节、再握拳。

然后再伸开手指,令受检者拇指对掌,其余四指伸平。(6)检查双手握力; 汇报;双手握力正常。

手法;令受检者紧握医生两个食指,医生用力向外抽。(7)触诊腕关节;

汇报;双侧腕关节无肿胀及压痛。手法;按压腕关节掌面、背面、两侧。(8)检查腕关节运动; 汇报;双侧腕关节活动自如。

手法;令受检者伸直前臂、手掌,掌心向下,注意伸直。令受检者腕屈背(背伸)、垂腕(掌屈)。

(9)触诊双肘鹰嘴和肱骨髁状突;(先查左侧,然后查左侧滑车上淋巴结)

(10)触诊滑车上淋巴结;

汇报;双侧肘关节无压痛,肘关节结构正常。滑车上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手法;左侧;医生用左手提起受检者左手腕,提向头端。使肘部抬高。

右手拇指按压肱骨内髁、中指按压肱骨外髁、食指按压鹰嘴,呈三角形,将受检者手腕再提高使上肢伸直,后呈一条直线。

右手顺势触摸左滑车上淋巴结。(尺神经沟之上)右手;医生右手提起受检者右手手腕,提起前臂。

左手拇指按压肱骨内髁、中指按压肱骨外髁、食指按压鹰嘴,呈三角形,使检者伸直上肢,后呈一条直线。左手顺势触摸左滑车上淋巴结。

(11)检查肘关节运动; 汇报;双侧肘关节运动自如。手法;令受检者屈肘、伸肘。(12)检查屈肘、伸肘的肌力; 汇报;屈肘、伸肘肌力正常。

手法;令受检者屈肘,医生用力向外拉,然后,受检者屈肘向外推,医生向内推。(13)暴露肩部;(14)视诊肩部外形;

汇报;双侧肩关节对称、饱满。(15)触诊肩关节及其周围; 汇报;双侧肩关节及其周围无压痛。(16)检查肩关节运动; 汇报;双侧肩关节运动不受限。

手法;令受检者左手绕过头顶,触摸右耳。右侧反之亦然。(17)检查上肢痛觉(或触觉,双侧对比);

汇报;双上肢痛觉正常。两侧一致。

手法;令受检者闭上眼睛,用曲别针次左右上臂、右左前臂、左右手背。注意左右对照。

(18)检查肱二头肌反射(双侧对比);(19)检查肱三头肌反射(双侧对比);(20)检查桡骨骨膜反射(双侧对比);

注意顺序;左二头肌、右二头肌、右三头肌、左三头肌。左桡骨骨膜、右桡骨骨膜。

汇报;双侧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双侧桡骨骨膜反射正常。

手法;将受检者双手放在脐部,左手拇指按主受检者左侧肱二头肌腱,叩击医生左手拇指盖。

左手拇指按主受检者右侧肱二头肌腱,叩击医生左手拇指盖。

手法;左手抬起肘关节,直接叩击鹰嘴上方的肱三头肌腱。手法;受检者手臂自然放在腹部,叩击左侧挠骨与肘关节之间的骨膜。

(21)检查Hoffmann征。汇报;Hoffmann征阴性。

手法;左手抬起受检者左手腕部,右手食指、中指夹住受检者中指,向上提,使手背背屈,用拇指弹刮受检者中指指甲盖。

7、下肢

(1)正确暴露下肢;(暴露至耻骨联合以上)(2)观察双下肢外形、皮肤、趾甲等;

汇报;双下肢对称、未见畸形。皮肤未见黄染、色素沉着、皮疹、静脉曲张、窦道疤痕。

(3)触诊腹股沟区有无肿块、疝等;(用双手同时检查双侧)(4)触诊腹股沟淋巴结横组、纵组;(用双手同时检查双侧)(5)触诊股动脉搏动(用双手同时检查双侧),必要时听诊; 汇报;双侧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块。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侧股动脉可触及,双侧对称。

手法;横组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与腹股沟平行。手在腹股沟下与腹股沟平行触摸。

纵组与大隐静脉走向一致,双手在腹股沟区股动脉搏动处向下触摸。

(6)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旋、外旋运动; 汇报;双侧髋关节不受限。

手法;左手托起受检者膝腘窝,右手握住受检者踝关节,屈膝屈髋各90度。

向外旋转右足(足向外、膝关节转向中线)。向内旋转右足(足向中线、膝关节转向外)(8)触诊膝关节和浮髌试验;

汇报;双侧膝关节未触及不规则突起、双侧膝关节无压痛、浮髌试验阴性。

手法;双手手指触摸在膝关节前、后、两侧、腘窝,关节周围软组织。并略施加压力。

左手虎口压在髌骨之上的股四肌腱上,右手拇指、中指固定,食指按压膑骨。

(7)检查双下肢近端肌力(屈髋、伸膝);(9)检查膝关节屈曲运动;

汇报;双下肢近端肌力正常。膝关节屈曲运动不受限。手法;双下肢伸直,双手压住两大腿中部,令受检者屈髋,对抗受检者抬膝动作。

受检者屈膝,双手压住胫骨下端,令受检者伸直腿,对抗受检者伸膝动作。

(10)检查有无凹陷性水肿; 汇报;双下肢未见凹陷性水肿。

手法;双手拇指同时按压踝关节之上的胫骨前5秒钟。(12)触诊双足背动脉(用双手同时检查双侧); 汇报;双侧足背动脉可触及、搏动一致有力。手法;双手同时触摸。指腹与第1、2跖骨平行触摸。(11)触诊踝关节及跟腱;

汇报;两侧踝关节无肿胀、无压痛,跟腱张力正常。(13)检查踝关节背屈、跖屈运动; 汇报;双侧踝关节运动自如。

手法;令受检者双足踝关节背屈(勾脚背)、跖屈。(13)检查脚趾位置觉。

汇报:双下肢位置觉正常。

手法:手指捏在足趾两侧,上下活动不超过5度。(14)检查双足背屈、跖屈肌力; 汇报;双足背屈、跖屈肌力正常。

手法;左手握踝关节,右手握足底前掌处。令其背屈时给予外拉抵抗,、跖屈时上推抵抗。

(15)检查下肢痛觉(或触觉,双侧对比); 汇报;双下肢感觉正常。两侧一致。

手法;用曲别针刺大腿面、胫骨前、足背六个点,弓行移位。(16)检查膝键反射;(17)检查跟键反射;

汇报;双侧膝键反射、跟键反射正常。

手法;左手托起膝关节,下肢放松,右手持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股四头肌腱。

手法;令受检者屈膝屈髋、大腿外展,踝关节平放在床上。左手握住足掌部,叩击跟腱。(18)检查髌阵挛;(19)检查踝阵挛

汇报;双侧髌阵挛阴性。踝阵挛阴性。

手法;左手虎口部紧压髌骨上方,用力向远方快速推压数次,并保持左手推力。右手轻扶在胫骨上,手法;受检者屈膝屈髋,左手握住受检者小腿肚,右手握住足前掌部,用力使踝关节背屈。(20)检查Babinski征; 汇报;巴彬斯基征阴性。

手法;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划,然后拐向拇指底部。(21)检查Oppenheim征; 汇报;奥喷汉姆征阴性。

手法;左手拇指和示指胫骨前缘用力向下划。(22)检查Kernig征; 汇报;克尼格征阴性。

手法;左手托左腘窝下、右手托左踝后,使髋膝关节屈曲各90度。抬高小腿,使小腿伸直。(23)检查Brudzinski征; 汇报;布鲁津斯基征阴性。

手法;受检者去枕平卧,医生左手托颈,医生右手按压胸骨,左手用力抬头使头前屈。观察下肢是否屈膝屈髋。(24)检查lasegue征。汇报;拉塞格氏征阴性。

手法;受检者下肢伸直平卧,医生左手放在膝关节之上,右

手放在踝关节之下,将伸直的下肢逐渐抬高至>70度。观察受检者有无下肢疼痛。

8、共济运动、步态与腰椎运动(1)请受检者站立;(5)观察步态; 汇报:步态稳健。

手法;令受检者步行几步。

(2)指鼻试验(睁眼、闭眼);

汇报:指鼻试验稳准。手法;伸直手臂,先左后右,速度逐渐加快。先测双侧睁眼,再测双侧闭眼。

(3)检查双手快复轮替运动; 汇报:双手快复轮替运动快捷流畅。

手法;上臂伸直,前臂直立,快速旋转前臂。(4)Romberg试验(闭目难立征)(睁眼、闭眼); 汇报:罗姆伯格征阴性。

手法;令受检者双脚并拢,上肢水平伸直。先睁眼,再闭眼。注意:检查者站在受检者后侧,双手有一个保护动作,避免受检者跌倒。

(6)检查屈腰运动;

(双上肢伸直上举过头顶,然后弯腰)

(7)检查伸腰运动;

(双手伸直上举过头顶,头、上肢、躯干后仰)

(8)检查腰椎侧弯运动;(注意下垂上肢必须与身体平行侧弯腰)

(9)检查腰椎旋转运动。(医生站在受检者后部,双手固定受检者双侧髂棘,嘱受检者左右旋转腰部)汇报:腰椎活动自如。

三、全身体格检查结果的叙述及记录基本要求:

1、尽量不要使用结论性语言如无肿大、正常、无异常等,也不要记录检查手法或过程如瞳孔见光立即缩小、叩击肌腱肌肉立即收缩等,只描述检查结果。

2、检查结果视诊内容可以用“无”、“未见”,阳性体征要描述体征类型或名称(如丘疹、瘢痕等)、部位、大小、数量、形态、颜色等;触诊结果描述为:未触及,阳性体征记录部位、大小、形态、压痛、表面及边缘、搏动、局部皮肤温度变化等;叩诊有无叩击痛、某种叩诊音(如双肺叩清音)、脏器界限的具体位置等;听诊记录为未闻及„„音,或某部位可闻及„„音,描述其频率、节律、强度、性质等等。

3、关节活动功能描述为有无受限;各生理反射记录为正常、增强、减弱或消失,双侧对比;阵挛、病理反射、Kernig征、Brudzinski征及某些综合征可叙述或记录为阴性或阳性

等;肌张力描述为正常、增强或减弱;感觉功能检查结果正常、减退、消失、过度等。

全身体格检查

一、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1、全身体格检查的内容务求全面系统。

2、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

3、全身体格检查内容、顺序要熟练、规范、顺畅。个别顺序可作适当调整,如甲状腺触诊,可在检查背部时从患者背后予以补充检查。腹部检查可采取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但仍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记录。

4、对具体病人,根据特殊情况的需要,体格检查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治疗,遗留的内容待病情稳定后补充。

5、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总的原则是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由前向后、自外向内、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检查方法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行。具体检查部位顺序如下:

①卧位患者:一般情况和生命征→头面颈部→前、侧胸部(心、肺)→(患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

②坐位患者:一般情况和生命征→上肢→头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患者取卧位)前胸部、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

保证分段而集中的体格检查顺利完成。患者仅有二、三次体位更动。

6、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一般应尽量在30~4Omin内完成。

二、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以卧位患者为例)

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

(1)查体前洗手;必须当患者的面洗手。(2)准备和清点器械;

(3)自我介绍

(4)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

(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

(6)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左手测患者右手)

(7)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左手

测右挠动脉,右手测左挠动脉)

(8)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触诊双侧桡动脉时计数)

(9)测右上肢血压。

2、头面及颈部

(1)观察头部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2)触诊头颅;(3)视诊双眼及眉毛;

(4)分别检查左右眼的近视力(用近视力表);33cm(5)检查双侧下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6)检查双侧泪囊;

(7)分别翻转左右上睑、检查上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8)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六个方位)20cm(9)检查瞳孔(不用手电筒);

(10)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用手电筒);(11)检查集合反射;

(12)观察双侧外耳及耳后区;(13)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14)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

(15)分别检查双耳听力(检查者磨擦手指,受检者掩耳闭目)

(16)观察外鼻;(17)触诊外鼻;

(18)观察鼻前庭、鼻中隔;(19)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状态;

(20)检查上颌窦,额窦,筛窦,有无肿胀、压痛等;(21)观察口唇、牙齿、上颚、舌质和舌苔;

(22)借助压舌板检查口腔粘膜、牙齿、牙龈;

(23)借助压舌板检查口咽部及扁桃体(嘱受检者发“啊”音);

(24)检查舌下神经(伸舌);

(25)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皱额、闭目、露齿、鼓腮或吹口哨,双侧对比。

(26)检查三叉神经运动支(触双侧嚼肌,或以手对抗张口动作

(27)检查三叉神经感觉支(上、中、下三支,双侧对比);(受检者闭目)(28)暴露颈部;

(29)观察颈部外形和皮肤、颈静脉充盈和颈动脉搏动情况;(30)检查颈椎屈曲及左右活动情况;

(31)检查副神经(对抗头部旋转及耸肩,双侧对比);(32)触诊耳前淋巴结、耳后淋巴结、枕后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颈前淋巴结浅组、(33)触诊甲状软骨(以便确定甲状腺的检查部位);(34)触诊甲状腺峡部(配合吞咽)

(35)触诊甲状腺侧叶(配合吞咽),触诊可疑者,需增加坐位背面检查法复查;(36)分别触诊左右颈动脉;(37)触诊气管位置;

(38)听诊颈部(甲状腺、血管)杂音。

3、前、侧胸部

(1)暴露胸部;

(2)观察胸部外形、对称性、皮肤和呼吸运动等;(3);右手触诊左侧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6)用右手触诊左侧腋窝淋巴结;(五群)(5)左手触诊右侧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4)用左手触诊右侧腋窝淋巴结(五群)(7)触诊胸壁弹性、有无压痛;(8)检查双侧呼吸动度;(9)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

(10)检查双侧触觉语颤(上、中、下,双侧对比);患者发“一”

(11)叩诊双肺(自肺尖开始向下,前胸、侧胸双侧对比);

(12)听诊双肺(自肺尖开始向下,前胸、侧胸双侧对比,有无异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

(13)检查双侧语音共振(双侧对比);患者发”1 2 3 “长音。

(14)观察心尖、心前区搏动,切线方向观察;

(15)触诊心尖搏动(两步法触搏动位置、范围、强度、有无震颤);

(16)触诊心前区有无异常(震颤、摩擦感);(17)叩诊左侧心脏相对浊音界;(18)叩诊右侧心脏相对浊音界;

(19)听诊二尖瓣区;

左锁骨中线内侧。(20)听诊肺动脉瓣区;

胸骨左缘2肋间(21)听诊主动脉瓣区

胸骨右缘2肋间(22)听诊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胸骨左缘3肋间(23)听诊三尖瓣区;

胸骨左缘4、5肋间

各瓣膜区听诊内容主要是频率(至少数30″)、心律、心音(第一、第二心音有无增强或减弱等变异、有无第一或第二心音分裂、有无附加音)、有无杂音(部位、时期、性质、强度、传导、与呼吸体位的关系等)、有无心包摩擦音,必要时增加其他部位或配合呼吸、转换体位听诊。

4、背部

(1)请受检者坐起;(2)充分暴露背部;

(3)观察脊柱、胸廓外形及呼吸运动;(4)检查胸廓活动度及其对称性;(5)检查双侧触觉语颤;(6)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7)请受检者双上肢交叉;(8)叩诊双侧后胸部;

(9)叩诊双侧肺下界(腋中线、肩胛线);(10)叩诊双侧肺下界移动度(肩胛线)

(11)听诊双侧后胸部(有无异常呼吸音、啰音,双侧对比);(12)听诊有无胸膜摩擦音;

(13)检查双侧语音共振(双侧对比);(14)触诊脊柱有无畸形、压痛;

(15)直接与间接叩诊法检查脊柱有无叩击痛;(16)检查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有无压痛;(17)检查双侧肾区有无叩击痛。

5、腹部

(1)正确暴露腹部;

(2)请受检者屈膝、放松腹肌,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3)观察腹部外形、对称性、皮肤、脐及腹式呼吸等;(4)听诊肠鸣音;至少听1分钟(5)听诊腹部有无血管杂音;(6)叩诊全腹;(7)叩诊肝上界;(8)叩诊肝下界;

(9)检查肝脾区有无叩击痛;

(10)检查移动性浊音(经脐水平线先左后右);(11)浅触诊全腹部(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12)深触诊全腹部(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13)在右锁骨中线上双手法触诊肝脏;(14)在前正中线上双手法触诊肝脏;(15)检查肝-颈静脉回流征;(16)检查Murphy征;(17)双手法触诊脾脏;(19)双手法触诊肾脏;

(20)检查腹部痛觉(或触觉,双侧对比)患者闭眼(21)检查腹壁反射(上中下双侧对比)。

6、上肢

(1)正确暴露上肢;

(2)观察上肢皮肤、关节等;(双侧对比)(3)观察双手及指甲(双侧对比);(4)触诊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5)检查指关节运动;(6)检查双手握力;(7)触诊腕关节;(8)检查腕关节运动;

(9)触诊双肘鹰嘴和肱骨髁状突;(10)触诊滑车上淋巴结;(11)检查肘关节运动;(12)检查屈肘、伸肘的肌力;(13)暴露肩部;(14)视诊肩部外形;(15)触诊肩关节及其周围;(16)检查肩关节运动;

(17)检查上肢痛觉(或触觉,双侧对比);(18)检查肱二头肌反射(双侧对比);(19)检查肱三头肌反射(双侧对比);(20)检查桡骨骨膜反射(双侧对比);(21)检查Hoffmann征。

7、下肢

(1)正确暴露下肢;

(2)观察双下肢外形、皮肤、趾甲等;(3)触诊腹股沟区有无肿块、疝等;(4)触诊腹股沟淋巴结横组、纵组;(5)触诊股动脉搏动,必要时听诊;(6)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旋、外旋运动;(7)检查双下肢近端肌力(屈髋、伸膝);(8)触诊膝关节和浮髌试验;(9)检查膝关节屈曲运动;(10)检查有无凹陷性水肿;(11)触诊踝关节及跟腱;(12)触诊双足背动脉;

(13)检查踝关节背屈、跖屈运动;(14)检查双足背屈、跖屈肌力;

(15)检查下肢痛觉(或触觉,双侧对比);(16)检查膝键反射;(17)检查跟键反射;(18)检查髌阵挛;(19)检查踝阵挛(20)检查Babinski征;

(21)检查Oppenheim征;(22)检查Kernig征;(23)检查Brudzinski征;(24)检查lasegue征。

8、共济运动、步态与腰椎运动

(1)请受检者站立;

(2)指鼻试验(睁眼、闭眼);(3)检查双手快复轮替运动;

(4)Romberg试验(闭目难立征)(睁眼、闭眼);(5)观察步态;

(6)检查屈腰运动;(双上肢伸直上举过头顶,然后弯腰)(7)检查伸腰运动;(双手伸直上举过头顶,头、上肢、躯干后仰)

(8)检查腰椎侧弯运动;(注意下垂上肢必须与身体平行侧弯腰)

(9)检查腰椎旋转运动。(医生站在患者后部,双手固定患者双侧髂棘,嘱患者左右旋转腰部)

三、全身体格检查结果的叙述及记录基本要求:

1、尽量不要使用结论性语言如无肿大、正常、无异常等,也不要记录检查方法或过程如瞳孔见光立即缩小、叩击肌腱

肌肉立即收缩等,只描述检查结果。

2、检查结果视诊内容可以用“无”、“未见”,阳性体征要描述体征类型或名称(如丘疹、瘢痕等)、部位、大小、数量、形态、颜色等;触诊结果描述为:未触及,阳性体征记录部位、大小、形态、压痛、表面及边缘、搏动、局部皮肤温度变化等;叩诊有无叩击痛、某种叩诊音(如双肺叩清音)、脏器界限的具体位置等;听诊记录为未闻及„„音,或某部位可闻及„„音,描述其频率、节律、强度、性质等等。

系统体格检查流程 篇4

一、基本检查:

脉搏:左右手同时触诊,以并拢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指端触诊,注意脉搏的速率、节律、波形、强弱变化和动脉壁性状。正常脉搏60~100次/分,节律整齐。

血压:取仰卧位,被检手臂外展与右心房处于同一水平,打开血压计汞柱开关,气袖排空余气后中部对准肱动脉平整缠于上臂,下缘距肘窝2~3厘米,松紧适度(插入二指为宜),听诊器置于肘窝肱动脉搏动处(不可插在袖带下),充气至脉搏消失以后再使压力升高20~30mmHg,缓慢放气,当听到第一声动脉搏动时的压力即为收缩压,一般患者按搏动声音消失时的读数为舒张压。如声音消失距离明显变调20mmHg以上,应将此两数同时记录,如150/80-40mmHg。

二、头颈部检查:

头颅大小及测量:头颅大小以头围来衡量,测量以软尺自眉间经枕骨粗隆环绕一周.头颅形状(异常): 小颅:囟门闭合过早(正常12~18个月)尖颅:矢状缝、冠状缝闭合过早。方颅:小儿佝偻病、二期梅毒。巨颅:脑积水(大而圆),可见落日现象(由于颅内压增高,压迫眼球,使双目下视,巩膜外露)

头皮:无红肿,异常分泌物

头发:头发光泽,分布均匀,无稀疏、脱落。

眉毛:分布均匀,外侧1/3无脱眉

眼睑:检查是否水肿、上睑下垂、睑内翻、眼睑闭合障碍

1.眼睑水肿:正常人低枕睡眠可出现,病态见于肾炎、肝炎、营养不良、血管神经性水肿、贫血等。

2.上睑下垂:双侧:先天性睑下垂、重症肌无力。单侧:动眼神经麻痹 3.睑内翻、倒睫: 见于沙眼。

4.眼睑闭合障碍: 双侧:甲亢单侧:面神经麻痹

结膜:注意有无充血、水肿、出血点、颗粒、滤泡、疤痕等。

(1)下睑结膜:眼向上看,拇指稍向下拉;

(2)上睑结膜:翻上眼睑要领:“向下看,大把抓,用力拉,不用怕”。

巩膜:正常为青白色。黄疸(实际是结膜黄染):巩膜部明显。脂肪沉积(内眦部,不均匀块状分布)、药物性黄疸(角膜缘最重,逐渐变浅)、食物(手掌、足底、前额、鼻部,如过多食用胡萝卜、橙汁等)

角膜:检查注意有无混浊、白斑、云翳、溃疡、新生血管等,角膜反射。正常角膜透明光 瞳孔:瞳孔大小和形状:正常直径3~4mm,两侧等大等圆。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吗

啡、冬眠灵中毒、Horner综合征、阿-罗氏瞳孔等;瞳孔扩大:见于药物如:阿托品影响、昏迷、外伤等;不等大:见于动眼神经损伤、颅内出血、脑疝;椭圆形瞳孔:青光眼、肿瘤;

不规则瞳孔:虹膜粘连。

瞳孔对光反射:直接法:光照一侧,观察双侧瞳孔;间接法:光照一侧,观察对侧瞳孔;

调节与辐辏反射:嘱病人注视1米以外的手指,近距离注视病人瞳孔。然后将手指快速移近

距眼球20cm处,正常人双侧瞳孔缩小,此为调节反射;同样于1米以外缓慢移近距眼球

5~10cm处,正常人眼球内聚,此为辐辏反射。

眼球:眼球外形和运动。

1.外形:眼球突出:双侧:突眼性甲亢;单侧:眼球炎症、出血、肿瘤

眼球凹陷:双侧:严重脱水;单侧:Horner’s 综合征(颈交感神经麻痹)

2.眼球运动和震颤:

眼球运动(中点开始,回到中点):嘱头部固定,眼球随医师手指(距离30~40cm)作

移动,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进行。运动障碍为动眼、滑车或外展神

经麻痹。(眼球运动由6条肌肉支配,内外直肌、上下直肌、上下斜肌)

眼球震颤:双侧眼球出现的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见于耳源性眩晕、小脑疾病

等。嘱患者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水平或垂直方向运动数次,观察是否出现震颤。

耳廓:有无畸形、疤痕、结节、牵拉痛;

外耳道:向外上方牵拉,手电筒照明,观察有无红肿、出血、溢脓;

乳突:有无压痛;

鼻外形:注意鼻部皮肤颜色和鼻形改变,如:酒渣鼻、蛙状鼻、鞍鼻(鼻骨破坏、鼻梁塌陷,见于梅毒)。

鼻腔:检查有无阻塞(棉花丝)、分泌物、出血、鼻中隔偏曲。

鼻窦:三对(额窦、筛窦、上颌窦),注意有无压痛。上颌窦用双手

口腔气味:1.恶臭:化脓性牙、牙龈疾病、消化不良;2.酮味(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

中毒;3.氨味(尿味):尿毒症;4.肝臭(鼠臭味):重度肝功能不全;5.蒜味:有机磷中

口唇: 正常口唇红润光泽,无疱疹;1.苍白:见于贫血(血红蛋白减少);2.紫绀:心肺

功能不全(还原血红蛋白增多,>50g/dl);3.樱红色:一氧化碳中毒(碳氧血红蛋白增多)

4.疱疹:见于流感、流脑、疟疾、大叶性肺炎(病毒感染引起);5.裂隙和糜烂:核黄素缺

乏、缺铁性贫血。

口腔粘膜:正常光洁呈粉红色,注意有无溃疡、糜烂、出血、白斑(需早期活检)、色素沉

着等。

牙齿:是否整齐,有无龋齿、缺齿、义齿。

87654321│12345678

──────────┼──────────

87654321│12345678

牙龈:正常为淡红色,质地结实,紧贴牙颈;注意有无红肿、溢脓、疏松、铅线(齿龈游离

缘篮灰色点线)

舌:正常舌质淡红,湿润,舌苔薄白,随意运动,伸舌居中,无震颤;

咽部:有无红肿、出血、滤泡增生;

悬雍垂:居中

扁桃体:有无红肿、渗出物及假膜;肿大分度:Ⅰ。不超过咽颚弓Ⅱ。超过咽颚弓Ⅲ。达到咽后壁中线

颈部外形:直立对称

颈部运动:运动自如。颈项强直: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破伤风、颈椎病。布鲁金斯基征:被检查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在右侧,右手按于被检查者胸前,左手托起其枕部,作头部前屈动作时,观察双髋与膝关节是否同时屈曲。

颈静脉:正常:坐、半卧位不显露,平卧去枕时充盈水平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2/3内。颈静脉怒张:30~45˚卧位(半卧位)或坐位时可见颈静脉充盈、怒张或搏动均为异常征象。

颈动脉:正常:不易看见;颈动脉搏动:脉压增大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甲亢、严重贫血等。【注意】颈动脉与颈静脉搏动的鉴别

回流征可阳性; 颈动脉搏动强劲,搏动感明显;颈动脉压之不塌,不受呼吸、体位影响,无肝颈静脉回流征。

气管:正常居中。气管偏移:两侧距离不等。推向健侧:大量胸水、气胸、纵隔肿瘤;牵向患侧:肺不张、肺纤维化、胸膜粘连

甲状腺触诊:正常未触及。一手拇指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示、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配合吞咽动作。同样方法查另一侧。

淋巴结触诊: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粘连和触压痛,且不易触及。顺序:耳前、耳后、枕后、颏下、下颌下、颈前、颈后、锁骨上。

三、前胸部

视诊胸廓:左右对称,与肩平齐,前后径较左右径短,约为1:1.5(婴幼儿和老年人前后径与左右径近似相等),胸部皮肤无黄染,肿胀。胸部静脉正常不明显(当上、下腔静脉血流受阻可见充盈、曲张),无蜘蛛痣存在。肋间隙未见突起或内陷。乳房两侧对称,无分泌物及桔皮样改变,乳头未见异常

心尖搏动:大约在第五肋间隙,直径2~2.5cm。矮胖型出现在第六肋间隙,瘦长型出现在第四肋间隙。

心前区异常隆起:童年胸骨尚未成型,肥厚型心肌病或法乐氏四联症

心前区异常搏动:正常儿童或胸壁薄的成年人在肺动脉瓣区、心前区可见轻微搏动,除此之外均为异常搏动

呼吸频率:16~20次/分,视线平行于胸廓

呼吸节律:均匀整齐

呼吸深浅度:适中

呼吸对称度:两侧对称

呼吸类型:正常男性和儿童以膈肌运动为主,形成腹式呼吸(主要观察腹上角);女性则以肋间肌的运动为主,形成胸式呼吸(锁骨下区)

触诊胸壁皮下气肿:气体存积于胸部皮下时,用手按压,气体在皮下组织中移位可形成捻发感或握雪感

胸壁、胸骨压痛:手指轻压胸壁及胸骨(大拇指按压),正常无压痛

乳房: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象限,检查有无压痛,包块;乳头有无分泌物

左右腋下淋巴结:腋窝顶——后壁——前壁——内侧壁——外侧壁,滑动触诊(右侧左手触诊,左侧右手触诊)

心尖搏动:食指、中指轻触心尖搏动区,无抬举性搏动,范围;无搏动弥散(右心肥大出现)心前区搏动:小鱼际触诊

细震颤:小鱼际触诊,常见于瓣膜狭窄,瓣膜关闭不全,心室扩大

心包摩擦感:胸骨左缘第3、第4肋间隙

呼吸动度:两手拇指外展在胸骨下端前正中线,余手指紧贴下胸部两侧的对称部位,嘱被检者深吸气,根据拇指外移后与前正中线的距离和手指对胸廓扩张程度的感觉来判断。正常人两侧对称、均匀。

语音震颤:将手掌或尺侧缘平贴于被检者胸壁的对称部位,嘱其用同等强度、重复发“yi yi yi音,比较两侧相应部位语音震颤的异同。前胸部:锁骨下窝、腋区、下胸部(避开心脏、肺脏的影响)

叩诊左右心界:心脏为不含气组织,叩诊呈实音,边缘被肺组织遮盖,叩呈浊音。当沿肋间从肺叩向心脏,叩诊音由清音变为浊音处即为心脏相对浊音界,反映心脏实际大小和形状;继续向内叩诊,叩诊音转变为实音处为心脏绝对浊音界,表示到达心脏裸区的边界。自下而上,由外向内,先左后右;左界从心尖搏动外2~3 cm处开始,心尖搏动不明显时从锁骨中线外第6肋间开始,右界从肝浊音界上一肋间开始,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抵第2肋间,分别在叩诊音由清音变浊音处作标记。测量准确:用硬尺测量各标记点距前正中线的腋前线,腋中线。

叩诊肺上界:约5cm。自斜方肌前缘中点分别向外、向内叩诊,由清音变浊音。

心脏瓣膜区听诊:瓣膜听诊区与该瓣膜的体表投影并不完全一致。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听诊,即M→P→A→E→T

222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胸骨左缘第3肋间)

肺部听诊:从左至右;共16次;第2、3肋间左右各取两点,第4肋间锁骨中线、腋前线,第5肋间腋前线,腋中线。

胸膜摩擦音:胸部下侧部

语音传导(听觉语音):嘱被检者用面谈的声音发“yi-yi-yi”音,听诊器放在胸壁上,可听到含糊柔和的字音。锁骨下窝、腋区、下胸部结论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胸膜摩擦音,震颤音两侧对称。

四、腹部

被检查者体位:低枕仰卧位,上肢伸直置于躯干两侧,膝关节弯曲,腹肌放松; 充分暴露腹部

视诊腹部外形:正常人腹部外观对称、平坦,可微微隆起或低平。

腹式呼吸状态:疾病可致腹式呼吸减弱、消失或增强。

腹壁静脉:一般不显露,瘦、肤色白或皮肤松薄老人可见,但为直条纹状

腹壁皮肤:正常腹部皮肤较机体外露部位略白。疤痕;皮疹、色素;体毛(男性阴毛呈菱形,女性阴毛呈倒三角形)

脐的位置:位于腹正中,与腹壁相平或稍凹陷(脐深陷见于腹壁肥胖者,稍突出见于腹壁菲薄者,明显突出见于大量腹水)

腹壁搏动:正常人上腹部搏动可有但不明显,为腹主动脉搏动传导而至。

腹纹:①白纹(多见于下腹部,为腹壁真皮裂开呈银白色条纹,可见于肥胖者)②妊娠纹(多见于下腹部和髂部,下腹部以耻骨为中心略成放射状,妊娠期呈淡蓝色或粉红色,产后转为白色)③紫纹(可见于下腹部、臀部、股外侧和肩背部的紫色条纹,为皮质醇增多症的征象)胃肠型和蠕动波:正常腹部见不到胃肠型和蠕动波,仅腹壁松薄老人、经产妇或极度消瘦者可见。胃肠道梗阻近端的胃或肠段饱满、显出各自轮廓称为胃肠型;同时伴该部位蠕动加强称蠕动波。

听诊肠鸣音:右下腹,正常4~5次/分,音调正常;

血管杂音部位:动脉性杂音:脐周收缩期血管杂音提示腹主动脉瘤或狭窄,左右上腹吹风样粗糙血管杂音提示肾动脉狭窄;静脉性杂音:脐周或上腹部连续嗡鸣音,提示门静脉高压侧枝循环形成腹部叩诊:九区叩诊

移动性浊音:腹水多于1000ML存在;自腹中部脐平面向左侧叩诊,发现浊音后,板指固定不动,选右卧位,再叩诊,如呈鼓音,表明浊音移动。同法向右侧叩诊。

叩诊肝上界:锁骨中线向下,清音变成浊音的位置

叩诊肝下界

肝脏叩诊:正常匀称体型肝上界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下界为右季肋下缘,矮胖或瘦长体型者可上或下一肋间。正常肝脏无叩击痛,有提示肝炎、肝脓肿可能。【检查手法】左手掌置于右下胸部,右手半握拳,用尺侧缘由轻到重叩击左手背。

腹部触诊:患者弯腿,逆时针旋转,先健侧后患侧

浅部触诊法:手掌、手指平放腹壁,利用掌指、腕关节的弹力进行滑动触摸,用于腹壁紧张度、腹部压痛tenderness、反跳痛rebound tenderness(包括胆囊、麦氏点)、包块的检查。深部触诊法:适用于检查腹部病变和脏器,腹壁紧张度:正常人腹壁紧张度适中,触之柔软。

压痛及反跳痛:正常人无,仅有一种压迫感。

肝脏触诊:触诊方法单手触诊法:右手并拢,掌指关节伸直,食指桡侧缘或食指与中指的连线与肋缘平行地放在右侧腹部,从脐水平以下自下而上随患者呼吸手指触压腹部,迎触下移的肝缘,反复进行,直至触到肝缘或肋缘为止。需在右锁骨中线及前正中线上分别触诊肝缘,并测量其与肋缘或剑突根部的垂直距离,以cm表示。【要领:迎触滑行,两个方向,二条线、慢半拍】触诊内容 大小:正常人肋下不能触及,消瘦者可触及肋下〈1cm(儿童<2cm),剑突下〈3cm。瘦长者可达剑突下5cm,但不超过剑突根部至脐距离的上1/3。测量时注意在平

静呼吸时进行,自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至手指平放于腹部的距离。

胆囊触诊:采用单手触诊法;拇指按于右肋下胆囊点处(肋弓下缘与腹直肌外侧界交点),患者缓慢吸气;正常胆囊不能触及,急性胆囊炎时Murphy征可阳性(感觉疼痛,终止吸气)。脾脏触诊:双手触诊法:左手置于左胸壁外侧7~10肋处,右手放于脐部开始触诊;与左肋弓大致呈垂直方向(脾肿大位置较深时使用);侧位检查:右侧卧位,双下肢屈曲

液波震颤:一手掌贴于患者一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指端叩击对侧腹壁(3000-4000ml)振水音:左右振动胃部,即可听到(餐后6~8小时以上还有此音,提示胃排空障碍)触诊腹股沟淋巴结

腹壁反射检查:棉签轻刮脐周五、背部

背部皮肤:描述同前胸部

胸廓对称度

语音震颤:岗上区、肩胛间区×2(手掌小鱼际部触诊)、肩胛下区

肺部叩诊:肩胛上区左右各一点,肩胛间区左右各两点,第7、8、9肋间,左右共12个点 肺下界移动度(正常6~8cm)

肺部听诊:6-7颈椎,支气管呼吸音

语音传导:同语音震颤

脊椎压痛:用拇指自上而下逐个按压脊椎棘突。

脊椎直接叩痛:用叩诊锤或手指直接叩击各个脊椎棘突

间接叩痛:病人取坐位,医师左手掌面置于病人头部,右手半握拳用小鱼际叩击左手背观察 肾区检查:病人取坐位,医师左手平放肋脊角处,再用右拳从轻到重叩击左手背。上肢皮肤、对称性

指甲:有无杵状指、匙状指(反甲)

触诊皮肤弹性

滑车上淋巴结

肱二头肌反射:左手托扶被检者屈曲呈直角的肘部,以叩诊锤叩击置于肱二头肌腱上的拇指;前臂快速屈曲

肱三头肌反射:左手握住被检者屈肘旋前的前臂,以叩诊锤叩击鹰嘴上的肱三头肌腱;前臂伸展

HOFFMANN征:左手托住病人手腕并使其腕关节轻度屈曲,右手食指、中指夹住病人中指,以拇指迅速弹刮病人的中指甲,正常时各指不动,若病人拇指内收、余四指掌屈为阳性表现。部分正常人可双侧阳性,无诊断意义

下肢皮肤、对称性

静脉是否曲张及水肿

触诊腘窝淋巴结

膝腱反射:被检者小腿悬垂放松,以叩诊锤叩击髌骨下的股四头肌腱;小腿伸展;反射中枢:L2~4节

跟腱反射:被检者仰卧屈膝,下肢外展外旋,足背屈,以叩诊锤叩击跟腱;腓肠肌收缩,足跖曲。反射中枢:S1~2节

巴彬斯基氏征:被检者仰卧,用竹签由后向前划足底外侧至小趾掌关节处再转向趾侧。阳性结果为拇趾背伸,余四趾扇形展开

上一篇:PD下一篇:英语广告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