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管理体制十篇

2024-09-11

扶贫开发管理体制 篇1

湟中县是青海省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县份之一,全县有贫困村264个,贫困人口26.95万人,占农业人口的63.2%。其中,绝对贫困村158个,贫困人口16.3万人;低收入贫困村106个,贫困人口10.65万人。2002年湟中县被国家确定为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湟中县大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扶贫开发方式,按照“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思路,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村建设为主战场,以连片开发为抓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壮大特色产业,整治村容村貌,取得了良好成效。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41亿元,在174个村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扶持贫困户3.82户,直接受益群众17.55万人,解决了18.9万人的温饱问题。湟中县闯出了一条连片开发、规模经营、整体推进、长期效益的科学扶贫之路,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扶贫开发模式:在扶贫开发力量上由单纯依靠扶贫开发部门向各部门和全社会齐抓共管转变;在扶贫开发投入上由扶贫开发专项资金分散使用向整合各类资金集中扶持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转变;在扶贫开发方式上由单村独户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向统筹资源、连片开发、综合治理、区域推进、整村推进等多种方式并举转变。对于青海省其他地区转变扶贫开发方式,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湟中县集中连片开发的主要做法

湟中县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得益于党和国家正确的“三农”和扶贫开发政策,得益于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持续加大对扶贫开发的投入力度。同时,也是结合本地实际,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湟中县围绕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和资源禀赋,统一认识,更新观念,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和“一村一品”规划建设,形成了“一线三片”的区域开发格局。湟中县的扶贫开发新模式,就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主导,以整合资源为依托,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以制度创新为动力,“连片开发、产业带动、整体推进”的模式。

(一)政府统筹,整合资源,破解扶贫开发资金短缺问题

实施整村推进,必须首先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对此,湟中县按照“政府统筹、项目整合、资金捆绑、部门共建”的思路,采取“规划先行、引领整合,强化领导、协调整合,统一布点、有效整合,奖罚并重、确保整合”等多种办法,分层次捆绑各类资金。一是抓住一个机遇。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加大扶贫重点村建设力度、各级财政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资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各类项目和资金。二是组建一套班子。县政府成立整村推进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主管扶贫工作的副县长为副组长,扶贫、发展和改革、财政、交通、教育、卫生、广电、畜牧等部门的一把手为成员,全权负责协调各部门下一年度各类项目的编制、申报,对所有项目一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目标统筹安排,确保资金捆绑有人管、管得住。三是搭建一个平台。明确以扶贫开发项目村为平台,以扶贫开发项目为核心,捆绑使用其他各类资金,解决了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综合效益的问题。四是把握一个前提。要求在项目实施前一年,在各类项目申报之前,由领导小组统一把关,统筹安排,实施捆绑。五是强化一个载体。根据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相应调整有关部门年度项目计划,做到“项目随着计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带着贫困户走”。通过规划约束这一载体,实现整合项目,捆绑资金。除了捆绑上级投资和项目外,县政府也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2008年实施了集中连片项目以来,县级配套达8045.49万元,企业投资2521.88万元。全县通过有效整合和捆绑涉农资金,基本解决了过去扶贫开发中资金分散,就项目抓项目,整体效果差的问题,既凸显了综合效应,又扩大了单个项目的效果,充分发挥了资金的使用效益,达到了政府、部门和农民三满意的良好效果。

(二)连片开发,整体推进,提升扶贫开发整体效益

2007年,湟中县利用辽宁帮扶资金1000万元,在田家寨、土门关、鲁沙尔、共和4个乡镇8个村实施了辽援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扶持贫困户1 659户、7752人。2008年实施的财政扶贫试点蔬菜产业化扶贫项目,扶持多巴、李家山镇8个贫困村1758户贫困户,把到户资金入股企业(青海绿青蔬菜保鲜专业合作社),参与5000吨蔬菜保鲜库和分拣、包装、交易基地建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扶贫模式发展产业。通过项目实施,建成了全县最大的蔬菜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正发挥着“五大功能”:一是桥梁功能。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行机制,形成集蔬菜种植、收购、冷藏、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使合作社成为农户连接市场的桥梁,实现双赢。二是带动功能。合作社与项目户签订蔬菜种植订单,带动农民种植蔬菜,提高蔬菜种植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三是保障功能。项目户将整村推进到户资金入股到合作社,合作社每年定期给项目户分红,使项目户稳定增收。同时,与农户签订蔬菜保护价收购合同,提高农户蔬菜种植的积极性,使农户和合作社收入达到最大化。四是统筹功能。在蔬菜种植中,合作社提供农资支持,邀请蔬菜专家到村开展技术培训,切实提高蔬菜种植水平,确保优质高产。五是增值功能。对于蔬菜销售淡季多余的蔬菜,合作社全部用保护价收进,再经过分拣、加工、冷藏、储存后,达到保值、增值作用。2008-2009年,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适度规模、集中连片”的要求,根据地域特点和项目地区产业发展,将项目村按照中、北、南三大片进行划分,共在13个乡镇51个村实施集中连片养殖项目,扶持养殖户13878户,其中奶牛养殖户7543户,育肥牛养殖户256户,育肥猪养殖户5605户,母猪养殖户409户。养殖户户均修建畜棚30平方米。上述项目涉及的扶贫开发重点村达67个,形成了小南川、多巴、鲁沙尔相对集中的3个集中连片开发地区。小南川片涉及2个乡镇23个村,以发展奶牛、养羊产业为突破口;多巴片5个镇25个村,其中多巴、李家山镇以蔬菜产业为重点,发展城郊农业;上五庄、拦隆口、海子沟重点发展奶牛养殖;鲁沙尔片6个镇19个村,重点发展生猪养殖和蔬菜产业,建成了以苏尔吉、李家山村为主、辐射周边乡镇的蔬菜种植专业村,以永丰村为主、辐射周边的生猪养殖和仔猪繁育专业村,以李家台村青海春源奶牛养殖基地、丹麻村藏地堂奶牛养殖基地等为主、辐射周边的奶牛养殖专业村,从而构成了以线带片,以片联村,有机结合,各具特色的全县“一三片”集中开发的大格局,取得“了较好的示范带动效果。

(三)发展产业,富裕群众,夯实农民增收的基础

近年来,湟中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按照区域化布局、规范化开发、专业化生产的要求,以畜牧业为主导,蔬菜、农副产品加工为补充,努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累计投入无偿资金、以奖代补、信贷扶持资金1亿多元,到户到村扶持特色产业发展。根据贫困村具体实际,结合“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凸显特色,对每个贫困村确定2个左右的重点产业予以扶持。同时,在产业发展的项目安排和龙头企业的培育上向重点村倾斜。积极探索“村企共建”、“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联户经营”等多种模式,建成青海春源、互邦集约化奶牛养殖、李家山温棚蔬菜、海湖藏毯加工等特色产业基地。2007-2008年,大才乡甘家、阴坡村302户项目户入股互邦公司。2007年,春源公司与204户项目户签定了5年入股协议,项目户根据公司生产需求,每年订单种植饲草。2009年春源公司从150多户农户租赁了300亩土地倒包给农户种植饲草,种植户亩均收入1500-1800元,仅种植饲草每亩增收800-1000多元,加之每年入股分红600元,户均稳定增收1400多元,人均增收300多元。同时两家公司吸纳32人在企业务工,并打算3-5年内带动周边9个贫困村30%-50%的农户发展高产奶牛养殖,公司搞好养殖农户技术培训、饲养管理、鲜奶销售等服务,以实现企业与农户共赢的目标。全县在整村推进项目中,建成八大产业基地,入股农户达4048户。一是以青海万元工贸实业基地为依托的千头肉牛养殖基地,入股农户390户;二是以青海绿青蔬菜保鲜合作社为依托的城郊蔬菜种植、保鲜、加工基地,入股农户1758户;三是以田家寨镇永丰村养猪协会为依托的万头仔猪繁育基地,入股农户71户;四是以互邦公司为依托的土门关千头奶牛养牛养殖基地,入股农户424户;五是以西堡镇、共和镇农户散养为主的育肥猪生产基地,带动农户1549户;六是以湟中佛光工艺厂为依托,推进扶贫开发与文化产业开发相结合的新模式,发展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藏饰品加工基地,入股农户345户;七是以湟中威思顿公司为依托,发展马铃薯种植业,入股农户133户;八是以甘河滩镇页沟村酒业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入股农户138户。

(四)突出重点,整治村容,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

在项目建设中突出抓了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三个重点”:一是贫困村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整合整村推进、异地搬迁、帮扶和部门配套等资金。对因山体滑坡无法居住的田家寨镇坪台村1 14户农户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进行规划和搬迁,在搞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宅基地建设的同时,利用整村推进项目资金集中连片修建240座日光节能温室,达到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有效统一。在共和镇苏尔吉村将辽援项目与其他项目资金进行整合,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新修砖墙3732米,美化墙体8210米,新建大门76合,村庄主干道栽云杉1500株,修建蔬菜温棚120座,集中搬迁因山体滑坡受危险的31户农户。利用航天帮扶资金对学校危房进行改造,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在援援项目建设中,对南朔山旅游景区沿线的甘河沿、青石坡村主道两边的5987米院墙和107合大门统一拆除,之后进行新建和粉刷,通过村貌美化和绿化,使甘河沿、青石坡沿线面貌与南朔山景区融为一体,为围绕南朔山景区开发农家乐等城郊旅游业打下了基础,同时提升了县域的旅游品位。二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在集中连片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中,共在67个重点村铺设砂路141公里,硬化道路499.79公里,新建和维修了51个村卫生室,新建校舍1700平方米,改造学校危房6422平方米、围墙570米,67个村安装了有线广播,5个村安装了有线电视,新建村级活动室18个,完成了6个村人畜饮水工程,5个村渠道衬砌2.75公里、维修水渠42.15公里。三是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保证贫困学生人人享有义务教育权利,入学率达到100%;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和因病返贫的问题。“一线三片”的集中开发,使昔日的“脏乱差”变成了今天的“山水画”,也为其他贫困村的项目建设做出了示范。

二、湟中县转变扶贫开发方式取得的成效

湟中县通过转变扶贫开发方式,走连片开发、规模经营,整体提升长期效益的道路,显著改善了贫困地区面貌,加快了全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一)解放了生产力

湟中县实施连片开发、产业带动、整体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贫困劳动力通过扶贫到户资金向公司入股分红、到公司打工增加了收入;通过从事专业化养殖、种植,扩大了规模,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模式使贫困人口从低效益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正逐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二)优化了生产要素

湟中县实施连片开发、产业带动、整体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有效解决了扶贫资金少、扶贫面狭窄、扶贫效果差、容易返贫等问题,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一个整合各类资源、集中力量打攻坚战的新模式,它将有限的生产要素集中投向相对集中的贫困地区,优化配置各类资源,扶持特色产业,形成了集聚集群效应。

(三)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

湟中县实施连片开发、产业带动、整体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推进贫困村从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向“公司+农户”形式、产供销一体化的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现代种植业和养殖业升级。通过实施项目,全县建成了各具特色的八大产业基地,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由单一结构向多元化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四)加速了脱贫致富进程

湟中县实施连片开发、产业带动、整体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使贫困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项目农户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785元增加到2009年的1400元以上,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了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三、湟中县集中连片开发模式的启示

湟中县连片开发、产业带动、整体推进的模式是扶贫开发多年来探索新模式的一个典型。它的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等在全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启示之一:牢固树立科学扶贫的意识,是实现扶贫开发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前提。

湟中县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首先在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正是因为不断解放思想,他们才把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生产技术等要素引入农业生产发展,弥补了农村农业发展缺人才、缺资金、缺信息、缺技术、缺装备的劣势,突出了贫困村的土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湟中县扶贫开发模式表明:只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探索符合科学发展的扶贫开发新模式,才能开创扶贫开发新局面。

启示之二:只有坚持不懈地在转变扶贫开发方式上下功夫,才能取得扶贫开发的实效。

转变扶贫开发方式是改变青海贫困地区面貌的根本途径。长期以来,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采用单一的分散式“撒胡椒面”的扶贫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实践证明,旧的扶贫开发方式效益低下,不能使贫困地区群众长期受益,致富发展。湟中县连片开发、产业带动、整体推进的模式真正实现了“输血”型扶贫开发方式向“造血”型扶贫开发方式的转变,使贫困地区群众走上了依靠产业带动、长期受益的道路。湟中县扶贫开发模式表明:只有加快转变扶贫开发方式,努力实现贫困地区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产业化、市场化,才能突破资源环境和发展条件的瓶颈制约,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启示之三:统筹各类资源,是提升扶贫开发整体效益的基本保障。

扶贫开发不能只靠一个扶贫开发部门,只有整合各部门资源,水、电、路、文、教、卫、邮政、通信等齐上阵,优势互补、综合治理、全力攻坚,才能产生综合发酵的效应。湟中县连片开发、产业带动、整体推进的模式就是整合各种资源、全力攻坚、综合治理的新模式。湟中县扶贫开发模式表明:只有发挥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联合各部门力量,统筹各种资源,整合各类资金,连片开发,整体推进,才能保障扶贫开发整体效益最大化。

启示之四:只有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才能保证扶贫开发持续有效发展。

扶贫开发管理体制 篇2

模式一:农业产业化帮扶

农业产业化扶贫是建立扶贫长效机制和确保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核心和关键。该模式主要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 进行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 引导发展优势农业, 探索出“公司+基地+农户”、“经济合作社+农户”、“种养大户+农户”等多种产业化帮扶形式。如中山市坚持把“一村一基地”建设作为扶贫“双到”工作主线, 在对口帮扶的海陆丰80条贫困村建设了每村不少于100亩的农业产业化基地。2010年中山市13个试点基地, 开发面积1600亩, 为当地贫困村实现增收超过500万元, 村均达到30万元以上, 并通过基地招聘劳务, 实现贫困户当地就业、当地致富, 形成自力脱贫发展的浓厚氛围。湛江吴川市发动10个商会挂扶10个扶贫开发示范点、100家企业挂扶36个贫困村, 通过带信息、项目、市场、技术等, 发展农业产业项目。省委办公厅联系天农公司, 在帮扶村发展养鸡项目, 贫困户领养一定数量的仔鸡, 出栏后由公司统一收购, 每年每户贫困户可增收4000—5000元。省农业厅在帮扶村建设茶叶、土猪等种养基地, 并相应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链, 带动12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模式二:金融帮扶

金融扶贫是广东推进扶贫开发的重要创新举措, 该模式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开展小额贴息贷款, 对贫困地区和扶贫项目给予信贷支持, 并探索设立扶贫互助基金等, 有效拓宽融资渠道, 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提高生产创业能力。如东莞、云浮市筹资设立“金融扶贫担保基金”, 为2万元以内的贷款提供担保, 并贴息50%—90%, 帮助1399户贫困户获得小额贴息贷款1223.7万元。云浮郁南县建立激励型农户信用评级制度, 由县农信社实行区别授信、整村授信, 并将追踪农户贷款资金使用流向纳入村委会管理范畴, 与信贷员一起跟踪, 共同监管, 降低了信用风险, 确保了贷款资金安全。省民族宗教委筹资设立“扶贫扶助资金”, 免息借贷给贫困户, 解决了41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的启动资金问题。二是入股经济项目帮扶。通过筹措资金, 盘活资产, 帮助村集体入股商业项目, 对村集体成员进行分红, 壮大了贫困村集体经济, 增加了贫困户收入。目前, 村集体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的贫困村, 大多通过这一模式实现。如惠州市集中资金, 帮助贫困村入股商业店铺、小水电站等, 使全市74个贫困村“村村有物业”, 每村新增集体收入3万元以上。中山市在本市兴建一批农贸市场, 将股份分给挂钩帮扶的汕尾市贫困村, 并以优惠价向贫困户出租摊位, 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又帮助了贫困户创业就业。

模式三:特色旅游帮扶

该模式充分利用贫困地区自然、人文资源, 帮助贫困村、户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等服务业, 带动贫困户在景区创业就业, 有效增加了贫困村贫困户收入。如省旅游局引导各方力量, 把帮扶村打造成为韶关市重要旅游线路上的“生态旅游示范村”, 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省委政研室、广铁集团帮助乳源县两个贫困村, 分别策划发掘瑶族特色文化、峡谷风光旅游资源, 进一步拓展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

模式四:区域经济协作帮扶

区域经济协作帮扶以各协作方遵循“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原则, 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扶贫协作为主。目前, 越来越多的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与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签订合作协议, 出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优惠政策, 实现区域优势互补, 带动帮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如东莞市与韶关、云浮市签订了农产品供销及劳务、旅游等5项合作协议, 已认证首批18家、3.8万亩供莞蔬菜基地, 年销售蔬菜将达18万吨以上。深圳市与河源、湛江市签订“双到”工作框架协议, 促进农产品与超市对接, 大大拓宽了被帮扶地区农产品销路。

模式五:智力帮扶

智力扶贫主要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入手, 增强贫困户自主脱贫和转移就业能力。一是加强技能培训。通过组织劳动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 提高贫困户种养技术和管理水平, 为其进行生产、创业、就业提供帮助。如珠海市将本市转移就业培训指标全部用于揭阳市的帮扶县, 并通过补贴输出劳动力村集体及吸纳劳动力企业等措施, 力争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人就业。目前, 已培训1126人次, 帮助转移就业1803人。肇庆怀集县劳动培训中心为贫困户开设了酒店管理、家电维修、电工、美容、美发、计算机等实用性强、就业率高的培训课程, 并设立了美发、美容、酒店管理三个实训基地。至2010年7月, 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50期103班次, 培训人数达5189人次, 其中贫困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170人, 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2019人, 实现转移就业2600人。省农科院在贫困村设立农业技术培训学校, 先后组织100多名专家到田间地头讲解种养技术, 举办培训40多次, 贫困户受训率达90%以上。二是进行助学帮扶。通过设立助学基金、发动社会力量结对帮扶等形式, 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如省委宣传部在帮扶村设立助学奖励基金, 对贫困学生提供学杂费、生活费等补助, 保证学生不因经济原因辍学。江门新会区会城街道办与34户贫困户子女结成帮扶对子, 每年补助500—2000元, 直到完成学业为止。

模式六:生产资料帮扶

生产资料帮扶属于较传统的扶贫开发模式, 在长期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该模式坚持“授之以渔”, 通过为缺少劳动力的贫困户购买农用机械, 帮助其获得谋生工具, 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劳动收入的目的。如惠州市一帮扶单位为1户只有2个劳动力的8口之家购置了1台起垄机, 该农户借助起垄机, 不但及时翻耕了自家农地, 还以每亩约80元的价格向其他农户提供翻耕服务, 获得了稳定收入。阳江市筹集资金184.5万元, 购买了一批小渔船、三轮车分发给贫困户, 增加其农副业收入。怀集县创建2个沙糖桔育苗场, 培育脱毒沙糖桔等水果类果苗250万株, 免费发放给贫困农户种植, 今年共发放果苗150万株, 新发展沙糖桔基地2.5万亩, 受惠农户达659户。

模式七:基本生活保障帮扶

基本生活保障帮扶模式主要适用于对长期患病、残疾人员以及其他无劳动能力的特殊困难群体, 通过帮助其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 实施危房改造, 创造条件纳入“五保”、“低保”等措施, 保障其基本生活。如省委办公厅捐资8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的福利院, 用以集中供养帮扶村的五保户、孤儿及重度残疾人, 并将帮扶项目收益的一部分划归福利院, 保证福利院费用开支。

模式八:公共基础设施帮扶

该模式从夯实贫困村脱贫致富基础入手, 帮助建设农田水利、道路交通及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设施, 整治村容村貌, 改善人居环境, 创造发展条件。如省政府办公厅帮助贫困村修建水渠、护堤、小陂头, 整治河道、自然村公路, 使被帮扶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省农业厅推进帮扶村标准农田建设等9个项目, 目前已改造泥砖房25户, 建设沼气池17户, 可供800人使用的饮水工程即将完工。

模式九:移民搬迁帮扶

移民搬迁帮扶主要是对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户, 通过全额或部分补贴的方式, 在异地建设移民新村, 帮助其实施整体搬迁, 从根本上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2010年省财政支持搬迁74个村1994户共9133人。东莞黄江镇协助乳源县建设瑶族新村, 添置配套设施, 帮助25户瑶胞告别了深山, 集中居住。

模式十:基层班子建设帮扶

该模式立足为贫困村留下一支“永不撤走的致富工作队”, 与贫困村党组织结成帮扶对子, 选派驻村工作队, 加强基层党建, 提高村“两委”班子带领致富、带头致富的能力。如惠州市结合“争先创优”活动, 开展村“两委”班子排查整顿、集中培训、交流学习等3项活动, 推动实现“村官大学生”、“大学生村官”、“挂、驻、联村干部”全覆盖, 并探索建立激励机制, 大大加强了贫困村“两委”班子建设。

模式十一:全社会帮扶

全社会帮扶是上述十大模式的重要补充, 以组织扶贫济困活动为主要形式, 发动社会各界深入农村, 馈赠款物, 宣讲政策, 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双到”工作的良好氛围。如通过两届“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 各地募集资金总量达62.18亿元, 成为广东扶贫工作的一个亮点。省残联筹集资金, 帮助遭遇冰冻灾害的贫困村渡过难关, 受灾农民深受感动。

扶贫开发管理体制 篇3

关键词:扶贫;重庆;现状分析;建议

2010年8月,世界银行贷款扶贫第五期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涉及重庆、陕西、河南三省市,总建设资金为1亿美元,重庆获2400万美元。项目包括社区主导型发展(CDD)、社区基础设施(CDF)及机构能力强化等建设内容,其中,CDD分项目所占贷款比例最高,实施内容最多。目前,扶贫第五期项目已基本实施完毕,其中的CDD项目管理模式通过将扶贫资源的管理权和控制权交给农民,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实现了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过渡,在试点村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CDD管理模式与国内扶贫管理模式的比较

(一)概念比较。国内扶贫管理模式,是业务细分概念。扶贫资金主要用于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活、提升脱贫能力、发展致富产业等方面。这种扶贫模式,是按照业务分类细化形成的,方向明确、程序简便、时间快捷,对于改变我国贫困地区落后面貌起到了重要作用。CDD(Community Driven Development)管理模式,即社区主导型发展模式,是区域化概念。它是世界银行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新发展模式,倡导以人为本,将贫困人口看作是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和合作伙伴。主要支持对象是农村公路、电力、学校、卫生、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支持农民的能力建设。在投入资金扶贫的同时,CDD项目更重视农民参与项目建设的过程,充分赋予村民自主决策、自主管理的权利,进而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素质。也就是说,CDD管理模式的长远目标,在于农民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

(二)主要区别。

1.主导主体不同。国内扶贫项目申报和审批过程更多的是由政府部门主导和安排,农民发言权不够,参与程度不高,很多项目的选取和申报没有完全体现贫困群众的真正意愿;而CDD项目是将社区和贫困人口作为目标群体和受益对象,将资源决策权、使用权和控制权交给社区,由农民决定实施什么项目、由谁来实施。同时,由农民掌握、控制和管理项目资金的使用,依靠农民推动社区的发展,实现农民的自我组织、自主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服务。

2.对农民的自主能力培养不同。国内模式下农民能力提高较慢,特别是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自我监督能力不足;而CDD管理模式着重培养和支持农民的自主、自管、自享能力。比如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务工技能培训,资金、项目管理培训,基础设施维护技能培训,农民技术人员培训,参与式规划,社区宣传发动,以及农户需要的其他培训等,农民能力提升较快。

3.支持重点不同。国内扶贫模式受体制和资金投入的限制,资金主要投入生产性领域,能够用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发展的有限,财政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 的作用发挥不够;而CDD管理模式的主要支持对象是农村公路、电力、学校、卫生、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提供公共产品,能有效发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作用。

4.目标关注点不同。国内模式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在下达资金预算指标后,项目单位就如同吃了定心丸,更多关注项目实施进度和影响力,对实施项目绩效关注不够;而CDD管理模式要求项目专用账户设在村一级,资金拨付到村,且由农民民主选举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同时,还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公示,并成立专门的社区监督小组全程监督,随时检查资金使用情况,实施质量和效果能得到有效保证。

二、重庆的CDD项目运行情况

(一)重庆市CDD项目运行整体概况。从2010年10月起,重庆市开始利用世行贷款2400万美元实施世行五期项目,项目主要运用CDD管理模式,在万州区、黔江区、涪陵区、酉阳县、云阳县5个区县(自治县)27个乡镇的54个村开展小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农村社区发展基金以及社区资源管理和环境改善等活动,覆盖人口12.1万人。项目投资总额为人民币20738.67万元,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市累计完成项目投资人民币18620.39万元,项目投资完成率达到89.8%。其中,CDD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6284.55万元,项目投资完成率达到95.1%。累计实施CDD项目761个,共修建村级道路441条、总长2761.4公里;硬化人行便道116条,总长239.4公里;修建了便民桥12座,人畜饮水池151口,山坪塘72口;另外,还修建了13座村级文化活动中心。重庆市CDD项目运行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1.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通过4年多的项目实施,项目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的面貌得到较大改变,项目村民出行难、饮水难、灌溉难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项目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引导项目村民脱贫致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农民主人翁意识得到显著增强。由于农民有了对扶贫资金的决定权和处置权,使他们对项目有了强烈的拥有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极大发挥。以往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是让农民获得项目,而在CDD管理模式下,则是让农民拥有项目。这种拥有不仅仅是农民对项目真挚的情感、全心的投入,还包含了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迸发的创造性,以及因自我成长而闪烁在其间的智慧光芒。目前重庆市项目村民对世行五期扶贫项目的知晓率、参与率均达到了95%以上。对于这些能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项目村民投注了自己真切而淳朴的感情。

3.项目村资金管理效益及能力得到提升。通过讨论、竞争、表决等程序,由农民决定项目资金的具体用途,能把稀缺的扶贫资源更精准地使用在群众最迫切、最急需要解决的困难上,充分体现“雪中送炭”的效果。同时,农民自己决策的事情,会最大限度地考虑节约成本,在解决项目纠纷、处理土地补偿、投工投劳等方面积极配合,发挥扶贫资金的最大效益。

nlc202309031606

4.干群关系更加和谐融洽。项目的规划、实施、管理都由农民自己做主,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社区民主得到充分发扬,社区民意得到充分体现,社区民愿得到较大程度上的实现。由社区主导实施项目,为农民提供了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促进了农民之间的团结互助,减少了邻里纠纷。

(二)世行扶贫第五期项目典型案例。万州区走马镇马安村7组位于走马镇西南部,全组264人,其中209人住在山上,所有耕地也都在山上,交通条件十分恶劣,与外界连接的就只有位于陡峭山脊的羊肠小道,村民们过着上山不易、下山更难、与世隔绝的日子。二十多年来,村民一直盼望修通一条通往山外的路,但由于工程量大、受益人口不多、经济效益不明显,一直未能提上议程,修路对于马安7组人来说成了一个梦。2011年通过宣传发动和竞争选村,马安7组人获得了世行贷款的先导资金155万元人民币,用于修建一条通过村外的路。由于地势多山地悬崖,勘测和施工都非常困难,为了节约时间和资金成本,村民们纷纷筹谋划策,主动投工投劳,甚至让出自己的自留山自留地。在一处最危险也是最关键的悬崖路段,项目修建了最高为9米,长30米,宽5米的石堡坎。经过两年的努力,这个“世外桃源”的小村庄终于结束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最终天堑变通途,结束了几辈人肩挑背驮的历史。通往外界的路修通后,群众感慨地说:“一条小康路,百年乡梦圆,感谢CDD项目让我们村的群众获得了实惠。”

三、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配套资金落实不及时或不足。按照世界银行项目管理要求,世行贷款与地方配套资金配比为1∶1。通常情况下,省级配套资金能够及时足额到位,但地市级配套资金到位情况却并不理想,配套资金的缺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实施的进度和质量。

(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汇率风险。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协议币种为美元,即以美元支付并作为记账本位币,项目完成后以美元向世界银行还款,汇率风险由项目实际借款人承担。实际操作中,各项目省市先行垫付资金实施项目,在子项目验收合格后,再向世界银行以美元申请回补资金。由于世行贷款项目贷款年限通常在20—30年,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存在一定的外汇风险。

(三)项目筹备期限较长、管理成本较高。与国内项目不同的是,世行贷款项目在项目筹备上花费的时间较长、环节多、手续繁琐,从筹备到项目签约要经历预鉴别—鉴别—预评估—评估等阶段,通常需要3—4年时间。以世行五期项目为例,该项目从2007年开始筹备申报项目,2010年8月项目成功签约,2013年才开始大量提款报账。另外,世界银行特别重视项目监管,在五年项目在建期间,世界银行的项目管理团队每半年对项目进行一次实地督导。这些管理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项目管理成本,加重了项目实施地的运行负担。

四、建议

(一)以片区规划为基础,制定五年以上滚动发展计划,着眼于为农村发展提供示范经验。由于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建议以不低于五年为一个建设周期,以自然禀赋、种养习惯为客观因素,以生态片区规划为基础,选择试点项目区县、项目村,制定五年以上发展规划和资金方案,经过财政评审和经济社会、环境影响评估后推进实施。在项目实施中期,可根据进度等实际情况,进行一次中期调整,以便项目实施更切合实际情况。

(二)以完善制度为抓手,让制度管理资金、运行项目、明确责任。建立项目决策权、实施权、资源控制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五权一体”的管理制度,同时引入项目竞争机制,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尊重农民的意愿。通过创新财政扶贫投入机制,在确保扶贫资金全额配套的基础上,加大扶贫投入整合力度。明确各方管理职责和权限,加强资金监督和绩效考评。

(三)强调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以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为根本,以注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载体,关注整个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建议吸取CDD管理模式中的亮点,即:将项目的决策权交给农民,使农民成为扶贫项目实施的主体,通过让农民广泛参与,提高农民综合能力。同时,还可在项目设计中安排足额专门的培训资金,着重加强对社区和农民的能力建设。通过项目建设,在当地农民中培养一批具有带头性、高素质的项目运营带头人,再通过项目运营带头人的宣传、培训、协调、支持和监督,尽快帮助农民掌握致富技能,提高农民的能力素质。

(四)以整合资源为手段,鼓励公私企业、产业发展专家等积极参与到农村发展中来。重庆既是大城市、也是大农村,仅靠财政资金,难以满足广大农村的建设需求。建议借鉴世行贷款项目中贷款资金与地方配套资金1∶1的配比模式,鼓励民营资本、产业引导资金等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建设,变散钱为整钱。同时,可借鉴国际金融组织聘请专家团队支持项目建设的做法,聘请产业发展专家等知识团队,为农村发展出谋划策。

(五)以服务型政府为主旨,明确基层政府的角色定位。在新模式下,基层政府的角色应从原来的给钱、要求老百姓做项目,转变为替老百姓协调、为老百姓服务,扮演好支持、服务、技术支撑的角色。归纳起来,也就是成为“三位”政府,即到位、不缺位、不越位。到位就是基层政府不能因资金直接拨入村而不管不问;不缺位就是明确基层政府对项目的指导、协调、服务和监督职责,不能缺位;不越位就是基层政府需转变思维,不能要求村里必须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而是对于村里做得不好、不符合要求、规划的,可以指导、建议。

(六)以信息公开透明为原则,强调全过程的公正、公开、公平。公开透明的项目信息传播、投诉机制,能够增强政府、建设方与农民之间的信任度,再加上项目信息与农民自身利益密切相关,能够充分调动农民对项目运行监督的积极性,从制度层面、操作层面防止了腐败行为的发生。建议在项目申报、选取、实施等阶段,对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情况进行全过程公示,保证项目的公正、公开、公平。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11〕412号)

2.关于印发《重庆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渝财农〔2012〕477号)

(作者单位:重庆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洪峰

扶贫开发驻村干部管理规定 篇4

第一条

认真把握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期加强农村“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按照市县党委、政府所下达的扶贫工作任务,主动作为、及时作为、正确作为,努力使所驻村保持和谐稳定与持续快速发展,以实现全村农户脱贫致富;

第二条 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增强做好工作、帮扶贫困农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安排,严格按照首问负责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三项制度”要求,依法行政,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三条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及市县党委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部署和要求,定期分析研究全村扶贫开发工作状况,制定扶贫开发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四条 服从当地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和统一部署,工作与当地党委、政府的决策有冲突时,要服从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调度和安排;

第五条 加强与市、县“双到”办的沟通和联系,重大工作事项及时汇报,突发事件即时汇报。及时整理驻村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形成综合性、动态性信息报送市、县“双到”办; 第六条 加强与向所驻乡镇党委、政府的沟通、配合和协调,工作要与所驻乡镇扶贫开发总体工作安排保持一致;

第七条 加强与驻村村委的协调,对扶贫开发工作要形成例会制度,对工作中出现的成效在及时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共同推进村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

第八条 经常向单位主要领导汇报驻村情况,让单位领导及时了解掌握扶贫双到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向单位主要领导提出扶贫开发的工作思路及建议;

第九条 切实帮助村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协助村委做好换届工作、计生工作、林权改革工作和人口普查工作;

第十条 必须要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律”,不准向村委和农户索要物资,不得接受帮扶农户财物,严格按规定使用帮扶资金,对违反有关财经制度的,将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 严格遵守驻村纪律,坚守驻村岗位,履行驻村职责,提高驻村质量,确保工作实效。要严格请假制度,有特殊情况要离开驻村岗位1天的,必须经驻村工作组组长同意,离开驻村岗位2天和2天以上的,必须经驻村村委同意,并报单位领导批准,并严格履行请销假手续;

第十二条 对表现优秀的驻村干部,单位将给予表扬、奖励,年终评为先进工作者。对群众不满意、工作表现差、工作绩效不明显的驻村干部,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整改,在整改后仍无转变者,取消评优评先资格,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纪律处分。

韶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韶 关 市 残 疾 人 联 合 会

以扶贫开发助推新农村建设 篇5

第一,抓好基础扶贫,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坚持基础先行,加快整村推进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定南县着眼于保护和提高重点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交通、农田水利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基础扶贫,夯实发展基础,不断增强重点村的自身“造血”功能。2007年在17个重点村投入了420万元资金用于扶贫开发,其中财政扶贫资金209万元,财政配套资金和社会扶贫资金211万元。扶贫资金的投入有力地促进了重点村的新农村建设。一是抓好道路建设。为重点村新建简易公路3743米,硬化村、组道路12780米,新建桥梁12座。二是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新建水渠965米,水陂5座,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30亩。三是抓好饮水、改厕等工程。新建人饮蓄水池7个,安装自来水管17696米,改水1034户,改厕819户,整治内外墙壁36896平方米。扶贫项目的实施,增强了村级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潜力和后劲,为生产发展创建了优越的平台。这在重点村开展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示范、带动和促进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效地加快了重点村新农村建设的前进步伐。

第二,抓好智力扶贫,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俗话说治贫必先治愚,定南县在智力扶贫方面以培育新型农民和产业农民,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农业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使贫困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一是狠抓科技培训。今年已投入4.4万元,开展了9期937人次的实用科技知识培训,主要培训了生猪养殖和脐橙种植两大主导产业内容。二是狠抓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组织贫困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既是贫困农民增收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也是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近两年已投入21.01万元,培训了重点村547人贫困劳动力,转移了521人,就业率达95.3%。主要培训电车、针织、电脑、电工等为内容的职业技能,实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达到劳务经济助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目标。三是抓好重点村中专生教育。每年投入6.8万元以上扶贫资金资助17个重点村每村一名中专生教育。通过多种渠道的素质培训,全面提高了重点村农民的就业技能和基本素质,增强了其适应市场的能力,使该县“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明显增多。该县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学员技能水平以及学员的意愿,把一部分学员推荐到广州、深圳、东莞以及沿海发达地区务工。截止目前已有56位学员通过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在东莞市泓艺制衣有限公司务工,有47位在嘉尼电子有限公司务工,有30位在东莞市雷豹电子有限公司务工。一部分学员推荐到该县工业园区企业务工。据统计,在该县工业园区从事电子、电脑、电工、针织、制衣等职业的重点村学员已有388人。实践证明,农民素质既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又是新农村建设工作深入推进的关键。

第三,抓好产业扶贫,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能力。增加贫困地区群众收入,最根本的是帮助贫困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开辟脱贫致富的新途径。近年来,定南县把产业扶贫与新农村建设发展新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重点村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收为目的,坚持因地制宜,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的原则,培育和发展生猪、脐橙、茶叶、酸菜王等优势产业。一是抓产业基地建设。2007年扶持发展了3个100亩以上的脐橙生产基地和3个年出栏2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基地。通过示范引导农民发展新产业,使得该县逐步形成了以生猪和脐橙为主导产业的特色产业。二是抓龙头企业带动。通过扶持江西民丰畜牧有限公司和江西万丰养殖有限公司以及龙归寨脐橙庄园的发展壮大,带动公司及庄园邻近村镇农民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引导和帮助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和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络机制,提高农民的生产组织化程度,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对接。通过“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促进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产品知名度。三是抓产业市场营销。扶持发展了4户营销大户,规范了全县生猪养殖协会、脐橙协会和行业协会等营销组织的运转,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四是抓创品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生猪、脐橙、茶叶、酸菜王等主导产业产品质量,形成名优特产品,不断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生产发展是生活宽裕的渠道,它既是扶贫开发的目的,又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定南县在扶贫开发中,狠抓促进农民增收的产业建设,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生产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效益农业,发展生产性扶贫开发,作为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消除贫困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目标和要求。

第四,抓好生态扶贫,改变农民人居环境。为把贫困村建设成为“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定南县给新农村建设点(包括重点村的新农村建设)制定了扶持奖励政策,明确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用于政策扶持和技术推广,另外拿出180万元奖励先进镇村用于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是规划建设部门无偿为扶贫开发重点村的新农村进行规划设计;二是国土部门对扶贫开发重点村的拆旧建新免收一切规费,在农民新村规划区内建房,按成本价提供土地;三是林业部门对扶贫开发重点村的自产自用竹木免征一切规费。目前,该县重点抓了93个“三清三改一拆一分一绿”新农村建设点和12个“猪-沼-果(菜)”生态能源建设点,为村民实现增收与环境改善同步进行,达到一举两得效果。定南县狠抓生态农业建设,着力开发生态型、环保型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努力为重点村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第五,抓好党建扶贫,建设和谐新农村。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是搞好扶贫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前提,农村是开展具体工作的主战场,村级领导班子是开展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领路人。定南县结合村级组织建设、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今年派出158位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常驻基层,开展扶贫、党建、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在党建方面以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为重点,切实抓好村级班子建设,增强其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通过加强村级干部规范化管理,大力实施村干部素质工程,建设一支想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农村党员队伍,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和水平。通过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基层民主,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制度,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实践证明,通过党建扶贫来帮助贫困农民脱贫增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定南县自实施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共有7家省直单位和46家市直单位在该县开展党建和定点扶贫工作。多年的党建扶贫,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不可置疑的明显成效,为重点村的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都是重点村难得的历史机遇和重要资源,定南县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以扶贫开发助推新农村建设,借新农村建设力促扶贫开发,使两者优势互补地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实现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的双赢新局面。

[作者简介]徐胜忠,男,江西省定南县扶贫办工会主席。

扶贫开发管理体制 篇6

不断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新水平

洋县扶贫办

(2011年3月28日)

我县在2001年被国家扶贫办确定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强化资金管理,发挥最大效益,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建设社会新农村做了重大贡献。在扶贫资金管理中的主要做法是:

一、严把扶贫项目入围关,是强化扶贫资金管理的基础。按照开发式扶贫要求实施项目,是管好用好扶贫资金行之有效的途径。在实际工作中,一是根据扶贫重点村规划和乡镇、村扶贫移民点申报情况,县上采取公开竞选和实际考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项目实施村,对那些村两委班子强、想干事、能干事和群众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强的村优先安排,从而保证了启动一批,建成一批,脱贫一方。二是围绕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和依据乡镇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业绩安排扶贫项目,在重点村计划安排上突出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原则。财政扶贫资金重点用于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村容整治。扶贫贷款重点支持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

关键。我们根据《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结合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实际,制定了《洋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建设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和《洋县扶贫移民项目资金监督管理实施意见》,在资金管理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了重点村建设项目实行一项一申报、一批复、一验收、一报帐的“四个一”管理办法,扶贫移民到户补助资金兑付方法由“四联单”改为“一折通”兑付,确保“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资金走”。对项目资金实行公示和县级报帐制,省市计划下达的扶贫项目资金在县电视台进行公示,扶贫重点村、扶贫移民项目村按参与式要求、尊重群众意愿上报项目,将批准下达的建设项目、财政资金、移民对象和补助标准在村政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县办在项目资金拨付中,严格执行财政投资2万元以上的项目,必须有资质部门的设计预算,凭设计预算拨付资金。扶贫项目资金实行封闭运行,通过县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直通车”下达,县、乡镇实行专帐、专户、专人管理,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由乡镇扶贫办和财政所共同监管,项目竣工后扶贫、财政、监察组成验收组进行验收,按照乡镇财政审查、县扶贫办、财政局审核的程序报帐,做到严格资金管理渠道,严格资金拨付程序,严格县级报帐审核。项目实施单位实行扶贫资金专人管理,一支笔审批,确保财政扶贫资金专款专用,发挥了应有效益。

手段。实行扶贫资金监督检查制度,对扶贫项目资金做到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的全程监管。在扶贫项目资金监管中,严格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从立项到设计、开工、竣工验收各个环节实行报(审)批制,严格程序,规范管理。对扶贫项目实行项目法人制、质量监理及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确保项目建设质量。重点村建设和扶贫移民任务全面完成后,县扶贫领导小组组织财政、扶贫、监察、审计等部门并邀请人大、政协参加组成验收组,进行认真检查验收和资金审计,使扶贫项目资金真正达到了管理规范,专款专用,安全运行,效果明显。

近10年来,我县先后使用财政扶贫资金8800万元,扶贫贴息贷款2.7亿元。由于始终严格程序,规范管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先后启动建设扶贫重点村160个,新建、改建村级道路1630公里,其中混凝土硬化通村主干路250公里,建桥涵300座,改造农电线路138公里,新建人畜饮水工程595处,解决了5.18万人的饮水困难,改建村小学及村委会120所,改建乡镇卫生院8所;发展干鲜果、中药材等经济林园8万亩,食用菌120万架,养畜25万头;改厨、改厕、改圈4250户。累计实施扶贫移民搬迁1831户、7717人,建5户以上的集中移民点80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彻底改善,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村容村貌显著改观。全县汉江沿岸和108国道沿线、洋华路沿

线“一江两线”区域板块开发已具雏形,特别是以华阳镇红石窑、汉坝等10个村为重点的洋华路沿线集中连片整村推进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打造华阳景区做出了积极贡献。2007年前建设的102个重点村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市级连年抽验的22个村中有18个村获得优秀格次,优秀率达81%;省级抽验02建设的阳光、庙垭村均获优秀格次,阳光村被评为全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先进村。“十一五”期间,全县扶贫开发工作连续五年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2007、2009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共获得省上奖励资金130万元,被省扶贫办评为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优秀县。

开创具有新疆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 篇7

关键词:扶贫开发 伽师县 对策

一、伽师县扶贫取得的成就

伽师县重点围绕“稳粮调棉、扩枣强畜、促瓜增棚、转劳外销、建房节水、增水增地”的发展思路,突出抓好特色伽师瓜产业、设施农业、红枣产业、畜牧业和劳务输出五大主导产业,并且今后将会把蝴蝶兰作为第六大产业大力发展,稳定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和农民增收格局。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关注民生、促进发展为中心,紧紧围绕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产业扶贫三项工作为重点,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这是伽师县扶贫开发造福贫困百姓走出的一条新路。从表1可以看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939元增至2011年的4507元,年均增长297元,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0年多累计实施扶贫项目172个,投入项目资金13072.5万元,解决了16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的贫困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伽师县扶贫开发现状

伽师县是以农业为主,农林牧副相结合的农业县,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2011年全县总人口为38.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5.21万人。根据人均收入2300元的贫困线标准,全县的贫困人口170608人,约占全县人口的44.2%,占全县农村人口的48.5%。

由于受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牧民的贫困程度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贫困面广。全县13个乡镇中,有重点贫困乡8个,每个乡镇都有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全县的300个行政村里,有190个重点贫困村。二是贫困程度高,贫困人口比例大。在2011年,根据新确定的人均收入2300元的贫困县标准,全县贫困人口37667户170608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48.5%。返贫、因灾致贫、因病致贫的现象很严重。三是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发展支撑能力极弱。虽然近年来伽师县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但道路不通、水利老化、电力不足等制约伽师县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三、伽师县扶贫开发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打响,广东佛山作为对口支援城市,给伽师县带来了很多的发展机遇,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伽师县的扶贫工作也面临如下的许多问题:

(一)扶贫开发难度大

由于贫困人口多、程度深、面广、基础条件差、地方财政困难、水资源匮乏、农村产业结构急需调整、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发展速度慢、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社会福利低、水利设施落后、行业资金整合难度大等因素的制约,给扶贫开发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二)生产生活条件差,增收渠道单一

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190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很差,居住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恶劣环境中,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农民产业结构单一,农牧民收入70%来自种植业,无法禁受自然灾害、身体疾病、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因灾致贫、因病致贫的返贫现象严重。

(三)招商引资的环境有待加强

伽师县当前部分农产品,特别是伽师瓜、伽师杏、伽师酸梅、西梅等,虽然有相当市场知名度,但在市场竞争中并不占优势,种植技术含量较低,经济效益并不明显,且未形成规模化主导产业,导致了招商引资的外部条件的落后,很难引进相当规模的企业。

(四)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当地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作为传统的生产方式,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每年的产业结构一直在调整,但是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还是较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仍然过多。要想改变生活水平,应该在集约型、技术型产业发展和提高产业附加值上多花力气。

四、开创具有新疆特色的伽师县扶贫开发之路的对策建议

(一)开发生态建设扶贫模式

生态建设扶贫是指,通过加快伽师县贫困山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带动扶贫开发、生态建设,实现人口、经济、生态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脱贫致富。因为大多居住在山区,过度放牧、伐树取火的现象十分严重,而植被的减少,很容易引起沙尘暴和洪水等自然灾害,因此,生态建设,有利于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带动生态保护的良好发展模式。

(二)开发新的合作模式

伽师县由于盛产伽师瓜等林果产品而经济好转,但大都是粗加工产品,产品附加值不高,应该发展“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形成“公司+农户”、“市场+中介+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农民负责种植瓜果,然后公司直接收购进行深加工,共同致富。在农闲时,企业可以培训农民学习种植技术,以便提供更好的产品,将外向型农业和优质畜产品产业发展壮大。

(三)开发移民搬迁扶贫模式

移民搬迁扶贫模式是指将环境脆弱的不宜开发地区、环境保护区等地域内的贫困人口搬迁到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异地开发扶贫。做到迁进来,有房住,有地耕、有粮吃、有畜养,搬得出来、稳得下来、富得起来。但是,不仅要移民搬迁,还得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要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自给自足。

(四)开发一线守边、二线固边、三线服务的机制

“一线守边、二线固边、三线服务”的山区扶贫工作新模式注重解决守边户民生问题。一线要将建设住房、饮水用电、行路、广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作为首要任务,注重解决守边户民生问题和生计建设;二线要将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和健全社区服务功能作为重点,增强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创造固边条件;三线要注重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为一、二线的发展与稳定提供支撑和保障。

(五)提高“造血”能力

扶贫先扶智,提高自身“造血”能力。先从思想上改变他们的想法,靠政府吃饭不如靠自己脱贫致富。伽师县的少数民族居多,大多数不愿意学习新的技术,或是由于政府的扶贫资金,形成懒惰的性格。政府组织他们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培训学习完之后便可在当地企业就业,这样就可以做到“离土不离家,进厂不出城”,将劳务输出的产业发展壮大。另外,对于那些没有明显特色资源优势的贫困村,可以考虑通过实施参与式整村推进系统工程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某些具有特色资源优势的贫困村,可以实施特色产业开发扶贫或乡村旅游开发扶贫等模式。而小额信贷和劳动力转移等模式则是一种有效补充,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和前几种扶贫模式结合实施。通过各种途径,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倾斜之下以及在政府及贫困户自身的努力之下,贫困只是一时的,未来伽师县的经济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贫困人口一定会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①朱金鹤,崔登峰.新形势下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类型与扶贫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32)

②赵国明. 新疆实施扶贫开发纲要成效、问题及对策建议[J].新疆社会科学,2009(5)

③朱明俊. 喀什走出开发式扶贫新路[J]. 新疆日报(汉),2010(9):第006版

④钱微,郭艳芹.“十二五”时期新疆扶贫开发的战略思考[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2(1)

〔本文系教育部文科基地重大项目基金资助课题“新形势下新疆跨越式发展研究——产业发展与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研究”(课题审批号:10JJD850003)阶段性成果〕

扶贫开发办公室社会扶贫工作汇报 篇8

县受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完成特困村公路建设7条45公里,新建囤水田353亩,新建维修水利设施1300处,维修校舍1处,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7期,培训950人(次)。

一、广泛宣传,深入发动

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需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来参与推动此项工作。特别是去年的汶川大地震,由于贫困地区地势偏僻,交通闭塞,房屋结构落后,因此,损失较为为严重,群众生产生活十分困难。为调动全社会参与帮扶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发动。一是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播放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唤起社会各界对贫困群众的同情;二是广泛及时宣传在抗震救灾中帮扶贫困群众的先进事迹,用先进典型来感召群众参与;三是县委、县政府要求各单位将参与社会扶贫作为加强对内部职工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每个部门定期分批安排职工到贫困地区进行帮扶,并将帮扶成效与工作业绩挂钩。

二、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为切实加强社会扶贫工作的领导,动员全社会参与、关心、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建设。自20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每年都以两办的名义联合下文,要求加强社会扶贫工作,并实行扶持政策一定五年不变。县委还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特困村制度,明确了每个县级领导和部门所联系的贫困村具体的帮扶内容,特别在今年抗震及灾后重建期间,每个领导与部门多次深入联系村,帮助研究制定具体的救灾措施,协调解决重建所需的物资,确保全县没发生一起因地震造成的纠纷。

三、加强督促,公开公示

为确保社会扶贫工作取得成效,县委、县政府将各单位及其职工的捐资情况纳入了年终的目标考核。在捐资过程中,绝大多数单位及干部职工反应积极,但有少数单位及个人因认识不到位以及其它方面的原因,没有按时捐款,对此,县扶贫办协调县督查室在党政网上发出《督办通知》,要求未捐资的单位限期完成捐资任务。同时,建立资金使用监督

机制,对单位和个人的扶贫捐资,一律存入扶贫专户,资金的使用原则由县扶贫办提方案,交县扶贫领导小组集体审定。资金的筹集情况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在《大足报》上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安排到特困村的社会扶贫资金,严格按项目管理程序报批,执行扶贫资金的“备案制、报帐制、公示制、审计制”管理,建立健全社会扶贫资金专帐、项目台帐制。对一些重点建设项目,还邀请县纪检、监察部门实施全程跟踪监督,县审计部门定期审计,确保扶贫资金的规范使用。

今年社会扶贫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极少数单位和个人对扶贫工作认识不足,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二是社会扶贫筹资主要来源于县直部门和街、镇、乡单位、职工及工商企业,居民捐资较少,筹资渠道不宽;三是社会扶贫力量仍然较为薄弱,扶贫面有限。

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

工作,确保社会扶贫工作成效。

1、积极做好筹集社会扶贫资金的各项工作,并不断拓展筹资渠道,力争资金筹集额有新突破。

2、加强调研,合理安排今年筹集的社会扶贫资金,充分发挥社会扶贫资金的效益。

以资源优势促武陵连片扶贫开发 篇9

武陵山区地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4省市,涵盖71个县(市、区),区内人口3600多万,是少数民族聚居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贫困类型多。2011年,中央在武陵山区率先启动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探索以跨省片区为单位组织大规模扶贫攻坚的经验与方法。国土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扶贫开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以来,我们以“加强国土资源工作,促进武陵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为主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武陵山区国土资源特点

武陵山区国土总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境内群山起伏,岩溶发育强烈,属典型的山地、高原地貌。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其在国土资源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一是土地利用率较高,但土地利用效率偏低、耕地资源相对稀缺。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用地为主,建设用地次之,未利用地很少,土地利用率较高。如区内的邵阳市、湘西州土地利用率分别达93.55%、94.53%,均高于湖南全省平均水平。但区内土地利用相对粗放,地均产出不高。如邵阳市地均固定资产投资为0.68万元/公顷,地均GDP为1.73万元/公顷,仅为全省同期平均水平的57%和55%。

此外,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区内耕地面积较少,人均仅为0.81亩,逼近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定的粮食安全警戒线。耕地后备资源匮乏,新增耕地潜力不足。据调查,到2020年张家界、湘西州、邵阳、怀化等地新增耕地潜力分别为13067.03公顷、17145.62公顷、22927.74公顷、16302.49公顷,均处于较低水平。

二是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武陵山区地跨湘西、鄂西、南岭、长江中下游等多个全国重点成矿区带,矿产资源种类繁多,锰、锑、汞、石膏、铝等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列。如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湘西州,已发现矿产63种,其中探明储量的27种,钒矿遍布全州,锰矿工业储量居全国第二,铅锌矿居全国第三,汞远景储量居全国第四位,全州矿产资源总价值达2万亿元以上。此外,利川、建始、张家界、桑植、秀山具备较好的石油天然气赋存条件,酉阳、彭水、铜仁等地页岩气资源较为丰富。

三是生态良好,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区内森林覆盖率达53%,是我国亚热带森林系统核心区、长江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有“华夏绿心”之称。生物种类多样,素有“华中动植物基因库”的美誉,拥有水杉、珙桐、银杉等一级保护树种,娃娃鱼、金丝猴、金钱豹等珍稀动物。自然景观独特,组合优良,分布密集,极具开发潜力。区内有世界自然遗产地2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处、国家森林公园15处、国家地质公园2处。武陵源、梵净山、凤凰古城等景区驰名海内外。

四是地形地貌复杂,地质灾害频发。武陵山区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类型气候,降雨时长量大,加之区内山高坡陡、河流溪沟密布,导致山洪地质灾害频繁、土地石漠化严重。同时,还有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演变迅速的生态环境脆弱带。此外,历史上粗放的矿产开发方式造成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流与空气污染、矿山地质灾害等生态环境破坏现象。露天采矿和地下采矿导致的崩塌、滑坡等较为普遍,洞渣及尾砂渣的存放堆积占用土地现象严重。

理念与规划要创新完善

牢固树立科学的国土资源利用与管理理念。一是因地制宜的理念。武陵山区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条件差异大,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确定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矿产开发、耕地保护、生态修复等不同土地的空间开发方向和管理模式。二是统筹协调的理念。在宏观层面,应统筹武陵山区与环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成渝地区、黔中地区等大区域之间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关系;在中观层面,应合理统筹湘黔鄂渝四省市国土资源管理格局,综合考虑城乡区域发展因素;在微观层面,应统筹协调建设用地、生态用地、资源开发等不同用地类型的关系,建立统筹兼顾的国土资源利用体系。三是节约集约的理念。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强化节约集约考核评价,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资源开发水平。四是生态环保的理念。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武陵山区总体处于限制开发区域。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中,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土地供应制度和矿产资源准入退出机制,切实维护区内良好生态环境。

建立完善国土资源规划体系。一是建立国土资源规划协调机制。加强武陵山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的省际衔接,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化规划的总体管控作用。二是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滚动修编制度。根据《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确定的城镇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发展规划、基础公共设施建设等内容,相应调整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耕地保有规模、土地利用方向等规划参数。三是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村工作。统筹村级产业发展、耕地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土地利用要因地制宜

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机制。一是推行差别化用地政策。适当增加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支持怀化、黔江、恩施、张家界、吉首、铜仁等中心城市及一批重点城镇建设,交通、能源、水利、电力、通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旅游、文化、特色农业等产业发展。突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完善用地审批模式,支持张家界旅游用地改革试点,适当放宽产业用地限制,探索只征不转、只转不征等多元供用地模式。二是加强城乡土地统筹。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确保农民合法土地权益。灵活应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着力盘活城乡存量建设用地,在确保建设用地总量平衡的前提下,支持重点城市、重点产业发展。稳妥推进集体建设流转,探索开展宅基地和林地抵押融资试点,逐步完善宅基地退出机制。三是积极支持扶贫搬迁工作。优化土地审批服务,适当减免审批费用,及时落实扶贫搬迁或避灾搬迁用地。

扎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一是将土地整治与发展特色农业结合起来。创新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申报与实施机制,为油茶、茶叶、桑蚕、高山蔬菜、魔芋、柑橘、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优良种植基地。二是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以乌江、清江、澧水、沅水、资水等区内主要河流为重点,推进流域性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确保区内粮食供给安全。三是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提高耕地开发项目标准,加大新增耕地后期管护投入,允许区内节约补充耕地指标在省域内有偿、有序流转。

矿业开发要绿色可持续

大力发展绿色矿业。一是切实加强基础地质工作。优先部署并尽快完成区内1:50000万区域地质调查等基础地质调查工程,查清基本资源底数。二是建设一批矿业经济基地。针对锰、铅锌、页岩气、铁、钒等重点矿种,部署一批整装勘查项目,力争找矿重大突破。加大资源开发整合力度,扶持一批探采、选冶一体的优势矿山企业。支持利川、吉首、邵阳、怀化等地依托本地优势矿产资源,延长产业链条,提升资源综合加工能力,建设大型矿业经济基地。三是加强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快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切实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一是全面推进地质环境详细调查工作。争取在2015年前全面查清区内地质灾害状况和发育规律,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工程勘察,完善治理措施与方案。加快推进重点矿区1:10000万矿山地质环境普查,查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分布、成因、变化规律等。二是推进重点地质灾害治理和搬迁避让。加大中央与省级资金投入力度,实施一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创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机制。编制市县两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规划,健全矿区地面沉降、塌陷、地裂缝、地下水系变化防控机制,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四是加强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加大地质遗迹调查力度,争取发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地质遗迹。继续推进崀山、红石林、乌龙山、梵净山等地质公园建设。

基础工作要加快发展

加快发展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确保每2年更新一次覆盖全域、地面分辨率不低于5米的影像,每年更新一次覆盖主城区、分辨率不低于1米的影像。开展张家界、崀山、红石林、梵净山等景区三维动态地图制作,促进景区数字化建设。

加强基层国土资源管理能力建设。在国土资源系统建立挂职和跟班学习制度,人才培训、人才奖励等向片区倾斜。加大执法装备支持力度,由部省统筹资金,争取实现市县国土资源部门“1+1”用车(一台公务车加一台执法车)。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规划修编等重大业务经费,加大资金直接支持力度。

完善国土资源支持扶贫开发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跨区域的国土资源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湘黔鄂渝四省市国土资源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商重大国土资源管理问题,增强区域国土资源政策协调性。二是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各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分别建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专门扶持政策并严格落实。三是建立对口扶贫机制。各省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协调本系统力量,建立先进地区国土资源部门对口支持片区内国土资源工作的扶贫机制。

村扶贫开发方案 篇10

一、丁庄村基本情况

丁庄村位于宿豫区丁嘴镇东南2公里处,是宿豫区的东大门,东邻泗阳县三庄乡,村域面积3.4平方公里,耕地3544亩,水塘面积132亩。全村共14个村民小组,户数680户,社会人口3097人(其中低收入户107户,343人,低保户16户,44人,五保户8户8人)。全村劳动力基本在外打工,在外务工人数约800余人,在本地就业100余人。本村主要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水稻为主,少数农户养蚕和种植金针菜。稻麦种植以及外出务工为本村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村集体增收方案

1、扶持本村凯宽生态鹅养殖项目做大做强,兴办养殖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发挥养殖大户的示范效应,进一步带动本村群众尤其是低收入户发展养殖业,实现脱贫增收。

2、利用集体闲置房屋发展集体增收项目。拟利用老村部闲置房屋开办水泥空心砖制品厂,目前该项目场地(丁庄村老村部)正在通过法律途径回收。

三、挂钩单位兴办实事计划

1、加快推进丁庄村新水厂建设工程,在目前130米深水井已经竣工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后续附属建筑物及管理设施建设进度,确保本村村民早日吃上安全放心的饮用水。

2、争取到省农业开发扶持项目,拟对本村汤庄组至倪庄组之间的道路进行水泥硬化。

3、积极协调后方单位市水务局继续加大扶持力度,近年来,经过市水务局帮扶,我村的水利设施条件有所改善,未来几年,该局还将充分发挥行业优势,进一步提升丁庄村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条件,助推三农发展。

4、继续加大农业招商力度,招引适合本地发展的项目,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四、集体增收及“三来一加”项目

1、丁庄村凯宽生态鹅养殖合作社。该项目一期占10亩,生态鹅存栏养殖规模为10000羽/茬,按照每年八茬推算,年利润可达到40万元。该项目目前正常用工6人,高峰期用工达到20人左右,计划二期再征地10亩,扩大养殖规模,实现20000羽存栏规模。

2、仓基湖生态休闲垂钓中心项目。该项目占地170亩,计划投资500万元兴建集吃、住、休闲及垂钓于一体的农家乐综合体。

3、珍荣家庭农场项目。该项目占地100亩,以种植水稻、小麦及特种蔬菜为主。常年用工在10人左右,农场年利润15万元。

篇二:丁嘴镇周夏村2014年扶贫开发方案

一、村基本情况

周夏村位于丁嘴镇东北3.5公里处,泗阳县穿城镇三庄乡紧邻,地处猴子荡和柴塘河畔,全村陆地面积3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2036亩,14个村民小组,650户,2370人,全村低收入户61户,216人,低保户43户,100人,五保户5人,外出务工人数为816人,本地就业人数332人,外出务工收入大户12户。为加快周夏村脱贫攻坚工作建设步伐,现结合周夏村实际情况,特制定脱贫攻坚发展规划。

二、村集体增收方案

1、发展好周夏木材加工厂。周夏木材加工厂于2013年建成,投入资金为35万元,其中借贷15万元,自筹资金10万元。木材加工厂占地5亩土地,其中生产车间与仓库房占地380平方米。每日可生产板皮8000张,每张板皮价格10.5元,利润约为0.05元,每年可产生8万元效益。2014年准备与当地大户签订承包协议,将木材加工厂承包出去,直接为村集体创造收入,(出自范-文-先-生-网)同时可提供就业岗位8个,带动低收入群众就业,带动共同致富。

2、经营好村级创业实业公司。周夏村为进一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13年初创办一个电子厂,现有工人24人,每人月工资1200元左右,电子厂从事电子零件加工销售,年获利约10万元,发展前景良好。

3、做好流转土地工作为民增收。周夏村猴子荡已流转土地2000亩,2014年准备再流转300亩,成立稻麦种植合作社,为宿迁市稻麦合作社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工作,组织带领低收入户人员,参与田间管理、播种、撒肥及道路工程,现已启动开工,组建16人,投资15万元,全村低收入户及有钢、木、瓦技术人员参加,大大提高低收入户的经济收入。

4、利用猴子荡和柴塘河的地理优势,倡导剩余劳动力和低收入户。发展养殖、养羊、养鸡、养牛。现已有6户养羊、养鸡8户,下黄鳝笼5人,逮泥鳅4人,我们正在组织5人投资15万元在柴塘河搞网箱养鱼60亩。

2014年春节前夕,我们抓住务工人员返乡契机,利用周夏大楼二至三层800平方闲置房屋招引项目。成功与返乡青年周同江签订电子加工经营合同,他自筹资金15万元创办电子零件加工厂,现已招工40多人,工人月工资1200元,年利润在15万元,发展前景良好。

三、挂钩帮扶单位为民办实事

1、基础设施:宿豫区农委先后争取对村中心路1580米主干道,投入资金25万元,完成道路的建设;为满足群众吃水需求,争取资金,由水利局牵头,打深水井1口,解决长期供水问题;为解决集中小区供电问题、小区道路问题、排水问题,村里先后与开发商协商,问题逐一得到解决,为解决适龄儿童上学困难,设置了会车道,开通了校车接送路径,方便了孩子上学。

2、社会事业:全力提升村卫生室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全村卫生室24小时值班制度,改善卫生室条件,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确保群众随时就医、安全就医。2013年村卫生室进行改造扩建,为老百姓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对村创业项目,村民签订保障协议,降低养殖风险。提供了会议桌椅80套,柜式大匹空调,为村办公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4年拟建设项目、环境整治发展

1、建设美丽新农村,必须彻底改变群众居住环境。农村缺乏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即使突击治理也只能保持较短的时间。对村内基础道路、池塘、水渠、菜园等基础设施进行彻底修理、整理、清理,制定相应制度,将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将保持良好环境的意识推广到每个村民。

2、整治柴塘河。2013年底,区水利局对柴塘河进行捞浅,现已完工,我们已纳入规划,拿出方案,将二分干柴塘河这“两河三堤”进行整治,从多方面筹措资金10万元,将3000米长的堤坡进行整修,为老百姓创造良好的种植条件,为他们发展增收提供了保障。

3、为方便群众的生活、生产、交通运输,向上级争取资金,上半年确保原同心村中心路约2000米水泥路畅通。

篇三:丁嘴镇丁长庄村2014年扶贫开发方案

为加快丁长庄村脱贫攻坚工作建设步伐,现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制定扶贫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丁长庄村位于丁嘴镇最北部,北靠关庙镇,东与泗阳县柴河村接壤,西连大兴,可耕地面积2250亩,全村以稻麦轮作为主。9个村民小组,430户人家,人口2350人,全村现有建当立卡户200多人,低保28户70人,五保户6人,外出务工人数620人,本地就业人数208人。

二、村集体增收方案

1、拟新建标准化厂房。

2014年拟争取资金建设“三来一加”项目标准化厂房一幢,以招租形式出租,租金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2、经营好村级创业实业公司。

2013年以村妇联主任李修勤为主兴办的电子加工厂,已基本拟定实施,2014年准备利用学校原有空房进行装修改造,解决村内留守妇女就业工作。规模继续扩大,前景看好。

3、发展好丁长庄村木材加工厂。

2013年已经立项,2014年计划实施丁长庄村木材加工厂,准备投资10万元,建设厂房占地3亩,发展板材生产,为集体创收。

4、做好流转土地工作,为民增收。

2013年由长中组丁成各同志牵头,南就老板计划在丁长庄村境内流转土地2000亩,计划分两年实施,一期计划800亩,正在签订各种合同协议,已基本落实到位,准备在其流转土地上栽花卉盆景,前景相当好。二期工程已经启动。

三、挂钩帮扶单位为民办实事

1、基础设施投入资金30万元,完成1500米村内道路建设,投入资金10万元资金,对村原自来水进行改造,解决村民饮用水问题,争取资金5万元对村电灌站进行改造,保证能排能灌。

2、社会事业。2014年拟利用上级帮扶资金建设村卫生室,确保群众就地安全就医。

3、招商引资。2013年与市残联领导洽谈,准备利用我村老校舍搞一个残疾器材加工,项目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20个,增加农民收入。

4、拟进行环境整治,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上一篇:造林配置下一篇:奥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