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十篇

2024-07-14

初中人教版 篇1

新课程标准规定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 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 难易适度, 适合学生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阅读系统中选文体裁丰富、典型, 但是缺乏体系, 实用类文章比例较少。

1. 体裁多样, 典范。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体裁丰富, 涵盖大约八类文体: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寓言、童话、神话、说明文、议论文、新闻报告、演讲、书信。基本选入古今中文的名家名篇、选文经典。中国古代先秦文学如《诗经》、《论语》、《孟子》、《庄子》、《墨子》, 魏晋人物风貌代表著作《三国志》、《世说新语》及东晋隐士陶渊明的诗、散文,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等,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入了五位, 宋代豪放词代表苏轼、辛弃疾, 婉约词代表李清照明清小说四大名著和《儒林外史》等;中国现当代散文大家巴金、老舍、沈从文、朱自清等作品, 著名诗人艾青、余光中等爱国诗, 鲁迅作品选入数量最多, 四篇散文, 两篇小说;外国文学选入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契诃夫的小说,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戏剧一篇, 著名诗人济慈、普希金等人诗作, 安徒生童话两篇, 等等。选文涉及多种题材, 既有自然景物、生态问题, 又有人类情感、生命感悟。选文系统根据单元导语归纳题材, 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选文基本关照到了初中生的生活经验与语文经验, 既能唤起学生现有的经验, 激发阅读兴趣, 如亲情、学习生活、自然、成长、动物等题材的选文;又能拓展、提升经验, 训练阅读能力, 如生命、爱国、战争、历史人物等题材的选文。

2. 体系缺乏, 实用不足。

根据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涉及的选文体裁, 将小说、诗词、散文、戏剧、寓言、童话、神话归到文学类作品, 将说明文、议论文、新闻报告、演讲、书信归入实用类文章。并且,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传记、书、序、表、记、铭等及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成为鉴赏的文学作品, 所以都归入散文。每册教材的选文体裁大部分属于文学类作品, 而文学类作品又集中在散文一类。选文缺乏体系性, 选文总数量不一, 两大类选文变化不一, 并没有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增加更多适应性选文。除此之外, 从表1可以看出, 单元选文系统似乎各成体系, 彼此缺乏联系, 甚至出现重合现象。如七年级下册书的第二单元爱国题材与九年级下册书第一单元爱国思乡有重合部分。实用类文章数目严重不足, 九年级下册教材就没有选入实用类文章。初中生进行语文阅读能力训练, 从现实角度说, 是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 快速读取重要信息, 正确看待网络信息。但是实用类文章太少, 而且类别不全, 与实际生活需要学会的实用文脱节。

二、助读系统类型多样、细节粗糙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 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 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类型丰富多样, 分为文字类资料 (编辑说明、单元导语、课文导语、文下注释、课文补白) 和图像类资料 (扉页彩图、课文插图) 。助读系统的多样类型加强了阅读能力训练的针对性, 但细节不够完善。

1. 类型多样, 有针对性。

文字类助读内容最先看到的是编辑说明。编辑说明简要介绍本册书的一些内容。单元导语介绍本单元选文题材内容, 明确阅读能力要求, 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课文导语更是紧扣选文内容, 有时以问句形式引起学生对文本的思考, 揭示选文主要内容, 同时明确具体阅读能力训练的重点。如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课文导语指出选文的目的在于学生理解文本的写作手法, 感受闻一多先生的人格魅力, 意在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文下注释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初中生扫除阅读障碍, 促进初中生对选文的理解, 有助于初中生进一步积累语文经验和生活经验。课文补白主要分为两大类资料, 分别是语文知识和选文的衔接拓展资料。补充与选文相关的资料, 有助于初中生更好地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赏析选文的特色。如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 课后补充程颐读《论语》的三段体会性语句, 借助前人对《论语》的评点, 引发、深化学生对《论语》的体悟。

图像类资料包括照片和绘画作品。教科书的扉页一般彩色图像, 图像下面接着附上一两句简短的文字介绍。课文插图往往分布在选文中, 并不是所有选文都配有插图, 配有插图的选文一般有一两张图片, 有的是作者照片, 有的是选文中人物绘画。这些图像意在给学生一个直观形象的了解, 又不会很多, 不让具象的图片限制抽象文字的想象空间。适当的直观具象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帮助学生更好地赏析选文。

2. 细节粗糙, 有错误。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具体细节处理得比较马虎, 出现了一些错误, 一定程度上可能使学生的阅读产生障碍。

首先是文下注释存在错误。第一, 选文出处存在问题。如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诗四首》中的《归园田居 (其三) 》和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诗五首》中的《饮酒 (其五) 》文下注释:选自《陶渊明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事实上,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陶渊明集》是1956年第1版, 在1983年第8次印刷, 两本书印刷批次不同, 而不是不同版本。文下注释应该标明为选自《陶渊明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同样的,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文下注释:选自《艺文类聚》卷七 (中华书局1982年版) 。事实上, 中华书局在1965年出版了《艺文类聚》, 上海古籍出版社在1983年出版了《艺文类聚》, 并不存在《艺文类聚》 (中华书局1982年版) 。所以选文出处应改为选自《艺文类聚》卷七 (中华书局1965年版) 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第二, 文言文的一些字词解释存在错误, 尤其是通假字问题。如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吾十有五而至于学”, 文下注释:有, 通“又”。但是在八年级上册《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中, 文下注释:有, 同“又”。《〈论语〉十二章》中“有”字的注释是对的, “有”和“又”是通假字。

其次是课文补白中语文知识缺乏系统性, 逻辑混乱, 显得有些随意。除了八年级上册书课文补白的语文知识最多, 是其他每册书的三倍左右, 其他五册书课文补白数量差不多。另外, 除了七年级下册和九年级下册补白的语文知识主题明确, 其他各册书补白的语文知识比较杂乱, 尤其是八年级上册书阅读方法与写作方法相互穿插, 不利于初中生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 阅读能力训练的助导作用不能发挥最大效度。

最后是课文插图的问题。有些插图和选文内容不符。如九年级上册《致女儿的信》一文中, 插图中的男人与女人两人都是站着的, 而选文中的文字确实“窝棚旁坐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这就说明插图出现了错误。有些插图的位置不对。如九年级下册《热爱生命》一文中, 插图内容和选文的第九段内容相符, 不应放在第六段下面, 否则这种插图的助读功能就会被削弱。还有些插图太抽象, 如九年级下册《诗两首》一课的第一首诗《我爱这土地》, 诗下面的插图抽象、粗糙, 没有什么美感, 感觉像是拼接、涂鸦。图中应该是一只鸟, 这样不仅符合诗中“假如我是一只鸟”的诗句, 而且更能体现诗人的伟大、情深。

三、练习系统题型多样、比例失衡

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 具有启发性, 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练习系统“研讨与练习”, 主要是关于选文的词汇解释、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及谋篇布局的分析。通过对练习系统题型与题量的分析, 发现练习系统提醒比较多样, 但题目难度的比例失衡。

1. 题型多样, 有选择性。

从练习题的做题要求层面分析, 练习系统主要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 而必做题中又有选做题, 二选一。选做题一般是应用拓展类, 包括话题讨论、课外资料收集、文本改写等。如九年级下册《音乐之声》第三题选做题“阅读影视剧本要注意体会它的画面感。你觉得画面感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这道选做题注意考查初中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感受戏剧这种文体的画面感特色。必做题中的选做题, 如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三题, 就是必做题中的选做题, 二选一。每册书中必做题所占比例比较大, 选做题所占比例很小。这就给学生留有一定自主选择性, 可以选做较高难度的题目。

从练习题训练的能力项层面分析, 练习系统主要分为单项能力训练和多项能力训练。相比较而言, 多项能力训练的题目较多。单项能力训练的题目, 如七年级下册《安塞腰鼓》的第一题:这篇作品运用大量短句, 营造激越的氛围。反复朗读全文, 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读出作品的气势。这道题目主要训练学生的认读能力。多项能力训练的题目, 如九年级下册《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课后习题第一题设计两项阅读能力:认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这首诗”训练学生的认读能力。“探究一下, ‘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即使是单项能力训练的题目, 也是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训练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如七年级上册《走一步, 再走一步》第一题, 通过勾画语句的形式训练初中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 八年级上册《落日的幻觉》第一题“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作品。试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理清作品的说明顺序”, 通过完成表格的形式加深初中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2. 比例失衡, 无梯度性。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中, 初中生阅读四方面能力训练比重不一。认读能力可用“朗读”、“默读”、“浏览”、“背诵”等词表述。理解能力可用“觉得”、“揣摩”、“解释”、“解答”、“概括”等词表述。鉴赏能力可用“感受”、“领略”、“品味”、“体验”、“鉴别”、“比较”等词表述。运用能力可用“示范”、“运用”、“借鉴”、“学写”、“仿照”、“转换”等词表述。按照以上分类原则, 将练习系统中的习题分类统计。这里统计每道题中总共涉及的阅读能力, 如七年级上册《在山的那边》第三题“朗读诗歌, 要注意诗中的情感起伏, 并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表达出来。试与同学一道, 讨论下面语句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并尝试朗读”, 这一道题目, 设计了认读能力与理解能力。

从上表可以看出:三个年级六册书的练习系统中理解能力训练比重一直是最多的, 其次是鉴赏能力, 但是鉴赏能力的比重基本不及理解能力的二分之一。认读能力与运用能力训练的比例差不多持平。这就出现四个能力训练比例失衡现象, 并且能力训练缺乏梯度, 较高水平的能力训练不足。

摘要: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系统包括选文系统、助读系统、练习系统, 这三大系统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文系统体裁类型丰富, 选文经典, 但是缺乏体系, 实用类文章太少。助读系统类型多样, 可以针对性地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但是细节处出现一些问题。练习系统题型多样, 但是难度设置不合理, 阅读能力训练比例失衡。通过分析阅读系统编制的优缺点, 扬长避短, 最大效度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阅读系统,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初中人教版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口语交际,内容特点,编排特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语文课程应当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致力于培养全方面的人才。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同时,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也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础性作用, 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而口语交际作为语文课程中的一部分, 自然承担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研究口语交际的价值取向问题, 我选择的这套初中语文教科书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2002年初审通过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简称“人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7至9年级) ”, 共6册。之所以选取这套教科书为研究对象, 一方面是因为它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中编写的教科书, 比较能够反映我国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使用面较广, 影响较大,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口语交际课程内容选择上的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对自身、自然和社会的关注, 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审美的素质和能力, 如“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关注人类, 关注自然”, “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等等。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共有六册, 每册六个单元, 在每个单元后的综合性学习中都设有相应的口语交际课程, 总共有三十六次口语交际。在这三十六次口语交际中, 它的安排并不是杂乱无章, 随意安排的, 也不是单调乏味的。从口语交际课程内容主题上考虑, 它主要涉及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这三大板块, 如表1。从口语交际课程内容题材来看, 它主要可以分为介绍类、独白类、交往类、表演类、交流类、讨论类、生活类, 如表2。下面我们用图表来说明: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 口语交际课程内容关于“人与社会”方面较“人与人”、“人与自然”更多, 这主要是因为, 人是社会的一分子, 每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这个大家庭,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要想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你必须要试着去了解这个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最基本的,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 每天都在与周边的人打交道, 每天都在处理与身边人的关系。当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不可忽略的, 我们从自然中攫取食物的同时, 自然也在以另一种方式回报我们。不管怎么说, 这三者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都是极为密切的, 我们必须正确合理地处理与这三者的关系。

从表2来看, 口语交际课程内容是相当丰富的, 有介绍类、独白类、交往类、表演类、交流类、讨论类还有生活类的。在介绍类中, 有自我介绍, 介绍一种动物, 介绍一处名胜古迹, 介绍你喜欢的季节, 介绍我的家乡, 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 介绍我喜爱的音乐, 介绍我所了解的名人事迹。在所有题材中, 独白类居多, 有说故事, 说目击情况, 说自己的愿望, 说我的初中生活, 说小说, 说千古风流人物, 说大自然的美景, 说古诗, 说季节等等。表演类主要是演讲, 针对学生面对生活的态度。交流类也较多, 推荐与自我推荐, 与同学交流关于剧种、植物、人物、书本和成长的想法。讨论类则有关于世界和平、辩论、金钱、科学等。生活类有如何运用语文, 怎样搜集资料, 关注身边的点点滴滴等。

口语交际课程内容是相当丰富的, 它尽可能地将与人息息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真实、客观、多样、全面地呈现给学生, 扩充内容的范围以及主题, 引起学生对自我、自然和社会的思考, 对口语交际体现多元文化的思想具有积极意义。

二、人教版教材口语交际内容编排上的特点

人教版的初中语文口语交际课程内容的编排无论是在单元与单元之间, 还是在单元内部之间, 还是在题干设计上, 它的衔接性都很强, 整合性很强。

首先, 从整体上来看, 单元与单元之间衔接地十分紧密。后一单元是前一单元的的延续, 是前一单元的提高, 相邻两个单元之间具有层级性。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段目标也呈螺旋式上升, 这些目标设计, 体现了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结合。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人与自我”为主题, 先编了认识自我、热爱生命有关的五篇阅读课文, 该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也就与此相照应, 以“这就是我”为主题, 设计了活动内容, 帮助学生在了解新同学的同时, 进一步认识自我。而九年级下册最后一单元以“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结束, 回顾在这三年里发生的你最高兴或是不愉快的事, 讲讲三年来老师、同学之间发生的奇闻趣事, 总结你在学习、生活、交友等方面的得失。中间穿插了许多关于生活、交友、学习等方面的口语交际内容, 让整个口语交际课程内容更为协调, 更为紧密。

其次, 从一个单元来看, 每册教材安排大小综合共六次, 且都与本单元的主题和课文内容密切相关, 其中都配置了关于口语交际方面的内容, 既可巩固并提高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效果, 又可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同时因为选取的材料为学生所熟悉, 使学生有了共同的知识背景, 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产生沟通的愿望和“一吐为快”的冲动。

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一般都是与课文相一致的, 可以说是该单元的练习, 是作为这个单元的补充而出现的, 单元后的口语交际有的是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十分相近的, 比如, 七年级上册中的口语交际, 以“我”为主体, 从自身、周边环境 (自然、社会) 探求, 第一单元口语交际的主题“这就是我”, 新学期伊始, 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 让身边还不熟悉的同学对自己也开始有所了解, 这是进行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也是重要的一步。第二单元的主题“漫游语文世界”, 是为了让学生在初中开始之时, 对语文产生兴趣, “处处留心皆语文”, 开始发现语文美之所在,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三单元的主题“感受自然”, 天然去雕饰, 大自然本来就是一种美, 培养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第四单元的主题“探索月球奥秘”, 接触科学, 探索科学的奥秘, 增加学生的天文知识,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第五单元的主题“我爱我家”, 让学生表达对家庭的感情, 多与家长沟通, 熟悉并进一步热爱家, 感受家的温暖。第六单元的主题“追寻人类起源”, 增加对历史的了解, 丰富学生历史知识。

最后, 从题干设计来看, 每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都是在一个大的环境下提出来的, 以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感受自然”为例, 这次口语交际安排了三次活动, 学生从这三项活动中任选一项, 这就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有话可说、有话想说的题目, 具有相对地开放性与选择性, 在第一项活动“‘我有一个朋友’”先是安排一次愉快的秋游, 与伙伴们一起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然后再班里组织一次活动, 以“我有一个‘朋友’”为题, 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一两个自然界的“朋友”, 并说说以它为友的原因, 要求非常明确, 这样的口语交际操作性更强。

初中阶段的口语交际的主题内容总体上来说是从感性走向理性的, 且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极为紧密, 这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话想说。对于学生不太懂的主题如科学、历史类, 老师就要鼓励学生积极查阅资料, 搜集相关的信息, 使学生在与同学的交流和讨论中从不懂到有所了解到想去了解更多。

参考文献

[1]黄添基.浅谈口语交际的训练途径[J].中国农村教育, 2005, (Z2) .

[2]李明洁.口语交际课程要教什么?[J].语文教学通讯, 2005, (26)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李海林, 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 (1978~2005, 理论卷)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人教版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探究 篇3

【关键词】人教版教材 小说教学定位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60-01

一、基于年段特征的小说教学定位

(一)七年级侧重养成阅读习惯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掌握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方法,并且可以了解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及通过复述的方式整体把握故事情节,但是对小说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阶段,没有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此时的小说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养成阅读小说的习惯,通过质疑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在阅读,圈划等学习活动中感受小说的魅力。

(二)八年级侧重掌握知识结构

八年级是初中阶段最重要的学习阶段,也是学生个性化转折的初始阶段,学生欣赏能力和美感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同时还要意识到学生对小说的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还处于比较肤浅的认识。因此,此时的小说教学应该是侧重用已有的小说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来分析小说中心人物的性格,从而激发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和思考,并初步向鉴赏层面过渡,增强学生对美感的提升意识。

(三)九年级侧重掌握鉴赏方法

九年级时,通过两年的小说阅读和学习,学生不仅积累了一些小说阅读的知识和方法,同时也学会了初步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方法去解读新小说,但是与此同时所产生的变化是读小说的需要和期待产生了差异,更多的以消遣为目的的阅读就应运而生,学生的鉴赏品味和能力明显不足。因此,此时小说教学的侧重点就集中在让学生初步掌握小说的鉴赏方法,并为审美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二、初中小说的学习策略探究

(一)教师的教学策略

1.改变教学模式,增强自身的阅读意识,关注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动机,同时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阅读小说的自主性和探究性,鼓励学生有独到的见解,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感受和体验。切忌用解数学题的方式,设置标准答案。当然,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还要体现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能够以文本的深刻理解为前提,及时指出解读文本的明显错误和控制游离文本的不着边际的讨论。

2.注重课后指导,推荐优秀的小说,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发掘潜在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适当的推荐,或根据课本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课外延伸。在平时的学习和阅读中,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文学的创作,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发掘学生的潜能,体现学生对原著的解读赏析能力、想象和联想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写作能力。

(二)学生的学习策略

1.扩大阅读量,合理制定阅读计划。

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和《变色龙》这些课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阅读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等,学生通过自行对比与学习,既扩大了阅读量,又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计划的制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要与语文的教学目标相结合,同时兼顾到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同时,阅读计划要详细,及包括阅读时间,阅读数量,阅读目标,阅读范围,还要包括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如每天阅读时间至少30分钟;每天阅读时间至少 30 分钟等,都是有助于语文学习的方法。

2.读与思结合,培养学习兴趣。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习与思考是不可分割的,并且只有经过自己独立思索的知识,才能形成牢固的记忆。虽然有时仅靠自己的独立思考是不能解决所有疑问的,但是有了思考的阅读和学习要比“走马观花”有益的多。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的时候,务必要求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逐渐上升为拥有独立的见解。

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因此,阅读兴趣的培养就对语文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回到小说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不仅爱上“看”,更要爱上“学”。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于漪.语文教学要讲求综合效应.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曹海明,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4]陈琦.小说教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6 年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简介:

初中人教版 篇4

一、 教材特点。

1.教材认真贯彻了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的精神,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和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在教学内容中注意思想情感教育,着眼于提高民族的道德和文化素质。

2.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比较好地处理了语言结构和语言功能以及获得技能与运用技能之间的关系。语言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技能,是交际工具。语言应在用中教,用中学,学中用。教科书按语言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虽然学得少一些,但学生能积极地运用。使用新教材的教师普遍反映,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明显提高,打破了过去不能讲英语的哑巴局面。

3.教材内容切合青少年的生活实际,适合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征。图文并茂,形式多样,有吸引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且复现率高;注意开发学生智力,启发思维,培养观察、分析、判断、想象等能力。教师觉得内容好,爱教;学生有兴趣,爱学。

4.教材“配套成龙”,方便教学。教材系列化利教利学,从教学方法到教学要求都有一定的弹性。有了视听教材的配合使人感到身在祖国,照样能看到、听到、学到地道的英语。教师使用教学用书,对教什么,怎么教,解决什么问题,教学方法、步骤都比较清楚,而且还可以学习教学用语。有位教师深有体会地说,教了这本教科书才体会到自己是英语教师,学生也真正在学英语了。

5.具有改革精神的教材促进了中学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的改革。新教材着眼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因此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变过去的一些教学方法,例如,语言教学要联系实际;要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实现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随着教学活动的变化,教师需要发挥不同的“角色”作用;在重视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要进行四项技能的全面训练;增加口试和听力测验,促进了外语测试方法的改革,等等。许多教师说,使用新教材对教师的要求比过去更高了,必须要加强培训和教研活动,提高业务水平。

二、教材理念

1.培养学生掌握交际能力。功能法主张以交际功能为主要线索安排教学,同时考虑意念、情景、话题、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结构以及语体等。

2.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他们的需要确定教学的目的、要求、内容和方法。

3.教学过程交际化。功能法把外语教学过程变成言语交际的过程,在适当的语言情景和适当的交际情景中恰当地使用语言,使得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达到交际目的后的愉快,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

4.鼓励学生多接触和使用外语,特别是真实的语言材料允许他们反复使用语言,经过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中继语言阶段,逐步做到正确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5.功能法主张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单独一本教科书已难以全面反映语言的功能,需要用教学包,其中包括学生用书、教师用书、辅助读物,以及录音、录像、幻灯、图片等视听材料

三、教材发现

初中人教版 篇5

一、是“蓝色”还是“青色”

当我们上到八年级物理上册光学中《光的色散》一节时, 谈到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时, 仔细的学生就提问了, 不对, 老师不免有点尴尬, 其原因是什么呢?仔细一看,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但课本上图中的“蓝色”有些偏差, 所呈现的颜色比蓝色要深黑一些, 还有点偏紫。图中的“绿”和“蓝 (有色差) ”混合才是正宗的蓝色, 以课本为依据, 比蓝更深点的颜色是“青色”吗?或者说“蓝色”就是“青色”吗?这里所说的问题是课本的相关颜色说法和课本上呈现的图中颜色不一致。

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还是“红、黄、青”?教材并没有说明, 而配套的教参资料上的说法“红、黄、青”, 从这里看“青色”就是蓝色了。有苏轼词句“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青天”是否就作“蓝天”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其中的“青”和“蓝”又能否作同意所用。当然不能。

关于颜色的命名教材应该有具体统一的说法, 即“青色”就是“蓝色”, 或者说“青色”不是“蓝色”, 且物理教材中相关颜色的说法和所绘制图的颜色应该相保持一致。

二、是“估读”还是“不估读”

物理学中具有刻度的仪器在使用时都要求估读。九年级物理教材中关于《长度的测量》, 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但在初中学习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又不要求估读, 因为在初中的学习中, “估读”这一知识点要求过高了, 分度值涉及到“奇偶”问题, 特别是分度值不是0.1或1的, 估读起来更不靠谱。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页和第13页中的电压表的指针示数就不在整刻度线的地方。如第7页中的电压表示数是0.65V或3.25V (量程没有确定) , 当接大量程时, 分度值是0.5V, 0.5V是精确值, 0.2V和0.05V是估读数, 因为小数点后面的两位都是估读的, 不符合估读要求, 读记着3.25V自然是不对的。如果换着是电流表, 又该怎样估读呢?这些都是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果是在初中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 最好还是不误导学生。教材的改革目的是“从简不从繁、从易不从难”, 留给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和教师的教学创新空间也应该遵从这一原则, 也就是说教材编写时考虑到量程的选择但不考虑记数的估读就够了。

三、是“取平均值”还是“找规律”

九年级上期《长度的测量》一节要求理解“误差”一词的概念和了解减小误差的方法。此节书中谈到“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是长度测量减小误差的方法。只要提到多次测量, 学生便不分青红皂白地回答, 作用都是“求平均值减小误差”。“多次测量的方法”在初中生学习中得到错误的推广。初中的教材中除上述一种情况外, 其余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一概而论。对《影响电阻的因素》得到复习补充和巩固。

如《探究平面镜成象》的实验中, 多次测量的作用是总结规律, 增加结论的可信度, 绝非偶然。《探究电阻中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关系》时, 也要求对实验进行多次测量, 其目的是要求寻找“当电阻不变时, 电阻中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这一规律。《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也用多次测量, 目的是让学生能用伏安法测电阻, 知道影响小灯泡阻值的变化不是电压和电流, 而是阻值受到温度的影响。所以这里“求灯泡的平均值, 减小误差”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实验中的“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 (定值电阻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 就可以求平均值减小误差了。关于“测阻值”中的多次测量的意义, 很多资料上的说法不一, 主要是要看教材的版本。如果是过去老教材或不是人教版的物理教材, 把“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 不仅电路图与《探究电阻中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关系》实验中的电路一样, 还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但多次测量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改成《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一实验中, 采用小灯泡确实好得多, 一是发光时直观, 二是便于对结论的分析评价。

从以上所述来看, 多次测量的物理意义, 不尽相同, 教学中应该引起重视。

四、是“6颗”还是“7颗”

听完课后, 教研会上, 讨论激烈万分。这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功率》一节书后的“想想议议”的第一个问题 (第44页) , “一种彩灯的额定电压是36V, 要接在220V的电路中, 要串联多少颗这种相同的小灯泡, 才能正常工作?”讨论的焦点是“6颗”好还是“7颗”好?

我们将电路中的220V除以额定电压36V, 结果是6.1颗。但实际生活中没有0.1颗的说法, 有4舍5入的, 有进1法, 去尾法等到, 那么这里是选取“6颗”好还是“7颗”好呢?首先要从额定电压是36V上去理解, 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36V, 实际电压越接近36V电压的就越接近正常工作, 实际电压值远离36V电压大的, 就越不能正常工作。其次比较实际电压。将220V除以6颗时, 每一颗的实际电压是36.7V, 大于36V, 相差0.7V;将220V除以7颗时, 每颗灯实际电压是31.4V, 小于36V, 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相差4.6V。单从实际电压大于36V就不能正常工作, 小于36V就可以工作, 这种判断是不正确的。应该是从“能否正常工作”和“是否接近额定电压”去区分, 实际电压接近额定电压36V的, 才算是正常工作, 所以应该选择6颗才是正确的。

五、是“独立”还是“合并”

关于九年级《压力和压强》一节书长期以来, 都是合并在一节书中, 没有分开独立成一节, 其原因是压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 压力是影响压强的一个因素, 合并在一起逻辑性要强些。在实际的编写中, 突出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固体压强, 而压力只是提出了压力的概念, 一笔带过, 是略写。实际的教学中, 要讨论压力三要素 (大小、作用点和方向) , 本节书中特别要探究压力的大小。这样一来, 学习压力的知识就要一课时,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也要一课时。如果是按现行教材的结构去教学, 在一课时内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只能进行到一半的内容时间就结束了。如果是一课时内强行探究完成要学习的课程, 就谈不上科学探究, 谈不上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建议把《压力和压强》分成两节书《压力》和《压强》, 而且对压力内容的编写要适当详写, 便于指导学生进一步的探索。

初中人教版 篇6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但是目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宗旨倾向于为专业服务,教育的功利价值取向比较明显,这与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相违背。化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初中阶段,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成为考试的重点和难点科目,受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宗旨定位在应对考试上,而没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过程,但是教师授课时,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刻以“管理者”形象在课堂出现,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教学方法老套,课堂沉闷、压抑,学生只是既定知识内容的接受者和吸收者,缺乏自由发挥的空间,思维活动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学生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提高。此外,部分教师缺乏对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学习,综合素质不高,课堂教学随意性强,教学效果难以显现。

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巧妙设计课堂教学的导入

没有预设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导入新知识时,以旧引新,引导学生回顾与之相关的旧知识,实现新旧知识的顺利过度,初中化学课堂导入时,教师要把握导入的整体性,围绕教学实际,综合考虑新旧知识点的衔接,避免形成一种课堂孤立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入时显得生硬,学生难以接受。新课的导入时,要把握知识点的联系,将相关联的知识巧妙结合起来,以点带面,使学生脑海中形成主要知识点网络,引导学生将知识横向联系、纵向发展,做好知识点与面的契合,进而提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效果,同时巩固了前面所学知识。

2.引入教学情景,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情景是形成学习内容的具体背景,良好的课堂情景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堂内容以及学生的基础能力、性格特点等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在创设的情景中思考、探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创设的情景包括促进学生思考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试验情景以及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等。例如在讲解铁的性质时,提前给学生布置课前铁钉生锈的实验,课堂上教师将自己做好的铁钉生锈的三支试管与学生所做实验作对比,很容易得出潮湿空气促进铁的氧化反应这一结论,继续向学生提问: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生锈严重,想出办法如何阻止铁钉生锈?

3.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尽最大可能整合每个学生都能接受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创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情境,把学生引入教学活动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们还要精心设计课堂各个环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采取课堂授课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并为学生提供前沿性的案例分析环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建立好师生关系,增强课堂互动教学

课堂上,营造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师生间建立起足够的情感交流,才能启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到新课学习活动中去,提高学习效率。课堂上营造的情感氛围让学生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探索创新,更好地接受新知识,经过师生间的互动,让课堂活起来。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在一起,给学生创造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在《燃烧与灭火》(人教版)教学中,可在课堂上组织一次模拟火灾现场,学生来表演如何实施自救,教师借助化学知识给予点评,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会知识的运用。

5.提高教师素质,正确认识教学宗旨

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水平。此外,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正确认识教学宗旨,淡化教学的功利性,以学生实际发展和未来发展需要为基础,注重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三、结束语

初中人教版 篇7

关键词:语文教材,儿童视角,现状,危害

儿童视角是以儿童或者成人转换而成的儿童作为叙述者, 以儿童的口吻客观地呈现儿童的印象和感觉, 做出符合儿童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审美评价。

人民教育出版社 (以下统称人教版) 出版的全国通用的教材中有选用儿童视角的课文, 特别是现行的人教版新版语文教材, 在儿童视角方面有很大的改进。

然而, 全国范围内关于中小学教材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中小学教材被指有“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四大缺失。语文教科书被指缺少“儿童视角”。

语文教材中儿童视角状况究竟如何?为此, 我们对初中学生进行了调查。

一、语文教材中儿童视角现状

对学生问卷的统计分析, 发现:一是这套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儿童视角的文章, 对孩子们影响比较大的也是这部分文章;二是学生们普遍认为教材中具有儿童视角和学生本位的内容太少;三是这套语文教材所起的育人作用遭到怀疑。

1、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儿童视角的文章, 对孩子们影响比较大也是这些文章

(1) 以儿童视角来叙述的文章, 更让孩子们接受。

七年级至九年级的课本中, 学生们记忆最深刻的课文, 排名前十位的是:《爸爸的花儿落了》、《大道之行也》、《背影》、《风筝》、《出师表》、《孔乙己》、《喂, 出来》、《木兰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变色龙》。在这十篇课文中, 以儿童视角来叙述的文章有六篇。

(2) 有儿童情感的文章, 更能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七年级至九年级的课本中, 对学生们心里触动最大的课文, 排名前十位的是:《背影》、《孔乙己》、《变色龙》、《出师表》、《藤野先生》、《爸爸的花儿落了》、《伟大的悲剧》、《喂, 出来》、《大道之行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这十篇课文中, 具有儿童情感的文章有六篇。

(3) 学生最喜欢的形象, 是同龄人或儿童眼中的人物。

七年级至九年级的课本中, 学生们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排名前十位的是:儿童时期的鲁迅、诸葛亮、藤野先生、李白、《荷叶母亲》中的冰心、《风筝》中的表弟、《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爸爸、《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中的盲孩子、奥楚蔑洛夫、花木兰。在这十个人物中, 有五个是少年儿童, 另有两个是儿童眼中的人物。剩下三个是人尽皆知的人物, 大人小孩都喜欢。

(4) 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物, 是儿童或具有童心的作者。

七年级至九年级的课本中, 对孩子们影响很大的人物, 排名前十位的是:鲁迅、诸葛亮、藤野先生、林海音、狗娃、列夫·杜尔斯泰、范进、方仲永、小弗郎士、于勒。在这些人物中, “鲁迅”的选票以绝对优势压倒众数, 让人不得不佩服“民族魂”经久不衰的魅力, 但无可否认的是, 孩子们喜欢“鲁迅”, 还因为他作品中的“儿童视角”。鲁迅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先驱, 他“不仅有童心, 而且他感受事物的方式, 以至他的某些文字表达方式, 也是和儿童相似、相通的。”他“是用儿童的眼睛和心理去发现世界, 描述世界, 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自觉的儿童世界的复原。”

正是这些具有儿童视角的课文, 让我们的孩子深深记住了。然而, 这些实在是太少了。

2、学生普遍认为初中语文课本儿童视角不足

本次问卷调查的初三年级的学生中, 13岁1人, 14岁22人, 15岁47人, 16岁6人, 数据说明初中生的年龄大部分是11岁到16岁之间。

(1) 教材中的课文, 贴近少年儿童生活的选材很少。

大部分同学认为七年级至九年级的语文课本中, 只有很少故事是发生在15岁以下的, 其中有43.42%的同学认为不超过20篇, 即不超过11.11%。

(2) 教材中的故事人物, 儿童形象不多。

大部分同学认为七年级至九年级的课本中, 只有很少人物形象的年龄在15岁以下, 其中有44.74%的同学认为不超过20个。

(3) 教材中的叙事立场, 站在儿童视角的太少。

有80.26%的同学认为站在15岁以下的孩子的角度来叙事的课文不多, 其中有18.42%的同学认为“少得可怜, 屈指能数”。还有47.37%的同学认为课本中存在不适合自己年龄段读的课文。

3、对初中语文教材的调查整理发现, 儿童视角的确不多

针对调查结果, 笔者仔细查阅了初中语文教材, 统计结论如下:

初中阶段从七年级到九年级, 共6册教材, 169课课文, 213篇文章。因为有的课文里面有几篇文章, 比如短文两篇、诗五首。这213篇仅为“课文”, 不包括“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对每一篇文章认真阅读分析后, 笔者认为:

(1) 来自少年儿童生活的选材不多。

在七年级至九年级的213篇文章中, 只有37篇文章的选材来自或接近少年儿童的生活, 仅占总数的17.37%。并且, 发生在15岁以下的故事仅有24篇, 仅占总文章的11.27%。

(2) 属儿童形象的故事人物很少。

出现在七年级至九年级的这213篇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具有儿童形象的只有33篇文章, 仅占总数的15.49%, 并且, 年龄在15岁以下的儿童形象只有29个, 仅占总文章的13.62%。

(3) 儿童视角叙事立场的课文太少。

在七年级至九年级的213篇课文中, 以孩子的角度来叙事的文章只有32篇, 仅占总文章的15.02%。

从统计数据可知, 我们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儿童视角的确不多。那么, 这种缺少儿童视角、学生本位的教材, 教学效果如何呢?

二、儿童视角缺失的危害

1、学生逐渐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

(1) 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原本对学习语文还是有兴趣的。

21.05%的学生认为自己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喜欢语文, 30.26%的学生认为大部分时间喜欢语文, 43.4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时喜欢, 有时不喜欢, 主要取决于内容是否枯燥, 有趣味性。只有一位学生认为自己从来没有喜欢过语文。

(2) 许多学生目前对学习语文不积极。

近段时间对语文的态度, 有65.79%的学生认为“一般般, 碰上喜欢的内容, 就听得很投入, 碰上不喜欢的内容, 也会走神。有2位同学认为“如果没有语文课, 那我真是太高兴了。”原因多数是“语文课文有的内容很枯燥或者没有语文的魅力”, 少数几个同学认为跟个人心情有关。

(3) 学习语文已经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

课余, 会经常阅读语文课本的只有10.53%, 61.84%的学生选择偶尔读读, 另有13.16%的学生“做完作业就从不碰它”, 其中有2位同学说自己“没有做完作业也不碰它”。有21.05%的学生认为目前学习语文的目的是“应付考试, 提高成绩。”只有5.26%的学生认为是兴趣所在。

从以上数据反应出:学生原本是喜欢语文的, 但现在, 学生逐渐不喜欢语文了, 甚至把学习语文当成了一种负担。

2、语文课本对中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培养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 选文与初中生的情感生活不是很贴近, 难以起到教育的作用。

有30.26%的学生认为我们教材内容中含有最多的是“与我们的生活不是很相关的理论知识”, 另有11.84%的学生认为我们教材内容中含有最多的是“空洞的说教”。80.26%的学生认为语文课本中“有的说教色彩很重”, 其中有27.63%的同学认为“很多空洞的说教, 一看就知道在给我们思想教育了。”当学生们都看出这些是“空洞的说教”时, 说明我们的教育很难达到效果了。

(2) 大部分人物形象不能给孩子们以榜样参照的作用, 内容也不能起到情感引导的作用。

只有15.79%的学生选择“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矛盾时, 会参照语文课本中的内容, 自己试着解决。”剩下的同学都是选择寻求家长、老师、同学的帮助或参照影视作品、课外书来解决。这说明语文教材不能给学生很好的心理情感方面的榜样参照和引导, 教材所起到的育人的作用不大。

(3) 教材中给学生的正面引导, 无法达到价值观培养的目的。

85.53%的学生不很乐意接受课本中给的观点。其中52.63%的学生认为“有时候我会考虑书中所说的, 但我有我的观点。”其中还有5.26%的学生表示“我从不关注课本中的观点, 它说它的, 我做我的。”有85.53%的同学认为教材中有虚构的故事, 其中10.53%的同学认为有很多虚构的故事。这样的数据一方面说明孩子们已经有很强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孩子已经不信任语文教材中给出的正面引导观点了。

(4) 很多课文缺乏感染力, 难以承担塑造美好心灵的任务。

有76.32%的学生认为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 很少产生情感的共鸣, 其中有6.58%的学生认为“从未产生过”。说明教材中的选文不具备文艺感染力, 很难打动儿童并起到感召和熏陶。

三、孩子们呼唤儿童视角

在问卷中孩子们提出:希望语文教材能“更具童趣”;“课文的选择应该更适合12-15岁少年的喜爱偏向”;“少些伦理多些有启示的故事”;“别弄一些政治性太强的文章, 初中教育主要应放在心灵教育上, 多教给我们一些道理”;“跟上时代, 在青少年心理描写方面更大手笔, 不要太多理论性或是太高深、说教性的课文”……

面对孩子的呼唤, 我们岂能坐视不管?希望教育界更关心少年儿童心理, 让教育从学生本位出发, 还孩子一个儿童视角!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1949-2000研究丛书:中学语文卷[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

初中人教版 篇8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思考研究

一、新教材使用的现状调查

笔者通过对周边的11所学校展开了定向调查,选取了172名新教材使用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以访谈问卷的形式开展,经后期总结分析,共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首先学生整体方面对于新教材基本持认可态度,多数同学认为新教材比较注重在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但也有少量的同学认为新教材在习题的题量与难度和配套教材方面,仍需作出进一步改善,进行教材习题的难易比例调整。而笔者认为,在新教材的使用中,应当做到对教材使用方法的良好掌握,同时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方式及学生的学习特征及兴趣等方面,综合考虑对教材的整体改良,以此达到学生对教材方面的良好使用。以下为笔者个人对新教材使用的思考与建议。

二、新教材使用的建议与思考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改革,是一项基础教育较为艰巨的改革任务,同时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调查所得出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及建议:

1.调整教材相应部分内容,使教材更为具体、便于操作

教材知识内容过散,不利于系统地学习,是学生所反映较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因此在当前有必要对教材教学内容作出调整。以尽量使教材更为具体,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方便。诸如信息技术应用这一范畴,学生普遍反映教材应更为明确细致地陈设操作步骤,同时教师在授课中也要在演示相关软件的同时,教会学生把握操作的方法。又比如,对相关的定理公式,虽然课程标准中未明确要求学生進行把握,但教材中也应该通过某类恰当的形式给出,如小字标注形式,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具体脉络,以此加深理解。

2.强化配套教材资源的建设开发

因为新教材的使用不是太久,所以市面上相应的新教材配套资料较少,在此值得提出的是新教材自身附配习题较少,题目的难易度与教材的配套也欠缺合理,导致层次不分明,超越了学生现有学习水平,因此教材编写人员在教材编写时,对相关习题设置,应充分从学生的角度进行难易度的感知,这样对于教材习题选编及难易度把握将会更趋合理科学,同时也便于配套教材资源的开发,便于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3.教学设备需与课程改革步伐协调一致

为紧跟时代发展,新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做出了信息技术同数学课程的内容整合,并特地设置了信息技术应用相关栏目,但自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信息技术使用的情况,距离课程标准的要求仍存在着很大差距。在多数学校中,信息设备存在着置备不足,再者多数学校未良好运用设备资源,因此建议学校在教学设备方面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尽量令学生多接触、使用数学教材中所要求的信息技术,以促使学生对数学教材内容的深入了解。

参考文献:

[1]班毅敏.浅谈如何使用初中数学新教材及体会[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39):106-106.

[2]黄丽虹.初中数学新教材“空间与图形”难度比较[D].浙江师范大学,2009.

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解读 篇9

一、整体把握:

1、教材难易度适中,教师易把握准确教材的重难点;

2、教材仍然采用每单元一歌、一种主要音乐知识学习的体系;

3、教材依然以欣赏课作为音乐技能与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式;

4、教材扎根于中华民族音乐,适当增加外国音乐拓展音乐视野;

5、教材同样体现了艺术的综合性、人文性。

二、关于知识结构、技能与能力:

1、教材结构:

第一单元:绿色家园;第二单元:西南情韵;第三单元:瑰丽的电声;第四单元:歌剧世界;第五单元:化蝶;第六单元:婆娑舞姿

2、音乐知识:

第一单元:音画、组曲、管弦乐队;第二单元:西南少数民族民歌、小提琴独奏;第三单元:电声乐队;第四单元:歌剧;第五单元:协奏曲;第六单元:舞剧(芭蕾舞剧)

3、技能能力:

第一单元:关于“音画”(艺术通感)的认识:听音乐,选画面;听音乐,想像情景

达成方式:(1)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2)借助于对两首中外管弦乐组曲的选曲:标题音乐《瀑布与溪流》,《日出》的欣赏来完成; 第二单元:关于音乐创作与民歌的关系

达成方式:(1)歌曲:原始民歌《阿西里西》(贵州彝族);《歌唱美

丽的家乡》(苗族民歌)

(2)欣赏:创作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来源于彝族民歌);创作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小提琴独奏《苗岭的早晨》

第三单元:试用电声乐队中的乐器(如电子琴、电子合成器)编配乐曲 达成方式:(1)歌曲《大海啊,故乡》(电声乐队伴奏);(2)欣赏《渔舟唱晚》分别用筝、电子合成器演奏的不同效果;欣赏美国作曲家雅尼一人用电声乐队演奏的《夜莺》,区别电声乐器与传统乐器的不同; 第四单元:了解中外著名的歌剧,聆听歌剧选段;整理歌剧资料汇集成册 达成方式:(1)演唱歌剧选曲《猎人合唱》;(2)欣赏《洪湖赤卫队》选曲《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茶花女》选曲《饮酒歌》、管弦乐《卡门序曲》;了解古今中外的著名歌剧。第五单元:感受同一主题的不同艺术表现形式

达成方式:(1)歌曲:《化蝶》;(2)欣赏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认识“协奏曲”这一音乐形式 第六单元:通过对芭蕾舞剧的学习,体验音乐与舞蹈的关系,知道音乐在舞蹈中的作用

初中人教版 篇10

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碳的几种单质》之前,学生已有一定的化学积累,如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身边熟悉的物质——空气、氧气、水等、物质构成的奥秘、定量分析化学变化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开始从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角度,深入、细致地研究金刚石、石墨这两种物质,同时又穿插介绍了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及其用途,从而获得系统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方法,学习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衍变关系,为以后学习燃料及其利用、有机化合物、酸和碱、盐和化肥等单元的内容打下好基础。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在日常生活和化学学习中学生已经获得了较多与碳有关的知识,如碳的可燃性等,所以学习起来相对简单且易于接受。再加上九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简单问题及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能力,所以根据学生认知特点,采取了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观察分析等方法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让学生在体验和感受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活动探究

师 :金刚石的硬可是出了名的。我们有句俗语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同学们都知道像瓷器、玻璃等物质很硬很脆,一不小心就会碎裂,要按照一定的要求把它们分割开来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同学们的课桌上有一块小玻璃片,还有一把锋利的小刀,请大家用小刀在上面刻划一下,看有没有痕迹,有没有办法把它裁割成二片。

生 :用小刀按照直线进行分割,不成功。

师 :老师这里有一把刀,刀锋很粗钝,但它有特殊的功能。

学生活动 :两位学生合作,其中一位扶着尺,另一个学生拿刀靠着尺用力在玻璃片上一划,瓷片上出现一道划痕,然后轻轻一掰,分开了。

师 :这把刀并不锋利,但在刀刃上有颗小小的金刚石(投影放大给学生看)。见识到了金刚石的硬了吧。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矿物,利用金刚石的硬度, 常用它来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还可以制作钻头用于地质钻探、开采石油和打井等。金刚石是碳单质家庭中最光彩夺目的、最稀有和昂贵的,而同为碳元素组成的石墨和金刚石相比外表要暗淡许多,那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石墨。

二、交流讨论

师 :展示石墨。石墨的外表怎样来描述?

生 :灰黑色细鳞片状。

师演示 :用石墨在纸上轻轻一划就会留下一道痕迹。

师 :常用石墨来制铅笔芯。在使用中我们发现,有的铅笔写出来的字又浓又黑,而有的却很淡,有的很容易磨损,一支铅笔用不了多长时间,也有的很脆,很容易折断,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生讨论。)

师 :由于石墨太软,光用石墨作铅笔芯,既容易断又容易磨损。因此,生产上常在石墨粉末中掺入一些粘土粉末以增加硬度。粘土掺得越多,硬度就越大,但颜色也就越淡。所以铅笔芯有浓淡软硬的区别,在铅笔上就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

生 :交流展示自己铅笔的型号。

师 :数字可以比较大小,那字母H和B都表示了什么意思呢? 能找到对应的英文单词吗?

生 :交流讨论,争相回答。

师 :有的学生已经讲对了。“B”是英文“Black”(黑)的第一个字母,在铅笔中表示“软”;“H”是英文“Hard”(硬)的第一个字母,在铅笔中表示“硬”。“6B”铅笔最软,“6H”铅笔最硬,“HB”铅笔则软硬适中。

师 :现在同学们了解了铅笔上不同标号的意思了吗?

投影 :部分普通铅笔的标号及铅笔芯原料的配比 :

三、过程体验

师 :请同学们在纸上用小刀削一点铅笔芯的粉末,用手摸一下,有什么感觉?

生 :削笔芯粉末,用食指蘸一点,然后用大拇指配合轻轻研磨,体验滑腻感。

投影思考题 :如果有一把长期不用而开启不很灵活的铁锁,为了打开它,一般我们可采用什么方法?那通过刚才的感受与体验,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 :把铅笔芯的粉末放到锁孔里。因为铅笔芯的成分里有石墨,石墨具有润滑性,可以做润滑剂。

师 :好,这个实验留给同学们回家去做,好吗?

四、实验演示

师 :石墨除了做铅笔芯、润滑剂外,我们还经常把石墨做成电池的电极,这是由于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同学们打开过干电池吗?一般我们不要随意地打开电池,因为在电池里面会含有一些有害的物质,也不要随意丢弃,它对土壤的结构有很大的破坏性,废旧电池我们一般要回收后由专门人员进行处理。这是老师请专业人员从干电池中取出来的一个电极,主要成分就是石墨,也称为碳棒。现在我们就来验证一下石墨棒的导电情况。

演示 :这是一个试验导电的简单装置。把一根石墨电极和导线连接在一起,接通电源后,观察灯泡发亮,证明石墨是否具有导电性。

师 :刚才说到铅笔芯的成分里含有石墨,那现在我们一起来试验一下铅笔芯的导电情况。请同学们分组完成实验,试验你们铅笔芯的导电。

师 :同学们看到的灯泡都亮吗?这二支铅笔都能导电吗?这说明了什么?

师 :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一支小小的铅笔,在同学们探究中获得了这么多有价值的知识。在今后的学生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做个有心人,要随时处处留意我们身边的化学知识和科学知识。

五、模型辅助

师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呢?这我们要从这二种物质的结构上来找答案。

展示 :出示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模型。

师 :这是金刚石的结构模型,从中我们看到, 在金刚石的内部的碳原子在三维空间形成了一个连续的、坚固的骨架结构,并向空间发展成立体网状结构,这种结构在各个方向联系力均匀,联结力很强,要破坏它很困难,需要很高的能量,这种刚性结构给金刚石以极高的硬度和极高的密度等。再来看看石墨的结构模型。石墨内部的碳原子呈层状排列,石墨就是由多个这样的“层”重叠在一起构成的。在石墨中,同一层上的碳原子之间连接的很紧密,三个碳原子联系很牢,所以在层平面方向有很好的导电性质。但是各层之间的距离很大,层与层之间联系力非常弱,强度也小的多,因此受力后层间就很容易滑动,所以石墨较软。

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很复杂也很深奥,今后还将进一步地进行学习。

六、视频拓展

师 :除了金刚石和石墨以外,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用到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等,它们主要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

在水的净化过程中,我们曾经提到用活性碳可以吸附水中异味及杂质,因为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效表面积很大,能把气体或溶液中的一些细微颗粒吸附在它的表面,因此可做吸附剂。木炭也有相类似的性质。

视频 :活性炭吸附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视频 :防毒面具构造(滤毒罐的原理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

师 :科学家发现,除了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些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其中,发现较早并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目前,人们已经在超导体方面发现了C60具有非常优异的性能,另外在增强金属的强度、光学应用、对癌细胞具有杀伤效应等方面也有着巨大的功效。科学家们正在进一步地研究C60分子的结构和性质,期待着它在其他领域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科学家又致力于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纳米碳管的研究。

视频 :纳米碳管材料的优越性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主动建构的”。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和能力,而不取决于学生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侧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利用各种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协作、会话等教学活动,以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良好认识结构。引导学生自主得出结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同时也感受到用途反映性质,性质也体现了结构。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学习化学的意义,感受化学世界的魅力。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利用各种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协作、会话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以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

上一篇:相关及滑动相关下一篇:查询结果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