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四篇

2024-08-30

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 篇1

1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 是指那些适合于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广大基层群众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技术, 能够为广大基层、预防、保健单位的卫生技术人员掌握和应用的技术, 费用较为低廉、乡村群众在经济上一般能够承受的技术。

卫生适宜技术具有下列特点。①技术特性:必须是经过实践的、有科学根据的、可靠的卫生技术。②需求性:必须适合当地开展初级卫生保建的需要, 特别是满足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的迫切需要, 能促进和改善农村基层卫生服务。③通用性:在常见病、多发病上都能应用, 且容易为广大医药卫生人员掌握, 又能被广大人民所接受和欢迎。④有效性:能够为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疾病提供切实的普遍的效果。任何适宜技术都必须以一定效果为前提川。⑤经济性:费用较为低廉, 符合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能为那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所应用和负担得起的, 并能充分发挥作用。简而言之, 卫生适宜技术是简便、易行、安全、经济、有效的初级卫生保健技术。

2 国外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经验

国外卫生适宜技术研究起步较早, 一般都针对发展中国家。健康政策希望工程协会曾在美国弗吉尼亚举办过一次关于将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到发展中国家的国际会议, 会议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供应商都提出了一些建议[1]。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必须积极地组织人员培训, 提高国家的工业基础, 熟悉仪器的使用和维修, 并要最终学会生产;对供应商来说, 必须建立一个服务机构, 提供产品的信息, 供应配套设施, 保证维修, 训练买家使用和维修仪器等。

国外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主要是通过国际性的组织或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或农村贫穷地区进行适宜技术的培训和输出, 对技术的适宜性、培训的质量、仪器的运输和维护等进行严格的规定, 其范围和规模往往较大。

美国卫生适宜技术组织 (Program for Appropriate Technology in Health, PATH) 简称“帕斯”, 在促进妇女儿童健康, 侧重于提高生殖健康服务质量和控制传染病流行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且在社会健康教育、预防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毒感染、促进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等方面的创新和项目建设上久负盛名。PATH通过技术开发、应用调查、培训、行为改变、交流及宣传等途径来实现上述目标[2]。

3 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研究现状

3.1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效果

卫生部从1991年开始实施“卫生部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 2004年初, 国家科技部、卫生部、计生委、中管局联合组织开展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 为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开创了战略性的举措和新的思路。到2007年已累计推广适宜技术190多项, 累计培训各级各类医务人员40多万人次, 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据初步估算每年减轻农民疾病负担数亿元[3]。刘卫平等通过对重庆市两个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示范县使用适宜技术的医务人员和接受技术服务的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79.84%的适宜技术的应用效果为显著有效;适宜技术的掌握熟练程度越好、中医技术越多、医务人员年龄越大、培训时间越长, 应用率越高;西医技术的应用效果好于中医技术[4]。上海市卫生局自1992年起就利用行政管理渠道有组织、有计划开展5项先进适宜技术成果的推广进行探索, 效果满意[5]。刘凤英等报道在实施包含有推广适宜技术的云南省世界银行贷款卫生Vl项目后, 与实施前比较, 新法接生率、住院分娩率、孕产妇保健覆盖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妇女健康教育率等五项主要指标大幅上升, 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取得了较好的项目效果[6]。杨土保等结合适宜技术的提供方和需求方对在湖南省的示范县推广的30个卫生与计划生育适宜技术, 首先通过描述性统计, 描述各适宜技术的培训情况、技术使用情况、平均培训费用以及满意度等, 然后采用TOPSIS方法对30个适宜技术的应用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计算出应用绩效前5位和后5位的适宜技术[7]。

3.2 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机制或模式

多年来, 卫生部在组织向农村和基层推广适宜技术的工作中积累了许多经验, 在实践中形成了政府出面 (政策、组织协调) 、专家出力 (评价、咨询、培训等) 、社会参与 (推广与接受单位共同出资) 的推广机制。但还远远不能适应防病治病对新技术的需要, 因而需要营造一个大力推广应用适宜技术的环境并建立一个与此相适应的运行机制。薛塞峰等在选择国家卫生部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的适宜技术, 通过举办培训班、操作示范、技术指导以及结合群众参与的健康教育活动等, 向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示范性推广, 建立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适宜技术的运行模式。结果显示, 县、乡、村三级医生业务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缓解, 形成了适合宁夏农村的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模式[8]。曾智通过开展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四川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工作, 结合四川省及西南地区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有效模式与机制, 即“政府主导、高校牵头、校地联动”的模式[9]。王润华等研究认为,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最佳的模式是“政府主导+市场导向”的综合模式;适合的机制是以协调联动、社会动员、适当经济补偿、约束与激励并用四项为主的多项机制协同作用[10]。蒋健敏等在浙江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基层推广研究工作基础上, 从决策管理、技术项目、推广主体和受体等多个角度, 对现阶段影响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 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11]。

3.3 卫生适宜技术筛选或评估指标

在卫生适宜技术的遴选方面, 卫生、中医药、计划生育各部门目前已拥有一批较为成熟的适宜技术, 其中许多适合在我国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如“卫生部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杏林计划”、“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示范工程”、“百项中医适宜诊疗技术的推广计划”等项目提出的数百项技术。其中许多技术解决了我国农村和基层卫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12]。但目前我国还缺乏一套规范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筛选指标体系, 国家技术项目库总量不足, 部分技术发展更新滞后, 从而影响适宜技术扩散。刘山亘等通过专家论证确立了一系列的农村适宜诊疗技术筛选指标。指标体系主要从3个方面来筛选和评估农村中医适宜诊疗技术, 分别是一级指标:有效性, 安全性和经济性;二级指标:技术成熟度, 可操作性, 辅助设备和技术规范程度;三级指标:普适性和可接受性[13,14]。朱小凤查阅文献确定技术评估指标,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赋权, 选用线性加权模型计算技术得分。该研究认为, 为示范地筛选适宜技术时, 既要根据技术得分的排序, 又要结合各个地方可利用的卫生资源、卫生技术需求、居民疾病经济负担和经济发展等情况[15]。尹爱田等将累计适宜技术列出, 运用德尔菲技术对适宜技术项目进行筛选, 最终认定50项技术为农村中医可推广的适宜技术, 并入户调查3 127名农村居民对这50项技术的评价, 结果67.94%的农村居民认为效果较好[16]。成刚等利用专家研讨会、专家评分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卫生技术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系数, 其中六个一级指标为技术特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特性、可接受性和成熟度, 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评价、筛选适宜技术提供了方法学基础[17]。

4 目前存在的问题

4.1 政府投入不足, 设备条件差

虽然新医改后政府会加大对农村卫生医疗机构的投入, 但由于农村卫生医疗机构整体底子薄, 需要的经费缺口较大, 短期内对适宜技术的投入势必会很有限, 无法及时更新陈旧的设备和添置必要的设施。

4.2 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匾乏, 整体素质不高, 技术服务水平有限

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任务, 乡村医生是实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主体, 他们承担着适宜技术培训和推广应用的重任, 而目前大部分地区对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费投入有限, 无法吸引高质量的人才, 现有的乡村医生整体学历水平偏低, 以中专为主, 大专、本科学历较少。乡镇卫生人员中, 有技术职称的比例不高, 远远不能适应培训和推广应用的需求, 导致在适宜技术的掌握程度上参差不齐, 提供的技术服务水平质量无法达标。

4.3 卫生适宜技术不“适宜”

卫生适宜技术的特点是安全、有效、成熟、经济、可接受、方便易行和可持续应用。但目前的情况是部分卫生适宜技术过于陈旧, 无法跟上科技日新月异的步伐, 不“有效”;部分开展条件要求苛刻, 不“方便易行”;部分需要购买昂贵的设备、药品、试剂等, 不“经济”;部分技术含量高无法被乡村医生接受进而影响其推广应用, 不“可接受”。

4.4 医药费上涨过快, 导致老百姓看病贵, 抑制了对卫生适宜技术的需求

虽然新医改针对此问题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 但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突出的医药费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70%的农村人口收入有限, 他们难以支付动辄天价的医药费, 吃不起药、看不起病、害怕生病已经成为老百姓的三大怕。“小病扛大病拖”局面并未得到很好的改善,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卫生适宜技术的需求, 阻碍了其发展。

4.5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无统一推广教材, 培训效果不好

目前全国各地都陆续开展对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研究, 但缺乏统一的教材, 乡村医生不能得到统一、标准、高质量的指导, 培训效果不容乐观。

5 对策

5.1 强化政府责任, 加大政府投入, 改善设备条件

建议政府给予足够的经费投入并合理安排, 健全适宜技术推广配套的器械、设备和药品, 以保证适宜技术的顺利推广。

5.2 积极引进高素质乡村医疗卫生人才, 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建议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提高乡村医疗卫生人才的待遇, 如鼓励优秀卫生人才到农村、城市社区和中西部地区服务。对长期在城乡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使乡镇医院摆脱“人才荒”的尴尬, 吸引高水平的医疗卫生人员进驻乡镇医院, 建立一支高素质、经验丰富的医疗队伍, 从根本上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5.3 有关部门机构对适宜技术进行规范和更新, 统一培训

发挥上级医疗机构在推广农村卫生适宜技术项目中的带头作用, 统一规范农村适宜技术, 淘汰陈旧技术, 引入新型有效的技术, 编写全国推广教材, 统一培训, 强化基层医务人员的中、西医理论与临床实践能力。

5.4 彻底落实新医改政策, 严格控制医药费用

将新医改的各项政策如基本药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落到实处, 从源头上阻断高价药物, 控制各项检查费用, 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医药费的自付支出, 使老百姓真正看得起病。

5.5 加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网站建设

充分利用和发挥当今网络技术的优点, 创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网, 创造良好的服务和信息平台, 使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 极大地方便基层卫生组织查询相关信息, 提高信息的利用率。通过网站的宣传作用将更多的卫生适宜技术在全国推广, 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6 考核评估,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研选取地域上分别位于山东省的东、中、西部的三个县级市作为样本,即墨、平阴和嘉祥,能够代表山东省高、中、低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的一般情况。每个样本县选取当地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4个乡镇卫生院及每个乡镇卫生院下设的4个村卫生室、县乡两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部门作为样本。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1.2.1 调查内容:

(1)各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当天的所有门诊和住院病人,各村卫生室前三天的门诊病人。

(2)即墨2007年5月,平阴2007年9月和嘉祥2008年1月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的全部出院病人病历资料。

(3)被调查的各医疗卫生单位的业务科室负责人。

1.2.2 调查方法:主要采用现有资料收集法和填写调查问卷的方法。

1.3 数据处理

用Microsoft Access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资料经过整理后,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村卫生服务需求

我国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总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4.0%,与1998年调查结果相比增加了0.3%;慢性病患病率为12.1%,比1998年调查结果增加了0.3%。此外,感染性疾病仍是我国农村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1]。

2.2 样本地区门诊、住院疾病种类构成分析

*其他疾病是指就诊人次数百分比小于1.00%的所有疾病

2.2.2 住院疾病种类分析:通过对调查当天所有住院病人的调查问卷以及收集的住院病历进行分析,得到患者所患主要疾病9769人次,其中,妊娠、肿瘤、呼吸系统感染、脑血管病、骨折、冠心病、软组织损伤、阑尾炎、糖尿病、高血压的住院人次数百分比在1.00%以上。

2.2.1 门诊疾病种类构成分析:本次门诊就诊患者的调查中,患者所患疾病明确的共有2979人次,对患者所患疾病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样本地区门诊就诊的主要疾病(就诊频次百分比大于1.00%)为呼吸系统感染、胃炎胃溃疡、肠炎、产前检查、高血压等,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3 科室负责人对技术的选择

2.3.1 科室负责人对技术清单中想要学习的技术的选择情况:

调查对象共有120人选择了技术清单中的技术,按选择人数多少依次是糖尿病标准化诊治技术推广应用、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深刺腰夹脊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根性坐骨神经痛、农村社区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模式推广与应用示范研究、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防治技术、产后出血简易防治方法等,其他技术的选择率均较低。

清单中选择比例高的技术所诊治的疾病依次为糖尿病、子宫颈病变、新生儿窒息、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根性坐骨神经痛、心脑血管疾病、胃炎消化性溃疡、产后出血、分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儿泄泻、脑卒中痉挛瘫痪、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见表2)。

2.3.2 需求最迫切的技术所针对的疾病。

在所调查的科室负责人中,需求最迫切的技术所针对的疾病或服务比较分散,按照疾病被选择的次数排序依次为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胃炎胃溃疡、子宫颈病变、脑血管病、分娩、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妇科疾病、产后出血、皮肤病等。其中,前二十种疾病的回答人次数占总人次数的58.71%。

3 讨 论

3.1 常见病、多发病从疾病的角度体现着对卫生适宜技术的需求[2]

在本次调查中,山东省农民的就诊和住院的主要疾病有呼吸系统感染、胃炎胃溃疡、肠炎、高血压、妊娠、肿瘤、脑血管病、骨折、冠心病、软组织损伤、阑尾炎、糖尿病。由本次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慢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仍然是影响我省农村居民的主要疾病,与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结果一致。如果能够发展针对我省这些常见病、多发病的卫生适宜技术,则对减轻我省农民的疾病负担会有积极作用[3,4]。

3.2 科室负责人对适宜技术的选择从诊疗的角度体现着对适宜技术的需求

在对科室负责人“想要学习的技术”调查过程中严格质量控制,为参与调查的科室负责人仔细讲解每种技术的使用方法特点,使其对综合诊疗过程中技术的实用性、日常诊治的疾病需求、科室现有设备、对技术的理解程度和认为技术的可接受程度等多个方面做出技术选择。

在“哪些疾病的技术需求最迫切”的调查中,科室负责人主要是针对服务区域内居民的患病情况、本医疗单位现有的技术水平和现有技术的对患者造成的经济负担做出选择。

调查结果表明,“想要学习的技术”针对的疾病和“技术需求最迫切”的疾病回答结果基本一致。

3.3 卫生适宜技术需求从疾病角度分析和从诊疗角度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

科室负责人对常见病中的呼吸系统感染、骨折、软组织损伤选择率比较低,而对非常见病的新生儿窒息、慢阻肺等疾病的疾病选择率比较高。分析其中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科室负责人的调查可能会存在被调查者的偏倚,在选择技术或疾病时被调查者凭借个人主观意识做出选择,不同调查者的文化程度、所处的环境、工作单位、单位的技术水平等都会对其选择造成影响;二是有些疾病虽然发病率高但治疗手段比较成熟,从治疗者的角度不需要引进其他新技术;三是因为清单中的适宜技术都是诊治费用比较低廉的技术,如果新技术的引进对科室负责人和医疗单位的经济利益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到被调查者对技术的选择[5]。

综合以上结果分析及讨论,综合考虑技术的成熟程度、农村疾病的需要、医疗卫生工作者在疾病诊疗中的需要,山东省农村卫生机构对卫生适宜技术需求较多的技术如下:糖尿病标准化诊治技术推广应用、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防治技术、保护、促进、支持自然分娩 ——产时服务模式探讨、农村社区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模式推广与应用示范研究、深刺腰夹脊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根性坐骨神经痛、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技术等。

参考文献

[1]李鲁.社会医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朱雯,王红妹,钱晓萍,等.卫生适宜技术研究进展[J].卫生经济研究,2006;(7):15.

[3]王成岗.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筛选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0~18.

[4]邹嘉明.关于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机制的思考[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6;19(6):329~331.

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 篇3

推广计划及措施

为了加强我乡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农村预防、保健、医疗中的作用,特别是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康复优势,进一步探索建立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途径和机制,不断提高全乡中医药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为了让我乡中医药走科技化发展道路,增强我乡卫生保障力度,根据《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区)建设标准与评审细则》的通知》(安卫发[2012]70号)和《定西市安定区卫生局关于转发《甘肃省中医药先进和示范市(州)、县(市、区)建设标准》(安卫发[2012]71号)文件精神,切实抓好我区创“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的工作,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制定如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计划

一、推广项目范围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坚持紧贴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病防治实际需要,安全有效,切实可行,注重发挥中医药简便价廉的传统优势,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我区卫生局局下发的中医药适宜新技术、新成果和继续教育学科项目中选择一批与临床实践紧密相关,有利于迅速提高我乡中医医疗质量得项目为推广对象,主要推广15项符合我院实际的中医适宜技术。

二,项目组织管理

为更好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群众提供价廉质优的中医药服务,特成立-------卫生院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运用领导小组。

三、具体要求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单位负责人必须统一思想,高度认识开展适宜技术推广是实施科技兴医强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大好事,直接影响到我区卫生事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必须把该项工作列入日常议事日程,安排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对于所选择推广应用的项目必须经院务会研究讨论后报中医股审批。中医工作先进县(区)建设周期至少引进和应用中医药先进技术项目2项以上。卫生院能运用中医传统治疗方法,60%的村卫生室至少有一名医生能操作中医传统治疗方法。

2、认真组织,抓好落实。每年把该项工作纳入年初规划,对已批准的推广应用项目,应从观念上充分转变,积极派出人员到上级医院参加培训学习中医药先进技术,并认真引进、吸收、推广应用。

3、明确目标,措施到位。做好卫生院人员、村医的培训,培训内容为:针灸、推拿、拔火罐、中药加工炮制等,培训形式为办培训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每年培训人员要平均达20%以上,2012年要基本完成所有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的中医药培训任务。要做好培训工作安排,引进及培训要做好统计登记。

-------卫生院

安定区-------卫生院中医药

适宜技术推广计划及措施

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 篇4

关键词: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政策研究

诸多研究显示, 目前我国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实施的卫生服务技术, 与广大群众的期望与需求存在显著差距, 成为影响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充分发挥服务功能的重要因素。因此, 向这些机构推广新的安全有效适宜的卫生技术, 对于提高其技术水平, 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将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解当前农村和城市社区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适宜卫生技术推广体制构建的政策建议, 我们于2007年9月在9个省区进行了调查, 从而揭示出目前这些地区推广适宜卫生技术的主要模式和问题, 为构建面向全国农村和城市社区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制度提出政策建议。

1调研对象、方法与内容

1.1 卫生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问卷调查:

共向860人进行了面对面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包括①乡镇卫生院卫生管理人员138 (占9.7%) , ②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821 (占58%) , ③城市社区卫生技术人员220 (占15%) , ④县区级卫生局主管人员61 (占4.2%) , ⑤有关专家及高层管理人员184人 (占13%) 。共收回有效问卷802份。承担本次调查的调查员为受过本次调查培训的各省市卫生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共计60人。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被调查者个人基本信息;②过去三年内乡镇卫生院推广适宜卫生技术的情况;③目前基层需要哪些适宜卫生技术;④推广适宜卫生技术可能存在哪些障碍和问题等。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主要为卫生部科教司“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培训试点卫生院”, 分布在河北、贵州、宁夏、福建、安徽、四川、山东等七个省区的18所乡镇卫生院和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2 适宜卫生技术推荐人问卷调查:

共向过去五年中经卫生部评审通过的62个推广项目的推荐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推广项目的基本情况;②项目推广的结果等;③项目推广中存在的制约因素等。共发出80分, 收回62份。

1.3 召开专题小组会议:

共召开专题小组会议16次, 分别在8个省区的县乡 (区) 级进行, 每次专题会议有11~15人参加, 在县级召开了“省、区、县三级卫生厅局管理人员座谈会”, 主要议题包括:①在当地曾开展适宜卫生技术推广情况及存在问题;②当地适宜卫生技术向农村及城市社区推广的需求及效果;③当前适宜卫生技术推广中在机制和体制方面存在的不足及问题;④进一步加强适宜卫生技术推广的政策建议和意见等。在乡区级召开了“卫生院院长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座谈会”和“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卫生技术人员座谈会”, 主要议题包括:①对适宜卫生技术的理解和推广适宜卫生技术的需要;②过去是否开展过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工作, 推广了哪些项目;③如果要将更多更安全有效的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到乡镇卫生院, 有哪些是有利因素, 有哪些是不利因素;④对推广适宜卫生技术的具体建议等。专题小组会议均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讨论提纲和问卷提纲进行, 并有专人记录, 由经过本次专门培训的调查员32人在规定期限时间内完成。

1.4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浙江省农村适宜卫生技术需求调研。

浙江省卫生厅自1991年以来, 已向农村和基层推广适宜卫生技术150余项。为了进一步了解本省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对适宜卫生技术的需求, 省卫生厅召开10余次专题研讨会, 并分层抽样对绍兴市诸暨市和杭州市余杭区的8家县级医院、4家乡镇卫生院和计划生育指导站、16个村卫生室的135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 基层对适宜卫生技术需求的主要内容:①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女性生殖器官疾病、骨骼肌肉系统损伤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技术。②针对急慢性胃肠炎、急性鼻咽炎和咽喉扁桃体炎等三个最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技术。③87.5%的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希望得到适宜卫生技术培训。通过调研, 他们提出了以下主张和建议:①明确适宜卫生技术需求, 制订系统计划和规范;②加强适宜卫生技术推广的管理, 明确责任, 提高工作效率;③最需要适宜卫生技术的是广大基层和农村;④把提高基层卫技人员素质与推广适宜卫生技术结合起来;⑤要加强多部门和卫生系统内外的协作;⑥要进一步对适宜卫生技术的推广模式进行研究, 强化机制和体制建设与创新。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状况的卫生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技术推广;⑦要建立适宜卫生技术的信息系统;⑧要加强适宜卫生技术应用评估, 建立评估体系, 落实目标责任制, 并加强监督和评价。⑨建立工作规范, 形成信息沟通、人员培训、教材制作、政策支持等一系列制度。

案例2:广西壮族自治区适宜卫生技术推广调研。

广西壮族自治区于2007年10月, 对南宁、柳州、北海等3市就适宜卫生技术推广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个别访谈、填写调查表、召开专题小组会议等方式, 共调查3个市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3个县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个乡镇卫生院。调查对象为管理人员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共385人。调查发现:①在推广适宜卫生技术中, 遇到的主要问题是适宜卫生技术评估鉴定制度;开展适宜卫生技术推广的经费不足。②面向基层推广适宜卫生技术需要有以下几个条件, 即技术的实用性 (简、便、效、廉) ;对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指导;长效的管理机制;建立适宜卫生技术信息服务系统;政策的支持;上级医院在设备技术方面的对口支援;提供专项经费。他们提出的建议包括①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工作应由政府统筹安排, 合理规划, 有序实施;②采取多种形式对基层卫技人员进行适宜卫生技术培训, 一些技术操作应有现场指导训练;③稳定基层卫生技术队伍、提升其基本技术素质;④推广适宜卫生技术工作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

2目前出现的几种适宜卫生技术推广模式

我们通过调研, 将各地现行的推广方式归纳总结为以下4种基本模式:

2.1 政府主导型:

以省卫生厅为主导, 将国家卫生部号召推广的技术项目和省内自行确定的技术项目制定出推广计划, 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以文件的形式向所属地市发布。有的省卫生厅同时邀请项目推广人举办技术推广班, 或者地市级卫生局邀请项目推广人举办技术推广班;有时是项目推广单位或者项目推广人主动与省/市卫生行政部门联系, 开展项目推广工作。推广培训经费由政府, 推广人, 受培训者不同程度地分担。个别地区还对技术推广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2.2 推荐人主导型:

由一些技术项目推荐单位或者推荐人开展的推广活动, 主要以培训班的形式进行。由举办者通过媒体或者专业杂志'学会等发布消息, 各地卫生机构根据自身需求参加, 经费由参加者或举办者资助一部分 (或来自赞助) , 其余由参加者承担。也有个别项目是由推广人与卫生服务机构以签订协议的形式推广, 收益互相分成。

2.3 社会团体主导型:

由某些社团组织组织开展的技术项目推广活动如学会、协会、研究会等。这些机构通过其会员网络向会员单位及更广阔的范围发布信息, 或通过学术活动的方式、继续教育的方式召集参加者, 主要以会议或者培训班的方式进行, 费用也主要由参加者承担。

2.4 自由型:

多见于某些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针对某一具有经济效益的技术项目, 通过广告形式召集参加者, 方式有一对一培训或者一组人员培训, 推广人与接受者按照某种方式的约定推广的责任和利益分配。

3适宜卫生技术推广中存在的5个主要管理问题

3.1 缺乏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

从近几年的工作中看出, 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并没有被列入到各级农村卫生工作的主要议程和计划。在省级, 这项工作主要属于卫生厅科教处领导, 但具体管理渠道在省以下并不畅通, 更不规范有序。所以造成有兴趣时多做, 有人力时才做的局面。管理不明确、责任不明确, 导致适宜卫生技术推广不具有稳定性、连续性、计划性和规范性。

3.2 缺乏规范的信息发布计划。

从基层反映的情况看, 他们几乎不知道适宜卫生技术信息是由哪里发布的, 因为有众多信息来源和极其混乱的广告, 使基层难以明辨哪些是真正由政府批准推广的技术。有时竟上当受骗, 丧失了引进适宜新技术的积极性。

3.3 缺乏管理部门的有力支持和帮助。

过去的适宜卫生技术推广, 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一种非组织行为, 一些技术推荐单位或推荐人主要靠个人的热情去推广适宜卫生技术, 使技术推广工作受到极大限制。而一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凭着自身的需要 (很多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 引进技术, 这种技术推广既缺乏经费上的支持, 也缺乏组织上的保证, 从而使一些很有效的适宜卫生技术难以推广, 而个别风险较大但有可能创收的项目则被一些卫生院不顾条件限制地盲目引进。尤其是没有经费支持的技术推广, 给那些以推销医疗产品和药品为目的的人以营销宣传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 损害了适宜卫生技术推广的声誉。

3.4 某些推广技术的安全性适宜性受到质疑。

在十年百项推广项目中, 有些技术并没有取得国家的认证批准, 甚至有的还处在研究阶段。有些技术的真正效果和危害也未进行实证。这些技术是否适宜于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 与它们的功能和条件是否匹配, 这些机构是否有能力引进, 以及操作风险是否很明确。存在这些尚待明确的问题, 增加了利用推广技术的风险。

3.5 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十年百项技术推广10多年来, 在一些地区取得了积极的作用和良好的效果, 但要将这一工作扩展到更大范围乃至全国, 具有较大困难。主要原因是, 开展这项工作缺乏明确的政策规定, 没有将其纳入推动农村和基层卫生服务工作和解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问题的一部分来抓。制度、人员、机构都不明确, 工作流程不规范, 随意性很大, 所以, 全面实施起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难以控制的干扰因素, 难以巩固和壮大。

4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推广适宜卫生技术的体制架构

号召和支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大学、科研单位及其它部门开发、研究和申报适宜卫生技术, 对积极开发、研究和申报者给予鼓励和经济补偿。把开发、研究适宜卫生技术和申报适宜卫生技术项目作为城市医疗卫生结构支援基层卫生工作的一项任务。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把推广适宜卫生技术项目工作列为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的组成内容, 明确责任, 列入工作计划。在中央和省形成严格的技术准入评审制度, 规定严格的准入评审程序和操作规则, 严格控制准入标准。在国家层面建立适宜卫生技术项目数据库。建立规范的适宜卫生技术信息发布制度, 规定发布途径和技术内容描述限制, 严厉惩罚弄虚作假行为。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援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工作。开拓更广泛、实用的推广途径, 开发更行之有效的推广方法。对积极利用适宜卫生技术的基层卫生机构给予有力和及时的经费、条件和技术支持与鼓励。建立推广效果、效益评价体系, 对推广项目进行及时跟踪评价。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的适宜卫生技术推广体制和机制。

5政策建议

5.1 制订鼓励积极开发、研究、推荐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适宜卫生技术项目的规定。政策目标:鼓励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动员广大卫生工作人员, 树立通过积极开发、研究、推荐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适宜卫生技术项目为基层服务的观念, 努力开发新的适宜卫生技术项目, 使新适宜卫生技术开发、研究、推荐者得到认可、获得实利;使新适宜卫生技术项目不断涌现、层出不穷。

政策要点:号召向广大卫生工作人员宣传适宜卫生技术项目对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作用和意义;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 对积极开发、研究、推荐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适宜卫生技术的人员, 给以奖励;大力支持其工作, 成果可以作为晋升、晋职的指标, 列入其本人的工作绩效;对其开发、研究适宜卫生技术的费用给予补偿。

5.2 制订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推广适宜卫生技术审批及准入规定。政策目标:对申报的所有推广技术项目, 要规定严格的审查程序, 确保其科学、安全、有效、先进, 与广大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现有条件相适应, 与当前广大群众的健康需求相适应, 与广大居民的经济承受水平相适应, 从而获得更大的推广应用效益。

政策要点:明确提出适宜卫生技术申报可测量和可评价的指标与要求, 规定各级受理部门的审查程序和通过标准, 规定所有技术项目在获得推广许可前, 都必须要经过专家委员会的严格审查评价, 审查通过以后, 才可进入适宜卫生技术推广数据库。要明确规定评审流程和控制环节, 规定工作人员和评审人员的职责及各个环节的责任人资格。

5.3 建立国家级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推广适宜卫生技术数据库。政策目标:建立国家级面向全国的适宜卫生技术推广数据库, 所有进入数据库的技术项目, 都是经过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的项目, 具备了适宜卫生技术的基本特性和入选标准, 这个不断被更新的数据库可供全国卫生管理部门和卫生服务机构享用。

政策要点:制定建立适宜卫生技术推广数据库的工作方案, 提出数据库的使用要求和性能指标, 听取各级对建立数据库的意见和建议。提出委托数据库管理机构的条件和要求, 安排满足工作计划的经费来源, 建立全国互动的网络平台和维护方案。

5.4 制订适宜卫生技术发布规范。政策目标:规范适宜卫生技术推广的信息发布方式和内容, 明确信息发布审批程序。严厉处罚发布虚假推广信息和发布未经审查的推广信息的责任人和媒体, 从而保证和维护适宜卫生技术推广信息发布的正确性、权威性、公益性和公信力。

政策要点:明确适宜卫生技术推广信息发布的审批程序及相应责任人的工作要求, 规定适宜卫生技术推广信息的发布渠道, 规定适宜卫生技术描述限制和规范用语, 制定适宜卫生技术推广信息的标准格式, 提出对发布虚假推广信息和发布未经审查的推广信息的责任人和媒体的处罚办法。

5.5 制订支持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力引进和应用适宜卫生技术的规定。政策目标:制定可行政策和有效措施, 支持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力引进和应用适宜卫生技术, 使广大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水平有显著更新和改善。

政策要点:明确各级部门在推广适宜卫生技术中的责任, 制定可行规划和目标, 出台一系列激励和支持措施以及特殊政策, 对引进、使用并且产生明显效果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 给予有力、切实的支持和鼓励。这些支持措施要注重帮助其技术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要规定不同等次的支持办法, 按照技术项目利用的数量和对该机构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 之后客观公正地确定支持奖励等级和品种, 及时落实兑现。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支持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工作, 为他们的推广工作提供支持, 对有突出贡献的组织机构给以鼓励。

5.6 制订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应用质量监督和效益评价方案。政策目标:追踪适宜卫生技术推广的目标, 搜集适宜卫生技术推广的数据, 及时发现技术推广中出现的问题, 对技术应用效果和效益和实用性进行科学评价, 通过大样本资料分析技术的作用和风险。从而, 对数据库进行更新, 以优化数据信息, 为基层推广更准确、科学的资料。

政策要点:制订适宜卫生技术推广的质量监督控制机制, 建立质量监督报告制度, 对推广中出现的严重技术伤害问题及时报告处理, 并向推荐单位和推荐人进行反馈。设计科学、规范、客观的适宜卫生技术应用效果、效益评价方案, 制订评价指标体系, 规定评价方法。逐步对所有技术项目形成评价意见和完善的使用说明。

5.7 制订全面开展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推广适宜卫生技术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责任和制度。政策目标:规定管理途径, 明确管理责任, 统一管理流程.从制度、经费、政策方面对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工作给予保证, 不断优化工作过程, 监督这一工作得到正确发展。

政策要点:要求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卫生机构, 建立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制度, 制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提出具体落实措施。要求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明确管理部门和责任人, 要求工作人员按照章程办事, 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强对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工作的监督指导, 明确解决问题的原则和程序。制定对管理工作人员的奖惩措施.切实保证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小企业融资难下一篇:跨国公司裁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