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与教学体会十篇

2024-09-04

多媒体教学与教学体会 篇1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主要有以下三大优势:(1)音视频资源更丰富,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一些传统教学无法表达的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通过计算机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这样对学生来说,在同样的课时里不但可以接收到更多的知识,而且接受到的知识更容易理解、消化,从而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2)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其独特的形、声、景扣动学生的心弦,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3)可改善教学环境,免除教师上课时板书的劳累。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教学的多媒体教学,可减少粉尘污染,保护学习环境的清洁,有助于学生在清新环境下的学习,同时可以大量节省教师讲课、板书的时间,又可以使教师传授更多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的课程引入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对课程的恰当引入,有助于学生较为直观地认识本门课程的特点及学习内容,有助于课程的后续讲解及各个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因此,对于课程的引入要加以足够的重视。

在课程的引入过程中,有两种情况需要避免:(1)不论什么课程都采用相同的方式,从来没有考虑过课程的合理引入,也没有考虑过不同的课程应针对课程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引入方式;(2)教师对所教课程并不十分熟悉或精通,对各个知识点及其之间的关联不能整体把握,只能做到就知识教知识,不能驾驭该课程的教学。

常见的多媒体课程引入方式主要有两种:(1)自我介绍型。任课教师在第一次上课时先做自我介绍,并对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然后按照书本的章节开始一门新课的教学。这种情况实质上还不能称为一门课程的引入方式,这只是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认识和课程的初步介绍;(2)直接授课型。教师在第一次上课时将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要求等情况对学生做个交待,然后开始按章节授课。这是一种一门课程的引入方式,也是最直接的引入方式,优点在于使学生对任课老师的教学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根据作者多年采用MCAI教学的实践,推荐两种较为有效的MCAI课程引入方式:(1)以欣赏本课程的精华内容或优秀作品引入课程,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作者在进行《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教学时,就以“全球超级计算机十强排行榜”作为课程的引入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超级计算机的研究在世界所处的水平和地位,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以本课程的内容在职业岗位中的应用引入课程,有利于学生明确本门课程学习的目的。如作者在进行《光电子材料及器件》课程教学时,就以“太阳电池的分类及车间生产工艺”作为课程的引入内容,让学生了解光电子材料及器件的典型代表,同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关联,从而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本门课程的相关内容。这两种课程引入的方式,都是充分展现课程的精彩环节或核心内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对课程的了解,同时使学生对课程的实际应用也具有较强的目标和方向感,可以将理论与实际做较好的对应和联系。

三、精心备课

备课是教师实施课程教学的首要环节,是教师讲好课程知识的重要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与此同时,备课也是教师丰富教学经验和提高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有的任课教师往往容易忽视或轻视课程内容之外的东西,仅仅关心上什么课程、讲什么内容,对于其他教学环节不认识、不理会,所以常常会感觉到一门课程上完以后,虽然该讲的内容都讲了,仍然达不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MCAI课程的备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备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品德意志、学习态度,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疑点以及对教学的意见。对学生的全方位了解和认识,有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助于学生查缺补漏,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忽略了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和熟悉,就难以实现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2)备教学方案。备课不认真,甚至无教案上课,这是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的具体表现。有些教师备课只顾及“讲什么”而忽视“如何讲”,不考虑学生实际,备课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备课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教师一定要认真备课。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在“如何讲”这方面大做文章,做好文章。要认真、深刻地去思考,对课堂教学做出最科学、最优化的设计。教案也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的“学案”。(3)备课程素材。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准备相关的分类素材,尽可能地提供声音、图像、动画等形式丰富、简单直白的元素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学内容更加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MCAI教学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特长,尽量减少文字、公式等枯燥无味的简单罗列或叙述说明的形式,以免使得学生觉得教学内容索然无味,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低于期待值。笔者在进行《半导体材料与工艺》课程中的“半导体霍尔效应”教学时,教材本身只有经典霍尔效应这部分内容,笔者在实际讲授过程中以霍尔效应的起源、发展和近况为线索,从经典霍尔效应到量子霍尔效应,通过大量的素材引用,包括声音、视频动画的构建,教学内容丰富、翔实、前沿,实际授课情况表明学生学习兴趣高、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不但完全掌握教材规定的相应教学内容,而且对于知识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将来的发展状况都有所认识和理解,极大地扩充了相应的知识面,增强了学习能力。

四、教材选用

教材是承载课程教学内容的蓝本,是组织教学的依据。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有两种现象要坚决反对:(1)脱离教材,自讲一套。有的老师喜欢自己选择教学内容,而选讲的内容往往没有任何教材为依据,这样学生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课前、课后没有办法对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和复习,不理解或不熟悉的部分也不能通过教材进行再学习,导致学生没办法充分掌握老师教授的知识点,教学环节严重脱钩,不利于教学秩序的稳定。(2)依赖教材,不敢突破。有的老师教学内容完全拘泥于所选用的教材,也不管所教授的内容是否陈旧或是否适用教学对象,对教学过程不懂得变通,不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反映学科发展前沿,学生也完全受限于教材所讲述的内容,甚至学到一些陈旧的或错误的知识,对学科的发展情况了解不深,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在备课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览教材、熟悉教材的全部内容,包括编者意图,组织结构。同时兼顾前后,了解与本学科有关的“先修课程”教材和“续修课程”教材的相应内容。同时要精通教材,对教材中的知识主线、练习的安排、所需要的教学资源等了如指掌。另外,还要活用教材,按照教学目的,结合学生实际,恰当安排教学内容。实际讲授过程中,还要注意把握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哪些精讲,哪些简略,补充哪些,省略哪些,与已知有联系的部分怎样衔接,与其他学科相关的内容如何分工等。同时,根据学科研究发展的最新结果,把教材中的滞后内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进行慎重而必要地调整。对新技术、新工艺,要科学地结合,及时地反映。

五、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自我检查、评析和反思,是教师及时记录整理课堂教学效果、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的重要过程。常写教学后记,对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教学后记主要记录教学中的体会,教学中的失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教学中学生的见解和教学再设计等。

总之,注重MCAI课程引入方式,精心备课,选用恰当的教材和及时整理教后记,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MCAI的重要作用,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向朝春.高校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3):41-42.

[2]宁焕梅.浅谈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197-198.

[3]杨泽秋,左远鹏.浅谈多媒体素材的整合[J].科学咨询,2015,(26):168-169.

[4]黄生学,樊雅平.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化整合的研究[J].成人教育,2010,(1):49-50.

[5]沈宏琪,麦林.工科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J].成人教育,2010,(1):91-92.

多媒体教学与教学体会 篇2

一、多媒体教学的现状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是改革, 改革才是教育的根本出路。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集投影、幻灯、录音、录像、电视、语言实验室和多媒体计算机等多种媒体实施教育, 将为教育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

近年来, 现代教育技术虽然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和发展, 但是, 多媒体计算机深入到课堂教学还只是停留在某个研究活动的点缀阶段, 它对教育改革产生的整体作用离我们还较遥远。主要原因在于实现多媒体教学的条件不够和多媒体教学的模式还没真正形成, 致使多媒体教学研究不能全面深入下去。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的兴趣,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一切学习活动包括语文学习活动在内都应该有浓厚的兴趣伴随。作为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认真去研究、敏锐地捕捉, 我们就会拥有多种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手段和方法。那么摆脱那种以知识灌输为能事或以支离破碎肢解教材为乐事的课堂教学状况, 是指日可待的。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化抽象为具体,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呢?语文教学要创设教学情境, 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多媒体计算机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充分显示出其优势。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CAI课件创设情境, 营造一种再现课文情境的氛围, 让学生在声音、图形、文字的效果下, 学会理解作者的思想和运用文字的技巧。如学习剧本《奴隶英雄》 (节选) , 如果只是讲读剧本, 能调动八九岁的小学生多少情感的投入?但放一段演出录像, 整个气氛又将怎样?记得当我为学生播放《斯巴达克》时, 学生对古罗马的奴隶的悲惨生活就有了切身的体会, 再来理解文本的内容就容易多了。

2. 运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 一切学习活动包括语文学习活动在内都应该有浓厚的兴趣伴随。语文知识具有抽象性, 有的教材内容学生很难理解, 不容易把握教材的深刻内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单凭语言的表述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这就是语文教学难点。在解决语文教学难点时, 学生的思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 这时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难点突破, 会使学生思维升华, 激发创作的火花。实践证明,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 运用多媒体分步骤、有层次地展现给学生, 并结合教师的科学点拨, 能使学生产生灵感, 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有效提高创造能力。如在学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后, 我先启发学生想象圆明园昔日辉煌的美景以及圆明园被毁的历史过程, 鼓励学生自由展开想象和联想, 激活思维空间。学生可以自由结组, 组内成员之间、小组之间还可以相互讨论, 形成小组讨论结果。最后我让学生观看现实的视频资料, 从影片中感知自己的想象, 同时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 激发了学生“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的爱国之心, 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多媒体教学网络体现语文教学规律, 实现课堂教学的“大语文教育思想”

“大语文教育”实际上是语文的素质教育, 它要把师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 升华为语文能力、思维发展、创造力的培养以及人格完善的教育。课本上的范文虽为名家名作, 是前人经验的总结, 但并不是瞬息万变的世界的全貌, 生活中还有无涯的知识等待我们去学习与开拓。要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 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 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袤的土地上。学完《埃及的金字塔》后, 可引导学生在网络上搜索世界其他的七大奇迹的相关资料。学习《长江之歌》时, 让学生在网上搜寻, 查找更多的感性资料:观赏长江的视频, 阅读有关长江的故事, 感受其磅礴的力量与博大无私的胸襟, 为激起学生爱国情怀提供基石。教完《音乐之都维也纳》, 还可让学生利用网络多媒体查找“立体都市”东京, “花都”巴黎, “雾都”伦敦……张孝武先生说:“语文与生活同在。”由此看来, 学校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 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积累、体验, 将生活作为课堂语文学习的最好注解, 并将语文能力运用到生活中, 这是“大语文教育”的根本要求。“将书中的间接生活与现实的直接生活沟通起来, 书就读活了, 把语言与背景经验接通了, 书就读出韵味了。”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眼光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 置身于世界, 审视社会人生, 去读世间这本无字的活书。

多媒体教学与教学体会 篇3

关健词:电工课 多媒体 教学 课件 体会

多媒体教学是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地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手段的结合。现代教育的教育环境、教师队伍、教学设备(现代教学媒体如幻灯与投影、录音与录像、计算机硬件)以及功能完备的课件制作工具(演示工具PowerPoint及各种编程语言等)给多媒体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基础条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能力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各学科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学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使得在中职机电专业电工课教学中形象地展现各种电工知识的生成过程成为可能。下面谈谈我在电工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尝试与体会。

一、尝试多媒体教学的具体做法

(一)动画模拟,激发学习兴趣

“电”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却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物质。对于很多人来说,对电有一种恐惧心理,何况是学习理解能力较低的中职学生。多媒体教学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对电流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利用动画模拟把微观电子的运动形象化,生动化。使学生看后一目了然,很快就能接受电流的概念。这样将抽象转化为形象,促进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二)交互显示,调整课堂结构

学习电工时往往要涉及到很多复杂的原理图,如:对《电动机的控制电路》中各种控制原理图分析时,传统黑板教学往往要花相当的时间来画原理图,分析过程中还需经常拭擦黑板,影响了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效果。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可以事先将原理图编入课件,不仅可以得到规范清晰的原理图,而且节约时间,增加容量,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若能有效利用计算机交互特点,还可以对教学法内容进行分层解析,诱导学生深入浅出,达到提纲揭领,融会贯通的目的。从而调整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信息纳入,丰富课堂内容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现代教育资源,我们可以方便地从报刊杂志或下载相关领域的最新信息。如: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要介绍一些电子产品或元件,对于常用元件或电子产品我们可以展示实物,以便学生的理解接受。而对于一些不常见的元件或新产品,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获得大量的外来素材,并把它有机地融合到课件中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的知识。

(四)实验仿真,提高实验效果

在课堂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如:实验器材损耗大及可利用率低;实验前后准备收拾时麻烦;实验误差难把握影响实验成功率等等,导致课堂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的开出率越来越低。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能仿真模拟、演示控制大量实验,对降低实验难度、推进实验的顺利进行有不低估的作用。教师学生可以在计算机前安装实验电路、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不仅避免了不少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观察、分析、总结,提高实验效果。

二、尝试多媒体教学的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1、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抽象与具体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深刻领会电工知识的意象,准确掌握电工知识,提高电工知识的理解力和应用能力,丰富和扩充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专业素质。

2、通过动态、直观的图像展示,适时的诱导启发,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电工知识的认识,向学生有效地渗透电工知识;同时还会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而这种成功感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刻苦学习的愿望。”

3、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扩大教学内容,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时利用率;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理论依据

1、从教育学角度看

多媒体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正确的学生观基础上,它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者要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求知环境,引导学生沿着积极的思维方向,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地获取知识,掌握规律。

2、从心理学角度看

变化着的事物,有趣的图形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在脑中形成较深刻的印象。好的课件可以按照既定方案及课堂临时需要而变化,可以人机交互,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思维状态。而在良好的情绪下,分析问题最敏捷,解决问题最迅速,学习也最富于创造性。

3、从现代教育理论看

专业课教学是学生对人类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自己的理解的创造性活动。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积极参与、充满生动思维的创造性过程。教师不能机械地灌输知识,要让学生观察理解、探索研究、主动发现,给学生一个充分的思维空间,把获得的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为学生铺设通道,引导学生去认识、去创造、去收获,把劳动者的丰收喜悦留给学生。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

多媒体教学与教学体会 篇4

多媒体课件辅助医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本文对作者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并结合最近参加比赛的.一个医学护理学课件制作过程,谈谈多媒体课件辅助医学教学的实践体会.

作 者:叶怡仙 赖妙玲  作者单位: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厦门,361008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35) 分类号:G642 关键词:多媒体   辅助教学   课件实例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5

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让我们看到了它的许多优势:利用它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形象化,可以使枯燥的几何图形在计算机的演示下有声有色地动起来,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利用它可以加大课堂容量,为学生的学习节省了大量时间,本应在课下完成的作业在课堂上就可以解决了,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利用它会使教师的教学更加轻松,富有感染力.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不能滥用多媒体,否则的话不仅起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学重点、难点不能得到突出和突破,浪费教师制作课件的大量精力和体力等.

在这里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舍弃教师的板书

板书是教师配合讲授和练习的需要在黑板上提纲挈领地写出来的讲授提纲或者画出来的图表.在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时,教师要板书课题;在引入概念时,要板书定义;在探究规律、研究性质时,要板书定理推论;在分析解题思路时,要板书主要的思考路径;在证题或解题时,要板书证明或解题的过程;在复习与总结时,要板书知识的结构及其内在的联系,以及主要的结论和注意之处.虽然这些层面有的可以用多媒体代替,不过板书是学生模仿的蓝本,像一些数学符号的书写、图形图象的画法等基本技能的示范就不宜一开始就使用多媒体代替.例如,必须让学生在明白函数图象的产生过程(列表—取值—计算—描点一平滑连接)之后,才能使用媒体画图象,否则学生对知识的产生过程模糊,在纸上就不能正确地画出函数的图象.

二、制作课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运用多媒体课件是为了使学生在多媒体技术创设的优良环境中学习,觉得更有兴趣、更快、更好,同时让他们接受现代教育技术的熏陶.所以,制作课件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水平,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情况出发,做到内容表达清楚准确,难易适当,趣味性强,问题的提出、回答及反馈易为学生接受,声音和画面要精选,搭配合理,以免干扰学生的视听,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应该学会自己制作课件,如果使用他人制作的课件,一定要反复领会其内含,操控自如,并赋予自己的新的见解.

三、用多媒体教学要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事实上,无论教师多么善于表达,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恰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帮助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一些很容易讲清楚的内容也做成复杂的课件,这样不仅教师费时费神,学生也抓不住重点.

四、要注意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要根据课堂的需要合理使用课件,不要再出现教师讲解课件的现象.课件始终应服务于教学,而不是教学围绕着课件.所以,该使用的时候使用,不该使用时不用,避免教师急于向学生展示自己高超的制作技巧,一下子把课件从头到尾演示给学生,学生因此而倾倒,一堂课下来,学生只感到钦佩,而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

五、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课件的制作和操作过程

自从多媒体引入到课堂中来,教师一直是课件的操作者,学生虽然受到了多重感官的刺激,但是动手操作能力还是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尽量让学生参与课件的操作和制作过程,这样会使学生不仅是学习者更是研究者,这样的课堂会彻底改观,学生的参与意愿强烈,学到的知识自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几何画板》》软件对数学教师来说是首选.据了解,国内已有大批学校开展了“画板”教学,教师和学生一起制作、一起操作、一起研究,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几点体会 篇6

一、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要求

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不同, 网络教学具有学习的异步性、信息的广泛性、评价的及时性和教学的交互性等特点,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极大增强。但网络教学需要一些具体的设备, 网络带宽以及传输速度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学生遍布各地而且起始水平参差不齐, 这些都对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造成了影响。为适应教学需要,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1. 交互性

这是对多媒体课件的一个基本要求, 在网络教学中, 这一点尤其重要。尽管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向老师请教有关问题, 但大多数时间内, 他们还是通过网上课件和教案进行自主学习。因此,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需要有较强的交互性, 要适合学生自学, 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教学内容和学习途径, 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自行调控, 并随时验证学习的成效。

2. 辅助性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辅助性在教与学两个方面同等重要。从辅助教师“教”的方面讲, 因为教师主要是通过网上课件和教案实施网络教学, 所以在课件的内容上, 应考虑能将所教知识充分传送给学生, 要对知识进行精心的分析和组织, 形式上还要形象直观、浅显易懂, 达到临场授课的效果。从辅助学生“学”的方面讲,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应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帮助学生发现、探索和巩固知识, 增长见识, 形成个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发展创新性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因而, 课件应具备良好的吸引力, 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3. 系统性

系统性是指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各学科之间以及每一学科内部要形成一个系统, 其内容要涵盖教学科目的所有内容领域, 不能有遗漏。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了解每一个知识点, 综合掌握所学知识。但系统性不等于高度集成, 即不是把所有内容集中在一个课件内, 而是以知识点为单位, 对每一个知识点, 要设计适合本教学单元需要的网络课件, 使之可以独立用于教学。

4. 资料性

资料性是指网络多媒体课件应满足学科齐全、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等要求, 以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级别的学生的需要以及个别化学习的需要。其目的在于能够为教师备课以及学生学习提供相关参考资料, 即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 还能够查阅其它专业的相关信息, 从而拓宽知识面, 也增强对本专业的理解。这就要求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要具备大量的学科素材, 并便于方便、快捷地进行查询。

5. 普遍性

即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应根据潜在用户 (学生) 的情况确定起点。教学起点过高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也会给教学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起点太低又会影响教学效果, 达不到教学目的。因此, 课件内容的难易程度要适当, 在适应大部分学生需要的基础上, 对少部分学生的个体差异可采取个别辅导、因人施教等方法单独处置。如果这部分学生构成了相当的规模, 也可以将原课件加以适当改动, 以适应这部分人群的需要。

6. 协作性

即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应能满足和便于学生进行协作学习。这里,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 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 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在网络教学范畴内的协作学习, 其基本的协作方式有四种, 即:竞争、协同、伙伴与角色扮演。协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提高认知能力和掌握知识的速度, 而网络又为协作学习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因此,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要充分运用并发挥这一优势, 为学生提供协作学习的工具和网络空间。

二、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1. 丰富的表现力

运用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更加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 而且可以对宏观和微观世界进行模拟;可对抽象、无形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再现等等。就使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变得充满魅力。

2. 良好的交互性

多媒体课件不仅在内容的学习使用上可提供良好的交互性, 而且可以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学习, 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

3. 极大的共享性

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的自由传输, 使得教育在全世界交换、共享成为可能。以网络为载体的多媒体课件提供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多媒体教学与教学体会 篇7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诱发学生乐于探索数学的动机

所谓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情境的创设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索问题, 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方法, 使学生更好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正弦定理》第一课时的教学中, 我创设了如下情景:如图1, 为了求得不可直接到达的两点A、B之间的距离, 手中的工具只有皮尺、测角器, 你如何求A、B之间的距离?

经过学生分组讨论, 探讨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构造特殊三角形, 在三角形内解决问题.将学生的想法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 显示几种不同的构造特殊三角形的方法 (如图1-1、1-2、1-3) .

接着我又提问:如果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在无法构造特殊三角形的情况下, 又该怎样解决问题 (如图1-4) ?

这就很自然地过渡到如何探究非特殊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 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计算机具有特殊的声、光、色、形, 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能给学生以新颖的刺激感受, 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正切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的教学中, 首先碰到的难题就是如何让学生了解正切函数的图像形状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征?因此, 在课前预习中我布置学生分组探究用哪些方法作正切函数图像.结果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初中就很熟悉的列表描点作图法, 还有少部分学生采用类比正弦函数图像的作法, 利用三角函数线的平移达到作图的目的.由于正切函数所具有的周期性及图像的不连续性, 用描点作图容易产生较大误差, 而用正切函数线的几何作图法作出的图像则很准确.因此我请学生自己操作电脑, 演示随着角的终边所落的象限改变时其正切函数线的变化情况 (如图2-1, 2-2) .

Flash动画的演示, 将学生口头繁杂的描述和黑板上单调的板书很难体现出来的效果, 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调动了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 启迪思维, 形成正确的表象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再设计恰当的问题为学生营造探索、研究的空间, 引导、帮助学生自己总结出有关规律和性质, 就能让学生对所学的概念及时得到强化和巩固

三、利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发展学生思维,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又能伴随着图象的变化、动听的音乐, 诱发学生愉快的学习情绪,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在《函数的表示方法》一课中有这样一个例题:21世纪乐园要建造一个直径为20 m的圆形喷水池, 计划在喷水池的周边靠近水面的位置安装一圈喷水龙头, 使喷出的水柱在离池中心4m处达到最高, 高度为6m, 另外还要在喷水池的中心设计一个装饰物, 使各方向喷来的水柱在此处汇合.这个装饰物的高度应当如何设计?

这道例题的难点在于把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并建立数学模型.我恰当地运用flash动画对喷水池进行演示 (如图3-1) , 突破审读应用题这一难点.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每个喷水柱对应的实际图形实质是什么?如何建立图形与已知数据之间的关系?所求又是什么?最后学生在轻松的思维下建立数学模型并圆满解决问题 (如图3-2) .

四、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及学习和教学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 特别是要充分考虑计算机 (计算器) 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 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在《正弦定理》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发现特殊三角形中的边与角满足关系式于是大胆猜想斜三角形中这样的边角关系仍然存在, 紧接着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进行测量、验证, 结果不仅花了大量时间, 得到的结果也偏差较大.这时我利用几何画板强大的计算功能, 向同学们演示当拖动三角形的某个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时 (如图4) , 屏幕上显示的数据就表明了等式仍然成立, 这就为之前的猜想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更确定了研究的方向.

尽管多媒体辅助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 但是一般情况下很多教师也不会经常使用课件上课, 更多的情况是在公开课或是观摩课上使用, 原因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 教师自制课件的水平有限.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 由于制作的困难以及相关课件的匮乏, 通常由学科老师编写稿本, 由计算机技术人员负责制成课件, 或是需要多名教师动用集体的力量费尽心机、苦战多日, 方才磨出一个课件.如此的劳力劳心在平时教学中当然不得不敬而远之了. (2) 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 或用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 及时变换教学方法, 调整内容因材施教.而多媒体教学, 虽然在单位时间、空间内集声音、文字、图形、动画于一体, 信息量比传统课堂教学要大得多, 但其教学的内容、方式、程序都是预先设计好的, 因此教师往往受到定型情节的课件影响, 完全围绕着课件讲课, 缺少了课堂教学中最为精彩的“即兴发挥”.一旦学生的思维与已经制作好的课件发生冲突, 教师往往都会把学生的思维朝着他的固定模式拉, 这样必将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更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3) 容易造成师生间情感的缺失.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认知过程, 二是情感过程.智能的形成和发展是这两个过程协调发展的结果, 单纯强调某一过程只会事倍功半.情感是数学教学的润滑剂、催化剂, 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及对数学真理的追求.教师上课只知一味地点鼠标, 而缺少与学生进行必要的交流, 必然会削弱师生的情感交流.

任何事物都有长短利弊, 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中, 我强烈地感觉到了传统教学无法带来的效果.因此我相信只要合理应用它辅助教学, 并能发扬传统教学的长处,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定能让它切实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顾纯刚.信息技术与教学课堂整合初探[J].中小学电教, 2006, 07.

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体会 篇8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体会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已经有些时日了,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多次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了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导入新课时运用一个动画,提出一个问题,设置一个悬念,创设一个新奇的问题情境,这样会激起学生积极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在课的起始阶段,如何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二、巧妙运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上课时应紧扣主题,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的接受能力反应能力毕竟有限,过多的资料使他们目不暇接,一些重要的内容学生往往还未抄下来就一闪而过,不少多媒体课堂常出现学生的笔记不完整的情况。如果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插图、动画、音响充斥整个课件,刺激了学生的无意注意,严重地影响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注意力,学生表面看似兴趣盎然,课堂看似活跃,但实际上教学的效果可能并不好。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同时也注意到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应根据教学要求来进行课件设计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质量。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必须充分认识多媒体课件的特性,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从优化教学过程出发,严格遵循实用性原则、恰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辅助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凸现出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使之逐步从幼稚走向成熟,实现多媒体课件与数学教学的最佳整合。

四、适时运用多媒体增强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这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突出重难点。当学生出错后(电脑录音)耐心地劝他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来一次,这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生动有趣地复习巩固了新知识。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应给学生留出思考的余地

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为避免此种弊端,常用的办法是:①借助图文资料,激发学生的想象。②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为了使多媒体教学不至于束缚学生的思维,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探讨,不要求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能畅所欲言,各圆其说就行。其实问题设计得好,多媒体手段更能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开拓思维空间,发展思维能力。

六、充分运用多媒体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發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多媒体教学与教学体会 篇9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教师培训,通过五天的培训,系统的学习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研讨“中小学班班通工程”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学习成果展示和分享等方面的知识。教师的精彩讲解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就这五天的学习情况,谈一谈我的一点拙见。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我们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有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在教学过程中把丰富多彩的视频、动画、图片等资料展示给学生,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某些问题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意识,加深他们对通过培训,我对教学资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它是为师生有效开展教学提供帮助的各种可利用的条件。

最宝贵的资源是思维方式,最重要的资源是学生的大脑,最生动形象的资源是多媒体资源,最容易复制和传播的资源是数字化资源。从广义角度讲,不仅教师、教材、教室是教学资源,而且学习伙伴也是教学资源;不仅学习小组是一种资源,而且学生遇到的困惑也是一种资源,甚至学生所犯的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资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多变的过程,单一的某种资源很难满足实际教学需求,通常是多种教学资源一起使用或按一定序列使用。所以,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学资源,考虑各种资源的特性,整体协调,互相配合。信息化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差异。信息化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地位,是学习的帮促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进行生成性、创造性、自主探索、交互学习,教学形式是交叉学科、带实际情境的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很丰富。

多媒体教学与教学体会 篇10

随着对外交往机会的不断增多,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语言, 其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改变和丰富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提供了基础。将最新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用于课堂教学已成为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为了适应这一趋势, 我针对教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并在课堂上加以应用,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我在制作英语多媒体可见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介绍如下。

一、精心准备脚本、广泛收集素材

一部好的电影离不开好的剧本, 同样, 制作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离不开好的脚本。脚本主要包括制作内容, 幻灯片出现的时间、次序及效果。制作内容中有文本、音频文件、图片、表格以及其他需要的文件。在充分熟悉教学内容, 理清教学思路之后, 就可以着手编写课件脚本。脚本编写必须结合教学内容, 以确定需要收集的素材。

收集素材的渠道很多。一是直接从书本收集, 如在制作《Aswan Dam》课件时, 借助于扫描仪, 我把教材中的一些有关阿斯旺大坝的图片, 如阿斯旺大坝全景、阿布辛波神庙的图片转变成课件中可以使用的JPG各式图形文件;许多和阿斯旺大坝有关的背景资料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 同时还可以从网上下载大量的埃及风光图片。

音频文件一方面可以直接采用PhotoShop软件内置的声音, 这些声音文件主要是一些比较短的Wav格式音频文件, 适合作为效果声音。一些文件较长的、适合作为课件背景音乐的音频文件, 可以从CD或MP3上用DirectMusic采集和转换。课件需要的配音可使用麦克风利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录音机软件或其他录制软件, 直接录制成Wav格式的音频文件。

视频文件的制作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采用多种方式。三维动画的制作可以使用3DS MAX软件, 一些文字动画的制作可以使用Cool 3D。如果还需要从VCD上采集需要的视频文件, 最好使用Premiere, 该软件提供了强大的视频采集和编辑功能。在《Disneyland》一课中就采用了Premiere采集并剪辑了一段睡美人城堡的Avi视频文件, 将其用在了课件之中。

二、熟悉所用软件, 精心制作课件

经过脚本编制和素材采集阶段之后, 就可以开始课件的制作了。我使用的制作软件是微软公司的Powerpoint。使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 选择演示模板

所谓演示模板就是课件的基本表现方式, 如背景、文本框和图片的基本配置。《Aswan Dam》课程中可见的背景是一幅经过处理的世界地图和一个小地球, 并具有动画功能, 这一模板是系统不具备的, 这是如何制作的呢?首先需要使用Adobe公司的PhotoShop软件对一幅普通的世界地图进行处理, 如使用柔化和马赛克滤镜, 得到需要的效果, 并存成JPG格式的图形文件;地球图片的制作使用了Alfa通道的技术, 使得地球和背景图片的边缘部分是模糊过渡的;接着在PhotoShop中可以制做一个自己的空白模板, 将制作好的图片以需要的方式导入, 并保存称自己定义的模板文件名。在制作演示文件时, 直接应用该模板就可以了。

(2) 插入图形

《Aswan Dam》和《Disneyland》课件中使用了大量的图片, 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很有帮助。这些图片是如何加入到可见中的呢?非常简单, 只要在系统菜单中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就会出现一个文件输入对话框, 在其中输入已准备好的图片文件名, 一张精美的图片就被加入到幻灯片中。

(3) 声音和动画的处理

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 声音的处理也非常重要。没有声音的课件就如同无声电影, 时间长了容易使人乏味, 为此必须加入声音素材。在PowerPoint中可以通过菜单“插入”-“影片和声音”选择自己喜欢的声音文件。在选择声音时应注意银屏效果和幻灯片内容的搭配。在《Disneyland》课件中用快门声配合图片的导入, 一些突出的标题以打字机声音逐个字母打出, 极具震撼效果。

(4) 演示流程控制

一般说来, PowerPoint对各个幻灯片及其中的内容采取顺序执行的方式, 即前面页面先显示, 在一幅页面显示完成后, 可以通过点击空格键或鼠标左键的方式播放下一页面。

三、进行初步试讲, 不断完善课件

经过第二阶段的制作, 多媒体课件已经初具规模, 但在制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错误, 如内容短缺、次序颠倒、效果不协调等, 故仍需对课件中的一些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可以在PowerPoint中从头至尾播放整个软件, 边看演示边记录, 最后统一修改;也可以在发现问题时立即推出演示进行修改。一直修改到整个可见符合教学要求为止, 此时便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试讲。

试讲过程中仍会有一些内容需要修饰和完善, 主要根据同时和学生提出的意见, 进一步对课件进行调整, 有时还可能会有较大的改动。如在制作《Disneyland》课件的过程中, 原来没有安排课文的录音, 后来利用录音设备, 将磁带录音转化为Wav文件, 并直接插入到课件中播放, 效果很好。

上一篇:《教育漫话》读后感下一篇:历史证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