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成本十篇

2024-08-17

粮食安全成本 篇1

关键词:粮食安全,成本,收益

2014 年, 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09.9 万t, 比2013 年增长了0.9%, 实现了粮食生产的 “十一连增”。 然而另一方面, 2013 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 “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 第一, 此新战略强调“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 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度进口”;第二, 提出“数量质量并列, 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粮食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第三, 强调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统筹兼顾, 注重永续性发展, 强调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发展循环农业。

1 粮食安全概念的界定

粮食安全于1974 年《消除饥饿与营养不良世界宣言》中首次被提出。40 多年来, 粮食安全的概念一直在发展和演变。 主要的观点如表1 所示。 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一些专家学者均从不同角度予以解析。

基于中国的粮食安全新战略的背景, 我们的粮食安全概念可以界定为:一个国家 (或者地区) 应该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与其生存和健康相适应的足够粮食, 同时应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 并注重粮食质量与环境保护。

2 粮食安全成本 ———实证分析

粮食安全是有代价的,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 可以用成本予以衡量。

2.1 实证分析过程

假设粮食进出口、自然气候等影响因素不变, 并选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用化肥使用量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具体方法是运用表2 中的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得出表3 所示的结论和表4 所示的相关系数。 假设回归方程为:

Y=C+β1X1+β2X2+β3X3

( 其中, X1: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X2: 有效灌溉面积, X3: 农用化肥使用量, Y:粮食总产量。 )

基于表2 中的数据, 使用EViews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 得到表3 的回归结果。

基于表3 得到回归结果为:

可以看出:由于R2接近1, 同时F=199.06>F0.05 (3, 32) =2.90, 所以, 粮食生产与上述变量间总体线性关系显著。 但是, 由于符号的经济意义不合理, 所以理解为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将相关系数列入表4。

从表4 中数据可知, 与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分别作与、、间的回归找到最初回归模型进行逐步回归, 得到最优拟合度结果:

Y=29356.26+0.63X1+1.12X2+4.56X3

2.2 实证结果分析 ———成本偏高

从上述结果中可看出, 每增加1000hm2的播种面积, 则粮食产量会增加0.63 万t; 每增加1000hm2的灌溉面积, 则粮食产量会增加1.12 万t;每增加1 万t化肥施用量, 则粮食则会增产4.56 万t。 很显然, 播种面积与灌溉面积的弹性不大, 即粮食生产的这两项投入成本是现对偏高的, 显然粮食安全的产出率不大。 虽然化肥对粮食的产出影响最大, 然而, 过度使用却会对土地、水资源等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即产生高昂的生态环境成本。

2.3 其他方面的实证分析

2.3.1农用薄膜和农药使用量的投入效率低下。从近20年农药的使用量和农用薄膜的使用量来看, 1991~1999年, 虽然农药和塑料薄膜的投入使用量不很大, 不过粮食产量就已经达到了43000万t以上;1999~2013年之后, 虽投入了更多的塑料薄膜和农药, 但是粮食产量的增加相对不明显, 甚至在1999~2003年期间, 随着上述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 粮食产量反而有所下降。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农业年鉴,2014》整理得到。

2.3.2政府支出对粮食的支持效率存在边际递减效应。政府对粮食的支持, 除了直接支出以外, 还有多项惠民政策, 如农业税减免、农机具购置补助等等。政府对粮食的投入从1978年的150.7亿元, 持续增长到2012年12387.6亿元, 但是, 却存在着边际递减效应。1991~1998年, 政府投入的每年增加力度并不大, 不过, 粮食产量稳步增长;1998~2003年期间, 随着政府投入的增加粮食产量非但没增加反而下降;2003~2013年政府对粮食投入急剧增加, 然而, 粮食产量的增加却不同步。

2.3.3 机会成本挺高。 随着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的逐渐增加, 可谓是提高了劳动力务农的机会成本。 1989~2012 年, 中国农民工的人均工资性收入逐年递增, 同时, 其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家庭粮食生产收入的增幅。 2012 年年底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幅达16.3%, 家庭经营收入增幅只有9.7%。 此外, 城镇化的推进导致大面积土地被占用, 换言之, 若保障耕地面积就会一定程度导致城镇化进程放缓。

综上所述, 我国粮食安全成本的投入比较高的, 尤其是1999~2003 年之间;2004 年以后随着惠民政策的实施虽然有所改善, 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水平有所提高, 但是, 与其成本的投入相比而言, 效果不是太显著。

3 粮食安全收益———实证分析

由于粮食安全收益的社会收益难以用具体的数据去衡量, 因此, 选择经济收益作为代表去衡量粮食安全收益的大小。 由于, 只有在保障了经济收益的前提下, 粮农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到粮食生产中去, 因此, 选取粮食农民收入为被解释变量 (Y) 粮食产量为解释变量 (X) 。

3.1 实证过程

实证过程为运用表5 中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并得出表6 的回归结果。

运用表5 的数据作回归分析得到回归结果如表6 所示。

根据表6可知, 回归方程为:Y=-26230.87+0.075。R2较大接近于1并且F=217.25>F (1, 33) =4.12所以该回归方程有意义。

3.2 实证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可知, 农民的粮食收益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是, 收入产量是富有弹性的, 即粮食的增产对农民种粮收入的贡献并不大。 其主要原因是:首先, 优质粮食的出产相对不足, 粮食供给与居民需求结构不太相符;其次, 粮食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完善, 生产资料价格增长幅度高于粮食价格增长的幅度。 再次, 不少农民依然受传统思想的束缚, 不敢大胆创新, 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不高, 但交易成本过高。

综上所述, 一方面, 1998~2003 年期间, 由于粮食价格提高、耕地面积减少等, 诱使农民加大了对农药、化肥、农机具等的投人, 结果导致了粮食生产成本的上升和粮食的总产量下降。 同时, 粮食产量波动明显, 人均粮食占有量从1998 年的412.5kg下降至2003 年的334.29kg。 以此同时, 我国GDP在此间的年均增长速度为8.86%, 而粮食安全成本的年增长速度为13.60%。另一方面, 从2003 年到现在, 粮食总产量连年增加, 同时, 粮食产量波动不明显, 同时, 农民的人均收入增速加快。这些说明, 中国目前的粮食安全水平是比较高的, 可谓是朝向粮食安全 “新战略”的方向发展, 但是, 粮食安全成本相对较高。

参考文献

[1]付恭华.中国粮食生产的多维成本研究—兼论中国粮食安全新保障模式[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14.

[2]周武军, 等.河南省粮食生产成本收益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 2014 (11) .

[3]王国敏、杨莉芸.我国粮食生产主体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基于粮食安全的角度[J].青海社会科学, 2010 (3) .

[4]高铁生.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 2013 (28) .

[5]曾福生.粮食生产收益影响因素贡献率测度与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11 (01) .

[6]尹义坤.粮食安全成本经济学分析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 2005.

粮食安全成本 篇2

粮食增产丰收不仅需要风调雨顺, 还需要以下三个条件:优良的品种、肥沃的土地和科学的管理。

1.1 优良的品种是粮食增产的关键

没有种子, 再肥沃的土壤也不能长出禾苗来, 但品种不同, 产量就可能不同, 甚至相去甚远。20世纪80年代前的种子基本是自产自用, 因此粮食产量很低, 即使产粮的农村也多数靠“返销粮”度日。随着优良品种的不断推广, 农村播种的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种子已完全依赖购买, 粮食产量才有了质的跨越, 而今, 我国能用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0%人口的温饱, 这离不开优良品种的功劳。

1.2 肥沃的土地是粮食增产的必要条件

事实证明:同样的品种若种在不同的土地上, 产量肯定有所差异。因此, 肥沃的土壤是有机农业丰收的必要条件。

1.3 田间管理对粮食增产必不可少

有了优良品种和肥沃的土壤, 科学的管理就能锦上添花, 比如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等田间管理也对粮食增产有一定影响。

2 培肥地力是粮食增产和有机农业的必然需求

培育粮食新品种, 周期长, 难度大, 根本不是主流农民能解决的问题, 这是农业科研人员的工作职责, 一旦有了新突破, 农民只需“拿来主义”即可。田间管理对农民来说并不陌生, 也没有太大的增长空间, 但农民已习惯采用农药化肥等掠夺式经营方式所获得的粮食连续增产, 很容易掩盖耕地日益贫瘠沙化的潜在危机, 如何让日益贫瘠的土地肥沃起来, 才是在粮食增产中被忽视的但开发潜力极大的切实可行的薄弱环节。

有时候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认识只知其然却从未思考其所以然, 越是熟悉的越容易被忽视。同样的品种若种在养分不同的土地上, 产量会有差异, 显然, 理想中肥沃的土地提供的营养成分更全更持久, 能满足作物生长各阶段所需的各种养分, 作物才有了获取丰收的基础, 而贫瘠的土地则很难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 因此才有了茁壮与枯萎、饱满与干瘪、丰收与歉收等一系列鲜明的对比。尽管作物生长有必须的氮磷钾这三元素, 但也需要吸收其他一些微量元素才能茁壮生长, 否则, 把种子播在只有这三元素的营养液中, 就算有收成, 果实营养也不能达标。还有, 这种掠夺式经营方式所依赖的农药化肥, 尽管满足了植物所需的氮磷钾, 但其他一些有害化学元素或多或少地也会渗入到作物内, 丰收的果实里会有农药化肥残留, 人类在视而不见中毫无知觉地被农药化肥蚕食着健康, 如果食用的都是有机农业的成果, 相信现在人们的平均寿命一定能更长, 比现在更健康。因此, 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是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人类健康绿色食品的迫切需求。

3 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的最佳途径

实际上农民也在或多或少地改良土壤, 比如牲畜的粪便、秸秆还田等, 应该说腐熟的粪便是改良土壤的最佳原料之一, 但用农村现有的粪便去改良土壤无异于杯水车薪, 让家家户户都为培肥地力而变成养殖场更不现实。

腐殖土也是培肥地力最佳原料之一, 若想得到它, 有多种方式, 最直接的方法是到树林中去取现成的腐殖土, 但这样会造成大量绿色植被的二次破坏, 同时工程量也不小, 而且这种拆西墙补东墙的做法不能提倡, 因此, 人造腐殖土就成了唯一出路。

人造腐殖土就是让有机物腐烂变质后所剩下的有利于植物生长的遗留物。过去曾经到草丛茂盛的地方, 夏季用土密封盖住堆积的杂草, 待杂草腐烂变成腐殖土后, 来年再撒到耕地里, 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仅不能满足大面积土壤的改造, 同样也破坏了植被, 因此早已被淘汰。

相比之下, 玉米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却蕴藏着大量的开发潜力, 但目前几乎还处在自发的艰难起步阶段, 大量的秸秆都被付之一炬, 不仅浪费了能源, 还造成了污染, 如果将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 不仅能减少污染、培肥地力, 还能减少大量秋收投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因此, 秸秆还田是有机农业生产从长计议无法逾越的必经之路。

4 秋翻和免耕播种有助于秸秆腐蚀

因为秸秆分解腐烂依靠的是土壤中的微生物, 而微生物生存繁殖要有合适的土壤墒情, 当田间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时最适于玉米秸秆腐烂。

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作业后的碎秸秆最好深翻埋在土层下, 这样的水分更有利于秸秆的腐烂, 而秋末冬初的秋翻, 一方面能将被粉碎的秸秆埋在土里利于腐烂, 另一方面还利用冬季的寒冷冻死藏在地下被翻出来的害虫, 从而提高粮食产量。

来年的春播最好是免耕播种, 因为秋翻后被泥土覆盖的碎秸秆不一定腐烂透彻, 若春天再翻过来, 没被腐烂的秸秆经风吹日晒就会减缓其腐烂速度, 而免耕播种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秸秆腐烂所需墒情, 还能减少春翻工序, 从而降低了作业成本, 更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

5 实现秸秆还田的相关措施

政府必须重视, 不仅要大力宣传玉米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系列作业”的好处, 还要在秸秆还田作业上适当投入补贴资金, 同时抓一些示范户以点带面, 则该技术的推广会相对容易, 培肥地力就可水到渠成, 农业增产增收才能底气十足。

粮食安全成本 篇3

关键词:务农机会成本;粮食安全;打工经济

中图分类号: F326.11;F323.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427-03

收稿日期:2013-12-08

作者简介:刘红(1990—),女,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通信作者:何蒲明,博士,副教授,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E-mail:hepuming0806@163.com。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不断提高,由于农业生产经营效益低下,致使农民的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缓慢。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 916.6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3 447.5元,较上年增长16.3%;家庭经营收入为3 533.4元,较上年增长9.7%,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重逐年降低。越来越多的青壮年选择了外出务工,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产生了现实及潜在的影响。笔者深入分析打工经济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旨在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依据。

1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

1.1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幅较大,家庭经营收入增幅较小

由于农业生产具有经济性、自然性的特点,通常被认为是集经济再生产、自然再生产为一体的人类活动,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仅有资金、技术、人工等投入,还有自然再生产中的人工闲置问题[1]。劳动力作为一种资源,其稀缺性将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日益显现,其机会成本在农民生产决策中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所谓机会成本是指一种资源( 如资金或劳动力等) 用于本项目而放弃用于其他机会时可能损失的利益。农村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指农民选择进城务工所获得的工资收入[2]。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收购价格始终较低,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价格却节节攀升,即使粮食大丰收,农民依然会陷入增产不增收的怪圈。1989—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工资性收入增幅明显大于家庭经营收入。2012年底,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幅高达16.3%,家庭经营收入增幅仅为9.7%。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大量转移到城市,不可避免地将会对农业生产发展及粮食安全产生较大影响。

1.2农村劳动力数量不断下降,产业结构出现较大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大量非农就业机会,导致农村务农劳动力数量逐年下降[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村劳动力数量、结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我国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数量占农村就业人数的比重逐步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呈现不断增加趋势。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正从第一产业悄悄流向第二、第三产业。

1.3农村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土地抛荒现象时有发生

1989—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耕地面积始终在0.13 hm2/人水平上下波动。由于农业效益低下,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打工,导致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一方面耕地资源紧张,一方面却出现土地抛荒的现象,耕地资源被闲置。

2农村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对糧食安全影响的实证分析

2.1变量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研究在综合考虑数据的相关性及可获得性的基础上,选择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Y)作为因变量。有些学者在进行研究时,选择粮食总产量来代表粮食安全。由于笔者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农村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不断增加,选择该指标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在务农机会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农民行为选择的变化。笔者选择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X1)、第一产业就业人数(X2)、农业机械总动力(X3)、农村居民的人均补贴收入(X4)、政策因素(即取消农业税)(X5)作为自变量。从理论上讲,取消农业税、增加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村劳动力务农的机会成本,从而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由于农村居民的补贴收入数据较难获取,而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主要来自政府补贴,因此本研究选择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来近似代替农村居民的补贴收入。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为了考察这一政策的出台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本研究引入政策因素作为虚拟变量,并将2006年作为一个分水岭,2006年之前的各年份数据记为0,2006年及其之后的年份数据记为1(表1)。

2.2估计模型

为深入分析各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0958 8,拟合程度较高,虽然方程总体拟合较好,但X1的t检验未通过,表明可能存在一定的自相关性。经拉格朗日乘数检验得出,存在正的一阶序列相关。X1对应的P值为 0.091 3,大于0.05,说明该变量对应的t统计量较小,而R2很大,可初步判断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利用相关系数法进行验证后发现,部分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很接近1,故可判定存在多重共线性。为了消除自相关、多重共线性,进一步运用广义差分法、逐步回归法进行修正,最终结果为:

3结果与分析

3.1结果描述

由以上回归结果可知,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政策因素对粮食播种面积的比重影响较为显著,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居民的人均补贴收入对粮食播种面积的比重影响不大。

nlc202309041403

3.2经济意义分析

由方程(3)可知:因变量Y发生变化的95.96%可以由自变量X1、X2、X5来进行解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每增加1%,将造成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减少0.548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每增加1万人,将会造成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减少0.000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减免农业税(即X5=1)可以使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Y增加2.897 8%。

3.3现实意义分析

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与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呈负相关。这主要是由于农民外出务工收入的增加即农村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的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民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在面对务工收入增长较快而务农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会做出最有利的选择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农民会慢慢减少农业生产所需的各种投入(资金、劳动力等),久而久之,农业生产会大受影响,最直接的表现是粮食播种面积比重不断下降。本研究表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比重下降。这可能是由于目前我国农村仍然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剩余劳动力。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在耕地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当投入的劳动力数量到达一定限度时,每多投入一单位的劳动力会使其边际效用递减。从另一角度来讲,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分摊到每个家庭中,会增加家庭负担。耕地数量有限,种田已无法让农民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在偏远山区以及人地矛盾较为尖锐的地区会出现举家甚至是全村进城打工的现象,因此,粮食播种面积自然会不断减少。取消农业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比重增加。农业税的取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意味着农民务农收入增加,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农民的种粮热情,由此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粮食播种面积比重增加。农业机械总动力对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比重的影响作用不大,原因可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用农业机械只能缩短农民种粮及收粮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但对种植面积的扩大并无多大影响;二是由于当前土地流转市场发展不成熟,土地流转规模不大,即使拥有农业机械的种粮大户或农业公司有心扩大生产规模,土地面积太小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导致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民人均补贴收入对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比重的影响作用不大,说明当前政府对农民种粮的补贴投入力度不够,无法激发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4对策

4.1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

当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收入存在较大差距时,农村劳动力机会成本无形之中会被拉高,要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做的不是压低农民的务工收入,而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的家庭经营收入。一方面,政府要通过税收政策、财政政策来提高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高产、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4]。

4.2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本研究表明,依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大量剩余劳动力对于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及粮食产量的作用并不显著,当剩余劳动力数量超过一定限度后,继续增加劳动力反而会出现边际效用递减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更高价值。

4.3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部分农村地区开始出现土地抛荒或低效利用现象。有关部门应该加紧出台规范土地流转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以推动农村土地的合理、规范、高效流转。这不仅可以使进城务工的农民能一心一意在城里务工,还可以使他们获得土地流转收入,更重要的是可以将闲置或荒废的土地重新利用起来。

4.4切实推行惠农补贴政策,激发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农业作为一种弱质产业,时常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双重考验。自然灾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农业投资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突发性、不可控性、杀伤力强等特点[5]。另外,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农业生产者承受较大的市场风险。加上人工成本、化肥等生产成本的增加,即使粮食产量有较大提高,但农民经营收入也未必会有较大增长,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6]。为了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并确保粮食安全,政府部门应始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加大对农民的种粮补贴力度,制定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使得党的惠民政策能真正落到实处,提高农民的种粮热情。

参考文献:

[1]潘军昌,孔有利. 劳动力机会成本与农户稻作方式选择[J]. 江苏农业科学,2010(6):632-634.

[2]黄忠伟,黃梦哲. 基于SPSS的我国粮食价格影响因素分析——从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和数量变化的角度[J]. 经济与管理评论,2012(3):66-70.

[3]陈瑜琦,李秀彬,朱会义,等. 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对农户耕地利用决策的影响——以河南省睢县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2010,29(9):1067-1074.

[4]邓大才. 中国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研究[J]. 经济评论,2005(6):46-52,63.

[5]田玉军,李秀彬,辛良杰,等. 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对农地利用的影响——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2009,24(3):369-377.

[6]黄臻,李平. 我国谷物生产成本波动的起因及贡献率测算[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11):39-40.乔永平. 森林资源产权场内交易分析——基于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的数据[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430-433.

粮食安全成本 篇4

大连市粮食产销和成本利润调研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精神,为进一步加强粮食政策研究,掌握主要粮食品种的生产成本、利润等第一手数据资料,建立粮食产销和成本利润调研长效机制。按照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辽宁省粮食产销和成本利润调研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调查内容

(一)被调查农户基本情况。主要包括耕地面积、经济 收入、粮食(包括水稻、玉米、大豆,下同)种植面积、产量、商品量等。

(二)粮食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等。

(三)粮食销售情况。主要包括销售对象、平均销售价 格等。

(四)被调查农户所的补贴情况。主要包括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

二、调查对象

(一)调查对象选择原则

按照产区为主、兼顾销区和产销平衡地区以及分布合理、代表性强的原则,其中主产乡(镇)农户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比例不低于80%。种粮大户要占被调查农户的30%左右。

种粮大户标准由区(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认定,报省农委备案。

(二)调查品种及区、市

玉米:庄河市。

大豆:金州新区、瓦房店市。

(三)调查农户

玉米、大豆每个区、市相应选择10户。

三、调查方法

(一)落实调查农户,组织培训。相关区、市粮食行

政管理部门提出种粮大户标准的意见报市审定。将《粮食产销和成本利润调查工作手册》发给被调查农户后,采取集中培训或个别讲解等多种形式对调查农户如何正确填写《工作手册》给于具体指导。

(二)农户即时记录,定期督导。被调查农户按照粮食生产进度,认真、准确、及时地记录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及粮食销售情况,填入粮食产销和成本利润调查工作手册。区、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定期深入调查农户检查记录情况,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不定期分别到调查农户了解情况,指导工作。

(三)收集调查数据,分析筛选。粮食收获后,区、市粮

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实施收集、整理抽样调查数据,录入粮食产销和成本利润调查软件,并上报市级粮食部门。区、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与正常情况出入较大的数据要进行核实,无法核实或明显错误的数据要予以剔除,力求调研数据准确,调查结果真实。

(四)形成调研报告,提出建议。区、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抽样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合本地的有关情况,研究提出进一步完善粮食支持保护政策的建议,形成粮食产销和成本利润等情况调研报告,按规定时间将抽样调查数据、汇总表(附表1、2、3,主要数据由软件自动计算)和调研报告逐级上报。

根据各品种收获、收购时间和省农委的时间要求,各区、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各品种抽样调查数据和调研报告的时间为:

玉米、大豆:每年10月10日前。

四、调查经费

(一)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国家粮食局给予调查农户适当补助。地方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支持,落实工作经费,配备统计设备,保证调研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调查农户确定后,区、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于每年4月10日前将《粮食产销和成本利润调查农户登记表》报市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市粮食部门于4月20日前将《粮食产销和成本利润调查农户登记表》报省农委粮政处。届时省农委上报国家粮食局审核拨付补助经费。

(三)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确保国家粮食局给予被调查农户的补助经费专款专用,及时、足额发放到被调查农户。

五、调查的有关事项

(一)调查结果使用。按照国家粮食局统一规定,本实施方案的调查结果主要用于粮食价格政策研究使用。未经国家粮食局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发布。

(二)调查原始数据保管。从调查农户收回的《工作手册》和有关的原始资料,由区、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按有关规定归入文书档案。

(三)调查农户选择。选择调查农户要认真负责,选择那些诚实勤奋、文化基础较好、能长期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户,以维护调查农户的稳定性,积累总结调查数据的规律性。

粮食安全成本 篇5

粮食安全作为整个国家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外资对我国粮食加工流通领域的进入,粮食行业会否步大豆“沦陷”的后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综合破解粮食安全困境,积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供应链,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

供应链理论拓宽了传统的物流范畴,并与价值链理论(Porter,1985)相融合,将生产、加工等环节均纳入其中进行系统考量,其中的利益协调问题尤其受到国内外理论界的普遍关注。1990年以来,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从制造业向农业领域延伸,先后出现了关于农产品供应链和粮食供应链的研究。Julie Kenneth和Murray Fulton(1998)最早提出粮食供应链概念,并以面包用小麦为例分析了小麦质量等级管理有利于加强小麦供应链中的垂直合作;Jill E.Hobbs和Linda M.Young(2000)进一步指出粮食供应链垂直合作有利于协调种植者、经营加工企业和决策者的利益;Amit Sachan,B.S.Sahay和Dinesh Sharma(2005)建立了印度粮食供应链总成本的演进模型,根据供应链中合作、合同农业、协作三种行为与乐观、悲观、中立三种情绪,将该模型分成九种情况以相机抉择;Amrik S.Sohal和Marcia Perry(2006)认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粮食供应链,应是宽泛的粮食产业、食品产业以及政府间的战略联盟,且供应链内各方须维持经常性有关共同目标对话。显然,运用粮食供应链协调相关方利益,已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国内从粮食供应链的视角研究粮食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的文献逐渐增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我国粮食供应链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虽然其立足于流通,但绝不是一个只涵盖流通领域的系统,而是一个由粮食相关产业组成的大系统,有其一整套经济目标体系,如袁育芬(2002)、王志刚(2004)、洪岚(2005)、崔晓迪(2005)、孙宏岭等(2007)、朱自平(2008)、朱传福(2008)等。二是从当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出发,指出应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构建和优化我国粮食供应链,如杜文龙(2006)、孙大为(2008)、杜京娜(2009)等。然而,目前利用粮食供应链探讨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研究较少,张宇、杜文龙(2008)探讨了吉林省粮食供应链构建策略,冷志杰(2006,2008)通过对黑龙江垦区的实证研究,探讨了粮食供应链物流体系的构建,洪岚(2009)则从销区的角度探讨了北京地区粮食供应链整合问题。

综观已有研究,无论国内外,对粮食供应链的研究文献都比较少,且多集中于对粮食供应链本身的阐释,对将粮食生产、流通等诸环节作为一个整体,通过构建粮食供应链破解粮食核心产区的发展困境、形成新型粮食产业体系、寻求更为全面系统的粮食安全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目前尚未真正涉及。

二、构建粮食供应链:粮食安全难题的综合破解之道

(一)当前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多重困境

随着改革攻坚向“深水区”的不断挺进、社会变革的深层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当前在保障粮食安全上,传统农区普遍面临着一些亟待破解的发展困境:一是粮食安全的“效益困境”,即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农民在田地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不如进城打工一个月,“产粮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尴尬怪圈至今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二是粮食安全的“要素困境”,即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农业的弱质性以及长期形成的“城市中心”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造成农业既难以有效地吸纳外部生产要素的持续投入,又难以有效防范生产要素的外流,而农村生产要素外流的加剧,又进一步强化了农业的弱质性。三是粮食安全的“主体困境”,即农村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在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等“三化”趋势明显的同时,受传统农耕文化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农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起来并不顺畅。四是粮食安全的“生态困境”,即农业生态安全威胁加大,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制约了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五是粮食安全的“质量困境”,即食品安全形势严峻,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对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近年来频频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加上长久以来的对化肥、农药残留是否超标的担忧等,使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质量和安全。六是粮食安全的“权利困境”,即粮食定价权竞争激烈,当前粮食呈现“金融化”趋势,成为全球资本逐利的投资品,2010年夏粮、秋粮收获季节出现的外资抢购现象,集中反映了业界对粮食金融属性的追逐,围绕粮食定价权的争夺,将成为新时期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

(二)新时期粮食安全保障须寻求综合性破解路径

由于粮食安全存在以上多重困境,保障粮食安全必须摆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定势,不能单就生产论生产,而要将粮食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尤其是粮食的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等诸多环节作为有机整体,寻求系统性综合性破解的路径:既要关注粮食安全的数量安全的层次,更要关注粮食安全的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层次;既要关注“粮食怎么保”,更要关注“谁来保”、“用什么保”;既要关注粮食的生产安全,更要关注粮食的贸易安全以及在粮食产前、产后领域的综合安全。

(三)构建粮食供应链是新时期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

粮食供应链是一个连接粮食生产、储存、运输、流通、加工和消费等各产业的完整的体系,它集成粮食产、加、销、储、运等多环节、多主体、多区域,以共生、协同、增值、共赢为核心,是一个由粮食相关产业组成的大系统,也是一种更为综合、更为系统、全方位、多层次的粮食安全。其与订单农业或产业化的最大区别在于,粮食供应链各主体能进行资金流、物流、顾客服务等方面的信息传递与处理。目前,构建粮食供应链已成为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做法。美国的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和安德森5大粮商,已形成农场一中转库一港口—出口的粮食供应链;加拿大小麦局、澳大利亚小麦局也构建了粮食出口供应链;日本、印度也形成了较完善的粮食物流系统。借鉴国外粮食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供应链,有利于优化粮食产业体系,提升粮食产业发展水平。同时,由于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的过渡期已于2008年结束,面对外资对我国粮食产业链的介入,已不能简单地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而必须加快整合我国粮食生产、加工和物流资源,积极构建粮食供应链,这是应对国外粮食加工流通企业渗透、全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对策和必由之路。

三、粮食供应链安全与模式构建设想

(一)粮食供应链运行模式构建设想

针对粮食安全保障面临的多重困境,根据粮食产业经营的流程,粮食供应链的运行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板块(见图1):

在粮食生产环节,由投入品供应商以及农户、农场或种植公司等主体组成。投入品供应商为农户、农场或种植公司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农户与农场或种植公司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也可以作为合作单元,通过合同等纽带达成协作或合作关系。此外,粮食运营商和粮食加工商也可参与该环节的经营,如发展订单生产等。

在粮食流通环节,共涉及粮食运营商、粮食加工商、产区储备库、销区储备库等主体,粮食运销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收购的粮食供应到粮食加工商以及产销区储备库等市场主体。当然,粮食加工商也可直接从农户、农场或种植公司收购粮食。按照粮食经销商的性质,又可分为国内经销商和国外经销商,在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的过渡期已然结束的背景下,均可参与粮食的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

此外,粮食批发市场和粮食期货市场也通过对相关环节、相关主体价格信息流的传递,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格杠杆的作用,指导乃至直接决定着各主体的经营行为。作为帮助相关市场主体降低或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政府,在粮食供应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这种调控贯穿于粮食的产能、产量、储备、进出口、消费等诸多方面。当然,无论是生产还是流通,最终均归于消费环节,按不同的用途划分,粮食消费又可分为直接消费、间接消费(如饲养)和工业消费(如食品工业和生物质产业)。

(二)粮食供应链安全是全面系统的粮食安全

构建粮食供应链能有效兼顾农民和企业、产区和销区的利益,创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实现形式,并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带动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形成一种更为全面系统的粮食安全—粮食供应链安全。它除了包含粮食安全的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的层次外,还包括生态安全和产业安全的层次。生态安全即指保证粮食生产所高度依赖的土地、水、气候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产业安全即指培育和保证我国粮食定价权能力,有效应对外资对我国粮食产业的渗透。

结合以上粮食供应链运行模式,可以发现,构建粮食供应链有利于保障和实现我国粮食供应链安全:其一,能较好保证农民的基本收益,有利于解放农民,并通过引进现代耕作方式,化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农村“空心化”、农业生产后继无人的隐忧。其二,投入品供应商统一购买农资,可有效提高谈判能力,保证农资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其三,粮食加工商可通过对企业生产加工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为农作物施用有机肥,从而稳定获得供企业加工的原料——有机农产品,从源头控制和保障食品安全。其四,粮食运销商、粮食加工商、产销区储备库等主体可以直接对接农业科技、金融、保险机构,以现代融资、保险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农产品及加工制成品的质量。其五,通过有效衔接产销区利益,实现多方共赢,形成良性循环,在不削弱农业的前提下,实现“产量不下降、质量有提升、安全有保证、效益有增加”,为粮食核心产区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其六,通过构建我国粮食供应链,提升我国粮食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应对外资对我国粮食产业渗透的能力。

四、建设粮食核心产区要积极构建粮食供应链

(一)坚持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根基在农业。无论农业功能如何拓展,粮食仍然是粮食主产区的主业。农业龙头企业也必须围绕农业做文章,而不能偏离农业,更不能在依靠农业完成“原始积累”后,转向更有盈利背景的行业。与之相关联的是,新农村建设绝不是新村建设,尽管这一点在新农村建设战略提出之初就已形成共识,但当前这种倾向又有所抬头,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之。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粮食大市场大流通,加大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力度,支持大型涉农企业投资建设农产品物流设施,积极搭建粮食物流信息平台,加快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逐步拓展交易品种,鼓励生产经营者运用期货交易机制规避市场风险。

(二)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

面向市场发展起来的农产品深加工和食品工业,是农业、工业和商业的联结点,也是农业生产价值的再延续,是衔接产区、销区利益的重要环节。要按照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和发挥比较优势的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建立集良种繁育、规模生产、精深加工、检验检测、物流销售和循环利用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三)着力协调相关主体利益

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关键在协调好各主体的利益。要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把调动农民积极性作为农业发展根本动力,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让农民在粮食供应链中真正受益,使现代农业成为能让农民致富的产业和体面的职业,使粮食供应链成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有效载体。要重点扶持涉农加工、流通等龙头企业发展,创新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用订单、产权、信息共享等多种形式把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利益有机联系起来,构建龙头公司和农户的利益共同体。

(四)强化粮食产业核心竞争力

大力实施粮食科技自主集成创新,积极推进粮食科技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再创新,重点推进粮食现代流通、粮食现代仓储、粮食现代物流(储运)、粮食现代加工、粮食质量标准及现代检测技术、粮食现代信息技术及管理等方面的集成创新。加大科研攻关、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力度,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现代种业发展。加强粮食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粮食产业化水平。要积极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生态和节约型农业技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如果说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市场化取向改革等粮食生产的“政策红利”目前已消耗殆尽,那么,以构建粮食供应链为核心,破解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多重困境,就是下一波“政策红利”的关键所在。需要指出的是,构建粮食供应链并不是要粮食核心产区大搞重复建设,而是在区域分工和主体功能区划框架下,在发挥比较优势中积极承接和融入粮食供应链,培育和发展核心价值环节,提升粮食产业与核心产区的竞争力,从而在更深层次上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摘要:粮食供应链安全是一种更为全面系统的粮食安全。在新的形势下,要破解长期困扰粮食产区和粮农“种粮吃亏”的症结等粮食安全困境,积极应对外资对我国粮食产业的渗透,必须着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供应链,以其共生、协同、增值、共赢的内在机理,促进要素资源的整合和优化,统筹粮食核心产区发展,全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供应链,粮食核心产区

参考文献

[1]孙中才.世界农业发展与欧盟共同农业政策[M].法律出版社,2003.

[2]洪岚.北京地区粮食供应链整合研究[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3]孙林.新中国农业经济思想史[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孙宏岭,高詹.粮食供应链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粮食经济,2007(6).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与供求平衡的整体性战略框架[J].改革,2009(6).

[6]赵德余,顾海英.多重政策目标与转轨策略选择——来自中国粮食部门的经验[J].学术月刊,2008(6).

粮食安全成本 篇6

粮食为维系人类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生存活动所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物质,其供求状况关系到国计民生、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等重大战略问题。自1972~1974年的世界范围内粮食危机爆发来,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国际国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1,2,3,4,5]。粮食单产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是粮食安全最基本的约束因子。这种约束作用表现为二者整体上具有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即耕地面积增加和粮食单产提高的年份粮食产量也随之增加[6,7,8,9]。

湖南省是全国农业大省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商品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已有研究表明,基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全面小康食物与营养消费目标而确立的人均粮食需求量的基础上,结合粮食外调和储备情况对湖南省2015年和2025年粮食总需求量进行预测,结果确定2015年湖南省共需求粮食3266.75万t, 2025年湖南省共需求粮食3684.00万t[10]。

为了保证湖南省的粮食需求量,本文采用加权马尔柯夫链模型、回归模型、灰色系统模型对未来粮食耕地单产进行测算,以期为安排粮食生产提供依据。

2 基于三种模型的湖南省粮食耕地单产预测

2.1 基于加权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的粮食耕地单产预测

(1)加权马尔柯夫链预测模型

马尔柯夫过程是具有“无后效性”的随机过程,即在已知某一随机过程“现在”的条件下,其“将来”与“过去”是独立的。马尔可夫链是状态与时间参数均离散的马尔柯夫过程。由于农作物年单产量是一列相依的随机变量,各阶自相关系数刻画了各种滞时的农作物年均单产量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强弱,因此,可考虑先分别依其前面若干时段的年均单产量对该时段农业生产风险进行预测,然后,按前面各时段与该时段相依关系的强弱加权求和,以达到充分、合理利用信息进行预测的目的。

(2)基于加权马尔可夫链模型的湖南省粮食耕地单产预测

以湖南省1978~2007年30年间的粮食单产量数据进行序列规范化处理, 然后以各阶自相关系数为权, 利用加权马尔柯夫链预测未来的农业生产风险状况(表1)。

① 依据自相关系数公式,可计算得出各阶自相关系数及各种滞时的马尔柯夫链权重(表2);

② 经计算, 该序列的均值为x¯=11626.87公斤/公顷, 无偏估计的标准差:S=1n-1l=1m(xl-x¯)2=1366.854公斤/公顷;

③ 根据表2,将该序列划分五个级别(表3);

④ 按照表3的分级标准,可确定序列中各年年景状态;

⑤ 经计算,得出各种滞时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Ρ(1)=[0.75000.25000.00000.00000.00000.00000.25000.75000.00000.00000.00000.16670.58330.25000.00000.00000.00000.20000.60000.20000.00000.00000.25000.00000.7500]

Ρ(2)=[0.50000.25000.25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25000.33330.41670.00000.00000.00000.25000.25000.50000.00000.00000.50000.00000.5000]Ρ(3)=[0.25000.25000.50000.00000.00000.00000.25000.50000.25000.00000.00000.09090.54550.27270.09090.00000.00000.00000.50000.50000.00000.25000.50000.00000.2500]Ρ(4)=[0.00000.50000.5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0000.50000.00000.00000.00000.60000.30000.10000.00000.00000.00000.25000.75000.00000.50000.50000.00000.0000]Ρ(5)=[0.00000.25000.75000.00000.00000.00000.00000.66670.33330.00000.00000.00000.40000.50001.00000.00000.00000.25000.00000.75000.00000.50000.50000.00000.0000]

⑥ 依据湖南省1978~2006年年均单产量及其相应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对湖南省2007年的农业生产风险状况进行预测,其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 max{Pi,iI}=0. 4898,所对应的i=3,即2007年的风险预测状态为3(均年),粮食年单产量下限为10943.44公斤/公顷,上限为12310.29公斤/公顷,与实际值12379.04公斤/公顷基本相符。同理,可以1978~2007年的资料预测2008年的粮食单产量大于10943.44公斤/公顷,小于12310.29公斤/公顷。

⑦ 粮食生产年景分析。本文以相依性最强的步长为1的马尔柯夫链的特征分析为例。由其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可推出:该马尔柯夫链的5个状态都是相通的,即ij(i,jE,ij),且为非周期的,其间有穷(5个状态)的不可约马尔柯夫链,故而该链的5个状态都是正常返的。所以,该链是遍历的(非周期、不可约,正常返)。因此,该链存在唯一的平稳分布,且此时的平稳分布即为它的极限分布。

求其平稳分布,有方程组:

{j=15πj=1πj=j=15πjpij,j=1,2,3,4,5

式中, i,j为状态; πi,πj分别为状态i,j的平稳分布; pij为状态ij的一步转移概率。

依照步长为1的转移矩阵P(1),可得到各种状态的重现期Tj=1/πj,如表5所示。

根据预测的结果,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湖南省粮食单产年景状况出现均年的机会最多,平均每2.3年就有1次;其次是丰收年,平均每3.7年有1次;灾年平均每10.6年出现1次,大丰收年平均每18.8年出现一次,重灾年基本不会出现。

由表1、表5可知, 2008~2025年出现重灾年的几率为零,排除5状态出现可能性。1996~2007年为1~4状态的最后出现年。按各自的重现期对规划年期进行推算,在2015年1状态首次出现,此时出现的还有2状态,因此,2015年湖南省粮食单产年下限值为12310.29公斤/公顷;2025年1状态没有出现,2、3状态以大概率出现,湖南省粮食单产年景状况为大丰收年机率小,确定其粮食单产大于10260.01公斤/公顷,小于12993.72公斤/公顷。

2.2 基于回归模型的粮食耕地单产预测

回归分析方法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模型,它主要研究变量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生成经验公式,利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对此关系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本文利用SPSS 13.0软件回归分析中的线性进行回归分析。

考虑到国家发展对于土地的时段性影响,本文以1978~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计算得出播种面积单产。采用回归预测模型预测出2015年和2025年的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具体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其相关系数(R)为0.864,R2=0.747,说明年份的变异在粮食播种面积单产的变异中所占的比率为74.7%,说明二者关系比较紧密,且达到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该回归方程是有意义的。

综合上面分析,可以得到播种粮食面积单产预测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y=-106489+55.99x

其中, y——作物未来某年播种面积单产; x——年份。

由此方程可以得到2015年的粮食播种面积单产为6330.85公斤/公顷,2025年的粮食播种面积单产为6890.75公斤/公顷。

粮食耕地单产=粮食播面单产×复种指数

复种指数又称种植指数,是指耕地上全年内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或移栽)作物的总面积÷耕地总面积×100%.

根据湖南省1978~2007年的复种指数及其变化,该时段复种指数平均为2.297。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由于受到国家农业政策鼓励、新农村建设等影响,农业科技化程度加强,农民粮食种植积极性会提高等这都将会提高复种指数,但由于气候、地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短期内不会增长太大,否则会对土地耕地造成掠夺式的开垦,加速耕地质量衰退。因次,根据湖南省农业发展情况,确定2015年的复种指数为2.3, 2025年的复种指数为2.4。

根据上面确定的复种指数,可以求得2015年湖南省粮食耕地单产为14877.5公斤/公顷,2025年湖南省粮食耕地单产为16537.8公斤/公顷。

2.3 基于灰色系统预测法的粮食耕地单产预测

灰色系统预测主要用于时间短、数据资料少、波动不大的预测问题,其预测的几何图形是一条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的平滑曲线。进行长期预测时,预测值常偏高或偏低,因而对随机波动性较大的数据序列拟合较差,预测精度较低。

粮食耕地单产是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而影响粮食耕地单产的因素有很多,具体有自然因素(包括气候、生物、土壤等)、科技因素(包括品种、农药、施肥、灌溉、栽培技术等)、政策因素(国家政策、地方政府政策)、经济因素(农业生阐资料的投入、劳动力的投入、土地的投入)等。对每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预测的难度很大,尤其是资料收集更是难度大。考虑到灰色分析模型需要的数据少,对近期分析具有较高精渡,本文利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GM(1,1)模型,取湖南省2003~2007年的耕地面积进行预测,预测模型为:

{x(Κ+1)(1)=1992.84071e0.089205716t-19047.94071x(Κ+1)(0)=(x(Κ+1)(1)-μη)-x(Κ)(1)

根据模型预测出,湖南省2015年耕地单产为14959.2473公斤/公顷,2025年耕地单产为22101.2789公斤/公顷。

3 预测结果的比较分析及结论

方法一:采用加权马尔可夫链对湖南省的粮食单产进行预测,其预测结果为粮食单产的某一个状态(一个区间值),而不是一个具体数值,预测的范围扩大了,其可靠性会随之有所提高,因而适合于非点值的状态预测。由于以若干阶的自相关系数为权重,用各种步长的马尔柯夫链加权和来预测粮食耕地单产风险状态,故较普通马尔柯夫链预测方法,能更充分、合理地利用信息,本文应用遍历定理,求单产量序列的极限分布,可以反映出年单产量序列的许多信息,从而可以对单产序列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采用加权马尔可夫链预测法预测的湖南省粮食耕地单产的规划期年单产区间值对以后分析方法确定的值有参考作用。加权马尔可夫链预测缺点在于状态划分基于目前的情况,状态值没有预见性更新,导致对于中长期预测中的结果状态过份单一。

方法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依据事物内部因素变化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符合事物内部发展规律,从时间间距上看,此方法避免了一些特殊年份的异常产量水平,能够较合理地反映规划期间内能达到的目标,但由于预测是面向未来的,未来是尚未成为现实的,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只是简单地根据时间序列与历年单产建立回归关系,可能导致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期预测有较高精度,对于远期预测有一定的参考性。

方法三:灰色预测最大的特点在于不必追求大量历史数据,也不苛求它的典型分布。而是对已掌握的部分信息进行合理的技术处理,通过建立模型,在更高的层次上,对系统动态过程进行科学的描述,甚至利用几个数据即可建模进行预测。因此对于发展规律线性关系不明显、无规律可循或资料不全的情况下可用此方法进行预测,本文用灰色模型对粮食耕地单产进行预测,比起方法一的预测范围来,结果更具体。比起方法二中回归分析法,灰色系统将回归分析中的二次分项预测结果加和转变成为一次分析预测,减少误差值。

综合三种方法,由方法一确定范围,鉴于灰色模型的短期预测精准性,参考回归分析值,确定2015年湖南省的粮食单产为14900公斤/公顷;方法一确定的远景状态为2和3,但考虑到科技发展、耕作水平提高以至耕地单产可能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所以方法一确定的状态值只能做参考。以灰色模型和线性回归为主要预测依据,2025年湖南省的粮食单产为15900公斤/公顷。

摘要:采用加权马尔柯夫链模型、回归模型、灰色系统模型,开展基于粮食安全水平的湖南省粮食单产预测。结果表明,2015年湖南省的粮食单产应为14900kg/ha左右,2025年湖南省的粮食单产应为15900kg/ha左右。

关键词:加权马尔柯夫链模型,回归模型,灰色系统模型,粮食安全,粮食单产预测

参考文献

[1]Keenan D P,Olson C,Hersey J C,Parmer S M.Measures of food insecurity/security[J].Journal ofNutrition Education Volume,2001,33S1:49~58.

[2]Antunovic B,Mancuso A,Capa K,Poljak V,Florijancic T.Background to the preparation of theCroatian food safety strategy[J].Food Control,2008,19:1017~1022.

[3]del Ninno C,Dorosh P A,Subbarao K.Food aid,domestic policy and food security:Contrasting ex-periences from South Asia and sub-Saharan Africa[J].Food Policy,2007,32:413~435.

[4]Knowler D,Bradshaw B.Farmers’adoption ofconservation agriculture:A review and synthesis ofrecent research[J].Food Policy,2007,32:25~48.

[5]Gupta R,Seth A.A review of resource conservingtechnologies for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therice-wheat cropping systems of the Indo-Gangeticplains((IGP)[J].Crop Protection,2007,26:436~447.

[6]曾科军,陈逸,高中贵,彭补拙.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与粮食安全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6):58~61.

[7]王刚毅,王蓥.黑龙江土地资源利用与粮食安全[J].黑龙江粮食,2007,5:22~24.

[8]傅泽强,蔡运龙,杨友孝,戴尔阜.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4):313~319.

[9]刘正山.我国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J].财经科学,2006,7:89~95.

粮食安全成本 篇7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生产者,补偿机制

1 粮食安全保障的意义

1.1 什么是粮食安全保障

粮食安全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概念, 1974年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 将其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粮食安全新概念:“确保任何人任何时候, 既能买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物”。1996年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作出新的定义:“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 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 才实现了粮食安全。”综上所述, 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包括粮食的生产能满足需求、流通、消费等环节稳定等, 能抵御各种重大自然灾害、化解各种社会风险的能力等。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层次众多、结构复杂、规模庞大、关系多种、时空动态性强。国家在何时采用什么样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都受客观原因的影响。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涵盖面极广, 无法从单独某个侧面下定义。

1.2 加强粮食安全保障的必要性

一个国家的粮食供应是否安全, 会对国计民生产生重大影响。不仅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 而且会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稳定。粮食既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 也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粮食安全与否关系着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等。当粮食需求不能获得有效保障时, 就会出现粮食安全问题。构建科学完整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特别是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产业所特有的低效性、风险性等问题。

1.3 粮食安全保障的问题

中国粮食今年有望实现十年连收。虽然现在我国的粮食储备量仍大于粮食需求, 近两年不会出现粮食危机。但在粮食供给相对充裕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系列不安因素。近年来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大量占用农业用地, 其中永久占用耕地情况非常突出。而我国耕地资源本就贫乏, 我国要用世界上10%的耕地养活世界上20%的人口, 这一情况势必加重粮食生产的负担。加之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消费的结构在不断地变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 农业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 现在已经转出农业人口总量的一半, 即2.5亿人。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收益受气候等因素影响, 受益并不稳定甚至收益连年下降。这导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 粮食减产。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 一旦国际上出现大的波动或遇到自然灾害, 就会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 我国的粮食安全还是很脆弱的。

2 粮食安全保障与粮食生产者

2.1 粮食生产者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

粮食生产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所在, 尤其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农业大国, 粮食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可是,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 粮农就显得短缺, 粮食、蔬菜的价格也结构性上涨。而粮食的收成另外也关系着经济的发展, 关系着一个社会的运转, 可见, 国家重视农业生产、重视农民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几十年来的建设、发展, 农业是基础, 农民作出了很大贡献。

2.2 如何保障粮食生产者利益

粮食产业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但粮食作为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其利益相对低下, 从事粮食生产将面对以下问题:粮食生产周期长, 供给调整滞后于需求变化。粮食生产具有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影响。粮食生产投资回报率较低。粮食生产所需固定资产较多, 但是利用率偏低, 生产资金周转缓慢、投资回收期较长、技术进步滞后, 对粮食生产投入资本缺乏足够吸引力。上述粮食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对粮食生产者利益带来的损害应受到政府的特别关注, 重视如何从利益上保障粮食生产者的生产活动。

3 建立健全粮食生产补偿机制

我国的粮食生产补贴机制是以粮食直补为主体, 对稳定粮食生产、加强粮食安全保障和增加农民收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补贴额度较小、粮食最低收入价格偏低、补贴标准不一、行政成本过高等问题。而且粮食直补并未与农民是否种粮或者生产粮食多少挂钩, 如果补贴政策的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 那么该政策效果是直接有效的;如果直接补贴的政策目标是增加粮食供给, 那么其政策效果是不确定的。所以粮食直补政策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还是存在一定缺陷的。

3.1 建立建全国家粮食安全价格制度

我国从2004年起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在保障粮食市场供应、保护农民利益、稳定粮食生产、加强宏观调控等方面效果显著。在新的发展阶段, 面对粮食供求关系发生的新变化, 现行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 给农民增收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2013年, 我国粮食实现“十连丰”, 但丰收并未让农民快乐起来, 谷贱伤农再次显现。

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首先要提高粮食最低收入价格水平, 并注意市场动向, 及时启动保护价收购。其次扩大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的粮食品种范围, 工业用粮、饲料粮及油料用粮同样重要。我国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省份只有13个, 这造成了部分粮食生产者的利益无从保护, 应扩大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实施区域。通过上述对策方面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 保护粮食生产者利益。

3.2 建立建全粮食风险基金制度

为了防止粮食价格过度波动, 保护粮食生产者的利益, 降低国有企业所承担的风险, 根据不同时期粮食流通特点, 对粮食风险基金进行适时调整。适度增长粮食风险基金总量, 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粮食调控形式。对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结构进行调整, 加强粮食风险基金对调控粮食市场的作用。加强粮食风险基金管理体制的透明性, 以适应现行的管理体制规范基金的使用管理。

3.3 建立健全财政支农制度

近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稳固提高、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 但我国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增长的稳定性还比较差, 财政支农的规模相对较小, 财政支农力度相对偏低。为了缓和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不足的问题,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刻不容缓。一方面, 我国需要通过减税让利、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等措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地方政府税源和财力。另一方面, 今后我国必须进一步完善当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更加合理地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与事权, 均衡各级政府之间的财力分配, 让基层政府有能力支农。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加大农业生产补贴力度, 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自然灾害保险,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等。建立健全上述一系列粮食生产者利益补偿机制, 对调动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卜蓓.粮食生产者利益补偿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 2012 (11) .

[2]王文举.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保障我国粮食安全[J].价格月刊, 2010 (10) .

[3]郑亦武.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风险基金制度[J].宏观经济管理, 2010 (09) .

粮食安全成本 篇8

关键词世界市场贸易粮食安全中国

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已日显重要。所谓粮食安全,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广泛认同FAO对于粮食安全的定义:“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充足、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满足其积极、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和食物喜爱。”本文在着重分析世界粮食生产、贸易和价格波动的长期趋势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粮食安全应对策略。

1990年以来世界粮食生产变动趋势

1、世界小麦生产变动趋势

1990-2007年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的全世界95个小麦主要生产国中,按各国产量增长或减少幅度的算术平均计算(下同),总体人均小麦产量增加16.96%。人均小麦产量增加的国家共有42个,占比44.2%,人均水平的算术平均增产幅度为70.16%。产量减少的国家有47个,占比49.47%,人均减产算术平均幅度为28.42%。不增不减的国家6个。从前苏联独立出来的一批北亚国家小麦增产幅度位于全球前列,土库曼斯坦小麦人均生产量由1990-1992期间的153公斤增加到2005-2007年间的597公斤,增加了2.9倍多。

2、世界玉米生产变动趋势

1990-2007年间,136个玉米主要生产国中,按各国增减比例的算术平均计算,总体人均产量增加69.17%。人均产量增加的国家79个,占比58.09%,平均增产幅度139.63%。人均玉米产量减少的国家有45个,占比49.47%,平均减产幅度为36.08%。产量不增不减的国家有12个,占8.82%。南美和东欧的几个国家玉米生产增长幅度领先全球,增长最多的阿根廷,2005-2007年间比1990-1992年间人均增产242公斤。

3、世界大豆生产变动趋势

1990-2007年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的全世界47个大豆主产国中,按各国增减比例的算术平均计算,总体人均大豆产量增加172.92%。人均大豆产量增加的国家共有27个,占比57.45%,平均增产幅度330.67%。人均大豆产量减少的国家有15个,占比31.91%,平均减产幅度为53.39%。同期产量无变化的国家有5个,占10.64%。全球人均大豆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南美洲,阿根廷2005-2007年间比1990-1992年间人均大豆产量增加745公斤。

4、世界稻米生产变动趋势

1990-2007年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的全球94个稻米主产国中,按各国增减比例的算术平均计算,总体人均稻米产量增加22.90%。人均稻米产量增加的国家共有43个,占比45.74%,平均增产幅度77.14%。人均稻米产量减少的国家有39个,占比41.49%,平均减产幅度为29.87%。人均稻米产量无变化的国家有12个,占比12.77%。全球人均稻米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南美洲和东南亚,圭亚那2005-2007年间比1990-1992年间人均稻米产量增加190公斤。

中国上述四种主要粮食生产变动的总体趋势是“二增二减”。小麦人均产量变动总体趋势是在下降,1990-1992年间的人均产量为85公斤,1995-1997年间人均产量为91公斤,2000-2002年间人均小麦产量下降到74公斤,2005-2007年间的人均小麦产量为79公斤,比1990-1992年间下降了7.06%,比1995-1997年问下降13.2%。玉米人均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在1990-2002,1995-1997,2000-2002,2005-2007四个年度间,我国玉米人均产量分别为84、93、89和111公斤。中国大豆产量随着人口的增加总量上呈现增长趋势。1990-2002,1995-1997,2000-1902,2005-2007四个年度间,大豆人均产量分别为9、11、12、11公斤。中国人均稻米产量在逐步下降,在1990-2002,1995-1997,2000-2002,2005-2007四个年度间,中国稻米人均产量分别为108、106、94、93公斤,2005-2007我国人均稻米产量比1990-1992年减少13.89%。

1990年以来世界各国粮食贸易变动趋势

由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在粮食进口的同时,往往又有粮食出口。因此,考察世界各国粮食贸易变动趋势,除了分别考察各国粮食进口、出口情况外,更重要的是考察各国粮食的净出口或净进口情况。总体状况是:1990-2007年间,FAO统计的全球176个国家中,粮食净进口的国家远远多于净出口国家。分品种来看,小麦净进口国家的数量长期几无变化,但净出口国家增长了16%;玉米净进口国家的数量增加了12.4%,净出口国家增加了21.74%,同期不进不出的国家则由23个减少到2个;大豆净进口国家的数量增加了34.25%,净出口国家增加了6.25%,同期不进不出的国家则由38个减少到12个;稻米净进口国家增加了7.69%,净出口国家减少了20%,同期不进不出的国家则由8个减少到2个(见表1)。

2005-2007年间,世界小麦净进口国、净出口国和不进不出国家数之比为83.52:16.48:0。1990-2007年间,小麦净出口国增加了16%,净出口国的人均净出口量(算术平均数,下同)下降了1.54%。其中,人均净出口100公斤以

上组的国家数增加了12.5%,但人均净出口量下降了7.18%;人均净出口50-100公斤组的国家数由3个增加到6个,人均净出口量也增加了28.12%;人均净出口10-50公斤组的国家数增加了11.1%,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4.27%;人均净出口10公斤以下组的国家数减少1个,人均净出口量减少了1.79%。总体而言,1990年以来小麦净出口国的人均净出口量变化幅度不大。1995年以来,澳大利亚为世界人均小麦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每年出口小麦750公斤以上(见表2)。

2、世界玉米贸易趋势

2005-2007年間,世界玉米净进口国、净出口国和不进不出国家数之比为82.86:16:1.14。1990-2007年间,玉米净出口国增加了21.74%,净出口国按算术平均计算的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96.22%。其中,人均净出口100公斤以上组的国家数增加1个,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87.49%;人均净出口50-100公斤组国家数由1个增加到3个,但人均净出口量减少了18.08%;人均净出口10-50公斤组的国家数增加了75%,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22.95%;人均净出口10公斤以下组的国家数减少1个,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23.59%。总体而言,1990年以来玉米净出口国家数和人均净出口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1995年以来,阿根廷是世界上人均出口玉米最多的国家,每年人均出口玉米已达300公斤以上(见表3)。

3、世界大豆贸易趋势

2005-2007年度,世界大豆净进口国、净出口国和不进不出国家数之比为77.17:9.44:13.39。1990-2007年间,大豆净出口国数增加了6.25%,净出口国按算术平均计算的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129.87%。其中,人均净出口100公斤以上组的国家数增加2个,该组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40.73%;人均净出口50-100公斤组国家数1个,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33.09%;人均净出口10-50公斤组的国家数减少了1个,但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129.28%;人均净出口10公斤以下组的国家11个,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5.5%。总体而言,1990年以来大豆净出口国家数略有增加,但净出口国的人均净出口量增长了近1.3倍。长期以来,巴拉圭一直是世界上人均出口大豆最多的国家,1990-2007年间,每年人均出口大豆由250公斤增加到481公斤(见表4)。

4、世界稻米贸易趋势

2005-2007年度,世界稻米净进口国、净出口国和不进不出国家数之比为87.50:1.14:11.36。1990-2007年间,稻米净出口国数减少了20%,但净出口国按算术平均计算的人均净出口量却增加了85.87%。其中,人均净出口100公斤以上组的国家数增加1个,该组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58.37%;人均净出口50—100公斤组国家数减少1个,人均净出口量减少了33.37%;人均净出口10-50公斤组的国家数增加1个,人均净出口量增加4.77%;人均净出口10公斤以下组的国家数减少33.33%,但该组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105.67%。总体而言,1990年以来稻米净出口国家数减少,但净出口国的人均净出口量有较大幅度增长。位于南美洲的苏里南、圭亚那、乌拉圭都曾是世界上人均出口稻米最多的国家(见表5)。

世界粮食市场价格变动趋势及成因

本节主要通过长期的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信息、粮食主产国生产信息,分析国际粮食价格变动趋势及其成因。

1、世界粮食市场不同品种间价格波动幅度有明显差异

从1980-2010年间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和稻米年平均价格的长期波动曲线(见图1)中,我们不难发现国际粮食市场不同品种价格波动的幅度有明显的差异。对1980-2010年间的31个年份的四种主要粮食年平均价格资料的方差分析进一步证实,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最小的是玉米,玉米的年平均价格为每吨119.3美元,标准差最小,为每吨31.08美元;其次是小麦,平均价格为每吨162.40美元,年度价格标准差为每吨45.20美元;再次是大豆,平均价格为每吨247.25美元,年度价格标准差为每吨62.85美元;稻米的价格波动幅度最大,平均价格为每吨307.78美元,年度价格标准差——每吨稻米的年平均价格波动幅度高达119.92美元(见表6)。

2、2006年以来世界粮食市场波动异常

由图1可见,1980-2006年间,国际四种主要粮食品种的波动幅度并不是很大,可以说价格波动曲线处于一个正常的波动范围内。小麦和玉米的年度平均价格没超出过200美元/吨,大豆年平均价格没超出过300美元/吨,稻米的年平均价格也基本上在300美元/吨以下。但从2007年6、7月份起,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出现了非正常的快速上涨趋势,特别是进入2008年之后,粮食价格普遍出现了急速的拉升。2008年3月,小麦价格首先冲顶,达439.72美元/吨,2008年4月玉米和稻米价格也涨至顶峰,玉米价格上涨至246.67美元/吨,稻米价格高达1015.21美元/吨。大豆价格也于2008年7月冲至最高的554.15美元/吨。与2007年3月同期相比,小麦价格上涨了120.85%,玉米和稻米价格与2007年4月同期相比,分别上涨了61.67%和215.0%,大豆价格与2007年同期相比,上涨了67.77%。

3、此轮国际粮价大幅波动并非生产失衡导致

从世界各国粮食生产状况来分析,2007年中期开始的此轮国际粮食价格超常规大幅度上涨,应与全球粮食生产供给没多大关联。从世界粮食生产变动趋势中我们已知,2005-2007年间与1990-1992年间相比,全球小麦、玉米、大豆、稻米的人均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按各国人均产量增长的算术平均计算,小麦增长16.96%,玉米增长69.17%,大豆增长172.92%,稻米增长22.90%。

若按世界粮食生产状况不同类型国家来划分,人均粮食产量增加的国家数也明显多于减少的国家。在FAO统计的95个小麦主产国中,人均产量增加的国家42个、持平的国家6个,二者合计占比50.53%,人均产量减少的国家47个,占比49.47%。而且人均产量增加国家的平均增产幅度为70.16%,远高于减产国家平均减产28.42%的幅度。在FAO统计的136个玉米主产国中,人均产量增加的国家79个、持平的国家12个,二者合计占比66.91%,人均产量减少的国家45个,占比33.09%。而人均产量增加国家的平均增产幅度为139.63%,远高于减产国家平均减产36.08%的幅度。同样的情况,世界47个大豆主产国中,人均产量增加的国家27个、持平的国家5个,二者合计占比68.09%,人均产量减少的国家15个,占比31.91%。而人均产量增加国家的平均增产幅度高达330.67%,减产国家平均减产幅度仅为53.39%。最后看稻米,

在FAO统计的94个稻米主产国中,人均产量增加的国家43个、持平的国家12个,二者合计占比58.51%,人均产量减少的国家39个,占比41.49%。而人均产量增加国家的平均增产幅度为77.14%,减产国家平均减产幅度29.87%。

因此,我们从世界各国粮食生产形势不难判断:此轮国际粮食价格超常规大幅度上涨,并非全球粮食生产失衡导致。对此轮国际粮食快速上涨主要因素的分析,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是能源价格大幅度上涨(粮食生产成本增加)、金融市场的炒作、生物能源对粮食的消耗和一些国家对粮食贸易的限制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能源价格上涨和金融市场炒作则是关键性因素。

4、国际稻米贸易形势相对严峻

从图2可见,推动此轮国际粮食上涨的因素,对不同粮食品种的影响程度不同。稻米的价格波动“异峰突起”,波动幅度远超过其他粮食种类。笔者对此的解释是,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稻米的国际贸易形势相对严峻得多。正如前面分析的,1990-2007年间,世界小麦、玉米、大豆的净进口国或增加或几乎没有变化,但与此同时,世界小麦、玉米、大豆净出口国数量也在不同程度地增加,尤其是玉米、大豆净出口国的人均净出口量更是分别增加了96.22%和129.87%。唯有稻米的世界贸易形势比较特殊:稻米净进口国家增加了7.69%,而同期净出口国家减少了20%,自给自足(不进不出)的国家也由8个减少到2个。因此稻米的国际贸易形势相对较为严峻,价格波动最大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图2中国际粮食价格月度变动曲线来看,国际粮食价格从2008年中期见顶后一路振荡下行,并在2010年6月见底后重拾升势。在能源价格长期维持高位、世界经济动荡、主要货币美元贬值、全球性经济通涨预期等系列因素影响下,与过去的30年相比,世界粮食价格底部已明显抬高,粮食市场平均价格将很有可能长期在高位波动运行。

粮食安全应对策略

通过对国际粮食生产、贸易和价格波动趋势的分析,我们已大体清楚地知道,长期以来世界上人均粮食产量持续增加的国家多于人均粮食产量减少的国家,粮食增产国家的人均粮食产量增加幅度也大大高于减产国家人均产量减少的幅度,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但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在能源短缺和价格不断上涨、世界经济动荡加剧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粮食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国际粮食贸易和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粮食安全风险加大。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应确立系统的粮食安全应对策略。

1、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从长远看,调控粮食价格波动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在适度进口粮食作为补充的基础上,保障国内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关键性措施:一是切实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二是正确处理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粮食生产的关系,综合考虑自然和经济要素,科学选择复种的作物种类和品种,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三是正确处理农民增收与发展粮食生产的关系,提倡种养结合,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优化粮食品种,实现種粮增效,粮农增收;四是增加粮食生产投入,增加对规划基本粮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全面提高粮田的稳产高产和抗灾减损能力,加大对重点商品粮产区和种粮大户的扶持力度;五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与推广抗灾、抗病、优质、高产品种,建立健全农业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及时科学防灾减灾。

2、确保合理的粮食自给率和储备规模

我国耕地和水资源短缺,进口粮食相当于进口耕地和水资源。适度进口粮食对我有利。问题的关键是何为适度?1996年我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在正常情况下,我国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但近几年由于大豆进口的迅猛增加,实际上粮食自给率已经低于这一标准。若以当年产量和净进口量为国内消费量粗略计算,2009年我国粮食净进口量已占国内消费量的7.4%。然而在2008年前后的世界粮食价格大幅度波动冲击下,我国政府通过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动用国家粮食储备、控制粮食出口规模等有效手段,成功避免了国内粮食市场的大幅度波动。结合我国近几年的粮食库存消费比已在40%以上(远高于国际公认17%-18%合理水平)、国家粮食调控能力非常强大的情况,表明我国广义粮食的自给率还可在原定95%的标准上再适度放宽,以不低于90%为宜。由于国际稻米市场的供需弹性远低于其他粮食品种,一定要稳定国内水稻种植面积,坚持稻米生产国内自给自足。并在国际稻米价格高企时能适当出口,从而实现名利双收。

3、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监测应急机制

为了确保我国粮食市场免受国际粮价大幅波动的强烈冲击,同时防止国内粮食市场受国际国内游资哄抬价格,恶意炒作,牟取暴利,应尽快建立和健全粮食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体系。特别是要加强对粮食期货这类金融衍生工具的研究和关注,加强对国际国内粮食期货市场的监测,及时预警、提早准备,积极应对、谨慎参与,避免在未来金融战争中处于被动挨打地位。同时加强权威性农产品供求和价格信息的发布,严厉打击擅自发布虚假信息的不法分子,维护市场稳定。

4、建立稳定的区域粮食产销合作协调机制

在现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体制下,国内区域间迫切需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产销合作协调机制。粮食主销区要积极主动加强与粮食主产区合作,食粮调进大省区特别要与生产水平高、粮食调出量大的粮食核心产区建立协作关系,探索多种产销协作模式,深化协作深度,充分发挥市场的高效性和政府调控的稳定性作用,本着长期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稳定的政府间产销协作关系,签订相关协议,保证主销区粮食的稳定供给。鼓励主销区大中型粮食加工企业,积极投资自备粮库参与国家粮食储备,利用优惠政策吸引主产区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到主销区投资粮食加工和仓储业。

5、扩大粮食进口国范围,分散粮食进口风险

要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的贸易流量来熨平国内生产的波动,以稳定国内供应,确保国内粮食安全。同时,也要关注世界粮食贸易变动趋势,避免粮食进口来源国家过于集中,降低对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传统粮食出口大国的过度依赖。近几年来哈萨克斯坦、立陶宛、阿根廷、匈牙利人均小麦净出口量在快速增长。阿根廷、匈牙利人均玉米净出口量在300公斤以上,巴拉圭在250公斤以上,成为当前世界人均玉米净出口量最高的前三位国家。巴拉圭、阿根廷、乌拉圭的大豆人均净出口量也已超过美国和巴西成为世界前三名,南美的乌拉圭和圭亚那人均稻米净出口量也已超过泰国和越南,列世界前两名。适当扩大粮食进口国的选择范围,分散粮食进口的风险,国内粮食安全程度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云南粮食产能安全动态分析 篇9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部, 是典型的喀斯特高原山区省份, 全省土地面积84%为山地;气候以亚热带山地和高原季风气候为主, 干、湿季节分明, 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全省降水以降雨为主, 但降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旱涝灾害频繁, 多年来的粮食生产形势一直比较严峻。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确保粮食产能安全成为头等大事。因此, 有必要选择适合的计量模型对未来粮食产能安全态势进行预测和评估, 从而为解决云南粮食产能安全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1、粮食产能安全与耕地压力指数的动态分析

1) 云南粮食总产与人均粮食产量的动态分析

以1 9 4 9~2 0 0 8年为例, 云南粮食总产与人均粮食产量均有显著提高。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3.74×106t上升到2008年的15.2×106t, 增长了3.06倍, 平均每年增长5.1%。该时段内, 粮食总产持续增长, 虽有减少的年份, 但总体产量呈波浪型上升趋势, 并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952~1975年是增长期, 粮食产量稳步增加;1976~1986年是波动期, 粮食总产忽高忽低, 波动性较大;1987年以来, 粮食总产增长速度减缓。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88年以前, 人均粮食产量存在较大的波动, 并且与粮食产量的变化不一致;1988年以后, 人均粮食产量稳步提高, 同时与粮食总产量变化一致。这表明, 1988年以来, 云南省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人均粮食产量与粮食总产量得到同步发展。

2)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压力指数的动态变化

根据相关研究, 粮食自给率达到90%, 即可认为是达到了可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因此, 在计算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压力指数时, 取食物自给率为90%, 并设定人均食物需求量为400kg, 计算出2000年以来最小人均耕地面积Smin与耕地压力指数K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 Smin呈波动变化, 但总体有下降趋势。截止2008年最小人均耕地面积Smin为0.0992hm2/人, 超出我国近期耕地资源安全底线0.056hm2/人。耕地压力指数K也呈现波动变化, 变幅在1.03~1.11之间。这表明, 2000年以来云南耕地压力处在紧张状态, 耕地承受巨大的压力, 应防止耕地流失和非法占用土地, 努力提高耕地生产力水平, 减轻耕地压力。

2、粮食产能安全与耕地压力指数趋势预测

全国人均粮食消费有3种标准:人均300~350kg属维持温饱;人均350~600kg属消费改善;人均600kg以上属于满足享受。划分标准时, 结合全国总体情况和云南实际, 我省可设定人均粮食消费350kg为温饱型, 人均粮食消费400kg为小康型, 人均粮食450kg为富裕型。因此, 在设定云南食物自给率为90%, 分别按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的粮食消费水平进行GM (1, 1) 建模计算, 并预测未来25年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压力指数, 从而对未来云南粮食产能安全态势进行评估。

1) 人口、耕地、粮食总产、粮食播种面积和总播种面积的预测

根据1949~2008年人口、耕地、粮食总产、粮食播种面积和总播种面积数据建立GM (1, 1) 模型, 并进行精度检验, 结果表明方差比C与小误差概率P均在一级和二级, 模拟精度良好, 故可用此模型进行预测。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 按灰色动态预测依次递补, 预测未来25年云南人口、耕地、粮食总产、粮食播种面积和总播种面积数据, 并在此基础上计算未来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压力指数。

2)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压力指数预测

根据以上人口、耕地、粮食总产、粮食播种面积和总播种面积的预测结果, 分别按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的粮食消费水平计算得出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压力指数的预测结果。预测结果显示:未来25年, 无论按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粮食消费水平计算,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都呈下降趋势;最小人均耕地面积降低速度大于实际人均耕地面积降低速度, 从而使耕地压力指数有降低趋势。这说明, 此期间耕地生产水平高于食物消费水平, 粮食安全形势比较乐观。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保持耕地生产能力, 培肥地力, 以保持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也可以适度调整农业内部种植结构, 还可以适当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化, 以满足工业化、城市化对土地的需求。

3) 粮食产能安全预测

制约中国粮食安全因素分析 篇10

一、人口的快速增长。

执行计划生育的根本国策使中国进入了世界低生育率国度行列, 但我们的人口基数太大。2017年, 估计人口数量将达15亿, 相当于1900年的世界人口总和。这意味着今后十几年, 中国每年将给世界增加800万-1000万人口。假如依照如今的粮食单产产量4000公斤/公顷来计算的话, 则每年仅养活新增人口就需求增加80-100万公顷的土地。这还没有思索到人们粮食消费构造晋级的需求。

二、耕地的减少。

首先是耕空中积的减少。中国耕空中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呈现净减的趋向, 而且这种趋向在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经济快速开展态势中被强化。在过去20年里, 中国耕地以年均20万公顷的速度递加, 相当于每年减少了500万人口粮。2007年9月中旬到2007年年底, 疆土资源部特地部署了全疆土地执法的百日行动, 结果发现违法违规侵占土地的数量惊人:清算出来的违法违规的案件宗数是32000件, 触及土地数百万亩。在被侵占的土地中, 大量农业用地被开发成了小产权房。截止到2006年, 耕空中积假如再损失1.5%, 18亿亩耕地的红线就将失守。而这18亿亩耕地保证了中国85%的粮食供应。一旦这一底线被打破, 国内粮食不能自给自足, 那么中国也将在粮食问题上面临受制于人的风险。

其次是耕地质量的退化。由于所减少的耕地绝大局部是城镇乡村周边产出才能较高的良田好地, 即便经过“占一补一”的方式在耕地数量上能坚持“均衡”, 整体质量程度也在不时弱化。另一方面, 耕地质量的退化也表如今水土流失、污染和盐碱化、沙化、土壤营养的失调及物理外形的恶化方面, 耕地质量的降落对粮食产量增加构成要挟。

三、水资源短缺。

中国水资源首先在自然散布上就呈现出极端不均衡的状态。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域耕空中积占36%, 水资源却占81%;淮河以北地域耕空中积占64%, 而水资源仅占19%。北方农区水资源短缺最甚的要数黄河流域。而降水量最少的是黄河流域北部的干旱地域, 年蒸发量为2000毫米, 旱作农区的灌溉农业开展将遭到限制。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先天缺乏, 仅为世界人均的1/4左右。近年来, 人均水资源量从2001年的2112.5立方米/人降落到2005年的2097.8立方米/人, 而用水总量从2001年的5567.4亿立方米上升到2005年的5572.6亿立方米。如今对水资源的需求已超越了河流和蓄水层所能维持的持续开采量。

四、消费构造的晋级。

随着中国经济的开展以及人们膳食构造的改善, 最突出的就是由直接消费谷物转向间接消费谷物, 即消费更多的肉、蛋、奶和粮食加工产品。而消费更多的畜禽产品则意味着更多的粮食 (通常2公斤粮食才干产出1公斤鸡肉, 4公斤粮食才干产出1公斤猪肉) 。加上酒类的消费, 中国的粮食消费 (包括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 必然会大幅度攀升。此外,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粮食需求量也将大幅增加。据预算, 城市人口每增加1%, 全国工业用粮增加1.81%, 饲料用粮增加1.02%, 城市化程度的进步必将带动粮食消费量的增加。

事实上, 中国一些沿海地域的粮食消费程度曾经接近以至到达世界发达国度的程度。

五、粮食政策未达预期目的。

中国先后出台的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保证粮食产量, 以到达粮食平安目的的重要政策主要有两项:其一是粮食维护价政策, 其二是粮食直补政策。这两项政策都在一定水平上维护了粮农的积极性, 增加了粮食产量, 但是从经济角度剖析, 政策并未到达预期目的:

首先, 粮食种植面积并未增加。当前, 中国农民收入依然较低, 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140元, 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786元, 同期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3倍。而粮食种植的比拟收益低于经济作物, 农民为进步收入, 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调减粮食种植面积是其必然的选择。固然粮食维护价政策和直补政策对粮农停止了一定的补贴, 但是由于补贴金额和经济作物的收益相比有较大的差额, 所以农民并不会因这两项政策的出台而大量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其次, 政策本钱较大, 降低了政策效益。中央出台的粮食维护价政策, 本是为了维护粮农的收益, 但是客观上形成了国有粮食企业的垄断位置。国有粮食企业停止压级压价收买或回绝收买, 严重地损伤了粮农利益, 粮农因而减少粮食种植面积。粮食直补政策是将补贴资金直接补入农户, 但是由于农户数量宏大, 且粮食种植面积核对、资金入户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因而政策执行本钱急剧增加在所难免。有些中央政府为减少政策执行本钱, 直接按人均分, 或按户均耕空中积均分, 使粮食补贴未真正补贴粮食消费, 且额度较小 (每亩10元左右) , 难以增加粮食消费积极性。

六、新型耗粮工业的开展。

近年来, 中国的玉米种植地域纷纷建起大大小小的乙醇厂。依据国家发改委2006年12月发布的统计数字, 2005年, 工业加工耗费的玉米多达2300万吨, 占当年中国玉米产量的16.5%。玉米加工业的过快开展, 招致玉米需求量上升和饲料供求关系紧张, 结果形成了玉米短缺。

2006年12月底, 中国政府叫停了一切在建项目, 规定今后一切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立必须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批。

上一篇:区位势理论下一篇:互动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