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十篇

2024-08-12

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 篇1

赏析古诗词的方法有:要抓住重点字词, 把握诗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 写出了意象的某些特点, 起到了什么作用, 诗句中蕴涵什么哲理, 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一、抓住重点字词鉴赏诗歌

这类题是古诗词鉴赏中的炼字题, 考察学生对诗歌重点词语的把握。学生做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境对该字的含义和表达效果作出准确理解和品析。如温庭筠的《望江南》中“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中的“独”字用得很传神, 意味深长。这不是恋人昵昵情语的“互倚”, 也不是一群人叽叽喳喳的“共倚”, 而是一个女子的“独倚”, 无语凭栏远眺的画面。这个“独”字反映了人物的孤单寂寞, 也隐含了“斯人独憔悴”之意。又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中, 莺是春的歌手, 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使者, 已开始衔泥筑巢, “几处”“早”“新”突出了初春季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特点。

二、抓住修辞手法鉴赏诗歌

在古诗词中, 作者经常采用一些修辞手法, 使要描写的景物更加生动形象。像“愁”与“恨”之类, 原是一种抽象的情意, 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李清照的《武陵春》中为增其可感性, 词人采用夸张性的比喻“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这句诗化虚为实, “愁”不仅可以用舟载船装, 而且它本身可以因人而异, 具有不同的重量, 以致一叶轻舟难载浓重的愁绪。舟轻愁重之喻, 语意新奇, 想象惊人, 实堪是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词。而《过零丁洋》中, 文天祥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用双关的手法概括出诗人难忘的两次人生经历, 并且巧借谐音, 表达了诗人惶恐、孤苦伶仃的艰难处境, 是绝妙的对偶句。

三、抓住表现手法鉴赏诗歌

在鉴赏古诗词时, 也可以从诗句的表现手法上去着手做题。在王维的《使至塞上》中诗人就运用了映衬手法让人心胸开阔。在一望无际的大漠上, 一缕青烟孤摇直上, 一轮落日映衬滚滚黄沙, 更显得浑圆壮观。这正是“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所描绘的景象。而杜甫的《春望》这首诗, 移情于物, 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涵在形象的描写中, 情景交融, 感人肺腑。

四、抓住哲理句鉴赏诗歌

古诗词中常有一些哲理诗句, 通过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杜甫的《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意蕴丰厚, 有一种哲理美。它直抒胸臆, 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两句也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还有陆游的《游山西村》里的“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我们吟诵这两句诗时, 不单单只是欣赏句中描绘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 更重要的是要领悟到它蕴涵的寓意深远的哲理———只要人们正视现实, 面对艰难险阻不退缩, 不畏惧, 勇于开拓, 发奋前进, 就一定能取得成功。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

五、抓住思想感情鉴赏诗歌

诗歌羞于直白言情, 常寓情于形象之中, 形象不仅是诗人情感的触发, 也是诗人情感的载体, 更是体现诗人情感的途径。如杜甫的《春望》写的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 城池残破, 虽然山河依旧, 可是杂草遍地, 林木苍苍, 使人触景伤情, 满目凄然。诗句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岑参的《逢入京使》不假雕琢, 信口而成, 而又感情真挚, 诗意盎然, 引起后代无数天涯游子的共鸣。诗人告别亲人, 跃马踏上漫漫征程, 愈来愈思念亲人, 途中遇友却苦于没有纸笔, 只能托朋友带个口信。这首诗真切而自然地书写了诗人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强烈的感情和开阔豪迈的胸襟。

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 篇2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审美教育,鉴赏方略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而唐诗宋词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打开《唐诗宋词选读》这本教科书, 你会发现这是一座溢彩流光的美的殿堂。大漠孤烟, 长河落日, 折射出唐诗丰盛热烈的光彩;小桥流水, 杏花春雨, 透露出宋词沁人心脾的韵味。徜徉在唐诗宋词的殿堂, 你一定会目眩神迷, 流连忘返。但由于古代汉语的言说方式不同于现代汉语, 年轻一代似乎越来越少吸取古人的文化积淀, 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陷于窘境。

一、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现状

从新课标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现状看,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有的教师把古典诗词当文言文教, 将一首首意境优美的诗词翻译成苍白无味的白话文;二是有的教师“满堂灌”, 从时代背景讲到作者生平, 从思想内容讲到语言风格。其结果往往是教师教得费力, 学生学得乏味, 对学生的古典诗歌审美培养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语文特级教师方仁工曾经说:“现在教古诗文像教第二外语一样, 是不行的。”这句话一方面说明古诗文对有的语文老师来说就像是一门外语, 另一方面说明在古诗文的教法上存在问题 (这也是后面将提到的古诗文变成了一种操练的一个原因) , 以致学生学习古诗文收效不大。而高中学生尽管对学习古诗文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同, 对学习古典诗歌的目的也似乎很明确, 但远远不是古诗文学习的“好之者”和“乐之者”。他们对语文科的学习似乎也只有“以硬对硬”, 用书面作业形式或考试测验手段来“坚守阵地”, 结果他们的古典诗歌的学习也就变成了一种枯燥的字、词、句的操练, 少了诵读, 没了感悟;少了赏析, 缺了品味。尽管学生在这种操练上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 但是收效并不大, 学生本来有一点审美情趣, 但最后被操练弄得兴趣索然, 变得十分功利。这样, 学生厌学古诗文就是不足为奇的事了。在这种心态下学习古诗文, 收效又怎么可能大呢?古典诗词的审美教育是一个从语言入手由景入情入理的过程, 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感悟传统文化, 领略古典诗歌的美学价值。

二、古典诗词鉴赏方略

1. 感悟、诵读是起点。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为此, 应加强对古典诗词的吟诵, 展示其内在的韵律, 显示其音乐性, 把诗的韵味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 浸润到学生心灵深处。在教学中, 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读, 在读中感悟。可采用自由读、指名读、同桌读、男女生分读、全班齐读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 让学生在愉悦的朗读中感悟诗词的内涵, 感受阅读的乐趣, 进而喜欢阅读, 愿意阅读。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一契机, 放手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同时也可作一定的示范朗读。情绪和感情是诗的基础, 带着感情, 学生们会深化对诗歌的理解。学生感情投入, 再结合教师对意象、意境的适当点拨, 也可以播放相关情景的幻灯片或者辅以音乐, 从而拉近学生和古典诗词的距离。对古典诗歌的理解感悟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 帮助学生融入其中, 从而体会诗的美感。

2. 联想、想象是介质。

联想和想象是诗歌鉴赏必不可少的载体, 古典诗词就像一个经“压缩”软件处理的“文件”, 阅读时, 需“解压”还原, 即展开联想和想象去再现词中的情境并结合情感体验加以感悟, 可以联系诗人本身, 想象诗人创作时的心情、感受、处境 (环境) , 也可以联系自己个人的生活体验, 由己推人, 分析形象。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这是一首悼亡诗, 写的是对亡妻的思念。首句写难忘, 次句写难见, 再假设写十年来自己变化之大。下面“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是夜来幽梦, “明月夜, 短松冈”是妻子安身之地。因思而入梦, 梦见妻子;因梦而料想妻子思己, 想妻子也会梦见自己。假如没有联想和想象, 没有情感体验和感悟, 词中那超越生死的人间至情是很难领悟的。一般说来, 作家的创作过程就是刘勰所说的“情动而辞发”的过程, 由意象进入, 终结于言语形式。而我们的解读过程刚好相反, 我们是先从言语形式入手, 终结于意象, 也就是刘勰所说的“披文以入情”。由此可见, 诗词鉴赏是一个由理解到评价的过程, 而鉴赏者的联想和想象是不可或缺的介质。

3. 鉴赏、创新是关键。

首先, 引导学生变革传统的诗词解读方式。

赏析唐诗宋词, 如果泛泛地用“形象的塑造”、“性格的刻画”、“语言的生动”等语词和概念解读, 难免造成被周汝昌讥讽的“取粗遗精”的结果。我们应引导学生变革传统的诗词解读方式。比如鉴赏唐诗时能否突出其丰盛热烈的风神, 鉴赏宋词时能否突出其精微细腻的韵致?同样是唐诗, 赏析盛唐诗能否充分感受其盛唐气象、少年精神, 赏析晚唐诗能否充分领略其感时伤怀、余晖绚烂?同样是宋词, 欣赏婉约词能否体会其浅斟低唱的情韵, 欣赏豪放词能否体味其昂首高歌的气势?……唐诗宋词各自的诗化内涵和不同的形式美感, 都需要在教学中细加咀嚼玩味。

其次, 处理好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 要按照他们的心理结构和不同的发展阶段, 处理好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唐诗宋词选读》根据新课标精神和中学审美教育的需要, 结合篇幅、时代、作者等诸多因素, 精选了唐诗31首、宋词32首。其编排大致以诗歌发展阶段为线索, 注重诗词自身的体类特征和鉴赏规律, 设计鉴赏活动中隐含若干种基本的鉴赏技巧和角度, 如创意、构思、意境、意象、语言等, 有助于学生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意识和能力, 注意具体的鉴赏方法的指导。

最后, 让学生明确诗词的鉴赏目标。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诗词鉴赏点, 从而有针对性地对诗词进行鉴赏。诗词篇幅虽然短小, 但其中的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小到一个字, 大到整个篇幅, 我们都可以发现它们的美。从诗歌特点和诗词的各层次结构来看, 诗词的鉴赏点有:诗歌音律美、关键字词、艺术手法、思想情感、意象、意境、风格等。但在这些鉴赏点中诗歌意境是诗词的重点所在, 诗词的音韵、手法、意象的运用可以说都是为营造意境服务的。

浅谈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 篇3

关键词:古典诗词;鉴赏技巧;审美

一、了解传统的审美习惯

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要做好诗歌鉴赏题,应先了解传统审美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点。(1)望月怀远。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望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都借月这一意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怀念。(2)伤春悲秋或见秋思乡。如柳宗元的“海畔尖山似剑芝,秋来处处割愁肠”。(3)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如苏轼看“大江东去”而叹“人生如梦”。(4)折柳送别。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王维的“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其间缠绵悱恻的别离之情,给人以悠长的回味。(5)听梧桐而心悲凉。如《长恨歌》中“秋雨梧桐叶落时”,《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夜雨》中“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等。

二、了解作者,把握诗词的主题

文学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思想感情又与作者的生活时代、阶级立场、道德操守、个人经历等分不开,因而作品所反映的主题也有所区别。我们鉴赏诗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握诗词的主题。古典诗词的重要主题有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旧隐田园、思乡念亲、别恨离愁、惜春悲秋等等。

掌握了传统的审美习惯,了解了诗人的创作主题,只是找到了解读诗词的切入点,但却不是“万能钥匙”,百试百灵,比如用来解答今年的全国各地的高考诗词鉴赏题,就未必行得通。那我们就应针对诗词的多样性,想出更具体、更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让我们诗歌鉴赏不再成为难题。

(一)把自己放入诗词的意境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诗词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迸发,每一诗句、每一个诗词,都是浸润着作者的血与泪,爱与恨,悲愁与喜乐。我们在欣赏时,一定要用心品读,用心感悟,调出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人生體验,感知出与诗人相同的遭际,相同的心境。虽然学生可能没有作者那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但也许会有相似的或相通的体验,做题就应把他们从大脑中调出来。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我们虽没有陶渊明的生活经历,但我们却对笼中鸟无限渴望飞回自然、水中鱼极力想游回大海的情景非常熟悉。那么这样想时,诗中的作者厌恶官场、向往自由、渴望自由的心情,也就非常好理解了。

(二)发挥想象,拓展诗的意蕴

诗歌是浓缩的语言艺术,我们不妨大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通过想象,补出诗人未尽之言,未明之意。如苏轼的《蝶恋花》中“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我们可以充分想象这一画面,把握这一描写的特点。燕子在村头盘旋飞舞,村上人家,绿水环抱,给画面带来了盎然春意,增添了动态美。“墙里秋千”自然指上面所说的“绿水人家”,由于秋千在院内,环以高墙,所以墙外行人只能看到露出的秋千。读到这里,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墙内荡秋千的欢乐场面,佳人的容貌、动作,佳人的笑声。想象出这些,我们就可理解墙外行人因墙内人的无情而烦恼的主题了。

(三)要学会举一返三、触类旁通

古典诗词虽各不相同,但也有相似之处,相通之点。诗人创作诗词往往是在前辈诗词的基础上进行借鉴、改进,以更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就因为这一特点,我们可以运用我们所学知识去解读生僻的诗词。如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我们学习中知道,这个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的画面,让人不寒而栗。也就是这个画面最尖锐的批判了统治者发动的连年不断的大规模战争给人带来的沉重的灾难和不幸,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对统治者的批判。

(四)重点把握表情达意的尾句

在结构上看,诗词一般前几句写景、叙事,尾句是画龙点晴的句子,用尾句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这一点在很多诗歌都有体现。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的尾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飘飘”一种飘泊无依之感跃然纸上,广阔的天地,渺小的一沙鸥,又有一种苍凉悲郁之感,抓住这一主旨,再来欣赏前两联的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境界壮阔,气势磅礡,雄浑阔大,但似天地间一沙鸥的诗人在如此壮阔的境界里,更显出作者的孤苦无依,也刻画出他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

(五)分析语境,注意景色或意象的“冷”和“热”

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篇4

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李 莉

(山东省莱阳市第九中学)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人、诗作层出不穷。高考为了考查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专门设置了诗歌阅读鉴赏题,直接考查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但古代诗词鉴赏始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本文就诗歌鉴赏的技巧方法浅谈一二。大体上可分四个部分:外部感知、象境体悟、技巧品赏和语言玩味。

一、外部感知

关注诗题、诗眼、诗注。

在诗歌阅读中,我们触目所及的首先是诗题,诗题往往体现了一首诗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趣、手法等。如,《送元二使安西》,一个“送”字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依依惜别之情;又如,李白的《越中览古》,一看题目就知道是怀古诗,我们在鉴赏的时候就要注意怀古诗的答题技巧。诗眼可以在诗歌标题中,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夜晚一场春雨的喜悦之情。诗注是在一首诗后出题人所给的补注,或是诗人写这首诗歌的相关时代背景,或是对这首诗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也或是这首诗中出现的相关典故和疑难注解等,这些对阅读整首诗和后面的答题都至关重要,我们在鉴赏时要格外注意,不要掉以轻心。

二、象境体悟

世间物象无数,诗人选此舍彼,或舍此选彼,完全是根据创作时内心情感和表达志趣的需要。在不同情感或志趣的导引下,就是同一物象也会选取不同的角度,形成不同的意象。例如,同是咏蝉,虞世南写:“垂绥饮清露”“居高声自远”.骆宾王却说:“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位诗人都选取了露水和声响两个客观物象,但因为当时诗人的处境不同,情感有很大的区别。虞世南身居高位,以清高风雅自许,自负才华;骆宾王无辜遭诬身陷囹圄,含冤莫白。所以,在诗中的意象完全不同:一是“清露”“声远”;一是“露重”“响沉”.另外,有些意象,还有着传统的文化象征意义,它们的意义较为固定。例如,梅花象征不屈和高洁、鸿雁象征相思和信使、菊花象征清高和坚强等等。如果我们懂得这些意象的传统文化象征意义,对我们理解诗歌有较大的助益。

三、技巧品赏

1.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指的是诗中有直接表达喜怒哀乐和理想愿望等情感的字句。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等,都是直抒胸臆,真切感人,直接表达诗人的`感情。

借景抒情在古诗中很常见,因为中国诗人作诗有一个共同的宗旨——诗在含蓄。如《金缕衣》中“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又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借景抒情,含蓄表达情感。

2.象征和托物言志

西方有位哲人说,没有象征就没有诗歌。所谓的象征有明暗两个含义:明意是指诗人眼前景物,暗意是指与景物有本质相似点的某种品格。诗歌中一些传统意象往往被赋予一定象征意义,如流水多指愁绪;月亮多表达思乡思亲之意;雨打芭蕉多指忧愁、愁怨……

托物言志和象征的主要区别在于:托物言志是通过某种具体的事物来表达主观的志向情趣或节操,其理解的重点在于“志”的把握上,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中的梅花。古诗中常用的梅、兰、竹、菊、松也是作者用来抒发自己不畏环境艰难而保持高洁品行的事物。

四、语言玩味

诗人写作的风格是迥异的,我们平时要多注意积累识记。古诗中常见的语言风格有:清新明快、自然质朴、豪放飘逸、委婉含蓄、慷慨悲壮、辞藻优美、富有韵律等。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风格。就是同一诗人,在不同时地、不同心境下,表现在具体作品中的风格也会不尽相同。但是,就一首诗来说,只要是一首和谐的诗,诗的风格一般是统一的。也就是属雄浑豪放的,就不可能是蕴藉含蓄、凄婉缠绵的;属华丽典雅的,也不可能是朴素自然的。

我们在鉴赏一首具体的诗词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是,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如果经常有意识地综合运用这些方法,那么,对鉴赏古代诗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参考文献:

鉴赏古典诗词三美 篇5

一.鉴赏诗歌中艺术形象美

白居易的《琵琶行》运用典雅凝炼的诗歌语言塑造的不朽的艺术形象不仅有“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遭逢不幸、身世凄凉、技艺超群的琵琶女形象, 还有遭受迁谪之苦、满怀忧愤之情、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慨叹的诗人自我形象———江州青衫司马白居易形象, 更有“金声玉振, 珠玉落盘”般令“主人忘归客不发”的《琵琶曲》音乐形象。无论其中的哪一种艺术形象, 都倾注和浸润了作者的无限深情。教学时, 引导学生认知、感悟上述艺术形象, 有利于引导学生加深对这首流播千年、闪烁着音乐异彩的不朽诗篇深远、丰富意蕴的理解, 有利于引导学生感知诗人倾注于诗歌中的丰富情感和美丽情愫。故此, 教学时, 在学生基本读通、读懂诗歌内容大意的前提下, 我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展示下列思考题供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 取得了很好的品鉴效果:

1.找出并细读深品文本中描写琵琶女、江州青衫司马、琵琶乐等艺术形象的诗句, 说说诗人是借助怎样的创作手法塑造上述艺术形象的。

2.在上述三个艺术形象中, 最令人感动或者最令你欣赏的是哪一个?理由是什么?

二.鉴赏诗歌语言的凝练美

古典诗词具有语言高度凝炼之美学特质。教学时, 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其高度凝练、意蕴丰富的字、词、句等, 既可引导学生感知古典诗词语言的凝练美, 又可培养学生的语感, 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凝炼精美的语言表达内心丰富情感的能力, 从而克服冗长累赘等写作陋习。纵观古典诗词历史画卷, 愈是流播深广、脍炙人口者, 其语言的凝练精美特质愈发显著。白居易是中国古代流芳百世的著名诗人, 其《琵琶行》流播海外, 成为千古绝唱, 定然与语言的精美凝练有着不可分割之关系。鉴于此, 教学时, 我曾采用下列方法引导学生鉴赏其高度凝练的语言, 取得了极好的鉴赏效果:

1.请细细品读《琵琶行》第一段“浔阳 江头夜送 客 , 枫叶荻花 秋瑟瑟。……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说说这14句共98字向读者提供了哪些具体的、重要的信息?并说说这些信息在文章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2.假如请你用白话文将上述信息介绍给读者, 需要多少字?

3.找找文本中还有哪些诗句也具有如此言简意赅、精美凝练之美学特点?

三.鉴赏文本营造的空白美

中国古典山水画、诗词音乐等艺术作品均非常注重留白。这种留白技巧运用得好, 不仅可以起到“不著一色 (字) (音符) , 尽得风流”之空灵生动和极具艺术感染力的艺术效果, 还可以给受众在充分享受愉悦的艺术审美过程中提供广阔的二度创作空间, 让受众体味到二度艺术创作的快乐。白居易不仅精于古典诗词创作, 还具有极高的音乐修养:他不仅创作了《琵琶行》《秋夜听弹高调凉州》等脍炙人口的音乐诗文和谐共鸣的音乐诗, 还创作了《废琴诗》《清夜琴兴》等阐述音乐原理的论乐诗。在其音乐理论中, 非常强调鉴赏主体的能动作用, 主张鉴赏者应该具备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积淀, 要懂得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调动自己的情感积累, 通过移情的艺术品鉴方法来丰盈音乐的艺术意蕴。无需置疑, 这种高明的音乐艺术理论也运用到了其音乐诗的创作实践中:在其《琵琶行》对音乐的描写时, 恰到好处地留有大量的空白, 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审美愉悦和二度创作快乐。比如文本在描写琵琶女出场演奏前的“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时, 再如对琵琶女演奏过程中的一次次突停、暂停描写等均产生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感染效果, 让读者在沉浸于余音袅袅的琵琶音乐美妙境界之中, 引发主体感知音乐的敏锐思维, 对之进行合情合理的二度创作, 从而加深对音乐艺术形象的感受。教学时, 宜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细细品鉴的方式对之充分感知、体味。

情景——诗词鉴赏的精髓 篇6

一、从题型来把握诗词

常见练习及考试诗歌部分的出题方式是:“从情景关系, 鉴赏局部或整体诗歌, 写鉴赏文字。”很多同学作答时常常胡乱地填上“情景交融”抑或是“借景抒情”, 导致最终出错情况比比皆是, 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把握“情景”之间的维度, 才能更好地将诗词理解透。诗词的情景关系有两个维度:一个是从他们的感情色彩来分的话, 可分为“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四种。另一个是从他们之间距离的角度可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等, 学生应该如何区分这些概念并掌握好相应的答题技巧呢?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来进行讨论。

二、从情与景的感情色彩来把握诗词

在大部分作品中, 作者都善于营造美景来抒发自己的欢情, 或是用哀景来抒发自己的愁情, 这是情感的自然生发。而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 倍增其哀、乐。”部分诗词有时也以反衬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以达到强烈的反衬效果。

1. 诗词中比较常见的模式:

“以乐景写乐情”。如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天涯。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诗后两句以长安的春日胜景活灵活现地描绘了作者自己高中之后的得意之态, 还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得意之情, 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另一种模式是“以哀景写哀情”。如柳宗元《柳州榕叶落尽偶题》:“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速。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作者以花尽叶落的衰败景色来表达自己宦海浮尘、羁旅忧思的感伤之情。

2. 诗词中少见却有亮点的模式:

“以哀景写乐情”。如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以天寒地冻的冬日之景, 条件越是困顿、战局越是紧张, 战士心中奋勇杀敌的豪情越是壮烈。另一模式“以乐景写哀情”。如:“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以赏心悦目之景衬国破家亡之哀,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以春色悦目鹂音悦耳衬英雄无处之哀, “晚日寒鸦一片愁, 柳塘新绿却温柔。”以春意萌动衬别抽离很之哀。眼前之景越是欢愉, 其结果就越加显得悲凉。

虽然有四种模式, 但学生在具体理解要先学会判定是哪一种模式, 一般在考题设置中很少设置常见模式, 往往是不常见的模式———“以哀景写乐情”或者“以乐景写哀情”, 而如果是常见模式的话则要善于把握诗词中情景关系的距离。

三、从情与景的距离来把握诗词

那如何把握诗词情景关系中的距离呢?这里我们需要理清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并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 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这里明确一点, “触景生情”不属于表现手法。

1.“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人身在异乡为异客, 颠沛流离的经历、跌宕起伏的苦楚都映射在眼前的景物之上, 心中充满无限的苦楚。这些则是“借景抒情”的生动体现, 它是指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 在其笔下, 这一景物或场景, 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

2.“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全部写景, 却也句句关情。虽写孤舟远去之景, 但能看出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虽无一情字, 但能字字扣着作者的深情。这就是“寓情于景”, 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 (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 , 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 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 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3. 对于司空曙的“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 秦臻曾说:

“善状目前之景, 无限凄感, 见乎言表。”情景交融, 却不留痕迹, 这已达到情景混融、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了。情景交融是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简单地来理解, 如何区分这几个概念呢?那就得把握其中的距离了, “借景抒情”重在理解情, 诗人的情感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或意象来抒发;而“寓情于景”重在理解景, “情”包含在相对应的景物或意象之中。“借景抒情”表达感情则相对较为直接, 一般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表达感情时虽正面不着一字, 感受却是见“景”不见“情”, 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将感情全部寄托在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 达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效果。“情”与“景”如果都能“表现相当”的话, 就认为是“情景交融”。

中国古典诗词, 或寓情于景, 或借景抒情, 或缘情布景, 不仅是对诗人情感的抒发, 还显示着诗人的情感倾向, 从而加强诗词的形象性、生动性、具体性。把握好这些概念之后, 思路就比较清晰了。正如王夫之所说:“景中生情, 情中含景。景者情之景, 情者景之情。”把握好情景关系, 就把握住了诗词的精髓。

摘要:诗词鉴赏无非“情景”二字, 能够把握住其间的关系, 那诗词鉴赏就不会那么难了。但在实际做题中, 学生往往遇到这样的问题, 把“情景”简单地理解为一对一的关系, 从而混淆了几个与“情景”有关的概念, 即一而概之地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衬托哀情”等一并归为“借景抒情”。因此, 弄清这些概念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古典诗词,情景关系,诗词鉴赏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

[2]刘勰.文心雕龙.

[3]崔向荣.试论中国古典诗歌的情景关系.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4]石爱国.情因景生景以情合.维普资讯.

[5]张辅良.古典诗歌中“景”与“情”之间的几种关系.

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探讨 篇7

一、理性评论与感性领悟的适度分离

鉴赏是指包括了对于审美对象的理解、感受和评判, 教学应该以其中的感受和理解为主。我认为诗词鉴赏的大忌是急于给出理性的评论。诗词鉴赏不是以应考为最终目标的, 而是让学生在这一活动中获得审美体会。教师应当以让学生获得愉悦的审美为目标, 而不是让他们写出一段出色的评论, 更不是去提供一个现成的结论。如果把古代诗词比喻成一棵大树, 诗词鉴赏的目的则不是去判断这棵树应该是什么科目, 也不估量它适合做什么, 也不是分析它哪里生长得旺盛, 哪里的叶子稀少,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而是要眼睛盯着树, 心里面想着树, 感受着它剪秋裁春的气势, 为它喝彩, 为它倾倒。对于古诗词, 一下子就思考它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语言怎么样, 应该怎样去评价等, 越过了审美的过程, 表面上看好像“鉴赏能力”是很强的, 实际上却是一种失败。

但是诗词鉴赏也不能离开理性的评论, 这的确是考察一个人鉴赏水平以及表述能力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考试的要求。我们虽然不能为了考试而进行语文的教学, 但也不能特意回避理性的评论, 去逃避应试。诗词鉴赏时理性的评论技巧是很强的, 有一定专业的术语进行使用, 有固定的套路去遵循。也就是说, 学生只要把诗歌的背景以及诗歌的本身理解正确, 在感性的体悟基础上总结出理性的评论并不困难。教师也应在古诗词的鉴赏教学最后一环指导学生写出理性评论。但是课程要准确定位, 不能让应试目的支配教学。

我认为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在于两者适当的分离。在鉴赏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去体会诗词的优美, 不要时时刻刻地想着去做作出评论。理性的评论应该放在感性的领悟之后, 可以安排在最后, 或者利用特定时间进行应试强化训练。

二、学生与教师的紧密配合

教师要清楚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 其中学生是诗词鉴赏的主体, 教师是主导。指导学生如何去完成鉴赏是教师的任务, 而不是教师代替学生去鉴赏。如果在一堂古诗词鉴赏课上, 教师自己讲得非常投入, 而学生们却不接受, 甚至教师代替学生总结, 把最后的评论交代给学生, 然后让学生掌握住去应付考试, 这样的课堂肯定是不成功的。

教师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担负着重要责任。我认为, 对于古诗词鉴赏, 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首先, 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教师要指导学生去了解诗词的相关背景, 自己对诗词的各代重要注疏也要提前了解。西方学者认为, 作品问世后就具备了它自己独立的生命力, 作者的本来意思并不是诗词所表现出的唯一蕴意。但是中国古代文学评论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特别追寻作家的原意。《孟子·万章下》中, “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提出的理论是“知人论世”, 这是我国古代文学评论的重要观点, 直到现在也仍然是评论文学作品的主要原则。

我认为, 中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而是要增强他们的感悟理解能力。对于古诗词, 先不要着急提出自己独特的理解, 而应该先掌握已经成为定论的那些解释, 或是几样被学术界已经通任的解释。教师对古诗词中心思想、字、句意思的解释要有依据, 不能单凭自己的理解和任意想象。这种依据, 应该来自于历代著名注疏。一名没有读过诗词的相关注疏就上讲台的教师, 恐怕是没有太大自信心的吧。

其次, 教师还要有能够沟通诗词内外相关知识的水平。我国古诗歌的意象、题材与主旨经常都会有很深刻的文化底蕴。例如悲秋, 教师必须说讲明白古代人对秋天那种特有的情怀, 才能使学生们真正理解“悲落叶于劲秋” (陆机《文赋》) 的诗词。再如在讲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其中“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时, 我联系了《古诗十九首》中的“四顾何茫茫, 东风摇百草”, 和《楚辞》中“王孙游兮不归, 春草生兮萋萋”的句子, 还有范仲淹《苏幕遮》里面的“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然后又联想到歌词“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让学生去体会在“草”上所赋予的情思, 明白这里的“草”已经不只是一种植物的存在, 而是赋予着“思乡”“怀人”等情感的文学意义上的存在。

最后, 教师自身应该能进入到审美的情境中, 对诗歌产生自己的共鸣和感悟。道理虽然很浅显, 但是如果教师自己都不能沉醉于诗词中, 如何让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去?如果教师都没被诗词所感动, 如何能希望学生们被感动呢?

另外, 教师指导鉴赏时的话语必须要有感染能力。面无表情的脸孔、抽象的理论, 这都是学生们不愿看到和听到的。

三、静思与朗读相结合

古诗词中的美感其中一部分来自它的语言表达形式。虽然因为言语的变化, 对仗押韵等形式特点所产生的美好感觉已大大减弱, 但是直到如今, 这形式美还是人们审美愉悦的主要来源。体会其美感的重要方法就是朗读。教师可以自己朗读, 也可以请学生朗读, 还可以应用多媒体课件, 播放视频或音频文件。

但是只有朗读还是不够的。古诗词不但要读, 读出其韵味来, 还应有非常强的想象能力去再现古诗词中的意境。教师这时可以使用引导的语言, 使学生静心去体会。

四、生活意境与诗歌情景相结合

古诗词的魅力与生命力就在于能够穿越空间和时间的阻隔, 直击我心, 触动人们的灵魂, 不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诗词是没有生命活力的。只有当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某个场景, 忽然间某个古人的一句诗词浮上心头时, 学生们才会真正体会到此时情景中的滋味竟然已经被古人写到了, 这时他们才真正明白了古诗词的精妙之处, 从而产生对古诗词的强烈兴趣。

古诗歌鉴赏的教学方法有很多, 教师们都有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这些只是我的一些拙见。我认为,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只要真正能够让鉴赏古诗词成为一种精神的享受, 让学生们喜欢上古诗词, 这就是成功的教学。

鉴赏古诗词遣词造句题的解题技巧 篇8

【关键词】古诗词;遣词造句;解题技巧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是杜甫注重诗词炼字的生动写照。“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等炼字炼句的佳话千古流传。炼字的根本是炼意,即努力选择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句。因而,鉴赏古诗词离不开揣摩字句。高考中鉴赏古诗词遣词造句的题型经常出现,那么,这种题型的答题技巧是什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统一”角度考虑。

一、意境的统一。如:

汾上惊秋

苏頲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若将末句“不可闻”改成“最先闻”,效果如何?为什么?

本诗意境特点是苍凉慷慨,广阔高远,正因此,“秋声不可闻”才能体现“惊”字,若是“最先闻”,哪里还有“惊”这一情感。

【参考答案】不好。本诗用“不可闻”直接否定,它与全诗苍凉慷慨的意境和高亢劲健的风格相符。若改成“最先闻”,与全诗意境不符。

二、风格的统一。如: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诗家评说,诗中“放入”二字最显气魄,你是否同意此说?为什么?

全诗充分体现了豪放的风格。“放入”二字使“银山”具有动感,含主动之意,使“大江”这一抒情形象奔放豪迈,有了飞动峥嵘的气势、营造出了阔大雄壮的场面。也衬托出作者有主动迎接大江之意,显出其开阔的胸襟。

【参考答案】同意。它既写出了一望无际的江面,风水相激、波澜翻卷、云气浩荡的景色,也将“望见”这个很平常的动作化为拥抱大江这一壮举,使得“银山”具有了动感,充满力度,用这一壮阔之景衬托出了作者开阔的胸襟。

三、辞格的统一。如:

秋山

杨万里

乌桕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

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此诗中的“掩“字历来为人称道,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全诗勾勒了一幅秋景图,作者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地描绘出变了颜色的乌桕、小枫两棵树。尤其是小枫,说它变颜色是因为“偷天酒”,喝醉了又不好意思,便请“孤松”替它遮掩“醉容”,“小枫”就好比是一个顽皮可爱的小孩,害羞之状跃然纸上。

【参考答案】“掩”用了拟人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枫与孤松红绿掩映之美。

四、句式的统一。如: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北宋诗评家胡仔在谈到此诗说:唐初诗人沈佺期“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句,脱胎于东晋王羲之的“山阴路上行,如坐镜中游”。他认为李白“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虽有所袭,然语益工也”。你是否同意胡仔对李白诗句的评价?请简要说明。

李诗显然比沈、王二人的要好。修辞没有人为的痕迹,此外,对仗也更工整。

【参考答案】同意。李诗化用了前人诗句,却显得更工整流畅。诗人以“鸟度”对“人行”,以“明镜”喻清溪,以群山比“屏风”,比喻清新。你看,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倒映在清溪之中,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五、情感的统一。如: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这时候心情愉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生命,你看,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

联读——古代诗词鉴赏的有效方式 篇9

一、联读方法

联读,顾名思义,就是将两个或者多个作品放在一起联系阅读,同中求异,异中看同。

1.同中求异,就是将一篇作品和题材或者感情与之相似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从而体会这一篇作品的独特之处。古诗词的联读一般使用这种方式。

2.异中看同,就是将看似不相关的作品放一起,从而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加以体会。这一点是比较难的,异中看同需要相当高的抽象力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找到可比性,这样的例子也比较少,比较巧妙的一次运用是李奇的《朱自清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再读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朱自清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两个形象,一个是中国的现代作家,一个则是安徒生笔下童话里的人物,这两个可以说是毫不相干的形象,在他的教学中却把他们巧妙地连在了一起。“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点亮的火柴中获得温暖和慰藉,朱自清在想象的世界中获得宁静和慰藉。”“月下荷塘是朱自清颇不宁静的自己点亮的第一支火柴。但热闹的是它们,我什么也没有,于是朱自清的第一支火柴灭了。”

二、古诗词的联读

在古诗词鉴赏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反复朗读,感受韵律;抓住意象,体味情感;知人论世,整体感知。殊不知固定的鉴赏步骤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也限制了学生的能力,到头来学生还是无法体会古诗词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妙处所在。

孙绍振教授在他的著作《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中讲到:“读作品,要真正读懂,最起码的就是要读出个性来,读出它的与众不同。读过之后,感觉不到经典文本的独特,就是没有真正读懂。孤立地欣赏经典文本,可能造成对作者和读者两方面个性的蒙蔽。为了剖析经典文本的个性,一个最方便、最起码的方法, 就是同类经典文本共组。”他所说的“同类经典文本共组”,就是同中求异。以下将以杜甫的《咏怀古迹》为例。

欣赏这首诗歌,我们不妨将李白的一首同样写王昭君的诗———《王昭君二首》与其联读。

《咏怀古迹 》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王昭君二首(其一)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先看李白的诗。此时属于汉家、仍在秦地的月光还能够照着昭君。但是,一旦走上了通往玉门关的道路,那便是走向了不归的天涯海角。汉家的月亮每天都能够从东海边出现,但是昭君嫁到了西边就再也没有回来的一天了。所嫁之地常年寒冷,一片荒芜,只能以雪结冰为花,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下,绝世佳人容颜日渐憔悴,形容枯槁,终究是香消玉殒,没入胡沙。生前由于没钱贿赂画师,因此未能得皇上宠幸,死后留下一座青冢,令人嗟叹、哀婉。

此诗系李白在凭吊昭君墓后所作,叙述了昭君出塞的凄婉的故事。诗中以两组对比开头。一处是第一、二句,分别写了还在汉家,能受月光照的昭君和上了玉关道,一去不回的明妃。还有一处是每天照常升起的月亮和西嫁不归的昭君对比。通过两处对比表现了对昭君出塞的叹惋。接着又写到了寒雪、胡沙、青冢等一些意象,也是对昭君一生悲惨的哀叹。

再看杜甫的诗。群山万壑浩浩荡荡奔赴荆门,那是明妃出生成长的小村。离开了汉宫,从此, 她的一生只能与北方大漠连在一起,红颜薄命,苍茫朔漠中只有一座青冢面向黄昏。仅仅靠画图又怎能识得美人容颜?玉佩在月夜作响,那是昭君的芳魂想要还乡。 那流传了千年的琵琶乐声,分明就是在倾诉心中无限怨恨。

两首诗写的是同样的题材, 都是昭君出塞的故事,甚至也有一样的意象,比如青冢、朔漠(胡沙),但两首诗在艺术成就上却有高低之分。在教学中又该如何带领学生鉴赏?或许孤立地看这一首诗很难将它真正的特点讲清楚。那么,不妨试试联读的方式。

1.宏大的场景、气势。诗是非常注重韵律的,因此朗读是鉴赏诗的第一步。初读两诗就能觉得杜甫的诗有浑厚磅礴之感。这种感觉一定是由意象传达出的。李白的诗以汉家明月起诗,而杜甫的诗开头就是“群山万壑”,一上来就给人声势浩大的感觉。这也是杜甫诗的特点,例如《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 书中谈到杜甫的这种手法: “他善于在登高的场景中,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尽可能宏大的空间中,使他的悲凉显得并不渺小。” 这首诗也是一样,将对昭君一生的感叹放到了群山万壑之中。接下来,此诗的颔联更是精妙。“一去紫台连朔漠”,紫台就是汉朝宫殿,朔漠就是北方的大漠,也就是即将嫁过去的地方。仿佛皇宫与大漠没有距离,一离开繁华的皇宫就是苍凉的大漠,迈出了这一步,心就死了,一生就与胡马黄沙相连,原来生与死的距离也就只有一步之遥。“独留青冢向黄昏”, 在风沙漫天的大漠中,放眼望去, 只有一个小土堆朝着夕阳,那便是美人的墓,即使倾国倾城,在死后也只有这么一方小土属于她, 没有陪伴,孤零零地躺在无边的黄沙之中,何其悲哉。再看李白诗中,也提到了青冢,但“死留青冢使人嗟”就是一句陈述,没有画面感,就无法让人去想象。杜甫将一方“青冢”独自放入无边“朔漠” 中,通过大小之间的视觉差异,让人脑海中可以浮现画面,倍感苍凉。

2.故事之外的意蕴、情感。李白的诗,读来感觉便是在陈述一件史实,从出塞开始,以青冢结束,除了最后的“使人嗟”正面表达了情感之外,便不能给人任何想象了。而杜甫的诗,在昭君的故事结束后,并没有截止,而是做出了一段想象,也给自己的感情找到了寄托。“画图省识春风面”,和李白诗中“生乏黄金枉画图”用了同样的典,画师因为昭君没有贿赂便将她画丑,也因此她的美貌没有被发现,继而有昭君出塞的悲壮的事迹。“环佩空归夜月魂”, 昭君的佩玉在月夜里碰撞作响, 这是她的芳魂想要归还故乡,但这也只能是一场空了,身已死,魂即使能归又如何?作者通过这一巧妙的想象,不仅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也让自己的感情有所寄托。杜甫老年,唐朝由盛转衰,国破家亡,甚是凄惨,作者借昭君魂欲归乡表达自身的对家乡的思念,对国家灭亡的无限感伤。最后一句中的 “怨恨”,更能说明作者怨自己无能无力,怨当权者懦弱无能,恨自己心有余力不足,恨敌人的可恶, 不过这些也只能在琵琶曲中随着昭君的怨恨一起徘徊了。

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 篇10

一、课程目标

“中学生古典诗词鉴赏与创作”选修课程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

(一) 知识目标

了解古典诗词在平仄、押韵、对仗上的要求;了解古典诗词的历史发展;了解古体诗语言、形式上的特点。

(二) 技能目标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学会写作、修改古典诗词。

(三)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祖国文化中的精华, 增强对古典诗词和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养成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目标, 笔者确定了十个方面的课程内容。

(一) 练习对对子, 学写对联

通过开展“对对子”这一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 让学生掌握有关对联的基本知识, 初步学会推敲语言、拟写对联, 并从中领略对对子、写对联的无穷魅力。

(二) 诗词鉴赏———欣赏名家名作

通过鉴赏古典诗词的名家名篇, 掌握诗歌鉴赏必要的知识、方法及技巧, 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通过鉴赏古典诗词, 学习名家作品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方面的艺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 感悟其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三) 声律启蒙

对学生进行语音、平仄、韵律、词汇、修辞等方面的训练, 帮助学生积累优美、凝练的词汇, 初步了解平仄、韵律方面的知识。把《笠翁对韵》《训蒙骈句》等经典读本, 按声韵编排, 让学生反复诵读。

(四) 五言绝句格律要求及创作尝试

了解绝句的体裁:五绝和七绝。五绝是五言四句, 七绝是七言四句。

结合具体古诗, 初步掌握五言绝句的四句平仄格式: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掌握绝句的押韵要求:偶句 (第二句、第四句) 押平声韵;第三句最后一个字用仄声;第一句可押韵, 也可以不押韵。

(五) 五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和押韵

结合具体古诗, 初步掌握五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掌握律诗的押韵要求:偶句, 即第二、四、六、八句押平声韵。律诗的颔、颈两联要求对仗。

(六) 七言绝句、七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和押韵

结合具体古诗, 初步掌握七言绝句、七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

七言绝句的押韵要求:偶句 (第二句、第四句) 押平声韵;第三句最后一个字用仄声;第一句可押韵, 也可以不押韵。

七言律诗的押韵要求:偶句, 即第二、四、六、八句押平声韵。律诗的颔联、颈联要求对仗。

(七) 词谱学习

选择《如梦令》《长相思》《江南春》等比较简单的词谱进行学习, 了解词谱的平仄、字数、句数、韵脚等方面的格式。初步了解怎样按照这些要求去填词。

(八) 古典诗词的炼字、炼句

通过赏析经典诗词, 初步了解古典诗词的炼字技巧, 学会从字词的修辞手法、展现的景象、表达的情感以及结构上的作用去体会经典诗词的妙处, 并将炼字技巧运用到诗歌鉴赏和创作中去。

通过对经典诗词中的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语句的赏析, 加强对古典诗词的理解, 通过对其中对仗工整语句的赏析, 体会古典诗词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艺术魅力。

(九) 古典诗词的意象、意境

了解古典诗词通过意象来构设意境的特点, 学会通过分析特定意象来了解诗词意境和作者情感。

(十) 古典诗词章法结构和写作技巧

了解并初步学会运用古典诗词常见的章法结构“起、承、转、合”。初步了解、掌握古典诗词常见的写作技巧———创设意境、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赋比兴等。

三、课程实施经验

(一) 鉴赏、积累阶段

1.了解对联, 学写对联

教学时, 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优秀对联, 让学生学习、了解对联的基本要求: (1) 字数相等, 结构相同, 断句一致; (2) 词性相对, 位置相同; (3) 平仄相合, 音调和谐; (4) 内容相关, 上下衔接。通过举例说明, 强调撰写对联要注意把握的三个特性:思想性、针对性、文学性。同时, 教师可及时让学生进行创作练习。

2.声律入门, 打好基础

教师可精选 《格律诗常识》《诗词格律手册》《声律启蒙》 等书中适合学生学习的相关内容, 编排复印, 作为学习资料发给学生。

3.推荐好诗, 评讲分析

教师可在课前5 分钟,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绝句、律诗或词曲进行演讲, 演讲内容包括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句子意思、思想感情、写作手法、名句推荐等。

4.专家讲座, 拓展知识

不定期邀请专家来校指导、开展讲座活动, 有助于在全校掀起一股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潮, 有力地推动“诗教进校园”的步伐。2015 年1 月20 日, 我们邀请了金华市诗词楹联协会会长徐国平先生来校开设格律诗词讲座, 全校师生中的古诗文爱好者500 余人齐聚一堂, 学习诗歌的发展史、诗歌的分类等, 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与热情, 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 创作阶段

1.成形

因为学生之前从来没有尝试写过古体诗, 所以教学的第一步 (也是重要一步) , 就是解决他们的畏难心理。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练写, 可以与学生一起练习对句, 并提供备选题材供学生参考。

2.成韵

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如学生中有不少是练书法的, 笔者就找出颜真卿与好友的联句诗如《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让学生重点了解押韵的特点, 再引导学生找出经典的古诗词, 找韵脚, 判定押什么韵。在此基础上, 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修改, 要求做到押韵。如果学生一下子修改不出来, 可为他们适当提供一些同韵母的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因为学生平时都是使用普通话, 所以使用《中华新韵》更符合学生的语言实际。

3.成意

教师要引导学生选取恰当的意象, 写出一种意境。笔者以王维的《渭城曲》、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诗作为例子, 讲解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以及描景、叙事、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结合的艺术技巧。

4.成律

写格律诗对学生来说难度最大的, 就是平仄的限制。在初学阶段, 教师要耐心地分块教学:从五言绝句开始, 到五律, 再到七绝、七律、词谱。

四、课程评价

反馈与评价能促进学习。笔者编制了《古典诗词素养发展手册》, 用于记录并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考核分学期考核、年段考核两种形式。定期考核具体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在年段考核中获得“优秀”的学生, 学校给予张榜表扬, 授予“古典诗词新秀”称号, 并发给证书。

此外, 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包括格律、内容和写作技巧三个方面。

就格律而言, 要符合古典诗词不同格式的平仄、押韵要求。如果是律诗, 中间两联颔联、颈联要求对偶。

就内容而言, 要切合诗题, 有具体恰当的意象, 能勾勒出一个意境, 感情要真实, 积极向上。

就写作而言, 要熟练而准确地使用古诗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全诗要结构紧密, 诗句通顺, 遣词造句多为古语, 没有生造词、现代语和俗语。用典要贴切而不生涩。

五、结语

上一篇:校园文化建设下一篇:实验预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