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十篇

2024-07-28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篇1

一、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334”考核模式构建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实践性和系统性较强的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的必修课和基础理论课。为了能让学生正确分析和解释国际贸易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现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浙江农林大学经管学院将形成性评价、小组合作研讨学习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构建了“334”考核模式。

( 一) 形成性考核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考勤、平时作业和课堂互动三部分进行综合评价。这三部分的分值分别占形成性评价总分值( 100 分) 的30% 、30% 和40% 。在考勤方面,学生每旷课一次扣6 分,直到30 分全部扣完,如果缺课超过所上课时的1 /3 就直接评为不及格; 每迟到或早退一次扣4 分,事假一次扣2 分,病假不扣分,直到扣完30 分为止。平时作业主要有课后习题、思考题、练习题、复习题和作业题等,其中主要考核的是作业,布置三次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每次作业占10 分,作业质量档次分A、B、C、D、E五个档次。课后习题和练习题在期末考试中会考察一部分,思考题和复习题要求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在课堂互动环节中共同讨论。课堂互动设计主要是针对课程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结合实际案例来讨论热点问题。形成性考核的目的是将考核评价嵌入学习过程,考核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识别信息能力、认知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以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反馈学生学习情况,通过测评结果来指导教师调整教学方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

( 二) 小组合作式研讨学习评价

小组合作式研讨学习评价是在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的基础上,通过课前新闻5 分钟及其分析、综合案例分析、课程论文三部分进行评价,这三部分的分值分别占小组探究性学习实践评价总分值的30% 、30% 和40% ,主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评价,权重分别为30% 、30% 和40% ( 见表1) 。小组学习的内容是教师根据所学课程知识,围绕国际贸易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现象给出讨论方向( 见表2)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找相关数据和文献等进行学习和研讨,每组选出一位组长,负责研讨的协调管理与内容记录。考核方式是按照考核办法采取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每个小组制作PPT展示学习成果,并对成果自评,其他小组和教师根据其展示效果及回答问题情况进行评价。小组合作式研讨学习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三) 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考评是在课程结束后,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100 分) ,考试内容主要依据教学大纲,不仅考核课程的重点内容、习题和练习题,也考参考教材中没有涉及的新知识; 不仅考基本知识,也考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考题一般有5 种类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析题和案例分析题。终结性考评能够促使学生认真复习和消化知识,通过知识的积累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考试改革的成效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334”课程考核模式改革,是将考试内容全面化、考核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考试结果实用化,使考试由单一的评价功能转变为具有评价、督促、反馈和导向等多种功能,搭建考、教、学一体的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协调发展的平台。改革成效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一是牢固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形成性考核和小组合作式研讨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材—教师—学生”单向线性关系,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个体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从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现状,让教师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学生更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仅仅重视考试成绩。

二是促进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334”课程考核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学导向功能,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技能,教学内容更突出系统性、前沿性、深刻性和应用性,更注重教与学的融合,控制教学量,主要讲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侧重讲思路、讲方法、讲前沿,加大练习量和加强合作学习。

三是使课程考核模式更加合理化。“334”课程考核模式对学生的考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性考核评价有助于督促学生连续学习,及时消化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小组合作式研讨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避免期末突击的学习方式。终结性考评全面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师的教学情况,而期末考试分数占比大大降低,减轻了学生期末复习的压力。

四是考试改革得到学生的认可。对国贸专业学生的调查显示,考试改革深入人心( 92. 7% ) ,课程考核满意度高( 93. 7% ) ; 改变了“重期末、轻平时”的学习风气( 90. 7% ) ; 丰富多样的考核形式提高了对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效果( 84. 4% ) ; 新的考试模式客观公正,降低考试作弊率( 81. 5% ) 。

三、进一步完善“334”课程考核模式的保障措施

为了更好地发挥“334”课程考核模式在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塑造完善的人格等功能,还需要加强该模式的保障措施建设。

一是加快教务系统改革。考试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学校相关部门的考核制度、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特别是要完善包括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甚至用人单位意见的反馈机制,充分发挥反馈机制在教学中的导向作用。考试结束后让学生能够从教务系统里查询各部分考试成绩及考试答案,让学生及时地发现自己的不足,更有针对性地展开下一阶段的学习。

二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由于任课教师没有更多地时间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式研讨学习,可以借鉴研究生导师制的经验,建立本科生导师制,让本专业的教师做导师,这样学生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遇到问题,均可与导师及时联系并得到及时帮助。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三是建立教师激励机制与奖惩机制。为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应建立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对在课程考试改革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对在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和阅卷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责任教师应进行一定的处罚,这不仅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还有利于教师积极地参与考试改革与实践。

摘要:为了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激励、反馈与导向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浙江农林大学经管学院在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教学中构建了“334”考核模式,将形成性评价、小组合作研讨学习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让考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课程考核更加合理化,考试改革效果明显。为使“334”考核模式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出加强教务系统改革、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建立教师激励机制与奖惩机制等保障措施。

关键词:考试改革,“334”考核模式,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参考文献

[1]陈国恩,陈昶.信息时代高校人文类课程的考试形式及应用[J].中国大学教学,2015(6).

[2]罗三桂,刘莉莉.我国高校课程考核改革趋势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4(12).

[3]孙二军.“以学习为中心”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及其路径分析[J].高教探索,2015(2).

[4]赵水民,王蕊.大学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2).

[5]姜华孙,新宇.研究性合作式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8):2.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篇2

一、如何看待市场准入问题

市场准入在竞争政策和贸易政策中处于不同的地位。贸易政策的目标是消除人为的针对外国企业和产品的市场准入障碍, 但是各国在确定竞争政策目标时却很少关注外国企业进入本国市场的市场准入问题。与限制竞争行为有关的外国企业在本国市场的市场准入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企业限制竞争行为

1.同一市场国内企业之间达成协议, 拒绝从外国企业购买产品或拒绝销售从外国企业进口的产品, 或者协议拒绝向外国企业提供产品、服务或其他必要原材料, 这些措施都会阻碍外国企业进入国内市场。

2.供货商与销售商之间形成的协议, 外国企业会因此而无法建立销售网络, 进而达到阻止外国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目的。

3.国内垄断企业滥用市场势力, 拒绝供货或拒绝交易, 滥用知识产权、掠夺性定价以及差别定价等手段, 阻止外国企业进入国内市场。

4.国内企业间并购形成国内龙头企业, 会在其他国家市场形成市场势力, 或者阻止外国企业进入本国市场。

(二) 政府行为

1.一国政府直接免除国内企业应受的反垄断处罚, 而这种豁免会无形中培养本国企业的市场势力, 助长国内企业的限制性竞争行为, 进而阻止外国企业进入本国市场。OECD1998年《抵制核心卡特尔的建议》中指出各国均不愿放弃已有的竞争政策豁免和除外责任做法。大量竞争政策豁免导致全球大量的经济活动避开竞争政策处罚。

2.一国政府可以通过战略性地适用国内竞争政策来培育本国龙头企业, 从而增强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来抗衡跨国公司事实上或潜在的竞争优势。欧洲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曾以促进合并来迎接美国跨国企业的挑战。如果说美国跨国公司具有很强的市场势力并加以滥用, 那么这一做法可以认为是符合竞争政策初衷的。但如果美国跨国公司并没有采取限制性竞争行为的话, 那么这一政策对美国企业来说就意味着是进入欧洲市场的壁垒。

(三) 混合型限制竞争行为

混合型市场进入障碍在竞争政策和贸易政策争议中的比例不断上升。混合型市场进入障碍既有企业参与, 又有政府机构参与, 难以单独通过竞争政策或者贸易政策来解决。

1.一国政府可以授权国内行业协会来决定是否批准企业的经营权, 该行业协会可以利用该项权利来排除外国企业的竞争。

2.在全球性产品市场, 尤其是在通信业和信息技术产业等高科技领域, 一国制定标准的组织可能给予本国企业更多的考虑, 外国企业会因为没有能力影响国内标准制定组织的决策而无法进入该国市场。

3.国内反垄断机构执法不力也会助长企业的限制竞争行为, 因为企业会认为政府已经默许其限制竞争行为。政府甚至会积极地鼓励企业分割市场, 以此来保护幼稚产业, 抵制外来竞争。从竞争政策来看, 政府的参与表示本来应受到处罚的企业限制竞争行为可能免予处罚。从贸易政策来看, 虽然政府的参与会受到WTO规则的制约, 但这种制约的力度值得怀疑。

二、可否用开放的贸易政策来替代竞争政策

(一) 贸易政策部分替代竞争政策的途径

1.自由开放的贸易政策来代替竞争政策。

一些研究成果表明, 当不考虑产业内企业间相互战略影响时, 进口的增加会降低这一产业的利润率, 也就意味着贸易政策可以部分替代竞争政策, 甚至在一些小的国家可以实现完全替代。这些研究用价格成本加成率表示利润率, 考虑其受产业集中率、进口比率、资本产出比率、产业特殊性以及特定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进口比率的增加可以被看作是贸易政策更加开放, 利润率高低可以用来表示这一产业的竞争程度。这就意味着如果一国采取自由的贸易政策, 来自于进口的压力就会限制本国企业的市场势力。加拿大竞争政策机构认为, 过去许多并购交易或企业行为存在限制竞争方面的效果, 加入NAFTA后由于进口压力的存在, 这些效果就不再存在了。

2.国内贸易法。

各国的国内贸易法规也会被用来解决外国市场上与限制市场准入相关问题。美国《1974年贸易法》 (修订案) 第301条就是要解决外国政府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和“限制或阻碍了美国贸易”等行为或政策。企业限制市场准入的行为可被认为是不合理的外国行为, 外国政府一贯地宽容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政策和执法活动也属于上述“不合理”情形, 因此也在301条款适用范围之内。

3.WTO规则。

WTO规则规制的是政府行为, 而不是企业限制竞争行为。但是WTO有关非歧视和透明度的基本规则、在基础电信等领域的各成员国关于规制企业限制竞争行为方面需遵守的最低标准、在反倾销领域以及在WTO争端解决机制方面针对企业行为的救济措施的规定等都会对企业限制竞争行为产生影响。WTO通过多边体系在某些领域要求各成员国建立解决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体系。《技术贸易壁垒协议》和《服务贸易总协定》都要求其成员国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以确保其国内制定标准的机构遵守《技术贸易壁垒协议》中关于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和其他基本原则。WTO也制定详细的实体法规则, 例如《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这些也都会对企业限制竞争行为产生影响。

(二) 贸易政策能否完全替代竞争政策

如果仅仅依靠贸易政策的实施就会解决与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相关的问题, 那么竞争政策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性, 也就没有必要再去考虑是否在竞争政策领域引入一套普遍原则。虽然从自由贸易立场看, 贸易政策途径大大地减少了竞争政策存在的必要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竞争政策就绝对地没有用武之地。虽然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但仅仅消除贸易与投资壁垒还不能保证市场的自由进入。

1.要辩证地看待一些理论研究结果。前面提到的开放自由的贸易政策替代竞争政策的相关理论结论, 虽然有一定道理, 但我们在制定政策时还是要考虑到这些理论的局限性,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不同产业的利润率可能受生产效率高低的影响, 生产效率高的产业在面对海外竞争时更可能维持高的利润率。有些产业的企业主要竞争的是创新和产品种类, 而不是价格。产品差异化以及其他一些非价格竞争因素也会使得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 (2) 贸易自由化后的较高的进口比率并不意味着国内产业在贸易自由化以前存在限制竞争行为。在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中, 如果进口竞争产业是相对资本密集型的, 贸易自由化会使得资本报酬率降低, 但这是要素价格均等的结果, 而不是消除限制竞争行为所带来的结果。 (3) 当贸易自由化之前国内产业存在X-无效率时, 贸易开放而带来的竞争压力的增加就会使得国内企业降低成本或改进管理效率, 从而使得利润率增加, 而这并不是消除限制竞争行为而带来的结果。 (4) 在许多国家占GDP很大份额的许多产业并不受进口竞争压力的影响。 (5) 进口比率的变化不仅受贸易政策的影响, 而且受国内企业抵消外国竞争能力大小的影响。一些类似于制造商和分销商之间的纵向协议会限制外国企业进入。当国内企业相对于外国竞争者位于不利地位时, 他们经常游说竞争当局放松国内的竞争政策执行力度, 以采取限制性竞争行为来阻止外国企业在本国的竞争。

2.自由贸易政策必须以市场上企业自由进入为条件, 包括潜在竞争者自由进入。OECD 1993年的一份报告主张经济的全球化有利于提高生产与营销效率, 但前提条件是市场准入条件和竞争环境不受破坏。企业在不断全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市场势力, 可能在国内市场上从事某些排除外国竞争的行为。外国企业可以利用竞争政策来解决市场准入方面的问题。

3.虽然贸易政策可以消除由于政府机构而产生的市场准入问题, 但并不能解决企业限制竞争行为而产生的市场准入问题。国内竞争政策存在制度缺陷或者实施不力, 都会导致外国企业的市场准入问题, 形成妨碍来自国外竞争的进入壁垒, 限制了国与国之间贸易和投资的流动。

4.国内贸易法在实际操作中的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并未界定“宽容”、“限制竞争”、“一贯地”等概念, 美国贸易代表在决定是否提起诉讼方面享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301条款下的程序也不涉及法庭审理、司法裁决和救济措施等程序。

三、竞争政策的运用能否起到贸易政策的效果

(一) 具体的方式

1.如果一国不能有效地通过贸易政策来制止本国企业阻止外国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限制竞争行为, 外国企业的所属国政府就希望通过域外适用其竞争政策, 以达到进入该国市场的目的, 起到类似于贸易政策的作用。

2.当一国企业运用限制性竞争行为来阻止外国企业进入国内市场时, 外国企业有权利用贸易伙伴国家竞争政策进行诉讼来获得救济, 从而弥补贸易政策的不足。

3.一个国家可以通过战略性地运用本国竞争政策来培育本国龙头企业或者豁免出口卡特尔等国内企业的限制性竞争行为, 目的在于在国际市场上增加本国企业的竞争力, 进而抢占国际市场, 实现贸易政策的目标。

4.反垄断机构之间加强合作, 签订含有积极礼让原则的双边协议, 有助于增加全球竞争政策的一致性, 促进各国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从而有利于市场的开放和贸易与投资的增长。

(二) 效果大小受到制约

一个国家可以通过竞争政策的国际运用来弥补贸易政策的不足。运用竞争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为企业限制竞争行为而产生的国际贸易壁垒, 但其效果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1.竞争政策的适用范围和目标很难统一, 还不存在广为接受的用以解决市场准入问题的准则。各国有可能在竞争政策如何解决市场准入问题上争执不休。几乎全部贸易大国关于出口卡特尔都有某种形式的免责规定, 国内竞争政策的效率会因为豁免条款而大打折扣。

2.国内竞争政策的效力还取决于其竞争政策的执行力度。如果外国企业不是本地注册企业, 可能不具备提起诉讼资格。国内反垄断机构的自由裁量权以及所受的政治压力使得保护外国的贸易利益受到制约。与关税壁垒的大幅度消减相伴而来的却是非关税壁垒的盛行以及反倾销等手段的滥用, 故意放松国内竞争政策也会达到同样的效果。竞争政策比贸易政策更容易受到利益相关者的游说。

3.在战略环境下的贸易政策与竞争政策关系变得很复杂。虽然他们的效果很相似, 但目标却不同。竞争政策的目标是抑制国内企业的市场势力, 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目标是运用国内企业的市场势力来从国外企业那里获取转移租金。广泛的政治目标会损害竞争政策对贸易政策的补救效果。

4.反垄断机构之间的双边合作存在局限性。反垄断机构之间若没有涉案企业的同意, 将无法交换保密信息, 致使反垄断机构很难真正地解决跨国限制竞争行为问题。各国竞争政策内容和执法程序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如果缺少一套共同的反垄断规则和解决争端的机制, 就很难避免贸易摩擦。

四、如何实现竞争政策和贸易政策在市场准入问题上的互动

(一) 在贸易政策和竞争政策中同时引入市场准入规则

在竞争政策中建立普遍的市场准入规则, 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限制竞争行为引起的市场准入问题。该原则与贸易政策中的市场准入规则相对应, 禁止一切形式的阻止外国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限制竞争行为, 包括企业和政府机构两方面, 从而解决混合型进入壁垒的难题。

(二) 促进贸易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国际化

竞争政策和贸易政策在解决市场准入问题上均存在某些缺陷。一方面, 法律域外适用虽然可以解决某些问题, 但会因此而引发其他问题。反垄断机构之间加强合作又缺乏构建全球竞争政策框架的基础。另一方面, 贸易政策不是直接地调整企业限制竞争的行为。这就需要竞争政策国际化。贸易政策在国际层面上已经有了很大发展, 而竞争政策仍然没有国际规则。

(三) 在WTO框架下实现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的互动

反垄断机构之间主要的合作方式一直表现为签订双边协议, 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制定了反垄断法, 还有30多个国家正在制订反垄断法。全世界所有的国家不可能制订有完全相同的反垄断法, 进行大量的双边合作的困难和障碍显而易见。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通过多边框架发挥作用的必要性。

在WTO框架之外存在一些双边的、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机制和框架, 包括EC、NAFTA、UNCTAD、OECD、世界银行以及ICN等。与其他国际机构不同的是, WTO多边框架既包含发展中国家成员, 又包含发达国家成员, 能够实施具有广泛拘束力的规则。

竞争政策如果能够在WTO多边框架下引入普遍的市场准入准则, 就会使得各成员国在其各自国内法体系中都采用该原则, 并且建立有效的执行机制, 在非歧视原则基础上为其他国家提供充分的法律救济, 就可以实现国际竞争政策和贸易政策的互动, 从而有效解决市场准入问题, 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晔.纳入多边框架——竞争政策对国际经贸活动的影响[J].国际贸易, 2003 (6) .

[2]黄勇.论贸易政策和竞争政策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策建议[J].国际贸易, 2006 (6) .

[3]于立, 吴绪亮.国际竞争政策的分歧、互动与展望[J].世界经济研究, 2006 (11) .

[4]尹竹.WTO框架下竞争政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协调问题述评[J].中国法学, 2004 (3) .

[5]马赫.M.达芭 (Maher, M.D.) .反垄断政策的国际化[M].肖兴志, 丁宁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6]Olivier C.J..Grether and Jaime D.M..Trade and Competition Policy, Where Do We Stand?.Journal of World Trade, 2000 (34) .

[7]Lloyd.P..Multilateral Rules fo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Law[J].World Economy, 1998 (21) .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与实践应用 篇3

【关键词】 战略性贸易政策 规模经济 不完全竞争 外部经济

1. 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内涵与政策主张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现实社会中,在规模收益递增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选择有发展前途且外部效应大的产业加以保护和扶持,使其迅速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形成贸易优势来提高产业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战略性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以内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利润转移理论;另一个是以外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外部经济理论。

1.1利润转移理论

利润转移是指政府通过政策来剥夺外国厂商的出口利润,把它转移到本国厂商身上,以促进本国厂商和笨狗产业的发展,从而为本国厂商赢得国际竞争力,打开国际市场。该理论的具体主张主要有以补贴促进进口、用关税获取国外厂商垄断利润、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三个方面。

1.2外部经济理论

外部经济理论认为,某些产业或厂商能够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效应,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带动进口的扩张,但由于这些厂商不能占有外部经济所带来的全部利益,因此这些厂商或产业就不能发展到社会最佳状态。如果政府能对这些厂商或相关产业提供适当的帮助、保护与支持,就能够促进这些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大国际竞争优势,以获得的长远的战略利益。

2. 丰富的成功案例

2.1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发达国家的运用

在研究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基础上,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地区)不约而同地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扶持产业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1美国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践

随着欧洲和日本的崛起,美国开始转向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美国在全面实施“国家出口战略”的同时,还选择了部分产业作为其扶持的重点。高新技术产业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向相关产业扩散技术,推广管理经验,带动了各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协调发展,推动了美国的经济和就业的增长。同时,在传统产业,美国政府积极引用“301条款”和“超级301条款”,迫使别国开放市场,并以反补贴、反倾销、保障措施等形式,限制进口,保护了本国市场及相关产业发展。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美国国内市场,为其钢铁等吸收大量就业的夕阳产业得到调整的时间,并促进了其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及美国出口的增长。

2.1.2欧洲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践

欧洲则早在欧洲共同体时期,由于意识到自身与美国的技术差距和竞争关系,就曾运用产业政策试图改变旧有分工格局,形成对本国有利的新的均衡。20世纪60年代,欧洲在飞机产业再次成功地实践了战略性贸易政策。飞机产业具备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外部经济和学习曲线等特征,是非常“标准”的战略性产业。此前,美国在飞机产业一枝独秀。欧洲先是通过英法两国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共同开发协和型超音速飞机,实现了技术外溢;而后通过欧洲九国政府大量补贴“空中客车”的研发经费,提供出口信贷,并在制造过程的其他方面提供帮助。最终,空中客车公司在飞机产业成功地成为可与波音和麦道公司竞争的寡头之一。

2.1.3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践

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根据本国经濟发展战略,将钢铁、基础化学,石油精炼等基础原材料和电机、汽车、造船、电子机械等高附加值制造业等确定为战略产业部门。 80年代,日本将发展尖端技术部门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作为其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点,旨在提高研究开发知识密集型产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例如在具有外部经济的半导体产业,日本政府采取封闭政策和对通用研究项目进行金融资助等政策予以扶持,其结果是推动了产业发展,并由美国的追随者转变为领先者。总体而言,日本政府通过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加快了电子、石油化工、原子能、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并帮助这些产业保持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相对优势,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

2.2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

战略性贸易政策不但在发达国家得到了较多应用,在韩国、印度等参与国际竞争程度较高、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较深的国家也有成功的案例。

2.2.1韩国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践

由于韩国产业多为面向出口,因此其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主要体现为对出口产品和出口产业的扶持与补贴。韩国在不同阶段,选择不同产业为重点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20世纪60年代韩国首先实施大规模发展轻纺工业的产业政策,形成了高就业、高增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70年代,韩国在特定产业实行扶持和补贴大企业的政策,在当时收效很大。随着技术在国际贸易中逐渐成为决定性要素,韩国开始通过扶持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政策以实现“技术立国”,并在2005年8月,制定了《韩国2015年产业创新战略》纲要。但是,由于韩国的几乎所有大企业,涉足的行业领域特别庞杂,采取的是“百货商店式”的经营方式,因此,韩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形成规模经济的效果并不明显,且造成了“大而全”的弊病。

2.2.2印度战略性贸易政实践

印度实施战略性贸易的成功实践主要是在其软件产业。印度政府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财力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对软件产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重视对国际市场发展趋势的研究,为有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开辟软件出口渠道。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直接导致印度软件业的快速产业化和国际化,在世界银行对各国软件出口能力的调查中,印度软件的出口规模、质量和成本三项综合指数位居世界首位。为此,比尔·盖茨曾感叹:“除美国外,下一个软件大国既不是欧洲国家,也不是日本,而是印度。”

各国的实践表明,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促进一国产业发展,进而带动经济总体获得发展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韩国的实践也同时证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应以确定战略性产业为前提,并根据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和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政策措施,否则将出现寻租行为,并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毛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五版.

[2] 保罗·克鲁格曼,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3] 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上海三联出版社,1958年.

[4]黄基伟、鲁莹,保罗·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开创者,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5]李宾,战略性贸易政策在我国的应用研究,对外经贸大学,2007.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资料 篇4

1、经济一体化较低级和松散的一种形式是

(D)

A、经济同盟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优惠贸易安排

2、进口配额制主要包括两种:绝对配额和(A)。A、关税配额

B、全球配额

C、国别配额

D、协议配额

3、下列哪一个因素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A、国际生产关系

B、自然条件

C、社会生产力

D、上层建筑

4、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B)指标。

A、贸易顺差

B、对外贸易量

C、对外贸易额

D、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5、英国海默关于跨国公司的理论称之为(A)

A、垄断优势论

B、内部化理论

C、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D、要素比例说

6、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单指(B)而言。

A、世界进口总额

B、世界出口总额

C、世界进出口总额

D、世界进口差额

7、经济发展水平高,商品竞争能力强的国家都主张或执行(A)

A、自由贸易政策

B、保护贸易政策

C、超保护贸易政策

D、管理贸易政策

8、由出口银行向本国出口厂商提供的贷款,称为(C)。A、出口信贷担保

B、买方信贷

C、卖方信贷

D、长期信贷

9、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称为(B)国际分工。A、垂直型

B、水平型

C、混合型

D、横向型

10、进口配额制主要包括两种:绝对配额和(A)。A、关税配额

B、全球配额

C、国别配额

D、协议配额

多项选择:

1、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A、B、C、D、E)

A、保护本国市场

B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C、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D、积累资本或资金

E、维护本国对外的政治关系

2、普惠制的主要原则是(A、C、E)

A、普遍的 B、互惠的 C、非互惠的D、歧视的 E、非歧视的

3、关税与其他税收一样具有(B、C、E)。

A、自愿性

B、强制性

C、无偿性

D、有偿性

E、预定性

4、外汇倾销可以(A、D)。

A、促进出口

B、限制出口

C、促进进口

D、限制进口

E、促进进出口

5、按照征收关税的目的分,关税可以分为:(A、D)A、保护关税

B、反补贴税

C、反倾销税

D 财政关税

6、外汇倾销要起到扩大出口的作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C、D、E)A、货币贬值的程度等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 B、货币贬值的程度小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 C、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 D、其他国家不同时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 E、其他国家不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

7、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B、C、D、E)。

A、实行商品倾销

B、提高产品质量、性能

C、增加花色品种

D、改进包装装潢 E、改进售前和售后服务

8、非歧视原则是通过总协定的(D、E)体现的。

A、数量限制条款

B、增加进口义务的条款

C、修改义务条款

D、最惠国待遇条款

E、国民待遇条款

9、关税与其他税收一样具有(B、C、E)。

A、自愿性

B、强制性

C、无偿性

D、有偿性

E、预定性

10、进口配额制主要包括(A、E)

A、绝对配额

B、相对配额

C、定量配额

D、定性配额

E、关税配额

名词解释:

1、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对外贸易额占其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2、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相互完全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并对其他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制度而缔结的同盟。

3、普惠税:是指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优惠的关税待遇。

4、国民待遇条款国民待遇的基本涵义是缔约一方保证缔约另一方的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所提供的待遇,不低于本国同类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所享有的待遇

5、进口押金制:该制度规定,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和指定的银行无息存储相当于进口金额一定比例的存款,方准进口。

6、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7、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在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常用的贸易条件有3种不同的形式: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衡量一国的贸易所得。其中价格贸易条件最有意义,也最容易根据现有数据进行计算。

8、最惠国待遇:是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常用的一项制度,是国与国之间贸易条约和协定的法律待遇条款,在进出口贸易、税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给予优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权等方面的一项制度,又称“无歧视待遇”。它通常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条约中规定这种待遇的条文称“最惠国条款”。

9、国民待遇:又称平等待遇,是指:所在国应给予外国人以内国公民享有的同等的民事权利地位。国民待遇的适用范围通常包括:国内税,运输、转口过境,船舶在港口的待遇,船舶遇难施救,商标注册,申请发明权、专利权、著作权、民事诉讼权等;不包括领海捕鱼、购买土地、零售贸易等。

10、国际资本: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投资而形成的国际利润留成。国际资本从根本上反映的是输出国资本的利益,其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追求国际经济的利润,它不可能做到与输入国同舟共济,生死相随。

11、进口替代:是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进口替代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依据两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辛格提出的,之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进口替代战略。

12、出口替代: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出口,发展出口工业,逐步用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用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出口,以带动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的政策。又称出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或出口导向工业化政策,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

论述

1、简述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主要特征。

答:第一,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第二,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日益深化。部门内分工的形成主要有:(1)不同型号规格产品的专业化分工。(2)零配件和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分工。(3)工艺过程的专业化分工。

第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的分工在削弱。第四,经济贸易集团内部分工趋势加强。

第五,国际分工从垂直型的分工向水平型分工发展。第六,参与国际分工国家的类型和经济制度有显著变化。

第七、国际分工从有形商品生产和贸易领域向服务业领域扩展,并出现了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趋势。

2、简述二次战后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答

(一)、世界产业结构升级

(二)、科技革命的驱动

(三)、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四)、多样化的国际服务合作方式加速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五)、各国政府的支持是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催化剂

3、什么叫从价税?征收从价税有哪些优点?

答:从价税是按照进口商品的价格为标准计征的关税,其税率表现为货物价格的百分率。

征收从价税的优点是:(1)、征收手续比较简单,对于同种商品,可不必因其品质的不同,再详加分类;(2)、税率明确,便于比较各国税率;(3)、税负公平,从价税额随商品价格与品质的高低而增减,比较符合税收公平原则;(4)、物价上涨而进口数量不变时,财政收入增加。

4、阐述出口替代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指发展面向出口工业,以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出口逐步替代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以增加外收入,积累资金,带动整个工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出口替代政策的主要内容

1、货币贬值和外汇管理相对自由化。

2、放松贸易保护,大力扩大出口。

3、鼓励性的投资政策。

4、鼓励外资政策。

1、出口替代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较合理地配置资源。

(2)、有利于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3)、有利于增加资金积累,促进国民经济较快增长。(4)、有利于增加就业。

出口替代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1)、经济发展对外依赖性大,自立性差。(2)、加剧了经济发展不平衡。

(3)、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加重

5、对外贸易政策有哪些基本类型?它有哪几个部分构成? 从国际贸易的历史考察,以国家对外贸的干预与否为标准,可以把对外贸易政策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和管理贸易政策。

一项完整的贸易政策应包括: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和政策手段。

从对外贸易政策的内部构成看应包括三个层次:

1、对外贸易总政策,其中包括进口总政策和出口总政策

2、对外贸易国别(或地区)政策

3、对外贸易具体政策,又称进出口商品政策

6、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主要有哪些? 里昂惕夫之迷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迅速发展。关于对里昂惕夫之迷的解释,实际上是从不同侧面对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前提的修正,并为以后一系列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很多,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一)劳动熟练说

(二)人力资本说

(三)技术差距说

(四)自然资源说

(五)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

(六)需求偏好的逆转

(七)贸易政策的扭曲

7、什么是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交换产品、服务、科技的场所,是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内部以及各国之间的市场综合组成。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国际延伸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发展的趋势

三者的关系: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反之,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贸易的日益增长,也强有力地推动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8、世界贸易组织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有何异同?

两者都是为了管理世界贸易秩序而建立的,20事迹90年代,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成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和法律基础。异:1.关贸总协定是一个多边的国际协定,而世贸组织则是一个合法的国际经济组织。2.关贸总协定是临时的,而世贸组织是永久性的国际组织。3.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货物贸易,世贸组织不仅适用于货物贸易,还涉及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等内容。4.关贸总协定的签约方被称为缔约方,其实体被称为“缔约方全体”,世贸组织成员被称为成员方,其实体是“世界贸易组织”。5.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更快、更有自动性,关贸总协定对争端的裁决没有强大的约束力,而且争端解决颇费时日。

9、什么是反倾销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条如何对倾销和反倾销规定的?正常价格指什么?

反倾销税,就是对倾销商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当进口国因外国倾销某种产品,国内产业受到损害时,征收相当于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与倾销价格之间差额的进口税。

倾销:一缔约方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挤入另一缔约方市场,如因此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已经建立的某项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已经建立的某项产业造成实质阻碍,则构成倾销。

反倾销:反倾销,是指一国(进口国)针对他国对本国的倾销行为所采取的对抗措施。正常价格:通常是指在出口国的国内市场上,通过正常的销售过程,独立的消费者为该产品支付的价格。

10、什么是国际经济一体化?根据经济上结合程度的不同,国际经济一体化有哪些形式? 国际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由政府间通过协商缔结条约,让渡一定的国家主权,建立两国或多国的经济联盟,从而使经济达到某种程度的结合以提高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在这个多国经济联盟的区域内,商品、资本和劳务最终能够自由流动,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并拥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监督条约的执行和实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

按照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国经济一体化的紧密程度,或者各成员国让渡国家自主决策权给超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程度,一体化组织分为以下6种类型:特惠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以及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11、比较优势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 比较优势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大卫李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优势,而是比较优势,应本着“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分工和贸易。即各国只有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便可进行对外贸易,并从中获益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比较优势理论说明了国际贸易的一般基础。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形成。时至今日,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依然是围绕着比较利益理论展开的。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是:没有说明国际商品交换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从而也就不能说明贸易利益是如何在两国之间进行分配的。

农业补贴政策国际比较与启示 篇5

1 国外农业补贴政策现状

1.1 美国农业补贴政策

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为了维护农业生产者的收入, 制定了一系列农业支持政策。从1998年起, 美国政府推出两项保障农民收入的政策:一是“作物收入保险计划”, 二是“市场损失补助”, 帮助农民克服市场经营风险和自然风险。1999年, 政府又增加60亿美元的农业支出, 用于补偿农民的市场损失和农作物欠收损失。到2000年, 政府用于农业的补贴高达280亿美元。

2002年5月, 美国实施了新的《农业法案》, 决定进一步增加政府对农业的拨款。法案主要内容包括:对已享受巨额补贴的谷物和棉花种植者再增加补贴;对近年来己取消补贴的羊毛和蜂蜜等生产者重新给予补贴:对历来基本上不予补贴的奶牛养殖者、花生种植者也开始提供补贴。法案还将对土地保护的财政补贴开支增加80%, 这将使过去很少得到政府拨款支持的畜牧业以及水果、蔬菜生产者明显受益。

1.2 欧盟农业补贴政策

欧盟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实施共同农业政策以来, 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业保护水平。1992年, 欧盟对其共同农业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农业保护政策从以价格支持为基础的机制, 过渡到以价格和直接补贴为主的机制。1999年, 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盟2000年议程》, 强调对农业政策进行更彻底的改革。其重点是降低价格支持和出口补贴, 减少政府干涉, 更多地采取与农产品产量限制相结合的直接补贴农民收入的手段。此外, 欧盟还设定了405亿欧元的补贴额上限, 并在2003年取消对农产品的价格补贴, 采取对农民直接的收入补贴政策。这次政策调整的特点是: (1) 削减价格补贴, 以直接补贴方式给农民一定程度的补偿, 费用由欧盟与各成员国共同承担。 (2) 进一步加强结构调整政策。如改善提前退休制度, 促进年轻农民的安置, 通过生产者退休计划提供结构调整援助;优先发展落后地区经济, 逐步取消地区间的不平等;建立基金用于结构性调整行动等。 (3) 针对农业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大的问题, 加大对农业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 将其作为WTO的“绿箱政策”中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

1.3 日本的农业补贴政策

1999年日本政府颁布了《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 取代了沿用近40年的旧农业法。2000年又出台了对山区、半山区的直接支付制度。日本农业补贴的具体类型主要有:一是收入补贴。最主要是对山区和半山区的直接补贴, 政府规定每个山区农户可以享受的补贴上限为100万日元。政府还制定了稻作安定经营策略, 对种稻农民进行收入补贴。二是生产资料购置补贴。日本农民建立或改造农业生产设施, 可以从中央财政得到50%的补贴, 可以从都府县得到25%的补贴, 其余25%可从接受国家补贴的金融机构得到贷款, 有些地方市町村财政还要补贴12.5%。三是一般政府服务。包括培养农业人才、基础设施投人、乡村建设、支持农协的发展等方面。此外, 还制定了灾害补贴、农业保险补贴、贷款优惠等农业补贴政策。据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 日本对农业的补贴已经超过了农业的收人。

2 国外农业补贴政策取得的基本经验

(1) 长远的政策目标是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前提。

拿美国来说, 对农业保护制定了周密和详尽的法规, 而且形成了每5年修订一次立法的制度, 使美国农业保护有了根本的保证。相比之下, 我国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没有一个长期性的部门政策性目标, 而是特定环境下短期性宏观稳定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政策目标的短视化造成农业支持与生产的不连贯不统一, 影响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2) 恰当的补贴方式是农业补贴政策的基础。

1999年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盟2000年议程》, 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了彻底改革。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的调整, 并没有使农业补贴数额有所减少, 补贴的绝对数额反而有所增加, 只是农业补贴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用于价格和出口方面的补贴的绝对数量和所占比重都出现了下降, 而用于农业生产者的直接补贴的数量和所占比重都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 但是由于农业补贴政策基本上是按照WTO规则制定的, 因此形式的合乎规则性免除了别国的攻击。

(3) 合理的补贴结构是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关键。

例如日本在农业资源环境养护、培养农业人才、基础设施投入、种植结构调整、乡村建设以及农民的直接收入方面都有补贴。我国大量财政补贴用于弥合购销差价、降低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以及贴息贷款等方面。对于农业教育、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组织结构等方面补贴很少, 而这方面却正是改造传统农业,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关键所在。

(4) 健全的补贴机制是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基本条件。

如美国从联邦到地方成立了一系列农民组织, 同时农业保护还被列入了美国农业部与国会的行政职能。农业部内至少有3个行政局 (农场服务局、海外农业局、风险管理办公室) 和农业补贴有直接关系, 国会的参众两院都分别常设了农业委员会。相比之下, 我国财政对农业的补贴表现为缺乏事先规划与安排, 及补贴对象与补贴数额的随意性, 农业补贴通常是农业生产出了问题后被动采取的“应急性措施”。

(5) 重视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是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基本途径。

如美国在投入补贴中明确规定了作物保险补贴, 即联邦作物保险公司对由于气候和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提供保险, 农场主支付保险费。从1980年起, 政府对这部分保险费给予补贴, 补贴额占保险费的40%-60%。我国现行农业补贴政策缺位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农业保险业务全面萎缩, 农业缺乏防灾补损的支持。

3 国外农业补贴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3.1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农业补贴是政府对比较利益偏低的农业进行利益补偿, 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粮食等农产品增产和农民增收。我国近年农业补贴力度虽在不断加大, 但相比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仍显不足, 农业补贴的增产和增收效应尚不明显。有学者测算, 过去几年来直接补贴政策, 按照计税面积、粮食种植面积和商品粮食数量补贴的收入效应分别是1.84%、1.04%和1.01%。要使农业补贴政策设计的目的得以实现, 就必须更进一步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3.2 优化农业补贴结构

一是构建以经常性为主、以临时性为辅的补贴体系。临时性补贴应借鉴国外实行反周期补贴的经验, 应以解决问题较为严重、外部性较为显著的农产品供给短缺问题为重点, 审慎使用, 避免过多过滥。经常性补贴要与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价格水平挂起钩来, 保持稳定性和延续性。以经常性补贴为主, 是为了给市场主体提供稳定的预期, 从而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 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构建以绿箱为主、以黄箱为辅的补贴体系。我国现阶段的黄箱补贴总量虽然不高, 但所占比例较大。因此, 必须减少或逐步取消黄箱补贴, 选择以绿箱补贴为主的补贴措施。三是构建农业保险补贴、农业生态环境补贴和农村教育补贴制度。我国农业作为一个弱质性、低效益、高风险的产业, 又面临不断恶化的国际环境, 农业生产的自然和非自然性风险巨大, 而在我国目前的农业补贴制度中, 农业保险的补贴制度仍然缺失, 农业风险无法得到有效的规避。因此, 必须尽快建立起农业保险的补贴制度, 促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快速健康发展。

3.3 完善农业补贴方式

为提高农业补贴的增产效应和增收效应, 必须完善农业补贴方式。一是变“间”为“直”。针对农业补贴多在流通领域进行, 有限的资金没有得到高效的配置, 补贴利益往往被中间环节的其他市场主体所侵蚀, 补贴效应低下问题, 必须改变补贴方式, 变间接为直接, 将流通领域的部分补贴转移到直接生产领域。我国现行的直接补贴应适时改为脱钩补贴, 这是WTO绿箱政策要求, 也是实现农业科学发展的方向。二是化“繁”为“简”。要统一补贴标准和范围, 简化补贴的操作程序, 对相似的补贴项目和同一品种的补贴可进行适当整合。三是削“高”为“低”。现阶段农业补贴涉及财政、农业、经贸、粮食、民政和银行等部门, 政出多门, 协调困难, 实施成本高。因此, 必须在组织上整合、在程序上简化、在支付上直接, 降低补贴实施的工作成本。

3.4 加快农业补贴立法

要充分发挥好农业补贴政策效应, 必须完善农业补贴的法律制度。加快立法进程, 抓紧制定《农业补贴条例》, 研究制定在WTO规则框架下的《农业保险法》、《农业灾害救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构建起公开透明的农业补贴法律体系。要实行农业补贴法制化管理, 在农业补贴立法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农业补贴立法意旨应明确。我国现阶段的农业补贴功能主要定位于激励粮食等农产品生产, 而对其增收功能关注不够。从长远来看, 农业补贴立法更应注重保障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二是农业补贴法律表述应具体。法律表述越具体, 实施起来越简便。因此, 在法律表述中应减少柔性条款, 增加刚性条款, 并增加对农业补贴的法定性和程序性规定。三是农业补贴法律内容应优化。农业补贴立法既要从我国国情出发, 又要合符WTO规制基本要求。在补贴法律内容上, 设定必要的黄箱补贴条款, 将合法的特殊差别待遇和例外条款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增加对农业生产环节和对农业生产者的直接补贴的绿箱法律规定, 增强补贴的针对性和集中性。

摘要:首先考察了美国、欧盟、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现状, 然后对各国农业补贴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对各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针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启示:农业的弱质性和风险性决定了各国都必须对农业进行不同程度的补贴, 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 需要根据各国经验做法和WTO规则, 做出新的适应性调整, 以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农业补贴,国际比较,经验,启示

参考文献

[1]张桂林, 宋宝辉.美联邦政府农业补贴 (上) [J].世界农业, 2003, (11) .

[2]李平.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及其支持力度[J].中国农村经济, 2002, (6) .

[3]王丙毅.当今发达国家农业保护政策改革的特点、动因及启示[J].农业经济, 2001, (7) .

[4]周建华, 贺正楚.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及启示[J].农村经济, 2005, (10) .

[5]郭玮.农业补贴的政策转型与具体操作[J].中国农村经济, 2003, (10) .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篇6

建筑是全球主要资源消耗者与污染物排放者之一, 其消耗了50%土地矿石资源、40%的能源、70%木制品以及50%以上水资源, 同时, 人类活动40%的垃圾为建筑垃圾, 30%以上的空气污染物也源自建筑[1]。毫无疑问, 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推广绿色建筑势在必行。所谓绿色建筑是指, 在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源自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发展并推广绿色建筑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编制的《绿色节能建筑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新建城镇及农村绿色建筑11亿m2, 对5.7亿m2建筑进行节能改造[2], 并从2017年起城镇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实现这一目标不仅仅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 还需要合理的政策支持, 绿色建筑政策理论在很大程度起决定性作用。

一、国内绿色建筑政策理论成果梳理

(一) 激励政策

地产商愿意发展绿色建筑, 但他们更关心由此带来的成本增加, 因此需要适当经济激励政策。在这方面, 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积极措施, 并取得一定成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设立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 以激发承包商积极性;财政部设立了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连同财政部出台了以鼓励建立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办公建筑节能体系的资金管理办法。在理论研究方面, 刘玉明分析北京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基础上, 提出增加政府对绿色建筑采购、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优惠、信贷优惠、价格优惠等五大主要政策原则[9]。闫瑾等人运用有限理性条件下进化博弈理论, 研究政府与开发商群体的非对称博弈问题, 建议政府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各种资源优势, 保持高度理性, 打造诚信政府[8]。金占勇建议中央政府采取以供给端为导向的、“胡萝卜+大棒”式绿色建筑经济激励机制, 以及分阶段的经济激励方案[7]。

(二) 制定推广绿色建筑行业标准

合理科学的行业评价标准对于绿色建筑有着积极指导作用。中国已初步建立了国家和地方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发布与绿色建筑有关的《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等数十项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住建部还专门成立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 主要负责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管理工作。但是, 基于中国绿色建筑发展起步晚, 相对落后的客观事实, 这些标准还不够完善。刘晓娟、王建廷等人通过中外政策对比, 指出中国现阶段问题:设计标识多, 运营标识少, 很多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达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 但由于设计变更、施工质量低等问题, 无法实现最终效果[6]。另外, 中国还大量采用国外评价标准, 由于国情的特殊, 这些外来标准难免“水土不服”, 例如美国的LEED标准中对于可持续社区的评价涉及人口密度与人均资源这些指标, 鉴于中国是人口大国, 因此不能照搬美国标准。

(三) 强制性政策

推广绿色建筑必须严格整治“三高”工程项目, 需要借助法律等强制性手段。中国现阶段已经出台了大量相关法律:国家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 这是为发展绿色建筑而制订的法律法规;住建部也先后出台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等文件, 从能源利用的角度对建筑的建设和运行提出要求。其中,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出台, 为绿色建筑的实施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法规依据。在此基础上, 刘晓天等人建议, 限制使用和淘汰落后产品, 并形成一种制度, 加速新型绿色建材的推广应用[5]。姜伟新在第四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提出, 要加强执法监督与可操作性, 中国已经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法律体系, 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督, 并且存在可操作性低等弱点。随着相关政策不断完善, 这一现象必然有所好转。

(四) 国外先进政策借鉴

中国绿色建筑政策发展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理念, 避免发达国家“先污染再治理”路线。袁镔等人系统梳理澳大利亚相关政策, 提出要加强政府的参与性与示范作用, 政府带头推广绿色建筑使用, 并且建议实现信息公开化, 促使开发商提交污染物及能耗相应报告[10]。张扬对纽约州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分析, 提出绿色建筑税收政策要符合业主及使用者利益, 与此同时, 要确保开发商受益的独立性[11]。清华大学方东平对美国绿色建筑主要政策法规进行了阐述, 介绍了美国现有绿色建筑先关法律、规范, 认为强制性标准与自愿性标准要同时建立、互相补充[1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马欣伯研究了日本绿色建筑政策, 提出要充分利用市场, 同时结合强制政策, 互相互补[13]。在充分借鉴西方先进理念同时, 要充分结合中国国情, 发展自身理论。

(五) 产业政策

产业结构决定产业绩效, 相应的产业政策要科学合理, 这里的产业政策不仅仅包括建筑业也包括其相关行业。目前国内这一领域理论研究有了很大进步。刘晓娟、王建廷等人认为, 绿色建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用系统的观点制定绿色建筑产业政策, 注重产业结构、行为与绩效的关系[6]。闫振林通过研究绿色建材产业, 提出整合建材生产企业, 正确引导企业创新发展, 形成绿色建材产品大规模生产, 对于高能耗、高污染的材料坚决整治、淘汰, 壮大绿色建筑产业[1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张建国等人认为, 绿色建筑与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绿色建材产业等密切相关, 发展绿色建筑, 必将拉动建筑工业化、建筑设计咨询服务、绿色建材、可再生能源、节水等产业的发展, 不仅可为未来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也有利于提高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 增强产业竞争力, 增加就业岗位, 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向低碳、节能、环保转型[16]。

二、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理论现状分析

通过对CNKI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研究, 分别以“绿色建筑政策”、“可持续建筑政策”、“节能建筑政策”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之后对文献进行筛选、梳理, 最终剔除两数据库重复文献, 共获得78篇绿色建筑政策相关文献。最后, 本文对所有文献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与统计分析, 从文献数目时间序列、研究基金支持状况、主要研究刊物、研究层次、研究热点等五个维度分析中国现阶段绿色建筑政策理论研究状况。

(一) 文献数目时间序列分析

从文献总数分析两大中文期刊数据库仅78篇绿色建筑政策关文献, 系统性研究稀缺, 这说明中国现阶段对该领域研究远远不足。从文献数目时间序列分布图 (由于2013年尚未结束, 因此不将其纳入图中) 可以看出, 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研究起始于2004年。这篇文献是于春普在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论坛上发表的, 该文章提出通过加强宏观管理、宣传教育、制定行业标准、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等政策来实现绿色建筑推广。从总体分布分析, 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研究文献逐年递增, 2004—2009年这个时间段, 增长速度较慢, 2009—2012年增长速度加快。随着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相关研究会不断增加, 并且文献增加速度加快。

(二) 研究基金支持状况分析

科学研究需要合理的资金支持, 其主要来源于科研基金。全部78篇文献中, 仅有5篇得到了科研基金支持, 支持率为6.4%, 这说明中国这一领域研究基金支持明显不足, 有理由认为资金不足是造成现阶段研究落后的一个原因。当然, 科研基金获得与研究机构的科研能力有关, 但从绝对数目上可以看出, 现阶段国家对于绿色建筑政策研究重视不足。全部5项基金除两项为国家科研基金外全部为山东省地方性基金, 这一方面说明山东省对该领域研究较为重视,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他地区对其重视程度不足, 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研究存在区域性不均衡。

(三) 主要研究刊物、研究层次分析

对文献来源进行系统梳理后, 本文发现《建设科技》、《中国经济导报》两本出版物文献贡献数最多, 其中《建筑科技》是由建设部主管, 建设部科技司指导, 对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理论贡献最大。这些刊物推动了该领域理论研究进步, 但其大部分属于新闻报道类刊物, 主要起到宣传作用, 理论研究深度不足, 学术类期刊较少, 这反映出中国现阶段研究处于概念理解阶段, 今后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全部研究有82.4%属于社会科学研究。从研究层次来分析, 18%的研究属于基础研究, 9%属于工程技术研究, 63%是行业指导性研究, 比重最大, 这说明中国现阶段该领域研究旨在通过政策制定来指导建筑业主体行为。实现绿色建筑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良好的宣传以及政策导向也起到关键作用。

(四) 研究热点分析

通过对文献系统梳理, 本文发现“激励” (15篇文献涉及) 与“可持续发展” (20篇文献涉及) 为现阶段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研究的热点。其中, “激励”研究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激发各利益相关者参与绿色建筑推广, 具体内容在上文有所介绍。而“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从中国宏观发展战略出发, 论证绿色建筑政策必要性。可见, 中国现阶段研究热点是:合理利用经济杠杆,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活力, 推广绿色建筑,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还梳理了影响力最强的研究文献, 这些文献被应用次数与下载次数很多, 有着广泛的影响。这些文献大多是关于国外先进经验的介绍与引进, 在上文有详细介绍。

三、问题与建议

1.中国现阶段对于绿色建筑的法律体系已经建立, 取得一定成绩, 但是可行性与监管力度不足。建议设置专门的监管部门, 保证这些部门的独立性, 同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 提高其科学性与合理性。

2.大部分绿色建筑标准为设计标准, 缺少运营标准, 并且过于依赖国外标准 (中国为LEED标准世界第二大使用国) 。中国必须完善自身标准体系, 发展运营标准, 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同时结合国情, 保持自身独立性。

3.在产业布局上没能充分抑制高污染行业, 对于“三高”建筑治理不力。当然, 这与中国国情有关, 随着中央产业政策的实施, 这一局面有望好转。

4.对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重视程度不足, 并且存在严重区域性不均衡, 具体体现在文献数目少、科研基金少。建议政府提高相关科研支持, 加强重视程度, 不断提高中国绿色建筑理论研究水平。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篇7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迁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贸易与投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的同时也越来越复杂。一国宏观层面的贸易和投资政策往往相互牵制,中观层面(产业)的贸易和投资在发展中互动,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微观企业也面临着贸易和投资战略的选择,所有这些都引发了对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进一步思考与探索。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主要经历了替代关系阶段、互补关系阶段和权变关系阶段。

一、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替代关系

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1957)是最早研究国际贸易与要素流动之间关系的经济学家,他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基础上得出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替代关系的结论,并进一步推断: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会促进资本的流动,而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则会促进国际贸易。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具体到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关系,这里研究的是“投资阻碍”与“贸易产生”的关系,不同于后期经济学家所研究的“投资产生”对贸易的替代关系。

弗农认为跨国经营是产品生命周期在特定阶段演进的结果,第一次基于比较优势动态转移的视角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创新期、成熟期和标准化时期三个阶段。在创新阶段,发明国垄断产品的生产,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在产品成熟尤其是标准化以后,企业应该以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将生产转移到工资低和成本小的国家或地区。1974年,弗农把产品生命周期的三阶段重新界定为发明寡占阶段、成熟寡占阶段和老化寡占阶段,补充发展了这一理论。

二、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互补关系

马库森(Markuson)(1983)改变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两国技术相同的假设条件,得出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互补关系的结论。最直观的证明是:假设中美两国生产棉布和钢铁的要素禀赋相同而生产技术存在差异,中国生产棉布的技术高,而美国生产钢铁的技术高;因此中美两国分别具有生产棉布和钢铁的比较优势,两国贸易发生时,中国出口棉布而美国出口钢铁;贸易发生后两国各自增加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生产,从而造成各国不同要素回报率的差异;中国将增加劳动密集型棉布的生产和减少资本密集型钢铁的生产,导致对劳动的相对需求增加,从而在中国劳动的收益率提高而资本的收益率下降,美国情况正好相反;在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美国的劳动力会流向中国,中国的资本会流向美国;中国劳动力的增加和美国资本的增加会进一步加强各自的比较优势,更多的生产和出口本国比较优势产品,进口无比较优势的产品。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增加了贸易,呈现出互补关系。

三、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权变关系

马库森和斯文森(1985)利用要素比例模型阐述了商品贸易与要素流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它们之间表现为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依赖于贸易和非贸易要素之间是合作还是非合作的。如果贸易和非贸易要素是合作的,那么商品贸易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将相互促进,表现为一种互补关系;如果贸易和非贸易要素是非合作的,则商品贸易和非贸易要素的流动就会表现为一种替代关系。

国内学者陈立敏,整合了其他国外学者在权变关系方面的研究。Bergsten等(1980)认为贸易与投资之间的替代或互补与国际化程度有关;Gray(1998)认为贸易与投资之间的替代或互补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类型有关;Head&Ries(2001)认为贸易与投资之间的替代或互补与投资为垂直方式还是水平方式有关;Blonigen(2001)认为贸易与投资之间的替代或互补与投资的短期或长期效应有关;斯文森(2004)认为贸易与投资之间的替代或互补与所涉及的产业分类精细化程度有关。

四、对贸易与投资关系演变路径的解读与展望

首先,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假设资本不能在国家间自由流动,因而传统的贸易理论和投资理论相互隔绝,亦即存在分歧。在传统理论的分析框架下,资本的国际流动会使要素价格均等化,进而失去国际贸易的基础(4),所以贸易和投资呈现出替代关系,以蒙代尔的研究为证。贸易与投资的替代关系和贸易理论与投资理论的分歧相对应。其次,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虽然隶属替代关系的范畴,但该理论对贸易、直接投资与企业增长之间的紧密联系的描述,使得将贸易理论和投资理论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实现交叉成为可能。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是贸易与投资互补关系的体现,本身也体现出贸易理论与投资理论的交叉。贸易与投资的互补关系和贸易理论与投资理论的交叉相对应。最后,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权变关系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的。这段时期出现了将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纳入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框架的趋势。贸易理论与投资理论相融合,形成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贸易与投资的权变关系和贸易理论与投资理论的融合相对应。

论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与发展 篇8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发展;预测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0-0126-02

国际贸易理论在国际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内容主要有三项: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生产要素移动理论、国际贸易的动态理论。在这三项中,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是最核心的、最基础的内容,其他两项都是对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的拓展。将三项内容全部融入到一篇论文是不太现实的,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又含有国际贸易基础、国际贸易损益、国际贸易政策选择三大内容。

1 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研究

国际贸易理论体系自出现以来,经过无数人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已经成为经济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对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重要。国际贸易理论虽然纷繁庞杂,但是总的都是围绕自由贸易思想和保护贸易思想这两条主线不断向前展开和延伸开来的。

1.1 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两条主线

国际贸易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的进步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思想可分为两大方面,其中一个方面是自由贸易的思想,另一个方面是保护贸易的思想。这两个方面的思想分别代表着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利益,两种思想经过长期激烈的论战,逐渐形成了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两大派系:国际贸易基础和效用理论与国际贸易政策理论。国际贸易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遵循着自由贸易思想和保护贸易思想这两条主线展开的。这两大主线对后来各种理论和政策的产生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1.2 自由贸易思想

自由贸易思想最初是起源于亚当·斯密,它主要代表的是发达国家资产阶级的利益。自由贸易思想认为,在自由的基础上进行的经济贸易,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能够很好的带动各国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由贸易思想后来已经发展成为国际贸易基础理论和最有效的理论。

1.3 保护贸易思想

保护贸易思想刚开始起源于重商主义,后来经过了汉密尔顿及李斯特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化的保护贸易理论体系。这一理论对发达国家有利,对于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不利,可能会阻碍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

2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评述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是有一定过程的。国际贸易理论不仅受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先进水平的影响,还受世界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国际关系的影响。国际贸易理论是用于实践的,因此,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特点不同,产生的国际贸易理论也存在很大差异。本节将各国际贸易理论的历史时期作为线索,对各理论的特点、性质进行了探析,透析了各理论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理顺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发展脉络。

2.1 绝对成本理论,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的创立

早在古罗马、古希腊时期,以分工交换思想为标志的国际贸易理论就已经诞生了。但是这个时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极其稚嫩的。虽然自其后的2 000多年内,也有很多经济学家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但是也都是不完善的。

亚当·斯密所处的时期最为流行的重商主义,将自身拥有的货币视为财富,而把对外贸易视为不盈利的经济活动。斯密认识到重商主义的错误,并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并且受到启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亚当·斯密认为:适度的对外贸易可以提高国家的资产;反对贸易顺差,认为长时间的贸易顺差会影响本国货币的竞争力;反对政府管制,认为国际贸易是互惠互利的,不可闭关锁国。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是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创立的标志。

2.2 比较成本原理,奠定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绝对利益说无法对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比如殖民地)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获利的情况做出解释,而李嘉图提出的比较利益说则对这种情况做出了完美的解释。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绝对优势理论的拓展,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前提不仅仅局限于绝对成本的差异,成本比率的不同才是国家间完成贸易并互惠互利的基础。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创立,是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

2.3 资源票赋理论,完善了比较成本理论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建立有着重大意义,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也有很大的缺陷,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无法科学合理的利用生产中消耗的劳动力来说明商品价值以及比较利益。与李嘉图恰恰相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俄林则利用数学方法,提出了能够完善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的生产要素察赋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与俄林的生产要素察赋理论相辅相成,成为全部国际贸易理论的出发点。

2.4 里昂惕夫之谜,二战后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新起点

里昂惕夫本想通过实践验证H-0理论是正确的,却意外否定了要素察赋理论,对生产要素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掀起了经济学界探讨国际贸易理论的新浪潮。由里昂惕夫之谜可以看出,二战之后,科技进步迅速,机械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生产要素,要素察赋论已经无法对战后的国际贸易活动做出恰当的解释了。为此,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理论来完善要素察赋论,但是依旧不能对二战后国际贸易格局的重大改变做出合理的解释。为此,很多经济学家另辟蹊径,提出了很多独特的国际贸易理论学说。

2.5 二战后出现的国际贸易理论学说,从扩展到回归

产品生命周期说——用比较动态的方法来分析比较优势的形成和变化;偏好相似理论——对比较利益理论的重要补充;新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史上的又一重要的里程碑;杨小凯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回归斯密理论。

3 促进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 趋势

3.1 促进国际贸易理论快速发展的因素

国际贸易理论一直在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促进国际贸易理论快速发展的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实践方面,另一个方面是理论方面。实践方面的话,由于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目前当今世界的格局奠定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快速发展。理论方面来看的话,经过许多人的不断努力与完善,国际贸易理论、相关的经济学理论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学分析工具等都取得了快速发展,这就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1.1 促进国际贸易理论快速发展的实践因素

实践对于推动国际贸易理论的快速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许多理论的研究都是源于实践的,如果人们都是想想,而没有付诸行动,那样就不会有现在快速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再有,人们都是不断的在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相互完善,相互鼓励的,脱离了实践的理论是没有意义的,同样,脱离了理论的实践也是没有意义的,为此,一定要把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才可以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3.1.2 促进国际贸易理论快速发展的理论因素

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理论是促进国际贸易理论快速发展的基础,不仅仅是国际贸易理论需要理论基础,经济学中的其它相关理论都对国际贸易理论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的不断研究与创新也同样加速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快速发展。

3.2 对国际贸易理论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贸易方式的不断增多,以及相关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完善,未来的国际贸易理论,在发展方向和理论内容上都一定会有新的突破。但是不管怎样,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仍将以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两条主线为线索;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仍将不会停止自由主义与保护主义之争;推动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因,仍将是推动未来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4 结 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横向分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发展、完善历程,理顺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科学分类;然后,评述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国际贸易理论的两条发展线索;接着,探析了国际贸易理论不断发展的原因,以往的理论、与之相关的经济理论、经济学分析方法的进步、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共同推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进程;最后,在对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科学合理的预测。本研究对于人们认识国际贸易理论,促进国际贸易理论的进步,进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理论的作用就是指导实践,因此,本研究主要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了解经济发展的规律、特点,辅助人们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抓住机遇,进而提升国家经济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 温太璞,赵君然.关于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与分类的若干思考[J].管理视 窗_商贸纵横,2016,(5).

[2] 梁军.论亚当·斯密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贡献与影响[J].齐鲁学刊,

2009,(6).

[3] 陈铭,刘仲英.国际贸易的内生化新体系:新兴古典贸易理论[J].经济经 纬,2006,(4).

[4] 张红霞,赵丽娜.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趋势研究[J].山东理工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5] 薛万祥,马强.立脚中国经济发展探索国际贸易理论:《价值增值论》,

《双重体系的扭曲与外贸》[J].经济学家,1997,(1).

[6] 周梅妮.H-O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兴古典分析——交易效率对国际贸 易的影响[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5).

[7] 张洁.试析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路径——基于方法论的探讨[J].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篇9

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对外政策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期。今后5年~10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将快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的先后崛起,将加速国际经济关系调整与格局演进,多极化趋势将日趋明显。美国经济“双赤字”,使世界经济发展失衡。美元贬值、油价飙升,使全球经济风险加大,但世界经济整体趋势依然向好。

去年,世界经济增长近5%,为近30年来最好。今年,受欧元区和日本经济疲软的影响,全球产出增幅将放缓。

美国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引擎。国际机构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将持续稳健扩张。虽然受到高油价冲击,又面临财政和贸易“双赤字”,但美国经济的内生性强,增长势头不会改变。原因是:

1、企业投资强劲复苏,居民消费持续增长。

2、低利率时代虽然结束,但宏观环境依然宽松。

3、“新经济”虽然缺乏新动力,但活力再现。加之奥巴马政府的持续减税、弱势美元和油价适度回落等等,均有利于美国经济持续扩张。

日本受福岛核危机,经济衰退复苏步履维艰。去年,国际机构普遍看好日本经济。今年上半年日本经济处于停止状态,下半年可能恢复增长。然而,日本经济复苏依靠的不是内需而是外贸。因为,目前仅靠内需尚难支撑日本经济复苏。可见,当前日本经济基础依然脆弱。一是油价飙升对经济影响开始显现;二是国内需求依然不旺;三是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出口。

欧元区经济增长缓慢,但复苏势头尚能维持。欧元区经济在连续两年低迷后,去年增长2%,虽低于IMF估计的2.2%但仍是近4年来最好的欧元的被动持续升值。油价居高难下,开始影响欧元区经济复苏

亚洲经济增长触顶回落,但仍是全球最快的地区。该地区宏观经济基本稳定,区内合作效应凸显,互利共赢格局正在形成,发展趋势是:东亚地区将持续较快增长,“四小龙”则适度扩张;东南亚经济将稳步复苏,越南成为佼佼者;南亚经济增长势头不弱,印度成为地区领头羊;中亚经济恢复性高增长,但资源型经济风险将增大。在未来数年中,亚洲将在全球经济中保持较高增长,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心。

发展中国家经济将进入稳定增长期。国际机构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中长期前景普遍乐观。目前,发展中国家具备空前良好的发展机遇:

1、宏观经济环境普遍改善。

2、国际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3、南南经贸合作明显加强。亚洲与拉美、亚洲与非洲,亚、非、拉区域合作步伐加快,带动发展中国家间的泛区域、区域和双边合作蓬勃发展。

4、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等发展中大国经济加速发展,在区域经济中起着空前的示范效应和领头作用。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以及对我国的影响:

1、世界经济保持增长,我国外贸市场空间仍较大

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我加工贸易影响显著,一般贸易保持高速增长。

3、主要经济体失业率高企加剧了世界经济摩擦的风险,欧美等国对我发起的贸易摩擦多由失业部门发起。

4、油价高企加剧了我国的进口成本,可能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5、顺应世界FDI大潮,调整引资政策重点。将重点转向有针对性地发展部分服务行业,优先发展为生产服务的服务贸易以及重点发展与货物贸易相关的运输和商业分销服务业等出口导向性服务业。

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五个突出问题:

——粮食进一步增产、农民进一步增收的制约因素仍然较多。粮食收购价格继续上升的空间有限。化肥等农资价格居高不下。洪涝灾害偏重发生。

——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仍然较多,投资结构仍不合理。由于产生投资膨胀的体制性原因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一些地方投资增长仍然过快。

——工业企业利润增幅有所回落。行业效益出现明显分化,煤炭、石油开采、黑色和有色金属等采掘业利润增长较快,建材、石油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化纤行业利润下降较多。

——煤电油运总体形势仍然偏紧。由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源、资源约束的矛盾仍然突出。

——安全生产形势仍比较严峻。顶风违规生产的现象依然存在,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等事故多发。

节能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目前,我国又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能源资源的消耗强度高,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能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今后,随着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能源需求还会持续较快增加。

因此,能源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瓶颈,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节能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我国富煤少油。在替代石油的化石资源中,煤炭在近中期内可以满足与千万吨数量级的油品缺口相匹配的需要,即通过煤液化合成油实现我国油品基本自给,是目前最现实可行的途径之一。煤可经直接或间接液化两种方法转化成汽柴油。煤直接液化的操作条件苛刻,对煤种的依赖性强。煤间接液化是将煤首先经过气化制成合成气,合成气再经催化合成转化成汽柴油。煤间接液化的操作条件温和,几乎不依赖于煤种。

核裂变能源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相关技术日臻完善,是未来百年内解决能源紧缺问题可行、且可靠的方案。建设、运行、维护核裂变电站及对核材料的开采和核废料的处理等将在未来百年内形成巨大的产业链。核裂变能源的利用受制于地球上有限的核材料蕴藏量和人类对核废料处理的艰难和危险。利用核聚变能可能是人类最终解决能源问题的一种最重要途径。太阳光即是太阳中的氢核聚变释放出来的能量。核聚变的主要原料是浩淼的海水中所蕴藏的用之不竭的氘,其产物是惰性气体氦,因此,核聚变既无原料短缺问题亦无核废料或核泄漏等污染问题。

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和平与发展是主流,但是影响和平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例如: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地区冲突,核武器扩散,自然灾害,跨国犯罪,疾病,走私贩毒等。因此要加强国际合作。

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做出判断,应酬好与大国的关系,对我国的外交有重大的意义。当前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呈现出合作与竞争,依赖与牵制等关系。国际局势的总体稳定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我国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国要处理好与大国的关系,尤其是与美、俄、欧盟、日的关系。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受挫,正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但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并未改变。我国一方面要扩大合作,增加两国外交中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要坚持原则,维护我国利益。

北约不断东扩,严重影响了俄在欧洲的扩展,俄把目光更多的投向了亚洲。同时俄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能源供应与边境问题上对我国有重要的意义。

欧盟在积极加强与美国的战略合作,加强与中国的对话,在大国问题上谋求与中国的协作,同时也看到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市场。

由于日本不能正确面对历史问题,同时在积极扩展和建立其大国地位,积极配合美国牵制中国。中日抗衡比较明显,处理好中日关系决非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中日关系的长期僵硬将不利于我国的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篇10

1装备制造业“首台(套)”的政策背景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了重点领域和方向,现阶段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包括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201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约1.6万亿元,占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的8%左右[3]。但是,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低,基础配套能力薄弱,高端产品少且竞争力不强,主机“空壳化”,制造业服务化跟不上国际先进水平。当前,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实体经济复苏,开始新一轮的“再工业化”浪潮,高端装备制造业毫无疑问成为其产业方向的重要舵手。例如,在机械设备领域,发达国家在2009年增速达到7.4%,而同期发展中国家增速只有5.3%,见图1。无形当中对我国的一些主导新兴高端装备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造成了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为推进国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发展,为高端装备制造产品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机遇“首台(套)”政策就显得非常重要。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是指集机、电、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运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或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具有显著的节能和低(零)排放特征,尚未取得市场业绩的成套装备或单机设备。“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中的成套装备总价值要在1000万元以上,单台设备价值要在500万元以上,总成或核心部件价值要在100万元以上[5]。《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2006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管理办法》(发改工业[2008]224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2年5月工信部)对推动国产重大技术装备的试验、示范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我国部分省、市也相继出台了“首台(套)”扶持政策,例如《上海市鼓励重大技术装备首台业绩突破实施办法(试行)》(沪经装[2007]251号)、《江苏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认定实施细则》(苏经信装备[2010]369号)、《山东省重点领域首台(套)技术装备财政扶持办法(试行)》(鲁政办发[2009]132号)、《中关村科技园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实施办法(试行)》(京发改[2009]208号)等。这些地方层面的政策安排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国产重要高端装备的试验、示范和产业化,推动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国内市场的发育。

“首台(套)”政策成为鼓励和支持高端制造业和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及国产化的重要制度方式。“首台(套)”政策的有效落实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协同拉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从供给方看,这些措施将通过高端装备产品应用的国产化,激励装备制造业企业开展自主研发。从需求方看,将为高端装备制造产品创造更大的国内市场空间。

2装备制造业“首台(套)”的国际经验与来自国际贸易的挑战

2.1国际经验分析

从世界范围看,很多国家在发展本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过程中都制定了内容完善的法律和政策。

一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和重要产品在本国会优先受到市场保护,政府采购政策向本国产品倾斜是普遍做法。日本早在1985年制定的《暂时复兴法》中就明确提出“一号机引进,二号机国产,三号机出口”的装备制造业国产化发展模式。德国在机床产业上采取的则是“自己造机床(法国是买机床)和扶植大企业”的做法,并积极鼓励装备制造企业提高机床精度标准,改善产品结构,重视信息技术应用。美国则在《购买美国产品法》中要求政府必须购买50%的国内原材料和产品;如果外国公司想参加美国政府采购,必须在美国设分公司,或在美国寻找代理商。

二是在本国范围内对享受“首台(套)”政策的所有企业提供公平性待遇,包括建立同等的进入门槛和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以及打破行政性垄断、区域性垄断和经济性垄断等。德国、日本、美国、瑞士、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等国,在促进本国各类企业参与装备制造业公平竞争方面采取了较大力度的政策措施。如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公开、充分竞争是美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核心和灵魂。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的集中采购由强制性改为选择性,美国将政府采购原则之一的公开竞争修订为充分竞争,以提高采购效率,降低成本,使政府获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三是将融资、租赁、担保、补贴和风险分担政策工具纳入“首台(套)”政策体系。例如,日本开发银行于1964年就设立了“重型机械开发”贷款,1968年设立了“新机械企业化”贷款,1999年颁布了《制造基础技术振兴基本法》,明确规定由日本开发银行和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为制造业提供政策性贷款。

2.2国际贸易环境引致的风险与挑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发达国家在振兴制造业,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创新能力方面表现非常积极。美国在《确保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先地位》中提出:“要通过支持有潜力和转化力的新技术研发项目,并支持推广创新型设计方法,拓展企业设计制造业产品的能力”。在制造业信息化、数字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德国也提出要“建立一个知识型、竞争力强、不断发展的制造业,同时在欧洲要保护这一主要行业”的政策主张。

当前,全球产业治理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变革,每个国家的产业活动、产业贸易和产业政策都必须在全球竞争环境下接受挑战。加入WTO后,中国很多装备产品出口不断面临着来自国际贸易领域的摩擦与制裁。包括美国、欧盟各国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用反倾销、反补贴、“非歧视性待遇”等手段影响中国产品的出口贸易。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的领域正从货物贸易向汇率问题、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等领域扩展,贸易摩擦的争执点也从单个产品向产业各环节扩散,内容涉及面也更加广泛。

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共发起58起337调查,其中有19起调查被诉方涉及中国企业,占调查总数的1/3。调查均为专利侵权诉讼,涉案产品绝大部分为机电产品[6]。2011年,其他国家对中国发起贸易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保调查67起。其中,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摩擦增多;除欧美等发达国家,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发起的数量也在上升。例如,2012年1月18日,美宣布对中国输入美国的应用级风塔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2013年,美财长盖特纳在2013年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由政府主导的贸易体系对全球贸易系统构成威胁,中国对国有行业实施补贴等贸易行为损害了贸易伙伴的利益。

应当说,发达国家正在越来越多地以更具隐蔽性的方式和强硬的姿态来挑起国际贸易摩擦[7]。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很多处于上升期还没有达到规模经济的高技术产业,在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国产化有益经验基础上,亟需要在WTO框架下建立符合当前国际规则、规避国际贸易争端并有效促进本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3 “首台(套)”政策执行中的困境

由于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环节多、与其它产业的关联度强,因此很容易产生单个“点”(产业链上某个具体环节)上的政策与全产业链政策之间缺少联动机制。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中落实“首台(套)”政策,具体的困境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3.1自主创新的“首台(套)”重大装备产品的用户购买意愿低

当前,我国较多国产“首台(套)”高端装备初期进入国内市场时,即使有自主知识产权,且质量很好,但由于刚进入市场,经营业绩和用户的使用经验都没有形成,购买使用自主研发的装备和产品无法得到质量保证,用户对此缺乏使用信心,对使用后的经济损失估计过高。在一些关键重大领域,如果装备产品出现重大事故,采购单位可能还会承担政治风险。因此,许多用户购买高价成熟进口设备的意愿明显高于购买国产“首台(套)”设备的意愿。

3.2尚未形成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和示范的研制单位和用户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

重大技术装备项目的研制风险较大,即使研制成功,但在实际应用中也会存在使用风险。因此研制单位和用户均需要必要的风险防范或补偿。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为支持智能制造装备企业拓展市场,我国政府将划拨“首台(套)”补贴资金,其中补贴资金高达产品销售价格的25%~50%。第一批落实补贴资金9.5亿元;支持的对象既有项目开发单位,更有“首台(套)”产品使用部门。然而,从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的试验和示范环节看,仍缺少各方风险分担机制的明确规定。虽然《管理办法》中规定“鼓励项目业主、装备制造企业联合或各自承保方式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的保险机制”。 但不难发现,鼓励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参与“首台(套)”装备的试验、示范和产业化的具体途径和风险分担方式仍不明确。

3.3税收政策难以形成有效的需求拉动效应

按照《管理办法》中关于税收政策规定以及现行税收体系,只对于进口关键配套部件和原材料提供专项税收政策,对研制和总成过程的风险虽可申请必要风险补助但不高于平均价格10%。补助比例和补助范围均无法完全补偿用户购买国产高端设备所需的机会成本,因此也就难以形成有效的需求拉动效应。

3.4 “首台(套)”重大装备的采购范围和原则还有待拓展,采购原则缺少社会性指标约束

目前《管理办法》中界定了重大技术装备的种类范围,强调了技术端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战略性。但是,由于我国很多重大技术装备单纯从技术性指标上看很难与世界装备制造业强国一拼高下,在国际GPA框架强调同等公平竞争的原则下,极有可能无形当中就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品造成国内市场的“挤出效应”,非常不利于我国自有的重大技术装备的国内市场培育。而像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GPA)后则明确规定:禁止美国联邦政府从非GPA成员方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同时《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中又加入了购买美国产品的相应条款,在政府采购合同中强调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要求承包商采取就业机会平等的雇佣政策,遵守保护环境的有关法律。

4推进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首台(套)”政策执行的建议

“首台(套)”政策首先要体现在采购环节。政府应对国产的首台首套首批重大技术装备,从核心部件与母机的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再到下游的采购与市场培育环节,制定一系列协调的政策。

4.1采用政府补贴和商业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分散用户购买风险

以产业风险保证金为平台,建立完善“首台(套)”的风险分担机制。可借鉴国外利用保险或联合保险转移企业重大创新项目风险的做法,中央政府做出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为国产化的“首台(套)”的研制和产业化提供风险担保和各种补贴。一方面分担用户使用设备的市场风险,同时也鼓励研制企业在“首台(套)”设备的研发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具体来讲包括:①激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购买提供风险保证金;②对订购和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采购主体,中央政府给予不低于购买价格20%的补贴;③用户如果因使用国产首台(批)套装备而发生重大损失,由国家对用户的损失给予不低于损失额20%的补偿,或者采取设置用户免费(低价)试用期,先期创造市场业绩;④对相关政府部门采购重大技术装备产品而导致的使用风险,中央在确认符合采购规范性和合法性的前提下,应给予公正评价,规避所引致的政治风险。如中关村科技园对经示范项目应用成功并经认定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研制单位可通过中国保监会和中关村管委会指定的保险经纪公司办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保险,投保后可向中关村管委会申请保险补贴,补贴金额不高于保费的80%。

4.2 “首台(套)”重大装备的采购适度向民营中小企业倾斜

《管理办法》中虽然明确规定了重大技术装备的范围和公平、公正、透明的采购程序,但在实际运作中,很多中小企业即使拥有某些自主研发的重大技术装备,也由于多重原因无法真正与实力相当的大企业进行同等竞争。而在美国,联邦政府详细规定了采购环节对中小企业价格优惠的幅度,如对中型企业的价格优惠幅度为6%,小型企业为12%,并要求采购机构将一定比例的政府采购合同授予小型企业和弱势群体拥有的企业等。对此,建议完善《管理办法》中关于“试验、示范项目设备的采购”规定,强调对中小企业的适度倾斜。

4.3完善与“首台(套)”相关的激励与奖励措施

“首台(套)”装备一般研发投入大、周期长,而且要耗费大量的研发经费和人力。因此,从供给面角度,国家应对经用户使用证明获得成功的国产高端装备的研制单位和有关个人给予补助和奖励。如国家对有关部门认定的国产“首台(套)”重大装备给予研发生产企业1000万元奖励政策。对订购和使用“首台(套)”国产重大技术装备的国家重点工程,国家应提供补贴和贴息贷款、加速折旧及项目投产后若干年内减免税等一整套优惠政策。从需求面角度,国家从使用“首台(套)”所形成的费用节约以及运行后的超额收益中计提10%的资金用于用户企业的内部人员奖励。从环境面角度,重视保护国有装备的自主知识产权并提前进行专利布局。

4.4在WTO框架下,审慎遵照GPA原则,创造“机会均等”原则下的市场准入机制

针对国际贸易新的严峻形势,我国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内市场培育上,不能再走以往的老路,要充分研究GPA的主旨精神和原则,制定不违反国际竞争规则但同时又有利于保护我国自主创新的高端装备技术和产品的市场准入机制。对于已经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技术装备要强调在“公平竞争”原则下,实现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大企业与小企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同等采购权。但是在具体设置进入门槛时,将技术门槛、质量门槛、生态门槛、社会福利门槛综合纳入考量体系。将“首台(套)”的政策工具着力于获得采购权后对用户和研制企业的激励。用“首台(套)”政策搭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上下游企业之间协调、健康发展的产业生态链,从而实现既不触动国际贸易的“敏感神经”,同时又能加快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市场培育,提升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

5结论

总之,在当今全球产业治理结构快速变迁的过程中,贸易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愈发紧密。一国的贸易关系将会深刻影响该国产业发展的走向和战略重点。因此,塑造良好的国际贸易关系对国家产业外向型拓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开放式的全球贸易格局更要求各国的产业发展要尽可能为其他国家创造经济与国际关系的双重"正外部性";但即便如此做也可能由于地缘政治、国际政治因素的耦合而遭受各种国际间贸易壁垒的制约和挑战。在这种情势下,体现国家科技综合实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势必要在充分了解、掌握和有效运用国际贸易规则的前提下培育国内健康的市场结构,有效运用各类政策手段,培育用户购买习惯,完善产业发展的激励环境、评价环境以及风险分担机制,破解产业政策执行中的各种难题,从需求面与供给面协同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唯有如此,高端装备制造业才能在当今开放式的创新环境和贸易关系中赢得主动,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晶艳.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将达40万亿[N].当代商报,2012-6-4(03).

[2]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2011年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2(8):30-3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EB/OL].(2012-05-07)[2013-05-15].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1368223/14580681.html.

[4]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port 2011[R].Vienna:UNIDO,2012.

[5]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防科工委.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管理办法[EB/OL].(2008-02-05)[2013-05-15].http://www.gov.cn/ztzl/kjfzgh/content_883867.htm.

[6]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2010年美国337调查涉华案件数量达历史新高[EB/OL].(2011-01-18)[2013-05-15].http://gpj.mofcom.gov.cn/article/zt_mymcyd/subjectkk/201101/20110107368166.shtml.

上一篇:辅助运输车辆管理下一篇:汽车前围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