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海岛五篇

2024-09-12

舟山海岛 篇1

海岛林业生态作为海岛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和安全保障,是海岛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岛林业生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2)海岛陆域动植物种数相对较少,生物多样性水平不高,易受病虫害和外来物种的侵袭;(3)海岛防护林带生态脆弱,未形成完备的生物防护体系,耐灾能力弱,易受台风暴潮和海啸的威胁;(4)林业景观单一,不能满足生态旅游和维护健康生态系统功能的需要;(5)缺乏对海岛林业生态体系的持续监测研究,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体系建设滞后,难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咨询参考。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岛林业生态建设的速度和水平。有效地开展海岛林业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分析林业生态现状、成因及各个因子互相影响机制,建立海岛林业生态安全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反映我国海岛林业生态问题,从而调整相应的管理、保护机制,提高林业生态水平,为海岛生态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1 林业生态安全理论研究

1.1 林业生态安全概念

生态安全强调保障生态安全的生态系统应该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安全———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从范围大小也可分成全球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系统和微观生态系统等若干层次。从生态学观点出发,一个安全的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尺度内能够保持自身的组织结构,也能够保持对胁迫的恢复能力,即它不仅能够满足人类发展对资源环境的需求,而且在生态意义上也是健康的。其本质是要求自然资源在人口、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个约束条件下稳定、协调、有序和永续利用。林业生态安全是以人类利益为出发点,以林业生态为核心的社会、经济、森林复合系统的生态安全。

1.2 生态安全评价理论基础

生态安全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具体到生态安全评价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很多问题,它包括生态安全因子的确认与计量、生态安全指标的筛选和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生态安全(包括国土安全、水安全、湿地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草地安全、森林安全、海洋安全、大气安全等)指标阀值(安全边界)的确定、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的建立等,为生态安全评价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1.3 林业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

林业生态安全评价是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归于一个综合指数,来说明林业生态系统的安全性,进而指导生态管理的决策和人类行为的调节。

综合指数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其评价方法涵盖内容较全面,因此本研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森林覆盖率、林地利用率、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生态公益林比例四个方面进行林业生态安全评价。

2 舟山林业生态安全评价

2.1 舟山简介

舟山,是中国浙江省辖地级市,也是全国唯一以群岛设市的地级行政区划,由1390个岛屿组成。全市区域总面积2.22万km2,其中海域面积2.08万km2,陆域面积1440km2。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65191hm2,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45.27%。其中有林地面积54693hm2。全市现有森林资源蓄积65万m3,森林覆盖率达到50%。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以上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45333hm2。舟山市辖二区二县,分别为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嵊泗县。舟山市政府设在临城新区,定海区政府设在定海城区;普陀区政府设在本岛东端著名渔港沈家门街道;岱山县政府设在岱山岛高亭镇;嵊泗县政府设在泗礁岛菜园镇。舟山群岛开发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属河姆渡第二文化层年代,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岛上开荒辟野,捕捉海物,生息繁衍,开始从事渔盐生产。

舟山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等辽阔腹地,面向太平洋,具有较强的地缘优势,是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通道,与亚太新兴港口城市呈扇形辐射之势。东临太平洋,是远东国际航线要冲,也是中国大陆地区唯一深入太平洋的海上战略支撑基地。

2.2 舟山林业资源的发展

解放初期,由于历史原因,舟山留下了大面积荒山荒岛,森林覆盖率不到10%,舟山林业提出了“消灭荒山,绿化海岛”的战略决策。据不完全统计,自1954~1966年的12年中,造林面积达11.25万hm2。但当时造林只注重数量、速度,质量较差,树种单一,人们把这一时期的林业建设称为“数量”战役。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深入,舟山撤地建市,舟山林业实施了效益战略,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作为全市林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基础上,大力造林、育林,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到上世纪90年代末,全市有林业用地65191.3hm2,其中有林地54693.1hm2,四旁植树1124.9hm2,森林覆盖率已达到5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65万多m3,规划出生态公益林57114.5hm2;全市有经济果木林5513hm2,产量达2.9万t。

舟山林业,60年里变化很大,森林覆盖率从解放初期的6.4%增加到50%以上,城镇人均绿地面积从零到14.18㎡;防护林、经济林、生态公益林、城镇园林绿化均得到全面发展。但是,从林业生态安全建设的要求,舟山林业建设还任重而道远。

2.3 林业生态安全分析

2.3.1 森林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计算方法:森林覆盖率(X1)=森林面积/土地面积

2.3.2 林地利用率水平。

有林地面积占林业用地的比率来表示林地利用水平。计算方法:林地利用率(X2)=有林地面积/林业用地面积

2.3.3 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

指单位森林面积的活立木蓄积量,反映林分质量,以及森林生物量的消长和密度,也表达了森林龄级结构情况,是表示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衡量森林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依据。计算方法:单位面积的林木蓄积量(X3)=活立木面积/林木面积

2.3.4 生态公益林比例。

生态公益林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这一指标是衡量生态效益的重要指标。计算方法:生态公益林比例(X4)=公益林面积/森林面积

2.3.5 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是指标进行综合时必备的数据,本文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各指标的权重见表1:

2.3.6 资料数据收集。

本文所依据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舟山统计年鉴,舟山市县志,及在舟山农林局、统计局的网站统计资料。原始数据整理见表2。

2.3.7 综合指数法公式。

综合指数法是指在确定一套合理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各项经济效益指标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出经济效益综合值,用以综合评价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

公式:ESj=∑XW i=1(其中ES是第j年的生态安全的评价值;W是权重)

2.3.8 利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结果及评价。

通过以上公式及原始资料计算舟山1960~2009年的林业生态安全指数,根据计算结果绘出林业生态安全指数曲线图(见图1)。

从图1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1960年到1984年林业生态安全指数ES呈上升趋势,上升的原因主要是森林覆盖率、林地利用率水平、生态公益林比列上升,因此ES上升。从1984年生态安全指数ES开始下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下降。

3 改善措施及建议

3.1 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提高森林资源质量的措施:(1)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舟山的林业资源丰富,现有的森林应加强管护合理间伐抚育,提高单位蓄积;(2)根据舟山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基础,不断增加投入,建造农田防护林,建造综合防护林,营造公路林带,适度发展经济林;(3)通过更新树种、采伐成熟林、增加森林抚育、封山育林等工作,以提高森林单位蓄积量,从而使林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森林功能得到全效发挥。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使森林资源的数量增加、质量提高、结构更加合理,使森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发挥到最大。

3.2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舟山未来发展用地将主要包括集镇建设用地、工业发展用地、旅游设施建设用地和道路建设用地等,对于林业用地只能减少,不会增加。因此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必须重视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充分考虑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尽量减少其他用地对于林业用地的侵蚀。

3.3 科技支撑

(1)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发推广农业、工业、林业新技术;(2)引进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为舟山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3)建立好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框架,以便快速评价林业生态安全状况,为决策者提供信息;(4)建立监测体系,为林业生态安全进行预警。进行林业生态安全建设,投资大、工作难度大、涉及面广,因此要树立林业生态安全的危机感,加强林业生态安全知识的普及。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应拿出一定的资金来反哺生态事业,投资林业,不仅要增加森林数量,且要改善林业资源、水土资源等质量,维持林业生态安全。

3.4 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1)国家应加快生态安全法制建设,使生态安全建设有法可依,当地各级政府应制定符合当地情况的林业政策,使林业发展有法可以。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加强执行力度和监管,应组织一定的专职人员,进行定责任,定政策,保质保量地完成生态安全建设。(2)成立机构、落实措施。把林业生态安全作为区域发展的基础之一,成立专门的海岛林业生态安全监测、管理小组,确保地区林业生态安全;将区域林业生态安全状态作为政绩考核内容之一;建立健全的问责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补助政策对林业生态进行扶持,助推林业生态发展。(3)加强执行力度。落实责任,执行到位。做好相关部分的协调工作,进行联合作业。对林业生态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管。(4)加强林业生态安全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使政府人员和公众都意识到林业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政府部门要转变一味追求快速发展的观念,打破唯GDP观。要注重发展质量,实现健康发展的目标。这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现在国家对于区域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艾蕾,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生态安全评价初探[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1-66.

[2]王朝科,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论[J].统计与咨询,2003(1):40-41.

[3]魏彬、杨校生,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5):572-579.

[4]魏彬,海岛林业生态安全评价[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1-80.

[5]舟山市史志办公室,舟山年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6]舟山市统计局,舟山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7]徐冠华、张勇、张令、刘凤喜,典型海岛生态安全体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舟山海岛 篇2

1 现状

1.1 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 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

各卫生院缺少护理质量控制管理, 如质量控制管理标准不规范, 质量控制活动流于形式, 使护理人员分工不明、责任不清, 给护理工作和患者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1]。卫生院尽管人力很少, 工作却包罗万象, 包括预防接种、治疗护理、药房发药、夜班的财务收费等。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人文关怀与患者交流沟通等未予强调和重视, 医护关系方面突出表现为“重医疗、轻护理”现象。

1.2 急救物品、药品管理不规范, 急救水平低

急诊急救是海岛卫生院工作的弱项。普遍存在急诊室房屋狭小, 设备简陋;抢救药品管理不严格, 药品有过期现象, 高危药品未予标识;手电筒、开口器未处于备用状态;护理人员急救知识、危重患者观察护理等方面存在知识不足、经验少的现象。

1.3 护理工作理念滞后, 护理质量难以保证

海岛基层卫生院护理工作基本处于功能制护理状态, 护士工作仅是执行医嘱、打针发药等, 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落实不到位, 健康教育做得不够, 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用药知晓率低。还存在护理书写欠规范、漏签名或签名不及时现象, 护理记录不连贯, 缺少效果评价等。

1.4 信息闭塞, 无法及时接受新知识新观念

海岛基层卫生院的护士外出培训学习机会较少, 能坚持自学考试或函授取得更高学历者也不多, 导致护理人员知识老化, 新技术、新知识应用能力差。

1.5 院内感染知识缺乏, 制度落实差

海岛卫生院普遍存在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 一是医院领导重视不够, 布局配置不合理。二是护理人员无菌观念不强, 如操作未戴口罩帽子;压脉带、湿化瓶、体温表未按院感标准处理;不重视手卫生, 洗手不规范;配置室、治疗室、输液室等虽予紫外线空气消毒, 但未做空气培养, 对消毒效果未予监控。

2 对策

2.1 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严格落实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督导小组根据海岛基层卫生院实际情况, 协助制订了十大护理核心制度、各班职责、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等, 使护理工作每一个环节都有人负责, 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规范了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每月有计划地进行检查, 每季度全面检查一次, 对质量缺陷进行分析, 并跟踪监控。

2.2 完善急救药品物品管理, 提高急救水平

根据检查结果, 区卫生局为各卫生院规范了抢救室, 配齐洗胃机、电动吸引器、呼吸皮囊、开口器、手电筒及急救药品, 安排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期检查消毒, 账物相符;确保急救物品性能良好且处于备用状态。制定了各种疾病应急预案、抢救操作流程, 抢救仪器的操作评分标准, 并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模拟抢救训练, 做到人人掌握。

2.3 实施整体护理, 强化安全意识

医院应着重抓整体护理质量, 解决护理工作岗位职责不清、层次不明的问题是深化整体护理的关键, 实行按教育水平、技术能力分层次上岗[2]。要求护理人员进病房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 大力宣传健康教育, 使患者对健康知识加深认识和了解。加强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管理, 要求严格按照省卫生厅统一规范书写, 随时抽查, 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采取相应的改正措施, 杜绝因护理文件记录缺陷引起的护理纠纷。

2.4 加强培训, 提高护士素质

卫生院领导积极创造条件保障护士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或到市区级医院进修学习, 同时有计划地邀请上级医院有关专家来医院授课或现场指导工作。通过培训让护士了解新知识、新动向, 转变观念和服务模式, 努力缩小与上级医院护理上的差距, 弥补因学历、职称等不足导致的在护理能力上的缺陷[3]。采取激励机制, 鼓励护士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自学、函授等途径提高自身素质。根据海岛卫生院的特点, 区卫生局统一提供了各种专业书籍, 强化三基理论培训, 并在全区范围内举行技术比武、知识竞赛等活动, 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学习热情,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3 结果

根据《浙江省护理质量检查考核标准》, 对13家海岛卫生院督导前后护理质量的平均成绩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督导后各项成绩均较督导前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参考文献

[1]左月然.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3) :191-192.

[2]朱丽华, 姚红瑛.基层医院病区责任护士工作现状调查与分析[J].护理与康复, 2007, 6 (7) :443-445.

舟山:海洋文化打造幸福海岛 篇3

热闹的节庆活动、嘹亮的渔歌号子、走马灯似的民间艺术团,营造了喜庆的海岛节庆的氛围—这是为期两个多月的“2012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闭幕式。旁人告诉我,多年来,这一国字号的文化节,凭借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演绎了舟山的历史张力,并由此提升了舟山的软实力。

今年的第八届“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历时两个多月,其间陆续举办了海洋生物增殖放流、国际游艇展、海鲜美食争霸赛、海洋歌会等18项“海味”十足的活动。正如相关媒体所评价的:这一平台,已经越来越成为海洋文化的民众推广者。

在初秋海风刚刚吹散暑热的季节,我们来到了舟山,零距离感受这里的海洋文化之美。

传统民俗的新生

在舟山,我们看到的文化发展,大多是在当地原本就丰富的民俗民风中产生。比如,浩瀚的东海孕育了别具特色精彩纷呈的民间音乐,舟山锣鼓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当地人向我们介绍说,舟山锣鼓是大套复多段吹打乐,两大主奏乐器—排鼓、排锣别致新颖,演奏风格独特,表现的是东海渔民豪爽粗犷的性格和战斗风浪的场面以及开船、拢洋等欢腾热烈的气氛。

旧时的舟山锣鼓比较简单,形式单一,后来逐渐得到丰富和发展,先后出现了太平锣、船形锣鼓、三番锣鼓。新中国成立后,舟山锣鼓被改编成大型吹打乐《海上锣鼓》。1957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七届青年联欢节民间音乐比赛中,《海上锣鼓》荣获金质奖,走向了世界。

20世纪60年代起,舟山锣鼓红极一时,许多专业文艺團体,包括中国艺术团、中央民族乐团等国家级院团,纷纷到舟山学习,作为重点节目。1976年,中国艺术团赴美国演出,舟山锣鼓改编的《渔舟凯歌》等节目最受观众的欢迎。

21世纪以来,随着海洋文化建设的深入,舟山文化部门用舟山锣鼓形式创作的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及省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纯打击乐齐奏《沸腾的渔都》是代表作之一,其热烈、火爆的气氛,丰富、多变的演奏,博得了人们的好评,是近年来舟山锣鼓改编较为成功的作品,在浙江省首届民间锣鼓大赛中,获得创作、演奏双金奖。

目前,舟山锣鼓在民间发展十分迅速,不但本岛市、区有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队伍,而且在外岛乡镇、渔村也活跃着数支颇有地方特色的队伍。虾峙岛女子舟山锣鼓队常在各种节日庆典、文艺演出等活动中表演,深受群众的欢迎。

其实,在舟山海洋文化大发展的今天,获得新生的传统民俗远不止舟山锣鼓。其他如观音传说、渔民号子、传统木船制造技艺、渔民谢洋节这些植根于民间的项目,都拿到了国字号的非遗证书。去年,舟山市文化局非遗处针对国家级非遗项目做出了一系列的计划,其中,“八个一”计划被工作人员们认真实施着:一个项目、一个保护方案、一个传承基地、一个展示平台、一册普及读本、一项配套政策、一个专家指导组和一个工作班子。近年来,舟山各地还经常举行颇具规模的民间民俗大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各方群众。

群众文化的推力

如果说舟山海洋文化的建设,让一大批传统民俗得到新生,那么,那些缔造民俗的舟山人,则在这场文化创举中更多地获益。

在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舟山普陀区的渔民画发展中心,我们见到了今年47岁的蒋德叶。这位舟山渔民画的代表人物,正在自己画室里专心创作一幅1米见方的画作,穿着一身美工服,上面沾满了颜料。

攀谈中我们得知,蒋德叶原来住在舟山虾峙岛,他17岁下海,23岁当渔船轮机长,30岁担当船长,是一位标标准准的舟山渔老大。虽然他年轻时就喜欢篆刻画画,但走上绘画道路纯属偶然。

2003年,蒋德叶在当地文化工作者的推荐下告别渔民生涯,开始创作渔民画。凭借深厚的生活功底,几年来,他的画已多次在国家、省、市级各类农民画比赛中获奖。他说:“爱好是打开世界的大门的一把钥匙,普陀渔民画有大海的气势和胸怀,中国有很多地方出农民画,但用现代笔墨表现海洋文化的仅有舟山渔民画。”

别出心裁的蒋德叶发明了用海沙加丙烯颜料和胶水创作渔民画的新方法。这种画不怕泡水、不怕剥裂、颜色鲜艳、图案明朗,很受各地客户欢迎。“现在的生活比打鱼稳定多了,我也很享受创作的过程。”蒋德叶说。

普陀区文广局产业科科长黄玲告诉我们,平时在渔民画发展中心从事专业创作的有十余人,其余的散落家中创作。这些土生土长的渔民画作者,通过对当地生产、生活环境的描述来表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讴歌与向往,他们完全凭着想象展开翅膀。

现在,普陀渔民画正从一种纯粹的民间艺术,逐渐发扬光大走向市场。渔民画被制成挂件、铝版画、黑陶盘、沙雕画、丝巾、立轴画等多种形式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成为家居装饰、馈赠亲友、外事活动的新宠。

除了那些深受文化创新益处的渔民画作者之外,舟山打造海洋文化的过程中,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深入发展群众文化的典型。比如,舟山的海洋歌曲大赛,涌现出不少“歌星”;这五年来,舟山共有400余件歌曲作品获省级以上的奖项,有3个文艺节目获全国“群星奖”。

节庆活动的创意

几天的采访中,我们对于评价舟山人性格听得最多的话就是“像海洋一样富有创新和包容精神”。

在海洋文化打造过程中,这种创意创新尤为明显。

秀山岛并不大,夹在岱山岛和舟山本岛之间的独特地理位置,让她发展旅游得到了很大的便利。

与别处力推的沙滩、阳光、海浪这些旅游元素不同,秀山人别出心裁地打出“我为泥狂”的广告词,这些年风行长三角。

秀山岛上的西北部有大片滩涂,滩涂泥质细腻松软,专家鉴定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根据这些优点,秀山乡政府开发建成全国首家“海泥公园”,推出泥上保健运动项目滑泥和海泥泥疗馆。这就是秀山与中国海洋文化节每年相伴举办的海泥狂欢节的由来。

今年第八届秀山岛海泥狂欢节的举行,正值舟山群岛海洋经济特区设立一周年之际,秀山乡同时新推出多条民俗风情旅游路线,并在官方微博“海泥王国秀山岛”上推出了几条路线的票选,目的就是想让游人既能体验秀山岛主打的滑泥公园激情派对,又能畅游湿地公园观鱼跃涟漪;既能流连海滨浴场玩沙戏水,又能享受静钓于海岬的感觉;既能沉浸在兰秀博物馆古老厚重的文化气息里,又能做客海上人家,网拖鱼虾,体会渔家生活的鲜活感。

除了秀山島的海泥狂欢节之外,舟山各岛近年来还推出了十几个富有影响力的创新节庆活动,比较著名的包括每年7月至10月在沈家门渔港举行的海鲜美食文化节,每年11月在普陀山举办的南海观音文化节,每年7月至11月在朱家尖举办的舟山国际沙雕艺术节,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此外,舟山近年来还在沈家门渔港南岸的鲁家峙岛上打造鲁家峙文化创意园,利用鲁家峙原有的码头、船坞、输冰道等渔业生产遗迹和旧厂房,建成集文化创意、艺术展览、海洋文化遗产展示、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创意园区,有效保护沈家门渔港工业遗存,推动会展产业,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舟山历史文化厚重,人文内涵丰富,民俗风情浓郁,可以说是“满城文化、满地民俗、满眼风光”,舟山打造的海洋文化,正是进一步保护弘扬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让来到舟山的人们在文化生态、产业项目的深度体验中,留下海洋文化名城的深刻记忆。□

(本文照片由徐戚提供)

Cultural Events Add Color to Life on Archipelago

By Qi Yongye, our special reporter

August 15, 2012 witnessed the launching of Zhoushan Archipelago-China Ocean Culture Festival, a two-month-long cultural event. The largest archipelago of China, Zhoushan used to boast fishing industry as its major economic pillar. The city of islands has experienced huge positive changes in major aspects and turned itself into an economic powerhouse thanks to the modernization drive initiated in the late 1970s. Nowadays, Zhoushan is implementing a new development strategy: developing an ocean-oriented economy and developing a culture featuring it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adition.

This year, the festival is going to last 2 months to stage eighteen events such as an international yacht exhibition, a seafood competition, and a chorus singing festival. The festival has turned itself into a platform for local people to participate more actively in cultural undertakings.

The local culture is colorful and melodious. “Zhoushan Drums and Gongs” is a representative percussion folk art of Zhoushan. The percussion performance started as a folk art form in Zhoushan. It consists of drum percussionists and gong percussionist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n 1949, the percussion performance became quite professional. In 1957, “Drums and Gongs on the Sea”, which was also known as Zhoushan Drums and Gongs, won a gold medal in Moscow at the 7th World Youth Festival.

In the 1960s, many professional troupes came to Zhoushan to study the form and the piece. In 1976, China Art Troupe visited the United States and a drum-and-gong performance adapted from Zhoushan Drums and Gongs wa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pieces the troupe staged during its tour in the U.S.

Nowadays, there are many drum-and-gong teams quite active across the archipelago. There is even a team of women percussionists. Moreover, the archipelago boasts other well-known folk arts and crafts, many of which are recognized as national intangible heritages.

Another big component of the folk culture of Zhoushan Archipelago is fishermen painting. Jiang Deye, 47, now works full time at the cent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ishermen painting at Putuo District. A folk artist, he is one of the artists who stand out representing fishermen painting of Zhoushan.

Jiang Deye began to work on a fishing ship at 17. He was put in charge of machinery of the ship at 23. At 30, he became a captain. Though he worked as a fisherman, he painted and engraved seals in his spare time. In 2003, he said goodbye to his fisherman career and began to work as a painter in full time. Since then, he has won quite a few awards at municipal, provincial and national level. Jiang has established himself as an artist specialized in creating artworks generally known as fisherman painting. The innovative Ye has developed a new coloring method and applied the new paint to his painting. Nowadays, he sells his paintings at the price of tens of thousands a piece. He enjoys the artist’s life more than the captain’s life and he enjoys the artistic creativity.

Nowadays, Putuo District has more than 10 fishermen painters working in full time and there are many more working in part time. None of them receives regular salary. Full-time or part-time, these artists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unbridled folksy imagination born of their sea-related life. Nowadays, fisherman painting is establishing itself on the market. Their paintings appear in various forms: wall hangings, black pottery, sand carving, silk scarves and art rolls.

舟山海岛的寿诞礼仪 篇4

发布时间:2011-10-26

信息来源:《舟山文化》 作者:金德章

寿诞礼仪,是人类企盼长寿永生的一种仪礼程式。舟山海岛历来崇尚“福、禄、寿”三星,把他们视作吉祥神来崇拜。因海岛人常年生活在海上,走南闯北,餐风宿露,劳作艰辛,容易衰老;海上生涯,**浪险,朝不保夕,若稍有不慎,掉下海去英年早逝之险,更感生命的短暂。为此,海岛人的寿诞观比大陆更重。

在舟山,每逢除夕或新屋落成的吉庆之时,在渔家的堂屋里往往可看到这么一张年画:画上是一个慈眉善目、白髯飘胸、手持龙头拐仗、踏灵芝、倚花鹿的老人。这就是人们称之为寿星的南极仙翁,俗称“老寿星”。

关于老寿星的来历,据说始于北宋。宋人胡纳在《见闻录》中云:“嘉佑八年冬十一月,京师有道人游于市,貌体古怪。„„都人士异之,好事者谮图其状。后近侍达帝、引见,赐酒一石,饮及北斗。次日司天台奏寿星临帝座,忽失道人所在”。从此,老寿星的本相就暴露在人间。

其实,在古礼中,对寿星的祭礼与上述传闻,毫无关联。寿星又称老人星,实际上是天上的一个星座。《史记·天官书》中曰:“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又云:“老人一星,在弧南,为人士占寿命筵长之应。”从汉代始,民间就有祭寿星活动并在《后汉书·礼仪志》中有明确的规定:“仲秋之月,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仗,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仗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俗老人不噎。是月也,祀老人星于国都南郊老人庙。”可见,民间的寿诞习俗是祭寿星,为人间的老人向老仙翁祈求福寿,并为长寿之人祝福,以表达人们对人世间生活的留恋和求生的本能。其间包含对未知世界神秘力量的抗争和对人生价值之追求。

海岛人的寿诞礼仪,自当继承了上述的传统,实际上从给孩子过周岁生日时起,就已在悄悄地进行。但按传统习惯,三十岁以下不祝寿,三十岁以后每逢十年才举行一次。故而,海岛人的祝寿活动应从三十岁算起,俗称“做生”。其间,三十岁的寿叫“头寿”,海岛富裕人家一般是做的,俗语云;“三十不做寿,四十不会富。”还有,海岛人四十岁忌做寿。因为“四”与“死”谐音,不吉利。祝寿的年月也往往提早一年进行。如:“五十大寿”在四十九岁时进行,故海岛上又有:“四十不做生,做九不做十”的规矩。据说,人生逢十是一大关口,提前祝寿能驱邪避晦,顺利过关,长命百岁。

但是,根据舟山的实地调查,海岛人一般从五十岁开始,才十年一庆,举办祝寿活动。虽说三十岁是“头寿”,但毕竟太年轻了;年纪轻轻的就要“祝寿”,人们说,可能反而要“折寿”。因此,在舟山大多数岛屿,除富宅豪商外,一般都是从五十岁开始才正式举行寿诞礼仪。

关于寿诞的习俗,岛因地而异。如在某些小岛,做寿前一个月要通知亲朋好友,并向他们发出请贴;在寿诞的三天前,寿星家就要挂灯结彩,布置寿堂。寿期也比较长,一般要三天,第一天是寿日的前一天,主要仪程是自己家里人拜拜寿。第二天是做寿者的生日,仪程是亲属、朋友、邻居家前来赠礼祝寿。此时,客堂里要放四剥果、四水果、四糖果、四点心招待客人。意谓“四”即“舒”,祝老寿星“舒舒服服”、“四四整整”欢度晚年,以示吉祥。礼饭,自然是不可缺少的。那天中午和晚上都有酒席,俗称“吃寿酒”,尤以晚上的酒席最为丰盛。又称“正餐”,因海岛交通不便,有些岛屿上的亲戚一时赶不过来,所以做寿者第三天还要备“礼饭”,俗称“后寿酒”,以招待迟来的宾客。在这三天中,以第二天为“正寿酒”,场面最大,礼仪最多,最为热闹。

旧时习惯,舟山的老人寿诞礼仪由出嫁的女儿和女婿发动筹办。寿礼中也以女儿送得最多。寿辰前一天,女儿、女婿及诸亲好友将寿礼呈献,中堂上红烛高照,所有寿礼均列于中堂的案桌上。其中以女婿为大,挂中央,然后按辈份类推,俗称“暖寿”。寿辰日,则为正寿期,寿者门前点放炮仗。先是摆香宴敬请神灵,尤其要祭海龙王。然后请出寿翁坐上座,接着按长幼次序拜寿,次后吃长寿面,同时向左邻右舍赠送“寿面”,共庆寿诞。当然,中午的“寿酒”是最热闹的场面。富裕的渔家,晚上还要请戏班唱戏,俗称“寿戏”,一直演到第二天天亮,上演的剧目则是与祝寿有关的。如“郭子仪拜寿”、“八仙庆寿”、“海龙王祝寿”之类。

此外,还有些特殊的寿俗,如“六十六,海龙王请吃肉”,“六十九,海龙王请吃酒”,以及“船上祝寿”、“冥寿”、“女婿寿”等,颇具海岛特色。

先说“六十六,海龙王请吃肉”。其实,这个习俗大陆内地也有,浙东一带称之“六十六,阎罗大王请吃肉”。只不过,到了海岛,阎罗王变成了海龙王,但是,这一变却大有讲究,这是因为在海岛人理念中,海龙王是海内天子,统管海上的一切,包括人之生死,远比阎罗王来得权大势重,故而变之。其习俗:若海岛老人活到六十六岁,出嫁的女儿在他生日那一天或生日前三天,要煮六十六块猪肉作寿礼,给她的父亲吃,俗称“吃寿肉”。同时,还送一碗糯米饭和三根鲜葱,俗称“寿葱”。葱是要带根的,说寿有根栽得牢。还有一条龙头拐杖,意谓龙头拐杖是海龙王送的。女儿送礼肉时,盛肉的碗要“缺嘴碗”,即缺口的碗。原因为:六十六是人生的一大关口,俗称“缺口”。度过这个“缺口”,人就平安了。为此要吃六十六块肉,来增寿添力。

关于“吃寿肉”的习俗,海岛上还有其他规矩。如送寿肉的时间要在上午,忌下午。要涨潮,忌退潮。要从窗口递进去,不能破门而入。要先供灶神,祈祷后才可食用。若寿翁是吃素者;要用六十六块烤麸来代替寿肉享用。若寿翁是小岛上的渔民,习惯上先在每块肉上割下一小块,连同少量的糯米饭和葱,拼作一海碗,撒向大海,先给海龙王吃肉,尔后自己才能享用。据说,海龙王吃了寿肉后会向天帝奏本,替六十六岁的老人添寿加福,即使出海捕鱼,亦能平安无事。故而,此俗的谚语应倒过来念,即为“六十六,渔民请海龙王吃寿肉”,似乎更为贴切。至于“六十九,海龙王请吃酒”,其意相同。无非把“寿肉”衍变成“寿酒”罢了。

在海岛的特殊寿俗中,应该说“船上祝寿”的方式较为别致。这是因寿翁在海上捕鱼,来不及赶回家去“做寿”,只能由船老大和船上渔民来为他祝寿。虽说,祝寿的场所在船甲板上,事先也无太多准备,但聪明的渔民们用众多的小梅鱼在壁壳上拼成一个斗大的“寿”字,黄澄澄的金光闪亮;并在头桅上升起一面寿字旗,迎风飘扬,把祝寿的气氛造得浓浓的。祝寿的程序:先由老大致寿词,颇多赞美之意。继而众渔民向寿翁贺寿,若有下辈在船的,行跪拜礼。若是平辈的,行抱拳礼。最后围坐一席,尊寿翁为上席,共饮“寿礼酒”。先是老大把盏敬酒,尔后按船上职务的分工,头多人,后多人,出网等轮流把盏,为寿翁频频敬酒。为使寿翁不被醉倒,船上规矩,敬酒者三大碗,做寿者喝一碗;届时,举杯痛饮,猜拳行令,热闹非凡。

当然,值得一提的还是船上的寿筵。虽说船上的寿筵没有鸡、鸭、鹅和猪肉,但海水鱼则是最大、最好、最新鲜的,并都有深刻的含义。如大鲳鱼,寓意“昌盛发达”;大黄鱼,示意“前程似金”;虎头鱼象征“富贵无比”,龙头鱼标志“福如东海”;还有凤尾鱼、石斑鱼、鲥鱼,都是一些名贵而口味极好的海水鱼,满满的摆了一甲板,可称为“百鱼寿宴”,为陆上寿筵所不及。

若说“冥寿”,这是海岛人为已过世的父母做阴寿。寿堂陈设素色,礼仪如在世,举办寿宴,逢十进行,俗称“做十头”,一般做到百岁为止。“女婿寿”,则是浙南玉环闽南籍渔民为岳父母向女婿祝寿的特殊寿俗。一般在女婿三十岁,即“头寿”时进行。岳父母到女婿家祝寿,要送黄鱼一双,猪肉十斤,米酒两瓶,面十斤以及衣服、桂圆、枣子、桔子等。据说,这些礼品都有象征意义。如鱼象征“有余”,米酒表示“满足”,寿面寓意“长寿”,桔子谐音“吉利”等等,表达岳父母对女婿的良好祝愿。但在舟山群岛,笔者未闻有此习俗。

综观海岛的寿诞礼仪,有一个现象引起笔者注意:这就是海岛人的寿诞礼仪中,渗透着众多的海洋龙文化。如寿礼中的寿桃和寿馒头都要盖上“龙印”,挑礼的礼盒、礼盆要用“双龙抢珠”、“金龙盘柱”的图案器皿。送给老寿星的寿衣虽不能直接绣上金龙图案,因为龙袍太高贵,普通老百姓承受不起,要折寿。但可绣水波纹和云龙纹以替代。还有,在寿宴上,有一道菜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一只特大的龙虾,仰头挺立,威武雄壮。至于寿烛、寿椅、寿堂,即使是寿礼酒坛盖上的贴花纸,也都用印着龙凤图案来装饰点缀;更何况“六十六,海龙王请吃肉”、“六十九,海龙王请寿酒”等俗,直接与龙和海龙王相联系了。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海岛寿俗与海洋龙的密切关系。

舟山海岛 篇5

长期以来,气候与建筑一直相互作用并在许多方面显示出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建筑所处不同地形地貌下的温度、湿度、光和风的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气候。从气候学的角度研究建筑设计,是真正回归到了对建筑本质的探索上来。因为建筑与气候本不可分,自古人“挖地建穴,构术筑巢”时起,建筑就是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而创造的能够防风避雨的场所,也正是由于全球存在的气候差异才相应形成现在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技术。

为了适应地方气候条件,建筑需要积极利用各种自然条件和气候资源,以创造宜人的建筑环境。舟山群岛地区是东海众多海岛中最典型的海岛地域。这一区域既有保存完好的具有百年历史的传统民居,也有大量新建的建筑形式,能反映浙东海岛地区普通人居建筑的真实面貌。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以舟山群岛为例的海岛地区在特殊的海洋性地域气候条件下发展生长的人居聚落环境及其构成聚落环境主体的营建体系。

2. 浙东舟山群岛地区气候及人居营建体系基本状况

2.1 基本气候条件

浙东舟山群岛地区属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海洋型气候。整个群岛季风显著,冬暖夏凉,温和湿润,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左右,最热8月,平均气温25.8-28.0℃;最冷1月,平均气温5.2-5.9℃。常年降水量927-1620毫米。年平均日照1941~2257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4126~4598焦尔/平方米,无霜期251~303天,适宜各种生物群落繁衍、生长,给渔农业生产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舟山还具有陆海过渡性气候的特征,气象要素东西向差异明显,大风大雾频繁。在亚热带气候大系统下,温暖湿润,温变和缓,雨热同季,季节滞后,灾害天气频次高,其中大风与海雾较沿海大陆平均高出近一倍,年大风日要高出5倍。由于受季风不稳定性的影响,夏秋之际易受热带风暴(台风)侵袭,冬季多大风,七八月间出现干旱,是舟山常见的灾害性天气。

因此,可概括为舟山群岛地区适宜人居的气候条件为:温度、太阳辐射等因素;而需主要应对的是风速和风向、湿度、集水等气候条件。

2.2 舟山群岛人居营建体系特点及其形成的内因和外因

浙东舟山群岛地区人居营建体系的产生主要有其内因和外因两个影响方面。内因的即是海岛特有的地理气候和产业历史对人居营建体系的影响;外因则是周边江浙长三角地区建筑文化的影响。

外因延续了很多江浙一带的人居建筑风格——例如粉墙黛瓦的商贾大院、自给自足的农家聚落,多集中在大岛城镇和不靠海的农村里。更多的海岛人居建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渔业及涉海性产业为主的小岛渔村聚落中,在这里海岛内因才起到主要作用。

在内因的作用下,海岛聚落呈现出村落选址以山岙为佳;建筑群布局密集错落,层叠遮蔽;建筑单体体量平矮,构架出檐短小;建筑维护结构敦实;就地取材等海岛特点。原生态的海岛特色人居聚落,就像一块随时可能被外界气候刮去的苔藓一样,是一种人类面对大海和海洋气候很谦虚和小心翼翼的应对和适应。本文的研究对象更多的是这种原生态的小海岛人居建筑聚落,以东福山岛、摘箬山岛等为实例载体。

舟山群岛人居营建体系是江浙人居营建体系里面的一个分支,而分支的特性随着内因的影响程度的不同而不同;随着新型建筑材料和营建方式的变迁而不同。但是,在舟山群岛这个特定的地域气候制约下,总有很多因素是“过去-现在-将来”的人居营建体系都必须考虑和适应的。

3. 舟山群岛建筑人居体系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表现

3.1 人居建筑聚落选址与格局

(1) 影响选址的气候因素:防风;避潮汐;争取水源。海岛人居聚落选址在气候上首要考虑的因素是防风,其次是避潮汐和争取水源。

在舟山,由于地处季风区,又有海陆风甚至台风风暴的作用,是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据有关的气象资料考查,舟山地区全年平均在5级以上大风的日子有128天,而且每年平均有3次左右的热带风暴(台风)的侵袭。因此人居体系缺少的不是通风,而是怎样防风,避风。大多数的舟山人居聚落都处在多面环山的山坳或岙口里。无论是定海、沈家门这样的中心城镇,还是偏远小岛上的渔村,都有这种选址原型的存在,区别只在于岙口的底部的宜居面积。海岛人居尽量把渔舍建在背阴向阳或坐北朝南的南面山坳或岙口里,形成了向阳、朝南的村落格局。但是很多情况下村落也会建在山背或山北的村落,如黄龙岛峙岙村,其村内部的渔舍则建在避风、向阳的山麓支脉或山坡上。

因此,岙口朝南朝东为上佳,但是有些岙口朝西朝北也可取,因为对海岛而言,规避冬季的西北季风不如规避热带风暴来的更为重要。前者涉及的只是建筑节能热环境问题,后者涉及的则是建筑防风安全问题。尤其是在原生态的聚落中。所以舟山群岛人居聚落的选址原则之一是“山岙>朝向;先选岙再调建筑朝向”。

潮汐是种海岛特有的气候现象,潮汐对原生态海岛人居的影响有两种情况:在定海本岛等面积较大的岛屿,住房选址大都在沿海港湾的潮间带边或山岬海口。宅址靠近潮间带,开门见海,便于退潮时下滩拾贝或出海捕捉鱼蟹。但是,在偏僻的悬水小岛,情况则相反。如嵊泗列岛的黄龙岛、绿华岛、花鸟岛等,最早迁徙上岛的先民,都把宅址选在海岛山坳较高处,远离海湾和海口。这是因为悬水小岛,岛小风大,在海湾边建房不仅容易受大潮和台风的袭击。

(2) 影响布局的气候因素:风;日照等。海岛人居体系主要通过建筑群布局来应对避风;日照等气候因素。

海岛人居聚落布局总体印象:海岛人居聚落布局结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岛屿的大小和宅地的位置。大岛有面积较大的平滩地,甚至海岛平原。为了出海捕鱼方便,大岛渔民的村落和住房,大都座落在山脚下或在近海口的平滩地,基地开阔,屋面平展,比邻排列,巷巷相通,格局大方。

小岛的情况则不同。小岛山高地陡,平地很少。按照惯例,一般是把渔舍建在背阴向阳或坐北朝南的南面山坳或岙口里,形成了向阳、朝南的村落格局。即使是建在山背或山北的村落,如黄龙岛峙岙村,也把渔舍建在避风、向阳的山麓支脉或山坡上。小岛的民居都因地基的狭挤而采取依叠式建筑,拾级筑路,渐次升高,依山高低而建,邻屋之间筑石阶相通。故小岛渔舍不分左右东西,唯见前后上下。古人有诗云:“倚山筑屋几家齐,屋后有墙墙后梯。邻舍不分左和右,房房只见判高低”。

同时,由于小岛的村落大都座落在半圆形的海湾里,故小岛渔舍在村落里也是背山朝海的半圆形排列,道路为东西走向,并因山溪从高山直冲而下,把村落分割成川字形块状,间有石板桥相通,有时与上涨的海潮碰撞,发出龙吟般的轰鸣。这也是小岛渔舍的独特环境及其与大陆的不同之处。

原生态海岛渔村在选址合适的基础上,气候对聚落内部布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避风、争取日照和水源上。

在避风的应对上,丘陵渔村聚落建筑布局紧凑,往往屋宇相连,场地相拼,建筑群呈现灵活自由式布局。这种布局方式能使尽量多的建筑坐落在风影区中(如图1)。

以东福山岛上的大岙村为例(如图2)。从海面吹来的风可以在村落的屋顶上顺势而过,整个村落没有突兀而立的屋宇,也没有宽阔的楼宇间隙。经实地测算,在早晚海陆风盛行时间段,大岙村内部离地面2米处和离大岙村屋顶天际线上2米处,平均风力相差3倍。

3.2 适应海岛气候的建筑单体设计策略

(1)院落性气候缓冲空间的营造

在海岛地区,为保证主要室内空间舒适的环境,可以在舒适度要求较高的空间与恶劣的外界气候之间,结合具体使用情况设置过渡空间区域。这样半室内半室外的缓冲空间在舟山海岛地区传统民宅中很常见,如天井、堂屋、走廊、巷道等,它们不仅能引入有利的室外条件,实现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还能降低不利的自然条件对室内空间的影响。通过典型空间温度实测发现。室外——室内的温度呈明显的阶梯式过渡,过渡空间的设置为室内房间最终选到良好的热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说天井、堂屋、巷道是水平的过渡空间的话,那么阁楼就是竖向上的过渡空间。它主要抵御屋面传递的热量具有明显的隔热效果。通过多重的过渡空间,最终实现了卧室内的气温波动幅度最小,气温极值大大低于室外,极值出现时间也晚于室外。

此外,堂屋是舟山海岛民宅中最为重要的房间,具有起居、吃饭和交往的功能。夏季时堂屋的气候缓冲效果最为突出,堂屋里面日最高温度比室外日最高温度低7℃左右,从而又成为当地村民夏季纳凉的场所。

(2) 遮阳措施的精心处理

浙江东部沿海地区建筑遮阳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夏季太阳入射角较高,太阳辐射量大,需要尽量避免太阳直射冬季太阳角较低,应尽可能的将阳光引入建筑。在舟山海岛地区传统民宅中正是运用了各种措施来实现这一点。

a. 基地遮阳:基地遮阳主要来自两方面,除了前面所说的建筑间相互遮阳以外,舟山海岛地区传统民宅的南面还种植了一些落木,茂盛的枝叶可以阻挡夏热的阳光,降低微环境温度而冬季的阳光又会透过稀疏枝条射入室内。

b. 挑檐和走廊:舟山海岛地区传统民宅是整体建筑群落,在建筑群落的外侧和天通常利用利用挑檐形成宽约1m-2m。檐口出檐深远,有利于夏天挡入射角度高的直射阳光,到了冬季低入射角的阳光进人建筑内部。

c. 门窗:舟山海岛地区传统民宅中的门窗大多空透栅格构件,窗台比较高,而且窗台台面较宽,可以用作海鲜晒制的平台,内外贯通。大面积的花扇窗格在冬季也可以让室内最大限度的获取阳光。

另外,由于天井是室内采光的重要来源,它的遮阳措施也是重点处理对象。

d. 天井挑檐:由于南向阳光入射角较高,所以天井中南向挑檐伸出较短,为1m左右。东西向阳光八射角较低,所以东西向挑檐伸向天井约为2m。与其他方向挑檐相比,南向檐口高度最高,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遮挡夏季的高人射角阳光。而且冬季的低八射角太阳光也能到达室内。

e. 天井尺度:通常南方民居的天井不同于北方地区的庭院,它尺度偏小,一般东西横长,南北狭窄,进深与建筑物高度相比约1:0.8~1.1。

(3)建筑围护结构的处理

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不仅与建筑的运行能耗、热舒适性密切相关,而且还会对建筑场地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重大的影响。针对浙东海岛地区的地域性特点,海岛人居聚落中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大量使用当地建筑材料,优良的建筑施工技术和合理的建筑构造措施。其围护结构热工设计的主要原则是以隔热为主兼顾保温。

a. 屋顶:传统民居屋顶的形式同降水有密切的关系。在少雨的北方屋顶坡度比较平缓,有的甚至采用平顶。而在多雨的南方,屋顶坡度都较大,以便迅速排除雨水。湖南中北部地区的年平均降雨量为1300mm左右,降水比较充足,因此舟山传统民宅全部采用坡屋顶,坡度约为27°。此外,为了适应夏季的高温,舟山传统民宅采用的是双层小青瓦屋面,不仅坚固牢实、防水效果好,而且隔热效果十分明显。

对定海某处覆瓦上表面与仰瓦下表面的温度测试表明:覆瓦外表面温度最高达到72.5℃时,仰瓦内表面温度只有45℃,相差27.5℃,隔热效果明显。而在夜间,瓦面温度迅速降到25℃左右,说明小青瓦在夜间向天空辐射制冷的效果也非常突出。实测表明舟山传统民宅双层小青瓦屋面可以很好地适应当地的极端气候条件,有效地降低太阳辐射从建筑顶部对建筑的加热,使室内达到良好的热环境。

b. 墙体:舟山传统民宅墙体建筑条件优良的采用花岗岩基座青砖上层,条件较差的采用原始毛石垒砌墙,少部分采用土坯墙。青砖是采用当地的黏土烧制而成,制作精良,尺寸精确,约为1Ocm×20cm×30cm。墙体的施工水平也非常高,砖缝横平竖直,不仅美观坚固,耐久性好,而且气密性很好,可以避免冬季的冷风渗透。夏季即使外墙表面温度在40℃上时,内墙温度仍然只有32℃左右,而且内墙表面温度的波动远小于外墙表面温度,热流量变化也相对平稳。这说明青砖是热容大、蓄热能力好的材料,它能在夏季有效地延迟和缓外部的热量传八室内,改善室内热环境。此外,青砖墙体色调偏浅,在夏季时证能反射过强的太阳辐射,降低建筑室内得热。

c. 楼地面:南方地区气候普遍比较潮湿,舟山地区的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9%左右。为了改善建筑室内的热湿环境,地面需要进行防潮处理。舟山传统民宅中通常采用素土夯实地面,堂屋地面上铺青砖或者席石,素土能吸附水分,而青砖能有效隔离地面的潮气。墙体基脚处用麻石砌筑,起到了隔水、防潮、耐久的效果。根据调研表明,这些措施效果明显,当地居民对室内湿环境较为满意。

4. 适应浙东舟山群岛地区气候的设计策略

根据浙东舟山群岛地区自身的地域气候特点,其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通风隔热,防潮避雨,兼顾冬季保温。

4.1 选址布局设计要求

场地设计首先要全面了解该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当地建筑材料等因素。综台分析建筑所在环境的自然条件,采取一些适宜的技术策略来进行设计。

a. 结合丘陵地貌的特点,在向阳、避风的平地或山坡上选择基地,以避免霜冻、冬季寒风、局部疾风、雨雪堆积等不利因素。并且积极利用场地周围的水、绿地等资源,营造建筑场地周围舒适的微气候。建筑宣朝南布置,最佳朝向为南偏东9o以内,不宜朝西或西北布置。

b. 采用适当的建筑日照间距以保证冬季获得充分的日照,减少采暖负荷,例如该地区住宅建筑的日照间距系数按照1:1.1控制。在建筑中布置天井、庭院等来保证自然采光的均匀性。

c. 建筑周围设置排水沟或排水装置以排出雨水选择防水材料或者进行防水处理,减少潮湿、细菌和真菌的影响。

4.2 建筑单体设计要求

a. 权衡建筑得热和失热的具体情况,优化组台各影响因素进行建筑的体型设计。该地区条形建筑的体型系数不应超过0.35。点式建筑的体型系数不应超过0.4单独的点式建筑尽可能少用。

b. 营造大量的气候缓冲空间,以保证建筑主要使用区域的热舒适性,同时根据建筑使用者的热舒适需要设置功能分区。

c. 通过热工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适宜的施工方法、合理的建筑构造来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d. 需要着重考虑建筑的通风措施。通过建筑平面、剖面的设计促进自然通风。

在有需要时可以综合使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尽量避免单一采用机械通风。

e. 遮阳措施既要阻隔夏季阳光直射,又要保证冬季的采暖,因此主要采用水平遮阳。此外尽量使用建筑外遮阳,有条件的话可以采用活动式建筑外遮阳,充分利用自然采光。

5. 结语

上一篇:废水利用下一篇:矿井漏电保护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