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语文的策略十篇

2024-05-27

诗意语文的策略 篇1

一、发掘诗意素材, 感受诗意韵味

在语文教学中, 教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所选文章多是名家之作, 蕴含着丰富的诗意素材。因此, 在高中语文诗意化教学中, 教师需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诗意因素、人性元素、审美因素, 让学生感受如诗般的语言, 如诗的意境, 如诗的人性, 以美激智, 以美怡情, 以美育德, 以美启思,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遨游语文诗意殿堂。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 本身就蕴含着古韵之美、诗意之美。譬如《蝶恋花》、《雨霖铃》, 富有音律美, 极具意境美、情感美。

再如沈从文的《边城》, 蕴含着人性民情、风物山水诗意化的特点, 语言与整体结构均流动着人性诗意, 呈现出一种渺远而清幽的氛围, 深深沉淀了诗意般的湘西社会与优美的自然环境。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细细体会本文的语言文字, 感受本文的意境, 领悟人性之美, 发掘文章结构之美, 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丰富文化底蕴。

第一、如诗般的意境。在《边城》一文中, 萦绕着悠然、唯美、淡雅的诗意, 寂静而美丽, 古朴而神秘, 散发出远离城市喧嚣的清新、明丽的纯净气息, 意境如诗。即便没有去过湘西, 读着《边城》, 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优美画卷:层峦叠嶂, 小溪环绕, 潺潺流水, 两岸绿树遮掩, 树枝轻掠水面。放眼水面, 一条渡船横躺其中, 船上一位老翁手撑竹竿, 一位双眸清明如水晶的女子站于水岸边, 一只小狗尾随其后……如此便构成勾勒出一幅闲适恬然、宁静优美的湘西田园山水图, 蕴含简朴而诗意的意境。

第二、诗意的文字语言。虽然本文语言平实, 以简单句式为主, 却引人入胜, 读来富有节奏感, 诗意盎然。因为这些通俗易懂的语言营造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意境, 单纯朴实的文字本身也是一种美。如人物语言的蕴藉蕴含诗意。本文中的人物对话虽较为口语化, 看似简单而平白, 实则经过了作者的精心选择与加工, 将人物情感与内心冲突不露痕迹的融入到对话中, 细细品味别有一番滋味在其中。比如老船夫押了一口酒, 低低的说:“好的, 妙的, 这是难得的。”表面上是赞美酒不错, 实际上在老船夫心中要赞美的是二老傩送, 借酒赞人, 蕴含一语双关之妙。同时, 本文风俗与景物描写也富有诗意。另外, 本文的结构也如诗。在《边城》一文中, 沈从文运用“反复叙事”的写作技巧, 使得这部小说具有诗化、散文化的特点。此外, 《边城》一文中, 人性如诗、心境如诗, 令人回味悠长。

二、组织诗意活动, 激起情感涟漪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的智力发展。”同样, 在高中语文诗意化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融合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与人文教育, 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手段, 不着痕迹地积蓄同学们的感情, 激荡情感涟漪, 启迪学生智慧, 润泽学生心灵, 构建美的、诗意的语文课堂。

第一、诗意动情的导语, 引入入胜。如教学《声声慢》时, 运用生动诗意的导语, 吸引学生注意力:轻抚历史尘烟, 在那瑟瑟秋风之中, 缓缓走来一位才华横溢的宋代女词人, 但见她衣着素雅, 而面容却无比憔悴, 其神情也愁苦万分。当金人那无情的铁锤砸烂了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时, 也震碎了她繁华的梦, 自此, 她尝尽了家国之恨, 饱受亡夫之痛, 历经颠沛流离之苦。此时, 深处瑟瑟秋风中, 看着那满地的衰败菊花、落寞的梧桐、绵绵的细雨, 她怎能不百感交集, 愁上心头……而后播放相宜的音乐, 深情并茂的吟诵本课所学的新词——《声声慢》。这样, 让学生感受到全词沉郁凄怆、哀惋悲凉的感情基调, 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构建诗意语文课堂的策略 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A-

0082-01

语文是最具诗情画意和人文情怀的学科。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应当充满诗意,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给予学生审美启迪,让他们体会到诗意语文课堂的魅力。诗意的语文课堂是指在语文课堂中创设诗意的情境,让语文教学呈现和谐的美感。那么,如何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在言语互动中打造诗意的语文课堂

诗意的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对话的语文课堂,是师生在情感、思想等方面进行交流、碰撞的过程。学生在这种诗意的语文课堂中能获得个性的发展、思想的启迪。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语表达,实现与学生情感的沟通,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丰富情感和生命体验,进入一种独特的情境中。

下面,我们来看看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长相思》一文的做法,体会他如何通过言语互动创设诗意的情境。

师:同学们,在这篇课文里,我们看到了长途跋涉的场景,看到了翻山越岭的场景,看到了孤独沉思的场景。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他魂牵梦萦的故乡会是怎样的一种画面呢?请大家用笔将这画面写下来。

学生在背景音乐中书写想象中的画面。

王老师在学生的写话过程中适时提示引导学生:“在纳兰性德的记忆中,有可能是几个亲朋好友坐在一起,边说笑边喝着小酒……也可能是在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到遍山野花的郊外踏青……还可能是一家人坐在一起拉拉家常……”

在王老师的提示下,学生展开想象,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作者纳兰性德记忆中的画面。而后,王老师对学生们看到的画面进行总结。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们感受到了美的体验,仿佛身临其境一般。“我们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这样的教学语言贴切生动,而“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孤独沉思”等词语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体会纳兰性德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王老师独特的教学语言,使得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情感,获得真实的体验,使课堂教学充满深情和诗意。

二、利用资料辅助教学,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

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除了利用言语打造生动的情境,还可以利用各种资料辅助教学,对文本进行拓展延伸,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其中,立足于“美”来选取教学辅助资料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也是教师常用的做法。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是一篇文言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出示作者的另一篇也是表达与民同乐思想的散文《丰乐亭记》。学生通过对比解读文本之外的辅助学习材料,能够了解到作者对身边的事物的珍惜之情,在他眼中,老人、儿童、田园风光等都充满了勃勃生机。而他所管辖的滁州,从战乱到和平,安定来之不易,现在百姓安居乐业,他也沉浸在与民同乐的喜悦当中。作者欧阳修虽然曾被贬谪,但他能够通过寄情山水田园来祛除内心的愁闷,而当他看到理想得以在自己治理的滁州得以实现,则非常开心。在教学中适当添加教学辅助材料,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还可以给单一枯燥的语文教学添加诗意,营造诗意的语文课堂。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

语文是一门富有感染力的学科。假如语文教师的教学缺乏情感和诗意,那么就无法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诗意,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教师应当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一种精神愉悦,而教师自身则应当具有诗人一般的气质及魅力。

教师要拥有良好的情绪,具有诗人般的激情。实践证明,教学中教师良好的情绪能够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因此,教师从走进课堂的那一刻开始,就要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要有诗人般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苗,促使学生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韩军上的语文课极富激情,如他教学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时,一开场,便用爽朗的笑声面对在座的近千名师生,大方地介绍自己。而在朗读课文环节,他读得情感饱满,忘情投入,在场听课的师生都进入了他营造的情感场。

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是新课程的要求。教师除了要善于营造诗意的语文教学情境,运用诗意的教学语言,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引导学生感受语文的诗意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诗意语文的策略 篇3

大珠小珠落玉盘——高中语文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策略【机

构】

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诗意语文沙龙【本期嘉宾】

谭付波(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第一中学)

钱炬(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

代利梅(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本期策划】张金波 【本期主持】张金波、李丽平【海报设计】郑宏瑞 一号嘉宾:谭付波,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第一中学语文教师。2013年荣获云南省曲靖市高中优质课教学竞赛一等奖,2014年荣获云南省高中优质课教学竞赛一等奖,2015年荣获云南省省级“优课名师”荣誉称号,2016年,荣获第五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课一等奖。云南省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审定专家,曲靖师范学院外聘教师,曲靖师范学院“卓越语文教师计划”导师。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考试与研究》等发表教学类文章二十余篇。二号嘉宾:钱炬,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2011年参加云南省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竞赛荣获一等奖第一名。2014年,参与“经典语文”主张与“亲近经典”语文专题阅读实践,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5年,主持云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案例研究》,评为良好。2013年加入云南省任玲名师工作室并荣获工作室“教研能手”、“优质课教师”、“金牌成员”等称号。2015年被评为曲靖市市级名师。

三号嘉宾:代利梅,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云南省教学能手,省五一巾帼标兵。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从教九年来,以一份诚挚的坚守和一颗朴素的心,踏实而务实,一直走在学习的路上。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幸得恩师们的提携和指教,得以在更高更广阔的平台开阔视野。相信“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爱语文,也爱生活,课堂坚持以这份爱给学生以感染和引领。

诗意语文沙龙,是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继诗意语文微信公众号和诗意讲坛之后,隆重推出的又一品牌。诗意语文沙龙,是一档谈话节目,每次邀请来自天南海北的三位语文教师,就某一话题展开深入讨论。或语言,或文学,或教学,或进修,海阔天空,自由驰骋。有朝气,有锐气,有勇气,有生气,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里有语文思想的碰撞,有诗意情怀的交融,是青年才俊大展才华的魅力舞台。

课堂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而教学问题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师生围绕教学问题展开研讨,是课堂上师生对话的主要形式,是思维的碰撞、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融,更是生命的成长过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问题设置得有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益。语文课堂上,教学问题要不要预设?怎样预设?本期沙龙,来自彩云之南的三位教坛新锐将围绕这些问题呈现精彩解读。

大珠小珠落玉盘——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策略

开场

谭付波: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尊敬的各位专家,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诗意语文团队伙伴们、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第一中学的谭付波,身处彩云之南的我们,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早年——祝愿大家新年吉祥、幸福、安康!辞旧岁,语文教师何曾苟且;迎新年,诗意团队奋力前行。此前,身处北疆的一菲老师看雨雪纷飞,银装素裹;身处南国的朋友观碧波荡漾,潮起潮落;身处东地的伙伴待红日初升,其道大光;身处祖国西南的我们听鸟语,嗅花香。而此时,我们在一菲老师的感召下,我们共同聚集在“诗意语文”的旗帜下,在诗意团队里追名师脚步,享语文盛宴,胜友如云,高朋满座,四美具,二难并,观语文之博大,察团队之强盛。我们今晚的语文沙龙就此开始。同时,今晚参与活动的还有团队的两位好朋友。下面请两位朋友和大家打个招呼。

钱 炬:大家好!我是来自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的钱炬!

代利梅:大家好!我是来自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的代利梅!

问渠那得清如许——设问的价值

谭付波:昨晚金波老师说我们的沙龙是苍山的月呢,还是洱海的风?是大理的塔,还是丽江的城?谢谢金波老师,他一直指导着我们的这期沙龙活动。如果大家能来曲靖,我们带大家去领略珠江的源头活水,罗平的金色菜花,还有爨文化的神韵,欢迎大家莅临曲靖!有我们,您到曲靖也就到家了。当然,今晚,我们还带着虔诚的心,火热的问题来向大家学习!敬请大家不宁赐教!我们的话题是:大珠小珠落玉盘——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策略

都说演员一台戏,医生一把刀,教师一堂课。课堂是我们每个教师安身立命之本。在课堂上,大家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课前备课时分明是这样设计的,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情形却相去甚远——有时是学生漫无边际的谈,远离了重点;有时是有人打破沙锅问到底,消耗了时间;有时是有人心不在焉,闹出个小事件扰乱了你的教学思路;有时是不知道如何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转化为对学生的要求……凡此种种,它几乎不可能让你永远的称心如意。它似乎总以一种美丽且傲慢的姿态站立在你的面前,在那灯火阑珊处,或者与你的美好期望擦肩而过,或者与你的美妙设想激烈碰撞……它是什么呢?它就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有思考。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问题而引发的。所以我们要善于设问,让学生思考,体会,感悟,唤醒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由此,我们语文课堂不能是知识灌输的课堂,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来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同样,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以课文为依托,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实现学习目标。这样,教师必须为学生架起沟通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而针对文本设计的问题就是桥梁。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引爆器,它能够开启学生思维的阀门,让思维之流奔流不息。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也能够把学生快速引进文本,让他们与文本对话,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同时也丰富和净化了他们的情感,提升他们的境界。

钱 炬:有道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使学生对一堂课的知识产生学习研究探索的兴趣,那么创设问题情境是核心和关键。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学会学习的有效尝试。只有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提出他们在探索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探索、合作,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以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才是学生获取、理解知识的途径。课堂问题设置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不仅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而且影响到教师个人教学水平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好的问题让学生沉浸在文学遐想的涟漪之中,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的动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答问时反馈出来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协调教学活动,或及时改变教学内容,或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或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代利梅: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常常处在一种潜伏的状态之中,要激活这种状态,就要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设计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

乱花渐欲迷人眼——设问的现状

谭付波:一个好的设问,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豁然有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维向纵深发展,收到令人惊喜的效果,一个不好的设问,会限制阻塞学生的思维和兴趣。课堂就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主线。问题是线,才能把文本里的“珍珠”,学生主体的“珍珠”,教师主导的“珍珠”窜在一起,即让“大珠小珠落玉盘”,又让“海上明月共潮生”。我们的课堂现状中,这根线用得怎么样呢?针对这个问题利梅老师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先听听。

代利梅:提问,是教师全部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语言活动,它可以运用到新课的导入、新知识的讲授、课堂练习、分析归纳等活动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需要教师课前根据学情、文本和学习目标预设,课堂教学提问运用得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并非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目标。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很遗憾地看到,课堂教学提问过程中的“繁、难、偏、旧”等现象仍然存在。首先,我们青年教师可能常常以课本为中心,以标准答案为准则,被动施教,更专注于讲授,课堂上可以把一个内容讲得很精细很深刻,可是却不能以设问的方式引领学生去思考探究;其次,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性提问较多,包括:不能紧扣教学目标设问,忽视学情、提出的问题过简或是过繁,问题较多较琐碎、设问没有梯度、缺乏逻辑,提问时机不当,问题表述不恰当等。再次,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习惯性提问也很普遍,比如教师常用口头提问语言“是不是”、“对不对”、“行不行”,提问缺乏趣味性、不能有效诱发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等。这类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不仅达不到提问的目的,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不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我们就结合现实分述一下目前语文课堂问题预设的现状:1.不能紧扣教学目标设问,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解决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应该是首要任务。可在实际教学中,有时候我们只是漫无目的的发问,忽略甚至脱离了文本特点和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有些教师往往喜欢把课堂教学提问的形式固定化,采用同一个提问的模板,如“本篇文章共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并且以教参上的“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这种教条式的提问只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他们不但不会主动去思考,反而会参照辅导书念答案。一堂课下来,老师和学生都感到很辛苦,而整堂课的教学任务却还没有完成,造成了教学效率低的局面;或者教师问得随意,学生照模式化提问进行模式化回答,貌似回答迅速,课堂进度很快,但是教学效果基本没有。2.设问忽视学情,多从教师自身角度考虑问题,无效提问过多

教师提问须根据学情、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答。可现实中,教师过于从自身出发,越俎代庖,设问时,缺乏深入的思考,使学生的疑惑点、兴趣点和关注点被老师忽略,所创设的问题太简单或者大而空,没有启发性,难以引发学生思考。比如我们有时候喜欢无疑而问,“这样做对不对?”“好不好?”“是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等等。这些类同口头禅的提问学生根本不需要思考,会导致他们用简单的合唱式回答,既体现不出问题的价值,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大多数教师都会或多或少的使用这种提问方式。另一种情况是所提问题大而空,即所提问题太复杂。对于过于复杂的问题,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最后只能教师自己回答,这样的提问也达不到最终的效果。如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读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与其它文章相比较,它在语言上、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由三个问题组成的,后两个问题又很宽泛,学生听完教师的提问后很难一下子把所有答案都组织出来。3.问题较琐碎,散、乱、随意性大,难以提纲挈领

好的提问应紧紧围绕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适应程度,问题设置要有针对性,提纲挈领。一篇文章可以探究的知识点很多,而一节课的时间又非常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教师处处设问、层层设问,学生忙碌的回答教师的问题,自己探索发现问题的机会少之又少。有时候我们为问而问,忽略了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贪多求全,问得盲目、琐碎,缺乏联系,使课堂陷入冗杂繁复的“满堂问”中,从而造成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把握不够完整。4.设问没有梯度,连续提问之间缺乏必要的逻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一些问题的设计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在解疑过程中掌握知识。但在实际教学当中,我们常常存在设问没有梯度的问题,加之具有逻辑顺序的问题可能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我们往往就会忽略中心问题,从而导致没有明确中心的发问,没有逻辑顺序的漫天发问。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往往一开始就问一些比较难的问题,如:“怎么样?”“为什么?”“怎么看?”等,反而把“是什么”这样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放在后面,造成整个课堂提出的问题次序混乱。这样不仅使学生一开始便产生了畏难心理,不利于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提问的逻辑不严密还表现在提问时机选择不恰当上,即不能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恰当提问。提问的时机过早则学生对教材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相关的知识准备,导致启而不发;过迟则问题已经解决,再提问则味同嚼蜡,令人难以提起兴致。5.问题表述不准确、含糊笼统

在问题的表达方式上,我们有时候会出现不准确、太笼统、让人不知所云的发问。问题提出来,学生一头雾水。比如“你对这篇文章有什么印象?”或者“我们上一次讲了什么?”等。再如有教师在执教《游褒禅山记》时提问:“作为一篇山水游记,王安石为什么要把写作重点放在议论上?”,这个问题没有提示,也没有问题限制和问题导向,显得笼统宽泛,学生无法找到思考和回答的切入点。

设问缺乏开放性、趣味性,不能有效诱发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提问是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投入学习。有些教师片面地把启发式教学这一教学方法理解为教师提问,然后组织学生回答。问题的设计上,缺乏开放性、趣味性,以致于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开放性提问,要求教师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标准答案”,而是对学生的有“创见”的答案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求异思维的轨道上进行创造性思考。有些教师担心课堂不可把控,就不能设计出好的开放性提问,自然就不能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

这些都是课堂教学中设问存在的问题,可见,课堂上会不会提问,提问后会不会导答,是课堂教学提问艺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如何科学的设计课堂问题,真正唤醒学生的思考意识,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谭付波:利梅老师深入剖析了课堂设问的现状。钱炬老师你怎么看?

钱 炬:我觉得利梅老师抓住了课堂设问存在的几类主要现象,这是我们青年教师都会出现,但都应该避免的问题。由此,我们就更能体会课堂设问是一门艺术,运用的好,能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谭付波:教学问题的设置,是课堂上师生对话的主要形式,是思维的碰撞、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融.是生命的生长过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问题设置的有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益。总结一下,在现存的课堂中,教学问题设置存在以下误区:

(一)问题过碎,雾里看花

(二)问题过难,望而却步

(三)问题过易,浮光掠影

(四)问题偏位,缺乏弹性

(五)问题过窄,浅尝辄止。佛语说:“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从一粒沙、一朵花中看到广袤和绚丽,需要教师具有一双慧眼,把课文放进源远流长的文学长河里,结合学生的语文素养,深入浅出地引领学生去思索、探究、感悟。

谭付波:陶行知在《每事问》中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钱梦龙老师说:“每堂教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读中的所感之处,精心设计问题,或以大颗石头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尽管一般人认识到设问的重要性,但真正善问的教师并不多。因为,设问是一门复杂的需要不断探索的教学艺术。托尔斯泰在谈起《复活》的创作时说:“我的小说的每一个情节,不是独出心裁,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课堂上所设问题也是如此,每一个问题都应精心设计,独出心裁。那么怎样设计好问题呢?先请钱炬老师谈谈。

众里寻他千百度——设问的策略

钱 炬:根据教学活动的认知目标有低级和高级认知设问之分。低级认知设问即回忆、理解、应用性的提问,而高级认知设问是指分析设问(要求学生通过分析知识结构,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事件的前因后果,最后得出结论的方式。)综合设问(要求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把教材中的概念、规则等重新组合的提问方式。)基于这样的特点,我对课堂设问的策略有以下思考,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文本层面1.课堂设问的取舍源于文本特色和教学目标的设置。粗略的按照文本体裁来说,每一种文体所对应的问题预设方式都会有所区别,再加上时代背景、作者背景等因素,每一篇文本就具有其独特性,所以课堂设问就有了不同的取舍。另外,即使相同体裁的文本,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所设问题的角度也会不同。关于这个方面的体会,我曾在上《方山子传》时做过一点尝试,跟大家分享探讨。在阅读《方山子传》的过程中,我在第一遍解读字词句的意思时,发现了文中有几个疑问句比较难理解,在第二遍梳理这几个句子的翻译时,我产生了疑惑:文章标题是《方山子传》,应该集中写传主,而这几个难解的句子又都是作者苏轼问的,于是顺着这几个问句就发现文本的特色之一:文中处处有作者。第三遍我把重点放在传主方山子身上,把文中关于他的词句找出来就发现文章中有很多强烈对比的地方,于是抓住“异”字,将方山子的特立独行串联起来,人物形象的鲜明就出来了。第四遍读文本的时候,我主要发现了文章的两个细节:一是方山子面对苏轼说自己被贬黄州的缘由居然只是“俯而不答,仰而笑”,从这里入手来挖掘苏轼塑造方山子形象的意义。二是文章最后一段说:“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这个细节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多异人?为什么方山子又能见到他们?这样就引出文章的另一个特色:含而不露的奥妙。我把自己想讲的问题做了一个梳理,发现这篇课文的设问可以从文本特色入手,文章的独特除了人物形象之外,文本本身的安排也是很有特色。第一段就已经交代了传主的人生经历,那么后面几段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除了对传主的细节补充,就是作者的存在了。从这点也找到文本之“异”。另外,我又根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抓住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特征理解其所寄寓的情怀。依据这个目标,我就把之前的方山子人生对比改成以“异”字为主的几个方面,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基于这两点,文章的整体就用一个“异”字统一起来了。人物之异、文本之异、细节之异,这些都是作者想要寄寓的情怀而产生的,这样,课堂有了明确的中心,设问的取舍自然就顺理成章了。2.课堂设问的逻辑性来自于所选择文本的切入点。每一个授课者对课文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课堂设问应该紧扣教材,有一定的探究性,能推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和积极感受,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沟通。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丰富的“留白”之处,引导学生思考和感知,充分发掘作者未写出来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对文本进行补白,那么就会激活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的思维得以碰撞,情感得以激发。

代利梅:文本解读的推进过程是以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为依托的,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我自己感触颇深的就是如何有梯度有逻辑的设计问题。我在几次参加课赛的过程中这个问题都有明显的暴露出来,比如说设计问题的时候自己考虑了文本特点,也考虑了教学目标,但设计出来的问题如何有效呈现却成了问题,只有结合教学目标、文本解读的思路、学情认真揣摩,思路才能清晰。比如参加省课赛的时候,我的参赛篇目是《小狗包弟》,我的教学目标是把握文章的情节与作者的感情,分析作者通过叙事或隐或显地表现感情的写法,重点解读巴金的反思精神,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我的设计是通过让学生在明确“那狗、那时、那人”的基础上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来实现教学目标的:“为什么包弟会变成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送走包弟意味着什么?”“送走包弟,巴金是否解脱了?他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巴金不能原谅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你觉得他该不该被原谅?(巴金是否因送走小狗而幸免于难?文中的哪些叙述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对巴金生活的影响和身心的迫害?)”“既然不是巴金的错,那他为什么要如此反思解剖自己?我们要从巴金这里借鉴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要在一堂课内解决,尤其是要解决后面两个相对开放性的问题,除了要给学生一定的知识补充外,设问的逻辑尤为重要。我们知道人的思维是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的,遵循这一顺序来提问,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就会很快打开学生的思路,从而让他们有茅塞顿开之感。当时通过任老师的指导,我紧扣巴金对文革的反思,在各个子问题间梳理逻辑,紧扣本文“以小见大”的特点,争取问题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剖析,来带领学生一点点体会巴金作为一代良知未泯的知识分子对那一段历史的沉痛书写。后来的教学效果也证明,学生对理解作者反思精神的价值追问是存在难度的,如果我们绕开简易问题的梳理,不会根据课堂的推进选择恰当的时间提出问题,那学生将很难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综合,进而创造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学生层面

钱 炬:刚才丽梅老师谈到课堂设问现状中很容易忽视学情,导致无效性设问过多。所以,我们在课堂设问中还应该以学生的问题作为课堂设问的起点,从学生的疑惑点和关注点入手,能增强课堂设问的准确性和巧妙性。这样的方式能避免课堂设问过难或者过简单。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而问题过于深奥会使学生不知所云,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有效的课堂设问应该是能真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问题。关键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难易适中的问题,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性。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思维,如何冲破教师的经验束缚生成课堂从而获得新的节点,这需要我们思考并努力追寻。“把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是让学生首先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而画出自己的起跑线,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生成问题从而促进课堂生成” 把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既是教师洞察学情的重要渠道,也是研究学生和自我专业成长的良好途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学生提出问题,就意味着学生拥有着很大的自由空间,但并不是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由学生讨论、任意发挥。如果以“还课堂给学生”为借口,降低和退化了教师的能力,把教师边缘化,那么,课堂就不是师生都双赢的场所。课堂一旦打开,就充满着很多不确定性,如何筛选和过滤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利用好课堂资源,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智慧。

谭付波:钱炬老师的一席话触动了我思绪,想起了2014年曲靖市课赛的场景。当时抽到的课文篇目是人教版必修一表达与交流部分——“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当时就惊呆了,吓死宝宝了,即使用尽洪荒之力,也是无能为力。回到宾馆,打开电视,江苏卫视正在播放大型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我记不得当时是谁相中了谁,但是,我相中了这个节目的板块——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抉择。我结合当时学生对这一节目的追捧,我结合当时是秋季,就确定了三个问题;

一、亲近秋天,找秋,走出教室,找出秋天的代表性景物;

二、亲近文本,读秋,文本中用了那些写秋的技巧;

三、亲近心灵,写秋,写一段300字的关于秋景的文字。这堂公开课结束了,获得满满的点赞。钱 炬:付波老师真是机智过人,随时随地都充满了教学智慧。在这方面,我们工作室的何英老师做了很多尝试,在董一菲老师主编的《高中语文经典篇目同课异构与点评》一书中,何老师就是以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设计的起点,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课堂设问的,这一点得到了张玉新老师的充分肯定和赞赏。

教师层面

首先应该修炼寻找主问题的功夫。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都会遇到一种情况,对文本有了很好的解读,但是课堂呈现并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其中的一个环节就是我们要思考如何寻找一个切中要害的主问题,以此来呈现对文本的思考。我前面跟大家分享的《方山子传》的设计也可以很好的印证这一点。用一个异字统摄所有的设问,以此为主问题来展开,既能很好的照顾到课堂设问,也能体现文本的独特解读。利梅老师刚才跟大家分享的《小狗包弟》中也是抓住了巴金先生的反思这个主要问题进行课堂的逻辑性思考,这不仅是主问题也是极好极准确的切入点。

其次,课堂设问应注重激趣。教师应在课堂中以巧妙有趣的设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因此,课堂设问应努力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角色的体验,能使学生深入使学生的阅读更投入,感受也更真切有个性,体验也更深刻和丰富。孩子们在愉快宽松、和谐互动的教学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趣味中获知,促进学生思维更深层次的思考。我感受最深的一次课堂实践是在上《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这个梳理探究的内容时,一开始我按照课本所给的内容上结果令人大失所望,除了带着学生多认识一些成语之外,没有达到任何梳理探究的目的。在任玲老师的指导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设问:首先以请5位同学分别用一个成语描绘自己的家乡为导入引出设问:什么是成语?同学们都能说一些成语,但是却不能准确地概括出概念。所以,激起大家对成语概念的思考。接着展示几组成语并设问:这些成语的来源是什么?能挑出其中一个,给大家简单复述故事或者点明成语的出处,并讲讲它的含义吗?这个设问既让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关注,又不死板的照搬,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通过梳理列举弄清了成语的主要来源,其中,在梳理文人作品这个来源时,我又补充呈现不同作品中的成语,让学生猜一猜。不仅激发学生的好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一本厚厚的成语词典中,绝大多数都是有出处的成语,范围涉及到诗、词、文化典籍、小说等多种文学样式,并经文人使用,广泛流传。例如《论语》中就有大量的成语。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的许多词汇已经变成了一个民族普遍使用的词汇了。这样,简单的成语罗列就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很好的照应了题目。当学生明白这一点的时候,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讨论探究成语中的文化信息。追加设问:在众多成语中,有关“家庭”的成语有很多,请每个小组列举几个,并想一想这些成语承载了怎样的文化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见到听到的与“家文化”相关的成语,在师生对话中有了很精彩的课堂生成,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成语不光是一种简单的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是文化最简洁而厚重的表现形式。最后,我安排了一个探究实践:能否仿照《中华文化之歌》写一首短小的成语歌诀,要求有文化内涵,意思连贯,读来朗朗上口。这个环节将前面的梳理结果让学生在具体的一个问题中得到呈现,而通过自己的寻找和仿写又很好的体现了探究的方式。一节课下来,同学不断受到已知和未知的融合和挑战,学习的兴趣和收获实现了双赢。

再次,教师在课堂设问中的语言表述一定要准确、恰当,避免宽泛笼统,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每一次精心打磨的课堂无一不是在设问的表述上下过功夫的。我理解的准确恰当应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应该包括让学生以什么方式完成对什么具体问题的思考,最终如何呈现。

谭付波:一句话,只要巧预设,善于捕捉生成,我们的课堂才能洋溢着创造的激情,弥漫着生命的气息,出现真正的精彩!如何做到预设与生成合理共存呢?我想引用窦桂梅老师说的“三个维度”浅谈看法。

一、设问讲“温度”,生成将“为有源头活水来”。

课前的充分预设与课堂的精彩生成都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的重要因素。具有较高语文素养的教师,她的课堂犹如一团烧得火红火红的火,低温的时候,柔情似水使人陶醉;高温的时候,激情奔放,使人热切,容易焕发,产生智慧火花的碰撞。能与文本融为一体,又能带领学生超越文本,与文本真真切切地对话。对学生的引领轻松自如,不管是听课的人还是上课的学生都会被她感染与深深折服,除了本身的语文素养外,还要能很好地把握预设与生成的“温度”问题。

我们知道,再有水平的特级教师都得备课,而且备得更透彻,只有这样,她们才能在众人面前,如行云流水般驾驭课堂。遇到突如其来的生成问题,能解决得游刃有余。不难想象,预设不足,犹如做饭时温度不够,煮糟了米饭,难以生成;“预设”过度(某些老师会为了自己的课更具有观赏性,变课堂的生成为课前的演练与提示),犹如做饭时温度太高,火过猛过急,容易烧焦。为生成而生成,学生难以消化,课堂好看不实效。只有把握好预设的“温度”,才能有真正的生成,才能让生成犹如课堂的一眼清泉鲜活长流,欢快跳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二、设问有广度,生成“满园春色关不住” 预设是对生成的丰富、拓展、延伸,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一般人习惯顺向思维,教育家赞可夫说得好:“我们要让学生研究某一事物时,既能从一角度看问题,又在必要时,改变角度看问题,或者同时从几个角度看问题,运用逆向思维,这是创造性思维的萌芽。”这就强调了从小打开学生思路的重要性。语文课堂很多时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因此我们要给予学生一个广阔的课堂,让学生的思维可以在课堂上驰骋。在教学同一句话时,采用调换语序变换读法等教学艺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句子,这就是打开学生思路的好例子。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可能会得出许多新颖的个性化的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对文章容易产生个性解读的部分进行充分预设。

三、设问有深度,生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一方面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学程序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从教到学生发展的轨迹进行开放的预设。另一方面,教学时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课堂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新方法。开放的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灵活对待“生成”性资源,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得到充分发挥,真正体现学生自主阅读的主体地位,创建充满灵性与人性的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生成”使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面对新课改,我们要在继承传统预设课堂的良好基础上,积极引入并探索“动态生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做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做到及时反思,扬长避短,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也是新一轮课改所积极倡导的。结束语

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 篇4

一、诵读经典,感悟诗意

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较大的阅读量。因此,教师要针对这一目标将诗意贯穿于学生的阅读始终,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名篇,从书中体会到语言的诗情画意。

学生缺乏阅读经验和挖掘语文内涵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有序地引导学生进入阅读文章的情境,跟随作者的思绪和情感主线体味作者传达出的诗意情境,将作者的故事和妙趣语言成为自身知识的一部分。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经典篇章的阅读中形成自身独特的感悟和诗意的情境呈现。通过诵读经典,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将会有较大的提升,对于诗意的感悟也会大大提升。只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学生就能够发挥自己的无穷力量用诗意的文字和语言抒发对语文知识的无限赞美和浓浓深情。

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时,需要注意选取不同类型的篇章,每一篇文章都具有它们独特的诗意,学生必须广泛阅读和吸纳诗意精华,才能逐步提炼出自己的“集大成”的素质。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在秋天里行走》《在严寒腊月的夜里》《尼罗河上的春天》《梦》等经典诗篇,在阅读后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

二、提升修养,丰富诗意

为了营建诗意的语文课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文修养和诗意的情怀和情感,并且能够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诗意和创造诗意。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和对诗意的感悟程度,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注意吸纳百家之所长,用丰富的知识充实和丰富自己,用满腔热情点燃诗意课堂,用丰富的语言、肢体、眼神、表情、手势将学生带入到诗意的环境中。

例如,教师在讲解《春》这一课时,首先可以用带有诗意的语言引入教学内容,感染和带动学生,如:“春天迈着风情万种的脚步款款走来,携着道不尽的绿叶,拂着诉不尽的绿花,踏着数不尽的绿草,所到之地,一拂袖,魁梧的梧桐树便如一排排士兵抽出了崭新的绿色长剑;所过之地,一甩发,娇媚的柳树便似一位位舞者绽出了柔美的绿色花裙;所处之地,一挥手,柔嫩的树苗便若一群群孩童吐出了柔软的绿色舌头。让我们怀着欢悦的心情,携着激动的心律,去感触风的柔、雨的润,去享受春天的柔情,去怀抱春天的芬芳,去翻阅那由春天这位作家勾勒而出的文章吧!”这样一段话不仅可以引入诗意课堂,也能激发学生的满腔诗意。

三、创造情境,营造诗意

诗性语文的发展需要在活跃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在轻松活跃的语文教学情境中,学生才能够自由发挥聪明才智和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用平等的态度和亲和的情感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自由发挥的机会,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思想。

为了营建良好的诗意课堂情境,教师必须首先对语文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面对面地和学生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为学生创建诗意的情境,在和学生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渗透诗意语文的内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诗意篇章,并且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理解,表达出对文章诗意内涵的认识。

四、完善手段,充实诗意

完善的初中语文教学手段能够为诗意课堂的创建创造有利的条件,教师要重视语文教学手段的创新和完善,让诗情画意充满语文课堂。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最为广泛且运用效果显著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技术,用动感的音像、画面和声音将学生引入诗意的语文课堂中,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诗意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自由,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实和丰富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内涵。

《诗意语文》的读后感 篇5

书中讲了文本细读也让我感触深刻,王松舟老师说文本细读就是一种方法,一种技术。就是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慢慢读,慢慢嚼,慢慢赏,才能读出味道来,更重要的他认为文本细读就是想王老先生所说的那样,“在文本中出生入死,你的精神,你的生命,你的灵魂就会脱胎换骨,等你从文本中出来时,你已经成为另外一个你了!王松舟老师说文本细读的终极意义就是细读自己。正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佛不度人人自度!”

追求诗意盎然的语文课堂 篇6

关键词:挖掘文本的诗意;彰显教师的诗意;诱发学生的诗意

王崧舟先生说:“让儿童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课堂上,是语文老师的天职。”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诗意盎然呢?

一、挖掘文本的诗意

课文中诗意点比比皆是,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挖掘,就能让课堂充满生机,学生充满活力。

教学《水墨徽州》一课时,我问学生:“文章为什么以‘水墨徽州’为题?”学生自读回答后,教师总结:“高低错落的粉墙、鳞次栉比的黑瓦、清幽静谧的石板小巷、古趣盎然的石雕牌坊与雾色朦胧的山水,这些元素在一起确定了徽州黑白灰的基调,这恰好与中国水墨画的精神契合。”这样的描述本就如一首诗。

二、彰显教师的诗意

文本的诗意离不开教师自身诗意的内涵。教师应该拥有诗意的情怀,用“诗人”的眼光去触摸教材,寻觅和挖掘文本字里行间蕴藏着的丰富诗意,用“诗人”的情思和智慧构建课堂,师生才能享受到学习语文的幸福。

三、诱发学生的诗意

语文课的落脚点和归宿是诱发学生的诗意,只有把学生带入诗意的境界,我们的语文课才算取得圆满的效果。

1.导语引发诗意的情感

现行语文课本的文章,语言美、韵律美洋溢在字里行间,教师的责任就是用富有鼓动性的导语,创设一种情境,引发学生强烈的诗情。

教学《游子吟》一诗时,引导学生理解了原诗内容及所表达的情感后,我问道:“浓浓的热汤里升腾着母亲的关

怀,三鲜馅的饺子里深藏着母亲的爱!我们能不能用诗意的语言来表达对母爱的感受,歌颂母爱呢?”学生争相表白。这不但让我和学生产生心与心的交流,而且让我们一起享受美妙丰盈的诗意历程。

2.多媒体渲染诗意的氛围

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开阔学生眼界,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与诗意的激情。

在执教《桂林山水》一文时,我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桂林山水美景后导入:“大自然是一个美丽的无与伦比的世界,每一座山都是一幅写着诗的画卷,每一汪水都是一曲跳跃着音符的旋律。同学们,用诗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你心中的感受吧。”

马卡连柯说:“教育是诗一样的事业。”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的心灵因充满激情和幻想而变得诗意盎然。

让温馨诗意永驻孩子的心底!

参考文献:

陈晓艳.感悟诗意盎然的语文课堂:听窦桂梅《游园不值》教学后感.教育教学研究,2010(15).

(作者單位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姜各庄镇苇厂小学)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诗意化 篇7

2011-06-14 16:45:00 作者:刘秀容 来源:紫金中学实验学校 浏览次数:76 文字大小:【大】【中】【小】

人们常说,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经史子集……面对如此意蕴深厚、丰富多彩的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应抓住“诗...人们常说,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经史子集……面对如此意蕴深厚、丰富多彩的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应抓住“诗意” 的灵魂,让诗意在语文课堂间流淌。近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试图构建一种能激发学生情感渴望,点燃他们心灵火花,使语文学习更具生机和活力的诗意课堂。

一、优美含蓄——人文与情感产生共振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情感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课堂上,一个好的教师应善于以自己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使师生的情感与文章蕴涵的情感相吻合,当喜则喜,该怒则怒,师生一道激动、平静、愉快、悲哀、得意、紧张、悠闲,让整个课堂“情意”浓浓,充满着和谐、诗意的氛围。

1.课堂流淌着人文美

学生心中有着一切美好人性的萌芽。课堂上,教师要发挥独特的人格魅力,用自身的人文蕴涵去滋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感受到教学的人性美,受到“润物细无声” 的人文熏染。

如:学习《小巷深处》这篇课文时,首先情景引入,教师走到教室门,拿了一支竹棍,闭上眼,用竹棍叩击地板,艰难地摸上讲台,说道:“同学们,瞧见了吗?老师扮瞎仅仅走了几步路,就显见了盲人生活的不容易。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主人公就是一位盲人。她是谁呢?你们也想和老师一样,真切地去感受她身上折射出的人性光辉吗?”然后,让学生在轻音乐中听课文录音,再自己读读,说说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同学们说了很多,但有一男生站起来后,一时语塞,哼哼了半天说不出来。此时,老师微笑着,说:“我知道,你心里明白,嘴上说不出来,是吧?”那男生点点头,老师非常信任地再笑着对他说: “一定是这样的。”并摸摸他的头,请他坐下。

这个教学环节中,老师的每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每一句朴实的话语、每一个不起眼的细节,都透视着对学生深深的关爱。这样的课堂,流淌着人文美的暖流,其美如诗。

2.课堂流淌着情感美

教育是什么,它可以是唤醒,是等待,是激励,是鼓舞,但教育首先是保护。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是极其脆弱的,他们渴望教师真情的滋润,需要教者关爱有加,呵护倍至。因此,一个好的语文课堂应是成全学生发展,保护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堂,应是孩子们在精神和肉体上都得到放松,并按照他们自己的个性,敢说,敢想,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争论甚至敢反驳教师观点的课堂。

二、激情飞扬——自主与互动相得益彰

教学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课堂上,学生通过互动享受到的是彼此思维火花的碰撞和灵感的相互启迪。

1.互动中求感悟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因学而教,为学而教,给学生自读自悟的权利,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亲近”文本,在平和的、无权威的交流中,生成一个个新的视角。

如《黔之驴》一文中,老虎吃掉驴,设定的结果、标准的寓意似乎早已成为定论。但是,学生在互动中获得的灵感绝非如此。请看下面一则教学片段:

师:驴能否避免自己的悲剧?

(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不能)

学生甲:我反对,我认为驴子完全能避免自己的悲剧。

学生乙:我认为两种可能都存在。

(师停顿片刻,投以赞许的目光。)

师:大家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很好!能说说理由吗?

学生丙:(胸有成竹)驴子无德无能,外强中干,不能避免自己的悲剧。

学生甲:(迫不及待)驴子完全能避免自己的悲剧,只要它善于从自身寻找原因来改变自己的处境,是可以化解眈眈虎视下的危机的。

师:(竖起大拇指)同学们都说得挺有道理。大家再想想,如果“好事者”负起责任来,驴的命运又会有怎样的转机?

(学生小组积极讨论探究,各抒己见,兴趣盎然。)

2.互动中求灵动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把自己当做课文中的人物去感觉、去体验、去思考、去交往,使语文教学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彰显个性,透射出生命的活力。

三、浪漫动人——生活与课堂交相辉映

生活中有许多美好诗意的事物。教师应将课堂生活化,让同学们在学习中充分享受这些如诗如画的东西。

1.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对课本所记录的生活和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阐释。学生要在学习中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从中获得生活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我们应当推开窗户,让语文课堂荡漾着生活的气息。在教学朱自清《春》一课中,我就尝到了甜头。《春》描写的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春天景象,但学生们对于生活景象的观察是无意识的,没有别人的提醒和引导,更多的时候是视而不见。于是,在揭示课题后,我就带着同学们拿着课本来到了操场的草地上,我先是把班上同学分成四个学习小组,指导他们分别从视觉、味觉、触觉、听觉等不同感官观察周围景象,并分别说说各自的发现。早春时节的风仍带有寒意,但同学们却一个个欢呼雀跃,兴致盎然,在寻找着自己的发现。而后,我和同学们围坐在草地上,分小组畅谈感受,朗读着课文“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你们可以想象在明媚的阳光下,在混着清香的春风中,在绿色的草坪上,有一群活泼孩子一边触摸着春的气息,一边朗读着课文,这样的课堂是多么的富有诗情画意。

2.让课堂走进生活。语文课堂相对于丰富的生活世界,是渺小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读好生活这本“大书”,听讲座、逛书店、看展览、观影视,乃至游山玩水,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让他们饱览更深邃的语文视野。实行新课程实验教材后,“积累与运用”方面的检测内容指向大街上的商店标牌、电视上的广告用语、车厢里的宣传标语、风景区的旅游标牌、地方上的风土人情……这些检测内容告诉语文教师,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让语文的学习走进生活。

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我们的课堂,就无处不在,我们的课堂就快乐、自由、浪漫而诗意。

四、物我两忘——个性与灵性珠联璧合

在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学生阅读中的多元感受,呵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闪现的智慧火花,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和灵性得到发展的港湾。教师要积极营造生动活泼、和谐自然的情境,善于以自己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使师生的情感与文章蕴涵的情感相吻合,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审美体验的乐趣中感“情”、动“情”,进入“欲辩已忘言”“物我两相忘”的诗意世界。

如在教学《骆驼寻宝记》一课时,我指导学生美读课文后,便戴上画有双峰骆驼的头饰,一瘸一拐地走在课桌之间的过道里,以动作引领学生进入了情境。很有意思的是,有一位男生扮演起了大公象,背上书包,把两只手放在耳朵下不停扇动,弯着腰跟在 “骆驼”后面行进。接着又有一位男生扮大白鹅,哦哦哦,拍着翅膀兴冲冲地赶路。我顺势鼓励其他同学也来扮小动物,一时间,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有的扮羊,咩咩咩;有的扮鸡,喔喔喔;有的扮牛,哞哞哞;有的学狮吼;有的在喊“寻宝去”……寻宝路上的热闹、嘈杂在课堂上再现。继而,同学们又按课文内容提示,一一退出表演,最后,“寻宝路上”看到的只有一瘸一拐的,默默行进的 “双峰骆驼”……

让语文课堂开出诗意的花朵 篇8

【摘 要】语文课堂应该诗意芬芳,语文教学进程也应充满艺术性。语文课堂应该让学生时刻处在诗意的氛围中,因为文学化的教育,才会脱离枯燥,才会远离平淡。本文从课堂导语设计、课堂教学进程、课堂教育过程等环节作了文学性的尝试。

【关键词】文学性 诗意化 教学进程 教育过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用文学性和诗意化放飞学生灵性的翅膀。长期以来,受应试模式的影响,理性和客观分析成为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病,重逻辑、轻直觉,重理性、轻感性,语文的文学性、情感性丧失殆尽,学生有小聪明无大智慧,有语文知识无语文素养。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可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文学的教育作用。我们语文教师更应该还原语文本色,让文学性回归语文教学,让语文课堂成为诗意栖息的乐园。具体说来,语文教学应注重以下环节的尝试:

一、文学性的课堂导语设计的文学意味

课堂导语的设计讲究艺术性,导语设计的方式和内容尽量要富有文学意味,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美而富有文学蕴味的导语可以先声夺人。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导语的合理设计可以“有效”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

1.精致的流行语的导入。流行语不仅表现为语言的诙谐精炼和文学色彩浓郁,而且易于激起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如在导入课文《我与地坛》时,可设计导语:“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一次次磨难,史铁生又怎能从轮椅走到文坛之巅,蜕变成文坛上一只飞舞的彩蝶……”。巧妙引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的歌词等,瞬间调动学生的思维情绪,有效将学生引入课文情境。

2.经典的历史文化典故的导入。典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恰当地以典故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对历史文化和审美探究的趣味,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如在學习《梅花岭记》,就可采用几副对联来进行一个设疑激趣式的导入:“数点梅花亡国恨,二分明月故臣心”。对联的出现不但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让学生在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进而增加文学积累、提高文学素养。

3.诗意化的语言的导入。朱光潜先生语:“诗是培养兴趣的最好媒价。”诗意化的教学语言不仅便于抒情,也易于学生进入情境。如在导入《雷雨》时:“初夏的第一次雷声,划破了久寂的夜空。穿过六十年的苍茫,又回响在我们身边。”短短几句诗意化的语言,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并顺利将课堂导入到《雷雨》的情境之中。

当然,课堂导入有法,但无定法。导入的要旨在一个“导”字。但“导”向何方,又如何“导”,关键有三点:要切合学生的学情,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有利于文本的有效解读。当然,还需顾及课文的类型和特点,甚至教学者自身的性格特点等,力求以诗意导出兴趣、导出重点、导出新意,并不断提高学生语言品鉴能力、审美能力,以实现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最优化。

二、诗意化的课堂教学进程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本身就是一堂充满审美的诗意化旅程;在一个充满艺术美感的氛围中,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思维佳境,在跌宕多姿的诗律中完成一次接受并汲取知识的过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赵丽宏《炊烟》时,先运用杜牧诗《山行》,描绘了一幅优美而瑰丽的“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景色,让学生先感受炊烟袅袅之美、古朴之美,然后由浅入深,对炊烟下的中年夫妇进行诗意化的审美,从而领悟出文章的主旨。在这次教学过程里,教师如同一位向导,学生在老师这个向导耐心的引领下,似乎在通幽曲径里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旅程。

在语文课堂中,无论是点评还是小结,设置一个优美的诗化情境就如同春雨一样滋润着学生渴望新颖、独到知识的心灵,这样的设置也极富感染力和吸引力,它不但能净化学生的语言思维,同时也能让师生在愉悦中形成思维对话。通常,优美的诗意化的语言,一方面增加教师的教学激情和课堂灵感,另一方面则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不断开启心窍。如执教老舍先生《想北平》,针对老舍先生“可是,我真爱北平”、“可是,我说不出”这些语言如何提升学生的理解?先让其热烈讨论,待答案已渐清晰时,教师进行诗意化点评:舒婷说,纵使我心中有一个汪洋,但流出来的却只有两滴眼泪;情到深处,大爱无言。这一点恰似最后的升华,让学生最终领悟出老舍先生对北平的爱之深、情之切。

三、关怀式的课堂教学过程

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教育应注重对生命尊严的教育,我们应该保护每一个学生脆弱的心灵。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课堂只关注知识传授,却少了生命的关怀;生命是一首诗,语文课堂应该是这首诗里最有意义、最优美的一章,心灵与心灵的相遇不应该是冷漠,而应充溢着温馨的关怀,教师应以自己的博大、浩瀚,引领一个个心灵走进生命尊严的殿堂。

而笔者在执教《让我许个愿》时,注意到学生在《感恩的心》的音乐中、在一例例母亲的大爱中,群情激奋,我突然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情感教育的良机,于是灵机一动,让学生也随作者一起对自己的母亲许个愿。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里,在感恩的情绪里,情怀飞扬,写出了一篇篇小短文,其中一篇:“让我许个愿,让我下辈子还做你的女儿!今生,我的顽劣让你一次次苦恼忧愁,我的任性让你一次次伤心流泪,我从幼苗开始茁壮成长,你却青丝变成了白发,失去了往日风华。妈妈,如果有来世,让我下辈子还做你的女儿!我定会做你乖巧的女儿,用一次次骄人的成绩、用我的温顺体贴让你的笑容永远绽放如花,妈妈,女儿永远爱你!”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声音颤动,真情自然流露,令在场所有人深受感染。

文学世界浩瀚无边,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的窗口作用,让学生透过这扇小小的窗口,仰望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星斗,并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使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受到人文的关怀,获得思想的启迪,取得审美的享受,最后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和修养。

读《诗意语文》 篇9

在他看来,人的底蕴就是人的精神能量、文化能量、高级的生命能量。没有底蕴,或者底蕴不厚实,哪怕你学会了全套的降龙十八掌,那也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没有杀伤力和战斗力。他说:“有些人课可以上得很漂亮,一片锦绣,万般风情,现场能把你唬得晕头转向、不思不想。但是,过一阵子你再这么一回味,一咀嚼,你会发现,这种课经不起推敲,花样繁多,漏洞百出,真正留下来的东西像孔乙己的茴香豆,多乎哉,不多也!他的问题不出在技巧本身,他的技巧可以玩得非常娴熟;他问题也不是出在设计和架构上,他的设计和架构可以说是别出心裁,很有创意。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依我看,还是底蕴不够,能量太小。语文课,在很大程度上教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甚至不是课程,而是底蕴。”

我非常赞同王菘舟老师的观点。语文是最具教学个性的学科,面对古今中外思想璀璨、性情灵动、文采斐然的经典之作,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迥然不同,这源于教师的个性特征及语文功底。每学期的学校公开课上我们也总能看到令人赞叹的精彩的课堂,咀嚼反思,感到语文教学的艺术设计固然重要,但它毕竟是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教学之本还是教师的知识底蕴。一位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语文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在这样的老师课堂上,你会如沐春风。中国文化灿烂古老,博大精深,语文教师作为传承祖国文化的使者,根本责任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素养和有文化气质的人。同时,新课程中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每一篇课文不仅涉及到学科基础知识,而且关联着人情世故、人生哲理、历史变迁、山川风貌、科技发展,大到天宇苍穹,小到微土尘埃。因此,我们语文老师要完成“传承文化”这神圣而艰巨的使命,重中之重就是加强文化素养,积淀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这底蕴从哪儿来呢?王菘舟老师说:“底蕴是书堆起来的”!他的藏书有六千多册!随时随地都在读书。这让我想起了窦桂梅老师,自1995年到,她的阅读量达到数百万字,记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50多万的文摘卡片。难怪他们能够游刃有余地把握教材和课堂,成为令人敬仰的名师!原因在于他们充满感情和兴趣地投入了阅读的海洋,积淀了宽厚和坚实的文化底蕴。

读了文章,反观自己,“名师”我自然无法企及,但“阅读”咱也可以!阅读精美的文字,享受温暖的阳光从文字中散发出来!读书永远不晚!从现在起我也要用读书这剂心灵鸡汤来滋养正在“气虚”的自己。“以内养外”“补血养颜”――腹有诗书气自华!底气足了,课堂上才会时时处处闪现亮点。

语文生态课堂必须是诗意的课堂 篇10

教师要有厚实的思想,学生才会有清澈的灵魂

语文课堂要充满诗意,必然要求语文老师有诗意的情怀。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手里只有教参,眼里只有考卷,心里只有分数,那将是语文教育最大的悲哀。那样,语文必然会在一个低水平段上徘徊和重复,那些被榨干了水分的“答案”,将一遍又一遍地被复制,被记忆。不管那些观点是多么精准,经过了专家们怎样的推敲,可如果它变成了所有人的思想,变成了众口一词的言论,那么它的存在和死亡还有什么区别?如果我们的学生只需要重复前人的观点,那么历史岂不是将会永远停滞不前?

语文课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老师借给孩子们的那双“慧眼”,承载的永远是老师眼里的风景,甚至还不是老师眼里的风景,而是已经程式化了的教参风景。要想让课堂生长出郁郁葱葱的思想、生发出缤纷绚丽的诗行,老师必须要有博览诗书的爱好、诗意高雅的情怀。只有教师的思想厚实了,学生的精神才能变得轻灵起来。

一次外出听课,听到执教老师讲《与朱元思书》一课。一开始,老师运用电脑播放的课文诵读,朗读者音韵铿锵,深沉蕴藉的诵读风格深深地吸引了我。这篇课文字字珠玉,笔笔禅心,听者不禁神游物外,境入空明。接下来,老师就开始指导大家诵读了。他罗列了五条诵读应该注意的技巧,却没有解释读这篇课文时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这其实是泛泛的指导,没有考虑本篇课文独到的个性与韵味。在赏析时,他罗列了画面美、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也都是泛泛之言,程式化的分析,完全没有深入挖掘作者隐入山水之外的诗意与情怀、思想与心境。笔者对此深感失望。

归来后,笔者忍不住重读这篇课文,含英咀华间,心旷神驰。“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着一“净”字,顿觉眼明心空。为什么呢?山水固然是“净”,难道作者的心不“净”吗?若无一颗澄净的心,怎么会观赏到澄净的景呢?“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任意”二字,大可咀嚼。“任意”,决不是急急奔赴目标,而是随缘任运,随心所欲。什么样的人,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什么样的经历与过往,才会让他获得这样的超脱与感悟呢?“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天下独绝”,这种说法仅见于吴均一人,经得起推敲吗?有人说过“富阳桐庐山水甲天下”吗?可为什么这里的风景在吴均的眼里如此美丽,而去过这里的其他人却没有这样的感悟?

仅仅从课文的第一小节中就可以品字析文,生出这么多的追问,而这些追问的背后,隐含的却是中国的山水文化,中国的文人情结,儒与释,禅与道,入与出,既纷繁纠结,又不动声色。而这些,均在课本之外、教参之外、课堂之外。诚然,我们不能要求初三的学生有那么深的思想和那么厚的底蕴,可是,我们的老师呢?笔者当时很想知道,那位老师爱这篇文章吗?如果爱,他会情不自禁地流露自己的真情,可是他没有,他只是很“公事公办”地解剖课文,这让笔者闷闷如有所失。当然,笔者的想法还没有放到课堂上去实践,也许实践后取得的效果还不如那位老师的效果好。或者如柳宗元所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高雅也许注定是要寂寞的吧。可是正因为学生对文本提不出任何有深度的问题,我们才更要问责自身,是不是因为我们平时带给他们诗意的思考太少了,才没有让他们养成挖掘文本的习惯呢?又或者,他们有自己的独特思维方式,如果是这样,何不让他们把眼中的富春江呈现给我们看呢?这也算是他们对山水的独到解读和个性创作啊!所以,笔者在这里探讨一下对《与朱元思书》的理解,抛砖引玉,让大家从文本中发现更多的奇珍,把我们的学生引入一个全新的学习境界。

课堂是一块土壤,只有朴素的黑才能酝酿出流淌的绿和飘逸的红

生态的课堂,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时刻以分数来论质量,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秋后的收成”。所以,笔者在这里发自内心地呐喊:诗意的课堂,是不能以施加过多肥料来追求更快的效率的,课堂是一块土壤,只有朴素的黑才能酝酿出流淌的绿和飘逸的红啊!

“诗意”不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词,它是脱离于效率与利益之外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想,当然,这也是我们教育者的一种追求与向往。语文课堂,不能以背诵取代思索,不能以理性扼杀感性,不能用知识替换情感。语文里有血肉丰满的人性,浩瀚渺远的历史,厚重丰富的文化。语文教给学生的是知识,更是智慧。工业品可以一夜之间遍布大街小巷,艺术品却需要精雕细琢,耐心打磨与酝酿。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我们要让这无限的可能成为无数种美丽的现实,而不是“统一一百”。

所以,笔者希望我们的语文老师,能够引领学生去看看桃花如何笑红了春风,桂花如何染醉了秋雨,荷叶如何托举了一个民族的情操,梅花如何更新了名士的情怀。而我们自身更需要向风花雪月问人间冷暖,向经史子集读过去未来。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的学生,必会成长为精神世界里大写的人,以真善美的思想与境界行走在苍茫大地上!

让诗意成为一种生活,每一节课尽量寻找诗意的元素

诗意的生活,是很多人的理想与追求。如果让生活充满了诗意,那我们就真的是在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了。当然,这种诗意需要我们坚定不移的决心和艰苦营造的智慧。若无决心,我们自己首先把课堂折腾得硝烟弥漫,那么诗意就会遥不可及。不要让纷纷扰扰的琐事干扰自己对诗意的追求,而要让自己的心守住灵台的清明,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自由地挥洒诗意。

诗意的课堂,在于每一节课的用心设计,在于细节处的精心思考,在于主题上的诗意升华。

比如,在教学《春》的时候,可以这样设计导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盼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探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醉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惜春。春天是抒写不尽的诗行,让我们吟咏不尽、赏玩不已。而朱自清的《春》,则又为春天写下了新的篇章……

比如,在教学《错过》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设计结束语:如果你错过了太阳,你千万不要再错过月亮。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就一定会打开一扇窗。让错过成为一种美丽,生命因为遗憾而完整。

当然,散文和诗歌本身就比较容易挖掘出诗意,说明文和议论文则难以向诗意靠拢。但是擅于阐发的老师还是可以从中找出诗意。比如一位老师执教《松树金龟子》一课时,她这样设计课堂:达尔文称赞法布尔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科学性),文学界尊称法布尔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文学性),请找出文中体现科学性和文学性的地方,体会本文“科学与诗完美结合”的特点;有人说法布尔是“一位以昆虫为琴弦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请找出文章体现人文性的地方。这样的教学设计别开生面,使文章的科学性和人文性都得到充分挖掘,真是一首耐人寻味的诗啊!

在课堂上,师生始终都要自觉地去追寻语言文字灵动组合的韵味。一句诗歌的适当插入,可以鲜活整个课堂。被诗歌浸润的学生心灵,处处涌动着美与真情的动人音符。作为老师,我们播种清泉,收获月光;播种雨露,收获芬芳;播种才思,收获诗行,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生存状态啊!

上一篇:社会分配体制经济学下一篇:气化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