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十篇

2024-08-12

江苏宿迁 篇1

近期, 江苏省宿迁市出台了《医疗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实施细则》, 统一了待遇标准, 提升了服务水平。

与以往医保政策相比, 《细则》给医保卡增加了9大使用项目:一是可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的体检费用;二是中医按摩、推拿费用;三是用于预防传染病, 注射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狂犬疫苗等医疗费用;四是购买有药准字号的药品;五是购买有消字号的产品;六是有食药监械 (准) 字号的普通诊查器械、电子压力测量装置、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计划生育用品;七是支付在定点运动健身场馆体育锻炼发生的费用;八是参保人员个人账户累计结余资金1000元以上部分, 可为直系亲属缴纳居民医保费或灵活就业人员医保费;九是退休后长期定居域外的参保人员, 个人账户资金可随养老金发给个人。

江苏宿迁 篇2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2015年1月, 记者从江苏省泗洪县水产局了解到, 2014年度, 泗洪县水产品出口创汇达1633万美元, 比2013年度增加200多万美元, 再创历史新高。其中, 泗洪大闸蟹出口600多吨, 出口创汇1386万美元, 同比增长率分别达43%和30%, 大闸蟹出口总量、创汇总额、同比增长量再居全省第一, 实现大闸蟹出口连续九年居全省县级之首。

近年来, 泗洪县以产品质量为主要抓手, 内塑品质, 外树形象, 开展大闸蟹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 保证了泗洪大闸蟹安全优质;组织召开专题会议, 为泗洪大闸蟹出口牵线搭桥, 在国际市场赢得了良好声誉, 为产品出口铺平了道路。

(www.bbwfish.com)

江苏宿迁 篇3

会上,徐耀新对宿迁市科协“一大”以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市科协“一大”以来认真履行社会团体职责,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团结带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宿迁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较大成绩。市科协坚持把科技兴农、科普惠农作为科协工作主攻方向,扎实推进《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大力举荐优秀科技人才,特别是今年实现单列以来,市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市政府下发了《宿迁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为宿迁科协事业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全市科协工作奋起直追、乘势而上,各项工作呈现争先进位的好势头。

徐耀新强调,宿迁市科协要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方向、明确重点,认真履行“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职能,积极当好推动产学研结合的主角、组织学术交流的主角、开展科普工作的主角、聚集高端创新人才的主角。他进一步要求,全市各级科协组织要努力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多做贡献,积极组织和引导科技工作者围绕宿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优势产业和重大课题,调查研究、学术研讨、决策咨询、建言献策,将创新要素引向企业和农村;要努力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多做贡献,深入贯彻《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强大联合大协作,搭建社会化科普大平台,扎实推进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工作,统筹城乡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要努力为推动科技人才成长提高多做贡献。加大对优秀科技工作者的举荐、表彰力度,积极参与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鼓励学会积极履行科技评价、举荐创新人才等重要职能,帮助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当好科技工作者之家。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团体发展规律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按照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的目标,努力把科协组织建设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民团体。

缪瑞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第一驱动力。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自己的事业抱负、科技专长同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增进民生幸福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进一步焕发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在“推进更大突破、实现全面小康”的火热实践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争取更大的作为。

他要求,全市各級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持服务大局,在推动跨越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充分发挥学科齐全、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推动宿迁迈上科学发展、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良性轨道;推进自主创新,在促进转型升级上有更大作为。积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推动“宿迁制造”向“宿迁创造”转变。深入开展“厂会协作”、“金桥工程”等行动,扶持壮大一批技术水平领先、产业特色鲜明、竞争优势突出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鼓励和支持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创新创业主战场,推动全市草根创业、全民创业向创新创业、企业家创业、科技型创业转变。要把开展学术交流作为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举办以高端、前沿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普及科技知识,在提升全民素质上有更大作为。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确保“十二五”期间所有县(区)创建成为省级科普示范县(区)。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的提升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完善科普载体,着力抓好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文明社区建设和科普“五进”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努力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突出人才优先,在打造一流人才队伍上有更大作为。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千方百计扩大人才总量、提高人才质量、盘活人才存量。积极探索开展科技工作者调查,完善科技工作者利益表达机制。健全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举荐、选拔任用、激励保障等机制,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大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不断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活力和创新激情。

此外,会议还审议并通过了宿迁市科协第一届委员会关于《提升科学素质 推动自主创新 为加快实现宿迁更大突破提供有力支撑》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宿迁市科协《章程》修改草案。选举袁恒为宿迁市科协第二届委员会主席,选举颜绍波、尹立新、吴培服、陈立昶、熊建文、周新虎、张秋香为副主席。(夏文燕 李静 罗列 赵磊 编辑:唐釜金)

(江苏省科协)

江苏宿迁中考真题语文 篇4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读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依次填写)

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zhì()、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wǎn()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读一篇篇散文,就像和一个个高尚的人在谈话。解析: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真挚”不要写作“真执”;“婉约”不要写作“宛约”;“隽永”应读作“juàn yǒng”。答案:挚 婉 juàn

2.填空。

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七律·长征》)___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他山之石,_________________。(《诗经》)

陶渊明的《饮酒》中,最能展现作者热爱自然、心胸旷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题目提供的上下句,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答案:江春入旧年 了却君王天下事 大渡桥横铁索寒 江山代有才人出 在乎山水之间也 可以攻玉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3.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

①随着全民健身事业的大力推进,令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应用到体育产业中。②花样翻新的运动软件,为健身者量身订制健身计划。③这些软件通过视频等方式传承健身技能,为人们健身提供了便利。

第()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确定最后选项。答案:① 去掉“随着”或“令”。

③ 把“传承”改为“传授”或“教授”。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材料一】月球俗称月亮,是围绕地球公转的一颗自然固态卫星,至今约有46亿年历史。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因而昼夜温差很大,白天高达127.25℃,夜晚低至零下183.75℃。由于没有大气 甲(隔绝/阻隔),紫外线比地球表面强得多。因此在月球表面会见到许多 乙(光怪陆离/千姿百态)的现象。

【材料二】“月亮”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蕴,流转在诗人广阔的心灵空间。诗人怀乡思亲的情感,常寄托予明月。古往今来,写月的诗篇不计其数,月亮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

4.阅读材料一,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甲、乙两处的横线上。甲: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 解析:“隔绝”指完全隔断,不相通;“阻隔”起到暂时阻的作用。根据语境,这里并不是完全封闭隔断,应选择“阻隔”。“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结合前文内容,这里要表现的是月亮表面因紫外线而造成的光亮现象,应选择“光怪陆离”合适。答案:阻隔 光怪陆离

5.弘楚中学团委会准备于2017年9月28日晚上7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以“诵月”为主题的诗词朗诵比赛。

阅读材料二,参照示例,用形象化的语言为该活动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示例1:月亮,悬挂在天空的诗 示例2:诗情传千古,明月寄相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拟写的标题要紧扣【材料二】的内容,要用形象化的语言,语句通顺。可使用描写手法,或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答案:(示例)明月寄相思 天涯共此时

月,传情的天使

6.活动筹备组准备邀请第一中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敏担任本次活动主评委,请你以团委会的名义,写一封邀请函。

解析:注意“邀请函”的写作格式,写清楚具体的时间、地点、相关事件等要素;注意邀请对象的身份(特级教师)以及自己所代表的“身份(团委会)。语言要得体、连贯;符合邀请函的规范。答案:(示例)

邀请函

尊敬的李老师:

您好!我校定于2017年9月28日晚上7点,举行“诵月”诗词朗诵比赛,想邀请您担任活动主评委,恳请您在百忙中抽空参加。此致 敬礼

弘楚中学团委会 2017年9月21日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睛①

杜甫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②。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②文:花纹、图案。7.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

解析:先分析景物描写的手法.这两句诗中所写的景物有“湖外草”“海东云”和“莺”“鹤”等,前者是静态,后者是动态。然后分析其作用,景物描写不但写出景物本身的特点,而且渲染氛围,表达某种情感,情景交融。

答案:选取典型的景物,发挥想象,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相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任写两点即可),写出了雨后初晴的巫山绚丽多彩、生机勃勃景象。

8.尾联中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析:联系全诗的内容,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注释里已表明“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据此可以判断出诗人的情感。答案:“急纷纷”写出对野花纷纷凋零的怜惜(无奈、伤感),以及自己漂泊无依的忧伤(悲哀、抑郁)。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客见赵王曰:“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有之乎?”王曰:“有之。”“何故至今不遣?”王曰:“未得相马之工也。”对曰:“王何不遣建信君乎?”王曰:“建信君有国事,又不知相马。”曰:“王何不遣纪姬乎?”王曰:“纪既妇人也,不知相马。”对曰:“买马而善,何补于国?”王曰:“无补于国。”“买马而恶,何危于国?”王曰:“无危于国。”对曰:“然则买马善而若恶,皆无危补于国。然而王之买马也,必将待工。今治天下,举错非也,国家为虚戾③,而社稷不血食④,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何也?”赵王未之应也。

客日:“郭偃之法,有所谓柔雍者,王知之乎?”王曰:“未之闻也。”“所谓柔雍者,便辟⑤左右之近者,及夫人优爱孺子也。此皆能乘垩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是能得之乎内,则大臣为之枉法于外矣。故日 月晖于外,其贼⑥在于内,谨备其所憎,而祸在于所爱。”

(选自《战国策·赵策》)

【注】①赵王:即赵孝成王。②而若:或者。③虚戾:废墟,形容田舍荒芜,人民灭绝。④血食:祭祀祖先的食品。⑤便辟:素近宠爱者。⑥贼:害,此处指日月中黑暗的部分。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何故至今不遣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B.未得相马之工也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C.买马而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 ..D.然而王之买马也 辍耕之垄上 ..解析:A项,都是“派遣”;B项“相马”中的“相”是观看的意思,动词;“相藉”的“相”是相互的意思,动词;C项,前句“善”的意思是“好的、强健的”,形容词,后句“善”的意思是“擅长、善于”,动词;D项,前句“之”主谓之间,无实在意义,助词,后句“之”的意思是“去,往”,动词。答案:A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两处)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

解析:按照音节和句意进行停顿划分。“然而”句首连词,需要停顿;“王不待工”与“而与建信君”为两层意思,表示转折关系,要停顿。答案: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皆能乘王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解析:翻译文言文句子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流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答案:这些都是能趁(乘着)大王您酒酣耳热(酒醉、不清醒)之时向您索求自己所想要的(东西)的人。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身)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水流)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隐隐约约,或现或隐。

12.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客”与赵王谈话的用意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概括的能力。说客先由买马谈起,看起来毫不经意,实际上已经将要说的话作了谋划安排。

答案:告诫赵王在治理国家时要选用贤臣,防止偏信亲近的人以致误国(不仅要防备自己的憎恶的人,更要防备自己亲近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勇气 【美】爱默生

①人们往往以为勇气是寻常而平凡的,然而事实证明,它是罕见而可敬的。因为,懦弱是人类的本性。由于我们是在安宁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很少会面临那种需要勇气的时候。这就好比一个从未经历过激烈场面的柔弱的男孩,却忽然要面临刺刀或其他暴力的威胁,毫无疑问,他会感到胆怯和绝望。

②怯懦会蒙蔽我们的双眼,令我们无法看到广阔的天空,而适时的鼓励却常能拨云见日。克尔律治在英国海军熙役期间有过这样一段轶事,14岁那年,他随亚历山大伯爵远征。当身佩步枪,列队袭击敌人的船只时,他害怕得连膝盖都在不停地颤抖。他说:“就在我将要晕厥倒地的时候,伯爵抓住了我的手,轻声地对我说道:‘勇敢点儿,我的伙计!你很快就会恢复的,我第一次时也和你一样地害怕。’那简直就像是天使在同我说话。从那一刻起,我便不再惧怕,而是同老船员们一起勇往直前。我不敢想象,假如在那一刻,他不是鼓励我,而是嘲笑或者呵斥我,我会变成什么样子。”

③当孩子面临楼梯的台阶、燃烧的火炉或者飞驰的汽车时,就如同战士们面临着枪炮和伏兵一样,他们会感到自己身处危险之中。可是,一旦他们能够准确地了解危险。学会抵抗,他们便将克服恐惧。正如老练的马夫知道如何去平稳地驾驭马匹一样,当一个老练的士兵看到枪炮的火焰时,他便知道如何去躲避。所以,猎人不会害怕狗熊、狮子和野狼,养狗人可以轻松地制服猎犬。

④可见,对所处环境的准确判断是疗治胆怯的一剂良方,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有了勇气。

⑤学生之所以会被一道数学题难倒,原因就在于他还没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旦领悟了其中的奥妙,他就会像阿基米德那样令人叹服不已。

⑥勇气还在于信念。要相信,你的智力和精神 并不亚于那些你所崇拜的人。很多时候,危险只是人们的幻想而已。那些不惧困难的人会坦白地承认自己有时候也会感到 一丝胆怯,之所以胜利,是他相信自己的身体里潜伏着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使一位虔诚的教徒在面对死亡的火焰时,仍能泰然自若地说道:“这是上帝为我特制的帽子。”

⑦工作中会有挑战,生活中会有困境,学习中会有挫折,勇气是何等的重要。你,应当更勇敢一些。(选自《爱默生随笔精选》,有删改)13.请简述全文的论证思路。

解析:本题考查议论文的写作思路。本文围绕“勇气”,提出了相关论点,然后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论证.解答时要紧扣“勇气”二字,概括出每一部分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提炼。

答案:首先由人的本性是怯懦的说起,提出勇气的可贵;然后从“外界的鼓励”了解环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信念”等三个方面谈获得勇气的途径(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获得勇气);最后指出我们应该具有勇气(最后总结全文,发出号召)。

14.文章第③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解析:先找出使用了何种论证方法,解答时可以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如“当„„”“就如同„„“正如”“可是”等进行判断。

答案:第③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等方法,有力地证明了人面临危险的处境需要准确判断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可获得勇气的观点,使说理深入浅出,观点更鲜明。

15.结合文意,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这种力量能够使一位虔诚的教徒在面对死亡的火焰时,仍能泰然自若地说道:“这是上帝为我特制的帽子。”

解析:联系上下文,既要写出句子的字面意思,还要探究其在文中的深层含义,要围绕“勇气”“信念„„“乐观”等关键词展开。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信念能够使人具有勇气,即使面临死亡,也能泰然自若,乐观地认为死亡是上帝给他的特殊礼物。

16.联系本文②~⑥段中的某个观点,结合自己的经历,简要谈谈你是如何获得勇气的。解析:联系全文,从②~⑥段中提炼出一个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回答;自己的生活实践(经历)要能够证明相关论点。答案:(示例)鼓励会让人获得勇气。有一次,我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看到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我特别紧张,愣在台上,这时候,看到班主任对我竖起大拇指,我鼓起勇气,战胜了恐惧,发挥出色,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里的菜地

晓寒

①河对面那一大片狭长的河洲,都用来种菜。河把土地分开,同时也把生活分成两种。我的窗户成了这座城市的一面镜子,照山照水,照一座小城,照出一片菜地的丰歉。

②我和土地打了半辈子的交道,来到这座小城以后,渐渐疏离了农事,把一片菜地当成风景看了。我是菜地里的常客,有闲了就去,点一根烟,慢慢地,边走边看。黄瓜花开了,偷偷绕过巴掌大的叶子,高举在阳光中,泼辣辣地黄,做好了招蜂惹蝶的准备。苦瓜开始显山露水,沟沟壑壑都在膨胀,一刻不停地忙着扩充自己的地盘。芹菜拱出来,挤眉弄眼,芽尖上的泥土还没来得及抖落干净。白菜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肿大。不起眼的白菜,也学会了用夸张的比例来表现自己的憨态可掬。这些花朵,叶子,瓜果上,都挂着不同的节令,像超市里货物上贴着的标签。菜地,已成为我另一本鲜活的日历。

③我母亲很少来城里住,城市在她眼里,一身的毛病。你看你住那么高,抬起脑壳一看吓死人,夜里睡着了都不踏实;一眼看过去,到处都是屋;街上车子打架,走条路都提心吊胆。而她一辈子生活在村庄里,打开大门就对着田垄和山冈,到处撒满了稻子,瓜菜,花草树木,鸡鸭牛羊;喊一嗓子就有人答应,这种敞亮和温情是城市里拿钱 都买不到的。

④有年春天,儿子过生日,母亲破例来住了两夜。一天傍晚,我领她去菜地里看看。一路过去,母亲指指点点:这个菜栽得好,你看苗嫩葱葱的,以后肯定结得多;这块不行,要赶紧松土,放肥,再不搞就迟了,你看这人一懒,地也懒了。从这一头到那一头,母亲几乎没停过嘴巴,脸上的表情也阴晴不定。

⑤一根藤蔓爬到沟里来了,母亲把它牵回架子上,一条虫子在叶子上爬,母亲把它提了。母亲在不自觉中就把这些事做了。各种瓜菜,没有一样是闲着的,拔节的拔节,长个的长个,散发着不同的清香。在里面走着,亲切,踏实,知道自己离土地最近,离庄稼最近,离根最近。

⑥这晚,母亲显得很高兴,大概是没有想到,城市里还有这样一处地方。不过,并没有因为一片菜地,使母亲改变对城市的看法,她还是像以前一样很少进城。我回家去,母亲总会去菜园里摘些菜给我带走,每次摘菜时都会问我,河边那块菜地还好吧?我说老样子。过了几年,母亲再一次问我,河边那块菜地还好吧?我说好着哩。母亲不再说话,看样子她对我的回答很满意。

⑦事实上,那块菜地早已经被推平,几条街道纵横穿过,一些商品房从上面拔地而起,菜地以另一种形式变得高耸幽深,河的这边和那边都变成了同一种生活。那些菜被埋在了城市的底下,人在上面走过,汽车从上面碾过,只有日子还在流转,雨仍然从天空落下。

(选自2017年5月2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7.作者为什么说菜地已成为他另一本“鲜活的日历”?

解析: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分析。首先,要理解“鲜活的日历”在文中指什么,然后将“菜地”与“我”的生活、“日历”等联系起来分析。答案:“鲜活的日历”是指不同的蔬菜标志着不同的时令季节,我一路走来,顺次看到它们就像翻开一张张日历,菜地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去看菜地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18.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解析:首先判断出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然后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要从描写对象的特点和情感特点两方面展开分析。答案: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将各种蔬菜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它们生机勃勃(富有活力)的特点,表达作者对菜地的喜爱。

19.文章的标题是“城市里的菜地”,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写母亲?

解析:从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两方面分析,要梳理出“菜地”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把握母亲对“菜地”的情感以及“菜地”的含义。答案:菜地是连接母亲和城市的纽带;母亲对菜地的感情代表了老一辈人对土地和庄稼的深情,具有典型意义;写母亲其实也是写作者,对作者来说菜地具有“根”的意义;母子对话内容和菜地的现实遭际形成对比,加重悲剧色彩,深化了文章主旨。20.联系全文,分析第⑦段的作用。

解析:围绕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结尾段的作用一般有点题、照应、总结、深化中心等。结合本文的末段内容来看,既交代了菜地的结局,又与前文的菜地形成对比,从而突出人物的情感,引起读者的思考。

答案:交代菜地的结局(城市这块令人感到亲切、踏实的菜地被无情吞没);与前文中菜地的生机勃勃形成对比,与“我”和母亲的愿望形成反差,表现“我”的痛心;结尾具有鲜明的画面感,余韵悠长,引人深思.(意思对即可)结构:照应文章的开头(或首尾呼应)。

六、名著阅读。

2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服饰比画上还简单,不拿铁索,也不带算盘,就是雪白的一条莽汉,粉白朱唇,眉黑如漆,蹙着,不知道是在笑还是在哭”,描写的是《朝花夕拾》中的无常。

B.《巴黎圣母院》中,刑场上的卡西莫多撕心裂肺地说要喝水,人们却不断诅咒。爱斯梅拉达把水壶送到他唇前,这个不幸的丑人流下了也许是人生的第一滴眼泪。

C.《水浒传》中的祝家庄凭三庄联防,机关密布,易守难攻。梁山好汉孙立利用和祝家庄老师栾廷玉同门师兄弟的关系,打入庄内,里应外合,攻下祝家庄。

D.《骆驼祥予》中,刘四爷卖掉人和车厂并抛弃虎妞,二强子踢死老婆并逼女儿卖身,阮明因没借到钱而告发曹先生,这些自私冷漠的人物体现了社会的凉薄。

解析:仔细阅读名著,掌握名著的情节,人物形象等知识点,结合知识储备进行分析。D项中刘四爷抛弃虎妞是因为封建的思想使他忘记了亲情;二强子拉车不足以养家糊口,逼迫女儿卖淫,踢死老婆,人性已经泯灭;曹先生是因为给阮明不及格分数,阮明告他是革命党.并非如选项所述是因为“没借到钱”而告发的。答案:D

阅读《西游记》中的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二魔拿入里面道:“哥哥,拿来了。”老魔道:“拿了谁?”二魔道:“者行孙,是我装在葫芦里也。”老魔欢喜道:“贤弟请坐。不要动,只等摇得响再揭帖儿。”行者听得道:“我这般一个身子,怎么便摇得响?只除化成稀汁,才摇得响。等我撒泡溺罢,他若摇得

响时,一定揭帖起盖。我乘空走他娘罢!”又思道,“不好不好!溺虽可响,只是污了这直裰。等他摇时,我但聚些唾津漱口,稀漓呼喇的,哄他揭开,老孙再走罢。”大圣作了准备,那怪贪酒不摇。大圣作个法,意思只是哄他来摇,忽然叫道:“天呀!孤拐都化了!”

那魔也不摇。大圣又叫道:“娘啊!连腰截骨都化了!”老魔道:“化至腰时,都化尽矣,揭起帖儿看着。”

22.联系相关情节,写出孙悟空是怎样从紫金葫芦里出来的。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具体情节的识记。写出孙悟空从紫金葫芦里出来的经过即可。

答案:孙悟空拔了一根毫毛变作半截身子,在葫芦底,真身却变做个蠛蠊虫儿,钉在那葫芦口边,乘二魔揭起帖子看时飞出去了。

23.孙悟空的形象具有神性、人性、猴性,请结合选文或上下文相关情节,分析其人性方面的特点。(说出一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分析。所谓的“人性”是指孙悟空具有人的情感和性格,联系相关的情节解答。答案:(示例一)孙悟空拥有人的聪明才智,选文中写他连说“天呀!孤拐都化了!”“娘啊!连腰截骨都化了!”哄骗二魔开葫芦。(示例二)孙悟空具有人爱清洁(怕脏)的特点,开始想撒尿使葫芦摇得响来哄骗妖怪,但因为怕“污”到衣服而没做。

(示例三)孙悟空虽然聪明但也有粗心大意的一面,他明知喊了名字要是答应,就会被收进葫芦,但仍然心存侥幸,以为不是真名就没事,结果被装进去了。

七、作文

24.请以“网里网外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③不少于600字。

江苏宿迁 篇5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和有效的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社会各界,特别是理论界和政府的广泛关注(1)。然而当前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大多从发达地区的出发,对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系统,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对产业集群发展政策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本文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出宿迁市产业集群发展特征;重点分析了当前产业集群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宿迁市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具体的政策建议。宿迁市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对宿迁产业集群政策的研究也可以为其他欠发达地提供有益的启示。

1 宿迁市产业集群发展特征分析

1.1 宿迁市经济发展概况及产业集群现状

宿迁市是江苏经济总量最小的一个市,属于典型的欠发达地区。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015.21亿元,人均GDP为21508元,只占到江苏省人均GDP的41.4%。全市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7.9:47.2:34.9,工业占比38.1%。江苏省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6.2:53.2:40.6,工业占比51.9%(2)。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宿迁市工业化水平明显偏低,农业比重还比较高,面临着加速工业化进程的任务。

宿迁市产业结构以传统产业为主,目前主要有食品加工、饮料制造、纺织服装、木材加工、化工医药、玻璃建材、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七个主导产业,并初步呈现出集群发展的态势。宿迁市重点培育了五大产业集群:宿迁木材产业、宿迁酿酒产业、泗阳棉纺织产业、宿豫玻璃产业、宿豫茧丝绸产业。2007年,五大产业集群拥有企业数和营业收入如表1。

注:数据来源于http://www.suqian.gov.cn/xwzx/xxjb/2008/09/2515462519432.html.

从上表看出,宿迁五大产业集群总量并不大,营业收入227.5亿元,而江苏省营业收入超200亿元的企业近50家,五大集群的营业收入不及一个大企业。另外,企业规模偏小,以规模以下企业居多,规模以上企业占比很低。

1.2 宿迁市产业集群发展特点分析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就当地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动力、面临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对当地市及县一级相关部门政府官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了14份调查问卷,将问卷调查结果汇总,每个选项被选择一次加计1分,得到如表2结果,除以上提到宿迁产业集群总量不大,企业规模偏小等特点外,可以发现宿迁市产业集群还具有以下特征:

1.2.1 产业集群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和优惠政策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当地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主要在于自然资源和优惠的政策。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一般为资源驱动型。欠发达地区一般呈现的特点为技术水平低下,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价格低,拥有某一方面的自然资源优势。政府的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在资金、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企业在某一区域内的集聚。

1.2.2 产业集群主要靠政府推动和大企业带动

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初级阶段,政府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优惠政策、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资金支持、招商引资等方面。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中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往往能带动一批中小配套企业迅速成长。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当地产业集群也主要是靠政府推动和龙头企业带动。而企业家和外资的作用则相对较小。

1.2.3 缺乏龙头企业和科技人才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困难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绝大部分政府官员都认为缺乏龙头企业和科技人才。因此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中绝大部分都选择了培育龙头企业和引进科技人才。龙头企业不够强不够大是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龙头的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当地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政策环境、市场发达程度、劳动力素质都有很大关系。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政府部门对科技创新越来越重视,科技人才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1.2.4 发展工业园区和培育龙头企业是当地产业集群的主要手段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绝大部分政府官员都选择了发展工业园区和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当地产业集群的主要手段。也可以看出,政府官员对引进外资和发展小城镇并不感兴趣,都非常重视本地企业的培育。

2 宿迁市产业集群面临的问题

2.1 龙头企业实力弱、数量少,带动力不强

从产业组织结构角度看,集群内关键企业、龙头企业实力大小是集群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宿迁市五大产业集群来看,最大的纺织企业箭鹿集团营业收入不足10亿,而江苏营业收入过百亿的企业的129家,最大的企业达2000多亿元。龙头企业偏弱,且数量少,难以带动一大批与之配套的中小企业,整个产业集群规模难以壮大,竞争力难以提高。

2.2 产业层次不高,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

目前宿迁的木材产业、茧丝绸产业、玻璃产业、酿酒产业、棉纺织产业均为资源依赖型。由于科技人才缺乏,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传统产业以加工为主,产业附加值低,产业之间关联度低,产业市场容量有限,成长空间较小,竞争激烈,利润率低。因此传统产业面临改造升级的任务。

2.3 科技人才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科技人才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欠发达地区由于教育不发达,生活便利程度低,产业层次不高等原因,难以吸引科技人才安家落户。科技人才的缺乏,又进一步加固了当地较低的产业层次,导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2009年宿迁市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仅为0.59%,远低于全省2.0%的平均水平;R&D人员全时当量仅占全省总量的0.69%,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数仅占全省的0.4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占全省的0.29%。

3 宿迁市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培育龙头企业,加强产业配套能力

扶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群的核心,激发产业集群发展活力。鼓励企业加大有效投入,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究院等方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导中小企业积极主动加强与各自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联系。创造条件,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促进龙头企业与集群内配套企业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

3.2 提升发展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一方面,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提升传统产业集群。加快木材加工集群向高档装饰板、木地板家具等终端产品延伸。加快纺织服装集群向大纺织、品牌服装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集群。根据宿迁市市目前产业基础及比较优势,可选择机械制造、电子、新能源、新型包装材料、软件和服务业外包等五大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要坚强技术研发,不断开发新产品,积极承接服务外包。

3.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首先,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开发产业集群发展急需解决的重点共性技术,引进开发市场前景广、技术含量高、产品效益好的新技术,不断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其次,加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重视建设各类面向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提高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发展的贡献率。再次,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重点引进专业技术型及复合型人才,鼓励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多方创造条件吸引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世锦.主编,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2007-2008).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

[2]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江苏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江苏宿迁 篇6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和基本方向,也是我国全面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关键与难点,它决定着中国现代化的真实进程。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增强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繁荣农村经济的需要,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宿迁市,农业产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左右,是典型的农业大市,能否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直接关系到宿迁市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影响到宿迁的和谐与稳定。

1 制约因素

探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及其路径选择,首先要找出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因素,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找出相应的发展路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然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只有破解这些难题,经济欠发达地区才能从根本上走向现代农业之路。众多学者对农业现代化的瓶颈因素进行了研究,其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思想观念滞后

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发展现代农业的观念薄弱。一方面,很多地方政府由于受发达地区靠二三产业实现经济崛起的示范效应影响,对第一产业农业不够重视,仍然用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来发展农业。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产品价格一直低迷,农业比较收益连续走低,也使一些地方政府认为农业前景不乐观;另一方面,在长期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下形成的中国农民的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也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1.2 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没有完善、先进的农业基础设施作支撑,就无法实现农业现代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受到投资渠道少、居民出资能力低等因素制约,建设难度大,造成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由于农业的资金投入不足,且融资渠道狭窄单一,使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使其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家庭联产承包造成一家一户作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小规模经营限制了大规模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应用;很多农村交通不便等因素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1.3 农业结构不合理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种植业比重过高,经济作物比重较低,畜牧业、渔业等生产处于较低水平,农业结构很不合理。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农民对多种经营普遍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导致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二是多数农民由于信息闭塞而缺乏市场意识,无法主动从现代农业、市场农业的高度去认识和自觉调整农业结构。由于人多地少,绝大多数农户选择了兼业经营,小而全的同质结构十分普遍。三是农业结构调整在不同区域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起步早,已开始初见成效,而有的地方则仍在等待观望。

1.4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仍然是单个的独立农户,主要经营方式仍以小农户经营为主,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农业产业化水平还很低。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全国各地普遍兴起。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有效解决了千家万户的农民各自为战的经营方式问题,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党政机关在产业化过程中的领导和管理方式问题;龙头企业太少,带动能力不强;主导产业不明晰,规模优势不突出;商品基地布局不合理,服务不配套;市场发育相对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1.5 农业科技水平不高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对生产的投入大部分仍集中在土地与劳动的投入之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经营方式粗放,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相当薄弱;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农业科技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农业科技投入明显不足,科技人员数量不多且知识老化、单一、陈旧,缺乏后续教育和培训,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很多农业科技成果不适应生产需要,难以推广应用,大量优新农业科技不能及时推广应用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等,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1.6 农民素质普遍偏低

实现农业现代化最终还是依靠从事农业的劳动者来完成。从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来看,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生产经营主体素质不高。据农业普查资料统计,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中,文化水平在小学以下的占58.9%,在高中及以上的仅占农村人口总数的6.2%,平均每个农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为6. 9年,只达到初中一年级水平。农民素质较低,造成其在接受新观念、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参与市场的障碍,使之难以冲破传统农业和小农意识的束缚,缺乏承载现代科学技术的文化知识积累,直接限制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2 路径选择

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用现代的发展理念来指导农业,用现代的物质条件来武装农业,用现代的经营形式来推进农业,用现代的产业体系来提升农业,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改造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来发展农业。根据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宿迁市经济发展的实际,笔者认为,发展现代农业要重点抓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2.1 解放思想,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

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的主体才会从事创造性的活动。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现状和目标看,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克服农业发展中的传统的、落后的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用现代的发展理念来指导农业。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宿迁市的干部群众正是在“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1]的思想的指导下,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定势,运用新型工业化理念和组织方式来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和生产方式。

近年来,宿迁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走“三化”化“三农”的发展道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全面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强化农业招商引资,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强力推动生态农业建设,积极探索有宿迁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促进全市农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09年,全年实现农牧业生产总值219.86亿元,增加值122.14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9.4%和3.7%,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 057元,同比增长12%,增幅位列全省第一,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幅。

2.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的结合点,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综合治理的原则,切实解决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具体要把握好以下5点。

2.2.1 加大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近年来,宿迁市在农林水事务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加,2009年达到20.35亿元,同比增长34.9%;2010年达到28.2亿元,同比增长29.8%。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2.2 搞好农田水利建设

一方面,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宿迁市应编制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强化耕地质量建设,科学施用化肥,引导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全面提升地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2009年,宿迁市完成各项水务建设总投资近10亿元,主要用于截污导流工程、新沂河整治工程、中运河骆马湖堤防加固工程、利民河整治工程、扩大内需灌区改造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同时,进一步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和泵站的更新改造,疏浚整治沟渠,建立农村河道轮浚机制和长效管护机制,保障引排畅通。

2.2.3 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

2009年,宿迁市实现夏、秋两季机耕面积50万hm2,占耕地面积的90.5%;机播面积23.33万hm2,占播种面积的82.2%;机收面积达46.67万hm2,机收率达到96%以上。

2.2.4 完善农村交通设施

宿迁市进一步加快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步伐,建立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有路必养。至2009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0 160.026km。其中,高速公路206.085km,一级公路246.743km,二级公路1 630.59km。目前,宿迁市要努力加快公路运输主枢纽、运输中心场站项目及客运站的建设,以尽快形成人流、物流集散中心,促进城乡交流,进一步推进城乡道路运输一体化。

2.2.5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坚持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围绕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目标,深入开展“循环农业年”活动,强化村民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动植物生长发育特征特性,积极探索开发种养业之间链接模式,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2009年,宿迁市新建户用沼气池4 900个,新建畜禽养殖沼气治理工程42个,建设市级循环农业示范点20处,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2.3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结构调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新时期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自1996年建市以来,宿迁市在紧抓粮食生产的同时,立足自身的农业资源优势,采取了“行政推、政策引、资金扶、龙头带”等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提高主导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化水平。

2009年,全市累计流转土地14.9万hm2,占耕地面积的33.9%;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6.53万hm2,占耕地面积的37.8%。高效农业种植面积15.71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5.8%。初步建成了“一环两带”食用菌种植区,新沂河、淮沭河、汴河3大水禽养殖区,沭阳西北片花木种植区,湖滨新城鲜切花种植区,泗洪西南岗、泗阳张家圩和宿城区陈集奶(肉)牛养殖区,宿沭一级路、沭泗路、宿城区罗南路设施蔬菜产业区等一批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全市共建成畜禽规模养殖场9 463个。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18个、年出栏10万羽以上肉禽养殖场83个、存栏1 000头以上奶牛养殖场13个;全市高效渔业面积新增0.75万hm2,累计达到3.6万hm2,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49.6%,增幅居全省首位。

通过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增强宿迁市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2.4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农业的比较利益、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举措,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涉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事关农民切身的利益。因此,必须统筹规划,抓住重点,稳步推进。在具体措施上做到以下几点。

2.4.1 强调行政推动

宿迁市从自身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继续加强对农业的组织领导,尤其强调“一把手”亲抓农业,通过下下联动,层层推进,努力做到“五个一”,即:每个重点产业都有一位领导负责、一位专家指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产业规划和一批龙头项目。同时,还要切实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督查力度。

2.4.2 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搞好龙头企业建设,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条件。宿迁市通过开展“农业龙头企业升档竞赛”“龙头企业提升年”等活动,加大对现有的农业企业扶持力度,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制定和出台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各类生产主体创建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到2009年底,全市已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6家,其中省级21家、国家级2家。

2.4.3 构建农业主导产业链

选择主导产业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前提。宿迁市在坚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注重关联效应”原则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和确立了主导产业。宿迁市通过对现有产业的创新和改造、积极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和注重名、优、新、特、稀、珍产品的开发等途径,形成一大批独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如粮食、蔬菜、食用菌、花卉苗木和畜禽等。

2.4.4 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

农产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是龙头企业所需的原料和销售的农产品的集中产地,在农业产业化中起着基础作用。宿迁市应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集约化、产销合同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系列化、保护法制化的要求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充分发挥宿迁生态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型现代农业模式,努力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2.4.5 建立健全市场体系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大力开拓市场。推进农业的市场化,就要建立完备和规范化的市场机制,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发展以初级集贸市场为基础,以批发市场、专业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为骨干,以期货市场为方向的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市场网络。为此,宿迁市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计划到2012年在市区建成年交易额达20亿元的华东农业大市场。同时,宿迁市积极主动与上海、南京、苏州等大中型城市对接,与大型超市和批发市场对接,加快优质农产品“进超入市”步伐。充分利用好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和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展会平台,继续办好泗洪螃蟹节、沭阳花木节、泗阳杨树节等节会活动,以此提升宿迁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2.5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根本标志是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说到底是农业科技化。没有现代科技成果的不断开发和应用,就谈不上农业现代化。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宿迁市自建市以来就坚持把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作为促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围绕“推广新型技术,培养新型农民,构建新型产业,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目标,创新工作思路,全面落实各项措施,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速了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2.5.1 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江苏省宿迁市加大对农业投入的主要方面就是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在鼓励社会多元化投入的同时,大力提高政府对农业科技的财政支持力度。

2.5.2 重视宣传示范的作用

江苏省宿迁市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电视、印发材料及典型事例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业先进技术,宣传科技兴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根本上更新观念,使农民拓宽视野,提高认识。同时,要充分发挥基层领导带头示范作用,带头学科技、带头用科技、带头抓科技。

2.5.3 切实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工资、住房、社会福利待遇和子女就学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营造招引人才的宽松环境,广泛吸纳农业大专院校毕业生、高层次农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型人才到宿迁就业、创业,充实全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同时加强对各类农技服务从业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提高知识层次,拓展知识面,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2.5.4 创新农业科技的推广方式

宿迁市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强科技示范户培育,通过“大户带小户,一户带多户”,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在此基础上,宿迁市要进一步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政策,尽快形成一个以区、镇、村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科研院所、教学单位、涉农企业等机构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2.5.5 强化农业科技研发、推广

宿迁市围绕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大力培育农业科研机构和高新农业企业等科技研发推广平台。宿迁市以“运河湾科研基地”建设为推动,打造全省一流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国内领先的国家级棉花育种科研基地;宿迁农科院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泗杂3号、泗杂棉6号、泗稻12号和泗豆520、迁麦1号,分别通过国家和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依托荷兰绿港、瑞克斯旺等项目,加大优质种苗研发推广,使这些园区、基地成为高新农业科技成果孵化的重要车间和推广平台。2009年,全市共建设各类农业“三新”示范基地37个,引进推广新品种16个,高产增效技术11项,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2.5.6 提高农业部门科技服务水平

近年来,宿迁市农业系统组织开展了以“推广一个新品种、招引一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帮办一个龙头企业、建设一个农业科技展示基地、领办一个专业协会、创办一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活动,以此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技推广人员积极参与到农业发展中,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

2.6 加强教育培训,培养新型农民

农业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是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农民,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的过程。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阶段,需要更多的农业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而这些技术又需要有较多文化和科技知识的农民才能掌握。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以基础教育为依托,以农村职业教育为主体,以科技普及、培训和推广为重点的农村教育体系,造就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动力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

2.6.1 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

加强基础教育,主要是贯彻实行全民义务教育制度。政府应该把农村的基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教育来改变农民的传统思想观念,只有致力于基础教育才能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和劳动力素质。宿迁市一直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2009年,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9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7.9%。在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宿迁市也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宿迁市职业教育坚持“普及为先,职教为重”的发展思路,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2009年,宿迁市在坚持中考招生录取主渠道的基础上,积极动员往届初高中毕业生、社会适龄青年、农村青年、农民工、退役士兵、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群体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该年各类中职招生达到5.6万人,录入新生数全省第一。

2.6.2 大力开展农民培训

通过教育和培训,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武装农民,使现代化农业新技术迅速渗透和扩散到农业生产中去,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宿迁市按照培育新型农民要求,贴近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实际需要,大力实施“农民培训”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和“致富”工程,组织农技人员到田头、场头和街头,深入开展面对面、手把手、零距离、菜单式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实用生产技术和创业技能。2009年,全市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0.6万人,农民创业培训92 300人,举办蔬菜、食用菌、畜禽等专业培训班7期,培训村组干部和种养大户1 500多人,从而全面提高了劳动力的科技素质,为宿迁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佚名.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1.

[2]张旭.构建宿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思考[J].现代农业,2010(5):25-26.

[3]毕彦辉,王海.宿迁市现代农业发展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4):4-5.

[4]秦小丽,樊圣春,唐家孝,等.宿迁市现代农业产业化路径选择与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2):84-85.

[5]金国旗.宿迁年鉴2009[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9:147-153.

江苏宿迁 篇7

关键词:生态型,节约型,园林绿化,宿迁

一、引言

宿迁地处江苏北部, 是1996年7月设立的地级市, 属淮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 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 人口555万。下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城区、宿豫区。宿迁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河湖交错, 是我国惟一一个拥有“两湖” (洪泽湖、骆马湖) 、“两河” (古黄河、运河) 的地级市, 也是著名的“杨树之乡”、“水产之乡”、“名酒之乡”、“花卉之乡”和“蚕茧之乡”。

建市之初, 宿迁市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13.3平方公里, 城市人口14.1万, 城区绿化面积小, 公共绿地不足, 生态环境质量不高, 市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24.59%、18.32%、2.1平方米。近年来, 宿迁按照“生态型、节约型”的城市建设原则, 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管理、持续发展等各个环节, 以节地、节水、节财为手段, 按照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循环与合理利用的方式, 创造了优美、和谐、舒适的人居环境。截至2011年底, 中心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40.92%和37.1%,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3平方米, 分别比建市初提高了16%、19%和10.2平方米, 逐步探索出一条低成本、集约化、高效益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之路。

二、建设节约型、生态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措施

(一) 坚持科学规划引导,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 委托南京林业大学编制《宿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通过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论证, 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2009年, 对《宿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了新一轮的修编, 并按照“一环、两带、四纵四横、六轴、十园、百苑”的城市绿化格结构, 确定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方向。根据修订的《宿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充分利用大运河、古黄河、民便河等河流穿城而过自然资源条件, 将城区沿河污染企业及民居逐步予以搬迁, 有效整合城市土地资源, 尽最大可能满足城市绿化建设用地的需求。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 高度重视规划设计工作, 坚持“绿色图章”制度, 严格审查占用园林绿地、迁移绿化树木行为, 对公共绿化工程中的原有树木、水体、建筑则根据实际情况, 尽量予以保留。

(二) 坚持部门统筹组织, 号召全民广泛参与

建市以来, 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宿迁市城市绿化工作领导小组, 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 市规划、建设、园林、城管、国土、水利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下设办公室, 具体负责协调、指导、督促全市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各区、各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 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承担的园林绿化工作任务。每年春、秋召开城市绿化工作会议, 以城市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下发绿化任务文件, 并将绿化工作纳入各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考核内容, 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 强力推动城市绿化建设。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广植“党员示范林、青年林、巾帼林、双拥林”等纪念林。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认建、认养、认管等群众性绿化活动, 形成良好的建绿、爱绿、护绿氛围。通过多年持续建设, 使宿迁城市绿地布局合理, 功能齐全, 市民出行300米~500米就可以步入绿色空间, 不仅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了城市景观品质, 也满足了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目前, 全市拥有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 市级风景名胜区5个;建成国家级、市级绿化模范单位101家;省级、市级园林式单位210家, 园林式居住区45个。2005年8月, 成功创建“江苏省园林城市”, 2009年2月, 被批准“国家园林城市”。2011年9月, 成功举办第七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

(三) 坚持适地适树原则, 优先使用乡土植物

建市以来, 为规范城市园林建设, 先后制定了《宿迁市中心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保护实施细则》、《宿迁市城乡园林绿化全覆盖实施细则 (试行) 》、《宿迁市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导则 (试行) 》等规范性文件, 坚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 以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乡土树种为主, 积极引进有推广价值的种质资源, 丰富城市物种, 大力推广宿根花卉和自播能力较强的地被植物, 不追求树种高档化、反季节种树, 不推广不适合本地生长的外来树种;注重使用耐旱、耐碱、耐阴、耐污染的树种。注重提高城市绿量, 乔灌草相结合, 坚持以乔木为主, 灌木、地被、草坪为辅的原则, 选用栾树、女贞、枫杨、苦楝、法桐、槐树等12种城市骨干树种, 优良树种乔灌木80余种, 竹类、攀援类、地被草坪植物30余种。

(四) 综合运用新技术, 突出节约生态新理念

近年来, 结合中心城区水系沟通, 积极推进骆马湖、古黄河、中运河、民便河等河湖景观水体护坡驳岸的生态化、自然化建设与修复, 打造沿河、沿湖滨水景观带;在园林工程选材方面, 建设生态化广场和停车场, 尽量减少硬质铺装的比例, 采取植树造荫;铺装地面尽量采用透气透水的环保型材料, 提高环境效益;在第七届省园艺博览会展园建设中, 使用环保防腐木材料进行建筑铺装, 使用废旧的饮料瓶、酒瓶、旧木料搭建的构筑物, 资源节约得到有效利用, 体现了生态和低碳;光伏幕墙玻璃发电、风能发电、花溪“开源节流”, 雾森冷凝等新技术、新材料得到充分应用。

(五)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增加绿量提升档次

按照“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湖滨特色生态城市”建设理念, 不断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园林绿化投入, 在全市范围内掀起绿化高潮, 使城市绿量不断增加, 绿化档次不断提升, 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一是开展大环境及公园绿化工程。重点打造市区古黄河、中运河、民便河等重要滨水风光带及公园广场, 先后建成运河风光带、古黄河风光带、牡丹江河风光带、顺堤河风光带、千鸟园、雪枫公园、河滨公园、运河桥头公园、园博园、罗曼园等多处公园景观绿地。二是开展景观大道建设工程。重点打造市区发展大道、人民大道、世纪大道、洪泽湖路、江山大道等主干道绿化景观工程。三是废弃窑厂等难点及“八大”系统内绿化工程。对市区范围内14个窑厂及烟囱实施绿化工程。在市卫生、经贸、水务、教育、交通、民政、中石油、中石化等“八大”系统不断掀起系统内绿化高潮。四是开展沿水绿化工程。对市区530平方公里所有河、塘、沟、渠、废沙坑等禁埋垃圾, 结合河塘疏浚整治, 栽植耐水湿植物及水生观赏植物, 形成具有特色的水域生态景观。五是景观石添置工程。在市区人民大道、平安大道、宿新公路及公园广场等绿地内, 共添置1500余块形态各异, 有较高观赏价值和一定增值空间的景观石。

(六) 多渠道筹集资金, 解决资金短缺瓶颈

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 宿迁市政府逐年加大财政投入, 城市绿化建设经费不断增加, 新建居住区绿化全部由开发商投资建设。结合老小区整治实施的绿化由政府财政投入建设。通过出让冠名权来筹措建设资金, 如江苏箭鹿集团出资建设了箭鹿广场, 国土局、财政局、水务局分别建设了国土广场、财政广场、水务广场等公园绿地。在古黄河、中运河综合整治及景观工程建设过程中, 通过采取土地置换融资和市场化运等方式, 并利用城投公司、交投公司、水投公司等国有公司融资平台, 多渠道筹集资金, 解决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资金短缺难题。

江苏宿迁 篇8

B.《格列佛游记》中“慧駟”们教育子女学习克制、勤勉以及整洁等课程,还训练子女沿着陡峭山坡上下奔跑,以提高它们的力量、速度和耐力。

C.《骆驼祥子》叙写了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小说大量使用北京口语,还有一些关于老北京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小说的经典作品。

D.《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我们家保姆,她姓长,又高又瘦,她迷信唠叨,令人厌烦,但她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让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20.猪八戒虽然贪吃好睡、滑稽荒唐,但有时也很勇敢,请简述一个能表现猪八戒勇敢的故事情节。(2 分)

参考答案:黄蜂洞猪八戒用耙筑死虎先锋,流沙河大战沙悟净,火云洞斗红孩儿等情节。

21.阅读《水浒传》中的两段文字。完成题目。(4 分)[甲]

A

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枚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响,动掸不得。_ A 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钱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么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乙]

A 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选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1)选文中A是

江苏宿迁 篇9

一、环境分类及作用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阅读中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才能把握小说创作的真谛。⑴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作用:

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⑵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作用:

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②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 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 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

⑤深化主旨;

⑥象征和暗示

二、命题指向

1、在文中找出相关的环境描写

2、分析相关环境的特点、作用、特点与作用

3、分析相关环境描写的技巧(抑或兼作用)

4、赏析相关环境

5、特例——物象的作用

三、高考题型:

09年10年11年高考试题类型再现

作用类(特点和作用)

【11广东】16.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4分)

【11江西】16.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4分)

【09浙江】12.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4分)

分析技巧类

【10安徽】12.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6分)【10江苏】1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分)

【09安徽】13(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赏析类

【11浙江】1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边。夕阳、暮霭,交待了时间。(2)渲染冷寒的气氛,为故事的开展做好铺垫。“硕大无朋的冰块”“严寒的海面”“怕冷的夕阳”“几十年未遇的寒流”“冷冷清清”渲染了一种冷寂的气氛,为人物的出场做好铺垫。暗示少年正是因为生活所逼不得不下海,烘托出少年坚强的性格。

结尾:深化小说的主题。结尾用“大海静了”“静得像守着摇篮的母亲”,来衬托少年完成海猎之后家庭的宁静快乐,揭示出这一家庭备受生活苦难折磨的生存现状,同时也衬托出少年坚强、懂事、富有责任感的性格,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17.勤劳坚强:连续几个晚上下海捕鱼,导致生病,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2分)爱护子女:不让海龙学习原始的捕鱼法,把海龙骂回来,教导海龙天气冷别去耍海水,半夜不见海龙,赶紧和妈妈向海滩寻找。(2分)18.原因有:(1)敢于承担因为爸爸生病带来的家庭困难责任;(2)艺高胆大,不惧寒冷的海水,水性好;(3)尖头鱼最肥最值钱的季节,可以捉很多鱼;(4)觉得捉尖头鱼很有趣,一直想尝试。分析原因:(1)海龙的爸爸生病了,一家人的生活产生困难,海龙决定承担起这个责任,何况家里只有他能有这样的能力,说明海龙是一个懂事而有责任感的男孩。(2)海龙喜欢一年四季在海水里洗澡、潜水,无论是怎样的天气,海龙一点都不会害怕,这说明,常在海水里浸泡的海龙,熟悉水性更熟悉这里的鱼性,艺高胆大,所以海龙有完成捕捉尖头鱼的本事。技巧类

以诗歌散文为例说一说写景的技巧

a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白描手法、远景近景、动景静景、视觉听觉等】

b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色彩搭配、视角、动静、用词生动、描摹到位】

c《荷塘月色》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通感、烘托、叠词、直接描摹、侧面描写等表现手法;观察角度;情景关系等】

②答题思路——点明描写的技巧,结合文句分析具体描写的内容,而后阐释作用。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①罗永才被第一声鸡叫惊醒,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点扰动。春夜总是这样,惊乍乍的,其实完全不成一回事的。但罗永才还是下了床,开门出去看看,听听。

②就在去年这个时节,他去山王庄给亡妻洗碑①。那里有个叫王麻子的石匠,洗碑的手艺很好。

③那时季候比现在略早些,自然界已走在春气里了,艳阳高照。路两边的一些大树,都拔地而起,枝干粗壮,有一种强悍奔放的气势,各各踞守一方。罗永才左右看着,一路往山村那里去。王麻子的家靠在庄头边上,一个破院框子,里头乱放着各种大小石料。罗永才兀自进了那个院子,见那正房的两扇门紧锁着,打门缝往里头瞅瞅,半星光亮都没有。他白跑了一趟,却也不觉着损失什么。

④第二日他再去,春阳更暖,鸟雀啾啾。老远就听见当当的,是不急不慢的打石头声,脚下也就到了。王麻子家破院框子里,盘腿坐了一个人,五十来岁,相貌打扮都很是不起眼。那人坐在院里洗碑,碑形已经看出来了,下方上圆。他洗的时候,左手是錾子,右手是锤,也不急,也不躁;也不热,也不冷;也不快,也不慢,一锤一锤,如泣如诉。罗永才看得呆了,心里只是有一种感觉:春阳日暖,万象更新,雀鸟苏醒、飞翔、游戏、呜叫、盘绕,像是一刻都止不住。人在此时此刻能想些什么,该想些什么,各人都不一样,各人也都是只按着自个的路子走的。惟这破院里的这一个麻脸匠人,像是不知,也像是不觉,木呆呆地坐在亘古的石头旁边,一锤一錾。洗了几十年,也还是不急不躁,不

通过王石匠指点罗永才上山调整心绪,可以看出王石匠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通过“在石料边,坐成一团修行,木了样的”的神态及行为描写,可以看出王石匠是一个心理淡定的人,待人对事有一颗平常心。从承揽洗碑之事,有可以看出他做事讲究诚信和敬业。12.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特点: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发展。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评价鉴赏)

(2)王石匠

理由:①小说主要人物之一;②王石匠形象的塑造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3)转变

理由:①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是故事的主要内容;②以罗永才转变来表现小说的主旨。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结构,概括作品的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试题解析】题目可以从情节内容的角度拟,或能概括全部情节,或能点出核心的部分情节:可以从人的角度拟,或是主要人物,或点明主次人物关系;可以从物的角度拟,常常是文中反复出现的物是标题;可以从表现的主题的角度拟,或直接就是主题,或含蓄表现主题,可以以故事发生的时间为题;可以以故事发生的地点为题;可以以人物的情感为题;还可以综合上述信息,使用修辞取有文采的题或幽默的题。如本题根据情节取题,本文的情节包括订碑-看碑-运碑-立碑,这几个过程可以使用“洗碑”概括,也可以用“碑”一词,该词是情节的线索,又能对读者强烈地提示文章的情节及核心情节内容。可以从人物角度取题,如从王石匠角度取“淡定的洗碑人”,该词从说人物的角度提示情节,并暗示小说主题。可以从主题角度取题,如“洗碑之悟”,若用“碑”也有象征义,暗示碑的纪念之意,对人的警醒教育作用。

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的距离。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第三人称叙述则显得比较客观公正,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的方法。能直接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自由。1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5分)14.①“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②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

③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照。【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文中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画线部分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下伏笔。

四、突出主题。

五、烘托人物形象。在本文里,主要是二点。但不能笼统回答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这样没能结合文章具体作答而无法得到高分。

15.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示例:①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似乎都在纠正差错,可差错却越变越大,个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风问题。

②判断问题勿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维。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到解决,和列车长、摘车厢的人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神分不开的。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考查对作品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此题是开放性的,可以从负任心、管理、平常处事等方面来谈,但不能离开文本。物象类

(与自然环境的作用有点类似)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时代背景等;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性格、情感;④推动情节发展;⑤寄托作者情感;⑥象征、隐喻手法;⑦线索 答题示例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洗澡 王安忆

行李房前的马路上没有一棵树,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地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劳地推了推车,车却要倒,扶也扶不住。小伙子朝前骑了半步,又朝后退了半步,然后说:“师傅要去哪里?”他看了那人一眼停了一下,才说:“静安寺。”小伙子就说:“十五块钱。”他说:“十块钱。”小伙子又说:“十二块钱。”他要再争,这时候,知了忽然鸣了起来,马路对面原来有一株树,树影团团的。他泄了气似地,浑身没劲。小伙子越下黄鱼车,三五下解开了绳子,将书两包两包地搬上了黄鱼车。然后,他们就上路了。路上,小伙子问他:“你家住在静安寺?”他说:“是。”小伙子又问:“你家有浴缸吗?”他警觉起来,心想这人是不是要在他家洗澡?便含含糊糊地说:“恩。”小伙子接着问:“你是在哪里上班?”“机关”。“那你们单位里有浴缸吗?”小伙子再问,他说:“有是有,不过„„”他也想含糊过去,可是小伙子看着他,等待下文,他只得说下去:“不过,那浴缸基本没人洗,太大了,需要很多热水。”

路两边的树很稀疏,太阳烤着他俩的背,他俩的汗衫都湿了,从货站到静安寺,几乎斜穿了整个上海。他很渴,可是心想:如果要喝汽水,要不要给他买呢?想到这里,就打消了念头。小伙子又问道:“你每天在家还是在单位洗澡呢?”他先说“在家”,可一想这人也许是想在他家洗澡,就改口说“单位”,这时又想起自己刚说过单位浴缸没人用,就又补了句:“看情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不招呼用车、讨价还价、不卖冷饮的、自制橘子水,体现了主人公精明,节俭,有些小气甚至吝啬的特点;对小伙子的问话的想法及应答,体现了主人公敏感,细腻,谨慎,多虑的性格特征;因天热不忍心再还价、想买两瓶冷饮、给小伙子橘子水喝,体现了主人公心地较为善良,通情达理的特点。

(3)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树”和“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6分)答案: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季节特征;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③使情节的发生和发展更加合理。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环境描写是小说的重要要素,其作用有:①交代人物活动背景;②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节令)、地点;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④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性格、心境;⑤自然环境可以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⑥深化作品主题。分析环境,要分析环境对主题思想的暗示,对人物形象的烘托,对小说氛围的创造,对小说情节的推动。(4)“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答案:

观点一:使小说的主题思想深刻、丰厚。①取材于“洗澡”这样的日常小事,表现当代市民的凡俗人生;②透过“洗澡”引发的故事,体现作者对社会和人际关系变化的敏感和思考;③“洗澡”触发的人物深层的心理波澜,深入揭示人性的微妙和复杂,表现作者对某种地域的、典型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审视。

观点二:使小说的结构艺术精巧、高明。①以“洗澡”作为全文的结构线索,似拙实巧,俗中见雅,以小见大;②用“洗澡”穿针引线,使小说的两个人物不同的言路和思路联系自然,转换自如;③以“洗澡”作结,画龙点睛,一语双关,平中见奇,含蓄而有余味。

观点三:使小说得象征意蕴含蓄、多元。①以“洗澡”为纽带,通过对人物言行与心理错位冷静而有控制的叙述,使象征手法深藏不露,结尾一语双关,画龙点睛;②小说人物都没有姓名,有助于启发读者体悟“洗澡”的象征性;③象征意蕴立体多元,“洗澡”内含的反思层次丰富,针对面广。

不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够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本题为探究题,答案开放程度较高,注意从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三个方面选择一个方面考虑。主题涉及小市民习性、人际关系、上海文化等,结构关注线索、故事的展开和结尾,象征要挖掘“洗澡”的多重意蕴。注意结合第(1)小题的选择考虑。

五、小结回顾

⑶环境类试题的答题思路:

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 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六、课堂练习

起居待师父如同亲父。师父于是把毕生心血全都传给了他。此时此刻,师父望着徒儿踽踽而行的背影,心想以后他立足江湖,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而孤寒凄苦的同时,心中也就有了欣慰。可是,就在这时候,徒儿回首了。师父一怔。徒儿不该回首,这是武林中的规矩。徒儿回首意味着他对师父还有所求。可是,这位风烛残年的师父已经一无所有了。是师徒情份实在难分难舍么?师父想到这层,心中不快;似这等儿女情长,今后怎生成得大器?却又一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何况自己待他如同亲生,这孩子怎能丢舍得下也是人之常情。这么想着,又见那凄迷冷雨,徒儿可还是光着个脑袋呢!于是一阵心痛,慌忙回身找了把雨伞,给徒儿送去。徒儿在前面断崖边的青石板小道上跪下了。师父热泪盈眶,慌忙上前伸出双手,欲将徒儿扶起。却是扶不起。师父愕然。一会儿心里明白了,师傅好容易冷静下来,说:“天罡刀法乃我平生绝技,于今你已经得到了,可以无敌于天下了,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徒儿拜磕在地,说:“师傅曾教我,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徒儿想这天罡刀法总有解法,望师父教我。”师父说:“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实在五行之外。” “谢师父。”徒儿起来,拱手。然后背转身去,却是不走。横在小道上,如一截树桩。“师父,天罡刀法就算无敌于天下,若是师父另传他人,徒儿与他也只是个平手。” 师父长叹,说:“为师已是风烛残年,你是我最后一个徒弟,这话可不是今天说的呵!” “别怨徒儿放心不下。”徒儿说着,别过脸拿眼睛向小道一边的断崖斜斜,“师父从这儿跳下去,就算说了真话。”断崖万丈,但见崖边烟缭雾绕。师父心中打个寒噤,随即哈哈大笑。师父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徒儿想,他的刀法已经炉火纯青,这一点他自己心里绝对有把握;师父笑,说明这刀法果然有解。“求师父指点。”徒儿又跪下了。师傅把撑着的伞收拢,一边说:“何必如此多礼,起来吧。”待徒儿起来,师父将那伞伸到他面前说:“你未必一刀能断得了它。”徒儿知道江湖上有以伞为兵器的,并且巧藏机关,暗器伤人煞是厉害。但是师父所用兵器虽多,唯独没用过伞;况且,这把普通的竹骨纸伞,还是他自己给师父买的,就在附近小镇上一家伞铺里买的。难道师父有什么神功一下子将它变成了铜针铁骨?即使是铜针铁骨,他的天罡刀法只要斜削下去也能将它挥为两段。徒儿于是想:好吧,就削了这伞,看你老东西还有什么说的!想罢,抽出刀来,运足平生功力,斜着照准那伞,一刀挥去。这自然是一把极普通的伞,哪里需要许多功力。一刀下去,纸伞顿时骨散筋飞,老师父手里握着的只是一把竹匕。然而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徒儿用力躬身的一瞬,师父的竹匕也就从他的后脑直穿咽喉,把他钉在青石板上。山雨凄迷,山风如诉。师父老泪纵横,一声长啸,扑下山崖。

这篇小说写景简洁,试分别分析这三处写景的作用。(6分)①风雨凄迷,山色空濛。②断崖万丈,但见崖边烟缭雾绕。③山雨凄迷,山风如诉。

【答案详解】①答:为作品定下了悲剧的基调,预示了作品情节的扑朔迷离,也为师傅雨中送伞埋下了伏笔。

②答:体现了师傅面临徒弟的死亡威胁而本能地生出的寒意,又渲染了师徒决斗前的恐怖气氛。

江苏宿迁 篇10

地理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我国某种能源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能源最有可能是

A.风能 B.石油 C.太阳能 D.煤 2.下列关于图中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上东多西少 B.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C.能够不断更新、循环使用 D.分布主要受地质作用制约 【答案】1.C 2.C 【解析】

1.读图分析可知,能源分布具有西北较多,东南较少的特点,而且青藏高原最丰富,四川盆地最丰富,符合太阳能自愿的分布特点。由此判断图中能源为太阳能,故答案选C项。2.读图分析可知,太阳能分布上为东少西多,A错误;属于可再生资源,能够不断更新、循环使用 ;分布主要受纬度、天气和地势状况的影响,D错误。故答案选C项。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四个:

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之一。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如赤道地区赤道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而副热带地区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的太阳辐射弱于副热带地区。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夏半年,高纬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下表为中国和世界人口数量前十位的国家在重要自然资源上的对比(占世界总量比重%)情况,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3.与十国均值相比,我国最具优势的自然资源是 A.耕地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能源资源 4.下列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A.耕地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 【答案】3.D 4.C 【解析】

3.读图分析可知,我国的能源资源占世界总量比重远远大于十国均值占世界总量比重,因此是我国最具有优势的自然资源,故答案选D项。

4.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C正确;用完之后能够再产生的物质,属于可再生能源,ABD

属于可再生资源。故选C。

区域水面率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承载水域功能的区域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比率。下图为“我国部分城市水面率情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图中城市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是

A.昆明 B.深圳 C.哈尔滨 D.烟台

6.造成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适宜水面率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降水量不同 B.地面坡度差异大 C.土壤含水率不同 D.植被覆盖率不同 【答案】5.B 6.A 【解析】

5.区域水面率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承载水域功能的区域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比率。所谓水域功能是指水域的直接提供可利用的水源、调蓄区域水资源、降解污染物和吸纳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休闲旅游、航运、调节气候等功能。因此城市中区域水面率,可以增加可拦蓄水量,有效的减少城区所产生的径流量,使得进入河道的水量减少,减轻河道的行洪压力,也减轻了城市的内涝程度,提高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的安全性。图中深圳、哈尔滨、烟台的城市的水面率较低,但是由于深圳位于南方,降水量较大,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发生洪涝灾害的几率最大,故答案选B项。

6.读图分析可知北方的适宜水面率小于南方,主要与城市与城市水资源可供量的多少有着直接的关系,没有水资源量的保证,城市水面就无法实现。南方水量丰沛,为构建水面提供了水资源条件;而对于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城市水面面积的确定将受到水资源可供量的制约。因此,南方降水量较大,适宜水面率较大,北方降水量较小,适宜水面率较

小。故答案选A。

2017年7月,4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席卷孟加拉国,三分之一土地被淹没。孟加拉国地处南亚,是全球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被称为“水泽之乡”。下图为“孟加拉国位置图”,读图回答回答下列各题。

7.导致孟加拉国水患严重的原因有

①地势低平②位于赤道,全年多雨 ③热带气旋频频侵袭 ④春季积雪大量融化 ⑤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8.下列防洪减灾的措施中,属于非工程措施的是 A.兴建水库,退耕还湖 B.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

C.开辟分洪区,降低洪水水位 D.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答案】7.A 8.D 【解析】

7.本题主要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与地形、气候、海域轮廓、河流和海水的顶托作用等方面有关。孟加拉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受该地区的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位于恒河下游,地势低平,易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且位于孟加拉湾顶部,受热带气旋频频侵袭,因此①③⑤ 正确;该地没有位于热带,②错误;该地属于热带,冬季不会降雪,④错误。故选A项。

8.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治。防洪减灾措施主要分为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两类。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等。而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属于非工程措施,故答案选D项。

点睛:河流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方法:

(1)来水量大。影响因素:气候--降水多,降水变率大,如季风气候;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入海口少;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2)排水不畅。影响因素: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出;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河道淤积;占用河道。

(3)调洪蓄洪能力差。影响因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动。下图为“15万年来地球的气候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图中气候变化属于

A.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B.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C.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 D.工业文明时期的气候变化 10.关于图中②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处为末次间冰期 B.②处为现代冰期

C.②处冰川由低纬向高纬,由平原向高山推进 D.②处气候变冷 【答案】9.A 10.C 【解析】

9.从时间尺度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阶段,地质时期的气候,是指距今1万年以前,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由材料分析可知,改图为“15万年来地球的气候变化示意图”,因此气候变化属于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故答案选A。

10.读图分析可知,②处为现在的气候特点,现在处于全球气候变暖的时期,并传达而面积在逐渐减少,逐渐由低纬向高纬,由平原向高山推进,C正确。

下图为“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下列关于图中曲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出生率,②为自然增长率 B.②为出生率,③为总人口变化趋势 C.①为出生率,②为死亡率 D.①为总人口变化趋势,②为出生率 12.关于此统计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阶段,人口增长迅速 B.甲和乙阶段,人口增长模式都是传统型 C.甲和丁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很低 D.很多发展中国家目前处于丙阶段 【答案】11.B 12.C 【解析】

1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死亡率首先下降,然后是出生率下降,因此①曲线表示为死亡率。②曲线表示为出生率,人口数量变化在早期,处于较低的增长水平,随着死亡率降低,人口总量开始增加,之后出生率降低,人口增长变缓慢,他、因此③曲线表示的是总人口变化趋势,故答案选B。

12.由上题分析可知,①为人口的死亡率,②为人口的出生率,③为总人口变化趋势,甲阶段处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阶段,人口增长缓慢,甲阶段属于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A错误;乙和丙阶段,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的出生率较高,因此人口增长模式都是传统型,B错误;丁阶段,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处于低自然增长率的时期,因此看来,甲和丁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很低,C正确;乙和丙同属于过渡模式,乙为增长上升阶段,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处于该阶段,丙为下降阶段,少数发展国家属于该模式,D错误。故答案选C项。

下图为“某年份部分省区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图中人口死亡率最高的省区是

A.上海 B.江苏 C.西藏 D.宁夏 14.图中人口自然增长总量最多的省区是 A.上海 B.北京 C.江苏 D.西藏 【答案】13.A 14.C 【解析】

13.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人口的出生率-人口的死亡率,则人口的死亡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人口的出生率,结合图示中的图例可知,图中四个城市中上海的人口的出生率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差值最大,说明人口的死亡率最高,故答案选A。14.人口的自然增长量=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总量,读图分析可知,江苏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而且江苏省的人口总数远大于其他各省,故新增人口最多,故答案选C项。下图为“a、b、c、d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5.下列关于四个国家人口增长阶段的判断,正确的是 A.a—增长减缓阶段 B.b-高增长阶段 C.c—原始低增长阶段 D.d-低增长阶段

16.影响c国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原因有

A.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B.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 C.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D.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答案】15.B 16.A 【解析】

15.d阶段处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阶段,属于原始低增长阶段,CD错误;b阶段,人口的死亡降低,人口的出生率较高,因此为高-高-低阶段,人口处于高增长阶段,B正确;a阶段,虽然人口的死亡率大于人口的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为低增长阶段,A错误。故答案选B项。

16.读图分析可知,C国人口特点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属于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基本上属于该模式,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受教育程度较高

医疗卫生水平也较高,但是由于生育观念的变化,从而导致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人口的出生率较低,故答案选A。点睛: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1、从特征上区分,现代型是三低,传统型是高、低、高,原始型是高、高、低。

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大多数发达国家属于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高-低-高”传统型。

3、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一般农业社会及其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2018年3月,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几乎同时推出了以落户优惠为主导的人才政策,其意图显然在于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目前在这些城市之间正进行着一场空前的“抢人大战”。下图为“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7.导致图中人口迁移的推力是 A.生活成本低 B.发展空间小 C.广阔的发展空间 D.超高的房价

18.“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A.缓解人地矛盾 B.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 C.保护生态环境 D.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17.B 18.D 【解析】

17.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小城市中生活成本低、物质回实惠、安稳的生活属于人口迁入城市的阻力,生活空间小 属于推力,A错误,B正确;一线城市广阔的发展空间属于拉力,而超高的房价属于阻力,CD错误。故答案选B项。

18.“抢人大战”引发大人口迁移,大多数属于技术人才的迁移,人才的迁入会促进迁入地的科技实力增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D正确。故答案选D项。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 ①对迁出地:

有利的: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地影响。不利的:造成了人才外流。②对迁入地:

有利的: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节约了教育和培训费,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带动经济的发展。

不利的:引发种族冲突,影响社会治安,给自然和生态环境、人口与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如西部大开发对西部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

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下图为“世界总人口推算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按图推算,世界人口突破警戒值的时间大约在 A.2025年 B.2050年 C.2075年 D.2125年 20.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相对越少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D.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无影响 【答案】19.B 20.C 【解析】

19.由材料分析可知,未来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人口容量并不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需要达到的人口数量,相反,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读图分析可知,2050年的世界人口数为约为100亿,人口突破警戒值,故答案选B项。

20.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呈正相关,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相对越多,A错误;科技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B错误;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C正确;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影响对资源的利用,故对环境人口容量也有影响,D错误。故答案选C项。点睛: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1)资源──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

(2)科技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获取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提高。今天地球上的60亿人口,如在原始条件下,是不可能的。(3)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封闭地区,其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本地的各种资源和其他条件,受到较大的限制;开放地区,外部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得到利用,其环境人口容量比封闭时就会大得多。

(4)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在同样的产出水平下,不同的生活水平需求会有完全不同的人口容量。很显然,人口容量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降低。下图为“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1.在B阶段,城市容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地面下沉 B.大气污染 C.水污染 D.住房紧张

22.关于图示三个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目前处于C阶段 B.大多数发达国家目前处于A阶段 C.在B阶段,农业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D.在C阶段,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答案】21.A 22.D 【解析】

21.读图分析可知,B阶段为城市快速发展阶段,会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也会出现交通拥堵,住房困难等社会问题;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的生态问题,故答案选A。

22.C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处于成熟阶段,大多数发达国家处于该阶段,A错误;A阶段为城市化的低速发展阶段,而大多数发达国家目前处于C阶段,B错误;B阶段为城市

化快速推进的阶段,属于工业化阶段,C错误;在C阶段,工业化阶段逐渐完成,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D正确。故答案选D项。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城市建设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变快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变小 24.城市建设后地下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答案】23.B 24.C 【解析】

23.由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中各要素对比分析可知,城市建设使地下径流减少了18%,地面径流增加了33%,蒸发量减少了15%,故降水后,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变快,大量雨水迅速汇集到河流中,从而导致汛期洪峰流量加大。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可蒸发量减少,蒸发量减少,因此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项。

24.读图可知:城建后,地面径流增加,是因地面硬化,降水时,下渗减少,进而导致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地表径流增加。故选C。点睛: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环境,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②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形成的城市风,将城市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也可以将郊区的污染物带到城区。

③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容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残留的河道也容易因富营养化而变黑发臭。

④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使得城市的生态系统变的非常脆弱。

下图为“北京故宫和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5.导致故宫和克里姆林宫建筑风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历史 C.文化 D.经济

26.北京市中心城区并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而是形成了行政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历史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政治因素 【答案】25.C 26.A 【解析】

25.北京体现了中国封建文化思想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的建筑布局,表现了一种庄严、肃穆、唯帝王独尊的威严气势。突出了帝王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制度,以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克里姆林宫位于俄罗斯的莫斯科市中心,是俄罗斯的标志之一。在克里姆林宫周围是红场和教堂广场等一组规模宏大、设计精美巧妙的建筑群。由此看来,导致故宫和克里姆林宫建筑风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域文化,故答案选C项。

26.北京是历史古城,历史作为我国最高行政中心,所以现在市中心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CBD)是历史因素造成的,故答案选A项。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7.关于图a中河流对城市的作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提供水源 B.提供便利交通 C.军事防御 D.减轻热岛效应 28.影响图中城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河流 B.交通 C.气候 D.地形 【答案】27.D 28.B 【解析】

28.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城区不断向东发展,主要是受交通线路的影响,交通便利,促使城市的发展,故答案选B项。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曾被联合国选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1947年哥本哈根规划者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手指形态规划”,五根手指从哥本哈根市中心的古广场分别向北面、西面和南面伸出。而手指之间被由森林、农田和开放休闲空间组成的绿楔分隔,使得哥本哈根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下图为“哥本哈根城市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9.影响该城市规划中“手指”向主城区以外延伸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交通 C.市场 D.河流 30.哥本哈根的城市空间模式是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未来“田园城市”模式 【答案】29.B 30.D 【解析】

29.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题干中“摊煎饼”带来的城市化问题主要有用地紧张、交通拥堵等.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展,最有可能是沿着主要的交通干线扩展,“手指”延伸应当是主干线延伸的方向,所以应该是交通这个因素。故答案选B项。

30.由材料分析可知,五根手指从哥本哈根市中心的古广场分别向北面、西面和南面伸出。而手指之间被由森林、农田和开放休闲空间组成的绿楔分隔,使得哥本哈根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因此该城市的城市空间模式属于未来“田园城市”模式,故答案选D项。

二、判断题: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本部分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31.在工业文明阶段,判断非农业用地的土地质量,主要是以土地的区位和用途等来衡量。【答案】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土地资源为例: ①采猎文明阶段

在人类社会早期,人类主要以狩猎动物和采集果实为生。这时土地数量的对于人类的影响不大,而土地的质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②农业文明阶段

农业文明阶段,是以种植和养殖为标志的。这时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③工业文明阶段

由于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非农业用地用地的大幅度增加,判断非农用地的土地质量,不再依据土地肥力的高低,耕作的难易程度,而是以土地的区位和用途等来衡量。所以本题叙述正确。

32.地面坡度越大,植被覆盖率越高,则流域汇水速度越快。【答案】错误

【解析】地面坡度越大,流速就会越大;土壤含水率越高,流域汇水速度越快。33.全球气候变暖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增加。【答案】错误

【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全球气候变暖正使地球上的生物物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点评:本题属知识性试题,学生熟练掌握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即可轻松作答。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全球气候变暖,将会改变植被群落的结构、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一些物种将由于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生产降低,某些脆弱性物种灭绝的风险将增加。2.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对世界沿海低地地带造成严重影响。3.导致干旱、暴雨、洪灾等灾害事件的增加。4.威胁人类健康。

34.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出生率下降开始的

【答案】错误

【解析】人口增长模式是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向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继而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逐步过渡的,因此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因此该说法是错误的。35.人口的自然增长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答案】正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因此该说法是正确的。

36.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答案】正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有意识行为,人们之所以愿意从一个地区迁到另一个地区,主要受自然环境(气候、土地、水源等)、社会经济环境(教育、收入、交通、就业等)影响,其中,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别,是造成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原因,此外,还有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人口迁移是各种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该说法是正确的。37.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具体、明确的数值,并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答案】错误

【解析】环境人口容量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负荷量。因为资源的不确定性、科技发展水平、地区与外界交流程度以及人口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该说法是错误的。

38.发达国家由于特大城市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出现了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答案】正确

【解析】郊区化和逆城市化是指由于城市中心区地租昂贵、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环境恶劣,形成巨大的推动力,促使城市中心区人口、产业外迁,形成相对中心区而言的城市离心化现象。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较早,但是随着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城市人口向外流动,继而引发商业、服务业等相继外迁,出现了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因此该说法是正确的。

39.发展中国家是当代人口城市化的发展主流。

【答案】正确

...........................40.逆城市化是城市化推进的一个新阶段,表明城市化的后退。【答案】错误

【解析】逆城市化现象时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了避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产生的一种现象,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途径的新阶段。因此该说法是错误的。

第Ⅱ卷(综合题共30分)

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共4题,共30分)4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显示的是在挪威最北端的岛屿上,人们发现的一只饿死的北极熊的尸体,研究人员认为它的死因是海冰的融化导致北极熊捕食地萎缩造成的。

材料二:下图为“2016年世界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1)造成材料一中北极熊饿死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该环境问题的造成的影响有____、_______。

(2)图中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据图所示信息分析该国排放总量多的原因:_____、_____。

(3)请从能源利用的角度,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提出合理建议______、______。

【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 导致海平面上升 可能导致灾害事件增加导致生态系统调整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任填两个)(2)中国 人均排放量较高 人口数量最多(3)提高能源利用率 使用清洁能源 使用新能源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任填两个)【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以及应对的措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由材料分析可知,北极熊是由于海冰的融化导致北极熊捕食地萎缩造成的,而海冰融化主要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因此该环境问题属于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积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的低地和岛屿被淹,会导致全球大气环流紊乱,极端天气增多,灾害事件增加,全球气候变暖还会导致各地的干事状况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同时会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2)读图分析可知,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美国属于发达国家,人均消费水平较高,人均碳排放量较高,而且人口数量较多。

(3)本题主要考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主要从能源利用角度分析。可以从能源消费 19

结构、能源的利用率、开发利用新能源来组织答案。首先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石油等常规矿物燃料能源的使用;积极发展高效、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42.下图为“我国每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的问题是_______,这种问题带来的直接影响是_____、______。

(2)目前我国出现图示人口问题的时间大约是_______,该问题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_____国家。

(3)为了缓解图示问题所造成的影响,我国适宜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短缺 社会赡养费用上升 政府财政压力增大(任填两个)(2)填2000~2005年之间都对 发达国家(3)鼓励生育 推迟退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产生原因、问题以及应对的措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1)读图分析可知,65岁及以上人口为老年人口,图中现在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已经超过7%,出现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出现会加重社会经济负;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问题;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问题。

(2)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读图分析可知,在2005年左右,我国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重达到了7%,这说明我国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现象。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大多数会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

(3)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根据国情,采取调整人口政策,鼓励生育,或者推迟

退休等措施。

点睛:高考主要考查人口问题的判断、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问题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人口问题的判断

首先,明确主要的人口问题有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等。

其次,在解题时要注意对材料或图中数据信息的提取。关于人口问题的判断,经常通过关于人口的新概念进行切入,比如人口红利等,分析时要注意对新概念的理解,注意新概念中各人口年龄段的关系,根据各人口年龄段数据的变化,尤其是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变化,对具体的人口问题进行判断。2.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2)人口老龄化的原因: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3.人口问题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①粮食供给不足;②教育、就业问题突出;③人民生活贫困化;④人口素质偏低;⑤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应对措施主要是实施计划生育,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影响: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②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③产生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问题;④劳动力不足;⑤青壮年负担过重。应对措施主要是鼓励生育,接纳移民等。4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广州、深圳等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未来30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化将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动力之一。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下为“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1960年以来广东、香港和澳门城市化率统计图”。

(1)未来30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________。该类城市在数量和距离上表现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

(3)与香港和澳门相比,广东省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答案】(1)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城市数量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任填两个)

(2)香港 数量少 距离远(3)起步晚 发展快 城市化水平较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表现,城市的等级体系以及城市化的特点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表现。城市化不断发展,会表现出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的等级体系。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香港,等级越高的城市,数量越少,彼此之间的距离越远。

(3)广东省与香港和澳门相比,工业化发展较晚,因此城市化具有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的特点。

44.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功能区是_____,多分布在_____。

(2)图中③功能区是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3)导致精英社区和低级住宅区出现的原因是__,这两种不同级别的住宅区在区位上表现出___的趋势。

【答案】(1)商业区 市中心和街道两侧(2)工业区 分布在城市外围 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3)收入水平的差异 背向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分布以及影响因素,意在考查城市的合理规划等相关知识。

(1)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位于城市的中心,而且占地面积较小,属于商业区。商业区主要考虑消费人群,因此商业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2)读图分析可知,③地位于城市的外缘地区,地价较低,而且周围地区交通便利,适合工业区的分布。

(3)本题主要考查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布及原因。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 23

化。职业、收入水平、民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影响人们对住宅区的选择。例如,收入水平的差异,导致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出现。在区位上,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存在背向发展的趋势。点睛: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1)历史因素:

①历史背景:很大程度上决定功能分区的现状。例如:北京的商业区,上海的中心商务区; ②历史变化:城市土地利用随历史而变化城市中心附近住宅区的班落、城内污染工厂外迁。(2)经济因素: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或地价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例如:城市中心形成商业区,商业区外圈形成住宅区,城市外缘形成工业区。②交通通达度: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反之则低。例如:市中心附近若通达度低,则往往形成住宅区。(3)社会因素:

①收入: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②社会群体: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例如:住宅区出现分化,高、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③知名度:对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影响,还影响到商业区和工业区的发展变化。例如:高收人阶层集聚形成高级住宅区。

④种族:对住宅区分异的影响很大。例如:西方城市中的种族聚居区,如唐人街等(4)行政因素:

上一篇:气动薄膜调节阀下一篇:政工干部素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