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生态道德建设六篇

2024-07-03

贵州生态道德建设 篇1

对于地处云贵高原、大山深处的贵州人,常见壮观的地形雾、锋面雾、辐射雾等,对于“雾霾”还少见。特别是在我国开始大面积出现雾霾后,贵州率先在全国建立了环保法庭,实施了《贵州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发布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等一系列措施,确保贵州青山绿水常在。据贵州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称:贵州发出“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强音,推进“12件环保实事”,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贵阳空气指数优良率提高9.8个百分点,在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石漠化治理上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9%。

生态文明贵州的建设不能让政府唱独角戏,社会行动和个人行动还须及时跟上。在省委省政府发出创建生态文明贵州号召下,生态文明行动需要内化为个人行动的准则,就需要构建生态道德体系。

1 构筑生态道德高地对创建生态文明贵州的积极意义

生态道德是道德范畴中一种特殊道德形态,它是用以“自觉调整人与自然关系而形成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行为实践的总和”[1]。生态道德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对人类活动具有基础性的指引作用。

按照中央要求,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两加一推”主基调下,在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引领下,贵州的未来要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随着贵州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难免在人与自然上会出现冲突。在利益的驱使下,部分企业或个人难免会以环境破坏的代价换取当前的利益,而环境破坏的后果往往具有一定的负外部性,也即“我”受益,大家为此承担代价。在国家层面上看:有了《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在贵州层面有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保护条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排污费征收及管理条例》等以及众多的规范性文件。但是,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执行和实施、监督、惩罚都需要出台一系列实施意见和配备一整套设备和人力系统,其成本之高、工作量之大显而易见。如果人们能把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上升为人对自然的非道德行为而被禁止或主观意识到不可为,那么这就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道德。通过道德的内化来约束企业或个人的生产、生活行为,从而形成全社会共同遵守的生态道德。除此以外,构建贵州生态道德高地,对贵州创建生态文明省还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1.1 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强大正能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作了概括和提炼,高度凝结为24个字。而“和谐”二字则是“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生动体现,其更多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人类得以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根基。早在10年前,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其重要内容。构建生态道德高地有利于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更为强大和完善的道德体系内化为人们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正能量。古语云:凡有大成者,无不厚德载物。道德构成了和谐社会的根基,特别是在物质文明较为发达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1.2 充实和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为生态文明贵州建设保驾护航

生态文明是国人走到物质文明较为发达的今天,对人类发展向往和追求的一种更高新型文明型态。工业文明的确给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带来了难以修复的破坏。尤其是人类毫无节制地开发自然界的矿藏、石油、天然气和水等资源,任意垦殖砍伐草场、森林等,大规模地污染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生存和发展问题,引发了人类深刻的反思。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我们过于陶醉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成果,但是,第二步和第三步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抵消了。”工业文明的根本缺陷在于完全忽视了自然资源的再生产能力。在警醒历史的基础上,兼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态文明就成为人们的理性追求。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生态道德又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手段。《论语》中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也说明在国家治理中道德的重要性,而法制应是最后的底线。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中应把生态道德体系作为先行的基础性重要组成部分。

1.3 提高人们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为贵州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动力

部分传统的产业往往建立在较大的资源消耗、环境破坏上。贵州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就需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努力引导“三高”行业转型,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环保、生态的第三产业。鉴于绿色、低碳、环保、生态产业往往是新兴产业,面临的风险更大,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上都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民间资本在唯利是图的推动下投资的积极性并不高。如果在全社会建立起生态道德体系,企业、个人的生态责任性将得到极大提高,民间资本投资生态环保产业的积极性将会大大提升,这将为贵州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无穷的动力。

2 构筑贵州生态道德高地的建议

为了实现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生态文明贵州,生态道德建设理应先行,生态道德的建设中教育又理应先行,以教育为切入点应是生态道德建设的最佳选择。

2.1 从各级教育入手,树立人们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和生活观

教育部门应从生态道德角度出发,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帮助人们树立与生态道德相契合的价值体系。目前的生态教育中更多是侧重环境问题、法律法规的教育,在生态道德教育上较弱。生态道德的教育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在思想观念上要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自然观,坚持万物平等。挪威社会哲学家阿伦·奈斯以深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万物平等,以反对柏拉图的“人类中心论”对自然带来的破坏[2];中国古代就倡导“天人合一”[3],后来宋代朱熹发展为“万物一理”,人应该视自然界为生命体的存在[4],在贵州某些地方还存在给动物、植物、石头等过年的传统习俗,这也正是尊重自然和敬畏自然的体现。二是建立社会、经济、自然相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追求发展上应坚持人的平等和代内、代际公平。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康有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等都体现了代际间的平等。西方的美国法学者爱迪·B.维丝最早提出了代际公平理论的三大原则:保存选择原则、保存质量原则及保存接触和使用原则。[5]从发展经济学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上看,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破坏后代发展为原则。三是引导人们选择健康、适度消费的消费观。部分人们的消费不再是为了实际的需要,而是为了消费带来的象征意义,这样的消费观念也就超越了消费的真正目的而成为过度消费。比如购买大排量豪车、高档别墅、无节制的奢侈品等。人类应改变过去那种高消费、高享受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挥霍浪费,选择健康、适度的消费行为,提倡绿色生活,以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了实现以上三个观的教育,可以在初级教育中制定配套的、通俗易懂的教育读本,出版环保生态方面的报纸、杂志,举办生态文明方面的相关活动等。在中职教育中设置与生态环保有关的职业教育专业,在高等教育中应将生态道德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所有学生中开设,同时还应有应用型和研究型的专业教育。在高等院校学生的业余活动中还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活动,扩大社会行动的影响力,加强在各种媒体渠道进行全社会范围内的生态道德宣传和实践,特别要加强在城乡社区的实践。除此以外,还应该在在职人员的职业教育中加入生态道德内容,使从业人员把生态道德意识转化为日常行为习惯。

2.2 大力发掘贵州传统的生态道德文化,重建农村生态道德体系

贵州世居少数民族17个,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贵州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比为39%。各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了在今天看来仍然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生态道德观。比如大多南方少数民族对山神、树神都有非常高的崇拜情结,高山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和提供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侗族、布依族、土家族生活地区还存在众多以保护森林而刻的碑。彝族传统的生态观认为“杉树护竹林,竹头不沾露;竹子护杉树,杉根不进风”;“大山若和谐,不起风和雨;原野若和谐,牛羊会兴旺;江河若和谐,鱼虾会兴旺;社会若和谐,人类会兴旺。”[6]这也反映出彝族对自然与人关系的认识。通过对传统生态道德文化的发掘,结合现代的媒介形式进行宣传,比如发展为现代的村规民约、通俗歌曲等,再次唤起农村居民对山、水、物的敬畏,从而内化为对生态道德的遵守,以重建农村生态道德体系。在贵州提出走山地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农村居民大量走向城镇的背景下,为农村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的可能,这也正是重建生态道德体系的良好契机。

在贵州余庆的松烟,近年来通过评选道德模范,并把每个道德模范做成挂历,在家家户户宣传,产生了非常大的积极影响。建议以后在评选道德模范时可以把生态道德的评价作为一个衡量指标。这样的做法对其他地方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3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奖惩并用,构筑生态道德高地

生态道德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个人、社会组织、政府等的协同参与和推进。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利益的诱惑,传统道德往往让位于经济利益,道德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在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作用被弱化甚至被忽视。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急需重建生态道德体系,而在其过程中的政府作用不容忽视,在其初期还应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子作用。目前来看,除了继续加强环保执法倒逼人们遵守法律法规以外,还应在各行各业建立环境评价标准并严格执行。打通环保法庭在公益诉讼上的各种障碍,环保执法要坚决、及时,做到教育与惩处并重,扩大环保执法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加大对环保问题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对生态保护做得好或有贡献的要给予奖励,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要依法严惩。大力扶持新兴环保产业,特别对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参与环保事业给予支持,对下岗再创业、大学生创业涉及的生态环保行业应给予特殊支持。要充分研究和借鉴英美发达国家过去治理环境问题的经验。

伟大导师马克思认为:广义生产理论中的道德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狭义生产的方向。[7]国内学者王小锡也总结认为: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看,道德在创造使用价值中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资本形态的道德对价值增值也发挥独特作用。[8]人类发展至今,已深刻意识到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日益严峻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无疑是对农业、工业文明的扬弃。建立生态文明,我们人类是主体,因而,我们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由内而外地体现在人类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教育、法律、制度、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中,而笔者则取其道德一题加以论释,以期为生态文明这一系统工程的建设抛砖引玉。

在国务院2014年批准贵州作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背景下,生态文明贵州的建设需要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参与,需要内化为每个参与主体的生态道德体系的支撑,只有占据生态道德高地,才能在2020年拥有一个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生态系统稳定,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的生态文明新贵州!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伦理学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68.

[2]高春花.生态文明视阈中的生态道德观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2013(11).26-30.

[3]刘涛.论生态道德[J].理论观察,2014(9).36-37.

[4]姚进生.朱熹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对构建当代生态文明的启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76-80.

[5]高春花.生态文明视域中的生态道德观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2013(11).26-30.

[6]周锦鹤,陈梓楠.凉山彝族传统生态道德观探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99-101.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35.

贵州生态道德建设 篇2

贵州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早在上世纪80年代, 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就亲自倡导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毕节试验区, 对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率先探索, 走在西部地区前列。随后全省各地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区域发展战略来推进, 形成了多个试验区同时试验、各具特色、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日前, 贵州省获批建设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这是国家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加强。近年来, 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呈现“高、快、实”的特点, 多措并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为生态文明建设探新路、作示范, 持续释放“生态红利”, 促进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和谐, 百姓富和生态美的共生。

一、主要做法、经验

(一) 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

1. 完善法律法规, 依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

2013年, 贵阳市出台了全国首部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立法。近年来, 贵州省制订了《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贵州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贵州省清洁生产推进条例》、《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和举措, 从法律上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 依法推进。

2. 加强执法监管, 严厉打击、查处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目前, 贵州已在省级层面率先成立公、检、法、司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专门机构, 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职能集约、功能完善、衔接紧密、运转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体系。如:贵阳市开全国先河成立了中级人民法院环境审判庭;贵州省率先在全国建立环保法庭和审判庭;贵州省高院在全省范围内实行生态环保案件集中管理模式, 也属全国首创;贵州检察机关从机制上创新, 在省市两级设立了生态环境检察机构, 率先在全国开辟了生态司法的“绿色通道”。另外, 大数据助力生态环境执法, 为其提供了技术层面的保障。

3.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良好的区域发展统筹体制

2009年以来, 贵州省着力实施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机制, 按照“谁开发, 谁保护;谁破坏, 谁恢复;谁受益, 谁补偿;谁污染, 谁付费”的原则, 先后在清水江、红枫湖、赤水河、乌江等流域实施了生态补偿。截止到2015年底, 补偿资金达到2.5亿元, 有效调动了地方政府履行环境监管职责的积极性。六盘水市大力实施“绿色贵州”建设六盘水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水城河综合治理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加快推进, 乡镇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重点流域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4. 深化改革, 创新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考核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 领导干部是关键。贵州省着力给领导干部戴上“紧箍咒”, 装上“加速器”, 2015年, 贵州省取消对部分贫困县的GDP考核, 但增加了石漠化面积减少程度和森林覆盖率等“生态考核”指标权重。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实施行政问责22人。在八大流域推行环境保护“河长制”, 将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作为政绩考核重要内容。这些都是贵州省大胆探索实践, 针对薄弱环节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的重大创新。

(二) 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崛起。贵州省依托特色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风电、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积极支持贵安新区信息产业园加快发展。贵安新区成功引进中国第一家以展示、推广绿色技术的“中国贵安·生态文明创新园”, 作为贵安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最新科技及成果的展示平台和科研平台, 集中展示整个园区30余项绿色创新技术。此外, 贵州省还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发展, 创建了20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点, 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 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70万千瓦。“十二五”时期, 贵州省累计淘汰落后产能3080万吨, 提前2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450万吨目标任务。

二是山区生态农业稳步发展。生态资源化, 产业特色化, 农旅一体化, 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 并成为推进脱贫攻坚的强劲动能。贵州省严格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特色”的发展要求, 在全省范围内推行草田轮作、立体种养、生态果园建设、生态养殖、有机农产品生产、观光休闲农业等生态农业模式及其配套技术。贵州省启动和加速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六盘水市盘县哒啦仙谷生态农业示范园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不仅与农业观光休闲体验旅游联动发展, 还充分挖掘民族民间传统农产品加工工艺, 并用现代技术加以创新, 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高端精细农产品。

三是大健康新医药产业逐渐兴起。贵州省将大健康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重要增长极进行打造。2015年, 全省大健康医药产业项目开工380个, 完成投资430.19亿元, 基本建成项目59个, 苗药产值突破300亿元, 苗药成为全国销售额最大的民族药。有21个县开展了温泉养生, 产业链进一步延长、产业幅进一步拓宽, 大健康产业增加值以20%的速度持续增长。

四是全域生态旅游蓬勃发展。“十二五”期间, 贵州省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7%。进入“十三五”, 旅游业迎来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期, 仅今年上半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就达2.57亿人次, 实现旅游总收入2241.35亿元, 均创历史新高。贵州省一方面坚持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如凯里市生态建设效果显著, 苗寨古建筑、苗寨文化保护完整, 相辅相成的生态旅游景区给游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六盘水盘县娘娘山生态旅游示范园也同样坚持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并重, 相互促进;另一方面注重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建设多彩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如贵安新区积极借鉴瑞士、德国等生态文明发达国家的经验, 加快打造以屯堡为代表等历史文化和民俗民间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业。

(三) 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贵州省大力实施生态博物馆和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项目。在自然生态环境整体保护较好、具有民族传统文化典型特征和代表性的民族村寨, 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博物馆和村寨博物馆。在生态文化遗产丰富、保持较完整的区域, 建设一批生态文化保护区, 维护生态文化多样化。另外, 贵州省提倡生态文明教育从孩子抓起, 全面推进大中小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知识教育活动。预计到2020年, 全省省级中小学“绿色学校”达500所左右, 绿色大学达20家左右。

(四) 扩大对外开放, 加强交流与合作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高端论坛。主要通过高规格论坛一方面对外宣传贵州, 另一方面向世界宣传贵州生态文明的先进理念。贵州省充分发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积极而独特的作用, 积极加强与生态文明相关国际组织和机构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和务实合作。并借鉴引进瑞士等欧美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及技术, 建立与泛珠三角、成渝、长三角等经济区的广泛联系, 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碳排放权交易等领域开展合作, 提升合作层次与效益,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二、对我区的借鉴及启示

我区拥有辽阔的土地空间、纯净的自然环境、广袤的森林草原、丰富多样的生物, 在绿色资源占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同时我区又是绿色发展矛盾大区, 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与能源重化工产业体系和欠发达的基本区情之间存在着难以回避的矛盾冲突。贵州省探索出的资源能源富集、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区位重要、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模式, 对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很强的借鉴作用。结合我区实际, 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加快推动我区生态文明建设。

(一)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从近年来的实践看, 制度缺失尤其是法律不完善是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作为全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省区之一, 建议内蒙古要继续加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引擎的全区生态文明制度改革。通过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给官员念“紧箍咒”, 促使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富区、绿色惠民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健全政绩考核制度方面, 建议取消生态脆弱地区的GDP考核, 相应增加现代高效农业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指标和权重;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方面, 尽快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加快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拓宽生态补偿渠道, 将受益企业更多纳入补偿主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方面, 应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土地、水利、森林、矿产、审计、统计、环保等部门协同推进, 形成改革合力。

(二)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内在属性。我区作为生态屏障和资源富集地区, 更需要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对绿色化发展的引导。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以草原、森林为主体, 重点建设沙地防治区、沙漠防治区、草原保护与治理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区, 建设大兴安岭、阴山和贺兰山生态防护屏障, 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等禁止开发区域保护, 实施重大生态治理和保护工程, 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三) 坚持绿色增长, 推动生态产业转型升级

一要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生物制药、蒙中医药及特色生物保健品为重点的生物产业, 以绿色大数据中心为平台的电子信息产业, 以体现生态治理、精准扶贫等社会效益为地方特色的新能源产业, 以清洁能源产品、高端化工产品生产装备为主要依托的特色装备制造业, 以服务当地产业为基础、以服务全行业为目标的节能环保产业。

二要促进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业提质增效。我区拥有质优量多的农畜产品, 突出绿色品牌, 推动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业提质增效。探索“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创新, 推进农业物联网在设施农业技术、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的示范应用。

三要促进生态服务业发展。围绕我区丰富的旅游资源, 发展绿色旅游业, 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绿色服务业的核心, 实现提档升级;围绕产业绿色转型对节能环保服务业产生的巨大需求,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 实现服务业与工业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围绕绿色生物和绿色资源环境, 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围绕绿色资源资本化开发, 发展绿色金融业;围绕建设秀美河山, 发展林草产业, 努力推动生态建设与林草产业发展互促共进、长效发展。

(四) 推动绿色科技创新, 强化生态人才支撑

生态产业是一个科技含量较高的领域, 特别是对自然生态的挖掘利用, 既要立足自身天然优势, 更需要现代科技研究的支撑, 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区要加快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生态修复治理、新能源、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特色优势领域, 努力突破一批重大技术瓶颈, 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健全人才使用激励机制, 培养本地区生态文明“人才库”,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急需专业人才引进, 发挥高校院所科技人才的作用, 建设相关领域人才“小高地”,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五) 大力繁荣生态文化, 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挖掘传统生态文化思想。传承与弘扬我区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 打造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文艺精品。充分发挥文艺作品的传播效应, 积极开展以宣传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文学、影视、戏剧、书画、摄影、音乐等多种艺术创作, 宣传倡导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 唤起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正义, 使公众自觉承担生态责任和生态义务, 带动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提升。

(六) 加强跨省区和国际合作, 共建生态文明大格局

贵州生态道德建设 篇3

《绿野寻踪》节目于2006年3月24日首播,截至2007年3月13日,全国共拍摄76期,播出144期。

虽然节目开播仅一年,而且处于并非“黄金”的收视时段,但《绿野寻踪》的收视率在播出的少儿频道全部33个节目和栏目中,一直稳居同时段之首,节目得到了业内同行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的和生态首先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绿色事业的成败。国家林业局一贯非常重视未成年人生态教育,并于2004年下发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生态首先教育的实施意见》。为充分贯彻《意见》精神,2006年,受国家林业局委托,中国协与中央电视台联合策划拍摄了我国首个反映林业生态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系列少儿科普栏目——《绿野寻踪》。

为办好《绿野寻踪》中动协先后在北京、湖北、四川、青海、辽宁、福建六省(区、市)召开了九次《绿野寻踪》栏目座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同志对《绿野寻踪》节目的意见和建设,不断提高节目制作的质量:为了总结《绿野寻踪》栏目的收视成果、中动协于2006年12月在上海隆重召开了“生态首先教育暨《绿野寻踪》总结表彰会。”

为了进一步扩大《绿野寻踪》的影响,充分调动全国少年儿童的收视积极性,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2006年中动协还在全国发起了征集“百所《绿野寻踪》栏目小小三员(即:小小评论员、小小通讯员,小小观察员)学校”活动,目前全国已有百所小学、千名老师,万名同学成为该栏目固定的互动者,中动协还开通了《绿野寻踪》网站,编辑出版了《绿野寻踪》系列野生动物科普读物,确定了一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园作为节目固定的拍摄基地,并在野生动物园树立了《绿野寻踪》宣传牌。

《绿野寻踪》节目是曾送给青少年的一份“绿色厚礼”是弘扬生态文化和推动未成年生态道德教育的成功实践。《绿野寻踪》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心中播下的绿色种子,必将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萌发出强烈的生态意识,进而转化为爱护自然的自觉行动,开出绚丽生态文明之花。

心灵寄语

《绿野寻踪》满足了孩子们的需求乔羽(著名词作家)

孩子们都喜欢小动物、都渴望了解神秘大自然更多的故事:《绿野寻踪》节目正好满足了孩子们的需要,是一个培养孩子们祖国、热爱大自然的好节目,像所有小孩子一样,我在童年时代非常喜爱动植物,我到现在还非常怀念小时候我家院子里我亲手种下的那棵椿树,也还清晰地记得小时候一晚上不睡观察螳螂蜕皮的事情。当螳螂蜕皮的那一瞬间,我激动的心情一辈子都难以忘怀。如今的孩子们太幸福了,他们不及像我那样苦苦地等待。《绿野寻踪》这样的节目,可以充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祝《绿野寻踪》节目越办越好。

难度大,意义更大

梁晓声(著名作家、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编剧)

我参与过许多影视作品的拍摄工作,因此我深知像《绿野寻踪》这样以孩子和动物为主角的节目拍摄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孩子和动物都难以控制,都不会乖乖地听你指挥。尽管拍摄难度大,但是向孩子们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理念的意义更大。而对这样双重的难题,林业部门做到了,《绿野寻踪》拍摄和播出效果都很好,相信通过经验的积累,节目会越办越好。

我是野保小小宣传员

河南省南阳市第十二小学刘颜冰

当今社会中,一些不良现象影响着我们学生的正常成长,过去由于自己知识有限,对乱抓野生动物、乱吃野生动物的现象认识不清。《绿野寻踪》使我们有了一个了解野生动物的平台,我们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也有了新的提高。以后,我会认真做野生动物保护的小宣传员,告诉爸爸、妈妈和所有身边的人都江堰市要吃野生动物,因为它们很珍贵。

我爱故乡的野马

新疆伊宁市第十五小学六(5)班胡仲意

感谢叔叔阿姨为我们制作了这么好看的节目,《绿野寻踪》节目既有趣,又使我懂得了保护野生动物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通过观看你们的节目,我了解到许多动物已经快灭绝了,像我国的大熊猫,东北虎、野马等已经被列为国家珍稀保护动力。野马就生活在我们新疆,如果野马消失了我会非常难过,因此我会告诉我周围的人都要保护森林、保护野生动物,这样这些美丽的野生动物才不会灭绝。

为了野生动物,我呼吁!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燕山学校小学参加蔡旭宇

“濒临灭绝的动物”是一句多么让人揪心的话,可它却又一次出现在我们眼前,金丝猴、华南虎、海豹、蓝鲸……这些可爱的动物在人类大肆滥杀下,已经所剩无几了,如果人人都来保护野生动物这种现象就不会出现了。我呼吁:“保护动物,人人有责!不要再捕杀危在旦夕的动物了,生态灾难不能重演!”

让《绿野寻踪》伴我长大

安徽安庆双莲寺小学陈桢

不经意间,我看了一期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绿野寻踪”节目,从此我就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使作业多或者有别的事情,我都会腾出时间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观看这档节目。虽然还有一个学期我就要小学毕业了,但我想以后进入中学,我也会一如既往地观看下去,因为《绿野寻踪》已经成为我的良师益友,是我学习与生活中不可多得的好伙伴了!

保护小鸟,让家乡重现生机

湖北省京山县三阳镇小学刘佳

我是《绿野寻踪》节目的忠实观众,这个节目非常有趣,让我在快乐的气氛中感受到了动物的可爱,也学到了很多保护动物的知识,我的家乡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这里也栖息着许多美丽的鸟类,它们本来可以在这里无忧无虑地生活,但是这些年有些人为了钱把树砍光了,使鸟儿们失去了家园,我想只要我们一期努力向周围的人们宣传保护动物,让人们知道那些飞禽走兽的可爱和森林与我们的密切关系,我的家乡就会重新焕发生机。

《绿野寻踪》是展示林业工作的窗口

福建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所工程师

罗红星

“绿野寻踪”向全社会打开了一个展示林业建设成果的窗口,社会公众了解到经过政府主管部门和各方面的长期努力,大熊猫、扬子鳄、金丝猴等众多野生动物已经摆脱了濒危状态,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这对于树立林业部门形象,以及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都是很好的促进,作为基层林业工作者,我们将大力配合《绿野寻踪》节目的拍摄,希望节目越拍越好!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 篇4

摘要: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由于有限的开发,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以贵州为典型的欠发达省份,山清水秀,环境优良,更应在生态环境优良的条件下,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与跨越式发展相协调„„

关键字:美丽贵州、生态优势、生态建设、跨越式发展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亡则文明亡。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生态文明建设也终被提升为国家战略,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

(引诉)胡锦涛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由于有限的开发,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以贵州为典型的欠发达省份,山清水秀,环境优良,更应在生态环境优良的条件下,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与跨越式发展相协调„„

生态文明是一种高级文明形态,是现代文明体系的基础,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

生态经济是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和协调发展。

贵州独特的地质地貌和区位、良好的生态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湿润的立体气候等,加上千载难逢的开发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使贵州具有发展生态经济的天然优越条件。同时,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符合贵州省情的必然选择。

多年来,贵州一直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机结合,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了相应的部署和政策措施,努力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1988年,经国务院批

准建立了毕节“扶贫开发、生态建设”试验区,着力解决人口、生态与贫困的矛盾;上世纪90年代初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进入新世纪,抢抓西部大开发战略,强力推进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深刻地融入到“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上,融入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

遏制“生态恶化”的有效途径

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树立“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发展理念,坚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因地制宜,大胆探索,按照生态经济的理念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推进绿色城镇化和乡村生态化。

经过不懈的实践探索,在全省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

毕节试验区围绕“扶贫开发、生态建设和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坚持“边和贫困作斗争,边扩大生态张力”,坚持“ 把经济搞上去,把人口过快增长降下来”,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贵阳市为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和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潮流,出台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率先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使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向纵深推进。

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晴隆积极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致富农民与治理石漠化、恢复生态双赢;贞丰县顶坛乡根据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引导农民积极种植花椒,引进花椒深加工企业,“顶坛花椒”成了全国知名品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生态恢复和重建取得明显成效;都匀市大力发展茶产业这一富民产业和生态产业,促进了经济、生态效益最大化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发展生态旅游业方面,荔波县利用“申遗”成功之机,依托 “世界绿宝石”,确立了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思路,生态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黔东南州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优势,全州原生态自然风光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势头强劲,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宏福公司被列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成功开发了一系列新的清洁生产工艺,解决了水资源循环利用、废气回收利用,从源头上减少排放量,探索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新路子;开阳县作为我国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通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来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以“生态经济发展”

促“生态文明建设”

为通过生态经济的发展、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贵州省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一是把发展生态经济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战略。

在新的形势下,贵州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逐步形成与生态经济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和体制机制,探索一条从物质经济向生态经济、物质社会向生态社会、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道路。

二是进一步推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生态经济发展条件。

贵州作为一个的山区省份和富水地区,必须坚持把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交通运输网络和水利设施,从而打破交通、水利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制约。

三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贵州工业化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工业发展,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进一步做大做强能源、原材料等工业,减少污染,降低能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要大力发展原材料精深加工,延伸产业增值链和劳动就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四是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和乡村生态化。

一方面,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把城镇建设发展的着力点转向优化建设布局、扩大环境容量、提升绿色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上来;实施城市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城市绿地生态体系;加强城镇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优化,使城镇的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能协调发展。同时,推进农村生态化,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推进农村住宅生态化和村镇环境生态化。

五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寓生态建设于资源开发之中,融资源开发于生态建设之中,增创生态环境新优势,提升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通过植被保护、流域治理、土地整治和水土保持等措施促进生态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认真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工程,有效实施55个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探索资源节约、环境美好、产业开发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的发展路子。

六是把制度建设作为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

应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监管体制、生态系统监测、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使用等相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在政策制定、规划管理、法规执行和重大问题解决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力度。还应加快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充分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协调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与重建。

(结尾)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尤其要珍惜宝贵的耕地,在贵州未来的发展中,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严格按照省委向山要地、向山要城、向山要园区的要求,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坚持在“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建设我们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产业园区,建设我们美丽可爱和谐的家园。

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伦理生态诉求 篇5

一、 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突出问题分析

学术不端是当前我国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表现为低水平重复研究、“学官”横行、“近亲繁殖”以及研究中“有意做出虚假陈述;损害他人著作权;违反职业道德利用他人重要的学术认识、假设、学说或者研究计划;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中的科学不端行为;故意干扰或妨碍他人的研究活动;在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等[1] 。学术不端不仅使学术研究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而成为一场毫无生气的文字游戏, 更为严重的是, 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给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学术道德的养成带来了负面影响。长此以往, 会在高校形成不良的学术风气。因此, 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首要, 是解决学术不端问题。学术不端的出现有着十分复杂的成因。比如, 学术体制的缺陷、学术批评的缺失、知识产权观念淡薄、学术监管和惩处力度不够等等。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从价值观角度对其进行根本分析。

1.传统价值观的潜在作用。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知识分子不是以求知识为做学问的目标, 而是“为生民立命, 为万世开太平”;甚或更为狭隘的“金榜题名, 光宗耀祖”。由此可见, 旧时学者的治学态度是实用的。时至今日, 这种实用型的价值观仍然对我国学术界产生着潜在的作用。在经济职能在社会各职能中占有压倒性地位的市场经济中, 如果科学不能为经济服务, 便被视为没有太大威望;学者们也将学术研究和自身的利益挂起钩来。这就造成我国当前高校学术风气政治化和经济化倾向严重, 使得学术不端有了生长发展的土壤。

2.市场经济的利益追逐导致一部分教师个体价值观扭曲。

高校是一个弘扬学术传承、创新学术思想、传播学术文化的场所, 因而大学教师也被人们称为“学者”。这个定义不仅仅是从知识的角度, 同时也是从道德的角度, 即“人类的教师, 民众学习的楷模”[2] , 因而大学教师必须具备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具体表现为纪律意识、法律意识、善的意识等等。然而, 由于市场经济的引入, 其利益追逐的价值导向不可避免地对教师产生影响, 再加上高校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将学术科研成果与教师的工资、奖金、福利等挂钩, 致使许多教师将学术研究视为攫取利益的一种手段, 但学术成果转化的周期长、见效慢等特点又造成了急功近利的学术浮躁取向。部分教师只注重研究成果的数量而缺乏追求学术成果质量的勇气和耐心, 抄袭剽窃、低水平重复, 甚至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作为商品, 高价出售给急于评职称、拿学位的教师或学生。所有这些都是市场化改革后所引发的高校学术人格分化问题, 但其本质上是教师个体价值观的扭曲。

3.现代化转型期社会“道德失范”的冲击。

我国现代化建设鼓励人们追求民主、平等、公正和自由, 引导人们树立开拓创新精神, 但是在从狭隘的、大统一的原有社会价值观走向开放的、多元化的新的社会价值观的过程中, 许多旧的价值准则和运行机制正在解体并失去约束功能, 而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尚未形成或对社会成员还不具有有效影响力与约束力, 从而形成社会规范的“真空”或缺失, 出现了“道德失范”的现象, 并对高校带来了巨大冲击。部分教师的价值观带有明显的实用性、过渡性的特征, 只求索取, 不讲奉献, 也由此催生了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

4.高等教育市场化和大众化使得高校核心价值观迷失。

我国目前处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关键时期, 高校扩招、高校部分职能的社会化改革、高校产学研的一体化趋势, 以及高校办学所直面的学生就业、办学资金短缺等问题逐渐凸现, 因此高等教育的价值作为具体的历史性概念必然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的转型而不断发生变化, 在新的现实条件下需要对其再认识。而我国目前对于高等教育的价值认识还远不到位。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的不完善、评价标准的不合理客观上对教师产生了“负激励”, 鼓励他们制造“学术垃圾”, 而且只要事后的惩罚成本不大, 就会造成教师在学术研究上大量的短期行为。制度缺陷、管理不完善的根本正是由于高校作为独立个体缺少核心价值观。

二、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生态诠释

高校学术道德建设本质上是一个涉及教师与社会、教师与教师、高校与学生等生态关系的伦理问题。哲学界关于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思考引发了人们的伦理警觉:基于本体思维的伦理世界观和方法论已然把伦理和伦理精神置于现代性危机之中, 而文化的精神本性和文明的内在逻辑化的新的伦理世界观和方法论——“伦理生态”世界观, 是对原有观点和方法的扬弃和超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推进, 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的关联性与相似性日益凸显,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逐步渗透。在当前, “生态”不仅是一个自然学科术语, 亦成为一种文明观、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所谓“生态”, 就是将世界, 包括人、自然、社会都看做生命有机体的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生命 (包括生理生命和更深刻的精神生命) 存在状态[3] 。这个概念已经远远超出生物体与自然的生物生态甚至人与自然的自然生态关系, 而被广泛应用于人与整个世界、应用到整个文明的和谐关系之中, 是作为人、自然、社会等生命有机体及其之间关系本身所蕴含并凸显出的一种价值视角和切入问题的维度来使用的。“生态”概念在道德哲学领域所形成的“伦理生态”思维, 是以“生态合理性”为核心理念、价值取向和建构原理所形成的开放—冲突的文明时代的“生态本位”的伦理世界观、伦理价值观和伦理方法论[4] 。其实质是对相关联事物关系的把握, 追求的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与整体效应。作为哲学层面的理论体系, 它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动态网络结构, 超越了机械论的世界观而转向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的世界观。

生态价值观坚持四个基本的方法论原则:第一, 有机性和内在关联原则。强调生命性、有机性、内在关联性是生态的根本观点。第二, 整体性原则。生态价值观认为生态整体是合理价值的主体, 强调生态整体的合理性和生态内部各因子之间在价值上的平等性。第三, 共生互动与自我生长原则。生态所追求和实现的价值合理性, 是生态中诸因子健康互动所形成的合理性。自我生长是生态有机体生命力的体现, 也是生态的存在方式。第四, 具体性原则。生态价值观肯定整体价值, 却反对抽象的所谓普遍价值合理性, 因而在本质上追求具体。生态思维和生态方法以生态体系中各因子之间的平等共生、辩证互动消解了本体思维的价值霸权[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伦理生态世界观为我们重新审视高校学术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

从伦理生态的视角来把握, 高校学术道德建设必然内在地包含三层意蕴:

1.高校作为“实体性”个体的自我学术道德、学术意识和学术责任感。

这是“教师”作为一个群体的伦理精神体现。目前, 虽然教育、科研主管部门出台了不少惩罚学术不端的规定和条例, 但这些惩处条例看起来是有声有势, 却欠缺实际可操作的东西。而高校对科研成果的重视使得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自身的道德责任。因为教师与学校是利益共同体, 教师拿到学位或职称, 学校也必然随之获得荣誉或经济利益;教师受到惩罚无疑也会使学校蒙羞, 影响其在学术界的荣誉和地位, 进而影响其短期内的竞争力。因此, 一般情况下高校不会主动揭发和惩处本单位的学术不端行为, 对于外单位的学术不端行为也是采取“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态度。这往往会使得学术不端者有恃无恐。所以, 高校作为实体性的伦理存在, 应坚守“敬业、奉献、诚实”的基本道德理念, 为教师规范自身的学术行为树立正确的精神坐标。

2.高校社会关系, 包括一定的制度体系、人际关系等。

一定的学术制度体系是制度化、结构化和实体化的高校学术伦理精神。任何伦理都是具体的, 必须在具体的情境和实践中确证自身。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高校固有的伦理传统受到颠覆性的冲击, 伦理必须调整自身方能对行为的社会后果具有解释力和判断力。因此, 高校必须对自身所面对的社会关系进行甄别、审视和整合, 以使社会关系符合当下实践的需要, 并形成一定的学术制度、规范以及某些不成文的信念与习惯, 从而规约教师的学术行为。

3.高校教师个体的学术专业道德。

教师的学术观念、行为及所体现出来的品质, 是伦理生态最显相、最感性的层次。学术道德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态度和科学精神的体现。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具有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探索未知的欲望。教师在高校里属于较为固定的群体, 他们的学术道德和学术态度对一所高校的学术风气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然, 教师的学术专业道德形成, 离不开个人的自觉和修养, 但这必须以高校的伦理精神和制度体系为前提。

以上三方面构成了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伦理生态作用系统, 其作用途径为:高校学术伦理精神——学术制度体系——教师学术道德。健康的伦理生态是一个良性的系统, 其中伦理精神、制度体系和教师学术道德不仅是统一的, 而且是良性互动的, 从而达到伦理生态平衡。

三、高校“学术伦理生态”构建

伦理生态的产生和形成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它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心理、时代精神密切相关。因此, 高校学术伦理生态的构建必须放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态的相关性及背景中进行。

1.重视教师经济利益的合理性, 构建“学术伦理—经济生态”。

学术成果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遵循经济规律才得以良性循环, 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背景下, 学术研究应如何平衡“学术” (社会效益) 与“经济” (经济效益) 的矛盾?经济是一切上层建筑的基础, 自然也是现代高校发展的基础;而高校学术不端也是产生于过分经济化、功利化、利益化的取向, 因而高校学术道德的建设, 有赖于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建设符合现代高校发展要求的学术伦理—经济生态, 首先应树立科学发展观, 摒弃过去以追求单纯经济效益为特征的传统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其次, 坚持科技创新。学术研究的本质就是创新。高校通过鼓励和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不仅有利国家的兴旺发达, 同时也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 加大学术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力度, 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 为学校发展提供经济支撑。最后, 完善教师薪酬激励制度。建立与教师工作性质、科研活动特点、受教育水平、社会贡献相适应的分配制度, 特别是对于不能直接进行成果转化的基础性研究, 应加大投入力度, 缓解这一部分教师的工作压力, 进而转变他们不潜心研究的价值取向。

2.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构建“学术伦理—政治生态”。

当前高校学术不端状况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我国社会加速转型所造成的制度资源的老化与枯竭而引起的。社会转型往往造成了传统制度的失效, 而新的制度形成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样就会形成制度的真空, 为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建设符合现代高校发展要求的“学术伦理—政治生态”, 一是要将学术道德法制化, 充分利用和发挥相关法律制度的作用, 如民事诉讼法、刑法、知识产权法和著作权法等, 完善知识产权法等相关的法律制度, 加大其在学术规范方面的作用。二是完善现有学术监督机制, 设立真正意义上专门的学术监督机构, 严格学术监督体制, 并对查出学术不端的教师给予较为严厉的处罚。三是改进现行学术评价体系, 从制度上遏制学术失范的动因。四是建立相应的领导责任制, 将学术道德建设纳入各级领导的目标管理体系, 实施有效的检查和考核。

3.培养健康学术氛围, 构建“学术伦理—文化生态”。

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也是孕育良好学术风气的深厚土壤。高校应将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渗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 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学术道德教育, 使教师的学术伦理认识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将学术道德教育作为高校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渗透到教师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将系统灌输与日常养成结合起来, 多途径开展学术道德教育, 净化学校学术风气, 形成健康积极的学术氛围。

摘要: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逐步渗透, “生态”不仅是一个自然学科术语, 亦成为一种文明观、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生态”概念在道德哲学领域所形成的“伦理生态”思维, 为我们重新审视高校学术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以伦理生态价值观为基础, 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实际需求, 提出构建包括“学术伦理—经济生态”、“学术伦理—政治生态”、“学术伦理—文化生态”的高校学术伦理生态系统的思路。

关键词:伦理生态,生态价值观,学术失范

参考文献

[1]顾瑞珍, 崔静.中科院重锤打击学术造假六条标准整肃科学不端行为[N].中国青年报, 2007—02—27.

[2]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8-41.

[3][5]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250-251.

贵州生态道德建设 篇6

走好教育生态文明之路 ——在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田保华(二○一○年十月二十八日)

同志们:

众所周知,教育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从一定程度上说,课堂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市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既满怀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又冷静地审视着教育的现实。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一直站在为学生一生负责的高度,深深地思考着一个永恒的命题:课堂,究竟该拿什么献给学生?

自2001年,金水区作为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率先启动新课程实验以来,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来,为破解“这一命题”,全市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始终站在文化变革、文化再造的高度,紧紧抓住课堂教学、校本教研、质量监控等三个关键环节,致力于新课程的新课堂建设,校本教研研究课堂,质量监控监控课堂,促进了课堂的改革与创新,促进了新课程实施品质的不断提升。校本教研,从理论建设、制度建设的层面上,回落到了“课堂教学问题的解决”这一“粗糙的地面”。质量监控,从单一的成绩分析,提升到了对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与过程、学习状态和师生精神共同成长的关注。课堂教学,从课改初期的无所适从、甚至盲从,一步步走向了成熟与理性;从关注课堂方向,到关注课堂道德、关注课堂生命,到关注课堂文化(课堂生态)的重建;一步步走上了“构建道德课堂,提升师生生命质量”这一教育生态文明之路,确立了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题与目标。十年来,我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前行,在反思中发展,走过的是一条问题持续解决、注重成果积累、不断生成提升的持续生长之路。如果说课改之初,相对于过去的旧课堂,新课程所要求的新课堂是个什么模样,我们还不十分清楚的话,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是清清楚楚了:那就是“道德课堂”。道德课堂,是我们源于过去的旧课堂教学中道德缺失、不道德和反道德的一种教育主张。构建道德课堂,提升师生生命质量,既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努力达到的目标和境界。

一、道德课堂的理念

道德课堂,是在郑州市课改的土壤里生长起来的、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品质的课堂形态;是以学生为主体,呈现尊重、关爱、民主、和谐学习生态的课堂,是能够很好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课堂,是一种德性化、人性化、生命化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家园。推进道德课堂建设,就是要改善教师的教学生态,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态,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生活中享受到幸福和快乐,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

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课堂是生活,同样也离不开道德。课堂即生命,是教师、学生延续、发展生命的地方,若将善待学生生命落实到课堂之中,课堂定然是鲜活的,富于人性的;而道德缺失的课堂却很容易使教学转化为一种机械的、单调的知识传授和行为训练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疲惫、厌烦、焦虑等感受。长此以往,必将扼杀师生鲜活的生命形式,恶化他们的生存状态。因此,我们应该以新课程的理念,从道德自觉的高度,去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审视那些不道德的教育现象,努力的加以改进和完善,使我们的教师在道德的环境中进行有道德的教学,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使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和结果都合乎道德的要求,让我们的课堂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

我们认为,教育即道德:合乎道,至于德;以合乎“道”的途径,至于“德”之目标。所谓“道”,即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所谓“德”,即生态:围绕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实现国家人才培养目标而建构的课堂生态。

道德课堂的理念,与新课程“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相一致;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相一致;与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相一致: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求,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掌握住学习的方法,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获得价值引领与价值认同,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与发展。

道德课堂的理念,与《说文解字》对“教育”一词“内涵”的精辟解释相一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必定包含着教人做人、使人为善、使人向善的意图和努力。教人做人,使人为善,使人向上,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道德标准;满足了这一标准的活动或影响,才堪称是“教育”。

道德课堂的理念,根植于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可以从《道德经》中去寻根:“道”,即天道,即自然规律;阐述的是合乎自然规律,人类才能健康地生存下去。“德”,即人德,即人生的行为准则;还是要求人类顺其自然地与人共处,合乎社会规律地生存。从事于道者,同于道;从事于德者,同于德。

如果说“道”是形而上的,那么“德”则是形而下的,其目的是学道以行德,以道而成德。围绕“道”“德”二字,我们要重新建构四个全新的概念:即学道、学德;师道、师德。

学道,即学生的学习规律、认知规律、成长规律。道德课堂,核心是尊重学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真正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才是合乎规律、尊重规律的。

学德,即学习生态,构建和谐、生长的学习生态,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情感收获。道德课堂学德的构建是以“小组学习”为形态,以“独学、对学、群学”为基本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课堂又以展示为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道德课堂认为,展示是解决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

师道,即教师的角色。道德课堂认为,教师的角色必须重新定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助理,是学生的学长,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与学生是平等的同伴关系。实现了这种角色转变的教师才称其为“道德教师”。角色即人格,离开了“道德教师”这一角色,教师便缺失了“人格”。道德教师的基本品质是发现学生、研究学生、基于学情和指导学法,即从“四学”出发,高度认识并充分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师德,即相信学生。道德课堂认为相信学生就是师德。过去的旧课堂因为施教者不相信学生,所以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由此造成了教师普遍的包办、代替、灌输和强迫。在这种背景下,所谓学生的“学”,只能是有限学习。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道德课堂的师德,强调师生之间构建“学习共同体”,课堂上要处理好与学生、文本、环境、教学资源和经验的关系。

在传统意义的课堂上,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宰者,扮演的是“二传手”。这种角色的错位,往往导致灌输式、填鸭式的被动学习。学生的抵触性较强,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正是这种教师角色的错位,才导致了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被异化,造成了师生关系的扭曲和变异。道德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尽快完成教师自身角色的重新审视,尽快完成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重构起“平等、尊重、信任、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养鱼养水,养树养根,养人养心”。构建道德课堂的实质就是在养心,既是在养我们教育者自己的心,也是在养学生的心。“养心”是教育的本质所在。甲骨文中的“教”字,右边的“文”中有一个“心”字,几经演变,那颗“心”不见了。从本质上讲,教育就是“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心灵”是一切经验的基础,他创造了快乐,也创造了痛苦。欲望使我们存在,而心灵决定我们存在的品质。一个人的快乐与幸福,不是由你获得了多少来决定,而是决定于你感受到了多少。教育之道,道在心灵。毫不客气地说,如果孩子们的心灵没有被教师感应到过,一切教育都是没有用的,教育的本质将离我们越来越远。因此,教育应该回归到心灵深处。

二、道德课堂要求教师必备八大教学素养

道德课堂,不仅仅是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育德问题,也不仅仅是研究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问题;而是研究课堂教学的德性问题、人性问题,研究解决课堂教学的目的、行为和结果的一致性问题。

道德课堂要求教师,以新课程的理念,从道德自觉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审视那些不道德的教育现象,努力加以改进和完善;使自己在道德的环境中进行有道德的教学,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使课堂教学的过程和结果都符合道德要求,使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让课堂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

道德课堂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秉承道德的准则,使用“合道德”的方式,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在身心愉悦、人格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和幸福,获得学业进步和身心全面发展。课堂上,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就是最大的课堂道德。这正是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具体体现。

道德课堂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学生学习的主权;通过实施分组合作学习,实施“独学、对学、群学”三种学习方式,抓好“课前、课中、课后”课堂三段,构建“先学、展示、反馈”的课堂流程,来实现课堂教学的重建,提升每一堂课的课堂质量。

道德课堂最终要实现质的飞跃:教师把教学变非理性教学为理性教学,把教学变体力劳动为智力劳动、智慧劳动,把课堂变知识课堂为情感课堂,变“教本”为“学本”;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单纯依赖教师为自主、合作、探究;最终形成师亦生、生亦师,师生相长;兵教兵,兵练兵,兵兵互动的课堂生态,实现学生学习品质和精神品质的共同提升。

因此,推进道德课堂建设,任何一位学科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八大教学素养:

一是回答好三个问题。任何一位学科教师、任何一节课都必须回答好三个问题:(1)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教师要回答的是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问题: 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哪里?教师要回

答的是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问题。(3)你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教师要回答的是学习效果的评价问题。回答不好这三个问题,一定不是一节好课。

二是具备三种基本能力。即设计教学的能力(编写学习指导书、编制导学案)、实施教学的能力(构建课堂生态)、评价教学的能力(达标测评、跟踪发展)。设计教学的能力是基础,实施教学的能力是关键,评价教学的能力是保障。不具备这三种基本能力的教师,一定不是一位合格教师,也一定不是一位好教师。

三是把握三个前提。即把握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课程目标。把握不好这三个前提,教学设计就无从谈起。

四是做到三个读懂。即读懂课标和教材(学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不懂得“课堂,究竟是谁的?”,既是师道问题,又是师德问题。

五是完成六个转变。即教师变学长、讲堂变学堂、教室变学室、教材变学材、教案变学案、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教学,既是新课程的要求,又是师道的要求。

六是明确课堂方向。课堂教学,要有效的落实三维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虚化;有效地把握和利用课程资源,避免教学内容的泛化;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把握教师的引导性,避免教师使命的缺失;既要追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又要力求避免教学过程的形式化。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追求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坚持教材是基本资源,灵活运用、扩展、开发、构建多种教学资源;坚持真正“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教师主导下的主体性;坚持以启发探究式教学为主,追求教学方法多样化。

七是解读课程标准。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学材),科学设置课堂学习目标,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是学科课程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如果不进行学科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就是一句空话!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学材),从基于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出发,科学设置符合“学情”的学习目标,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学材),科学设置课堂学习目标,实质上就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开发(二次开发)问题,也就是国家课程在本校的有效实施问题,更是学科教师的学科能力问题。不会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二次开发)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

八是构建道德课堂生态。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推进课程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文化的传承。任何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都在“营造”着一种课堂文化氛围和课堂生态,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和自然成长。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实质上就是文化(生态)问题;可以说,课堂生态

是现代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构建道德课堂生态,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开展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互动的教学活动,实现从“单向型教学”向“多向型教学”转变;倡导以问题为纽带、进行启发探究教学,实现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教学”转变;通过倡导合作学习,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从“应试型教学”向“素养型教学”转变。

三、推进道德课堂建设的十大行动策略 一是“让教学回家”,即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先学”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也就是学习方式的重建。“后教”就是以学论教,即根据学生的学而教,是对学的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学”是教师的准确定位,教师必须超越学生的“先学”而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道德课堂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其核心是学习观和学习方法的变革,实质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一切从学生的“学”出发,是学习方式的重建和课堂教学重建的支点。要达到的目的是“少教多学”。

二是编制导学案(教学指导书、学案、调节教学案、学习卷)。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抓手,一开始是学生学习的“学步车”,然后慢慢过渡到成为学习的路线图和导航仪。编制导学案的实质,就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二次开发);核心是“教材”变“学材”,解读课程标准的成果即生成导学案。

三是实施分组合作学习。围绕学习小组构建“动车组”系统,同质异组,异质同组,组内结对。实现“兵教兵、兵练兵”。

四是实施“独学、对学、群学” 三种基本学习方式。

五是抓好“课前、课中、课后” 课堂三段,即构建“大课堂”概念。六是建构具体的课堂流程:“先学、展示、反馈”。流程承载着规律。“先学、展示、反馈”是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

七是重视“先学”。先学,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没有充分的先学,就没有精彩的展示。先学,是一条教学规律,不是可用可不用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预习”有着本质的区别。

八是突出“展示”。突出学生的“展示性”学习,主张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展示,是解决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

九是强调“反馈”。抓好对子之间反馈、小组长组织反馈和课代表对本节课全体学情反馈,每一位学生通过整理学案,完成个人自我修复。

十是制定评课标准,即评课三看:看状态,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状态;看过程,学习即经历体验,缺少过程就没有学习;看成果,让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

构建道德课堂,我们只给理念,不给模式。我们不主张确立道德课堂的固定模式,只设立了基本的课堂教学“通用原则”和“基本方法”。我们倡导各学校基于校情和学情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教师、不同学习内容、不同教学情境下都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课堂形态。102中学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郑州一中的“主体课堂”、七十四中的“理解课堂”、五十二中和师院附小的“生命课堂”、荥阳三中的“全参与课堂”、107中学和中原区的“生本课堂”、纬三路小学的“情智课堂”、惠济区的“和谐课堂”等等,都是道德课堂的有效的呈现形态。

构建道德课堂,重在行动研究。我们不应该把道德课堂神秘化、复杂化,而应该简单化、行动化。道德课堂在哪里?就在我们身边!推进课程以来,我们按照新课程的理念,为提高课堂效率,采取的任何改革措施,都是构建道德课堂的有效举措。各县区、各学校一定要按郑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关于构建道德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到校校有课题,人人有课题;人人参与研究,人人参与实践,促进每一位教师的意识品质和行为品质不断提升。我们已经行走在道德课堂的路上,今后的任务是要走得更扎实、更有效,走好这条教育生态文明之路!

课程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有一种智慧叫行动。行动就是改变,持续的行动,持续的改变,智慧的生成自己的事业。有一种品质叫坚持。坚持就是突破,持续的突破,持续的生成,持续地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以有效地实现专业引领。坚持就是进步,坚持就是成长,坚持就是引领。

上一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论文下一篇:医学院校实验室